- 68.50 KB
- 2022-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生活中的哲学——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生活中的案例作者:曾逸淼学校: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参考文献JI:(1)郭金原《中国经济发展实现跨越的哲学与现实思考》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26卷第6期(2)卞珍凤《哲学与生活教学案例》思想政治课教学2011年第11期(3)赵志勇《试论哲学与大学生信仰的确立》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6期『内容提要』生活中处处充满哲学,哲学可以用来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要分析工具,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来探讨我们这个充满哲学问题的世界。『关键词』:生活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文』:有这么一个小故事:古希腊有一人外出忘了带钱,便向他的邻居借。过了一段时间,这个人不还钱,邻居便向他讨债。这个人坦然地说:“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不是当初借钱的我。”赖账不还,邻居发了脾气,一怒之下就挥手打了他,赖账人要去见官告状,这位邻居对他说“你去吧,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不是当初打你的我了。赖账人无言以对,干瞪着眼睛。我们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可以这样來解释,故事里的希腊人借口事物都是变\n化发展的,从而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我们在看到事物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同时也应看到运动着的事物在一定的范围内存在某种稳定性这一方而。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的应用对象。歇后语中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成语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及英文中的“likeacoin!”(像个硬币,暗指什么事情都有它的两血性)都是这个意思。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耍自信、要积极的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有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口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倘若没有哲学的全面分析,我们这些急功近利的年轻人很可能会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冋,如果顺利也罢,如果前途还不\n明朗?是不是再返回,大好的青春便被这些或多或少的反复磨去了不少;而且,我们在选择了一条路后,往往会怀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被那些本可以被我们绕过的坑洼、砖头绊了一跤又一跤,大大影响了我们前进的速度。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屮体现出来的。%1.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而发展代表事物变化的一种方向,是指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运动。举个例子,改革开放30多年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的成就,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据统计:(1)1949年——中国在工业技术、经济水平与社会发展方而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约150—200年;(2)1990年——\n屮国农业与发达国家平均差距约落后20—40年;屮国工业基本装备与技术力量与最发达国家差距约落后10-15年;中国军事装备与技术约落后十年;(1)200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十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发展作为社会运动的表现形式,是各种运动的一种高级运动形式,有其自身的规律,决定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样要遵循其自身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特别是经济规律。这启示我们规律是客观的,但不等于说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认识并充分利用客观经济规律,并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在赖以存在的客观物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创造物质文明的新成果。%1.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而认识则可以指导实践,这可以引申到我们大学生面临的“学习”与“应用”的关系,通常我们在业余时间学习,都比较辛苦。也许是因为书本上学到的东西真的与实际相差太大,或认为有些科目如“马克思主义哲学”、“高数”、“管理学”一类的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总之是没什么兴趣,我们基本上都是被\n逼学习,单单为了“考”而学。其实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辨证法的逻辑观点,研究事物的深度和广度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正因为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具有指导•切的普遍性,我们才不可能期望它在某个具体问题上给出明确的答案。而其他那些看起来没什么实际应用的科目,恰恰也是普遍应用在工作生活之屮的。“高数”最主要的是锻炼了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解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处理各种问题的过程,先对题冃进行分析、弄清题意,然后考虑属于哪些知识点,找出关键问题,再搜索一下人脑中有几种方案可以解题,判断一下那种方案最简便,之后便是具体解题过程,最后再检查一下就OkTo在生活中我们也应注意说话办事的逻辑性、条理性。而像“管理学”,虽然我们不是高层管理者,却仍处在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中,知道如何“管理”也就知道了如何“被管理”,比如管理学中有个“例外原则“:即领导一般只抓最好的和最差的,所以你要想拥有更多机会,就要努力做的最好。另外,也许一些科目没有明显的作用,或是目前没有作用,但“书到用吋方恨少”的遗憾却告诉我们:既然学了就应该努力掌握。所以我们应该树立“学而有用”的思想,相信“艺多不压身”,而IL耍想办法多应用,在应用中你就会有进一步的认识,在应用中学东西也比较快。%1.量变与质变的关系\n量变是质变的必耍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注意事物细小的变化,不可擅苗助长急于求成,对于消极因素,要防微杜渐;同吋乂要根据事物的发展进程,不失吋机地促使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对这点谈谈我自己的经历吧,我对这点的认识是比较深刻的,这也是来自对吉他的学习。因为我这个人兴趣比较广泛,音乐、棋类、乒乓球、摄影样样喜欢,但因为小时候没有机会接触,总想找个什么机会弥补,后来终于知道了爱乐琴行有这样的吉他班,便欢天喜地的报了名,开始还挺新鲜,可每天最少得练一个小时,真是没办法坚持,而且老师说至少的弹一年才能像点样子——还得聪颖好学,后來没俩月我就退学了。之后我就琢磨:学点什么才能又省力见效又快呢?吉他得弹一年;素描什么的没两年也差的多吧;英语就更别说了,这都学了十多年了不还那样吗?想来想去终于明白了:什么都得慢慢积累,别太急于求成,人的时间是很有限的,踏下心来认认真真的做好一件事情已经很不容易了。你如果想在“台上”风光十分钟,还就的能耐得住那十年的辛苦。这其实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种的“度”的道理。节俭是一种美徳——过分了就是吝啬;忍让是大度一一太甚了就是软弱。在生活中,就要特别注意这个“度”:对人别太苛刻,那样会让人无法与你相处——也不能太软弱、没主见,这样大家总是充当保护的角色,在困难的时候又没法得到你应有的支持,当然也不愿和你呆在一起;对自己别太苛刻,那样活着会很累,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是逼着自己比别人强,最后赢了别人输了自己一也不能太放纵,人都有惰性,谁都知道呆\n着轻松,可还得逼着自己尽量克服这种惰性,在年轻的时候多学一点东西。五、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处理各种问题要分清主次、考虑轻重缓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一大堆问题扑面而来,到底哪个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影响最大的,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集中起来,别的问题到要让路,解决了这个关键问题是不是其他的就迎刃而解了哪!或者一些小问题办不好就算了,人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耍没什么大的原则性的错误就行了,完美主义者是最累的。而一个问题、一个矛盾又有一方起着决定性的,或是一方比较重要,只耍把握好解决问题的关键也会事半功倍。比如我们通常会遇到的“工作与学习的矛盾”,而但大家都觉得“越到考试工作越忙!分析起来,我们不可能从工作中拿出太多的时间,所以关键就是怎样在业余时间上做文章,少睡一会儿、少玩会儿、提高点效率、平时紧张点不就行了吗?关键之关键有成了平时要控制自己多学一点儿。另外,办事要有计划、合理安排吋间就能提高效率。六、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明口了这个本质,也就清楚了我们要想发展,就要确立一个明确的信仰,坚定信念。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然而,如今的大学生们因为种种原因正在丧失这一认识。当代中国哲学\n界著名学者俞吾金先生曾在他的《自选集序》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在普通人特别是青年人那里,历史已经成为一个遥远的过去,一个渺不可及的彼岸世界,一种奢侈品。不少青年人用两三千个常见的汉字、夸张的广告语言和港台及西方国家的数个或数十个明星的名字构筑起自己的整个精神世界,在这个世界Z外,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很多人也有相同的感受。在这个新I口体制交替的间隙,在这个整个社会发生剧烈变化的年代,在这个价值观发生重大位移的时刻,作为一个对社会变化极度敏感的群体——大学生,我们有些茫然。特别是当我们中的许多人过足了商品社会给他们带来物质享受的瘾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感受到应有的满足,并没有寻找到快乐与幸福的真正源泉,反而觉得自己像是浮萍,像是秋天的落叶,没有任何的根基,总是处于飘荡无定的状态中。我们不愿意像他们的父辈一样为理想与信仰而热血沸腾,我们之中不少人功利、短视,我们浮躁、玩世不恭,我们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干什么,这大概就是精神危机、信仰危机了。有人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可要紧的只有那么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吋候!”这句话说得真是太好了,我们发展的黄金吋间,或者说为我们以后发展打牢基础的黄金吋间就是现在一一为数不多的儿年。哲学是智慧之学,她能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我们能用她来尝试解决现实中的很多问题,正确的哲学观也能指导我们正确的认识并提升自我。当今世界,哲学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我们在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也不能忽视哲学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