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50 KB
  • 2022-08-31 发布

整合历史学科资源,优化高中政治教学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整合历史学科资源,优化高中政治教学  【摘要】高中政治学科和高中历史学科在内容上有密切联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整合历史学科资源,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政史知识的真正融会贯通,也有利于提升其综合思维能力。高中政治教学中整合历史学科资源,应遵循内容相关性和容量适度性的原则,坚持围绕教学重难点和探究主题进行整合的方法。实践表明,科学整合历史学科资源,能优化高中政治教学。  【关键词】高中政治政史整合整合原则整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67-02  新世纪初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各门学科知识都作了重大调整,使得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笔者在教学中也发现高中政治与高中历史教材在内容上存在许多交叉、重合的知识,因此,如何科学整合历史学科资源就成为优化高中政治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所谓政史整合,是指在政治学科教学中通过建立政治学科与历史学科的有机联系来加强与相关历史知识的渗透与应用。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整合历史学科资源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融会贯通  俗话说“政史不分家”\n,课改后的高中政治教材与高中历史教材在内容上的密切联系也印证了这一点。政治与历史同属社会科学,基于不同的学科功能,政治学科和历史学科在内容的编排和选择有不同的要求:历史偏重客观史实和强调论从史出,政治则是根据史料通过整合、加工、概括为理论。因此,历史中总能看到政治的影子,而政治也始终贯穿于历史的每个角落。为了更好地达成教育教学目标,某些重要知识会在政治学科与历史学科交叉呈现和融合。历史学科中有许多关于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的内容,在政治学科的教学中,如果能整合历史学科的相关内容,将会从广度、深度等方面拓展政治教材,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真正做到融会贯通。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得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林崇德教授认为学科能力的形成源自对知识细节及其知识体系的深刻理解,要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做到从现象到本质地把握知识结构。教育部在《高考内容和形式改革方案》中明确指出:“在考查学科能力同时,注意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的渗透能力,着重考查利用相关学科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文科综合的这种考查方向更加要加强对政史知识进行跨学科的整合。  例如2010年高考文综政治(福建卷)39题: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材料一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论述节选(略)  (1)结合材料一,说明从民本思想到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12分)  (2)有人认为,“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n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根本上是一致的。”请你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价。(8分)  尽管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不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而是以它作为素材,但这道题也启示我们:高中政治教学必须超越单一学科维度的知识点讲授,而要强化学科间知识渗透,努力挖掘、整合政史学科知识间的联结点和交叉点。整合的内容如果合理运用,能够引发学生从政治与历史角度进行多维度、深层次的思考,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在学科间的正向迁移,进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科知识渗透能力与综合思维能力。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整合历史学科资源的基本原则  (一)应遵循内容相关性原则\n  所谓相关性是指两个现象之间的相关程度。高中政治和高中历史虽然分属不同学科,但在内容上并非毫不相干。恰恰相反,正如前面所说,高中政治与高中历史教材在内容上存在许多交叉、重合的知识,它们之间在诸多地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政治学科教学中,应根据相关内容整合历史学科资源。笔者认真研读了高中政治和高中历史教材,发现在高中政治教材中涉及历史学科知识的地方主要有:《经济生活》中关于纸币、对外开放的知识;《政治生活》中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联合国的发展历程、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外交成就等知识;《文化生活》中关于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等知识;《生活与哲学》中关于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内容。为了优化高中政治教学,就有必要把历史教材的相关内容引入课堂,以此拓展、深化政治教材。  (二)应遵循容量适度性原则  所谓适度性是指程度适当、合理。整合历史学科资源仅仅考虑内容相关性是不够的。实际上,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整合历史学科资源还必须考虑课堂的教学容量,更不能喧宾夺主,而应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适度整合,容量必须是合理的。如果凡是相关的内容都引入政治课堂,那么,政治课就有可能成为历史课。比如:《政治生活》关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的知识与高一历史教材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内容上有诸多重合。高一历史教材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即“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笔者在认真研读历史学科的这一部分内容之后,先是引入“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作为理解当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的基础,进而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的概况和表现”引入政治课堂。通过整合与政治学科相关的历史学科知识,不仅适度增加了课堂的教学容量,也让学生对政治教材的理论观点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高中政治教学中整合历史学科资源的基本方法  (一)围绕重、难点整合历史学科资源  季苹教授认为:“\n知识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渐增加活力的。事实的背后是概念或原理,当现象或信息被注入概念或原理的时候就成了有说服力的事实,它可以增加人的理解力,也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否则,事实仅仅是信息。”[1]现行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在行文上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注意采用从生动有趣的个别、具体事例和材料入手叙述,能够通过分析综合水到渠成地概括出基本的概念和理论。但内容表述依然存在抽象化、概念化和成人化的倾向。[2]基于此,为了增加学生的理解力和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就有必要提供或补充相关的事实或信息。例如:笔者在讲授《政治生活》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时,由于这一内容是教学难点,也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着力点,如何让学生懂、信、服,不能光靠教师口头分析和灌输,必须充分回顾历史,用“史实”说话:太平天国运动在其施政纲领《资政新篇》中提出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主张,但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而束之高阁;资产阶级改良派领导的戊戌变法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也失败了;而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主张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虽然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但胜利的果实却落入“窃国大盗”袁世凯的手中。通过回顾“史实”,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无论是农民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无法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而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性质、宗旨决定了其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夺取革命的胜利,因此,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对于这一结论,学生应该能心悦诚服地认同和接受,相应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能得到很好的达成。围绕教学重难点整合历史学科知识是政史整合最为重要和常用的方法。  (二)根据探究主题整合历史学科资源\n  郭沫若曾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做这种精神。”高中思想政治课四个必须模块的每个单元都安排了综合探究活动,这些探究活动的主题不一而足,但都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高中政治教学中整合历史学科资源还可以根据探究主题的形式进行,通过确定研究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带有综合性的特点,即学习者面临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综合性的,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予以解决。笔者认为:研究性学习贵在参与,学生智慧的开掘和能力的发展就是从参与开始的;研究性学习重在过程,研究性学习的价值主要不在于学生最终研究成果的质量高低,而在于学生参与这一过程得到的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学生一旦参与其中,就会领略到基于素质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给他带来的乐趣。例如:笔者在《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综合探究“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教学中,结合“回顾历史的教训”,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搜集中国近现代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资料,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思考“我们应该弘扬和培养什么样的民族精神”。研究性学习能拓宽学生思考和活动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查阅资料中掌握方法、丰富知识,并在思考中提高能力。政史知识整合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发现、创造知识的过程。  笔者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自觉树立“大文科”观念,特别注重政史学科间的渗透和整合,努力打通学生在知识学习上的“任督二脉”,让学生从不同学科角度理解、掌握知识,在政史学科间游刃有余,从而更加优化高中政治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n  参考文献:  [1]季苹著.教什么知识:对教学的知识论基础的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9  [2]邝丽湛等著.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教学论[M].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3]张云平等.高中思想政治学业质量评价标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6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