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超级古董 7页

  • 113.00 KB
  • 2022-08-30 发布

计算机超级古董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计算机超级古董--  电脑的发展史搜索电脑的发展史--  作者:顾培--  发布时间:2005-3-115:35:01--  1666年,在英国SamuelMorlandHTTP://BASIL.ACS.BOLTON.AC.UK/~MJH1HLC/MORLAND.HTM发明了一部可以计算加数及减数的机械计数机。1673年,GottfriedLeibnizHTTP://WWW.YOTOR.COM/WIKI/ZH/GO/GOTTFRIED%20%A1%A4LEIBNIZ.HTM制造了一部踏式(stepped)圆柱形转轮的计数机,叫“SteppedReckoner”,这部计算器可以把重复的数字相乘,并自动地加入加数器里。1694年,德国数学家,GottfriedLeibniz,把巴斯卡的Pascalenehttp://www.pcworld.com.cn/98/9803/0316.html改良,制造了一部可以计算乘数的机器,它仍然是用齿轮及刻度盘操作。1773年,Philipp-Matthaushttp://www.jkmschool.net/jzlt/printpage.asp?BoardID=17&ID=2728制造及卖出了少量精确至12位的计算机器。1775年,ThethirdEarlofStanhope发明了一部与Leibniz相似的乘法计算器。1786年,J.H.Mueller设计了一部差分机,可惜没有拨款去制造。1801年,Joseph-MarieJacquard的织布机是用连接按序的打孔卡控制编织的样式。--  电脑是电子计算机的俗称,它是能够把信息自动高速存储和加工的一种电子设备。自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诞生后(这台电脑共用了18,000个电子管,占地面积170平方米,耗电近100,000瓦,重量为30吨,计算机速度只有每秒5000次),标志着电脑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以后短短的几十年间,以惊人的速度飞跃,经历了从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革新。如今的电脑占地面积只有0.0005平方米,重量只有0.0002吨,如图1所示--  第一代電腦:http://202.103.217.248/media_file/2005_01_07/20050107123218.ppt西元1946年美國賓州大學的二位教授製造出世界第一部電腦,由18,000個真空管做成的,重30噸,約有2間教室大。第二代電腦:http://www.mit.edu/\n西元1954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利用800電晶體製成高速電腦,為第二代電腦,體積變小,重量變輕,運算速度變快。第三代電腦:西元1964年,美國IBM公司使用積體電路(IC)所製出第三代電腦,體積更小,速度更快。第四代電腦:西元1972年,是美國英代爾(Intel)公司推出8位元微處理器(CPU),此時蘋果二號(AppleII)電腦的推出,開始個人電腦的時代。第五代電腦:日本於1981年10月宣佈希望能設計出,是有思想、可交談的「人工智慧」電腦,然尚未問世。--  1931年,VanneverBush发明了一部可以解决差分程序的计数机,这机器可以解决一些令数学家,科学家头痛的复杂差分程序。  1935年,IBM(InternationalBusinessMachineCorporation)引入"IBM601”,它是一部有算术部件及可在1秒钟内计算乘数的穿孔咭机器。它对科学及商业的计算起很大的作用。总共制造了1500部。1937年,AlanTuring想出了一个"通用机器(UniversalMachine)”的概念,可以执行任何的算法,形成了一个"可计算(computability)”的基本概念。Turing的概念比其它同类型的发明为好,因为他用了符号处理(symbolprocessing)的概念。1939年11月,JohnVincentAtannsoff与JohnBerry制造了一部16位加数器。它是第一部用真空管计算的机器。1939年,Zuse与Schreyer开鈶制造了"V2”﹝后来叫Z2﹞,这机器沿用Z1的机械贮存器,加上一个用断电器逻辑(RelayLogic)的新算术部件。但当Zuse完成草稿后,这计划被中断一年。  1939-40年,Schreyer完成了用真空管的10位加数器,以及用氖气灯(霓虹灯)的存贮器。1940年1月,在BellLabs,SamuelWilliams及Stibitz完成了一部可以计算复杂数字的机器,叫“复杂数字计数机(ComplexNumberCalculator)”,后来改称为“断电器计数机型号I(ModelIRelayCalculator)”。它用电话开关部份做逻辑部件:145个断电器,10个横杠开关。数字用“Plus3BCD”代表。在同年9月,电传打字etype安装在一个数学会议里,由NewHampshire连接去纽约。  1940年,Zuse终于完成Z2,它比运作得更好,但不是太可靠。  1941年夏季,Atanasoff及Berry完成了一部专为解决联立线性方程系统(systemofsimultaneouslinearequations)的计算器,后来叫做"ABC(Atanasoff-BerryComputer)”,它有60个50位的存贮器,以电容器(capacitories)的形式安装在2个旋转的鼓上,时钟速度是60Hz。  1941年2月,Zuse完成"V3”(后来叫Z3),是第一部操作中可编写程序的计数机。它亦是用浮点操作,有7个位的指数,14位的尾数,以及一个正负号。存贮器可以贮存64个字,所以需要1400个断电器。它有多于1200个的算术及控制部件,而程序编写,输入,输出的与Z1相同。1943年1月HowardH.Aiken完成"ASCCMarkI”(自动按序控制计算器MarkI,AutomaticSequence--ControlledCalculatorMarkI),亦称“HawardMarkI”。这部机器有51尺长,重5顿,由750,000部份合并而成。它有72个累加器,每一个有自己的算术部件,及23位数的寄存器。1943年12月,TommyFlowers与他的队伍,完成第一部“Colossus”,它有2400个真空管用作逻辑部件,5个纸带圈读取器(reader),每个可以每秒工作5000字符。\n1943年,由JohnBrainered领导,ENIAC开始研究。而JohnMauchly及J.PresperEckert负责这计划的执行。   1946v第一台电子数字积分计算器(ENIAC)在美国建造完成。1947年,美国计算器协会(ACM)成立。1947年,英国完成了第一个存储真空管O1948贝尔电话公司研制成半导体。1949年,英国建造完成"延迟存储电子自动计算器"(EDSAC)1950年,"自动化"一词第一次用于汽车工业。195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制成磁心1952年,第一台"储存程序计算器"诞生。1952年,第一台大型计算机系统IBM701宣布建造完成。1952年,第一台符号语言翻译机发明成功。1954年,第一台半导体计算机由贝尔电话公司研制成功。1954年,第一台通用数据处理机IBM650诞生。1955年,第一台利用磁心的大型计算机IBM705建造完成。1956年,IBM公司推出科学704计算机。1957年,程序设计语言FORTRAN问世。1959年,第一台小型科学计算器IBM620研制成功。1960年,数据处理系统IBM1401研制成功。1961年,程序设计语言COBOL问世。1961年,第一台分系统计算机由麻省理工学院设计完成。1963年,BASIC语言问世。1964年,第三代计算机IBM360系列制成。1965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推出第一台小型机PDP-8。1969年,IBM公司研制成功90列卡片机和系统--3计算机系统。1970年,IBM系统1370计算机系列制成。1971年,伊利诺大学设计完成伊利阿克IV巨型计算机。1971年,第一台微处理机4004由英特尔公司研制成功。1972年,微处理机基片开始大量生产销售。1973年,第一片软磁盘由IBM公司研制成功。1975年,ATARI--8800微电脑问世。1977年,柯莫道尔公司宣称全组合微电脑PET--2001研制成功。1977年,TRS--80微电脑诞生。1977年,苹果--II型微电脑诞生。1978年,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开始应用。1978年,磁泡存储器第二次用于商用计算机。1979年,夏普公司宣布制成第一台手提式微电脑。\n--  电脑是电子计算机的俗称,它是能够把信息自动高速存储和加工的一种电子设备。自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诞生后(这台电脑共用了18,000个电子管,占地面积170平方米,耗电近100,000瓦,重量为30吨,计算机速度只有每秒5000次),标志着电脑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以后短短的几十年间,以惊人的速度飞跃,经历了从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革新。如今的电脑占地面积只有0.0005平方米,重量只有0.0002吨。--  电脑销售发展历史作者:方兴东计算机发展是一部短暂却叩人心弦的历史。看这部历史,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比如从技术发展看,可以从1946年拙笨而庞大的ENIAC一直源溯到今天快速而灵巧的PII;比如也可从公司演变看,从IBM的大型机时代到DEC的小型机时代,以及Apple的个人电脑时代,直到当今如日中天的网络时代;当然,我们还可以从计算机的普及历程来看,从玻璃屋神秘的大机器,到走入企业机构的信息工具,到今天迅速向家庭扩张的娱乐工具......    今天,我们另辟蹊径,来看看电脑营销渠道的发展历史。1、IBM的直销和租赁IMB电脑http://www.koelnmesse.cn/fair/imb/index.htm  营销渠道是产业的重要组成,因为它是连接厂商与用户的桥梁。营销渠道可大致分为两类:直接销售渠道和间接销售渠道。    计算机市场初期,计算机不但体积庞大,价格高昂,而且操作复杂,技术性强。主要客户就是军事和科研机构。IBM无疑是该市场最早的开拓者,老沃森自己就是干推销出身,深知推销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他时常在公司说:“一切都从销售开始,没有销售就没有美国的商业”。    作为典型的高技术产品,计算机具有技术含量高、服务要求高、质量性能好、附加利益多等典型特征,决定了其营销渠道短而窄。企业当然需建立自己的营销队伍和网络,直接进入市场推销产品。    IBM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经营方式,那就是租赁。客户可以按月付款,经济而灵活,成为IBM初期成功的主要决窍。这种业务需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提供设备和持续完善的售后服务。需耗费相当大的人力、物力。但它也最好地赢得了客户,扩大了市场。特别能使公司业务稳定,即使大萧条时期,产品无法出售,也能吸引客户租用,同时靠对原有客户提供服务来渡过难关。    出色的推销和独到的策略使IBM很快垄断了市场,同时期的竞争对手也都采纳了相似的直销方式:让技术人员与销售人员一起直接参与对客户的拜访,传授电脑安装和操作方面的基本知识,随时参与维护。    这种传统销售模式至今仍是IBM、HP、DEC等大公司销售大型设备的重要方式。2、PC代理经销制    个人电脑的出现,不但极大地刺激了电脑市场的膨胀,而且也导致了电脑营销渠道的革命。当电脑以批量、价廉且面向个人用户的形象一经出现,依靠生产企业自身的营销部门,已经捉襟见肘。\n   http://www.apple.com/ 当Apple在硅谷点燃PC烈火后,PC也随之走进了经销商和零售商的店铺。经销商数量及网络建设往往成为影响厂商业绩的关键因素。这一点,既使拥有最强大销售力量的IBM也感到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电脑快速频繁的降价速度,使租赁方式优势顿失。1980年,奥佩尔接替卡里,主舵IBM,他决定改变产品定价策略,鼓励顾客购买而不是承租。这种取消租赁的举措,使IBM马上尝到了甜头。因为公司原本每个月只得到每台机器售价百分之几的收入,突然间变成收取所有的钞票,使收入与盈利迅速上升。    1981年,接手负责IBMPC业务的埃斯特利奇提出一个颇具争议的计划,他想让经销商销售PC。这是IBM产品第一次是由非IBM业务代表来销售。结果,当时IBM一年卖出2500台大型机,而PC一年销量达到20万台,三年共销100万台,到1984年,一个月的销量就达20万台。    1984年,IBM在美国大约有100个公司自己的产品中心负责直销。而代理销售IBM产品的零售商、代理商以及增值商却数以千计。全世界范围销售IBM产品的代理商大约有10000家之多。占据了公司业务很大的百分比。    代理经销制几乎成了新兴PC厂商的唯一选择。而且象迅速成长起来的Compaq、AST等公司,则完全依赖于代理渠道。省去了自建渠道所需的巨大人力、物力、财力,也避免了直接渠道与间接渠道发生的冲突。尤其是在进军海外市场时,靠自身力量鞭长莫及,代理制则具有“短、平、快”优势,几乎是首选。    同时,无论是网络产品还是软件产品,绝大多数厂商也是首选代理制。代理制几乎成为电脑业放之四海皆准的法宝。3、Dell的直销模式    当一名19岁的生物系学生声称无需分销商,他就能制造并直接销售电脑,而且每台机器均可按客户要求“量体裁衣”。此时,整个电脑业都会觉得这实在荒诞可笑。然后,这个人十几年如一日,遵循一样的准则,却成为世界最大的PC公司之一,个人也成为亿万富翁中的新贵。    这个人就是PC直销模式的创始人及Dell公司总裁──MichaelDell。dell电脑    随着PC市场的日益繁荣,传统大型机时代的直销模式眼看就要与大型机一道,被人甩进历史的角落中。但1984年,德克萨斯大学的一名学生却重新思考了这个问题。他认识到,PC经销商的服务质量实在令人难以恭维,而他只需一部电脑就能提供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服务。    Dell就从宿舍开始了他的直销模式,如今14年过去了,公司以平均每年60%左右的增长率跻身PC业五强之行,并越来越咄咄逼人地威胁到IBM、Compaq等多年的领衔之军。在竞争加剧、利润下滑、收入吃紧的今天,唯有Dell从容自在。    \nDell的经营哲学很简单:公司自己组建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全球信息和通讯网络,以及免费电话和传真支持。用户通过直销人员或电话、传真,甚至互联网络向公司定购,公司按照客户的需要来配置机器,安装各种软件,同时也用类似方式提供服务。这样,可以打破原先业界由制造商、经销商、零售商等层层行销环节,节省了中间商的利润剥削,大大节省费用可以使价格更低。同时公司可以以零库存模式,以最快的速度,应用最新的零组件,避免了制造、分销过程的价格下跌。Dell本人将这种模式归纳为“直接关系、直接服务、直接销售”三要素。不但可摆脱降价的恶梦,也甩掉了库存的包袱,与用户建立了一种更密切的联系。    Packard  Bell则利用原先销售电视机的零售渠道,导演了另一种直销故事,使电脑大量出现在商场中。几年之内,就成为全美零售市场之王。它与Dell一起,被人称为“双尔效应”。“双尔效应”所带来的产销成本下降,使各PC厂商收入增长和获利都受到严重冲击。1990年,这种效应已毕现无疑。原先IBM、Compaq具有40~50%的毛利,三年之后已跌至20~30%,害得不少厂商破产关门。4、新的渠道变革力量    将业内利润率下降之罪名,归之于“双尔”,则欠公平。造成行业变化的罪魁祸首其实是行业本身的规律。就是竞争厂商不断加入,零组件价格跌幅加大,频率越来越快。90年代初,零组件成本每年约下降15%。而今,三个月就可达到15%左右。特别是英特尔芯片一季一降,存储设备降价变本加厉,使下降趋势丝毫没有减慢。    Dell、PackardBell都顺应了时势,模仿Dell的Gateway2000也收获颇丰。    专注于代理制的厂商也不可能无视变化。1992年,被逼至亏损边缘的Acer总裁施振荣提出“快餐模式”,将原先PC的系统发展模式改为零件发展模式。具体做法是:将电脑生产分成几部分,对于体积大、价格低且波动小的外壳,大批量海运到各地。硬驱、内存、CPU等贵重且降价频繁的组件则由当地采购,现买卖现装。对于台湾最便宜的主机极则采用空运方式,分批按需运输。其主要目的就是缩短接单到交货时间,保护价格,并大大降低库存。而库存则已是PC业最大的隐形杀手之一。    “快餐模式”克服了代理制的一些弊病,吸取了直销模式的一些优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公司盈利状况大为缓和,也为许多厂商效仿。    面对Dell、Gateway2000等丝毫没有缓解的直销压力。1997年夏,专注于代理的几大PC厂商,如Compaq、HP、IBM、Sony等,几乎不约而同发动市场宣传攻势,实施不同程度的直销方式。但新纳入的直销只是作为代理的一部分,并且带动代理一起变革,以期能抹平与直销厂商10~15%的制造成本差距。其中最典型的就是Compaq的“优化销售模式”(ODM)。主要是考虑那些“按需定制”的客户需要,实施分销渠道组装来降低库存。因此,实际上,这是一种直销、代理、分销装配等多种形式的混合多渠道销售模式。    这是一个两难的境地。Compaq的产品通过其分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的38000个分销商奠定江山。却又不得不承受代理渠道预报不准、反馈过慢、库存过多等弊病。多渠道模式是一个折衷之举。而且也的确收到了效果。一般PC厂商的库存为2个月,Compaq平均降低至25天,几近艺术般境地。但Dell却不到14天。    代理制厂商涉足直销业务,堪称PC诞生以来,营销渠道最大的一次变革。1666年,在英国SamuelMorland发明了一部可以计算加数及减数的机械计数机。1673年,GottfriedLeibniz制造了一部踏式(stepped)圆柱形转轮的计数机,叫“SteppedReckoner”,这部计算器可以把重复的数字相乘,并自动地加入加数器里。1694年,德国数学家,GottfriedLeibniz,把巴斯卡的Pascalene改良,制造了一部可以计算乘数的机器,它仍然是用齿轮及刻度盘操作。\n1773年,Philipp-Matthaus制造及卖出了少量精确至12位的计算机器。1775年,ThethirdEarlofStanhope发明了一部与Leibniz相似的乘法计算器。1786年,J.H.Mueller设计了一部差分机,可惜没有拨款去制造。1801年,Joseph-MarieJacquardhttp://arts.tom.com/pinglun/zycsxmt/的织布机是用连接按序的打孔卡控制编织的样式。网络办公时期。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Windows95推出,Wintel架构成为商用电脑主流到本世纪初期网络技术广泛应用。在商用领域大部分工作已经无法由一个人、一台电脑来完成,人们把每台电脑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局域网,局域网内的电脑可以相互沟通,之后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全世界实现相互沟通。商用3C融合时期。在2000年之后,随着网络技术向着更深的应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