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74 KB
  • 2022-08-26 发布

市场营销书籍集萃0072-日本企业的大市场营销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管理营销资源中心M&MResourcesCenterhttp://www.mmrc.net/市场营销成功案例——日本企业的大市场营销许多获得成功的日本企业,都花费许多时间、精力和资金去分析市场机遇,并对目标市场作深入的了解,研究消费者心理,摸清组织市场营销的活动规律。例如,索尼公司在进入美国市场之前,就先派出设计人员、工程师以及其他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去美国考察,研究如何设计其产品以适应美国消费者的爱好。然后,招聘美国工业专家、顾问和经理等人员,帮助“索尼”分析如何进入市场。在仔细地研究分析市场机遇,确定目标市场后,日本的企业将着手制订以产品、价格、分销、促销、公共关系和政治权力运用等内容的市场营销战略规划。一、产品策略当初日本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时,遇到了许多困难,首先碰到的就是来自美国和欧洲国家强大竞争者的对抗,因为那时世界市场主要是由美国和欧洲国家霸占。其次,就当时的日本产品而论,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在全球性销售网络上,都比不上美国和欧洲的产品。此外,日本还要努力消除人们在二次世界大战前对日本产品所形成的质量低劣印象。但是,日本的企业寄希望于利用其劳动力价格便宜的优势,在产品的价格上可以与欧、美抗衡。为此,在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期间,为了打入世界市场,日本各企业特别强调产品设计的低成本、高质量和创新性。从目前日本进入国际市场情况看,也可以证明他们仍然着重突出这三点。日本企业以产品开发战略和市场开发战略为重点,进行目标市场渗透,一旦在某国市场取得了立足点,就努力扩大其产品的生产线,以便增加产量,扩大销售额,日益增加对整个市场的控制范围。以丰田公司向美国市场渗透为例,即表现为产品推出的连续性和不断扩大生产线。日本的许多企业,一向是以增加产品的花色品种进行市场开发。他们根据消费者的不同口味、爱好和收入水平,不断地变换产品型号、花色和品种。例如,坝农公司以生产AE-135单镜反光照相机为基础机型,生产出种类繁多、特点功能不同的相机,使其销售额猛增。坝农公司这种向市场纵深不断猛烈推进的策略,是日本许多企业的共同特点。每当一种新产品\n管理营销资源中心M&MResourcesCenterhttp://www.mmrc.net/投入市场时,另一种新产品正在研制中。此外,日本各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非常快,其速度几乎是德国(德国是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国家之一)的两倍。如70年代期间,丰田汽车公司可以同时向美国汽车市场提供82种产品,而其它国家则只能提供48种或31种型号的汽车。不断地改进产品质量,是日本企业获得成功的又一大特征。日本企业对不断改进产品的质量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们经常与消费者保持联系,甚至不惜花费大量的钱财和许多宝贵的时间,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地了解和虚心听取顾客对产品提出质量改进的意见。把质量当作企业的生命,已成为日本企业全体员工的群体意识。一项研究表明,日本产品质量已胜过美国产品。70年代中期,美国执世界计算机工业之牛耳时,日本尚属无名之辈。但近几年,日本却成为美国在计算机工业发展上的主要威胁者。二、价格策略日本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一直采用一种所谓的“市场份额”价格策略。这种策略就是采用较低的进入市场价格,以便取得一部分市场并进一步达到长期控制该市场。为此,日本总是将价格定得比竞争者低。他们乐于在最初几年里受点损失,把这种损失视为对长远市场发展的一种投资。这样做使日本在过去几年中被指责为“产品倾销”,此情形在美国的小汽车等产品市场上表现得尤明显。日本的小汽车以省油、低价等优点大量涌进美国市场;1990年已占美国小汽车市场约30%,使美国的汽车工业招架不住。最后,美日双方都以官方身份进入“对抗阶段”,对簿公堂,美国做出了对小汽车限量进口的决定。三、分销策略日本企业想打进美国市场,但当初日本的产品质量形象低劣,声誉不佳。而且,许多企业没有产品销售渠道。何况,即使了解美国的销售渠道,也不能公开地加以利用。为此,日本企业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1、集中全力选好进入市场的突破口。他们不是采取全线出击,一下子占领全部市场,而是选中该市场的某一地区、某个批发商或某种类型的消费者,先打进去,站稳脚跟后再逐步扩大。如丰田汽车公司首先选择了加利福尼亚市场,通过该地区了解到美国市场的特点、消费者爱好以及美国批发商和经销商打交道的经验。在“突破口”取得成功,尔后全面进入美国市场。日本电视机进入中国市场的步骤:先找经销商销售12吋、16吋黑白电视机,尔\n管理营销资源中心M&MResourcesCenterhttp://www.mmrc.net/后销售彩色电视机,最后在中国合资建厂。2、精心挑选有效的销售渠道和能干的批发商。3、对某种特殊产品,直接与用户联系,建立独立的销售机构。4、利用竞争者的销售网络进行销售,即在打入某国市场后,利用该国中间商或生产者的牌号或商标销售日本产品。当其产品打入市场并占有一定地位时,就逐步建立自己的产品牌形象,形成自己的销售渠道,最后取而代之。四、销售策略日本企业在进入某个市场时,十分注意与批发商的友好合作,向他们提供各种帮助,付给较优厚的酬金,激发中间商经营日本产品的积极性。日本企业坚持“经销者利益第一,本企业利益第二”的原则,始终与中间商保持友好商务关系。日本企业还大量投入金钱和精力,开展广告宣传,推进和提高产品的市场声誉,扩大销售额。五、公共关系策略日本企业的公共关系开展得颇具风格,有力地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例如,日本汽车公司在进入美国市场后,所有的公司都积极地致力于美国的社会服务,抽出人力、物力和资金,从事那些看起来和本职工作毫不相干的社会服务工作,并与当地社区建立了亲密关系。日产汽车公司在田纳西州自建立工厂的那一天起,便成立了义务活动小组和研究西方问题的捐款委员会,经常向当地的慈善机构捐赠钱物,还组织当地的居民到工厂参观和组织当地中学生每学期到工厂体验一天的工厂生活等。这许许多多的活动和亲善态度颇得当地社区居民的好感。这也是日本企业打入美国市场的竞争策略的重要因素。美惊呼日汽车商竞争有方,而美国的汽车公司却对此无能为力!六、政治权力历史记录表明,日本的企业在打进美国市场初期,很少与美国的公司进行正面冲突,而是寻找薄弱环节,甚至从美国公司尚未到达的市场先行突破,求得一席之地。然后,他们就像“滚雪球”一样,进行战略推进,建立他们的产品基地和巩固市场阵地,以便在将来某时与美国竞争者进行正面对抗或直接竞争。随着正面进攻“猛烈战斗”的日益加剧,必然遭到美国公司的强烈反击,于是就产生了“贸易磨擦”。日本企业或是周旋于当地社团、政府,\n管理营销资源中心M&MResourcesCenterhttp://www.mmrc.net/或是吸引大量本来属于美国企业的零售网及小型企业,或是改善工厂中美国员工的待遇等。采用各种方式和途径,以减弱美国竞争者的反击力量,减少乃至消除磨擦。有时也通过种种骚扰,使对手士气低落,以便最后迫使对手做出让步。当“贸易磨擦”激烈到企业无法运用自己的力量来消除时,最后只有通过政府的外交手段来解决。近两年来,日美进行的“东京回合”谈判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