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50 KB
- 2022-08-3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历史论文之历史课的语文教学法在历史课中引入语文教学方法,是完全可行的。自古文史相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方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个方面的社会现实,同样,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托文学方式(有少量是实物方式)记录下来的。因而,对历史的表述不仅能够借鉴,而且必须借鉴文学的方法。我做过两年语文老师,上了八年历史课,从贾谊的《过秦论》中理解到秦朝灭亡的历史缘故,从清朝的腐败历史中认识到《红楼梦》的伟大意义。历史课和语文课的共性实在太多了。把一些语文教学方法运用到历史课之中,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例如:指导学生围绕历史教材的章、节、标题来抓中心,划段落,分层次,归纳大意,写出提纲和要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才能。讲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运用记叙文和小说的表现手法,按照时间、地点、场景和情节等要素,或表达,或谈论,或描绘,或抒情,再现历史的过去,生动爽朗,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讲述历史缘故、结果,分析历史观点,介绍历史场景及历史文物,则采纳谈论文、说明文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做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紧密,逻辑性强。甚至在考试中,我也采纳作文的方法,把阐述题改为“历史作文”。考中国古代史,我要求学生写一篇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的读后感,考世界古代史,我要求学生写一篇“由新航路的开拓所想到的……”\n的文章,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联想才能。实践证明,历史教学参考语文的教学方法是特别有好处的。 历史课的对抗式讨论法长期以来,如何样组织和开展课堂讨论不断是历史教学的难点,不少老师布置的课堂讨论场面冷淡,争论不起来,导致讨论失败或者收效甚微。我从电视台播放的大学生辩论对抗赛节目引起轰论效应中遭到启发,因而把这种方式引入课堂讨论之中,特别受学生的欢迎。每次讨论前,我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标题,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要求每个人都按题意写成小论文或辩论稿并交给我看。我看完作批示后,把稿子发回给学生,进展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正方和反方各推举4名代表,在班上进展辩论。其程序是:各自陈述意见→自由争论→归纳总结。最 后由 老师进展裁判并详细分析双方的辩论得失。在世界古代史教学中,我组织的课堂讨论标题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之比拟”,正方的观点是“西方文明不如东方文明”,反方的观点是“东方文明不如西方文明”。在世界现代史教学中,我设计的标题是:“战争与和平谁是历史的主流”,正方的观点是“和平是历史的主流”,反方的观点是“战争是历史的主流”。这种讨论具有竞争机制,适宜学生的特点,他们为了驳倒对方,翻阅了特别多书,讨论的场面十分热烈,兴趣盎然,往往是时间已到,特别多人仍言犹未了。 历史课的抽签提征询法\n课堂提征询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但如何提征询,则要讲究艺术性。我采纳的是抽签提征询法,详细做法可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设疑,即提出征询题,制造悬念;第二步,阅读,指导学生带着征询题去看书和考虑,寻找答案;第三步,抽签提征询,让几个学生答复,列出不同意见;第四步,讨论,自由发言,分析征询题;第五步,老师归纳总结。其中关键的是第一步和第三步。第一步“设疑”要难易适当,并有一定的引诱性,能引起学生去考虑。第三步抽签,时机要均等,使人人都感遭到本人有可能被抽中,因而认真看书,积极动脑筋想征询题,不敢懈怠。所抽的签可用纸片做,每张纸片上只写一个学生的名字,装入信封中。提征询时当众抽签答完后将签装入另一个信封。一个学期要保证每个学生被抽中2—3次,至少要抽中1次。为了引起学生的注重,要按照学生的学习态度及答题水平,每次提征询都打分(不公布),记入平时成绩。提征询既能够让学生口头答复,也能够让学生作书面答复和写在黑板上,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口头表达才能和书面表达才能。 历史课的知识串联法\n所谓知识串联法,确实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根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根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根本要素讲明晰,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根本线索,并以这些根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似用线串珠子一样。比方,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按一定的地点、区域或国别范围来讲授历史;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不管是正面的仍然反面的),往往贯穿了整个时代,中国民主革命史与孙中山、毛泽东的名字几乎密不可分;以历史事件的开展为线索,讲清起因、通过和结果,就能够明白每一种历史现象的兴衰过程。此外,还能够把握一定的社会矛盾为线索,分清两个历史开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处理矛盾的根本方式(改革和革命),以及矛盾产生、开展、激化和消失的过程。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原理来分析历史征询题,我们就会觉察一切历史事件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矛盾引发的,而历史事件又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必须同一定的社会矛盾联络起来,如评价历史事件的性质要看其主要方面,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要一分为二。可见,历史教学抓线索是特别重要的。教学线索反映了老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又是由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来决定的。一个成熟的老师,其教学思路必定是十清楚晰的,有条不紊的,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纳不同的思路来组织教学。 历史课的点面穿插法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重要的是要找准“点”,以“点”带“面”。所谓“点”,确实是历史纵向和横向联络的穿插点,即座标。我上课时,往往抓住某一个知识点,谈今论古,谈古论今,或者谈中国论外国,或谈外国论中国。比方讲到世界某段历史时,我就征询:“这时的中国如何样?”,公元1—2世纪,西方有个罗马帝国,东方有个东汉帝国,不同的是前者是个奴隶制帝国,后者是个封建制帝国。讲到如今的“\n中东和谈”,就说一说犹太人的苦难历史、现代的几次中东战争,协助学生分清是非曲直,并介绍一些书目让学生去借阅。这种点面穿插法,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历史课的教学点,还包括现实社会的一些“热点”和“焦点”征询题,启发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考虑这些征询题。有人也许会认为如此做,上历史课会离题,扯得太远了。事实上不然,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讲现实征询题,是符合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教学原则的;其次,学生对现实征询题比拟关注,也感到比拟困惑,假设我们从本学科的实际出发,对这些征询题进展有说服力的讲解,利用课堂对学生进展思想教育,其效果将是不言而喻的。历史课的点面穿插法,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使之融汇贯穿。为此,要求老师必需要有厚实的知识根底。培根有句名言:“知识确实是力量。”我们教育界有一句老话叫“给学生半桶水,本人就得有一桶水。”因而,老师平时知识的积累是特别重要的。我坚持看书学习,特别是留意收看电视新闻、专题报道,阅读报纸杂志,以扩大和更新本人的知识,上课时补充一些教材之外的材料。我搜集材料的方法多种多样,或做索引,或剪报,或抄录于卡片和笔记本,或记下本人的心得体会,学生作业做得好的我也保存下来。我把这些材料归纳分类,使用起来特别方便。比方,关于“苏联的构成和解体”的历史材料,我整理为一册,上“世界现代史”\n讲到这个征询题就感到左右逢源,轻松自如。可见,教学者,欲教必须先学,作为老师,应该教到老,学到老,教学相长永远是个真理。 历史课的师范技能训练法师专学生今后毕业后是做初中老师的,这一培养目的要求我们的教学工作,不仅学生的学习要“学以致用”,而且老师的教诲也要“教以致用”,直截了当为学生今后从事初中教学工作效劳。我认为师范院校的课堂教学应遵照如下规律:(附图{图})整个教学过程可分为三大环节:(一)备课环节。我在实践中总结出“备课三步法”。第一步,备教材,明白“教什么”(根本理论、根本知识和根本技能);第二步,备学生,明确“为什么教”(传授知识、培养才能、思想教育);第三步,备方法,掌握“如何教”(开头、中间、结尾)。一节课上得好或坏,关键是看课前的预备工作做得如何。(二)上课环节。传统的课堂教学是老师“满堂灌”,搞“一言堂”,以讲授为主。我主张课堂教学应该把重点放在搞好“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方面。“教”以“导”(引导)为主,“学”以“思”(考虑)为贵,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我使用得比拟多的一个方法确实是把学生如今的学习与他们今后的教学工作联络起来,强化他们的“老师认识”。我上《中学历史教学法》,传授给学生的是一些教学法理论,我上通史课则把这些理论与详细的历史内容结合起来,不但让学生明白得如今“如何学”,还要明白今后“如何教”。我特别喜爱征询学生的一句话是:“以后你们上课遇到这段历史,应该如何样去教学生呢?”然后将历史内容进展分类定性,展开分析,让学生明白得“历史人物”如何样教,“历史事件”\n如何样教,寻找优化的教学方案。如此做,特别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三)课后或课外环节。这个环节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有两大任务:一是消化课堂教学内容,扩大历史知识面;二是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历史教学技能。历史课外活动有多种多样,如“参观名胜古迹”、“历史知识竞赛”、“历史故事会”、“历史园地”、“历史游戏”、“历史剧讨论会”,等等,既可丰富学生的知识,又可提高学生的才能。对学生进展历史教学技能的训练可分为五种:①记的技能,学会做笔记、做卡片,搜集材料,积累知识;②说的技能,即历史的口语表达才能;③读的技能,如何样阅读理解历史书籍或文章;④写的技能,即历史的书面表达才能;⑤画的技能,学会画历史地图、编制历史表格。掌握了这些技能,学生今后就能较好地胜任中学历史教学工作了。由于师专的历史课时较少,培养这些技能主要依托课外活动来完成。 上面所谈到的,是我上历史课的一些做法,有一些还停留在方法阶段,仍然十分粗浅的。教海无涯,学无止境,十年老师工作所积累得的这些点滴经历,只不过是我在教学海洋的岸边所捡得的几枚贝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