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哲学思想 72页

  • 233.50 KB
  • 2022-08-27 发布

庄子哲学思想

  • 7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庄子哲学思想第七章\n主要内容以道为本体的宇宙观相对主义存在论相对主义认识论逍遥游的人生观老庄思想异同之比较\n一、庄子简介(一)庄子其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庄子画像\n(二)庄子其事庄子经常衣衫褴褛,却毫不在意。有一次,魏王召见他,见他一身补丁,问道:“先生这么有学问,为什么这么狼狈呢?”他一针见血地回答:“活在这种世道,怎么能够不狼狈呢?”言下之意,世道上昏下乱,衣锦玉食的人统统都是生疮流脓的家伙。\n庄子借粮,涸辙之鲋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魏文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封地上的收入),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鲫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引)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常在一起的),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n做一只自由的小猪楚威王闻庄周贤,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意为小)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n庄子论儒士,鲁国少儒庄子见鲁哀公。哀公曰:“鲁多儒士,少为先生方者。”庄子曰:“鲁少儒。”哀公曰:“举鲁国而儒服,何谓少乎?”庄子曰:“周闻之,儒者冠圆冠者,知天时;履句履者,知地形;缓佩者,事至而断。君子有其道者,未必为其服也;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公固以为不然,何不号于国中曰:‘无此道而为此服者,其罪死。’”于是哀公号之五日,而鲁国无敢儒服者,独有一丈夫僻服而立乎公门。公即召而问以国事,千转万变而不穷。庄子曰:“以鲁国而儒者一人耳,可谓多乎?”《庄子·田子方》。道家论儒家,不是纯粹的攻击,其实就是类似这种情况。由上可知庄子机智、幽默风趣。\n庄子轻相位鸱得腐鼠《秋水》篇记载:惠子在梁国做宰相时,庄子去看他,谣言说庄子是来代替惠子的相位。惠子心里着慌,便派人在国内搜索了庄子三天三夜。后来庄子去见惠子,对他讲了一个寓言: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chī)得腐鼠,鹓雏(yuānchú)过之,仰而视之曰:“吓”!\n庄子巧妙地讽剌了惠施,说他象鸱得腐鼠一样占据梁惠王相位,还担心鹓雏(喻庄子)去抢。这故事恐怕是他的学生假托的,不过庄子与惠子,在现实生活上确实有很大的距离;惠子处于统治阶层,免不了会染上官僚的气息,这对于“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的庄子,当然是很鄙视的。据说惠子路过孟诸,身后从车百乘,声势煊赫,庄子见了,连自己所钓到的鱼也嫌多而抛回水里去。《淮南子·齐俗训》\n他们两人,在现实生活上固然有距离,在学术观念上也相对立,但在情谊上,惠子确是庄子生平惟一的契友。这从惠子死后,庄子的一节纪念词上可以看出: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楚国郢人捏白士,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替我试试看。’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自从先生去世,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谈论的对象了!”《徐无鬼》在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纯厚真挚之情。能设出这个妙趣的寓言,来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谊,如此神来之笔,非庄子莫能为之。\n(三)庄子其书庄子的学术思想保存在《庄子》书中。《庄子》一书,《汉书·艺文志》著录52篇,现存33篇,计内篇7,外篇15,杂篇11。学术界一般认为,该书是庄周学派的著作总集,最有可能出于庄周之手的是内7篇。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n《庄子》一书的表现形式《庄子》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形式。其书“寓言十九”,意即绝大部分是寓言。所谓“寓言”,乃言在此而意在被。作者借助河神、海神、云神、元气,鸱鸦狸狌、山灵水怪,演为故事,来讲述一定的道理。\n所谓“重言”,是借重古先圣哲或当时名人的话,或另造一些古代的“乌有先生”来谈道说法,让他们互相辩论,或褒或贬,没有一定之论。但在每个场合,却都隐藏着庄子。“卮(zhi)言”即无心之言,或酒后之言,没有很强的主观性。卮一说是酒器,卮满则倾,卮空则仰,空满任物,倾仰随人;一说是漏斗,所谓“卮言”,就是漏斗式的话。漏斗丰而无底,隐喻无成见之言。\n庄子说的话,只是从不同角度替大自然宣泄不同的声音。《庄子》的暗示性无边无际,涵盖面无穷无尽,给人以广阔的想象中间,可以做出多重的、创造性的解读。鲁迅先生对庄子文章的评价极高,说庄子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庄子被唐明皇封为南华真人,代表作《庄子》受封为《南华经》。\n二、以道为本体的宇宙论1、道是绝对的存在“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n第一,道是无形无象的非感性实体,人们可以领会它,但不能感知它;第二,道是最高的永恒的存在,是宇宙万物的终极原因,不生不灭;第三,道存在于宇宙的每一个时空,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是万事万物的本体。不仅天地因道而生,且鬼神也因道而神。\n2、道是万物最终的根源道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存在的根据,因而又广泛地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东郭子问于庄子,‘所谓道,恶乎在?’”庄子回答说无所不在。再进一步追问,庄子回答说,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无论什么事物之中都有道,任何事物离开了道便没有存在的可能,道的现实性即表现于其普遍性之中。在这里,庄子的譬谕不是为了说明道的卑下,而是为了说明道无所不在的性质。\n三、相对主义的存在论庄子哲学是中国古代典型的相对主义思想。在他看来,无论是事物的存在、性质、相互关系以及人们对它们的认识都不具有绝对的意义,而都是相对的。\n1、事物的存在及其性质是相对的“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用组成事物的要素来说明要素不是事物本身,不如用非事物的要素来说明事物的要素并非事物本身;用白马来说明白马不是马,不如用非马来说明白马不是马。整个自然界不论存在多少要素,但作为要素而言却是一样的,各种事物不论存在多少具体物象,但作为具体物象而言也都是一样的。所谓彼此乃相比较,相互依赖而存在,任何一方都不能离开另一方,且所谓彼此是相对的,甲以此为此,乙可能以此为彼;在此为彼,在彼为此,由此推论,事物的生死也是一样。没有生就没有死,同样,没有死也就没有生。此物之死乃他物之生,此物之生乃他物之死。凡物概莫能外。\n2、事物表现出来的差别也具有相对性“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未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矣。”什么为大,为小,实际上是不确定的,没有绝对的大,也没有绝对的小,任何事物与此物相比为大。与他物相比又为小,要说大,毫未可以为大,丘山可以说小;要说小,天地可以为小,米粒可以说大。所以,“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未,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杨子,而彭祖为夭。”\n庄子的最终结论是万物齐一,事物之间的不在任何差别。他强调相对主义,实际上是为了取消事物之间的差别,既然事物的存在及其性质都是相对的,没有任何确定性,因而没有必要执着于这些差别,庄子说:“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n“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道观之,物无贵贱。”所谓大小多少美丑等等都是不确定的,那么我们衡量事物是否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庄子的回答是肯定的,这个标准就是道,道不仅是客观的,而且是绝对的。道的客观性在于无所不在,无所不有,它的绝对性则表现为道是唯一的,永恒的,它既超越于万物,又在万物之中,而不是与别的事物相比较而存在,因此,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只有道才是绝对的,宇宙万物都是道的产物,对于道来说,它们是平等的,无差别的。\n事物的确定性、差别是暂时的、不稳定的,只有事物的不确定性、无差别性才是永恒的、绝对的。庄子否认相对静止的确定性,于是便得出了“以生死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的错误结论。我们应当吸取这一思维的教训。\n四、相对主义认识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反映,在庄子的思想中,既然客体自身是相对的,那么主体对它们的认识也是相对的。人的认识能力及其认识都是相对的。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认为,要证明哲学认识的可靠性,首先必须证明人的认识能力,即人的认识是否可能,他的结论是:人的认识是可能的,但人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庄子在这个问题比康德走得更远。他从根本上怀疑人的认识能力,因而怀疑人的认识。\n望洋兴叹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岸矣清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n濠梁之辨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秋水》\n庄周梦为蝴蝶相对主义认识论和怀疑论是相通的,庄子即不仅怀疑人的认识能力,而且怀疑人的认识活动本身的真实性。“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籧(qú,原意为惊喜的样子,此处为惊疑的样子)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齐物论》人醒着时,把睡觉时的意识称为梦,那么,相对于感觉来说,醒着时是否也只是一个梦呢?哪个是真梦,事实上很难确定。\n谈梦庄子说:“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睡梦里饮酒作乐的人,天亮醒来后很可能痛哭饮泣;睡梦中痛哭饮泣的人,天亮醒来后又可能在欢快地逐围打猎。正当他在做梦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做梦。睡梦中还会卜问所做之梦的吉凶,醒来以后方知是在做梦。人在最为清醒的时候方才知道他自身也是一场大梦,而愚昧的人则自以为清醒,好像什么都知晓什么都明了。\n认识的是非和标准也是不确定的庄子认为,由于人的认识能力及认识是相对的,因而,认识正确与否即是非和标准也是不确定的。“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各人有各人的是非,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认识标准,故毛嫱西施,人以之为美,而鸟见之高飞,鱼见之深入,麋鹿见之决骤。\n狙公赋芧(xù)第一,是非标准具有主观性。由于人们不能以道观物,而以物观物,所以只见其异而未见其同。在是非标准上也一样,其实大家执着的各自的标准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喜。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事物的差别是相对的,无差别是绝对的,所以是非标准化的差别同样也是相对的,受着认识主体主观感觉的影响。\n第二,是非的标准本身还有一个标准的问题。我们说,“我在此讲述的庄子的思想是符合庄子本来的思想的。”这是一个事实陈述。在庄子看来,这一陈述的真理性无法得到证明或否定。\n没有任何必要认真对待是非是非是相对的,没有确定不变质性,因而没有任何必要认真对待是非,而要和之以天倪:“何谓和之以天倪?曰:是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则是之异乎不是也亦无辨;然若果然也,则然之异乎不然也亦无辨。”和之以天倪即以不是为是,以不然为然,不执着于是非。\n一问三不知庄子最后的结论是:既然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的标准都是相对的,那么人们也就不可认识客观世界。这是庄子相对主义认识论的必然结论。《齐物论》刻画了这样一个寓言:“啮缺问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恶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恶乎知之!’‘然则物无知邪?’曰:‘吾恶乎知之!’”\n不知之非知可能啮缺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傻乎乎地站在原地,没有离开的意思,王倪就说话了:虽然,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虽然我什么都不知道,还是尝试着说几句吧。我现在问你,你怎么知道我如果说自己知道就是知道?也可能事实上我并不知道。你又怎么知道我如果告诉你我不知道就真的是不知道吗?也许我真的是知道。\n《齐物论》说:“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鰌然乎哉?木处则惴慄恂惧,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王倪说,我再问你:人如果睡在潮湿的地方就会得腰病,严重的还会让一个人送命,泥鳅也是这样的吗?泥鳅是不是也希望和人一样要睡干燥、暖和的大床才舒服呢?把人放到树上就会害怕,心脏病也犯了,血压也升高了,猴子是不是也会这样呢?人愿意住屋里,泥鳅喜欢泥潭,而猴子则呆在树上才快乐,你说说看,这三个东西谁更知道居住何处才是对的呢?\n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咀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人喜欢吃羊肉、鸡肉什么的,而麋鹿却以青草为美味;茅厕里的蛆认为粪便很好吃,而猫头鹰对老鼠,特别是死后发臭的老鼠情有独钟,比人看到海参鱿鱼还高兴。那么,人、地上跑的麋鹿、茅厕里的蛆、天上飞的猫头鹰谁更知道哪种东西才更好吃呢?人说鸡肉好吃的很,但麋鹿说那比吃土都难受;人说臭老鼠不能吃的,吃了会拉肚子,猫头鹰说臭老鼠好的很,全身都是蛋白质,营养高得很。\n猨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鰌与鱼游,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猨猴喜欢和猵猴在一起,麋与鹿交往很快乐,泥鳅和鱼在同样的环境生活感到很舒心。这时候人又开始说话了,那些什么猴呀,鹿呀,鱼呀,和它们生活在一起多痛苦啊,和毛嫱丽姬这样的美女在一起才幸福呢。但人认为最美的毛嫱丽姬鱼见了会怎么样呢?它们不是赶快去亲近,而是钻到水的深处去了,鸟见了也赶快飞得高高的,麋鹿见了拔腿就跑。显然人喜欢的它们却唯恐躲避不及。那么这四类东西谁更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呢?天下到底有没有“美”呢?是真“美”?还是你自己心里的“美”呢?\n他认为,由于事物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其性质无法确定,加上人的认识具有相对性,因此,客观世界及其本质是不可知的。庄子的相对主义不可知论比别的不知论和怀疑论者更彻底。任何不可知论者都是不彻底的,一般的不可知者作出一个结论:世界是不可知的,即是说,至少在这一点上是可知的庄子对主体存在的真实性予以怀疑,认为世界是不是可知的这一问题本身也是不可知的,是一个比较彻底的不可知论者。\n五、庄子的人生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主张积极入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而以兼善天下,建功立业为矢志;佛教则追求解脱出世,把人生的幸福与完善寄托于来生;道家提倡遁居避世,超越功名利禄,追求心理的平衡与内心的宁静。道家的这种人生态度,在庄子的思想中表现得最为典型。\n庄子继承了老子与世无争的思想,强调安时处顺。但是,和老子无为而无不为有异,庄子哲学追求一种更高的精神超越,这一理想的最高境界不是一种执着的追求,而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这反映到对待现实生活上,便是不争不怒,自然无为,安时处顺。\n庄子的人生态度第一,崇尚自然,无以人灭天。庄子以道无情无信,自本自根地化生天地万物,它是一个绝对自然的过程。崇尚道的至高无尚性和绝对性,即要求人们尊重自然,因为任何非自然的事物或行为都与大道相背,是对自然之道的破坏。\n《秋水篇》说:“河伯曰,‘何谓天?何谓人?’北海若曰,‘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自然而然的叫做“天”,非自然的即叫“人”,自然是事物本性、本质,非自然是对本性和本质的破坏。\n浑沌凿窍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应帝王》\n第二,无为以保身庄子认为,保真全身有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即以道相处而无为。他认为,人有为则有害,无为则无害。“今之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铘,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道即宇宙的造化者和主宰,它要求事物无条件地服从其安排,任何主观的努力,都会使自己遭到不幸的命运,人应当无为。\n庄子由此进一步推论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人不仅要无为,无所作为,而且还应当使人觉得不能有所作为,即无用,才能保全自己。\n《人间世》描写了这样一个寓言,一位木匠带着徒弟在齐国见到一棵巨大的栎社树,粗有百围,连它的枝也可做船,木匠对此树看也不看,徒弟感到奇怪,便问为什么,木匠回答说:“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有用即是对生命的威胁,无用才能起到保全生命的最大的作用。老子提倡无为是要达到无不为的目的,而庄子的无为则只为了保真全身,这是两者的不同之处。\n第三,乐天安命庄子提倡自然无为,便要求人们听从道的安排,他概括为乐天安命,安时处顺。他认为,人类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命运在冥冥之中安排的,它们不可改变,也不必改变:“死生、存亡、穷达、富贵、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待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在命运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正确的态度应当是默默地服从命运。“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与大化之道同一。自然的就是最好的。人所自然拥有的之外的其他的一切,对人来说都没有实际的意义,反而是生命的负担和枷锁。\n六、庄子的“逍遥游”与理想人格庄子提出相对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即“逍遥游”的理想生活境界,他以进入这种境界的人(即“至人”)为理想人格,以“无己”、“无功”、“无名”作为理想品格。这实际上也就体现出了道家的出世思想。\n不自由的根源——“有所待”、“有己”1、“有所待”——有条件,受条件的制约,包括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肉体精神)。列举锟鹏展翅与列子“御风而行”来说明。2、“有己”——有自我意识,意识到自己与环境的对立与差别。\n(二)自由的理想境界—— “无待”、“无己”庄子认为要实现这种自由的理想境界,就应该摆脱一切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做到“无待”,才能做到“无己”,这样才能“逍遥而游”。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己”是最高的境界,只有做到无己,才能做到无功、无名,所以只有无己的至人才能逍遥游。\n(三)实现自由的修养方法1、轻名利庄子人生观以全真保性为最高目的,认为名利将引起争斗,妨害性命的保全。在《逍遥游》中,他记叙许由推辞尧让天下于他时说:“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人需要的只是保全生命,名与利只能成为生命的累赘和枷锁。\n《秋水》:庄子钓鱼时,楚王派人以相国相聘。“庄子持钓而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塗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塗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塗中。’”功名富贵都是身外之物,过眼云烟,只有生命本身才是实在的,才是真正值得珍惜的。\n2、等生死庄子虽强调全身保性,但仍然不可避免地遇到生死矛盾,他在此问题上也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庄子指出,生死都是自然现象,并不具有不相同的特殊价值,因此,对待生死应当一视同仁。他说:“夫大地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生死如同作息,作无可喜,息无所悲,他反对悦生恶死的错误观念\n庄子还指出,生命、肉体只是暂时的现象,是造化的产物,个人本不能自主,人之死只不过是造化成另一物而已。“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往而不可哉。”而且正因为人有肉体,就隔绝了精神与道的同一。所以庄子蔑视人的肉体,对它进行了肆意的嘲弄,他的寓言人物大都是肢体残缺的人,如子舆“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简直是一个怪物,可这些人精神上都非常圣洁。庄子想通过这种形式表达一种观念:即人的价值不在肉体、容貌,而在于精神。去掉了肉体的负担,精神便可与道同一。\n基于这样一种观念,当子反、子琴等人的朋友子桑户死后,他们高唱“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对死者不思哀悼而是羡慕。而当庄子的妻子死了时,他更是基踞坐,鼓盆而歌,表达了对生死的达观。\n庄子鼓盆而歌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n3、齐物我庄子以物我皆造化的产物,二者之间不应有本质区别,因而也没有根本的隔阂。因此,庄子哲学泯灭事物差别的观念在人生观点的表现便是我与天地万物一体,主体超越客体的束缚,超越自身的束缚而与道同一。他指出,对待客体,应当和以天倪,无是无非,无可无不可,无莫无适。对待主体自身,则应当彻底摆脱精神和肉体的束缚,超然物外。庄子的人生观归结到一点,就是与道合一,追求对精神自由。庄子等生死,齐物我,其目的就是以超然物外的态度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n无我庄子认为,要达到绝对的精神自由,不仅要超越客体的束缚与依赖,而且要超越自我束缚,抛弃自我的观念而与道为一。此即上面曾提及的“吾丧我”。他追求的是绝对的精神自由,不容许有任何限制,而这种绝对自由只是道的本质属性,所以,无我便是要使自我与道实现同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同一。”应当指出,无我与无私不同,无私肯定主体的存在,只是要克服主体单个的特殊的属性。而无我则连同主体本身一并否定了,其目的是泯灭物我界限,与绝对的道浑然一体。\n坐忘此即是达到无我之后的精神境界。什么叫坐忘?庄子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大宗师》明确指出,超越自我不仅仅限于肉体的超越,而且要有精神的超越,不执着于我的肉体,也不执着于我的精神,做到这一点,便可以“是非不得于身”《德充符》“死生无变乎已”《齐物论》“以生死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大宗师》“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山木》进入了不生不死的境界。于是,便真正实现了与道的同一,获得了绝对的精神自由,乘道德而游,逍遥游于道德之乡。\n庄子的理想社会——“至德之世”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n庄子的理想人格——“真人”“真人”人格特点不求成功、也不害怕失败;不把世事的成败得失放在心上具有某种特异功能,登到高处不害怕,掉进水里淹不死,跳到火当中,不感觉到热睡觉不做梦,醒来的时候不感觉忧愁,饮食很随便,不求精美,呼吸很深沉,跟一般人不一样,不是用咽喉呼吸,而是用脚后跟呼吸。超越生死,不知悦生,不知恶死。\n庄子的理想人格——“至人”“至人”人格特点:无己,他扬弃小我,成就大我。超越生死,不计较利害。德配天地,可以说与天比高。超凡脱俗。具有某种常人所不具备的特异功能。\n庄子的理想人格——“神人”“神人”人格特点:“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不管是“真人”还是“至人”、“神人”等都不同程度带有空想、幻想色彩,表现为高超、玄妙、特异、神秘、不是一般人、正常人所能够做的。\n庄子逍遥游的精神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安慰,是以清高、超脱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高雅的精神胜利法。自由是人类的一种美好的向往。世界上没有也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人是物质的存在,他绝无可能超越于自身所具所处的物质条件;人又是精神(即理性)的存在,同样,他也无法超越其精神的条件。自由总是相对的。自由的实质即是对必然的认识,自觉地按必然规律办事,所谓绝对自由,实际上只能是绝对的不自由。因为它必然要受到必然规律的惩罚。\n逍遥游精神实际上是时代环境的曲折反映,表明了庄子对现实社会生活不自由的反叛与抗议,同时也反映了人类追求自由的良好愿望。逍遥游精神一方面具有消极的作用,它引导人们逃避现实,反对积极进取,倡导一种变态的精神自慰。另一方面又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那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总是一帆风顺的,生命的历程变幻莫测,在失败与挫折面前,人们需要一个精神的支柱与安慰。庄子逍遥游精神便可提供这种心理平衡,另外,它对调剂精神生活、缓和社会矛盾也不无益处。即使在今天,对于名与利的态度问题上,我们可以批判继承庄子的态度,还是超脱一点好。\n七、道家思想总结(一)道家文化的基本精神三点论:“被褐怀玉”的异端性格、“法自然”的客观的视角、“物论可齐”的包容精神。四点论:自爱的精神、自然的精神、阴柔的精神、博大的精神。五点论:因道意识、和谐精神、无为意识、宽容意识、批判意识。(二)道家文化的特质追求返璞归真、追求脱俗超迈、提倡柔静之道。\n(二)老庄思想之异同1、老庄思想之同“道”为世界万物最后的根源,具有超验性质的观念;庄子继承老子的道,基本内涵没有多大的差别。社会批判立场和返归自然的社会立场。地位上互现:庄无老无以溯其源,老无庄无以扬其波。\n2、老庄思想之异(1)个性差异:老子思想深邃、言行严谨;庄子雄才大略、机智博学、不可绳检。(2)著作特点:《老子》仅五千言,均为格言、警句,字字珠玑,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庄子》洋洋洒洒十余万言,文章如长江黄河,一泻千里,多“寓言”、“重言”、“卮言”。(3)思想特点:老子以自然为宗把握天人关系崇、尚阴柔、是“女性哲学”。庄子重在解脱精神桎梏、谋求处世俗而不被世俗染。\n2、老庄思想之异(4)在对道的本体性质认识上:老子的道,具有某种实体性的性质;庄子的道是一种内在于万物之中的总体性的实在。(5)在人生哲学上:老子倾向于个体生命的健康长久的存在,要驾驭世俗生活,充盈着丰富深刻的生活智慧;庄子追求的是一种高远的个人精神上的自由,要与世俗保持距离,显示出高原超脱的精神境界。(6)在认识方面:对于感性知识的不确定性引起困惑,庄子用相对主义来解释。老子用辩证法来消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带来的困惑。\n(三)道家哲学的历史地位清代纪晓岚评价道家学说:综罗百代,广博精微。鲁迅评价道家: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英国著名的汉学家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评论:“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台湾知名学者陈鼓应针对传统的“儒家主干说”,提出“道家主干说”。\n儒家哲学、道家哲学可以说都是中国文化的“根”,都具有“根”的意义、“根”的地位,这样说也不是搞折中,如果一定要用主干这个词来确认它们的地位,只能是儒、道交替主干,儒、道互补。儒家和道家一个以显的方式,一个以隐的方式,共同浇灌了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土壤,对中国文化、中国社会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现在的新文化建设需要有这个“根”作为我们的基础,作为我们的滋养。一方面我们要继承传统,但是继承传统不是回归传统。另一方面我们要批判传统,批判传统不是割裂传统。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超越传统,或者说超越儒、道哲学,来建立我们的新文化、新哲学。\n思考题一、《庄子》之特点二、庄子相对主义存在论和认识论三、道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四、道家文化的特质五、庄子的人生观与生死观六、试对庄子的逍遥游进行评述七、试比较老庄思想之异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