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概述》课件 74页

  • 2.50 MB
  • 2022-08-30 发布

《计算机概述》课件

  • 7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1章计算机概述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的普及,计算机已经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学习和娱乐等各个方面,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在网络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1.1了解计算机计算机是一种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信息处理的数字化电子设备,它能按照人们编写的程序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存储、传送并输出信息,使用计算机可以提高社会生产率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可以说计算机是现代化社会的重要标志。1.1.1计算机的发展和分类1.计算机的发展史从第1台计算机在美国加州的问世,计算机便成为人类最伟大的科学技术成就之一,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1)第1代计算机(1946—1958年)\n。1946年,第1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名为ENIAC(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omputer,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第1代计算机也称为电子管计算机,其硬件以电子管为基本逻辑电路元件,主存储器采用延迟线或磁鼓(后期采用磁心),外存储器采用磁带存储器。第1代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体积庞大、功耗大、可靠性差、价格昂贵。(2)第2代计算机(1959—1964年)第2代计算机也称为晶体管计算机,其硬件以晶体管为基本逻辑电路元件,主存储器全部采用磁心存储器,外存储器采用磁鼓和磁带。计算机的体系结构也从第1代的以运算器为中心改为以存储器为中心,从而使计算机的速度提高、体积减小、功耗降低、可靠性增强。(3)第3代计算机(1965—1971年)第3代计算机也称为集成电路计算机,其硬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逻辑电路元件,主存储器从磁心存储器逐步过渡到半导体存储器,使得计算机体积进一步减小,运算速度、运算精度、存储容量以及可靠性等主要性能指标大为改善。\n(4)第4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计算机进入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其硬件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主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存储器,提供虚拟能力,计算机外围设备多样化、系列化。其软件实现了软件固化技术,出现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并广泛采用了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其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表现在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技术上,微处理器是一种超小型化的电子器件,它把计算机的运算器、控制器等核心部件集成在一个集成电路芯片上。微处理器的出现为微型计算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随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在存储容量、运算速度和可靠性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正试图用光电子元件、超导电子元件、生物电子元件等来代替传统的电子元件,制造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模仿人的学习、记忆、联想和推理等功能的新一代计算机。2.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按照规模和处理能力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巨型计算机(supercomputer)\n人们通常把最大、最快、最昂贵的计算机称为巨型计算机(超级计算机)。巨型机一般用在国防和尖端科学领域。目前,巨型机主要用于战略武器(如核武器和反导弹武器)设计、空间技术、石油勘探、长期天气预报以及社会模拟等领域。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生产巨型计算机,例如,美国的克雷系列(Cray-1、Cray-2、Cray-3、Cray-4等),我国自行研制的银河-Ⅰ(每秒运算1亿次以上)、银河-Ⅱ(每秒运算10亿次以上)和银河-Ⅲ(每秒运算100亿次以上)。现在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的巨型机已经达到每秒1万亿次浮点运算。(2)大型主机(large-scalecomputer)大型主机包括大型计算机和中型计算机,一般只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有必要配置和使用它,以大型主机和其他外部设备为主,放在计算中心的玻璃机房中,用户在计算中心的终端上工作,组成一个计算机中心。美国IBM公司在大型主机市场上一直处于霸主地位,拥有很多在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大型主机,DEC、富士通、日立、NEC也生产大型主机。不过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的快速发展,许多计算机中心的\n大型主机正在被高档计算机群取代。(3)小型计算机(minicomputer)在集成电路推动下,20世纪60年代DEC推出一系列小型机,例如PDP-11系列、VAX-11系列,另外还有HP生产的1000和3000系列、IBM公司生产的AS/400机以及我国生产的太极系列机,这些都是小型计算机的代表。小型计算机一般为中小型企事业单位或某一部门所有。例如,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中心都以一台小型计算机为主机,配以几十台甚至上百台终端机,以满足学生学习程序设计课程的需要。(4)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个人计算机(简称PC)是第4代计算机时期出现的一个新机种,虽然问世较晚,却发展迅猛。初学者接触和认识计算机,多数是从PC开始的。PC的特点是轻、小、价廉、易用。PC的应用已经遍及各个领域,从工厂的生产控制到政府的自动化办公,从商店的数据处理到个人的学习娱乐,几乎无处不在。(5)工作站(workstation)\n工作站是介于PC和小型计算机之间的一种高档微型计算机。1980年,美国Appolo公司推出世界上第1台工作站DN-100。二十几年来,工作站迅速发展,现在已经成长为专门处理某类特殊事物的一种独立的计算机系统。著名的Sun、HP和SGI等公司是目前三个较大的生产工作站的厂家。工作站通常配有高档CPU、高分辨率的大屏幕显示器和大容量的内外存储器,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高性能的图形功能。它主要用于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领域。(6)服务器(server)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日益普及,一种可供网络用户共享的、高商业性能的计算机应运而生,这就是服务器。服务器一般具有大容量的存储设备和丰富的外部设备。服务器上运行的网络操作系统要求较高的运行速度,为此很多服务器配置了双CPU。服务器上的资源可供网络用户共享。(7)笔记本式计算机(notebookcomputer)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的笔记本式计算机(本书以下简称为笔记本)已经基本上确定了板块的架构和模型,如图1-1-1所示,包括CPU(中央处理器)、主板、内存、硬\n盘、显卡、LCD(液晶显示屏)等部件。图1-1-1笔记本整体架构第一台笔记本的发明者是美国人亚当·奥斯本(AdamOsborne),他被称为便携计算机之父。他发明并开始销售的第一台笔记本名叫Osborne1,重24磅,价格为1795美元,如图1-1-2所示。该笔记本与当时的计算机明显不同,之所以被称作便携式计算机是因为它有一个超袖珍的\n内置显示屏,当然这个显示屏是显像管而非LCD。它的键盘等外设一应俱全,Osborne当时也想到了便携时的软件问题所以将所有软件都与这台笔记本捆绑销售,这些软件当时价格为1500美元。图1-1-2第一台笔记本这台笔记本采用CP/M操作系统,如图1-1-3所示,装有WordStar字处理软件、SuperCalc电子表格软件、微软MBASICx编程语言、C、BASIC语言等。在硬件方面,它内置了两个软驱,没有光驱。\n图1-1-3CP/M操作系统1.1.2计算机系统1.工作原理计算机每经历一次更新换代,它的体积和耗电量都大大减小,功能大大增强,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就其基本工作原理而言,绝大部分的计算机采用冯·诺依曼体系工作,遵循存储程序控制的原理,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计算机处理信息的顺序也可归纳为输入→处理→输出。首先由输入设备将一系列指令和数据送到内部存储器;控制器根据人们编制的程序指挥其他各部分协同工作;运算器承担具体计算任务;存储器犹如仓库,存放数据和指令;输出设备则把结果通过一定方式传递出来(如显示、打印、绘\n制图形等)。整个系统是一个非常精巧和协调的有机整体,如图1-1-4所示。图1-1-4计算机工作流程图2.系统分类计算机系统由硬件(hardware)和软件(software)组成。硬件是软件工作的基础,离开了硬件,软件无法独立工作;软件又是硬件功能的扩充和完善,有了软件的支持,硬件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计算机的功能强弱取决于硬件的档次,而硬件是否能工作要取决于是否有合适的软件,\n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可以说硬件是基础,软件是灵魂。因此要运用计算机开展工作,计算机系统就得配备必要的硬件与相应的软件。(1)硬件系统硬件系统是指构成计算机的电子线路、电子元器件和机械装置等物理设备,是一些有形实体。硬件接受计算机软件的控制,协调人与计算机的交互,实现基本操作。从结构上划分,硬件由主机和外设两部分组成,如图1-1-5所示。从外观上来看,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和耳麦等组成,如图1-1-6所示。我们通常看到的主机实际上是机箱的外观,一台计算机所需要的重要硬件设备都安装在机箱内部,通常包括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声卡、光驱、电源以及网卡等。而显示器、打印机、扫描仪、键盘和鼠标等输入/输出设备并不安装在机箱内部,它们被称之为外设。\n中央处理器(CPU)运算器控制器主机随机存储器硬件系统内(主)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外(辅)存储器:硬盘、光驱等外设输入设备:鼠标、键盘、扫描仪等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图1-1-5硬件系统的组成\n图1-1-6计算机外观(2)软件系统\n仅仅有硬件系统,还不能驾驭计算机,要实现人机对话,还需要借助一些软件。软件系统是指程序及有关程序的技术文档资料,包括计算机本身运行所需要的系统软件、各种应用程序和用户文件等。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辅助人控制计算机、实现人机交互的工具。现在的软件很丰富,基本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如图1-1-7所示。操作系统系统软件服务程序:诊断、排错、编辑等软件系统通用应用软件应用软件专用应用软件图1-1-7软件系统的组成系统软件是一种特殊的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OS)和系统维护软件等。操作系统是一套复\n杂的系统程序,用于提供人机接口和管理、调度计算机的所有硬件与软件资源,管理整个计算机系统资源(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调节计算机各部分功能。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可能配有不同的操作系统。常见的操作系统有DOS、Windows、UNIX、Linux、OS/2等。应用软件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编制的计算机应用程序及其有关资料。对于一般使用者来说,只要选择合适的应用软件并学会使用该软件,就可以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如果要通过计算完成作图工作的话,那么需要安装AdobePhotoshop等软件。如果要通过计算机来实现文字编辑工作,那么需要安装MicrosoftOffice系列软件等。1.1.3计算机的应用1.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系统正朝着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等方向更深入地发展,作为一种智能工具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运算速度快电子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从最初的每秒几千次提高到了现在的每秒几百亿次甚至更高。\n(2)运算精度高使用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几十位、几百位甚至更多位。数值在计算机内部是用二进制数编码的,其精度主要由这个数值的二进制码的位数决定,可以通过增加数的二进制位数来提高精度,位数越多精度就越高。(3)具有记忆功能计算机的存储器类似于人类的大脑,可以“记忆”(存储)大量的数据和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的存储容量不断增大,可以存储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4)具有逻辑判断功能计算机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会根据上一步的执行结果,运用逻辑判断方法自动确定下一步的执行命令。正是因为这种逻辑判断能力,使得计算机不仅能解决数值计算问题,而且能解决非数值计算问题,例如信息检索、图像识别等。(5)具有自动执行程序的能力计算机可以在人们事先编制的程序的控制下自动进行工作,不需要人为控制。\n2.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计算机应用已经广泛深入到科学研究、军事技术、工农业生产、文化教育等现代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中,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1)科学计算(数值计算)最初计算机的发明,是为了解决科学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中需要的大量数值计算问题。例如,利用计算机高速度、高精度的运算能力可以解决气象预报、火箭发射、地震预测、工程设计等庞大、复杂、人工难以完成的计算任务。(2)数据处理(信息管理)数据处理泛指非科学、非工程方面的所有对数据的计算、管理、查询和统计等。利用计算机信息存储容量大、存取速度快等特点,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数据、处理大量的数据并产生新的信息形式,方便人们查询、检索和使用数据。例如人口统计、企业管理、情报检索、档案管理等。(3)计算机通信(电子邮件、IP电话等)\n计算机通信是计算机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高度发展、密切结合产生的一门新兴科学。目前Internet已经成为覆盖全球的计算机网络,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人们都可以彼此进行通信。例如,收发电子邮件、进行文件的传输、拨打IP电话等。Internet还为人们提供了内容广泛、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的信息。(4)计算机辅助工程计算机辅助工程的应用,可以提高产品设计、生产和测试过程的自动化水平,降低成本,缩短生产的周期,改善工作环境,提高产品质量,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是指利用计算机来辅助设计人员进行产品和工程的设计,如机械设计、集成电路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等各个方面。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是指利用计算机来进行生产设备的管理、控制。例如,利用计算机辅助制造自动完成产品的加工、装配、包装、检测等制造过程。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指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交互学习。例如,利用计算机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可以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逼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n计算机辅助测试(CAT)是指利用计算机进行产品的辅助测试。计算机网络辅助实验是CAT领域的新课题,利用计算机网络将图像、声音、数值信息进行远距离、多点、实时传输与控制,CAT是在远程与特殊条件实验方面最有生命力和应用前景的领域。(5)过程控制(实时控制)随着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信息传递速度和准确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一任务靠人工操作已无法完成,只有计算机才能胜任。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控制系统可以及时地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制订方案,进行自动控制。它不仅可以减轻劳动强度,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自动控制的水平,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合格率。因此,过程控制在冶金、电力、石油、机械、化工以及各种自动化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还应用于导弹发射、雷达系统、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6)人工智能(AI)人工智能是指利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类的智力活动,例如机器人的研制。(7)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指依托于计算机网络而进行的商务活动。例如银行业务结算、网上购物、网上交易\n等,它是近年来兴起并迅速发展的应用领域之一。(8)休闲娱乐使用计算机玩电子游戏、听音乐、看VCD等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内容之一。1.2计算机的组成下面从PC的硬件组成和笔记本的硬件组成两方面对计算机组成进行介绍。1.2.1PC的硬件组成一台PC主要由主板、CPU、内存、硬盘等部件组成。根据其功能和重要性,通常把这些部件划分为PC系统的核心设备、外部存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以及网络设备四大部分。本节针对这些组成部分,对具体的设备部件进行分类介绍。1.核心设备(1)机箱机箱是主机的外壳,它支撑并固定主机的各种板卡、线缆插口、数据存储设备以及电源等配件,如图1-2-1所示。\n(a)机箱外壳(b)机箱内部图1-2-1机箱机箱可以为电源、主板、各种扩展板卡、光驱、硬盘等存储设备提供空间,并通过机箱内部的支撑、支架、各种螺钉或卡扣等连接件将这些零配件牢固固定在机箱内部,形成一个集约型的整体。它具有防压、防冲击、防尘、防电磁干扰及防辐射的功能,起屏蔽电磁辐射的作用。它还\n提供了许多便于使用的面板开关指示灯等,让操作者更方便地操作计算机或观察计算机的运行情况。(2)主板主板是一块矩形的印刷电路板,可以支持CPU、各功能卡和各总线接口的正常运行,是PC的“总司令部”,如图1-2-2所示。主板上的CPU(中央处理器)、chipset(芯片组)、DRAM(存储器)、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等决定了它是什么“级别”。判断一台主机的标准就是其所用的主板和CPU,换句话说,若换上更好的主板和CPU,就可以把计算机从低端机升级成为高端机,而其他的设备(如显示器、声卡、键盘等)基本上是通用的。(3)CPUCPU的英文全称是centralprocessingunit,即中央处理器。CPU作为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负责系统中最重要的数值运算和逻辑判断工作,如图1-2-3所示。\n图1-2-2主板图1-2-3CPUCPU的功能主要有三个:读数据、处理数据和写数据。几乎所有大大小小的工作,都需要由CPU来下达命令,传达到其他设备执行。CPU不但需要负责处理传送进来的信息,还要处理及运算资料,最后将处理后的信息送到指定的设备上,所以CPU执行的速度和计算机执行的效率有密切的关系。(4)内存\n内存是计算机系统存放数据与指令的半导体存储器单元,如图1-2-4所示。内存一般指的是随机存取存储器,简称RAM,分为静态随机存储器(静态内存)和动态随机存储器(动态内存)。静态内存(SRAM)用作系统的高速缓存,而人们平常所说的计算机的内存指的是动态内存(DRAM)。动态内存中所谓的“动态”,指的是当数据写入DRAM后,经过一段时间数据会丢失。图1-2-4内存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用途的内存,例如,显示卡使用的VRAM,存储系统设置信息的CMOSRAM\n等。(5)CPU散热器CPU散热器的作用是帮助CPU散热,使CPU能够正常工作,如图1-2-5所示。图1-2-5CPU散热器随着CPU性能的提高,其在工作时往往会散发很大的热量,如果这些热量不能很好地散发会影响其工作,甚至导致主机出现故障。因此目前出售的盒装CPU都会附赠一个散热器,目的就是帮助\nCPU散热,使其能够长时间正常工作。目前大部分的CPU散热器都是由散热片加风扇组成的,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散热片迅速传导CPU工作中所产生的热量,传导出来并通过风扇吹到附近的空气中去,以达到为CPU散热的目的。(6)机箱电源电源可以为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提供稳定的电能,如图1-2-6所示。\n图1-2-6电源电源产生一个“PowerGood”电源信号,该信号表明电源状态正常,并提供给主机以产生硬件复位“RESET”信号,使系统正常启动。2.存储设备(1)硬盘\n硬盘与其他记录介质相比速度快、容量大,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存储设备,如图1-2-7所示。目前的主流硬盘容量为160GB、250GB、320GB、500GB等。计算机中显示出来的容量往往比硬盘的标称容量要小,这是由于不同的单位转换关系造成的。我们知道,在计算机中1GB=1024MB,而硬盘厂家通常是按照1GB=1000MB进行换算的。(2)移动硬盘移动硬盘是以硬盘为存储介质,强调便携性的存储产品,以高速、大容量、轻巧便捷等优点赢得许多用户的青睐,更大的优点还在于其存储数据的安全可靠性,如图1-2-8所示。\n图1-2-7硬盘图1-2-8移动硬盘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移动硬盘都是以标准硬盘为基础的,而只有很少部分的移动硬盘是以微型硬盘(1.8英寸硬盘等)为基础的,但价格因素决定着主流移动硬盘还是以标准笔记本硬盘为基础。由于采用硬盘为存储介质,移动硬盘数据的读写模式与标准IDE硬盘是相同的。移动硬盘多采用USB、IEEE1394等传输速度较快的接口,可以以较高的速度进行数据传输。\n(3)优盘优盘给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它传输保存文件方便、快捷,容量又大,体积还小,数据存储更安全,如图1-2-9所示。(4)光驱和光盘光驱是可以读取光盘的设备,现在比较常见的光盘类型是CD-ROM、CD-RW、DVD-ROM、DVD-RW等,如图1-2-10所示。多媒体信息数字化后常常以五种数据存在,图像(image)、声音(audio)、MIDI(乐器数字接口)文件、文本(text)和动画(animation)。保存这些数据需要巨大存储空间,通常用户使用光盘,如图1-2-11所示,它具有存储容量大、保存时间长、工作稳定可靠、便于携带、价格低廉等优点。\n图1-2-9优盘图1-2-10光驱图1-2-11光盘3.输入设备(1)键盘键盘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输入设备,通过键盘可以将英文字母、数字、标点符号等输入到计算机中,从而向计算机发出命令、输入数据等,如图1-2-12所示。\n图1-2-12键盘图1-2-12键盘\n(2)鼠标鼠标是一种快速定位器,功能与键盘的光标键相似,可以快速移动屏幕上的鼠标箭头,是计算机图形界面交互的必用外部设备,如图1-2-13所示。图1-2-13鼠标(3)手写板对于大多数年龄较大的用户来说,文字输入成为他们使用计算机的最大障碍。而文字输入、编辑又是目前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手写板的出现为大多数不习惯用键盘输入文字的人们带来了方\n便,如图1-2-14所示。图1-2-14手写板(4)扫描仪扫描仪可以将拍好的照片、报刊杂志上的图像或影像通过扫描生成文件并保存到计算机中。此外,扫描仪还可以将纸上的文字经扫描后,通过“OCR”软件识别自动转成计算机里可编辑的文本文件,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打字时的文字录入量,如图1-2-15所示。4.输出设备\n)(1)显卡显卡是系统必备的设备,负责将CPU送来的影像数据处理成显示器可以识别的格式,再送到屏幕上形成影像,如图1-2-16所示。图1-2-15扫描仪图1-2-16显卡显卡基本上都是由显示主芯片、显示缓存(简称“显存”、BIOS、数字/模拟转换器(RAMDAC)接口、卡上的电容和电阻组成。一些多功能显卡还配备了视频输出及输入功能,现在大多数显卡都将RAMDAC集成到主芯片中。如果CPU的速度非常快,而显示速度却很慢,那就造成了“瓶颈”,运算结果要花很长的时间\n才能显示到屏幕上,可见显卡对整机性能的影响非常大。(2)显示器显示器(display)又叫监视器(monitor),计算机所有的反馈信息都是通过显示器显示到人们面前的,如图1-2-17所示。图1-2-17显示器\n(3)声卡声卡的主要工作是将数字数据转换成模拟信号送到音箱上发出声音,也负责其他声源的传送和放大,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计算机播放声音的效果,如图1-2-18所示。现在的很多主板上都集成了声卡,如果对声音的质量没有太高的要求的话,那么就不需要另配独立声卡了。但是对于音乐发烧友以及游戏玩家来说,想要听到美妙的旋律、逼真的音效以及大型游戏中那些震撼人心的质感背景音乐,没有一块好的独立声卡会使享受质量大打折扣。(4)音箱好的声卡,必须要有一套合适的音箱与之相配才能发挥最佳的效果。所以选择一款性能优异、音质良好的音箱也十分重要。音箱如图1-2-19所示。\n图1-2-18声卡图1-2-19音箱音箱是计算机的一个外部多媒体设备,它使我们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听到计算机发出的各种声音。虽然在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中,音箱并不是必需的设备,但是随着多媒体软件越来越多的使用,音箱已经成为计算机的一种标准配置。(5)打印机\n打印机是实现办公自动化必不可少的设备,它可以将已有的文档输出于纸上,或者将图片、照片输出于纸上,如图1-2-20所示。5.网络设备(1)网卡网卡是局域网中最基本的部件之一,又称为网络卡或网络接口卡,英文简称NIC(networkinterfacecard)。它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整理计算机中发往网络上的数据并将数据分解为适当大小的数据包之后向网络上发送出去。对于网卡而言,每块网卡都有一个唯一的MAC地址,它是网卡生产厂家在生产时烧入ROM中的。以太网地址管理机构(IEEE)将以太网地址,也就是48bit的不同组合,分为若干独立的连续地址组,生产以太网网卡的厂家购买其中一组,具体生产时,逐个将唯一地址赋予以太网卡。形象地说,MAC地址就如同我们身份证上的身份证号码,具有全球唯一性。\n图1-2-20打印机有线网卡,通过网线进行设备的连接,实现网络间数据的传输,如图1-2-21所示。无线网卡,利用无线电波作为信息媒介,无线网卡相当于接收器,还需要无线路由进行协作发出信号,实现网络间数据的传输,如图1-2-22所示。\n图1-2-21有线网卡图1-2-22无线网卡(2)网线网线(networkcable)是从一个网络设备(如计算机)连接到另外一个网络设备传递信息的介质,是网络的基本构件。在常用的局域网中,使用的网线具有多种类型。通常情况下,一个典型的局域网一般不会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网线来连接网络设备,在大型网络或者广域网中为了把不同类型的网络连接在一起就会使用不同类型的网线。在众多种类的网线中,具体使用哪一种网线需要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n网络结构标准和传输速度来进行选择。①双绞线(twistedpair,TP)可以分为屏蔽(shieldedtwistedpair,STP)和非屏蔽(unshieldedtwistedpair,UTP)两种。所谓的屏蔽就是指网线内部信号线的外面包裹着一层金属网,在屏蔽层外面才是绝缘外皮,屏蔽层可以有效地隔离外界电磁信号的干扰,如图1-2-23左图所示;而非屏蔽双绞线则没有金属网,如图1-2-23右图所示。图1-2-23双绞线\n②同轴电缆(coaxialcable)是指有两个同心导体,而导体和屏蔽层又共用同一个轴心的电缆。如图1-2-24所示。图1-2-24同轴电缆由于它在主线外包裹绝缘材料的外面又有一层网状编织的屏蔽金属网线,所以能很好地阻隔外界的电磁干扰,提高通信质量。同轴电缆的优点是可以在相对长的无中继器的线路上支持高带宽通信,而其缺点是体积大,细缆的直径就有3/8英寸,要占用电缆管道的大量空间,而且成本高。③光缆(fiberopticcable)以光脉冲的形式来传输信号,因此材质也以玻璃或者有机玻璃为主,它由纤维心、包层和保护套组成,如图1-2-25所示。\n图1-2-25光缆光缆的结构和同轴电缆类似,中心也是一根由玻璃或透明塑料制成的光导纤维,周围包裹着保护材料,根据需要还可以将多根光纤合并在一根光缆里面。根据光信号发生方式的不同,光纤可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光纤传导的是光信号,因此不受外界电磁信号的干扰,信号的衰减速度很慢,所以信号的传输\n距离比传送电信号的各种网线要远得多,特别适用于电磁环境恶劣的地方。由于光纤的光学反射特性,一根光纤内部可以同时传送多路信号,所以光纤的传输速度非常快,目前1GB/s的光纤网络已经成为主流高速网络,理论上光纤网络最高可达到50000GB/s的速度。光纤网络由于需要把光信号转变为计算机电信号,因此在接头上更加复杂,除了具有连接光导纤维的多种类型接头(例如SMA、SC、ST、FC光纤接头)以外,还需要专用的光纤转发器等设备,负责把光信号转变为计算机电信号,并把光信号继续向其他网络设备传送。(3)ADSLmodem在家庭用户中,现有的宽带上网方式中ADSL占了绝大部分,甚至很多小型办公室也是通过ADSL专线来实现上网的,只是不同地区的电信服务商提供的服务不同,用户的速度不同而已。一般电信运营商都会对ADSL线路的速度进行限制,一般家庭用户中以1Mbit/s的下行速度和512kbit/s的上行速度为主,提供接入网段的方式也以PPPoE拨号方式居多。一般采用图1-2-26所示的设备来连接用户主机的网卡以及提供网络的媒介(例如有线电话、有线电视等)进行通信。(4)宽带路由器\n在家庭用户中一般只提供一个可以接入到WAN网的端口,如果要实现多用户共享上网,可以使用宽带路由器来实现,它可以提供多点接入网络的“私有基站”,如图1-2-27所示。将宽带路由器的WAN口连接到WAN网(例如,可以连接到ADSLmodem的LAN口),对于有线宽带路由器来说,一般有4~8个LAN口,再连接到相应主机的网卡上,经过配置宽带路由器即可实现多用户共享上网;对于无线宽带路由,则各主机需要安装无线网卡,再对其配置方可实现多用户共享上网。图1-2-26ADSLmodem图1-2-27宽带路由器\n1.2.2笔记本式计算机的硬件组成1.CPU(中央处理器)在Intel发布386DX处理器之前,笔记本和台式机使用相同的CPU,当发布386DX以后,Intel逐渐注意到笔记本的散热问题,并开始划分产品线,并于1989年推出笔记本专用的386SL低功耗CPU,主频为16MHz,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款笔记本专用CPU。其实这时的笔记本CPU只是通过降低台式机的CPU频率来实现功耗的降低。此后,随着技术的进步,台式机CPU和笔记本CPU的区别开始逐渐增大,1994—1997年间,Intel先后为笔记本开发了VoltageReduction(1994年,可以根据情况自动调节电压,控制功耗)、ClockGating(1996年,作用是自动调节CPU主频以控制发热量)、QuickStart(1997年,在CPU空闲时使它进入休眠状态,类似于CPU降温软件的作用)等笔记本CPU专用技术,并且在1999年开发了集合以上三种技术的SpeedStep技术。至此台式机CPU和笔记本CPU完全分开,形成了两条阵线分明的产品线。虽然笔记本所用的移动CPU与台式机CPU有所不同,但其还是基于台式机CPU的核心研发的,\n只是相应地降低工作频率,并使用相对低的总线频率,同时降低工作电压并采用了一些特定技术而已,除此而外,在理论上与台式机CPU几乎一模一样。然而,从使用Banias核心的Pentium-MCPU开始,Intel不再使用台式机CPU核心来研发移动CPU,而是代以全新的架构。2003年1月9日,英特尔公司正式宣布其推出的无线移动计算技术的品牌名称,即迅驰移动计算技术(centrinomobiletechnology),其LOGO如图1-2-28所示。这一全新品牌代表了英特尔为笔记本提供的最佳技术,基于全新移动CPU微架构和无线连接功能,并在电池寿命、轻薄外形和移动性能方面具有增强特性。以“迅驰”品牌命名的新移动计算技术包括一个微处理器、相关的芯片组和802.11(Wi-Fi)无线联网功能。这些组成部分都由英特尔公司设计、优化和验证,为移动用户提供最佳移动计算体验。迅驰品牌是英特尔首次将一系列技术用一个名字来命名。从迅驰的组成上我们不难看出,CPU仍然是其重要部分之一,而这时所采用的CPU代号为“Banias”,后来又发布代号为“Dothan”的CPU。自此以后,Intel以平均一年一代的速度对笔记本CPU及其平台进行更新,时至今日已经发展到最新的迅驰2平台,其LOGO如图1-2-29所示。\n”图1-2-28迅驰1的LOGO图1-2-29迅驰2的LOGO除了Intel以外,AMD也是笔记本CPU的较大生产与供应商之一,与Intel一样,AMD也有自身专门为笔记本开发的CPU与平台,其最新CPU代号为“Griffin(格里芬),其最新的平台名为“PUMA”,如图1-2-30所示。AMDPUMA平台不同于Intel迅驰2平台所倡导的高性能低功耗和强悍的无线传输能力,而是转向为用户提供良好的视觉性能体验,这是AMD和ATI(现已被AMD收购)合并之后,在移动处理\n器平台上面最成功的一次融合。PUMA平台主要包括AMDTurion×2Ultra处理器、AMD7系列芯片组(北桥RS780M+南桥SB700)、ATIRadeonHD3000显示芯片以及第三方的Wi-Fi芯片。在全新的PUMA平台中,处理器的性能和显卡的3D性能都有着非常大的提高,具有良好的高清视觉享受。图1-2-30AMD的PUMA平台LOGO\n2.芯片组与台式机相同,笔记本也有相应的独特芯片组,以Intel为例,其最新的迅驰2平台便采用了CantigaGM45/GM47/PM45芯片组。Intel将Cantiga分为了GM45/GM47和PM45三种不同类型的芯片组。命名规则延续了一贯的风格,GM代表集成有英特尔显示核心的芯片组,而PM则表示芯片组提供独立显示核心支持。明显有别于以往的是,GM集成显示核心芯片组分为了GM45和GM47两个版本,尽管两个芯片组都采用了英特尔最新的GMAX4500HD的图形处理芯片,但GM45的频率较低为533MHz,主要面向入门级和对3D图形显示要求不高的用户;而GM47的显示核心频率更高,为633MHz,在3D图形处理方面更为出色一些。当然PM45芯片组不需要做更多的介绍,其提供了对独立显示核心的支持,满足更高的3D图形处理需求。其次,Cantiga芯片组所提供的GMAX4500HD图形处理芯片,也是英特尔公司首次推出的面向移动平台的DirectX10产品。使用者仅仅凭借主板集成的显示核心,就可以享受到DirectX10硬件加速技术带来的炫酷游戏画面。与之前GM965系列的GMAX3100相比无疑有本质上的飞跃。\nCantiga芯片组提供了对DDR3内存的支持,这个变化对于笔记本而言可以说是性能上的又一大飞跃。由于之前的DDR2笔记本内存外频最高只能达到800MHz,而SantaRosa系统总线频率也只有800MHz,因此造成整个笔记本性能无法更进一步地向台式机看齐。在实现了对DDR3内存的支持之后,主板总线的频率可达1066MHz,同时内存频率也将达到同样的水平,性能的提升也在预料之中,DDR3内存插槽及MiniPCI-E插槽如图1-2-31所示。当然,随着高清技术的普及,消费者对于视频的流畅度和清晰度也有了新的要求。所以Cantiga芯片组还集成了VC-1/MPEG-4AVC硬件解码器,可以更好地支持HDDVD或蓝光DVD的播放,同时也加入了IntelClearVideo清晰视频技术,保证高清视频播放时更流畅。提供更多的接口也是Cantiga带来的一个明显的变化,ICH9替代了之前英特尔GM/PM965芯片组的ICH8南桥芯片,最大可提供12个USB2.0接口,SerialATA-300接口也由原来的三个增加到了四个。虽然在实际的普通笔记本制造中,如此多的接口并不能完全应用,但在针对某些特殊的需求时技术升级的优势也就显得更为明显。3.无线模块\n众所周知,处理器、芯片组以及无线网络模块是目前笔记本无线平台组成的基础。下面以Intel迅驰2平台为例,了解一下它所采用的无线模块技术。CantigaGM45/GM47/PM45搭建了迅驰2代移动计算平台CPU和芯片组两个部分,而剩下的则是代号为“EchoPeak”的无线网络模块。该模块中包含了千兆以太网控制器82567LM/82567LF和无线局域网控制器WiFiLink5100/5300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图1-2-32所示。其中,后者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加极速的无线网络连接体验,同时还可以支持3G技术。\n图1-2-31DDR3内存插槽及MiniPCI-E插槽图1-2-32WiFiLink5100无线网卡另外,除了WiFiLink5100/5300无线网络控制器之外,英特尔还提供了WiMax/WiFiLink5150/5350无线网络控制器作为选配模块供消费者选择,如图1-2-33所示。WiMax/WiFiLink5150/5350无线网络控制器中的WiMax全称为“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formicrowaveaccess”,中文可以翻译为“全球微波互联接入”,基于最新的IEEE802.16协议。\nIEEE802.16协议是IEEE802委员会于1999年专门成立的802.16工作组专门开发的宽带无线标准。该标准负责对无线本地环路的无线接口及其相关功能制定标准,它由三个小工作组组成,每个小工作组分别负责不同的方面,IEEE802.16.1负责制定频率为10~60GHz的无线接口标准;IEEE802.16.2负责制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共存方面的标准;IEEE802.16.3负责制定频率范围在2~10GHz获得频率使用许可的应用无线接口标准。图1-2-33WiMAX\n其中比较关键的802.16无线服务是为用户站点和核心网络(这个核心网络可以是公用电话网络也可以是Internet)间提供通信路径而定义的无线服务。该服务中包含的无线MAN技术也就是前面提到的WiMax,这种无线宽带访问标准解决了城域网中“最后一英里”问题,使互联网主干线与使用者真正做到宽带互联。而之前的DSL、电缆以及其他带宽访问解决方案都因为技术或者成本原因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简单地说,拥有WiMax无线网络就可以实现更远距离的传输,这个距离能够达到50km,是传统无线网络所无法企及的;另外,WiMax提供了更大的带宽接入,最高接入速度可达70Mbit/s;在多媒体通信服务方面,WiMax也具备了更好的扩展性和安全性,能够实现电信级的多媒体通信服务。4.显卡笔记本用显卡和台式机用显卡的关系与CPU十分类似,区别就在于是否使用了移动显示芯片。笔记本使用的是采用移动显示芯片的笔记本专用显卡。笔记本显卡主要分为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两种类别。集成显卡是将关键性的电子元件集成到主\n板上,使主板具备与独立显卡相同的显示功能。在Intel方面,最新的迅驰2芯片组提供的是GMAX4500图形处理芯片,IntelGMAX4500支持DirectX10、ShaderModel4.0及OpenGL2.0,采用全新UnifiedShader架构,Shader运算单元数目不仅由上代的8个增至10个,而且运算效能亦被大幅提升。此外,GMAX4500拥有六组固定功能运算单元,其中一组就是为了高清影像译码而设的CABAC运算引擎。高清影像运算能力方面,GMAX4500真正能做到完全硬件译码MPEG-2、VC-1及AVC(H.264)影像,支持HWMotionComp、InLoopDeblocking、InverseTransform及VariableLengthDecode等工作,可支持30Mbit/s的HD-DVD及40Mbit/s的Blu-RayFullFramerate影像回放。影像输出方面,IntelGMAX4500真正内建HDMI、DVI及Display,不再需要额外的芯片支持,而且更支持两组数码影像输出,例如DualDisplayPort、HDMI或DVI-D,而且HDCPKey已内建于芯片组中,并不需要额外芯片。独立显卡则是将所需的电子元件固定在一块独立于主板外的板卡上,使它能起到显示各种图像和颜色的作用。目前笔记本的独立显卡的设计有三种,第一种为焊接式,即移动芯片直接焊接\n在主板上,此种方案设计复杂但占用空间小,多用于轻薄和超轻薄笔记本中;第二种为针脚兼容式,即图形芯片厂商推出的移动图形芯片与前一代芯片在针脚上完全兼容,这样笔记本制造厂商已有的电路模块无须重新设计,由此可以缩短设计时间;第三种就是nVIDIA所倡导的MXM模块形式,该模块包括移动图形芯片和显存,通过模块底部的触点与主板焊接。这三种方式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不能进行随意的更换,就算是MXM模块也需要有专业的技术才能对显卡进行更换。不过MXM模块最大的优点就是其开放式的技术,是业界多位厂商共同倡导的产品规格,并且没有任何使用专利,也不必经过nVIDIA的许可,无论是谁都可以自由使用。ATI(现已被AMD收购)方面也推出了Axiom模块与MXM进行抗衡,这两种方案都将提供笔记本图形显卡可替换升级的功能,它们的发明使得未来的显卡可以采取可替换方式,而且都建立在PCI-E总线标准上。但是为了巩固市场份额,ATI(现已被AMD收购)仍然走以前封闭的老路,除了自家产品之外无法兼容其他显卡。5.内存笔记本内存基本上都是在台式机内存标准上经过省电和体积两个方面的改良得来的。由于笔记\n本机身内的空间有限,所以标准的笔记本内存长度只有台式机内存的一半左右,MicroDIMM内存就更加短小了,如图1-2-34所示。图1-2-34笔记本内存同时,笔记本所使用的内存与常见的普通台式机内存有本质的不同。笔记本内存不仅仅是价位比台式机内存要高上一些,体积要小一些。很多时候我们眼中看到的512MB、1GB内存颗粒在\n笔记本电脑中并不是独立成条存在的,而是以内存芯片的形式被直接焊在了笔记本主板上。所以有时候在网站上的拆机图片中,可能找不到内存条,只能看见扩展的内存插槽,这是为消费者对笔记本进行升级添加内存条而准备的。笔记本内存和台式机内存有天壤之别,对于笔记本来说,其内存多数采用共享方式使用,同时负责内存、显存等所有存储功能,所以相比之下笔记本内存对于整机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相对于台式机内存来说,笔记本内存必须符合其自身的特点,即采用优质的元件和先进的工艺,拥有体积小、容量大、速度快、耗电低、散热好等特性。目前笔记本使用的内存类型主要有DDR、DDR2和DDR3三种,不同类型的内存传输类型各有差异,在传输率、工作频率、工作方式、工作电压等方面都不同,如表1-2-1所示。目前DDR2内存占据了市场的主流,而DDR内存规格已不再发展,基本已被淘汰。严格地说,DDR内存应该叫“DDRSDRAM”,人们习惯称之为DDR,部分初学者常看到DDRSDRAM,就认为是SDRAM。DDRSDRAM是“doubledatarateSDRAM”的缩写,是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的意思。DDR内存是在SDRAM内存基础上发展而来的。DDR内存在一个时钟周期内传输两次数\n据,它能够在时钟的上升期和下降期各传输一次数据,因此称为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DR内存可以在与SDRAM相同的总线频率下达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DDR2(doubledatarate2)SDRAM是由JEDEC(电子设备工程联合委员会)进行开发的新生代内存技术标准,它与上一代DDR内存技术标准有所不同,虽然同是采用了在时钟的上升/下降延同时进行数据传输的基本方式,但DDR2内存却拥有两倍于上一代DDR内存的预读取能力(即4bit数据预读取)。换句话说,DDR2内存每个时钟周期能够以四倍外部总线的速度读/写数据,并且能够以内部控制总线四倍的速度运行。6.硬盘笔记本硬盘和台式机硬盘从产品结构和工作原理看,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笔记本硬盘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积小巧,目前标准产品的直径仅为2.5英寸(还有1.8英寸或flash硬盘),厚度也远小于3.5英寸硬盘。一般为8.5~12.5mm,质量在100g左右,堪称小巧玲珑。由于笔记本内部空间狭小、散热不便且电池能量有限,再加上移动中难以避免的磕碰,对其部件的体积、功耗和坚固性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笔记本硬盘本身就设计了比台式机硬盘更好的防震功能,在遇到震动时能够\n暂时停止转动保护硬盘。为了更好地防震动,目前也有部分笔记本采用了Flash硬盘,这类硬盘产品防震动效果好、速度快,可是容量不大,一般都在几十吉字节(GB)左右,并且售价昂贵。最重要的一点是Flash硬盘一旦物理损坏,里面的数据将无法还原或修复,所以这类产品目前还没有大量应用在笔记本当中。笔记本由于受到盘片直径小、功耗限制、防震动等因素制约,在性能上相对要落后于台式机硬盘。在桌面系统中,硬盘电动机主轴转速7200r/min为主流,10000r/min的硬盘也已推出,而在笔记本中还是以5400r/min主,部分产品使用7200r/min的硬盘,主要是因为笔记本硬盘空间狭小,而且采用高速电动机必然会带来更大的功耗和发热量。笔记本硬盘的缓存容量也小于台式机硬盘。转速和缓存都低,自然在数据传输速率方面也就比较低。在硬盘的接口方面,主要有ATA与SATA两种接口的技术标准,平时常说的IDE接口,又称ATA(advancedtechnologyattachment)接口,IDE即integrateddriveelectronics,它的本意是指把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现在PC使用的硬盘大多数都是IDE兼容的,只须用\n一根电缆将它们与主板或接口卡连起来就可以了。ATA接口硬盘的优点是价格低廉、兼容性好;缺点是速度慢、只能内置使用、对接口电缆的长度有很严格的限制,如图1-2-35所示。SATA的全称是serialadvancedtechnologyattachment,即串行ATA接口,它作为一种新型硬盘接口技术于2000年初由Intel公司率先提出。它与目前广泛采用的ATA/100或ATA/133等接口相比,最根本的不同在于,以前硬盘所有的ATA接口都是采用并行方式进行数据通信,因而统称并行ATA,而SATA采用串行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与传统的并行ATA硬盘相比SATA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首先SATA的传输速度快,除此之外,SATA硬盘的数据线简洁,传输距离更长,还支持热插拔,如图1-2-36所示。\n图1-2-35ATA接口硬盘图1-2-36SATA接口硬盘1.2.3软件的组成1.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可以控制其他程序运行,管理系统资源并为用\n户提供方便、有效、良好的操作界面的一种软件集合。大致包括五个内容的管理功能:进程与处理器管理、作业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目前主机上常见的操作系统有DOS、UNIX、Linux、Solaris、Windows、MacOS等。操作系统的形态非常多,从简单到复杂,从手机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到计算机的大型操作系统应有尽有。PC用户大多使用微软开发的操作系统,如MS-DOS、WindowsXP、WindowsVista等。2.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使用各种程序设计语言完成特定功能,为了满足用户不同领域、不同问题的应用需要而设计的软件。按照内容大致分为办公系统软件、图像工具、媒体工具、通信工具、翻译软件、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等。1.3计算机多样化发展趋势概述自第一台计算机诞生至今,人们就没有停止过把计算机向便携方面的发展,拥有一台超便携计算机无疑成为很多人的梦想。经过数十年的研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个梦想离人们越来越近。就目前而言,超便携计算机最需要的东西还是时间,个人计算机(PC)也是经过二十多年的发\n展才达到今日的高度。不过,超便携计算机现在的“名字”比较多:UMPC、MID、UMD,也有些厂商推出了上网本等专用概念。这些名词,或许会让很多人一头雾水,它们究竟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该如何进行选择,下面将进行详细介绍。1.3.1超便携式计算机1.UMPC首先介绍一下UMPC,UMPC即UltraMobilePC,其实就是上文中提到的超便携计算机,如图1-3-1所示。这个概念的提出来源于Intel,微软称它为Origami计划,而Intel则称它为UMPC。UMPC是一款安装了特殊版WindowsXPTablet操作系统的笔记本,但体积要小很多,同时有很多扩展功能,包括GPS等。2006年是UMPC的萌芽期,自从年初微软抛出Origami标准后,许多厂商开始推出自己的UMPC产品。这些机器大多在Origami标准下打造,7英寸显示屏、轻便的体积获得了不少消费者的肯定。但是UMPC也有许多不足,比如电池续航时间、操作便利性方面都有待提高。Sony、三星等国际知名厂商都推出过UMPC产品。\n2.MIDMID即MobileInternetDevices(移动互联网设备),如图1-3-2所示。英特尔在2007年北京的IDF大会上首先推出这一概念。在英特尔官方网站上,UMPC和MID被英特尔放在了同一页面下进行介绍,可见两者渊源极深。图1-3-1UMPC图1-3-2MID\n按照英特尔的官方说法,UMPC是将移动互联网体验的诸多优势与商务或教育应用中所需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等实用功能结合在一起的设备。通过该设备,用户可以进行通信和娱乐,还可以在移动过程中访问多种个人计算机软件应用程序以提高工作效率。而MID则是一种全新的外形小巧且具有真正移动功能的消费设备,通过这些设备可获得类似PC的互联网体验,还可在移动过程中与他人交流、娱乐和访问信息。不难看出,英特尔从应用上区分了UMPC和MID。UMPC主要针对商务人士、行业用户以及教育领域,与UMPC相比MID体积更加小巧,娱乐功能更加丰富,主要针对个人消费市场。鉴于UMPCCPU较高的功耗问题,英特尔为MID开发了全新的移动平台CentrinoAtom,其代号为Menlow,包括CPU和芯片组。CPU代号为Silverthorne,架构源于65nm的酷睿2,采用45nm工艺,不支持SSE4。为适应MID设备的需要,Silverthorne处理器体积大为减小,芯片面积约25mm2。二级缓存容量只有512KB,前端总线最高仅支持533MHz,性能相当于Dothan核心的奔腾M处理器。英特尔宣称Silverthorne处理器的功耗能做到0.55~0.6W的水平。Menlow平台的Poulsbo芯片组采用单芯片设计,集成SantaRosa平台上的GMAX3100显示芯片。\n3.UMDUMD即UltraMobileDevices(超移动设备),如图1-3-3所示。从定义上看,很难说出UMD与UMPC以及MID到底有什么不同。唯一的不同,就是UMD产品都采用了威盛的C7M处理器,而MID和UMPC产品都采用了Intel处理器。图1-3-3UMD\n而威盛给UMD的定义不同于英特尔,在英文名称上威盛把“PC”换成了“Devices”,威盛VIA的UMD将不再局限于简单的PC,市面上形态各异的UMPC产品都将包括。未来的UMD产品将横跨计算机和手机两大领域,融合两者功能,汇集多媒体播放、GPS导航、摄像等特性,将成为数字时代背景下功能最完备、兼顾时尚和便携的革命性产品。威盛UMD的出现,让英特尔感到了UMPC计划的局限性,“Device”的概念确实大于“PC”。于是,英特尔顺理成章地推出了MID。从概念上说,更难看出两者有什么不同。若真要找差别的话,或许英特尔的MID注重随时随地与因特网(Internet)的连接,而威盛的UMD还强调与手机的融合。不管是UMPC、MID还是UMD,对于个人用户来说,使用起来没有太大差别,虽然各自叫法不同,这些超便携设备都是新鲜事物,还没有完全被消费者认可。英特尔与威盛在竞争的同时,还要一同宣传超便携的概念,让消费者接受,因此在很多官方宣传中,威盛也把UMD称为UMPC产品。而UMPC产品也是市面上接受程度远高于MID与UMD的名词。1.3.2上网本(Netbook)1.上网本的由来\n。Netbook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英特尔第一代ClassmatePC与尼葛洛克庞帝的“百元笔记本”OLPC。200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及媒体实验室的创办人尼葛洛克庞帝将“百元笔记本”OLPC(每个儿童一台笔记本)由理想变为现实。之后,英特尔公司也开发了一款价格不足400美元的“ClassmatePC”,主要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少年儿童,同OLPC的“百元笔记本”相抗衡,如图1-3-4所示。图1-3-4Intel第一代ClassmatePC与尼葛洛克庞帝的OLPC这两款产品尺寸在7.5~8.9英寸之间,成本不超过400美元(OLPC还做到了188美元)当时,\n这两款产品从外形、定价等各方面定位在发展中国家儿童教育领域,功能是为了满足发展中国家儿童上网学习。今天的Netbook在产品内涵上有所扩大,并不局限在教育行业领域和发展中国家,但从产品设计理念上来看,ClassmatePC和OLPC就是Netbook上网本的雏形。2.上网本的发展由于ClassmatePC和OLPC市场定位的局限性,并未得到推广普及。在Netbook之前,多被认为是一种概念性产品和福利性产品。这也为后期上网本的发展以及Netbook产品的涌现创造了机会。继ClassmatePC和OLPC之后,整机起步较晚的华硕为扩大内地市场份额,提升整机销量,在笔记本价格一再走低的情况下,跳出价格战的怪圈,率先推出低成本小尺寸上网本产品EeePC,它具有无线和多媒体功能,采用英特尔赛扬低端处理器、SSD硬盘、Linux/WindowsXP操作系统,售价不少于200美元。其实,EeePC是华硕与英特尔合作的低价笔记本项目,采用了英特尔200美元学生笔记本(ClassmatePC)架构。不过,英特尔ClassmatePC初期在我国只做教育试点,不面向零售市场。因此,不能说华硕EeePC与ClassmatePC毫无关系,要肯定的是英特尔一早就发现了这块市场,\n如图1-3-5所示。图1-3-5华硕EeePC\n在英特尔的支持下,许多整机厂商相继推出上网本产品,与此同时上网本的外形也在不断地进行转变,并提供多种颜色,时尚靓丽。定位也不再局限教育,而是向女性市场和广大消费类市场进军,还通过3C卖场进行铺货。英特尔在2008年初抛出了Netbook概念,这种采用了10英寸以下屏幕的非全功能产品,采用了集成处理器的整合主板与固态存储介质,适用于浏览互联网信息等应用。对于这一概念产品,英特尔表示众多的合作伙伴将会提供给市场非常丰富的产品,具有很大的选择性。与传统笔记本相比,上网本的成本更低,可以让更多的厂商参与进来为消费者推出花样众多的产品。目前小尺寸上网本采用的芯片组平台主要来自三家,其中英特尔的Atom(凌动)平台人气最高,此外还有VIA的VIANANO(C7-M)以及以AMDGeodeLX处理器为主的上网本平台。在性能方面通过评测也可以看出Atom一直是占据上风的,但是价格方面有些偏高,配置高一些的Atom上网本价格都超过了3000元;采用VIA的VIANANO(C7-M)平台产品目前也有不少厂家力挺,性能方面与英特尔产品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价格要低廉一些,HP推出的Compaq2133Mini-Note就是其中的代表。采用AMDGeodeLX处理器平台的产品目前较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