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1.00 KB
  • 2022-08-27 发布

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历史精选

  • 5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五章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捍卫和发展(1883年---1895年)问题2:国家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是什么?第一问,在笔记本上。国家的本质:国家的特征和本质是什么?恩格斯把国家与氏族组织相比,阐述了国家的基本特征:第一,它是按地区而不是按血缘来划分它的国民。这种划分有助于发展经济联系和为调整这种联系创造政治条件。同时,便于公民在他们居住的地方实现他们的公共权利和义务。第二,它是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同氏族居民的自动的武装组织相对立,是统治阶级用来控制奴隶和公民使之服从的工具。第三,为了维持这种特殊的公共权力,就需要向公民征收捐税和发行公债。国家的基本特征表明了,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对国家的本质,恩格斯深刻地概括说:“由于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对立的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大的、经济上站通知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由此可见,国家的本质是由统治阶级对其他阶级的关系来决定的。国家是统治阶级用来保护它的根本利益的组织。但也有这样的时期,那时互相斗争的各阶级达到势均力敌的地步,“以致国家权力作为表面上的调停人而暂时得到了对于两个阶级的某种独立性。”为了揭露中产阶级思想家及其追随者美化中产阶级国家和民主的虚伪理论,为了教育工人阶级,恩格斯进一步剖析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实质,指出这种国家确实与奴隶制和封建制实行财产直接通知不同,财富是间接地也是更可靠地运用它的权力的:其形式一方面是直接收买官吏,另一方面是政府和交易所结成联盟,但这不过是资本统治的一种巧妙的形式而已。问题3:怎样理解哲学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的关系?为了揭露各种各样的唯心主义哲学,为了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工人中间迅速传播,恩格斯认为,必须给与人们识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思想武器。为此,恩格斯在总结全部哲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第一次对哲学基本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其根源于蒙昧时代的愚昧无知的观念”。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科学地解决了哲学的基本为题。根据恩格斯的意见,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关于世界的本原问题;第二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哲学家依照他们的回答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言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对思维和存在哪一个是本原的回答,是换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是:“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n唯物主义者认为,认识是思维对物质的反映,世界时可知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们离开人的社会性和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而不能辩证地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唯心主义者断言思维产生物质,这就意味着,思想去认识本质上是思想本身。所以,对唯心主义者来说,,对世界的认识之所以可能,是因为进行认识的精神吧精神的东西作为自己的客体。在各种哲学流派中,也有一些哲学家对世界的可知性问题给与了否定的回答。恩格斯认为,“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既然我们自己能够制造出某以自然过程,使它按照它的生产条件产生出来,并使它为我们的目的服务,从而证明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是正确的,那么康德的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就完结了。”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规定及其论述,廓清了直到今天整个哲学史的五花八门的各种学派、流派和体系,对哲学以及哲学史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问题4:《费尔巴哈论》对历史唯物主义有哪些贡献?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对社会的看法的真正的革命。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科学的予以阐明,而在《共产党宣言》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以成熟的形式表述出来。但是,当时还没有给他们的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学说起一个专门的名称。后来,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把这个学说称为“唯物主义历史观”,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地发展》英文版导演中称之为“历史唯物主义”。恩格斯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术语,是为了“表达一种关于历史过程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该表,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和《费尔巴哈论》两部书里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最为详尽的阐述。在《费尔巴哈论》中的主要观点有:1.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发现这些规律的正确途径。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者,他们虽然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但在历史领域里自己背叛自己,陷入历史唯心主义。他们在考察人们生活时“按照行动的动机来判断一切”。历史唯物主义绝不否定在历史上“是人们行动起来的一切,都必然要经过他们的头脑”;但它同时指出旧唯物主义“不彻底的地方并不在于承认精神的动力,而是在于不从这些动力进一步追溯到它的动因”。恩格斯指出,社会的规律同自然界的规律本质差别在于:社会规律离不开人的活动,而人的行动始终都是受意识和目的的指导的。但是,不管这个差别对历史研究如何重要,“它丝毫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从表面上看来,好像历史的进程是由个人活动决定的,历史是偶然性在支配着。其实并非如此,人们所期望的东西能否如愿以偿,不取决于个人的主观要求,而取决于人们的活动是否符合客观的社会规律。“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知识在于发现这些规律。”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特点,既要研究人们的思想动机,又必须研究在人们动机背后隐藏的动力。即研究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才能发现社会历史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恩格斯指明了探究历史的真正动力的途径:第一,要探究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民族、使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第二,要研究持久的、引起伟大历史变迁的行动;第三,要探讨反映在行动着的群众及其领袖即所谓伟大人物的头脑中的动因。注意从上述这些方面的探索,才能否认识和掌握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2.\n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但是,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登记关系掩盖了阶级关系,所以一直没有被人们所发现。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的这种联系已经非常简单化了。恩格斯接着指出,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于纯粹的经济原因。阶级之间的斗争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权力知识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恩格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例进行了说明。任何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鬼扥到底是为了打破过时了的生产关系的束缚,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获得本阶级的经济解放,以及巩固和发展本阶级的经济利益。而阶级斗争是受社会内部的一般规律,即生产方式所制约的。确切地说,阶级的产生和阶级斗争的发展都是由于生产方式变化的结果。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在阶级社会里,生产方式的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推动着社会的前进。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各种历史唯心主义者,他们都不了解人们的社会关系特点,因此都没有能够正确地解释经济基础与国家、法律、道德、宗教等等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国家是决定性的因素,经济基础是被国家决定的。恩格斯指出,表面上看,这种看法似乎是对的。因为,既然个人行动的一切动力,是被他的思想动机决定的,那么,一个社会的一切要求也要通过国家的愿望,才能以法律形式取得普遍效力。然而,这仅仅是问题的形式方法,国家的内容是什么?这些内容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就睡发现:“现代历史中的国家的意志总的说来是由市民社会的不断变化的需要,是由某个阶级的优势地位,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和交换关系的发展决定的。”法律也是如此,不论是公法还是私法,都是受经济关系决定的。所谓法律,就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恩格斯还分析了哲学和宗教等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指出它们是“更高的即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在这里,它们与经济关系的联系,愈来愈被一些中间环节弄糊涂了。但不管怎样,这一联系是存在着的。它们归根到底是被经济基础决定的。问题5:恩格斯在90年代的书信中是怎样捍卫和发展唯物主义历史观的?19世纪80年代,资产阶级加紧了对工人阶级的进攻。唯心主义和机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猖狂地攻击历史唯物主义。恩格斯感到,批判资产阶级教授们和追随者“青年派”把唯物史观庸俗化,全面回答历史唯物主义问题,以澄清人们思想上的混乱已经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根据理论发展的现状和现实斗争的需要,恩格斯把重点放在揭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辩证法学说的真实内容上,在充分肯定经济基础决定作用的同时,强调了社会意识、政治等上层建筑诸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恩格斯对这些问题的精辟论述和创造性发挥都凝聚在他的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中。一、全面论述经济关系与上层建筑诸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1.关于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1890年9月3日,柏林大学学生约瑟夫.布洛赫写信向恩格斯请教:关于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原理应当如何理解?是否可以理解为经济关系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恩格斯在回信中明确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得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必这更多的东西。”\n第一,重申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生活中经济的决定作用具有根源性和最终意义的基本原则。经济条件归根到底制约着历史的发展。第二,表明了在历史发展的发杂的实际过程中,经济并非历史的唯一决定性的因素。上层建筑在一定得经济基础上产生出来后,反过来给予产生它的经济基础和整个社会发展以积极作用,或促进或延缓社会的发展,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上层建筑诸因素而言,它不仅直接或简介地受来自经济的决定作用,而且也受上层建筑诸因素的交互作用。所以,政治事件的产生,意识形态的形成,不能直接地简单地用单一的经济原因来说明。第三,表明了经济因素对政治和精神生活的决定作用的形式是复杂多样的。这种决定既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地。由于社会历史是在经济的、政治的和思想的各种因素相互交错作用着,所以历史发展是不能把偶然因素排除在外的。经济必然性是通过许许多多偶然的形式来实现的。恩格斯关于现实生活得生产和再生产在历史过程中归根到底起决定作用的论断,一方面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原则,另一方面又在社会历史领域里彻底贯彻了辩证法,充分估计了社会生活得其他方面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2.关于“经济关系”概念的内涵。恩格斯在给瓦.博尔吉乌斯的信中对经济关系作了明确规定。他说道,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因此,这里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这种技术,照我们的观点看来,也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及分配方式,从而在氏族社会解体后也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国家、政治、法等等。此外,包括在经济关系中的还有这些关系赖以发展的地理基础和事实上由过去沿袭下来的先前各经济发展阶段的残余(这些残余往往只是由于传统或惰性蔡继续保存着),当人还有围绕着这一社会形式的外部环境”。由此可见,经济关系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生活个过程的各个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的统一体。这种关系是在人们的社会及个人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形成并各自对社会发展起着作用。决不能把经济关系与生产或生产工艺简单地混为一谈。巴尔特把经济关系的决定作用,歪曲为单一的“技术决定论”,显然是错误的。3.关于上层建筑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怎样估计上层建筑对经济的反作用力量呢?首先,恩格斯明确指出经济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恩格斯在强调上层建筑的独立性的同时,从不脱离经济的发展而孤立地谈论上层建筑。恰恰相反,他反复强调这种“独立性”的相对意义。其次,上层建筑可以对经济基础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再次,上层建筑可以再某种限度内改变经济基础。二、进一步揭示意识形态自身发展的规律。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只有把它看做是经济关系的反映,才能正确地理解。但是,意识形态对经济关系的这种依赖关系,是以意识形态本身的发展、意识形态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作为中介的。意识形态的发展只是归根到底被经济发展所决定。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恩格斯从三个方面作了全面的论述:1.恩格斯在1893年7月14日致梅林的信中指出:“历史思想家在每一科学部门中都有一定得材料,这些材料是以前的各代人的思维中独立形成的,并且在这些世代相继的人们的头脑中经过了自己的独立的发展道路。”意识形态的这种历史继承性,使它形成了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否认它们的特殊规律性就会导致对整个历史过程,对按照自己内在的、相对独立地规律发展的艺术、哲学、宗教的复杂性的简单化的理解。为此,恩格斯一再告诫我们不要“为了内容二忽略了形式方面,即这些观念是由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产生的。”社会历史就是这些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是在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中向前发展的。2.意识形态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由于意识形态有着自身相对独立的发展道路,使意识形态发展并不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在历史上出现了意识形态的发展落后或超越于经济发展的现象。\n3.各种意识形式之间的交互作用。意识形态是一个有机的体系,其中某种形式的发展变化都同其他各种形式的发展有关联。证券时上层竞逐的主要部分,所以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在各种意识形式的交互作用中占有主导地位。在一定得时期,哲学、艺术、宗教等各种不同的意识形式都曾是宣传政治思想的重要工具。意识形态各个领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情况是很复杂的。它们对社会生活得作用,是通过彼此相互作用,企图单纯用社会经济条件来说明意识的发展不是唯物史观的愿望。但是,各种意识形式的相互作用,归根到底是受经济发展的必然性所制约的。在某个社会形态中,每种意识形式以哪种方式,以何种地位对其他形式产生作用,最终还是决定于经济发展和统治阶级的利益的需要。此外,在阶级社会里,创造精神文化的阶级都给予精神产品打上本阶级的烙印。恩格斯关于经济关系和意识形态在历史过程中的作用的思想,不仅深刻揭示了意识形态问题的全部复杂性,说明了唯物史观并不像巴尔特想象的那么片面或具有宿命论的性质,而且以极其丰富的内容把唯物史观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三、提出和阐述历史的新思想。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离开人的自觉地活动,就没有人类历史。但是,巴尔特和恩格斯不止一次地责备唯物史观否认人的作用,赋予了历史以宿命论的性质。为了完整准确地阐述社会历史发展中认得主观意志和客观规律之间的辩证关系,恩格斯在1890年9月给布洛赫的心中作了明确的回答,提出了人们创造历史的两条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并用“合力论”概括了这一原理。这是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大贡献。四、强调唯物史观对研究工作地指导意义。恩格斯在给康.施米特的信中,尖锐地指出了“青年派”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态度。恩格斯还一再警告,不要死搬硬套唯物史观的原则,不要把他们的学说当做教条使用。历史唯物主义从来没有企求说明一切,而只企求指数唯一科学地说明历史的方法。为此,必须深入地研究具体历史,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一切历史事实。“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做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做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裁剪各种历史事实,那它就会换变为自己的对立物。”恩格斯针对青年派的错误,强调指出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南,重新研究全部历史。恩格斯在1895年3月11日给威.桑巴特的信,还在此提出忠告:“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问题6:关于恩格斯的“合力论”(附加题)恩格斯在1890年9月给布洛赫的信中指出:“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但是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甚至那些萦回于人们头脑中传统,也起着一定得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第二,“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系那个湖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理,即历史的结果,这个结果又可以看做一个座位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n历史是人们创造的,但是在阶级社会里,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每个人的阶级地位、利益和要求,是互不相同的,由于每个人的目的不同,甚至完全对立,因而形成无数个互相交错的力量,这些力量相互作用和相互冲突的结果,产生出一个总的合力,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的事变。虽然创造历史活动的参与者都自觉地追求预期的目的,但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恩格斯用“合力”做了形象的说明,这表明社会历史发展不是单向的直线式的,而是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恩格斯还指出,虽然各个人的意志“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绝不应作出结论说,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因此,每个人的意志都是造成一定历史事变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合力”并不是无数个个体力量的机械相加,而是各种力量的相互矛盾的结果。因此,它们代表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性质,既有前进的、上升的;也有下降的、倒退的。历史不是某一种单一的因素在推动,而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各种不同的社会成员创造历史的作用不是相同的或相等的。这就要求我们对“人们”作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分析。在历史进程中,各种力量在合力中的地位和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们所代表的社会阶级、集团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取决于它们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因而在创造历史过程中,虽然有无数个力在起作用,但真正能够推动历史前进的只是和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的那种力量。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财富的生产时社会最重要的前提和基础,而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决定着一切社会过程。社会生产力首先是人,是声场物质财富的劳动人民。所以,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但是,历史表明,人民群众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在一定得历史时期有着怎样的领袖。因为人民群众的愿望与要求,要通过杰出人物集中表达出来。历史运动要由领袖人物发起和组织,他们可以运用自己的威信和权力,影响群众的一致和努力方向。不过伟大人物对历史影响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恩格斯曾经说道:“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去掉,那时就会需要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不论好一些或差一些,但是最终总是会出现的。”“合力论”科学地揭示了历史发展中人的活动和历史规律的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坚持了历史唯物论和历史辩证法,反对了“经济唯物论”和历史唯心论,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提供了科学地理论依据。第六章19世纪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问题1:怎样评价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按其实质来说是一种国际性的学说。19世纪末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产生,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真理。他们的产生同时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广泛传播,是时代的需要和产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是同他们的努力分不开的。\n正确评价他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作用,应坚持历史的具体分析的态度。他们作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战友和学会,都勇于追求真理,认真钻研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注意联系本国的具体实践,在斗争中宣传和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所创新和发挥。他们的研究直接得到马克思恩格斯的知道,他们的研究成果被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肯定。他们的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他们的理论都不够完备,在阐述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有的甚至堕落成机会主义者。因此,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过分强调他们理论的独立性,更不能利用他们的弱点来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2:约.狄慈根是怎样阐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有哪些局限和弱点?狄慈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人脑活动的本质》(1869)、《论逻辑书简》(1880-1883)、《一个社会主义者在认识论领域中的漫游》(1886)、《哲学的成果》(1887)等一、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科学论证狄慈根认为哲学的对象是物质世界这一整体。他从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来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狄慈根反对把“精神与物质过分地分割开来”,坚持它们的辩证统一。狄慈根在关于“万有”学说中叙述了他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狄慈根还从唯物主义一元论出发,论述了精神、观念、意识的性质、来源以及物质的关系问题。他正确地指出,人脑是精神的物质承担者,“思维是脑的机能,正如写字是手的机能一样。”狄慈根不仅反对唯心主义,而且也反对19世纪中叶传播最广的庸俗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者把思维归结为物质,把心理现象归结为物理现象。狄慈根指出,这种唯物主义根本不懂得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联系的辩证关系,因而是不科学的。但是,狄慈根的论述中也存在一些混乱。在正确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时,有时却把思想也包括到物质中去。二、对唯物辩证法的阐述狄慈根克服了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结合起来,使唯物主义具有了辩证法的性质,从而达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狄慈根指出,物质世界的全部是指就在于相互联系。一个事物依另一事物为转移......在整体宇宙联系之中才成为它们各自的状态。人类的精神只有在于其他方面的物质世界相联系的时候才存在,才活动。总之,“一切结果的唯一而真实的原因是宇宙或一切事物的整体联系。”狄慈根批评形而上学思维方法把事物从整体联系中抽出来,孤立地对它进行考察,而忘记了普遍联系是事物和现象的客观本性。狄慈根认为,宇宙是永恒的生命,是一个活生生的过程。运动、变化和发展史物质的特性。即使存在某个暂时的固定事物,但归根到底仍是不存在固定者。他认为形而上学思想方法错误地把适应日常生活的同一律扩展到整个科学和认识的领域,指出只有把事物看做是绝对的运动和相对的静止的统一,才能通过思维获得事物的真理。狄慈根针对形而上学者所谓“矛盾不能存在”的说法,分析了两种矛盾观念:一种是无意义的,是充满着混乱的头脑造成的。另一种是极有意义的,这就是对客观世界矛盾的正确反映。在狄慈根看来,现实世界是充满着矛盾的。“全部自然界、全部存在,都生活在矛盾中;一切事物只有与另一事物,与其对立物相互作用时,才能显露其本性。.......必须承认矛盾乃是通知思维和存在的普遍的东西。思维能力的科学通过概括矛盾以解决一切特殊的矛盾。”为此,他提出,我们的哲学史唯物主义的,我们的力量在于辩证法。辩证法是“中央的太阳”,它照亮了经济、文化、科学地全部发展。四、对认识论的研究和论述\n狄慈根哲学研究的重点是认识论。他认为,如果我们能够把思维活动建立在科学地基础上,有了正确地思维方式,就能正确地判断、区别和认识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正确地反映客观发展规律,达到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目的。狄慈根站在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立场,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阐明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他把人的认识看做是从感性认识到另行认识的过程。“为了全面地理解事物,我们就应该既从实际方面又从理论方面,既靠感觉又靠头脑,既从肉体上又从精神上去把握事物。”狄慈根还主张实践和理论的统一。他写道:“我们是用感觉的和精神的、实践的和理论的两方面来认识世界的。实践给我们以事物的现象,理论给我们以事物的本质。实践是理论的前提,现象是本质或真理的前提。同一个真理,在实践中进行同时和前后相继起的表现,而在理论上则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而存在。”他针对认识是先天获得的唯心主义观点,指出了一起科学地认识都是靠后天的劳动获得的正确论断。狄慈根在研究人类认识时始终是从其不断发展的角度出发地。当他谈到人的思维时,提出了认识的有限与无限、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辩证统一问题。狄慈根的著作中,对不可知论的批判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人是能够认识自然界的,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但是,狄慈根不了解人类认识以社会实践为中介的全部深刻意义,因此,他没有能够从社会历史实践的发展的高度来揭示认识真理的相对性以及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并使他在论述这些问题时往往陷入混乱,向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作出让步。五、关于逻辑学、辩证法、认识论一致的思想。狄慈根认为,从培根开始到黑格尔为止的哲学一直在于亚里士多德式的逻辑学进行不断地斗争。这种斗争的哲学的成果,并不是否定传统逻辑学的旧规律,而是在原有的逻辑认识领域之外增加一个新的、显然更高级的逻辑认识领域,这种逻辑学应是辩证法。狄慈根认为:“逻辑学的辩证法和辩证法的逻辑学的哲学,不仅要说明思维,而且要说明思维由之缺的图像的根源。”因此,这种逻辑学也就是世界观。他认为黑格尔的逻辑学就是这种新的逻辑学。但是,黑格尔唯心主义的解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误以为思维是人类精神汲取认识的最后根源。而唯物主义者指出这个最后的根源应该是物质世界。作为辩证法的逻辑学与形式逻辑是根本不同的。形式逻辑学的同一律告诉我们事物等于自身,而辩证法的逻辑学则告诉我们,事物不仅等于其自身,不仅自始至终同一,而且同一事物还具有矛盾的本质,它既是同一的,又是多样的。传统的逻辑只管思维形式,而辩证的逻辑学则要求把形式与内容结合起来,从而使人的思维能够正确地反映、把握客观事物的发展、运动、变化的过程及其规律。因此,逻辑学也就是辩证法。狄慈根进一步指出,辩证法的逻辑学同时就应该是认识论。他说:“我们的逻辑是认识论。它教导人们不要通过沉思的办法,而要从事物与经验的联系的角度,从整体联系的角度来探索认识。”逻辑在这种认识基础上所揭示的思维对象和思维本身的各种联系、关系以及客观规律和思维归来的联系、关系,也正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所要研究的问题。因此,狄慈根又说:“作为哲学的专门对象的认识论,只是,也只能是推广的逻辑学。”狄慈根还把认识论和辩证法当做同义语。他说:“认识论亦即众所周知的辩证法。”这是因为思维是存在的反应。而头脑中的存在于头脑外的天上的、地上的或一切地方的存在虽然是各式各样,却仍是同一的存在。既然一切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因此,“一切认识起源于世界联系。”而人们也只有夜只有“在一切事物的相互联系中认识真理。”\n显然,狄慈根的这个思想是深刻地,它说明了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这两个序列的辩证法是同一的。狄慈根在做了上述分析后得出了辩证法、逻辑学、认识论的同一的结论。问题3:考茨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做出了哪些贡献?卡尔.考茨基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著名的领袖之一。虽然他后来转向机会主义,但不能由此否定他早期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贡献。列宁曾经公正地指出:“我们从考茨基的许多著作中知道,他是懂得怎样做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的;虽然他后来成了叛徒,他的纳西扼住做仍将永远是无产阶级的财富。”一、对唯物史观的宣传和解释考茨基在担任《新时代》主编的前期,“力求宣传马克思关旭经济学、历史、社会主义的观点”,“按照马克思的方法”,即“用历史的观点来研究经济学,用经济学的观点来研究历史”,“并且为把研究的成果应用于政治而生活着”。他坚持和捍卫“生活条件决定着愿望的性质、活动的形式和活动的成功与否。这个原理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出发点”。为此,他既批判否定经济必然性,主张意志支配历史发展的唯心史观,又反对只承认经济必然性而否定人在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的机械宿命论观点。考茨基高度评价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在1887年出版的《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一书中,考茨基针对当时颇为流行的所谓马克思“只是一味地批判和破坏,而不善于创造任何积极地东西”的观点,强调指出《资本论》“创造了新的经济的和历史的体系。对前人的批判只是为了论证这一体系”。他正确地指出,在马克思的社会经济体系中,历史唯物主义是进行经济研究的基础,而经济范畴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手段。考茨基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在1902年出版的《社会革命》一书中,他进一步指出,社会革命的原因在于经济基础的变化,在于“它是由一个迄今一直受压迫的阶级来夺取国家权力的政治革命”。考茨基提出“我们已经进入到革命的时代”,无产阶级革命“将开始人类历史的新时代”。考茨基在他的《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阶级斗争》等著作中,还讨论了当时理论界人们的个人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考茨基分析了法国当时的经济发展和阶级矛盾,认为法国革命的胜利是一种历史的客观必然性。他强调领袖人物只是引导群众参加历史运动的一种因素,领袖本身只有从群众那里才能获得力量。任何伟大人物,如果不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不能反映群众的历史要求,“便不能在阶级斗争中变成一个有意识和眼光远大的战士。”考茨基有比较丰富的历史知识,这使他能够在唯物史观的指引下,在史前历史的研究、婚姻、家庭和人口问题的探讨,以及宗教、道德和土地等问题上的研究获得成绩。他总的出发点认为“在经济基础和它的上层建筑之间无疑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然而各种社会意识形态只有依存社会生活,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反作用才是最好的”。考茨基在这方面的研究,对于丰富唯物史观起了积极的作用。二、对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的批判在恩格斯的帮助下,考茨基参加了对拉萨尔的批判。\n考茨基正确地指出,为了对社会进行经济改造,无产阶级的以夺取政权为内容的政治斗争具有首要的意义:虽然经济发展本身必然导致社会主义的胜利,但是没有无产者的努力,社会主义是不会自行到来的;工人阶级不取得政权就不能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就不能实现自身最根本的经济利益。因此,把工人阶级的斗争变成自觉地政治斗争,这就是社会民主党的任务。1892年考茨基又写了《爱尔福特纲领解说》,阐述了小生产、无产阶级、资本家阶级、未来国家、阶级斗争等问题,为在无产阶级政党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起了较大的积极影响。考茨基在19世纪90年代,还参加了对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的批判,然而考茨基对伯恩斯坦的批判具有明显的局限性。问题4:梅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捍卫表现在哪些地方?一、对唯物史观的阐发和运用梅林的哲学研究重点是历史唯物主义。这与当时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有着密切的关系。19世纪80年代末,各种资产阶级流派和机会主义者,把矛头指向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它们攻击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任意的历史编造,是空洞的公式,它否认一切观念的力量,把人类变成一种机械发展的毫无抵抗力的玩物等等,梅林认为虽然这都是一些陈词滥调,但是批判这些观点,对捍卫唯物史观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梅林强调至此乎,唯物史观的发现时社会科学中的一次伟大革命。针对所谓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任意编造的论调,梅林指出:“事实上---并且是当然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也服从于它自己所制定的那个历史运动规律。它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在较早的时代,它是不会被任何最有天才的头脑凭空想出来的。只有达到一定高度时,人类历史才能揭开它自己的秘密。”梅林认为,人首先必须吃喝穿住,然后才能思想和创作,人必须与别人有社会交往才能获得意识,因此,他的意识是由他的社会存在决定的,而不是相反,他的社会存在由他的意识来决定。驳斥了资产阶级学者认为唯物史观是“任意的历史编造”,否定历史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的错误思想。梅林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真正光荣其实是在于,用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对它的正确性作出了最光辉的证明”。梅林还进一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是历史发展的承担着这一基本原理,并对观念的作用作了科学地评价。他认为唯物史观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绝不像资产阶级学者所说的那样,似乎否认一切观念的力量。相反,它承认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有一点是和自然发展过程根本不同的,这就是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有意识的人,社会规律只是通过有意识的活动的人而起作用的。历史唯物主义只不过要寻根究底,追问人的观念动机是由什么驱使的,或者说有意识地进行着的人类的思想和意志是否也受一种普遍的运动规律支配着。对此梅林是这样表述的:“人只有出身于社会组织中才能够火的意识、有意识地思维和行动;以人为成员的社会组织唤醒了并支配着他的精神力量。但每一个社会组织的基础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因此,最终还是生产方式决定着精神生活过程的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梅林不仅把历史唯物主义看做是一种科学理论,而且看做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他强调指出“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一个封闭的、以最后真理为其终点的体系;它只是人类发展过程的科学方法。”梅林在叙述历史唯物主义时,也不免有某些错误。如梅林对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理解不够深入,把主要注意力集中于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方面,而往往忽视了人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对经济过程的反作用。二、对庸俗唯物主义、意志主义和新康德主义的批判。\n梅林针对企图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歪曲为各种哲学体系之凑合的观点,有力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过去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优秀传统的继承者,又是在质上全新的哲学。梅林指出,杰克斯并不是盲目的接受黑格尔的辨证方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马克思点到了黑格尔的辨证方法,“而当他指出川流不息的辩证过程怎样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发生作用时,就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扩展为历史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是19世纪50年代流行于德国的一种中产阶级哲学思潮。梅林对它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他指出,当崭新的科学世界观,已在批判地吸取黑格尔辩证法的宝贵成果的基础上诞生并发展起来的时候,这种唯物主义的信奉者摩莱肖特、福格特、毕希纳却抛弃了辩证法,而采取了一种粗陋的、庸俗的唯物主义形式。它不仅落后于德国唯心主义而且也退回到法国唯物主义的较早阶段,他们根本不懂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梅林对叔本华唯意志论哲学和新康德主义进行了批判(略)尽管梅林在自己的著作中有着错误和缺点,但仍不失为一位出色的马克思主义者。问题5:拉法格和拉布里奥拉是怎样论述思想和意识的起源的?一、为了驳倒唯心主义先验论,拉法格在《思想的起源》中,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抽象思想昂的产生问题。他指出,抽象思想既不是像黑格尔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人类之前就存在的,也不想康德主义者所说的那样是先天地存在于我们的理智中,它的起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根源隐藏在社会实践和物质现实之中。在拉法格看来,人的脑子把具体物转变为它的抽象的实质,是靠借喻来完成的。借喻是抽象思维借以钻入人脑的主要方法之一。从人的智力为了用具体的东西来表示抽象思想所经历的转折和曲折的过程,足以证明抽象思想是历史地发生的,概念是人们对实际事物的认识的反应和概括,只是感觉经过一系列的精神的改变之后才变成了概念的。拉法格还驳斥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数学的公理、定理是先验的。他说:“数,这个存在于文明人的头脑中的最抽象的概念,最初在野蛮人的头脑中是有形物的反映。”只是经过无数代人的脑力的进化才形成数的抽象概念。至于数学这门抽象的科学,也是由于人们生产实践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总之,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拉法格进一步指出,“脑具有思维的机能,正如胃具有消化的机能一样,脑子只有靠观念才能思想,而观念则是它从自然环境和人赖以发展的社会环境或人为环境所提供的材料中制造出来的。”同时,在拉法格看来,人的脑子的这种抽象四项能力,也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拉法格还指出这样一个事实,即人脑不限于只接受经过感觉而来的外来的印象,它还会继承前人已经获得的一些概念。因此,我们一生下来就有可能获得某些传统的概念,这些概念对我们来说好像是先天的,其实这种获得概念的倾向是他的祖先几千年间积累起来的经验的结果。二、拉布里奥拉论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他指出,不能把法律、道德和各种意识形态堪称绝对独立地东西,也不能将它们视为“人性”的产物或“上帝的指示”\n,它们归根到底最终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是,各种意识形态同经济基础的关系是不一样的,有的比较密切、直接,有的则比较疏远和间接;各种个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自身的规律,并且存在着相互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又发生能动的反作用。他说:“观念的历史的确是有的,它并不是观念自己解释自己的循环。观念的历史存在于从物上升到观念的过程之中。”第七章恩格斯逝世后第二国际主要理论家伯恩斯坦和普列汉诺夫的哲学思想(1895---1914)问题1:伯恩斯坦修正主义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的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9世纪最后的三十年,是世界历史发展上的一个重要的时期: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资产阶级用垄断获取的高额利润收买工人运动的上层,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工人贵族这个享有特权的阶层,他们成为伯恩斯坦修正主义产生的主要的阶级基础。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大批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其他小资产者遭到破产,源源不断地加入到无产阶级的队伍。小资产阶级由于它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在他们的世界观未得到改造以前,往往成为资产阶级思想的接收者和传播者。这就为伯恩斯坦修正主义得以泛滥提供了良好的土壤。资产阶级统治政策的变化,为修正主义猖獗提供了合适的气候。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之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都学会交替施用暴力镇压和政治欺骗的两手统治政策--即“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政策。“自由主义”的政策在工人运动中助长了某种幻想,似乎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阶级合作”已经成为可能。这种思潮被理论化,就是推向资产阶级投降政策的伯恩斯坦主义。从巴黎公社失败一直到1905年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爆发,欧洲资本主义处于“和平”发展时期,工人运动横向发展而没有发生过革命。工人政党学习利用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度进行合法斗争,建立工会、合作社和教育机关,以便聚集和团结无产阶级力量,准备投入未来的战斗。1875年,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在选举中获得胜利。在此以后,法国、美国和英国的男工相继争得了普选权。1891年拉法格称为法国议会中第一名工人议员,1893年盖得、瓦扬等十二名工人运动中有影响的人物也被选入议会。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产生一种右的情绪,迷恋议会和普选制,着重眼前利益而忽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伯恩斯坦修正主义就是这种机会主义思潮的继续和发展。1899年《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发表,成为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纲领。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的哲学观点:在哲学方面,伯恩斯坦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是当时流行着的新康德主义和庸俗进化论。伯恩斯坦哲学思想的另一个直接的思想来源,是以英国资产阶级学者斯宾塞为代表的实证主义。伯恩斯坦鼓吹折衷主义,攻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原则;提倡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用庸俗进化论代替革命的辩证法;将历史唯物主义歪曲为“经济唯物主义”和“宿命论”。问题2:普列汉诺夫在批判第二国际修正主义思潮中的主要贡献及其局限性是什么?一、普列汉诺夫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伟大变革,作了系统的考察。他以充分事实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绝不是离开人类文明发展大道的“非婚生子”\n,而是以往人类哲学合乎规律发展的结果。他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统一的科学世界观,既不能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相互割裂开来,更不允许用新康德主义、庸俗进化论来“补充”和“修正”。他同唯心主义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普列汉诺夫正确地指出,混淆自在的客体和主体心目中的客体是各种唯心主义思想的来源。“思维和存在的统一绝不是也不能够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这是区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重大的特征之一”。普列汉诺夫在批判唯心主义时,给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下了定义。普列汉诺夫在认识论领域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他承认客观真理,维护恩格斯关于实验和工业是对不可知论的最好的驳斥的观点。针对新康德主义,他写道:“现在某些德国和俄国的‘哲学家’兴致勃勃地大谈‘自在之物’不可认识的问题。在他们看来,似乎他们在这个问题上说出了异常深刻地道理。但这是一个大错误。”普列汉诺夫在认识论问题上,曾经提出过“象形文字”说。普列汉诺夫维护了唯物主义辩证法。他在正确阐明黑格尔辩证法作为马克思辩证法的理论来源时,又指出两者的原则区别。普列汉诺夫最早敏锐地觉察到庸俗进化论这一形而上学在历史上发展的新形态。“但是辩证法跟庸俗‘进化论’有重大的区别,‘进化论’是完全建筑在这样一个原则上的,即认为自然界或历史都没有飞跃,而世界上一切变化只是逐渐进行的。”“这样去理解发展学说是可笑的和没有根据的。”为了批判庸俗进化论,普列汉诺夫认为辩证法有两个最重要的特点:一是主张“一切有限物都要氧气自身的,是要过渡到它的反面的”;二是主张“一个一定内容的渐进的量的变化,最后激起质的变化。这个突变的环节,就是飞跃的环节,渐进性中断的环节。如果相信自然或历史不作飞跃,就大错特错了。”比较起来,普列汉诺夫特别注意两边和质变互相转化的规律,强调质变、飞跃是事物发展的重要环节,但是普列汉诺夫对矛盾学说的重要地位认识不够。普列汉诺夫还特别强调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意义。二、普列汉诺夫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普列汉诺夫指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19世纪中的一个最伟大的发现。为了论述这一伟大发现的意义,他别具匠心地对唯物史观的理论来源作了探讨和分析。普列汉诺夫捍卫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则,全面批判了当时流行的被用来反对唯物史观的“因素论”。在批判折衷主义的“因素论”的过程中,普列汉诺夫对复杂的社会生活作了具有内在联系的概括,把社会结构概括为“五项”。普列汉诺夫不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地理环境的作用普列汉诺夫写了许多批判“经济唯物主义的著作”,反驳了资产阶级和伯恩斯坦加诸于唯物史观的罪名。这种庸俗的“经济决定论”只承认经济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完全否定政治、思想等上层建筑的作用。普列汉诺夫针对地指出:“拥护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人们决不把唯一的作用归之于他们了解的那种经济因素”,唯物史观是同崇尚经济,贬低政治和思想作用的“奇怪的唯物主义者们毫无共同点的”。普列汉诺夫指出“历史是最伟大的辩证主义者”,“在历史过程中同样常见的是,结果可以成为原因,原因也可以称为结果。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力,由于是从它同时的社会经济关系中长出来的,其自身又成了而且也在成为这些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他又指出,进步思想在历史上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名副其实的革命运动。”资产阶级思想家和伯恩斯坦修正主义者指责唯物史观是“宿命论”和“无为主义”。普列汉诺夫批判了这种观点。他指出:“无为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n根本是两回事”。历史唯物主义承认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这种历史必然性只有通过人的活动才能实现,“没有人的参加,没有大多数人即群众的参加,人类的历史要向前迈进一大步也是不可能的。”问题在于人们的历史会动只有遵循和符合历史的客观规律,才可能获得积极地成果论丛这个意义上说,承认历史必然性不但不抹煞人的能动作用,而且是保证人们正确发挥能动作用的必要前提。因为,“对于某种现象的绝对必然性的认识,只能加强同情与此种现象并认为自己是引起此种现象的一份力量的个人的毅力。”依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普列汉诺夫成功地阐述了个人和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他肯定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并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普列汉诺夫把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区分为三种:一般原因、特殊原因和个别原因。普列汉诺夫还深入考察了个人作用和社会条件的关系。他认为,“每一个称为社会力量的杰出人物,都是社会关系的产物。”都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统一。问题三:怎样正确评价普列汉诺夫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普列汉诺夫在1883年--1903年翻译出版了大量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撰写了许多马克思主义作品,对俄国的民粹派、“经济主义”、“合法马克思主义”以及第二国际的伯恩斯坦修正主义进行了批判,为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1900年同列宁一起创办《火星报》。1903年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站在革命立场,与列宁共通捍卫马克思主义,反对机会主义......对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关于普列汉诺夫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问题,直接关涉着列宁和普列汉诺夫的哲学思想的关系问题。列宁的夫人娜.康.克鲁普斯卡亚充分肯定了普列汉诺夫及其哲学思想对列宁的重大影响。在列宁的一些重要著作中,可以明显地看到普列汉诺夫某些中药哲学思想对列宁的影响。但是,从列宁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列宁的哲学思想又大大高于普列汉诺夫,超过普列汉诺夫。在认识论问题上,普列汉诺夫认为,“马克思的认识论实际上就是费尔巴哈的认识论,只不过是因为马克思做了天才的修正而更加加深了”,没有能深刻理解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的本质;在辩证法方面,他没有注意到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没有正真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核心地位;在历史观上,他在一些问题的阐述上存在接卸论的倾向,特别是忽视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面临的国家与革命问题。列宁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国家与革命》等重要哲学著作,克服了同时也批评了普列汉诺夫的哲学弱点,使马克思主义哲学适应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的革命需要。总之,就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过程来说,普列汉诺夫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之间起了桥梁和“中介”的作用,但不存在什么普列汉诺夫阶段。普列汉诺夫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183年至1903年,他作为一位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捍卫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1903年--1917年期间,在他的世界观及其活动中出现重大矛盾:政治上站在孟什维克立场上,拥护机会主义,反对列宁关于俄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哲学上,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者,反对新康德主义、马赫主义的唯心主义哲学以及寻神说、造神论的宗教哲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采取社会沙文主义立场。1917年回俄国后,对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持否定态度,但不支持反对革命。促成普列汉诺夫政治上失足和堕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上来说,他属于“和平时期”\n的领袖,他的政治事业和政治活动并没有超出第二国际的局限。从主观方面来分析,普列汉诺夫身上存在着三个脱离:首先是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他熟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本本”,但却害了“学究主义的盲目症”,不善于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去认识俄国和世界的新情况。其次,普列汉诺夫存在着理论与政治想脱离的弱点。他往往只看到唯心主义历史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差别,而忽略了自由民主者和民主主义者的政治实践的阶级差别。在理论上他可以是不屈不挠的斗士,而在政治上往往是调和、谦让,最后是自己堕落。再次,普列汉诺夫不能正确地对待群众,理论与群众想脱离。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中列宁阶段的开端(1894---1903)问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为什么会出现一个列宁阶段?一、列宁思想产生的历史前提如同任何一种具有时代意义的哲学思想一样,列宁哲学思想的产生有它的历史前提和自然科学前提,有它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之所以出现列宁阶段,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列宁的生活时代同马克思恩格斯有很大的不同。总的来说,马克思是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进行哲学活动的,当时资本主义还沿着上升的路线发展,无产阶级革命还处于准备阶段。列宁在进行哲学活动时,自由竞争已经发展到垄断,进入帝国主义时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得到迅速发展,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个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更加突出。这就使得无产阶级革命成为现实的时代主题。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从十月革命开始,列宁又有了七年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没有的。总之,历史新时代提出了新课题,无产阶级的新实践创造了丰富的新经验,这就为列宁阶段的出现提供了需要和可能。随着帝国主义时代的到来,哲学发展也出现了新的情况,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广泛传播,另一方面是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衰退和国际工人运动内部修正主义思潮的泛滥。列宁的哲学思想就是在与资产阶级哲学思潮和修正主义哲学思潮作斗争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产生合发展起来的。作为一个发展阶段的列宁的哲学思想,本质上同马克思的学说一样,都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列宁阶段,是时代的产物,它的出现,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生气勃勃的,是不可战胜的。二、列宁哲学思想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人类改造社会和改造自然的变革活动,在历史上往往具有同步性。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形成的自然科学最新革命,对列宁哲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也起了重大影响。关于现代物理学危机的实质、产生的原因、克服的途径等问题。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整理和处理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击退唯心主义的进攻,这就需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提高到更高的阶段。对现代自然科学中的一些头等重要的问题进行探讨,从哲学上初步总结恩格斯逝世之后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列宁阶段的特征之一。三、俄国是列宁主义的故乡现代资本主义和无产阶级的一定发展,是列宁主义产生于俄国的物质基础,也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前提。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又是帝国主义一切矛盾的焦点,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使它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使俄国无产阶级成为国际革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n。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大批介绍到俄国,开始了真正广泛地传播。这种情况,为列宁主义诞生在俄国创造了思想理论前提。列宁主义产生于俄国,但它是时代的产物。就列宁的哲学思想来说,它显然有三个层次的历史背景:首先是为了解决俄国的革命问题,是为了批判俄国的机会主义者的哲学观点;但是,在俄国机会主义者的后面有着泛滥一时的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思潮;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在哲学上又是跟在资产阶级时髦教授的屁股后面蹒跚而行的,又有着流行的新康德主义、马赫主义、庸俗进化论、主观社会学等实证主义哲学思潮。这三个层次的背景是相互联系的。列宁的哲学思想是以那个时代广阔的哲学领域的风云变幻为舞台的,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四、列宁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1.列宁哲学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日益广泛传播到俄国的前提下产生的。2.列宁哲学思想同俄国传统文化存在着继承关系。以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赫尔岑等人为代表的俄国革命民主,是列宁哲学思想的又一来源。3.哲学史上的优秀哲学遗产,是列宁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的理论来源。问题2:民粹派的主观社会学和唯物史观的根本对立何在?主观社会学理论是以“有批判头脑的个人”的抽象理论为出发点,认为这种人的理想是历史的动力和最高原则。米海洛夫斯基既没有首先确定社会形态的概念,也没有认真地研究任何一个社会形态,就抽象地议论“一般社会”和“一般进步”,这纯粹是先验的、独断的议论。列宁认为这等于不是从头开始,而是从尾开始,不可能得出任何有意义的理论来。列宁强调指出,唯物史观与主观社会学根本对立,它是以分析社会关系中的主要因素社会的物质关系为出发点的,确认社会的物质关系决定思想关系。他指出,马克思的基本方法是“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个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即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也就是“把社会关系分成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物质关系是思想关系的基础和根源,“思想关系只是不以人们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而形成的物质关系的上层建筑”。列宁进一步指出,唯物史观在揭示历史发展规律时,不仅要求“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还要“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因为生产关系是人们维持生存的活动及物质生产活动的形式,它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问题3:列宁怎样批判“合法马克思主义”的“客观主义”?“合法马克思主义”者片面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他们只承认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不承认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列宁把这种观点从哲学上概括为“客观主义”,并进行了批判。他写道:“客观主义者谈论现有历史过程的必然性;唯物主义者则是确切地肯定现有社会经济形态和它所产生的对抗关系。客观主义者证明现有一系列事实的必然性时,总是有站到为这些事实辩护的立场上去的危险;唯物主义者则是揭露阶级矛盾,从而确定自己的立场。客观主义者谈论‘不可克服的历史趋势’;唯物主义者则是谈论那个‘支配’当前经济制度、促使其他阶级进行种种反抗的阶级。可见一方面,唯物主义者贯彻自己的客观主义,必客观主义更彻底、更深刻、更全面。他不仅指出过程的必然性,而且阐明研究是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形态提供这一过程的内容,究竟是什么样的阶级决定这种必然性。”在这里,列宁及其扼要地表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的客观主义同“合法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客观主义”的原则不同\n“合法马克思主义”者鼓吹的“客观主义”,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对社会现象采取抽象的态度。“合法马克思主义”者鼓吹的“客观主义”的另一个特征是,认为社会规律是盲目的经济力量自发运动的结果,在这种自发性面前人们是无所作为的。“合法马克思主义”鼓吹的“客观主义”的在一个特征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他们指责马克思的学说带有“论战性”,犯有“倾向性”错误。问题4:列宁在批判经济派斗争中主要的哲学贡献是什么?经济派是19世纪末在俄国社会民主党内出现的一个机会主义的派别。其基本错误是崇拜自发性,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自发性和自觉性绝对对立起来,否认政治斗争、革命理论和政党的能动作用。列宁认为,只有反对狭隘的“经济主义”和日益流行的伯恩斯坦思想,才能保证俄国的工人运动和俄国社会民主党的正确发展。一、经济派在哲学上信奉“经济唯物主义”,崇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自发性。他们在《工人事业》杂志的一篇文章中,把同马克思主义者的论战归结为“对自发的成分和自觉的‘有计划’成分互相比较的意义有不同的估计”,并指责列宁为代表的俄国马克思主义者“轻视发展过程中的客观成分或自发成分的意义”。列宁认为,这个自觉性和自发性的关系问题确实具有很大的普遍意义。因此,抓着这个中心问题,在批判经济主义的过程中。列宁阐述了上层建筑、主观因素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能动作用,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既唯物又辩证的历史观。二、揭露所谓“反对教条主义”的实质,强调革命理论对革命运动的重大意义。经济派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工人运动的指导作用。他们攻击马克思主义“过时”,声称要用“民主主义”、“改良主义”来代替马克思主义。列宁旗帜鲜明地捍卫马克思主义,认为,对于俄国社会党人来说,尤其需要独立地探讨马克思的理论,因为他所提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在各国又不相同。这就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一般与特殊相统一。经济派认为,革命理论的作用是很渺小的,并且指责马克思主义者“夸大思想的作用”。针对这种观点,列宁阐明了革命理论对于工人运动和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论证了工人运动同科学社会义相结合的原理。他深刻地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经济派认为,自发的工人运动本身就能养成社会主义的意识和理论,因此自觉地理论工作完全是多余的。列宁论述了自发性和自觉性的关系,指出在工人运动初期,自发性是自觉性的萌芽状态,但是科学社会主义并不能在自发的工人运动中产生。“各国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社会主义学说则是从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2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俄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学说也是完全不依赖于工人运动的自发增长而产生的,它的产生式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的思想发展的自然和必然的结果”这就要求把社会主义的意识“从外面灌输”到工人运动中去,从而把工人的自发性提高到自觉的程度。列宁如此深刻地论述革命理论的作用,并非如经济派指责的是“轻视发展过程中的客观成分”,是“夸大思想的作用”\n,违背了唯物论。恰恰相反,列宁在承认实践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又承认理论的能动作用,正是避免了形而上学,坚持辩证唯物论。者对于开展反对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的斗争,促进俄国工人运动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三、批判经济派的庸俗经济决定论,阐明政治革命的重要意义。经济派鼓吹自发论,主张“政治始终顺从经济的”,崇尚经济斗争而贬低和取消政治斗争。他们提出工人运动的座右铭是“为了改善经济状况而斗争”,认为“对每一个卢布工资增加一个戈比,要比任何社会主义和任何政治都更切实可贵”。列宁论证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较之经济斗争居于首要地位的原理。经济斗争是工人为了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生活条件和劳动条件而进行的斗争。它对限制资产阶级无止境地剥削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迫使资产阶级作某些让步和改良。但经济斗争不可能触动资本私有制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不能使工人阶级从根本上获得解放。因此,经济斗争不是无产阶级为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而进行的斗争,夺取政权是它的最高形式。崇尚经济斗争而排斥政治斗争,就是鼓吹在资本的统治之下进行点点滴滴的改良。经济派又歪曲马克思的“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这一论断的含义,认为可以“赋予经济斗争以政治性质”,因而“工人同业主的任何斗争在任何时候都是政治斗争”。列宁指出,经济派的所谓政治,只能是工联主义的政治,绝不是社会民主主义的政治。马克思上述名言的意思是说,“一切经济斗争都必然要变成政治斗争”。所以,社会民主党应该把这两种斗争紧紧地结合成一种无产阶级统一的阶级斗争。这一斗争的首要目的应该是争取政治权利,应该使争取改良的拒不斗争始终服从于争取社会主义的革命斗争,服从于解决国家政权问题。四、批判经济派的组织上的“手工业方式”,阐明政党的历史作用经济派鼓吹子法轮,否认政治斗争和革命理论的作用,必然在组织上反对建立一个全俄统一的政党。他们认为,只要有组织涣散、小组习气、帮派作风的手工业式的组织就够了。攻击建立革命家组织的主张是“民意主义”、“违背民主集中制”等等。列宁在批判这些观点时,论证了建立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他指出“无产阶级的自发斗争如果没有坚强的革命家组织的领导,便不能成为无产阶级的真正‘阶级斗争’”在俄国目前的历史关头,“给我们一个革命家组织,我们就能把俄国翻转过来。”经济派否认党的领导作用,就会使工人阶级陷入没有武器的地位,这就等于葬送工人阶级革命事业。鉴于当时第二国际各国社会民主党在伯恩斯坦的思潮的侵蚀下纷纷变质,列宁认为要根除思想上的混乱和组织上的涣散,就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的运动很好地结合起来。列宁又指出,这种由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组织,“加入没有‘十来个’富有天才、经过考验、受过专业训练和长期教育并且彼此配合得很好的领袖,”就无法完成革命政党的领导作用。这里,列宁实际上论述的是阶级、政党和领袖的相互联系。列宁从理论上坚决而明确地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和经济主义的界限,在国际上是对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的批判,在国内为俄国无产阶级新型政党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在这场斗争中列宁的最大贡献,就是指明了自发论是对唯物史观的庸俗化,通过深入研究革命理论、政治斗争、政党各种主观因素在历史上的作用,重点阐明了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捍卫和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列宁在1905年革命前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n(1903--1914)问题1:列宁是怎样从哲学上分析和批判孟什维克的机会主义策略路线的?1903年夏,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了第二次代表大会。由于在党的纲领和党章问题上的分歧,形成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和以阿克雪里罗得为代表的孟什维克。会议以后,俄国革命运动高涨。1905年4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伦敦举行了第三次代表大会,建立了上述策略路线(用武装起义推翻沙皇统治,消灭农奴制残余和地主土地所有制,孤立资产阶级,实现工人阶级对革命的领导,实行工农联盟,成立工农临时政府,争取革命的最后胜利,并不失时机地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孟什维克拒绝参加,而在日内瓦独立召集自己的代表会议,他们固守第二国际的旧教条,提出了一条机会主义的路线:认为革命不应由无产阶级,而应当由资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的任务是支持自残阶级;主张同立宪民主主义资产阶级联盟,反对同农民联盟;主张改良和改善沙皇专制制度,反对用武装起义推翻沙皇的统治,反对成立工农临时革命政府。为了论证和宣传布尔什维克的正确策略,批判孟什维克的机会主义的策略。列宁写下了《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一书(简称《两种策略》)。一、列宁在这一著作中指出,没有辩证唯物主义,就不会有工人阶级的正确的政治理论和策略,就不能对正在进行的革命作出正确地评价。与孟什维克教条主义、形而上学地对待问题相反,列宁提出了真理的具体性原则。为了制定正确地策略路线,必须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俄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孟什维克包括普列汉诺夫在内,他们只有资本主义的一般概念,而对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帝国主义很不了解。他们完全从抽象的定义出发,从1905年俄国革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推断出这场革命应当由资产将阶级领导,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列宁说,这完全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嘲笑。孟什维克在认识论上的错误正如同旧唯物主义在认识上的根本缺陷一样:不了解实践的能动作用,不了解认识发展的辩证法。二、列宁论述了主观因素在历史上的作用。1905年革命时期,孟什维克把布尔什维克的观点称作“唯意志论”,指责夸大了主观因素在历史上的作用。孟什维克认为,“组织起义”是不可能的,任何计划都是白费气力,都是空想。列宁驳斥了孟什维克的臆断,指出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人所参加的,在把革命胜利的实际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这一点上,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的革命行动这些主观的因素是决定性的。为此,列宁谈到了“革命的组织”,“推动”革命向前发展的必要性等问题。列宁比较了两条根本对立的策略路线,认为在布尔什维克党的决议里“表现出积极斗争的心理”,而孟什维克的决议里却“表现出消极观望的心理”,前者“响彻了生气勃勃地行动起来的号召”,而后者则“充满了死气沉沉的说教”。三、列宁通过对1905年革命的分析,揭示了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特点。列宁指出,俄国革命的特点就在于:按其社会内容来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按其斗争手段来说,却是无产阶级革命。革命的胜利直接取决于无产阶级在多大程度上顺利实现自己的领导权,带领农民阶级跟着自己走,并同时把自由资产阶级孤立起来。列宁把发生在帝国主义时代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看成是前后相继的两步。列宁的这本著作,第一次阐明了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特点、动力、道路和前途,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学说的重大发展。\n问题2:列宁是如何剖析马赫主义的?有什么显著特征?马赫主义作为一种实证主义哲学思潮,它直接渊源于抗的哲学,极力想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超越”二者的“独断性”和“片面性”,千方百计地制造出某些“中性”概念,企图摆脱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的“形而上学”问题。列宁明确指出,马赫主义哲学所主张的“第三条路线不是独立的路线,而是中间的路线”。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这本著作中,列宁揭示出在马赫身上存在着三种动摇:一、动摇于唯心主义和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之间。二、动摇与贝克莱主义和休谟主义之间。三、动摇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间。列宁以马赫主义为对象,分析了近现代哲学上中间路线普遍出现的原因。首先,这同哲学基本问题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有关。其次,这同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日益暴露出来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哲学变革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这种变革的产物。再次,这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斗争发展到新的水平有关。当然,哲学上中间路线的出现还有其社会历史根源,这就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统治的需要。问题3: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捍卫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基本原理?列宁在批判马赫主义的认识论的同时,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他提出了三个认识论结论:“(一)物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在我们之外存在着的。......”“(二)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绝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任何原则的差别。差别仅仅存在于已经认识的东西和尚未认识的东西之间。”“(三)在认识论上和在科学的其他一切领域中一样,我们应该辩证地思考,也就是说,不要以为我们的认识是一成不变的,而要去分析怎样从不知道知,怎样从不完全的不确切的知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此外,列宁在第三章中还重点谈到了认识中的实践标准,对三个结论作了进一步补充。一、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阐明物质世界是感觉的源泉马赫主义的认识论前提,就是否认和怀疑认识对象的客观存在。马赫说“感觉不是‘物的符号’,而‘物’倒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感觉复合的思想符号。”也就是说,感觉是第一性的、本原的,而物质倒是“感觉”派生的,是第二性的。列宁把马赫的观点同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对照,指出两种认识论的基本前提是根本对立的。马赫主义者批判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马赫声称,我们称为物质的东西,只是要素(“感觉”)的一定的、有规律的联系。阿芬那留斯断言,形而上学的绝对概念下的物质概念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东西。为此,列宁通过对马赫主义的批判,给物质概念下了科学的定义。列宁指出,“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科学的任何发展、自然科学的任何新发现,都不能取消这个“特性”,也都不能取消或改变关于我们知识的客观源泉的问题。列宁坚决捍卫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原则。同时又指出“......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的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这种对立无疑是相对的。”在此基础上,列宁提出了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呢,还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n唯物主义主张第一条路线,唯心主义主张第二条路线。这样。列宁就将哲学基本问题贯彻到认识论领域,适应了新形势下的马克思主义反对唯心主义斗争的需要。二、坚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原则,阐明辩证唯物主义对感觉的理解马赫主义在世界的可知性问题上,主张休谟不可知论的路线。认为人们的认识不能超出感觉,在现象(感觉)和“自在之物”之间设置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否定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列宁划清了不可知论同唯物主义反映论之间的界限,指出,唯物主义者肯定“自在之物”是存在的,是可以认识的,而不可知论者连关于“自在之物”的思想都不容许,宣称我们根本不能确定知道“自在之物”。列宁指出,不可知论者路线的本质就是他不超出感觉,停留在现象的此岸,不承认在感觉的界限之外有任何“确实的”东西。为此,列宁揭示了两种感觉论的本质区别,阐明了唯物主义的感觉论。关于感觉的源泉问题,列宁指出,马赫主义者表面上看来是太高了感觉的地位,而实际上,抽取了感觉的客观内容,怀疑感官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能力,贬低了感觉在认识中的地位。辩证唯物主义承认感觉是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感觉的源泉和内容个都是客观的,感觉的形式是主观的。因此,不能把感觉看做是“隔离意识和外部世界的屏障、墙壁”,而应当看做是“意识和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感觉是客观世界、即世界自身的主观映像。关于感觉的起源和性质,列宁运用自然科学所获得的材料说明,感觉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上产生的,明显的感觉只是和有机物质有联系,是物质世界长期进化发展的结果。从性质上来将,感觉是外部世界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列宁进一步指出,仅仅承认感觉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外部物质作用于我们感官的结果,这还不够,还必须承认感觉能够提供对客观外界的正确反映,即感觉有客观内容。三、坚持真理的客观性,阐明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马赫主义从“物事感觉的复合”这一认识论前提出发,必然否认感觉中的客观成分,否认客观真理的存在。列宁明确地区分了认识论中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一个事有没有客观真理的问题,即人们的思维中能否有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另一个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问题,即人们能否立即地、完全地、无条件地、绝对地认识客观真理的问题。列宁指出,真理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的反应。客观真理指的是这种反映的内容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一致,具有客观性。因此,“认为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像;承认客观真理;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这都是一回事。”波格丹诺夫认为真理只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种主观主义真理观是替信仰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波格丹诺夫否认客观真理,是他追随马赫主义的必然结果。列宁指出,从感觉出发,可以循着主观主义的路线走向唯我论,也可以循着客观主义的路线走向唯物主义。在关于真理的相对性问题上,马赫主义者曲解最新的科学材料,企图使人们相信,人始中不存在任何绝对的东西,从而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辩证唯物主义根本不同于哲学相对主义之处,就自爱与无条件地承认客观真理。马赫主义片面夸大人的知识的相对性,加以绝对化,把相对主义作为自己认识论的基础,从而否认绝对真理,否认真理的客观内容。他们是典型的形而上学:即把相对的东西只看做相对的东西,看做完全排除绝对的东西;而对唯物辩证法涞水,在任何相对的东西中,都包含有绝对的东西。\n列宁引证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关于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认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等论述,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指出,每一真理都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真理作为客观实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这一点来讲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从世代相继的人类有能力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这一点来说,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但是,从真理的具体性、历史性和每一历史时期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上来看,又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然而,在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之间绝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每一个相对真理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成分。人类的认识每前进一步,都会给绝对真理增加新的成分和颗粒。再次基础上,列宁进一步提出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辩证思想。一方面,随着科学的发挥着那,真理的界限时而扩张,时而缩小,作为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界限不是一成不变的,因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区分是不确定的;另一方面,绝对性和相对性又是真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其含义互相区别,因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区分又是确定的。列宁揭露了马赫主义真理论的认识论根源,指出了辩证法和相对主义的区别和联系:“辩证法,正如黑格尔早已说明的那样,包含着相对主义、否定、怀疑论的因素,可是它并不归结为相对主义。”辩证法在肯定真理的客观性的基础上,承认我们的知识在向客观真理接近的界限受历史条件的制约,承认真理的相对性,而相对主义则夸大认识的相对性,否认认识的客观内容和客观标准。四、坚持实践是认识论的基础,阐明实践标准的辩证法。列宁指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和基本的观点。”列宁特别重视把辩证法用于实践观,提出了实践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因为随着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运动、发展,实践本身也随之而发展。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有条件的,它不可能一下子证实或推翻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让人的只是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列宁把辩证法用语实践标准,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一大贡献。五、列宁对因果观、时空观、自由与必然关系的论述马赫认为,“因果律的一切形式都是从主观意向中产生的。”阿芬那留斯也同样认为所谓因果性,只是“感觉习惯性的联系”。列宁指出,在因果性的认识论问题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路线,“并不在于我们对因果联系的记述精确到什么程度”,而是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对这些练习的认识的泉源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还是我们心的特性即心所固有的认识的泉源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还是我们心的特征即心所固有的认识某些先验真理等等的能力。”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关于规律性、因果性、必然性的概念只是自然界中客观规律性、因果性、必然性的反映、这个反映是近似地正确,具有相对性,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辨证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关于时间和空间问题,马赫是最早站出来批判牛顿绝对时空观的科学家之一。然而,马赫同时也否认了时空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空间和时间是感觉系列的调整了的(或协调了的)体系”。列宁揭露了马赫主义的错误,在于夸大了时空概念的可变性、相对性。并进而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人类时空观念是客观实在的时间和空间的近似正确的反映,人类对于时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相对真理逐渐向绝对真理的接近过程;时间、空间概念的可变性并没有、也不能推翻空间和时间的客观实在性。否认时空的客观实在性,否认时空概念是对客观实在的反映,就一定会想入主观唯心主义、信仰主义的泥潭。\n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赫认为,“决定论的立场正确还是非决定论的立场正确这是无法证明的。”他把真理和实践完全割裂开来,在纯粹理论研究的范围内他承认规律性、必然性,但在实践的范围内有主张主观的自由意志决定一切。马赫之所以陷入这种自相矛盾的境地,是由于他完全不明白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辩证唯物主义承认自然界存在着“盲目的必然性”,即违背认识的必然性,同时肯定这种“盲目的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已被认识的必然性,即“为我的必然性”。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决定性的因素是社会实践。人们通过实践认识必然,改造世界,获得自由。问题4: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怎样从哲学上初步总结了物理学革命的最新成果?列宁深入考察了物理学的新发现在物理学界引起的波动和争论,阐明了“物理学危机”的实质及哲学意义。列宁指出:“在哲学方面,‘现代物理学的危机’的实质就在于:物理学认为自己的理论是‘对物质世界的实在的认识’,就是说,是对客观实在的反映。物理学中的新思潮认为理论知识只是供实践用的符号、记号、标记,就是说,它否定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并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的存在”。“现代物理学危机”的实质也就是:“旧定律和基本原理被推翻,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被抛弃,这就是说,唯物主义被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代替了。”法国物理学家乌尔维格在《科学的进化》一书中,曾经说过,“原子非物质化了,物质消失了。”俄国的马赫主义者瓦连廷诺夫以此为根据,大肆攻击唯物主义不能科学说明世界,是“一种荒谬的虚构”,宣扬物理学的新发现“证明了唯心主义的正确性”。列宁揭露和批判了瓦廷诺夫的这种观点,指出物理学家门所说的那种“物质消失了”,从物理学上看,指的就是原先人们所理解的物质,即原子分裂了,原子不再是物质结构的层次,原子被待腻子取代了。从哲学上看,实际上是说人们的认识神话了,旧的关于物质构造、物质特性的认识界限消失了,物理学向前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而“承认某些不变的要素、‘物质的不便的实质’等等,并不是唯物主义,而是形而上学的及反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列宁指出,新物理学之所以陷入唯心主义,除了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外,还有认识上的根源,“主要是因为物理学家不懂得辩证法”。列宁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看来,“不变的只有一点,那就是:人的意识(在有人的意识的时候)反映着离开它而存在和发展的外部世界。”“物的‘实质’或‘实体’也是相对的;它们表现的只是人对客体的认识的深化。既然这种深化昨天还没有超过原子,今天还没有超过电子和以太,所以辩证唯物主义坚持认为,日益发展的人类科学在认识自然界上的一切里程碑都具有暂时的、相对的、近似的性质。电子和原子一样,也是不可穷尽的,自然界是无限的,而且它无限地存在着。”列宁关于物质的不可穷尽的思想,自爱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已得到了证实。唯心主义的另一个错误,是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当时一部分自然科学家由于把原子的分解错误地看做是“物质消失了”,同时又由于对电磁运动的现象的一时还不清楚,因而想象出“没有物质的运动”。德国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就提出了能量概念取代物质概念的唯能论。列宁指出,“......想象没有物质的运动的这种意图投运着和物质分离的思想,而这就是哲学唯心主义。”\n列宁依据物理学的新发现所提供的事实,对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作了新的论述。他指出,世界时运动着的物质,力学反映这一物质的缓慢运动的规律,电磁理论反映这一物质的迅速运动的规律。自然界中既不存在没有运动的实物,也不存在没有实物的运动。问题5: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性的探讨有哪些基本思想?在1905年革命前后的一段时间内,列宁在同第二国际伯恩斯坦修正主义及其在俄国变种的斗争中,撰写了多篇探究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文章。其中最主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1908年)、《欧洲工人运动中的分歧》(1910年)、《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1910年)、《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1913年)、《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1913年)等。列宁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在斗争中发展的原则。他通过马克思主义战斗历程的回顾和对反对伯恩斯坦修正主义历史经验的总结,强调指出:马克思的学说“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的头半个世纪,它一直同与它根本对立的理论进行斗争,先后清算和战胜了青年黑格尔派、蒲鲁东主义、巴枯宁主义、杜林主义,使得马克思主义在欧洲一切先进国家的工人运动中取得了统治地位。19世纪90年代开始,马克思主义又同伯恩斯坦为代表的修正主义进行了斗争。列宁指出,只有战胜修正主义,才能保障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健康发展。列宁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活生生的发展的学说,是在实践中产生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马克思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但是人们往往忽视了这一方面,其结果“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一种片面的、畸形的、僵死的东西,就会抽调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会破坏它的根本的理论基础---辩证法即关于包罗万象和充满矛盾的历史发展的学说,就会破坏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的一定实际任务,即可能随着每一次新的历史转变而改变的一定实际任务之间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就会失去生命力。列宁指出,因为生活实践的发展,由于具体的社会政治形势的改变,“因此,马克思主义这一活的学说的各个不同方面也就不能不分别提到首要地位。”这不取决于主观愿望,而取决于历史条件。列宁的这一思想对于科学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列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是十分完备而严整的科学世界观,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列宁第一次明确地提出马克思主义有着三个理论来源。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同‘宗派主义’毫无相似之处,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恰恰相反,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他的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极伟大的代表人物的学说的直接继续。”第十章列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1914--1917)问题1:列宁是如何提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的?它有什么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战争引起的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强烈地表现出时代变迁的辩证性质。为适应时代的需要,列宁依靠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辩证法,把生机勃勃的现实生活中的辩证法加以哲学的概括和总结,并用适合于实践和科学发展的新原理来丰富这一学说,用来解决帝国主义时代的新问题。\n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破产,列宁对机会主义理论基础进行了批判,在侨居海外期间,对辩证法进行了研究:第一阶段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进行了研究、第二阶段在撰写《卡尔.马克思》时对马克思的辩证法进行了研究、第三阶段写了八个《哲学笔记本》,这个阶段,列宁研究的成果反映在著名的《哲学笔记》中。《哲学笔记》是“列宁思想实验室”,它记录了列宁对黑格尔及其他哲学家的著作所进行的系统的研究和批判改造的过程,同时也反映出列宁本人的思想的发展过程,展示了列宁哲学思想的深度、广度和力度。列宁在《哲学笔记》中,首次明确提出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的思想,提出并阐述了辩证法的要素。列宁对辩证法核心的阐发是对马克思恩格斯辩证法思想的继承。马克思和恩格斯由于当时实践和斗争的需要,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论述辩证法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上。但是,在他们的著作中已经包含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思想。列宁对辩证法核心的阐发满足了时代向哲学提出的要求,批判了庸俗进化论和修正主义。同时列宁对辩证法的研究,在一战爆发后,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给各国劳动群众指明了以无产阶级革命来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指明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战略和策略。问题2:如何分析唯物辩证法与折衷主义、诡辩论的区别?普列汉诺夫曾经尖锐地批判了当时流传的庸俗进化论观点。但是他所强调的只是量变转化为质变的规律,强调通过飞跃实现革命变革,而把对立统一规律当做实例的总和,不是当做认识的规律和客观世界的规律。正如列宁指出的:“普列汉诺夫关于哲学(辩证法)大约写了近一千页。其中,关于大逻辑,关于它、它的思想(即作为哲学科学的辩证法本身)却没有说什么!!”普列汉诺夫在理论上的这种缺陷,使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离开辩证法,转向折衷主义和诡辩的立场。因此,可以说列宁重视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研究是批判形而上学历史新变种--庸俗进化论的客观需要,同时也与普列汉诺夫的错误所产生的教训有联系。问题3:如何从《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卡尔.马克思》、《哲学笔记》三部著作的对比研究中,说明列宁哲学思想的演变和发展?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列宁特别重视将辩证法用于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讲认识的辩证法,是以相对和绝对的辩证关系为纲的,者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论述了物质和意识对立的相对性和绝对性,这是基本的出发点;第二,列宁关于客观真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学说,充分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否认真理的客观性,这是唯心主义;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这是形而上学。第三,列宁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观点,并且强调指出,对于实践标准也应当辩证地对待,不能把它绝对化。但书中载论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主要是对认识过程中的主题作用论述不够,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辩证过程论述不够,对某些自然科学家的评价上也有片面性。《卡尔.马克思》中,在《辩证法》这一节,列宁将马克思辩证法思想的特点概括为:(1)发展似乎是重复以往的阶段,但那是另一种重复,是在更高基础上的重复(“否定的否定”\n),发展不是按直线式而是按所谓螺旋式进行的;(2)发展史飞跃式的、巨变式的、革命的进程,“渐进过程的中断”,量到质的转化;(3)由于作用于某一物体、或在某一现象范围或在某社会内部发生作用的各种力量和趋势相互矛盾或冲突而造成的发展的内因;(4)每种现象的一切方面(而历史不断揭示出新的方面),都是互相依存的,彼此有极其密切而不可分割的联系,形成统一的、有规律的世界运动的过程。列宁的这些思想,后来在《哲学笔记》中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和具体化。《哲学笔记》是“列宁思想实验室”,它记录了列宁对黑格尔及其他哲学家的著作所进行的系统的研究和批判改造的过程,同时也反映出列宁本人的思想的发展过程,展示了列宁哲学思想的深度、广度和力度。列宁在《哲学笔记》中,首次明确提出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的思想,提出并阐述了辩证法的要素。列宁指出: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他在《哲学笔记》中,进一步揭示了认识的真正辩证的性质,并对认识运动中的一系列的重大问题作了充分的论述,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推向前进。在三本著作中,列宁关于辩证法、认识论的思想不断完善深化,哲学思想不断也完善!问题4:如何理解列宁关于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认识论三者是同一个东西的论断?在哲学史上,列宁第一次立足于唯物主义明确提出了辩证法,逻辑学和认识论三者同一的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一个重大贡献。列宁提出这个思想不是偶然的,而是哲学史的合乎规律的结果。在《逻辑学》的“第二版序言”中,黑格尔提出逻辑学的认识对象应该是关于真理的科学。因此必须对以往传统个逻辑进行根本改造,建立起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逻辑学。列宁肯定了黑格尔这一思想,并对逻辑学作了这样的解释,“逻辑学不是关于思维外在形式的学说,而是关于‘一切物质的、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的发展规律的学说,即关于世界的全部具体内容的以及对它的认识的发展规律的学说,即对世界的认识的历史的总计、总和、总论。”可见列宁所指的逻辑是关于一切物质的、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的发展的规律的学说,是说逻辑学就是辩证法。列宁所说的逻辑是对世界的全部认识的发展规律的学说,说明逻辑学又是认识论。这个定义完整地表明了三者是同一东西。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原理之一,是关于对象的真理性知识,乃是对这个对象本身的复写、反映。但作为认识的对象,不仅具有许多对立的和矛盾的属性的客体,而且是发展的客体。因此,必须运用辩证法去理解反映本身。即自然界在人的思想中的反应不是僵死的,也不是对某种表面状态的摹写,而是深入事物的本质。所以列宁强调要把对立统一规律当做认识的规律看待。因为只有运用这个规律才能揭示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如个别与一般、偶然与必然、本质与现象的对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和相互联系的过程,从中发现事物的本质、普遍的、必然的东西。因此,辩证法是人类全部认识所固有的,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识是人对自然界的反映,但是这种反映不是简单的、直接的、一次完成的反映,而是一系列的抽象过程,即概念、规律等等的形成过程,这些概念和规律有条件地近似地把握着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性。因此列宁指出:“逻辑学是关于认识的学说。它是认识论。”\n思维逻辑怎样才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的关系、转化和矛盾呢?它只有通过辩证法。而概念的辩证法是由事物的辩证法所规定的。所以,作为揭示事物和过程的运动规律的唯物辩证法,也因此成为方法,成为思维之向着发现对象的客观本质方向运动的逻辑。思维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运用演绎和归纳、分析和综合,使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以便思维在其内容上同存在规律相符合。在列宁看来,这也就是辩证法与逻辑学的一致。他说:“概念的关系(=过渡=矛盾)=逻辑的主要内容,并且这些概念(及其关系、过渡、矛盾)是作为客观世界的反映而被表现出来的。事物的辩证法创造观念的辩证法,而不是相反。”综上所述,辩证法。逻辑学和认识论三者同一应该理解为三者是同一个东西才符合列宁的原意。但是,“同一个东西”,并不是说它们是完全等同的。确切地说,它们在内容上、本质上,即在根本规律上是同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是不同的。这是因为:第一,从辩证法、逻辑学、认识论三者来看,只有辩证法具有三方面的功能。它是关于客观世界最一般的规律的学说,是“本体论”,又是辩证认识论和逻辑学。即同一个东西的三个方面或三种功能的同一。而“逻辑学”和“认识论”属于主观辩证法理论,不可能具有本体论的职能。第二,三者的同一是有差别的同一,也是多种多样的关系的统一。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包括: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这是因为三者都有自己各自的研究对象和领域,因而它们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着的。在这种相互作用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客观辩证法,而不是主观辩证法。问题5:列宁是怎样提出关于“辩证法的要素”的?它在列宁哲学思想中占有什么地位?列宁对“辩证法的要素”的论述是他在读到黑格尔《逻辑学》的结尾部分时写成的,是他批判地吸收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结晶。根据对《哲学笔记》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列宁为今后打算撰写的唯物辩证法专著的体系有过种种的设想。辩证法十六要素的的形成、发展过程:第一阶段是从黑格尔的规定中分出三条。黑格尔在论述方法时写道:“这个既是分析的又是综合的判断的环节,---由于它(环节),那最初的一般性【一般概念】从自身中把自己规定为自己的他物,---应当叫做辩证法的环节。”黑格尔的这个规定,除了说明综合与分析在辩证法中同时起作用这点外,其他的内容是什么并不清楚,所以列宁批注说:“规定不是明确的!!!”列宁想把辩证法的规定明确起来,概括为三条:“(1)来自概念自身的概念的规定【应当从事物的关系和事物的发展区考察事物本身】;(2)事物本身中的矛盾性(自己的他物),一切现象中的矛盾的力量和倾向;(3)分析和综合的结合。”然后列宁写道:“大概这些就是辩证法的要素。”第二阶段是把上述三条扩展为“辩证法的要素”中第一至第七条:“(1)观察的客观性(不是实例,不是枝节之论,而是自在之物本身)。(2)这个事物对其他事物的多种多样的关系的全部总和。(3)这个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它自身的运动、它自身的生命。(4)这个事物中的内在矛盾的倾向(和方面)。(5)事物(现象等等)是对立面的总和与统一。(6)这些对立面、矛盾的趋向等等的斗争或展开。(7)分析和综合的结合,---各个部分的分解和所有这些部分的总和、总计。”显而易见,原来的第一条,分成为七条中的一、二、三条。原来的第二条则分成为四、五、六条;原来的第三条发挥后成为第七条。第三阶段是进一步发挥前七条的内容又写了第八至第十二条:“\n(8)每个事物(现象等等)的关系不仅是多种多样的,并且是一般的、普遍的。每个事物(现象、过程等等)是和其他的每个事物联系着的。(9)不仅是对立面的统一,而且是每个规定、质、特征、方面、特性向每个他者【向自己的对立面?】的过渡。(10)揭示新的方面、关系等等的无限过程。(11)人对事物、现象、过程等等的认识深化的无限过程,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12)从并存到因果性以及从联系和相互依存的一个形式到另一个更深刻更一般的形式。”这里可以看出,其中第八条是补充第二条的。事物之间除了“多种多样的关系”外,尚有普遍联系这一重要特征。第九条是补充第五条的。因为事物不仅是对立面的总和与统一,而且还表现为对立面的相互转化。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对立面统一的思想。第七条进一步扩展为第十条至第十二条。它们将的都是认识的辩证过程。第四阶段是写“辩证法的要素”的最后四条:“(13)在高级阶段重复低级阶段的某些特征、特性等等,并且(14)仿佛是向旧东西的复归(否定的否定)。(15)内容对形式以及形式对内容的斗争。抛弃形式、改造内容。(16)从量到质和从质到量的过渡。(15和16是9的实例)”。根据列宁本人的意思及内容的分析来看,这四条是对第九条的补充,而第九条又是补充第五条的。因此可以认为,列宁对辩证法核心的说明和发挥主要体现在对第五条的发挥上。最后,是列宁对辩证法诸要素的总结:“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可以看出,列宁关于辩证法的要素的形成和表述,有一个反复考虑、不断充实、逐步扩展的过程。从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列宁确实在规划一个辩证法的体系,为写辩证法的专著作准备。根据列宁的“辩证法的要素”的精神,在建立辩证法体系时应该贯彻这样一些原则:第一,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一致的原则。因为辩证法是认识论,同时又是方法论。因此,必须建立一个三方面统一的体系。第二,逻辑和历史的统一的原则。唯物辩证法的体系只有借助于它的范畴才能建立起来,范畴的展开和序列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从最简单上升到复杂这个抽象思维的进程符合现实的历史过程。”所以,辩证法体系必须通过思维的逻辑进程反映现实历史的本质过程。第三,贯彻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原则,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必须把辩证法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上,即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第四,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诸范畴都是从不同角度揭示事物的发展,而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问题6:列宁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创造性地分析社会矛盾?提出哪些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新理论?列宁未能实现撰写唯物辩证法专著的愿望。但是他在写作《哲学笔记》过程中所提出的思想、观点,都具体地体现在他当时及尔后的全部著作和革命实践活动中了,创造性地应用于分析语解决活生生的现实社会问题。一、建立帝国主义的理论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一书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新阶段的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规律性,得出了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的结论。\n经济分析是基础。列宁说,如果必须给帝国主义下一个尽量简短的定义,那就应当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就是垄断。”列宁还分析了垄断组织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后果。他指出,垄断组织为了争夺最大限度的垄断高额利润,非但不会消除竞争,而且只有不断投入愈来愈尖锐而广泛的竞争的斗争才能维持自己。这样一来,必然产生出许多特别尖锐特别剧烈的矛盾、摩擦和冲突。因此,列宁指出:“正是竞争和垄断这两个互相矛盾的‘原则’的结合才是帝国主义的本质,正是这种结合在酝酿着崩溃,即社会主义革命。”列宁从分析垄断这一帝国主义根本经济特征出发,论证了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并特别注意到了停滞与发展相互矛盾的两种趋势。他指出,如果认为这一腐朽趋势派出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这是错误的,“在帝国主义时代,某些工业部门,某些资产阶级阶层,某些国家,不同程度地时而表现出这种趋势,时而又表现出那种趋势。”从这一经济经济事实中,列宁引申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论断,这就是不平衡性是帝国主义国家发展的最重要的和质的特征。由于这个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使帝国主义国家的实力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而变化。从而使这些国家之间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斗争,直至发生战争。由于战争时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达到尖锐化程度,必然促进世界各国被压迫人民和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从而加速帝国主义的本哭。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二、创立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国胜利的学说列宁用唯物辩证法,对帝国主义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得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一国胜利的新结论。列宁认为,在帝国主义时代,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可能是平衡的,这样必然引起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而这种战争消弱着帝国主义的力量,造成了帝国主义链条上的最薄弱环节,因而使无产阶级革命冲破这一薄弱环节而胜利。列宁的这个思想第一次明确表述语1915年8月写的《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他写道:“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后来,他又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写道:“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列宁的新理论的真理性问题,很快就由十月革命得到了回答。三、捍卫和发展马克思的国家学说帝国主义战争把无产阶级引向革命,因此,无产阶级革命和国家的关系已经成为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了。1917年8--9月,列宁写成了《国家与革命》一书。在这部著作中,列宁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学说,批判了机会主义特别是考茨基主义对它的歪曲,并根据俄国1905年革命和1917年2月革命的经验继续发展了这一学说。这是一部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著作,它奠定了十月革命胜利的理论基础。列宁首先根据恩格斯关于国家的起源的学说,深刻地揭示了国家的历史作用及其意义。他指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在阶级矛盾客观上不能调和的地方、时候和条件下,便产生了国家。”因此,“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是建立一种‘秩序’来一直阶级冲突,使这种压迫合法化、固定化。”针对机会主义的歪曲,列宁尖锐地指出,如果阶级调和是可能的话,国家就不会产生。所谓“秩序”、“意志阶级冲突”\n不仅不是阶级矛盾的调和,而是阶级斗争的特殊手段。列宁指出,在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期,需要对剥削者进行镇压,国家还是必要的。这种国家按其性质来说,在完成自己的历史职能之后必然会消亡。国家消亡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其中要经历政治国家到非政治国家、再到国家的完全消亡等发展阶段。列宁还深刻地揭示了专政与民主的关系问题。针对自由派和改良主义者把资产阶级民主吹捧为最好的民主制度的论调,列宁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比较完备的民主制就是民主共和国。“但是这种民主制度始终受到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狭隘框子的限制,因此它实质上失踪是少数人的即只是有产阶级的、只是富人的民主制度。”因此,资产阶级民主只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形式之一。无产阶级专政在历史上“第一次提供人民享受的、大多数人享受的民主,同时对少数人即剥削者实行必要的镇压。”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提供真正完备的、真正没有任何例外的民主制。而民主制愈完备,它也就愈迅速成为多余的东西和国家一起消亡。第十章十月革命后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1917--1924)问题1:列宁是怎样探索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其哲学意义是什么?列宁在这个时期的哲学思想,是在围绕着解决俄国无产阶级面临的历史新课题,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是在于“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潮作斗争的过程中,对群众丰富经验的理论升华的结晶。它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历史新条件下的运用,又以新的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宝库。探讨和解决落后俄国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始终是列宁哲学思考的中心。他在实践中经历了从“夺取俄国”到“管理俄国”的转变,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出色地论述了理论与实践、普遍与特殊的辩证法,提出具体分析具体情况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区分了矛盾与对抗,丰富了对立统一规律,实际上是开创了对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的新篇章。列宁创造性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在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中,大胆探索,善于思考,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特别是列宁晚期对俄国革命和建设所走过道路的反思,更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理论遗产。问题2:列宁十月革命后从哪些方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十月革命胜利后,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成为了俄国马克思主义者面临的历史课题。在解决这个历史新课题的实践探索中,列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宝库一、阐明历史发展过程中普遍与特殊相统一的辩证法,论证了十月革命的合理性。二、提出具体分析具体情况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论述辩证逻辑的基本要求。三、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提出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四、探讨新时期的辩证法,进一步丰富对立统一学说的内容。\n列宁在这一时期领导俄国人民的实践中,把唯物史观应用于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不断总结新鲜经验,解决历史提出的新课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一、在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斗争过程中,对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二、提出无产阶级双重的历史任务,强调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是高速发展生产力。三、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意识理论。四、指出生气勃勃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创立的,提出要不断产出官僚主义莠草。问题3:列宁对“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批判及其哲学内容。对“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批判是围绕着社会主义时期如何建设和发展科学文化这个中心进行的。列宁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意识理论,论述了对待文化遗产的批判与继承的辩证关系,从而成为选择正确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的里程碑。无产阶级文化派,指以波格丹诺夫为首的全俄无产阶级文化协会。成立于1917年9月。早期为群众性的文化组织。曾在各地建有一千多个组织,拥有自己的文化宫、文化团体、大学及《无产阶级文化》、《未来》、《汽笛》等二十多种期刊和好几个出版社,对推动苏维埃文化的发展起到过积极作用。1918年春,波格丹诺夫和普列特尼奥夫等人控制了协会的领导机构和刊物,在文化问题上坚持了一条“左”倾的路线,使该组织逐渐蜕变为一个特殊的违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化派别。认为“只有靠无产阶级自己的力量,才能解决建设无产阶级文化的任务”(普列特尼奥夫:《在思想战线上》);无产阶级文化的形成有如在实验室里作化学反应试验那样,只能在与外界隔绝的纯粹状态下进行,因此,建设无产阶级文化职能依靠“专门精选的力量”。他们采取宗派主义的态度,将农民和知识分子当做“异己的阶级”加以排除;反对党和苏维埃对文化事业的领导;要求无产阶级像信教的人对待异教一样,“斩断与过去文化的一切联系”,认为无产阶级只有抛弃一切“旧文化”、“旧科学”、“旧哲学”,才能创造出由无产阶级的“纯粹经验”组成的“无产阶级文化”。其影响波及国外,英、德、捷克等过先后成立了无产阶级文化协会。1920年在莫斯科成立了无产阶级文化协会国际局。(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1922年9月27日,无产阶级文化派新任主席普列特涅夫在《真理报》上发表题为《在思想战线上》的长篇文章,声称“无产阶级革命进程本身要求进攻资产阶级科学”,“这是历史的必然规律”。文章指责李宁“附和资产阶级阵营中的敌人”,“不大考虑文化问题”,推行了一条“无条件妥协的路线”。列宁提出了反驳意见,指出“这可是在伪造历史唯物主义!玩弄历史唯物主义!”无产阶级文化派把自己的任务确定为创造无产阶级文化,抽象地看这并非错误。问题在于他们鼓吹“只能靠无产阶级自己的力量,才能解决建设无产阶级文化的任务”。从而把无产阶级文化视作某种类似“化学反应剂”的东西,它只能靠专门“精选的力量”、在与世隔绝的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实验室”中获得。这就导致虚无主义和宗派主义的错误,危害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他们在“科学社会主义文化”的总口号下,煽动无产阶级像信教的人对待异教那样,“斩断与过去文化的一切联系”。“无产阶级文化派”\n简单地把社会意识形态与经济混同起来,仅从经济中甚至从机器工业中,即生产力中,机械地引出社会文化,不懂得社会意识发展所受到经济与上层建筑诸因素的影响、制约的复杂性。普列特涅夫等人认为,“历史上各种不同的‘生产方式’,有着相应的不同的‘认识方式’。因此,经济基础的破坏,必然要求消灭旧的文化。”按照这个观点,弗.舒里雅齐柯夫曾经在《西欧哲学(从笛卡尔到马赫)对资本主义的辩护》中把全部西欧哲学归结为保护资产阶级的“私利和意愿”,并由此得出结论说,西欧哲学绝不可能被无产阶级“当作可以加以利用的东西,否则,就会陷入机会主义”。列宁指出“整本书就是把唯物主义肆无忌惮地庸俗化的例证。它对各个时期、各种社会形态、各种意识形态不作具体的分析,只讲关于‘组织者’的空话,只做牵强附会、荒唐可笑的对比。”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的诸种形式虽然都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但它们反映的内容不同,反映的方式各异,同社会经济基础的密切程度也是很不一样;各种社会意识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的。因此,不能把生产中发生的变革、经济基础发生的变革与社会意识形态中发生变化直接划上等号。无产阶级文化派完全否认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他们有个著名的口号:“不要继承。”主张完全抛弃它,在空地上,在不受到以往文化的影响下,建设“纯粹的无产阶级文化”。这种观点看起来很“革命”,但如果真要照此去做,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就根本无法进行。因此,列宁屡次强调,“当我们谈到无产阶级文化的时候”,“应当明确的认识到,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没有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不能完成这项任务。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哪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如果硬要说这样,那完全是一派胡言。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无产阶级文化派把马赫主义叫做“无产阶级哲学”,把它作为其文化主张的哲学理论基础,提出了所谓“普遍组织科学”或“组织形态学”。按照波格丹诺夫宣称发现了的“万能的组织形态学规律”:人类通过技术,组织外部自然界;通过经验,使社会组织起来;通过意识形态,把社会经验组织起来。他把科学语言、思维、风俗、法、道德和艺术都规定为供人用以“适应”环境的组织工具。总之,他们认为科学文化只是某一阶级的“组织经验”的手段,并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应。随着某一阶级的消灭,作为这种“组织经验”的手段必然随之被消灭,作为这种“组织经验”的产物的科学文化也应当随之消灭。过去时代的一切科学文化、意识形态都是奴隶主、地主和资产阶级“经验”的“集合”,粗产检及的“经验”同历史上各个统治阶级的“经验”根本对立。因此,无产阶级必须将人类以往的一切“旧文化”、“旧科学”、“旧哲学”统统抛掉,创造出由无产阶级“纯粹经验”组成的“无产阶级文化”。这种理论同马克思主义能动的反映论格格不入,列宁正确地指出,这仍旧是马赫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论,“波格丹诺夫在‘无产阶级文化’幌子下贩运资产阶级的反动观点”。无产阶级文化派在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问题上,所犯的另一个严重错误是宗派主义。根据他们的观点,“纯粹无产阶级文化”的创立,不仅要摆脱“旧文化的影响”,而且要排除掉“任何异己的阶级”的影响,只能在封闭的无产阶级“内部”产生。这种文化不可能为其他阶级所理解和接收。因此,他们首先排斥广大的农民普列特涅夫说:“只有靠无产阶级自己的力量,才能解决无产阶级文化的任务。”列宁对此作了评论,他在“自己”一词下面划了两道线,并在页边写道:“可是农民呢?”其次,他们排斥知识分子,认为“上帝注定他们装一脑子浆糊,不能理解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n即使他们在形式上入了党,按他们的思想体系来说,也仍是唯心主义者和形而上学者。”“归附我们的知识分子虽然能够同我们想到一起,但是只要问题接触到深刻的体验,工人的情感领域,那么知识分子就无能为力了。”而文化情感、下意识等等的领域,因而知识分子在这个领域就不会是对工人阶级有用的。列宁批判这种观点乃是“十足的杜撰”。问题4: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基本特征,是最大限度地扩大国家所有制和国家政权的权力,采取军事共产主义的办法来解决经济问题。如何看待“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呢?列宁本人在1921年写的《论粮食税》中有过一分为二的评价。他一方面指出,这一政策对于取得战争的胜利,对于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起到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要认识这一政策的“真正限度”。列宁明确地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不是而且也不能是一项适应无产阶级经济任务的政策。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列宁没有过多地强调实行这一政策的客观原因,而是把重点放在剖析主观原因上。他认为,这与人们观念中某种从书本中获得的社会主义模式有关,与对俄国农民占多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现实国情认识不清有关,与传统“农业社会主义”思潮所造成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有关。列宁说“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主要表现在两个重要问题上:一是农民问题。俄国是小农占优势的国家,正确解决农民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战争的特殊环境下,列宁对农民的看法有过偏颇。他一度把农民当做小私有者和小商品生产者看待,认为从小生产中会每时每刻大量地产生出资本主义,进而把他们划归从属于资本主义范畴予以防范和打击。采取余量征集制,就是为了防止从小商品生产中产生出资本主义。与此相关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商品与货币的问题。马克思曾立足于对资本主义高度发展国家所产生的社会主义,预测在未来的社会公有的生产中,商品和货币都将不再存在。列宁据此也一度认为社会主义要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商品和货币,消灭商品经济。这些想法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得到了实现。那时把商品和货币都视为资本主义的东西而加以废除和禁止,经济关系完全实物化。正是由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农民和商品、货币存在着偏激的看法,不切合俄国的实际,因此,列宁通过反思才认为这一政策“不可能是一项适应无产阶级经济任务的政策”1920年底到1921年春,列宁审时度势,毅然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1921年苏联由战争转变到和平建设时所实行的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崭新的政策。通过这一政策所表现出来的列宁的思路,其成果凝结在列宁晚年并重口授的《日记摘录》、《论合作社》、《论我国革命》和《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文章中。他说:“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队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这与破天惊之语,集中反映了列宁对在小农占优势的落后国家如何实现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全新认识,也是对社会主义本质在实践发展中的一次在认识和思索。这种“根本转变”内涵十分丰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主义不存在固定的模式,必须从俄国的具体情况出发;第二,俄国实现社会主义不能“直接过渡”,要走“迂回的道路”;第三,工作重心不能长期放在政治斗争,应当转到组织经济和文化建设;第四,农民不应被视作打击的对象,应看成是社会主义的积极建设者;第五,商品和货币不应看做资本主义的同义语,要发挥商品和货币的作用。\n列宁在探索落后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大大地推进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具有发生学上的意义。但是列宁的实践时间不长,他没有超越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在他那里还有许多没有解决的难题;他的正确思想也没有能在党内形成深层次的共识。列宁可以说是带着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和无限希望,同时也带着许多思想上的困惑和忧虑离开人世的。他既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理论遗产,也留给后人许多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进一步在时间爱你中解决的重大课题。问题5:《论战斗唯物主义》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列宁的《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写于1922年春。发表在《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杂志第3期上。它是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写成的。当时国内战争时期已经结束,新经济政策代替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许多立宪民主党人组成路标转换派,企图使苏维埃政权向右转,向后倒退到资本主义。唯心主义、宗教神秘主义和资产阶级社会学的宣传都加强起来。布尔什维克党反对资产阶级世界观显得格外重要。1922年初,党的理论刊物《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正式问世。列宁采用“战斗唯物主义”这一概念,针对的是路标转换派和资产阶级学者鼓吹的“无党性原则”,表现出对形形色色唯心主义哲学流派的不调和精神。列宁指出:“这个杂志应该是一个战斗的无神论的刊物。”1921年路标转换派的代表人物伊兹可耶夫在给知识分子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纲领时就宣称:“知识分子应该不依赖于政权”,“只有宗教才是知识分子生活的唯一标准”。根据十月革命后俄国宗教活动的具体情况,列宁在《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中从哲学上论证了科学无神论,强调指出了科学无神论同辩证唯物主义的密不可分性。为了有成效地进行无神论的宣传,列宁要求把种宣传同自认科学的成就结合起来,要仔细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论述,要翻译和传播18世纪战斗的无神论的文献--霍尔巴赫、狄德罗以及其他法国唯物主义者和启蒙运动者的著作。他对叶.米.雅罗斯拉夫斯基说,应当把战斗无神论的宣传同争取社会主义,争取改善工农的物质状况和文化状况的整个斗争结合起来,同自然科学的传播联系起来。列宁提出的战斗唯物主义者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同现代自然科学家结成联盟”。他强调指出:“必须记住,正因为现代自然科学经历着急剧的变革,所以往往会产生出一些大大小小的反动的哲学学派和流派。因此,现在的任务就是要注意自然科学领域最新的革命所提出的种种问题,并吸收自然科学家参加哲学杂志所进行的这一工作,不解决这个任务,战斗唯物主义绝不可能是战斗的,也绝不可能是唯物主义。”他又写道:“任何自然科学,任何唯物主义,如果没有坚实的哲学论据,是无法对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袭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复辟坚持斗争的。为了坚持这个斗争,为了把它进行到底并取得完全胜利,自然科学家就应该做一个现代唯物主义者,做一个马克思为代表的唯物主义的自觉拥护者,也就是说,应当做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列宁在《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一文中认为,在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任务方面,在建立唯物主义哲学同自然科学的联盟时,对唯物辩证法进行全面的探讨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他重申了在《哲学笔记》中提出的问题:进一步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改造黑格尔的辩证法。列宁强调:“《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杂志的撰稿人就应该组织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对黑格尔辩证法作系统的研究,即研究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及各种历史和政治著作中实际运用的辩证法。”\n列宁建议,《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杂志的一些编辑和撰稿人应该形成一种“黑格尔辩证法唯物主义之友协会”。后来,德波林和阿多拉茨基等人注意了在这方面的研究。列宁认为,在完成战斗唯物者的任务时,共产党员和非共产党员在彻底唯物主义基础上结成联盟,是有很大意义的。因为这样可以扩大战斗唯物主义的阵线,可以有利于从多方面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可以更有益于反对宗教信仰主义。列宁说,先锋队“在各种活动领域中,不同非共产党员结成联盟,就根本谈不上什么有成效的共产主义建设”。《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这篇文章确定了党在哲学战线上的工作方向,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战斗任务。(贯穿全文的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于改造自然、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意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第十章列宁逝世后的苏联哲学(1924--1991)问题1:怎样评价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斯大林在列宁逝世后领导苏联人民建设和保卫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他主观上想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问题,努力把社会主义建设好。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和传播作出了一定贡献。但是,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斯大林的理论和实践都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甚至错误。他的哲学思想也存在着消极的东西。对斯大林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问题2:为什么说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斯大林模式不成功?列宁在晚年曾主张通过新经济政策走向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可是斯大林却很快就抛开了新经济政策。从30年代中期,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并在后来得到不断地巩固。这一体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高度集中和高度中央集权。具体表现为:第一,指导思想上的“完全适合论”。斯大林在哲学上忽视了辩证法,表现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导思想则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完全适合论”。第二,实行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第三,推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第四,实施高度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第五,政治制度高度集中。斯大林模式不是当时苏联社会主义体制的唯一选择,然而它却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蕴含着某种历史必然性。首先,国际环境险恶,国内政治局面不稳定,是这种体制产生和巩固的重要客观原因。当时的苏联是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下的唯一社会主义国家,强烈的危险感和紧迫感促成了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其次,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无论在领导者还是民众中都相当普遍存在,对苏联具体国情的认识则被忽视,急于赶超资本主义国家,建成社会主义并向共产主义过渡。当然,这种模式也与斯大林的个人性格有关。\n斯大林模式不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唯一选择,也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最佳选择;然而不能否认,这一模式在一定历史时期曾经起过积极作用。在斯大林体制下,工业生产持续以15%左右的平均增长速度发展,较快地实现了国家工业化;这不仅使苏联经受住了战争的考验,而且与同时期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总危机形成鲜明的对照。但是,这一体制的弊端也是严重的。在经济发展方面,它没有严格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国民经济发展比例的严重失调;它依靠行政的方法管理经济,排斥市场机制,不能长期有效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它在政治上没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意识形态领域教条主义盛行。这一体制虽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僵化,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和历史主题的变化,它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最终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问题3:苏联解体的原因剖析及其经验教训。苏联解体是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正如恩格斯晚年在一封通信中所说:“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做一个座位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苏联解体既有政治原因,又有经济原因;既有外部原因,又有内部原因;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但是相比较而言,经济原因和内部原因不能不是主要的原因。从宏观上看,苏联解体有四大根源:第一是思想片面化、极端化。长期的教条主义造成观念僵化,加上鼓吹抽象的人道主义,照搬民主社会主义模式。这是根本的思想理论的根源;第二是体制过时。30年代形成的高度集中的备战体制,到80年迟迟未改,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这种僵化模式是根本的历史根源;第三是经济失调。备战型、争霸型的经济结构,很难适应和平发展、科技革命时代的需要,无法发展经济,改善民主,满足人民的要求。这是深层次的经济原因;第四是改革指导思想发生偏差和错误。从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都没有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和马列主义的指导,加上对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失去警惕,国内错误的民族政策,这是直接的政治原因。从改革的操作上分析,苏联改革有以下严重的失误和错误:在总体战略上,不应当将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向政治体制改革为重心转移;在对苏联国情的认识上,对苏联社会发展阶段的定位过高,要么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要么认为处于发达社会主义的起点,由此产生对改革的困难性、艰巨性估计不足;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不应当搞成共产党无法控制的“民主化”、“公开性”和“多党制”,破坏和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在改革遇到困难时,不应该抛弃党的领导搞个人专权,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都热衷于搞个人迷信;在党的建设上,不应当放任特权、腐败现象的蔓延。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的苏联改革告诉我们,现实的社会主义不改革就没有生机和活力,而要改革旧的体制如不坚持社会主义的大方向,就等于葬送整个社会主义。苏联的解体时20世纪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它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经验和教训。第十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问题1: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和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n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产生,具有客观的历史必然性。它根源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定的社会矛盾和政治经济的发展。五四运动作为中国第一次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涌现了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毛泽东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之一,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他在五四运动后完成了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从唯心主义到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日益密切结合的开端。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在这个结合过程中,从开始萌芽到初步形成的时期,其间中国革命经历了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写于1937年七、八月间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是对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经验的哲学总结,深刻论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彻底粉碎了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思想路线。这两本哲学著作是里程碑,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系统形成。问题2:试分析毛泽东世界观转变的过程、标志和特点。一、毛泽东早期的哲学思想在第一师范,毛泽东确立了革命民主主义的政治观念,他强烈地主张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个时期,他广泛的阅读政治理论书籍,从孔孟儒家、宋明理学到王夫之等人,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孙中山到陈独秀、李大钊,从赫胥黎的进化论、康德的二元论到18、19世纪欧洲的民主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以至托尔斯泰主义,他都有所接触和研究。这一时期,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现在《讲堂录》、《体育之研究》、《<伦理学原理>批语》等论文、读书笔记和通信之中。1、心物二元论是毛泽东早期的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2、具有比较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又一突出特点。3、把改造哲学和伦理学看做是“从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的关键。二、毛泽东青年时期的世界观转变1918年夏天从第一师范毕业到1920年底、1921年初,是青年毛泽东世界诶管的根本转变时期。从《湘江评论》上发表的文章看,毛泽东在政治思想上向马克思主义前进了一大步,但他的整个思想体系还没有根本转变过来,仍然是一个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1920年时毛泽东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一年,也是他开始转变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年。毛泽东于1920年12月、1921年1月写给蔡和森等的两封信和他在1921年新民学会元旦大会上的发言,是青年毛泽东完成世界观的根本转变,实现了由唯心主义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重要标志。\n毛泽东世界观转变过程的基本特点:毛泽东在青年时期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地表现于以下三个方面:1、积极参加斗争实践,十分注意了解中国社会的实际,强调在斗争实践中学习。2、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注意领会精神实质,明确用来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3、同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作斗争,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改造思想,纠正错误。毛泽东青年时期世界观的转变过程,是近代中国革命客观发展规律的反映,它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中国革命需要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毛泽东所具有勇于探求真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特色,不仅有力地促进了他的世界观的转变,而且对以后的中国革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问题3:为什么说《实践论》和《矛盾论》是毛泽东思想系统形成的重要标志?这两本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如何?1935年2月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全党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正确的轨道。为了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从哲学上揭露左、右倾机会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批判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全党。为此,毛泽东在长征到达陕北后,以极大的精力从事哲学的研究,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这样的杰作。两论标志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体系的形成。毛泽东写于1937年七、八月间的实践论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是对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经验的哲学总结,深刻论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彻底粉碎了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思想路线。《实践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贡献:1.对实践的内容作了新的概括,并指出这些内容的相互关系。2.发挥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第一的观点。3.系统地阐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4.论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5.揭示了认识发展的规律。《矛盾论》对唯物辩证法的贡献:《矛盾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吸收了列宁逝世后辩证法研究的积极成果和中国哲学史上辩证法的精华,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阐述和发展了对立统一规律的丰富内容。1.坚持和发挥了列宁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2.阐明了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原理,揭示了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3.论证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理论。4.论述了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第十章毛泽东哲学思想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多方面展开(1939--1949)问题1: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最伟大、最活跃、最生动的一个时期,也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发展过程中内容丰富多彩的时期。这个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形势分析和党的建设等方面,批判了在这些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想及其唯心论、形而上学观点,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1942年至1943年,正是抗日战争对敌斗争的紧张的年代,党中央和毛泽东领导全党开展了延安整风运动。这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运动,它推动了党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进一步发展。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毛泽东“实事求是”这一古老的思想命题,概括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概括了中国革命最基本的经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的中国化。他解释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按照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n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为的向导。”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客观地、全面地、深入地看问题,反对主观地、片面地、表面地看问题。所谓客观地看问题,就是必须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反对主观主义。所谓客观地看问题,就是必须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反对主观主义。“所谓主观性,就是不知道客观地看问题,也就是不知道用唯物的观点去看问题。”。毛泽东个反复强调观察问题要坚持全面性,要具体地分析矛盾和矛盾各方的特点,反对片面性在理论上的错误。毛泽东又十分强调认识的深入性,反对表面性。只有深入地看问题,才能把握事物的特点、本质和规律,才能这正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问题2:毛泽东从哪些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辩证法?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产生于井冈山斗争时期,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的末期,成熟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高度,精辟地论述了战争与政治、战争与革命、战争与经济,战争中人和物的相互关系,论述了战争中客观规律性和自觉能动性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人民战争战略战术中的辩证法,揭示了人民战争战略战术中的辩证法,为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作出了独特的贡献。问题3:毛泽东是怎样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学说的?它对历史唯物主义有哪些贡献?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出现了极为错综复杂的情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制定了切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策略,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及时地将革命引向胜利,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革命的理论。根据列宁的论述,毛泽东分析了中国的历史特点,总结了中国近百年来的革命经验,明确地区分新旧两种民主主义。一、揭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发展规律的科学分析,是对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统一原理的运用和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论二、把辩证法运用于斗争策略,确立了又联合又斗争的统一战线策略。毛泽东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实践,关于“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马克思主义策略原则,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和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以及对不同的对象,实行不同的联合和不同的斗争等等,都是唯物辩证法在政治斗争中的杰出运用,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战略策略理论的重大发展。三、总结人民革命的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在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新中国即将诞生的形势下,毛泽东于1949年6月30日写了《论人民民主专政》疑问,全面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完整地阐明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四、论述了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毛泽东指出:新文化是新经济和新政治的反反映,“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又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文化并不是政治经济的消极产物,它一经产生以后,就会对相应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革命的文化运动对于革命实践具有极端的重要性。\n既然革命的文化运动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坚持文化工作的正确方向,就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如何才能坚持文化工作的正确方向呢?首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其次,必须反对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坚持新文化运动的科学性。再次,必须为占全民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动群众服务,坚持新文化运动的民主性,使其真正成为人民大众的文化。发展共产主义思想指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建设新文化,不仅要由正确的方向,而且还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和方针。问题4:毛泽东提出了哪些合乎唯物辩证法的工作方法?其哲学意义和现实意义何在?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毛泽东倡导的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是把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应用于实际工作的点典范。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与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毛泽东说:“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个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群众路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认识论。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也就是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领导方法,它做到了发挥群众和领导的两个积极性。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提出了集体领导的原则。他指出,一切重大问题,必须由党委会议作决定,而绝不是由个人做决定。依靠集体的政治经验和集体的智慧,使个人智慧和集体智慧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少犯错误。二、一般和个别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一般和个别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是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基本形式之一。毛泽东说:“任何工作任务,如果没有一般的普遍的号召,就不能动员广大群众行动起来。但如果只限于一般号召,而领导人员没有具体地直接地从若干组织将所号召的工作深入实施,突破一点,取得经验,然后利用这种经验去指导其他单位,就无法考验自己提出的一般号召是否正确,也无法充实一般号召的内容,就有使一般号召归于落空的危险。”三、弹钢琴的工作方法。弹钢琴的工作方法是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的思想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四、胸中有“数”的工作方法。毛泽东运用数量和质量辩证统一的原理指导革命斗争,提出了胸中有数的工作方法。任何事物都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要正确认识事物,不仅要认识事物的质,而且要认识事物的量,从质和量的统一上加以把握。毛泽东在指挥中国革命战争中,不仅主义敌我军队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而且十分注意数量上的多少。要认识事物,不仅要认识事物的一般数量关系,而且要从一般的数量关系中找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即要“注意基本的统计,主要的百分比。”\n这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制定正确的政策,有着重大的意义。在把握事物的数量关系时,毛泽东还特别指出,要“注意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的界限。”所谓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的界限,就是指一事物转变为另一事物的关节点。超过了这个数量界限,事物的性质就起了根本变化。毛泽东滚与把握事物质量关系的工作方法,主要指出一下几点:1.要过过细地工作。2.要区别对待,承认差别。3.要掌握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关系问题。4.掌握时机,当机立断。5.先抓好三分之一。这是运用部分质变的思想指导实际工作,首先让某一局部发生质变,然后再一步一步促使整体发生质变。这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6.少而精。7.留有余地。就是承认事物质量变化的两种可能性和发展前途的多样性,在工作的时候,要留有充分的余地,不要把话说绝,把路走绝等等。五、其他工作方法。1.多谋善断2.一切经过试验3.波浪式前进总之,毛泽东把唯物辩证法运用于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为唯物辩证法的运用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实践开辟了更广泛的、现实的道路。第十五章毛泽东哲学思想在社会主义时期的运用和发展问题1: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如何在曲折中发展的?第一节成功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强调批判唯心论、宣传唯物论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时期党的伟大实践。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七个年头,成功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从而也就基本上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二、重新发表《实践论》、《矛盾论》,反对唯心主义和主观主义。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为了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武装广大干部,在1950年底和1952年初,重新发表了毛泽东的哲学专著《实践论》和《矛盾论》。为了占领与扩大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党中央于1955年3月发出了《关于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指示》。为了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主义,洗刷唯心主义精神,毛泽东提出一切工作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既要反对盲目冒进的主观主义,也要反对保守的主观主义。三、揭示真理发展的规律,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毛泽东把对立统一规律贯彻到认识领域,揭示了真理发展的规律。他说:“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当着某一种错误的东西被人类普遍的抛弃,某一种真理被人类普遍地接受的时候,更加新的真理又同新的需错误意见作斗争。这种斗争永远也不会完结。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当然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真理发展的规律是我们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理论基础。第二节通过调查研究,阐明社会主义建设的辩证法\n一、《论十大关系》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进行探索,发展了对立统一的学说。毛泽东于1956年4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的讲话,科学地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提出了解决这些矛盾的正确方针。毛泽东坚持矛盾分析法,提倡按辩证法办事。他指出:“这十种关系,都是矛盾。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首先,要承认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什么找到、找不到矛盾的问题,而是到处充满矛盾。其次,要分析矛盾,反对一点论,坚持两点论。二、阐述事物发展的波浪式运动毛泽东发挥恩格斯和列宁关系事物发展是按螺旋式,而不是按直线进行的理论,提出了事物发展的波浪式运动。他说:“世界上的事物,因为都是矛盾着的,都是对立统一的,所以,它们的运动、发展,都是波浪式的。”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运动,是重复性和前进行的统一。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波浪式前进的根本原因。毛泽东认为,革命和建设总是波浪式前进的,我们的工作也应有节奏地前进。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总是强调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一思想,这是对波浪式前进运动的通俗的表述。三、总结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丰富唯物辩证法的范畴理论1.现象与本质2.主流与支流3.自由与必然第一节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创立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一、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毛泽东明确地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概念,他在谈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时,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看作是推动一切社会向前发展的矛盾,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是以前社会矛盾的总的根源。毛泽东进一步科学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情况: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相比,“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首先,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其次,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但是,相适应是主要的方面。二、系统地提出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学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关于两类矛盾的完整的学说是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来的。他明确地指出:“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系统地提出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1.提出了区分两类社会矛盾的标准2.阐明了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原则和方法。由于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办法也不同。简单来说,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分清敌我的问题,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当然,敌我问题也是一种是非问题。他提出用专政的方法解决敌我矛盾,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用民主的办法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就是运用“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第二节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初步总结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一、全面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年从1957年起到“文化大革命”\n发生前的十年中,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这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作为这一过程在理论上的反映的毛泽东哲学思想,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在某些指导方针上出现过严重的失误。二、《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哲学思想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扩大的工作会议。目的主要是为了总结建国十二年,特别是1958年以来的工作经验,统一全党的认识,加强团结,加强纪律,加强民主集中制,加强集中统一,以迅速扭转国民经济困难的局面。毛泽东在会上作了报告,题为《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心是讲民主集中制问题。三、《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实践论》思想的继续和发展《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写于1963年5月,这是毛泽东修改《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时增写的一段话。本文虽然是在“左”的错误有所发展的背景下写的,但理论上却提出了若干有价值的哲学思想。毛泽东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关于认识的发展过程,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曾作了比较多的阐述。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毛泽东在继承这些思想的基础上,明确吧认识发展过程概括为“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的过程,指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飞跃现象”,从而把两个飞跃的思想用通俗而准确地语言概括了出来。毛泽东特别强调了精神可以变成物质的重要意义,他指出:由精神到物质,“这次飞跃,比前一次飞跃意义更伟大。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方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毛泽东关于“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的概括,既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又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曾考察了人类认识运动的规律,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毛泽东强调指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一观点是对《实践论》的补充,揭示了认识的辩证性和历史性,这对实际工作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在毛泽东看来,1958年以来在建设上产生的缺点和错误,是同广大干部和群众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直接相关的,“因此,对我们的同志,应当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再教育”。四、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哲学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的武器。问题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哪些重大发展?(参考上题的论述)第十六章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1976--1998)问题1: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第一,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n这里强调“当代”,鲜明地突出了邓小平理论这面旗帜的时代性。无论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还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史上,每一面旗帜都代表者一个特定的时代坐标。它总是与一定时代的历史主题紧密相联,由其而生,伴其发展,服务于时代主题的解决,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被继承而拥抱生命力,就是因为它本身要求、并且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向前发展。关注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时代,是邓小平进行理论创造的出发点。1978年6月,他发表《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其中第二个问题,就是专门“讲讲新的历史条件”。他提纲挈领地指出:“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研究和解决任何问题都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条件。从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我们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战争,又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和平环境,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因此,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同志历来重视具体的历史条件,重视从研究历史和现状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指导革命。那种否定新的历史条件的观点,就是割断历史,脱离实际,搞形而上学,就是违反辩证法。”那么,“当代中国”又始于什么时候呢?大致始于1956年。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标志着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就在于这一理论对“当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和基本路线进行了科学的定位,它能够满足“当代”中国人民的时间需要。因此,邓小平理论从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是指引我们经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第二,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要求各国共产党人将这一普遍整理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我们将邓小平理论称之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正如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称为我们这个民族突出的、完整的关于中国人民革命建国的正确理论一样,突出了这一理论是以研究中国问题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第三,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统一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史一脉相承的。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首先,从理论来源上说,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其次,从内容上看,邓小平理论在新的实践中实现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创造性继承。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极其辩证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既强调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又强调理论要接受实践的检验,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脉相承”表现为:一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二是基本原理,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等等;三是根本宗旨,即立党为公,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说明邓小平理论本质上是属于马克思主义的。因此,决不能将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割裂开来、对立起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第四,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n?首先,邓小平同志的思想已经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不愧是将马列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的典范,邓小平不愧是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的典范。其次,它告诉我们,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构成了一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邓小平在这三个领域都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他一贯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那;他多次提出并最终被全党接受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他始终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对科学社会主义也做出了发展。这些成果都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对应,也不是枝节的进化,而是理论逻辑上的本质承接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成为马克思主义在发展的新阶段,十五大报告从四个方面具体揭示了其充分的根据。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的境界;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代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事态和矛盾,进行了正确分析,做出了科学判断;第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出不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以上“四新”归一新,使得邓小平理论成为马克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问题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思想主要有哪些?由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出色研究和着力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产物,在极其坚实的哲学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重大原理做出了贡献。一、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邓小平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也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这些科学的论断,从思想路线的高度、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角度,阐述了实事求是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在马克主义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概括为实事求是,这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以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邓小平科学地阐述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一致性。他认为,在历史转折时期,实事求是,首先是解放思想。因为“只有思想解放,我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解放思想是同思想僵化根本对立的。解放思想也必须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n如果说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那么,实事求是就是解放丝线盖得任务。解放思想是为了反对思想僵化,是为了反对唯心主义,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认识和掌握规律,把革命和建设工作做好。因此,解放思想决不是随心所欲、盲目蛮干,决不是浮夸,决不是说假话、说大话、说空话。邓小平的求实、务实精神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大局观联系在一起的。他目光远大,胸襟开阔,总是高瞻远瞩地从大局着眼观察和处理各种重大问题。二、把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统一起来。邓小平支持的“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全国哲学讨论,不仅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制定作了思想准备,而且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方法论原则。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恢复,是把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指导思想、路线、方针、政策都放到实践的天平上一一加以衡量,用社会实践的效果来检验其是非得失。这是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的具体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将实践标准进一步深化到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解决。他的重大贡献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标准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标准相统一。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时就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实践,正如邓小平所说:“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这样,邓小平通过用唯物史观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加以总结,帮助人们深刻认识社会实践的主要内涵,从而有利于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首先,是突破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其次,是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的。再次,明确了检验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邓小平指出:“批判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的改革开放。三、宽广的世界历史眼光世界历史眼光,是马克思主义者运用唯物史观考察和解决重大历史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方法论。邓小平在建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大思路时,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环境理论,处处体现出战略家和哲人深邃的世界历史眼光,表现出对世界历史进程的自觉把握。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性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他们提出了世界历史环境的理论。他们用一种“完全是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确定的活动”的方式,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从地方的、部落的、民族的局限性向真正世界历史过渡的客观进程;与此同时,社会个人也就是一个从地域性的个人向着世界历史性的普遍的个人发展的客观进程。自从资本主义产生以后,历史就不能只从狭小的民族圈子中来演绎,应当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考察。只有从世界历史出发,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体系中所处历史地位,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转折都不再是单纯的地域性的,它与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领导人对世界历史形式能否作客观的、科学的认识,从而把握着历史命运。列宁这样做了,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这样做了,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n邓小平同样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眼光,对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战略思考。其基本精神就是要把中国的现代化,放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中来考察。他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就要求自觉地做到把对“国情”的认识与对“世情”的认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脱离“国情”抽象地谈“世情”;也不离开“世情”孤立地谈“国情”。认识“国情”是为了立足中国大地,认识“世情”是为了找到准确的国际定位。当代世界时越来越国家化的世界,历史设定的逻辑是:每一个国家的发展,都必须以对国际社会和国际大环境的透彻理解和科学判断为前提。邓小平的历史眼光,其基本精神就是要把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放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中来考察。他既论证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又论证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两者的结合,实质是要开辟一条非资本主义的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他时刻追踪全球范围内历史发生的重大变化,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制定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他提出和平与发展是现时代的主题,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红心的发展战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确定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又指出现代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将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还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以及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除此之外,邓小平还为我国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所有这些都使邓小平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四、提倡照辩证法办事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最基本的理论基础。邓小平非常重视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辩证法。邓小平十分重视对现实矛盾的分析,提出对策加以解决。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他指出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对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源泉,他提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对于社会主义所有制,他提出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对于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他强调要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相统一,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唯物辩证法,以革命家的胆略和理论家的勇气,突破长期束缚人们的头脑的传统人士,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这两个似乎不可调和的两方面结合起来,为我国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如何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市场与计划的对立统一关系,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主要问题。邓小平把唯物辩证法用于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说了一句名言,叫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定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但这绝不意味着重视物质文明而忽略精神、道德和文化建设。因为物质文明建设虽然是基础,但是,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精神条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真正腾飞的重要精神条件。因此,必须辩证地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将两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过程。问题3:如何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此题目为开放性试题,此处略)补充内容:各章“简短的结论”第一章新世界观的理论酝酿时期(1841--1844)\n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场伟大的革命。掌握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情境和理论背景,乃是理解新世界观所由发端的基本前提,也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由发展的根本条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内在矛盾的激化,随着大规模的无产阶级斗争的日趋活跃,随着阶级矛盾和社会冲突向纵深的发展,探索和寻找现实历史所提出的紧迫问题的正确答案,已经刻不容缓。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世界观的创立离不开一定的理论前提。这些前提主要是由市民社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所提供的。新世界观的创立是一个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各自经过一定的途径完成了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他们对现有的思想材料进行了整理、批判、综合和扬弃,并最终使之纳入新世界观的统摄之中。《莱茵报》时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世界观转变的酝酿时期;《德法年鉴》时期则是这种转变的开始,尽管他们当时的唯物主义观点和共产主义观点仍然是过渡性质的、尚待进一步完成的。《巴黎手稿》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秘密和诞生地:各种思想材料开始汇集、融合,日益成为某些新的思想原则,并得到了较为全面的、系统的和创造性的发挥。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第一步著作---《神圣家族》则是新世界观的最初预告,它标志着理论准备已经完成,新世界观的创立时期已经到来了。第一章新世界观的创立时期(1845--1848)从1845至1848年时新世界观的创立时期。这个时期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和《德意志意识形态》(1846)为标志。在这一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摆脱了对全部旧哲学的依傍,创立了义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独立的新世界观。这种新世界观可以概括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其根本宗旨是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的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由于把能动的创造的原则和否定的辩证法整合进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乃与全部旧哲学划清了界限,从而在哲学史上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同时,在新世界观的基地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草创和初拟了唯物主义的历史理论,为科学地分析社会生活和历史运动(特别是分析当下的资本主义社会)奠定了基础。第二阶段以《哲学的贫困》(1847)和《共产党宣言》(1848)为标志。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同各式各样的社会主义和机会主义者的论战中,进一步阐明了他们的新世界观,阐明了社会历史研究的唯物辩证法和科学共产主义的主要原理,从而标志着成熟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公开问世。《共产党宣言》是鲜明地表达新世界观和科学共产主义的划时代文献;它的问世,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已经成为系统的科学理论,而且意味着它已经产能各位工人阶级的争取解放而斗争的伟大的实践纲领。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欧洲风暴时期的运用和发展(1848--1871)新世界观问世后,随即迎来了1848年欧洲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这一时期的革命斗争,是他们生平事业的突出的中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被用来全面分析和在理论上阐明当时的政治事件,同时通过对新的历史经验和革命实践的创造性概括,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在唯物史观方面,丰富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发展了社会意识形态学说。\n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的理论研究重点转移到经济方面。《资本论》第一卷的发表,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理论事件。《资本论》及其手稿不仅贯彻并进一步阐发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且还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和古典政治经济学方法的双重批判,实现了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认识论三者的有机统一;不仅科学地揭示并论证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而且揭示并论证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等一系列社会发展的普遍原理,使唯物主义历史观由假设变成了科学证明了的原理。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法兰西内战》等著作,提出用巴黎公社式的国家代替被打碎的国家机器的科学理论及彻底废除官僚政治、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理论,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唯物史观的内容,而且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同制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总结国际工人运动的经验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是这一时期哲学发展的基本特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相对和平时期的发展(1871--1883)巴黎公社失败后,欧洲进入了“和平”发展性质的时期。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工人运动队伍中滋长了各种机会主义派别。因此,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成为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任务。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反对巴枯宁主义、拉萨尔主义的斗争中,进一步发挥咱了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存在着一个“过渡时期”的理论;提出了关于共产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的原理。恩格斯的《反杜林论》是战胜杜林主义的标志。它以论战的形式深刻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和统一性,首次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来加以阐述。马克思恩格斯这一时期理论研究的特点是继续开拓哲学研究的新领域。恩格斯研究自然辩证法的大量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进一步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加以补充、发挥和发展,其中对“非资本主义国家”发展道路的分析尤具现实意义。第二章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捍卫和发展(1883--1895)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经受住了1848年欧洲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两次阶级搏斗的严峻考验以后,到了80年代,在文明世界的一切语言中都找到了代表。与此同时,资产阶级为了抵制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影响也加强了理论进攻。恩格斯这一时期对哲学的捍卫和发展,主要是根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事实,科学地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后四十年来的斗争成果,全面准确地论证和充实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特别是唯物主义历史观,使之具有更加完备和严整的形式。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恩格斯通过对人类古代社会形态的系统的、深精深的分析,揭示了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的规律,科学地阐明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建立了人类社会从原始公有制向私有制和阶级社会过渡的真正科学的理论,从而填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些方面的空白。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恩格斯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联系和区别,深刻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伟大革命的实质,科学地提出和阐明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对哲学以及哲学史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恩格斯晚年在反对把唯物史观庸俗化的斗争中,全面地论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特别强调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以及上层建筑诸因素的交互作用,充实和完善了唯物史观的原理。\n第一章19世纪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马克思主义哲学按其实质来说是一种国际性的学说。19世纪末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产生,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真理。他们的产生同时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广泛传播,是时代的需要和产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是同他们的努力分不开的。正确评价他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作用,应当坚持历史的具体的分析的态度。他们作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战友和学生,都勇于追求真理,认真钻研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注意联系本国的具体实践,在斗争中宣传和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所创新和发挥。他们的研究直接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指导,他们的研究成果被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肯定。他们的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他们的理论都不够完备,在阐述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有的人后来甚至堕落成机会主义者。因此,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过分强调他们理论的独立性,更不能利用他们的弱点来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章恩格斯逝世后第二国际主要理论家伯恩斯坦和普列汉诺夫的哲学思想(1895--1914)19世纪末,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共产主义内部出现了以伯恩斯坦为代表的修正主义思潮的泛滥。修正主义的思想内容是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在工人运动内部的反映。在哲学方面,修正主义者用新康德主义冒充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用庸俗的进化论代替革命的辩证法,并对唯物史观进行反对和歪曲。这种情况表明,马克思在理论上的胜利,逼使它的敌人装扮成马克思主义者,这是历史的辩证法。伯恩斯坦和普列汉诺夫作为恩格斯逝世后第二国际两位最著名的理论家,在帝国主义的历史新时代都没有正确处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关系。伯恩斯坦借口反对教条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际上背叛了马克思主义;普列汉诺夫虽想捍卫马克思主义,但由于理论与实际相脱离,他不能用理论回答历史提出的新课题,创造性地向前推进马克思主义。这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要求,一要坚持,二要发展。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真正做到这点的是列宁。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中列宁阶段的开端(1894--1903)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新时代,列宁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在列宁哲学思想产生的第一个时期,围绕着俄国社会的性质和俄国社会改造的力量与道路问题,列宁批判了自由民粹派的主观社会学、“合法马克思主义”者的资产阶级“客观主义”和经济派的自发论。如列宁自己所说,这个时期由于俄国工人运动的实际要求,突出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在俄国的运用,服务于对俄国国情的认识。与之相适应,列宁在哲学上重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在批判主观社会学时,列宁阐明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道理;在批判“合法马克思主义”和经济派时,列宁又阐明了主观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说明了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这样就比较完整地捍卫和论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列宁从事的理论斗争带来的硕果,就是1903年俄国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诞生。这个不同于第二国际变质了的社会民主党的新型政党诞生之后,迅即领到了俄国1905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n第一章列宁在1905年革命前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1903--1914)在革命高潮时,列宁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批判了孟什维克的教条主义和机会主义,第一次阐明了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特点、动力、道路和前途。在革命转入低潮的斯托雷平反动时期,哲学认识论问题被突出出来。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列宁坚持哲学党性原则,对马赫主义进行了理论批判。在批判中捍卫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并对物理学的最新成果初步进行了哲学总结。列宁提出的两条基本认识路线,阐述的认识论的三条基本原理,以及对实践和真理问题的唯物且辩证的论述,都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识论。此外,列宁还回顾马克思主义的战斗历程,总结反对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的历史经验,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性问题、宗教和无神论问题等。第二章列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1914--1917)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使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斗争异常激烈。列宁为了分析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和发展规律,批判修正主义和机会主义,制定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和策略,在这时期集中精力研究了辩证法问题。他第一次明确地规定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并通过对辩证法内容的研究,概括地提出了辩证法的要素,对建立唯物辩证法的体系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列宁把唯物辩证法应用于认识,提出了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同一的思想;提出了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认识真理的辩证途径;详细地考察了实践的含义和品格,论述了认识与实践在认识论中的统一;指出了唯心主义认识论根源,强调对立统一规律在认识论中的方法论意义。列宁进行哲学研究的最重要的特征,是这种研究与解决根本的社会政治任务的有机统一。列宁把辩证法创造性地运用于分析帝国主义制度的矛盾与本质,提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得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首先胜利的新结论,并进一步发挥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革命学说,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十月革命后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1917--1924)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帝国主义时代历史辩证法的胜利。它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源泉。列宁在这个时期的哲学思想,是在围绕着解决俄国无产阶级面临的历史新课题,是在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是在与“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潮作斗争的过程中,对群众丰富经验的理论升华的结晶。它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历史新条件下的运用,又以新的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宝库。探讨和解决落后俄国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始终是列宁哲学思考的中心。他在实践中经历了从“夺取俄国”到“管理俄国”的转变,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出色地论述了理论与实践、普遍与特殊的辩证法,提出具体分析具体情况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区分了矛盾与对抗,丰富了对立统一规律,实际上是开创了对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的新篇章。列宁创造性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在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中,大胆探索,善于思考,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特别是列宁晚期对俄国革命和建设所走过道路的反思,更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理论遗产。\n第一章列宁逝世后的苏联哲学(1924--1991)斯大林在列宁逝世后领导苏联人民建设和保卫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他主观上想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的问题,努力把社会主义建设搞好。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和传播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是,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斯大林的理论和实践都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甚至错误。他的哲学思想也存在着消极的东西。对斯大林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在斯大林去世后,苏联企图突破斯大林模式,逐渐进入改革时期。然而,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都没有把握住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加上改革具体措施的失误,最后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次大曲折,但绝不是社会主义的最终失败。这段历史很能指的认真研究,以便从中得出深刻的经验教训。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产生,具有客观的历史必然性。它根源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定的社会矛盾和政治经济的发展。五四运动作为中国第一次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涌现了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毛泽东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之一,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他在五四运动后完成了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从唯心主义到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实践日益密切结合的开端。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在这个过程中,从开始萌芽到初步形成的时期,期间中国革命经历了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1935年1月遵义会议的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写于1937年七、八月间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是对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经验的哲学总结,深刻论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彻底粉碎了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思想路线。这两本哲学著作是里程碑,标志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系统形成。第三章毛泽东哲学思想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多方面开展(1937--1949)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两种历史命运的大决战,是中国社会矛盾最尖锐、最复杂的时期,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发展过程中内容最丰富、思想最深刻的一个重要阶段。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就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伟大胜利。毛泽东特别注重军事辩证法。他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于研究战争,揭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客观规律,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和指导原则。毛泽东十分重视政治哲学。他系统地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纲领、路线和政策;论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民主专政学说。毛泽东还重视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他在中国共产党内确定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他十分重视工作方法,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具体化为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将彻底的革命辩证法和巧妙的领导艺术卓有成效地结合起来。\n第一章毛泽东哲学思想在社会主义时期的运用和发展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这是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中国共产党坚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初步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和道路。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初步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进行了哲学上的总结;《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创立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社会矛盾的学说。这一时期毛泽东哲学思想得到了成功的发展。从1957年到1966年,这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情况错综复杂,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受到严重的挫折,但仍有发展,并取得了宝贵的历史教训。这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发展的一个曲折时期,毛泽东既提出了不少正确的理论,又有错误的东西,二者交错在一起。毛泽东在哲学上强调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强调正确解决认识过程中的必然与自由的关系,但自己却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导致实践上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但毛泽东的错误终究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犯的错误。科学地总结这一时期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作出哲学上的升华,是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必要前提。第二章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1976--1998)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的党。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所示心啊的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则是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理论的产生、形成过程和指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学习邓小平理论,要在把握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和领会它的精神实质上下功夫;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既要坚持它的基本观点,又要通过实践使它不断丰富和发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