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3.00 KB
  • 2022-08-31 发布

[历史学]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新排版

  • 10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一、知识归类Ⅰ科学技术篇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西传⑴造纸术①西汉先后出现絮纸和麻纤维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②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制造植物纤维纸。③造纸术6世纪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⑵印刷术①隋唐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我国印制的《金刚经》卷子。②五代有了雕版印刷的整部书籍。③宋代雕版印刷业很发达,刻印的书,字体工整,装订精美。11世纪中叶,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④元朝出现锡、铅活字。后来又有铜、铅活字印书。⑤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入埃及和欧洲,改变了当时欧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⑶指南针①战国时期发现磁石指南特性,发明“司南”。②北宋已会使用磁针指南,后来把磁针装在罗盘上,制成指南针用于航海。③南宋时指南针传到印度、阿拉伯、波斯等国,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发展,并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⑷火药①唐朝时《真元妙道要略》一书最早提到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②北宋时已广泛在军事上使用,东京设立“广备攻城作”,制造火药和火器。③南宋时发明了“突火枪”,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④金的火器制造业比较发达,所制的“震天雷”、“飞火枪”威力很大。金的军队用这两种火器打退了蒙古军队的进攻,取得局部胜利。-109-\n⑤我国发明的火药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来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2、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成就⑴夏朝:历法“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情况。⑵商朝: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最大成就,它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纪日方法。商朝甲骨文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和新星记录。⑶春秋:留下世界公认得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比欧洲早670多年。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了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欧洲早160年。⑷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人们还测定了一年的季节。⑸西汉:武帝时制定“太初历。公元前28年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是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⑹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⑺隋唐:①隋朝天文学家刘焯编制的《皇极历》,创立了计算日月运行的新方法,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②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在《皇极历》的基础上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③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⑻元朝: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郭守敬改进了简仪和圭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授时历》年周期与先行公历同,但早于先行公历300年问世。3、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⑴西周:商高讲过“勾三股四弦五”这一勾股定理特例,载于《周髀算经》。⑵春秋:九九乘法表。⑶西汉:刘歆推算圆周率为3.1547。⑷东汉:《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⑸三国: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⑹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比欧洲早一千年。他还为《九章算术》作注。又著《缀术》一书。⑺唐朝:著名数学家王孝通撰写《辑古算经》,首次提出三次方程式正根的解法,能解决工程建设史上下宽狭不一的计算问题,是对古代数学理论的卓越贡献,比阿拉伯人早300多年,比欧洲早600多年。⑻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编著《算法统宗》,奠定了后世珠算法的基础。⑼清代:蒙古数学家明安图推出“割圆九术”,将其研究成果整理成《割圆密率捷法》。他用解析几何方法把三角函数和圆周率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4、中国古代的医药成就-109-\n⑴商周:已有丰富的医药学知识,还出土了石砭镰等医疗用具。⑵战国:扁鹊石当时的名医,后代医家奉之为“脉学之宗”。他发明的四诊法成为中国中医药传统的诊病法。医学分科。有著名的医学著作《内经》。⑶西汉: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⑷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医物学著作。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后人称张仲景为“医圣”。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誉为“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⑸隋唐:①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著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学成果,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②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自国内外有重要影响。③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⑹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药物1800多种,方剂10000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5、中国古代的地理成就⑴《周易》一书首先提出了“地理”名称。⑵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对中外地理的认识。⑶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6项原则,即“制图六体”。这一理论一直沿用到明末。⑷北魏的理学家郦道元作《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⑸明代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学巨著,书中对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观察和记述,遭遇欧洲约2个世纪。6、农业、手工业论著⑴《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著作,是现存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⑵《梦溪笔谈》:北宋沈括著,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珍贵遗产。⑶《农政全书》:明末徐光启著,论述了农学理论,并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农学著作。⑷《天工开物》:明末清初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被后人誉为“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109-\n7、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⑴先秦: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的国家,半坡人培植了粟,河姆渡人培植了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织品的国家,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已经养蚕缫丝。夏朝的有关史料和商朝地甲骨文,保留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记录。春秋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战国甘德和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春秋战国时期创造的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2000年以上。战国时期出现的手工业工艺的专著《考工记》,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⑵秦汉:编写于公元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比西方早500年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西汉的耕犁上安装了犁壁,比欧洲早1000多年。西汉《九章算术》有些内容是世界上最陷阱的。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先后出现絮纸和麻纤维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东汉张衡的地动仪式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一起,比欧洲早1700多年。⑶三国两晋南北朝: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道小数点后七位,比欧洲早1100多年。⑷隋唐: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僧一行在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唐太宗时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有确切时期的雕版印刷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就有制成火药的配方,唐朝开始用于军事,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⑸宋元: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发明了指南针并用于航海。唐宋时发明了火药和火药武器。沈括“十二气历”比英国早800年。郭守敬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确立早300年。8、中国古代的建筑成就中国古代长城-109-\n: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长城依地形而建,绵延万里,其宏伟的建筑的规模、独特的建筑风格、复杂的建筑结构,凝聚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一绝。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原农业生产,成为了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保护了北方的生态环境。但同时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中原民族与各北方少数民族的交往。隋唐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成熟期。隋著名的建筑师宇文恺修建了洛阳称、大兴城(唐在此基础上扩建为长安城),体现了城市建筑的高超技术;隋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石拱桥-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宋元时期:这一时期建筑技术有了显著的发展。北宋末年李诫编写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建筑史一杰出的著作。其它如辽代我国著名的木结构建筑(河北蓟县独乐寺、山西应县木塔)、金代的卢沟桥、元大都都地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明朝: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北京城,建筑宏伟壮丽,是我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Ⅱ文学艺术篇1、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⑴诗词①春秋:相传由孔子编订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0多篇,绝大部分是西周到春秋的诗歌。②战国:屈原用楚国方言,利用民间歌谣形式,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后人成为“楚辞体”,代表作《离骚》。③两汉:乐府诗流行,以《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为代表。④三国:“建安文学”代表作有曹操的《蒿里行》、王粲《七哀诗》和蔡琰《悲愤诗》等。⑤东晋:陶潜诗这一时期著名诗人,田园诗的鼻祖,代表作有《归园田居》、《归去来辞》等。名作《桃花源诗》和诗序《桃花源记》,反映了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⑥南北朝:乐府诗最为流行。南方民歌代表作有《采桑度》、《子夜歌》;北方民歌有名的有《敕勒歌》、《米兰辞》。⑦唐朝:a.初唐:诗人有王勃、陈子昂等,陈子昂市唐诗革新的先驱。b.盛唐:诗歌成就最大,诗人辈出。山水田园诗人有孟浩然、王维,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其中,“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的成就最高。李白的《蜀道难》、《望庐山瀑布》,杜甫的“三吏”、“三别”-109-\n等都是千古绝唱。c.中唐:诗坛倡导诗歌要反映生活,白居易的讽喻诗《新乐府》50首,是这类诗的代表。d.晚唐:诗人杜牧、李商隐,别创新格,他们的咏史诗感人至深。⑧五代:南唐后主李煜是五代时期最杰出的诗人。⑨两宋:▲词:a.苏轼对词的发展有突出的贡献。他拓展了词的内容,着重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给词注入强劲的生命力。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创始者和主要代表。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b.柳永的词具有市民气息,是婉约派的代表流传很广,代表作有《雨霖铃》、《八声甘州》等。c.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她的词风格委婉,是婉约派的代表,感情真挚,语言清新雅洁,明白如画,生活气息很浓。d.南宋词人辛弃疾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得作品经常流露出对祖国山河分裂的悲痛,散发着浓厚的时代气息,作品有《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e.陆游:因为主张坚决抗金,他的词不乏感慨国事的悲愤激情。陆游也有一些婉丽飘逸的词作,如《钗头凤》写得缠绵悱恻,一往情深。▲诗:a.南宋的陆游:代表作《示儿》。b.金朝的元好问:他的诗风格沉郁,豪放悲凉,被称为“丧乱诗”。⑵散文①战国:诸子散文中孟子的文章以刚柔相济的辩论见长,游扬雄肆,令人钦服。庄子的散文文字优美,想象丰富,是诸子中才华横溢的大文学家。他的《秋水》、《逍遥游》等都是古代文学名篇。②两汉:赋的兴起,代表作有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等;东汉班固的《两都赋》。③南北朝:骈文代表作有江淹的《恨赋》、庾信的《哀江南赋》。④唐朝:中唐文学家韩愈和柳宗元继承古代散文的优良传统;创造出反映现实生活,易于说理、叙事、言情的新散文体,得到社会认同,形成古文运动。⑤宋朝:晚唐五代以来,文风日趋浮华,同这种浮华的文风相对立,北宋出现了古文运动,古文逐渐成为北宋文坛的主流。古文运动的领袖是欧阳修。他主张诗文革新,强调作品应有充实的内容和自然的风格。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除欧阳修外,还有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加上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后人称之为“唐宋八大家”。⑶小说①唐朝:由于城市的繁荣,为适应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文学领域出现了情节多奇的短篇小说——-109-\n传奇,如《枕中记》。代表作有《任氏传》、《李娃传》、《柳毅传》等。②东晋南朝:志怪小说有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东晋干宝的《搜身记》。③宋代:话本是宋代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先由城市艺人口头讲述传授,后经记录整理,流传中不断补充,因而情节完整,语言生动,艺术成就比较高。④明清书名作者成书时间特点《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西游记》吴承恩明朝一部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小说《红楼梦》曹雪芹(80回)和高鄂(40回)清朝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儒林外史》吴敬梓清朝我国古代优秀的讽刺小说《聊斋志异》蒲松龄清朝我国古代优秀短篇小说⑷戏曲①宋代:金时期,戏剧艺术盛行,诸宫调是这一时期说唱文学的总称。金人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根据唐代传奇《莺莺传》改变而成,成功地塑造了张生和黄莺莺反抗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由的艺术形象。②元代:元曲是元杂居和散曲的合称。元杂居巴音乐、歌唱、舞蹈、表演、道白熔于一炉,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综合性艺术,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组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是当时北方地区的流行歌曲。元代的剧作家人才辈出,关汉卿是最杰出的代表,一生创作60多种剧本,悲剧《窦娥冤》是代表作。③明朝:汤显祖的《牡丹亭》。④清朝: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形成。2、中国古代的艺术成就⑴美術①春秋战国:a.长沙楚国遗址出土地帛画《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帛画。b.四川出土地嵌错赏功宴乐铜壶,表明青铜器的装饰从过去的图案发展为完整的画像。②两汉:马王堆汉墓帛画是汉代帛画的精品。山东嘉祥武梁祠等地的画像石,四川、河南地画像砖,题材丰富,艺术性强。③-109-\n三国两晋南北朝:带有宗教色彩。著名画家有三国时期的曹不兴、东晋的顾恺之。顾恺之的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④隋唐: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用线条表现人物的神态,山水、花鸟成为绘画的主题。杰出的画家有初唐的阎立本(代表作有《历代帝王图》和《步辇图》)和盛唐的吴道子(代表作有《天王送子图》)等。⑤北宋a.随着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b.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北宋东京汴河风光和繁华景象,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⑵音乐①战国: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全套编钟。②三国两晋南北朝:从西域引进了《龟兹乐》、《疏勒乐》、《康国乐》。异域传来了天竺乐、扶南乐、高丽乐等。③隋唐:隋唐的乐舞受西域和周边邻国的影响,风格多样,具有壮阔欢腾的盛世特色。隋代有九部乐,唐代扩充为十部乐。著名乐曲有《秦王破阵乐》。⑴雕塑①夏商周:商周两朝雕塑盒青铜铸造艺术达到顶峰。商朝青铜器早期就出现平雕和浮雕两种技术;西周青铜器的最大特色,是有大量青铜铭文出现。四川广汉三星堆考古发现的大型青铜铸像是这时期青铜艺术的杰作。②秦汉:精品包括秦始皇陵兵马俑、奴婢伎乐俑和动物俑三类。秦汉大量的砖瓦、瓦当,也是富有艺术价值的陶塑艺术。青铜铸像水平高超,代表作有秦陵彩绘铜车马、武威铜奔马。③三国两晋南北朝:山西的云冈石窟、河南的石门石窟等石窟艺术。④隋唐: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⑵文字书法①半坡氏族:出土的陶钵口沿上刻有符号二三十种,可能是原始文字的最早起源。②商周:a.甲骨文已经具备象形、指事、形声、转注、假借“六书”构字规律,与今天汉字基本相同。b.金文是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因古时青铜器也称金而得名。古代青铜器多以钟、鼎为代表,故又称钟鼎文。在金属器物上铸刻,习称铭,金文又称铭文。商朝青铜器上文字很少,一般仅有极少的人名或族名;西周开始有了长篇铭文。③秦朝:以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后来又出现了隶书。④东汉:书法成为一种艺术,著名书法家有蔡邕。⑤三国:钟繇把隶书转化为楷书。⑥-109-\n东晋:王羲之地楷书达到独立完美境地,他还擅长行书、草书。代表作《兰亭序》、《黄庭经》。其子王献之也是著名书法家。⑦隋唐:书法汇合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的风格。著名书法家有由隋入唐的欧阳询等初唐三大家,主要受王羲之的影响;盛唐的颜真卿创立了气势雄浑的“颜体”,代表作有《颜氏家庙碑》;中晚唐之际的柳公权,与颜真卿齐名,创立了“柳体”,代表作有《神策军碑》;唐朝的草书大家有“草圣”张旭、怀素等。⑧宋代:著名书法家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人称“宋四家”。3古代体育历史:作为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的中国,也有着灿烂的古代体育。古代体育也同样表现出古代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古代的体育充满了龙腾虎跃的生气,给古老的民族不断注入青春的活力,使这个民族历尽千年的兴衰沉浮仍然保持着蓬勃的朝气。秦汉时期,蹴鞠、角抵、击剑、秋千等体育活动在民间或军队中得到广泛流行。特别是蹴鞠这一运动受到上至皇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广泛喜爱。东汉末年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作体操“五禽戏”,以便使人体各部分都得到适当的运动。隋唐时期,我国古代体育发展到空前兴盛的时代,摔跤、拔河、秋千、围棋等广泛流行。最盛行的体育活动是马球和足球,连女子也参加。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在唐朝时传到了日本。我国古代体育运动丰富多彩,特别是季节性的民俗体育更是各具特色。春游是一种非常流行的体育活动,一直延续到今天。北方地区的人们放风筝成为家家户户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荡秋千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为广大群众特别是妇女、儿童所喜爱。我国南方各地龙舟比赛,成为一种独特的民俗体育。登高也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族体育活动。拔河直到今天仍然是一种被人们所喜爱的体育活动。儿童的体育游戏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如:骑竹马、抽陀螺、踢毽子、跳绳等等。Ⅲ思想、教育、史学篇1、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概况⑴春秋: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兴办私学,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他的“学而优则仕”-109-\n思想,实质是举贤的思想;他的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德才兼备的人才思想,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⑵秦汉:①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用统一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②汉武帝创建中央太学与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建立起中国封建官学制度,以儒学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⑴国两晋南北朝:①官学时废时兴,私学成为主要的教育形式。家庭教育倍受重视。②少数民族和落后地区教育同时起步。③儒、玄、道、佛各类学派共占教育殿堂。⑷隋唐:①唐太宗和唐玄宗重视发展教育。官方在京师办有国子学、太学,在地方办有州学、县学等,学生主要学习儒家经典。②专科学校开始建立,如律学、书学、算学等。③除官学外,私人聚徒讲学也很兴盛。⑸两宋:①由于印刷术的普及等原因,宋代教育超过前代,学校制度更加完备,王安石变法时曾改革科举和学校制度。②私人讲学的书院在北宋时兴起,南宋时大盛,有书院20余所。⑹明朝:中央官学初名国子学,后改称国子监,学生称监生,地方有府、州、县学,体现出强烈的君主专制色彩,适应了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明中期以来,书院较兴盛。⑺清朝:沿袭明制,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书院逐渐成为官办学校。2、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概况⑴春秋:《春秋》相传为孔子编订,我国第一部编年史;《尚书》是夏商周三代一些历史文献和传说资料的汇编,相传也由孔子编订。⑵两汉:①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黄帝至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②东汉班固的《汉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叙述了西汉一代的历史。⑶三国两晋南北朝:私家修史之风盛行,仅撰写晋史一项就有20多家。刘宋范晔的《后汉书》和魏晋时期陈寿的《三国志》,编撰水平最高,被后人列入“前四史”。⑷唐朝:我国开始确立官修正史的制度,修史规模超过前代。突出成就有刘知己撰写的《史通》,这是我国第一部史学评论著作;还有史学家杜佑撰写的《通典》,这是我国第一部典章制通史。⑸两宋:①司马光编著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上起战国,下至五代,记述了1300多年的历史。②南宋袁枢编撰的《通鉴纪事本末》,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该书的特点是将编年与纪传两种体例合而为一,开创了我国历史编纂学的新体例。-109-\n③《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合称为“三通”,是我国史学领域中开创的新体例。3、中国古代的宗教及其传播⑴佛教:①西汉末年,佛教经中亚进入中国中原地区。②东汉明帝派使臣到西域求佛法,白马驮经,建造白马寺,佛教在中国逐渐传播开来。③南北朝时期,佛教广泛流行,统治者广修寺塔,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从加强统治出发,曾两次灭佛。④唐朝武则天时,佛教备受宠遇。隋唐时的佛教渐趋中国化,形成许多宗派,以禅宗流传最广。⑵道教:①东汉时,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和黄老学说的某些成分结合,形成了道教。《太平经》是道教的主要经典。②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宣扬采药炼丹、长生不老,道教变成地主阶级的宗教。③萧梁时,道教经典增多,陶洪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丰富了道教教义;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④唐宗室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拥有特殊地位。唐玄宗在位时,道教极盛。4、中国古代思想领域的变化⑴儒家思想①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②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实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③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未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④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⑤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⑥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109-\n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⑦明中叶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向极端。⑵进步的思想家及其思想①战国:荀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主张“制天命而用之”。②东汉:王充著《论衡》深刻批判谶纬神学。③明朝: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④清初:a.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只重农部重商的重农抑商政策。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想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b.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c.王夫之:是以为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倚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观点,对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给予批判,他还提出“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否定理学家主静地形而上学思想。他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王夫之地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二、知识深化1、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方式决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初唐和盛唐政治的清明与经济的繁盛反映在意识形态方面便是文化成果的灿烂;明清时期政治上的衰落和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反映在意识形态方面便有反对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的产生。此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也有反作用。比如诸子百家的思想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在观念上的反映,反过来它又为历史变革起了摧毁廓新、敷陈新义。2、文化发展繁荣的前提条件分析某一时期文化发展繁荣的时候,首先要关注它发展繁荣的前提条件。这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分析:①社会环境因素:分析当时的社会是否安定或相对安定。②-109-\n政治因素:分析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稳定。③经济因素:分析经济是否发展繁荣。④文化政策因素:分析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的发展。⑤文化交往因素:分析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是否存在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的因素。经济的发展,为科技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社会环境;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交往政策,有利于我国科技文化的正常发展;统治者对外来宗教采取开明政策,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发展;前代科技文化成就为后代科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总之,我国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领先于世界的根本原因。3、文学艺术是对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的反映一定时期的文学作品是当时社会社会生活在上层建筑领域的反映。如两宋时期多民族国家并立,国家分裂,陆游的诗反映了人民渴望祖国统一的愿望;从唐代传奇到明清生活也是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4、中国古代统治阶级对治国思想的选择与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史学界认为:自汉武帝至清末,中国统治阶级选择的治国模式是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这种治国模式的形成,在秦汉以前经历了较长时期的选择和探索的过程。在原始社会,管理上享有充分的民族,治理国家的思想处于萌芽状态。在奴隶社会,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产生阶级和国家,统治者以宗法等级制度和武力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在春秋战国这一历史大变革时期,形成诸子百家争鸣局面,其中儒家、法家、道家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选择奠定基础。秦在法家思想的指导下,巩固了统一,但也使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并未起到应有作用,反而导致秦的灭亡。西汉之初,采取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并且在以后大动乱之后都会采取这种策略。西汉汉武帝在位时期,为了维护大一统的局面,董仲舒吸收道家和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加以改造,并被汉武帝所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法家和道家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为封建统治者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治国思想,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证明:在动荡年代,法家思想能实现大一统;动荡结束之初,道家的无为政治能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后,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互相融合的趋势。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教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以儒家论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委手段的治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109-\n5、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世界地位及其在近代衰落的原因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出同时代的欧洲,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并且向世界各地传播,对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西方近代文明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①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②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封建经济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③封建教育的发展,思想观念的进步,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条件;④科技重为“农本”思想服务的如天文历法、医学、数学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⑤广大科技劳动者积极进取、勤奋钻研的精神;⑥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功不可没,科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国家的支持。中国古代科技在近代衰落的原因:①封建小农经济的落后性和闭塞性的束缚;②腐朽封建制度的制约性;③传统价值观念的约束性。因此,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取决于经济状况、社会环境和人的观念等。之所以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具体来看:①中国科学技术自身的缺陷:满足于实际上的应用,没有形成理论上探讨和深思的风气;中国古代学者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会妨碍对自然的研究;中国学者缺乏必要的科学试验的传统训练。②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不可能使科学应用达到较大规模,从而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失去了应有的土壤。③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也阻碍了和工商业有关的科技的发展。④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如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把大量知识分子迫入了脱离实际、脱离生产、脱离对自然界观察研究的歧途,使近代科学在中国失去了产生和发展的政治文化基础。⑤教育的落后,不利于科学间的互相融合,也不利于培养大批人才。总而言之,日趋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近代科技出现的最根本原因。学习古代科技史,必须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科技的世界地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与社会环境的促进与制约关系;科技创造是科学家勤奋钻研的结果等。6、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的优良传统中国古代的思想具有唯物主义的优良传统。战国时期的荀子,东汉的王充,南北朝时期的范缜,唐朝的柳宗元和刘禹锡,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其学术成就达到了旧唯物主义的高峰。中国唯物主义的优良传统,表现在它确认世界的物质性,确认存在地客观性,确认规律的可知性,并往往与政治上的进步倾向相联系。7、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流派-109-\n纵观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变化,对当时社会和后世影响较大的,并在社会上形成一定气候的思想流派主要有儒家思想、道家细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宗教思想、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和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8、我们对继承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态度: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反对对传统文化的绝对肯定和否定的态度。9.补充问题1.中国古代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成就:①农业的发明。②石器的磨制和钻孔。③陶器的制作。2.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①儒家推崇“人治”,即指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②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③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秦汉以后,每逢大乱平息,人民急需休养生息时,这种现点便受到统治者的重视。3.中国古代社会土地所有制的三种类型:①国有土地所有制,如:西周的井田制,王莽实行的王田制,两汉、曹魏、金、元、明初、清初实行的屯田制,北魏、隋、唐实行的均田制。②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③自耕农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而分散,自耕农经济与地主所有制经济一样,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长期存在的基础。4.中国古代史上的三个经济重心:①先秦时期,经济重心在关中地区。②秦汉时期,经济重心转移至黄河中下游一带。③魏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以致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5.中国古代变法改革的四种类型:①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如:管仲改革。②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政治改革,如:商鞅变法。-109-\n③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如:王莽改制、周世宗改革、王安石变法、金世宗改革。④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制度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6.中国古代史上对世界文化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四个文化典型:①商文化:青铜与历法。②秦汉文化;丝绸、冶铸、水利技术。③隋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完成。④宋元文化:印刷术、指南针、火药。7.中国古代赋税史上的四大税种:①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②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③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④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以及其他苛捐杂税。8.中国古代史上四大封建都城及其主要特点:①唐都长安: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是一座国际性的大城市。②宋都东京:是当时最繁华的城市,大街小巷店铺林立,热闹非凡。③元都大都:不仅是元朝的政治中心,还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④明都北京:布局严整、建筑壮丽,是我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9.中国古代赋税改革的五大趋势:(1)由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到以土地财产为主的征税标准,直至取消人头税(2)由实物.劳役地租到货币地租(3)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税种由繁到简(4)征税时间由不定到基本定时(5)征收商品税越来越重。10.对外交往的四条途径:(1)官方往来(2)民间的贸易途径(3)宗教传播(4)战争#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商路六次演变#:(1)秦汉时期主要以陆路为主-109-\n(2)隋唐时期既有陆路又有海路(3)两宋时期海路贸易发达(4)元朝时期陆路.海路.内河漕运并举(5)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远达东非.红海,但中后期逐渐闭关(6)清朝闭关锁国,只准广州一地对外通商。11.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呈现的六个特点:(1)春秋末年,孔子兴办私学,打破奴隶社会“学在官府”的局面,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2)汉武帝在长安设立太学,在地方设立郡县学,初步建立起教育系统(3)唐朝科举制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专业教育确立(4)宋朝制度更加完备,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5)明朝各级学校的教育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实行八股取士(6)清朝在教育上进一步加强文化专制,书院逐渐成为官方学校。12.中国古代农民起义三大因素:(1)封建暴政(2)土地兼并(3)天灾人祸。13.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三种结局:(1)完全失败,如黄巾军起义(2)成为地主阶级改朝换代的工具,如隋末农民起义(3)由农民起义领袖蜕变为地主阶级代言人,如刘邦.朱元璋。14.中国古代民族战争的五种类型:①民族掠夺战争,如:匈奴对秦汉的战争,契丹、女真、党项对宋的战争,蒙古对宋、明的战争。②民族征服战争,如:金灭辽,蒙古灭西夏,元灭南宋。③平定民族叛乱的战争,如:清初平定噶尔丹、大小和卓叛乱。④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起义,如:内迁五胡反抗西晋的起义。⑤抵御外国民族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如:明朝抗倭斗争,清初抗俄斗争。15.中国古代史上中华民族的构成成份的五次演变:①先秦时期,华夏族产生,华夏族与蛮夷戎狄混融;秦统一中国后,“秦人”成为中华民族的代名词。②两汉时期,由“秦人”易称为“汉人”。③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五胡内迁,汉胡渐渐融为一体,最终形成多民族一体化的新的共同体——“-109-\n唐人”。④辽宋二金时期,由于民族政权对峙,民族战争不断,民族构成的演变步伐相对缓慢。⑤元明清时期,民族构成的成份相对固定下来;元曾把女真、契丹称为“汉人”,但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明推行大汉族主义政策;清朝前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形成了50多个民族。16.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五种途径:①民族迁徙。②各民族联合反对阶级剥削与压迫。③友好交往。④少数民族统治者改革。⑤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17.中国古代史上,五个朝代的货币及其影响:①战国: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铸币,是各诸侯国商业兴盛的表现;但货币的不统一妨碍了各诸侯国间的经济交往。②秦朝:把圆形方孔钱作为统一的货币,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交流。③西汉:王莽“新”朝时发行大钱代替原来的五铢钱,这是掠夺人民财富的一种手段。④北宋:市场上流通的铸币有铜钱、铁钱和金银,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⑤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18.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五个特点:①先陆路贸易,后海路贸易。②外贸政策由开放到闭关。③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主,而以加强友好往来为主。④外贸伴随着文化交流。⑤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19.中国古代改善民族关系的六种形式:①和亲,如:汉与匈奴、唐与吐蕃的和亲。②通贡,指贡品赏赐,如:靺鞨对唐朝纳贡,宋送给辽、西夏、金岁币。③边疆贸易,如:北宋与辽、夏边境的榷场,明与鞑靼边境的互市。④会盟,如:唐蕃会盟,澶渊之盟。⑤册封,如:唐对西突厥、回纥、南诏首领的册封,清对西藏喇嘛教首领的册封。-109-\n⑥设机构管辖,如:西域都护、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宣政院、理藩院、驻藏大臣等机构的设置。20.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商路的六次演变:①秦汉时期,对外贸易主要以陆路为主。②隋唐时期,又开辟了海上商路,水、陆并进。③两宋时期,陆地商路中断,海外贸易发达。辽、夏、金政权将岁币西运。④元朝时期,水、陆两条商路并进。⑤明朝,海运发达,远达东非和红海。⑥清初,闭关锁国,只准广州一地接待外商。21.中国古代六次治世局面及其产生原因:①文景之治:汉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所致。②光武中兴:光武帝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所致。③贞观之治: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善于纳谏,调整统治政策所致。④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重用人才所致。⑤洪武之治:明太祖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所致。⑥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调整政策所致。22.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历经的六个阶段:①理论来源:战国韩非子的思想。②建立:秦朝形成了皇帝制、中央官制和郡县制等制度。③巩固:西汉通过“削藩”、“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巩固。④完善: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⑤大大加强:宋元通过杯酒释兵权、行省制度等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⑥空前强化:明清形成了极端强化君主专制的现象,如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一)历代经济政策和制度1、政策-109-\n纵观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封建经济的特点是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农本”思想是历代统治者一贯的指导思想。因此,历代封建政府在经济上采取的具体政策尽管不尽相同,但是,最基本的政策都是重农抑商。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再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这种政策的体现。统治者如能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及发展生产的政策,就能调动人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促进古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秦国: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西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士兵复员生产,归还逃亡者田宅;释放奴婢为平民;减轻田租。东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废除王莽时的苛捐杂税。三国:蜀国诸葛亮实行减轻赋税、奖励农耕政策;曹魏重视保护农桑。南北朝;刘宋比较注意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北魏推行均田制。唐朝:沿用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武则天奖励农业生产。明朝;明初奖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清朝:奖励垦荒;宣布“更名田”;实行“摊丁入亩”。政治: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原理分析认识古代的经济政策:历代经济政策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当这种调整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时,则促进当时生产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运用主现动机与客观效果的辩证关系分析认识历代经济政策:从动机上看是为发展封建经济,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但在效果上则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符合人民和国家利益,因此应当给予充分肯定。联系:“十五”期间,我国实施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的相关政策。理解我国农业政策的得当与稳定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联系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税费改革,理解税费改革体现的政治、经济、哲学原理。农村税费改革体现的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体现国家的对内职能;体现党和国家依法治国的原则;体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组织活动的原则。农村税费改革体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体现税、费作为国家财政收入形式的区别与不同;体现国家宏观调控职能。农村税费改革体现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的原理。-109-\n2、制度(1)土地制度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从本质上讲,都是私有制。①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它始于商朝,完备推广于西周,它是土地私有制不发达的表现。随着春秋末年私田数量的增多,井田制逐步走向瓦解。②封建土地所有制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国有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而分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③关于封建土地国有制的形式:曾出现过王田制、屯田制、均田制等具体形式。王莽实行的王田制,表面上似乎是奴隶制阶段井田制的恢复,实际上仍属封建性质土地制度,仅是托古改制而已。屯田制在西汉、曹魏、金朝、元朝、明清初年都曾实行过。均田制始于北魏,流行隋唐。这两种形式,往往是在经历了一场战乱和社会动荡之后,国家控制了大量无主土地的情况下实行。授田时,既不触动地主的土地,又能使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因此,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和经济的发展。(2)赋税制度是随土地制度或状况的变化而变化的。①夏商周实行贡赋制度,这是赋税制的雏形。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秦汉实行编户制度,是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兵役的依据。北魏实行租调制,其中调是户税,以农户为单位,它是与均田制相适应的。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后期实行两税法,这种变化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由土地兼并造成的。北宋实行方田均税法、募役法。明朝实行一条鞭法,是大学士张居正对赋税制度的一大改革。消初实行了地丁银制,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头税,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松驰下来。②纵览赋税制度的发展,呈现出的主要趋势有:a、由向国王的纳贡到国家征收土地税;b、由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到以土地财产为主的征税标准,直至取消人头税的变化;c、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名目和手续的简化;d、由实物、劳役地租到货币地租的变化。(二)经济发展的原因和表现-109-\n1、原因在古代经济的发展中,虽然正常的经济发展秩序多次被战乱和社会动荡所打断,但发展是主要的。特别是战国、两汉、三国、南朝、隋唐、两宋、元朝、明清等朝代的初年,经济发展尤为突出。究其原因可大体分为如下几点:政策:新制度的确立;历代统治者制定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赋税政策,或者一定时期对统治政策进行调整的变法、改革。政治:国家统一安定局面的实现;统治者个人的影响。科技:劳动人民改进工具,提高生产技术;兴修水利,免除水旱灾害;政府推广优良品种;历代总结生产经验的著作可以指导人们直接把先进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人民群众辛勤劳动:各族人民互相融合,共同劳动,相互学习,提高生产技术。上述因素中,对某一朝代来讲,可能有两种或更多种起着作用,要根据某一朝代的实际而定。政治:古代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靠政策、科技和人民辛勤劳动,这对我们现代化经济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农业发展首先要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关键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加大农业的资金和物质投入,还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工业发展主要是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要增强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体制,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当前要突出抓好几个环节:继续推进政企分开,进一步理顺政企关系;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形式,对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面向市场着力转换经营机制。企业要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经营管理者。同时还要引进竞争机制,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联系有关时事,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正确理解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暂时困难以及应如何加以解决。2、表现在了解古代经济发展的表现时,涉及的内容十分繁杂,而且有些内容既属于原因也是表现,例如水利工程的兴修,既可视为原因,又可视为表现。了解经济发展的表现,首先要考虑生产各部门的各自情况。①对农业来说,要从农具改进与农作物推广,水利工程的兴建,耕作技术的进步,垦田面积的增加,政府收入增多,国家人口增殖等方面加以对照。-109-\n②手工业生产在各代发展中,一般都涉及一两个突出的行业及产品,或冶炼、丝织,或造纸、造船,或制瓷、棉纺织等。例如西汉手工业发展的具体表现就是丝织业出现提花机,冶铁开始用煤作燃料。③商业发展主要从市场形成、都城或城市繁荣,货币流通、对外贸易、边地贸易等方面加以归纳。(三)经济重心由北向南的转移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从战国到两汉,这里一直比南方发达,经济重心在北方。从魏晋开始,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唐宋以后,南方逐渐超过了北方。宋都南迁后,南方成为中国经济重心所在。我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的规律: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北方长期战乱,破坏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则相对和平稳定;北方农民大批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统治者从维护自身统治出发,重视发展生产。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明显特征:北方人民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二是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或封建战乱时突出;三是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掌握不同时期江南开发的状况,江南开发的过程就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地理: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还可以从地理角度来认识:气候影响,宋代以前粮食主要以旱地作物小麦、粟为主,这类作物适宜生长的环境是北方的温带大陆气候。北宋时占城稻传入,到南宋成为主要农作物,明朝时产量提高、面积扩大,水稻不适宜在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种植,而适宜在江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种植,这里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开发好。地形影響,江南多以平原丘陵区为主,土层深厚,易于开垦和操作。茶树、甘蔗、柑橘这些经济作物更是适宜在江南种植。北方水土流失严重,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这种情况主要是人为的烧毁森林、滥垦荒地造咸的,结果造成水土流失,土地面积减少。交通运输及对外贸易也促进了江南的发展。政治:经济重心南移是当地所在的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109-\n结合上述原因和联系有关时事理解,在我国当前的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是辩证统一的道理,应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途径。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不是经济重心西移,而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四)经济发展状况1、农业1工具进步(1)原始社会元谋人、北京人制造和使用旧石器;山顶洞人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使用打制石器,已掌握钻孔技术;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已进入新石器时代,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生产工具更加进步,骨、石器种类很多(2)奴隶社会:商周时期,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有极少量青铜农具;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器;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3)战国: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到来。(4)秦朝:中原铁器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珠江流域(今广东、广西),逐渐为越族人民所掌握。(5)汉:铁农具样式增多,使用广泛,西域和珠江流域用上了铁农具;耕犁安上了犁壁,比欧洲早1000多年;发明耧车(6)魏晋:(北方)曹魏时马钧发明翻车;(7)隋唐:筒车,曲辕犁;(8)北宋:圆头尖头的犁铧出现;使用人力操作的踏犁;2农作物推广(1)原始社会:河姆渡种水稻;半坡种粟,蔬菜和麻(3)奴隶社会:商周种五谷(4)汉:稻麦种植推广,东汉出现双季稻(5)北宋: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推广到江淮地区,(6)元:农作物品种增多,(7)明清: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在明代引进,清代推广3经济作物(1)隋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茶园规模大,政府开始征收茶税(2)五代十国(南方):普遍种植桑茶等经济作物(3)北宋: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经济作物种植扩大-109-\n(4)元:棉花种植遍及南方(5)明清:棉花种植在明代推广到江北;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一些专业生产区域4农业技术(1)商周时:人们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2)战国:牛耕得到推广,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3)汉:牛耕广泛推广;二牛抬杠式的牛耕方法推广到珠江流域;一牛挽犁牛耕法出现。耕作技术进步:在干旱地区推广代田法,及时收割,优选种子,水稻育秧移植技术5水利工程(1)春秋战国:中原地区普遍采用桔槔灌溉农田;春秋楚孙叔傲修芍陂;秦国蜀守李冰修都江堰,郑国修郑国渠。(2)汉: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如:漕渠,六辅渠,白渠;江淮江汉之间以修建天然陂池为主;东南以排水筑堤为主;西北修建坎儿井;汉武帝汉明帝时,大规模治黄;(3)魏晋:(江南)农田水利兴修增多;(北方)马均发明翻车;曹魏兴复了许多渠堰堤塘;北魏孝文帝要求,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4)隋唐:隋朝开通大运河;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不少水利工程;(5)五代十国:南方各国普遍重视兴修水利,吴越修海塘;(6)西夏: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有较完备的灌溉系统(7)元:中央设大司农司负责农业和水利6江南农业的发展(1)魏晋82、表现:开发范围扩大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及岭南和闽江流域;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三吴地区最发达,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是重要的产粮区83、原因: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南迁,充实江南劳力,带来先进技术,南方民族融合,统治者重视农业,南方自然条件适宜发展农业生产(2)隋唐:84、江南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圩田普遍,放火烧山现象很多;江南成为粮食重要产地,安史之乱之后经济中心开始南移;(3)五代十国:85、表现:南方各国普遍重视兴修水利,吴越修海塘;圩田发展;粮食产量提高;普遍种植桑茶等经济作物-109-\n86、原因: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民南迁,增加南方劳力,南方统治者采取保境安民劝课农桑的措施(4)南宋:经济重心移到南方,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经济重心1、农业发展原因①新制度的确立;(战国时期尤为突出)②统一、安定的局面是经济发展的保障;③统治政策的调整(包括发展经济的奖励措施);使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暂时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阶级矛盾、民族矛盾趋于缓和,促进经济的发展。④民族融合的加强;⑤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水利工程的兴修和农作物的推广等。⑥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各个时期经济发展与繁荣的基础#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例如汉唐时期都曾出现一些太平盛世景象,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些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如汉初高祖在位时期实行一些宽舒政策:士兵复员,释奴为民,减轻田租等,文帝景帝在位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提倡节俭,废除肉刑等。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汉初经济发展起来,并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像东汉、唐、明、清各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都与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系列好的经济政策有关。3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例如西汉武帝时调集几万民工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再如汉唐两朝都十分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汉朝普遍使用耦犁和犁耕法,发明了耧车,唐代制成曲辕犁,发明了筒车等。4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如三国两晋南北朝和辽宋夏金元时期,江南经济之所以能得到发展主要是由于北方劳动人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工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与南方人民一起辛勤耕耘的结果。2、表现在了解古代经济发展的表现时,涉及的内容十分繁杂,而且有些内容既属于原因也是表现,例如水利工程的兴修,既可视为原因,又可视为表现。(1)对农业来说,要从农具改进与农作物推广,水利工程的兴建,耕作技术的进步,垦田面积的增加,政府收入增多,国家人口增殖等方面加以对照。(2)手工业生产在各代发展中,一般都涉及一两个突出的行业及产品,或冶炼、丝织,或造纸、造船,或制瓷、棉纺织等。(3)商业发展主要从市场形成、都城或城市繁荣,货币流通、对外贸易、边地贸易等方面加以归纳。-109-\n(1)农业作物与推广中国古代的农作物是由自己培植开始的,包括原始社会的粟、水稻、蔬菜、麻,商朝有黍、稷、麦、稻、桑、麻;西汉时提到西域传人的作物品种有葡萄、苜蓿、核桃、胡罗卜等;唐宋明代则有从国外引进的作物:如唐朝从波斯引入胡椒、波期枣等,宋朝从越南引入的占城稻,明朝则大量引入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等。中国古代农作物品种,最初多为粮食作物,后来农副产品增多;最后很多是经济作物,反映了农本经济向商品经济逐渐过渡的趋势;此外,农作物种植的推广有南北交流的趋势,其中到北宋时,北方的粟麦黍豆从淮北传到江南和两广、南方的占城稻也从福建传到江浙和淮河一带。(2)水利灌溉工程我国水利建设历史悠久,经过劳动人民三、四千年百折不挠的努力,修建了许多伟大的水利工程,并且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治水经验。灌溉工程: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流域修建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郑国在咸阳附近开凿了郑国渠,灌溉田地400万亩;汉武帝时,在关中郑国渠上游南岸凿了六道辅助渠道——六辅渠,又开凿了白渠;唐朝时,在黄河、长江流域开凿一系列灌溉渠;王安石变法期间,各地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灌溉农田。运河工程:秦政府为解决运军粮的困难,派史禄开凿灵渠,沟通湘水、漓水;隋炀帝于605年下令开凿大运河,加强南北交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元世祖时,为解决运粮困难,开凿会通河、通惠河。历代治黄工程:禹用疏导的办法把洪水引到江河里再流入海洋;西汉武帝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唐朝在黄河、长江流域修筑旧渠和堤塘;元世祖征发军民治理黄河。海塘工程:为防止潮汐灾害,五代十国时,吴越在钱塘江边修筑海塘,使万亩水田免于水患。政治:古代人类治理大河、修筑水利工程,体现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的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的哲学原理。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体现人们正确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切实尊重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开发利用水资源也应按经济规律办事,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运行管理机制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准则,遵循政府宏观控制、股份制运作、企业化管理、用户参与的原则。建设南水北调工程体现国家对内职能及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原则。(3)生产工具与技术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尺度,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物质标志。旧的工具被淘汰、新的工具诞生,实质上是古代生产力进步的具体表现。原始人群:使用打制石器、天然火。氏族公社:使用磨制石器、弓箭,人工取火。-109-\n夏朝:用木制耒耜播种,用石刀、蚌镰收割庄稼。商周:制造和使用青铜器。春秋:铁器用于农业生产,出现牛耕。战国:更多地使用铁农具,推广牛耕。西汉:普遍使用铁农具、耦耕,出现马耕,使用犁耕法,用耧车播种。东汉:杜诗发明“水排”,鼓风冶铁,制造农器。三国:曹魏马钧发明翻车,用以灌溉、排涝。唐朝:创制曲辕犁、筒车。元朝:黄道婆改进棉纺织工具。政治:纵观古代生产工具的改进与发展:新工具更加推动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因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古代经济的发展中已得以充分体现。历代生产工具的发展与改进,是以主观认识为指导在实践中改造客观事物并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行为,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的哲学原埋。生产工具的发明,体现了人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可以正确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来改造世界。联系有关时事,理解我国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而提出的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工程的重大现实意义。“十五”计划期间,把科技进步作为又一强大动力,使科教兴国战略真正得以落实。科技进步和创新的理论体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目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的经济学原理。体现:联系的观点,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深化、发展的哲学观点。体现国家机构履行国家职能。国际竞争的实质的政治原理。(五).古代历史上的西部开发历史:我国古代历史上曾进行过几次对边疆地区的开发,政治上加强了统一,经济上促进了发展,对我们今天的西部开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张骞出使西域,建立了汉朝与西域诸国的直接联系,揭开了中央政府开发和治理边疆的序幕。西汉:组织军民进入西域地区实施屯垦,守卫边疆;驻扎军民,修建城堡及交通设施,保证西部边境安全与丝绸之路的畅通;实行宽松的民族政策,西汉朝廷基本上不向当地各族人民征收赋税。唐朝:在西域建立和完善军政管理机构都护府;着眼于综合开发,各方面建设相辅相成;实行租佃制和分成制,军事上实行兵农合一的府兵制,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利益,不搞民族歧视。元朝:对西域开发治理,实行全方位开发;实行军屯、民屯,促进冶炼业、纺染业的发展;统一货币,并实行轻徭薄赋政策;还重用少数民族人才。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西藏正式归入中央版图。-109-\n清朝:平定分裂分子噶尔丹、大小和卓的叛乱,加强并巩固对西域和西北、北方地区的统治;在边疆地区以军屯、民屯等形式大规模开发荒地,发展经济;重视发展商业,积极发展民间商业,以低关税吸引外商从事贸易,并撤关卡,鼓励新疆商人到内地经商。地理:了解不同朝代的疆域范围以及对边疆地区如何管辖;了解古代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分布、生产生活状况及地理名称的演变。联系我国现在实行的西部开发,了解西部六省三区一市的概况。西部地区区域辽阔,占全国面积的55%;西部地区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50%以上,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西部地区资源丰富,草原面积占全国的55.9%,森林面积占全国的36%;矿产资源中钛、铜、汞、铅、锌储量丰富;煤炭、石油、天然气蕴藏丰富,水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丰富。西部地区旅游的景点:丝绸之路遗迹、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兵马俑、都江堰工程、布达拉宫等。政治:我国现在的西部大开发,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实现共同富裕而实施的重大战略,体现了国家在经济上的宏观调控职能,是资源配置中的重大经济问题。西部开发体现了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西部开发必须改善西部的生态环境;西部开发对扩大内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东西部优势进行互补,体现了普遍联系的哲学观点。对西部开发的同时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体现规律与认识能动性的关系。西部广大人民群众要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以尊重规律为前提保护好生态环境,按规律办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西部开发体现了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原理,它关系到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边疆的巩固。西部开发的实施,体现了国家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西部开发,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六).古代的人口迁移历史:古代人口的迁移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同时也丰富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人口迁移的流向:人口迁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助于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提高了各民族的素质;促使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促使人口分布趋向合理;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南洋经济文化的发展。-109-\n地理:现在,国内移民问题的产生主要有城市化和国土开发两种情况。我国省区间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一是国家有组织地从东部地区的城市调出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和边疆地区的建设;二是东部农村人口移向地广人稀的东北、西北等地,农村人口省区间迁移主流是自发移动。了解我国建国以来人口迁移的主要迁出区、主要迁移方向以及近年来民工迁出区和流动方向。政治:联系古代人口迁移和当前民工流动,认识充分利用外来劳动力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要辩证地分析认识民工流动问题:各地组织有序的民工流动,有效地调整了我国各地区劳动力的余缺,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是民工盲目无序地流动,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如加重城市和交通负荷,影响社会治安的稳定,因此需要做好有序的组织引导工作。例题:结合史实分析汉唐前期出现社会经济繁荣的共同原因。并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参考答案][1]共同原因:①两汉、唐朝建立之初,统治者都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摇薄赋,缓和了阶级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局面。②汉唐的生产工具和技术都有许多重大改进,西汉耧车、提花机的发明,铁农具和牛耕马耕技术,以及二牛三人耦犁法和二牛一人犁耕法的广泛采用;东汉“水排”的发明:唐朝发明筒车,使用曲辕犁等,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③汉唐还注意了水利工程的兴修,治理了黄河,为农业生产带来灌溉之利,有效的抵抗了自然灾害。④都较妥善地处理了与边地民族的关系,加强了国家管理,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流。⑤两汉、唐朝的对外关系大为加强,两汉开辟和维护了中西方的商旅要道——丝绸之路,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与朝鲜、日本、西亚各国有着密切的关系,唐都长安成为亚洲各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在吸取外国长处的基础上,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2]启示:①及时正确的政策调整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②科技技术就是生产力;③形成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④良好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也是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六.民族关系1.中国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我国形成今天这样一个幅员广阔、资源丰富和人口众多的国家,是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祖国、共同缔造祖国文化的过程中融汇为伟大的中华民族。汉族最先开发了黄河流域的陕西、甘肃和中原地区。匈奴、鲜卑、突厥、回纥、蒙古族先后开发了蒙古地区。西域各族开发了西北地区。黎族最先开发了海南岛。高山族最先开发了台湾。藏族的祖先吐蕃最先开发了西藏地区。彝族和白族的祖先最先开发了云南一带西南地区。东胡、靺鞨族、契丹族、女真族、满族先后开发了东北地区。地理:了解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活动区域以及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掌握不同时期少数民族名称及活动区域的演变。-109-\n政治:掌握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伟大祖国的表现: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祖国的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奋勇抵御殖民主义侵略,共同保卫了祖国的边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联系有关时事认识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意义。“十五”期间要进一步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结合西部大开发进行认识: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2.古代民族融合历史:民族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它是在不同民族间经常出现的经济、文化及生活习俗相互交流、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的过程。民族融合的形式:第一,民族迁徙。魏晋以来,一些少数民族大批内迁,他们和北方汉族人民杂居相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南迁江南地区等等。第二,联合斗争。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使民族联系更加密切。第三,友好交往。特别是在我国古代的大统一的局面下,在和平的环境中友好相处,融合加速。第四,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大大加速了民族融合。第五,“和亲”、“册封”促进民族融合。641年,唐太宗派人护送文成公主人吐蕃同松赞干布结婚。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从此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回纥的首领骨力裴罗接受唐朝“怀仁可汗”封号。713年,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第六,兼并战争促进民族融合。春秋时在诸侯争霸过程中,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逐渐减少,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民族融合的几次高潮:第一次: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华夏族在战争中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民族融合并形成第一次民族融合高潮。第二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蜀国坚持搞好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吴国汉族和山越族共同生产,开发江南。东晋时,匈奴、鲜卑、羯、氐、羌族内迁。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第三次: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封建文化,在加速自身封建化进程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特别是元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并且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民族融合的特点:-109-\n第一,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大家庭。第二,友好交往是主流,中心是扩大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第三,中华民族以儒家大一统思想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第四,民族大融合促进国家统一,国家统一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因此,民族大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第五,落后民族在征服先进民族后被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知识所同化。第六,各民族的特点、优点不断充实着中华民族。政治: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认识古代少数民族的演变及民族间的融合。理解并掌握我国现行的民族政策。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坚决反对和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和民族极端主义。3.古代的民族政策历史:所谓民族政策是指统治民族对被统治民族处理关系的策略。总的来说封建统治者实行的是民族压迫政策,但在有些王朝,有些开明皇帝在位期间也实行过一些开明的民族政策。历史上的开明民族政策:三国时,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鼓励少数民族发展经济,任用少数民族首领为地方官员,对南中实行羁康政策。南中地区实际上已成为民族自治地区。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间,适应封建化的趋势,实行向先进的汉族学习的政策,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结果既巩固了统治,缓和了民族矛盾,又促进了统治民族的封建化。唐朝中央政府承认周边各族在政治上的“自治权”,不直接干涉各族的内政,各民族的地方官吏由本族的统治者担任。唐政府对少数民族首领册封很多。许多民族地区实际上是唐政府的特别行政区。947年契丹改辽后,一时尚不能适应被征服地区先进的封建文明,便决定“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以国制(辽朝固有的制度)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实行辽境内南北不同的统治政策,这实质上是古代的“一国两制”。历史上的民族压迫政策:西晋王朝对内迁各族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逼迫内迁各族人民纳税、当兵,甚至将之掠卖为奴隶,不少人破产后沦为流民。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将全国各族人民分为四等,规定不同的等级享受不同的权利。在民族压迫下的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清兵入关后才过两年,政策就突变,开始强制推行一些民族压迫政策。其中主要有“剃发、衣冠、圈地、投充、逃人”五事,在战争中还多次发生屠城之事。政治:运用主现动机与客观效果的辩证关系分析认识古代开明民族政策。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古代开明的民族政策。-109-\n运用现象和本质关系的原理分析认识古代的民族压迫政策的本质是阶级压迫。阶级矛盾以民族矛盾的形式表现出来。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三项原则。尽早解决台湾问题,是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因此,要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势力,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而奋斗。4.民族首领和民族使者的杰出贡献历史:在古代历史上有许多民族首领和民族使者,他们顺应历史潮流,对本民族的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和密切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作出了杰出贡献。鲜卑族的杰出政治家、政治家孝文帝,接受汉族地主建议而实行一系列汉化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提倡农耕、任用汉族文人制定各项典章制度,并逐步接受中原封建文化,他在位期间,契丹还创制了文字。党项族首领元吴仿照宋朝制度建立官制兵制,并任用一些汉人担任重要官职。当时,西夏还创制了文字。女真首领金世宗,利用黄河故道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种。有的地区遇到荒歉,政府便减免那里的租税。金世宗执政期间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西汉张骞通西域使西域的经济文化同汉朝的交流得以加强,同时张骞也为促进西域各族的发展、进步以及与汉族的融合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东汉班超出使西域,他在西域活动了30年,不但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束缚和奴役,而且密切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使吐蕃和内地的联系不断加强,唐朝的许多酿酒、制磨、造纸墨的工匠来到吐蕃,养蚕技术也传到那里。这为发展吐蕃经济文化、加强唐蕃的联系、促进汉藏友谊和民族团结作出了重大贡献。唐朝鉴真和尚,应日本邀请出生入死六次东渡到达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为中日友好作出了积极贡献。唐朝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印度,对促进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地理: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路线及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遗迹和自然人文景观。政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同时,也要肯定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他们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张骞、班超通西域,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等都历尽艰辛,他们的执着和奋斗精神,对青年一代有很大的教育价值。-109-\n青年一代要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为促进祖国的发展和世界文明与和平的进步而努力学习、工作;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远大抱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主动地落实在行动上。5.古代的民族战争历史: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不同于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它是一定历史时期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反对民族压迫掠夺的战争: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迎击匈奴的白登山之战;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的漠北之战;12世纪初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率众抗辽;1129年韩世忠在黄天荡堵截金军的战争;1140年岳飞抗金的堰城大捷;1449年,于谦抵抗瓦剌进攻的北京保卫战。这些战争维护了边境安全,打击了少数民族贵族南下掠夺,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正义的、进步的战争。反对分裂、平定叛乱的战争:唐朝初年,太宗大败东突厥的战争;1690年、1696年康熙帝两次亲征噶尔丹,平定噶尔丹分裂势力;18世纪中期乾隆帝派兵镇压维吾尔贵族大和卓和小和卓叛乱。这些战争平定了叛乱,维护了边境的安全,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是正义的、进步的战争。民族争霸、征服战争:春秋战国争霸战争;楚汉战争;东汉末年军阀混战;383年淝水之战;唐末藩镇之间混战;五代十国各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1125年金灭辽;蒙古政权西征,11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这些战争造成社会动荡或国家分裂,广大人民群众被迫卷入战争,饱受战乱之苦,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因此是非正义的、反动的战争。抵御外国异族入侵的自卫战争:1561年戚继光抗击倭寇的台州九捷,俞大猷的抗倭斗争;1685年和1689年两次雅克萨反击战;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些战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了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政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认识古代的民族战争。任何民族的统治者为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进行的战争都是进步的;各族人民为反抗剥削压迫而进行的斗争都是正义的。相反,民族政权之间为推行民族压迫掠夺而进行的战争,双方都是非正义的。具有正义性质的民族战争,在解决民族矛盾、促进统一、推动历史进步方面曾起过一定积极作用。但它和非正义战争同样地要付出很大代价,最终遭受灾难的是各族人民。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这是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在集中力量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必须积极推进国防建设,增强国防实力。中国古代的人口、民族关系史专题一、中国古代的人口问题人口是形成国家和民族的主体。人力,是小农经济的主体;人丁,是封建国家各种义务(捐税、徭役等)的具体的承担者。人口的多寡往往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治乱、国力的盛衰状况。1、古代人口的增殖情况-109-\n西汉:人口大量增加;唐朝:唐玄宗时期的户数是唐太宗时的近3倍;清朝前期:人口统计数字增长到3.6亿。人口增长原因有二,一是自然增长,统治统治者调整政策,缓和阶级矛盾,经济发展,人口自然增殖;二是人口迁移。综观古代历史的我国人口,其发展趋势呈现周期性的规律,人口增长的频率和王朝盛衰、更替一致。一般来说,在某一王朝初期,人口往往增长很快;到了王朝中叶,人口最盛,而增长势头渐缓并趋于停滞;朝代更替、动荡、战乱之后,人口往往锐减。需要指出的是:人丁是封建国家各种义务的具体承担者,古代统计人口的标准主要是“户”或“丁口”,这不能准确反映古代的人口数量;由于封建统治的特权,官僚地主不纳赋税,所以,封建社会中存在大量隐匿人口的现象,如清实行“摊丁入亩”之后,人口激增,这里就包含人口的非自然增长的现象;同时,人口迁移、统治区域的变化也是影响古代人口统计的重要因素。2、古代人口的迁徙秦始皇迁移内地人民去河套地区居住生活;迁移50万中原人到越族杂居;西北部的匈奴、鲜卑、羯、氐、羌从东汉起陆续内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为逃避战乱和民族压迫,大批流亡到江南;唐朝时期内地居民向藏族地区、南诏地区迁移;五代十国两宋时期,北方人民不堪金人统治纷纷南迁;元朝时期,许多汉族人民来到边疆地区;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迁入中原和江南;从唐朝开始,我国就有很多人到东南亚一带谋生。明朝郑和下西洋后,我国人民移居东南亚的就更多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人口的迁移有以下轨迹:第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从北向南迁移,如少数民族内迁,黄河流域人民因战乱南迁。五代十国宋元及明末清初因北方战乱人口继续向南迁移。第二、内地居民向边疆迁移,如秦朝时汉族人民向河套地区和越族地区的迁移;唐朝时向藏族地区、南诏地区等地区迁移;元朝时期汉族向边疆地区迁移;明清时期内地人口向西南、东北、西北的迁移。第三、明清人口从国内向海外迁移。如郑和下西洋后,大量华侨到东南亚;大量华工向美洲的输人。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动因:一般说来,人口迁移最基本的动因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即:不同地区的人口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而人口迁移正是调节这两者关系的重要杠杆之一。北方人口的南移(包括两方面:A由北方草原迁入黄河流域,B、由黄河流域迁入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是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主流,其动因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策马南下逐鹿中原,北方长期战乱,而南方社会相对稳定,促使黄河流域人口迁移到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从而使三大流域人口得到均匀分布,推动区域经济向前发展,也推动了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09-\n中国古代内地居民向边疆地区迁移往往发生在统一王朝;迁移有由政府组织和老百姓自发进行两种方式;通过迁移,把内地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传到边疆地区,促进了边疆地区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巩固了边防。北方人民南迁有三次高潮:(1)三国两晋南北朝。(2)五代十国(3)南宋。3、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当经济繁荣发展时,人口大量增殖;当社会动荡,经济凋敝时,人口减少;人口的迁徙必然引起经济重心的转移。在当代中国,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党和国家制定了计划生育政策,并把它当作一项基本国策来抓。二、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一)关于如何认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第一、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第二、看待民族关系,不能站在一个民族的立场上,而应站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立场上,对历史上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事件,人物给以充分的肯定和赞颂,反之要给以否定和鞭挞。第三、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关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构成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我们的民族观:主张民族平等团结、友好交往,共同繁荣发展;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压迫和民族冲突,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发展。(二)中国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我国形成今天这样一个幅员广阔、资源丰富和人口众多的国家,是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祖国、共同缔造祖国文化的过程中融汇为伟大的中华民族。汉族最先开发了黄河流域的陕西、甘肃和中原地区。匈奴、鲜卑、突厥、回纥、蒙古族先后开发了蒙古地区。西域各族开发了西北地区。黎族最先开发了海南岛。高山族最先开发了台湾。藏族的祖先吐蕃最先开发了西藏地区。彝族和白族的祖先最先开发了云南一带西南地区。东胡、靺鞨族、契丹族、女真族、满族先后开发了东北地区。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少数民族1、主要的少数民族在中国古代史上有夷、狄、蛮、戎、胡等称呼,这是中国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蔑称,具有民族歧视的意味,我们应该反对。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发展是党和政府基本的民族政策。(-109-\n1)匈奴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活动于蒙古高原一带,过着游牧的生活。战国时期,逐渐强大起来,建立了奴隶制政权,首领叫单于。秦汉时期,与中原王朝时战时和,保持着密切联系。西汉武帝时,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击匈奴的战争,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内迁河套、陕西、山西北部,同中原汉族杂居。东汉发动了对北匈奴的战争。西晋末年,匈奴灭西晋;十六国时,匈奴族曾建立了前赵、北凉、夏三个政权。历史上的匈奴族,经过长期的民族迁徙和征战,一部分向西迁徙,逐渐融入当地民族之中,内迁匈奴也逐渐融入中国其他民族之中。(2)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原居于色楞格河一带。8世纪中期,强大起来,控制东自黑龙江西到阿尔泰山一带的广大地区,其首领骨力裴罗接受唐玄宗“怀仁可汗”的封号。后改名为“回鹘”,9世纪中期,回鹘政权瓦解,大部分向西迁入甘肃、新疆,后臣服于元朝,被称为畏吾儿,清朝时被称为维吾儿(回部)。(3)靺鞨族原居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在放牧为主,也经营农业。7世纪中叶以后,黑水和粟末靺鞨两部强大起来,并与唐朝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契丹建国以后,黑水靺鞨受辽控制,被称为女真,以渔猎生活为主,并以当地特产同邻境交换铁器等物品。11世纪完颜部统一各部,12世纪建立金政权,先后灭辽、北宋,与南宋对峙,后被蒙古所灭。明朝前期,建州女真迁到辽东长城外,后期努尔哈赤统一各部,推行八旗制度,1616年建立后金。皇太极继位后,改女真为满洲,1636年称帝并改国号为清。清朝统治中国几百年,直到1912年被辛亥革命所推翻。(4)蒙古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发源于也里古纳河东部,后散居于蒙古高原,12世纪发展为蒙古族,1206年铁木真统一各部建立政权。蒙古政权发动了一系列扩张战争,先后征服和攻灭中国境内许多政权。1271年,忽必烈正式定国号为元,1279年统一全国。1368年元朝被农民战争推翻。明朝建立后,蒙古贵族退回到长城以外,14世纪末分裂为瓦剌和鞑靼。明末清初,再次分裂为漠西、漠北、漠南三部。(5)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很早就居住在青藏高原,过着游牧和农耕生活。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各部,建立奴隶制政权,唐蕃会盟,和同为一家。后臣服于蒙古,元朝时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元政府设宣政院,专门管理西藏及少数民族事务。清初确立了对达赖和班禅的制度,1727年设驻藏大臣。(6)南诏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分布于云南西北洱海一带,称六诏。唐玄宗时皮罗阁统一六诏,被封为云南王。从五代到两宋时期,被称为大理,后被蒙古所灭。除此外,我国境内还存在犬戎、越族、羯、氐、羌、鲜卑、党项等。2、古代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东北地区:唐政府建立黑水都督府,713年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元朝设辽阳行省。清设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将军辖区。(2)北方和西北地区: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府,东汉重设西域都护。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元朝设岭北行省。清设乌里雅苏台和伊犁两个将军辖区。(3)西南和南部地区:唐蕃会盟,和同为一家。元朝时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元政府设宣政院,专门管理西藏及少数民族事务。清初确立了对达赖和班禅的制度,1727年设驻藏大臣。-109-\n南部:秦设郡,汉建立郡县。唐封皮罗阁为云南王。元朝设云南行省。明清称南海诸岛为“万里长沙”、“千里石塘”。(4)东南地区:三国时卫温到达夷洲。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元设澎湖巡检司。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地理:了解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活动区域以及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掌握不同时期少数民族名称及活动区域的演变。政治:掌握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伟大祖国的表现: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祖国的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奋勇抵御殖民主义侵略,共同保卫了祖国的边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联系有关时事认识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意义。“十五”期间要进一步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结合西部大开发进行认识: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阶段性特征从以上我国古代主要的少数民族可以看出,不同时期各民族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加之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各个时期的民族关系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秦汉时期民族关系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南方的开发和融合主要体现在中央政权同越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上。如:秦朝派兵征服越族地区,开灵渠、设三郡、迁人口,铁器传入越族地区,促进了当地的开发、经济的发展、民族融合;西汉时在西南、云南、贵州等地建立郡县,加强内地同西南各族的联系。西部的贸易和交流主要体现在两汉与西域的关系上。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同西域各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了西域同内地的关系。北方的战争主要体现在秦汉同匈奴的和战,秦统一后曾派兵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西汉初年出现“白登之围”,汉武帝时取得反击匈奴的决定性胜利;东汉两次大败北匈奴。我们如何认识秦汉同匈奴之间的战争?秦汉同匈奴之间的战争是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战争。秦汉反击匈奴,保证了北部边郡的社会安定和生产的正常进行,加强了同西域各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的阶段性特征有:大规模的民族迁徙;民族战争;民族融合的高潮。(举例说明)。这一时期的民族大迁徙产生的影响:改变了人口和民族分布不平衡的状况;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少数民族的历史进程;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和经济重心开始南移。隋唐时期-109-\n,封建国家统一,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统治者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这使得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阶段性特征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中央政权与边境地区联系加强;一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繁盛。中央政权与边境地区联系的方式有哪些?试举例说明。如:建立机构,如安西和北庭都护府等;册封,如对回纥首领、南诏首领的册封等;和亲,如唐朝两公主入藏等。经济文化交流繁盛的典型有哪些?唐与回鹘、南诏、吐蕃等民族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呈现的阶段性特征是:民族政权并立;中原汉族政权的军事力量相对衰弱;民族融合出现新的高潮,回族开始形成。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呈现上述三种特征的原因有:这一时期的各少数民族在政权建立之初都主动利用汉族政治制度,接受中原封建文化,加快了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少数民族政权日趋成熟;唐末以来藩镇割据造成幽云十六州的的丢失,使少数民族长期占据进攻中原的战略要地,中原汉族政权丧失了北方的军事屏障,宋太祖的政治改革削弱了边境力量,造成一强一弱的局面;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强大,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新高潮的出现,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我们应该看到,元朝的民族分化政策,其实质是阶级压迫的政策,尽管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进程,但二者并不矛盾。由于元朝的统一,各民族长期杂居相处,共同生活,逐渐融合,各方面相互接近,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使民族融合呈现新的高潮。明朝时期,鞑靼的俺答汗与明朝和好,双方在边境开设互市,加强了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清朝时,在统一政权下,各族人民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边疆地区得到开发。清朝前期,西方殖民者东来,沙俄挑动民族矛盾,支持分裂、叛乱活动。因此,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斗争,就成为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并且这种斗争和反抗外来侵略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明清时期,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体现在: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继续发展;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斗争。具体说明之。综合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尽管曾经多次出现过分裂和民族间的战争,但民族友好、团结、交流是民族发展史的主流,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不断融合、发展的历史。(四)、古代民族融合历史:民族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它是在不同民族间经常出现的经济、文化及生活习俗相互交流、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的过程。民族融合的形式(途径)主要有: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便于民族融合;统治政权的强制措施,加速民族融合;民族政权间的友好交往,推进民族融合;各族人民间的联合斗争,促进民族融合;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相通婚姻,巩固民族融合;各族人民间的物质文化交流,深化民族融合。具体说来有:-109-\n第一,民族迁徙。魏晋以来,一些少数民族大批内迁,他们和北方汉族人民杂居相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南迁江南地区等等。第二,联合斗争。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使民族联系更加密切。第三,友好交往。特别是在我国古代的大统一的局面下,在和平的环境中友好相处,融合加速。第四,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大大加速了民族融合。第五,“和亲”、“册封”促进民族融合。641年,唐太宗派人护送文成公主人吐蕃同松赞干布结婚。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从此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回纥的首领骨力裴罗接受唐朝“怀仁可汗”封号。713年,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第六,兼并战争促进民族融合。春秋时在诸侯争霸过程中,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逐渐减少,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民族融合的几次高潮:第一次: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华夏族在战争中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民族融合并形成第一次民族融合高潮。第二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蜀国坚持搞好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吴国汉族和山越族共同生产,开发江南。东晋时,匈奴、鲜卑、羯、氐、羌族内迁。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第三次: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封建文化,在加速自身封建化进程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特别是元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并且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民族融合的特点:第一,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大家庭。第二,友好交往是主流,中心是扩大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第三,中华民族以儒家大一统思想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第四,民族大融合促进国家统一,国家统一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因此,民族大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第五,落后民族在征服先进民族后被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知识所同化。(实质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第六,各民族的特点、优点不断充实着中华民族。(民族融合是各民族优点的融合)民族融合的过程是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政治: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认识古代少数民族的演变及民族间的融合。理解并掌握我国现行的民族政策。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坚决反对和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和民族极端主义。(五)古代的民族政策历史:所谓民族政策是指统治民族对被统治民族处理关系的策略。总的来说封建统治者实行的是民族压迫政策,但在有些王朝,有些开明皇帝在位期间也实行过一些开明的民族政策。1、历史上的开明民族政策:三国时,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鼓励少数民族发展经济,任用少数民族首领为地方官员,对南中实行羁康政策。南中地区实际上已成为民族自治地区。-109-\n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间,适应封建化的趋势,实行向先进的汉族学习的政策,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结果既巩固了统治,缓和了民族矛盾,又促进了统治民族的封建化。唐朝中央政府承认周边各族在政治上的“自治权”,不直接干涉各族的内政,各民族的地方官吏由本族的统治者担任。唐政府对少数民族首领册封很多。许多民族地区实际上是唐政府的特别行政区。947年契丹改辽后,一时尚不能适应被征服地区先进的封建文明,便决定“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以国制(辽朝固有的制度)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实行辽境内南北不同的统治政策,这实质上是古代的“一国两制”。2、历史上的民族压迫政策:西晋王朝对内迁各族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逼迫内迁各族人民纳税、当兵,甚至将之掠卖为奴隶,不少人破产后沦为流民。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将全国各族人民分为四等,规定不同的等级享受不同的权利。在民族压迫下的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清兵入关后才过两年,政策就突变,开始强制推行一些民族压迫政策。其中主要有“剃发、衣冠、圈地、投充、逃人”五事,在战争中还多次发生屠城之事。3、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问题。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都有重要的作用。而民族同化有别于民族融合,它不是自愿的、水到渠成的,而是强迫性的、灌注式的。这种现象在我国历史上,也是屡见不鲜的。具体情况大致如下:(1)掳掠其他民族为奴隶和农奴,同化于本民族。(2)通过征服采取强制办法进行同化。(3)因改朝换代,为避免残酷的民族压迫而改变民族成分。(4)以政治暴力强迫迁徙而同化。我们对于民族同化所使用的政治强制手段是不赞成的,有些结果也是应该反对的,但它却是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我们在理解历史上复杂多变的民族关系时,不能把融合与同化等同看待,要看到二者之间的区别;也不能把二者绝对地割裂开来,要辩证地看待。因为在中华民族的统一体中,存在着多层次的多元格局,各个层次多元关系又存在着分分合合的动态和分而未裂、融而未合的多种情况。政治:运用主现动机与客观效果的辩证关系分析认识古代开明民族政策。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古代开明的民族政策。运用现象和本质关系的原理分析认识古代的民族压迫政策的本质是阶级压迫。阶级矛盾以民族矛盾的形式表现出来。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三项原则。-109-\n尽早解决台湾问题,是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因此,要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势力,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而奋斗。3、古代的民族战争历史:中国历史上各民族间并不都是相安无事的,他们之间有交往,也有矛盾与纷争。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是复杂的,它不仅表现在和平相处上,也表现在战争上,要充分地看到,在融合中有斗争,在斗争中有融合。在分析民族之间的战争时,不能站在某一个民族的立场上,简单地以“侵略”与“反侵略”来作出判断,而应站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立场上,客观地加以分析。因为,民族战争作为民族矛盾斗争的最高形式,它有破坏性和给人民带来灾难的一面;同时,有些民族战争的结果,往往是掠夺的终止,和平、和亲、交融的继续。尤其是远距离、大规模、长时间的文化交流,只靠商贩和使节是不够的,还得用武力来打通道路并确保安全。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战争是短暂的,各民族之间相互吸收、互相依存、逐渐接近,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构成了民族融合的基础和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反对民族压迫掠夺的战争: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迎击匈奴的白登山之战;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的漠北之战;12世纪初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率众抗辽;1129年韩世忠在黄天荡堵截金军的战争;1140年岳飞抗金的堰城大捷;1449年,于谦抵抗瓦剌进攻的北京保卫战。这些战争维护了边境安全,打击了少数民族贵族南下掠夺,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正义的、进步的战争。反对分裂、平定叛乱的战争:唐朝初年,太宗大败东突厥的战争;1690年、1696年康熙帝两次亲征噶尔丹,平定噶尔丹分裂势力;18世纪中期乾隆帝派兵镇压维吾尔贵族大和卓和小和卓叛乱。这些战争平定了叛乱,维护了边境的安全,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是正义的、进步的战争。民族争霸、征服战争: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不同于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它是一定历史时期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春秋战国争霸战争;楚汉战争;东汉末年军阀混战;383年淝水之战;唐末藩镇之间混战;五代十国各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1125年金灭辽;蒙古政权西征,11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这些战争造成社会动荡或国家分裂,广大人民群众被迫卷入战争,饱受战乱之苦,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因此是非正义的、反动的战争。抵御外国异族入侵的自卫战争:1561年戚继光抗击倭寇的台州九捷,俞大猷的抗倭斗争;1685年和1689年两次雅克萨反击战;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些战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了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政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认识古代的民族战争。任何民族的统治者为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进行的战争都是进步的;各族人民为反抗剥削压迫而进行的斗争都是正义的。相反,民族政权之间为推行民族压迫掠夺而进行的战争,双方都是非正义的。具有正义性质的民族战争,在解决民族矛盾、促进统一、推动历史进步方面曾起过一定积极作用。但它和非正义战争同样地要付出很大代价,最终遭受灾难的是各族人民。-109-\n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这是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在集中力量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必须积极推进国防建设,增强国防实力。4、民族首领和民族使者的杰出贡献历史:在古代历史上有许多民族首领和民族使者,他们顺应历史潮流,对本民族的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和密切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作出了杰出贡献。鲜卑族的杰出政治家、政治家孝文帝,接受汉族地主建议而实行一系列汉化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提倡农耕、任用汉族文人制定各项典章制度,并逐步接受中原封建文化,他在位期间,契丹还创制了文字。党项族首领元吴仿照宋朝制度建立官制兵制,并任用一些汉人担任重要官职。当时,西夏还创制了文字。女真首领金世宗,利用黄河故道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种。有的地区遇到荒歉,政府便减免那里的租税。金世宗执政期间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西汉张骞通西域使西域的经济文化同汉朝的交流得以加强,同时张骞也为促进西域各族的发展、进步以及与汉族的融合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东汉班超出使西域,他在西域活动了30年,不但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束缚和奴役,而且密切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使吐蕃和内地的联系不断加强,唐朝的许多酿酒、制磨、造纸墨的工匠来到吐蕃,养蚕技术也传到那里。这为发展吐蕃经济文化、加强唐蕃的联系、促进汉藏友谊和民族团结作出了重大贡献。唐朝鉴真和尚,应日本邀请出生入死六次东渡到达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为中日友好作出了积极贡献。唐朝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印度,对促进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地理: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路线及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遗迹和自然人文景观。政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同时,也要肯定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他们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张骞、班超通西域,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等都历尽艰辛,他们的执着和奋斗精神,对青年一代有很大的教育价值。青年一代要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为促进祖国的发展和世界文明与和平的进步而努力学习、工作;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远大抱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主动地落实在行动上。-109-\n课题:中国古代的人口、民族关系史专题人口是形成国家和民族的主体。人力,是小农经济的主体;人丁,是封建国家各种义务(捐税、徭役等)的具体的承担者。人口的多寡往往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治乱、国力的盛衰状况。一、中国古代的人口问题人口对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古代中国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人力是当时生产力的主体,是小农经济的支撑。1、古代人口的增殖情况西汉:人口大量增加;唐朝:唐玄宗时期的户数是唐太宗时的近3倍;清朝前期:人口统计数字增长到3.6亿。人口增长原因有二,一是自然增长,统治统治者调整政策,缓和阶级矛盾,经济发展,人口自然增殖;二是人口迁移。综观古代历史的我国人口,其发展趋势呈现周期性的规律,人口增长的频率和王朝盛衰、更替一致。一般来说,在某一王朝初期,人口往往增长很快;到了王朝中叶,人口最盛,而增长势头渐缓并趋于停滞;朝代更替、动荡、战乱之后,人口往往锐减。需要指出的是:人丁是封建国家各种义务的具体承担者,古代统计人口的标准主要是“户”或“丁口”,这不能准确反映古代的人口数量;由于封建统治的特权,官僚地主不纳赋税,所以,封建社会中存在大量隐匿人口的现象,如清实行“摊丁入亩”之后,人口激增,这里就包含人口的非自然增长的现象;同时,人口迁移、统治区域的变化也是影响古代人口统计的重要因素。2、古代人口的迁徙秦始皇迁移内地人民去河套地区居住生活;迁移50万中原人到越族杂居;西北部的匈奴、鲜卑、羯、氐、羌从东汉起陆续内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为逃避战乱和民族压迫,大批流亡到江南;唐朝时期内地居民向藏族地区、南诏地区迁移;五代十国两宋时期,北方人民不堪金人统治纷纷南迁;元朝时期,许多汉族人民来到边疆地区;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迁入中原和江南;从唐朝开始,我国就有很多人到东南亚一带谋生。明朝郑和下西洋后,我国人民移居东南亚的就更多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人口的迁移有以下轨迹:第一、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地区流向人口稠密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内迁。第二、北人南迁,由人口众多的黄河流域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人民因战乱南迁,五代十国宋元及明末清初因北方战乱人口继续向南迁移。第三、内地居民向边疆迁移,大多由政府组织军民迁移,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如秦朝时汉族人民向河套地区和越族地区的迁移;唐朝时向藏族地区、南诏地区等地区迁移;元朝时期汉族向边疆地区迁移;明清时期内地人口向西南、东北、西北的迁移。第四、明清人口从国内向海外迁移。如郑和下西洋后,大量华侨到东南亚;大量华工向美洲的输人。第五、在长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过程中,不少外国人来华经商定居,形成外族内流。-109-\n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动因:一般说来,人口迁移最基本的动因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即:不同地区的人口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而人口迁移正是调节这两者关系的重要杠杆之一。北方人口的南移(包括两方面:A由北方草原迁入黄河流域,B、由黄河流域迁入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是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主流,其动因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策马南下逐鹿中原(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吸引),北方长期战乱,而南方社会相对稳定,促使黄河流域人口迁移到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从而使三大流域人口得到均匀分布,推动区域经济向前发展,也推动了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国古代内地居民向边疆地区迁移往往发生在统一王朝;迁移有由政府组织和老百姓自发进行两种方式;通过迁移,把内地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传到边疆地区,促进了边疆地区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巩固了边防。北方人民南迁有三次高潮:(1)三国两晋南北朝。(2)五代十国(3)南宋。2、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当经济繁荣发展时,人口大量增殖;当社会动荡,经济凋敝时,人口减少;人口的迁徙必然引起经济重心的转移。在当代中国,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党和国家制定了计划生育政策,并把它当作一项基本国策来抓。二、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少数民族1、主要的少数民族在中国古代史上有夷、狄、蛮、戎、胡等称呼,这是中国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蔑称,具有民族歧视的意味,我们应该反对。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发展是党和政府基本的民族政策。(1)匈奴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活动于蒙古高原一带,过着游牧的生活。战国时期,逐渐强大起来,建立了奴隶制政权,首领叫单于。秦汉时期,与中原王朝时战时和,保持着密切联系。西汉武帝时,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击匈奴的战争,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内迁河套、陕西、山西北部,同中原汉族杂居。东汉发动了对北匈奴的战争。西晋末年,匈奴灭西晋;十六国时,匈奴族曾建立了前赵、北凉、夏三个政权。历史上的匈奴族,经过长期的民族迁徙和征战,一部分向西迁徙,逐渐融入当地民族之中,内迁匈奴也逐渐融入中国其他民族之中。(2)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原居于色楞格河一带。8世纪中期,强大起来,控制东自黑龙江西到阿尔泰山一带的广大地区,其首领骨力裴罗接受唐玄宗“怀仁可汗”的封号。后改名为“回鹘”,9世纪中期,回鹘政权瓦解,大部分向西迁入甘肃、新疆,后臣服于元朝,被称为畏吾儿,清朝时被称为维吾儿(回部)。(3)靺鞨族原居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在放牧为主,也经营农业。7世纪中叶以后,黑水和粟末靺鞨两部强大起来,并与唐朝建立了良好的关系。-109-\n契丹建国以后,黑水靺鞨受辽控制,被称为女真,以渔猎生活为主,并以当地特产同邻境交换铁器等物品。11世纪完颜部统一各部,12世纪建立金政权,先后灭辽、北宋,与南宋对峙,后被蒙古所灭。明朝前期,建州女真迁到辽东长城外,后期努尔哈赤统一各部,推行八旗制度,1616年建立后金。皇太极继位后,改女真为满洲,1636年称帝并改国号为清。清朝统治中国几百年,直到期912年被辛亥革命所推翻。(4)蒙古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发源于也里古纳河东部,后散居于蒙古高原,12世纪发展为蒙古族,1206年铁木真统一各部建立政权。蒙古政权发动了一系列扩张战争,先后征服和攻灭中国境内许多政权。1271年,忽必烈正式定国号为元,1279年统一全国。1368年元朝被农民战争推翻。明朝建立后,蒙古贵族退回到长城以外,14世纪末分裂为瓦剌和鞑靼。明末清初,再次分裂为漠西、漠北、漠南三部。(5)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很早就居住在青藏高原,过着游牧和农耕生活。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各部,建立奴隶制政权,唐蕃会盟,和同为一家。后臣服于蒙古,元朝时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元政府设宣政院,专门管理西藏及少数民族事务。清初确立了对达赖和班禅的制度,1727年设驻藏大臣。(6)南诏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分布于云南西北洱海一带,称六诏。唐玄宗时皮罗阁统一六诏,被封为云南王。从五代到两宋时期,被称为大理,后被蒙古所灭。除此外,我国境内还存在犬戎、越族、羯、氐、羌、鲜卑、党项等。3、古代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东北地区:唐政府建立黑水都督府,713年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元朝设辽阳行省。清设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将军辖区。(2)北方和西北地区: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府,东汉重设西域都护。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元朝设岭北行省。清设乌里雅苏台和伊犁两个将军辖区。(3)西南和南部地区:唐蕃会盟,和同为一家。元朝时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元政府设宣政院,专门管理西藏及少数民族事务。清初确立了对达赖和班禅的制度,1727年设驻藏大臣。南部:秦设郡,汉建立郡县。唐封皮罗阁为云南王。元朝设云南行省。明清称南海诸岛为“万里长沙”、“千里石塘”。(4)东南地区:三国时卫温到达夷洲。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元设澎湖巡检司。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阶段性特征及民族政策1、民族关系的阶段性特征从以上我国古代主要的少数民族可以看出,不同时期各民族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加之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各个时期的民族关系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秦汉时期民族关系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109-\n南方的开发和融合主要体现在中央政权同越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上。如:秦朝派兵征服越族地区,开灵渠、设三郡、迁人口,铁器传入越族地区,促进了当地的开发、经济的发展、民族融合;西汉时在西南、云南、贵州等地建立郡县,加强内地同西南各族的联系。西部的贸易和交流主要体现在两汉与西域的关系上。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同西域各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了西域同内地的关系。北方的战争主要体现在秦汉同匈奴的和战,秦统一后曾派兵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西汉初年出现“白登之围”,汉武帝时取得反击匈奴的决定性胜利;东汉两次大败北匈奴。我们如何认识秦汉同匈奴之间的战争?秦汉同匈奴之间的战争是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战争。秦汉反击匈奴,保证了北部边郡的社会安定和生产的正常进行,加强了同西域各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的阶段性特征有:大规模的民族迁徙;民族战争;民族融合的高潮。(举例说明)。这一时期的民族大迁徙产生的影响:改变了人口和民族分布不平衡的状况;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少数民族的历史进程;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和经济重心开始南移。隋唐时期,封建国家统一,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统治者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这使得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阶段性特征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中央政权与边境地区联系加强;一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繁盛。中央政权与边境地区联系的方式有哪些?试举例说明。如:建立机构,如安西和北庭都护府等;册封,如对回纥首领、南诏首领的册封等;和亲,如唐朝两公主入藏等。经济文化交流繁盛的典型有哪些?唐与回鹘、南诏、吐蕃等民族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呈现的阶段性特征是:民族政权并立;中原汉族政权的军事力量相对衰弱;民族融合出现新的高潮,回族开始形成。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呈现上述三种特征的原因有:这一时期的各少数民族在政权建立之初都主动利用汉族政治制度,接受中原封建文化,加快了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少数民族政权日趋成熟;唐末以来藩镇割据造成幽云十六州的的丢失,使少数民族长期占据进攻中原的战略要地,中原汉族政权丧失了北方的军事屏障,宋太祖的政治改革削弱了边境力量,造成一强一弱的局面;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强大,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新高潮的出现,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元朝时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我们怎样理解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呢?我们应该看到,元朝的民族分化政策,其实质是阶级压迫的政策,尽管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进程,但二者并不矛盾。由于元朝的统一,各民族长期杂居相处,共同生活,逐渐融合,各方面相互接近,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使民族融合呈现新的高潮。明朝时期,鞑靼的俺答汗与明朝和好,双方在边境开设互市,加强了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清朝时,在统一政权下,各族人民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边疆地区得到开发。清朝前期,西方殖民者东来,沙俄挑动民族矛盾,支持分裂、叛乱活动。因此,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斗争,就成为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并且这种斗争和反抗外来侵略紧紧地联系在一起。-109-\n明清时期,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体现在: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继续发展;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斗争。具体说明之。综合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尽管曾经多次出现过分裂和民族间的战争,但民族友好、团结、交流是民族发展史的主流,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不断融合、发展的历史。1、民族融合及其途径所谓民族融合,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即:各民族间互相学习,吸收优点,取长补短,不同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相互接近,民族差别和民族界限逐步消失的过程。民族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长期而进步的历史现象。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主要途径有: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便于民族融合;统治政权的强制措施,加速民族融合;民族政权间的友好交往,推进民族融合;各族人民间的联合斗争,促进民族融合;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相通婚姻,巩固民族融合;各族人民间的物质文化交流,深化民族融合。中国古代民族融合呈现出怎样的整体特点?主流是友好交往;中心内容是中原先进文化的扩展;实质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民族融合是各民族优点的融合;民族融合的过程是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通过本专题的复习,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民族观?主张民族平等团结、友好交往,共同繁荣发展;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压迫和民族冲突,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发展。(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历史:1、含义: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客观适应了地主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需要。从政治上讲,为完成和贡固统一,加强对人民的控制,需要建立专制集权的国家。从经济上讲,封建的经济基础即封建地主地土所有制和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都需要一个强权来保护自己。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二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其积极作用是主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局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北宋以后,消极方面日趋突出。到了封建制度日趋衰落的明清时期,专制主义发展到极限,其消极作用占支配地位,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2、过程:-109-\n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新兴地主阶级从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内容:①确立皇权至高无上;②确立以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即三公九卿和郡县制;③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④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主义。)西汉巩固。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分权割据的问题,重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新指导思想。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内容:西汉──①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决王国问题,基本解除了地方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加强了中央集权;②实行刺史制度;③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加强了思想上的控制。东汉──光武帝扩大尚书台权力,形成“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的局面。)隋唐完善。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同时这种体制也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实行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特点:①用分权的办法来加强君权;②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考试成绩取代了门第出身。北宋加强。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最大限度的集中军权、政权、财权于中央。①军权: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立更戍法;设三行统领禁军并与枢密院互相牵制;②政权:派文臣到各地作知州,管理地方政务;③财权:派转运使到地方管理财政。)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特点:①强干弱枝;②分权基础上的分权──地方分权。元朝新发展。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另设宣政院管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特点:①地方行政体系有了重大发展;②建立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理制度。明清达到顶峰。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还设立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思考:明清加强专制的措施为什么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因为它标明封建制度仅靠正常的统治措施已无法维持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从而只得依靠用强权、靠用皇权的绝对化及特务机构来进一步加强对人民的镇压和思想上的控制。一方面,统治者的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违背了历史潮流,阻碍了历史进步;另一方面,作为上层建筑,它所维护的是处于崩溃中的旧统治基础,表现了更加的消极作用。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构成中国古代政治长时期的特点-109-\n(l)君主权力接受韩非子的君主任命官吏代替世袭贵族、国家大权集中的主张,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专制制度,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包括政事裁决和官吏任免;从两汉到唐朝,王国、豪强地主、土族、节度使都曾是威胁中央集权和皇权的大问题;宋太祖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强化了君权,挑选强壮士兵编人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明清时期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加强,包括明朝废除亟相、皇帝直接控制六部大臣、设立皇帝直接控制的厂卫特务机构、加强对官吏和人民的监视和镇压,清朝初期增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2)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都是强化思想控制的重要措施、其中。焚书坑儒、独尊儒术在当时有适应中央集权政治需要的积极作用,而八股取士和文字狱则控制大大加强,只是明清专制政治的工具;从控制对象的范围看,是由镇压反对派儒生,到控制官吏选拔,再到控制和镇压全体汉族地主与人民。(3)中央机构秦始皇在中央设亟相、御史大夫、大尉,分掌政事、监察、军事,地方设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尚书掌管行政、中书和门下掌管政令草拟和审批;到明清时期,废丞相、设内阁和六部、增设军机处,中央机构的设立和职权完全服从于专制君权的需要。(4)官吏选拔制度秦汉时期,官吏由皇帝任命,豪强地主和土族世袭;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使得门第不高、但有才能的人可以通过考试参加政权,笼络了读书人;明清时期将科举考试限在四书五经范围、八股取士,培养皇帝的忠顺奴仆。科举制度曾经有过积极意义,但是后来的科举考试导致读书人成为专制君主的工具,限制在四书五经范围内,也就限制了思想、文化和科技的进步。(5)对地方的控制秦始皇时期的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命;西汉初王国问题经过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推恩令”和夺去大批王侯爵位才解决;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土族势力,直到唐末农民战争中才被消灭,唐朝中期藩镇割据势力强大,经过五代十国,直至北宋初期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兵权后才解决,中央通过对地方派文臣知州、转运使和控制禁军等方法才结束;元朝在地方设立行省,对全国进行有效管辖,明朝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掌行政司法和军政,并直接隶属中央,都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的表现。此外.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存在两对基本矛盾:(1)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削弱;(2)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取消。2.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历史作用和影响-109-\n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封建社会的后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具体表现在:(一)积极作用:1.在一定范围内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2.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防止分裂割据;3.有利于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4.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二)消极作用:l.经济上: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压制了新生产关系的成长;2.政治上:空前强化的封建专制统治极易形成暴政;长期以来人民毫无政治权力和地位,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早期的资产阶级亦受到压制和打击;形成了长期的人治传统,派生了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局面。3.思想上:专制主义制度必然导致对思想文化控制的加强,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更使得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禁止和封杀。与政治的综合1.专制主义政治在中国古代的长时期存在,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虽然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也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出现了工场手工业,但在封建专制统治下,发展缓慢,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的革命并未出现,直到鸦片战争,封建社会才开始解体,而这时中国已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这说明政治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落后的政治制度阻碍了经济的发展。2.与专制主义制度同时存在的是封建专制主义思想,君权神授、君权高于一切、所有民众皆为臣民等等,这些专制主义的思想,严重束缚了人民的思想,使得民主思想、科学思想难以形成和发展。这说明意识对人们有反作用,错误的意识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3.社会主义的革命胜利,彻底推翻了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但二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和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并没有随专制主义的消灭而消灭,其影响还广泛存在。如一言堂、家长作风、个人崇拜等在我们社会中还广泛存在。从哲学上讲,这说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并不完全同步。从政治学上讲,这也说明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既不能消极等待,也不能急躁冒进。从思想文化建设上讲,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民群众,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109-\n4.总之,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中长期存在,给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我们可以结合政治与经济、意识的作用等原理来理解。同时这也说明,我们要用历史的观点、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运用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分析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根源于封建经济,由封建经济所决定。地主阶级运用这一制度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影响。既要看到它对历史发展的进步作用,又要看到它对历史发展的消极作用。运用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会的衰落阶段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两对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以及这两对矛盾总的发展趋势)。联系我国现今国家机构的设置,掌握我国中央机构的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家主席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属于司法机关体系。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国家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我国最高的军事领导机关,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与历史上的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有着本质的不同;并掌握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人民负责原则、依法治国原则。(二).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历史: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由古代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其核心是国家政权的结构关系及其运作方式,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斗争的产物。它的确立和变更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经济利益服务的,是与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发展相适应的。王位世袭制: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破坏了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禅让惯例,自己继承父亲的职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出现“天下为家”的局面。分封制:西周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将封地和对周王的义务密切联系,从而维系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军功授爵:战国商鞅变法规定按军功的大小进行授爵和赐给田宅,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享受爵禄的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建立。-109-\n皇帝制:秦统一六国后,确立皇帝至高无上原则,赢政规定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政事无论大小最后全由皇帝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士族制度:魏晋以来,地主阶级中形成了以门第高低为标准的选拔官吏的“做官看门第,通婚分士庶”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形成于魏晋,东晋时充分发展,南朝末年走向衰落,隋唐时消亡。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隋朝采用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继续沿用并使之完备。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相互牵制,有利于提高封建国家政府工作效率。科举制的实行,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也使士族制度逐渐消亡。行省制:元朝为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可以在中央统一政令的基础上独立处理省内事务。这一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八股取士:明朝沿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吏。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的答卷不允许有个人的见解;文体死板地分为八个部分。八股取土鼓励只知埋头读书,不讲究实际学问的人,旨在为皇帝培养忠顺的奴仆。政治:运用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理解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是阶级对立和斗争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西周的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反过来巩固井田制。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士族制度的产生、发展、衰落消亡的过程和科举制度产生的必然性。(三).古代著名的改革历史:古代历史上无数次革新与变法实践表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广义上的变法改革,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王朝初期的改革“建章立制”,一是王朝中后期的变法改革(即狭义的说法)。其结局往往前者成功,后者失败。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是(1)新的封建王朝大多是在被农民战争摧毁的旧王朝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农民战争的风暴打碎了旧王朝的国家机器,陈章旧制受到猛烈冲击,旧秩序土崩瓦解,为新王朝的改革破除了阻力。而王朝中后期,年深日久,政权建设,典章制度,权益分配已根深蒂固,保守派的顽固势力异常强大。(2)王朝初期,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为长治久安,大力调整统治政策。这种改革符合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的共同要求,而王朝中后期要在不改变封建王朝的根本制度的情况下进行鞭些政策和具体制度的调整及利益再分配,必然会遭到旧制度和旧势力的顽强抵抗,许多改革家因顽固派的扼杀而抱恨终身。-109-\n1.中国古代的四大改革:指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西汉末年的王莽改制、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宋中期的王安石变法。此外还有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后周周世宗改革、金世宗改革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废除特权,奖励耕战;建立县制。秦国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国家实力增强,为秦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王莽改制:公元8年改制:王田私属,不许买卖;多次改变币制。改制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北魏孝文帝改革: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实行汉化政策。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后周周世宗改革:采取措施开垦荒田,取消苛捐杂税,重视兴修水利,整顿军队,严格纪律。后周力量增强,为后来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奠定了基础。王安石变法;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兴修水利,发展了农业,政府的收入也增加了一些,军事力量也有所增强。但是新法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而失败。金世宗改革:提倡开荒,利用黄河故道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种,遇到荒歉年,减免租税。改革使北方经济得到发展。基本原因:一是因为新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上层建筑的要求,如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二是因为社会矛盾激化造成,例如王莽改制前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改制中又激化了民族矛盾,王安石变法前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变法中又引发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措施包括:(1)改革生产关系,如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2)限制贵族特权,如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3)为统治阶级根本利益而在调整中照顾农民利益,如商软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4)建立新的政治经济制度,如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结果:全部都遭到旧贵族的强烈反对;改革不成功的都导致政权衰弱,如王莽改制和王安石变法;改革成功的都出现国运强盛、社会进步,如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2,近代中国的变法和革新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政府“新政”,这是不同性质的。洋务运动和清政府“新政”是封建统治阶级为维护统治、为适应外国侵略者需要而进行的;措施主要是加强军事、经济力量;对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调整政策服务于政治目的、为了加强统治,但是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结果都失败,因为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随着在对外战争中的失败而告终结,“新政”中加重剥削促使人民不断反抗,不久清政府就在辛亥革命中被推翻。-109-\n戊戌变法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而发起,维新思想宣传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变法沼书的颁布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知识的传播;但是由于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脱离了人民群众,在封建顽固势力镇压下失败。与日本明治维新相比,封建专制统治和自然经济强大,维新派没有在人民支持下推翻封建专制而获得政治统治权,变法诏书中没有涉及议会宪法等维新派政治主张,外部列强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强大,相反在加紧侵略中国,都是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3.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新中国建立后,受苏联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和“左”烦思潮的影响,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时,体制弊端显现;1978年的真理标准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思想解放和确立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决策,为中国当代的改革铺平了道路;20多年来的改革,使中国经济、科技、教育、文化有了蓬勃发展,国际地位提高,祖国统一大业迈大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政治的综合:对于历史上的改革和变法的评价要坚持如下标准: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坚持历史的标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坚持阶级斗争的观点;重视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注意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改革的成败不能以改革者个人的结局来作判断,而应视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1.无论是古代的四大改革,近代的变法革新,还是当代的改革开放,其根源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说明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2.从古至今的社会变革,都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的,这说明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不是个别人物决定的,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是人类社会的基础,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我们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唯心主义。3.无论是古代的改革还是近代的变法革新,成功的则国运强盛,社会进步;失败的则国运衰落,社会危机,这说明只有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也启示我们,我们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一方面基本上是适应的,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而不能否定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又存在不适应的部分和环节,突出表现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上,因此我们必须进行改革。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分析理解古代的改革变法。运用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的辩证关系分析认识王莽改制。-109-\n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却被废除,表明改革的复杂性与曲折性的道理。理解我国古代的改革与现今的改革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联系有关时事,了解如何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以及深化农业改革和发展农村经济,进而掌握改革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现实意义。(四).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 历史:在我国古代曾出现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而出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盛世局面。在封建盛世时期,社会生产进一步发展,客观上推动了我国古代社会的进步。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主要有:西汉文景之治、东汉光武中兴、唐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及清代康乾盛世。封建盛世一般出现在封建王朝的初期或前期,当社会生产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以后,封建统治者又开始奢侈腐化,政治黑暗,加剧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这是由封建帝王作为地主阶级的总代表的阶级本质所决定的。他们的统治永远是建立在压迫剥削农民的基础上的。他们实行严刑苛法、残酷压迫农民是为维护其腐朽统治。他们鼓励发展生产,调整统治政策也是为维护其统治服务的。古代中国出现兴、治局面的原因,大至有:前朝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部分地调整了生产关系;当朝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居安思危;王朝的初期,社会经济残破,统治者又慑于农民战争的威力,调整了统治政策,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秩序安定;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的政策,民族融洽,中外交流频繁。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繁荣。衰乱之世的出现,也有其原因:从根本上讲,是由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腐败。这具体表现为皇帝不理政事,重用奸佞;宦官、外戚专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从地方势力恶性膨胀,在中央集权不力的情况下作乱叛上。政治:我们对封建社会盛世局面的认识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在封建盛世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繁荣,在客观上有推动我国古代社会的进步一面;但也要看到尽管处于封建盛世,封建社会的各阶级地位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农民阶级受剥削受奴役的地位丝毫没有改变,封建统治者虽然也推行宽舒的政策,但从本质上讲是为缓和阶级矛盾,从而达到为维护其长久统治而服务的。运用现象与本质的观点认识:即使在封建社会的盛世,农民也不能摆脱受封建统治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地位。运用继承和发展的观点认识:隋亡唐兴的原因;开元盛世是在贞观之治的基础上的新发展。唐代兴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贤则昌,失贤则亡。对我们今天的人事干部制度的改革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用人要用德才兼备者,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危害严重。对康乾盛世的认识:从中国古代历史纵向发展看来,是值得颂扬和自豪的;但从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看来,对其评价则不宜夸大。-109-\n(五).封建国家的分裂与统一历史:1、统一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1)从统一的局面看:a、9个统一王朝。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统一共四次九朝,即秦汉、西晋、隋唐、元明清。其中统一时间最长的是唐朝,计289年,最短的是秦朝15年。b、几个重要的、影响深远的王朝c、?(2)从分裂时期看:a、分裂时期比较短暂b、三个分裂时期都趋向统一。封建社会的分裂共有三次: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宋、辽、夏、金时期。2、统一的原因,造成分裂的原因:(1)中国古代政治特征之一“统一是主流”的原因:客观上:a、人民……b、经济文化:中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c、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d、民族融合的结果。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与统一国家的发展至为密切。由于民族融合,民族间的关系越来密切,民族间的凝聚力不断增强,历史文化认同不断扩大和深化。e、中华文明的传统。古老的中国文化中,很早就产生了统一的思想,历经儒家学派的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思想渊源。主观上:(1)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地贡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2)中国独特的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条件,造成了两方面影响。一是历史上多数重大的政治活动都具有明显示的内向性:二是如马克思所说的,亚洲的大河流域需要有中央集权的机构来执行公共工程的职能。促成国家统一的因素有:人民反对战争,渴望统一;尽管处于分裂时期,但局部或某些割据政权的经济仍处于发展之中,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分裂时期客观上存在着民族频繁交往,民族融合增强,有利于后来的统一;每个分裂时期的后期,割据政权数目减少,或某些力量的衰弱和某些力量的增长,为后来的统一提供了方便;-109-\n意识形态对统一所起的积极作用;杰出历史人物的雄才大略、远见卓识在统一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2)分裂的原因a、根本原因……?b、边疆的民族矛盾……?c、外部势力的影响……?国家分裂的因素有:由于政治黑暗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及阶级矛盾激化,导致中央集权统治力量的衰弱而无力控制地方;地方割据势力膨胀而最终压过中央集权力量;或由民族矛盾尖锐所导致。统一问题的几点结论: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1)分裂是暂时的,统一是主要趋势中国古代历史是漫长的发展过程,其中有统一也有分裂,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是说的这件事。但是,从中国古代统一与分裂时间上考查,统一的时间长于分裂的时间。夏商西周王朝(公元前21世纪一公元前771年)共约1229年,秦汉(公元前221年一公元220年)440年,西晋(公元265年一公元316年)51年,隋唐(公元581年一公元907年)326年,元明清(公元1271年一1912年)641年。在中国王朝统治时期中,统一时间约2687年。(2)分裂时期孕有统一因素即使在我国长期分裂时期,同样反映出各民族人民统一的强烈愿望。秦统一以前具备的有利于统一的因素有:春秋战国长期兼并战争中,诸侯国数量逐渐减少;争霸战争中,华夏族与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人民厌恶割据混战,渴望统一;新的封建经济形成、商业交往和城市兴起,以及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有利于统一;商鞅变法后秦国成为势力最强的国家,是实现统一的有利条件;韩非子的理论为秦统一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奠定了基础。隋朝统一所具备的条件有:人民希望统一,反对战乱和少数贵族的压迫;北方民族大融合为统一创造了条件;江南经济的发展是统一的物质基础:北朝后周统一北方成为隋朝建立后统一中国的基础。元朝统一同样是建立在人民反对战乱渴望统一的基础上的;同时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北方经济恢复也为统一创造了条件;民族融合、民族问经济文化的交流、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也是统一的基本条件。(3)结束割据完成统一,有利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109-\n中国古代秦、西晋、隋、元四个朝代结束长期割据完成统一,形成我国秦汉、隋唐、元明清等主要的长期繁盛局面,有巨大的历史功绩。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称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隋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社会秩序安定下来,南北经济文化得到了交流。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疆域空前辽阔,行省制度的建立保证了对全国广大地区的有效统治,并加强了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在元朝大一统局面下,民族融合得到了进一步加强。(4)反对分裂维护统一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第一,反对封建地方贵族或地主割据势力的分裂。中国古代出现过封建贵族分裂割据势力、影响中央集权,危害社会,不得人心,最终以失败告终,其中有: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是西汉王国势力增大的结果,汉景帝经过三个月战争平定叛乱,对王国控制加强,汉武帝时王国对中央的威胁终于解除;东汉豪强地主势力迅速发展,东汉来年形成割据一方的军事集团,最终出现三国鼎立局面,人民痛苦不堪,反对分裂;唐朝中期藩镇节度使权力增长,导致“安史之乱”,此后出现长期藩镇割据局面,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人民蒙受苦难。反对分裂,北宋建立后宋太祖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第二、反对帝国主义支持的封建军阀割据中国近代以来,在帝国主义扶植下出现过军阀割据局面,主要是从1916年起,以冯国章、曹银为首的直系,段棋瑞为首的皖系,张作霖为首的奉系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一是由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决定的,军阀割据是中国具有分散性的封建地主经济的必然产物,二是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决定的,帝国主义的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必然导致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大革命期间军阉割据局面结束。第三、巩固边疆的斗争台湾、西藏等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组成部分,神圣不可侵犯。A.台湾与大陆的最早联系开始于三国,吴国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州,加强了夷州与内地的联系;隋场帝三次派人去琉球,加强了联系;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清朝1683年派军队进入台湾,第二年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国家一再侵略我国台湾:两次鸦片战争中英法军队都侵犯过台湾,并在台湾开商埠;19世纪70年代后,美日侵略台湾,中法战争期间法军侵犯台湾被击退,清政府鉴于台湾在国防上的重要地位,于1885年决定建台湾行省;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根据《开罗宣言》等的规定,台湾回到祖国怀抱。B.西藏地区唐朝时期就有友好交往,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对吐善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唐善友好作出了贡献;元朝时西藏为宣政院辖地,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初期先后册封“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并成为制度,后来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近代以来,英国多次侵犯西藏,策动西藏独立未遂,于1913年在中印东段边界制造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把我国西藏东部9万多平方公里领土划到这条线以南,中国政府一直拒绝承认这条非法的边界线。-109-\nC.香港地区在经历一百多年英国殖民统治后回归祖国:鸦片战争中的1841年,英国军队侵占了广东香港岛,1842年《南京条约》中割香港岛给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1860年《北京条约》中,英国又割占九龙司地区;1898年帝国主义瓜分狂潮中,英国强租“新界”,租期99年。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80年代,中英签订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在香港设立特别行政区,沦为英国殖民统治一百多年的香港终于回归祖国,“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香港地区得以实现。我国封建社会历时2300多年,其中统一时间长达1600多年,并且在处于分裂状态的700余年中,还出现过许多局部统一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表明:统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与“政治”学科的综合纵观历史上的统一,实施统一的统治者往往采取综合准备和切实可行的方法。这对我们今天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发展经济实力,为统一奠定坚实基础;争取政治优势,为统一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增强军事实力,为统一提供可靠的保证。纵观中国古代历史,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不以少数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对于历史上的分裂应持全面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既要看到其危害,又不能忽视分裂时期客观上存在的有利于统一的积极因素。联系台湾问题,批判“两国论”,坚决反对台独的图谋。掌握我国对台湾问题处理的基本原则:只要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什么都可以谈和“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含义。形成正确的认识,自觉拥护党的有关方针、政策,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一切分裂势力和行为。1.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统一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这说明我们必须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在当前特别是要反对李登辉的两国论,反对李登辉企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图谋。实现国家的富强和国家的统一是我们面临的两大任务。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传统,说明我们必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即必须坚持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3.为了实现国家的统一,我们党和国家决定用“一国两制”的方式和平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决定在香港、澳门、台湾设立特别行政区,并让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这既符合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和现实,也符合包括香港、澳门、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4.无论是民族自治区,还是特别行政区,都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都没有任何主权实体的性质。这也表明我国是中央统一领导的社会主义单一制国家。5.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但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与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不仅是不矛盾的,而且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一国两制、和平统一,这不是-109-\n(六).著名君主的政绩历史: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君主。他们在位期间,励精图治、知人善任、改革弊政、及时调整统治政策。他们顺应了历史潮流,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古代社会的进步。汉高祖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发展经济;和亲匈奴,改善民族关系。汉武帝:加强皇权,解决王国问题;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派张骞通使西域,发展同西域少数民族的关系。光武帝刘秀:提倡节俭,减轻赋税,释放奴婢,整顿吏治。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凋整统治政策;善于纳谏,知人善任;加强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重用人才;促进唐朝经济继续发展;设北庭都护府,巩固西北边疆。元世祖:实现统一;调整统治政策,重视农业发展;实行行省制度,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明太祖:重视农业生产,注意减轻农民负担。康熙帝:奖励垦荒,宣布原明藩王的土地归现耕种人所有;维护国家统一,平定叛乱;维护国家利益,抵御外族侵略。政治:评价历史人物要全面、系统、辩证,要看其主流。因此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坚持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把历史人物置于历史环境之中,坚持历史的观点;看其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注意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既要充分肯定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又要克服英雄史观;对历史人物的功、过要具体分析。(七).古代考试制度历史:在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历代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并逐步建立了一套考试与选官制度。两汉魏晋时代的察举制度与九品中正制导致世家大族政治特权地位的形成。隋唐实行科举制,其进步意义在于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宋代科举制比唐代有所发展,表现为“乡、省、殿”三级考试成为定制。明代沿用科举制选拔官吏,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前期承袭明代制度;1905年清政府制定了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标准及方法途径也各不相同,但它们却有相同的作用,它对维护地主阶级封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向前发展曾起过巨大的作用。-109-\n政治: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危害严重。我们要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正确观念。用继承和发展的观点认识我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变革和发展。联系我国当前推行的考试改革,明确考试改革体现了组织和发展教育事业的国家职能。我国的考试改革要始终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原则。这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古代的考试制度和现在的考试改革有着本质的不同。“十五”期间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选拔与任用、考核评价、流动配置、激励监督的制度,形成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机制。(八).历代疆域的变迁历史:中国疆域变迁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疆域的变化也从一个重要的方面反映了历史的进程。因此了解历代疆域变迁的历史,能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祖先的光辉业绩。商朝:东到大海,西到陕西西部,东北到辽宁,南到长江流域。秦朝: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南海。唐朝:东到大海,西到咸海,东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到南海。元朝: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新疆、中亚地区。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的范围之内。清朝: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的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纵观中国历史,统一的中国疆域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其形成过程中,汉族作出了主要的贡献,而少数民族为统一疆域的形成也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历代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统一疆域的形成。历代统治者顺应历史潮流的政策,巩固了中国的疆域。封建社会的后期,落后腐败导致了大块中国国土的沦丧。地理:了解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古代疆域的变化状况,并能正确识图,掌握重要朝代疆域的四至。能在地图上正确识别我国现行行政疆域,特别是南海诸岛、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的地理位置。政治:了解历代疆域的变迁,要求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各族人民,更加珍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坚决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破坏祖国统一大业的行径。在新时期,我国通过平等友好的谈判,与大多数邻国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根据我国政府与英国、葡萄牙政府达成的协议,香港、澳门分别在1997年和1999年回归祖国。-109-\n我国政府多次声明:南海诸岛、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等岛屿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容许侵犯。中国古代六次著名迁都1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今河南安阳西北)。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被迫迁都洛邑(今洛阳),史称东周。③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④1421年,明成祖朱棣把都城从应天(今南京)迁到北京。⑤1618年,后金努尔哈赤把都城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西)迁到沈阳。⑥1644年,清军入关占领北京,清政府把都城迁到北京,开始了对全国的统治。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特点:第一、古代都城移动的空间呈现出三条轨迹。第一阶段,从商朝盘庚迁殷、都城稳定开始到北宋为止,都城一般都建立在中原地区,这里是关中平原中央,地形开阔,享有水上交通的便利,可以与诸侯国进行便利的经济文化往来。中唐以后因为气候的变迁及关中地区的过度开垦,黄河、渭河泥沙大增,渭河及黄河三门峡一带漕运十分困难,致使天子也常常不得不“逐粮而居”,就食东都洛阳。关中已失去了容纳国都的经济基础。国都城址向经济文化发展更有前途的东部转移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阶段前期都城呈现出由西向东迁移的轨迹:镐京、长安----洛阳。后期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都城迁移呈现由北向南迁移的趋势:长安、洛阳----开封。第二阶段,从北宋至清朝百多年间,都城完全离开中原移到临海地区,都城的迁移又出现由南向北移动的趋势:临安----北京。北京位于东北大平原、华北大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地理单元的结合处。经过辽、金、元、明、清五代,从陪都发展成为首都前后也近1000年。这里处于北方民族文化交流的有利地位。大运河的续修将中国另外两大地理单元,即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连接起来,使北京得到长江流域经济与文化的支持。第二、古代都城既是统治阶级的政治中心,又是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这点同西欧社会早期封建国家都城只是政治中心、与商业和经济中心的城市分离有明显的区别;第三、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权和神权是社会统治的中心,有至上的权威,这种社会状况反映在城市布局中,就是皇宫和宗庙居于城市的中心,作为商品交换场所的“市”在都城中则偏于一隅。古代都市的建筑布局,都是整齐划一,有纵贯全城的中轴线,两边是对称分布。第四、古代都城的规划体系分为两个重要发展阶段。从曹魏到隋唐都城的规划都表现为封闭的棋盘形状,“坊”、“市”分开(商业区和居民区严格分开),店铺全部集中在市里,是典型的封闭式市场模式。从宋都东京到明清都城北京,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贸易的日渐频繁,城市的布局呈现出开放式街道规划。北宋东京(-109-\n开封)里城的中心被宫城所占据,而在交通便利的汴河两岸形成繁荣的商业活动场所。中国历史上长期实行的“坊”、“市”分设制度至此已经不再存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东京汴河两岸繁华的商业活动。第五、古代都城随着封建国家的繁荣强盛,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逐渐形成国际性的大都市。从隋朝开始京都长安成为少数民族和周边国家商贸往来的中心,后来唐都长安、元大都在经济文化交流中都具有世界性的特点。随着明朝中后期实行海禁,闭关锁国以后,古代都城的这一特点才逐渐丧失;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特点及原因  进入近代以后,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一定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洋务派、民族资产阶级纷纷在交通便利、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的沿江、沿海地区开设工厂,在这些地区涌现出一批近代城市。建国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特点及原因建国50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阶段,基本上可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1950年—1957年)为工业化起步时的正常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伴随着工业的优先发展,“一五”计划顺利完成,大量农民进入城镇和工矿就业,初步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第二阶段(1958年—1960年)“大跃进”所引进的高速城镇化时期。由于大跃进的发动、全民大办工业,以钢为纲,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使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在脱离农业的基础上超常规发展,带来了大量不利因素,导致后来的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第三阶段(1961年—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逆城市化时期。这一段时期国家进行工业调整,精简工业和城市人口,2000多万城镇人口下放回乡。第四阶段(1966年—1977年)工业化停滞时期的城市化停滞阶段。由于“文化大革命”及其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失误,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大批干部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镇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停滞。第五阶段(1978年—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初期的高速城市化阶段。农村体制改革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和非农产业比重的不断提高,在小城镇的繁荣的基础上诞生了众多的新城市。第六阶段(1985年至今)城市化稳步发展阶段。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及沿海、沿江、沿边城市相继批准对外开放,城市经济活力进一步增长,形成了城市化的强大拉力。世界近现代史上的城市化中世纪的西方,欧洲有统一而强大的教权,教权常凌驾于王权之上,教堂常占据城市的中心位置。中世纪末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贸易的需要,有的城市还有市场广场(Marketplace)。但整个前资本主义社会,城市人口增长缓慢。城市的发展明显刺激了对工业品的需求,尤其对普通工业品的需求,同时要求农业采用新的、更有效率的生产技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随后在西北欧的尼德兰、法国南部、莱茵河畔等地的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后,随着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新的城市崛起如:伦敦、巴黎。-109-\n在英国,随着圈地运动的推进,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镇,成为雇佣劳动力,而利物浦则因奴隶贸易由一个渔村发展成英国第三大港口城市;在北美东海岸因移民而产生了一批城市,到19世纪中叶,这里已集中了全国五分之三的城市人口。工业革命后,大批破产农民涌进城市,近代意义上的城市化进程开始,从此世界开始从农业社会迈入工业社会,从乡村化时代进入城镇化时代。19世纪中期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美国的西进运动、内战、德意的统一及日本的明治维新使这些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如美国内战后,随着工业化向中西部推进,中西部潜在的自然资源得到开发利用,掀起开矿淘金热,出现了向中西部投资兴办工业的浪潮,其城市化进程加快。第二次科技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工业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和要求大大增强,城市人口以惊人速度增加。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城市规模以空前速度扩展,新城市纷纷涌现。地理:古代都城一般都设在经济发达、交通方便的地区,以便取得所需要的粮食和物资。西安、洛阳、开封这三个早期古都皆位于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平原广大,土地疏松,便于早期开发。唐代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自唐后期五代起,南方成为经济重心所在。南方由于经济地位上升,政治上的重要性也不断上升,开封靠近江淮,也便于控制作为国家经济重心所在且容易闹分裂的南方地区。元朝、清朝定都北京,则主要是在民族斗争的背景下产生的。明政府迁都北京,也与民族斗争的背景分不开。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知识梳理军功授爵制:战国、秦国。察举制:汉代。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科举制:隋到清。①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②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善。③北宋:科举制度的发展。④元朝:科举制度的中落。⑤明朝:科举制度的鼎盛。⑥清朝:科举制度的衰落。民族压迫实质上是阶级压迫。-109-\n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东北:①唐朝时,8世纪前期设黑水都督府、唐玄宗授大祚荣为忽汗州都督。②元朝时,在东北设辽阳行省。③清朝在东北设立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将军辖区。西北:①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这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东汉时重设西域都护。②唐太宗在西突厥地区设立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③清朝先后平定了准噶尔部的叛乱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了乌里雅苏台和伊犁两个将军辖区,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加强了新疆同内地的联系。西南:①秦朝时,征服越族后,设象郡、桂林、南海三郡,对珠江流域进行管辖。②两汉时,设郡县。③唐玄宗时,封皮罗阁为"云南王"。④公元13世纪,忽必烈攻占了大理。元朝统一后,在该地设立了云南行省。⑤明朝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沿袭元朝的办法,实行土司制度。永乐年间,开始实行改土归流,改设贵州布政使司,贵州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⑥清朝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雍正帝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地,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改土归流加强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西藏:①元朝时,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辖西藏地区,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②明朝时:设卫所,任用藏人管理藏族事务,建立僧官制度。③清朝初年,顺治帝接见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并正式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个喇嘛教首领五世班禅以"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清政府规定,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的册封。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台湾:①元世祖在澎湖岛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②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③1683年清政府派施琅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鉴于台湾在国防中的重要地位,设台湾行省。四汉族与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概况-109-\n秦朝:迁内地人民与越族杂居,中原铁器和先进技术传入越族地区,开灵渠,沟通湘水和离水。两汉:西汉初年,汉与匈奴和亲,并进行贸易往来;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互市兴旺起来,文化往来增多。张骞通西域后,中原与西域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各族与汉族互相学习对方的生产技术;鲜卑政权学习汉族文化,采用汉族地主阶级统治制度。唐朝:突厥和中原有贸易往来,是沟通中原和中亚贸易的桥梁;渤海与唐朝贸易频繁;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大量手工艺品和生产技术方面、医药书籍,大大有利于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唐末契丹人逐步学会种田、纺织,部分契丹人开始了农耕生活。北宋: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安定,双方贸易兴旺。宋夏议和后,双方重开边境贸易。元朝:黄道婆向黎族人民学习棉纺织技术,改革棉纺织生产工具。明朝:鞑靼俺答汗与明互市。清朝: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加强,边疆得到进一步开发。五中国古代民族融合民族融合是指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后进民族接受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形成自然同化。其中心内容是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影响的扩大,是少数民族政治上的封建化、经济上的农耕化。民族融合的形式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和联系:1、和亲、册封促进民族融合。641年,文成公主入吐蕃。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从此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回纥的首领骨力裴罗接受唐朝“怀仁可汗”封号。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2、少数民族统治者接受汉族文化,主动改革。如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大大加速了民族融合。3、民族间的战争。4、民族迁移或人民迁移。5、民族间杂居通婚。6、各族人民友好交往,经济文化交流。7、兼并战争。春秋时在诸侯争霸过程中,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逐渐减少,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民族融合的几次高潮第一次:春秋。诸侯争霸,华夏族在战争中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民族融合并形成第一次民族融合高潮。秦汉时我国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中央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加速边疆开发.-109-\n第二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北魏时最为突出;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第三次: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封建文化,在加速自身封建化进程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特别是元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表现:民族迁移范围广;少数民族汉化程度高;多民族杂居通婚形成新的民族--回族;中央对边疆管辖加强。)明清时中央和边疆地区的联系空前加强.(三)对民族融合的认识:(特点)团结友好是民族关系的主流,第二、民族融合的中心是扩大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形式上是少数民族的汉化,经济上是少数民族的农耕化,政治上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第三,民族大融合促进国家统一,国家统一也同样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民族融合体现历史进步,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第四、各民族的特点、优点融合,不断充实、丰富中华民族这个统一体。第五、民族融合的作用:一是提高民族素质,二是增强民族凝聚力,三是推动历史进步,四是促进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华民族以儒家思想作为民族清神的支柱;落后民族在征服先进民族后被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知识所同化)(四)政确认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表现:蒙古族灭南宋建立元朝;满灭明建清。认识:从性质上看,两者的斗争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从结果上看,少数民族灭亡汉族地主阶级腐败统治,统一全国,有利于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有利于是民族融合;从战争负面影响上看,破坏生产,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从历史发展规律看,新兴民族当时正处于强盛时期,他们妈取代腐朽没落的汉族统治是历史的必然六少数民族封建化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始于南北朝时期,以后在封建社会各阶段,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受先进民族影响,面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孝文帝推行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开始了我国少数民族封建化的历程。宋元时期,封建生产关系向边疆地区扩展,少数民族大多完成了封建化。少数民族实现封建化都是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不但使鲜卑族封建化,而且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提倡农耕,任用汉族文人制定各项典章制度,逐步接受中原封建文化,契丹族封建化。党项族仿照宋朝制度,建立官制和兵制,并任用汉人担任重要官职,接受汉族封建文化。少数民族建立统一全国的封建政权,首先是自身的封建化。这是前提条件。如蒙古兴起后,使蒙古政权封建化,又通过一系列战争,灭西夏、金和南宋,建立了最大的统一的封建政权。满族的兴起和建立统一的封建政权,也是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后建立"八旗制度"使女真族加快封建化进程的结果。1644年,清军入关,开始了满族在全国的封建统治。-109-\n少数民族实现封建化的客观作用是加快了本地区本民族的历史进程,促进了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为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发展、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七中国历史区域专题复习东北地区古代史西周时,辽东半岛的少数民族称为"肃慎"。秦朝时,在辽东半岛设辽东郡。唐朝:①靺鞨分布于松花江、黑龙江流域,以渔牧为生。②粟末靺鞨受中原封建文化影响较大(考虑地理位置)。7世纪末,大祚荣建政权,713年玄宗封他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后以渤海为号,渤海正式划入唐版图。③8世纪前期,唐在黑水靺鞨地区设都督府,正式划入唐朝版图。金:①北宋中后期,黑水靺鞨发展而来的女真族的一部,完颜部强盛,统一各部。②1114年,完颜阿骨打反辽,1115年建金朝,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创猛安谋克制,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1141年南宋与金议和。此后迁都。元朝:在东北设辽阳行省。明朝:设奴儿干都司,管辖今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等地和库页岛。清朝:①明后期,努尔哈赤以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为据点,统一女真部,创八旗制度,1616年称汗,誓师攻明,迁沈阳,加强对明的攻势。②皇太极联合蒙古各部继续攻明,改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清。③顺治入关:1644迁都北京。④在东北设三个将军辖区:盛京(辽宁)、吉林、黑龙江。⑤1685年、1686年,康熙时两次反击沙俄侵略军,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近代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天津条约》规定开牛庄,后改为营口作通商口岸。2、19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沙俄吞并中国领土,其中涉及东北的有:①1858年《爱珲条约》,割占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②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40多万平方公里。甲午中日战争:①辽东战役:日军从花园口登陆,占领大连、旅顺,制造了旅顺大屠杀(约2万人,仅存36人)。旅顺--东北第一要塞。②《马关条约》要求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引发了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中国为此付出了3000万两的赎辽费。-109-\n4、19世纪末20初:19世纪末在瓜分狂潮中,俄国在东北强筑铁路,主要的是中东铁路,1893年强租旅顺和大连湾,把东北划为势力范围。中华民国时期:①辽宁省称为奉天。②1928年,张学年"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政府形成了统一了全国。③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东方会议,宣称把"满州从中国本土分裂出来,置于日本势力之下"。④1931年,日军攻占沈阳,制造了"九·一八事变",1932年扶植溥仪成立伪满州国。⑤国联不承认日本独霸东北,提出在"国际合作"的名义下,把东三省变为帝国主义列强共同管理的殖民地。⑥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纷纷组织了抗日义勇军。⑦中共派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1936年,组成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是主要领导人。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林彪、罗荣恒指挥东北解放军首先攻占锦州,截断敌军退路,进而解放东北全境。三、现代史:1、1950-1953年东北人民大力支持抗美援朝战争。一五计划的重点工作工程项目建在东北。主要有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工厂,沈阳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建成大庆油田,出现了艰苦创业的王进喜。4、1984年,辽宁省大连市作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5、1985年,国家把环渤海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西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四省)古代史: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修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春秋战国时期,四川的井盐得到开发。四川成都出土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刻画着宴乐、采桑、狩猎、攻战等多种场面,表现出了春秋战国时期精湛的艺术技巧。秦始皇为统一岭南,在今广西兴安县内兴修灵渠,沟通长江与珠江水系,便利了中原文化与岭南的经济文化交流。秦始皇西南设桂林、象郡、南海进行管辖。两汉时:①西南地区分布着十个不同语言、风俗的少数民族,如夜郎,统称为"西南夷"。②汉武帝时,先后在西南夷地区设郡,曾赐"滇王之印"。③西汉末年,夷人反抗。东汉初,西南夷重新并入汉朝版图。④东汉成都的说唱俑,造型生动活泼。⑤成都是当时的五都一。-109-\n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63年为曹魏所灭。蜀国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积极发展当地经济,加速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西晋末年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四川等地是重要的迁徙地区之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成都平原是重要的产粮区。蜀汉所产蜀锦,遐迩闻名,行销吴魏。临邛的天然气井"深六十余丈",益州的一些城镇、商贸活动较为兴盛。隋唐时,成都是西部著名的商业城市,有"扬一益二"之称,说明了成都工商业地位的重要性。7世纪前期,生活在云南洱海一带的六诏,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其中南诏强大,于8世纪前期,皮罗阁在唐玄宗支持下,统一了六诏,被封为云南王。北宋时,四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13世纪,忽必烈攻占大理,元在西南设四川行省和云南行省。明朝:在今西藏东部、青海西南部、四川西部设朵甘都司管辖。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沿袭元朝统治的办法,实行土司制度。永乐年间,设贵州布政使司,从此贵州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这称为"改土归流",但实行地区有限,西南大部分仍然实行土司制度。清朝:康熙平定三藩之乱,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创造了条件。1726年,雍正帝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地大规模改土归流。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清朝在西南设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四个行省,加强管辖。二、近代史:1、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天京变乱后,石达开率部出走,在四川大渡河陷入清兵包围,全军覆灭而被害。中法战争期间,老将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3、20世纪初,革命党人发动武装起义,孙中山、黄兴领导的镇南关起义影响较大。4、1911年爆发的四川保路运动,给武昌起义的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滇系唐继尧在英、美支持下,割据云南、贵州。而桂系陆荣廷则割据广东、广西。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邓小平在今广西建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5、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红军在遵义会议后,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冲破了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终于到达了陕北。6、1937年12月,国民政府迁往重庆,重庆成为战时陪都。-109-\n抗战期间,国民党在贵州成立了息烽集中营,重庆中美合作所,从事残害共产党员、抗日群众和民主人士的罪恶活动。7、1945年8月,国共两党进行了43天的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习惯上称为旧政协。8、1945年12月1日,国民党特务和军警在昆明西南联大校园,制造了"一二·一血案"。1946年2月,又在重庆制造了"较场口血案"。1946年7月,在昆明连续杀害了李公朴和闻一多,史称"李闻血案"。三、现代史: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进行了挺进大西南的军事行动,相继和平解放了云南、西藏的广大地区。一五计划期间,在西南建成了宝成铁路,从而结束了"蜀道难"的历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在西南新建成昆铁路,1966年成昆铁路主体工程完工。文革时期,建成了贵阳到湖南株洲的湘黔铁路。1、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初,中国援越抗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安徽、四川首先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1984年,广西北海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对外开放。长三角地区古代史:西周时,在今江苏苏州封国为吴。春秋时期,吴越先后在南方称霸,分别定都于今江苏苏州和浙江绍兴。吴王夫差时开凿了连结江淮的运河--邗沟,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运河段。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是春秋后期的霸主。秦末,项羽在今江苏苏州率众起义。两汉时会稽地区出产的葛布,是当时著名的越布,汉光武帝将越布列为贡品,越布因此名贵一时。两汉时,浙江温州一带的越人称为东越。222年孙权在建业(今江苏南京)称王,后称帝。317年司马睿以建康(同前)为都城,建立东晋政权。此后的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先生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史称"南朝"。三国时,孙吴政权征服、招降和笼络越族,使其生活方式与汉族差别不大。吴国培育出八辈之蚕,缫丝质量很高。六朝时期,特别是东晋南朝,三吴地区农业经济最发达。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建业、扬州是有名的造纸中心。隋炀帝时开通江南河,连接邗沟,从而沟通了江淮的三大水系:长江、钱塘江和淮河。-109-\n隋唐时,江南地区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圩田普遍,放火烧山,围湖造田,向山要田对自然生态平衡有所影响。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江南成为粮食重要产地。安史之乱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大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隋唐时期,越州盛产青瓷,尤以秘色瓷最为名贵。扬州是长江流域东端最重要的商业城市,尤其是唐后期,扬州是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长安、洛阳,称之为"天下之盛,扬为首"。造船业、铜镜业等部门较为发达。有繁华的夜市。扬州也是与韩国、日本进行双边贸易的重要港口。明州(今浙江宁波)是造船业中心。1127年,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后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人口曾达到百万。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由北移到南方,江浙成为全国经济重心。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之说。南宋时棉纺业的兴起,标志着棉布逐渐取代麻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元朝黄道婆从海南将黎族人民的先进棉纺织技术带回松江,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江南一批小镇地因此而迅速发展。元朝时,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刘家港(今江苏太仓)是最主要的粮食北运港口,大规模的海运起点。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明,以应天为南京。郑和下西洋出发地主要在刘家港(今江苏太仓)。明朝戚继光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取得抗倭斗争的重大胜利。明代浙江嘉兴使用新式"纱绸机","制造尤工,擅绝海内。"分工细密,江南"织造尚松江,桨染尚芜湖"。明中期以后,江南一些地区的纺织业发展成为手工工场,如苏州地区。这说明稀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清康熙年间,南京出现拥有五六百张织机的丝织工场。南京也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清朝设江苏和浙江两个行省管辖长三角地区。上海属江苏行省。二、近代史:1、鸦片战争中,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在浙江定海,裕谦在浙江镇海,陈化成在上海吴淞。海龄在江苏镇江英勇抗击英军入侵。2、《南京条约》开放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3、鸦片战争后江苏松江、太仓一带的棉纺织业首先受到冲击,"松太布市,销减大半。"东南地区成为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地区。4、上海是外国侵略者最早在中国建立租界的地方。1853年,英法美侵略者借镇压上海小刀会起义之机,夺取了上海海关管理权;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推广到各通商口岸。5、《天津条约》增开了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至此长三角地区的通商口岸达到了四个。6、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名天京。1856年天京变乱,太平天国元气大伤。-109-\n洋务派在上海兴办的主要企业:李鸿章成立江南制造总局(军工)、上海轮船招商局(民用)。民族工业:1866年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后被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1912年荣宗敬兄弟在上海创力了福新面粉公司,此后又经营纺织业,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纺织业资本家。梁启超在上海担任《时务报》主笔期间,发表了《变法通议》等论文。指出实行变法才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7、20世纪初,上海成为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中心之一。8、1912年,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定都南京。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兴起。9、1919年6月后,上海工人罢工,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10、1920年,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成立,陈独秀任书记。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11、1925年5月,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制造了"五卅惨案",引发了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五卅运动。中共领导成立了上海工商学联合会。12、1927年,为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上海工人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第三次起义由陈独秀、周恩来亲自指挥取胜。13、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4月18日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14、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制造"一·二八事变",爱国将领蔡廷锴、蒋光鼐指挥十九路军奋起反抗。国民政府不支持抗战,与日军谈判,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15、1932年底,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上海成立。16、1937年,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史称"八·一三"事变。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表示要"抵抗暴力",随之组织了抵抗日军侵略的"淞沪会战"。17、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18、1938年12月,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日伪在上海成立了"特工总部",残害抗日爱国志士。19、1947年5月20日,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区的学生齐聚南京,联合举行示威,遭反动军警镇压,史称"五二0血案"。20、"文革"期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21、1984年,国家开放上海、南通、宁波等。1985年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1991年开放上海浦东地区。建成了上海宝山钢铁公司。西藏地区古代史:战国到东汉、西羌的几个农业部落陆续进入西藏地区,与当地游牧和狩猎部落融合,成为吐蕃人的祖先,也是今藏族人的祖先。-109-\n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今拉萨),仿唐官制,设置各级官制,建立军事组织,制法律,创吐蕃文字。唐贞观年间,文成公主入藏,带去大批精美手工艺品和生产技术、医药书籍,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发展。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两百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8世纪初,金城公主嫁与尺带珠丹。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相约"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史称"长庆会盟"。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称为宣政院辖地。元政府封西藏地区佛教首领八思巴为"国师",忽必烈请八思巴创制了蒙古文字,称为"八思巴蒙字",密切了蒙藏的联系。明朝设乌思藏都司管辖今西藏地区,设立卫所,任用藏人担任各级官吏;建立僧官制度。整个明代,西藏各教派势力都一心拥护中央政府。清:①清入关前,黄教领袖五世达赖统一了全藏。②清入关后,顺治帝正式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③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中央政府册封。④雍正时,(1727年)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标志着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⑤乾隆年间,建立了金瓶掣签制度,加强了清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二、近代史:1、1888年,英军进攻西藏南部边境,藏族军民坚决抵抗。但清政府求和,规定了西藏地方和哲孟雄(今锡金)边界,后强迫清开放西藏的亚东为商埠。2、1913年,中英两国和西藏地方代表在印度西姆拉开会,企图分裂西藏,遭中方代表拒绝。英国背着中国代表,擅自与西藏地方代表秘密制造了一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把9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英属印度,妄图造成既成事实。然而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和以后历届中国政府,一直没有承认这条非法的边界线。三、现代史:1、1951年,中央同西藏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2、1953年我国政府同印度就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谈判时,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五计划期间,建成了青藏、康藏(今川藏)公路,另建有新藏公路。3、1965年西藏建立自治区。中央人民政府历来重视发展西藏地区。涌现出了杰出的援藏好干部孔繁森。改革开放后基本已建立起电力、建材、采矿、毛纺、制革等许多现代工业企业。-109-\n西北地区前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这是新疆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东汉:重设西域都护,汉明帝时,曾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管辖西域。唐朝: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元朝:察合台汗国在今新疆西部和中亚地区,窝阔台汗国在今新疆、中亚及今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一带。清朝:平定了噶尔丹势力和大小和卓叛乱,设乌里雅苏台和伊犁将军,其中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1878年左宗棠在民众支持下,收复新疆,粉碎了俄英分裂中国的阴谋,1881年,中俄签订《伊犁条约》,收回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加强了新疆国同内地的联系。新中国成立之后,一五计划期间,修建了新藏公路,1955年设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年建设时期修建了兰新铁路。台湾地区1、230年,孙权派卫温等率军浮海至夷洲。2、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3、元世祖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4、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5、1683年,清朝施琅进军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6、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天津条约》把台湾、淡水两地作为通商口岸7、1874年,日本在美国支持下,侵犯台湾,勒索清政府白银50万两8、中法战争中,刘铭传在台湾军民支持下英勇抗击法军。9、1885年,清政府鉴于台湾在国防上的重要地位,设台湾行省,加强管辖。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日本统治台湾长达半个世纪之久(1895-1945年)。此间,台湾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割台斗争。著名的爱国志士有:丘逢甲、徐骧。刘永福的黑旗军也作了英勇抗击。10、1943年,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会晤,签署《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抗日战争结束后,根据《开罗宣言》的精神,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解放战争时期,台湾人民举行了英勇的"二·二八起义"。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退台湾。新中国成立后,美帝国主义敌视新中国,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11、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中国大陆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统一方针,试图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统一。海峡两岸关系有所发展,但仍有曲折-109-\n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一中国历代对外交往的概况秦汉时期:中国空前强大,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影响突破了东亚范围,远及欧洲和非洲。这一时期主要往来仅限于朝鲜、日本、越南等近邻。到东汉晚期才和西亚、欧洲有了直接往来。·特点:以周边国家为主,开始同欧洲往来;有官方、民间等途径,官方是主要参与者;以陆路为主。·史实:同日本、朝鲜有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及人员往来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是这一时期我国外交关系最光辉的表现,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汉武帝以后,开辟了与南海诸岛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水上交通线,即海上丝绸之路东汉时,班超经营西域时,派甘英出使大秦,行至波斯湾未果而还。166年,大秦安敦王朝遣使通汉。这是中国和欧洲直接交往的最早记载。(2)隋唐时期:政治稳定,封建经济繁荣,对外交通发达,长安、洛阳成为国际大都会,政府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在中国居住、任官,和中国人通婚。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远远超过以往各代。·特点:第一,全面开放,影响深远。我国逐步成为东方的经济文化中心。对一些近邻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已经不仅限于一般的来往,而是作为培养人才的中心和经济交流的中心。第二,空间范围大大扩大,除东亚和东南亚外,中亚、西亚、欧洲甚至非洲都已经有比较频繁的商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往来。最显著的如波斯、阿拉伯的使节和商人大量来中国。唐朝时还有一批留居中国不回的波斯人。第三,陆海并举,海运和陆运都很发达。第四:双向交流,·史实:朝鲜:留学生、商旅,学习唐文化、手工技术日本:遣唐使,留学生,重要人物(吉备真备、鉴真),政治制度(大化改新),京都建筑,文字,生活印度:以佛教为纽带,遣使,十进位计数法传到天竺,玄奘和义净西亚:波斯,遣使、国王和商人来华。大食,唐高宗时与中国通使,造纸术传到大食。(3)宋元时期·史实:北宋: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政府在广州等地设市舶司,管理对外事务和贸易征收商税。南宋:与五十多个国家通商(以阿拉伯商人为主);政府采取鼓励外商的政策,在大港口设供外商居住的蕃坊;泉州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指南针传到欧洲。-109-\n辽金:与高丽进行使节贸易,在边境设榷场。元:对外贸易的繁荣超过前代。海船可直通日本、占城各地;在个港口设市舶司,和各国通商互市;与欧洲非洲也有交往,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来大都,列班·扫马到西亚非洲,是我国第一位访问欧洲各国的旅行家;火药通过阿拉伯传到欧洲。·特点: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繁荣,对外航运突飞猛进,尤其是海上运输。第二,(宋元明清时期)出现了一批富有远航经验的国际大游历家。如元朝的汪大渊、明朝的郑和等。同时从阿拉伯、波斯和欧洲来华的大批商人中,也涌现一批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如马可·波罗。(4)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特点:由开放转入闭关,中外联系逐趋中断;开始了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斗争。·史实:郑和下西洋:1405-1433,七次,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政治目的为主,贸易不计经济效益华侨开发南洋:唐开始;明朝大增,传播先进技术文化,促进南洋开发。戚继光抗倭:明政府罢市舶,导致奸商与倭寇勾结,形成倭患;戚家军,台州九捷,与俞大猷合作,1565年基本肃清东南沿海的倭寇。葡占澳门:1553骗取居住权;强行租占澳门;明政府始终掌握着澳门的领土主权。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末荷兰占据台湾;1662郑成功收复台湾;郑氏开发台湾;清政府收复台湾后于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抗击沙俄:康熙时,两次雅克萨之战;1689尼布楚条约二古代与东亚的关系与日本的关系秦汉时期:①徐福东渡的故事;②汉武帝时,日本有30多个小国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③东汉光武帝,汉委奴国王金印;④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人日本。.隋唐时期:①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十多次派出遣唐使;②贸易往来频繁;③突出人物:鉴真和吉备真备;④日本制度文化深受唐朝影响(大化改新以唐制为蓝本;都城的建造完全仿照长安的样式)。⑤日本出土大量的唐币开元通宝。宋辽金元都与日本有频繁的贸易往来明清时期:①东南沿海倭患严重;②明政府罢市舶,导致奸商与倭寇勾结,形成倭患;③戚继光抗倭,1565年肃清倭患;④清朝实行闭关政策。2.与朝鲜关系-109-\n秦汉时期:①秦汉之际,燕、齐、赵人为避战乱,数万人迁居朝鲜;②三韩多次派人赴汉,先后会见汉武帝光武帝;③辰韩引进中国先进文化,被称为秦韩;④双方保持频繁的贸易往来:朝鲜檀弓、果下马等输入中国;中国的铜镜、漆器、铁制工具等输出到朝鲜。隋唐时期:①往来:唐朝的留学生中,新罗最多,最著名的是崔致远。长安等地设有“新罗坊”、“新罗馆”接待新罗商旅。②新罗立国,参用唐朝制度,设立国学,教授儒学;新罗文化带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③新罗3.中华文化圈中华文化圈以中国为中心,包括周边国家日本、朝鲜、越南等,初步形成于汉朝,隋唐时期最终完成。其特点是以汉唐文化为源流向周边传播。周边国家文化以汉唐文化为模本,深深打上中华文化的烙印。三与东南亚、印度半岛的关系与印度半岛的关系汉朝:开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进行频繁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法等西传,印度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人中国。隋唐时期:①互派使节。②以佛教为纽带,天竺遣使唐朝送来郁金香、菩提树。佛教艺术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记数法传到天竺。③玄奘、义净到天竺研究佛学。2.华侨开发南洋南洋:泛指东南亚地区。过程:从唐朝开始,东南沿海一带有很多人到南洋诸岛谋生。郑和下西洋后,更多的中国人迁徙到南洋定居,成为华侨。作用:带去先进工具和技术,对南洋开发作出重大贡献。四古代与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关系陆上丝绸之路开辟条件:①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开辟奠定基础;②西域都护设立,有效地保护了商旅往来;③甘英出使大秦,进一步了解西行路线;④汉朝经济文化繁荣、国力强盛,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敦煌、疏勒、大宛、安息、大秦。意义: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2.海上丝绸之路开辟:汉武帝以后。路线:广东沿海港口(广州等)、印度支那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沿岸、印度半岛南端。唐朝时,经海上“丝绸之路”可到达波斯湾。意义:加强了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问的联系。-109-\n3.郑和下西洋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寻找建文帝。条件:国力强大,造船业发达,天文地理知识进步,罗盘针使用等。过程:1405年至1433年,先后7次,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路线:沿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特点:规模大,历时长。次数多,航程远,抵达国家地区多。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增进了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局限性:目的不是发展海外贸易,没有推动海外贸易新时代的到来。它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造成巨大负担,没有生命力。随着国力衰退,航海壮举便悄然结束。4.与欧洲的关系东汉时甘英出使大秦,行至波斯湾。(2)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者来到东汉。这是中欧直接往来的最早记录。(3)唐朝和东罗马有使者往还,东罗马的医术、杂技传人中国;唐朝的丝绸、瓷器大量运往欧洲。(4)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中国,畏兀儿族人列班·扫马前往西亚、欧洲,成为我国第一位访问欧洲各国的旅行家。(5)西学东渐:16世纪后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传教士来华,把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绘画、音乐等方面著作介绍给中国,又把中国的儒学和道学介绍给西方,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徐光启等与传教士合译西方科技著作,为中国科技注入新的生机。(6)与俄国关系:1685年和1686年雅克萨反击战;1689年《尼布楚条约》。(7)1553年,葡萄牙租占澳门明朝中后期荷兰殖民者占据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5.与中亚、西亚的关系汉朝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铁器、丝绸以及养蚕缫丝技术、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唐朝对外交往密切。隋朝和波斯互遣使节,唐朝时波斯人在中国开设波斯店。唐高宗时,大食与中国通使,持续了一个半世纪。中国造纸术在唐朝时传到大食。元朝时大量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和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长期杂居通婚,形成新的民族回族。六几点认识明朝以前中外关系的特点:①(地位)明以前中华文明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隋唐时代完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中国成为周边地区乃至亚非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②(政策)历代统治者基本采取了对外开放的政策。③(方式)中外关系以互通使节、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为主。-109-\n7.中外经济往来,互通有无   ①西汉:我国丝绸、冶铸、水利技术远播中亚、欧洲。   ②东汉:我国铸铜、制漆工艺传到朝鲜,朝鲜名马等特产运到中国;我国铸铜、制铁技术传到日本。   ③唐朝:朝鲜的人参等输人我国,我国的茶叶等输入朝鲜;波斯的胡椒等输入我国,我国的瓷器等输入波斯;纺织等技术传人大食。   ④北宋:越南占城稻传人我国。   ⑤明朝: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烟草等传人我国;我国的丝绸、瓷器深受西洋各国欢迎。   8.中外文化交流,取长补短   (1)西汉:印度的佛教传到我国。   (2)唐朝:我国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大食、北非和欧洲;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传人日本;高丽乐、中亚舞蹈、西亚宗教传人我国。   (3)南来:我国指南针传到阿拉伯、欧洲等。   (4)元朝:我国的火药和火药武器传人欧洲。   (5)明朝:《本草纲目》《天工开物》流传国外,欧洲水利技术传人我国。   9.睦邻友好,友谊长存   (1)东汉:日本倭奴国王、大秦王派使臣来我国;甘英出使大秦未果。      (2)唐朝:日本、大食、天竺派使者来华;我国派使臣去天竺。   (3)元朝:亚洲、东欧、非洲等地区派使者访问大都。   (4)明朝:郑和访问亚非许多国家,亚非一些国家国王和使臣访问我国。   10.西方殖民者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明清时期,我国开始遭到殖民者侵略。明朝中后期,倭寇侵扰东南沿海,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澳门,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滑军入关时,沙俄乘机侵占我国东北地区的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中国爱国军民进行了英勇的反侵略斗争,如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率军取得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胜利,都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清政府对外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造成了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局面。中国古代史上的一般规律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唐永富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普通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历史的基本规律。这些“一般规律”-109-\n不仅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更是历史学习的金钥匙。掌握了这些金钥匙,学生就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就能强化比较,归纳和概括的意识与能力,就能提高运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本文就中国古代史上的一般规律进行归纳与总结,希望能对高三历史学习及教学有所裨益。不妥之处,敬请指正。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一般规律一、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统一的一般规律(一)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统一的一般原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在我国封建社会,出现过四次大统一的局面,秦汉、西晋、隋唐、元明清及一些局部地区的统一,其出现的原因有其规律可循:1、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是封建国家统一的根本原因。2、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融合的加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加强是基本原因。3、长期的分裂割据混战,人民饱受战争之苦,人民渴望统一是重要原因。4、分裂时期局部统一的实现,为大统一提供了条件。5、前代政权进行的改革,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大统一奠定了基础。6、统一王朝的建立者个人的雄才大略也起了重要作用。以上一般原因前四点可看作是统一的客观因素,后两点可看作是统一的主观因素。同时以上一般原因也可看作是分裂时期孕育着统一的一般因素。(二)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统一的一般影响1、保持了社会的安定。2、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3、加强了民族融合和各地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4、促进了对外交往的发展,对抵御外来侵略,提升国际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5、有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三)中国古代统一能成为主流并维持的一般原因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不断加强。2、儒家的“大一统”思想。3、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4、一批杰出帝王的努力与奋斗(四)对中国古代国家统一的认识1、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2、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3、中国古代统一王朝对后世的影响深远。4、中国古代统一的范围不断扩大。二、中国古代封建国家分裂的一般规律-109-\n(一)中国古代国家分裂的一般原因中国封建社会,出现过三次大分裂,即春秋战国时期,三国、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五代辽宋夏金时期,其出现的一般原因在于:1、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是分裂出现的根本原因。2、地方割据势力的恶性膨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削弱是重要原因。3、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削弱了中央集权。4、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民族矛盾尖锐并激化。5、民族融合不稳定和社会生产力水平不够发达。(二)、中国古代封建分裂割据给社会造成的一般影响。1、影响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2、影响人民的生产和社会生活。3、阻碍生产力的发展。4、各民族融合不断加强。5、封建生产方式不断向边疆扩展。6、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对我国古代封建国家的分裂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而应作具体的分析,既要分析国家分裂给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也要看到国家分裂过程中历史的客观发展。三、中国古代封建治世局面出现的一般规律(一)中国古代封建治世局面出现的一般原因中国封建社会曾出现过许多盛世局面,教材中提到的有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之治及康乾盛世等,这些治世局面出现的一般原因在于:1、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提供了较好的社会环境。2、新王朝的建立者体验了农民战争的威力,吸取前朝覆亡之教训,注重调整生产关系和统治政策。3、统治者初履皇位和个人特有的经历,致使其有较好的个人政治品质。4、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融合的加强,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5、对外关系的发展,中外交流加强的作用。6、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7、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生产活动。(二)对中国古代封建治世局面的一般认识1、作为盛世景象下的劳动人民相对于其它时期而言,生活状况的确有些改善,剥削也有所减轻。2、在封建治世之下,仍存在严重的封建剥削和压迫,并在特定地区和时期存在社会矛盾激化的情况。-109-\n3、治世实质是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的结果,并不能消除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四、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一般规律(一)、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一般原因在整个封建社会中,每一封建王朝,无时不处于治乱兴衰交替的周期中,这是任何封建统治阶级都逃不脱的。中国封建王朝衰亡的一般原因在于:1、是封建统治阶级腐败的必然结果。如皇帝腐朽、重用奸佞、宦官、外戚专权。2、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和割据性。3、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削弱其统治。4、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不能解决的锢疾。5、自然灾害往往加剧衰亡。6、农民起义往往直接导致王朝的瓦解或灭亡。(二)、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一般影响1、频繁的王朝更替使社会发展的进程一次次被打断,严重影响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某些新建立的朝代,由于统治者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五、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一般规律(一)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一般含义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2、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而言,其特点是地方必须严格服从中央。(二)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出现和发展的一般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建立于封建经济基础上的,客观上适应了地主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需要。1、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以保障封建经济的发展。2、封建地主阶级为维护统治,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镇压农民的反抗,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3、分散的个体小农,也需要仰仗政治上强大的力量,以稳定社会、抵御外敌和抗击大的灾害。(三)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一般核心皇权至高无上和地方服从中央(四)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一般矛盾1、皇权与相权的矛盾2、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五)中国古代解决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矛盾的措施的一般特点1、不断完善制度来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109-\n2、通过分散或废除相权来加强皇权。3、通过削弱或分散地方权力来加强中央集权4、通过集中军权来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六)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和演变的一般特点1、国家政权机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2、君主的权力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愈益强化。3、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不断趋向解决。(七)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一般评价1、在封建社会前期主要起进步作用,其一般表现为:(1)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有利于维护国内政局的稳定,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3)有利于政府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文化建设(4)有利于推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2、在封建社会后期主要起消极作用,其一般表现为:(1)经济上: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为受到压制和打击。(3)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的进步。六、中国古代改革的一般规律(一)、中国古代改革的一般类型中国古代王朝所进行的改革按照原因和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1、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2、促进旧社会形态向新社会形态转化的改革。3、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变法4、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的改革(二)、中国古代改革的一般原因。1、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需要。2、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的需要。3、缓解危机,巩固统治的需要。4、少数民族为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封建化进程的需要。(三)、中国古代改革的一般内容。1、政治上:着重建立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09-\n2、经济上:①调整土地所有制关系。如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②调整产品的分配,如赋税制度。③调整人与人的关系。3、文化上:加强思想控制,从而巩固政治统治。4、军事上:改革军事,增强战斗力,集中军权。(四)、中国古代改革的一般实质确立或调整生产关系。(五)、决定改革成败的一般原因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2、改革派和反对派力量对比的大小3、是否讲究改革的策略和技巧,4、是否注意用人。5、改革措施是否切实可行。(六)从中国古代改革中得出的一般启示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2、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3、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人民愿望的进步改革,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4、改革总会触及一些既得利益者,因而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5、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用人要得当。6、中国古代勇于改革的政治家、改革家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学习。七、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一般规律(一)、中国古代农民战争发生的一般原因。1、人祸:统治者的腐朽,土地兼并严重,导致阶级矛盾尖锐。2、天灾:自然灾害往往成为诱因。(二)、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一般结局。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者,不可能建立新的经济制度,其最终结局是失败,一般结局在于:1、被封建政权镇压,如黄巾起义。2、被封建地主阶级利用,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如隋末农民战争。3、农民起义领袖蜕变为封建统治阶级,如秦末农民战争中的刘邦和元末农民战争中的朱元璋。(三)、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一般影响1、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打击封建统治阶级,推翻或改造了相对腐朽的封建统治,一定程度上改造了封建生产关系,推动了封建生产力的发展。2、农民起义和战争大大震撼了封建统治阶级,迫使其作出让步,对统治政策作某些调整。-109-\n3、农民起义对生产也有一定破坏作用,频繁的农民起义也打断了封建化的正常进程,使已正常发展的封建进程又重新回到了原先的起点,从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之一。中国古代经济史上的一般规律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原因社会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原因有:1、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是前提条件。2、统治者吸取前代覆亡教训和巩固统治的需要,调整统治政策,重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3、新的社会制度或经济制度的确立与推行。4、统治者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各地区长期友好的经济交往,有助于经济的发展。5、统治者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助于经济的发展。6、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创新与提高。7、前代的基础。8、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9、中国古代一些杰出政治家、改革家的努力。上述因素中,对某一朝代而言,可能有两种或多种因素起作用,要根据某一朝代的实际而定。二、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表现纵观中国古代史六个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其结构呈现出相同的规律,大致分为四个部分。1、农业的发展。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和城市的发展。4、对外贸易的发展。三、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1、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一般原因。(1)中国历代封建政府采取最基本的经济政策都是重农抑商,历代中央政府出台了许多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2)统治者注重调整生产关系,使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劳动时间及在一定程度减轻剥削,如对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的调整。(3)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创新与提高。(4)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109-\n(5)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6)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性著作的指导。(7)天文历法的发展,有利于农时的安排。(8)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2、统治者重视农业的一般原因。(1)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其统治。(2)农业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源泉,又是国富力强的标志。(3)农业的发展也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4)农业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3、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表现(1)农作物品种的培植、推广和引进(2)农业生产工具的发明与改进。(3)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农产量的增多。(4)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5)土地的进一步开发。(6)人口数量的增加。(7)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和区域化。4、农业发展的一般影响(1)农业的发展是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2)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无农不稳”。(3)对自然环境有一定的消极影响。(4)农业的发展为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5)农业的发达有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四、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一般规律1、手工业发展的一般原因(1)农业和商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2)手工业生产工具的发明。(3)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与提高。(4)统治者对手工业品的需求。(5)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如造纸术、印刷术的发展推动了造纸业和印刷业的发展。(6)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也有助于手工业的发展,如丝绸、纸张、瓷器的大量出口。2、手工业发展的一般表现。(1)纺织业(2)陶瓷业(3)冶铸业-109-\n(4)造船业(5)造纸业(6)制漆业3、对手工业发展的一般认识(1)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但手工业的发展受农业的制约。(2)官营手工业、城市手工业和农村家庭手工业三者相结合,但官营手工业处于支配地位。(3)唐宋至明清时期,城市手工业有较大发展,规模扩大,技术更先进,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的繁荣。(4)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使手工业的发展具有落后性。(5)手工业商品化趋势增强,明中后期在以生产商品的目的纺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五、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一般规律1、商业发展的一般原因(1)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基础(2)水陆交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重要条件(3)各民族各地区经济交往有助于国内商业的发展。(4)统治者开放的对外政策,促进了中外经济交流的加强,有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2、商业发展的一般表现(1)水陆交通的发展(2)市场的扩大(3)货币的统一和使用量的增大。(4)商人的增多(5)城市商业的发展及商贸城市的出现(6)商品经济不断向农村延伸,如隋唐的草市和明清江渐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的蓬勃兴起。3、商业的一般影响(1)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2)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从而促进了封建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以及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3)有助于加强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4)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助于对外关系的进一步发展。(5)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封建自然经济(6)促进了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市俗文学不断发展4、阻碍商业发展的一般原因(1)统治者重农抑商的传统经济政策制约。(2)农业、手工业发展程度的制约-109-\n(3)战乱频繁,政权分立,社会动荡(4)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遏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5、对城市商业发展的一般认识(1)商业的发展状况与政治局势有密切联系(2)对政治中心的依附性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减少,日益突出生产性和商业性。(3)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商人的地位也日益改善。(4)重农抑商的政策没有根本改变。(5)尽管商品经济的活力逐渐增强,但在封建社会中,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地位。六、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影响1、从政治上看有助于巩固统一和统治者的统治,有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2、从民族关系上看,有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3、从对外关系上看,有助于对外关系的进一步发展。4、从文化上看,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七、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中得出的一般启示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2、正确的政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3、先进科技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4、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是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5、人民群众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体。八、中国古代环境问题的一般规律1、造成古代环境问题的一般原因(1)封建社会以农立国,农业只能扩大耕地面积,从而导致过度开垦。(2)土地集中,土地兼并严重,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地关系紧张,只有通过开荒这一形式才能予以解决。(3)大多数统治者漠视环境,不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2、中国古代环境问题给我们的一般启示。(1)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2)要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搞多种经营。(3)要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做到经济、环境、人口可持续发展。(4)要培养人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要依法治理环境。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史上的一般规律一、中国古代统治者处理民族关系的一般政策1、战争-109-\n2、和亲3、册封4、管辖5、会盟(和约)二、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一般表现形态中国古代民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以战与和的形态表现出来,但和平形态是主要形式。1、战争形态:(1)、民族掠夺战争;(2)、民族征服战争;(3)、平定民族叛乱的战争(4)、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起义2、和平形态:(1)、和亲(2)、边境贸易(3)、会盟三、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一般规律1、民族融合的一般含义:(1)、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上讲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2)、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上讲是游牧向农耕文明的转化。2、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一般途径(1)、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2)、统治政策的强制推进(3)、政权之间的和好作用(4)、各族人民共同反抗压迫剥削的斗争(5)、长期的物质、文化交流(6)、民族间杂居并互通婚姻,巩固了民族融合3、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一般特点(1)、团结友好是主流(2)、中心内容是扩大先进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是少数民族政治上的封建化、经济上的农耕化。(3)、民族融合促进了国家统一,国家统一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民族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4)、各民族的特点、优点的融合,不断地充实和丰富了中华民族这个统一体。4、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一般意义(1)、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109-\n(2)、有利于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3)、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4)、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5、对中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一般认识。(1)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始于南北朝时期,以后在封建社会各阶段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突出。(2)少数民族实现封建化都是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3)少数民族建立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首先自身封建化是前提条件。(4)少数民族实现封建化的客观作用是加快了本地区、本民族的历史进程,促进了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作出了贡献。四、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一般认识1、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2、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不同于中华民族与外来侵略的战争,不具有侵略和反侵略的性质,但有正义和非正义、进步性和反动性之分。3、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构成了我国民族史上的主要内容。4、少数民族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对祖国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5、凡存在于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关系史的范围,他们所建立的政权都是中国政治史的内容。五、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的一般原因1、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先进、国力强盛,是对外关系发展的根本原因。2、政府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是必要条件。3、对外交通畅道。4、交通工具不断改进,航海技术的提高。六、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一般目的1、维护国家统一和巩固封建统治。2、传播中国文化,宣扬中国声威,扩大在海外的影响,树立大国形象。3、发展贸易,丰富经济生活,互通有无。4、学习外国文化,丰富中国文化生活,促进社会进步。七、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的一般途径1、通过官方和民间的贸易。2、官方派遣使节和留学生。3、文化交流,尤其是宗教传播。4、战争。-109-\n八、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一般特点1、总体上统治开明,积极开放,明清时期逐渐走向闭关自守。2、水陆交通便利,范围广泛。3、内容逐渐丰富,全面双向。4、兼收并蓄,有来有往。5、有战有和,和是主流。6、相互促进,影响深远。九、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的一般影响1、有利于中国先进政治、经济、文化的外传,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2、有利于吸取国外先进的经济文化成果,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3、有利于增进中外双方的联系和友谊。4、有利于周边国家的进步与发展。5、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十、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一般特点。1、对华政策由开放到闭关自守。2、先陆路贸易为主,后海路贸易为主。3、官方贸易不以赢利为目的,而以加强友好往来为主。4、外贸伴随着文化交流。5、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十一、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给我们的一般启示1、对外开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和民族落后。2、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与促进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适者存,逆者亡。3、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4、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往的主流,说明我国古代人民是爱好和平,崇尚友好的人民。十二、中国古代人口迁徙的一般规律(一)中国古代人口迁徙的一般类型1、少数民族内迁2、北方人民南迁3、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4、华人外流5、外族内流-109-\n(二)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一般原因1、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落后和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2、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方人民南迁。3、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4、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也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5、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黄河流域长期开垦,生态破坏严重,诸多北方人民南迁至长江流域。(三)中国古代人口迁徙的一般意义1、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2、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3、有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4、改变了中原人口过于集中的状况,人口分布趋于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5、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了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6、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发展中国做出贡献。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般规律一、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般原因1、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2、统治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3、经济发展或繁荣为文化的繁荣奠定物质基础。4、各民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相互交流、融合。5、对外交流频繁,吸收了外来文化成就。6、继承了前代文化的成就。7、古代学者的艰辛努力。二、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般表现1、科学技术2、哲学与宗教3、文学4、艺术三、中国古代科技的一般规律(一)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一般原因1、经济发展为科技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2、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提供了较好的社会环境。3、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109-\n4、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有利于科技文化的正常交流与发展。5、民族融合,加强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发展。6、前代科技文化成就的基础。7、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和组织。(二)明清时期中西方科技的一般差别1、内容上,中国在科学上的主要成就属于应用科学,西方科学家研究的重点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探索。2、研究方法上:中国主要采取传统的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西方科学家则注重实验方法。(三)明清时期中国科技文化落后的一般原因1、腐朽的封建制度和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2、封建闭关政策既使中国失去了外贸主动权,更隔绝了中外文化的交流。3、明清教育的落后4、明代的八股取士制度与清代的“文字狱”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使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失去了政策支持。(四)西方科技在近代领先的原因1、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积累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动力。2、文艺复兴运动和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3、资产阶级革命浪潮不仅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了资产阶级文化,并且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4、工业革命使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五)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与局限给我们的一般启示。1、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搞上去,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2、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3、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鼓励知识创新。4、要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四、中国古代宗教的一般规律(一)中国古代宗教得以产生、传播的一般原因1、社会动荡不安,长期战乱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为宗教的流行提供了土壤。2、宗教教义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为苦难中挣扎的穷苦百姓找到了一条精神解脱的道路。3、适合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统治者提倡。(二)中国古代宗教对中国古代社会的一般影响-109-\n1、政治上:被封建统治者用来麻痹人民维护封建统治。2、经济上:佛教盛行曾使农村劳动力大减,同时僧民众多,使国家税收减少,影响社会经济发展。3、民族关系上:佛教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4、思想上:宋代以后,宗教思想渗入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对中国思想界影响深远。5、对文学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历代农民重要起义表朝代农民起义名称起义领导人起义时间起义地点起义事略秦朝秦末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7月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①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攻占陈县,陈胜自立为王,建立张楚政权。刘邦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8月沛县(今属江苏)②起义军进攻荥阳及关中,直抵咸阳附近的戏(今陕西临潼东)。秦将章邯率几十万大军反扑。12月,陈胜被叛徒庄贾杀害。项羽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9月会稽(今属苏州市)③公元前207年,项羽领导德起义军在巨鹿消灭秦主力。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德起义军攻占咸阳,灭秦。经四年楚汉战争,项羽战败自杀。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政权。西汉西汉末年农民起义王匡、王凤公元17年(天凤五年)绿林山(今属湖北大洪山)①公元17年,王匡、王凤在湖北绿林山起义;18年,樊崇领导赤眉军在山东成昌大败王莽军。②23年,绿林军在昆阳以八九千人击溃号称百万的王莽军。并乘胜攻入长安,推翻王莽政权。樊崇公元18年(天凤五年)莒县(今属山东)③25年,豪强地主刘秀夺取农民胜利果实,建立了东汉政权。东 汉黄巾军起义张角184年(灵帝中平元年)2月洛阳①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利用“太平道”把几十万农民组织成三十六“方”。宣传“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张角和弟子秘密约定在甲子年(184年)三月五日,各地同时起义。由于叛徒告密,提前于当年二月起义。-109-\n起义军多次打败敌人进攻,不幸张角病死。在东汉官军和各地豪强地主武装联合镇压下,经过几个月战斗,主力黄巾军失败,但各地起义军仍坚持战斗三十多年。在黄巾起义打击下,东汉政权瓦解了。②起义迅速攻占河北许多郡县,黄河南北和长江流域,人民纷纷起义响应。起义军包围洛阳,屡次打败东汉官军。起义军头包黄色头巾,故称“黄巾军”。③起义军多次打败敌人进攻,不幸张角病死。在东汉官军和各地豪强地主武装联合镇压下,经过几个月战斗,主力黄巾军失败,但各地起义军仍坚持战斗三十多年。在黄巾起义打击下,东汉政权瓦解了。西晋西晋末年流民起义李特301年(惠帝永宁元年)绵竹(今属四川)①流民推举巴氐人李特为首领,在四川绵竹起义,屡败官兵,各地流民起义纷纷响应。张昌303年(惠帝太安二年)安陆石岩山(今属湖北安陆)②李特牺牲后,各地流民起义延续了几十年,这些起义先后被镇压。但西晋统治阶级也在流民起义打击下摇摇欲坠。东晋东晋农民起义孙恩399年(东晋安帝隆安三年)海岛①孙恩在海岛领导起义,攻破上虞(今浙江上虞),杀县令,声势大振。八郡农民纷纷响应。孙恩自称征东大将军,率起义三次渡海登陆,与东晋军作战,最后一次不幸失利,孙恩投海自杀。②孙恩起义失败后,余众数千人由其妹夫卢循率领继续战斗。攻占番禺,自称平西将军,建立农民政权。卢循403年(东晋安帝元兴二年)海岛③-109-\n起义军趁刘裕北伐南燕之机,分两路北伐,打败晋军,直逼建康(南京西北),刘裕灭燕后,急速回援建康,后卢循为刘裕所败,赴水而死,农民起义失败,这次起义坚持斗争12年,遍及东晋全境,基本上动摇了东晋统治。南北朝北魏北方各族人民大起义破六韩拔陵523年(孝明帝正光四年)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东北)①匈奴人破六韩拔陵领导北部边镇军民在沃野镇起义,屡败官军。两年后,由于寡不敌众,起义失败。葛荣525年(孝明帝孝昌元年)定州左人城②525年,河北各族人民在上谷(今北京延庆)起义。528年后,逐渐集中在葛荣领导下,发展到几十万人,由于领导轻敌,兵力分散,起义惨遭失败,葛荣被俘牺牲。但起义沉重打击了鲜卑贵族,扫荡了汉族地主势力,动摇了北魏统治,在战斗中加深了各族人民了解,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隋朝隋末农民起义王薄翟让李密窦建德杜伏威611年(隋炀帝大业七年)长白山(今山东章丘境内)①611年,王薄在山东长白山起义,各地响应,汇成三支:李密、翟让的瓦岗军;窦建德的河北起义军和杜伏威的江淮起义军。②616年,瓦岗军在荥阳大败隋军,第二年,占领兴洛仓,开仓散粮,扩大队伍。③618年3月,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宇文化及杀死,隋灭亡。④618年5月,李渊夺取农民起义胜利果实,在长安建立唐朝。唐 朝唐末农民起义裘甫859年(宣宗大中十三年)浙东①859年,浙江裘甫领导起义,起义军以剡县为中心,建立农民政权,历时8个月,起义失败。庞勋868年(懿宗咸通九年)桂林②868年,庞勋领导的桂林戍兵起义,队伍发展到20万人。胜利的形势使庞勋骄傲起来,影响了军心,削弱了力量,再加上唐军三面进攻和内部将领叛变投唐,庞勋壮烈战死,起义军被镇压下去。王仙芝875年(僖宗乾符元年)初长垣(今属河南)③875年初,王仙芝在河南长垣起义,878年2月王仙芝兵败被杀。黄巢875年(僖宗乾符元年)6月冤句(今属山东曹县)④-109-\n875年6月,黄巢率众在冤句响应起义,起义军采取“避实击虚”的方针,展开流动作战,入安徽、浙江,攻占广州。后又渡过长江、淮河,转战各地,攻占洛阳,长安建立“大齐”国,镇压大贵族、大官僚。唐僖宗逃到四川,集中残军和地方武装反扑。黄巢部将投敌,884年6月,黄巢在泰山兵败自杀,余部继续战斗多年后,才最后失败。北宋北宋农民起义王小波993年(太宗淳化四年)春青城(四川灌县南)①993年,王小波、李顺在四川青城起义,提出“均贫富”口号;第二年,占领成都,建立大蜀政权,控制四川部分地区,坚持斗争到995年春,最后失败。李顺993年(太宗淳化四年)12月青城宋江1119年(宣和元年)梁山泊(今山东梁山)②1119年,宋江在北方领导人民起义,起义军在河北、山东、河南一带沉重打击了北宋军队,由于北宋统治阶级残酷镇压,1121年夏,起义军失败。方腊1120年(徽宗宣和二年)10月9日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③1120年10月,方腊在浙江睦州起义。起义连破浙江、安徽、江西一带六州五十二县,杀死贪官污吏。后由于粮食和武器缺乏,退到睦州青溪县的岩洞,最后失败。南宋南宋农民起义钟相、杨幺1130年(高宗建炎四年)2月17日湖南洞庭湖一带 钟相、杨幺1130年2月在湖南洞庭湖一带起义,提出“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建立“大楚”政权,1135年6月杨幺被俘,惨遭杀害,起义失败。元朝元末农民起义刘福通韩山童朱元璋1351年(顺帝至正十一年)1月颍州(今安徽阜阳)①-109-\n刘福通、韩山童在黄河下游和淮河流域一带酝酿起义。由于泄密,韩山童遇害,刘福通于1351年5月在安徽颍州起义。徐寿辉、郭子兴及张士诚等起义响应。刘福通领导的起义军,迅速发展到几十万人。他们因头裹红巾,故称红巾军。1355年(至正十五年)2月,刘福通在亳州建立政权,国号“宋”。徐寿辉建立天完农民政权。各地起义军摧毁元的地方政权,捕杀官僚地主,废除租税徭役,开仓救济贫民。但在官兵和地主武装联合进攻下,由于起义军缺乏统一指挥,力量分散。1363年,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失败。②朱元璋利用农民战争的力量,消灭了割据势力,统一长江中下游,于1368年灭元朝,建立了明朝。明  朝葛贤抗税起义葛贤1601年(万历二十九年)6月初苏州①为了抗议苛捐杂税,在明朝后期,有几十个城市爆发了城市人民反税监的斗争,这是资本主义萌芽在政治上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的新现象。1601年初,苏州机工在葛贤的领导下,包围税署,打死税吏,吓得税监逃跑。由于许多城市人民的斗争,明政府被迫撤回全部税监。明末农民起义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1628年(崇祯元年)陕西安塞苏州②1628年陕西北部(安塞)农民起义,各地响应,涌现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起义领袖。1635年,起义军十三家七十二营的首领在河南荥阳开会。打破官兵围剿计划。③1636年,高迎祥牺牲后,李自成为闯王。转战陕西、甘肃、四川、湖北、河南一带。张献忠活动于湖北、四川一带。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口号,受到城乡人民的拥护。1643年,在襄阳建立政权,第二年初,定国号为“大顺”。④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明朝灭亡。不久,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在满汉地主联合镇压下失败。⑤1644年,张献忠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后清兵入四川,张献忠牺牲。李自成、张献忠牺牲后,起义军继续坚持抗清二十多年。清   苗民起义石柳邓1795年(乾隆六十年)2月贵州铜仁府(今贵州铜仁县) 1795年正月,铜仁府石柳邓首先领导苗民起义,接着各寨苗民响应。苗民起义虽然时间长,对清统治者严重打击,但力量分散,缺乏统一领导,终被清政府残酷镇压下去。-109-\n   朝白莲教起义王聪儿1796年(嘉庆元年)正月湖北荆州 1796年正月,湖北荆州一带白莲教首先起义,附近流民纷纷响应。白莲教起义的女英雄王聪儿被推为襄阳起义军的首领。起义军转战湖北、陕西、四川一带。势力发展到几十万人,坚持斗争九年。清政府用了一亿多两白银和军费,消耗了大量兵力,才把这次起义镇压下去。天理教起义林清李文全1813年(嘉庆十八年)河北大兴县河南滑县 1813年,在河南、山东、河北地区的白莲教起义失败后不久,又爆发了天理教起义,领导人林清、李文全,同河北、山东其他天理教首领约定在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十五日,同时起义,攻占北京,不久起义机密泄露,起义军与清军战斗,因势力单薄,退出皇宫,起义失败。小刀会起义刘丽川1853年(咸丰三年)9月上海 上海小刀会于1853年9月在刘丽川领导下起义,占领上海县及附近各县,到1855年2月,在清军和英法侵略武装的联合镇压下失败。天地会起义陈开李文茂1854年(咸丰四年)7月广东佛山镇 1854年7月广东天地会首领陈开率众在佛山起义,李文茂响应。在短短二三个月内,起义军就攻克府、县、州城四十余座,并围攻广州城长达半年之久,使中外反动势力十分惊恐不安。1855年6月攻下浔州府(今桂平)建立“大成”国。其后大成国起义军攻占府州县城数十座,发展到数十万人,一度控制了大半个广西。1861年,由于兵力分散,缺乏统一领导,起义失败。捻军起义张乐行1855年(咸丰五年)8月安徽蒙城雉河集(今涡阳) -109-\n捻军是有北方农民秘密组织发展而来的,活跃在安徽、河南、山东西南和江苏北部一带,以破产农民、游民等为主要成份。1853年捻党首领会集于安徽蒙城雉河集(今涡阳)推张乐行为盟主,开始有统一的指挥领导,称捻军。太平天国失败后,捻军成为北方农民反清斗争的主力。捻军和太平军余部联合作战,一直坚持到1868年。苗民起义张秀眉李文学杜文秀 1855年(咸丰五年) 1856年(咸丰六年)贵州 云南哀牢山 1855年,贵州苗民在张秀眉领导下起义,汉、布依、侗等族人民纷纷参加。1856年,云南哀牢山区彝族人民在李文学领导下起义。同年,杜文秀领导回民起义,攻克大理,建立政权。各地各族人民的反清斗争,由于没有统一的领导,结果在清军残酷镇压下,先后失败。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洪秀全1851年(咸丰元年)1月金田村(今广西桂平境内)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1851年1月1日在金田村起义,9月占领永安,分封诸王。1853年3月占领南京,改为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发动北伐、西征。捻军、小刀会起义响应,形成第一次革命高潮。1856年9月1日杨韦事变,韦昌辉叛乱,石达开分裂,力量削弱。后期陈玉成、李秀成、洪仁胂婢蕉罚?861年安庆失陷。在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下,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失败。-109-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