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00 KB
  • 2022-08-31 发布

2011考研专业课历史学基础综合辅导讲义(一)

  • 2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1考研专业课历史学基础综合辅导讲义》连载内容前言本书是文都历史学教学研究团队多年考研辅导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本书内容严格按照考试中心规定的考试大纲的体例和原则进行编排,最大的特点是从实战出发,直击考试核心内容。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专业课历史学考试大纲在考查目标上仍以历史史实与线索、历史基本理论、历史文献阅读能力、逻辑思考与文字表述能力等为主要考查目标。在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上,考生需在18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满分300分的闭卷试题,基本内容和结构如下:中国古代史约占30%,中国近现代史约占20%,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约占20%,世界近现代史约占30%,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个部分中。试卷的题型结构分为选择题(2×20,每小题2分,共20小题)、名词解释(10×8)、史料分析题(30×2)和简答题(30×4)四大部分,合计300分。其中简答题占的比重仍然很大,为120分,占试卷总成绩的40%。考查范围的划分和知识点的分节基本保持稳定,这说明考试中心专家在经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之后,已经基本稳定了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考查内容。也说明近几年的考试难度和大纲范围适合大部分考生,能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和考查意义。大纲的稳定也体现了历史学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与合理性,反映了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对考生的历史学基础的基本要求。本书根据以上要求,针对考生复习特点,对全书内容做了科学完整的编排。其中最突出的特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考纲要求考生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本书以基础教材和考试大纲为基本出发点,突出强化基础知识中的重点知识。每一章内容之前都会理出本章内容的基本历史线索,在具体的考点解析中对每个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都有简洁明确的表述。第二,强化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考纲要求考生能够对平行的时间空间内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做出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客观评价和比较,这就需要考生对既有知识进行有效迅速的归纳总结,提取知识要点,做出较为全面的评价、判断和分析。这一环节是考生的弱项,很多考生花费不少时间,却由于方法技巧方面的原因而做了无用功。本书尤其注意到这一点,因而在每一章的复习指导中都明确指出需要考生掌握的理论问题,并在具体的考点解析中对这些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第三,强调构建独立的知识体系。考纲要求考生能够将中外历史熔为一炉,将古今线索划为一线,要充分认识到近代以来与日剧深的全球化进程,世界各地之间的历史不再是各自孤立,因而更进一步要求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能够把握整个世界的脉络。本书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根据教学实践经验和考生复习的具体情况,构建了一个将各类基础教材融为一体而后化繁为简的知识体系,将每一章建构为“基本历史线索”、“复习指导”、“考点解析”、“真题与练习”、“答案与提示”几个部分,有效地帮助考生用最少的时间掌握尽可能多的考点信息。此外,由于世界史部分的“战争战役名词解释”和“人名名词解释”太过繁杂,根据前几年考试真题和考生复习的具体情况,本书没有列入其中,而是放在本书主编李浩然老师的博客上,请同学们参阅:http://lihaoranwd.blog.sohu.com。\n历史学的复习和备考需要方法论的指导,希望本书能给广大考生以实质性的帮助。但是,考生必须牢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是李浩然老师对考生一贯的要求!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另一半是辛勤的劳动。祝愿各位考生能够考上理想的学校,同时能够在备考复习中学到真正的知识,掌握真正的方法!编者2010年8月目录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一章中国历史的开端第二章夏商西周第三章春秋战国第四章秦汉第五章魏晋南北朝第六章隋唐五代第七章宋(辽、西夏、金)元第八章明清(前期)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一章列强的对华侵略第二章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第三章晚清政局第四章晚清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第五章戊戌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n第六章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第七章南京政府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第八章抗日战争第九章国内和平谈判与全面内战的演进第十章民国时期的科学与文化第十一章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1956)第十二章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第十三章“文化大革命”(1966—1976)第十四章拨乱反正(1976—1978)第十五章改革开放的进程(1978—1992)第三部分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第一章史前人类第二章古代西亚诸文明第三章古代埃及文明第四章古代印度文明第五章古代希腊文明第六章古代罗马文明第七章古典文明向中古文明的过渡第八章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第九章欧洲基督教文明第十章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第十一章古代美洲文明\n第四部分世界近现代史第一章16世纪的欧洲第二章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发展第三章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第四章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第五章近代科学技术与文化第六章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七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第八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九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第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第十一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第十二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第十三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编辑建议:此章内容非常重要,是考试重点篇章。但由于第四章的内容比较多,可将第四章的内容分三次连载。第一次:“基本历史线索”和“复习指导”以及“考点解析”中前一至九的内容;第二次连载“考点解析”中十和十一的内容;第三次连载“真题与练习”和“答案与解析”的内容。(网编当然可以根据自己的设想来选取连载内容,我只是从内容的角度提出该建议)第四章秦汉\n基本历史线索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中国封建国家形成时期、中国专制集权制度确立时期、中国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时期、中国大规模农民起义开始发生的时期、中国汉民族形成和多民族国家开始出现的时期,包括秦、汉两朝及西汉、东汉之际的王莽和更始政权的历史。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是继秦之后强大的统一封建王朝。公元8年,王莽建新,进行托古改制。东汉(公元25年—220年)是西汉远支皇族刘秀建立的豪族地主政权。复习指导本章的主要知识点:秦统一专制集权国家的建立、汉承秦制与“文景之制”、汉武帝与西汉的强盛、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与王莽改制、刘秀与东汉初期政治、东汉后期的政治危机、汉代的社会结构、秦汉社会经济的发展、秦汉的农民起义、秦汉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秦汉的思想、文化和科技。该部分内容的考查方式将涵盖选择题和名词解释两个题型。复习该部分内容时,要以对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复习为主。  需要掌握的理论问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需要掌握的名词解释:告缗、推恩令、使黔首自实田、文景之治、七国之乱、察举制、均输、昭宣中兴、王莽改制、党锢之祸、《史记》、轮台罪己诏。考点解析一、秦统一专制集权国家的建立(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对北越、匈奴用兵,扩大统一成果。1.统一岭南  越人分布在东南沿海和华南地区。秦灭楚后,向越人进攻。在战争过程和取胜后主要办了三件事:一为开凿灵渠。灵渠把湘江水截住流到漓江,把长江和珠江水系连接起来,打通了南方的水上交通。两千多年来它一直作为南北水路的重要通道,在沟通南北、维护统一上起着很大作用。二是征发50万刑徒罪犯到岭南进行战争支援,取胜后又陆续征发几十万人到那里戍守,开发珠江流域。三是在越设置闽中、南海、象、桂林四郡。2.开通西南夷  秦经略西南夷,开5尺道,对促进巴蜀乃至中原和西南夷地区民族间的往来,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重大的作用。3.对匈奴的战争  秦灭六国后,派兵北击匈奴,把匈奴势力赶到阴山以北,收复了河南地,在这里设置三十四县,重设九原郡;从内地移民到此戍守、垦荒。4.修筑长城  为防匈奴贵族侵扰,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秦长城从临洮(甘肃岷县)一直到辽东郡碣石,由关隘、城墙、城台、烽燧四部分组成。关隘设在险要处扼守要冲;城墙是长城的主体,一般随地势而筑;城台分墙台、敌台和战台三种;烽燧专为传递军情之用。长城对保护北部边疆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起了积极作用。5.秦都咸阳(二)专制集权制度的建立1.皇帝制度  秦统一后,秦王自称“皇帝”,取“德兼三皇,功包五帝”之意。从此,“皇帝”代替“王”,成了封建社会历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号。\n  秦始皇采用五德终始说神化王权。战国末年邹衍提出五德终始的循环论和命定论,认为土、木、金、火、水五行就是五德,历史上的每个朝代代表其中一德,互相更替。秦始皇是第一个实行这种学说的,认为周得火德,秦得水德,证明他代周的必然性和实行法治的合理性。秦始皇还搞封禅,其目的在于宣扬天命论,维护其统治。2.郡县制  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尽罢诸侯,建立起单一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地方行政体制。郡县制在中国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有利于集权和统一。由于郡县控制地方,集中了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权力。3.封建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秦朝在中央设置左右丞相、太尉及御史大夫,还设置其他中央高级官吏,如奉常、朗中令、卫尉、太仆、廷尉等。在地方设置郡、县。郡设郡守负责政务,郡尉掌管军事,郡监掌监郡。县设县令(长),掌一县政事;县尉掌军事;县丞掌司法。在县以下还有乡、亭、里等。4.秦律  秦始皇统一后,对商鞅变法以来的法律令加以补充和修订,通行全国,是为秦律,它有对商鞅制订的秦律的解释和案例,有此后修订的和各方面的律令,如田律、工律、捕盗律等数十种,是加在农民身上的枷锁。(三)巩固统治的政策和措施1.“使黔首自实田”  公元前216年,秦政府颁发“使黔首自实田”的法令,进行全国性的土地登记。这次登记,目的是为了稳定赋税收入,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承认现实土地的占有状况,确认了土地的私有权。2.上农除末  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实行“上农除末”的政策:把农民迁到农业劳动力不足的地方去,定期免除徭役来加以奖励;迁徙目的在于充实边地郡县的户籍,开垦荒地,发展生产。同时,秦始皇打击不法商人。公元前219年的琅琊石刻上有“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的记载。这一措施有利于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经济。3.迁徙豪富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将全国豪富之家12万户迁到咸阳。此外,还强迫个别的豪富、贵族迁徙。其目的之一在于政治上对豪富进行打击,因为他们虽失去政治特权,但经济上和宗法上还有很强的实力,是闹分裂的潜在力量。二是促进首都咸阳经济的发展。4.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秦始皇统一后以秦国货币为标准,统一全国货币:规定货币为两等,上等为黄金,下等为铜币。  统一后,秦始皇以秦国原来的度量衡为基础,制定了新的度量衡制度。官府制作统一的度量衡器发至全国作为标准器并定期检查和大力宣传。此后两千多年中,各种基本单位及其相互比值等都长期延续下来,而且基本保持着全国范围的统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文字,宣布以秦小篆为统一书体,与篆书通行的同时,“隶书”创立并得到推行。文字的统一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对于汉语书面语言的统一,对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对中国文化古籍的保存和流传及巩固国家的统一都起了重要作用。5.收天下之兵器,通川防,修弛道  秦统一时,秦始皇下令销毁缴获的六国武器和没收的民间兵器,拆除原各诸侯国间的关塞、保垒,决通川防,并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驰道。这些措施有利于消除分裂割据,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加强各民族间的联系。\n6.焚书坑儒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建议分封诸子。李斯坚决反对,并建议《诗》、《书》、百家语一律交官府销毁,逾期不交的处以刑罚。此为“焚书”。  秦始皇招引方士为他求不死药。方士有的畏罪逃亡,有的私议始皇短处。秦始皇以诽谤妖言罪命御史案问,诸生牵连者达460人被坑杀。此为“坑儒”。  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在于钳制人们的思想,给民族文化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二、汉承秦制与“文景之制”(一)汉承秦制1.楚汉战争  秦朝灭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18人为诸侯王,其中刘邦受封汉王。项羽的分封引起一些诸侯的不满,楚汉战争于此时爆发。汉四年(公元前203年),项羽向汉求和,约定双方以鸿沟为界,双方罢兵。项羽刚愎自用,烧杀掳掠,失去民心,由强转弱。刘邦深谋远虑,心胸豁达,进入咸阳后,与民“约法三章”,废除秦的苛法,势力由弱变强。汉四年十二月,项羽兵败自刎。汉五年(公元前202年)二月,刘邦即皇帝位,国号汉,迁都长安,是为西汉。2.汉初稳定封建秩序的措施  西汉建立之初,人口大量散亡,土地荒芜,生产凋敝,粮食奇缺,农民的生活困苦,国库也十分空虚。为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封建统治,刘邦制订了“与民休息”的基本国策。  首先减少大规模的修筑和用兵。公元前202年,刘邦下令罢兵归田,组织军队复员;招抚流亡,释放奴婢;因饥饿而自卖为奴婢者,免为庶人;田租“十五税一”。这些轻徭薄赋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生产的恢复。  为防商人剥削农民,兼并土地,刘邦实行抑商政策。这对社会安定和农业生产有利。  为了增加劳动力,刘邦还鼓励发展人口。3.消灭异姓王  楚汉战争中,刘邦分封了韩信等一些异姓王以取得他们的支持。西汉建立后,刘邦消灭异姓王,剪除了对中央政权构成威胁的异姓王。  刘邦消灭异姓王后,将自己一些年幼的子侄分封为王。4.加强军队与完善法律  汉在中央设立南、北军,由卫尉、中尉统领,守卫皇宫和京师。在地方有经过训练的预备军,设材官(步兵)和骑士(骑兵)掌管。  汉初刘邦令萧何据《秦律》制定《汉律》。萧何作《九章律》。后来叔孙通作旁章18篇以补《九章律》之不足。(二)“文景之治”  公元前180年9月,吕后死,汉文帝即位。他谦虚慎己,励精图治,使汉朝出现繁荣景象,开创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汉文帝广求贤才,量才任用。“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这种新的取士方法开汉代察举制的先河。  劝民归农。恢复天子“籍田”劝农制度,推举“力田”官指导农业生产;给缺乏种子口粮的贫民“贷种、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吸收秦朝因“赋敛无节,徭役过度”而亡的教训,减省田租,多次下诏实行“三十税一”;改变戍边的办法,“选常居(边塞)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实行抑奢尚俭的政策。  改革刑法,废除了“诽谤妖言法”,广开言路,“尽除收努连坐法”,废除肉刑。从而免除了很多冤案,赢得了民心,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n  抑制诸侯王势力,平定七国之乱。文帝时,同姓诸侯王势力膨胀。到了景帝时,吴王刘濞叛乱形迹更加明显。景帝采纳晁错“削藩”的建议,削夺王国的一部分土地,吴楚等七国于公元前154年举兵叛乱。七国之乱经过三个月就平定了。三、汉武帝与西汉的强盛汉武帝是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在经济繁荣、府库充溢的基础上,汉武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一)政治体制的改革第一,限制丞相权力,形成“中朝”决策机构。西汉以来,丞相权力极大,影响皇帝的集权。为加强皇权,限制相权,武帝提拔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助手。这样,在朝官中有了“中朝”(或称内朝)和外朝之分。由侍中、常侍等组成的中朝成为实际机关,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成为一般政务机构。第二,设置十三州部刺史和司隶校尉。公元前106年,武帝将全国地区分为13个监察区,叫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没有固定治所,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考察吏治、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其中一条是督察强宗豪右,五条是督察郡国守相。刺史所举劾者,丞相遣使当验。刺史的设立比秦朝的御史监制度周密。公元前89年,武帝设立司隶校尉,率兵捕捉巫蛊,监督大奸猾。后负责纠察京师百官和三辅、三河、弘农七郡,职权和部刺史相似。刺史和司隶校尉的设立,加强了专制皇权对地方官吏的控制,起了强干弱枝的作用。  第三,察举制和兴太学。汉初官吏来源有二:其一为“吏多军功”,其二选自郎官。武帝时,这两种方法难于选拔到真正的人才。董仲舒主张建立察举制。公元前134年,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此后察举制正式建立。为培养人才,公元前124年,长安设立太学,为博士官置子弟50人,免其徭役;选择优秀子弟充当博士弟子;选拔青年到长安同博士弟子学习。这些太学生学习的都是儒家经典,成绩优秀的可作郎中。此外,武帝还令郡国设立学官,即郡国学。(二)财经制度的改革汉初至武帝时,经济出现繁荣景象。但是不久,即出现国库空虚的局面。原因是地主阶级、贵族、商人兼并土地,自耕农民减少,国家税源枯竭;长期的战争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武帝奢靡挥霍和官僚集团的膨胀增加了国家的开支。为解决财政困难,武帝采取了财经改革措施:第一,实行盐铁官营。公元前119年,武帝任命大农丞负责管理盐铁事宜,从此盐铁由政府专卖。在盐业方面,由政府招募煮盐工从事生产,各地设立盐官管理。在铁业方面,强制刑徒开采铁矿、铸造铁器;同时征发丁男定期开采铸铁工作。这些盐铁官吏精通盐铁业务,使盐铁之利为国家所垄断。  第二,颁布算缗令。算缗就是向工商业主征收财产税。公元前119年,武帝颁布算缗令,规定商人、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向政府自报资产,按值按物纳税。隐瞒不报或报而不实者,一经查出处罚戍边一年,没收全部财产。鼓励知情者检举揭发,凡揭发者奖给所没收财产之半,叫做“告缗”。通过“算缗”、“告缗”,政府没收财物众多,打击了工商业主。  第三,实行均输法和平准法。“均输法”,指在大司农之下设立均输官,由均输官到各郡国收购物资,把各地应当运交中央的物资运到售价较高的地区出卖,再买该地物产易地出售,最后把中央所需货物运回长安。“平准法”,就是在大司农之下设立平准官,总管全国由均输官转载来的货物,除去供给皇帝的部分外,余下的作为平抑物价之用。结果,京师所掌握的物资大大增加,平抑了市场的物价,贩运商和投机商也无利可图。  第四,改革币制。西汉初铸币时轻时重,造成币制混乱。为免币制紊乱,公元前118年,武帝令上林三官铸造五铢钱通行全国。结果收到了统一钱币的效果。(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n汉武帝为加强封建专制集权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汉初,统治阶级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思想上重视黄老学说。武帝时社会经济已恢复和发展,需要强化中央集权。于是汉武帝开始提倡儒学,公元前124年,武帝举办太学。此后,通晓儒家经典成为做官寄禄的主要条件,儒学成为法定的封建统治思想。(四)打击和削弱地方分割势力武帝时有的王国仍然威胁着中央政权。他颁布“推恩令”:诸侯王除了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以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因此,王国析为侯国就是朝廷直辖领地的扩大和王国的缩小。公元前122年,武帝颁布《左官律》和《附益法》,分别规定王国官为“左官”和限制士人与诸王交游。此后,诸侯王不能参与政事。武帝时,迁徙强宗大姓,还大批任用酷吏诛锄豪强。(五)昭宣之治昭帝时,实行武帝后期以来的政策,减免田租、口赋等。宣帝即位后,整顿吏治,招抚流亡,安定民和,使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昭宣中兴”。1.整顿吏治。宣帝注意整顿吏治,慎选人才,赏罚分明,重视对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吏的考核。2.招抚流亡,劝民农桑。宣帝下诏使民归农,奖励地方官事就地安置流民,还赈济受灾,减免租赋。公元前54年,宣帝设置常平仓,稳定边郡地区的粮价,有利于巩固边防,开发边疆。四、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与王莽改制(一)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  西汉后期的社会问题,主要是土地和奴婢问题。这一问题加剧的原因在于土地兼并和政治黑暗。(二)王莽改制平帝继位后,王莽掌握了大权。王莽执政后,通过恢复汉宗室和功臣后裔的封爵、扩充太学等措施,争取到官僚贵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的支持和拥护。公元8年,王莽代汉称帝,改国号“新”,陆续颁布法令,托古改制,主要内容如下:“王田”“私属”。公元9年,王莽下诏宣布天下土地改称王田,天下奴婢改称私属,都不许买卖。男口不足8人而土地超过1井(900亩)的,把多出的土地分给邻里、乡党,无田者按一夫一妇百亩的制度授田。这一诏令试图冻结土地和奴婢的买卖来缓和土地兼并和农民奴隶化的过程。但地主官僚强烈反对,公元12年这一尝试失败。  “五均”“六筦”。公元10年,王莽实行五均六筦。“五均”是在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等大都市设立五均司市师管理市场。每季的中月,司市师评定本地物价,叫做“市平”。物价高于市平,照市平出售;低于市平,则听民买卖。民可向政府借贷。“六筦”是由国家掌握盐、铁、酒、铸钱、五均赊贷等五项事业不许私人经营;控制名山大泽,向在其中采取众物者课税。王莽用大商人推行五均六筦,这些人损公肥私,盘剥人民。币制改革。王莽加铸错刀、契刀、大钱等三种钱币与五铢钱同时流通,后又作金银龟贝钱布等,凡五物、六名、二十八品。王莽加重盗铸禁令,一家铸钱,五家连坐,没入为奴婢。货币的变革引起经济混乱,盗铸法增加了奴隶问题的严重性。  政治制度方面,王莽把中央和地方的官名、郡县名、行政区划大加改变,恢复五等爵。官吏俸禄无着,就扰民。  民族关系方面,王莽挑起与周边民族的斗争,使人民陷于苦难。五、刘秀与东汉初期政治(一)东汉初的稳定和发展\n  东汉初年,由于长期战乱和饥荒疫疾,生产破坏,人口锐减,社会经济凋敝。刘秀采取了恢复生产、稳定社会的措施。  光武帝先后多次下达的释放奴婢和禁止虐待奴婢的诏令,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自耕农沦为奴隶的发展趋势,缓和了阶级矛盾。  东汉政府于公元39年下诏核实田地及户口、年纪,即“度田令”。豪强大姓反对清查,隐瞒不报。(二)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  刘秀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巩固皇权。他对功臣虽给以优禄,并不委以重任;对于外戚的控制自始就较严厉;对于宗室诸王,也严加控制。  为进一步加强皇权,刘秀对官僚机构变动明显。他扩大尚书四曹为尚书台,置尚书令、尚书仆射,分掌行政、人事、司法、外交等事宜。尚书台逐渐变成朝廷中枢机构。他还加强州部刺史制度,州部刺史直接奏事于皇帝。司隶校尉除掌管京城洛阳及三河、弘农和三辅地区外,还有纠察三公以外的公卿大臣的权力。此外,他还裁减合并许多地方官衙,罢除郡国都尉官。虎贲、羽林、五营校尉兵为世袭兵。六、东汉后期的政治危机(一)外戚、宦官擅权  东汉和帝开始,朝廷内部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政局面,封建统治呈现出腐朽景象。外戚宦官专政时期,公行贿赂,贪赃枉法,搜刮财货。(二)累世公卿官僚集团的出现  东汉时期,豪族大地主在政治上地位空前加强。东汉官吏的选举方法有二:一为察举,即每年由地方举孝廉和茂才,一为征辟,征即皇帝下诏特举,辟是二千石以上大臣聘人做属官。东汉初时还注意德才,参考门弟,很快就主要看门弟了。结果实权控制在豪族地主出身的属吏手中,因此豪族垄断了仕途,累世做高官。  由于选举被豪强大族垄断,一般地主要做官必须投靠他们,因此,出现了门生、故吏。门生本指师徒授业关系,直接授业的叫弟子,间接授业的叫门生。后来凡是投靠豪族地主的也称门生,门生成为政治关系了。故吏,指被公卿或郡守辟为属吏的人。门生、故吏与主人的关系,政治上形成君臣关系了。这反映专制制度在东汉削弱了,豪强势力发展起来了。  东汉时期一些累世专攻儒术、熟悉儒家经典的家庭,形成望族,在政府中有重要力量。这些世代做高官的豪族,称为世族地主,到魏晋南北朝时成为门阀士族。(三)党锢之祸  东汉后期,官僚士大夫中出现了一种品评人物的风气,称为“清议”。太学生为清议的中心。他们认为宦官外戚的黑暗统治是农民起义导致东汉衰败的主要原因,反对宦官外戚,挽救东汉统治。他们遭到宦官的打击迫害。公元176年,州郡受命禁锢党人的门生、故吏和父子兄弟。这就是著名的“党锢”事件。七、汉代的社会结构(一)封建土地所有  汉代存在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1.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简称国有土地,是直接由国家政权掌握的土地,叫“公田”或“官田”,有以下几类:一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森林、荒地、山川、河流,直接属于皇帝所有;二是皇帝的苑囿、园池;三是分散在各地没收的富人、豪强、商贾的土地;四是屯田。  公田的经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假田制,就是把国有土地出租给农民耕种,史称“假民公田”,地租称为“假税”。一是屯田制。\n  屯田分民屯和军屯两种:民屯的屯田者主要是内地迁徙的移民,他们要交纳地租,是国家的佃农。军屯由戍卒屯田,耕田有定额。屯田卒由政府发给农具、耕牛,收获的粮食交公仓。他们的衣食由政府拨给。士卒屯田实际是一种徭役负担。2.地主土地所有制。包括地主、豪强、大官僚、富商占有的土地。土地买卖是地主土地私有的主要来源。文景时商人兼并土地,到武帝时更加严重。西汉后期,土地买卖和兼并更加扩大,出现了买卖土地的契约,具有法律效力。地主土地采用租佃方式经营。3.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西汉时自耕农数量较多,占有小块土地独立经营。“五口之家,占田百亩”是典型的自耕农。他们在封建赋税徭役和商人兼并下,分化为三种人:小商小贩;充当佃农;变为奴隶。(二)赋役制度  赋役制度是汉代政府剥削农民的制度。西汉的赋役制度有三项:土地税、人头税、徭役。1.田租、藁税。田租是对土地所有者征收的土地税。汉代田租的税率前后有变化,总的看是不断减轻,是执行重农政策、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措施。汉代还征收藁税。西汉初年征收实物,到西汉后期改为征收货币。2.算赋、口赋。是按人头为标准征收的人头税。算赋是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口赋也叫口钱,是对儿童征收的人头税。算赋、口赋是封建国家最大的一项财源,在赋税中占重要比重,其征收量远超田租。人头税的主要负担者是农民。封建官吏和地主有免税的特权。在实际征收中人头税弊病很多,一是赋敛无度,二是赋敛不时。结果因统治阶级横征暴敛而导致阶级矛盾。3.徭役。包括兵役、力役、徭役。徭役分正卒、戍卒和更卒。正卒一人一生在地方服兵役一年。戍卒一人一生到首都或边境戍守一年。更卒每人每年到政府服徭役一个月。汉律规定凡到法定年龄人人都要服役。实际上贵族有免役特权。(三)阶级状况和阶级关系1.地主阶级  秦汉时期是地主阶级的发展时期。他们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或阶层。居于地主阶级上层的,从秦到西汉中期是军功地主,西汉中期到东汉是豪族地主。军功地主形成于战国时期,是通过军功赐爵的方式形成的。西汉建立后,继承了秦的军功爵制,从中央到地方军政大权都由他们掌握。惠帝开始,赐爵制发生重大变化,赐吏爵、民爵,还有卖爵。军功地主衰败下去。  豪族地主是战国诸国贵族的后代以及西汉新兴的豪富大姓形成的。秦和西汉初年都打击关东贵族,汉武帝还迁徙豪强,用酷吏诛杀豪强。但是武帝以后他们都发展起来。武帝时起用商人做官,加速了土地兼并,形成大土地所有制。豪族地主又继续形成并得到发展。东汉时豪族地主以经济上经营大地主田庄,控制依附农民;政治上把持选举,垄断各级政权;文化上,传习家学,屡世高官,形成门阀大族。  豪族地主的腐朽性残暴性很突出。他们兼并土地,剥削人民,使生产力得不到发展。政治上拥有强大势力,对抗中央集权,成为分裂势力。但是豪族地主所代表的生产关系在汉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战乱期间,对生产发展起一定的保护作用。2.农民阶级  农民阶级包括自耕农、佃家和雇农。手工业者的经济地位相当于农民。西汉用户籍制度控制人户。举凡姓名、年纪、籍贯、爵级、财产都在户籍上载明。汉代州郡每年都要通过“上计”向中央申报户口数和垦田数,在编户民中人数最多的是自耕农。自耕农要承担国家的各种租赋,包括田租、算赋、口赋和各种徭役。破产的农民多依附于大地主作佃客。大地主乘机加重对百姓的压迫,百姓纷纷逃亡,这样,流亡总是越来越严重。一些破产农民成为佣工糊口,佣工身份低下。\n3.商人  秦汉时期国家对各类商人的政策不同。在市内营业、有特殊户籍的商人可称为有市籍商人,身份较一般平民低下,其身份地位与吏有罪和亡命者并列。对于无市籍的大商人,秦始皇提出“上农除末”的口号,把富商大贾逼迁到他乡,大商人受到重大打击。汉高祖抑商只抑小不抑大,大工业主或大商人的经济势力发展迅速。文帝时实行“入粟拜爵”的办法。景帝时商人中富有者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汉武帝中期,加强了对私人工商业的控制,加重了对商人的税收和逃税者的处罚。西汉末富商大贾势力抬头。王莽改制时,中小工商业者受到前所未有的压迫。东汉时,对大商人已无抑商政策可言,结果富商大贾成了商人地主豪强。4.奴婢  奴婢是秦汉社会中身份最低的人。秦汉奴婢有官奴婢和私奴婢之分。官奴婢的来源之一为罪犯本人及重罪犯的家属没官为奴者;一为原来的私奴婢转化为官奴婢;一为以战俘为奴。他们主要从事宫廷和官府中各种劳役,也有在官府手工业作坊中劳动的。私奴婢主要来自破产农民。市场出卖奴婢,通常与牛马同栏。私奴婢主要从事家务劳动,有一部分则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乃至经商活动。八、秦汉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各地经济状况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把全国划分为四个经济区:山西、山东、江南、龙门碣石以北。1.山西经济区司马迁所说的山西和山东,即今河南崤山以西和以东两个地区。其中司马迁指的山西包括关中、巴蜀、陇西、北地、上郡等地区,是汉代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的地区。武帝末年,赵过的代田法首先在关中推行,此地的粮食产量提高较大。巴蜀地区在战国时期就富饶,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受战乱的影响不大,社会经济持续而稳定地发展。天水、陇西、北地、上郡是畜牧业区域和半农半牧区域。西汉政府曾多次迁徙内地居民到那里从事农业生产。2.山东经济区  崤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包括今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和晋南、苏北、皖北一部分。历史上泛指中原,自然条件优越,适于农业发展。东汉末年,这里受到军阀混战的蹂躏,土地荒芜,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3.江南  江淮以南,地势复杂,在西汉时期人口稀少,铁器的推广也远不及北方,生产技术也很落后。东汉时,江南地区人口有了较大的增长。4.龙门碣石以北  龙门在今陕西韩城与山西河津县之间,碣石山在今河北东北部。龙门碣石一条线北地区大部分土地瘠薄,以畜牧业为主或半农半牧。(二)农业1.牛耕与铁农具西汉初期,牲畜比较缺乏,牛耕尚不普遍。到汉武帝初年,民间牛马的数量有了很大增加。牛耕在当时农业生产中有重要地位,其主要方式是“耦耕”。西汉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中被广泛使用。2.水利工程西汉的水利灌溉事业比战国时代有重大的发展。文帝时蜀郡在李冰的灌溉工程基础上,又“穿湔江口,溉灌繁田千七百顷”\n。汉武帝派人主持漕渠,使沿渠万余顷土地得到灌溉;修成龙首渠、六辅渠、白渠等。东汉时期修复和扩建了许多陂塘。东汉前期还开凿了许多灌溉渠道。汉明帝时,在王景、王吴的主持下,用“堰流法”修作了浚仪渠,使河、汴分流,此后八百余年间,黄河没有改道,水灾也减少了。3.耕作技术西汉的农业生产技术有较大的进步。武帝末年,搜粟都尉赵过总结出代田法。其内容是:在一亩土地上开三条圳,圳的深广各一尺;圳与圳之间的土地是垄,也宽一尺;圳垄相间,把种子播在圳里,苗发芽后,一面耨除垄上的杂草,一面铲垄土培坿苗根。经过这样处理过的作物,生长茂盛。赵过还改进了农具。成帝时,总结了一种园艺式的耕作技术——区种法,把土地划成许多小区,集中使用水肥,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4.人口、垦田西汉时期耕地面积扩大,西汉末垦田面积、人口都比战国时期增加了两倍以上。东汉时期农业生产又有较大发展。(三)手工业汉代手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冶铁业、纺织业及漆器业等部门。1.冶铁冶铁业是各项手工业的先导部门,也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手工业部门。西汉冶铁技术有很大提高。铁器铸范已由战国时的单合范发为双合范,并出现黑心可锻铸铁,这一工艺比西欧国家早出现2000年左右。战国时铁制兵器罕见,西汉时能够生产铁制长剑、长矛等,而且生活器皿和杂用工具也广泛使用铁器。东汉初发明了水力鼓风炉(即水排)。在欧洲,直到12世纪才开始应用。东汉掌握了层叠铸造技术。2.纺织西汉的丝织业比较发达。西汉政府设有服官管理织造。西汉纺织品种类很多,有锦、绣等,且纺织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西汉已用提花机,而且提花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东汉初年蜀锦已经驰名全国。3.漆器汉代的漆器业有很大的发展,漆器分工细密,种类很多,色彩鲜艳,构思巧妙。4.手工艺制造西汉手工业的发展,还表现在高超的手工艺水平上。代表作有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中发掘出“长信宫灯”、“金缕玉衣”等。汉代手工艺的高超,从铸造的铜镜中,也可以看出来。(四)商业和城市1.商业的发展汉初对商人采取抑制政策,但吕后、惠帝以后,禁令逐渐解消,商人往来各地,经营的范围很广。他们的经济活动影响到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汉武帝为了解决财政问题,曾经没收了商人的大量土地和财物。2.都市商业活动主要在都市进行。汉武帝时,全国比较著名的都市有20个左右,多数集中在黄河中下游一带。长安是全国最大的商业都市。长安以外,洛阳、临淄、邯郸、宛、成都等都是著名的都市。九、秦汉的农民起义(一)秦末农民大起义1.秦始皇残酷统治  秦始皇的统治原则是“事皆决于法”,把法看成治理国家唯一有效的工具,为此颁定了规范类型完全、结构较为严密的法律。实行什伍连坐制,把连坐法作为司法的普遍原则;还普遍实行“赏告奸”的原则;并据轻罪重罚的理论,实行严酷的刑罚。\n  秦始皇修建宫殿和骊山墓,给人民造成极大的负担和灾难。  秦二世对人民的剥削、压榨更加残酷。2.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年七月,一队开赴渔阳的闾左戍卒900人,遇雨停留在大泽乡,不能如期赶到渔阳,按秦法“失期当斩”。于是他们在陈胜、吴广的领导下举行起义,提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只有半年就失败了。3.项羽刘邦领导的反秦斗争  陈胜起义后,项羽在吴起兵响应,在巨鹿取得对秦作战的巨大胜利,基本消灭了秦朝赖以存在的军队,为最后推翻秦朝的统治奠定了基础。4.秦的灭亡  在秦末农民起义的打击下,公元前207年10月,秦朝灭亡。(二)汉代农民起义1.绿林、赤眉大起义王莽改制后,阶级矛盾尖锐。公元17年,荆州饥民发动起义,起义军以绿林山为根据地,称“绿林军”。起义军拥立刘玄作皇帝,复汉国号,年号更始。公元18年,琅琊人樊崇起义,起义军用赤色染眉,因此称之为“赤眉军”。这次起义推翻了王莽政权的腐朽统治,打击了地主阶级。2.黄巾起义(1)五斗米道和太平道  五斗米道的创始人是张陵。顺帝时张陵在四川鹄鸣山学道,向群众传道医病,从受道或医病者出米五斗,遂被称为五斗米道。  太平道领袖是张角。他自称“大贤良师”,派弟子用符水治病,经过长时间传道活动后,将农民组织起来,各有首领。(2)黄巾大起义  张角经过长期准备,决定于公元184年在全国同时起义,提出“仓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起义军头裹黄巾,向东汉统治者发起进攻。在东汉统治者和各地豪强地主的夹击下,黄巾军的主力经过九个月的激战后失败。十、秦汉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1.汉与匈奴的关系  匈奴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战国后向奴隶制转变并强大起来。秦末汉初,冒顿单于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征服了周围的大小部落和国家。西汉时期,汉匈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几个阶段。  西汉前期(刘邦到武帝即位前期)60多年,汉匈以和亲为主。和亲是统治阶级之间的婚姻关系,实际是一种政治行为、统治的需要。和亲没能从根本上解除匈奴的威胁,但避免了汉匈之间大规模的战争,有利于西汉王朝休养生息,恢复发展经济。西汉中期(武帝初年到宣帝后期)约80余年,西汉发动了对匈奴大规模的战争,和亲中断,处于战争状态。武帝即位以后,西汉对匈奴作战条件成熟,于是发动了对匈奴的战争。规模最大的有三次大战役。第一次叫河南战役。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派卫青率军出击,把匈奴赶出并收回河套地区,解除了匈奴从河套地区南下对西汉首都长安的威胁。第二次战役是收复河西地区,称为河西战役。公元前121年,霍去病西击匈奴,占领河西走廊,设张掖、酒泉、武威、敦煌四郡,打通了汉通西域的道路。第三次是在公元前119\n年发动的漠北战役。这是汉武帝时规模最大的一次对匈奴用兵。卫青、霍去病进击漠北,霍去病一直前进到狼居胥山。此次战役迫使匈奴放弃漠南地区,向西北边远地区迁徙,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整个西汉北边的威胁。西汉晚期,汉匈恢复了和亲,匈奴归附了西汉,实现了汉匈之间的初步统一。汉匈之间的长期战争使匈奴遭受重大损失,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牲畜大量被俘和死亡,对其经济是致命打击。二是匈奴失掉了河套、河西地区,退到了漠北,生活、生存受到威胁。三是匈奴在战争中的失败使原来臣服于他的国家和部落纷纷摆脱其控制。匈奴四分五裂,力量大大削弱。同时,匈奴统治集团内部又发生了争夺王位的争斗,匈奴面临绝境。在此情况下,呼韩邪单于率部从南下归降了西汉,受到西汉热烈欢迎。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到长安要求和亲,元帝将宫女王昭君嫁与他。呼韩邪单于归汉结束了汉匈长期的战争状态,初步实现了汉匈之间的统一。王莽执政后,降低对匈奴单于的待遇,阻止乌桓等向匈奴纳税,于是匈奴重新入侵。一度北边空虚,为匈奴所蹂躏。后匈奴内讧,公元48年,日逐王号呼韩邪单于归降于汉,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部众驻牧于汉北边八郡之内,汉对匈奴岁赐丰厚,设“使匈奴中郎将”以监护之。明帝以后,置度辽将军协助南匈奴单于抵抗北匈奴入侵和镇压族人的叛乱。此后南匈奴或降或叛,然后节节南徙。东汉末,曹操始限制其居住地区,并采取分化政策,使上层贵族与部众脱离,部分匈奴逐步沦为汉族地主的农奴。公元89年,汉将窦宪、联秉等大败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此后,由于鲜卑兴起,占有匈奴故地,北匈奴部分投汉,部分归降鲜卑。其足迹直到2世纪中叶才不见于记载。2.汉与西域各族的经济文化联系广义的西域除了中国新疆地区以外,还包括中亚细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一部分。狭义的西域指的是新疆地区。匈奴势力强大时占领了西域,在西域设立了官吏——僮仆校尉,但匈奴对西域的统治很残酷。因此,西域各国希望摆脱匈奴的控制,并把希望寄托于西汉王朝。西汉也利用匈奴与西域各国的矛盾,与匈奴争夺西域各国。第一,张骞通西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是公元前138年;第二次是公元前119年。出使目的:第一次要联合大月氏攻打匈奴,第二次要联合乌孙攻打匈奴,断匈奴右臂。当时匈奴在西域势力很大,大月氏、乌孙不想再回原地,所以张骞的目的未达到。但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对六七个国家的自然环境、物产、风土人情等进行了考察,回来后向武帝作了详细汇报。第二次出使到乌孙,并派助手到达许多国家。他回来时带了几十名乌孙人到长安,这是西域派使者第一次到中原,受到隆重接待。从此,西域不断派使者到长安,西汉也遣使者到西域各国去,建立了和西域各国的联系。第二,对西域的用兵。张骞通西域后,匈奴的影响在一些国家要超过西汉。武帝晚年,对西域用兵,影响较大的有两次。第一次是用兵楼兰和车师。这两国扼丝绸之路的要冲,替匈奴当耳目,并攻劫汉使,是汉通西域的障碍。公元前108年,武帝派兵一万攻打这两国。第二次是公元前104年、106年先后派李广利攻伐大宛,最终取得胜利。从此,西汉对西域的控制巩固下来。昭宣时期,主要是与西域国家的军队联合起来进攻匈奴。宣帝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这是西汉派驻西域的最高长官。从此,确立了西汉在西域的统治,匈奴基本上撤出了西域。王莽统治时,西域诸国也纷起反对,西域各族和中原地区的联系中断了。公元73年,窦固等大败北匈奴,赶走了北匈奴在车师前、后王国一带的势力,着手恢复与西域诸国的政治关系。此时班超奉命出使西域。经过班超的坚决斗争,北匈奴的势力在南道诸国逐一被肃清。班超得到西域各国人民的支持。明帝死后,北匈奴乘机反扑。班超孤立无援,处境困难。他团结于阗等国,重新稳定了南道形势。西域地区和中原的经济文化联系更加密切,“丝绸之路”\n重新畅通无阻。班超在西域的活动,符合汉族人民要求恢复与西域的关系的愿望,符合西域各族人民要求摆脱北匈奴的奴役、增强与汉族人民的历史联系的意愿,增进了汉族与西域各地政治、经济的联系,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立下了历史功勋。公元123年,班勇为西域长史,重新经营西域,并取得节节胜利。但是东汉政府把班勇召还下狱。此后,东汉王朝在西域的政治统治日益削弱。3.汉与西南、东南各族的关系西汉时期,在我国西南地区,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一带居住着许多语言、风俗不同的少数民族,当时统称为“西南夷”。各族社会发展不平衡,有的尚处于原始社会,有的已进入阶级社会。巴蜀地区的汉族人民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很早就有频繁的交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了行政机构。此后,经济文化的联系更为密切。汉武帝时,西南各族人民与内地联系与日俱增。汉武帝曾派使到夜郎,厚送礼物,夜郎和邻近邑落归附汉朝。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发巴蜀兵至滇,降滇王,以其地为益州郡,并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此后西南大部分地区都归入西汉的直接管辖之下,西南各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了。东汉时期,西南夷地区的经济文化有很大发展,物产十分富饶。永平年间,哀牢王归附东汉王朝,汉明帝在其地设县。从此,他们与汉族人民的联系更加密切。东汉时期,四川、云南西部、蜀郡西部的少数民族都相继归附东汉王朝。西汉初年,东南的越族同中原的经济政治联系有进一步发展。秦末农民大起义时,闽越的首领无诸和东瓯的首领率越族人民参加反秦斗争,后又帮助刘邦打败了项羽。刘邦建国后,封无诸为闽越王。南越地区广大,经济文化发达,物产丰富。秦汉时期,中原和南越一直保持着关市贸易,内地的铁器、耕畜通过关市输往南越,促进了南越农业生产的发展。东汉时期,江南地区同中原经济、文化联系较西汉时更加密切。4.汉与东北各族的关系两汉时期,在我国东北地区,除匈奴族外,还有乌桓、鲜卑、夫余、挹娄、高句丽等少数民族。乌桓是东胡部落联盟中的一支,西汉初年以来,活动在西拉木伦河以北的乌桓山一带。乌桓人俗善骑射,弋猎禽兽为事,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他们也经营农业,种植耐寒耐旱作物。他们有勇健能理决斗人讼者为“大人”。乌桓部落还没有出现明显的阶级分化。西汉初年,乌桓为匈奴冒顿单于所破,臣服于匈奴。武帝时霍去病率军击破匈奴左地后,把一部分乌桓徙于上谷、渔阳等五郡,设护乌桓校尉监督他们,让他们替汉军侦察匈奴动静。昭帝以后乌桓渐强,常常骚扰汉幽州边郡,也常常攻击匈奴。王莽时,令乌桓部落组建军队出屯代郡,其妻子则由郡县留为人质。乌桓人民纷纷逃亡,他们的妻子被郡县所杀害,许多乌桓部落重新迁居塞外。东汉初年,在匈奴贵族的诱迫下,乌桓各部不得不依附匈奴。公元46年,匈奴内部发生分裂,乌桓各部乘机摆脱了匈奴贵族的控制。南匈奴归附汉朝后,乌桓也向东汉政府表示臣服。东汉王朝岁给乌桓人衣食,让其与南匈奴助守边防,对付北匈奴和鲜卑的侵扰。乌桓各部实际上成了一支世袭的雇佣军队。乌桓臣服东汉后,由于长期受到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在与汉族人民工相错居的密切联系中,社会性质有了变化,部落“大人”也变成世袭制,乌桓族封建化过程的逐步完成,使他们和汉族人民交融在一起,魏晋以后,就完全和汉族融合了。鲜卑也是东胡的一支,原居住在鲜卑山一带,其言语习俗与乌桓大致相同。后南徙辽东塞外,没有同西汉发生直接关系。东汉时期,乌桓归汉后,鲜卑亦渐有归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掠夺战争,使鲜卑上层分子变成富有贵族。公元118年,鲜卑内部发生分裂。\n夫余人活动于松花江平原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畜牧业也很发达。东汉时他们已进入奴隶社会。公元49年,夫余人携礼物与东汉通好,同汉的政治、经济联系逐渐密切。挹娄人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他们常依山穴居,种植五谷,纺织麻布。他们勇敢善战,据守山险。高句丽人居住在鸭绿江沿岸山谷中,居民以狩猎畜牧为主,兼营原始农业。西汉武帝时,在高句丽设县。王莽时,令高句丽王驺发兵助汉攻匈奴,驺不受命。后来驺被莽军所杀,并贬高句丽王为下句丽侯。高句丽在东汉年间势力逐渐扩张,但同时汉人徙入高句丽境内的也日益增多,对高句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很大作用。(二)秦汉时期的对外关系1.丝绸之路的开辟公元前3世纪,中国即以盛产丝织品而闻名世界,被称为丝国。中国丝绸经西北各民族之手贩运到中亚、印度。汉初,河西走廊间先后为乌孙、月氏、匈奴所占,西域绿洲各小国亦为匈奴所控制。汉与西方的道路难于通达。公元前133年以后,汉武帝先后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沟通了内地与西域的直接交往。公元前119年左右,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汉使到达大宛、安息等国。此后,中亚、西亚各国也派使节到汉朝长安,进行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通往中亚、西亚的大道,有南北两条。南路从长安、金城出发,经敦煌、楼兰、于阗、莎车等地,越葱岭到大月氏,大月氏以西到达安息,即今天的伊朗,再往西到达条支(伊拉克一带),最后直到大秦(罗马帝国)。北路从长安、金城出发,经敦煌、车师前王庭、龟兹、疏勒,越葱岭到大宛、康居,再往西经安息而达大秦。这两条中西交通大道就是后来的“丝绸之路”。从1959年到1969年,“丝绸之路”的我国境内新发现了大批汉唐时期的文物。2.汉文化的远播秦汉时期,中外之间友好往来更加密切。汉族较高的封建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各国人民的优秀文化,也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内容,从而促进了中国和各国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1)中国同日本、朝鲜等国的关系中国在汉时期已与日本有了友好往来联系。汉武帝时,日本有30余国派遣使者和汉朝往来。这是中日两国使节往来的最早记录。公元57年,日本倭奴国遣使通好,光武帝以“汉倭奴国王”金印相赠。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朝鲜和中国就有了频繁交往。战国时邻近朝鲜的燕、齐两地人民,曾迁徙到朝鲜。西汉初,燕人卫满被立为朝鲜王,统治朝鲜半岛西北部。汉武帝在卫氏朝鲜统治区设四郡。设郡后,朝鲜人民不断反抗汉朝的统治。但两国人民仍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东汉时期,朝鲜半岛的南部有三韩,即马韩、辰韩、弁韩,他们都处在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阶段。在东汉王朝的强烈影响下,走上了封建化的道路。(2)中国同南亚各国的关系  自古以来,中国同南亚各国在经济文化上就有着密切的联系。秦汉之际,真定人(河北正定)赵佗占据南海、桂林等郡称王。汉武帝灭赵氏政权后,在越南北部设三郡,沿用赵氏统治方式。在此期间,中国人民同越南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很频繁。  东汉时越南北部设置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东汉初,征侧、征贰自立为王,这就是越南历史上的“二征王”。他们不久就被伏波将军马援的军队镇压。东汉政府在镇压二征王之后,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东汉先进的经济文化给越南以深刻的影响。  中国和印度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有经济往来。中国古书称印度为“身毒”或“天竺”。张骞的副使到过身毒。\n  缅甸是中国西南的邻邦。公元2世纪或更早的时候,两国人民之间就有往来,从四川经云南可到缅甸。  东汉时期,印度、缅甸等国与中国的关系更为密切。公元94年,永昌境外的敦忍乙王曾派遣使者来访,双方互赠礼物。97年,缅甸北部的掸国国王派遣使臣向汉王赠送珍宝。东汉政府则以金印回赠。  公元131年,在今印度尼西亚境内的叶调国也遣使到东汉赠礼。在印度尼西亚发现有许多汉代的文物,说明当时两国间已有经济、文化往来。  秦汉时期,海外交通的重要口岸是番禺。当时,南海、孟加拉湾海上交通已相当发达,大秦王安敦的使臣就是在166年从海路经日南(今越南广治)来到中国的。(三)异域文化的传入  中国与中亚各国使节的往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异域文化的传入。商人们在将中国的丝织品西运的同时,也将中亚一带所产的毛巾等物运入中国。此外,还有汗血马、石榴等特产传入。这些物产的传入,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经济生活,增加了农牧产品的品种。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归国后,就有大宛的使臣带着大秦的魔术艺人来到中国。中亚的乐器、乐曲也在这时传入中国。中国的雕刻绘画也受到某些外来的影响。  印度的佛教较早就在中亚各国传播。西汉时期,已传至中国龟兹、于阗等地。汉通西域后,佛教逐渐传入中国境内。至东汉初年,统治阶级中已有人供奉佛像。中国正式翻译佛经,是在东汉桓、灵二帝时。桓帝时,有安息僧人安世高来中国传译佛经;灵帝时又有印度沙门竺佛朔带梵典来洛阳,与大月氏人支谶合作译经。此后,佛教逐渐广泛地传播开来。十一、秦汉的思想、文化和科技(一)哲学1.汉初的黄老思想  “黄老学说”,是道家学说中的两派。“黄”指“黄帝之学”,“老”指老子的学说。“黄帝之学”是在战国时期形成的一个学派。过去有关“黄帝之学”的著作均已佚失。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发现了帛书《十大经》、《经法》、《称》、《道原》等,据考证,这些帛书属于“黄帝之学”的著作。黄帝学说与老子学说的根本区别是,它不仅讲道,而且讲法。汉初把黄老揉合在一起,成为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指导思想。  黄老之学有两个特点:一是黄老之学虽然对先秦各家学说都有所批评和舍弃,但在另一方面突出地表现了它以早期道家理论为基础,兼杂阴阳、儒、墨、名、法等各家学说之“善”的特点。二是在阐述道家的“自然无为”理论方面,强调的是“无为而无不为”,既有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的一面,又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主张“待时而动”、“因时制宜”的另一面,是一种“积极无为”主义。  黄老之学主张实行“无为”政治,主张统治者“省苛事,节赋敛,毋夺民时”和“节民用力”等,要求统治者适当减轻人民的负担,不要过度剥削和压榨人民,这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汉初的几任丞相大都“治黄老之术”实行“无为而治”,黄老之学在汉初十分流行,有很大影响。  汉初黄老之学促进了封建统治秩序的巩固,为社会生产恢复创造了条件。但随着统治阶级本身力量日益强大以及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西汉初期一度盛行的黄老之学到了西汉中期汉武帝时代由盛而衰,最后让位于董仲舒的新儒学理论体系。2.董仲舒思想和经学谶纬  董仲舒以传《公羊春秋》景帝时为博士。武帝时他以贤良身份上《天人三策》,系统地阐明了他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和尊君的政治思想。《春秋繁露》是其代表作。  董仲舒认为人君受命于天,进行统治,所以应当“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n。如果人君无道,天即降灾异谴告。因此人君必须“强勉行道”。  董仲舒主张“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他又认为朝代改换有举偏补弊的问题。他认为秦朝是乱世,无可修治,汉朝必须改弦更张,才能“善治”,这叫“更化”。更化应表现为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去秦弊政。  董仲舒据《公羊春秋》立说,主张一统。他的所谓一统,就是损抑诸侯,一统乎天子,并使四海“来臣”。因此他要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对于人君应当如何统治的问题,他主张效法天道。人君的统治必须阴阳相兼,德刑并用,以德为主,以刑畏德。所谓德,主要是指仁义礼乐,人伦纲常。他以君臣、夫妻、父子为王道之三纲,三纲不能改变。主张设学校以广教化,因为这是巩固封建统治的最完备的堤防。  董仲舒的学说,基本是借用阴阳家的思想重新解释儒家经典。这种新的儒家学说适应文景以来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有积极作用。他的更化和任德的主张有助于防止暴政,缓和对农民的剥削压迫。但是董仲舒思想的核心是维护封建秩序,神化皇权,所以他的学说是地主阶级的统治工具。  董仲舒大讲符瑞灾异,以此为发端,到西汉末年出现了谶纬之学。谶是以诡语托为天命的预言。纬是与经相对而得名的,是托名孔子以诡语解经的书。谶纬的内容有的解经,有的述史,有的论天文、历数、地理,更多的是宣扬神灵怪异,其中充斥阴阳五行思想。刘秀把谶纬作为一种重要的统治工具,甚至发诏班命,施政用人,也要引用谶纬,谶纬实际上超过了经书的地位。公元5年,光武帝颁布图谶于天下,更使图谶成为法定的经典。汉章帝会群儒于白虎观,讨论经义,由班固写成《白虎通德论》一书。这部书吸收了阴阳五行和计分表纬之学,使之与今文经学揉为一体。《白虎通德论》的出现是董仲舒以来儒家神秘主义哲学的进一步发展。3.王充朴素的唯物论思想  谶纬的流行,今文经的谶纬化,使经学内容更为空疏荒诞,降低了束缚人民的力量,统治阶级中一些有见识的人都反对谶纬。其中王充以唯物主义思想攻击了谶纬的虚妄,批判了经学的唯心主义体系。王充出身于“细族孤门”,曾在太学受业,代表作是《论衡》。  王充对自然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他主张“天地合气,人偶自生”。认为儒家天人感应是虚妄的。他认为精神依存于形体,形须气而成,气须形而知,反对人死为鬼之说,反对厚葬,提倡薄葬。王充破除天人感应和鬼神妖异之说,打击了谶纬迷信,而且在哲学的根本问题上树立了唯物主义的旗帜。王充对于传统的思想和成见,具有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但受当时生产水平和知识水平的限制,王充无法透彻地阐明唯物主义思想并把它贯彻到社会历史分析中去。他无法了解阶级构成,不能正确说明人的主观作用。所以他不得不用天命来解释社会事物变化的终极原因,用骨相来解释个人的贵贱夭寿,因而陷入了宿命论。(二)经学和今古文经  经学是训释或阐述儒家经典的一门学问。经学的起源,后世学者往往推到先秦的子夏和荀子。自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后,经学昌盛起来。汉初儒家经典只能靠学者们背诵记录,再由“隶书”抄写下来。后来在孔子旧宅与河间献王等处得到许多战国时代留下来的儒家经典,字体是用篆书抄写的,因此被称为古文经。原来用隶书字体写的便称为今文经。  今文经和古文经字体不同,篇章多少不同,对经学内容的解释也有很大差异。今文经学解释经义在于“通经致用”,重章句推衍,结合阴阳五行灾异和刑名学说“微言大义”,提倡大一统,尊君抑臣,正名分等。今文经学出现较早,且董仲舒以治今文经《春秋公羊传》得到汉武帝赏识,故在董仲舒的建议下陆续被立为学官。  古文经学看重章句训诂,把儒学经典视为古代历史资料,包括古代社会政治制度。古文经晚出,遭到今文经的排斥,长期不得立为学官。\n  成帝时,刘向、刘歆父子发现《春秋左氏传》、《逸礼》等古文经书。两派之间引起一场争论,前后延续了近两百年。王莽当政时,刘歆把《左氏春秋》、《逸礼》等立于学官。东汉光武帝时,取消了古文经博士,复立今文经博士。由于古文经学在内容上胜过今文经学,又受到章帝重视,古文经学的传播日益广泛。东汉最有名的学者如贾逵、服虔、马融、郑玄均为古文家,或兼通古今。在马融、郑玄兼采古今的影响下,今古文渐趋混同。汉中叶以后,博士人选中,古文学可以任今文学博士。东汉末董卓之乱后今文学遂日益衰微。(三)史学1.《史记》司马迁,受其父汉太史令司马谈的熏陶,熟读经史,公元前108年,任太史令。太初年间开始撰修《史记》。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完成了这部历史巨著,人称《太史公书》,后称《史记》。  《史记》记事始于黄帝,止于汉武帝太初年间,尤详于战国、秦、汉。全书分为12本纪、30世家、70列传、8书、10表,共130篇,五十余万字。本纪按年代记述帝王的言行和政迹;世家记载诸侯国的兴衰;列传记载各种人物的活动;表则按年代谱列各时期的重大事件;书是有关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的专篇。  司马迁写《史记》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研究历史的发展规律,在写作过程中力求实事求是。《史记》是中国史学发展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中国通史。历代“正史”都采用它开创的纪传体体例。《史记》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名著。两千多年来,它对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是很大的。2.《汉书》  东汉班固所撰《汉书》是继《史记》之后的又一部史学名著。班固父班彪作《后传》数十篇,班固用了20余年的时间完成了《汉书》的绝大部分。班昭补写八《表》,马续补写《天文志》,最后完成了《汉书》的编撰。  《汉书》是纪传体断代史并首创断代史编撰方法。《汉书》十志取法《史记》八书,但规模宏大、记事丰富,对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都有较详细的记载,扩大了历史研究的领域。  《汉书》还第一次创立了《古今人表》和《百官公卿表》。《古今人表》收录人物,区分为九等加以评价。《百官公卿表》反映了当时职官制度和官僚的变迁,是研究秦汉官制的资料。(四)文学1.汉赋  赋是散文韵文并用、体物写志的一种文体,从骚体演变而来,与诸子散文有重要关系。西汉早期的赋为骚体赋。汉武帝时是赋的成熟时期,最著名的是司马相如。西汉后期最著名的赋家是扬雄。东汉时期以班固、张衡最有名。东汉后期,散体大赋渐趋衰落,抒情小赋代之而兴。2.乐府诗  汉代的乐府是政府的音乐机构,在汉武帝之前设立。乐府在民间采风配乐,后来就称为乐府诗或乐府。乐府诗大部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许多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  五言歌谣西汉时期已经有了。《古诗十九首》的大部分都是东汉的五言诗。(五)绘画艺术  汉代绘画艺术发达,常以历史故事为主题,在宫室、祠堂、墓室的壁上作壁画。汉代的石画像是墓前供扫墓时祭奠用的石室中的石刻图画,它基本有两种画法:一为阴刻的浅画,一为阳刻的浮雕。(六)科技1.天文历法\n  在先秦时期古代天文学发展的基础上,两汉时期的天文学在历法编制、天文仪器制造和天象观测、宇宙理论模式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体系。  汉武帝时中国历法包括气、朔、闰、五星、交食等各方面内容,构成了历法的基本框架,为后世历法所遵循。  秦汉时期天文测量仪器的进步突出,有浑仪、浑象、浑天仪等,在天文仪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两汉时期,对于天象的观测和记录有两个特点:一是各种天象记录趋于完备;一是天象记录日趋详尽、精细。2.数学  秦汉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数学专著,其中《九章算术》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数学著作,它的出现标志我国古代形成了一个包括算术、代数、几何等各种数学知识体系,而且以算术和代数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其中关于分数概念及其运算、比例问题的计算、负数概念的引入和正负数的加减运算法则等都比印度早800年左右。3.医学  中国医学的完整体系是在秦汉时期建立起来的。编撰于战国时期,西汉时最后写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东汉出现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东汉最著名的医生是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撰成《伤寒杂病论》,晋人王叔和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伤寒论》对伤寒诸症分析病理,确定药方。《金匮要略》是杂病的病症、药方的汇集。张仲景被后世称为医圣。华佗精医道、方药和针灸等,发明了“麻沸散”和“五禽之戏”。4.地理学  汉代出现了中国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地学专著——《汉书·地理志》。关于地震的研究是汉代地理学的又一重要成就。张衡发明了地动仪,公元132年中国有了准确的地震记录。这也是世界最早的地震记录。5.纸的发明纸的发明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伟大贡献。汉代书写用竹、木比较普遍,称为竹(木)简,西汉时期文化发展有了纸的创造。先是丝絮制成的纸,后有植物纤维纸。东汉和帝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法,人称“蔡侯纸”。后来造纸术传到东亚、中亚、欧洲各国,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真题与练习一、选择题1.(2009全国统考)东汉发动黄巾军起义利用的道教流派是()A.五斗米道B.太平道C.天日道D.晨希道2.“……秦堤牢固,工程精当。闸水陡门三十六,劈湘铧嘴二千丈。有天平小大,溢洪流,调分量。湘漓接,通汉壮……”,该词吟咏的水利工程是()A.芍陂B.都江堰C.灵渠D.郑国渠3.古人对秦朝短命而亡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最准确的是()A.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C.所以殓灭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D.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4.秦采取郡县制与汉初采取郡国并存制度本质上的相同点是()\nA.一种管辖地方的措施B.地主阶级巩固统治的需要C.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D.皇权加强的体现5.下列对东汉光武帝时期尚书台描述错误的是()A.置尚书令、尚书仆射,下设尚书六人B.尚书令位高权重C.尚书台是朝廷的中枢机构D.掌行政、人事、司法、外交等事宜6.下列对刺史描述正确的是()A.刺史之官始置于东汉光武帝时期B.东汉的州部刺史是专门的监察官员C.东汉刺史的秩级是六百石D.东汉刺史可以直接奏事于皇帝7.西汉初期刘邦实行的分封制与西周实行的分封制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体现在()A.经济基础B.分封的形式C.分封的对象D.分封的作用8.汉武帝元朔二年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子弟毕侯矣。汉武帝此举的意图是()A.施恩于诸侯子弟B.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C.满足诸侯子弟获得爵位的要求D.削弱诸侯王的力量9.西汉时期,出现与解决王国问题的皇帝分别是()A.汉高祖,汉景帝B.汉景帝,汉武帝C.汉高祖、汉武帝D.汉高祖,汉文帝10.汉代的人头税被称为()A.藁税B.算赋、口赋C.徭役D.贡、助、彻二、名词解释1.(2009全国统考)告缗2.(2007全国统考)推恩令3.使黔首自实田4.文景之治5.七国之乱6.察举制7.均输8.昭宣中兴9.王莽改制10.党锢之祸11.《史记》12.轮台罪己诏三、史料分析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五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n材料二(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名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摘自《汉书·董仲舒传》)请回答:(1)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2)据材料,为了顺应上述趋势,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大夫曰:“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冠,暴于边鄙,备之则劳中国之士,不备则侵盗不止,先帝哀边人之患苦为虏所系获也,故兴盐设酒准置均输,番货长财以佐助边费,今议者欲罢之,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之用,使备塞乘城之士饥寒于边,将何以赡之,罢之不使也。”对以上“大夫”的说法,“文学之士”提出反对意见。(摘自《盐铁论》卷一)请回答:汉武帝平准与均输,盐铁政策的利弊?3.阅读材料,结合背景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始皇)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戌。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材料二于是文帝从错之言,令民入粟边,六百石爵上造,稍增至四千石为五大夫,万二千石为大庶长,各以多少级数为差。……上复从其言,乃下诏赐民十二年租税之半。明年,遂除民田之租税。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也。其后,上郡以西旱,复修卖爵令,而裁其贾以招民,及徒复作,得输粟于县官以除罪。始造苑马以广用,宫室、列馆、车马益增修矣。然娄敕有司以农为务,民遂乐业。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摘自《汉书·食货志》)请回答:(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汉初“文景之治”的各项措施。四、简答题1.(2010全国统考)简述西汉时期的诸侯王国问题。2.简述秦始皇建立和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措施。\n3.光武帝刘秀加强东汉统治的制度和措施有哪些?4.简述汉代的土地所有制形式。5.简述汉代的抑商政策。6.简述汉代对于西域地区的经营。7.简述汉代的黄老学说及其对政治的影响。8.简述汉代的今、古文经之争。答案与提示一、选择题1.A2.B3.D4.A5.B6.D7.A8.B9.B10.B二、名词解释1.告缗:汉武帝为打击商人势力、解决财政困难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政策。告缗是算缗的延伸。算缗是一种财产税,是汉初采取的抑商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即对商人所拥有的车辆征税。至元狩四年(前119)又下诏“初算缗钱”。元鼎三年(前114)武帝又下令“告缗”,由杨可主管其事,令民告缗者以其半与之。杨可告缗遍天下,商贾中家以上几乎都被告发。武帝派遣御史和廷尉正、监等分批前往郡国清理处置告缗所没收的资产,得民财物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田地大县达数百顷,小县也有百余顷。商贾中家以上都因此破产,武帝将没收的缗钱分配给各个部门。告缗直到元封元年(前110)才停止。告缗为武帝的内外功业提供了物质上的保证。2.推恩令:推恩令是汉武帝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行的重要法令。七国之乱后,诸侯王的势力受到很大的削弱。但至武帝初年,一些大国仍然势力很大,威胁着中央集权的巩固。元朔二年(前127),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这样,名义是上施德惠,实际上是剖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这一建议既迎合了武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因此立即为武帝所采纳。同年,武帝颁布推恩令。推恩令下达后,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不少王国也先后分为若干侯国,王国的势力从此无法与中央抗衡。3.使黔首自实田:秦统一以后的一项土地政策。公元前216年,秦政府颁发“使黔首自实田”的法令,进行全国性的土地登记。目的是为了稳定赋税收入,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承认现实土地的占有状况,确认土地的私有权。4.文景之治:汉文帝、景帝时期,两代四十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盛世,史称“文景之治”。文帝、景帝时期,在农业上采取薄赋劝农的政策,文帝几次下诏减免田租,景帝定制,田租三十税一。恢复天子“籍田”劝农制度,促进农业的发展。在法律上,宽减刑法,废除了连坐之法和肉刑。在政治上,改革任官制度,实行新的取士方法,开汉代察举制的先河。控制和削夺诸侯王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实行民族和睦政策,改善与南越关系,与匈奴和亲。文景之治扭转了汉初以来经济落后、政局不稳的局面,奠定了汉代民富国强的雄厚物质基础,为汉武帝时期西汉盛世的出现创造了条件。5.七国之乱:七国之乱是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叛乱。汉初同姓诸侯王势力日益膨胀,开始威胁到中央的统治。文帝时,分齐地为六国,分淮南王地为三国;景帝时,采纳晁错的“削藩”建议,削夺王国的一部分土地,划归中央直接管辖。这些措施引起了诸侯王的不满。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吴楚等七国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n。汉景帝派周亚夫率兵平叛。三个月以后,七国之乱被平定。朝廷乘机免除了各诸侯王的行政权力,削减了王国官吏。从此诸侯王强大难制的局面大为缓和,西汉统一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6.察举制:察举制是西汉创立的人才选拔制度。汉初官吏来源有二:其一为“吏多军功”,其二选自郎官。这两种方法难于选拔到真正的人才。武帝时,董仲舒主张建立察举制。元光元年(前134年),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年推举孝廉的察举制正式建立。7.均输:均输是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政策。元鼎二年(前115年),汉武帝以孔伋为大农令、桑弘羊为大农丞,开始在全国推行这项政策。均输法就是指在大司农之下设立均输官,由均输官到各郡国收购物资,把各地应当运交中央的物资运到售价较高的地区出卖,再买该地物产易地出售,最后把中央所需货物运回长安。这种官营商业,使政府获得巨额丰厚利润,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起了一定作用。8.昭宣中兴:昭帝时,实行武帝后期以来的政策,减免田租,口赋等。宣帝即位后,整顿吏治,招抚流亡,安定民和,使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昭宣中兴”。昭宣中兴的主要政策一方面整顿吏治。注意整顿吏治,慎选人才,赏罚分明,重视对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吏的考核。另一方面招抚流亡,劝民农桑。数次下诏使民归农,奖励地方官就地安置流民,赈济受灾,减免租赋。公元前54年,设置常平仓,稳定边郡地区的粮价。这些政策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国家一度出现中兴局面。9.王莽改制:公元8年,王莽代汉称帝,改国号“新”,陆续颁布法令,托古改制,主要内容有:实行“王田”。宣布天下土地改称王田,天下奴婢改称私属,都不许买卖。实行“五均”“六筦”。改革币制,加铸货币凡五物、六名、二十八品。政治制度方面,王莽把中央和地方的官名、郡县名、行政区划大加改变,恢复五等爵。民族关系方面,王莽挑起与周边民族的斗争,使人民陷于苦难。王莽改制后,法令苛刻,徭役繁重,阶级矛盾更加尖锐。不久,绿林起义爆发,长安城内也发生暴动,王莽被杀。10.党锢之祸:东汉后期,官僚士大夫中出现了一种品评人物的风气,称为“清议”。太学生为清议的中心。他们认为宦官外戚的黑暗统治是引起农民起义导致东汉衰败的主要原因,力图通过清议,反对宦官外戚,挽救东汉统治。延熹九年(166年),名士李膺与同宦官勾结的术士张成交恶,在宦官的怂恿下,桓帝收捕李膺,并逮捕“党人”200余名。次年,这些人被赦归田里,禁锢终身,是为第一次党锢。灵帝建宁元年(168年)名士陈蕃与外戚大将军窦武共同执政,他们重新起用李膺及其他被禁锢的党人,密谋诛杀宦官。宦官起兵杀死陈蕃、窦武等人,他们的宗室宾客姻属都被收杀,门生故吏亦免官禁锢。建宁二年,名士张俭被诬告,李膺等复被捕系,死于狱中,受此牵连者六七百人。熹平五年(176年)州郡受命禁锢党人的门生、故吏和父子兄弟。这就是著名的“党锢”事件。11.《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司马迁在延续父职任太史令后,于汉武帝太初年间开始撰修《史记》,历经十余年完成,人称《太史公书》,后称《史记》。《史记》记事始于黄帝,止于汉武帝太初年间,尤详于战国、秦、汉。全书分为12本纪、30世家、70列传、8书、10表,共130篇,五十余万字。本纪按年代记述帝王的言行和政迹;世家记载诸侯国的兴衰;列传记载各种人物的活动;表则按年代谱列各时期的重大事件;书是有关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的专篇。《史记》的宗旨是“\n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研究历史的发展规律,在写作过程中力求实事求是。《史记》是中国史学发展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中国通史。历代“正史”都采用它开创的纪传体体例。《史记》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名著。两千多年来,对史学和文学的影响很大。12.轮台罪己诏:汉武帝统治后期继续进行无效的军事远征,挥霍无度,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晚年听信江充谗言,导致巫蛊之祸。在一连串的沉重打击下,汉武帝决心转变统治政策,颁布《轮台诏》哀痛自责,申明“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三、史料分析题1.【答案要点】(1)材料反映了古代思想界统一思想的努力。(2)从战国时代开始,思想家就努力以自己的思想统一其他思想。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种学派的思想都很活跃。到了秦始皇的时候,秦王朝为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焚书坑儒。前213年,博士淳于越建议分封诸子。李斯坚决反对,并建议焚烧《诗》、《书》,禁止私学。秦始皇招引方士求不死药,药未求成,方士欲畏罪逃亡,私议始皇短处。秦始皇以诽谤妖言罪命御史案问,诸生牵连者达460人被坑杀。汉初,黄老之学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到了汉武帝时,接受董仲舒提出的政治上大一统的思想统治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通晓儒家经典成为做官寄禄的主要条件,儒学成为法定的封建统治思想。汉武帝以后,儒学成为唯一的正统思想。2.【答案要点】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措施,主要有均输、平准和盐铁官营等。  “均输法”,指在大司农之下设立均输官,由均输官到各郡国收购物资,把各地应当运交中央的物资运到售价较高的地区去卖,再买该地物产易地出售,最后把中央所需货物运回长安。这种官营商业,使政府获得巨额丰厚利润,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起了一定作用,所以旧史书美称之谓“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平准法是和均输法密切相关的,平准的目的就是由政府来调节物资,平抑物价。政府在长安设置平准官,负责掌管各地运送来的物资以及官营手工业的原料和产品。当市场上某种商品脱销,价格上涨时,平准官就以较低的价格出售政府储存的物资;反之,当市场上某种商品滞销,价格下降时,平准官就开始收购,使物价保持稳定。均输和平准一个相当于行商,调节物资的余缺,一个相当于坐贾,调节物价的高低;一个掌握大宗商品批发,一个负责管理市场零售,共同组成了官营商业体系。这对抑制商人囤积居奇、垄断物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公元前119年,武帝任命大农丞负责管理盐铁事宜,从此盐铁由政府专卖。在盐业方面,由政府招募煮盐工从事生产,各地设立盐官管理。在铁业方面,强制刑徒开采铁矿、铸造铁器;同时征发丁男定期开采铸铁工作。这些盐铁官吏精通盐铁业务,使盐铁之利为国家所垄断。  这些政策基本缓解了经济危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人和豪强势力,不扰民而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保证了政府的正常运转,更为武帝开疆扩土的对外战争准备了充足的经济力量。同时,也是汉武帝政治专制、思想独尊、经济垄断三位一体封建专制制度的完善。但是,这些政策都是从抑制商业的角度制定的,制度实行以后,造成大量的中等商人破产,这对于经济长期发展是不利的。3.【答案要点】(1\n)第一段材料反映的是秦王朝采取横征暴敛的政策,赋税和劳役都非常繁重,民众生活十分困苦。  第二段材料反映的是西汉建立初年,民生凋敝。统治者接受秦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释放奴婢,发展人口,到了文帝、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经过几代统治者的努力,到了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出现了盛世的局面。  (2)汉文帝、景帝时期,继续实行轻徭薄赋、奖励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扭转了汉初以来经济落后、政局不稳的局面,奠定了汉代民富国强的雄厚物质基础,为汉武帝时期西汉盛世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文景之治的主要措施有:第一,赋劝农。文帝几次下诏减免田租,景帝定制,田租三十税一。恢复天子“籍田”劝农制度,令基层推举“力田”官指导农业生产;给缺乏种子口粮的贫民“贷种、食”,促进农业的发展。第二,宽减刑法。废除“诽谤妖言法”,“尽除收努连坐法”,废除肉刑。第三,改革任官制度。实行新的取士方法,“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开汉代察举制的先河。第四,实行民族和睦政策。改善与南越关系,承认南越王的自治权;与匈奴和亲。第五,加强中央集权,景帝时期,采取晁错的建议,进行削藩,在平定了吴楚七国之乱后,诸侯国势力被大大削弱。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1)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为巩固汉王朝的统治,分封诸侯王,在西汉初期,诸侯国有利于西汉王朝的巩固,有利于地方的稳定和中央的集权。但随着时间的发展,诸侯王权力日益扩张,逐渐与中央抗衡,不再听中央的号令,对汉朝中央集权构成了威胁,成了西汉王朝的不稳定因素。(2)景帝时期,采纳了晁错的“削藩”建议,开始削夺王国的一部分土地,划归中央直接管辖,吴楚等七国在公元前154年举兵叛乱,爆发了“七国之乱”,这一叛乱最终被镇压,在平定七国之乱以后免除了各诸侯王的行政权力,规定诸侯王不再治民,诸侯王势力逐渐衰落。(3)汉武帝时期,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左官律》、《附议法》削弱了诸侯王的权力,诸侯王再也无力抗衡中央了。诸侯王国问题最终得到解决。2.【答案要点】在政治上:第一,建立皇帝制度。秦统一后,秦王自称“皇帝”,取“德兼三皇,功包五帝”之意。从此,“皇帝”代替“王”,成了封建社会历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号。采用五德终始说神化王权,证明他代周的必然性和实行法治的合理性;大搞封禅,宣扬天命论,维护其统治。第二,确立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尽罢诸侯,建立起单一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地方行政体制。第三,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在中央设置左右丞相、太尉及御史大夫,还设置其他中央高级官吏,如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等。在地方设置郡、县。郡设郡守负责政务,郡尉掌管军事,郡监掌监郡。县设县令(长),掌一县政事;县尉掌军事;县丞掌司法。县以下还有乡、亭、里等。第四,编订秦律。对商鞅变法以来的法律令加以补充和修订,通行全国。  在经济上:第一,“使黔首自实田”。公元前216年,秦政府颁发“使黔首自实田”的法令,进行全国性的土地登记。目的是为了稳定赋税收入,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承认现实土地的占有状况,确认土地的私有权。第二,采取“上农除末”的政策。把农民迁到农业劳动力不足的地方去,定期免除徭役来加以奖励;迁徙目的在于充实边地郡县的户籍,开垦荒地,发展生产。第三,迁徙豪富。公元前221年,迁全国豪富之家12万户到咸阳。此外,还强迫个别的豪富、贵族迁徙。第四,统一货币、度量衡。第五、收天下之兵器,通川防,修弛道。在文化上:焚书坑儒,统一文字。3.\n【答案要点】在恢复生产和安定社会方面:第一,光武帝先后下达六次释放奴婢和三次有关禁止虐待奴婢的诏令,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自耕农沦为奴隶的发展趋势,对增加社会劳动力,缓和阶级矛盾有一定作用。第二,实行“度田”。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下诏州郡,清查核实天下的田地以及户口、年纪。在实行度田过程中,地方豪强与当地州郡长官相互勾结,反对清查,隐瞒不报。光武帝以“度田不实”罪处死郡守10余人,“度田”事件也宣告中止。在加强封建专制统治方面:对功臣虽给以优禄,但并不委以重任;对于宗室诸王,仅封与狭小国土;重申“阿附蕃王之法”,限制宗室诸侯王势力的增长。对官僚机构变动明显。扩大尚书四曹为尚书台,置尚书令、尚书仆射,下设尚书六人,分掌行政、人事、司法、外交等事宜。尚书台逐渐变成朝廷中枢机构。加强州部刺史制度,州部刺史直接奏事于皇帝。加强司隶校尉权力,除掌管京城洛阳及三河、弘农和三辅地区外,还有纠察三公以外的公卿大臣的权力。加强中央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和减少行政财务开支,裁减合并许多地方官衙,罢除郡国都尉官,废除都试制度。原属京师卫军的虎贲、羽林、五营校尉兵逐渐成为世袭兵。4.【答案要点】汉代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主要有三种:(1)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简称国有土地,是直接由国家政权掌握的土地,叫“公田”或“官田”,有以下几类:一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森林、荒地、山川、河流,直接属于皇帝所有;二是皇帝的苑囿、园池;三是分散在各地没收的富人、豪强、商贾的土地;四是屯田。公田的经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假田制,就是把国有土地出租给农民耕种,史称“假民公田”,地租称为“假税”。一是屯田制。  屯田分民屯和军屯两种:民屯的屯田者主要是内地迁徙的移民,他们要交纳地租,是国家的佃农。军屯由戍卒屯田,耕田有定额。屯田卒由政府发给农具、耕牛,收获的粮食交公仓。他们的衣食由政府拨给。士卒屯田实际是一种徭役负担。(2)地主土地所有制。包括地主、豪强、大官僚、富商占有的土地。土地买卖是地主土地私有的主要来源。文景时商人兼并土地,到武帝时更加严重。西汉后期,土地买卖和兼并更加扩大,出现了买卖土地的契约,具有法律效力。地主土地采用租佃方式经营。(3)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西汉时自耕农数量较多,占有小块土地独立经营。“五口之家,占田百亩”是典型的自耕农。他们在封建赋税徭役和商人兼并下,分化为三种人:小商小贩;充当佃农;变为奴隶。5.【答案要点】西汉的“七科谪”中,包括贾人,即有市籍者、父母有市籍者、祖父母有市籍者,与吏有罪和亡命者并列。汉高祖时,禁止商人穿丝织物、操兵器和乘车骑马,市井之人其子孙不得仕宦为吏。又加倍征收商人的算赋,这些规定主要是针对有市籍的出身低贱的贾人而设汉高祖抑商只抑小不抑大,大工业主或大商人的经济势力发展迅速。文帝时实行“入粟拜爵”的办法。景帝时商人中的富有者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汉武帝中期,加强了对私人工商业的控制,加重了对商人的税收和逃税者的处罚。西汉末富商大贾势力抬头。王莽改制时,中小工商业者受到前所未有的压迫。东汉时,对大商人已无抑商政策可言,结果富商大贾成了商人地主豪强。6.【答案要点】汉代对西域的经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西汉时期,张骞通西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是公元前138年;第二次是公元前119年。出使目的:第一次要联合大月氏攻打匈奴,第二次要联合乌孙攻打匈奴。当时匈奴在西域势力很大,大月氏、乌孙不想再回原地,所以张骞的目的未达到。但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对六七个国家的自然环境、物产、风土人情等进行了考察,回来后向武帝作了详细汇报。第二次出使到乌孙,并派助手到达许多国家。他回来时带了几十名乌孙人到长安,这是西域派使者第一次到中原,受到隆重接待。从此,西域不断派使者到长安,西汉也遣使者到西域各国去,建立了和西域各国的联系。\n东汉时期,班超经营西域。汉明帝死后,北匈奴乘机反扑。班超孤立无援,处境困难。他团结于阗等国,重新稳定了南道形势。西域地区和中原的经济文化联系更加密切,“丝绸之路”重新畅通无阻。班超在西域的活动,符合汉族人民要求恢复与西域的关系的愿望,符合西域各族人民要求摆脱北匈奴的奴役、增强与汉族人民的历史联系的意愿,增进了汉族与西域各地政治、经济的联系,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立下了历史功勋。  除了和平的联系之外,汉朝也不断对西域用兵。武帝晚年,影响较大的有两次。第一次是用兵楼兰和车师。第二次是公元前104年、106年先后派李广利攻伐大宛,最终取得胜利。从此,西汉对西域的控制巩固下来。昭宣时期,郑吉为西域都护,这是西汉派驻西域的最高长官。确立了西汉在西域的统治,匈奴基本上撤出了西域。王莽统治时,西域诸国也纷起反抗,西域各族和中原地区的联系中断了。公元73年,窦固等大败北匈奴,赶走了北匈奴在车师前、后王国一带的势力,着手恢复与西域诸国的政治关系。此时班超奉命出使西域。经过班超的坚决斗争,北匈奴的势力在南道诸国逐一被肃清。7.【答案要点】“黄老学说”,是道家学说中的两派。“黄”指“黄帝之学”,“老”指老子的学说。“黄帝之学”是在战国时期形成的一个学派。过去有关“黄帝之学”的著作均已佚失。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发现了帛书《十大经》、《经法》、《称》、《道原》等属于“黄帝之学”的著作。  黄老之学对先秦各家学说都有所批评和舍弃,以早期道家理论为基础,兼杂阴阳、儒、墨、名、法等各家学说的特点。黄老之学主张实行“无为”政治,主张统治者“省苛事,节赋敛,毋夺民时”和“节民用力”等,要求统治者适当减轻人民的负担,不要过度剥削和压榨人民,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汉初的几任丞相大都“治黄老之术”实行“无为而治”,黄老之学在汉初十分流行,有很大影响。  汉初黄老之学促进了封建统治秩序的巩固,为社会生产恢复创造了条件。随着统治阶级本身力量日益强大以及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黄老之学到了西汉中期汉武帝时代由盛而衰,最后让位于董仲舒的新儒学理论体系。8.【答案要点】秦焚书坑儒以后,汉初儒家经典只能靠学者们背诵记录,再由“隶书”抄写下来,称为今文经。而在孔子旧宅与河间献王等处得到许多战国时代留下来的儒家经典,用篆书抄写而成,被称为古文经。  今文经和古文经字体不同,篇章多少不同,对经学内容的解释也有差异。今文经学解释经义在于“通经致用”,重章句推衍,结合阴阳五行灾异和刑名学说“微言大义”,提倡大一统,尊君抑臣,正名分等。今文经学出现较早。董仲舒以治今文经《春秋公羊传》得到汉武帝赏识,故在董仲舒的建议下陆续被立为学官。古文经学看重章句训诂,把儒学经典视为古代历史资料,包括古代社会政治制度。古文经晚出,遭到今文经的排斥,长期不得立为学官。  成帝时,刘向、刘歆父子发现《春秋左氏传》、《逸礼》等古文经书,引起争论。王莽当政时,刘歆把《左氏春秋》、《逸礼》等立于学官。东汉光武帝取消古文经博士,复立今文经博士。由于古文经学在内容上胜过今文经学,又受到章帝重视,古文经学的传播日益广泛。东汉最有名的学者如贾逵、服虔、马融、郑玄均为古文家,或兼通古今。在马融、郑玄兼采古今的影响下,今古文渐混同。东汉中叶以后,博士人选中,古文家可任今学博士。东汉末董卓之乱后今文学遂日益衰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