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0 KB
  • 2022-08-27 发布

读《庄子哲学》心得(一)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读《庄子哲学》心得庄子的人生哲学 ——读《庄子》有感 庄子是个非凡的思想家——他是中国思想史上最富有浪漫诗情、生命体验和批判头脑的诗人哲学家,他妙解生死、漫画人生的旷达与幽默,让一代代的中国人倾心。 庄子的人生哲学,不是一种救世学说,而是一种拯救人心,寻求个人解脱的学说。在庄子看来,“事之变,命之行”自有其客观必然性,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庄子不信上帝,不信鬼神,也不寄希望于明主圣主,不相信“英雄创造历史”,他唯一崇拜的就是哲人。哲人,在晚周时代被称为“士”,即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手里拿着通向真理殿堂的钥匙,然而它不能决定社会的价值取向。这一点庄子看得很清楚,他不仅看清了自己的时代,而且也看清了身后几千年的时代。所以,庄子未曾赋予“圣人”,“至人”以重大的历史使命。 第5页共5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n“方今之时,仅免刑焉。”(《庄子·人间世》庄子奢望这种解脱也仅限于从天刑中解脱。他对社会的看法是悲观的,甚至是敌视的。这是对现实的否定,对过去的眷恋,也是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庄子认为,自从有亲疏、贵贱、富贵、穷达的差别以来,人性就被扭曲了,所以他眷恋上古时代,向往未来”至仁”、“至贵”、“至富”、“至愿”的大同社会。无论对奴隶主的统治,还是对地主阶级的统治,他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好感。如果说他的思想不自觉地打上了阶级的印记,那也只能是士阶级的关于社会理想的印记。 庄子这样的“士”是地地道道的知识分子,知识是他们唯一固定的资本。春秋战国时期,专门从事精神建筑的士阶层已经彻底从统治层分离出来,丧失了对物质财富的所有权。这种分离使得士阶层具有了独立的品格,但也被投进了心物二元分裂的深渊。士阶层有独立的品格,却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以致于不得不依附于物质贵族求生存。他们自视极高,却又不能像君主那样一言定天下,所以又不免有一种失落感。庄子对社会的态度,便是既轻蔑又失望,他的人生哲学所反应的,已是丧失了物质领地而拥有文化的士君子的心态。他的人生哲学的终极目的,也正是士阶层在乱世中如何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求生存的哲学。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间世》)历史的兴衰荣辱不决定于知识分子的存在,圣人可以营运而成。如果生不逢时,不幸遇上“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的乱世,就只能求生存。但庄子傲睨权贵,悻直有余而游刃不足,这便决定了他“非遭时”而被当权者冷落,只有去做避世君子。 庄子的入世思想同他寻求个人解脱的人生哲学是相一致的,这与凭借“士”的身份沽名钓誉之徒不同。的确,庄子对政治心灰意冷,也厌恶官场上的众生相。《庄子·列御寇》载:“或聘于庄子,庄子应其使曰:‘第5页共5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n子见夫栖牛乎。在以文绣、食以刍叔、及其牵而入于太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为统治者做“内圣”,而无“外圣”,是救不了人世间的。其实,隐士也不可能与社会完全隔绝,只要有人烟的地方,就没有所谓“世外桃源”,庄子也不可能离开社会谈纯粹的个人解脱。庄子避世,是避官场,不是避人。《山木》载,庄子曰:“且吾闻诸天子曰:‘入其俗,从其令。’”可见,庄子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味。《人间世》云:“法言曰:‘无迁令,无劝成,过度益也。’迁令劝成殆事,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可不慎与。”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从俗”。“乐其俗,安其居。”道家圣人不过身在世俗,游心天地罢了。 《人间世》又云:“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二,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于悦生而恶死。”庄子不反对“爱亲”、“事君”,但认为应该顺情行事,不受个人喜怒哀乐驱使。从俗是“顺物”的社会表现,正像“顺物”是不得意的一样,从俗也是不得已的事。像惠施那样为人臣子,便只好从俗,顺从君臣之义。如果你不愿这么做,那就只有“喻牛辞相”,去做一个普通百姓。但无论从俗还是避世,庄周都劝众人不要有所作为。“方今之时,仅免刑焉”,在乱世中能求全生,尽天年,已经可以满足。如果你梦想拯救社会,则外受人间刑戮,内受“遁天之刑”,永远得不到“悬解”。 第5页共5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n而所谓“俗”,本身就包含着进化。《应帝王》云。“有虞氏不及泰式,有虞氏其犹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仁、义、知、教、德、商,这些都“俗”,把这些俗一一剥去,剩下的便是“天鬻”,那也只不过是上古社会的“俗”。齐古今的庄子自己不免厚古薄今,违悖了他不遗是非的宗旨。倒是他的血肉之躯,不得不与物俱化,在晚周俗世中做一个从俗的俗人。他也未尝不想脱俗,但真要脱俗,须先超越自我。个人最高意义上的解脱,离不开“使物自喜”、“无害私”的社会环境,个人这样去做了,影响的只是自家一人,别人偏偏要把他的意志强加给你,你又怎么能逍遥。所以你超越了自己也难以求生。 从庄子的避世、从俗到明正之治,我们可以看出庄子政治学说的深刻矛盾。避世是庄子个人遭遇所使然,他自己也未尝过得如鱼那般的“从容自得”;从俗是现实所使然,子亲之情、君主之义直到现在也没打破,庄子当然也不可能大破;明王之治是理想所使然,这个理想直到现在也没实现,庄周当然也无法实现。他相信避世是快乐的,又承认从俗是迫不得已,心里却怀着对人人平等的上古社会的眷恋和对“无害私”、“使物自喜”的未来社会的憧憬。 庄子的人生哲学,使我懂得要以大境界来看人生,感知己心,淡泊心态,合乎自然。读过此书,让我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智慧的砝码,得到了力量的源泉,伴随了身心的成长,满足了心与心的交流,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细腻意境。 也使我认识到于己于人,无论处在何种岗位上,环境只是一种需要我去顺应的外在世界,而坚持自己内心的秉性而不随波逐流,并让自己尽力把自身的潜能激发到最佳状态,那也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成功。 第5页共5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n机械一班 车晓龙 第5页共5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