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00 KB
- 2022-08-3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历史论文之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几点反思 高一进入新课程实验教学,它是一次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的全面改革与创新,也是一次充满智慧的挑战。通过近两个月的教学实践,我们高一历史备课组全体老师既有不同程度的转变和提高,又面临着许多征询题与困惑。 一、转变与提高 由于新课程改革在我校刚刚推行,特别多方面仍处于尝试探究阶段。尽管目前谈不上有什么大的成就,但大家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日益明确,主动探究的热情不断高涨。 (1) 以课标为依托,整合课程内容 历史新课程按照“古今贯穿、中外关联”的原则,采取专题式教学方式。教材内容的编排尽管通过了教育专家组的精心规划和设计,但部分教材内容呈现的顺序与学生的认知过程不一致,不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假设老师一味地按照课本顺序“照本宣科”,教学效果必定遭到阻碍。在详细的教学实践中,适当整合教学内容是有必要的,从而更好地凸现新课程的优势,弥补其缺乏之处。为此,本组老师认真研究新教材,参考别人教学设计,集思广益,优化组合。 (2)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学方式\n (3)以才能为主旨,加强学法指导 历史新课程强调学生历史思维才能、人文素养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协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关于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习效率,有着特别关键的作用。针对高一新生学习方法普遍欠缺的情况,本组老师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加强历史学习方法的指导。 二、征询题与困惑 (1)教科书编排的阻碍。新课程教材尽管防止了与初中历史课程的简单重复,有利于学生各方面才能的培养,但也存在着一些缺乏,阻碍了教学的实际操作,增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其一,新教材高度概括,腾跃度大,根底性知识介绍得较少,较零散。其二,专题式模块教学将知识之间的联络割裂,不利于全面透彻的理解。比方政治模块部分缺少经济方面的联络和铺垫。其三、有些章节内容“繁、难、偏、杂”,观点超过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针对这些情况,老师往往会花特别多课堂时间去进展补充或解释说明,学生消化吸收的情况也不尽人满意。假设不补充,又会出现学生不知所云,考虑理解跟不上的情况。故而,本组老师都有课堂任务大,时间紧的困惑。\n (2)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脱节。初中历史教学普遍不受注重,历史根底特别薄弱,严峻阻碍高中教学的正常开展。不少学生仍然采纳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不明白如何主动考虑征询题,做课堂笔记以及课后复习。根底的薄弱和方法的欠缺,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习惯高中历史学习的需要,畏难情绪日益滋长。 (3)理论设想与实际操作的矛盾。新课程教学的许多设想特别有利于个人素养和才能的长远开展,但受高考制度和实际情况的阻碍,许多设想得不到好的实现。比方,新课程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材料、合作探究,但学业负担的沉重不同意学生有如此的时机,被动接受仍然是主要途径。此外,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充实,兴趣性和直观性强的特点,然而学校多媒体硬件设备的缺乏制约了这种教学方式的开展。 (4)课后练习没有落实到位。高一历史每星期两节课,由于学科任务的繁重和对本学科的不注重,学生课后稳定的时间较少,老师也几乎没有时间对课后练习进展及时的评讲。讲而不练,练而不评,都会使教学效果大大减半。本组老师既认识到其中的弊端,也感遭到时间短缺的无奈。 (5)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欠缺。新课程的知识面广,难度要求更高,常常使老师在有些方面捉襟见肘,非得下一番功夫不可。教学方式的单一,教学技能的青涩,同样无法习惯新课程灵敏开放的特性。我们深切感到提高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6)高考方案的不明确。新课程尽管提出“知识与才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n的三维目的,但以成绩论成败的高考仍然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征询题。目前,高考方案及其细节不明,老师只能在实践中探究前进,难免有时会走“错路”,走“远路”。 三、对策与措施 尽管历史新课程教学困难重重,需要处理的征询题特别多,但我们必须以积极平稳的心态去面对,不可漠视也不可畏惧和抵触。针对目前最突出、最需处理的征询题,本组老师“立足根底、立足”,提出了以下两点对策:其一,落实根底知识,加强学习方法指导。高一新生在这方面都普遍较弱,直截了当阻碍到后期教学成绩的提高。在落实根底知识的前提下提高才能,在引导学习方法的过程中寻求效率。其二,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合作教学观念。本身教学理论和专业素养的提高因此最为重要,但单枪匹马、孤军奋战的时代已通过去,只有加强集体备课、议课、评课,才能更好地处理新教材中的诸多新征询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程历史教学给我们老师带来了诸多的冲击和挑战,也给了我们同一起点和机遇。我们只有坚决信念,迎浪而上,在充满矛盾的现实中寻找出路,用智慧去化解难题,用机智去逾越障碍,用改革去实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