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67 KB
- 2022-08-3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领会课改精神,探索课改模式,喜结课改硕果——国华纪念中学历史学科新课改总结报告佛山市顺德区国华纪念中学历史科组佛山市顺德区国华纪念中学是全国第一所也是唯一的全免费、纯慈善的高级中学。创始人杨国强先生把“立志修身博学报国”定为其校训,旨在培养“会做人、善做事的未来社会各界精英人才”。自2004年9月广东省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历史科组的全体同仁就积极顺应和融入新课程改革潮流,高度重视并认真学习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严格执行新课改标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教师的全面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校历史学科组现有四位教师,均是从全国各地招聘而来的中青年优秀教师,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证书。科组教师年龄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富有团队精神,是一支高素质的历史教师队伍。国华纪念中学历史科组教师情况一览表姓名性别出生年份职称学历现任职情况刘洁男1964高级在读研究生高一、高二历史教学兼校长助理徐维学男1971一级在读研究生高三历史教学兼年级组长、历史科备课组长朱新民女1972一级硕士高二文科、理科历史教学王兴斌男1979一级博士高一历史教学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学习领会课改精神1、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各级培训 自2004年9月广东省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历史科组首先就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组织组内教师认真学习《广东省关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参加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组织的各类新课程培训课程。学校领导还积极邀请校内、外相关新课改专家来学校举办各种报告、讲座、沙龙,加强对各级各类教师的培训,使教师在开学之初就对新课程教育改革理念有了足够的认识,对新课改作好充分的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在如何对待新课程、如何对待新课改上统一认识,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2、科组内积极交流,学习领会课改精神\n根据《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和国华纪念中学的教学实际和创始人的办学宗旨,历史科组积极组织老师们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各种版本的高中历史新教材对比和各种与新课改相关的资料,在集中学习、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组织组内教师交流讨论,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认真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内涵,树立新教学理念,适应新课程教学。历史科组还认真制定《国华纪念中学历史学科教学常规要求》和历史教学发展规划,每学年、每学段都有相应的科组教学工作计划。根据学校的规划和科组计划,科组每位教师也都制定了相应的个人教学计划和个人发展三年规划,各计划教学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可行。每学年结束时,历史科组和组内教师都做出相应的工作总结,总结自己在各方面的得与失。科组通过听评课、模块测试、成绩分析、学生调查等方式,检查计划完成情况,并将意见反馈给各位教师,由大家做出完善和改进,使新课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二、实践中积极探索,稳步推进课程改革1、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设置各年级历史学习课程《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结构上作了重大变革,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高中历史课程必修课程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选修课程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六个学习模块,六个模块采用主题式的“并联”设计,没有学习次序上的先后之分。此外,还有选修课程Ⅱ,即校本课程,这是按照当今时代与社会发展要求和各校学生的特殊实际情况,由学校、历史科组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我校高中历史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全体学生在普遍达到《课标》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全面发展,我们严格按照《课标》要求,在高中各学年、各学段开设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同时,还根据我校特殊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宗旨,开发和设置了包括博览、百家讲坛、文科讲座、外出参观、暑假调查、研究性学习、历史兴趣小组等各种形式的校本选修课程,积极实行学分制管理。其中,必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而各种选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各类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新的历史选修课程共有6个学习模块,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有个性化的发展。而我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各种课程所具有的特定价值意味着它们在学校课程结构中都拥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因此,我校的历史学科课程结构是由各种课程类型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体。国华纪念中学各学年、学段历史课程设置一览表学年课程高 一高 二高 三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第三学段第四学段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第三学段第四学段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第三学段第四学段\n历史必修1/22/23/2 高考复习 选修Ⅰ《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选修Ⅰx/2(两模块同时安排)选修Ⅰx/2(两模块同时安排)选修Ⅱ博览、百家讲坛、文科讲座、外出参观、暑假调查、研究性学习、历史兴趣小组 (说明:表中“必修1”表示必修模块1,其余类推。斜杠后的数字,如“/4”表示周课时数。选修课中的“x”表示由学校或学生自行选择的模块。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选修课程Ⅰ中的2个模块以及选修课程Ⅱ中的1个模块。选修课程Ⅰ一般是同时安排2个模块或3个模块,供不同类型学生选修,通过定期讲座的形式集中讲授,再从中选出一定数量的研究课题,供有兴趣的学生分组探究,把历史选修课程和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再以相关的研究性学习报告和学分挂钩。“选修Ⅱ”即我校历史科组在学校领导、学生处统一安排下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整个高中阶段都定期进行。)2、倡导资源共享,坚持集体备课 我校的教学研究有着优良的传统,教学研究蔚然成风,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早已成为学校的常规工作。新课改以来,我校的教学研究更加活跃,老师们在进行常规教研活动以外,又进行了更多的尝试,使我校的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浓厚,为新课程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每位新老师加盟国华后,历史科组各位前辈都会在首次欢迎仪式后就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手中的“独门秘籍”全部贡献出来,积极倡导资源共享,追求共同进步,重视新、老教师的传、帮、带,让新教师尽快熟悉和适应国华的历史教学工作。在倡导资源共享的同时,历史科组还始终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每周四下午第八节课历史科组定期在历史专用教室进行集体备课,每周教研都坚持做到定时、定点、定中心发言人;每次集中解决一个重点问题,或是有关新课程的学习培训,或是与新教材有关的教学难题,或是最前沿的史学动态;每次都按新教材内容将重点备课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到人,确定中心发言人,排出全学年的分工一览表,便于教师明确任务,提前准备,使每一次的集体备课成为每位教师内心的渴盼,高高兴兴来,丰丰满满地走。为把握好新课标、新教材,历史科组的集体备课更加注重探讨新教材课程标准的解读,结合我校学生实际特点,研究出合适的教法、学法及教学手段。老师们共同探讨、交流,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能激发学生思维的、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3、落实三维目标,狠抓课堂实效\n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历史科组全体教师在提高认识、明确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把握新教材特点,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狠抓课堂实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校的历史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呈现出新的气象。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进行角色的换位,促使教师从传统教学的传授者转向现代教学的促进者、学习者、发现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学中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使教学过程由教向学转化,使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断提升。 其次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习的责任感,养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参与训练,使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实际性的教学活动。老师们采用情境导入、鼓励质疑、讨论合作等办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历史教学的积极性: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充分赏识和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探索解决问题,再从不同角度总结问题,培养寻求不同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每次课后,针对课堂反馈的实际情况,老师再聚在一起研究探讨,反思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落实,相互交流自己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进一步调整教学设计、方案,力争使教案、学案更符合学生学习实际,达到最佳的课堂实效。在实施新课改后,历史科组各位老师感触最深的就是教师之间毫无保留的精诚合作。这不仅体现在每周固定的教研活动中,更体现在每节课的课前和课后。每节课前我们都要共同商讨课堂教学策略、教学措施和教学技巧等,每节课后,都要对历史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不少教师在业余时间还经常通过电话、上网等方式探讨教学中的有关问题,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4、鼓励特色教学,形成教学模式 在集中研究课堂教学策略的前提下,历史科组更鼓励每位教师创造富有自身特色的历史教学,形成各自独特的课堂教学模式。徐维学老师经常运用自创的“问题化”教学模式,通过深入分析教材和学情,设置由浅入深的问题,指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新课标要求,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该教学法极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学法指导,能满足不同基础、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他还经常运用自己独创的“情境教学法”,以课标要求为基础,整合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创设新的历史情境,指导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去探索,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新情境进行分析,在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拨下悟出道理,得出结论。得出历史结论。该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能力,养成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科特质有极大的帮助,深受学生好评。\n朱新民老师形成了自己的“自学—讨论—释疑”教学模式,通过课前展示新课标基本要求,细化课堂学习目标,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自主学习课文,再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学习重点和难点,最后由老师解释疑难问题。该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和善于质疑,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互动学习(核心环节),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集体观念的形成、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使得其历史课堂充满活力。刘洁老师创造出自己的“历史小组合作学习法”,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他还创造出“综合探究教学法”,主要通过介绍综合探究一些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再让学生运用这些基本方法去综合分析具体的历史问题,该法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回答问题的全面性、准确性,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历史素质有极大的帮助,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王兴斌博士是我校历史科组新加入的新鲜血液,是我校首次引进的高学历人才。主攻“文科综合”的他在历史课堂上旁征博引,娓娓道来,真正把历史教学教“活”了,点燃了学生们学习历史、学好历史的“兴趣之火”和“信心之火”。5、坚持教学评价多样性我校历史学科在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国华纪念中学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方案》、《国华纪念中学学分认定方案》,结合高中历史学科的特点和我校特殊的办学特色,改变了以往过于强调考试成绩的单一评价方式,建立了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和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制定了《国华纪念中学历史学科课堂教学评价反馈表》;从模块学习、课堂表现、研究性学习成果、历史手工制作、历史知识讲座、历史手抄报、模块考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制定了《国华纪念中学学生自我评价表》;学分认定过程清晰,操作规范,真实可靠性强;提出并实施了有效的策略和具体的评价手段,引导学校的日常评价活动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各方面的和谐发展。。我们尝试运用活动法、学生课堂情况纪录法、学生学习档案收集法与各学习模块的学业水平测试相结合,各个方面都占有一定的百分比,最后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我们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了“学习档案袋”,将学生参加的课内、课外活动,如课堂演讲、历史角色表演、历史兴趣小组、研究性学习成果及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查阅的资料、收集的图片、历史手抄报、参加文科知识讲座等与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表现相结合,每次活动教师及负责的学生都进行详细记录并将学生活动情况和成果收集进学生学习档案袋中,作为综合测评的依据。6、积极开发校本选修课程,拓展学生视野\n为使全体学生在普遍达到《课标》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全面发展,我们严格按照《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在高中各学年、各学段开设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同时,还根据我校特殊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宗旨,开发和设置了包括博览、百家讲坛、文科讲座、外出参观、暑假调查、研究性学习、历史兴趣小组等各种形式的校本选修课程,旨在拓展学生视野,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A、成立历史兴趣小组 新课程要求学生改变历史学习方式,即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们从高一就开始成立历史兴趣小组,以4-6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成绩、能力、性格诸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历史兴趣学习小组,组织学生进行文科知识竞赛、人文素养知识竞赛等。历史兴趣小组的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是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真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B、开展研究性学习 历史学科每学期要求学生结合专题研究开展研究性学习。每一研究课题,学生可独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历史科组每学年都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如在开题前组织学生听取报告《怎样发现和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课题》,要求学生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结合自身爱好兴趣拟定研究题目,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步骤,在积极查找资料、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再整理出思路,撰写成研究报告,比较优秀的研究报告曾获得学校优秀研究课题,如徐维学老师指导的《中共中央三代领导人对台政策及其历史背景》、《探究历史学习方法》和朱新民老师指导的《重新认识嬴政》、《关于道德经的启示》、《碧江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生活状况的调查》等,其中《碧江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生活状况的调查》还被选送到佛山市参赛。C、组织外出参观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结合乡土地方教材,每学期制订计划,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乡土历史考察等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广东省的当地历史资源,定期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广州市的各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黄埔军校、越秀公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中山纪念堂、孙中山故居、广州起义纪念馆、虎门炮台、五羊新城等,并在西海村烈士陵园设立历史实践基地,组织学生瞻仰烈士纪念碑,凭吊革命先烈;为革命烈士扫墓并敬献花蓝;参观革命文物陈列馆;举办革命烈士事迹讲座,并在每次外出参观后组织学生开展恳谈会,写出观后感。D、开展暑假调查 国华中学的创始人杨国强先生非常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拿出专用资金供学生在每年的暑假分组进行社会调查,为此,我们历史科组教师就积极指导国华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分组进行当地历史、社会状况的调查,在每个暑假来临之前我们都积极配合学校学生处做好各地学生的暑假调查指导工作,指导学生掌握开展社会调查的步骤、方法、如何撰写调查报告,以此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如2006年暑假,周晓龙任组长、李宁任副组长、张娇管理财务的黑龙江社会调查小组就在为期一周的调查走访基础上写出了《白衣恶魔--关于日本关东军731部队残害抗日军民的调查报告》。\nE、开展文科讲座 为开拓学生视野,我们积极组织历史科组教师利用自身研究特长和兴趣爱好,配合学校外出参观和时事政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科知识讲座如《虎门销烟与威远炮台知识讲座》、《历史名人孙中山》、《黄埔军校知识讲座》、《从越秀公园看广州发展》、《西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等,深受学生欢迎。三、成效显著,喜结硕果 1、学生学业水平、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在2004---2009年的新课改实践探索中,我们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国华学生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各种场合、活动中都表现出“国华人”特有的气质和历史底蕴。来到国华参观的各位嘉宾都对国华学生的言行举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走出国华,进入大学,国华学生同样展示出国华人特有的风采。附表一:新课改以来历史班学生全面发展成果一览表:时间学生姓名成果名称指导教师获奖情况2006年罗大传、陈洋、左阳等六位同学 刘 洁学校文科知识竞赛一等奖2007年石义双、罗小娇、赵艳超等十位同学中共中央三代领导人对台政策及其历史背景徐维学学校优秀课题2007年赵雪、吴雪梅等五位同学探究历史学习方法徐维学学校优秀课题2007年张晓刚、吴世昂、孔得财碧江外来打工者的工作生活状况调查朱新民学校优秀课题 2、教师课题研究、教研论文质优量多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规范、科学地展开教学研究也是历史学科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为更好地推动历史科组教学研究的发展,我们从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出发,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国华纪念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研究制度》,严格规范从学科组到备课组再到教师个人的教学研究任务和制度,积极鼓励教师在认真做好历史教学工作的同时,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研论文,从事历史课题研究,从原来单一的“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在教学中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通过多年的新课改摸索,我们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就。1).课题研究\n2005年起,刘洁组长分别主持有全组老师参与的校级课题《基于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教与学的研究》和《关于我校高中历史学习多样性的研究与实践》,适应了我校历史教学的需要,促进了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刘洁组长还参与了省级教育科研课题《贫困高中学生“学会做人”教育实施系统构建》的研究。徐维学老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历史隐性课程开发研究”,并在2002年11月获湖北省省级课题立项,2003年5月获开题报告二等奖,后因工作变动,此课题研究没能结题,但研究工作仍在进行。2004年加盟国华纪念中学后,一直致力于“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研究。2).学术论文2004年12月,刘洁同志的《北美大陆的新体制》教学设计获佛山市评比贰等奖;《浅谈新课程下的新的学习方式》论文获顺德区贰等奖。刘洁老师的《历史课程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浅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论文在佛山市、顺德区历史同行中均获好评;徐维学老师的《历史教学中隐性知识发掘初探》获顺德区历史学科论文评比壹等奖、《也谈历史教育中的“诚信教育”》发表在《中史参》;2006年12月,朱新民老师撰写的历史教学论文《新课程改革下提高历史课堂活力的尝试》在佛山市历史教学论文评比中获贰等奖,同时获北滘镇历史教学论文评比壹等奖;在2008年1月发表在中华国际系列刊物、教育核心期刊《中国教育与教学》杂志第一期;在2007年度北滘镇教育教学评比中获教育科研奖;2009年5月,论文《关于我校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初步探索》在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举办的“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征文评比大赛中荣获壹等奖王兴斌老师自本科至博士阶段,一直从事历史学理论研究,并曾在本科时选修第二专业“文科综合”,故理论修养及知识背景较为深厚和广泛;同时,自2008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亦对高中学生历史素养的现状抱有兴趣。 3、历届高考单科、整体成绩突出 虽然历史X科的生源与物理、化学、政治等科相比,高一入学成绩偏低,基础较差,但在科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仍然取得了好的成绩。2005届,平均693分,高出省平均193分,区内排名第1名,有2名学生高考成绩达700分以上,其中有2名进入区前10名。共四位同学中有三位考取一本、一位考取二本A。2006届,平均697.2分,高出省平均197.2分。区内排名第1名,有7名学生高考成绩达700分以上,其中3名进入全区前10名。共十五位同学全部考取一本。\n2007届,平均124.6分,高出省平均27.2分,区内排名第1名,其中罗大传同学以141分的成绩排名全省第2名,有19名学生成绩达120分以上。共二十二位同学中有20位考取一本、二位考取二本。四、反思总结,展望未来 自2004至2009年的新课程改革中,我们认真领会新课改精神,积极探索课改模式,也取得了以上一系列的成绩。但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也遇到了新的问题和困惑:1、新教材在实施、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大好处理的地方,如课堂上针对某一有兴趣的问题,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抢着发言陈述自己的观点、主张,以至为维护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进行脸红脖子粗的辩论,甚至到了下课时间还意犹未尽,看着孩子们情绪这么高涨,精神这么投入,教师是不忍心打断他们的,教师在充分保护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赏识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通过多种途径探索解决问题,再从不同角度总结问题的同时,有时教学任务难以如期完成,成了老师感到困惑的问题。 2、关于对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我们只是做了一些小小的探讨,到底该怎样更好的对教师、学生进行评价,对教师、学生的评价应该有怎样更好的标准,我们还是感到很困惑。 3、在教学环节安排上,是应该多一些自主,少一些包办,多一些引导、点拨,少一些讲解、说教,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允许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内容、途径和方法,但迫于高考、升学压力,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不自觉地放不开,总想多讲点,讲多点,这也是我们感到困惑的地方。4、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生视野,我们开发了诸多校本选修课程,但实际效果如何,如何开展活动效果更有利于学生成才等问题还有待更深入的探讨。从近年来毕业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我们的高中历史教育还要进一步和学生走向社会的实际相结合。5、虽然我们在提高课堂实效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走进新课改,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的任务还很重,课堂教学的改革力度还要加大,教学研究还要更加深入,但作为国华纪念中学历史科组的一员,我们将不断改革创新,不断探索实践,在新课改的浪潮中闯出一条属于我们的新路,为国华学子的成才和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