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中国哲学》PPT课件 56页

  • 302.84 KB
  • 2022-08-25 发布

《讲中国哲学》PPT课件

  • 5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二讲先秦哲学第一是阴阳家第二是儒家第三是墨家第四是名家第五是法家第六是道德家\n一、儒家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孔子是“儒家”创建人。孔子生平。儒的来源。\n(一)孔子的哲学思想1、正名关于社会,他认为,为了有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最重要的事情是实行他所说的正名。就是说,“实”应当与“名”为它规定的含义相符合。即每个名都有一定的含义,这种含义就是名所指的这类事物的本质(实),因此,这些事物都应当与这种理想的本质相符。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n2、以“仁”为核心的人道思想(1)仁的基本含义:仁者爱人仁的基本形式是爱人,要求将人作为人来看待,强调人有尊重和爱的需要。基本内容是:即爱亲、利国、爱人。(2)仁与知、勇、义的关系(3)仁与德治\n3、施仁之道:忠、恕如何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为“忠”;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实行仁的方法),这种道是以本人自身为尺度,来调节本人的行为。\n4、知命从义的观念,孔子推导出“无所为而为”的观念。即一个人做他应该做的事,纯粹是由于这样做在道德上是对的,而不是出于在这种道德强制以外的任何考虑。道家讲“无为”的学说,而儒家讲“无所为而为”的学说。依儒家看来,一个人不可能无为,因为每个人都有些他应该做的事。然而他做这些事都是“无所为”,因为做这些事的价值在于做的本身之内,而不是在于外在的结果之内。\n知命的内涵:命就是命运。天命,即天的命令或天意;换句话说,它被看作一种有目的的力量。取得外在的成功,总是需要这些条件的配合。但是这种配合,整个地看来,却在我们能控制的范围之外。所以我们能够做的,莫过于一心一意地尽力去做我们知道是我们应该做的事,而不计成败。这样做,就是“知命”即承认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n5、人生修养发展过程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n注释:学:指用来提高精神境界的真理和知识;立:是指他这时候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不惑:是说他这时候已经成为智者;知天命:就认识到天命了,并且能够顺乎天命耳顺:即人心与道合而为一。从心所欲:即所做的一切自然而然地正确,他的行动用不着有意的指导,他的行动用不着有意的努力。这代表着圣人发展的最高阶段。\n6、执中用和中,即中庸,其基本含义在于无过无不及。在朱熹的解释中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者平常也。”中庸,不仅是思维方式、为人处事为政之道、更是人生哲学。但中庸并不是毫无原则不分是非的“言不顺行,行不顾言”的“乡愿”,而是从两端入手,注意对立面的统一,反对过于极端。\n(二)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孟子孟子(公元前371?一前289?年)是邹(今山东省南部)人。他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学习儒家学说。孟子一度是稷下的著名学者之一。与弟子们作《孟子》七篇。《孟子》后来被推祟为“四书”之一,“四书”是近千年来儒家教育的基础。孟子代表儒家的理想主义的一翼。\n1、人性善孔子的“仁”核心在于“推已及人”。但是他没有解释为什么每个人应该这样做。孟子就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在回答的过程中,孟子建立了人性本善的学说\n孟子的解释:一切人的本性中都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充分扩充这四端,就变成“仁、义、礼、智”四种常德。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n2、孟子的政治哲学(1)、国家和社会起源于人伦(2)、国家是一个道德的组织,国家的元首必须是道德的领袖。因此只有圣人可以成为真正的王(3)、从孔子正名的学说出发,君若不照理君道应当做的做,他在道德上就不是君了,他只是“一夫”:“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4)、两种治道:王道、霸道(5)、王道是为人民的福利尽一切努力\n3、君子的精神修养过程:养浩然之气(1)浩然之气——关系到人和宇宙的东西的一种超道德的价值,即充分发展人性。(2)孟子的“气”和武士的勇气以及士气的“气”的性质相同。有所不同在于它更被形容为“浩然。(3)养浩然之气的方法有两个方面。“知道”与“集义”\n(三)儒家的现实主义派:荀子先秦儒家三个最大的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荀子的生卒年代不详,可能是在公元前298一前238年之间。名况、又号荀卿,赵国(今河北省、山西省南部)人。《荀子》一书有三十二篇,其中很多是内容详细而逻辑严密的论文,可能是荀子亲笔所写的。儒家之中,荀子思想,是孟子思想的对立面\n1、“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荀子明确提出“明于天人之分”,对天的特性、职能作出了新的诠释。他把天还原为自然的天,明确指出天就是自然界,天具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即“常道”,人类的行为必须遵循并规律利用规律,“制天命而用之”。\n2、“化性起伪”的人性论---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人性也必须加以教养,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不会是善的\n3、道德的起源:明分使群的社会观第一个方面、荀子指出,人们不可能没有某种社会组织而生活。这是因为,人们要生活得好些,有必要合作互助:“人能群”。第二方面、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社会关系这种人为和精神的产物。\n4、关于名实问题☆名---人所有的认识能力叫做“知”,认识能力与外物相合者叫做“智”---关于名的起源和功用,荀子说:“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关于名的逻辑分类,区分名为两种:共名,别名。\n☆论其他几家在名实关系上的错误第一类谬误,他叫做“惑于用名以乱名”第二类谬误,他叫做“惑于用实以乱名”第三类谬误。他叫做“惑于用名以乱实”于是荀子断言,出现这一切谬误,是由于“今圣王没”。若有圣王,他就会用政治权威统一人心,引导人们走上生活的正的正道,那就没有争辩的可能和必要了。\n二、道家(一)、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即老聃,是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是道家思想的创始者。《老子》的大部分思想在于试图揭示宇宙事物变化的规律从而通过遵循这些规律以调整自己的行动,使就能够事物转向对他有利。\n1、以“道”为最高实体的宇宙观道,本来是道路之义。后引申为规律、规范。春秋时期人们已用来表示自然天象的运行规律和社会人类的行动准则,如天道、人道。《老子》是第一个把“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把它看成是世界万物的总根源并予以系统的哲学论证。\n☆道---标志宇宙本原及其规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n☆道的主要特点无形无象无始无终不可被感知\n☆“道”具有二重性(1)  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思想倾向道与一的关系在于,万物万形为一,而一为物即道所生。万物生长的过程可归结为:道(无)---一(有)---二(阴、阳)---三(阴气、阳气、冲气)---万物。从道这一精神性的实体引出物质世界,正是客观唯心主义的本质特征。\n(2)“道”所包含的某些合理的思想★试图从总体上说明宇宙的构成问题。★就其思维途径说,其出发点是唯物的,承认了“道”的实有性。但其归宿点又陷入了唯心主义。★提出了“道法自然”、“象地之先”,否定了神权的至高地位。★“道”中还包含有“天道”、“人道”等客观规律,即道并不是脱离客观事物而独立在的。\n2、朴素的辩证法思想1、指明“道”本身不仅是万物的本原,而且处于无时无刻的运动变化之中,道是万物发展变化必须遵循的内在规律,其运动发展无须外力的推动2、运动中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3、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n3、“静观”、“玄览”的神秘主义认识论(1)、“以身观身”为学方法。老子认为对形而下的具体事物的认识方式在于靠知识的积累。(2)、“静观”、“玄览”的闻道方法。老子认为对形而上的的“道”的认识在于靠内心的直觉。(3)、“为学日益,闻道日损”,“无为而无不为”。因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无形无象”,因而只有做到一无所知才能完全认识并按道来行事。\n评价老子静观玄览的认识方法不同于“先验论”。他代表的是神秘主义的认识路线,试图通过追求一种理性直观达到主观和客观的绝对同一。他既看到了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表面性,也注意到了理性认识的相对性和有限性,试图超越二者之上追求一种完美的认识方法,这在认识史上是一个前进的探索,但他否认感觉经验,不懂得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陷入了排斥感性和理性的神秘直观,实际上把人们的认识引入了迷途。\n4、复古倒退的社会历史观(1)、“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2)、道法自然:道法自然,遵循天道自然的法则取代人道即社会法则,顺其自然而不加以人为。(3)、柔弱、处下的人生哲学,\n(二)庄子的哲学思想庄子(公元前约369一前约286年),姓庄,名周,与孟子同时,蒙国(位于今山东省、河南省交界)人,在那里过着隐士生活,他的思想和著作当时就很出名。\n1、物物与一气(1)、“物物者非物”的思想老子认为“道”与无相联系;庄子则认为道是“物(生)物者”,提出“物物者非物”的思想,并且对道、物、天地进行了道——天地——万物的层次划分,在此前提下指出道、天地、万物是一个前后顺序生成且永无止境的过程。\n(2)、物的概念——凡有貌象声色者在庄子那里,道是不可得见的抽象,物则是可以感知的现象界的具体存在,万物统一于“一气”,万物的生存变化就是以气为基础的聚散,这是中国最早的气统一论思想。\n2、齐物与小知大知(1)、以物观物与以道观物庄子认为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取决于两个不同的立足点,即以物观物还是以道观物。立足点不同,结论也不同。以道观之(物),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n(2)小知与大知小知,是指针对具体事物的知识,小知本身在不同主体和时空是不相同的,他们的特点就在于“有待”,即需要外在条件为标准才能作出是非的判断,没有一个共同认可的标准。大知,是超乎万物和人间是非的“真知”,是在世俗的正处、正味、正色之上的消灭了彼此之间的对立和相待,天然调和可以应付无穷无近的变化的至人的智慧,是在我、你、他的是是非非之上的真是真非的知识。\n3、逍遥游(1)、获得相对幸福的方法必要条件就在于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为了实观这一条,必须充分自由发挥我们自然的能力,即我们的“德”。只需要顺乎人自身内在的自然本性,就得到这样的相对幸福。这是每个人能够做到的。庄子的政治、社会哲学,目的正在于为每个人求得这样的相对幸福。\n(2)、获得绝对幸福的方法已经得到绝对幸福的人是至人,神人,圣人。他绝对幸福,因为他超越了事物的普通区别,他也超越了自己与世界的区别,“我”与“非我”的区别,所以他无己,他与道合一。道无为而无不为。道无为,所以无功,圣人与道合一,所以也无功。\n三、墨家、名家、法家(一)墨家墨子,名翟(di),约公元前479一前381之间。墨子思想集中体现在《墨子》一书中,共五十三篇,是墨子本人及其后学的著作总集。墨子创立的学派名为墨家。孔子是古代文化的辩护者,辩护它是合理的,正当的,墨子则是它的批判者;孔子是文雅的君子,墨子是战斗的传教士。他传教的目的在于,把传统的制度和常规,把孔子以及儒家的学说,一齐反对掉\n1、墨子对儒家的批评(l)儒者不相信天鬼存在,“天鬼不悦”(2)儒者坚持厚葬,父母死后实行三年之丧,因此把人民的财富和精力都浪费了。(3)儒者强调音乐,造成同样的后果。(4)儒者相信前定的命运,造成人们懒惰,把自己委之于命运。\n2、墨子的主要观点(1)兼爱☆兼爱是墨子哲学的中心概念,兼爱即天下的每个人都应该同等地、无差别地爱别的一切人。仁人、义人就是实行这种兼爱的人。兼爱正是游侠“有福同享,有祸同当”职业道德的逻辑的延伸,他反映了下层劳动人民之间互助相爱的朴素的道德观念。\n(2)天志和明鬼明鬼即证明鬼的存在的观念。天帝存在,天帝爱人,天帝的意志是一切人要彼此相爱。天帝和许多鬼神以祸惩罚那些交相“别”的违反天意的人,以福奖赏那些实行兼爱顺从天意的人。\n(3)判断认识是非真假的标准:三表法所谓三表:其一、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前人的间接经验、历史事实其二、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劳动人民的现实直接经验其三、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国家百姓人民的利益\n(4)国家的起源★墨子认为国君的权威有两个来源:人民的意志和天地的意志。★国君的主要任务是监察人民的行动,奖赏那些实行兼爱的人,惩罚那些不实行兼爱的人。★国家必须是极权主义的,国君的权威必须是绝对的。★国家的根本职能:一同国之义\n(二)名家1、名家与“辩者”名家的人在古代以“辩者”而闻名,著名者有桓团、邓析、惠施、公孙龙。邓析的方法是对于法律条文咬文嚼字,在不同案件中,随意作出不同的解释。而不管条文的精神实质,不管条文与事实的联系。换句话说,他只注重“名”而不注重“实”。名家的精神就是这样。\n2、惠施的相对论——合同异思想惠施(公元前350一前260年),宋国(在今河南省内)人。他曾任魏惠王的相,以其学问大而闻名。我们所知道的惠施思想,仅只是从《庄子·天下》篇记载的惠施“历物之意”的十个命题中了解,其中充分体现了其合同异思想即强调合与异对立面的联系和转化、事物的异中之同。\n(1)至大无外至小无内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这一命题肯定世界在空间上的无限性,揭示了至大与至小(大与小)的统一与大小区别的相对性。惠施在此肯定了万有不齐的世界的统一性,并试图从量的方面来揭示世界无限性的内涵。它体现了惠施所强调实的相对性。\n(2)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这是说,大、小之为大、小,只是相对的。正如没有厚度的东西,虽没有体积,但它却可以成为大至千里的东西,这可以称为大;但没有厚度在这个意义上,它可以叫做小。可见,大与小是相对的。\n(3)、“天与地卑,山与泽平”高低之为高低,只是相对的。从宇宙“大一”的观点看,田地山泽的位差可以忽略不计(4)、“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太阳刚正午就开始偏斜,事物刚产生,同时就开始走向死亡,生死从动态角度看,他们之间是可以转化的,这是说,实际世界中一些事物都是可变的,都是在变的。\n(5)、“大同而与小同异“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惠施的“合同异”思想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看到同异之间有统一性和多样性,具有辨证思维的内容;但另一方面认为万物是“毕同”的,差异只是相对的,而且是从“毕异”这一点来看也都是相同的,这样,“同”与“异”之间就成为完全不确定的概念了。这就走向了相对主义极端。\n(6)、南方无穷而有穷——有穷与无穷的相对(7)、今日话越而昔来——今昔的相对性(8)、连环可解也——毁坏与建设是相对的(9)、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公元三世纪的司马彪对此的注释:“天下无方,故所在为中;循环无端,故所在为始也。”(10)、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n对惠施的“历物十事”评价:惠施的“历物十事”从重视对自然事物的观察而获得知识的科学精神,这是可取的,在中国古代哲学“重道”的传统中表现出可贵的重物的取向;同时也包含丰富的辨证法因素与智慧,在对立面之间架起了彼此相通的桥梁,揭示了大小、生死、同异、有穷与无穷等差异之间的同一性,分析了对立面之间的联系与转化。但是,他也具有很大的片面性,看到了相对性却忽视了相对性之中的客观实在性与绝对性,没看到绝对与相对的辨证统一,具有相对主义倾向。\n2、公孙龙(1)白马非马论:第一点:“马”、“白”、“白马”的内涵不同。三者内涵各不相同,所以白马非马。第二点:“马”的外延包括一切马,不管其颜色的区别。“白马”的外延只包括白马,有相应的颜色区别。由于“马”与“白马”外延不同,所以白马非马。第三点:“马”这个共性与“白马”这个共性的不同。\n(2)、“离坚白”公孙龙的证明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假设有有一坚白石,用眼看,则只“得其所白”,只得一白石;用手摸,则只“得其所坚”,只得一坚石。感觉白时不能感觉坚,感觉坚时不能感觉白。所以,从知识论方面说,只有“白石”或“坚石”,没有“坚白石”。\n关于离间白第二部分:世界中有些物坚而不白,另有些物白而不坚,这在于坚、白作为共相表现在一切坚物、一切白物之中,所以坚、白显然是彼此分离的。\n(三)法家1、法家概述2、人性论:理与欲(1)人的本性是自利的(2)忧与不忧:对待欲望的不同态度带来的不同结果。3、君主论:以无欲御有欲法、术、势4、修养论:虚静之道5、历史观:三世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