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维基百科 3页

  • 16.01 KB
  • 2022-08-25 发布

哲学-维基百科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哲学的定义1874年,日本启蒙家西周,在《百一新论》中首先用汉文"哲学"来翻译philosophy一词,1896年前后康有为等将日本的译称介绍到中国,后渐渐通行。在东方,哲学一词通常用来说明一个人对生活的某种看法(例如某人的"人生哲学")和基本原则(例如价值观、思想、行为)。而在学术上的哲学,则是对这些基本原则的理性根据的质疑、反思,并试图对这些基本原则进行理性的重建。哲学的定义一直存有争议,这个领域随着历史而不断地扩张,且根据不同的时代对不同的问题有兴趣而改变着。一般认同哲学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套主张、命题或理论。哲学的研究是基于理性的思考,寻求能做出经过审视的假设且不跳脱信念或者只是纯粹的类推。不同的哲学家对推理的本质有不同的想法。对哲学的主题亦存在许多看法。一些人认为哲学是对问题本身过程的审查;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实质上存在着哲学必须去回答的哲学命题。[2]虽然哲学源自西方的传统,但许多文明在历史上都存在着一些相似的论题。[3]东亚和南亚的哲学被称之为东方哲学,而北非和中东则因为其和欧洲密切的互动,因此常被视为是西方哲学的一部份。后现代主义把哲学定义为创造概念的学术。哲学所涉及的研究范畴是其它学科的总和,它给出对世界本质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接受者的世界观。哲学是研究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问。范畴涉及到一门学科的最基本研究对象、概念和内容,哲学具有一般方法论的功能。哲学有别于其他方法去承述问题的方法是借由其有批判性的、一般有条理的方法与其依赖著有理性的辩论。哲学的历史古希腊时期的自然派哲学家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哲学家,不管他们认识以及解释世界的方式是否正确,但是他们的想法之所以有别于迷信的原因在于,这些哲学家是以理性辅佐证据的方式归纳出自然界的现象。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奠定了哲学的讨论范畴,他们提出了有关形而上学,知识论与伦理学的问题。某些现代哲学家认为,直到今日的哲学理论依旧只是在为他们三人做注脚而已,换言之即使数千年后,我们依旧在试着回答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这也代表着我们依然为这些问题或是这些问题所延伸的更多问题而感到困惑。"哲"一词在中国起源很早,历史久远。如"孔门十哲","古圣先哲"等词,"哲"或"哲人",专指那些善于思辨,学问精深者,即西方近世"哲学家","思想家"之谓。一般认为中国哲学起源东周时期,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为代表。而实际上在之前的《易经》当中,已经开始讨论哲学问题。最早哲学的范围涵盖所有的知识层面。它一直是人类最抽象的知识研究。对哲学一词的介绍最初来自希腊思想家毕达哥拉斯。哲学的基础古希腊哲学家透过问问题来进行哲学实践,他们所提的问题大概可以归类为三类,这三类问题分别形成了哲学的基础学科:*形而上学*知识论*伦理学最初的三类问题分别是:\n*有关世界的本质与真理的问题。*有关我们如何知道或认识真理的问题*有关生命的意义与道德实践的问题必须要注意的是,这三门主要学科并非壁垒分明,事实上在许多方面他们互相覆盖到彼此的领域,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形而上学主张不可能忽略知识论的理论基础。同样的,知识理论就是在架构主体与形而上学事实之间的关系。而道德的实践往往与道德真理的存在与否和我们怎么去了解它息息相关。哲学的困难在于,一个完整的理论通常必须在形而上学与知识论都有良好的说服力。多数的哲学家不是只有专精一个领域,或是他在形而上学领域的主张很具说服力,知识论上却无法说服我们。只有少数具有热情与天赋的哲学家才能精通各个领域并且提出一套自己的理论。只有这样的哲学家才能名留青史,他们的理论通常非常具有说服力并且横扫历史,改变了人类对于世界的看法。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从西方学术史看,科学是哲学的衍生物。后来,科学独立为与哲学并行的学科。科学与哲学有互动关系。科学产生知识,哲学产生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现代西方哲学中有"科学哲学",是专门研究有关科学的理论。这种理论研究了科学的历史,为科学总结了许多理论模型,但这也只是解释了科学,并不是可以指导科学。哲学是人类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使人崇高起来的一门学问。从某种意义上说,哲学不具有或很少具有"现世"用途。有人认为,离开哲学,各门学科也可以发展得很好,或者会更好。哲学并不关注各门学科中实例、概念或定理的具体内容,它所关注的,是这些具体科学的"基本常识",或是其中被人们惯常使用因而视作理所当然的概念、准则、定律等。这包括:*促使它们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它们在哪些范围上有效?*它们的权威是由什么来得到保证?*它们是否已经是这门具体学科中所要求的足够的基本前提?*它们对人有什么意义?等等。以及将这些疑问运用於哲学自身。哲学的价值在拓展心灵方面的价值哲学之应当学习,并不在于它能对于所提出的问题,提供任何确定的答案,而是在于这些问题本身。原因是,这些问题可以扩充我们对于一切可能事物的概念认知,丰富我们心灵方面的内涵和想象力,并且减低教条式的自信,破除可能禁锢心灵的思考作用的认识和理解;寻求问题本身,已在发展和进化,追寻和符合自然地法则,实现人的存在价值和各种人的实在外延。此外,尤其在于通过哲学冥想中的宇宙之大,心灵会变得伟大起来,因而就能够和那成其为至善的宇宙结合在一起。通过对一般规律的总结,可以使学习者在解决客观问题时有更完善的方法。在探索信仰方面的价值哲学也可以说是理性对于信仰的研究,同时还有理性对人与自然规律的总结。哲学关于理想世界的思考价值哲学是对世界的关于终极意义的解释,它在解释中使我们了解世界,使世界在我们的意识中合理化,从而为我们提供心灵的慰藉。哲学的目的不是引导人们走向一种积极的看法,而是在更深和更广的层面认识客体所面对的事物,从而使认知者对自身行为产生更清醒的思考。哲学还是人对自我定位的一种工具。哲学最终的目的在于"善的智慧"\n,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并没有任何一种明确固定的方式,重要的是在任何一种方式中都需要存在着一种精神,一种追求智慧的精神,而这也是人类追求知识的根本精神。所以,在任何学科的领域中,如果只单纯的研究事物的知识本质而远离了人类的根本精神,那么这样艰深的知识将与人类本身造成了疏离,如此的物化知识将不具有任何的精神意义......而哲学思考便是把疏离的知识回归于人类本身,重新回归到追求智慧的方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