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50 KB
  • 2022-08-31 发布

历史学教育论文(考试必备)北纬九十度(精做)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本文由ywkddx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作者]冯一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主要表现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政治思想教育贯穿和渗透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中,历史课的德育功能得到较好的发挥;教材编写由统编制转变为审定制,在“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新体制下,几套各有特色的初中历史新教材已经由实验阶段进入试用阶段[1];能力培养问题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教学方法改革活跃;涌现出一大批历史教学改革的积极分子,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队伍壮大。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与高中历史教改相比,初中历史教改成绩更突出;与初中其它学科相比,初中历史教改也毫不逊色。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冷静地看到,近年来,我国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步伐明显放慢,初中历史教坛相对沉寂,与高中历史教改状况形成反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笔者认为,从初中历史教学本身来看,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的制约与影响:第一,初中历史教师中松劲和满足情绪增长。一些教师觉得,前几年钻研、试用新教材费力不少,现在新教材已用熟,“本钱”已有,再对付几年不会有什么问题,该歇口气了。第二,历史教师的年龄结构发生变化,大批大专院校毕业生进入初中历史教师队伍。由于商品大潮冲击的负面影响,在一些青年历史教师中,刻苦钻研业务,热心投入教改的风气尚未形成,还有一部分人不安心本职工作。第三,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严重束缚了初中历史教师教改的积极性。有的老师因“中考”不考历史而灰心丧气;有的老师则把高三文科班复习课的模式搬到初中历史教学中来,“以考促学”、“以考代教”,步入误区。第四,一些教研机构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创收”上,追求“经济效益”,使历史教研员不得不把很大的精力放在各种练习题、检测题的编写和发行上,放松了对初中历史教改的指导。由于上述多种因素的作用,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步伐自然就慢下来了。笔者认为,初中历史教学界应重振旗鼓,继续发挥开拓创新精神,加大教改力度,力争近期内让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再上一层楼。那么,怎样才能使初中历史教改向前跨进呢?加速转变历史教学观念历史教学观的核心是目的观、任务观。初中为什么要上历史课?对此,初中历史教学大纲早有明确规定,似乎问题早已解决,而实际上并非如此。一些初中历史教师仍把历史教学的任务限制在历史知识的传授上,一部分老师上课、甚至努力把课上“好”的目的乃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分数。这些同志的历史教学观至今还停留在“知识第一”、“考试万能”的层次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广泛地使用“知识点教学法”、“勾书圈点教学法”、“高三复习式教学法”,频繁地祭起考试的法宝,就成为很自然的事了。有鉴于此,摈弃错误的历史教学观,树立科学的历史教学观便成为深化初中历史教改的首要任务。树立科学的历史教学观,其关键是要适应我国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变的要求,尽快把初中历史教学推上素质教育的轨道,让初中历史教学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发挥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实现这一转变,当前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重要认识问题:首先,要明确树立初中历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素质的观念。我国现行初中历史教学大纲虽然指出了历史教学“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的积极作用,但因未把素质要求具体落实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未具体规定初中历史教学应从哪些方面以及如何去提高学生素质,显得过于笼统,限制了指导作用的发挥,有修改的必要。在这方面,日本的经验值得借鉴。日本的作法有两点很突出,一是明确地把“培养作为生活于国际社会的、民主的、和平的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者的公民素质”[2]作为历史教学的根本任务;二是注意了青少年素质发展的阶段性,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小学是从感情方面诱导‘公民素质’,初中是从基础认识方面造就‘公民素质’,高中是从观念(信念)方面成就‘公民素质’”[3]。我国初中历史教学大纲虽有待修订,但教师观念的转变却要“只争朝夕”,不能等待。其次,要树立全面发挥历史教学功能的观念,素质教育与全面发挥历史教学的功能是完\n全一致的。实际上,全面发挥历史教学的功能就能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这里,笔者不准备全面阐述历史教学的功能问题,只想强调两点:第一,搞素质教育并不否认知识教学的重要性,因为知识水平也是衡量人的素质高低的一个方面,历史知识是历史课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基础和依托。但不能把历史教学的任务限制在传授历史知识这一狭小范围内,更不能通过考试的压迫、分数的刺激强制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支离破碎、考完忘完的所谓历史知识。第二,不要忘记,除了德育、智育(包括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功能外,历史课还有美育功能[4]。美育即以美育人,以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情感陶冶人。在这方面历史教师大有可为。最后,还要树立正确的历史教学评价观。教学评价的方式及显示是多种多样的。考试及显示考试成绩的分数在教学评价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有其特有的价值。但考试并非万能,分数有其局限。历史教师不能以一两次考试的分数来为学生排座次,区分其历史学习的优劣;学校领导和主管部门也不能仅以学生历史考试的成绩来为历史教师排座次,决定其奖惩升降。要努力探索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评估体系、办法及显示方式。确定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做的事很多。而每一阶段的改革又应有其重点和主攻方向。笔者认为,在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目标已经明确,历史教学观念的转变已经启动,初中历史课程设置和初中历史教材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对于处在教学第一线的广大初中历史教师来说,应以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主攻方向。之所以把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确定为当前初中历史教改的主攻方向,主要理由是:方法是达到预期目标的途径与手段,只有采用科学的历史教学方法,才能完成历史教学任务,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总的来说,我国的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显得陈旧落后,单一死板,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何况一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和兼课教师)很难说已掌握了最基本的历史教学方法,因此,有深入研究和改革方法的必要。教学方法改革天地广阔,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较少,任何地区任何学校任何老师只要下决心搞,都可以找到用武之地,都可以有所创造。当然,也应鼓励和提倡初中历史教师在更广的领域进行改革,如探索历史教改理论,改革历史教学内容,为历史教学大纲和历史教材的修改献计献策等。但是,有可能参与这些方面工作的教师毕竟只能是少数。所以,把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确定为当前初中历史教改的主攻方向是适宜的、可行的。历史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有的研究者统计,1979年以来,我国实验的历史教学方法有9类12种之多[5]。实际上,历史教学方法远不止这些。世界上没有绝对好的历史教学方法,同样,也没有绝对差的历史教学方法。凡是适应教师与学生的实际,能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方法都是好方法。因此,历史教学方法改革一定要提倡百花齐放,鼓励初中历史教师人人参与,大家一起来改造传统方法,创造新的方法。在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上,笔者认为,当前应重点研究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积极性。历史是丰富多彩的,学习历史应是兴趣盎然的事,初中学生应该喜欢历史课。但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箝制,我国初中历史教学严重程式化、僵硬化,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呈下降趋势。《中国图书商报》与北京市零点调查公司对500余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对中国近现代史“很喜欢”的占14.7%,“一般”的占36%,“不喜欢”和未表态的占49.3%。中学生对历史教材和历史教师最不满意的是“讲大道理太多,缺乏趣味性”。调查还表明,中学生的历史知识很多不是从历史课中学到的,他们喜欢读像《中国革命史话》一类生动形象地再现历史的书籍。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应认真考虑学生的意见。“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布鲁纳语),“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皮亚杰语)。兴趣有巨大的心理效应,能为学生学好历史提供“能源”,历史教师(尤其是初中历史教师)应下功夫研究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持久兴趣的教学方法。近年来,上海等地的小学大力提倡“愉快教学法”,山东推广“和谐教学法”,山东济宁地区全面实施“和乐教育”,成效显著。这些教育教学方法的共同之处是强调“兴趣”,突出“创造”,引导学生变“苦学”为“\n乐学”,在“勤学”的基础上“趣学”。笔者认为,这是融德育、智育与美育于一体,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好方法。初中历史教师们不妨加以借鉴,创造出历史课的“愉快教学法”、“和谐教学法”。2.在历史课中落实能力培养要求。有历史教学就有历史教学方法。但过去的方法主要是进行知识教学的方法。近年来,能力培养是历史教学重要任务之一的观念已为历史教师所普遍接受,并在探索能力培养的方法上取得初步成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不过还很不成熟,未形成系统。仅凭现有的方法尚难以达到大幅度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尚需进一步探索。在能力培养上,一要进一步明确初中历史教学到底主要应培养哪些方面的能力;二要真正搞清楚初中与高中阶段不同的能力要求,以及初一、初二、初三各年级能力培养的重点;三要确定在每一堂课中,在各个教学环节上,具体如何去培养学生能力。通过这三方面的研究,可以构建起初中历史课中学生能力培养目标体系,并使每个历史教师找到达到能力目标要求的具体途径。3.研究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历史测试方法。这一研究实质是初中历史考试改革研究。其基本思路应是:严格区分学业考试和招生考试,防止用高考的模式组织具有评价性、检验性和诊断性的历史学业考试。控制考试的次数,迅速从“疯考”误区中跳出来。按思想教育、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相统一的原则确定考查内容和题型,组织命题、评卷。丰富考试形式:笔试与口试、开卷与闭卷、课内与课外搭配组合。正确使用分数,及时反馈信息,改进教学[6]。近年来,一些小学在改革考试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如有的学校改百分制为等级记分制,有的教师以分数加评语显示学生的学习水平,有的学校将学生自我评价和老师评价结合起来确定学生的成绩。初中历史教师可借鉴这些办法,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考试改革实验。大力提高初中历史教师的素质教学改革的主体是教师。要搞素质教育,要把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向前大大推进一步,必须提高初中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初中历史教师素质的途径,应以教师自我实践、自我研习、自我修养为主,辅以培训进修。教师自修要有计划和目标,学校应督促检查,培训应纳入继续教育之中,分层次精心安排,妥善组织。当前,我国初中教师的构成比较复杂,可分成几个群体。据此,培训可分为以下几种:1.新教师上岗培训。凡大专院校新分到中学担任历史教师的,都应进行岗前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培训内容主要是历史教师职业道德,初中历史教材的基本内容与结构,初中历史教学的一般方法。核心是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在农村初中,往往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生走上历史课教坛,对他们的上岗培养就更必要了。2.兼职历史教师“入门”培训。在我国众多的农村初中,专职历史教师配备不足,其他学科的老师(甚至总务处的老师)兼上历史课的颇多。这些同志历史知识本来有限,又不参加历史学科的教研活动,又因忙或不重视而不备课,其教学质量可想而知。从我国国情出发,短期内要在广大农村初中配齐专职历史教师是不可能的,兼职教师还将继续存在下去。但要保证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并把教改推进下去,必须加强对兼职历史历史教学改革中引思策略初探发表日期:2008年6月11日作者:西郊中学刘志刚丁丽【编辑录入:西郊中学】【摘要】: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是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历史学科对于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个性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则是创新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原创能力发散能力变通能力比较能力: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思维为主线,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n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是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诚如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他呼吁:“只有靠思考来唤醒思考。”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也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目标都重要。”可见,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有效的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内容。一、问题的提出西郊中学是一所处于城郊结合部的新建初中,尽管在这几年学校领导重视,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在教育教学研究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不足于整体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在我们的教学中,受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依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特别需要引起注意并进行改革。(一)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1、过分强调教师的尊严,忽视学生的畅想欲望。受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不少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学生学习的导师、长者,在上课时往往摆出一副“必须听我的”神态,禁止学生提“怪问”,更不允许学生出现“游戏”的行为,在知识问题上动不动就说:“按我说的做绝对没错”。这样的“惟师”效果的确不错。但他却使学生在教师的“霸权”中逐步沦为思想的奴隶。试想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扼杀的学生又怎能去主动创造呢?2、过分重视教学效果,轻视学生的创造活力。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仍然以学生考试成绩为指挥棒,师生在“题海”中徜徉,为了获得高分,教学中的“满堂灌”、“填鸭式”照样畅行无阻,培养了一大批死记硬背、套公式、套模式的“成功应试”的机器,却阻碍了学生思维的灵活发展,消磨了学生无限的青春活力,泯灭了学生无穷的创造潜能。试问生长在功利氛围中的学生还会有创造的冲动吗?3、过分突出文化基础课,轻视活动课。在牢牢抓好应试成绩的片面教学质量观的指导下,不少教师积极地为学生的“未来”劳碌着,而学生也只有从早到晚忙于紧张的文化基础课程,生活单调、枯燥,尽管新教材上有精彩的活动课,也只能成为教学的“装饰品”,中看不中用。于是,一条发展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渠道就这样被堵塞了。心理学早已表明,有效的、高尚的活动有利于艺术与科学、双手与大脑、人与自然、人与人等的和谐平衡,而在极度轻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与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是最富创造性和开拓性的。试看世界上哪一项创造发明不是在活动中诞生的?以上种种,严重压抑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尤其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新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创新教育是运用现代创新原理,采用富有灵活性、艺术性的教育方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启蒙创造意识,培养创造性思维,形成创造性个性的教育。它相对于我们陈旧的教育教学,实质上是一种教育的改革,一种活力和生机的集中体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正轰轰烈烈地进行着,这是我们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项重大工程,关乎国家的兴旺和民族的振兴。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关键又立足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正如美国教授克劳福德所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是现在乃至未来教育的一个方向。”为此,我们的教育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二、引思策略的概述培养创新思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重在教师利用课堂这块主阵地进行有效的引导。“引思”一词取自于现代创造学之父A?F?奥斯本发表的《思考的方法》一书,把它作为一种思想用于教育教学,意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创造性思维,以达到培养可持续学习能力、教会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这种教学策略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一)从哲学观点来说,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主体的、能动的。学生的成长关键在于自身的积极性。因此,教学中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他们是思维的主体。这也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二)从唯物辩证法来说,内因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任务之间的矛盾,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矛盾之一,而促使其运动和变化的,则是学生内部因素和教学外部因素的统一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n(三)从系统论来说,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应把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执行系统、控制系统、反馈系统等作整体的考虑,使学习的引导达到整体的优化。(四)从现代教学论观点来说,培养学生学会创造是创新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学会自学是教育的根本。而这又以创新思维的培养为核心。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并学会引思。三、实践与探索历史学科有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系、结构功能和教育功能,在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个性品质等方面具有非常独特的重要作用,而在教学中能否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新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一)以材激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如果学生有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的大脑皮层便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最为集中,此时思维活跃、敏捷,易于接受新知,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反之,缺乏兴趣,将会注意力分散,记忆不牢,思维不畅,学习效率低。历史学科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激发学生兴趣、培育学生创造力的素材。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创造史,从人类祖先的开辟到现代科学的巨大成就,从万里长城的雄浑到穿越苍穹的宇宙飞船,从古拙质朴的石器、青铜器到美仑美奂的雕塑、绘画、诗歌、音乐……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每一项文明成果都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结晶。通过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学习,我们能让学生明确,人类社会正是因为有了先人们的创造才能不断地进步,从石器时代逐步进入到信息时代;人类也正是因为自身的创造活动而不断地提升着生命的价值。通过对人类创造史的学习,我们也能让学生了解,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没有创新或缺少创新活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将衰落直到消亡;我们能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性的认识,培养学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引导下,学生才可能激发出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二)原型模仿,启发学生的原创能力历史教学中,“原型”是指学生在思维运动中,受到启发,获得灵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的事物。如鲁班见到锯藤草而发明锯条;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看到一儿童吹葱管而受到启发,用葱管插入尿道,把尿从病人体内吸出来,挽救了尿潴留垂危的病人。锯藤草、葱管就是“原型”。教学中教师可运用某些知识作为原型,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模式)时,把“中国模式”作为原型启发,进而引出“苏联模式”,把它们整合,形成“社会主义模式”的概念(如中国模式、苏联模式);由此继续进行原型启发,对应出资本主义模式(如英法模式、美国模式、德俄模式、日本模式、亚非拉模式),这样把学生思维拓宽拓深。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可能有启发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利用自己掌握或正在掌握的历史知识作为原型启发,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有效的锻炼。模仿是以某一原型为参照进行变化创新的方法。比如毛泽东模仿“山大王”朱孔阳与官兵周旋的方法“不需能打仗,只需会打圈”,创造了“十六字游击战术”。洪仁玕、李秀成面对江南大营的围困,模仿“围魏救赵”之术,确定“向湖杭虚处力攻其背,彼必返救”,声东击西,分江南大营的兵势。这些都是模仿创新的典范。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模仿法,在形式上、内容上、结构上、方法上或者功能上予以模仿创新,从而开发创造潜能。如我在综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时,启发学生变换角度模仿,得出新的结论:内容模仿:1.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变化看近代进程(涉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2.结构模仿: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看历史环境的作用(涉及洋务运动、甲午战争、一战);3.功能模仿:从民族资本主义的阶级关系看历史的影响(涉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当然,原型模仿不是目的,只是激发创意的手段,在教学中切忌把不能进行原型模仿的知识牵强附会。(三)移植重组,锻炼学生的变通能力贝弗里奇说:“移植是科学发展的主要方法,大多数的发现都可以应用于所在领域以外的领域。而应用于新领域时往往有助于促进进一步的发现,重大的科学成果有时来自移植。”移植是把某一系统的元素转移到另外一个系统内引发新变化的思维过程。例如利用活动课讲西汉丝织业发展时采用移植规律:1.学科移植:引用乐府的《陌上桑》中的采桑活动的\n诗句,侧面说明西汉丝织业的面貌。2.选用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的丝织品,从色彩、质地、重量、花纹制作,分析当时丝织业的水平。3.科学移植:西汉丝织品精品素纱禅衣衣长128cm,袖长190cm,重仅49克,纱的经纬密度分别为每厘米48根和40根,纱孔方正均匀,薄而透明,犹如现代的尼龙纱。但此后各朝各代再也织不出如此的同样尺码的衣服,其原因主要是环境污染,桑叶质量受到影响,蚕吐的丝变粗。从而使历史教学与环境保护联结起来。然后可引导学生把这些信息综合起来,写一篇《西汉的丝织业》的历史小论文。这样启发学生把未成系统的知识信息构筑为新颖的创造成果。重组是创造思维的另一种方法,是把系统内的元素进行新的排列组合而发生新变化的方法。任何一种方法要通过自身分解、拆卸、调整之后,在概念与思维上打破常规,破除旧的界限,改变现有事物原有的内涵,从而产生新的构想。这样才能实现系统的重新组合,比如,在学习“洋务运动”时,一般从目的、口号、内容、作用几个方面去理解,如果进行重组,就可创设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机会:从“师夷长技以自强”可以得出:洋务派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实践,迈开了近代化的第一步,同时也含有朴素的民族自强的意识。由此综述可以形成一系列的新观点:1.洋务运动具有爱国倾向(如抵御外夷、民族自强、与夷商战);2.洋务运动具有民族独立的模糊要求(如自强);3.开始了近代化的新篇章(如经济、军事、外交、教育、人才等各方面的近代化);4.反映了先进中国人的抗争与探索(如洋务救国)。可见对知识的重组与拆御,可以让学生多角度地看问题,进行非常规的尝试,进一步锤炼他们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创造性首先是一种精神状态。所谓具有较高的创造性,就是指具有极强的问题意识,能将已学的知识作为方法和手段探究未知知识”。问题意识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达到一个质的飞跃。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对历史学科有一定的注意力探索精神,并且运用记忆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等,从多角度看待事物,并做出判断和选择,提出自己新的认识。这种新型认识的提出,便是学生的创新能力了。学生有了较强的问题意识后,历史教师再有意识地进行侧向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和想象力的诱导,历史思维能力就培养起来了。(四)求异善变,培养学生的发散能力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是一个有宏观、中观、微观、有点线面构成的立体式网络、有纵向、横向交叉的多维复合结构。人们在认识历史的过程中,必须运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观点和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去考察历史事件,分析历史发展的前因后果,抓住事件的本质。历史学科的这种多维复合知识结构在经过学生的学习、思考以后,就有可能内化为学生内在的思维逻辑或者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就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为创造性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支持。美国著名的创造力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发散性思维的基本特征是思维的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历史教学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史学研究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的结果具有唯一性,而对人类历史的认识却因时代、立场、方法、社会经验的差异而呈现异彩纷呈的现象。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向学生介绍多种史学观点,可以更好地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通过围绕历史事件、人物开展讨论,鼓励学生发表多种看法,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有极大的帮助。处理材料、阐释材料的能力与发散思维有密切的关联,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能使我们的思维向多维的指向发展。从多维假设与构想中求取开放的、与众不同的思维结论。例如“一国两制”是从维护国家统一出发,考虑香港、澳门、台湾的现状,把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作了新的变通,承认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制度的多元化。求异变通含有两层意思:一是使单向思维转向多向思维,二是敢于打破完美结构。在教学法中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根据问题创设动态的析出点,不断联想扩散,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颖办法。例如以“国统区第二条战线”\n作为思维点,可以有多种思维方向:1.主题(从具体史实中析出“反蒋反美”主题)2.方式(从游行示威等分析出合法斗争的方式)3.性质(从斗争的任务可析出民主运动性质)4.特点(反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5.作用(蒋在政治上更孤立)。(五)类比推理,诱导学生的比较能力类比是两个或两类事物在许多属性上,通过比较对照,从中获得有益启发,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案。黑格尔说:“类比的方法应很充分地在科学经验里占有很高的地位,而且科学家也曾依据这种推理方式获得很重要的结果。”日本科学家由熊常吉在动手改进锅炉中的“水流和蒸汽循环”时,与人体“血液循环”进行类比,把血液循环中的动脉和静脉的功能,用于锅炉与蒸汽的循环中,结果取得成功。同样道理,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把一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但实际上具有可比性的知识进行类比,培养他们的比较能力。例如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而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按人口与年龄平均分配土地。要求学生类比两个文件的内容,分析它们的不同的历史命运。还如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与中国的辛亥革命,同样可在社会根源、革命任务、遗留问题等方面理行类比,由此得出结论:在民族独立与民主进程中,本国的封建主义与外国的列强是革命的两大敌人,必须同时并举地彻底推翻,革命才能胜利。通过对相关历史史实信息的收集、重新组合,通过积极联想、逻辑推理等环节,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如: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这三项伟大的发明都是中国人完成的,但鲁迅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人却拿来当饭吃。”把这两段材料重新组合在一起,让学生展开讨论:三大发明在西方成为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的强大动力,而在其故乡却并没有推动社会的进步,这是为什么?学生在讨论、辩论中,得出“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的新认识和新结论。这就有意识地培养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这样把历史知识转化为规律性的知识。学生熟谙类比方法,对历史知识的反思就会深刻一些,有助于拓展自己的理性认识。比如一个学生把战国的商业发展与两宋时的商业及明清时的商品经济进行类比,推理出:资本主义萌芽不可能孕于战国和两宋,只能产生于明清时期。理由是战国两宋时的商业主要满足于上层社会的消费,只充当封建经济的补充,而明清时的商品经济是社会的普遍消费,生产的目的是进入市场,从而促进雇佣关系的产生。正是这种类比推理,使知识在迁移中衍生出新的思维,得出新的结论。某位未来学家曾经说过:“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往未来的道路不是我们沿着别人的指引走出来的,而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在教学中我们也要改变传统模式下为学生“规定”未来的做法,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钻研问题,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鼓励发散思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使我们的教育教学精彩无限,进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推动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参考文献:1、肖龙海、郑锡浩主编的《特优学生成功学习策略精华》2、第九类人编辑的《历史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初探》(湖北教研室)3、陈培瑞的《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4、孙明明的《课堂创新教学实施模式的研究与实践》5、孔棣华主编的《现代教育锦囊》6、闫承利编著的《素质教育课堂优化策略》7、《创新教育: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发学生创新思维》(作者不详)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