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8.00 KB
- 2022-08-3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历史学专业(本科060101)人才培养方案历史学专业(师范类)建于1984年,2002年开办本科教育。经过30年的建设与发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和办学实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现有任课教师17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2.9%;博士7人,占教师总数的41.2%。德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校级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教学骨干教师各1人,国外访问学者2人,“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4人。安作璋、沈汉、姜生、哈全安等著名专家学者受聘为兼职教授。秉承“止于至善”的办学精神,致力于形成团结、和谐、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突出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做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规范管理和个性发展相结合;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按照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阔、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总体要求,构建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人才培养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松紧适度、个性发展的办学理念,努力提升“四维育人”(知识、能力、素质、智慧)和“双研”(教师科研、学生考研)水平;在全校首行本科生导师制,大力开展研究性教学、多媒体教学,课程改革,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本科毕业生考研保持了50%的录取率。建有“德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东亚文化交流研究所”、“欧美文化研究所”等学术机构,其中“德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为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11项,出版学术著作、教材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3项、市级40余项。“专门史”学科是学校重点建设学科,目前已经在德州地域文化、中国近现代教育、欧美文化研究三个方向形成了省内一定的学科优势。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先后编纂《德州地域文化研究丛书》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34册1000万字),主讲“德州论坛”、“明德讲坛”及“董子大讲堂”、“长和大讲堂”、“德州晚报大讲堂”;参与德州市发展战略研讨、文化产业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城市品牌研讨、城乡统筹发展研究、德州精神凝练以及岔河景区、减河湿地景区、运河景区、董子文化园、新湖景区、长河公园、德州市博物馆等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4\n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系统的历史学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外语和计算机水平满足生活和工作需要,可到历史学相关学科领域进一步深造,或在中等初等学校从事历史教学、研究、管理,或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文教事业、文博档案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和领域从事实际工作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二、培养要求(一)通用要求1.思想政治素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道德法纪素质:具有良好的规则意识,遵守道德规范和纪律法规。3.身心健康素质: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4.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宽厚的人文社科素养,具备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5.信息应用能力:具有较好的信息获取、评价、交流、传递和应用的能力。6.语言交际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7.创新创业能力: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创业意识,具有良好的思维方式。(二)专业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以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历史教学和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有关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一般知识。2.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与分析方法,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3.具备一定的古文字学、史料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4.熟悉教育法规,能够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历史教学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从事历史学教学的基本能力。5.了解国内外史学研究与教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4\n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掌握一门外国语及计算机应用技能。(三)开设课程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开设课程与培养要求对应关系矩阵,是将专业培养要求中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落实到开设课程等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从而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为准确描述培养要求,借鉴Bloom将认知分成6个(依次递增)层次的来描述。表1为历史学专业培养程度要求,表2、表3、表4分别为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要求实现矩阵。4\n表1历史学专业培养程度要求程度名称含义关键词教学环节要求6创造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质,是知识、智力、能力等多因素综合优化而成,体现为思维的应变力,反应的流畅性和独特见解。开发、建立、制定解决、设计、规划需要反复训练和测试,如论文写作中的反复性思索与改进5评价对一定的想法、方法和材料等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通过对评价对象各方面进行量化或非量化的测证明,最终得出一个可靠的并且逻辑的结论。这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能力。评价、检查、判断批判、鉴赏、协调有重要的训练和测试要求,如基于宏观与微观视野的具体材料的评析4分析分析指具备把一件事情、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单独进行剖析、分辨、观察和研究的一种能力。分析、辨别、解构重构、整合、选择有主要的训练和测试要求,要求透过具体现象看到本质3应用应用指在思考的基础上,能够灵活地将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能力。应用、执行、实施开展、推动、操作有训练和测试要求,如课程专题探讨2掌握掌握指能理解所学内容的内涵和意义,包括具体分类、区别、流程、误区等的认知和学习。是对知识的系统化理解,新建立建全个人认知结构,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并使知识得到广泛的迁移。掌握、比较、推论解释、认证、预测有一定的训练和测试要求,如课堂练习、课程问题研讨1记忆记忆是人们把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编码加工,输入并储存于大脑里面,在必要的时候再把有关的储存信息提取出来,应用于实践活动。了解、认识、界定复述、重复、描述既要体现广度,又要有一定的深度。如课程讲授有直接性知识的传达4\n表2知识培养要求实现矩阵13\n实现课程和实践项目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13\n培养标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1大学英语2大学英语3大学英语4公共体育1公共体育2公共体育3公共体育4计算机基础大学生创业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军事理论与训练A大学语文与应用写作、文学艺术修养类选修课程B传统文化、世界文明类选修课程C经济管理与法律类选修课程D科学技术、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类选修课程E人际交往类与身心健康类选修课程F拓展提高与创新创业教育类选修课程中国历史文选史学概论中学历史教学论史学论文写作指导中国古代史-1中国古代史-2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专业外语中国文化史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历史文献学山东地方史外国历史文选西方文化史现代国际关系美国史专题英国史专题1.1通识知识1.1.1思想政治知识1.1.1.1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体系。2 1.1.1.2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21.1.1.3掌握中国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史知识。 1.1.1.4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辱观、中国梦和世情、国情、省情,了解时事形势。 1 1.1.1.5具备国防知识、国家安全知识、军事理论知识。 1 1.1.2道德法纪知识1.1.2.1掌握社会主义道德基本理论和内容,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职业伦理规范。 2 1.1.2.2掌握法律、经济、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221.1.31.1.3.1掌握身体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2222213\n身心健康知识1.1.3.2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和心理健康标准。221.1.4科学文化知识1.1.4.1了解自然科学的发展历史、积累的知识精华和未来的发展趋向;掌握与科技发明和利用有关的法律规定和伦理道德规范;了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11.1.4.2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文明成就和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世界文化和世界文明的基本进程和主要成就;了解人文、艺术、社会等学科的知识精华。11.1.5信息应用知识1.1.5.1掌握扎实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等工具性知识。21.1.5.2具备必要的信息安全知识。11.1.6语言交际知识1.1.6.1掌握必要的外语知识,对全球性问题有正确的认知与理解。22221.1.6.2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文字知识、文学知识、艺术知识、逻辑知识、写作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日常生活知识等。21.1.6.3掌握人际交往与沟通的基本方法。2221.1.7创新创业知识1.1.7.1理解基本的创新方法,掌握必要的创业知识和法规政策。221.1.7.2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221.1.7.3掌握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的有关理论和知识。21.21.2.11.2.1.1掌握一定的文、史、哲等人文科学知识和理论。222213\n专业知识学科基础知识1.2.1.2掌握中学历史教学过程及其方法等教学法基础知识。23331.2.1.3掌握繁体文字、古代史料等历史学科基础知识。21.2.2中国通史1.2.2.1掌握中国通史相关的史论、重要制度、著名人物与重大事件等相关知识。33333321.2.2.2具有一定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能力。33333331.2.3世界通史1.2.3.1掌握一定的世界通史的重大问题,具备前后贯通、中外比较的能力。3333331.2.3.2掌握现代西方史学的基本理论及方法。22221.2.3.3具有一定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能力。3333213\n表3能力培养要求实现矩阵实现课程或实践项目培养标准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实践环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1大学英语2大学英语3大学英语4公共体育1公共体育2公共体育3公共体育4计算机基础大学生创业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军事理论与训练A大学语文与应用写作、文学艺术修养类选修课程B传统文化、世界文明类选修课程C经济管理与法律类选修课程D科学技术、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类选修课程E人际交往类与身心健康类选修课程F拓展提高与创新创业教育类选修课程中国古代史-1/-2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专业外语中国文化史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历史文献学山东地方史中国思想史明清史专题洋务运动史外国历史文选西方文化史现代国际关系史美国史专题英国史专题伊斯兰教史基督教史希腊罗马史俄国史专题英国政治制度史中日关系研究古迹考察社会调查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教育实习2.1通用能力2.1.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能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本质特征,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44 2.1.2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能够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分析现实问题。44 2.1.3能够正确地分析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2.1.4具备积极的思想政治行为,具备正确进行思想政治判断、评价、选择的能力,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2.1.5能够完成军事训练,具备一定的军事技能。32.1.6能够良好地遵守道德规范和纪律法规,具备依法行为能力,必要的法律问题分析能力和维护合法权益和安全的能力。 4 4 2.1.7掌握至少两项体育锻炼项目,具备初步的体育鉴赏能力。444442.1.8具有自我心理调适能力,能够根据心理健康标准进行自我心理诊断,保障个人身心健康的能力。442.1.9443435513\n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利用搜集的信息完成给定的工作任务。具备不良信息的识别、抵抗能力,能够遵循在获得、存储、交流、利用信息过程中的法律和道德规范。能够运用可持续发展思维科学地指引自己的行为选择。2.1.10初步具备分析和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鉴赏能力。442.1.11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手段获取所需信息;具有较好的信息筛选、评价和应用能力,具有将信息融入到自身知识体系中的能力;具有有效地组织、管理信息并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42.1.12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等外语交流能力,能够基本满足生活、学习和未来工作中的外语交流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初步具备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沟通、组织管理、合作竞争能力。33332.1.13具备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语交际、朗诵、演讲与辩论、文学作品阅读、日常应用文写作等。442.1.14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并能够在专业学习中较好应用。具备必要的经济管理能力和创新创业技能。332.1.15能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书,并以之指导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能够进行个人就业规划。32.2专业能力2.2.1具有一定的美学鉴赏能力,能够了解中外艺术大师代表作品。4444445544442.2.2具备一定的史学分析能力,能够运用一定的服史学知识较好的分析某些重大历史事件。544444442.2.3具备一定的史学综合分析能力,能够在复杂的事件或制度中的综合出一定的规律性。555455552.2.4具备较好的的比较概括能力,能够根据一定的因素或视角进行中外重要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比较概括。45555552.2.5具备较好的掌握中外史料、史家与史学名著,能够鉴别与纠正日出生活中出现的史学错误。5555452.2.6了解历史学发展前沿,具备史学论文写作的初步能力。413\n表4素质培养要求实现矩阵实现课程和实践项目培养标准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拓展课实践环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1大学英语2大学英语大学英语4公共体育1公共体育2公共体育公共体育4计算机基础大学生创业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军事理论与训练A大学语文与应用写作文学艺术修养类选修课程B传统文化、世界文明类选修课程C经济管理与法律类选修课程D科学技术、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类选修课程E人际交往类与身心健康类选修课程F拓展提高与创新创业教育类选修课程3.1综合素质3.1.1具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53.1.2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备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和决心。663.1.3充分认识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具备拥护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坚定理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663.1.4具有坚定的思想政治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的坚定信仰者与自觉追求者;具备良好的国家意识,关心国家时事。6663.1.5具备较强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素养。53.1.6具有良好的道德法纪意识,养成自觉遵守道德法纪的习惯;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责任观念。55513\n3.1.7具备较强的经济意识、法律意识和较高的法律修养。553.1.8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555553.1.9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和维护自身身心健康的意识。553.1.10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工程技术职业伦理道德;具有良好的环境意识和素养。43.1.11具备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具备积极学习西方文明有益成果的意识。43.1.12具有思想性、文化性、审美性、发展性、创造性等人文精神和艺术素养;具有美好的情操和完善的人格。43.1.13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安全意识。553.1.14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意识具有较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53.1.15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素养,具有良好的创新创业思维方式。443.1.16具备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正确的就业观念。53.2专业素质3.2.1针对历史学科特点的科学思维方式,即演绎和归纳的结合、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等。5553.2.2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史料,找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5553.2.3强烈的创新意识。对历史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及所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有一定了解,积极关注国际最前沿的科学研究领域。4443.2.4良好的观察分析、认识事物现象或问题的习惯,学会正确地判断,善于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构思变为现实。5553.2.5对团队负责、和谐共处的职业精神。55513\n三、课程设置(一)主干学科中国史、世界史(二)核心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核心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等。2.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事训练、古迹考察、社会调查、学年论文、教育实习、毕业论文。(三)各环节学时学分比例表5课程类型、学分及比例分配表课程类型课程性质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实践学时、其他总学分理论学分实验实践学分学分所占比例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平台必修75236838441231825.62%公共选修模块选修1601600101006.25%专业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必修1761760111106.88%专业核心课程必修54454403434021.25%专业拓展课程(专业选修课程)选修51251203232020.00%集中实践环节必修323220.00%合计2144176038416011050100%学分比例说明1.本专业总学分为160学分。2.本专业实践学分为5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平台18学分,专业基础课程0学分,专业核心课程0学分,集中实践环节32学分,占总学分的31.25%。3.专业课总学分为109学分,其中专业基础课程11学分,专业核心课程34学分,集中实践环节32学分,专业拓展(选修)课程32学分。专业拓展(选修)课程学分占专业课总学分的30%。四、修业要求25\n(一)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标准学制四年,弹性学制三至八年。毕业最低修读学分为160分,达到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二)毕业标准与要求在学校规定的弹性修业年限内,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及实践环节学分,思想品德考核鉴定合格,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并达到规定标准,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修满综合教育学分。25\n五、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安排表6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学时分配各学期学分分配考核方式讲授上机实验其他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12345678公共基础平台课程2400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32322考试24000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64644考试24000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32322考试240005形势与政策232320.50.50.50.5考查240006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课程41111考查230001-230004大学英语122561281283333考试330001-330004公共体育41281281111考查100001计算机基础36432323考查490003大学生创业教育24816322考查49000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4816322考查490004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24816322考查490001军事理论与训练22考查合计417523683235211.58.59.59.52专业基础平台课程051101中国历史文选464644考试051102史学概论348483考试051103中学历史教学论348483考试051104史学论文写作指导116161考试合计11176176533专业核心平台课程051201中国古代史-1464644考试051202中国古代史-2464644考试051203中国近代史464644考试051204中国现代史464644考试051205中华人民共和国史348483考试051206世界古代史464644考试051207世界近代史464644考试051208世界现代史464644考试051209世界当代史348483考试25\n合计3454454488873必修课学时学分合计86147210883235224.519.517.516.58专业拓展(选修)模块(限定)200001心理学232322考试200002教育学348483考试260901现代教育技术232322考试051301中国史学史348483考试051302西方史学史348483考试051325外国历史文选348483考试合计16256256268专业拓展(选修)模块(中国史)051304中国文化史34848考查051305中国历史地理34848考查051306山东地方史23232考查051307中国历史文献学23232考查051308中国历代官制23232考查051309中国经济史23232考查051310中国思想史23232考查051311中国社会生活史23232考查051312秦汉史专题23232考查051313魏晋南北朝史专题23232考查051314隋唐五代史专题23232考查051315宋史专题23232考查051316明清史专题23232考查051317洋务运动史专题23232考查051318辛亥革命史专题23232考查051319中华民国史专题23232考查051320抗日战争史专题23232考查051321明史研究文献导读23232考查051322《国学经典》选读23232考查051323中国近代人物研究23232考查051324德州地域文化23232考查合计(规定选修)9144144专业拓展(选修)模块(世界史)051303专业外语23232考查051326西方文化史34848考查051327中外关系史23232考查051328世界宗教史23232考查25\n051329现代国际关系史23232考查051330希腊罗马史专题23232考查051331美国史专题23232考查051332英国史专题23232考查051333俄国史专题23232考查051334法国史专题23232考查051335日本史专题23232考查051336英国政治制度史23232考查051337伊斯兰教史23232考查051338基督教史23232考查051339中日关系研究23232考查合计(规定选修)7112112专业拓展课学时学分合计32512512专业实践模块051401古迹考察11周1考查051402社会调查(暑期)211考查051403学年论文3111考查051498教育实习1818周18051499毕业论文88周8合计32公共选修模块大学语文与应用写作、文学艺术修养类23232考查传统文化、世界文明类23232考查经济管理与法律类23232考查人际交往类与身心健康类23232考查拓展提高与创新创业教育类23232考查合计(规定选修)10160160总计160214417603235224.519.519.522.51625\n六、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表7历史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学分汇总表平台课程(或实践环节)学分备注通识教育公共基础大学生创业教育6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公共选修创新创业类课程模块创新创业实践专业拓展实践中学历史教学论4史学论文写作指导中国历史地理山东地方史德州地域文化关于历史学专业创新创业学分置换,作如下说明:1.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与专业关系密切相关的各级科技文化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可置换(替代)公共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学分。其中公共选修课程不超过6学分。2.参加省级及以上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取得的创新学分与技能学分,可置换(替代)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相应课程(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实践环节)学分。考试项目包括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证书、教师资格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及以上)、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甲等及以上)、托福及雅思考试等,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历史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学技能竞赛、山东省师范类高校从业技能大赛等。3.学分置换(替代)方案,在学生入学时按照学校规定公布。25\n七、课程介绍及修读指导建议(一)课程介绍(专业核心课与专业基础课)1.中国古代史-1/中国古代史-2(课程编号:051201/051202)参考学时:64+64学时参考学分:4+4学分概述:本课程主要讲授从远古至1840年鸦片战争期间,尤其是炎黄以来中华民族5千年历史的基本演进。其历史时段跨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分为两个学期讲授。主要内容包括上编(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和下编(隋唐、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重要制度、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等。能够使学生在高中学业水平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掌握中国古代史的知识体系,培养辩证唯物主义、历史主义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方式,为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前导课程:无;后续课程:中国近代史说明:适用于历史学(师范类)专业。2.中国近代史(课程编号:051203)参考学时:64学时参考学分:4学分概述:本课程讲授从鸦片战争(1840年)至五四运动(1919年)80年间的中国社会历史。学生通过学习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主要内容构筑的基本框架,把握中国近代社会变迁及转型的规律,更好地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能够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中国近代史的知识体系,培养辩证唯物主义、历史主义思维;树立危机意识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为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前导课程:中国古代史;后续课程:中国现代史说明:适用于历史学(师范类)专业。3.中国现代史(课程编号:051204)25\n参考学时:64学时参考学分:4学分概述:本课程时间跨越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年的历史,即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继续及其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的历史,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中国现代历史的发展规律,为学生以后的专业选修课学习打下基础。主要内容有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国民革命,北洋军阀的末路;中国革命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苏维埃革命的开展;抗日战争;国民党统治的崩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这一时期的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过程,掌握其基本规律和基本内容,明确中国革命和中国历史的方向,进一步提高对历史必然性和整体性的认识,从而增强在政治上、思想上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前导课程:中国近代史;后续课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说明:适用于历史学(师范类)专业。4.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程编号:051205)参考学时:48学时参考学分:3学分概述: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重点阐述了当代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十年的全面建设、“文化大革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和改革开放局面的形成与发展,全面总结了这一历史时期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和深刻的经验教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这一时期的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过程,掌握其基本规律和基本内容,从而增强在政治上、思想上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前导课程:中国现代史后续课程:无说明:适用于历史学(师范类)专业。5.世界古代史(课程编号:051206)25\n参考学时:64学时参考学分:4学分概述:本课程旨在科学地阐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形成、发展、繁荣与衰亡的历史,揭示世界历史进程有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分散到整合的发展规律。主要内容有家庭、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尼罗河、印度河及爱琴海等初始文明,古代埃及、西亚、印度、希腊、罗马等奴隶制国家,欧洲、日本、阿拉伯等封建制国家等。使学生掌握世界古代史的范围、历史分期、发展线索、及学科特点,从而了解世界古代史的重要意义和方法。前导课程:无;后续课程:世界近代史说明:适用于历史学(师范类)专业。6.世界近代史(课程编号:051207)参考学时:64学时参考学分:4学分概述:本课程结合世界史书写的两种主要范式:“现代化”与“全球史”,讲述作为整体的世界自1500年左右至19世纪的历史变迁过程。所谓整体的世界历史变迁过程,就是要突破过去存在国家界限,不再将世界史作为国别史的简单集合,而是将其作为一个相互联系共同变迁的整体。为此,本课程既关注不同文明与地区各自的历史变迁过程,也关注不同文明与地区之间的互动与联系。力图结合学术界近些年最新的研究成果,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如何进入现代社会的历史进程呈现出来。前导课程:世界古代史;后续课程:世界现代史说明:适用于历史学(师范类)专业。7.世界现代史(课程编号:051208)参考学时:64学时参考学分:4学分概述:本课程内容起止时间自1900年至1945年,其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主要内容包括:世界历史新时代的启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25\n华盛顿体系;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及世界革命的发展;经济大危机及资本主义的分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系的建构。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把握世界现代史的发展规律,了解重大事件及重要历史人物,开拓视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前导课程:世界近代史;后续课程:世界当代史说明:适用于历史学(师范类)专业。8.世界当代史(课程编号:051209)参考学时:48学时参考学分:3学分概述:本课程主要讲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社会、文化及国际关系发展的基本进程,主要内容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国际局势与“冷势”的全面展开、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和发展、20世纪50-60年代西方国家的恢复与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范围的民族独立运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末的国际关系、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和调整、20世纪70年代以后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与改革、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国际关系和雅尔塔格局的瓦解、新技术革命的成就与思想文化的多元化、20世纪70年代以后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与东亚新兴工业模式的建立、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冷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冷战”后英国、美国、德国和俄罗斯的发展和调整、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世界新趋势。通过课程学科,使学生掌握其基本特点和基本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处理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前导课程:世界现代史;后续课程:无说明:适用于历史学(师范类)专业。9.中国历史文选(课程编号:051101)参考学时:64学时参考学分:4学分25\n概述:本课程以中国古代史料为主要讲授对象,介绍中国历史要籍发展概况、重要史书的作者、体例、基本内容与史料价值,在培养学生阅读繁体字和运用文言文史料的同时,学习和了解重要历史人物生平、重大历史事件经过、重要史学理论观点,为独立进行历史研究奠定初步基础。前导课程:无;后续课程:无说明:适用于历史学(师范类)专业。10.史学概论(课程编号:051102)参考学时:64学时参考学分:4学分概述:本课程以史学研究理论和方法为讲授对象,主要介绍史学的任务与功能,史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史书编纂的原则与要求,史学工作者的素质与修养,中外史学流派与史学发展趋势等。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研究历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初步具备独立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前导课程:无;后续课程:无说明:适用于历史学(师范类)专业。11.中学历史教学论(课程编号:051103)参考学时:48学时参考学分:3学分概述:《历史教学论》运用教育科学的一般原理,研究历史教学特点、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智能的一门学科。这门课程探讨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全过程,综合了历史学和教育学科理论,包括中学历史教学的地位任务、历史教学的原则和实质、历史教学课程标准、历史教材的内容、历史教师的备课、历史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具设备等方面的内容。它通过对中学历史教学过程的研究,揭示其特殊规律,提出中学历史教学适用的组织形式、教学手段和特殊方法,使高师学生掌握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前导课程:无;后续课程:无说明:适用于历史学(师范类)专业。25\n12.史学论文写作指导(课程编号:051104)参考学时:16学时参考学分:1学分概述:本课程以史学论文写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介绍史学论文的选题、文献的检索、材料的组织、论点的提出、论文的基本格式与写作要求等,目的在于为学生独立研究历史问题,从事论文写作奠定初步的基础。前导课程:无;后续课程:无说明:适用于历史学(师范类)专业。(二)修读指导建议历史学作为文科师范类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前应该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素养,在此基础上才能系统地学习本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使学生顺利完成课程修读,提出以下建议:1.学生在修读完成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应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拓展性课程进行修读。希望能够进一步深造的同学,建议深入修读中国史断代史和世界国别史相关课程(秦汉史、明清史、美国史、英国史等),为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2.师范类专业性质,决定了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师素养和潜力,强化“说”“写”能力,按期完成学年论文、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尽早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获得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证书、考取教师资格。3.希望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与专业关系密切相关的各级科技文化竞赛、创新创业大赛,比如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历史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学技能竞赛、山东省师范类高校从业技能大赛等。方案执笔人(签字)方案审核人(签字)教学单位负责人(签字)教学单位(公章)历史与社会管理学院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