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00 KB
  • 2022-08-27 发布

《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4y中国哲学史总结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3、周礼:西周统治者制定的一整套经济、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礼节仪式等。其屮心内容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分封制和世袭制。4、孔子的正名思想:孔子生活的春秋吋代,社会极为混乱,I口的秩序已经被破坏,新的秩序还未建立起来。因此孔子主张通过正名建立一个理想的秩序。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一个人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就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行,受到与位置相适应的对待。5、仁学思想(1)孝、悌:孔子认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表现为家庭中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而这里所说的仁,不是外在的、强制性的,而是有其心理基础的,这个基础就是孝。(2)忠、恕之道:为仁之方包插两个方面:从积极方面说,由己推人,尽己之力,成就他人,这也就是所谓“忠”;从消极方面说,宽容他人,宽以待人,不强加于人,这就是所谓“恕”。(3)克己复礼为仁:①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一旦能做到这一点,天下的人都会公认他做到了仁。②求仁完全是自律的。③必须在视、听、言、动各方面全面地符合礼,这也就是说,仁是一种全面的道徳行为。6、中庸之道(1)过犹不及,孔子认为凡事过和不及都是不好的,人的思想和行为最好的状态是屮道。即一切事务正当不易,做事不走极端而应稳定不变,要允执其中,叩其两端,即不走极端,中正不偏,恰到好处。(2)和而不同: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3)屮庸要以周礼为原则,要求治国要“导之以徳,齐之以礼表现在人事上面,就是以一种全观的视野、自我节制的心态对不同情况采取适中匀和的态度,兼容并蓄,冲突而融合,不走极端,不以强凌弱,争取各方面各人利益的最大化。7、老子道的含义:“道可道,非常道”(1)万物的本源。具体万物形成前的一种统一状态。(2)规律性。(3)治国、为人、处事的行动准则(智慧)。8、(了解)老子静观玄览的认识论p31:老子认为圣人是不用实践就有知识,不用观察就可以作出判断,不用实地去干就能取得成就。他主张一种闭H塞听的神秘主义的内心言观,并把这种直观比喻为一面最深妙的镜了,他称之为“玄览”。若一个人能够把这面镜了打扫的干干净净,没冇一点灰尘,保持内心的最大空虚,最确实的安静,这样力物就都呈现在面前,就可以抓住它们的本來状况去认识它们。10、墨子的兼爱思想:兼相爱,交相利。①交相恶导致争夺、战争。②爱以“利”为前提。③以“兼爱”为核心。A.用实际效果來体现仁义,否定主观动机。B.无等级,无差别。墨子提倡的“兼相爱”是以“交相利”作为基础的,也是以“交相利”为具体内容的。人人相爱相利,社会上相互残杀争夺的现象就自然消灭,也就达到了天下太平的大治局面。11、三表法(1)言必立仪:①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间接经验)②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直接经验)③用之:于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社会效果)。这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提出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命题,对后世产生了重耍影响。墨子的三表法带有明显的经验论的局限,具有忽视理性思维的倾向。12、墨子与孔子思想的比较:仁爱与兼爱;举贤与尚贤;礼乐与非乐;厚葬与节葬;生而知Z与三表法;命定论与非命;正名与以实定名;轻鬼神与明鬼神。13、孟子的性善论(1)卩q端是人之本性的自然呈现,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z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所以孟子认为没有四端,则不能成为人。(2)与告子的辩论:①人z性与物z性(人有本性)②以水譬性z辩(人本性善)③仁内与义外(仁,人心也;义,人路也。)④性犹杞柳之辩(人人皆可以为尧舜)14、荀子的性恶论(1)人本性恶(自然本性)荀子认为人生来就好利、好声色,这是人的本性。(2)善者伪也(人为,后天教化)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是因为他们经过学习,都能遵守礼法。而遵守礼法是人人都可以做到,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3)涂之人可以为禹。因为人本来是智的。15、虚壹而静的认识观(1)可知论。①人是有认识能力的,客观事物是可以被认识的。②知识、才能靠后天的获得。③“符验”一一用事实來检验理论。④“辨合”一一分析与综合相结合。⑤“解蔽”一一破除思想上的主观片面性。(2)虚壹而静①所谓“虚”,就是不要为已有的认识(知识)妨碍将要接受的认识。所谓“壹”,就是人可能同时有两种不同\n的认识。“壹”则要求人不要使同时接受的不同认识互相妨碍。所谓“静”,就是不要使幻象、假象扰乱正确的认识。①保持心的虚壹而静就可达到头脑的“大清明”。不为主客观所蒙蔽,得到正确结论。16、天论一一天人相分的自然观(1)天行有常,福祸由人。“天”就是自然界,有它自己的运行规律,并不因人类社会政治的好坏而改变。日月星辰的运转,春夏秋冬四吋的变化,这都是自然现象,并没有什么神秘可言。我们要“明于天人之分”。(2)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3)制天命而用之。与其慕天、颂天不如掌握、控制天的变化规律,因时制宜为生产服务;与其羨慕万物的生存,不如掌握它的规律,促进其成长,放弃人的努力而指望自然恩赐,那就不符合事物发生、发展的真实情况了。17、韩非子的法、术、势(1)核心“以君为主”(圣君立法,立法为君;人主施法,施法为主)(2)“以法为本”,“法”、“术"、“势”相结合①“以法为本”“明法者强,慢法者弱”A:制定成文法,并公布于众。B:要统一法令。地方无权立法,帝王是最高立法者。时间上统一,不能前后矛盾。C:法即刑也。(赏罚二柄)信赏必罚,赏罚有度,赏罚“合乎刑名”,厚赏重罚。②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难势)A:人主必须擅势,不能与臣下“共权”,更“不可以借人”。B:法必须依赖于政权,“法”“势”要结合,势是法的后盾。没有法的势会形成“人治”。③“法”、“术”“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A:任免考核臣下的方法。通过循名责实,可以知奸禁奸,可以觉察是否失职还是越权。B: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阴谋权术,暗中试探。18、性恶论(人与人是以计算之心相待)(1)人本性恶,利害计算之心相待。(2)顺人性,兴法治,19、参伍之验:(1)参,即比较;验,即验证。韩非把参验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2)以实际功效来检验。(3)认识也必须以实际功用为目的。20、董仲舒的著作有《天人三策》、《春秋繁露》。21、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评价):(1)君权神授,天有意志。①天生万物,百神之大君。②阴阳四时,天之意志。③“五行”为天之次序(相生序:土一金一水一木一火。五常,父子之序。故五行者,乃孝子忠臣之行也。相胜(克)序:土一水一火一金一木。朝代更替,五德始终)。(2)天人感应。①天人类同(共鸣共振)“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②人副天数(人之曾祖父),③天有谴告。(3)对天人感应的评价:董仲舒继承了西周以來关于“天道”、“天命”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吸收了春秋战国以來阴阳五行家的神秘主义思想,形成了自己的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对东汉《白虎通》的神学思想有很大的影响;给封建屮央集权专制以宗教神学的理论根据;为汉代后来谶纬迷信的兴起开了先河,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注意吸收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作为神道设教、君权神授的理论根据。22、性三品说: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圣人之性是天生的善,斗筲之性是天生的恶,都是不可改变的,因此也可以不叫做性。只有屮民之性,可以经过教化成为善性,可以叫做性。23、杨雄:西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主耍哲学著作是《太玄》(模仿《周易》)、《法言》(是模仿《论语》)024、桓谭:西汉末年东汉初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天文学家,主要著作是《新论》。25、“谶纬”是宗教神学与经学的混合物。“谶”是“诡为隐语、预决吉凶”的一种宗教性预言。是秦汉间的巫师、方士编造的预言吉凶的隐语、预言作为上天的启示,向人们昭示未来的吉凶祸福、治乱兴衰。“谶者,验也。”又名“符谶”、“符命”。有的“谶”有图有字,故称之“图谶”。“纬”与经相对而言。“纬,丝横织也。”是以巫师方士之言附会经典,假托瑞应以张扬天意的一种神学形态。范缜:代表作《神灭论》和《答曹舍人》,主要观点:(1)形神相即。“即”是不相分离的意思,也就是说神和形是不能分离的即神和形是既有区别乂有联系的不可分离的统一体,这是他的形神关系一元论观点。(2)形质神用。“质”是主体、实体的意思,“用”是有作用、派生的意思。这是说形是实体。是神的主体,而神只是形的作用,由形派生出来的。(3)人之质有知,木之质无知。不同的“质”有不同的“用”,精神作用并不是所有的“质”都有的“用”,只\n有活人的“质”才具有特定的“用”。(4)知、虑皆是神之分,不能离“本”(形体)而有知、虑。精神活动分为两类:一是能感受痛痒的“知,,即感觉、知觉;一是能判断是非的”虑“,即思维。这两类精神活动没有本质的差别,同是人的形体的统一的精神活动的两个方面。28、“得意在忘象”:王弼认为,要得到统帅一切事物的“一贯之道”。必须抛弃具体的物象,如果只停留在具体物象上,是不可能得到的。这就是“得意忘象”的理论。29、魏晋玄学发展阶段:(1)正始玄学(204年~249年)何宴、王弼创立,提出名教出于自然。何晏重要著作:《道德论》,《论语集解》,主要观点:①本末有无:“贵无论”②自然名教:“名教本於自然”名教的衰败是由於只注重形式的缘故,崇仁义,愈致斯伪。故必须抓住根本來维护纲常名教,这个根本就是“无”,“无名”或“道”。③圣人有性无情:圣人“无情而有性”,圣人“无喜怒哀乐”,其因在於圣人无情而有性。王弼重要著作:《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①本末有无:“贵无论”②动与静:“本静末动”③言意之辩:“得意忘象”和“得象忘言”④圣人有情无情:“以性统情”⑤自然名教:“名教本於白然”(2)竹林玄学(254年〜262年)阮藉、嵇康发展,提出越名教任自然。嵇康《声无哀乐论》,《养生论》,《释私论》,主要观点:①自然名教:“越名教而任自然”②声无哀乐论:声音和人的感情是两种不同的事物②明胆论:万物都是禀受元气而产生的。人性的善恶和才能,是市赋受的气质决定,赋受有多少,故才性有昏明。才性两者截然不同。阮籍《通易论》,《通老论》,《达庄论》自然名教:「折衷名教与自然」阮籍反对虚伪的名教而崇尚自然,对司马氏的篡夺表现消极不合作,但他并不是主张真正废弃名教,在他内心是要维护真正的名教。说明他的名教与自然调和的折衷思想。(3)元康玄学(290年前后)向秀、郭象极盛,提出名教自然合而为一。郭象《庄子注》万物独化论:「无待而独化说」;独化於玄冥:「玄冥之境」;足性逍遥说:「宏内游外」;自然名教:「名教即白然」30、(了解)郭象的“独化论”:一是说,天地万物的生成和变化都是口然而然的;二是说,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都是各口独立、互不相关而突然发生的。31、(了解)“冥然自合”:首先,他认为,客观世界是无法认识的。其次,他认为,任何事物的本性都是有限的,它的活动能力和范闱都不能超出其本性,也不应超出其本性而去追求本性Z外的东西。再次,基于前两个观点,他公开主张取消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活动。最后,他认为,对于事物及“理”只要顺其口然,就可以“冥然口合”,所谓“冥然口合”指通过主观的修养,消除主客观的差别和对立,取消人的认识活动,从而使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成为一种神秘的直接相合的关系。32、(了解)慧远的因果报应论.(I)明报应论无明为惑网之渊,贪爱为众累么府。二理俱游,冥为神用。吉凶悔吝,唯此Z动。失得相推,祸福相袭。恶积而天殃口至,罪成则地狱斯罚。此乃必然之数。心以善恶为形声,报以罪福为影响。本以情感,而应自来,岂有幽司?(2).三报论一口现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二口生报。生报者,来生便受。三II后报。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32、(了解)神不灭论首先,慧远认为,神不是物质性的东酋,神是-•种非常精灵的东西,是没有任何具体形彖的。他认为神的作用是无所不在,无处不有。其次,神是不灭的,神是从一个形体转到另个形体中就像火传给薪一样。由此证明精神可以不依靠任何一个具体的形体而独立白存、永不消失。33、僧肇主要著作有:《不真空论》、《物不迁论》、《般若无知论》等,收集在《肇论》一书中。\n34、物不迁论:183(1)即动以求静:其本质为动是幻象,静是实质。一般人所谓的变化的根据是,过去的事物不会延续到现在,所以说事物是变动的,而不是不变的。其实这恰好证明事物是不变的,证明“物不相往来”(2)各性住于一世:事物各自都只停留在一定阶段,没有发展、延续和变动。35、葛洪的著作:《抱朴子》内外篇,还有《神仙传》、《枕中书》、《隐逸传》。陶弘景著作《真诰》、《登真隐诀》、《养性延命录》、《真灵位业图》、《本草集注》(《神农本草经集注》)36、(了解)佛教流行的宗派: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密宗。37、(了解)玄奘:中国唯识宗的创始人,他和弟了窥基编译了《成唯识论》是代表作。38、四法界说: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39、法藏创立了华严宗,华严宗的影响40、(了解)慧能的主要著作《坛经》和慧能的观点:(1)顿悟:所谓顿悟,是凭自己木有的智慧“单刀直入”,一下子悟出佛理。(2)为了宣扬“顿悟成佛”的思想,提出“人性即佛”说,他认为人人不仅有成佛的本性(本心),佛性还是人的唯一本性;同时他认为佛在心中,即“自性真空”,心连“空”的观念其至成佛的念头都不追求,这就是佛的境地,也是人的木性。(3)为了宣扬“顿悟成佛”的思想,提出“无念为宗”的修行学说。心不受外物的迷惑,就是“无念”。(4)为了论证以上的两条教义,提出唯心论世界观,认为个人的心不仅是成佛的基础,也是客观世界的基础。41、韩愈的“道统说”:即韩愈反佛、道两教的思想武器。他所提倡的“道统”,从内容來说即孔孟的仁义道德思想。他认为,T専爱”即“仁”,行为合宜即“义”,实现“仁”和“义”的途径即“道”,内心具备“仁”和“义”的本性即“德”,但“博爱”并不提倡“平等”,“义”主要指“君臣、父子Z道”的等级秩序。他还认为,讲“道”和“德”不能离开“仁”和“义”。“道统说”在于论证儒家的仁义道德是封建社会的唯一合法思想,从而和佛教的出世主义相对立,是其反佛思想的理论根据。42、北宋五子:二程、张载、周敦颐、邵雍,洛学:程颐、程颍,关学:张载,闽学:朱熹,东南三贤:朱熹、张轼、陆九渊。(了解)道学:251是北宋初期周敦颐、程颗、程颐捉出的新形势的儒家思想体系,是古代儒家孔孟Z道与道家老庄学说和佛教唯心主义的结合,将封建社会等级制度说成天经地义,把封建道德基木原则即''三纲五常”绝对化、永恒化,满足官僚地主阶级进行精神统治的需要,为宋代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提供理论基础。(了解)理学:朱熹继承、发展了韩愈的道统论,他认为二程是直接继承孟子的,而他自己是继承二程的。他宣扬道统,也就是认为道学已经掌握了永恒的终极的真理,二程和朱熹的学派,后人称为程朱学派。程朱学派以理为中心概念,所以又称为“理学“。43、周敦颐的著作:《太极图谱》、《通书》,后人编为《周子全书》44、(了解)二程的夭理论:(1)提出以“理”为中心观念的体系,为道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认为世界的根源是“理”,也叫“道”或“天理”。(2)强调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区别。形而下是物质世界,形而上是“道”和“理”。形而上是行而下的根木。(3)对立的普遍性。(4))人的心中本冇知,在心上反省内求,就可认识一切莫理。46、张载的气一元论:张载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把“气”作为世界的实体,提出“太虚即气”说,认为有形有象可见的万物以及看来空艰无物的太艰都是气所构成的。气无形而有象,气的基本特点就是有运动,有静止,有广度,有深度。他还认为,气是经常运动永恒变化的,气的变化是有规律的。47、人性论:提出人性二元论。他认为,人也是气凝聚而成,“太虚”本性(天地之性)和阴阳二性(气质之性)的结合,便构成了人性。提出“变化气质说”。人的道德品质来源于生而具有的“天地之性”,人的各种欲望和一切不善都来白“气质之性”,气质不好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48、朱熹的理一元论:朱熹发展了二程的理一元论。(1)理的首要意义是事物的规律,理是可以离开事物而独立存在,且是事物的根本,在事物之先。而气是第二性的,是创造万物的材料。理与气不能相离。(2)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理,但太极是世界万事万物的最初根源,是最根本的理,也是道德的最高标准。(3)“理一分殊”即太极包含万物Z理,万物分别完整的体现整个太极。49、(了解)“格物穷理”论:他继承程颐的观点,认为人的心中生来就含冇一切事物之理,但必须通过“格物”功夫,就事物加以硏究,才能达到新的自己认识,从而对天地万物Z理了然。他还认为认识过程分为两段,第一段为“即物穷理”包括研究抽彖道理和具体事物的规律,第二段为“豁然贯通”,要达到第二段的飞跃,必须以第一段的渐进为基础。50、人性论:(1).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n朱熹认为人性有二:一是“天命之性”,也叫做“天地之性”,也就是先验的理性,是从作为世界本源的“理”得来的。一是“气质之性”,决定生来固有的感情、欲望等,是从构成身体的“气”得來的。他认为人是理与气结合而生成的,其所禀受的理,表现为天命之性;其所禀受的气,构成为身体,而气与理结合在一起,就表现出气质之性。(1)人心与道心朱熹把心分为“道心”和“人心”。本体的心,是天理的体现,叫做“道心”;感性情欲则为“人心”;受到物欲引诱或牵累,发而为不善的心,是“人欲”。朱熹认为,“人心”、“道心”也不是两个不同的“心”,它是同一个精神主体,只是从追求和满足于耳目的欲望上来讲,就叫做“人心”,从追求和实行天理上來讲,就叫做“道心”。朱熹认为“天理”和“人欲”是绝对对立而不可并存的,必须“革尽人欲”才能“复尽天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