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2 MB
  • 2022-08-27 发布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马克思哲学的创立

  • 5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与发展\n马克思哲学是近代社会和哲学发展的产物。它是适应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人类解放的需要而产生的,同时又是对以往科学哲学发展的概括和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为主题,以科学实践观为核心,深刻阐明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实现了哲学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为哲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的解放开辟了广阔的道路。\n马克主义哲学的当代状况世界民众以及学者对马克思贡献的认同: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通过网络评选,马克思被评选为千年最伟大、最有影响的思想家,第二位是爱因斯坦;稍后,路透社又邀请政界、商界、艺术和学术领域的名人评选“千年伟人”,对39名候选者的投票比较平均,爱因斯坦仅以一分的优势领先于甘地和马克思。\n马克主义哲学的当代状况当代哲学家对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的评价:萨特:马克思主义是当代文化的真正核心,是当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海德格尔:“无家可归状态变成了世界命运。因此有必要从存在的历史的意义思此天命。马克思在基本而重要的意义上从黑格尔那里作为人的异化所认识到的东西,和它的根子一起又复归为新时代的人的无家可归状态了。这种无家可归是从存在的天命中在形而上学的形态中产生,靠形而上学巩固起来,同时又被形而上学作为无家可归状态掩盖起来。因为马克思在体会到异化的时候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的一度中去了,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的观点比其余的历史学优越。但因为胡塞尔没有,据我看来萨特也没有在存在中认识到历史事物的本质性,所以现象学没有、存在主义也没有达到这样的一度中,在此一度中才有可能有资格和马克思主义交谈。”\n马克主义哲学的当代状况诺斯:“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现存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强调在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中产权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现有的产权制度与新技术的生产潜力之间产生的不适应性。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贡献。马克思理论体系认为,是技术的变化产生了这种不适应性,但这种变化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得以实现。”德里达:“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马克思\n本章内容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发展\n马克思哲学创立的社会基础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n社会条件(政治经济状况)社会条件(政治经济状况)产业革命导致了阶级矛盾的尖锐化;18世纪中期——19世纪40年代英——法——德1834年关税同盟后发展较快,与法国毗邻的莱茵省在19世纪20年代就采用了机器,建立了工厂制度。“有一次我和这样一个资产者在曼彻斯特街上走,和他谈到工人区的恶劣的不合卫生的建筑体系,谈到这些地区的可怕的居住条件,我说我还没有看到比曼彻斯特建筑得更坏的城市。他静静地听完这一切,在走到拐角上和我告别的时候,他说‘……但是在这里到底可以赚很多钱。再见,先生!’”\n社会条件(政治经济状况)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导致了工人阶级的觉醒。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n英国宪章运动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资产阶级打开进入议会的大门,人民群众仍处于无权境地。1836年,伦敦工人协会成立。1837年6月,协议拟定争取普选权的文件:年满21岁的男子具有普选权;秘密投票;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议员支薪;设立平等的选区和议会每年改选一次。1838年5月8日,该文件以“人民宪章”名称发表(宪章运动由此得名)1839年2月4日,全国的宪章派在伦敦召开第一届代表大会 ,并通过致议会请愿书。在请愿书上签字的人达125万人以上。\n英国宪章运动1840年7月,全国宪章协会成立。恩格斯称之为第一个近代工人政党。1842年,运动进入第二次高潮。签名人数达300万人以上。提出:废除新济贫法;限制工时;实行政教分离。1848年,运动达到第三次高潮。签名人数达197万。\n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1年初,里昂工人掀起一场运动,举行集会、请愿、游行。要求:提高工资。1831年10月,与包买商谈判达成最低工资协议。但随之在七月王朝商业大臣的支持下 , 包买商撕毁协议1831年11月21日,工人举行抗议示威,与军警发生冲突,工人一度占领里昂城。起义很快被七月王朝政府调来的军队所镇压。1834年4月9日,由于政府逮捕和审判罢工领袖,发布禁止工人结社集会的法令,里昂再度爆发工人起义。提出: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政体。\n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1844年6月4日,以争取提高工资被拒绝为导火线,在欧根山麓两个纺织村镇彼特斯瓦尔道和朗根比劳爆发纺织工人自发的起义。起义队伍扩大到3000人,以简陋武器迎战前来镇压的包括骑兵和炮兵的政府军。1844年6月6日,起义被镇压。\n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科学前提哥白尼开普勒\n伽利略\n15世纪后半期,到18世纪末,自然科学发展的第一阶段\nM·J·施莱登T.A.H.施万焦耳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者之一达尔文德国植物学家德国动物学家生理学家进化论的主要奠基人细胞学说的发现者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前提19世纪以后,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第二阶段\n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的自然科学状况能量守恒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自然科学成就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影响通过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通过产业革命\n能量守恒定律在孤立系统中,能量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在转换和传递的过程中,各种形式,各个物体的能量的总和保持不变。整个自然界也可看成一个孤立系统,而表述为自然界中能量可不断转换和传递,但总量保持不变。盖斯(俄国化学家)能量在化学反应中守恒迈尔(德国医生)海员静脉中血液颜色变化——食物中化学能与热能的等效性海水在风暴中的温度变化——热和机械运动的等效性热功当量:1卡=365克力·米焦耳(英国酒商和业余物理学家)热功当量值:4.51焦/卡运动不灭\n细胞学说施莱登(耶拿大学植物学教授)细胞是一切植物结构的基本的活的单位和一切植物借以发展的根本实体。(1838年)施旺(卢万大学解剖学教授)把细胞学说扩大到动物界:有机体的基本部分不管怎样不同,总有一个普遍的发育原则,这个原则便是细胞的形成,一切有机体都以单一细胞开始有生命。(1839年)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按着一定的规律分裂、增殖的结果,而细胞本身的成分则是无机物。\n生物进化论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发展,又称演化。evolution一词来自拉丁文evolutio,表示展开或把一个卷紧的卷松开的意思。《易经》把自然界还原为天、地、雷、风 、水 、火 、山 、泽八种基本现象,并试图用“阴阳” 、“八卦”来解释物质世界复杂变化的规律。阿那克西曼德生命最初由海中软泥产生,原始的水生生物经过蜕变(类似昆虫幼虫的蜕皮)而变为陆地生物。牛顿地球由第一推动力而运转起来,以后就永远不变地运动下去。林奈(瑞典博物学家,现代生物分类学的奠基人)生物种原来是这样,现在和将来也是这样。康德在不变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n生物进化论拉马克(法国生物学家)物种是可变的,物种是由变异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在自然界的生物中存在着由简单到复杂的一系列等级(阶梯),生物本身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意志力量”驱动着生物由低的等级向较高的等级发展变化。生物对环境有巨大的适应能力;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生物的变化,生物会由此改进其适应;环境的多样化是生物多样化的根本原因。环境的改变会引起动物习性的改变,习性的改变会使某些器官经常使用而得到发展,另一些器官不使用而退化;在环境影响下所发生的定向变异,即后天获得的性状,能够遗传。达尔文-华莱士生物都有繁殖过剩的倾向,而生存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所以生物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在同一种群中的个体存在着变异,那些具有能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的个体将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不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被淘汰。如果自然条件的变化是有方向的,则在历史过程中,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变异就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变异。由此可能导致亚种和新种的形成。\n生物进化论生物进化论间断模式渐变模式图2进化的模式图1进化的形式适应辐射趋同进化平行进化\n自然科学成就对马恩的影响通过何种途径产生影响黑格尔哲学(要从自然界和历史中举出恰当的例子来确证辩证法纲要)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实际上是自然科学成果在生产上应用的结果)影响的结果不同“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由于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指出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恩格斯《反杜林论》\n25古典政治经济学(社会科学前提)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n社会科学前提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理论尤其是阶级斗争学说米涅基佐\n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三大空想主义者近代社会科学的发展\n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唯心主义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康德和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n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理论来源“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Wasvernünftigist,dasistWirklich;undwaswirklichist,dasistvernünftig.)」。——《权利的哲学纲要》“对现实的抽象就是对现实的毁灭”黑格尔\n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理论来源费尔巴哈批判了康德的不可知论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肯定自然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时间、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新形式,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对宗教神学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但他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他的唯物主义依然是形而上学的,社会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费尔巴哈\n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理论来源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历史观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观复辟时期法国历史学家的历史观黑格尔的历史观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n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人是环境的产物优点:不应从人们的观念和思想中寻找历史动因,要从环境中寻找。缺点:不懂环境是人们物质生产的结果;把法律和政治看成是环境,但又看成理性,好的理性产生好的环境,陷入唯心主义;人民主权的思想三权分立说洛克:立法权、行政权、同盟权孟德斯鸠: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议会、内阁和法院掌握,各自独立行使职权,又相互制衡。卢梭的契约论国家是社会契约的产物。人民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自由平等的权利,订立契约,组成国家;国家的最高权力是属于每个参加订立契约的人,主权应完全属于人民,国家应当代表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即“公意”。\n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观16世纪莫尔(英):《乌托邦》康帕内拉(意):《太阳城》17世纪温斯坦利(英):《英国被压迫贫民宣言》、《新正义法典》、《自由法则》18世纪摩莱里(法)马布利(法)19世纪圣西门(法)傅立叶(法)欧文(英)\n各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不同特点16-17世纪对未来的理想社会主义制度只是一种文学描述;提出了“实行公有制”、“人人劳动、按需分配”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但对社会主义的设想还只是粗糙而简单的轮廓。18世纪对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的认识从文字描述进入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并用“法典”形式作出明确规定;对私有制,尤其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了批判,认为私有制引起经济上的不平等、进而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有了初步的阶级观点,主张实行绝对平均主义的、苦修苦练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时,以农村公社和手工工场为原型;赞同君主制、终身制、家长制等。19世纪对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和道德观念进行了批判,并得出一些接近历史实际的结论;一般都肯定人类社会的历史是有规律地向前发展的过程,反对把资本主义看作是永恒不变的思想。(圣西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主义制度时以大工厂为原型,废除私有制、消灭剥削、人人劳动等等。\n复辟时期法国历史学家的历史观基佐(1787-1874)注重财产关系“为着理解政治制度,应该研究社会不同的阶层及其相互关系。为着理解这些不同的阶层,应该知道土地关系的性质。”看到了阶级斗争在历史上发生的作用“在13个世纪的过程中,法国有两种人民:胜利者和失败者的人民。在13个世纪中失败者的人民为着推翻胜利者人民的统治而进行斗争。我们的历史就是这种斗争的历史。在我们的时代里进行了决战,这个决战称之为革命。”看到的只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n黑格尔的历史观形式抽象,内容现实,体系保守,方法革命。哲学具有巨大的历史感用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历史,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服从于一定的规律的。没有从人的思想动机出发来说明历史,不把历史事件看成是偶然性事件的堆积,而是透过人的思想和动机来揭示规律,最后把历史归结为绝对观念。包含着对人的劳动的深刻认识斯巴达衰落的原因在于财产状况的极端不平等;关于一个民族的宗教观点和在这个民族中间发生的一切解放运动,都必须在这个民族的经济活动中去寻找说明:古希腊城市内部“各党派”间的斗争乃是希腊经济发展的结果;国家婚姻制度的产生也同人类的经济史密切联系。\n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坚持唯物主义的立场,以自然为基础而肯定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把思维看作是存在的产物。是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人体现了思维与存在的这个统一,人构成了新哲学的核心。以人的本质的异化,人的观念的异化来说明神和神学,强调不是神创造人,而是人创造了神。\n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康德费希特参加青年黑格尔派活动时期\n马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马克思作为思想家的基本素质1、具有为人类的幸福而斗争的理想和愿望2、注意研究事物自身的特殊本质《莱茵报》时期:用事物本身的语言来说话。“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反对用事物之外的一般理念、逻辑来说明事物,强调要研究事物自身的理念,逻辑,研究事物的特殊性。《德法年鉴》时期:反对教条式地预料未来,主张在批判旧世界(现实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勤奋好学、勇于批判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具有一往无前、彻底革命的精神能站在他所处时代的最高历史水平上\n马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某些差别马克思善于理性思考,具有思辨的能力。恩格斯善于观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对马克思影响较大的是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黑格尔关于人的劳动的见解,费尔巴哈的人本学观点。 对恩格斯影响大的是自然科学的成果,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关于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黑格尔的历史过程的思想,费尔巴哈关于思维与存在统一的思想。第二点差别的直接后果是:马克思更多的关注的是如何通过发挥人的自由与创造力,通过弘扬人的实践的革命和批判的本性来达到人类解放的目标。而恩格斯则更强调揭示某种普遍的必然的历史规律而保证人类解放的实现。\n开始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莱茵报\n实现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转变1843年,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实现了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恩格斯在《德法年鉴》上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标志着恩格斯也实现了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转变。\n异化劳动理论在科学世界观形成中的重大作用及其局限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对宗教、国家和法的批判进到对“市民社会”(社会物质生活关系)的批判,从哲学进到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提出了劳动异化理论,并在这一理论基础上阐发了自己的这些、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思想。\n从异化劳动理论到唯物史观的过渡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神圣家族》,标志着从劳动异化理论向唯物史观的过渡。《神圣家族》批判青年黑格尔学派的思辨唯心主义和唯心史观,用唯物辩证观点解决思维存在的关系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接近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进一步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n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1845年春,马克思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形成。标志着在哲学史上实现了一次彻底的革命,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式创立。\n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马克思和恩格斯阐明了科学的实践观,并将之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一切旧哲学的根本特征,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他们进一步论述新世界观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形成系统的唯物史观。第一次把对历史的解释奠定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从而把唯心主义从“最后一个避难所”中驱逐出去。“唯物史观”被恩格斯称为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它从哲学上为科学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n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世马克思和恩格斯把1847年出版的《哲学的贫困》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作为新世界观公开问世的标志。\n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中对自己哲学的丰富和发展\n参考书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n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