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8.00 KB
- 2022-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二章:董仲舒ThePhilosophyofDongzhongshu\n背景汉初黄老思想陆贾贾谊\n1.汉初黄老思想汉代初年,一度选取了道家学说作为统治思想。汉初几十年间,黄老之学受到当时朝廷的尊崇。黄老之学的经典是《黄帝书》和《老子》。汉初黄老学派的主要代表有盖公和曹参。汉文帝、窦后以及汉景帝,都尊崇黄老之术。参为汉相,清静寡欲,言合道意。然百姓离秦之酷扰,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杨雄:萧也规,曹也随。黄帝\n2.陆贾陆贾(约公元前240年—约公元前170年)是汉初著名的著作家,思想家,著有《楚汉春秋》和《新语》。《新语》的主要内容是总结秦亡汉兴以及历史上兴亡成败的经验,为汉代统治提供一个治国方针。他所提供的治国方针以儒家的“仁义”为主,而以道家的“无为”为最高理想。\n3.贾谊贾谊是汉初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思想家,洛阳人,生于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死于公元前168年(汉文帝十二年)。他的著作,后人编为《贾谊新书》。《过秦论》认为礼、法关系,礼比法更重要。\n董仲舒(前179一前104年),西汉中期儒家公羊学派大师,今文经学的创始人。据说他少时攻读经书,勤奋专心,曾“三年不窥园”。景帝时曾任博士官。汉武帝于建元元年诏举贤良,并亲自策问。董仲舒对以“天人三策”,得到武帝的赏识。但因受丞相公孙弘的嫉妒,在朝中未被重用,先任江都相,后任胶西相,晚年托病归里,著书讲学。现存《春秋繁露》和《贤良对策》是研究董仲舒法律思想的重要资料。\n一、天人感应1.君权神授,天有意志(1)天生万物,百神之大君。(2)阴阳四时,天之意志喜暖春,怒清秋,乐阳夏,哀阴东。仁为阳,恶为阴。德为阳(生),刑为阴(死)。\n天地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迹阴阳终岁之行,以观天之所亲而任,成天之功,犹谓之空,空者之实也,故清溧之于岁也,若酸咸之于味也,仅有而已矣,圣人之治,亦从而然;天之少阴用于功,太阴用于空,人之少阴用于严,而太阴用于丧,丧亦空,空亦丧也。是故天之道以三时成生,以一时丧死,死之者,谓百物枯落也,丧之者,谓阴气悲哀也。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喜气也,故生;秋,怒气也,故杀;夏,乐气也,故养;冬,哀气也,故藏;四者,天人同有之,有其理而一用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n一、天人感应1.君权神授,天有意志(1)天生万物,百神之大君。(2)阴阳四时,天之意志(3)“五行”为天之次序相生序:土-金-水-木-火五常,父子之序相胜(克)序:土-水-火-金-木朝代更替,五德始终\n一、天人感应1.君权神授,天有意志2.天人感应(1)天人类同(共鸣共振)“琴瑟报弹其宫,他宫自鸣而应之,此物之以类动者也。……周将兴之时,有大赤乌衔谷之种而集王屋之上者。武王喜,诸大夫皆喜。周公曰:茂哉!茂哉!天之见此以劝之也。”“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同上)\n一、天人感应1.君权神授,天有意志2.天人感应(1)天人类同(共鸣共振)(2)人副天数(人之曾祖父)“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从形体说,人有骨节,天有时数:“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人有五脏,天有五行;人有四肢,天有四时;人有视(醒)瞑(睡眠),天有昼夜。从人的感情意识来说,人有好恶,天有暖晴;人有喜怒,天有寒暑。\n一、天人感应1.君权神授,天有意志2.天人感应(1)天人类同(共鸣共振)(2)人副天数(人之曾祖父)“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人的道德品质,也是“天意”、“天志”的体现。因为人和天具有相同的生理的和道德的本质,这就证明了天与人是合一的,天与人可以交感。四时――四肢,360日――360骨节,五行――五脏,寒暑――喜怒,昼夜――视瞑。\n一、天人感应1.君权神授,天有意志2.天人感应(1)天人类同(共鸣共振)(2)人副天数(人之曾祖父)(3)天有谴告违背天意,天当雨石“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n一、天人感应(3)天有谴告五行变至,当救之以德,施之天下,则咎除。不救以德,不出三年,天当雨石。木有变,春凋秋荣。秋木在,春多雨。此繇役众,赋歛重,百姓贫穷叛去,道多饥人。救之者,省繇役,薄赋歛,出仓谷,振困穷矣。火有变,冬温夏寒。此王者不明,善者不赏,恶者不绌,不肖在位,贤者伏匿,则寒暑失序,而民疾疫。救之者,举贤良,赏有功,封有德。土有变,大风至,五谷伤。此不信仁贤,不敬父兄,淫佚无度,宫室多营,救之者,省宫室,去雕文,举孝悌,恤黎元。金有变,毕昴为回三覆,有武,多兵,多盗寇。此弃义贪财,轻民命,重货赂,百姓趣利,多奸轨。救之者,举廉洁,立正直,隐武行文,束甲械。水有变,冬湿多雾,春夏雨雹,此法令缓,刑罚不行。救之者,忧囹圄,案奸宄,诛有罪,萸五日。\n二.大一统1.王道通三(一统于君)“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汉书·董仲舒》)“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王道通三》)\n2.独尊儒术(一统于儒)“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汉武帝\n三、三纲五常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阳尊阴卑,阳贵阴贱君臣,父子,夫妇“君为臣纲”为第一纲木火土金水,春夏仲夏秋冬,东南中西北,仁礼信义智。\n四.德主刑辅“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虚空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把阴阳看成是“天”的两种基本因素,德、仁爱、生育等等都是“天”的阳这一方面的表现;刑、杀等则是“天”的阴这一方面的表现。“天意”欲生不欲杀,以示“天”之仁爱之心。君主上法于天,政当以“德化为本”,故应“任德不任刑”。\n四、德主刑辅1.历史教训与更化说秦亡原因:“师申商之法,行韩非之说,憎帝王之道,以贪狠为俗,非有文德以教训于天下也”“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是以禹继舜,舜继尧,三圣相受而守一道,亡救敝之政也,故不言其所损益也。由是观之,继治世者其道同,继乱世者其道变。”“权虽反经,亦必在可以然之域。不在可以然,故虽死亡,终弗为也。”\n三统黑白赤三正11211夏商周11211黑白赤黑夏汉白商赤周改正朔,易服色。王者有改制之名,无易道之实。奉天法古。复古主义的历史循环论\n四、德主刑辅1.历史教训与更化说2.人性论(1)性仁情贪身之有性情也,若天之有阴阳也。言人之质而无其情,犹言天之阳而无其阴也。人之诚有贪有仁。仁贪之气,两在于身。身之名取诸天。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有贪仁之性。\n四、德主刑辅1.历史教训与更化说2.人性论(1)性仁情贪(2)性三品说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圣人之性是天生的善,斗筲之性是天生的恶,都是不可改变的,因此,也可以不叫做性。只有中民之性,可以经过教化成为善性,可以叫做性。\n四、德主刑辅1.历史教训与更化说2.人性论(1)性仁情贪(2)性三品说(3)性善论“禾虽出米而禾未可谓米也,性虽出善而性未可谓善也。”“卵待覆而为雏,茧待缫而为丝,性待教而为善。”“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n四、德主刑辅1.历史教训与更化说2.人性论3.德主刑辅,先德而后刑“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虚空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君主“莫不以教化为大务”“刑者德之辅,阴者阳之助也”“春者天之和也,夏者天之德也,秋者天之平也,冬者天之威也”所以,春夏行庆赏,秋冬行刑罚。\n四、德主刑辅1.历史教训与更化说2.人性论3.德主刑辅,先德而后刑中民之性“厚其德而简其刑”斗筲之性“发刑罚,以立其威”\nHaveABreak!\n五.名论体会“天意”深察名号正名\n1体察“天意”“天不言,使人察其意;弗为,使人行其中”,体察阴阳四时之变: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使喜怒必当义而出,如寒暑之必当其时乃发也,使德之厚于刑也,如阳之多于阴也。内心自省道莫明省身之天。\n2.深察名号名是决定是非的标准,是非应该由“名”来决定,他说:“名之审于是非也,犹绳之审于曲直也”(《深察名号》)。“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同上),事由名决定,名由“天”决定,“名”就是圣人代表“天意”给事物起的名称:“鸣而施命,谓之名。”(同上)\n3.正名“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号为诸侯者,宜谨视所侯奉之天子也。号为大夫者,宜厚其忠信,敦其礼义,使善大于匹夫之义,足以化也。士者,事也。民者,暝也。”(《深察名号》)\n六、经学与谶纬1.经学(国学)(1)内容经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学问。经学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仅《四库全书》经部就收录了经学著作一千七百七十三部、二万零四百二十七卷。经学中蕴藏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在“西汉”成为官方经书,每一经书设一博士,地位显赫,同时推行“以经取士”的选官制度。于是天下士人靡然风从而读经,传授经书和注疏经书成为一门学问,这就形成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官方哲学——“经学”。\n六、经学与谶纬1.经学(国学)产生经学产生于西汉。由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以致大量先秦典籍丢失,六经除了《易经》以外也未能幸免于难,所以汉初儒生们即以传习、解释五经(《乐经》完全散佚)为主业。汉武帝即位后,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从此儒学独尊,《诗》、《书》、《礼》、《易》、《春秋》五经超出了一般典籍的地位,成为神圣的法定经典,也成为广大读书人必读的经典。\n六、经学与谶纬1.经学(国学)发展汉武帝时立五经博士,每一经都置若干博士,博士下又有弟子。博士与弟子传习经书,分成若干“师说”,也就是若干流派。武帝时的五经博士共有七家。到了东汉光武帝时期,确定了十四家博士。据《后汉书·儒林列传》记载:“于是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尚书》欧阳、大、小夏侯,《诗》,齐、鲁、韩,《礼》,大、小戴,《春秋》严、颜,凡十四博士。”\n西汉的“五经”到了东汉又增加了《孝经》、《论语》,合称“七经”。唐代,《礼经》一分为三成《仪礼》、《周礼》、《礼记》。三部释《春秋经》的“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也升格为“经”,与《诗》、《书》、《易》合成“九经”。宋代以后又增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合成“十三经”。经学在汉代十分兴盛,弥漫于朝野上下侵淫而入政治、学术各个领域。朝廷诏令以及群臣奏议,皆援引经义为据,甚至出现了以《禹贡》治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决狱之说。\n(2)经今古文之争今文经:先秦儒家典籍到汉代原本已经多佚,只是在民间通过师徒父子口授相传。西汉朝廷为了便于经书流传,下令搜集流散民间、口头流传的儒家著作,用当时流行的文字隶书记录整理,写为定本,这就是“今文经”。今文经学的特点是通过训诂章句为手段,阐发说明孔子的思想,继承和发扬儒家学说。今文经学以《春秋》为孔子为万世立法的“元经”,其主流就是“春秋公羊学”。公羊学即为《春秋公羊传》里所阐发的微言大义,主要是三科九旨,包括存三统、张三世、异外内、大一统、大居正、大复仇、更化改制等。\n(2)经今古文之争古文经:汉武帝末年,鲁共王从孔子旧宅发现了先秦《尚书》、《礼记》、《孝经》、《论语》的原本,系用古籀文写成,并且《尚书》比今文的还要多十六篇。这就是“古文经”。古文经学所依据的经书一般都是西汉中期以后在民间发现的古书,因其是用战国及以前的古文字所书写,故称之为古文经。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并不仅仅是文字篇章的差异,主要在于它们对经书的解释与治学方法的不同。研究、注疏经书的就分为两派,他们不仅所据典籍版本、文字不同,而且学术观点、研究方法也存在重大分歧。\n今文经古文经a.对孔子和六经的看法不同:今:孔子为“素王”,六经微言大义,为治国之道;认为六经都是孔子所作,是孔子政治思想所托,其中有许多微言大义。古:孔子是史学家,先师,六经只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史料,六经是上古文化典章制度与圣君贤相政治格言的记录。\nc.学术源流不同:今:讲究“师法”,从师而博观其义,“无一字无精义”,斥古文经为刘歆所伪造;古:讲究“家法”,专相传祖,莫或讹杂,繁其章条,以合一家之说,“无一字无来历”,斥今文家抱守秦火之残缺。前漢重師法,後漢重家法。先有師法,而後能成一家之言。師法者溯其源,家法者衍其流也。師法、家法所以分者,如《易》有施、孟、梁丘之學,是師法;施家有張、彭之學,孟有翟、孟、白之學,梁丘有士孫、鄧、衡之學,是家法。家法從師法分出,而施、孟、梁丘之師法又從田王孫一師分出者也。今文经古文经\nd.学风不同:今文经迎合统治者好尚,大讲阴阳五行、符瑞灾异、谶纬迷信,流于空疏、荒诞;古文经学注重名物训诂,学风较为朴实平易,却往往失于繁琐。\n由于今文经学发展后期日趋繁琐,例如“曰若稽古”四个字可以解释十万字,又有所谓“师法”“家法”的束缚,再加之其与谶纬纠缠过深,使得人们逐渐遗弃了今文经学。而古文经学一来较少受“师法”“家法”的制约,较为自由也较为简明;二来与谶纬瓜葛较少,较为理性;三来其放弃了今文经学的批判性,对君主专制的维护更有优势,所以在今古文经学的长期斗争中,古文经学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东汉的古文经学大师有贾逵、许慎、马融、服虔、卢植等,弟子众多,影响很大。而今文经学只有何休取得较大的成就,他的《春秋公羊解诂》是唯一一部完整流传至今的今文经。\n经今古文之争的结束:东汉末年,古文经学的集大成者郑玄,网罗众家、遍注群经,对今古文经学进行了全面总结,自成一家之言。郑玄以古文经学为基础,但又能吸收今文经学中的优点,态度严谨,实事求是,无征不信,从而超过了前人。自此以后郑学兴盛,这不仅标志着今古文经学之争的终结,也标志着汉代经学的衰亡,之后今文经学也随之消失。\n2“谶纬”是宗教神学与经学的混合物。董仲舒以崇天为核心的神秘主义宗教哲学成为官方所倡导之际,谶纬也流行起来。\n(1)谶纬“谶”是“诡为隐语、预决吉凶”的一种宗教性预言。是秦汉间的巫师、方士编造的预言吉凶的隐语、预言作为上天的启示,向人们昭示未来的吉凶祸福、治乱兴衰。“谶者,验也。”又名“符谶”、“符命”。有的“谶”有图有字,故称之“图谶”。“纬”与经相对而言。“纬,丝横织也。”是以巫师方士之言附会经典,假托瑞应以张扬天意的一种神学形态。“纬书是对一批流行于西汉末年至东汉末年的带有相当神秘色彩的书籍的总称。其内容极为庞杂,涉及天文、地理、哲学、伦理、政治、历史、神话、民俗,以及医学等自然科学。……其内容也有一部分是解释或附会儒学经义的。”\n谶语,在先秦早已有之。《史记·秦始皇本纪》谓:(始皇三十二年)“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三十六年,有黔首于陨石刻字:“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怒,“尽取石旁居人诛之”。\n汉代以来,谶语亦多流行。自西汉末至东汉,谶纬神学实际上得到官方的认可与倡导,故四方造谶作纬者纷起。今存谶纬之书大抵依托“五经”,宣扬瑞应吉凶。谶纬之书所记录的东西有侧重于教化,有侧重于传说,但都有很浓重的神秘色彩。谶纬在汉初开始流行,经过石渠阁和白虎观两次经学会议,逐步完成与经学的结合,在意识形态上占居统治地位。\n帝国统治者的行为得到了理论的支撑,谶纬通过依附经典得以“升级”,儒学经典通过对一般知识的吸纳完成了自我的重建,从而形成一种“三赢”的局面,而这一局面的形成正是建立在谶纬本身具有综合性和依附性的基础上的。\n(2)《白虎通》是谶纬经学化的体现。《白虎通》利用阴阳五行理论强调“土”的统领地位,为封建一姓专制作论证:“木非土不生,火非土不荣,金非土不成,水非土不高,土扶微助衰,历成其道,故五行更王,亦需土也,王四季,居中央,不名时。”\n在政治伦理方面,《白虎通》进一步强化了“三纲五常”的社会秩序,而且突出了三纲中的“君臣”问题。在《五行》篇中,作者说“臣可以为君,君不可更为臣”。这完全是为当时登上皇帝宝座的刘姓王朝服务。\n值得注意的是,孔子的学说在秦始皇时期并没有受到重视,但到了董仲舒的时候,孔子的地位大大上升,其学说被改造成为封建统治的武器,而在《白虎通》中孔子的学说通过神学的浸染、曲解。表明思想的发展本来就是相当复杂的。\n【本章提要】1.董仲舒以儒为宗的崇天哲学是社会意识形态转轨的产物。无论是陆贾的《新论》还是刘安组织编纂的《淮南子》都在黄老之学思想体系之中融进了儒家的仁义礼仪思想,这为董仲舒崇天思想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n2.作为汉代大儒,董仲舒是《春秋》公羊学的著名学者,《春秋繁露》乃是为了发明《春秋》的微言大义,为大一统国家建造意识形态。\n3.董仲舒崇天神学的基本内容,其关键所在是对“天”的属性功能的认识,他认为天是有情感和意志的,天之运行表现为“刑”与“德”两个方面。根据人类的行为,天以征兆的形式进行谴告。天体运行虽有春夏秋冬的变化,但天的次序是有常数的,故而,天不变,道亦不变。\n4.从天的意志性与情感性出发,董仲舒进一步认为天具有道德属性,人性与伦理纲常在根本上是天的产物。根据天人感应的道理,提出了人性三品说和“三纲五常”的道德学说。他的崇天神学是儒家“神道设教”精神在汉代的新塑造。\n5.董仲舒之后,“谶纬”神学逐步在社会上流行起来。在内容上,谶纬也包含某些有价值的哲学思想;在谶纬流行的背景下,白虎观会议形成的文献《白虎通》把科学神秘化,在政治伦理方面进一步强化了儒家的“三纲五常”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