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00 KB
- 2022-08-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哲学论文】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哲学反思摘要:转基因作物是人类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新生事物,然而新生事物的产生总会伴随着伦理之辩。转基因作物的迅猛发展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危害具有科学上的不确定性。本文就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做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的生态伦理原则加以规范,以促进转基因作物的和谐发展。关键词: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生物多样性;生态伦理观;可持续转基因作物(GeicallyModifiedCorp),是指利用以DNA重组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将外源基因整合于受体植物基因组,通过改造作物的遗传组成所获得的某种新的遗传特性的作物。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农业领域的大量推广及应用,使社会公众对转基因作物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伦理问题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一、转基因作物的生态风险 20世纪90年代以来,转基因技术发展迅猛,转基因作物的生产被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种植面积直线上升,转基因研究正在全球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热潮。\n转基因作物因其插入基因的特殊性,对生态环境存在潜在的生态风险,主要表现在: 第一,转基因作物有演变成超级杂草的可能性。抗杀草剂的转基因作物的出现,就有可能导致公司研制和应用更强有力的广谱杀草剂,不加区别地杀死许多物种。抗杀草剂转基因作物在收获之后残留于土壤的种子,也可以自动出芽,而成为像野草一样的“自生植物”,这就得用其他杀草剂去杀它,如此往复循环,这种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是难以恢复的。第二,转基因作物可能引起基因污染,对非目标生物造成伤害。基因的水平转移几乎遍及所有的动物、植物和真菌等物种,任何物种的任何基因都可能传播到其他任何物种,业已表明,转基因植物中的外源基因和作为标记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已经侵入土壤的真菌和细菌之中。这些微生物群体在环境中可以起到“高速公路”和“水库”的作用,使其所携带的这类基因得以复制和传播,并与其他基因发生重组,生成新的病原菌。相对于以往任何种类的污染而言,“基因污染”最为特别也最为危险,因为它是一种可以自己迅速繁殖并且大面积扩散的污染,而人类又对其束手无策。 虽然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转基因技术迄今并未发现真正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数亿人食用\n4000多种转基因食品,连续多年也未发现对健康产生任何伤害。但是,转基因作物对大自然的影响目前还无法完全证实。转基因农业技术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风险具有潜伏性和不可逆转性,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也许要等到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以后才会显现。已有教训表明,任何进入新环境的外来物种,都有可能会在当地引发一场生态浩劫。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过程只经历了不足10年的时间,然而,转基因生物对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影响可能需要20年、50年甚至是100年才能被发现。转基因作物一旦进入自然生物链,其人造的特性和缺陷就会无休止地流传下去,永远无法被控制或被收回,对大自然的这种破坏是不可逆的。二、转基因作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n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会威胁到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环境。转基因作物不仅跨越了时空等外来的限制,更是打破物种之间自然规律的内在制约,对其他物种构成威胁,从而破坏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系统中的物种经过成千上万年的竞争、排斥、适应和互利互助,才形成了现在自然的整体性。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因为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也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物种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破坏自然和生态的整体性。由于转基因生物是一种外来物种,它比传统的外来物种对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可能更厉害。多样性是生态稳定性的基础,最近的研究表明,多样性生态社会有利于消除干燥和其他环境紊乱。同一生态系统的物种在一个既互助又竞争、既制约而又平衡的错综复杂的网络中相互联系,从而使整个生态系统得以存在。但是转基因作物却打破了这种和谐机制,自绿色革命推行转基因作物以来,已对全世界的生物多样性和食物安全性造成了有害影响,转基因作物在遗传上是均一的,因此有利于植病和害虫的肆虐;转基因作物需要大量投入肥料、水、杀虫剂和重型机械,这一切都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三、转基因技术对生态伦理观的挑战\n 任何一个自认是健康文明的社会里,科学的追求,不可能在道德与伦理的真空中进行。转基因技术与其他任何科学技术一样,不能回避或是无视伦理道德问题。生态伦理是对生态环境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生态伦理学中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人类中心主义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每个物种都将自己视为中心和目的,将其他自然存在物看作是手段和工具。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生物界不仅存在着生存竞争,还存在着互利共生。大自然本身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系统,物种之间具有相互依赖性,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在这种生态系统中,任何环节的变化或缺损,都会造成生态系统的剧烈变动,严重时甚至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只是生物链条上的一个普通环节,他完全依赖于自然界而存在。因此,人类只有将自然界也当作目的并维护自然界存在的利益,才能实现自己的生存利益。转基因技术对生态伦理观发出挑战,在处理人与自然界关系中,它没有体现人对自然界和对自然存在物的道德义务和道德关怀。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中的普遍应用,给生态坏境带来了潜在威胁,基因科技的发展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人类对生态圈和自然界的伦理意识受到了挑战。四、转基因作物研发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 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转基因技术不断突破而被广泛的应用到许多领域。数以万记的转基因细菌、病毒、植物和动物将被释放到生态环境中,其中某些可能会对地球的生物界造成灾难性的破坏,在世界散布不稳定甚至毁灭性的、不可逆的基因污染。人们不禁要问:转基因农业是可持续发展农业吗?现代人究竟应该持有什么样的生存观与价值观,应该持有什么样的发展观?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n自然环境对人类有着巨大的价值,人与自然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维护人类的持续生存与发展,确立人类生存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是生态伦理学最核心的思想之柱。这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具有很鲜明的伦理意义,维护人类的持续生存,必然要追求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并把其作为一个基本的生态伦理原则。(二)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原则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问题上,环境道德要求人们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意识到人类利用生物科技手段对自然进行盲目开发和利用所造的严重后果。尊重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包括保护生物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在转基因作物的开发和应用中,我们应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应该破坏原物种的生存环境。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人类为了可持续地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更有理性地介入到自然中去,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要求我们在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过程中,应将其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综合考量,实现三者共同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转基因技应用中应该遵循的生态伦理的最高原则。\n 综上所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原则、制定可持续生存的原则作为生态伦理的原则,在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中,起到了规范性的作用。这就要求科学界和伦理学界来引导人们以理性的态度对待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作物,在正视其潜在的生态风险的同时,加快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研究,并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伦理原则等来加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