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9 MB
- 2022-08-3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目录专题一: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结构的变化专题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题三:古代对外关系专题四:监察制度专题五:军事制度(包括兵民合一的制度)专题六:民族关系专题七:中国古代的土地和赋税制度专题九:中国古代发生的巨大战事分析专题十一: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专题十二:中国现代化(近代化)问题专题十三:中央地方行政制度与文化专制主义政策专题十四:资本主义萌芽专题十五:朝代问题专题十六:近代现代中国外交专题十七: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专题十八:(一)农业发展线索专题十九:我国古代“治乱兴衰”专题二十:第三讲 中国古代的人口与人口迁移专题二十一:中国古代经济总论专题二十二: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专题二十三:三农问题专题二十四:杰出帝王将相的政绩与评价专题二十五:列强侵华史(1840~1953)专题二十六:明清加强少数民族管理的制度:专题二十七:少数民族政权的制度:专题二十八:士族制度的形成、鼎盛和衰落(魏晋南北朝)专题二十九:手工业发展线索专题三十:统一与分裂问题394\n专题一: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结构的变化一、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一)近代前期矛盾的变化1、第一阶段(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本阶段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这社会两大矛盾互相转化,更迭地起主导作用。先是民族矛盾,主要是英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居主导地位;后是阶级矛盾,即封建主义和中国人民大众的矛盾占主导地位。1840年前后,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崛起,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而当时中国在清朝的统治下,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衰落,社会矛盾尖锐,危机四伏。为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市场,英国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英国的殖民扩张要求和清政府的闭关自守政策,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战前,这种矛盾集中在鸦片问题上。因此,围绕鸦片问题上的矛盾和冲突,直接引发了战争的爆发。而英国资产阶级及其政府蓄谋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则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战争是以清政府的失败宣告结束的。随着《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开始丧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则利用侵略特权,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所以,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原来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从此,中国进入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人民肩负着反对外国侵略、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鸦片战争以后,英法不满足于既得利益,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大门,扩大侵华权益,制造借口,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这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故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不仅没有解决中外民族矛盾,反而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太平天国运动由此爆发。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完成战争赔款,加紧搜刮人民;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也乘机勒索盘剥百姓。不堪忍受煎熬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因此,随着鸦片战争的结束,国内的阶级矛盾,即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迅速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一度激化了的中外民族矛盾,暂时缓和下来,退居于从属的地位。所以,太平天国运动主要打击的目标是清政府。2、在第二阶段(19世纪60年代至1901年)本阶段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经过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双重打击,清政府调整了统治政策,奉行“中外和好”,以共同镇压人民革命。实行两项举措:一、设立总理衙门,管理外交;二、推行洋务运动,以求“自强”。但好景不长,“中外和好”394\n的局面,一次又一次地被打破。随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早在60年代,西方列强通过总理衙门的设置,逐步控制了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向帝国主义过渡,它们加紧了对中国邻邦和边疆地区的侵略,造成了中国的边疆危机。80年代,法国占有越南,签订《中法新约》。90年代,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完成,同时加强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列强强占以重要港口为中心的“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在瓜分狂潮中迟来一步的美国,为自己的长远利益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就是由于列强侵略的步步加剧,并不断地提出新的特权要求,中外“和好”合作的局面被打破了,先后出现了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顽固派支持、利用义和团对抗列强;列强组成八国联军侵华。此时的清政府已丧失抵抗能力,“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在这一阶段,清政府与列强的关系经历了“和好”到再对抗,最后完全投降的过程。面对列强的侵略和瓜分,中国社会各阶级、各种政治力量都作出了反应。广大爱国官兵为捍卫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尊严,前赴后继,奋起抵抗。在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涌现出不少的民族英雄。为维护清朝的统治,地主阶级的洋务派,试图“师夷长技以自强”,推行洋务运动。19世纪末,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把学习西方文化和抵抗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结合起来,推动维新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运动。此时,光绪帝出于夺取最高权力和不作“亡国之君”的意图,启用维新派实行变法。“百日维新”刚结束,作为民族矛盾总爆发的义和团运动,在山东揭开了序幕。“扶清灭洋”的口号,既集中体现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性及阶级局限性,又突出反映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矛盾的激化。帝国主义组成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采取先“抚”后“剿”,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以上事实从不同角度说明,在第二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外国资本主义(以后发展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确立,就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侵华政策的制定,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侵略,以及中国社会的发展,清政府的对策和人民的探索、抗争,诸种因素合力的结局。3、第三阶段(20世纪初到1919年)本阶段是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上。《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完全投降了帝国主义,成为依靠帝国主义、维护封建统治的“洋人朝廷”;而帝国主义也调整了侵略政策,“以华治华”,利用清政府作侵略工具,由军事侵略转变为较“温和”、隐蔽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的侵略。与此同时,清政府的重要税收来源(如海关、常关和盐税),都成了赔款的担保,国家财政日益困难,于是更加紧了对人民的搜刮。因此,国内的阶级矛盾更加尖锐。这就使得人民大众与清朝统治者的矛盾又上升,居于主导地位。这种高涨的反清情绪,把资产阶级革命派推上了政治舞台。20世纪初,在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的基础上,各地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随之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它提出了完整的革命纲领,以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国为己任。同盟会一方面开展与保皇派的论战,一方面组织、发动多次武装起义,把斗争矛头直接对准清政府,促进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为应付严重的国内危机,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但结果适得其反,它削弱了清政府自身的统治基础,引发了革命大风暴的来临。此时,立宪派在四川组织保路运动。革命派利用保路运动创造的有利时期,发动了武昌起义。武昌起义的成功,成为向清朝封建统治总攻击的突破口。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以上事实告诉我们: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集中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政府的对立和抗争上。394\n辛亥革命只是赶走了清朝皇帝,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军阀的官僚统治,代替了清政府的皇帝贵族的专制统治。从此,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的统治时期。北洋军阀的统治暗无天日,对外出卖国家主权,对内专制独裁,人民怨声载道。帝国主义又先后以袁世凯、段祺瑞作为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这时中国国内的阶级矛盾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其斗争的焦点是共和与反共和、真共和与假共和的斗争。这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继续较量。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先后掀起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反映在思想、文化上,则是稍后的新文化运动。(二)第二阶段1、第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和国民大革命时期(1919年5月至1927年7月)。北洋军阀与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时期(从1919年5月至1923年底),这一矛盾集中反映在五四运动和中共“二大”制定的纲领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帝国主义分赃会议,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引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慑于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的声威和压力,北洋军阀政府被迫罢免曹、章、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没有在“和约”上签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成为列强争夺的重要目标。华盛顿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沿用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中国的盟的。这样,中国又回到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操纵下,中国各派军阀展开更为激烈的争夺,引发多次大规模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中国政局陷入极度的混乱之中。严酷的现实使中国共产党开始认真分析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中共“二大”指出,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的革命。根据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简言之,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可见,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在北洋军阀统治集团身上,而帝国主义则是它的总后台,是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在国民大革命时期,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称北伐战争时期(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中国仍处于北洋军阀的统治之下,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表现为北洋军阀统治集团与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中国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列强的压制。在帝国主义策动下,军阀混战继续扩大,战火弥漫全国大多数省份。“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愿望。在这种形势下,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勃然兴起。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针对社会问题明确提出:对内要打倒军阀,召开国民会议;对外要“推倒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作为国民大革命高潮的北伐战争,同样以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为目的。五卅运动,掀起了反帝斗争的新高潮。“三•一八”惨案,表明段祺瑞执政府与帝国主义公开勾结,镇压人民。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个军阀。它的胜利进军,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帝国主义公开干涉中国革命,先后制造“万县惨案”、“一•三惨案”和“南京惨案”。中国人民给予坚决回击,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可见,在北伐战争时期,尽管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北洋军阀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但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也是社会主要矛盾之一。当时在民主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特别是争夺军队领导权的斗争异常尖锐;在中共党内正确路线与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的斗争亦十分激烈。但它们受制于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北洋军阀与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被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是次要矛盾。394\n2、在第二阶段,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共产党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但从1931年至1937年,随着日本侵华的步步加深,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成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大革命失败后,出现了国共政权对峙的局面。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标志着国民党一党专政统治的建立,国民党新军阀代替了旧军阀的统治。改组后的国民政府继续北伐。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北洋军阀最后退出了历史舞台。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内残酷压迫、剥削人民,对外依附于美、英帝国主义。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中国共产党继续高举革命旗帜,进入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时期。“八七”会议纠正了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则是这一时期的开始,为创建人民军队、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找到胜利之路。到1930年夏,全国先后建立了十几块根据地。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颁布《宪法大纲》维护工农利益。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四次反革命“围剿”,红军力量不断壮大。在这个时期,尽管国民党新军阀内部矛盾重重,混战连年;共产党内部路线斗争激烈,特别是同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但这些都是局部范围内的矛盾和斗争,只是在不同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不占主导地位的次要矛盾。为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日本帝国主义趁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之机,加快侵华步伐。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1932年,发动“一•二八”事变,建立伪满洲国。中日民族矛盾由此上升、激化。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华北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中日民族矛盾开始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时集中反映在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九•一八”事变以后,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不久,又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基本国策,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中国共产党立即发表抗日宣言,表达了全国人民的正义呼声。华北事变之后,民族危机加重,中共变“抗日反蒋”为“逼蒋抗日”;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召开瓦窑堡会议,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领导“一二•九”运动,宣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促进中华民族的新觉醒,在全国范围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西安事变,是在国共两党重新合作的客观形势逐渐成熟的条件下爆发的。它的和平解决使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揭开了国共两党从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这些事实表明,当时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社会的最主要矛盾,居主导地位,制约和影响着国内的阶级矛盾、国共两党的关系。3、在第三阶段,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日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如何动员、组织全民族力量打败日本侵略者,是整个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内容和中心任务。394\n在民族危机千钧一发之际,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在中共的倡导和努力下,工农红军得以改编,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被承认,国共两党再次实现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为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发动人民战争,争取抗战的胜利,中共召开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向全国人民指出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为巩固根据地和争取抗战胜利,中共制定了各项政策,顺利渡过难关。如实行“三三制”,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加强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既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对于国民党顽固派,中共从民族利益的大局出发,坚持团结、进步和抗日的方针,既予以回击,又维护统一战线。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大肆进攻,直接威胁着南京政权的生死存亡,国民政府才发表自卫宣言,表示抗战,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先后组织了四次大会战。也由于受日本帝国主义诱降政策的影响,在武汉失守以后,蒋介石集团虽然继续抗战,却表现出很大的动摇性,其反共的倾向日益增长。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方针没有改变,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日益壮大和发展,这就决定了蒋介石集团政治态度的两面性:既想投降,又不放弃抗日;既要反共,又不敢与之关系彻底破裂。总之,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制约和影响了国共两党的关系以及其他各种矛盾。4、在第四阶段,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即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军事强国,积极推行全球战略,妄图统治世界。为控制中国,实行扶蒋反共的基本政策,全力支持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因此,随着抗战的胜利,国内的阶级矛盾迅速上升,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开始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一直贯穿于这一时期的始终。这一时期的基本内容和阶段特征是: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发动内战,妄图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打退国民党的进攻,发动了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并开展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最后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解放了全中国。二、中国近代阶级结构的变化和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除原有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外,又产生了无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阶级、北洋军阀、官僚资产阶级和在中国从事传教、工商业等活动的外国资产阶级。阶级结构的变化对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1、农民阶级翻身作主。英国的大炮虽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但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显示了中国人民抵抗外侵的决心,太平天国运动把几千年的农民运动推向最高峰,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1930年的土地革命使广大农民看到了翻身的希望,1947年实行的“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使解放区农民翻了身,1950年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广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2、无产阶级成为领导阶级。394\n鸦片战争后(40-50年代)外国资本家在五口通商地区经营的船舶修造厂中雇佣的中国工人是最早的产业工人。作为一个阶级而言虽处于胚胎状态,却显示了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从表面上看19世纪60年代起在洋务派兴办的军民企业中又产生了一批产业工人,在官僚、地主和商人创办的确近代工业中也产生了一批产业工人。中国无产阶级早于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从产生之日起就对外国侵略者和本国的封建势力展开了英勇斗争,但大都是要求提高工资、改善待遇等自发性的经济斗争。1919年五四运动后中国无产阶级作为一个自觉的独立的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在本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结束了中华民族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3、民族资产阶级未完成历史使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冯桂芬、郑观应等早期维新派要求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的主张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先驱。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政治代表康有为等发动的维新变法运动,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力量等上历史舞台。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先天不足(两面性)挽救不了民族危亡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的政治代表孙中山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历史使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受帝国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的摧残、压迫而步履维艰,新中国成立后,接受政府的赎买政策,开始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应有的贡献。4、买办资产阶级扮演了不光彩角色。鸦片战争后,外国商行开始直接雇佣一批中国人为其服务,这些人组成买办阶层。其生存发展完全依附于外国资产阶级,是外国资产阶级侵略中国的工具。象袁世凯、蒋介石这些大买办还出卖国家主权,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而买办资产阶级又是近代较早了解资本主义世界的人。随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任务的完成该阶级退出历史舞台。5、北洋军阀张牙舞爪。北洋军阀是中国近代一支特殊的军事政治力量,是袁世凯以1895年在天津小站编练的“新建陆军”为基础、通过笼络亲信、培植党羽形成控制中央和地方政权的军事集团。1912年袁世凯建立地主、买办联合政权后对内压迫人民、对外出卖国家主权,遭到全国人民反对。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各派军阀为争权夺利不断混战给人民带来空前灾难。1928年奉系政府垮台,从而结束了16年的北洋军阀统治。继之而起的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同样给人民带来灾难。6、官僚资产阶级统治黑暗。1927年蒋介石建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后,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政治上独裁、经济上搜刮,对内不断挑起内战,对外出卖国家主权,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官僚资产阶级在大陆的统治被推翻。7、外国资产阶级得逞一时。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在租界内开银行办工厂、走私贩毒的同时又设教堂、办报纸进行文化侵略,还藏污纳垢、干涉中国内政,成为生长在中国肌体上的毒瘤。英国等侵略者在“领事裁判权”外衣的庇护下产生了一批“治外法权化”人员。如,赫得控制中国海关达48年,各海关税务司的洋人雇员、华人雇员触犯法律,在传讯之前要得到洋人税务司的认可,中国海关成为总税务司统辖下的独立王国;洋教势力以暴力和条约为后盾进入中国后,在圣洁面纱的掩盖下一方面开办学校、医院传播西方文化,另一方面又霸占民房地产、欺压农商,包揽词讼。为害乡里,还收集情报充当侵略者的马前卒。随着洋教的传播和教徒的发展,中国社会出现一个以上帝为核心的新阶层,冲击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394\n8、地主阶级分化瓦解最后被消灭。英国侵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的同时,也惊醒了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爱国分子,他们反对清政府的闭目塞听,要求重新认识世界,去“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统治阶级中分化出以奕忻、曾国藩为代表的洋务派,从洋务派中又分化出了早期的维新思想家;在民族危亡和社会新思潮的激荡下康有为等维新派走向封建主义的对立面成为推动社会改革的力量;在统治阶级内以光绪帝为首的帝党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的斗争说明统治危机的来临;20世纪初年立宪派的主张被清政府愚弄后,内部分化,有的人转向革命,统治集团内部分裂,清政府陷于孤立。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于1911年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满州贵族的专制统治,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地主阶级销声匿迹。总之,中国近代的历史是各个阶级和各个政治力量分化组合、相互斗争的历史,其复杂变化的影响集中表现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的同时商品经济也有一定发展;西方的思想、科技传入的同时,中国的文化、科技也有很大变化;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无产阶级成为领导阶级,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结束被奴役、侵略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394\n专题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代中央与地方行政制度)政治制度是政治的载体和规则,其核心是国家政权结构关系及其运作方式。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由古代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其核心是国家政权的结构关系及其运作方式,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斗争的产物。它的确立和变更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经济利益服务的,是与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发展相适应的。用到的政治原理:运用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分析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根源于封建经济,由封建经济所决定。地主阶级运用这一制度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影响。既要看到它对历史发展的进步作用,又要看到它对历史发展的消极作用。运用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会的衰落阶段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两对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以及这两对矛盾总的发展趋势)。专制主义政治在中国古代的长时期存在,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虽然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也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出现了工场手工业,但在封建专制统治下,发展缓慢,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的革命并未出现,直到鸦片战争,封建社会才开始解体,而这时中国已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这说明政治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落后的政治制度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与专制主义制度同时存在的是封建专制主义思想,君权神授、君权高于一切、所有民众皆为臣民等等,这些专制主义的思想,严重束缚了人民的思想,使得民主思想、科学思想难以形成和发展。这说明意识对人们有反作用,错误的意识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主义的革命胜利,彻底推翻了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但二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和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并没有随专制主义的消灭而消灭,其影响还广泛存在。如一言堂、家长作风、个人崇拜等在我们社会中还广泛存在。从哲学上讲,这说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并不完全同步。从政治学上讲,这也说明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既不能消极等待,也不能急躁冒进。从思想文化建设上讲,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民群众,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中长期存在,给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我们可以结合政治与经济、意识的作用等原理来理解。同时这也说明,我们要用历史的观点、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一、历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反对演变过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它经历了产生、形成、确立、完备、强化、衰亡的发展过程。这一整个过程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秦汉至隋唐为第一阶段,历史进步性居主流;北宋至明清为第二阶段,其消极影响日趋突出。394\n历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都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共性和特殊性。1、萌芽——战国:原因:新兴地主阶级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1)秦国商鞅变法:废分封制,推行县制,建立百官服从君主法令的封建官僚制度;(2)战国末期法家代表韩非子提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和以法治国的理论。①____时期______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被_____采纳.②著书__________③主要思想第一___________第二______第三_________2、建立——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君主专制,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国家政权的统治格局。(1)目的:加强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2)内容:•政治措施:皇帝制(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三公九卿制(中央官制)郡县制(地方)等。•经济措施①②__•军事措施__•文化措施春秋战国时代,周室衰微,诸侯与天子的关系是一种松散的政治军事同盟,列国可以自任官吏,自置军队,自铸钱币,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军事上都有着高度的自主权。秦统一,实质上就是将原来分散在各诸侯国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郡县制的实行,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直接领导;货币、度量衡的统一,在于保证封建财政、税收渠道的畅通;文字、政令的整齐划一,更使极权政治的推行成为可能。从此,中央集权成为强化君权的协奏曲。(3)对焚书坑儒的认识:直接原因:儒生方士等攻击郡县制和以古非今,且在背后议论秦始皇暴政。目的:巩固郡县制,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实质:思想文化专制。评价: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为了巩固统一,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禁止“以古非今”的活动,采取统一思想的措施是必要的。但是焚书坑儒的手段是愚蠢而又残暴的,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这也是秦朝暴政的突出表现。(4)历史根源:一是理论来源:法家思想;二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既是巩固统一的需要,也是维护封建经济的需要。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封建的地主经济,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来保护他们的土地所有制,镇压人民的反抗。也就是说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反映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键。394\n(2)特点:皇帝通过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的官吏而掌握了人事大权,从而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结合。这相对战国以前的分封诸侯制度来说能更有效地行使统治权,具有很大的进步性。(3)评价秦朝建立了一整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成为以后封建严正声明的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5)意义:巩固了统一,维护了封建的经济基础,对整个封建社会影响深远。思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吗?3、巩固——西汉: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分权割据的问题。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汉武帝的大一统(国家高度的统一)措施:政治方面改革官制,加强皇权;重视选拔人才;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解决王国问题强化完善封建法制。军事方面出兵匈奴;进军南越。394\n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儒崇法。背景:汉武帝要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中央集权国家,需要一种符合实际的统治思想,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而在建立政权时起了重要作用的法家思想,已不完全适应巩固政权的需要,汉初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也不适应经济恢复发展后的变化。这时,儒生董仲舒吸收法家、道家等各派主张,对儒学加以发挥,提出了“君权神授”、“大一统”的思想,适应了当时政治的需要。董仲舒主张的特点是:外儒内法,思想专制。一方面董仲舒讲的儒学实际上主张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二是禁止其他各派学说传播。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是在当时为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中央集权,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二是儒学独尊,使孔子为代表的儒学逐步成为封建统治思想;三是董仲舒的新儒学带神学色彩,导致两汉长期的神学迷信的泛滥;四是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五是儒学独尊长期以来束缚了人民的思想,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经济方面改革币制;盐铁官营;平抑物价。)西汉后期政治黑暗,地方势力迅速发展,出现外戚专政。东汉建立后,进一步加强皇权。但由于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后又出现了军阀割据局面,中央集权遭到破坏。魏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但大小国家都奉行专制主义原则。这一时期三省六部制日渐形成。思考:394\n“百家争鸣”局面是何时结束的?(“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的关系?思考:汉承秦制但有因有革。“汉承秦制”体现在哪些方面?又有哪些损益变化?两汉基本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但汉朝在除秦苛法的前提下,对这些制度有所损益变化。(1)承袭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承袭秦朝的监察制,汉武帝时期发展为刺史制度;(3)承袭秦朝的郡县制,为确保刘家天下,汉初实行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4)承袭秦朝的田租、户赋、徭役、兵役制,西汉发展为编户制度,以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和控制。体现在政治制度上最大的不同是——分封同姓王和异姓王。4、完善——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发展运作程式:中书省(政令草拟)→门下省(政令审批)→尚书省(行政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作用:通过设三省,将宰相一分为三,实现了君权对相权的削弱;同时这种体制也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2)科举制的确立和发展思考:科举制实行后,士族子弟禁止当官吗?394\n(3)府兵制的改革完善等。唐中叶以后,藩镇权限增大,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加之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加速了唐王朝的衰落。唐亡后,割据势力更加发展,演成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中央集权再次遭到破坏。5、加强——北宋:原因、目的:一是为了结束和有效防止地方割据君弱臣强的局面重新出现;二是为了防止兵变的历史重演。根本上说就是为了巩固统治,以求长治久安。 基本方针:最大限度集中军权、财权、政权于中央。 具体措施:军权: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政权: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管理地方政事;财权:派转运使到地方管理财政。讨论:宋太祖杯酒何以能释兵权?一是宋太祖已具备了释兵权的条件:(1)北宋建立后赵匡胤迅速稳定了政局,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2)赵匡胤原为统军大将,控制着禁军。这是关键的条件。可以这样说:陈桥兵变是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杯酒释兵权是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杯酒释兵权是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削权。二是宋太祖采取了切实可行的策略:(1)经济上赐给钱财,允许广置田产。(2)采取情感策略。作用和影响:(1)积极的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消除分裂割据维护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人民的愿望。(2)消极影响:造成“冗兵、冗官,冗费”的后果,最终导致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积重难返的严重局面,从而到中期出现统治危机。军权过于集中,实行守内虚外,边防力量削弱,军队力量增加,军队开支日益膨胀。政权过于集中造成官僚机构臃肿庞大,人浮于事,互相推诿,效率低下。财权过分集中,地方经费减少,不能调动地方积极性。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394\n采取一系列措施集中军权、行政权、财权和司法权,铲除藩镇割据的基础。思考: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从而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形成北宋中期积贫积弱局面,由此得出的教训是什么?——改革必须实行提高办事效率,实行精兵简政。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王安石变法有何关系?思考:概述唐朝与北宋完善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各自的特点,并分析说明造成各自特点的原因。1、措施:(1)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府兵制等。(2)宋:采取一系列措施集中军权、行政权、财权和司法权。(具体措施见书)2、特点:(1)唐: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完善科举制,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扩大封建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2)宋:以集中军权入手,把地方的军权、行政权、财权和司法权都收归中央,铲除藩镇割据的基础;重文臣轻武将;重中央轻地方;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现象。3、原因:(1)唐:国家统一强盛,为完善中央集权制提供条件;解决君权和相权的矛盾,防止相权过大;庶族地主势力发展;唐前期的君主都较有作为,为巩固其统治,需要选拔有才能的人做官,扩大统治基础。(2)宋:宋太祖接受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同时自己也正是兵变夺取皇位,因此特别注意集中兵权,铲除藩镇割据的隐患。394\n6、发展——元:行省制度的有效实施。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1)原因:元朝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完成了全国性大统一。为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采取了一系列新措施。(2)措施:实行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又在中央设宣政院,专门管理西藏事务。(3)作用和认识:元朝的措施,是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成功尝试,同时又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行省制度是古代郡县制度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极大,直至今日。一是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是对秦朝郡县制度的重大发展,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二是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管辖之下,便于民族之间的友好相处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7、强化——明清: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1)原因:明清时,封建制度已渐趋衰落,只有加强统治,才能维护其统治地位。394\n(2)措施(特点):明朝:•内容: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长官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由皇帝亲自控制指挥。这一措施,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进一步强化了以皇权为代表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历时10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对官吏和百姓的监视。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并凌驾于司法部门之上,受皇帝直接领导,互相制约,构成皇权专制的可靠支柱。这一措施具有独创性,表明皇帝对自己的统治缺乏信心。它的出现,标示着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和专制制度的腐朽反动性加强。在地方废除行省,设三司,分掌地方行政、司法、军政。三司是朝廷在省里的派出机关,互不统属、分权鼎立,互相控制,遇有重大事宜,由三司合议,上报中央部院,从而便于中央垂直领导,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其结果形成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八股取士,为统治阶级推行君主制制度培养了官僚队伍。其结果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对中国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制定《大明律》•这些措施的核心是加强君权,形成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统治。•影响:进步性:起到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稳定和重建封建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作用。至明成祖永乐年间,政局稳定,国力强盛,明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鼎盛王朝。消极性:从其动机看,仍然是维护和巩固一家一姓的统治,具有反动性。从其采取的措施看,是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将对全国的统治最大限度地置于皇帝一人之下,杜绝和排斥其他人的干预,这就从根本上预伏了更大更强烈的统治危机。同时也从反面说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可供调节的余地越来越小,从而说明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394\n讨论:明朝加强专制的措施为什么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因为它标明封建制度仅靠正常的统治措施已无法维持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从而只得依靠用强权,靠利用皇权的绝对化、特务,靠制造冤狱来加强对人民的镇压和思想控制。一方面,统治者的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违背了历史潮流,阻碍了历史进步;另一方面,作为上层建筑,它所维护的是处于崩溃中的旧的统治基础,表现了更大的消极作用。清朝——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军机处的设置:设立时间:雍正帝时。始设原因:用兵西北,防止泄漏军事机密。职能演变:由一个暂设军事机构,发展成为位居内阁等中央机构之上,皇帝之下的常设政务机构,是皇帝发号施令,处理政务的枢纽。组成:皇帝直接从大学士、尚书、侍郎中挑选谨慎可靠的亲信任军机大臣,人数无定制。特点:清朝特有的机构,组织形式特殊。地位显要,本身无独立性,是皇帝的工作班子,完全听命于皇帝,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办公于内廷,近于皇帝,召见方便,机构精干,人员干练,办事效率高;保密性强。评价:便于集权,办理政务迅速、机密,君主旨意畅通无阻,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3)特点:分散丞相权力和地方长官的权力,加强皇权,同时加强思想控制。(4)作用与认识:明清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表明封建制度衰落。八股取士,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成为皇帝忠顺的奴仆,科举制至此已失去了其积极作用。394\n文字狱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禁锢了人们的头脑。思考:北宋、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最大相似性?(举例?)明清时期,封建制度衰落在政治、经济、阶级关系、思想文化上的表现?二、概念分析:1、含义(1)专制主义——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专制主义制度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一个人或少数人独裁政权的组织形式,体现在帝制的终身制和皇位世袭方面;指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全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2)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地方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二者不能完全分开;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对地方拥有统帅权,地方服从中央。(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中央集权化进程体现在:•财政上,“利出一孔”,归于中央。即财源由中央垄断。为达到对全国财权的控制,历代封建王朝采取多种措施,一方面将农民固着在土地上,以保证农业税收的来源。如西汉编户制度:东汉及一些朝代核实全国田亩,隋唐在中央设户部,管理财政等事宜。另一方面加强对盐、铁、铜、钱币等重要资财的管理。如汉武帝时的盐铁专卖。•剥夺地方事权,官吏自帝出。(历代有哪些举措?)394\n•司法上,法由帝颁,律由国掌。•军事上,“强干弱枝”,中央宏观调配全国军队,皇帝总揽兵权(北宋、明清有哪些做法?)•意识形态领域,推行“别黑白而定一”的文化专制主义。(在一些朝代有哪些表现?)君主专制的加强突出表现在君权相对权的削弱,君王建立有效的权力转移和分散机制上。•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变革:秦汉的三公制度,是以丞相为首,百官隶属于皇帝,协助皇帝处理政务;隋唐的三省体制,则把相权一分为三,体现皇权的加强;明太祖废中书省,罢丞相不设。永乐朝创设内阁,至清朝又设军机处,这一变化反映皇权已达顶峰。从宰相制度的变化之中,我们看到:皇帝通过对相权的分割、削弱,一步步地把各种大权集中到自己手中,从而有效地实行君主专制。•专制君权具有绝对性和独断性,它不允许任何人超越自己的权力。君权与相权、皇帝与大臣,君主专制与辅政机构之间既有一致的方向,又有冲突之处,解决这一矛盾的趋向必然是: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为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出一些人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方,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致使治国变成了治官,治官变成了集权,而集权则又导致了冗官冗吏,腐败丛生,国亦难治。这种不断的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动的基本规律。•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使得整个国家都处于皇帝的一元化领导之下,皇帝具有绝对权威和至高无上的权力,正如美国费正清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在这样一个专政社会里,皇帝把教会和国家的职能集为一身,他是军事也是精神的领袖,是行为的楷模和正义的主宰。他的全能总括了国家的一切主要职能,包括国家对于全人类的尊崇。他是“天下之一人”,是社会政治殿堂前的帅旗。(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二者之间的关系:中国封建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是一方面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各种权力结构和权力关系一步步地集中到皇帝这一权力的轴心上,从而使君主专制成为现实。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其目的都是要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的权威和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394\n历史表明,凡在专制主义皇权加强时,往往是中央集权比较有效时,反之亦然。2、基本内容:A皇帝制 B中央行政制度:三公九卿制、刺史制度、三省六部制 C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县制、封国制、行省制度、基本特征:皇权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皇权不可转让,皇位实行世袭、4、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客观上适应了地主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需要。(1)经济上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是由封建经济基础决定的。(经济根源: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反映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封建的地主经济,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来保护他们的土地所有制,镇压人民的反抗。)(2)政治上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为完成和巩固统一,加强对人民的控制,需要建立专制集权的国家(3)思想上(理论基础),战国时法家韩非子关于中央集权和法制思想;(4)实践上394\n战国时商殃变法,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和地方行县制的政治体制,提供成功经验。5、目的:历朝封建统治者实行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原因是出于地主阶级对农民起义的恐惧,是为了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同时也是要维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皇权。6、核心:7、两对基本矛盾:基本矛盾:A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解决的时间:8、发展总趋势:从专制制度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其发展总趋势有三:(1)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强化皇权,分散削弱相权,强化皇帝对中央和地方官吏,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接受韩非子的君主任命官吏代替世袭贵族、国家大权集中的主张,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专制制度,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包括政事裁决和官吏任免;从两汉到唐朝,王国、豪强地主、土族、节度使都曾是威胁中央集权和皇权的大问题;宋太祖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强化了君权,挑选强壮士兵编人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明清时期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加强,包括明朝废除亟相、皇帝直接控制六部大臣、设立皇帝直接控制的厂卫特务机构、加强对官吏和人民的监视和镇压,清朝初期增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2)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分散或收回地方权利,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394\n中央:秦始皇在中央设亟相、御史大夫、大尉,分掌政事、监察、军事,地方设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尚书掌管行政、中书和门下掌管政令草拟和审批;到明清时期,废丞相、设内阁和六部、增设军机处,中央机构的设立和职权完全服从于专制君权的需要。地方:秦始皇时期的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命;西汉初王国问题经过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推恩令”和夺去大批王侯爵位才解决;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土族势力,直到唐末农民战争中才被消灭,唐朝中期藩镇割据势力强大,经过五代十国,直至北宋初期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兵权后才解决,中央通过对地方派文臣知州、转运使和控制禁军等方法才结束;元朝在地方设立行省,对全国进行有效管辖,明朝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掌行政司法和军政,并直接隶属中央,都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的表现。(3)是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思想文化专制不断加强。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都是强化思想控制的重要措施、其中。焚书坑儒、独尊儒术在当时有适应中央集权政治需要的积极作用,而八股取士和文字狱则控制大大加强,只是明清专制政治的工具;从控制对象的范围看,是由镇压反对派儒生,到控制官吏选拔,再到控制和镇压全体汉族地主与人民。9、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二千多年,其影响十分深远。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它适应了这一社会发展的要求,巩固了封建统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因而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民族融合,体现出它的进步性。后期,尤其是明清时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而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却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这表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日趋反动,而就整个封建制度来说亦已渐趋衰落。。(1)积极影响:政治: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创造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抵御外来侵略394\n经济: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民族: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防止分裂割据、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并保障了古代文明的持久不衰。保证了中外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2)消极影响:经济上:封建社会末期,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瓦解;政治上:空前强化的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人身自由;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宦官专权、外戚干政是君主专制统治的伴生物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十分残酷为了争夺皇权,父子、兄弟、君臣、大臣之间不惜血刃思想文化上: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严重阻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导致了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主义,使科技的运用和发展受到抑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二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其积极作用是主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局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北宋以后,消极方面日趋突出。到了封建制度日趋衰落的明清时期,专制主义发展到极限,其消极作用占支配地位,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10、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否定君主专制思想的出现:394\n元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也在潜滋暗长。宋代之际的邓牧曾著书大胆斥责皇帝是最大的掠夺者和剥削者,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邓牧的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家影响。明后期,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揭露道学的虚伪。他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李贽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激烈批判的要数明末清初的黄宗羲,他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他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黄宗羲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练习1、秦朝百姓如果告官,按照秦朝中央官吏的职责,他应当找:——御史大夫2、秦朝建立后,在中央设“三公”,其中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责不包括A、执掌群臣奏章B、下达皇帝诏令C、裁决中央和地方政事D、兼理国家监察事务3、有关汉初封国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汉初开始就长期存在B、王国严格受朝廷节制,权力弱小C、封国分王国和侯国两级D、侯国直属朝廷,不受所在郡管辖4、西周的分封制和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A、都使疆域得到了拓展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C、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的需要D、都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5、贞观年间,唐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A、尚书-中书-门下B、中书-门下-尚书C、尚书-门下-中书D、门下-中书-尚书6、唐代的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完善的含义是A、中央机构设置的增加B、使地方权力进一步分散394\nC、使皇权进一步加强D、使中央各部门权力得以相互制约7、元朝的中书省,实质上是继承和发展了唐朝的哪个机构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吏部8、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一直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的基本解决是在A、唐朝B、北宋C、明朝D、清朝9、明太祖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最重要的一项措施是A、废除丞相B、设厂卫特务机构C、八股取士D、地方设三司10、下列属于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是(1)剥夺丞相权力,分散地方长官权力(2)强化皇权(3)加强思想控制(4)控制官吏的任免权(5)分散丞相权力和中央机构的权力A、(1)(2)(3)B、(2)(3)(4)C、(3)(4)(5)D、(1)(3)(5)11、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A、皇权专制日益得到强化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C、相权重新得以恢复D、皇权于相权的矛盾得以调和11、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与废除,体现了A、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B、相权威胁皇权C、国家统一的需要D、君臣相互制约12、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394\n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13、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的制度有(1)郡县制(2)三省六部制(3)行省制度(4)三司制度A.(1)(2)(3)B.(1)(3)(4)C.(1)(2)(4)D.(2)(3)(4)14、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趋势有(1)削弱地方、加强中央(2)分散地方官吏权力,防止割据(3)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4)对边疆地区的治理见渐趋严密A、(1)(2)(3)(4)B、(2)(3)(4)C、(1)(3)(4)D、(1)(2)(3)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度和八旗制度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据此回答:15、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共同目的是?—巩固本朝统治16、郡县制和分封制的最主要差别是:A.地方长官的名称B.地方长官权力的大小C.地方长官的任免方式D.皇帝是否总揽一切大权17、我国古代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呈现加强趋势。据此回答:列举两汉、唐朝、清朝管理西北边疆的机构名称。以上王朝对西北的管理有何意义?两汉:西域都护府;唐朝: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清朝:伊犁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意义:奠定了我国西北疆域的基本格局,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西北地区的发展。思考:为巩固统治,历代统治者竭力从思想上控制人民。据此回答:1、统治者实行“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八股取士”的本质目的是?——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394\n2、为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一些统治者在思想上对人们实行控制。其中最为有效的是:A.秦始皇焚书坑儒B.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南北朝统治者大力提倡佛教D.唐玄宗大兴文治3、为维护君主的至尊地位,历代统治者控制人民思想的手段不一,西汉、南北朝、隋、唐与秦、明、清的明显不同之处是什么?——借助宗教,神化君权。4、孔子和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几经沉浮,先有“焚书坑儒”、“独尊儒术”,后有“尊孔复古”、“打倒孔家店”、“批林批孔”,这一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一定的思想总是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的。5、宋代书院鼓励学生讨论、辩难,而明代学校绝对禁止学生持有自己的见解,这一变化反映出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君主专制加强思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政治制度之一。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内部始终存在的两对矛盾是什么?——君与臣,中央与地方。2、这种政治制度在西汉初、东汉末、唐朝末遭到怎样的严重挑战?面对挑战,西汉政府与东汉、唐王朝的表现有何不同?挑战:西汉初出现了王国问题;东汉末:出现了军阀混战割据;唐朝末:出现了藩镇割据。表现:西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把王国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加强了对王国的控制;武帝实行“推恩令”,又陆续剥夺大批王侯的爵位,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用儒家学说巩固政治上的统一。东汉末、唐末——无能为力,最终导致国家的灭亡。3、下列官制,在职能上不具有相承关系的是A、秦朝的丞相和宋朝的宰相B、唐朝的尚书省和元朝的中书省C、唐朝的三省和明朝的三司D、明朝殿阁大学士和清朝的内阁394\n1.下列有关秦朝专制主义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B.体现了封建主义的残暴性C.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D.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2.秦朝郡县制适应封建集权政治需要,主要在于()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3.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对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威胁的事件或现象是()A.儒生攻击郡县制B.刘邦分封同姓王C.汉武帝颁布“推恩令”D.豪强地主把持政权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思想之间的关系应该是()A.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的统一B.用君权神授的思想来巩固统一C.用思想上的统一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D.使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5.秦始皇下令“焚书”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秦始皇个性极其暴虐B.秦始皇视传统文化为统治障碍C.秦朝统治严重残暴D.君主专制扩展到思想文化领域6.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A.皇权专制日益得到强化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C.相权重新得以恢复D.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以调和7.明清时期专制统治的加强之所以表明封建制度的衰落,是因为()①它对维护社会安危已不起作用②它妨碍科学技术进步③它对社会经济发展已不起作用④它导致了人们对世界的无知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394\n8.下列关于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演变趋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分散相权,加强皇权B.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视C.中央对边地治理渐趋严密D.地方独立性增强,中央集权削弱9.唐朝前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其完善的含义是()①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②通过科举选拔官吏③地方官吏由中央统一任命④中央各部门朴素制约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10.隋唐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C.加强了皇权D.中央机构有了明确的分工与制约,提高了工作效率11.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A.加强中央集权B.消灭割据政权C.防御辽兵进攻D.节省军费开支12.北宋赵匡胤和明太祖的中央集权措施最相似之处在于()A.废除丞相B.改变、分散地方机构和权力C.废除原全国行政区划D.文化专制13.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主要在于()A.激化了阶级矛盾B.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C.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D.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14.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15.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什么?其发展历程中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你如何认识这一制度的进步作用和消极影响?394\n1、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时期确立的历史必然性,并结合史实概述其发展历程,指出伴随这一历程的两对基本矛盾,以及这一制度的特点和历史影响。2、唐玄宗后期的藩镇问题与汉初的王国问题形成原因有何相似之处?汉唐处理这一问题所产生的影响有何不同?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不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这一特征在封建社会的不同时期所起的历史作用是否相同?为什么?-.专题三:古代对外关系一、中国古代对外交流频繁1、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是逐步发展的先是从周围的邻国开始,如朝鲜、日本、东南亚,以后逐渐扩展到印度、波斯、阿拉伯,最后到欧洲、东非和北非。394\n(1)第一个时期为秦汉时期。这一时期主要往来的仅限于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等一些国家。直到东汉晚期才和西亚、欧洲有了正式直接往来。•史实:由张骞凿通的“丝绸之路”,是这一时期我国外交关系最光辉的表现,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时,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甘英到达了安息西境,因不明情况行至波斯湾而还。到166年,大秦国王安敦派使正式来中国。这是中国和欧洲正式交往的开始。上述情况在教材里都有介绍。当然,安敦派使者来中国这个知识点,这两年的考试说明没做要求。汉同日本、朝鲜有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特点:从范围上:周边国家为主,开始同欧洲往来从交往形式上:既有,也有;从途径来看:有官方、民间三条途径,其中是主要参与者;从交往道路上:以陆路为主。(2)第二时期是隋唐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封建经济处于繁荣上升阶段,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大大发展。•史实:朝鲜:新罗统一;高丽乐,留学生,手工技术;贸易日本:遣唐使,留学生,人物。行政制度,京都建筑,文字,生活印度:天竺;熬糖法;文化双向交流;玄奘西游西亚:波斯国王、商人、舞蹈。大食伊斯兰教,造纸、纺织;瓷器394\n•特点:这一时期的对外关系有三个特点:第一,全面开放,影响深远。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为东方的经济文化中心。对一些近邻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已经不仅限于一般的来往,而是作为培养人才的中心和经济交流的中心。第二,此时期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空间范围大大扩大,除东亚和东南亚外,中亚、西亚、欧洲甚至非洲都已经有比较频繁的商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往来。最显著的如波斯、阿拉伯的使节和商人大量来中国。唐朝时还有一批留居中国不回的波斯人。第三,陆海并举,海运和陆运都很发达。第四:双向交流,(3)第三个时期是宋元时期•史实:南宋时期,指南针传到欧洲。元朝时,火药传到欧洲。•特点:这一时期的对外关系特点:第一,由于自北宋开始,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发展,内外贸易繁荣,对外航运也突飞猛进,尤其是海上运输,在世界名列前茅。宋元时,在南中国海和印度洋上中国船队是最活跃的船队。第二,宋元明清时期,我国在对外经济文化方面出现了一批富有远航经验的国际大游历家。他们包括元朝的汪大渊、明朝的郑和等人。同时从阿拉伯、波斯和欧洲来华的大批商人中,也涌现一批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如元朝时来华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摩洛哥人伊本•白图泰等等。当然,汪大渊和伊本•白图泰在教材上没有提到。(4)第四个时期: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史实:郑和下西洋:1405-1433,七次,非洲、红海;政治为主,贸易不营利394\n华侨开发南洋:唐开始;明更多,传播先进技术文化,促进发展戚继光抗倭:明中后期,台州;福建,俞大猷,1565葡占澳门:1553居住权;1557官署,长期占据收复台湾:1624荷兰;1662郑成功;1684台湾府抗击沙俄:康熙,雅克萨之战;1689尼布楚条约•特点:由开放转入闭关:清初以后,由于封建统治阶级采取闭关政策,这些联系便逐渐中断了开始抗击外国侵略2、世界各国与中国的交往(1)朝鲜•两汉东汉时期,我国同朝鲜半岛各国的关系密切。汉朝的铸铜和制漆工艺传到朝鲜,不少朝鲜人开始使用汉字。朝鲜的名马特产也运到中国。•隋唐隋炀帝发动对高丽的战争。许多朝鲜音乐家到长安,朝鲜音乐受到我国欢迎,唐乐中就有高丽乐的部分。朝鲜人频繁地到长安留学,新罗留学生非爱好唐诗。新罗工匠吸收唐朝手工业的优良技术,织品精美。394\n唐和朝鲜贸易往来繁盛,朝鲜输入唐的有牛、马、麻、人参等。唐输入朝鲜的有丝绸、瓷器、茶叶、药材、书籍等。•辽宋对外贸易东达朝鲜。•元朝(2)日本•两汉西汉时,日本30多个小国和汉朝来往。东汉初,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赠赐“汉倭奴国王”金印。中国的铸铜和制铁技术在汉代传入日本。•隋唐日本派“遣唐使”13次,留学生很多。阿倍仲麻吕(汉名晃衡)和李白、王维建立了深厚友谊。鉴真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传播了唐朝文化。唐文化在政治制度、城市建筑、文学、日常生活方面对日本影响很大。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传入日本。•辽金对外贸易东达日本。•元朝•明朝戚继光、俞大猷抗击倭寇。(3)印度•两汉394\n西汉末年,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隋唐唐太宗时,互派使者通好。唐太宗派使者到天竺学习熬糖法。中国的造纸术和文化典籍传到天竺,天竺的医学、天文、历法、音乐、舞蹈、绘画和建筑艺术传入中国。“玄奘西游”带回佛经600多部,译出1300多卷。译本成为研究印度半岛古代文化的重要史料。对促进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明朝郑和下西洋到过印度。(4)东南亚•两汉•隋唐•北宋•明朝(5)西亚•两汉汉朝丝绸之路通过西亚地区。97年,甘英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隋唐7世纪,一位波斯国王和王子先后居住长安,波斯商人的足迹遍及唐朝各地。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源源运往波斯,再转销到欧洲。394\n从651年以后100多年里,大食往唐朝派使节30多次。大食商人留居中国,有的在唐政府任职,有的通过科举中了进士。把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中国的造纸、纺织等技术通过大食传到非洲和欧洲。•辽金元朝时,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等传到阿拉伯,由阿拉伯传到非洲和欧洲。西亚不断有商队、使团到大都。•明朝明朝郑和下西洋到过阿拉伯、伊朗等西亚地区。(6)非洲•唐朝•元朝•明朝(7)欧洲•两汉汉代丝绸之路通大秦。甘英出使大秦(未到)。大秦王安敦派使臣来中国,把象牙等礼物送给汉桓帝。•唐朝•元朝元朝时东欧商队、使团到大都。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中国。•明朝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澳门。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末徐光启介绍欧洲水利方法,翻译利玛窦带来的科技著作。394\n•清朝清初,沙俄侵占雅克萨、尼布楚等地。康熙帝组织反击。2、原因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频繁时期,大都发生在统治时间较长的汉唐宋元明清(鸦片战争前)等时期。上述时期(除清朝外)对外交往频繁的共同原因是:(1)国家强盛,经济文化各方面居世界先进地位。对外贸易是在农业、手工业,尤其城市商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2)海陆交通发达,航海技术进步;(3)多数王朝的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3、表现:在古代历史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主要是通过四条渠道进行的(1)经济贸易往来这又包括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两种形式。著名的丝绸之路以民间贸易为主。(2)政治交往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等。(3)科技文化交流。(4)宗教传播:通过佛教徒和传教士来实现的(5)战争。战争在客观上也曾为中外交流创造了条件。394\n在古代,中国与邻国之间也曾经发生过政治纠纷和军事冲突。例如,我国古代曾与日本发生过几次战争。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唐军与新罗军队联合打败支援百济的日本军队。元世祖曾两次派军队进攻日本,但遭到了失败。元末明初和明朝中期,日本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最后被戚继光、俞大猷等率军击败。明神宗时,中国派军队支援朝鲜共同打败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等等。在历史上,相邻国家之间绝对没有出现争斗的局面,似乎是迄今尚未见到的历史现象,这也是我们面对的实际情况。但应该认识到,各国统治阶级挑起的战争,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只是短暂的一瞬,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则是国际关系中的主流。4、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先陆路贸易,后海路贸易。我国古代的对外交通,可以唐朝为界分为两个阶段。汉朝至唐朝,主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同西亚、欧洲和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与交流;唐朝至明朝,海路对外交往日益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是因为北方战乱不止、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和造船技术的长足进步所致。我国古代的对外关系以友好为主流。例如两汉同朝鲜、日本有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唐代对外关系发达,同亚洲国家交往频繁,对彼此经济文化产生了影响。南宋的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到非洲一些国家。元朝时亚非欧一些国家和地区不断有使团、商队来大都,泉州港异常地繁忙。明朝郑和下西洋密切了同亚非各国的联系。有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汉朝至明朝的一些封建统治者实行对外通好政策,促进了我国和亚、非、欧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丰富了各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加强了我国同世界各国的联系,提高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清前期统治者为了巩固封建专制统治,对外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我国日益落后于世界潮流。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国兴,闭关国衰。”我国传往国外的事物品种涉及政治、科技、文化、生产技术和特产,尤其以四大发明和丝织品、瓷器闻名世界。同时吸收世界各国的长处。5、影响增进中外双方的了解、联系和友谊,促进中外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6、认识:(1)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越是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对外交往就越频繁•两汉时期394\n中国国家统一,经济文化发达,国力强盛。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的开辟;东汉初年,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中国,光武帝还赐给“汉委奴国王”金印;97年甘英出使大秦;166年大秦王派使来中国,中国和欧洲国家开始直接友好往来。都出现在这个时期。•唐朝时疆域辽阔,经济繁荣,国力空前强盛,中国在当时国际上有很高的声望。那时与唐朝通使友好的多达70余国。首都长安设置鸿胪寺来专门接待各国的使节和宾客,还在广州设立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外国的商人只要不违犯唐朝法律,贸易往来完全自由。长安成为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成为一座国际性的大城市。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等历史佳话,都出现在这个时期。•明朝前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科学技术发达。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郑和在1405—1433年,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七次下西洋,跨越亚、非两大洲,对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友好访问,并进行贸易,其足迹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下西洋这一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要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了半个多世纪。以上史实都说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是加强对外交往的基础。当然,频繁的对外交往,也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达。(2)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创造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经济和文化。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或多或少要受到外来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对外界发生影响中国古代在整个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上升时期,经济文化的发展一直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中国的四大发明对全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艺术对亚洲各国,尤其是对朝鲜、日本等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值得我们引以为自豪。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世界各国对中国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中国种植的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烟叶、向日癸,最早是由美洲印第安人培育出来的。另外,像中国的佛教文化和佛教艺术受印度影响的痕迹非常明显,著名的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等就有所反映。所以说,世界文明史,是在各国人民共同学习、互相促进中不断演化、完善的。(3)凡是善于向外国学习,同时又富于创新精神的民族,就可以取得本民族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394\n古代日本通过向中国学习,促进了日本的进步,是一个十分鲜明的例子。在大化改新中,日本参照了中国唐朝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结合本国国情,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在医学上,日本也吸收中国中医学的医疗技术,逐渐发展为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汉方医学”。在文字上,日本利用中国汉字的简化笔划,或是汉字的偏旁、冠盖作为音符,创制了日本文字假名。日本人民这种善于学习又富于创新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这个事例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一个国家如果落后,只要虚心地有选择地向他人的长处学习,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就能够迅速地取得进步。二、中国古代的对外交通1、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这就是有名的“丝绸之路”。2、唐朝的对外交通。陆路:从长安向东→朝鲜;从长安向西→经过敦煌→葱岭→印度、伊朗、阿拉伯各国海路:从登州、扬州→朝鲜、日本;从广东→马来半岛、印度、波斯湾三、中外政治上的友好交往1、东汉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受到光武帝的赠赐“汉委奴国王”金印。97年甘英出使大秦未果。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受到汉桓帝接见。2、唐朝日本13次派“遣唐使”来中国访问。唐与天竺之间在唐太宗时即开始互派使者友好往来。651年(唐高宗在位),大食遣使与中国通好,此后百余年间,大食派使者来华多达30余次。394\n3、元朝亚洲、东欧和非洲海岸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派使者到大都访问。4、明朝1405—1433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访问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同时也有一些国家的国王和使臣到明朝访问。5、清朝乾隆帝时,英国派使臣马戛尔尼来访中国,商讨通商事宜。三、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中国是文明古国。张骞通西域后,开始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中华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向中亚、欧洲,促进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更善于学习和吸收西方先进的人类文明成果,不断丰富和促进中华文明。1、概况:随着以汉帝国为一端、以罗马帝国为另一端的海陆两途丝绸之路的发展与繁荣,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中国丝绸、冶铸和水利技术远播中亚、朝鲜、日本和欧洲地区。汉字也传入朝鲜。儒学经典传到日本。传入中国的有佛教、象牙、香料、宝石和多种植物等等。唐、宋、元时期,中外文化交流进入一个迅猛高涨的新时期。中国的造纸、纺织技术、诗歌、汉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传入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传入中国的有:印度熬糖法、天文、医学、音乐、舞蹈、佛教及祆教、摩尼教、占城稻等等。明末清初,伴随着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相对自由活动,欧洲的科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第三次高潮。明清之际的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许多种文字流传国外。明朝时中国先进的技术、文化传人南洋。明朝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传入中国,明朝还引进欧洲的水利方法。明朝中后期外国传教士来华,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著作。2、中国文化的外传(1)科学技术394\n唐朝时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建筑技术传到日本;数学专著《缀术》传入朝鲜和日本,成为其学校教材。宋朝时印刷术东传朝鲜、日本,西传埃及和欧洲。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元朝时火药武器传到欧洲。明清之际,总结性的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国外。(2)生产技术两汉时,冶铸技术东传朝鲜、日本,西传中亚、欧洲;制漆工艺传到朝鲜;水利技术远播中亚与欧洲。唐朝时纺织技术传入朝鲜、阿拉伯。明朝时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传入南洋各地。(3)文学、体育屈原的诗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唐诗传入朝鲜、日本。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在唐朝时传入日本。(4)文字汉朝时,许多朝鲜人使用汉字。唐朝时,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制了日本文字。(5)思想中国的儒家经典、佛教传到日本。3、、外国文化传入中国(1)农作物品种宋朝时,占城稻由越南传入中国南方。明朝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等传入中国。394\n(2)生产技术唐朝时从印度传入了熬糖法。明朝引进了欧洲的水利方法。(3)科学技术唐朝时印度的天文、医学、历法知识传入中国。明朝时,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著作。(4)艺术唐朝时朝鲜的高丽乐、中亚的舞蹈及印度的绘画、音乐、舞蹈、建筑艺术传入中国。(5)宗教佛教于西汉未年传入中国。唐朝僧人玄奘西游印度,带回佛经600多部,译出1300多卷,成为研究古印度史的珍贵史料。伊斯兰教在唐朝时由阿拉伯人传入中国,在各地建起了一大批清真寺。景教—基督教在唐朝时从西亚传入中国。明朝后期,更多的传教士来华。祆教、摩尼教在隋唐时由西亚传入中国。4、认识:纵观历史上的对外文化交流,可以看出:国家统一、经济发达、国力强盛是对外文化交流的前提;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积极进行对外文化交流始终是历史的主流;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也是世界文明进步的趋势。闭关政策和文化专制政策会作茧自缚,不利于发展中华民族同世界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人民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不利于学习世界各族人民优秀的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借以取长补短。394\n21世纪,人类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如人口、污染、现代病、民族极端势力、国际恐怖势力、跨国贩毒走私等。解决这些问题要靠全球的合作和综合治理。因此加强中外的合作、交流更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四、中外经济往来1、西汉: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绸、冶铸、水利技术远播到中亚、罗马和欧洲其他地区。2、东汉:我国的铸铜和制漆工艺传到朝鲜。朝鲜的名马特产运到中国。中国的铸铜和制铁技术传到日本。3、唐朝:朝鲜的牛、马、麻、人参等输入唐朝,唐朝的丝绸、茶叶、瓷器、药材、书藉等输入朝鲜。中亚、波斯商人把胡椒、波斯枣、药品、香料、珠宝等输入中国,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不断运往波斯、西方。中国的造纸、纺织技术传到大食、非洲和欧洲。4、宋元:中国对外贸易东达朝鲜、日本、西到非洲一些国家。5、明朝:郑和下西洋,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受到各国欢迎,郑和从西洋购得珠宝、香料和药材等土特产。四、中国古代的反侵略战争394\n1、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1557年以后,他们在澳门私自扩展土地,建筑炮台,设立官署,开始了对澳门的长期占据。2、戚继光抗倭:明朝中期,倭寇猖獗。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领戚家军,于1561年在浙江台州一带九战九捷,迅速扫平了浙江的倭寇。之后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与俞大猷配合,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3、郑成功收复台湾:1624年,荷兰殖民者开始侵略台湾。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了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4、雅克萨之战: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侵占雅克萨的沙俄军队。俄军伤亡惨重,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东段的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双方正式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五、对闭关政策(历代政府的对外政策)六、外国国名和地名的古今对照1、汉朝所说的“安息”,是指西亚的古国,领有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2、汉朝所说的“大秦”,是指罗马帝国。3、唐朝称印度为天竺。4、唐朝称伊朗为波斯。5、唐朝称阿拉伯为大食。394\n6、明朝时,称今天文莱以西的南洋各地及印度洋沿岸一带为西洋。7、中国古代提到的南洋,是指东南亚地区。练习:1、概括明代以前中外关系主要特点,明清时期对外政策呈现什么趋势?为什么会呈现这种趋势?后果如何?2、据《西洋番国志》载:“永乐之初,敕中外重臣循西海诸国,诏示恩威。”又据《永乐实录》载:明成祖多次下令,“沿海军民人等,近年以来,往往私自下番,交通外国,今后不许,所司以遵洪武事例禁治。”这两则材料各叙述一种什么历史现象?各有何影响,并分析这两种历史现象之间关系?3、历史上对西部的开发始于张骞通西域。有人认为,张骞通西域的意义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之。4、简要概括明代以前中外关系的特点。到明清时期中外关系又呈现出什么趋势?暴露出什么新问题?-.394\n专题四:监察制度古代监察制度起源于西周,形成于秦朝,确立于西汉。监察制度是我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重要组成部分1、历史演变(1)秦朝秦朝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2)汉朝•内容(西汉、东汉刺史制度的变化特点)汉武帝时,在各州均设置刺史,“位卑权重”,“以小驭大”。(即刺史官阶低于郡守,但其巡察时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权力很大。);无固定的治所。东汉初期,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刺史变为州一级的的地方长官,地位高于郡守。东汉末年,刺史改为州牧,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后来逐步形成割据势力,后患无穷。•认识:监察制度是必要的,但刺史逐渐演变为地方长官,权力不断膨胀,就失去了监察官的作用。(封建监察制度本身是官僚机构的组成部分,不可能超然于官僚主义的恶习。)(3)宋朝394\n宋朝在地方上设立通判,和知州相互牵制;(4)明朝明朝设立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设立厂卫特务机构,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思考:从监察制度对秦汉宋和明朝社会所产生的不同影响谈谈你的认识。在秦汉宋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监察制度发挥了应有的功能,主要起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的明朝,特务统治表明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上述史实说明封建制度的灭亡是不可逆转的。练习下列对两汉监察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以“附益之法”限制诸侯王非法活动B.封建监察机构不可能超然于官僚主义的恶习C.汉武帝“以小驭大”,在全国十三州设立刺史D.东汉末年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394\n-.专题五:军事制度(包括兵民合一的制度)一、府兵制(西魏——唐中期)1、起源:府兵制原为西魏、北周的兵制。府兵为职业军人,兵士都由军府统领,不列入州县户籍,家属也随营居住,编为军户。特点:军民异籍、兵农分离;胡汉分治。2、隋文帝的改革:(1)措施(2)特点(实质):394\n(3)影响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成为兵农合一,寓兵于农的制度。3、唐太宗的调整、健全:(1)措施增加军府数量,三分之一驻守在关中,利于中央集权;兵将分离,将率不易拥兵自重;府兵服役期间,免征税庸调,但出征时自备武器、粮食,军费负担加在农民身上。(2)利弊4、崩溃:唐玄宗开元年间(1)原因:根本原因: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府兵制失去赖以推行的经济基础;因战事频繁,兵役繁重,兵士逃亡者多;府兵社会地位下降,贵族、官僚用府兵为私家役使,社会上以充当府兵为耻。二、募兵制(唐中期以后)1、目的:增强军事力量。394\n2、区别:(1)府兵按规定由农户出丁,而募兵是自由应募;(2)府兵已有田亩,募兵是应募后授田;(3)府兵自备资粮,募兵由官府发给;(4)府兵制下兵将分离,募兵则是职业兵,兵将隶属关系比较固定。3、影响(利弊):(1)减轻农民兵役负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2)增强了军事力量;(3)是产生军阀割据的根源。思考:唐玄宗开元年间,唐朝的军事制度经历了从府兵制到募兵制的变化,试分析二者之间的区别及其变化的原因。三、更戍法、保甲法、将兵法(北宋)四、猛安谋克制(金)五、八旗制度(清)394\n练习下列制度具有兵农合一成分的是:(1)府兵制(2)均田制(3)猛安谋克制(4)八旗制度A.(1)(2)(3)B.(1)(3)(4)C.(2)(3)(4)D.(1)(2)(3)(4)思考:唐太宗完善了府兵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主要体现为(1)府兵服役期间,免征税庸调(2)兵将分离(3)增加军府数量,三分之一数量在关中(4)由州县管理军户A.(1)(2)B.(2)(3)C.(1)(4)D(2)(4)专题六:民族关系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由许多少数民族结合而成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密切关系、长期友好往来,世世代代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压迫剥削和外来侵略,这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凡历史上存在于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关系史范畴;他们所建立的政权,都属于中国古代的政治史范畴。一、少数民族的民族历史变迁1、各个时期的主要少数民族西北北方东北南方西周战国秦西汉东汉西晋394\n东晋隋朝唐朝北宋南宋明朝清朝古今民族对照:•满族在唐朝时称黑水,五代和北宋时称女真。明朝末年,皇太极改女真名为满洲。辛亥革命以后,通称满族。•维吾尔、裕固族族在唐初时称回纥,唐朝后期称回鹘,元朝时称畏兀儿,清朝时称维吾尔。•现在的藏族,唐朝时称吐蕃;现在白族和彝族的祖先,唐时称六诏(即南诏)。•彝族、白族:唐朝时的南诏,五代时称大理。到13世纪时,被忽必烈灭亡。•契丹的国号曾有过几次更改:916年,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建契丹国。947年改为辽,983年又称契丹,1066年又改为辽。“汉人”2、各朝代的民族关系(1)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秦与匈奴:蒙恬收河套;移民置县;万里长城•汉与匈奴:白登之围;卫青、霍去病;南匈奴内迁;窦固、窦宪394\n•汉与西域:张骞,种子输入;铸铁、凿井技术;西域都护;丝绸之路;班超•秦与越族:、秦征南越;灵渠;岭南三郡•汉与西南:汉武帝设郡县;(2)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繁荣;开明民族政策)•突厥:太宗-颉利可汗,都督府;安西、北庭都护府•回纥:(维吾尔)骨力裴罗、回鹘,商人、服装•靺鞨:黑水、渤海都督府;玄宗-大祚荣•南诏:(彝、白)玄宗-皮罗阁;丝织、建筑(三塔)•吐蕃:文成公主-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尺带珠丹、唐蕃会盟(3)宋元(民族政权对峙,封建生产关系传播,民族大融合)•契丹:辽宋战争;澶渊之盟;榷场,制瓷、印刷•党项:元昊,夏宋战争-议和•女真:八字军、宗泽、岳飞抗金;宋金议和;金世宗改革•蒙古:铁木真;统一战争;民族融合:南迁、汉人、回族•西藏:宣政院辖区。澎湖巡检司-台湾、澎湖(4)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瓦剌鞑靼:土木之变;北京保卫战。俺答汗,互市、呼和浩特。明长城•满洲:建州女真,努尔哈赤,八旗,后金。皇太极,满洲、清•漠西蒙古:康熙-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乾隆-土尔扈特回归•回部:天山南路,维吾尔。乾隆-大小和卓叛乱。•西藏:顺治-达赖;康熙-班禅;册封;驻藏大臣394\n(5)新中国(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繁荣)•民族区域自治:蒙疆广宁藏五个自治区;一国两治-台港澳•进入社会主义: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民主改革•平等团结、共同发展:支援经济建设,改革开放2、主要少数民族的变迁(1)匈奴•战国:匈奴是我国北部古老的少数民族,住在蒙古高原一带,过着游牧生活。首领称单于。战国时期,匈奴逐渐强大起来。匈奴贵族经常掠夺秦、赵、燕三国的人口和牲畜。秦、赵、燕三国先后在北方修筑长城,派重兵防守。•秦朝秦统一后,派大将蒙恬率军夺取了河套广大地区。在河套建城设县,迁徙内地人民到那里,发展生产,加强边防。大规模修筑长城。把原有的秦、赵、燕北方长城连接起来,再向东、西延伸出动,西起临洮、东抵辽东。即著名的“万里长城”。•西汉:公元前200年,匈奴贵族带领骑兵南下,攻到晋阳。汉高祖带领军队迎战。结果,汉高祖和他的先头部队被匈奴骑兵包围在白登山,史称“白登之围”,七天七夜才解围。汉武帝时,西汉同匈奴展开了长期的激烈的战争。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带兵几十万,分道攻打匈奴。汉军的这次重大胜利,使匈奴贵族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不敢带兵到蒙古大沙漠以南。西汉北部边郡得到安定。•东汉:394\n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迁到河套和陕西、山西北部一带,同汉族人民交错居住在一起。北匈奴仍旧住在蒙古高原。北匈奴贵族经常带领骑兵进攻东汉的北方郡县,还控制西域各族政权,征收很重的贡税,隔断西域和汉朝的交通。公元73年,东汉派大将窦固带兵出击北匈奴,占领西域东部,恢复了对西域的统治。89年,东汉又派大将窦宪带兵大败北匈奴,解除了北匈奴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西晋:西晋时期,西部和北部边境地区,生活着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受着西晋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后来,匈奴贵族刘渊起兵反晋。刘渊死后,匈奴兵攻占西晋都城洛阳。316年,匈奴兵攻占长安,俘虏了西晋的皇帝。西晋统治结束。•十六国:在十六国当中,前赵、北凉和夏三个政权,是匈奴贵族建立的政权。如何正确认识汉朝初期与武帝时对匈奴政策的变化?西汉初年到汉元帝时期,汉朝由于长期战争造成国家贫困,没有能力抵御匈奴的进攻,汉朝当务之急是将主要精力放在经济的恢复上,迫切需要一个安定的政治环境、稳定的边防安全,因而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这对西汉取得暂时安定,发展生产,恢复国力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匈奴经济文化的发展。但这种和亲政策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匈奴贵族的贪欲,此后匈奴贵族屡次南下,便是证明。汉武帝时,经过长期的休养生息政策,国家富裕,兵马强壮,中央政权强大有力,具备了反击匈奴的条件,进行了大规模的反击战争,取得重大胜利,不仅安定了西汉北部边郡,也使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控制,使汉与西域各族经济文化交流畅通。可见汉朝先后对匈奴政策的和战争变化都是符合当时国情的,有利于汉朝政权的巩固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汉族与其他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民族融合。(2)鲜卑•西晋•十六国•南北朝(3)契丹•契丹族是我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原居辽河上游一带,以游牧和渔猎为生。394\n•北魏时,契丹人就同中原往来密切。•唐朝末年,契丹势力不断扩大。逐步学会种田、纺织、冶铁、煮盐和建筑城郭、房屋,开始有了农耕和定居生活。•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他提倡农耕,任用汉族文人制定各项典章制度,逐步接受中原封建文化。•916年,阿保机称皇帝,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阿保机即辽太祖。他在位期间,契丹创制了文字。•契丹建国以后,逐渐控制了东到大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包蒙古大漠和黑龙江流域,南接河北、山西的广大地区。契丹境内生活着契丹、汉、回鹘、女真等各族人民。•耶律德光在位时,契丹军队灭了后唐,立石敬瑭为皇帝。石敬瑭把幽云十六州割给契丹,并称耶律德光为“父皇帝”,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儿皇帝”。契丹得到幽云地区之后,实力大为增强。•947年,契丹改国号为“辽”。•北宋建立以后,试图夺取幽云地区,两次对辽用兵,都被辽挫败。•1004年秋,辽军大举进攻北宋,直抵黄河岸边的澶州,威胁宋的都城。宋真宗亲征到澶州。宋军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达成和议:辽撤兵,北宋答应送给辽岁币。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澶渊之盟以后,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双方开展了经济、文化交流。①贸易往来:北宋在边境的雄州、霸州等地设置榷场,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牲畜。②技术和文化的交流:北宋的制瓷和印刷技术传到辽境,辽的制瓷生产获得发展;辽雕印了许多书籍,包括卷册很多的佛经。•1125年,辽被金灭亡。•到元朝时,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人,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被称为“汉人”了。(3)突厥394\n•6世纪中•隋朝•唐朝(4)蒙古•统一与扩张12世纪时,散布在蒙古高原一带的蒙古族已经处于奴隶社会。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1206年,蒙古各部首领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尊铁木真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后来,蒙古迫使西夏、吐蕃、畏兀尔臣服于自己。1227年,蒙古灭西夏。1234年,蒙古灭金。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后来定都大都。1271年,定国号为元。1276年,元灭掉南宋。1279年,统一全国。元统一后,蒙古人大量进入中原和江南地区,同汉族等族人民共同生活。•明朝:明灭元后,蒙古贵族退回到蒙古高原。14世纪末,蒙古分为鞑靼和瓦刺等部。后来,瓦刺打败了鞑靼。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进攻明朝,先后发生“土木之变”和北京保卫战。土木堡之役后,瓦剌衰落,鞑靼强盛。俺答汗时,与明和好,在边境上开设互市。俺答汗还修建了呼和浩特城。•清朝:明末清初,蒙古族分成漠西、漠北、漠南三大部。清军入关前,漠南蒙古已归属清朝版图。后来,其他两部也臣服清朝。394\n清初,康熙帝镇压了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分裂活动。乾隆帝接待了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回归。清朝加强了对蒙古地区的管辖。(6)满族•唐朝唐朝时,满族称黑水。黑水分布在黑龙江下游两岸一带。唐太宗时,黑水开始向唐朝纳贡。8世纪前期,唐政府在黑水地区设置黑水都督府,任命首领做都督。唐政府在黑龙江流域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行政机构。•辽和两宋时期五代和北宋时,满族称女真。12世纪初,完颜部首领阿骨打领导女真族抗辽。1115年,阿骨打称帝,国号金。金建立初年,创制了女真文字。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金与南宋进行了多年战争,1141年,金与南宋讲和。金占有东起淮水,西到大散关以北土地,形成宋金的南北对峙。金世宗在位时,提倡开荒,利用黄河故道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种,使北方地区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明朝明朝前期,女真族的一支建州女真经辗转迁移,来到辽东长城外,同汉人进行贸易。明朝后期,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在统一过程中推行的“八旗制度”,对女真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1616年,努尔哈赤宣布作汗,建立政权,国号金(史称后金)。后金发动对明朝的战争,夺取辽河以东的大片土地,迁都沈阳。•清朝394\n皇太极继位后,改女真族的名字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金为清。清控制了漠南蒙古等部,屡次攻入长城以南地区,严重地威胁着明朝的统治。1644年,清军与吴三桂联合在山海关打败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入关后,清政府把都城迁到北京,开始了对全中国的统治。清朝统治者在镇压人民抗清斗争的同时,调整统治政策,使得农业生产得到发展,手工业也超过明朝,资本主义萌芽在缓慢发展。清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还打败了沙俄的侵略,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使清朝成了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思考:怎样评价辽宋、夏宋、金宋之间的三次和议?北宋与辽、夏和南宋与金之间曾经处于战争状态双方各有攻守。作为战守的产物,双方出现了三次议和,即辽宋于1005年的澶渊之盟、夏宋于1044年的和议,金、南宋于1141年的绍兴和议。这三次和议基本是宋朝统治者以牺牲人民利益换取苟安的产物,是两宋软弱的表现,对两宋来说多是屈辱性,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同时也加剧了两宋的统治危机。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来看,三次和议是有积极意义的。第一,结束了辽宋、夏宋、金宋之间的战争局面,使双方处于长期的和平稳定状态。从民族关系来看,各民族间的和平共处是主要的。第二,为各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可见,民族间的和与战不但要从民族双方的利害得失衡量,更要站在整个中华民族的立场上来评判,看是否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融合、发展。(7)维吾尔族和裕固族•唐朝: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原居色楞格河一带。8世纪中期,回纥强大起来,控制东自黑龙江,西到阿尔泰山广大地区。其首领骨力斐罗接受唐朝“怀仁可汗”封号。以后,回纥改名为“回鹘”。9世纪中期,回鹘政权瓦解,大部分向西迁入甘肃、新疆。回鹘族经常用马匹和皮毛换取汉族的丝茶。回鹘人在长安修住宅,开店铺,与汉族通婚。•南宋后期394\n南宋后期,维吾尔族称畏兀儿,臣服于蒙古。•元朝元朝时,维吉尔族属于“色目人”。•清朝清朝前期,居住在新疆天山南路,信仰伊斯兰教,清朝称这一地区为回部。18世纪中期,维吾尔贵族大和卓和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镇压,重新统一了新疆地区。清朝在新疆各地驻扎军队,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8)藏族•唐朝•蒙古降服吐蕃•元朝•清朝(9)南诏•唐朝•五代十国•元朝(10)越族(11)氐族(12)羌族(13)羯族394\n3、按要求归纳几种类型[1]以时间发展、延续为标准A从古至今存在的民族,如汉、维、彝、白、藏、蒙、满、羌等族;B历史上有而后来消失了的民族,如月氏、匈奴、鲜卑、竭、氐等族;C古代没有而后来逐渐形成的民族,如回族等。[2]现在少数民族的祖先A.云南西北洱海一代的六沼在唐朝时被南诏统一,南诏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B.原来居住在色楞格河一带的回纪,后来改名回鹊,是维吾尔族的祖先;C.靺鞨族原居东北,唐朝时分为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黑水靺鞨后来被称为女真,建立金国;明朝时期女真的一支建州女真建立后金,后女真改名满洲,后金改为清;D.青藏高原的吐蕃是藏族的祖先;E.元朝时大批波斯、阿拉伯人迁人中国,与汉、蒙、维吾尔族人形成新的回族。[3]先后向中原内迁的民族A.东汉时匈奴分裂,南匈奴迁到河套和陕西、山西北部一带,同汉族人民交错居住在一起;B.东汉至西晋时,西部和北部边境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内迁,居住到甘肃、陕西、山西以及河北、辽宁长城以南;C.五代辽宋夏金时期,契丹、女真南下黄河流域,后来同汉族没有区别;D.元朝时期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进人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相处;E.清朝时期,大批满族人进入中原和江南。二、民族融合概况394\n1、概念:民族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它是在不同民族间经常出现的经济、文化及生活习俗相互交流、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的过程。它是历史上经常发生的进步现象,是民族间的自然融合,也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的前提。民族融合的过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如北孝文帝的改革).但马克思主义反对凭借政治暴力和民族特权进行强行同化,赞同民族间的自然同化,历史上一切自然同化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经济力量决定的,比如落后民族以武力征服先进民族而最终被后者所同化.(1)民族融合的含义对民族融合这个概念的理解,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表述全球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时,民族融合是指全世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以后,民族特征与民族差别逐渐消失,形成一个没有民族界限的人类整体的历史过程。二是把民族融合作为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来看待,它是指历史上两个以上的民族,由于互相接近、互相影响,最终形成为一个民族的现象。我们在讲述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时,通常是在后一个层面上来使用民族融合这个概念的。因为,民族的融合是多民族国家的普遍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变化、发展,都与民族融合紧密相关。(2)民族融合的方式从我国以及世界上的民族关系来看,一个民族合于另一个民族,存在着两种情况或方式。一种是采取政治强制手段把一个民族合于另一个民族;一种是通过经济、文化的作用,使一个民族经过自然的过程合于另一个民族。为了比较妥当和科学地表示这两种客观存在的情况或方式,人们又习惯地把通过政治强制使一个民族合于另一个民族的情况称为同化;把通过经济、文化的作用使一个民族自然地合于另一个民族的情况称为融合。在中国多民族的关系史上,既有强制同化,又有自然融合,相互之间分分合合,聚聚散散,错综而又复杂。(3)自然融合的形式394\n民族的自然融合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一个互相渗透的过程,在我国历史大量存在,且有两种具体的表现形式:一是落后民族在先进民族经济文化的强烈影响下,逐渐融合于先进民族。如我国匈奴族从后汉至南北朝的汉化,鲜卑族在南北朝时期的汉化,契丹、女真在辽、金、元时的汉化。一是先进民族的部分成员,因陷于落后民族的汪洋大海而融合于落后民族。如夏时的淳维,秦汉时的赵佗,南北朝时的桓诞,北齐时的高欢。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前提和具体实现方式主要有:(1)民族迁徙,杂居相处。(2)经济文化的友好交流。(3)联合斗争,即在反抗各族统治者的剥削压迫的斗争中,各族人民加强联系和友谊。(4)某些少数民族统治者进行的改革也起到了加速民族融合的作用。(5)民族之间的战争在客观上也有助于民族融合。2、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华民族是中华境内各民族的总称,是一个多民族、一体化的民族实体。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时也是一部多民族不断融合、各民族构成不断变动的历史。(1)先秦时期的民族融合——华夏—汉民族的形成早在原始社会就存在中原地区的炎帝族、黄帝族,东方地区的夷族,后来炎黄融合,逐步形成夏商周时期的华夏族。中华民族的孕育时代,也就是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代。据传说和考古发掘,炎黄时代至尧、舜、禹时期,黄河中游的炎、黄两大部落,不断地碰撞融合,结成联盟向东推进,战胜了以泰山为中心的太昊、少昊集团,建立起号令黄河流域各部落的大联盟,并击败江汉流域的苗蛮集团,成为可追溯的中国早期民族融合的核心。所以,我们说,黄河中下游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是华夏族肇兴的腹地。华夏族是汉民族的前身。“华夏”一词常被用以区别中原地区的民族与其周边的民族(即蛮夷戎狄),然而,华夏族实际上也并非全为中原之旅。它融夏、商、周三族初具雏形之后,就像滔滔东注的长江,涵化万水,汇合百川,最后形成一个庞大的民族集团。大体在周代,在这个族体中,既有涵盖了共同尊奉黄帝为始祖的夏、商、周三族的“华人”,又有华夏化了的戎人、氏人和夷人。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当时,中原地区“华夷”逐渐走向一体,内迁异族已被华夏吸收、融合。中原四周,齐、鲁吞并诸夷,秦霸西戎,楚征服统一诸蛮,边疆地区民族融合、兼并的速度也在加快。而华夏诸侯经过激烈的兼并、分化、吸收、统一,到战国时期只剩下齐、燕、韩、赵、魏等几个大国和在它们夹缝中的几个小国了。即使是原来被称为“蛮夷”的秦、楚已同被称为“诸夏”或“中国”,与周边各族出现了进一步融合的趋势。地区性的局部统一,为华夏一统奠定了基础,也为以华夏族为核心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舞台。先秦时期,华夏族产生,华夏族与蛮夷戎狄混融;诸侯国的兼并战争,加强了华夏族与周边民族的联系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边地的开垦,促进了民族融合。秦统一中国后,中国境内各民族被包容进来,“秦人”成为中华民族的代名词,威震海内外,甚至为遥远的欧洲所熟知。总之,这一时期,中原大地及其周边各族,不断地凝聚、兼并、扩张,融合成一个新的民族——394\n华夏族。华夏族自诞生之日起,又以迁徙、聚合、民族战争等诸多方式,频频与周边各民族碰撞、交流,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地融入众多非华夏族的氏族和部落。这样,以华夏族为核心,在中国的腹心地区进行的民族融合,是为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重要特点。(3)秦汉时期秦朝击匈奴,征越族、移民生产、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两汉经营边事,如反击匈奴、派人出使西城、在西南地区设郡倒等,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秦汉开创了中国二千多年大统一的政治格局,四百余年间,国家安定,政治统一,民族构成的变动相对稳定,初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两汉时期,由“秦人”易称为“汉人”。民族界限比较清晰,民族偏见比较浓烈,民族隔阂的壁垒重新筑成,以至于出现了“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等非要消灭匈奴族不可的民族意识。(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是古代民族构成变动史上又一次剧烈变动时期自东汉末年,由于政治的日益腐败,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分崩离析。之后,历三国和西晋的短暂统一,又出现了东晋十六国并立和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在这政权分裂、战乱频仍的三百多年中,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巨大动荡的旋涡之中。与此同时,由于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杂居,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这一时期,与汉族及其前身华夏族有着密切联系的各族,他们出现在中原政治舞台上以后,骤然间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过程,纷纷离散聚合。建立过政权的许多民族都纷纷与汉族融合。不论南方还是北方,民族之间双向或多向的迁徙、对流,是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即一部分汉族往周边去,周边的少数民族往内地来。在北方,史称“五胡”的匈奴、鲜卑、羯、氏、羌等塞外民族纷至沓来,在黄河流域建立了许多政权。这些民族政权,一般不管哪个民族居统治地位,大都与汉族世族阶级相联合;同时,在政权的组合上又往往采取多种形式的联合。北方民族徙居中原,纷纷建立政权,一个最为直接的后果是:在中原地区形成了胡汉杂居的局面,为各民族的融合提供了先决条件。这些民族在与汉族的长期杂居相处与通婚中,互相依存、互相吸收,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渐渐地,他们与汉族在经济、文化、语言、服饰、姓氏、习俗乃至宗教信仰上的差异逐渐缩小,与汉族逐渐融为一体。如至北魏后期,匈奴、羯、氏、羌等少数民族已不见于史乘,柔然、吐谷浑、敕勒等也与汉族逐渐融合。到隋朝统一黄河流域,从北方迁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差不多都被汉族融合了,连鲜卑族也最终完成了汉化。当然,在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大背景下,必须要提的重要事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建立北魏政权后,为了巩固统治,发展经济,增强国力,他顺应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模仿汉政权建立了封建政治制度,实行了三长制、均田制,改胡姓为汉姓,改胡服为汉服,提倡胡汉联姻。其中均田制的推行,使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由游牧生活向农耕生活的转化,对民族融合产生了有力的促进作用。迁都洛阳,更可以直接地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这大大加速了胡汉民族融合。394\n在南方,自秦汉以来,就有不少华夏或汉族大批进入蛮族区、西南夷及岭南地区。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为了逃避战乱和苛重的税役,或迁往河西陇右,或随晋室南迁而偏居江左,甚至在传统的蛮、俚、僚、爨等族聚居区,也能看到他们的踪迹。与此同时,豫州蛮、荆、雍州蛮向北推移,爨人被征调内地,成为南朝的编户齐民。通过这种双向的、对流式的迁徙杂居,以及不间断的武力征伐、联姻结盟和左郡左县的设置等多种渠道,南方地区汉族的夷化和夷族的汉化现象也日渐普遍。三国时,蜀汉与南中少数民族、孙吴与山越族加强了联系,促进了当地的开发。东汉以来,西北边的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陆续内迁(“五胡乱华”),与汉人错居,并分建十六国政权,民族大迁徒冲垮胡汉界限。各民族间的交流、交往加强;,汉胡渐渐融为一体,最终形成多民族一体化的新的共同体——唐人各族人民共同反抗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少数民族政治家的改革:为适应民族融合的趋势,北魏教帝禁旧俗,行汉化,促进了鲜卑族及北方各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中华民族大融合的第一次高潮,这为隋的统一提供了条件。(5)隋唐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阶段。各民族迅速发展,对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唐朝通过战争、和亲、册封、设管理机构等加强了与周边各族的关系。最终形成多民族一体化的新的共同体——“唐人”。(6)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融合进步加强,形成了中华民族大融合的第二次高潮。自五代十国以后,历史又进入一个大分裂、大混乱之后的大统一的辽宋夏金元时期。这一时期民族融合有两个主要的特点:一是民族融合先在各民族政权统治区域内进行,亦即主要在边疆进行。二是在北宋——辽——西夏、南宋——金——西夏对峙、纷争、冲突与逐步走向统一的过程中,由于民族大迁徙而再次改变民族分别格局,从而促进了一次新的民族大融合,为元的空前统一奠定了基础。在宋的北部,辽夏金北族王朝的建立,促进了这一地区的民族融合。建立辽的契丹源于鲜卑。它是在东灭渤海,频繁征伐回鹘、新罗、吐蕃、党项、室韦、沙陀、乌古等民族和不断向南扩张而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向南发展,辽治下的汉人日益增多,在与中原的冲突和交融之中,缩小了差距,民族融合的最后结果是形成了以汉文化为核心又带有契丹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辽文化。394\n西夏为党项族所建,而党项族又是以党项羌为主体,吸收氐、羌、吐蕃以及西北地区其他民族成分而形成的重要民族,其发展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民族融合过程。西夏建国后,势力迅速扩大,相继与北宋、辽、金、南宋形成鼎立局面,盛时辖今宁夏、陕北、甘肃西部和内蒙古的一部分,为我国西北部的开发、统一与西北民族融合作出了贡献。源于黑水靺鞨,崛起于东北的女真,灭辽亡宋建立了金。金灭辽,承继了辽文化,直接与汉文化相碰撞。尤其是在南下的过程中,金把大批俘获的汉人迁往东北,又把大批的女真人迁出故地,散居契丹、汉人地区。这种民族间的迁徙、杂处,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在宋的南部,吐蕃统治下的青藏高原诸部族,大理国统治下的乌蛮、白蛮等民族,南僚蛮诸族,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彼此间的融合以及与宋的交融。这一时期,各大政治实体之间,在冲突与纷争的同时,还通过遣使、朝贡、互市、联姻等方式进行频繁交往,进行更为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其结果不仅有大量的少数民族融于汉族,还有不少的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具体如契丹人在南宋时大批进入中原,至元代中叶已被元朝政府视同于汉人。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所列汉人8种就有契丹人,元代后期“契丹”之名便逐渐消失了。女真人的内迁从金太宗至金末,一直没有停止,特别是金宣宗因受蒙古人的压迫迁都汴京,内迁的女真人更多,约占女真人总数的一半。他们与汉人错杂而居,互为婚姻,改用汉姓,提倡儒学,女真人的民族特色已逐渐丧失。元代统治者将女真人、汉人、契丹人同列为第三等级,政治待遇相同,这在客观上消除了女真人与汉人的民族畛域,促使女真人更加汉化。迨至元末,中原地区的女真人已完全融入汉族中了。辽宋二金时期,由于民族政权对峙,民族战争不断,民族偏见强烈,民族隔阂严,民族构成的演变步伐相对缓慢。即使在同一政权统治下的各个民族之间,关系也相当紧张。民族迁移、各族政权的建立封建制度向边疆地区扩展,元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元朝以后,民族构成的变动相对固定下来。虽然元曾把女真、契丹称为“汉人”,但只是暂时的和局部的。元朝建立后,民分四等,实行严厉的民族分化和民族歧视政策。(7)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民族构成的成份相对固定下来;明朝与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明朝推行大汉族主义政策,民族关系颇为紧张。394\n清承明制,所不同的是清有理藩院管理少数民族。清朝努力经营边疆,使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获得较大发展,国家统一更加巩固。清朝前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形成了50多个民族。满清入关,满汉民族矛盾尖锐。元朝清朝虽由蒙满不同民族所建,但都实行了具有较强烈色彩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加深了各民族问的隔阂。清代民族融合清代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一个重要时期。较之前代,这时的民族融合、民族交往波澜壮阔,高潮迭起,并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首先,实现了满族与汉族和其他民族之间大融合。早在清军入关,满汉之间已经有了接触。清军入关后,随之满族大批迁入关内,客观上打破了满汉之间的地域界线,形成了交错杂居的局面。同时,为了巩固统治,满清统治者还主动寻求与汉族地主阶级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上层的联合。这样,在多民族长期的杂居相处中,满族因融入汉族和其他民族成分而日渐壮大。同时,也有部分成员分离出去,融入其他民族。这种血缘的交流,既有利于满汉之间的融合,又密切了各兄弟民族间的关系。其次,边疆地区各民族的融合较前代有所加强。清初,今天我国境内的55个少数民族已基本上形成,他们主要分别在边疆地区,呈大杂居、小聚居、普遍散居的状态。清朝定鼎北京后,先后平定了准噶尔部的分裂活动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册封了西藏宗教首领和派驻藏大臣,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与管理。这在客观上,既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又有利于边疆各民族间的融合。如清代在对北部边疆的经营与管理中,先是把散布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赫哲、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族迁入东北腹地。接着,又经过多年的征战,控制了蒙古高原及迤西地区,推行“盟旗制度”,以统治归附的蒙古各部。同时,内地汉族人民因战乱、灾荒、饥馑等诸多原因,亦大量流入北部边疆,与他族杂居。这种不同民族成分之间的辗转流动与交错杂居,在北方广阔的地区,掀起了以汉、满、蒙古的融合为核心,维吾尔、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族也纷纷卷入的民族融合高潮。各族人民在共同的反清统治和抗击列强入侵中,增强了彼此间的凝聚、交往和融合。满族贵族在入关之初,曾推行过圈地、投充、剃发等一系列扰民政策,在南下剪除南明政权、平定“三藩”战争中,八旗军也曾扰害汉民。这些政策,曾一度激起阶级对立和各族反抗,客观上使各民族人民在共同反抗清统治中加强了联系。清后期,统治日益腐朽,列强纷纷染指中国,狼烟四起,边患频仍,民族危机加深。在内忧外患交相逼迫的情况下,在患难与共的斗争中,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与联合,加强了各民族的凝聚与融合。394\n我国历史上突出的民族融合时期有三次。中华民族在古代长期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中,曾出现过三次大分裂、四次大统一的局面,在分分合合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三次民族大融合的高潮1、三次大分裂:东汉末年,各军事集团不断进行混战,导致分裂,形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唐朝中期以后藩镇节度使势力的发展,形成五代十国的短期分裂局面;两宋时期,民族矛盾激化,形成北宋、辽、夏对峙和南宋、金、蒙古对峙的分裂局面。2、四次大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1279年,元朝消灭南宋的残余势力,统一全国。3、我国历史上各民族大融合的三个高潮是第一次: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华夏族在战争中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民族融合并形成第一次民族融合高潮。第二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蜀国坚持搞好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吴国汉族和山越族共同生产,开发江南;东晋时,匈奴、鲜卑、羯、氐、羌族内迁;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第三次: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封建文化,在加速自身封建化进程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特别是元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并且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3、民族融合主要途径:生产斗争促进融合,联合斗争。阶级斗争促进融合(各族人民共同反压迫反剥削斗争:班超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奴役,反西晋的斗争,反前秦的统治等)说到底是阶级斗争,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使民族联系更加密切。社会改革促进融合(统治政权强制推动:秦始皇移民于边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等)“和亲”促进融合(政权间的友好、和好: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同一家”)战争促进融合,国家统一促进融合(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汉、唐、元、清的大一统局面等)物质文化的交流:农牧业、手工业、先进生产工具、经验技术、土特产等394\n民族间的杂居、通婚:元朝民族分化政策中的“汉人”等通贡,指贡品赏赐,如:靺鞨对唐朝纳贡,宋送给辽、西夏、金岁币。边疆贸易,如:北宋与辽、夏边境的榷场,明与鞑靼边境的互市。会盟,如:唐蕃会盟,澶渊之盟。册封,如:唐对西突厥、回纥、南诏首领的册封,清对西藏喇嘛教首领的册封。设机构管辖,如:西域都护、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宣政院、理藩院、驻藏大臣等机构的设置。民族迁徙。魏晋以来,一些少数民族大批内迁,他们和北方汉族人民杂居相处;秦朝时内地人民迁徒到河套;中原人民迁徒到珠江流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南迁江南地区等等。友好交往。特别是在我国古代的大统一的局面下,在和平的环境中友好相处,融合加速。少数民族统治者改革。魏孝文帝的改革,大大加速了民族融合。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兼并战争,促进民族融合。春秋时在诸侯争霸过程中,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逐渐减少,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学术观点介绍:影响和促成民族融合的相关因素及民族融合的途径(一)互补互惠的族际经济联系与民族融合经济关系是民族间的基本关系和必然联系,所以,历史上的民族融合,是要受经济发展规律支配的。在服从经济支配的前提下,民族融合自身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基于生态环境和社会传统的多样性,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传统经济区域呈现为南北三个发展带和农耕、畜牧两个大的经济区。从南北方向看,秦岭-淮河以南是以汉族为主体经营的水田农业发展带,秦岭-淮河以北至秦长城是以汉族为主体经营的旱地农业发展带,而秦长城以北是历史上以北方民族为主体经营的游牧和狩猎经济发展带。从经济区来说,西部和西北部游牧民族活动的中心,是传统的畜牧经济区。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是发达的农耕经济区。394\n不同的经济类型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一般而言,农耕民族以种植业为主,兼养家畜,经济稳定,基本上能够满足自身的生活需要,但也向往游牧民族优质的畜产品。游牧民族在茫茫草原上放牧牛羊,畜群为主要的生产资料,产品相对单一,需要与农耕民族进行频繁的交换,换取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以补生活之需。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历史发展的任何时期,两大河中下游发达的农耕经济,一直对周边地区各族群起着凝聚和核心的作用,产生出很强的吸引力和“向心力”。这种农业文明蕴藏的力量,使许多进入汉区农业社会里的民族,不同程度地融入汉族之中。历史上,我国各民族间的经济交往是多层面、多途径的。总体而观,至少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官方层,如移民实边和屯垦、“马绢互市”和“茶马贸易”。第二个层次除了跨地区的民间贸易以外,更主要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助、互惠、互利。无论在任何时期,即使在分裂和战争年代,在这两个层面上互通有无的经济联系,也未曾中断过。这是汉族与各民族人民经济联系的纽带,也是各族间相互依存彼此融合的重要经济基础。(二)思想文化上的相互交融、认同与民族融合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思想文化上的相互交融、认同,从来没有停止过。先秦时期,华夏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地辐射、膨胀,吸收新鲜血液,为秦汉“天下为一,万里同风”的大一统文化格局奠定了基础。自汉以后,儒、释、道相互融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力量。魏晋南北朝时期,游牧或半游半牧民族的“胡”文化与中原农耕民族的“汉”文化激荡交汇,在冲突中走向融合。隋唐时期,统治者提倡“华夷一家”,为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与渗透,提供了宽松融洽的气氛。宋辽夏金元时期,各民族文化又在震荡迭起的历史巨变中,经受了进一步的锻造。明清,中华文化系统内再次出现各民族文化整合的高潮。就这样,经过悠悠数千年的不断碰撞和交融,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了一个多源汇聚的庞大体系。在这个兼收并蓄、兼容并包的思想文化体系中,大一统思想成为民族融合的精神动力,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理念和精神是民族融合的基础,中原文化与“四夷”文化的交融,是实现民族融合的途径。考察中国古代史,虽然不乏征战、分裂的历史真实,虽然封建统治者多有“夷夏之别”的观念和大民族主义思想的桎梏,然而,“华夷一家”的大一统思想和中国文化中的“和”、“合”精神,一直是民族融合的精神动力。大一统思想萌芽、发展于先秦,在秦汉的政治实践中得到实现,经魏晋南北朝的正统之争,逐步实现南北文化思想的认同。之后,进入了大发展的时期,至清发展成为中华整体的观念。这种思想体系,表现在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上就是“华夷一统”、“华夷一家”、“夷夏一家”,体现在文化中就是“和”、“合”精神,具体又通过“怀柔”、“羁糜”等对边疆民族政策得到实践。它的推行,有利于冲破民族畛域,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融合。理念和精神文化的融合,是民族融合的基础。理念的趋同使民族的心理素质走向一致,民族的认同感由此而产生。故作为意识形态的精神文化在民族融合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众所周知,我国的历朝统治者,都自视是作为文明标志的“礼”的承载者,负有对万民教化的责任。统治者通过官学、科举等制度,把自己的意识形态推广到各地各民族。儒学在汉朝成为国家的意识形态,特别是宋朝以后,由于进一步系统化、世俗化、平民化,成为官民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强大的整合力量。394\n(三)各民族迁徙杂居与民族融合中国各民族自身发展与彼此关系的日趋密切,与历史上的民族迁徙和人口流动密切相关。换言之,正是通过不同民族间的辗转流动与交错杂居局面的形成,才可能有经济文化的频繁交往和彼此感情的沟通,才可能有更为广泛的民族融合。所以,民族迁徙是影响民族融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国古代民族种类繁多,彼此间融合兼并,兴衰嬗变,有分有合,情况极为复杂。一般而言,汉族及其先民以黄河和长江为摇篮,崛起于中原大地,从很早的古代起,就向四方迁徙,波浪式地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与周围各民族和睦相处。少数民族很早就散居四方,如春秋战国时期,东方九夷、南方苗蛮、西方氐羌、北方戎狄及东北肃镇等民族群体,竞相登上历史舞台,与汉族交往频繁。中国历史上的各民族,在空间上的变动表现为民族迁徙或民族分布,在时间上的变动则表现为民族的演变过程。而任何一个民族的聚合与离散,原因都是多方面的。譬如黄河上游的羌戎族群,自先秦两汉至唐宋,持续不断向东西南北四方扩散,既有来自羌戎各族群内部社会进化、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原因,也有来自外部,诸如来自中原王朝和汉族的渗透扩张以及来自北方各游牧民族不断南下所形成的巨大压力的因素。扩散的方式与途径,或逐水草而流动,或举族内迁,或拓土移民,或被他族掳去。所以,我们必须在多民族历史宏观进程的框架中,去把握历史上民族迁徙与民族融合的相互关系。民族的分布与迁徙是一个异常复杂的动态演变过程。从民族关系史的视角而言,寇边与攘夷、内附与反叛、和亲与征讨、互市与封锁、怀柔与威服、相互安惠与兵戎相向,都是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冲突与聚合的不同表现形态。从民族历史发展的纵向上看,商周开拓边地,秦汉移民戍边,东晋五胡问鼎中原,南北朝隋唐民族大融合,五代以降,契丹女真南下,蒙古族满族入主中原,以及因战争和各种社会、历史、自然因素的影响,致使各民族间的汇聚、分解、融合时有发生。正是因为这种动态的民族迁徙,总是不断地冲破民族界线,打破民族间的隔绝状态,为各民族深层次交往和真正的文化沟通,为各民族间的相互融合和同化创造了条件,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四)族际通婚与民族融合从生物基础和血统上讲,由于族际通婚,世界上纯而又纯的民族是很少见的。所以,国际学术界常把族际通婚作为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历史上族际通婚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汉文化在发展中形成的“天下观”和“族群观”,中原汉族在看待边缘地带的民族时,看重的是他们的“文化”动态取向,忽视的是体质方面的差异,对族际通婚没有采取歧视和排斥的态度,而是采取宽容的态度,再加上汉族在文化技术方面的先进,吸引了许多少数民族与汉族通婚。同时,无论哪一个王朝,一旦进入中原立足或成为统一中国的正统皇帝,为了得到各族民众的支持,都或早或迟地鼓励民族间的通婚。通婚是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到通婚,谁都会联想到历史上的和亲。394\n和亲,作为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各政权首领间为平衡彼此政治关系而缔结的一种姻亲关系,从汉代绝唱昭君出塞,唐代文成公主入藏,到满洲贵族与蒙古王公联姻,不下数百例。在和亲过程中,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权谋与友谊的糅合,战争与爱情的冲突,汉风与番俗的差异,无数次扣响人们的心弦,酿就了太多的悲喜剧。就其历史作用,史家各有说道,但在以下两点人们的看法基本一致。首先,和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化干戈为玉帛,避免民族冲突和战争,缓和民族矛盾,冲淡了民族偏见,增进了民族情感。如由于汉朝与匈奴的和亲的影响,至汉末魏初,入居塞内的匈奴人已有不少改姓刘,理由是从母姓。那时匈奴酋帅改姓刘的目的,是要改善自己的形象,以便在汉人中产生某种亲近感和感召力。其次,有利于推动民族融合与同化。随着和亲的缔结,姻亲关系的确立,联姻双方即建立了翁婿、舅甥、兄弟关系,这不仅在血缘上加速了民族融合,同时,和亲过程中诸政权间建立的聘问、朝贡、馈赠、贺旦、互市等广泛交往,周边民族在潜移默化中,渐染华风,加速了汉化。尤其是质子,他们习汉语、汉文、汉仪,与汉族显宦名士交游,汉化速度最快。他们回本部后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问题。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都有重要的作用。而民族同化有别于民族融合,它不是自愿的、水到渠成的,而是强迫性的、灌注式的。这种现象在我国历史上,也是屡见不鲜的。具体情况大致如下:(1)掳掠其他民族为奴隶和农奴,同化于本民族。(2)通过征服采取强制办法进行同化。(3)因改朝换代,为避免残酷的民族压迫而改变民族成分。(4)以政治暴力强迫迁徙而同化。我们对于民族同化所使用的政治强制手段是不赞成的,有些结果也是应该反对的,但它却是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我们在理解历史上复杂多变的民族关系时,不能把融合与同化等同看待,要看到二者之间的区别;也不能把二者绝对地割裂开来,要辩证地看待。因为在中华民族的统一体中,存在着多层次的多元格局,各个层次多元关系又存在着分分合合的动态和分而未裂、融而未合的多种情况。民族战争与民族融合问题。中国历史上各民族间并不都是雍雍穆穆,相安无事的,他们之间有交往,也有矛盾与纷争。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是复杂的,它不仅表现在和平相处上,也表现在战争上,要充分地看到,在融合中有斗争,在斗争中有融合。在分析民族之间的战争时,不能站在某一个民族的立场上,简单地以“侵略”与“反侵略”394\n来作出判断,而应站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立场上,客观地加以分析。因为,民族战争作为民族矛盾斗争的最高形式,它有破坏性和给人民带来灾难的一面;同时,有些民族战争的结果,往往是掠夺的终止,和平、和亲、交融的继续。尤其是远距离、大规模、长时间的文化交流,只靠商贩和使节是不够的,还得用武力来打通道路并确保安全。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战争是短暂的,各民族之间相互吸收、互相依存、逐渐接近,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构成了民族融合的基础和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民族融合与国家分裂问题。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历史,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分裂到统一,再分裂再统一的过程。国家统一是主要趋势:从时间上看,合长于分;从空间上看,合的范围不断扩大;从程度上看,合的稳定性越来越大。即使是在几次民族大分裂时期,从表面上来看,社会局面是“分”了,但从社会内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来看,则渐渐地“合”了。而在诸多使统一能够成为主要趋势的原因中,民族融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正是由于历史上不间断的民族融合,使得各民族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历史文化认同不断扩大和演化,才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思考:怎样认识汉唐的和亲政策?和亲政策是汉唐统治者通过将皇室女儿或宫女远嫁少数民族首领,从而实现民族和解、民族友好的政策。我们应如何正确、全面地认识这一政策呢?首先前提条件是汉族经济文化的先进性,令少数民族首领羡慕和向往,比如汉朝、唐朝封建文化、经济、政治制度非常先进,而匈奴、吐蕃都处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后不久,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因而少数民族政权首领产生向汉族学习的动机。其次,一般是国势弱的一方会主动地提出和亲,汉朝初期,由于战争造成国家贫困,抵挡不了匈奴的强有力进攻,于是主动提出和亲;唐朝国力鳘盛,吐蕃赞普主动向唐朝求婚。由于国力的不同,因而和亲的结果也有所不同。首先,和亲都促进了民族间的和解、融合,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双方政局的稳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最典型的是文成公主入藏带去许多唐朝先进的工匠、书籍、技术。由于汉朝初期国力较弱,和亲政策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匈奴贵族的贪欲,最后汉朝励精图治,通过大规模的反击战争才解除了匈奴的威胁。而唐朝与吐蕃间则保持了长期的民族和好。4、民族融合的主要特点是:394\n落后民族在征服先进民族后反被先进民族同化,落后的少数民族吸收汉族先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及文化知识,大都是非强制性的,汉族也是在不断吸收兄弟民族的长处和人口的过程中发展着。第一,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大家庭。第二,友好交往是主流,中心是扩大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第三,中华民族以儒家大一统思想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第四,民族大融合促进国家统一,国家大统一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因此,民族大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第五,落后民族在征服先进民族后被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知识所同化。第六,各民族的特点、优点,不断充实着中华民族统一体。5、民族融合的作用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少数民族的进步,是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重要因素,也有利于封建国家的巩固: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各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古代民族融合表时期主要史实形式和途径春秋诸侯争霸,大国兼并过程中,华夏族与其它各族接触频繁,加强了联系战争促进民族融合三国三394\n国蜀国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鼓励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吴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山越和汉族一起共同开放江南两晋西晋北部和西部边疆地区居住着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人,这些内迁的民族同汉族人民联系日益紧密①民族迁徙②联合斗争南北朝北魏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②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③友好往来④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辽(契丹族)契丹首领提倡农耕,任用汉族文人,制定典章制度,接受中原封建文化,在边境设榷场进行交易.宋西夏党项族)西夏皇帝仿北宋制度,结论官制和兵制,并任用汉人担任重要官职,创西夏文字,同北宋进行榷场交易394\n元金(女真族)11世纪,女真完颜部逐渐发展起来,学会种庄稼,1115年建立金,并将都城迁到燕京,更名为中都.元(蒙古族)①元的统一,促进了民族大融合②蒙古人进入江南地区,同汉族人民生活在一起,③新的少数民族—回族的形成.明清①在清朝的疆土上,生活着50多个民族.②在清统一政权下,各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二、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源与流几千年来,在中国古代文明滋生的这块东方沃土上,先后生息和居住过许多民族,一些民族消失了,另一些民族又勃然而兴起。伴随着中国历史上各民族的多元起源与发展,以及统一、分裂、再统一的反复交替,古代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借鉴,促成了中国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进步。然而,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而言,我国现代的以及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所有民族,其血统都不是纯而又纯的,都曾经经历过不同类型的融合与同化。各民族共祖同源和多源多流的亲密关系,在历史上曾起过维系民族团结的纽带作用。如今,我们所讲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基于长期交流与融合而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联合共同体。(一)汉民族的多源多流394\n历史悠久的汉民族,自古及今瓜瓞绵绵,枝繁叶茂,为融合众多民族漫漫演变而成。它的前身是华夏族,而华夏族又由夏、商、周三族融合而形成的。再往前推,夏、商、周也都大多出自蛮夷戎狄等少数民族。到了秦代,国家的统一,消除了华夏族各支系间彼此隔离的状态,形成了华夏族共同的地域、语言、文化和经济生活,加强了华夏族与内迁的蛮夷戎狄的融合。所以,汉代学者把秦治下的华夏族人称为“秦人”。“汉民族”共同体形成于西汉,名称见于东汉。在汉民族发展壮大和与其他民族的融合过程中,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汉族共同体的壮大,主要是通过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政权推行“汉化”政策实现的。南方少数民族的汉化则大多与汉族统治阶级的征讨、掳掠、招抚相关联。隋唐一统,突厥、铁勒、契丹、党项、吐谷浑等族纷纷内属,与汉族杂居,部分族众融于汉族中。宋江金时,汉族分布区域被各民族政权所分割,部分汉族居于契丹、女真、党项等族建立的辽、西夏和金国之中。这些民族政权,为了统治征服的汉人,也常效仿中原汉制,宣讲儒、道、释等思想。其结果,部分契丹人、女真人、高丽人、渤海人走上了汉化的道路。元和清,蒙古族、满族入主中原,部分融于汉族。总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汉民族由于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稳定的共同地域,强大的国家政权和发达的社会制度,先进的经济和博大的文化,一直是各民族向往和凝聚的核心。同时,汉民族又像—座民族融合的大熔炉,以它那种特有的包容性接受、融合其他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并不断向四周辐射,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二)少数民族的多源多流今天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是长期民族融合的结果。与汉族一样,各个少数民族在形成和发展中,也是多源多流,源流交错的。在东北地区,历史上出现过东胡族系、肃慎族系等几大族系。各族系先后出现的民族,东胡族系有乌桓、鲜卑、室韦、契丹、库莫奚等;肃慎族系有挹娄、忽吉、靺鞨、女真、满族等。这些族称,并不是简单的名称更迭,它反映的是各族体之间的离散、聚合与融合的过程。在西北地区,吐谷浑和党项羌的融合最为典型。吐谷浑源于辽东的慕容鲜卑,西迁后兼并各族,建立了一个广土众民的民族政权。经过二三百年的民族融合,其统治下的鲜卑、氏、羌、匈奴、高车、突厥、西域胡人和汉人,逐渐聚合成一个新的族体——吐谷浑族。继吐谷浑解体后,西北又形成以党项诸部为核心,聚合吐蕃各部,包括汉、回鹘等族在内的民族融合,其结果又形成新的族体——党项羌。在南方地区,百越族群支系繁多,历史上有句吴、于越、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越、滇越等。这些民族的先民,早在商周时期就和中原地区有密切往来。秦汉以后,一部分逐渐与汉族融合,一部分经过长期分化、聚合和演变,与今日壮侗语族的壮、傣、侗、布依、水、毛南、黎等民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394\n边疆地区各族体的源流如此,某一具体民族的聚合过程也大致是这样的。如形成于元代的回族,其来源是在13世纪初叶,由于蒙古人的西征被迁发或自愿东迁的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中亚和西亚各族人民,以及部分回鹘人。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又不断融合进汉、维吾尔、蒙古等族,尤其是融入汉族的血统最多。这种汉族与汉族之间、少数民族之间、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多源多流、源流交错的复杂关系,构成了中国历史上各民族间一种源远流长的血缘相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断发展着相互间的同化和融合的民族关系格局。二、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管辖1、按朝代分秦:征服越族,设象郡、桂林郡、南海郡,管辖珠江流域。西汉:在西北设西域都护,云桂川设郡县。唐朝:西北设安西、北庭都护府,东北设黑水、渤海都督府。元朝:设岭北、云南、辽阳行省,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派官吏管辖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明朝:东北设努尔干都司清朝:设盛京(今辽林)、吉林、黑龙江、伊犁(今新疆霍城南)、乌里雅苏台(今蒙古国)五个将军辖区,设西藏、西宁两个办事大臣辖区,设台湾府。古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情况表朝代西北东北南部西南台湾秦朝派蒙恬夺取河套,置县、移民、筑长城统一珠江流域,设三郡两汉BC60年设西域都护,东汉重设西域都护武帝时在四川贵州云南等地设郡三国蜀国对西南的治理,230年卫温率船队达夷洲隋朝派人去西域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唐朝设置安西、北庭都护府设渤海、黑水都督府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元朝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的行政区域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流球394\n清朝设乌里雅苏台将军,伊犁将军设盛京、黑龙江、吉林三将军辖区确立册封制度及设驻藏大臣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2、按地区分(1)新疆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这是新疆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唐朝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新疆地区。 清朝于1762年设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东北地区 唐: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黑水都督府,这标志着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归唐朝版图;玄宗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从此粟末靺鞨以渤海为号。渤海也正式成为唐朝版图内的一个州。 明:在东北设奴儿干都司。 清:在东北设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省级行政单位。(2)东北•唐朝•元朝•明朝•清朝(3)西南:云南 西汉:武帝改滇为郡,赐予滇王玉印。 唐: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394\n 两宋:云南处于大理国统治。 元:在云南设省。 清: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1726年雍正帝在云南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实现改土归流。(4)东南: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国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军浮海至夷洲,这是古代文献中关于大陆人大规模去台湾的最早记录。隋唐:称流求 元:设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流球。 清: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注意台湾不同时代的称谓:三国至南北朝--夷洲;隋朝--流球;唐至元--琉球;明--小琉球; 明末开始--台湾。(5)西藏 唐: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通婚,加强了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再次和亲;"长庆会盟",会盟碑至今仍立于拉萨大昭寺门前。 元:在西藏设宣政院辖地,藏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 明:在西藏设乌斯藏都司,任用藏人担当各级官吏;建立僧官制度,法王是最高僧官。整个明代西藏各教派都一心拥护中央。 清:顺治帝封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封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须经中央册封。雍正时设驻藏大臣,标志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394\n3、注意西北(西域)、东北(黑龙江流域)、西南(西藏)、东南(台湾)四个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的标志。这在当前来说是个很热、很敏感的问题。西域: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进行军事政治管理,这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东北黑龙江流域:8世纪前期,唐政府在黑水地区建立黑水都督府,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行政机构进行统治。西藏地区:元朝政府设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行政事务和全国佛教事务。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台湾:元朝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琉球就是台湾,从此台湾正式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民族首领和民族使者杰出贡献在古代历史上有许多民族首领和民族使者,他们顺应历史潮流,对本民族的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和密切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作出了杰出贡献。1、鲜卑族的杰出政治家、改革家孝文帝进行汉化改革,是加速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过程,同时也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2、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任用汉族文人制定各项典章制度,并逐步接受在原封建文化,他在位其间,契丹还创制了文字。这些少数民族首领能顺应历史潮流,就会对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3、党项族首领元吴仿照宋朝制度建立官制兵制,并任用一些汉人担任重要官职。当时,西夏还创制了文字。4、女真首领金世宗,利用黄河故道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种。有的地区遇到荒歉,政府便减免那里的租税。金世宗执政期间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5、张骞通西域使西域的经济文化同汉朝的交流得到加强,同时张骞也为促进西域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和汉族的融合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所以,我们可以说张骞是我国历史上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沟通西域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中西交往作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394\n6、东汉班超出使西域,他在西域活动了30年,不但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束缚和奴役,而且密切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7、文成公主入藏,使吐蕃和内地的联系不断加强,唐朝的许多酿酒、制磨、造纸墨的工匠来到吐蕃养蚕技术也传到那里。这为发展吐蕃的经济文化,加强唐蕃的联系,促进汉藏友谊和民族团结作出了重大贡献。8、唐朝鉴真和尚,应日本邀请出生入死六次东渡到达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为中日友好作出了积极贡献。9、唐朝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印度,对促进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认识: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同时,也要肯定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他们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张骞、班超通西域,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等都历尽艰辛,他们的执着和奋斗精神,对青年一代有很大的教育价值;青年一代要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为促进祖国的发展和世界文明与和平的进步而努力学习、工作;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远大抱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主动地落实在行动上。四、古代的民族政策所谓民族政策是指统治民族对被统治民族处理关系的策略。总的来说封建统治者实行的是民族压迫政策,但在有些王朝,有些开明皇帝在位期间也实行过一些开明的民族政策。1、历史上的开明民族政策:三国时,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鼓励少数民族发展经济,任用少数民族首领为地方官员,对南中实行羁康政策。南中地区实际上已成为民族自治地区。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间,适应封建化的趋势,实行向先进的汉族学习的政策,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结果既巩固了统治,缓和了民族矛盾,又促进了统治民族的封建化。唐朝中央政府承认周边各族在政治上的“自治权”394\n,不直接干涉各族的内政,各民族的地方官吏由本族的统治者担任。唐政府对少数民族首领册封很多。许多民族地区实际上是唐政府的特别行政区。唐朝的民族政策:1、承认少数民族在多民族国家中的合法存在。2、对少数民族不歧视甚至给予照顾。3、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4、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各少数民族自行处理内部事务。这在我国封建社会是空前开明的民族政策。947年契丹改辽后,一时尚不能适应被征服地区先进的封建文明,便决定“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以国制(辽朝固有的制度)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实行辽境内南北不同的统治政策,这实质上是古代的“一国两制”。思考:汉武帝和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有哪些相似之处?产生了什么影响?”•汉武帝汉初,匈奴兵经常掠夺西汉北部边郡。汉武帝时,对匈奴展开了长期猛烈的战争。前119年,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分道深入蒙古大漠,大败匈奴兵。这次战役具有决定意义。此后,西汉北部边郡得到安定。前138和前119年,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从此,汉朝同西域往来频繁,人员、物产、技术不断交流,丰富了汉族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密切了各族关系。汉武帝派人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了内地同西南的联系。•唐太宗唐初,东突厥不断发兵南下威胁唐朝。太宗派兵大败东突厥军,俘其首领颉利可汗。在东突厥旧地设都督府,任命突厥贵族为都督。为加强对西突厥地区管理,唐太宗时设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南直至阿姆河流域。641年,派人送文成公主入吐蕃与松赞干布结婚,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关系。•共同:两人都打败了少数民族贵族的骚扰,稳定了北部边境。都重视加强各民族间的联系和友好往来。都加强对边境地区的管辖。思考:试比较唐、宋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不同方式和特点•唐朝的主要方式和特点:394\n通过战争挫败少数民族贵族的进攻,如唐太宗打败东突厥的进攻;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管理机构,如安西、北庭都护府及黑水都督府等机构的设置;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如渤海郡王、云南王、怀仁可汗的册封;进行和亲活动,如文成和金城两公主入藏。•两宋的主要方式和特点:在少数民族的进攻和民族战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以议和的方式缓解冲突,采用支付钱物(岁币)的办法取得边境相对安宁。两宋在对辽、夏、金的关系中普遍存在上述状况。•唐朝以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控制和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了民族间交流;两宋时内地政权对周边地区没有力量上的优势,控制和管理松弛,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仍然有发展。思考:元朝和清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表现出哪些共同点?试从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分析其原因。2、历史上的民族压迫政策:西晋王朝对内迁各族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逼迫内迁各族人民纳税、当兵,甚至将之掠卖为奴隶,不少人破产后沦为流民。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将全国各族人民分为四等,规定不同的等级享受不同的权利。在民族压迫下的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清兵入关后才过两年,政策就突变,开始强制推行一些民族压迫政策。其中主要有“剃发、衣冠、圈地、投充、逃人”五事,在战争中还多次发生屠城之事。思考: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是否表明其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为了巩固蒙古贵族的统治地位,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把全国各族人分成四等,他们的政治、法律地位高低不同。这是否表明元的社会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实际上,汉族地主也能担任官职,广占土地。而蒙古族贫民也有破产流亡,甚至沦为奴隶的。蒙古贵族勾结各族地主阶级,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农民和地主的阶级矛盾,仍然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同理,清朝也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其社会主要矛盾也是阶级矛盾。可见地主与农民阶级的矛盾一直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394\n3、认识:运用主现动机与客观效果的辩证关系分析认识古代开明民族政策。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古代开明的民族政策。运用现象和本质关系的原理分析认识古代的民族压迫政策的本质是阶级压迫。阶级矛盾以民族矛盾的形式表现出来。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三项原则。尽早解决台湾问题,是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因此,要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势力,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而奋斗。五、民族间经济文化的相互交往1、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成了各少数民族的进入农耕经济、建立政权、封建化,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A.秦汉时期,边疆得以开发,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加强。秦在越族设置郡,迁徒中原人与越族杂居,中原铁器和先进技术随之传人;西汉张赛通西域后,西域各族得到汉朝丝织品和铁器,学会了铸造铁器和凿井技术,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丝绸之路形成。B.魏晋南北朝时期,五族内迁,各族频繁交往,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各族逐渐改变原来的游牧生活,学会农业生产技术,成为农业居民,孝文帝改革后,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C.隋唐时期,多民族统一国家进一步发展,民族间交往空前频繁。回纪族用马匹和皮毛交换汉族的丝和茶;粟末靺鞨派人到长安学习,带回汉文书籍;南诏在内地影响下,经济文化迅速发展;文成公主去吐蕃后,带去蔬菜种子、手工业品和医药、生产技术的书籍。394\nD.宋元时期,各族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边疆经济进一步开发。契丹族从唐末开始就学会种田、纺织、冶铁、煮盐、建筑城郭和房屋,有了农耕和定居生活;契丹统一后,耶律阿保机提倡农耕、任用汉族文人制定制度,接受中原封建文化,澶渊之盟后,辽宋间开展贸易、技术、文化交往,契丹族学到制瓷、印刷技术;党项族建立西夏后,元吴仿照宋朝制度建立官制和兵制,任用一些汉族人做官,创制了文字;女真族ll世纪时进入农耕和定居生活,能够冶铁和铸造铁制工具、农具。E.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明朝前期,建州女真从贸易中得到汉族的铁器、粮食、盐、丝织品,明朝后期建立后金(清)。2、在民族交往中,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丰富了汉族人民生活,促进了中原地区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中外交通的沟通,为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作出了巨大的贡献。A.促进了中原地区经济发展:西汉通西域后,传人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种子;北朝时汉族人民学到了兄弟民族畜牧业经验,《齐民要术》还总结了北方游牧民族生产经验;唐朝时期少数民族与汉族交往频繁,回鹘的马匹、皮毛,渤海的貂皮、海东青、人参、马、铜等传入;辽宋和议后,边境榷场成为民族交往的重要场所,汉族在贸易中得到羊、马、骆驼等;元朝黄道婆传播了黎族棉纺织技术,并改进工具,为棉纺织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明代鞑靼蒙古的俺答汗与明和好后互市,双方交换各自所需的物品,建州女真也用马匹、韶皮、人参、珍珠等与汉族进行交换。B.丰富了汉族人民文化生活:西汉末年,佛教通过西域传人中国,唐朝时玄奘经西域到天竺(印度)学习佛经;北朝时北方民歌反映出游牧民族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感情,为古代文学注入清新气息;《齐民要术》总结了北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包括北方游牧民族生产经验,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之一。六、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民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以战与和的形态表现出来。1、关于民族战争问题。(1)民族战争的原因由于剥削阶级思想占统治地位,由于统治阶级的驱使和民族偏见的存在,我国历史上各民族间不仅存在着历史偏见、歧视、隔阂和矛盾,而且经常发生战争。(2)战争性质:不要把民族内部的战争和反对外来侵略相混淆394\n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不同于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它是一定历史时期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这些战争不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而是我国内部兄弟民族之间的战争。交战双方没有侵略与反侵略之分,但有压迫与反压迫、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反动之分。(3)中国古代民族战争的五种类型:民族之间的斗争因其复杂性,坚持事实求是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民族统治者彼此之间的掠夺战争,如:匈奴对秦汉的战争,契丹、女真、党项对宋的战争,蒙古对宋、明的战争、十六国时期北方各族政权之间的战争。③民族征服、争霸战争,如:春秋战国争霸战争;楚汉战争;东汉末年军阀混战;383年淝水之战;唐末藩镇之间混战;五代十国各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1125年金灭辽;蒙古政权西征,11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这些战争造成社会动荡或国家分裂,广大人民群众被迫卷入战争,饱受战乱之苦,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因此是非正义的、反动的战争。③反对分裂割据、平定叛乱,维护统一的战争,如:唐朝初年,太宗大败东突厥的战争;1690年、1696年康熙帝两次亲征噶尔丹,平定噶尔丹分裂势力;18世纪中期乾隆帝派兵镇压维吾尔贵族大和卓和小和卓叛乱。这些战争平定了叛乱,维护了边境的安全,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是正义的、进步的战争。④反抗民族压迫与掠夺的战争,如:内迁五胡反抗西晋的起义;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迎击匈奴的白登山之战;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的漠北之战;12世纪初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率众抗辽;1129年韩世忠在黄天荡堵截金军的战争;1140年岳飞抗金的堰城大捷;1449年,于谦抵抗瓦剌进攻的北京保卫战。这些战争维护了边境安全,打击了少数民族贵族南下掠夺,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正义的、进步的战争。⑤抵御外国异族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如:1561年戚继光抗击倭寇的台州九捷,俞大猷的抗倭斗争;1685年和1689年两次雅克萨反击战;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些战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了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3)战争评价394\n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认识古代的民族战争。任何民族的统治者为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进行的战争都是进步的;各族人民为反抗剥削压迫而进行的斗争都是正义的。相反,民族政权之间为推行民族压迫掠夺而进行的战争,双方都是非正义的。具有正义性质的民族战争,在解决民族矛盾、促进统一、推动历史进步方面曾起过一定积极作用。但它和非正义战争同样地要付出很大代价,最终遭受灾难的是各族人民。思考:岳飞是民族英雄吗?秦桧是汉奸吗?我们知道,金军大举南下入侵南宋,烧杀抢掠,给南宋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岳飞率领岳家军在抗金斗争中,收复了建康,在郾城大败兀术的主力骑兵,乘胜收复许多失地,使金军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见岳飞是著名的抗金领袖,他的抗金活动抵御了女真族的掳掠,捍卫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和文化,与人民的愿望相一致,因而是正义的斗争,我们能不能就此说他是民族英雄?即是汉民族的英雄行不行呢?这就要我们准确理解民族英雄的含义。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民族英雄: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这里的民族是指中华民族,而不是指具体的某一民族,民以不能说他是民族英雄,同样文天祥虽领导了抗元斗争也不能算民族英雄。只有像抵御其他民族、国家侵略的英雄才是民族英雄,像林则徐、冯子材、丁汝昌。秦桧是南宋的大奸臣,指使爪牙诬陷岳飞谋反,将他投入狱中,最后又杀害了岳飞。1141年,与金达成和议,大量出卖南宋主权与利益。秦桧是南宋的历史罪人。南宋是汉族人建立的政权,这些行径能否说明秦桧是个大汉奸?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汉奸原指汉族的败类,后泛指投靠侵略者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中华民族的败类。以此标准,秦桧也不能算汉奸。秦攻南越是侵略战争吗?怎样评价民族战争?秦始皇在位期间发动了大规模的征服南越的战争,这对南越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破坏,这种战争是不是侵略战争?同前面对于民族英雄的界定一样,我国国内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相互间的战争当然不能算侵略与被侵略。那么应如何评价民族间的战争呢?首先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比如一些民族政权的征伐战争、掠夺战争给所到之处的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严重破坏了人们生产与生活,属于非正义战争,如辽与金攻宋、元、清南下征伐战争,都是这种类型;那些反征伐、反掠夺战争则属于正义战争,所以像岳飞、文天祥就应当充分肯定。其次,看战争的结果是否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与民族的融合、国家的统一。比如秦征南越,在这里设置郡县加强有效统治,进行移民,传授先进和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促进了当地社会生产的发展,同时促进了汉越的民族融合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所以我们又要加以肯定。394\n2、和平形态:各民族间的友好合作表现形式有(1)政治上友好:和亲:汉唐王朝和游牧民族君主和亲在历史上影响很大。白登之围后,汉与匈奴长期实行和亲政策;以文成公主与金城公主入藏为代表的唐蕃和亲在历史上一直被传为佳话。会盟:民族国家双方以缔结“和约”的办法来结束双方的行动,如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用和平的方法进行交往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改善民族关系,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因而成为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形式。(2)边境贸易和经济文化交流:这是民族间经济贸易的主要形式,如西汉时,西域的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等种子传入内地,西域也从内地得到丝织品和铁器,并学会铸造铁器和凿井技术。唐朝时,内地和渤海之间的交流频繁。北宋与辽、夏边境的榷场;明与鞑靼边境的互市。(3)共同反抗黑暗统治:如东汉时羌族汉族人民联合反抗东汉统治的斗争、北魏末年各族人民大起义等。这几次起义,虽然在高中教材中没有提及,但是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中,教材上提到了汉族人民和各兄弟民族人民“在反抗各族统治者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加强了联系和友谊。”七、正确认识古代民族关系1、民族关系的主流:民族融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由50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国。中华民族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彼此融合而成的。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关系、友好往来、互通有无,平等互利,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剥削、反抗外来侵略构成民族关系。这是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基本因素。也正因为如此,我国才得以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当然,在阶级社会里,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斗争以至于战争。但它与我国民族之间彼此友好往来的事实相比,只是民族关系的次要部分。各民族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民族之间的矛盾、斗争和战争,从根本上说都是各民族统治者挑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矛盾也是阶级矛盾。2、共同缔造论:中国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394\n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形成今天这样一个幅员广大、资源丰富和人口众多的国家,是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汉族是主体,但不能忽视其它民族在祖国历史发展中所作的贡献。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他们对汉族也有经济文化方面的影响。(1)各族对祖国的开发汉族最先开发了黄河流域的陕西、甘肃和中原地区;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族先后开发了蒙古地区;西域各族开发了西北地区;黎族最先开发了海南岛;高山族最先开发了台湾;藏族的祖先吐蕃最先开发了西藏地区;彝族和白族的祖先最早开发了云南一带西南地区。(2)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伟大祖国的表现: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祖国的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奋勇抵御殖民主义侵略,共同保卫了祖国的边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另外各族人民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互通有无,在技术上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例如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就是汉族人民和江南各民族人民一道对江南的开发过程,北方的农民大量南迁,不仅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还补充了的劳动力。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劳动下,江南在南朝时开始赶上北方,到南宋时超过北方,促进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还有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例如鲜卑族的民歌《敕勒歌》也应得到我们的重视。394\n3、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①民族间经济发展的矛盾与统一构成了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中国古籍常提到的“中国”即现在的中原地区是汉族分布的主要地区。这里气候温和、地势平坦、雨水充足,湿润的土地,宜于农作物生长。这里是生聚着以农耕为生的农业民族。少数民族主要居于东北、北方、西北、西南等周边地区。这里是以高原、丘陵、大漠、森林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广阔地带,高寒亢旱,植被稀疏。生聚在边疆的民族因地理环境的束缚,只能以游牧、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逐步融合为游牧民族。②由于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经济结构不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民族为了发展经济谋求生存,需要不断扩大经济往来,与其他民族进行经济交流。民族间除正常的经济交流外,因民族、地域、语言、文化等隔阂,特别是私有制社会性质的制约,常常不能用平等交换物资的贸易形式达到目的,于是便诉诸武力,以掠夺的方式来满足经济上的要求。民族间的矛盾、战争由此发生。③民族间的战争并不代表各民族人民的意愿,而是统治者为各自需要发动的。游牧民族对农业民族的掠夺构成了中原王朝的“边患”。中原王朝以正统自居,对周边民族采取歧视和压迫政策,用“剿”和“抚”两种手段进行征服。3、既反对大汉族主义又反对狭隘地方民族主义。看待民族关系,不能站在一个民族的立场上,应该站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立场上认识民族问题。对历史上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事件、人物都应该给以充分肯定和赞扬,反之则给以否定和鞭挞。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历史上不少站在汉族封建统治者立场上的史学家,在史书上对少数民族多有污蔑、丑化之词,要注意批判。4、关于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问题,应当一分为二。我们谴责少数民族上层人物进入中原的暴行,如金兀术在中原和江南烧杀抢掠的暴行,但并不能认为这些王朝不正统,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进步性,如元、清两朝在统一中起了积极作用,事实上,还有许多并没有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他们在其统治地区内,如维持安定团结的局面,或在大乱中给人民提供一片乐土,或恢复社会秩序,使经济文化重获生机,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394\n5、关于民族矛盾和民族压迫。民族矛盾和民族压迫的实质是阶级矛盾和阶级压迫,统治阶级挑起民族矛盾和民族压迫是为巩固他们的统治,各族人民都是受害者,如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把全国老百姓划为四等,这种政策的实质是民族划分下的阶级压迫,元朝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地主与农民的矛盾,故毛泽东说:“民族压迫,说到底是阶级压迫的问题。”6、“野蛮”与“文明”的基本区分点是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与文化。7、少数民族封建化问题8、怎样看待民族地方政权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出现的一些民族地方政权,它们与中原汉族政权并存。如何理解和认识这种现象?这是民族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因为民族发展的不平衡,于是就有了利益冲突,有反抗和斗争,有分裂与统一的矛盾,民族地方政权的存在,就是国家处于分裂时期,而每次分裂都为新的统一创造了条件。每一分裂时期都促进了民族间的进一步接触和融合。就全国而言是分裂,局部而言又是统一。每一民族地方政权都为该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为重新出现的全国统一作了准备。思考:如何理解少数民族的汉化?少数民族的汉化,就本质来说就是封建化,是落后民族加入先进民族经济和文化体系,是落后民族的文明化。像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辽、夏、金的汉化,元朝、清朝任用汉族地主官僚,采用汉族制度文化等。少数民族为什么能主动地实现汉化过程?马克思说:“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所征服的较高的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落后的少数民族可以在军事上征服先进民族,在政治上统治先进民族,但在文化上,落后民族必然被先进民族反过来征服。由于中原汉族地区在这一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整上层建筑,包括统治制度、意识形态、文化教育等必然要适应这一经济基础,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因此,少数民族首领自然而然地本能地向汉族学习,以提高经济文化,巩固政治统治。.394\n专题七:中国古代的土地和赋税制度概述:生产力的发展迟早会引起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在这里应注意:(1)在封建社会中,所有制关系主要指土地所有制(生产关系的重点)。(2)产品分配形式主要是指赋税、摇役、兵役、地组等。(3)人们生产中的地位主要是阶级关系.本专题概况(土地所有制形式)农业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土地是我国古代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资料,是构成封建生产关系和一切经济关系的基础。在中国古代史上,土地制度可分为三个阶段: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社所有制。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成果。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实际是国王所有,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封建社会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重形式)。中国古代的所有制关系主要是指土地所有制,其产生、发展、衰落均与生产力发展变化密切相关。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从本质上讲,都是私有制。一、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394\n1、性质: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它是土地私有制不发达的表现。2、兴衰:它始于商朝,完备推广于西周,春秋后期逐渐瓦解。3、内容(权利与义务):土地所有权属于国王,诸侯臣下能世代享用,奴隶主驱使奴隶集体耕作并剥夺奴隶的劳动果实4、特点5、瓦解原因春秋后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剥削制度确立起来二、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战国确立。商鞅变法规定:废井田,开阡陌,政府承认田地归私人所有,允许自由买卖,标志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地主占有大量土地,用地租剥削农民。这种制度是我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主要土地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国有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三者的地位:1、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而分散,与地主土地所有制同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但由于经济力量薄弱,往往被兼并。2、国有土地是封建政府掌握的土地在封建杜会整个过程中不占主导地位,一般作为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出现危机时的后备补充。3、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产生关系的基础,它的发展导致土地兼并。如西汉后期的土地兼并,东汉豪强地主占有大量肥田沃土,唐后期土地兼并,明后期土地兼并。394\n1、地主土地所有制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三种形式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它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地主阶级正是凭借对土地的垄断,迫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不得不依附于他们。这种土地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二千多年,对于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繁荣起过积极作用,但其闭塞性和自给自足的特点却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阻碍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长期贫困和落后。2、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有王田制(新)、屯田制(三国)、均田制(北魏至唐中期)三种形式:随着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和巩固,地主阶级的势力也会日渐恶性膨胀,土地兼并就随之加剧。农民失去土地,无以为生,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激化,农民揭竿起义,以求生存。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增加财政收入,采取某些措施遏制土地兼并,保证农民获得少量土地,如北魏、隋唐的均田制和清前期的“更名田”等,这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但是,在封建制度下土地兼并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1)王田制(如王莽时实行):•性质:形式上表面上似乎是奴隶制阶段井田制的恢复,但性质仍为封建土地所有制。•目的:是托古改制、限制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内容:把全国田地改称王田,不许买卖,规定一家不满8个男子,占田不准超过900亩,多占的要分给族人或乡里;没有土地的农民按一夫一妇100亩的标准分给。•结果:王莽企图以此抑制地主官僚的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但由于遭到贵族官僚的反对而废除了。394\n(2)屯田制:•起源:屯田古已有之,汉代实行过,当时主要是为了戍边和保证军需。•推行情况:不少朝代都实行过,如西汉、东汉、曹魏、蜀、金朝、元朝、明朝、清初都实行过。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农民背井离乡,土地荒芜,在这种情况下,曹操推行屯田。后来,魏、蜀、吴也都实行屯田。•基本特点和具体做法:屯田制是封建制的土地国有制,屯田民只有土地使用权;含有兵农合一成分•方式:这是政府或统治者组织的农民或军队的开荒种地。屯田有军屯、民屯。军屯:由士兵屯垦;民屯则招募流亡农民进行屯垦;屯田农民要按军事编制组织起来,政府设官管理;屯田民要分别不同情况按比例向官府交纳收获物,但他们不再负担兵役。•作用:屯田制的推行,安置了大批流亡农民,有利于稳定了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曹操推行屯田,保证了军粮供应,为统一北方提供了物质条件。(3)均田制:•实行情况:均田制是我国古代影响很大的土地制度。均田制始于北魏(485年),流行隋唐,且被日本借鉴、吸取,其影响深远。•背景:394\n这两种形式,往往是在经历了一场战乱和社会动荡之后,国家控制了大量无主土地的情况下实行。•目的: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前提条件:政府掌握大量的无主荒地。社会上存在大量无主荒地和劳动力,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给农民,实行这种制度不触及贵族地主利益,农民对国家承担租赋徭役,贵族地主无此负担。•内容:A、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给农民一定数量的田地。奴婢、耕牛也相应受田;——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地主利益也都得到了保障。B、土地不得买卖;——对土地兼并有所限制。C、官吏得给公田;——其利益得到了保障D、农民对封建国家的租、调、役负担。(贵族、地主却无此负担。)“均田令”规定:15岁以上的男子和妇女开始向政府领种土地,到了不能劳动或者身死时,再把土地还给政府。土地有两种,无主的荒地称露田,按规定还给政府,不能买卖。已经耕种过的土地称桑田,按规定不必还给政府,可以买卖。政府规定,一夫一妇要向国家纳租粟二石,纳调帛一匹,产麻的地方纳布一匹(不交帛)。此外,农民还要向政府承担一定的徭役杂调。•作用:授田时,既不触动地主的土地,又能使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因此,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北方民族大融合;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封建土地制度。(比较完备)•瓦解原因:394\n唐后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没有可分土地,均田制则无法继续实行。(4)清前期的“更名田”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这种土地所有制形式不占主要地位,但人数众多,春秋时期,一部分奴隶和平民以及没落贵族自己垦种的这部分土地,使他们成为小块土地所有者,成为一家一户的自耕农。封建社会各个朝代都存在这种自耕农土地所有制,这种小农经济同地主土地所有制一样,是对封建生产关系内容的重要补充,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共同构成封建经济基础,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重要基础。在封建经济发展过程中,地主不断兼并农民的土地,使这种土地所有制不断破产。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认识:古代土地制度变革与调整的实质中国封建土地制度下,土地兼并是最大特征:A:土地兼并是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地主阶级力量增加的表现,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存在的情况下,封建社会无法克服的经济现象;B:当土地兼并严重时,两种矛盾突出起来;一是农民地主的矛盾,二是封建国家同地主的矛盾。这两种矛盾的发展,将出现两种可能的结果,一是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使兼并得到一定的缓和,二是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中国古代封建政权建立初期比较有远见的统治者,往往运用政权力量对土地占有状况进行整体。394\nA:调整的原因: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地主阶级矛盾激化,封建统治的危机爆发,广大农民为反抗压迫,求得生存,揭竿而起。封建国家由于统治力量削弱,在农民起义打击下,迅速消灭。B:调整的基本点:一是确保国家控制一定数量土地以保证维护强大的国家机器所必需的赋税和财政收入;二是安定农民,使农民获得一定土地,以恢复生产,稳定统治。三、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土地制度旧中国的广大农村,绝大部分土地集中在不足农村人口总数1%的地主富农手中。这种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的剥削关系,给广大农民造成极痛苦,阻碍着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改革。因此,土地问题成了中国社会的一项基本问题,变革土地制度,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项重要标准。(1)民主革命时期各阶级的土地政策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大朝亩田制度》,核心内容就是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B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纲领中,“民主”的含义就是平均地权,但未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革命胜利后,国家用“核定地价”的办法实现土地国有,最后达到“国民共享”的目的。C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如1931年的土地政策,1947年的<<中国土地大纲>>,195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但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个例外。由于终日民族矛盾尖锐,当时采取“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抗日。(2)建国后农村经济落后的四次调整A第一次:土地改革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394\nB第二次: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核心内容: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C第三次:人民公社化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惩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D第四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核心内容:坚持土地国有制,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去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练习:下列对均田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实施的根本原因是先进经济形态的迫使B.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C.破坏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D.破坏的直接原因是封建经济的停滞394\n土地是我国古代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资料,不同时期存在着不同的所有制形式。结合有关知识回答1—2题。1、“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是对我国古代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井田制的形象描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奴隶社会实行土地国有制②井田制实质上是一种私有制③井田制是私有制不发达的产物④随着井田制结束,分封制也消失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我国封建社会存在着国有土地、地主土地和自耕农土地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①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在封建社会一直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②农民土地所有制也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长期存在的基础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重农抑商思想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基础④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上述土地所有制形式在中国逐渐消失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均田制是我国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结合有关知识回答3—5题。3、促使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根本原因是A.汉族地主的建议B.南北对峙的形势C.民族融合的趋势D.先进的经济形态4、唐朝均田制与北魏均田制所起的作用的不同之处是A.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使农民获得了一些土地C.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封建化D.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5、实施均田制的直接受益者和最终受益者分别是A.地主、国家B.农民、地主C.农民、国家D.国家、地主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无法克服的经济现象。结合有关知识回答6—7题。394\n6、唐朝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无田可授。其根源在于A.封建经济受到破坏B.封建地主力量增强C.封建地主力量削弱D.封建经济得到发展7、土地兼并贯穿封建社会始终,国家的任何抵抗政策都不可使之逆转。其根本原因在于A.生产力的发展B.重农抑商的支配C.农民起义的打击D.土地私有制的存在赋税是为了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对劳动人民强制征税。结合有关知识回答8—10题。8、在我国古代,赋税随着每个历史时期的不同而各有其特点。以下表述正确的是①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是我国征取土地税的开始②北魏租调制中的“调”指户税,以户为单位征收③唐朝两税法是我国赋税制度史上的重大转折④明朝一条鞭法是实物地租转向货币地租的标志A.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9、北宋王安石变法规定农民缴纳赋税的标准是A.土地的数量和质量 B.财产的多少C.成年男丁数 D.按户收取10、以下各项未触动大地主的利益的是A.租庸调制 B.方田均税法 C.一条鞭法 D.地丁银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经历了多次变化。结合有关知识回答11—13题。11、唐初实行租庸调制和中期实行两税法的相同实质是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手段 B.缓和阶级矛盾的手段C.对农民剥削程度的降低 D.封建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12、自汉唐至清前期,我国赋税制度发展的总趋势中不包括A.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趋于松弛B.逐渐解除农民对土地和地主的依赖关系394\nC.在客观上既反映又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D.赋税缴纳形式和内容趋于简化和货币化13、明朝中后期,从根本上冲破了封建生产关系束缚的是A.一条鞭法的实行 B.农民起义的爆发C.民主思想的产生 D.手工工场的出现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结合有关知识回答14—15题。14、租庸调制在唐朝中后期逐渐难以维持。其原因在于A.农民阶级的反对B.均田制的破坏C.自然灾害的侵袭D.国家政策的调整15、上述关系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A.阶级斗争推动人类社会前进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物质决定意识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二、非选择题:40分16、以唐都长安、宋都东京为例,说明唐宋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并指出由此引起的当时的土地制度、赋税制度和城市布局的变化。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A3.D4.C5.C6.D7.D8.D9.A10.A11.D12.B13.D14.B15.B394\n二、非选择题:16、表现:①唐都长安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城内有东市、西市,市内店铺林立。②北宋东京居民有20万户;出现夜市、晓市和瓦肆。变化:①土地制度。唐朝中期以前,封建土地私有制与国有制并存。此后,由于土地买卖加剧,封建国家不再拥有大量土地,均田制遭到破坏。北宋统治者不抑兼并,承认了土地自由买卖和大地主占有土地的合法性。②赋税制度。以人丁为征税标准的租庸调制被两税法取代,两税法是建立在大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为标准的赋税制度。王安石变法中的方田均税法也属同类性质的税法。③城市布局。唐代城市商业区、住宅区分开。北宋时,封闭型的城市被商品经济的发展所冲破,工商业者临街而居,随地经营赋税制度赋税是中国古代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是统治者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强制征收的。赋税制度是随土地制度或状况的变化而变化的。赋役是维护封建统治和剥削、掠夺人民的工具,是运用国家政权对农民进行超经济剥削的手段。封建财政管理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点,就是如何保证赋役来源和加强对赋税的攫夺。394\n中国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含义很广泛,一般包括: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其他苛捐杂税。贡:是臣属将物品进献给君主;赋:原指军赋,即君主向臣属征集的军役和军用品;税:由“禾”“兑”两字组成,“禾”指农产品,“兑”即送达,其本意是社会成员向国家送交农产品。1、赋税制度的变化(沿革)夏商周(奴隶社会):实行贡赋制度,这是赋税制的雏形。当时还没有土地税或地租(1)春秋初税亩从春秋末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鲁国开始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它承认私田合法,这就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特征: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2)秦汉赋税:编户制度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我国封建社会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是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兵役的依据。编户齐民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农民的负担有四项:田租(土地税)、算赋和口赋(人头税)、徭役、兵役。秦朝由于赋税繁重,导致短命而亡。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但汉朝田租轻而人头税重。西汉的编户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汉代田租较轻而人头税较重。特征:我国封建社会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两汉赋税制的主要内容是“租”和“赋”两项。租是土地征收的税额,交纳粮食。从景帝二年(公元155年)起,终汉一代田租基本是三十税一。赋以丁计,包括算赋、口赋。算赋是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口赋是专对儿童征收的人头税。赋交钱币(在历史上,租、赋、税的概念又往往相互混用)。394\n影响:这一赋税制度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汉代统治者轻徭薄赋,迅速恢复发展了社会生产;其二,加剧了土地兼并,引发了阶级矛盾和社会危机;其三,少地或无地的农民为逃避难以负担的赋役,或托庇豪门,加强了豪强地主的势力,或沦为流民,成为社会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大量的编户齐民从政府的户籍中消失。加剧了国家的财政危机。曹魏时,战乱频仍,人口流移,官府籍簿散佚,无法按丁征赋,而户比丁易于统计,且较稳定,故改为按户征收,是为“户调”。户调又何以纳绢或布帛而不纳货币?这是由当时商品货币关系减弱以及纺织业的兴起所决定的。曹魏时将调以固定的赋税形式确定了下来,并按户征收,遂形成“户调”。(3)北魏,租调徭役制。孝文帝改革实行与均田制配套的租调制,受田农民,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粟,调(户税)帛或麻,还必须服徭役和兵役。特征:调指户税(财产税),以农户为单位,它是与均田制相适应的。(4)隋唐租庸调制从西晋至唐中叶,商品货币关系虽有所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各封建政权仍然使用租调这种赋税征收方式,有所变化的是隋唐在租调制的基础上开始征收“庸”,故又称“租庸调制”。租庸调制开始实行于隋朝,唐朝进一步加以完善。原因:A、吸取隋亡教训;B、唐初政局混乱,经济衰败,财政困难。——因此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成为当务之急。目的:缓和阶级矛盾,保证封建剥削,巩固封建统治指导思想:轻徭薄赋内容:租是田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调是人头税(交纳定量的绢或布);庸是纳绢代役(指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无年龄限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394\n特征:“庸”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作用:A、保证农时,减轻负担,开垦荒地;B、保障了政府赋税收入,巩固了府兵制。租庸调制实行的社会经济意义:(1)以庸代役,农业生产时间较有保证。封建赋税形式,从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三种: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形式。劳役是封建国家对农民的直接的人身控制和奴役,劳动者失去任何自主。在小农经济条件下,服劳役又直接影响农业劳动时间的适时安排。租庸调制允许劳动者交纳实物代替劳役,即以庸代役,一方面使劳动时间增加,同时,劳动者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劳动积极性也相应提高。由租调制到租庸调制的转变,标志着对劳役地租这种最落后的赋税形式的否定,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2)剥削量减轻,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唐前期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历时一百年繁荣局面的出现,正主要是兴革封建财政、经济管理体制、实行租庸调制和均田制的结果。诚如太宗所说:“今省徭薄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则其富有矣。”(《贞观政要•论务农》)租庸调制的局限性:租庸调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自然受到封建国家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的限制。从阶级局限看,封建国家兴革赋税制度,适当减轻人民负担,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和加强对劳动者的更多榨取。因而,轻徭薄赋是有限度的,每当经济转机,生产发展之后,统治者的剥削也随之加重,结果阻碍了经济发展,激化了社会矛盾。从历史局限性看,它不可能超出赖以存在的生产力水平,并要受封建土地管理体制的制约。随着经济发展和土地管理体制的变化,租调制这一赋役制度就失去了历史作用和存在价值。有关唐朝租庸调制的基本内容的史料: “凡赋役之制有四:一曰租,二曰调,三曰役,四曰杂徭。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其调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絁者,绵三两,输布者,麻二斤,皆书印焉。凡丁岁二旬,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布加五分之一)。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调,三旬则租调俱免。”(见《唐六典》卷三)郑樵在评价唐朝这种赋役办法时说:“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租者,十一之税也。调者,调发兵车井田之赋也。庸者,岁役二旬,不役则收其资。役多则免调。过役,则租调俱免,无伤于民矣!”(见郑樵《通志•货一》)思考:唐朝的租庸调制与前代租调制有无本质区别?其主要不同在哪里?有何积极意义?从郑樵的评价材料中找出该制度对农民有益的证据。租庸调制自唐高祖李渊颁布,始成定制,后经唐太宗直至唐玄宗开元年间,一直承袭。开元之后,租庸调制赖以存在的基础均田制瓦解,租庸调制随之破坏,被两税法取代。394\n以上制度的共同点是以人丁为主要收税标准。不同点是,唐朝开始有了纳绢代役。(5)唐中后期两税法。唐中叶产生的两税法是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关系特别是土地(均田制)关系变化的产物。它适应了当时丁口转移、商品货币经济有所发展的新情况。原因:唐朝后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手里无地可分,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国家财政收入减少。这种变化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由土地兼并造成的。(武则天至玄宗时,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均田制遭到极大破坏,这样就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脱离户籍到处流亡。安史之乱后,这一情况更加严重,实际上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按丁征收赋税的租庸调制也已无法执行下去。这种状况使国家财政收入大为减少,造成了严重的财政危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唐朝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结果一切努力均告失败并造成了赋税制度的进一步混乱,唐朝财政面临崩溃。唐德宗即位后,宰相杨炎建议改革赋税制度。建中元年(780年)唐朝政府颁布两税令,实施两税法。)目的: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增加税收,改行两税法。内容:780年,宰相杨炎建议(1)课税对象:“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两税法将课税对象由过去的主户扩大到客户,并对商人重新规定税率。客户纳税,反映了其地位由非法到合法的变化及其人身依附关系的相对减轻。扩大征税面,保证财政收入,这是制定两税法的目的之一。(2)征课内容:包括户税和地税。唐代征赋名目繁多,除租庸调外,后又有地税、户税、青苗钱等各种杂税。两税法则“置两税以总之”,将各种名目的赋税统一并到户税和地税这两税中,“以一其名”,并规定,若有“此外敛者,以枉法论”。(3)课税标准: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杂税、杂役。“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租庸调以丁为计算单位,贫富负担不均。而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4)征课时间:分为夏秋两季,“夏输无过六月,秋输无过十一月”,相对集中并节省了征收时间。394\n(5)征课形式:“以钱谷定税,临时折征杂物。”租庸调制是“租出谷,庸出绢,调杂出缮纩布麻”。还有各种杂税杂役。两税法则先“定税计钱”,交纳时再“折钱纳物”,即所谓“定税之初,皆计缗钱,纳税之时,多配绫绢”。这样,相对简化了纳税手续,便于国家计算征收。(6)征课原则:“量出以制入。”量出为入是中国赋税史上仅有的创见。两税法提出,“凡百役之费,先度其数,而赋于人,”即国家根据财政支出确立每年全国总税额,然后摊派各地征收。这种量出为入的原则可以说是创我国预算原则之先。特点:以资产和土地的多少作为纳税标准,即以资产税取代自战国以来的人丁税。这次改革的基本精神是改税丁为税产,这符合土地集中和贫富升降的社会现实。两税法替代租庸调,是地主土地所有制高度发展的结果,奠定了唐后期至明中叶中国古代赋税的基础。作用(两税法实行的社会经济意义):A、两税法统一了税制,扩大了征税面,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两税法将唐中期以来名目繁多的杂税统一为户税和地税两种,并规定“此外敛者,以枉法论”,这样既简化了征税名目,又可使赋税相对稳定,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同时从制度上杜绝了官吏从中作弊乱摊派的可能,使人民的负担有所减轻。B、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惟资产为宗,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两税法规定贵族、官僚、客户、商人都要交税,这就扩大了税源(这也是制定两税法的目的之一),此外客户纳税,反映了其地位由非法到合法及其人身依附关系的相对减轻。);C、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D两税法将唐代名目繁多的杂税,统一归并为户税和地税两种,这样既简化了征课名目,又可使赋税相对确定。从制度上避免官吏乱摊派的可能。E、两税法按照各户的贫富程度确定征税标准,较为公平。F、两税法以货币计算和交纳赋税,对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94\n地位:两税法是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多少为主,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和进步。这些做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税集中在贫苦农民身上的赋役负担不均的不合理状况,对改善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广大贫苦农民的生产生活是有积极作用的,总之两税法是与当时土地高度集中以及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相适应的,是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同时这次改革反映了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即收税标准以人丁为主向以土地为主的转变,奠定了唐后期到明代中叶赋税制度的基础。局限性:A、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越来越严重,激化了阶级矛盾;B、大地主隐瞒财产,转嫁赋税,政府又增加许多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两税法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化,对巩固政权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两税法不可能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挽救唐朝的统治危机。(6)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内容:王安石变法实行募役法规定官僚也要交纳役钱,实行方田均税法,清查隐瞒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平均赋税,使官僚地主无法逃避赋税。后因大官僚大地主反对被废除。特征:交钱代役;清查隐瞒土地,使官僚地主不能逃税。实质:是纳钱代役和按亩征税。(7)明后期张居正一条鞭法。是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是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发展和阶级斗争的产物,在客观上适应了当时历史的要求,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一些特点。背景:是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发展和阶级斗争的产物。(明朝中期,在镇压了农民起义之后,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在继续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旨在挽救明朝统治的张居正改革。明初的赋役制度是赋和役分别征收的,赋以土地为对象征收,按田亩计算;役以人为对象征收,分为按丁和按户征收两种。在征收内容上主要是征收实物和劳役。这种赋役制度在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的当时是比较合理的。但到明朝中期时社会经济状况有所变化,一方面大量田地迅速向地主手中集中,另一方面商品经济在迅速发展。于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土地管理体制的变化,一条鞭法应运而生。)A、明朝中期,农民赋税负担过重,阶级矛盾尖锐,国家财政困难;B、旧的赋税制度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目的: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化繁为简、平均赋役,394\n内容:1581年张居正正在丈量全国土地的基础上,把嘉靖初已在福建、江浙、直隶、广东等地施行的一条鞭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推行“一条鞭法”,也称“条鞭法”,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具体内容:(1)赋役合并,并部分“摊丁入地”。即把原来的里甲、均徭、杂役等名目繁多的徭役合并在一起征收,并将部分丁役负担摊入田亩之中,把过去按户丁出办的徭役,改为据丁数和田粮数摊派。至于摊派的比例,各地没有统一的规定,有的地方以丁为主,有的地方以田为主,有的地方丁田各半,还有的地方全部摊入田亩中,但丁役摊入田亩的倾向是一致的。故称“一条鞭法”。(2)赋役征银,由地方官征收。田赋中除了苏、松、杭、嘉、湖等地仍收“本色”供皇室、官僚食用外,其余一律折收银两。差役把正德以来的力差、银差统一规定为以银代役。力差由官府雇人充当。赋役的征收,由地方官直接管理,废除了原来通过粮长、里长办理的办法。(3)以州县为单位,把一切赋税、役法项合编起来,确定征收的总数。意义:A、上承唐宋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制,改变了历代赋与役平行的征收形式,统一了役法,纳银代役的规定,简化赋税名目和征收手续,是我国封建社会赋役史上的一件大事。B、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的势力,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有利于生产的发展;C、赋役统一征银的办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适应了明中叶以来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对豪强漏税有一定限制作用。结果:虽然由于大地主的反对,不久就停止实行,但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下来。(8)清前期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清初的赋役制度沿袭明朝,但也开始着手整顿赋役制度。原因:394\nA、旧的赋税制度使农民负担过重,影响社会安定,而且人头税使隐蔽人口现象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B、的赋税制度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C、1712年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为摊丁入亩提供了条件。内容:A、为了有一个稳定的税收额,先是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永不加赋使丁银额固定下来,这是赋税发展的一大进步。因为以丁之多少为课税标准,会逼跑贫户,隐匿人口,岁收并不能确定;而丁银定额,就相对减轻了贫民的负担。这既减少了贫户逃亡,保证国家岁收,又给日后的“地丁合一”创造了条件。B、在明以前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国家一直以土地和人丁为双重标准征税。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租佃关系的普遍化,土地买卖的加速,人口数量的激增及流民反抗的加剧,封建国家越来越难以束缚农民于固定的土地之上,直接向农民征收人口税(丁役银)更加困难,旧的标准很难维持下去。在康熙五十一年永不加赋,停止征收新增人头税的基础上,雍正初年实行地丁合一,开始了单一的土地标准征税,正式废除了人丁税。地丁合一又叫摊丁入亩,丁随地起,即把丁银全部摊入地亩中征收。所摊数额,一般是纳一两银子的田赋,摊入一二钱丁银。摊丁入亩的实行有助于封建国家税收的稳定,标志着延续了数千年的人头税的废除。它简化了税收原则和手续,把土地多少作为收税的惟一标准,改变了赋役不均的严重情况,从而调整了封建国家、地主和自耕农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评价:这一制度的实行,部分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它废除了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人头税,封建国家对劳动人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杜绝了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隐瞒人口的现象,也促进了人口出生率的提高,有利于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身自由,又有利于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赋税规则的简化,有利于政府征收,保证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以上四项的共同点是:以土地财产作为收税主要标准;纳税不再收取实物而收取货币。思考:比较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异同:同:(1)都收取银两,即货币地租,推动商品经济发展。(2)都以土地为主要的收税依据,使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松弛。(3)都因商品经济发展使国家直接控制的土地不足,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4)都增加了国家收入、缓和阶级矛盾。394\n异:(1)失败——成功;(2)人丁数和税额不固定——固定;(3)王朝中期——王朝初建时期;(4)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完全按田亩的多寡来分担2、特征分类(中国古代赋税史上的四大税种):以人丁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人头税”,即丁税。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以土地和财产(田亩)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土地税,即田租。初税亩、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以及其他苛捐杂税。3、税种分类纳税主体:臣属(西周)、土地(春秋)、土地、人丁(秦汉)、户税(北魏)、人丁(唐前期)土地和财产(唐后期)、土地(北宋王安石变法)、土地(明)、土地(清朝前期)纳税形式:实物地租、力役地租、货币地租纳税内容:土地税、人头税、徭役、兵役(西汉)、租粟;调帛或麻---户税、兵役、徭役(北魏)、租谷、调绢或布、纳绢或布代役---庸(唐前期)、土地税和财产税(唐后期)、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赋税;征收役钱(北宋王安石变法)把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到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明朝)、摊丁入亩,征收统一的赋税(清初)3、古代赋税制度调整的原因大致可分为四种情况:一是王朝建立之初,吸取前朝教训而减轻赋税;二是在国家控制大量无主土地而推行均田制时实行租庸调制;三是为解决经济困难,增加财政收入,调整赋税制度;394\n四是临时加派的税款如辽饷。特点纳税主体具有多样性纳税形式具有多样性纳税内容具有多样性,以田赋、丁税为主。3、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沿革的五大趋势(演变特点):从秦到清,我国赋税制度的沿革规律大体上可以归纳为:1、由向国王的纳贡到国家征收土地税;2、征收标准:由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到以土地财产(田亩)为主的征税标准,直至取消人头税的变化(以两税法为变化的标志),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3、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名目和手续的简化;以一条鞭法为标志4、征收的物品:由实物、劳役地租为主到货币地租为主(以一条鞭法为标志);5、征收时间: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6、税种:由繁杂多项逐渐演变为简化单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以“庸”为标志);纳税种类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反映了赋税的名目、手续简单化。7、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税逐渐加重。8、纳税形式由实物地租、力役地租发展到以货币地租为单一形式,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394\n上述演变体现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自然经济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统治者无法抗拒商品经济的发展等)5、赋税制度变化的原因(1)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2)农民的反抗斗争;(3)统治者顺应形势,调整政策。5、不同的赋税制度产生的影响第一种情况,迅速改变了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的状况,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经济恢复和发展;第二种情况,扩大了国家税源,增加了政府收入;第三种情况,通过税制改革,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第四种情况,加重了人民负担,成为农民起义的原因之一。、认识(1)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2)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3)赋税制度的沿革取决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水平状况,实质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规律。(4)赋税是封建国家生存的经济基础;赋税的合理与否关系到社会进步与倒退,是评价历史人物和封建统治的依据之一;赋税制度的变化主观上取决于统治者的素质,客观上取决于生产力的进步。394\n(5)反映的问题:历史上,一些封建统治者在一定历史时期相对减轻对农民的赋税剥削,完全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同时也是为了将来加重剥削。一般说,一个新的王朝在建立之初,由于刚经过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或长期战乱的破坏,社会比较贫困,统治者总会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采取一些比较宽舒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以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一当社会经济得到恢复、财富有所增加,统治阶级就会重新加重对人民的盘剥。(6)赋税制度演变的实质对当前农村税费改革的哲学思考:朱镕基总理在200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2001年将在安徽省进行试点,总结经验后再行展开。4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安徽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方案》。按照这一方案,安徽省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农村税费改革,改革后,农民负担主要为农业税及其附加和农业特产税及其附加。 当前实行的农村税费改革,被誉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第二次革命。这从政治上给我们的启示是:(1)体现了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政治根源于经济,由经济决定;政治又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的发展以巨大影响。任何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其根本的经济利益。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将会更好地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经济利益,巩固农村改革所取得的成果。(2)体现了党和国家实行依法治国的原则。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依法调整和规范国家、集体与农民的利益,将农村的分配制度进一步纳入法治轨道,正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3)体现了国家的对内职能。一是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二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4)体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组织活动原则。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农民的关心。这既是党的全心全意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集中反映,也是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组织活动原则的具体体现。 提示:农村税费改革,在经济学上可用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和作用,国家宏观调控以及农业基础地位等知识分析;在哲学上可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普遍联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知识予以分析。巩固练习:394\n概括古代封建政府对于赋税所进行调整的几种基本情况,举例说明,并分析赋税调整的社会作用练习:下列赋税制度中减轻了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是(1)编户制度(2)租庸调制(3)两税法(4)一条鞭法(5)摊丁入亩A.(1)(2)(3)(4)B.(2)(3)(4)(5)C.(3)(4)(5)D.(2)(4)(5)1、从西汉到明清,赋税制度沿革发展的规律与下列历史现象有紧密关系的是(ABD)A农民起义深入发展,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B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日趋活跃C历代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大地主经济力量壮大,土地兼并日趋激烈2、西汉实行编户制度,唐实行两税法,明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清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上述赋税制度的变革,表明(ABC)A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依附控制渐趋松驰B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C封建国家征收手续日趋简单化D封建统治者的剥削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3、王安石变法设想“民不加赋而国自饶”的措施有(ABD)A政府向农民货款以获利息B向钱物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C引种占城稻以增加粮食产量D清查为逃避赋税而隐瞒的土地4、明代张居正改革赋税制度的最大影响是(D)A按财产多少收税B把赋税分摊到田赋上C用银两征税D使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394\n5、对清朝实施的“摊丁入亩”的评价正确的有(ABCD)A调整生产关系B废除了封建社会长期实行的人头税C相对减轻了无地农民的负担D某种程度上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二、问答题概述我国古代封建政府对赋税进行调整的几种基本情况;并举例说明。分析封建政府进行赋税调整的作用。答:1、新王朝建立之初,经济凋敝或荒歉之年,减免税额。如西汉初年把赋税降为十五税、三十税一。2、在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农民没有土地的情况下,政府授田给农民,规定受田者定额交纳租税。如唐朝的租庸调制作用:这两种情况,均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恢复小农经济,经济上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政治上缓和阶级矛盾,稳定封建统治。3、当政府直接控制的农业人口少,影响政府收入时,政府规定按土地、财产的多少纳税,使土地多者多纳税。如唐之两税法作用:第三种情况有利于政府增加财政收入,减轻小农纳税负担,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了,但地主阶级设法把新增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4、封建政府这掠夺更多的财富,增加农民赋税,如明末加派“辽饷”。作用:第四种情况对农民剥削过度,破坏了正常的农业生产,激化矛盾,使封建统治出现了危机。5、商品税日益繁重。如清政府在各地设关卡,征收重税。作用:第五种情况不仅压制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且不利模拟检测394\n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唐朝后期,唐政府接受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从而推动我国赋税制度重大变革。据此回答第1~4题: 1.唐朝两税法的实行表明 ①租庸调制已无法维持 ②征税标准不再以人丁为主 ③遏制了土地兼并的势头 ④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⑤封建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⑤ 2.唐朝实行两税法产生的作用是 A.缓解了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 B.缓解了均田制破坏造成的财政问题 C.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D.削弱了藩镇割据的经济基础 3.两税法与以往的税制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 A.统一税制 B.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 D.一年分夏秋两季收税,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4.两税法实行后,地主阶级千方百计把新增加的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这里的“新赋税”主要是指 A.人丁税 B.土地和财产税394\n C.兵役税 D.徭役税 唐中期实行的两税法、明朝推行的一条鞭法和清初实行的地丁银制度都是我国历史上重大的赋税制度改革,产生了较大影响,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据此回答第5~9题: 5.两税法、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制度的相似之处在于 A.都征收银两 B.都损害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反对而停止 C.不以人头为征税的标准 D.都加强对土地和财产数量的征税 6.上述三种赋税制度的演变反映出封建生产关系的趋势是 A.由征收实物税转变为征收货币税 B.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 C.由以人丁为主征税标准演变为按田亩征税 D.阶级矛盾尖锐,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7.明朝时的一条鞭法和清初的地丁银制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特点是 A.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 B.自然经济渐趋瓦解 C.农业、手工业发展 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8.一条鞭法遭到大地主反对,主要是因为 A.按实物征税 B.把实物折成银两征税394\n C.解除了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 D.按田亩的多少征税 9.清代征收“地丁银”是指 A.只征土地税,废除人丁税 B.土地税、人丁税一律只收白银 C.按土地与人口的多少征收白银 D.将丁税平均摊入田赋统一征收 中央决定在安徽全省和其他省、自治区选择少数县(市)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从根本上治理对农民的各种乱收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进一步巩固农村基层政权,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农村长期稳定。据此回答10~15题: 10.农村税费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通过增加税收减少国家财政赤字 B.遏制“三乱”,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C.减轻农民负担,规范农村税费制度 D.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国内需求 11.税费改革先试行后再推广的哲学依据是 A.税费改革是新生事物 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C.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 12.切实做好农村税费改革的工作是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这说明394\n A.农村税费改革是当前全党全国的中心工作 B.党的指导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归根到底是为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中国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农民、农业和农村工作问题 D.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13.费改税之所以能够减轻农民负担是因为 A.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 B.税收具有固定性,费改税能够从根本上治理对农民的乱收费 C.税收具有强制性,各种收费具有随意性 D.国家征收的税收,可以返还一部分给纳税人 14.针对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广大农民应该 A.利用税收杠杆,调节农村经济运行 B.积极争取税收优惠,维护自身权益 C.急国家所急,尽量多向国家交税 D.增强纳税人意识,自觉依法纳税 15.税费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政治问题,这是因为 ①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惟一形式 ②税费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 ③各种乱收费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④税费是由国家确定的,强制征收的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 16.简述唐初至清前期赋役制度的演变,分析这种演变的主要趋势及其原因。394\n 17.清朝建立以前,我国赋税制度完成了两次重要转变:一是收税的标准由以人丁为主转向以财产为主;二是收税的形式由以实物为主向以货币为主转变。第一次转变发生于唐朝,第二次转变发生于什么朝代?简述这次转变的原因和影响。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党中央、国务院最近决定在安徽全省和其他省(市)自治区选择少数县(市)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探索建立规范的农村税费制度和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的办法。这次改革是我国农村继土地改革、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又一重大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步骤。 材料二 这次税费改革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是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村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改善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举措。这次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简化农村税种,将原来的一些行政收费项目统一改为税,并把原来按人口和地亩均摊税费的办法除农业税外,统一改为按真实发生的经济活动征收。 请回答: (1)我国古代史上赋税制度有过多次改革,简述清初税费改革的内容及其意义。 (2)材料一中提到我国农村1950年起进行了土地改革,1979年起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试概括这两次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材料二中提到当前我国农村的税费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请你从经济学的角度谈谈自己的认识。 (4)从政治常识角度看,我国农村的税费改革对改善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的稳定有怎样的意义?.专题九:中国古代发生的巨大战事分析1、中国古代重大战事(1)秦灭六国战争:时间、经过、结果。意义。(2)楚汉战争:时间、性质、刘胜项败的原因、历史启示。394\n(3)巨鹿之战:时间、作用。(4)白登之围:时间、影响。(5)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时间、起因、结果。(6)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时间、作战双方、双方胜败原因、特点和影响。(7)淝水之战:时间、前秦失败的原因、对当时政局的影响。(8)澶州之战:时间、地点、结果。(9)铁木真统一蒙古的战争:经过非用。(10)清朝的平叛战争:如平定噶尔丹、大小和卓叛乱的战争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特点:都是以少胜多,都发生在国家分裂时期,战争结果都对当时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2、战争的分类战争是政治斗争的继续和最高表现形工。按其性质来分,大致有如下几类:(1)原始社会末期,部落之间发掠夺为目的战争。(2)奴隶主贵族争夺政权的战争。如: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等。(3)奴隶主争霸战争。如春秋时期诸侯争霸。(4)封建统治者为实现统一的战争:战国七雄(5)反封建的农民战争:如秦、西汉、东汉、隋、唐、元、明等朝末年的农民起义(6)封建统治者争夺政权的战争:楚汉战争(7)封建统治者平定叛乱的战争:如平定七国之乱,安史之乱、平定回部贵族的叛乱。394\n反对分裂势力的战役:乌兰布通和昭莫多战役(8)反对民族压迫、掠夺的战争战役:郾城大捷、阿骨打抗辽(9)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戚继光抗倭、雅克萨之战、郑成功收复台湾等(10)长期政治集团之角的战争,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唐末藩镇之间的混战等。.练习: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结合史实分析这一时期战争的意义,并指出战争性质的变化及你的认识。答:目的,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意义:春秋时期,为了争霸,诸侯们纷纷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这些措施客观上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也不得不承认土地私有和阶级变化和事实,如鲁国为了增加收入就实行按田地实有亩数纳税的办法。战国时期,发展封建经济,实行地主阶级的变法运动,同样也和争霸战争的推动有关。性质:春秋时期是奴隶主集团之间的兼并战争,战国时期,演变为地主阶级集团兼并战争。认识:战争的影响超出战争的目的,客观上推动了社会变化和民族触合专题拾:中国近代现代文化中国近代前期文化的特点 中国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急剧变化直接影响到近代文化。主要特点有:①中西文化碰撞激烈,呈现出新旧过渡的特点。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传统封建文化发生了矛盾和斗争,最终使封建文化发生动摇,中国传统文化在斗争中不断吸取先进文化,获得新生。②救亡图存是主题,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在文学艺术上多有反映,中国的思想界更是显示出面对危局,不断探索救国之路的特点。394\n③近代前期文化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特别是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其实质是追求民主与科学。④由于社会变化剧烈,中国近代前期文化的发展变化之快是前所未有的。这种快速变化也使文化本身在层次上不够深入,在内容上缺乏本质飞跃,在理论上没有形成成熟的体系。一、思想演变1、西学概念西学,泛指当时西方的科技、文化、思想;东渐,意为向东方逐渐传入、渗透。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就是一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交汇的历史,就是传统文化在西方近代文化冲击和影响下向近代文化过渡转变的历史,也就是传统与西化相斥相纳的历史。八十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新旧之争;有吸收,也有拒斥;有拿来主义,也有先入为主;有水乳交融,也有囫囵吞枣。2、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三步曲 自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二十余年间,沿海少数官员开始注视外部世界。这是第一阶段。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探索西学的热点在“师夷长技”的“技”上,即学习西方制造坚船利炮的工艺技术。只有个别人开始接触到机器生产上的技术。 从19世纪60年代起到80年代,探索西学的热点转移到“格致之学”上,即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理论。这是第二阶段。从60年代中叶到70年代,是围绕军事技术摸索西学的时期。这一时期,洋务派在“求强”口号下开始兴办军事工业,为了制器而不得不翻译西学。通过翻译,数学、声、光、化、电等学问开始渐入中国。近代著名的科学家徐寿、李善兰、华衡芳等,其科学事业都与译书有不解之缘。从70~80年代,随着民用工业的大量兴办,“西学”的内容越出了军事技术的狭隘范围,西方科技知识开始大量传入。 从19世纪90年代以后,向西方学习开始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层次。这是第三阶段。先是维新派思想家日益认识到西学体系不仅包括自然科学,还包括社会科学和政治制度,主张既要学“西艺”,又要学“西政”。向西方学习开始由科技学问推而及于上层建筑的教育政治体制。此后,革命派也在这一层次上进行了不懈努力。接着,激进民主主义者向西方学习又深入到比政治体制和教育更深一层的哲理学说。394\n中国近代前期文化是在中西文化的矛盾冲突与不断融合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其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三个层次。两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为第一阶段,主要学习以“船坚炮利”为核心的西方物质文明;从甲午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是第二阶段,主要学习以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为核心的西方精神文明。三个层次:技术成果(器物层);相关社会支持系统(制度层);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气质等(思想层)。3、近代前期思想演进的过程、影响及其特点 过程:①鸦片战争期间,开始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从而揭开了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的序幕。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其着眼点在于军事技术,对西方的认识处于模糊状态,未能涉及到政治制度,封建传统思想依然如故。②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的基本主张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思想实质是立足于封建主义,通过借取西方物质文明,以谋求清王朝的自强,它突破了传统的封建观念束缚,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一定条件。③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的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不仅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还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其基本主张:经济方面主张摒弃“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工商业;政治方面,宣传西方的议会制度,主张实行“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制;文化方面,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④19世纪末,维新变法思想逐步发展起来,表现为严复积极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康有为则把中学和西学揉合起来,宣传变法主张;梁启超发表文章,指出只有变法才是救亡图存的惟一出路。维新派的基本思想主张是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在甲午战后民族矛盾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充分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和要求,是爱国进步的。它推动维新变法运动实践的到来,但未给中国指明正确出路。⑤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章炳麟、邹容和陈天华是著名的民主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以武力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具体表现为三民主义。这是当时中国最高水平的思想,集中体现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⑥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深刻的反封建斗争,极大地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影响:①两次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本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爱国思想,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引导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和面对现实。其对中国的影响重在思想,没有具体实践改造。②394\n洋务思想付诸实践,创办近代军事、民用企业、新式学校,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引进一些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和先进工具;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技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诱导和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在改革封建文化和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促进了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③维新变法思想的发展直接导致了百日维新的发生。其伟大作用在于掀起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第一次潮流,起了思想启蒙作用。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导致辛亥革命的发生,推翻中国近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是近代思想解放的第二次潮流。⑤前期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并为后来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⑥中国近代前期思想并未与中国社会的具体实践真正结合起来。这一任务是由中国共产党最终完成的。 特点:①是在侵略与反侵略的特殊背景下展开的,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是紧密相联的,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②是在西学影响下进行的,以向西方学习为主要途径,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主流。③随着对西方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而逐步推进,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由初期模仿西方的科学技术到后来逐渐领悟到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教育制度等。近代前期的思想演进遵循着这样的轨迹:器物层次(师夷长技和洋务运动)→制度层次(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文化层次(新文化运动)。用陈独秀的话说,就是“学术觉悟、政治觉悟、理论觉悟”;用梁启超的话说,就是“先从器物上感觉出,再从制度上感觉出,再从文化上感觉出”。④每一步新的探索都吸收了前面探索的得失而有所发展;每一个新的探索又为后面的探索提供了借鉴经验,都有继承和发展的联系;每一步探索都集中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⑤由于民族救亡的需要,几乎都进行了社会实践,但各种思想演变剧烈,没有形成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成熟的理论体系,没有为中国革命找到正确的方向和出路。⑥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走了一条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道路,其中最重大的选择是将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土地,使中国有了最先进的革命指导思想。4、如何正确对待东西方文化(1)中国对待东西方文化态度的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固守封建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盲目排斥1840—1919年:东西方文化发生激烈碰撞特征时间派别主张性质影响鸦片战争期间抵抗派顽固派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顽固派394\n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顽固派辛亥革命期间革命派保皇派新文化运动激进民主主义网屏(2)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要用批判的继承的观点,大胆扬弃,剔除传统文化中的封建落后因素,吸收合理因素,作到古为今用对待世界文化首先要有理解、宽容和尊重的态度,反对盲目排外;其次要善于吸收外来文化,作到洋为中用比较中日两国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5、正确认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入侵及影响 首先,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入侵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目的:一是要培养殖民地人才,二是要混淆与动摇民众的爱国思想与民族精神,扰乱社会秩序,从而为其政治经济侵略服务。 其次,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入侵也为西学传入中国提供了条件,对中国传统的文化结构起了分解作用,客观上促使中国文化结构趋于近代化。近代学校教育、文化传播工具从无到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日趋广泛,推动了整个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394\n第三,促使中国社会不同阶级、阶层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并引起内部的观念对立和斗争。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在西方文化冲击下产生分化,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出现了守旧与进取两方面的冲突与斗争;农民阶级一方面反对西方文化入侵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又借用西方文化(含宗教)组织武装起义;民族资产阶级上层从西方文化物质外层深入到西方社会变革的内层进行改良维新,中下层则转向了民主革命。 总之,近代西方文化虽曾和殖民主义的剑与火同时输入,但在客观上却又加速了中国旧文化的解体,给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建立,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推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成为中国人民迈向胜利的历史阶梯。7、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的比较 相同点:①两者学习西方的基本内容极为相似,即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和生产技术;②它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③两者的思想主张都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不同点:①在学习西方的目的上,抵抗派主要为了抵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并在民族自卫战争中运用;洋务派则主要用于镇压人民革命,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则采取妥协退让的态度。②在实践效果上,抵抗派由于受到种种压抑和打击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的主张未能实现;洋务派则由于客观形势的变化,他们的主张付诸实践,在中国掀起了长达30年之久的洋务运动。8、关于地主阶级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辩证认识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是用西方资本主义的先进技术来巩固清朝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其结果必然是使洋务运动在三个方面半途打住,而使自己夭折:第一,经济方面实现了由官办军事工业到民用工业的发展,但没有进一步推进到民营工商业阶段。第二,教育变革不敢废除腐朽不堪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不仅不能培养对时代有用的人才,而且还在压制人才的成长方面发挥作用。严复与伊藤博文同在英国留学,伊藤回国后很快得到重用,推动日本明治维新运动的发展。严复回国后,因为不是正途科举出身,一直被晾在一边。严复没有办法,只得回过头来,继续走科举之路。第三,政府机构改革有起点而无进步。洋务运动只构成了中国近代化的一小步。正如美国实用主义学者杜威所说的那样:洋务运动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 虽然“中体西用”后来常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因此,“中体西用”394\n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移花接木地把这一部分引进到中国来,成为中西文化碰撞交融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以翻译、出版、科技、学堂、留学生为内容的近代文化事业都是这种结合所产生的有益结果。这些东西是封建文化和封建制度的对立物,虽然力量有限,但终究打开了缺口,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9、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和激进派在宣传西方文化方面的各自特点 维新派:①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主张君主立宪。②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观点来宣传优胜劣汰,主张设立新式学堂,学习西学。 革命派:①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②把学习西方从书本上变为革命行动。③结合中国国情,把西方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用于指导革命。 激进派:①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②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③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进步思想的主流师夷长技以制夷、《资政新篇》、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资维新、资革命、新文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各种反动思想及错误思想封建顽固派、保皇派、北洋军阀尊孔复古、中共党内的右倾投降主义思想和左倾冒险主义思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左倾冒进思想和阶级斗争扩大化思想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A、概述394\n古代世界,人类形成了几个相对隔绝、独自发展的文明中心以及相应的文化圈,以四大发明著称的东方文明中心的中华文明,以其辉煌灿烂的文化积极贡献于世界,同时世界优秀的文明成就也逐渐融入中国固有的文化。随着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弱,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崛起,古老的中国文明日益黯淡,鸦片战争的失败凸现了西方文明的先进,中国被迫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显示,使得古代中国文化和近代西方文明碰撞。B、基本史实(一)古代的中学西传1、秦汉文明开始走向世界(1)原因:秦汉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社会制度先进,封建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发展,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正式开通于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便利了中外之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2)表现中华文化从东、南、西三个方向与外部世界展开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广泛交流,汉朝政府的外交活动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开始突破周边近邻范围,走向西亚、欧洲和北非,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两汉之际,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中国的铸铜、制铁技术、制漆技术和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分别传往日本、朝鲜和越南。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来华,实现了中国和欧洲国家之间的直接友好往来。这些交流是以秦汉文明为中心的东亚文明和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方文明的首次交往,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初步确立了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系统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至今在世界上仍有影响,如汉人、汉学等2、隋唐文明基本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394\n(1)原因:隋唐使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唐朝的国际声望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隋唐对外交通发达,“西北陆路”和“东南海路”同时并举。统治者实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鼓励外商来华。(2)表现:3、宋元文明西传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1)原因: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我国科技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用于航海和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运用是最为突出的重大成就,对外贸易空前兴盛,东至朝鲜、日本,西至非洲的一些国家。(2)表现: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西传埃及和欧洲,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便利了文化知识的传播;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北宋时普遍使用,南宋时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冶金业的发展,并将骑士阶层炸的粉碎。三大发明在中西出现了不同的用途:它促进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印刷术对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宗教文化的重要武器;指南针完成了环球航行,并由此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火药和火药武器改变了欧洲的作战方式,促进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它在中国仅仅用于开矿、看风水和驱邪,这充分说明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4、明清文明日趋衰弱,开始了解一些先进的外来文化(1)原因: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禁锢了人们的头脑;闭关锁国的政策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中国脱离了世界。(2)表现:中国的传统科技依然走在世界前列,出现了三大总结性的科技著作,但未能在此基础上产生近代科技;新航路开辟后,西方传教士为实现顺利传教的目的,宣传西方文化知识,使我国和西方思想文化进行直接的接触和交流。394\n中国处于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弱时期,西方已经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不同的社会制度造成东西方之间文明的落差;新航路开辟促进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古代亚洲文明中心向欧洲文明中心的转移。(二)近代西学东渐典型例题:1、我国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传播到欧洲(“中学西传”),对欧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近代前期,西方科技文化不断涌入中国(“西学东渐”),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概括宋元时期,科技文化“中学西传”的具体表现及其对欧洲产生的影响。(2)中国近代前期,“西学东渐”不断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有何表现?(3)试分析出现“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这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二、科技:1、学科领域:数学、化学、铁路工程、飞机设计、地质学、桥梁建筑、现代科技成就19世纪60年代以后,相继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总局译书馆和广学会中出现了一批中国近代科学家,如数学家李善兰、华衡芳和化学家徐寿等。卓越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筑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京张铁路。1910年杰出的飞行家冯如研制的飞机试飞成功。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分别在堆垒数论和微分几何学研究方面作出显著成绩。394\n地质学家李四光建立了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与研究方法。1937年杭州钱塘江大桥建成,设计者是茅以昇。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科技成就: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落成,1958年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正式运转,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年世界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第一颗卫星发射成功,1981年掌握运用一箭多星技术,1983年研制巨型计算机成功,1989年葛洲坝工程全部建成,1993年大亚湾核电站建成,1999年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试飞成功。2、著名科学家李善兰、华蘅芳、徐寿、詹天佑、冯如、华罗庚、苏步青、李四光、茅以升、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林巧稚、吴阶平、施今墨3、近代前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及特点 原因:主要在于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引进,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面一些杰出的科学技术人才在艰苦的环境里发愤图强,努力探索也是重要原因。 特点:一是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二是虽有进步和发展,但十分缓慢,远远落后于欧美日等国。4、认识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观点分析认识新中国科技进步的原因。联系时事理解我国构建创新工程体现了变化发展的观点和认识深化发展的观点。我们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构建创新体系应在广泛吸收、借鉴前人及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发展,把人类科技文明推向前进。394\n中国要发展、要提高综合国力,就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因此科教兴国抓住了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国家职能、党的性质等角度掌握我国构建创新工程、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三、教育洋务教育、维新教育、清改学制、民国初的教育、袁世凯尊孔复古教育、南京国民政府的“三民主义”教育、日本的奴化教育、中共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新中国教育的发展创办新式学堂(洋务派和维新派)改革教育制度(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制;民国初年制订和完善学制)。近代留美与留日教育比较 留美和留日教育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许多不同特点,对近现代中国产生了不同的历史影响。官方留美始于洋务运动,盛于“庚款兴学”,留美学生学业扎实,学习勤勉,多习理工农医,在科学技术进步和科学普及方面成绩卓著;官方留日则始于维新运动,盛于清末“新政”,留日学生人多势众,鱼龙混杂,多学军事政法,好译西书和从事政治活动,在军事革命和文化革新方面功莫大焉。四、史学:①资产阶级的“史学革命”与梁启超的新史观、19世纪末的考古成就、②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和形成、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及其著作、新中国史学研究的成果及考古成就五、文学: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诗人;诗界革命与黄遵宪的诗、谴责小说394\n六、艺术:京剧、画派(上海画派、岭南画派)专题十一:中国人民的抗争史第一:抗争史概述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为了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广大爱国军民以及各阶级、阶层的仁人志士,都曾为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一、中国民主革命反帝反封两大任务是紧密联系的: 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帝国主义是中国封建势力的靠山,而中国封建势力又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二者紧密勾结,相互依存。任何把反帝反封双重任务割裂开来的革命都必然以失败告终,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已反复证明了这点,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孙中山以缺乏彻底的反帝反封的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最终都失败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把反帝反封结合起来,终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二、抗争概况按照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和领导阶级的变化,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大体上可分为两个时期、三个阶段:(一)在近代前期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从1840年到1900年的60年为第一阶段,主要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就是这样的斗争。农民阶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奴役压迫下,不得不奋起反抗。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他们勇敢地担负起新的斗争任务——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394\n19世纪末到五四运动前夕的20年为第二阶段。在此期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取代农民阶级而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要求改革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的初步尝试——戊戌变法运动,到提出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的辛亥革命,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达到了高峰。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30年为第三阶段。(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革命史的中心内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及其伟大胜利。第一个重点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发动的国民大革命,又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或北伐战争时期,胜利和失败都要着重了解。第二个重点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又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或十年内战时期,国内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吸取大革命失败教训,领导和发动了三次武装起义,实行工农武装割据。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加强,国内阶级矛盾逐渐被中日民族矛盾所代替,民族矛盾日益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从中华民族利益出发,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第三个重点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中华民族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同仇敌忾,英勇抗战。八年抗日取得了胜利,扭转了近百年来反帝屡败局面。第四个重点是解放战争,又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坚持卖国独裁政策,国内阶级矛盾重新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意志,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殊死斗争,反蒋第二条战线蓬勃展开。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渡江战役摧毁了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反动统治(1927年4月18日—1949年4月23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爆发的爱国运动是革命史的又一个重点内容。第一个重点是学生运动,如“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五•二运动等。394\n第二个重点是工人运动,如六三运动,1922~1923年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上海总工会领导的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上海工人总同盟罢工、80万工人的抗日救国运动、“爱用国货,抵制美货”运动等。第三个重点是农民运动,如农村大革命、土地革命、保卫根据地的斗争、“抗丁!抗粮!抗税!”斗争。第四个重点是知识分子的革命斗争,如七君子事件。第五个重点是爱国将领的斗争,如十九路军上海保卫战、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福建“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西安事变等。第六个重点是民主同盟等民主党派同蒋介石集团的决裂,民主党派积极参加新政协,宋庆龄、李济深、张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等。综上所述,正是中国人民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才一次又一次粉碎了资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企图,使中华民族历史绵延不断。中国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国为民奋斗不息、流血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日月争辉,警醒、鞭策着后人。三、近代中国人民抗争的阶段性特点及成因:1、前期:从鸦片战争到《辛丑条约》的签定前,反封建与反侵略基本上是分开进行的,以反侵略为主,而且是直接与外国侵略者进行斗争。原因在于,这一时期,中外反动势力时战时和,以战为主,外国对华侵略的主要方式是直接的、公开的武装侵略。《辛丑条约》签定后,反帝反封建斗争是结合在一起的,突出表现为中国人民同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因为《辛丑条约》签定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帝国主义采用以华治华的政策,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趋于汇流。2、后期: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人民把反帝反封建斗争进一步结合起来,但开始是以反封建统治为主,主要表现为反清、反北洋军阀统治。中共建立后,明确了民主革命的任务,制订了民主革命纲领。原因是此时近代的两大矛盾趋于汇流,而最初的革命领导者民族资产阶级认识不到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两大敌人,对帝国主义妥协,抱有幻想。中共成立后,正确分析了国情,把反帝反封建两大任务结合起来,孙中山接受了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两党实现合作。中共一直高举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394\n四、学习本专题历史,应掌握的主要理论:要注意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全面地、实事求是地评价各派政治力量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地位、活动和作用;要加强对共性与个性、继承与发展观点与问题的理解,提高分析、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明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的道理。第二:各个阶级阶层抗争一、农民阶级的抗争(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侵略的农民运动,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坚持了14年,势力发展到18个省,严惩了中外反动势力。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主观原因是一次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客观原因中是外反动势力色结起来,对太平天国联合绞杀。历史教训是:农民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注意:《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编》的区别和联系区别:产生背景不同;经济主张不同;群众基础不同;作用不同;反映时代特征不同联系:后者是前者的继承,弥补了前者在社会改革方面的空想性、落后性(二)义和团运动(1899-1900):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山东等地掀起了义和团运动,义和团把斗争锋芒指向帝国主义,在斗争中提“扶清灭洋”的口号,这口号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义394\n和团运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即以贫苦农民为主,还包括手工业者、小商贩、运输工人和城市贫民等。义和团运动有严重的自发性质,“扶清灭洋”口号体现出对清政府抱有幻想,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义和团爱国运动失败。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注意: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比较相同点:性质、斗争方式、失败原因、历史作用等不同点:背景、主要对象、组织性、斗争规模、时代特点等(三)农民阶级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1、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农民深爱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具有反抗压迫和剥削、要求自由和平等的革命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客观上起了阻止中国殖民地化的历史进程。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学生打击了封建势力,配合了北伐战争。根据地的广大农民,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踊跃参军参战,为夺取民主革命胜利提供了保障。2、农民阶级由于阶级和时代局限,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农民是小生产者,落后的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具有狭隘性、保守性、自私性和分散性,无法克服自身在思想上(没有理论指导),政治上(提不出彻底的纲领、不能建立先进的政权组织),组织上(宗派主义)的致命弱点。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a.经济上是分散的个体的小生产者;b.政治上提不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c.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革命理论作指导;d.组织上很难形成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3、中国革命如果失去了农民的支持同样不能取得胜利,394\n这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性决定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制义的斗争的失败,充分证明了这一点。4、毛泽东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土地问题。二、爱国官兵的抗争——清朝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一)禁烟运动:1839,林则徐、邓廷桢等领导,高潮是虎门销烟(二)鸦片战争:厦门、闽浙总督邓迁桢率军击退英军。虎门,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与将士壮烈牺牲,定海,清军总兵葛云飞中炮牺牲。吴淞,江南提督陈化成坚守炮台,英勇牺牲镇江,清军爱国守军顽强抵抗。(三)边疆地区新危机:1874年台湾军民抵抗日军侵略台湾;1878年左宗棠率清军收复新疆。(四)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四)中法战争:马尾战役,福星,杨武,振威等舰奋起抗击法舰侵略;台北之战,刘铭传率清军抵抗法军侵略;镇南关之战,老将军冯子材指挥大败法军(五)中日战争:394\n平壤战役,总兵左宝贵英勇指挥抗击日军。黄海战役,丁汝昌受伤,刘步蟾督战;邓世昌与致远舰将士殉国;林永升及经远舰将士全部牺牲。辽东之战,旅顺总兵徐邦道率军抵抗。威海卫战役,海军提督丁汝昌宁死不降,自杀殉国。(六)抗击八国联军:清军在天津保卫战中与义和团联合作战。聂士成认识: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已经不单纯是维护清朝的统治,更重要的是捍卫中华民族的利益,展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高贵品质。三、资产阶级的抗争(一)戊戌变法(1898年):面对帝国主义瓜分危机,随着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维新变法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代表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主要活动有公车上书、成立学会学堂,同顽固派沦战,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维新派提出的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具有爱国和进步意义。结果,由于采用改良办法,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没有任何实权的皇帝身上,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失败是必然的。(二)辛亥革命(191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走上了武装推翻封建专制主义政权的革命益路。394\n主要活动:成立革命团体,宣传革命思想,发动武装起义,建立中华民国,推翻君主制度,颁布临时约法。发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掀起护法运动等。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愿与帝国主义完全决裂,也不敢发动和依靠广大农民群众摧毁封建势力,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证明,在中国不可能走西方的老路子,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三)新文化运动(1915年-1917年):以资产阶级的激进民主派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为代表,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创办《新青年》等杂志,提倡民主,批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四)新民主主义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的活动1、概况参加五.四运动,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参加五卅运动等。抗战胜利后,同中共一道,在争取和平、民主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解放战争中,民主党派公开与国民党决裂,与中国并肩战斗。新中国成立后,积极恢复发展生产,踊跃参加社会主义的改造。2、认识与提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是民主革命动力之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产阶级曾为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国家作出过有益贡献。建国初期,民族工商业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挥过积极作用。由此认识各个时期中共对民族资产阶级政策。(五)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394\n1、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要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开始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先后掀起了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反对张勋复辟、护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等斗争。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以后,民族资产阶级又屡次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民主党派积极参政议政接受社会主主义改造,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劳动者。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特征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在经济技术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缺乏市场竞争力。在阶级来源上,民族资产阶级不少是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企业而形成的。这些决定了它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存在一定依赖关系。这些严重局限性决定了它提不出乇底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不能发动和依靠广大群众进行革命。历史证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也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3、由于来源、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的不同,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形成资产阶级维新派,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形成资产阶级革命派,民族资产阶级出身的部分知识分子形成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在反帝反封建问题上,它们一个较之一个进步。四、无产阶级的抗争(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19-1921)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五四运动后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进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394\n(二)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 在共产国际建议下,中国共产党决定与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共同进行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1924年1月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取得了反对北洋军阀的北伐战争的胜利。但由于国民党反动集团叛变革命和陈独秀的投降主义错误,致使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三)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 在这一阶段,中共创建了红军,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毛泽东提出了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中国工农红军还胜利地完成了2.5万里长征。同时,日本加紧了侵华步伐,造成中华民族严重危机。在中共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从而胜利实现了从国内革命战争到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变。(四)抗日战争(1937.7-1945.8) 在中共倡导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展开了历时八年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并取得了伟大胜利。(五)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又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一阶段,中共领导全国人民同以国民党为代表的反动力量进行大决战,结束了国民党22年的反动统治,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六)中国无产阶级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394\n由于中国社会在鸦片战争后开始沦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性,中国无产阶级深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层压迫和剥削。他们工资很低,生活极端贫困;每天劳动时间很长,劳动条件又十分恶劣;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因此,中国无产阶级特别能战斗,并且在诞生不久就显示了力量,表明它必然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但是单纯的无产阶级孤军奋战同样不能取得革命胜利,因为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1858年,香港2万多名工人举行罢工,抗议英法联军侵占广州,这是中国工人最早的一次罢工斗争;1919年,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已发展壮大到200万人,罢工次数和规模扩大,五四运动发展到6月3日以后,上海六七万工人为声援学生举行罢工,各地工人也相继罢工,从此中国无产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并担当起主力军作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于1921年7月诞生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目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一大”确定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不久即成立了专门领导工人运动的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人运动也一浪高过一浪;二七惨案使中国共产党明确,必须建立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必须建立工农联盟;省港大罢工,是当时世界上罢工时间最长的一次斗争;上海工人三次起义则是中国无产阶级最早的武装起义,而上海总工会是中国工人无数工会中最活跃的一个工会;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和确定的:1、从阶级特性看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中国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最有组织性和纪律性,最有远大前途和革命最彻底的阶级。因此,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无产阶级的领导是通时自己的政党来实现。2、从历史角度看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无论是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还是国民党和鞭他民主党派,都没有也不可能找到国家和民族的出路,领导中国民主革命限得胜利。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经验证明,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明确的方向。3、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和所走过的道路,代表了中国历史发展方向,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了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得到广大人民及民主党派、革命团体和各阶层人士的信赖和拥戴,成为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394\n练习1、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多次战争失败原因中,属于清朝政府内部的原因是什么?试以甲午中日战争为例加以说明。中国军民的英勇战斗为什么不能取得每次战争的最后胜利?请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加以分析。答:是腐败无能。如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朝政府腐朽没落,军备松驰落后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营建熙和园,决策集团妥协退位,战中李鸿章“挟有欲和”之意,竭立避战求和,寄望于俄、英、德、法、美各国出面“调停”使战争以中国失败告终。例如在鸦片战争中琦善下令折除林则徐时设置的一切防御设备,裁减水师、解散招募的水勇;在中法战争中李鸿章屈辱求和;在甲午中日海战中,清军重创敌舰后,李鸿章“保船避战”,在反对八国联军的战斗中,清政府却发布“剿灭”义和团的上渝。由此可见,中国军民的英勇斗争,未能得到清朝政府的的积极配合和支持,外因未能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与清政府的腐败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专题十二:中国现代化(近代化)问题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变革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启动,之后虽步履维艰,但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末迈出了大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贯穿着两大主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第一:理论分析一、近代化的含义394\n近代化也叫现代化,是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与人类生活方式大变革,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动力,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过程。它将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变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西方世界的近代化又称资本主义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近代化具有明显特色。近代中国前80年近代化可称为资本主义化;后30年又增加新的内涵,即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为社会主义开辟道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近代化,亦称中国早期现代化或现代化,是指近代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化的历史进程。1、从过程上看:它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2、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中世纪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二、主要领域及内容:394\n经济领域:经济上的工业化、机器化(用现代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人类从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发展资本主义,在生产力上由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过渡,在生产关系上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政治领域:政治上的民主化与法制化(用民主主义思想取代封建专制制度,以法治取代人治);主要是实现政治民主化,由封建专制到民主政治;思想领域:思想上的理性化(以民主和科学的理念取代教会的精神独裁)传播西学,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思想、政治制度;军事领域:创办近代的军队和军事工业;外交领域: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近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区别经济政治人本身传统社会自然经济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臣民近代社会商品经济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公民二、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一)起步阶段(1840~1895年),主要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394\n1840年发生鸦片战争以后,传统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对近代化的探索开始了。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表明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清政府的近代化探索失败。1、大事(1)经济上: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其间经历了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商办的过程。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2)政治上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中国外交走向近代化。(3)思想文化上:开始了“西学东渐”,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2、阶段特征:这一时期,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域主要在经济领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政治体制近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投资形式也由官办、官督商办到商办,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巨变(1)经济(工业化):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比较快速发展与清末新政、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394\n(2)政治(民主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等,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国(3)思想(理性化):维新思想与顽固派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新文化运动的产生等,民主主义思想广泛传播(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也是最重要的阶段。阶段特征: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中坚力量是资产阶级;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整体发展”体现在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近代化内涵的全面体现和资产阶级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主角地位的充分体现。最突出的领域是在政治领域;阶段性的成果:政治上,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经济上,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思想文化上化的近代化有了长足的进步,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向西方学习已从生产技术领域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新的教育体制开始确立。1、经济现代化: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它分为两个时期:(1)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棉纺织业的发展最为突出;(2)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394\n2、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实现了重大突破。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其上层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立宪派领导了立宪运动和保路运动;其下层革命派则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有力地推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当然,这一时期中国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呈现出波浪式推进的特点:(1)从清政府来看,经历了从镇压维新变法到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2)从资产阶级内部来看,发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发生了保皇派、立宪派与革命派的斗争;(3)从北洋军阀的统治来看,对内专制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遇到了逆流;(4)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来看,制定民主革命纲领,领导工农运动,进行国共合作,开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近代化的新纪元。3、思想的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主要表现在:西方文化大量涌入,“西学东渐”达到高潮,向西方学习,已从生产技术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1)资产阶级维新派: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主张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2)资产阶级革命派:则把从西方学到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并把理论学习和革命宣传变为实际行动,发动了辛亥革命;(3)资产阶级激进派:则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394\n(4)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科学理论。4、文化领域现代化:(1)教育:新式学堂兴办、科举制废除和教育部的设立(2)文学:文学革命等(3)史学:史学革命.(三)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特征: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近代化艰难地进行。由于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官僚资本、日本的侵华、美国的侵略等因素,使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历经曲折,机乎陷入绝境。同时,增加了新的内涵: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是中国近代化事业有所发展的十年。如从外国人手中夺回了“关税主权”,设立了国家银行,统一货币发行权,发行了“法币”,进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改订新约运动,推动了工业、商业及整个经济领域近代化的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民营工业的发展。同时,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的退让,对共产党和工农群众的血腥屠杀等都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2、抗战期间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大举侵略下遭到严酷摧残。3、抗战胜利后394\n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入绝境。4、新民主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首先,体现在无产阶级成为近代化重要角色。其次,近代化的政治内容由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转变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再次,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政治民主化的新发展提供科学理论。(四)腾飞阶段(新中国成立后)1、表现(1)社会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迈进(2)政治上: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建立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建立(3)经济上: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2、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化进程394\n•走苏联的路:从论十大关系开始毛泽东就探索建设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但是由于没有坚持八大的正确方针,连续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出现左倾错误,偏离了经济建设为中心,没有摆脱苏联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模式,使得现代化遭遇重重挫折•走自己的路:中共在理论和实践上找到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十三大、十三届四中全会、十四大、十五大等的主要理论实践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三大步: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出);对外开放(1978年—1999年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本世纪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中国新一轮的对外开放)•经验教训: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不能照搬他国的模式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认识中国的主要矛盾要勇于创新3、特征:中国现代化突飞猛进。三、近代化与民族民主革命的关系(实现近代化与完成反帝反封建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近代中国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民族民主革命任务,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完成近代化任务。关系:相互交叉、同步进行,双向互动的辩证关系。——394\n工业化的发展为近代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力量,近代革命又为工业化的开拓前进扫清了道路。民族民主革命是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民主革命的开展过程,是封建势力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及帝国主义在华走狗不断受到打击的过程,是中国由封建专制统治到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过程。近代百年的历史证明: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实现近代化是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的最终目的。不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不解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掠夺和压迫,近代化就无法实现。四、中国近代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及其影响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原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封建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封建自然经济的基础被破坏,从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看,已不是完整的封建经济了,我们称之为半封建。在这种半封建的经济结构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等三种所有制。它们相互勾结,三位一体,严重地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主要障碍,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后虽有一定的发展,但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落后,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在中国近代多元化的经济结构中还存在着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式,它是中国共产党在独立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形成的。至解放战争后期,根据地已形成了个体经济、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经济格局。在这五种经济成分中,个体经济比重最大,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比重最小。近代中国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1)它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复杂化。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交织在一起。(2)使中国社会性质特殊化。中外反动势力逐步勾结起来,使中国社会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94\n(3)使中国革命斗争长期化。由于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革命,中国民主革命经过近百年的艰苦奋斗才取得成功。(4)使中国社会的政治力量多元化。首先,形成了多元化的阶级结构和复杂的阶级关系。除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外,新增加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阶级关系上,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相互勾结,压迫其他各个阶级,成为中国革命的对象;农民阶级、工人阶级深受压迫,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民族资产阶级则具有两重性。其次,产生了不同的政治派别。地主阶级中有顽固派和洋务派,资产阶级中有维新派和立宪派、革命派和民主派。再次,出现了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政党,国民党、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等。五、影响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一)先天的不利条件:1、资金准备不足,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缺乏资金储备;2、技术准备不足,只有手工技术,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3、人才准备不足,只有经济型的人才,缺乏通晓国际现代化大势和能经营管理大机器生产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4、思想准备不足,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等观念,都是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障碍。(二)面临三大政治障碍:1、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破坏。西方列强依据不平等条约取得的关税协定、海关管理权、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等特权,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使中国资本主义始终得不到正常的充分的发展;帝国主义还和中国封建主义结合起来,支持反动派作为他们统治中国的支柱。394\n2、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中国封建专制统治长达两千多年,封建的政治制度特别完善,封建的意识形态特别顽强。当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之后,清朝统治者并没有从鸦片战争的失败中清醒过来,反而愚昧无知,不思进取,白白延误了20年的宝贵时间。3、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在中国资本中,官僚资本占有压倒优势,民族工业无力与之抗衡。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日、美等帝国主义势力和官僚资本的摧残、压迫下,日益萎缩。(三)缺乏正确的道路、科学的决策和安定的环境。从道路上来看,欧美各国的工业化一般是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延伸到重工业。在工业化的同时,农业都有一个相应的较大变化,给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中国的近代化在从重工业领域中开始后,农业始终没有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拖了工业化的后腿。无论是欧美还是日本,工业化开始之前,资产阶级都通过政治革命掌握了统治权,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中国的民主革命直到新中国的成立才最终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从决策上来看,历届统治者都没有把知识结构的变革放到极其重要的地位,致使中国在长时期内一直是一个文盲半文盲的国家。缺乏现代知识的推动,使中国的近代化一直为缺少人才、技术而困扰。由于历届政府都代表了反动落后的阶级,违背广大人民的利益,不可能从发展生产力的主观愿望出发来制定内外政策,因而都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中国近代化的正常进行。从环境上来看,战争和革命不断,使中国政局长期动荡六、中国近代化的启示1、政治是前提: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实现中国近代化的努力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反帝反封任务,近代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只有中共在领导各族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后,中国的近代化才能迎来新纪元。2、农业是基础: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提供支撑。3、对外开放、兼收并蓄是各国历史发展的经验。明清闭关锁国,导致中国愚昧落后,而中国近代化历程实际上是在敞开国门、不断向西方学习,不断融入世界的过程中进行的。由此可见,对外开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思想文化,是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是中国实现近代化的保证。实践证明,闭关自守导致落后。只有对外开放,放眼世界,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真正实现现代化。394\n4、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中国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中国近代化的启动和发展过程,充满着前进与倒退,革新与守旧的斗争。清除封建思想对近代化的消极影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中国近代化的启动与发展过程,充满着前进与倒退、革新与守旧的斗争,每一次斗争都是对封建思想的批判,都使价值观念得到逐渐更新。但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形态,顽固地阻碍着中国近代化的前进。清除它的影响将是一项十分艰巨繁重的任务。5、知识、人才是关键:英美等国近代化历程贯穿着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为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发达的教育为近代化提供人才保障。当今世界国与国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提高,主要依赖于科技的发展,科技发展靠人才,而人才培养需要教育的发展,国家要富强,经济要发展,近代化要早日实现,教育要先行,改革开放之前,教育的落后,严重制约中国近代化事业。知识结构的变革是现代化的核心和终极源泉,欧美等国凭借三次科技革命为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国家要富强,经济要发展,首先是教育要先行。科教兴国是实现中国四个现代化的科学决策。6、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做出科学决策,才是近代化的正确途径。7、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近代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进步的社会思潮,而进步的社会思想推动了社会变革。要摆脱传统观念,解放思想,才能促进近代化的历程。8、在认识中国现代化问题时,要坚持把爱国主义放在第一位、现代化放在第二位的原则。9、辩证客观地认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现代化意识曲折探索的进程,中国人民做出巨大牺牲和付出了巨大代价。10、运用主现动机和客观效果的关系,认识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是充当了不自觉的推动工具,这与他们的主观愿望是不符的。11、运用内外因关系的原理,认识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和斗争才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根本原因和动力。第二:经济近代化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过程和历史地位(一)产生:394\n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封建经济分解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外商企业的刺激、示范和洋务派军用工业尤其是民用工业的诱导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兴起。早期著名的企业主要有“三厂一坊”(见教材第35页表)。到甲午战争前,实存的商办近代企业260家,大部分是轻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近代商办企业的投资者主要是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包括买办手工业主),他们已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虽然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但它毕竟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实力薄弱,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同时又对它们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它使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不可避免地具有两重性。(二)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其上层维新派发动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其中下层革命派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三)短暂繁荣: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处于夹缝中的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次发展的机会。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600多家,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一时期,由于辛亥革命胜利的鼓舞以及一些有识之士的倡导,“实业救国”与民主共和并存,一起成为两大思潮,涌现了一批代表人物。如张謇、周学熙和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等。但好景不长,世界大战的结束打断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趋势。这说明帝国主义侵略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因素,不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国民经济就不可能得到正常发展。(四)日益萎缩:1、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由于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迫,中国民族工业日益萎缩。2、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在沦陷区的野蛮掠夺,四大家族在国统区加强对工业的垄断,尤其是钢铁工业的官僚资本占有明显优势,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破产。3、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为了进行内战,空前出卖国家主权。1946年11月,国民党同美国签订了所谓《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导致美国货充斥中国市场,民族工业受到沉重打击。394\n(五)获得新生:1、建国初期,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2、在1953年—1956底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我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方法,采取加工定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以及付偿定息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成功地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到1956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此,民族工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六)历史地位:(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2)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地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中国四次发展机遇与挫折(原因、表现、结果、成败原因分析)1、19世纪60年代中外和好局面出现后洋务运动的产生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辛亥革命后到一战期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3、抗战胜利后394\n4、文化大革命后二、与欧美各国的近代化相比,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特点(一)总特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与欧美各国的近代化相比,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二)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1、起步阶段(1840年—1895年),突出事件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以“求强”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所”等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厂”等近代民用工业。这一时期,政治体制现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现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2、整体发展阶段(1895年—1927年)主要表现为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3、曲折前进阶段(1927年—1949年)现代化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艰难地进行。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从外国人手中夺回了“关税主权”;设立了国家银行,实行币制改革;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工商业及整个经济领域现代化的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民营工业的发展。抗战期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大举侵略下遭到严酷摧残。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现代化事业推入绝境。394\n(三)具体特征:中国工业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与欧美各国的现代化相比,它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1、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2、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3、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4、发展畸形。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三、新中国的工业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首先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国营经济,奠定了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随后在国营企业开展了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执行“一五”计划建设,到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工矿业成就突出,鞍钢无缝钢管厂、第一汽车制造厂、飞机制造厂、沈阳机床厂等建成投产。交通运输方面新建了宝成、鹰厦等铁路30多条,建成武汉长江大桥,及康藏、青藏和新藏公路等。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我国工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工业发展突飞猛进,现在我国已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第三: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实质是政治民主化394\n一、史实1、政治民主化的开始——维新变法运动(1)基础知识(兴起背景、进程、意义、败因、教训等)(2)比较地主阶级洋务派、顽固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基本主张的异同点(3)比较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成败的原因经济基础: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中国民资虽有初步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社会基础:日本的改良派借助于人民群众的反封建力量;中国维新派则脱离了人民群众思想文化;日本民众较早地接触西方文化;清政府在文化上严格限制,中西文化交流几近断绝,对民族危机并未作深刻思考领导力量;日本是在民族危机,幕府统治危机下,由商人、新闪地主、资本家与中下级武士和部分要求改革的大名进行的;中国是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依靠无实权的光绪帝进行的改革前提;日本经过了武装倒幕发起的;中国变法前没有经过政权的变动国际环境;日本当时正处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列强瓜分世界的高潮尚未闪起,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的斗争也为其创造了有利的环境;中国此时已处在帝国主义时代,列强已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他们不希望中国真正强大2、夺取政权的暴力革命——辛亥革命(1)基础知识(兴起背景、兴起、发展、高潮、失败、败因及历史地位)(2)三民主义的含义及评价民族主义:内容(略)评:客观上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和广大爱国者实现民族独立的要求;但没有明确反帝,容易产生排满情绪民权主义:内容(略)评:这是阶级矛盾尖锐的反映,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摆脱封建专制,实现民主、自由平等的愿望。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政治革命的根本;但它反封建是不彻底的。394\n民生主义;内容略,评;这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核心,它体现了民资希望解除封建生产关系束缚,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要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把解决土地所有制和发展资本主义相结合的革命纲领;但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不可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3)正确评价“新政”和“预备立宪”①主观目的的反动性②活动本质的落后性③客观影响的进步性④实际作用的背离性(4)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不同点①领导者不同②性质不同③政策的内外侧重点不同④历史地位作用不同二、资产阶级对国家民主化的求索 中国现代化是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的,但在甲午战争前主要限于经济领域。1894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现代化的一大转折,标志着现代化由经济领域转入政治领域。 这一时期发生的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借助皇权进行政治变革的第一次尝试。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推翻帝制,创建共和国的第一个成功行动。中华民国的成立,标志着共和制度的建立。此后,虽然发生过两次复辟帝制的事件,但政治现代化的总趋势不可逆转。历届民国政府不论封建军阀如何独占鳌头,但不少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也参与了政权。394\n 19世纪末的清末新政也是值得一提的重大事件。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受义和团运动的冲击和八国联军侵略的鞭挞后,为巩固统治而被迫进行的改革。就其性质而言,不言而喻应是资本主义的或带有资产阶级色彩的,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传播,有利于中国近代民主化的进程。在清末新政中形成的立宪派,积极倡导兴办实业,抵制洋货,收回矿权、路权等,他们虽然反对革命派用武力推翻清政府,但在向清政府请愿立宪遭到拒绝后,便转而加入反清行列,支持辛亥革命。 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是资产阶级对国家政治民主化进行探索的两种理论模式,在政治行为上直接表现为资产阶级立宪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它们构成了晚清反对专制政治的两条阵线。革命派怀着由革命而共和的信念,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正面有力地冲击了清朝专制统治。立宪派则从实业、教育、启蒙等多方面为民主大厦在中国的建成添砖加瓦,赢得了多数工商业资本家和开明士绅的支持。他们以谘议局和资政院为基地,利用合法手段从事反专制的斗争,掀起了请愿运动、抵制美货运动、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使清政府陷于困境,进退两难。 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两种观点,两种模式,既对立又统一。他们是在同一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股新的政治势力,他们的主张和要求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近代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要求。他们同时以“救亡图存”为己任,爱国是二者的共同起点。虽然他们对帝国主义都缺乏本质的认识,对帝国主义斗争存在一定的软弱性,但都希望中国从帝国主义的枷锁下解放出来,实现民族独立。他们都取法于西方,向西方学习。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作为革新中国与打击旧学的思想武器,最初取自西方的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说、进化论和以实验科学为基础的归纳方法等。他们都把中国的出路寄托于实现资本主义,因此反封建又是二者共同的目标。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对于国家民主化仍有自己的特殊认识。民族资产阶级先是追随蒋介石,参与南京国民政府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们一方面参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一方面又对蒋介石消极抗日、专制独裁、压制民族资本经济发展不满。解放战争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对美蒋抱过幻想,并企图走第三条道路,但最终还是站到人民斗争的行列,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支持和帮助中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业。第四:思想和文化的近代化1、文化思想观念的近代化——新文化运动对封建正统文化的批判这是继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之后,又一次思想解放的流,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1)基础知识(背景、兴起、内容、影响、局限)394\n(2)前期新文化运动指导思想的特点①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封建历史传统持全面批判态度②主张以文化的革新社会的主要手段,认为政治革命的方法并不能解决中国的民主化问题③主张引进西方文化精神来改造中国民众的状态④它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一次激烈斗争2、西学东渐与近代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西学泛指当时西方的科技、文化、思想;东渐,意为向东方逐渐传入、渗透。这是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的历史,也是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变的历史。(1)近代前期文化的两个阶段三个层次两个阶段:第一: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主要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第二:甲午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主要学习以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为核心的西方精神文明三个层次;第一:技术成果(器物层)第二:相关社会支持系统(制度层)第三: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气质等(思想层)(2)近代前期思想演进的过程、影响A、林、魏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其作用在于;引导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和面对现实,但重在思想而没有具体实践B、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394\n其实质是立足封建主义,借助于西方物质文明,以谋求涉及王朝的自强;它突破了传统观念,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一定条件,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得并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C、早期维新派和维新派主张反对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和传播西方科技文化其作用在于掀起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第一次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开展D、民主革命派主张暴力革命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其具体现在三民主义其作用在于导致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封建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E、前期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开展深入的反封建的斗争作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并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3)近代前期思想演进的过程、影响及其特点①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②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③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走了一条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3、中国科学文化近代化的轨迹先是传教士东来,西学东渐,后是“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于是不自觉或自觉地开始了向西方的学习,开始了西方近代文明,首先是西方近代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在这个过程中有激烈的冲撞,有艰难的移植,也有别具匠心的创造,最后导向中国科学文化的近代化。这是科学文化在中国近代化的轨迹。394\n在这个过程中,自明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于万历十年(1582)年进入中国内地,到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颁布并厉行《防范外夷规条》、闭关自守、禁传天主教等,这是西学东渐第一波的涌动和沉落时期。这一时期处于明清之际近200年间,中西文化随着天主教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发生了一次有力的撞击。就当时输入的西学而言,主要有两部分:天主教教义和科学技术,前者是主导,后者只是附属。在当时传入的西方科学技术中,最突出的是历算学即天文学和与之相关的几何学,以适应明清之际修历、制历的需要。其次是地理学和测量技术,它们开阔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念,并导致康熙年间全国地图(《皇舆全览图》)的绘制。传教士所介绍的内容还涉及数学、力学、光学、解剖学、逻辑学、实验仪器以及水利、机械、建筑、采矿、兵器等技术,也有零星的西方哲学、音乐、绘画、历史方面的知识。这些西方科学技术知识的传入,不但促进了明清之际学风向实学的转变,而且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运动作了重要准备,不期而然成为后者的一次彩排。19世纪中叶,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在执行近百年后终于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所打破,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率先开眼看世界,从而掀起了传播西学的第二波。这一次与上一波不同的是,进入中国内地的主要已不是西方传教士,而是以胜利者自居的列强,那些作为闯入者的商人、外交官和军人。此时,国力的衰颓突显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在国家危亡的紧要关头,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又开始面向世界,学习西方也获得了比明清之际更大的推动力。但自上而下关注的焦点却集中在“船坚炮利”的器物层及与之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在林则徐以后,甲午战争以前的西学领域中,洋务运动是主流。这期间传播西学与明清之际最大的不同,一是社会影响程度上的差别,此时具有切肤之痛,中国被逼着非学西方不可;二是角色上的变换,译介虽然仍借助洋人,但以中国人为主,以满足洋务运动的需要。甲午一役战败,洋务运动也以失败告终,中国时局危如累卵,一部分朝野有识之士要求变法自强。学习西方的重点,从器物层转向制度层和学术层。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认为要救国,只有学习外国。不但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而且学习外国的学术和政治制度;不但向成功建设了现代国家的西方列强学习,而且向学习西方卓有成效的日本讨教。维新运动以后,更准确地说在辛亥革命以后,自觉地开始了中国科学文化近代体制化的进程。不再仅仅是零散地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而是全面地从教育体制、科研体制、社会支持系统、价值取向、思想意识诸方面,克服各种阻力面向世界,建立近代体制化的科学文化。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虽然还很贫弱,但确已重起炉灶,实现了中国文明向近代科学文化的转折。4、正确认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入侵及影响(1)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入侵有两个明显的目的;一是培养殖民地人才;二是混淆和动摇民从的爱国和民族精神这其政治侵略服务(2)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入侵也为西学传入中国提供了条件,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促使中国社会不同阶级、阶层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引起内部的观念对立和斗争(对封建地主阶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都是如此).394\n第五、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始即以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为己任,从党的“一大”提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到“七大”提出要把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建设起来;从建国前夕以恢复经济为中心任务,到1952年提出“一化三改造”的方针,其着眼点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1954年在一届人大会议上,毛泽东提出用几个五年计划时间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国家。党的“八大”提出“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毛泽东在1957年初南下视察时特别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上半个世纪搞革命,下半个世纪搞建设”。1958年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进程中,虽然发生了种种偏差,但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始终没有动摇过。即使在“文革”中的1975年,周恩来还重申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并提出了分两步实现现代化的设想。 历史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80年的奋斗历程主要是围绕推进中国现代化而进行的。在革命战争时代搞武装斗争乃是为了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建国后的建设则是利用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有利条件发展生产力,向现代化目标迅速前进,而改革则是为了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道路。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首先是从结合中国国情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开始的。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中共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用毛泽东1960年的话说,十大关系“开始反映中国客观经济规律”。1957年初,毛泽东在南方视察的过程中,提出科学技术是重要生产力的观点。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更是成绩卓著:(1)邓小平提出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的现代化中,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观点。(2)提出了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设计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蓝图。“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最早提出工作重心转移,最早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早提出了一系列实施改革开放的方针,并作出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决策。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中,特别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社会主义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为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指明了方向,使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阶段。(3)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4)提出了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致力于理论创新,又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共对自己的使命有了进一步认识。使全党认识到,中国式的现代化应该是社会主义的、“先进”的现代化,符合时代潮流的现代化,是经济、资源、人口、科技、环保、文化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的现代化。394\n第六、世界的近代化与现代化历程1、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过程•17——19世纪:亚非拉受到西方殖民者的奴役,只有欧美资本主义现代化一种模式。但可以分成两种类型(先发内生型,如英法美;后发外生型,如德意日俄)本时期,政治上,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推翻了封建制度,通过颁布一系列法令(如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拿坡仑法典、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等)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实现了政治民主化;经济上,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实现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实现了工业化;思想上,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使得民主自由平等等观念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准则,理性取代了愚昧和迷信。•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突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单一模式,发展为多种现代化道路(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代表,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以俄国十月革命为代表,产生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以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为代表,产生了民族独立国家现代化模式)•二战后:394\n现代化模式更加丰富多彩(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产生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民族独立国家探索出适合自身国情的多种现代化道路,如韩国与新加坡利用发达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印度吸收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长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模式,西亚国家形成了以石油和石油化工为特色的工业结构)2、重要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日本的近代化进程近代化(明治维新;19世纪80年代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和1889年的大日本帝国宪法;甲午战争后日本成为帝国主义强国)现代化(战后对日本的民主改革;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等)•美国的近代化进程主要推动因素:三次科技革命、两次社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西进运动)3、中国与世界现代化进程比较(1)中国与日本现代化进程的比较:19世纪中日近代化几乎同时起步,但结局截然相反,原因主要有:国际环境对中国不利而对日本相对有利、中国的顽固势力强大而幕府势力衰微、中国的改革势力单薄而日本的中下层武士为首的改革力量强大、中国的近代化进展迟缓措施不得力而明治维新措施得力、中国有排外的传统而日本善于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并善于把外来文化内化为本民族的文化•比较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比较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20世纪50—70年代中日现代化的比较394\n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中国经济挫折的原因:左倾错误的干扰,政治上错误地估计了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出现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倾向,偏离了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经济上盲目追求经济建设的规模与速度,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现代化的基础薄弱;外部的孤立和封锁;(2)重视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比较亚洲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的启示【范例点评】 近代山东建有两家著名的酒水企业,一是1898年广东华侨张振勋在山东烟台创设的张裕酿酒公司,生产葡萄酒、白兰地。一是1904年英德两国资本家合资在青岛创办的英德麦酒厂。1948年,该厂被齐鲁公司接管,改名青岛啤酒厂。 回答:(1)指出张裕酿酒公司和英德麦酒厂(青岛啤酒厂前身)建立的历史背景。 (2)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在山东可以创办大量酿酒企业的原因。 (3)旧中国西方国家在中国投资设厂与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华投资设厂有何本质不同。 ■点评: 该题是一道文科综合题,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张裕酿酒公司和青岛啤酒厂是目前中国较大的酿酒企业,以这两家企业初创的历史切入,从时间、空间和意识三个维度去综合考查相关政、史、地知识,可谓匠心独运。 第(1)问要从这两家企业创办的时间入手去思考,张裕酿酒公司创办于1898年,青岛啤酒厂创办于1904年,都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间段创办的。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何变化?民族工业发展有何机遇? 第(2)问考查的是地理知识,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可知:一地要建酿酒厂必须保证有原料(优质小麦、葡萄、水等)、有市场、交通条件好等,然后分析青岛、烟台是否具备这些条件? 第(3)问具有“古往今来一线牵”的特点,要求学生把旧中国西方国家在中国投资设厂与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华投资设厂的本质不同找出来,应从其设厂的目的、影响去分析思考。394\n 应该说该题学生解题用到的知识在课本中大多已学过,但由于试题所提供的背景材料是课本外的,是鲜活的生活素材,学生必须对材料进行确认、解读,并根据设问对所学知识进行重组、整合、构建,从而实现了由对学生知识的考查向对学生能力考查的转换。 ■答案: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输出成为列强对华侵略的主要方式,由此外国在华设厂数量增多。同时,随着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自身力量的不断壮大,华侨创办的企业也日益增多。张裕酿酒公司和青岛啤酒厂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创办的。 (2)山东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属暖温带气候,土地比较肥沃,适于种植小麦、葡萄等农作物,这给酿酒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山东一些地区靠海,如青岛、烟台等,其他一些地区的地下水也比较充足,如济南等,可以为酿酒业提供水源;山东交通便利,产品很容易运输,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3)旧中国列强在华设厂,其主要目的在于掠夺中国财富,赚取超额利润,具有突出的殖民侵略性。而现在我们吸引外资是建立在双方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的,我们可以利用外资和外国技术发展自己的经济,缩小与世界的差距,二者有本质的区别。【原创试题】 1.现代化是一项涉及价值取向、社会秩序、政治规范、制度运作、伦理认同等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确实也始终伴随着多方位的努力。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演变历程来看,效法西方经历了器物→制度→观念三个依序递进的变革程式。这一程式反映了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内在联系。394\n (1)“器物”变革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有何影响? (2)“制度”变革是指哪些重大事件?它们在建立国家政治制度上的主张有何不同? (3)“观念”变革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有人认为,当陈独秀一派思想家在此时得到“伦理的觉悟才是根本觉悟”的反省时,才算达到认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完整境地。就此谈谈你的理解。 (4)在近代中国,晚清政府为适应世界现代化的潮流,于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也进行了几次政策调整或改革。试列举这几次政策调整或改革的名称,谈谈你对晚清政府现代化的认识。答:(1)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实业方面,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军用企业和民用企业,开兴办近代工业风气;军事方面,创办了新式陆军和海军,增强了国防力量;教育方面,创立了同文馆、水师学堂和武备学堂,派遣留学生,翻译外国书报等,培育了一批对西学有认识的人才;外交方面,创立外交机构,促进了与外国的交往。因此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起步。 (2)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戊戌变法中的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辛亥革命中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新文化运动。理解:①器物层面技术资源的现代化必须与制度和观念层面非技术资源的现代化配套,没有制度和观念层面的同步变革,器物的变革只能落于浅尝辄止的表面文章,最终归于失败。②“伦理觉悟”的反省,其目的不在观念变革的形式本身,而是求社会整体的现代化协调。这是对“体用”关系认识的突破和深化,它表明,中国的现代化不只是需要移植西学的“用”,还必须在“体”上实现社会结构性的转换。 (4)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政和预备立宪。坚持“中体西用”,不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是这些调整失败的根本原因;这些调整是清政府在世界资本主义潮流冲击下的产物,整体上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 2.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三次巨变依次发生于20世纪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时间上具有连续性。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20世纪中国现代化的百年进程与这三次历史性巨变、与这三位伟大人物紧紧相连。 (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三次巨变产生的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分别是谁? (2)三次历史性巨变给中国现代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394\n (3)概括指出三位伟大人物对中国现代化的突出贡献。 (4)三次巨变都伴随着对现代化建设模式的探索,三位伟人始终坚持寻找适合本民族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试概括三位伟人向“外人”学习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模式的特点和最终结果。 答:(1)三次巨变: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2)①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大大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业救国”、“民主共和”成为当时社会的思潮;这个时期作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已得到史学家的确认。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和国家政权性质、架构和功能性的转换。“一五”计划建设的提前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并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展开经济、政治、教育等制度和观念文化的变革,给一度徘徊的社会主义实践注入了新的生机,被激活的生产力向国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现代化的巨大发展潜力。 (3)孙中山: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封建帝制,积极投身实业救国。毛泽东: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领导人民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恢复了国民经济;实施“一五”计划,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召开一届人大,制订社会主义宪法。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按“一国两制”解决港、澳、台问题等。 (4)孙中山仿效欧美“走美国的路”,毛泽东“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专题十三:中央地方行政制度与文化专制主义政策1、中央行政制度394\n2、地方行政区划地方行政制度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国家发展到中央集权时代的产物,是贵族采邑制日趋崩溃,国君直接控制的地区渐趋扩大时产生的,它和国家机器一样,有其发生发展的历史。(1)三代在我国公元前2千多年就产生了国家,商周实行采邑制,(2)东周春秋战国开始出现郡县,不过没有被定为广泛推行的行政区划制度。(3)秦朝前221年秦始皇完成统一。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分天下为36郡,后增加到46个郡,每郡领若干县。行政区划制度正式确立。(4)两汉汉承秦制,略有所改,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5)隋唐(6)两宋(7)元朝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是我们复习的重点,元朝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大都及其周围地区归中书省管辖。在地方设10个行省,一个宣政院辖区,一个察合台后王封地,共13个大区。元朝时我国开始对西藏、云南、台湾等地实施了行政管辖,特别应引起注意。(8)明朝394\n(9)清朝清朝沿用和发展了元代的行省制度,在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分为18个省。对边疆地区首先朝廷设立理藩院管理蒙、藏、新疆、青海等地区的少数民族事务,另派将军、大臣驻该地监管。外蒙古设乌里雅苏台将军,新疆设伊犁将军,青海设西宁办事大臣,西藏派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共同管辖。东北地区则由满族将军治理,盛京、吉林、黑龙江各设将军一人,分驻各地,统管军民之政。中国古代的文化专制主义1、目的禁止自由争鸣,统一思想,以巩固专制集权2、表现:秦:焚书坑儒,打击分封旧思想,也摧残文化西汉:大一统,神化皇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明:八股取士,束缚思想,培养忠顺奴仆清:文字狱,打击反清思想.专题十四:资本主义萌芽394\n导论: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形态是自然经济,在封建社会里还存在着非主流的商品经济,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明清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经历了一个产生——缓慢发展——被打断发展这样一个过程。一、明朝中后期手工工场的出现1、前提条件:商品经济的发展。所谓“商品”,就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而“商品经济”是以生产商品为特征的经济关系。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明朝中后期,农业、手工业的新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创造了条件;)直接原因: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刺激了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使生产规模更大,分工更细,全国出现30多座较大的工商业城市,产品有了更多的销售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手工业者不断分化,少数善于经营者富裕起来,多数手工业者贫困破产,丧失生产资料,不得不去当雇佣工人,于是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2、时间地点:明朝中后期(15世纪末)、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一些地方(如苏州)3、含义: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是指"处在萌芽状态的雇佣关系",它的发展方向是资本主义。所以,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说:"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394\n3、产生部门(最早出现的行业):丝织业等手工业生产部门。明中期以后,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逐渐兴起,并在江南一些地区发展成为独立的手工业工场。4、出现标志:手工工场的出现在当时的苏州,所谓“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就是手工工场。富有的机户依靠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这就是早期的资本家,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计日领取工资的生产者“机工”就是早期的雇佣工人。5、主要特征:①微弱、稀疏;②出现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③发展水平低;④最初多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形式。称之为“萌芽”,就是说当时的资本主义关系刚刚产生,还很不普遍,只是在个别地区、个别行业中出现。那时,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然在全国占主要地位。6、实质他们之间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7、意义: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说明我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向衰落。394\n二、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1、发展表现:①范围扩大;②部门增多;③手工工场规模大。 联系: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条件、时间、地点、标志、途径、本质、影响等。东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有很大的相似性,起点差别并不大,但后面的发展却有很大的差别,并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为什么中国没能象西方那样也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可从东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同成长之路去寻找原因。三、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封建的经济基础非常顽固与封建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的根源。封建经济基础非常顽固: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在农村根深蒂固,成为商品生产难以突破的障碍。地主、商人剥削所得钱财,多购置田产,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租吸引着已经聚集起来的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投向土地,加强了封建经济。 “重农抑商”政策压抑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在自然经济形态下,生产手段落后、分散保守,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积累,使旧的生产方式得以牢固、持久的保持。 手工作坊和包买商与封建统治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又受国家制度、行会章程的束缚。 封建地租很重,农民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产品,这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394\n封建统治者采取了严厉的限制措施:政府在国内设立许多关卡,,流通不便;对商品征收重税;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几次下令禁止海外贸易;封建行会严格控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但是,西欧资本主义成长于封建社会晚期,当时面对的也是腐朽的封建制度:从社会背景看:17、18世纪的欧洲封建国家改革使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加强;经济发展水平比中国还要低;思想领域也存在严重的天主教会思想禁锢;从封建政策看:西欧国小多分裂,关卡林立更甚;苛捐杂税众多,教会也收什一税;行会制度一样存在;商人无政治地位一样受国家压榨(如资产阶级在法国也是第三等级);从资本主义萌芽起点看:时间、水平相差也不大,技术进步导致社会分工扩大(欧洲出现工业中心,明朝有专业化工商业城市),从而推动商品经济发展(欧洲的地中海、西北欧,明朝的江南),进而出现萌芽,并出现手工工场……资本主义成长之日,正是封建社会腐朽衰落之时,封建制度必定会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资产阶级革命、改革必然出现。所以,腐朽的封建制度不是严重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的根源。严重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的根源倒底是什么?1、关键点是中西方封建势力对商业的不同态度与措施。与中国“重农抑商”政策不同的是西方采取了“重商主义”政策,积极发展工商业,拓展对外贸易,强调对金银的拥有。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市场的统一,发展中的竞争推动城市和农村在内部都产生了两极分化,并把扩张伸向海外,在这种环境下,资本主义萌芽成长起来了。……2、是“封建”本身,西方“封建”是领土的分封世袭制,财富的谋求只能从商业入手,资本主义萌芽随商业成长而成长;中国假“封建”,土地私有,自由买卖,商业又受限,财富谋求多从土地入手……3、是“文化”,中国“不患寡而患不均”,劫富济贫,抽肥补廋,处处求“平衡”;西方多“追求”,强调“拥有”……四、明清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394\n1、有利条件:①发达的农业。明朝中后期,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②发达的手工业生产。明中期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规模大,水平高,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③发达的商业。30多座大中城市的兴建,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广泛投入市场,对外贸易的繁荣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空前活跃。④充足的货币条件。大量货币流通,到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⑤科技优势。四大发明的传播,科技巨著的问世。2、不利条件:①自然经济的顽固性、封闭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②缺乏资本积累,手工业难以扩大再生产。③封建制度的束缚。重重关卡,征收重税,抑制工商业的发展。④对外转向闭关自守,未能形成海外商品市场。⑤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自然科学和技术没有转化为生产力。练习:中国明朝中后期就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并不比多数西方国家晚,但几百年一直只是一个“芽”394\n,原因何在?一种观点认为:是明清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另一种观点认为:上述观点是不对的,资本主义成长之日,正是封建社会腐朽衰落之时,西方资本主义萌芽正是在西方封建专制加强中成长起来的。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说你的看法,并根据明清史或世界史阐述理由。.专题十五:朝代问题政治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又对经济具有反作用。政治内容十分广泛,它所要处理的关系,包括阶级内部的关系、阶级之间的关系、民族关系和国际关系等等。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政治史是中学古代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重要内容。1、朝代更迭轨迹掌握主要朝代的起迄时间、沿革、都城、阶段特征(特别注意:北朝政权更替表)(1)奴隶社会:夏——形成,商——发展,两周——强盛,春秋——瓦解。(2)封建社会: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初步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隋唐——封建社会的昌盛繁荣;五代、辽、宋、夏、金——封建社会的继续发展和民族政权的并立;元、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394\n2、一些朝代建立和灭亡的特点,(1)建立:①由农民领袖建立的西汉、明朝;②由权臣篡权建立的曹魏、西晋、南北朝时期北朝的几个朝代;③由武人专权建立的南朝四个朝代(大将),五代的更替(藩镇武装);④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北魏、辽、西夏、金、元、清等。(2)灭亡:①被农民起义直接推翻的秦、隋、元、明;②被农民起义瓦解的东汉、唐;③被少数民族灭亡的西周、西晋、北宋、南宋;④由权臣取代的曹魏、北魏等3、历代封建王朝(或时期)的特点或地位和影响(1)春秋战国: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奴隶社会逐渐瓦解,封建制度确立;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经济上:铁器、牛耕使用,生产力质的飞跃,社会经济发展;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加速向封建土地国有制转化,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发展。民族关系上:民族的交流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94\n思想文化上:划时代的变革.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这一时期在天文、医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2)秦朝:结束春秋战国以来几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使统一思想深入人心。秦朝开创的一系列巩固统一中央集权的制度和措施,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和改进。如皇帝制度,郡县制度,三公九卿制度,统一度量衡、文字和货币,修筑长城等。秦朝因暴政而亡国的教训,为汉初统治者所吸取,促成了西汉初年兴盛局面的出现。留下的伟大工程万里长城对后世影响深远。(3)两汉: ①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文景之治、昭宣中兴、光武中兴); ②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两汉疆域进一步扩大,西域、西南夷、百越开始纳入汉朝版图); ③中国开始走向世界(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外交流的频繁); 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王国问题的解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 ⑤社会经济逐渐发展,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上取得的成就,为后世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⑥儒家思想最终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⑦文化具有多样化有机结合、水平居世界前列、气势恢宏等特点。(4)三国 ①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复杂,斗争激烈,战争频繁,国家处于分裂的时期; ②对东汉末年大混乱来说,是历史的进步,是趋向三国统一的必要步骤;394\n ③是江南、西南进一步得到开发和北方经济逐渐恢复的时期; ④是政治、军事、经汤、文化各方面都取得相当成就和进步的时期(人才流动的自由,文化的多元,建安文学,张仲景、华佗、马钧等); ⑤较为长期的政治、军事斗争,锻炼了一批地主阶经政治家和军事家,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曹操和诸葛亮。(5)东晋南北朝: ①政治上: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南北政权更替频繁;士族势力由兴盛走向衰落;民族大融合的步伐加快。 ③经济上:江南迅速开发,中原相对停滞;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重要地位;商品经济水平较低;各民 族经济交流加强。 ③文化上:宗教在这一时期成了地主阶级思想统治的重要工具,宗教又影响着哲学、文学和艺术。为佛教服 务的雕塑、绘画有着辉煌的成就。(6)隋朝: ①结束了国家的长期分裂,实现了南北统一。 ②经济的繁荣和国力的强盛,开启了中国中世纪的盛世局面。 ③大运河的开通,对巩固国家的统一和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④创建和改革的制度律令,对唐朝和后世的中国以至东亚.都有深远影响。 ⑺唐朝: ①394\n政治稳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经济繁荣,封建社会进入鼎盛时期(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②统一多民族国家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上有很多建树(均田制、租庸调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两税法)。 ③边疆少数民族有了较大发展,同中央政权的关系更加密切(实行宽容的民族政策、灵活处理同周边少数民族关系)。 ④对外交往出现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 ⑤文化具有全国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响深远的特点。 ⑻五代十国: ①政治上:藩镇割据局面仍在继续和发展;朝代更替频繁;统治残暴,剥削苛重。 ②经济上:江南进一步得到开发,经济重心南移。(9)两宋: ①政治上:多民族政权并立,国家不统一。 ②经济上:北宋时,农业有较大发展,南北作物交流频繁,农产品商品化明显增强;南宋时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同时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北宋时城市商品经济活跃;南宋海外贸易空前发展。 ③民族关系:各民族之间有战有和,以和为主。 ④科技文化:为战争需要,火药、火器的研制与生产得到发展。大量文学作品反映战争与分裂的社会现实。如北宋广泛使用火药和火药武器;李清照、辛弃疾、陆游的诗词。(10)元朝 ①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元朝统一全国疆域空前辽阔;实行行省制度,行使了中央对西藏、台湾、云南等边疆地区的管辖。 ②394\n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广植棉花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漕运和海运的畅通促进了经济交流;大都等一些较大城市商业繁荣;泉州对外贸易发达。 ③中外交流频繁。来大都的亚洲、东欧和非洲的商队和使节络绎不绝;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还在中国居住十几年;火药和火药武器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泉州是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④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汉族人民对开发边疆作出了贡献,边疆各族大量迁入内地,同汉族杂居相处;原先进入中原的契丹、女真等族已同汉族融合;形成了新的少数民族--回族。但元朝的民族分化政策对社会的发展起了消极作用。(11)明清: ①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明朝戚继光抗倭,巩固东南边疆。清朝平定噶尔丹和大小和卓叛乱;确立由中央册封达赖和班禅的制度,设驻藏大臣;热情接待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设台湾府起到了开发台湾和加强祖国海防的作用;反击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订立《尼布楚条约》,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 ②封建制度渐趋衰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冲击并削弱封建的自然经济;大兴文字狱,增设军机处,皇权空前加强,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预示着封建制度的衰落;进步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提倡学以致用,启迪人们思想,预示着新制度的出现。 ③经济上:边疆地区得到开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适应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手工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业空前繁荣,但商品流通还不足以动摇封建社会的根基。 ④中外关系出现一些新特点:殖民势力东来,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殖民、反侵略的斗争。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禁止中外贸易,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的发展。 ⑤文化承古萌新,科学技术取得巨大成就,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理学走向极端,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伴随城市经济发展,市民文学蓬勃兴起,戏剧和小说成为文学的主流;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成就突出,充分显示出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西方传教士东来,使中国人了解到水平已超过自己的外来文化练习1、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结合唐朝由胜转衰原因的认识,分析评价这一观点。394\n2、古人王炜说:“自古国家灭亡之道不一也,曰女宠,曰宦官,曰权臣,曰强藩,此四者皆足以亡国。”试结合汉唐有关史实,分析评论这一观点。中国古代都城一个国家的都城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所在地,它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在多数情况下,又是这个国家的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可以说,都城是一定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1、归纳历代都城(含今址)2、古代中国都城的迁移(政治中心的转移)古代都城一般都设在经济发达、交通方便的地区,以便取得所需要的粮食和物资。(1)夏商时期主要建在黄河支流如商朝的殷(河南的安阳)位于黄河的支流洹水之滨。西周的镐京,地处沣水和渭水的交汇之处。这里是关中平原中央,是关中平原最为开阔的地带,享有水上交通的便利,可以与诸侯国进行便利的经济文化往来。(2)西周末年开始到唐末都城逐渐由西向东迁移形成东西两京制度与东西文化轴心带。如镐京、咸阳、长安-→洛阳。这局面前后经历了2000多年。这一经济文化轴心带的建立,也完成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两件大事:一是中央集权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二是诸夏的融合与汉族的形成。西安、洛阳、开封这三个早期古都皆位于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平原广大,土地疏松,便于早期开发。唐代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3)五代及两宋国都处于游离状态。394\n中唐以后气候的变迁,黄河、渭河泥沙大增,渭河及黄河三门峡一带漕运十分困难,致使天子也常常不得不"逐粮而居",就食东都洛阳。关中已失去了容纳国都城市的经济基础。国都城址向经济文化发展更有前途的东部转移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公元10-13世纪间,国都处于一种游离状态。先后建都的城市有北宋的东京(开封)、南宋的临安(杭州)、扬州、建康(南京);西夏的兴庆府(银川);辽的中京大定府(内蒙宁城县大名城)、上京临潢府(内蒙巴林左旗南)、东京辽阳府(今辽阳)、西京大同府(今大同)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等和金中都(今北京)。这时的国都虽处于一种游离状态,商业经济和市民文化却得到空前的发展。商业活动在国都城市里的巨大活力,冲淡了王权的力量,尤以东京和临安最为显著,形成中世纪世界壮丽无比的大都会市场。此间,中华民族文化的统一性,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加强。各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都无一例外地继承发展了由孔子总结的夏商周文化的传统精华。自唐后期五代起,南方成为经济重心所在。南方由于经济地位上升,政治上的重要性也不断上升,开封靠近江淮,也便于控制作为国家经济重心所在且容易闹分裂的南方地区。(4)元统一中国后,北京终于上升为全国惟一的政治中心北京位于东北大平原、华北大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地理单元的接洽处。经过辽、金、元、明、清五代,从陪都发展成为首都前后也近1000年。这里处于北方民族文化交流的有利地位。为了连接中国另外两大地理单元,即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特别是得到长江流域经济与文化的支持,南北大运河的开凿成为历届中央政府关切的大问题。元世祖忽必烈把分裂的中国统一起来,也为我国运河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南北经济文化重心及南北大运河形成了南北轴心带。特别是明朝将南京也定为都城或陪都,体现了这一时期都城地理格局的总特点。元朝、清朝定都北京,则主要是在民族斗争的背景下产生的。明政府迁都北京,也与民族斗争的背景分不开。3、中国古代史上四大封建都城及其主要特点:①唐都长安: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是一座国际性的大城市。②宋都东京:是当时最繁华的城市,大街小巷店铺林立,热闹非凡。③元都大都:不仅是元朝的政治中心,还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394\n④明都北京:布局严整、建筑壮丽,是我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5、六大古都及当时名称:(1)西安:西周(镐京);西汉、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长安)。(2)洛阳:东周(洛邑);东汉、曹魏、后唐、西晋、北魏(洛阳)。(3)开封:魏国(大梁);后梁(开封府);后晋、后汉、后周、北宋(东京)。(4)北京:燕国(蓟);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5)南京:东吴(建业);东晋、南朝(建康);南唐(江宁府);明(应天府)。(6)杭州:吴越(杭州);南宋(临安)。6、在古代历史上,统治者从统治需要出发,有过七次重要的迁都:(1)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3)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宋金议和以后,金把都城迁到燕京,改名中都。394\n(5)公元1421年明政府把都城迁到北京。(6)后金夺取了辽河流域的大片土地后,把都城迁到沈阳。(7)公元1644年清政府迁都北京。7、基本认识:六大古都经过许多次重建再重建的艰难历程幸存下来,有的发展成为我国今天重要的大城市。古都及其文化古迹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产物,是残留至今的古老文化的精华。古都的旅游资源日益得到重视和开发,古都以新的面貌迎接海内外游客。大力发展旅游业是我国经济的又一增长方式。8、重要古今地名对照表经济地点古名今名特点扬州江苏扬州市唐朝主要海外交通港口广州广东广州市同上敦煌甘肃敦煌县西丝绸之路上中原与西北往来的门户益州四川成都市唐朝时盛产麻纸、绫锦邢州河北邢台市唐朝著名的制瓷地越州浙江绍兴市是上宣州安徽宣城县唐朝时著名的宣纸产地394\n临洮甘肃岷县秦长城西起点涿郡北京西南隅隋代大运河东北起点余杭浙江扬州市西隋代大运河东南起点景德镇江西景德镇市宋以后瓷品制造中心泉州福建泉州市宋元时期主要海外交通港口刘家港江苏太仓县东浏河镇明代郑和下西洋出发地苏州江苏苏州市明清时期丝织等手工业中心嘉峪关甘肃嘉峪关市嘉峪山西麓明长城西端都城古(都)名今(地)名在此建都的朝代殷河南安阳市西北小屯村公元前14世纪以后,商镐京陕西长安县西北斗门附近西周咸阳陕西咸阳市东北二十里秦长安陕西西安市西汉、西魏北周、隋、唐十六国的前秦、后秦、夏洛邑河南洛阳市东周洛阳同上东汉、魏(三国)、西晋、北魏(后期)、隋(炀帝)、后唐(五代)建业江苏南京市吴(三国)建康同上东晋及宋、齐、梁、陈(南朝)394\n应天同上明(朱元璋)天京同上太平天国平城山西大同市东北北魏前期邺河南安阳县东魏、北齐汴梁(汴)河南开封市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东京同上北宋临安浙江杭州市南宋上京(临潢府)辽宁巴林左旗林东镇南辽兴庆宁夏银川市西夏会宁黑龙江阿城县白城镇金(完颜阿骨打)中都北京市金大都同上元北京同上明、清关于疆域问题:中国疆域变迁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疆域的变化也从一个重要的方面反映了历史的进程。因此了解历代疆域变迁的历史,能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祖先的光辉业绩。394\n纵观中国历史,统一的中国疆域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其形成过程中,汉族作出了主要的贡献,而少数民族为统一疆域的形成也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历代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统一疆域的形成。历代统治者顺应历史潮流的政策,巩固了中国的疆域。封建社会的后期,落后腐败导致了大块中国国土的沦丧。1、历代疆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古代疆域的变化状况,并能正确识图,掌握重要朝代疆域的四至;能在地图上正确识别我国现行行政疆域,特别是南海诸岛、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的地理位置。(1)商的疆域东到大海,西到陕西西部,东北到辽宁,南到长江流域。(2)秦朝疆域图:(灵渠、长城起止点、南方四郡)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南海。(3)唐朝疆域图:(主要邻国、周边的主要少数民族、对外交通路线等)东到大海,西到咸海,东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到南海。(4)辽、北宋、西夏形势图(5)宋、金对峙图 分界线:大散关--淮水;与南宋接壤的政权:金、大理(6)元朝疆域图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到新疆、中亚地区。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之内。394\n(7)清朝(前期)疆域图清朝: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包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注意:我国封建王朝的疆域东部、东北部的变化相对较小;西部变化最大,西部疆域达至最远是在唐朝,已到咸海,最近是在秦朝,仅达陇西(今甘肃临洮南)2、政治原理与认识:了解历代疆域的变迁,要求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各族人民,更加珍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坚决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破坏祖国统一大业的行径。在新时期,我国通过平等友好的谈判,与大多数邻国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根据我国政府与英国、葡萄牙政府达成的协议,香港、澳门分别在1997年和1999年回归祖国。我国政府多次声明:南海诸岛、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等岛屿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容许侵犯。.专题十五:反动政府的统治中国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是近代中国社会比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落后的内部原因,西方列强的侵略、奴役和掠夺是其落后的外部原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落后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严重阻碍社会的进步,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战胜落后的封建制度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落后就要挨打,中华民族要想不受侵略、欺侮,就必须奋起直追,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发展经济,富国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94\n一、晚清统治(1840——1912)(1)性质:封建统治(2)皇帝更替:道-咸-同—光(此二者受慈禧操纵)-宣(3)内外政策:a、对内:实行封建专制;镇压人民革命:对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打击和镇压。与列强联合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扼杀维新变法运动和保路之路;镇压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自救运动: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新政和预备立宪;(认识:其一,这些自救运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其二,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脱离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注定要失败。)压制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内部争斗不断:严禁派和驰禁派、抵抗派和投降派、顽固派和洋务派,“帝党”和“后党”之争。b、对外:对外政策走过了“对抗──暂时妥协──再对抗──完全屈服”的过程,以妥胁投降为主。二、中华民国之孙中山时期(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初)(1)性质: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2)内外政策:a、对内: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394\nb、对外:《告各友邦书》(内容、直接目的)认识:既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性,也体现了其软弱妥协的一面。三、中华民国之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1、北洋军阀的形成原因北洋军阀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具体地说:1)从国内看:(l)尽管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但这并未能完成中国革命的反封建任务。落后的封建主义经济仍居绝对优势(近代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值,到1920年仅仅是5%),封建政治势力和意识形态在中国仍有雄厚的根基和强大的生命力。(2)清廷在连年“内忧外患”的交迫下,把“筹饷练兵”作为救命符,从人力、财力各方面为军阀的兴起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袁世凯就是及时抓住清政府编练新军的时机,发展了北洋军阀的势力。(3)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建设一支新式军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2)从国际形势看,主要是由于列强侵华政策的改变: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一变初衷,开始物色代理人并通过代理人攫取所需权益,袁世凯正是适当的人选,于是列强从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给袁以有力的支持。3)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袁世凯运用封建权术,由军而成阀,由军阀而成集团,通过军阀集团而稳操20世纪初期中国的政局,终而控制了全国。394\n2、性质:封建军阀统治北洋军阀是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和帝国主义势力的代表,同时带有近代化的特征。北洋军阀以及所有的近代军阀与古代军阀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它们都近代化了,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资本主义的色彩。古代军阀的封建性更强,而近代军阀的近代化程度更高。北洋军阀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近代中国的主要统治势力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因此,近代军阀不仅是地主阶级以及由此转化而成为买办阶级的代表,又是帝国主义势力的代表。3、北洋军阀的特点•以封建地主阶级为其主要社会基础。•军阀们各有一支为自己争权夺利服务的军队,并采用近代兵制。•军阀们各有一块可以随意搜刮和统治的地盘,割据称雄,拥兵自卫。•各派军阀大都是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统治的工具。4、北洋军阀的演变概况1)从兴衰角度来分,北洋军阀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l)北洋军阀的形成阶段:1895年袁世凯小站练兵起到1912年袁世凯窃国前止。(2)北洋军阀的发展阶段:1912年袁世凯窃国起到1916年6月袁毙命。(3)北洋军阀的衰落阶段:1916年6月袁毙命到1926年7月北伐开始前。(4)北洋军阀的覆灭阶段:1926年7月北伐开始到1928年6月奉系张作霖被迫放弃北洋政府政权退回东北止。2)从不同派系掌握北京政权的角度来分,也可分为四个时期:(1)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年4月—1916年6月。内容包括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的建立,袁世凯复辟帝制及其失败。(2)皖系军阀统治时期:1916年6月—394\n1920年7月。内容包括北洋军阀的分裂,段祺瑞把持北京中央政权,直皖战争皖系失败。(3)直系军阀统治时期:1920年7月—1924年10月,内容包括第一、二次直奉战争和冯玉祥北京政变等。(4)奉系军阀统治时期:1924年11月—1928年6月。内容包括张、段、冯的短暂联合,奉直联合反对国民军,北伐成功,奉系张作霖退回东北。3)从北京政府最高掌权者的演变情况看:1912年4月—1916年6月,袁世凯任大总统(其中有83天称皇帝)。袁死后,黎元洪继位总统至1917年7月张勋复辟。1917年8月—1918年8月,冯国璋任总统。1918年9月—1922年6月,徐世昌任总统。1922年6月—1923年6月,黎元洪任总统。1923年10月—1924年11月,曹辊任总统。1924年11月—1926年4月,段祺瑞任临时政府执政。段下台后,北洋军阀处于混乱状态。1926年12月,张作霖以“安国军总司令”名义控制北京政府,1927年6月,改称中华民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1928年6月,张作霖与蒋介石作战失败,退回东北,北洋政府垮台。5、袁世凯的上台及其统治:(1)窃国:窃清政府大权――窃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2)卖国:接受《二十一条》;(3)独裁:•建立和巩固北洋军阀政权,推行独裁专制,镇压革命:①1912年北京就任②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③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④制造“宋案”⑤武力镇压国民党⑥镇压二次革命394\n•复辟帝制:①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②解散国民党③解散国会④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⑤修改总统选举法⑥1915年底,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定1916年为“洪宪元年”。(4)思想专制:在思想领域推行尊孔复古政策6、军阀分裂割据时期(1916――1928年)(1)关于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原因•在半封建的中国,具有分散性的封建地主经济使各地区可以自给自足地独立存在,为军阀提供了割据一方的客观条件和物质基础。军阀本身就是一定范围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大大小小的地主从经济上支持本地区的军阀,同时又在军阀的武力庇佑下,维护自身在地方上的政治特权。这是军阀割据局面出现的经济条件。•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争相扩大侵华特权,逐渐形成了多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控制中国的局面。为了维护和扩大侵略特权,他们都采用了扶植代理人的办法,清朝政府和袁世凯都曾是帝国主义侵略、控制中国的工具。袁死后,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开始物色新的代表,而大小军阀势力恰也需要帝国主义的支持来壮大自己的力量,以压倒对手。在列强的扶植下。很快形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华政策是导致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外部条件。•这里的关键是要挖掘出与“军阀割据”相关的“半封建性”和“半殖民地”的内涵。教师可引用毛泽东同志的分析:“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的各派新旧军阀,从民国元年以来,相互间进行着继续不断的战争,这是半殖民地中国的特征之一。……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两种,即地方的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394\n(2)内外政策各派军阀投靠不同帝国主义国家,以卖国换取支持。军阀割据混战。如黎段之争、冯段之争、直奉战争等。镇压、破坏革命(五四运动、第一次工运高潮、国民大革命等革命中)(3)本时期经济基础和阶级结构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上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颁布了一系列保护、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法令,解除了清政府束缚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些障碍,在一定程度上提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忱和投资新式工业的积极性,使经济上的实业救国和政治上的民主共和,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爱国思潮,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加上这时期美、日趁欧洲发生战争之机,加紧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外资企业激增。随着民族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增加,到一战结束的时候,无产阶级增加到200万人左右。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中共的成立、共产国际的推动和孙中山先生的伟大转变,促使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随之全国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运动迅速开展起来。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决定性地打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尽管最后国民党新军阀代替了旧军阀,大革命遭到挫折,但不能否定中国人民在反帝反封建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种革命形势的发展,无疑都与这时期经济基础和阶级结构的变化发展密不可分。(4)黑暗中看到光明。中共成立前,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非常黑暗,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使中国社会更加动荡,而且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归于失败。但是,随着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并成为新的领导力量,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北洋军阀随之走向衰落和覆灭。尽管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尚未最终完成,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统一战线的强大力量,人民群众的逐渐觉醒,使人们看到了希望。把握好这个基调,也就把握了这一阶段的时代脉搏,并理清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路。四、中华民国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年)394\n1、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2、内外政策:(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反革命“围剿”;不抵抗政策;“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西安事变后,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2)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从片面抗战路线到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路线;(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到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内始终坚持反共反人民的立场,形成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的三大特征;统制经济,实质是加强经济垄断,膨胀官僚资本;1943年,废除英美等国的治外法权等特权;抗战后期,积极抢夺胜利果实。(3)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A、对内:a政治上:①1945年,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策略,最终于1946年挑起内战。(49年仍有“假和平”阴谋)394\n②1946年冬,“制宪国大”和《中华民国宪法》③1947年,关闭国共和谈大门④内战爆发前后,制造一系列破坏民主团结的暴行⑤1947年,诬蔑民主党派,强令解散民盟b经济上:增加苛捐杂税、滥发纸币、征粮拉夫(国统区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表现及其原因)c对外:大肆出卖国家主权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五、中国国民党的历史1、辛亥革命时期(1894—1912)兴中会成立至中华民国成立前兴中会(1894,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盟会(1905,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领导多次武装起义→领导辛亥革命2、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1)临时政府时期(1912.1—1912.3)(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3—1927)国民党(1912,宋教仁改组同盟会,目的是联合中间派,造成第一大党,实现通过国会大选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利)394\n中华革命党(1914,孙中山在日本召集部分国民党员成立,组织武力讨伐袁世凯)国民党一大(1924,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1926,通过整理党务案)(3)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4)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宁汉合流(1927年秋)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1928,蒋介石复职后党政军大权落入其手)(5)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1937.9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1939年初,确定“溶共、限共、防共、反共”的反动方针)皖南事变(1941年初)重庆谈判(1945.10)政协会议(1946年初)(6)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挑起全面内战(1946年6月)伪“国民大会”(1946年秋)国共关系完全破裂(1947年春封闭《新华日报》)签定《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迫害民主党派(1947年)在大陆的统治被推翻,1949.4.23)394\n五、中外反对势力的勾结双方存在着共同的利益,是勾结的基础;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是双方面临的共同问题,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是双方的共同需要,对二者来说勾结往往比对抗更有利。(1)清政府同列强的关系:从对抗走向妥协和勾结,再从对抗妥协到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列强通过对清政府的打击和扶植,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完全形成。(2)北洋军阀政府和列强的关系:北洋军阀利用列强支持,篡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袁世凯利用日本支持复辟帝制;列强利用军阀达到侵华的目的,为了维护侵华权利,列强采用“分而治之"的策略,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程度加深。(3)广东国民政府同帝国主义的关系:国共合作实现,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广东国民政府高举孙中山反帝反封建“新三民主义"的旗帜,进行了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4)南京国民政府和列强的关系:为了反共反人民,南京国民政府充当列强侵华工具,大肆出卖国家权益。在抗日战争期间,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国民政府被迫进行了抗日斗争。中外反动势力之间的关系。总的来看,中外反动势力之间的关系,有勾结有对抗,但其勾结是主要的。这是因为中国的反动政府与西方列强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即都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压迫剥削之上的阶级统治。但由于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在于变中国为殖民地,既损害了中华民族利益,同时也危及到统治阶级利益,因此二者又有相矛盾的一个方面。无论是晚清政府还是国民政府都能体现出这两个方面的特征。从晚清政府与外国列强之间的关系看,走过了闭关自守--抵抗(对抗)--暂时和好(勾结)--再对抗(对抗)--完全屈服(勾结)的过程。而具体去揭示一个造成各个时期关系特点的成因,就可以看出是利益二字。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对外“闭关锁国”的政策,这固然是中国封建社会落后的表现,但也反映出清王朝维护其阶级统治的努力。而英国则为了本国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力图打开中国大门。先是走私鸦片,后是侵略战争。一个为利益而“闭”,另一个则为利益要求而“开”,利益冲突造成关系的对抗。但此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英法趁机发动侵华战争,清政府已分清了“肢体之患”和“心腹之患‘,本着“取小害而去大害”394\n的原则与列强讲和,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由于此时双方利益尚有冲突,因此这种勾结和好的关系只能是暂时的,直到最终清朝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这时的清政府既是本国封建势力的代表,又是外国列强在华的代理人,二者完全勾结。双方在交往过程中越来越发现其共同的利益(根本利益)相同,而中国人民的反抗也使其相互依赖性加强。此后北洋军阀时期的袁世凯、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蒋介石等本身一开始就是由列强扶植起来,自然而然关系更加密切,更多了一份勾结而少了一份对抗。通过对中外反动势力之间关系的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首先,外国帝国主义是造成中国近代贫穷落后的根源,而中国反动政府是其在中国的代理人,反帝同时必须反封建;其次,外国列强之间、外国列强与中国反动政府之间有勾结,也有矛盾对抗,是落后的中国争取解放、独立可以利用的条件。六、如何评价历届反动政府的内外政策:1、反动性历届反动政府的内外政策及其影响总的来看,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反动政府,就其反动政策而言,不外乎是对内残酷的专制统治、剥削压迫,对外投靠资本帝国主义,大量出卖国家主权。从生产力发展角度而言,它代表了落后、腐朽的生产关系,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它违背了社会发展的潮流,阻碍社会进步;从阶级关系的角度看,它代表反动、落后的阶级,违背广大人民的利益;就其本质而言,它不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任何一个反动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都对新的生产关系的成长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起到消极的作用。例如,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内经济上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都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成长壮大。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出卖国家权益,造成严重的民族危机,外国的侵略严重影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对内政策方面极力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残酷压迫剥削造成人民的过度贫困,同样严重影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亦是如此。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对外大肆出卖国家权益,最终形成了美国在中国市场的独占地位,从而危及到民族工业的发展;对内,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依靠国家政权,采取强制掠夺的方式建立起对全国经济的垄断。民族工业发展的原有障碍(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势力)不但没有消除,又增加了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民族工业日益萎缩。正是这样,使帝国主义势力日益加强,使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屡遭挫折,也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历届反动政府的结局必然灭亡。2、积极性394\n但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虽说中国历届反动政府的政策是反动的,但有一些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从整个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也具有一定的积极、进步作用(当然大多为客观方面)。例如,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在政策上做了重大调整;设总理衙门、举办洋务运动,就总理衙门来说,它是清政府屈从于外国侵略者的产物,也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但它说明清政府的机构开始具备一些近代化色彩,符合了社会发展的潮流。同样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其兴办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持其反动统治。但它传播了西方科学技术,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洋务运动带动起来的洋务思潮,促使全国朝野有了一个统一的中心思想和为之奋斗的理想目标,中国毕竟在顺应着世界潮流--向着资本主义近代化道路在被动中蹒跚前进了,是顺应着世界潮流而动的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再如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可以说它是为实现“王朝”自强而进行的垂死挣扎,其失败也是必然的。但它毕竟是中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向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迈出的一步。清王朝的立宪政体虽不完备,但毕竟已不同于封建君主专制,带有向资产阶级政权过渡的性质。它的一部分成果,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推行民主共和的政治基础。由清末发端的中国政治制度并未因清朝灭亡而中止,辛亥革命的胜利及新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把它推向一个更新更高的阶段。在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国民政府在外交方面的“改订新约运动”和经济方面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都对中国产生过积极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对待中国历届反动政府政策及其影响,应把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用生产力标准和社会发展标准去衡量,全面认识,客观评价,而不能以偏概全。专题十六:近代现代中国外交第一:历届政府的外交:1840-1912一、清政府的屈辱外交。清政府实行妥协投降的卖国政策,无论是军事上失败,还是取得了胜利,都以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结束。1861年初,清政府为适应外国侵略者的需要,设立了总理衙门,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但客观上也使清政府放弃了闭关政策,开始面向世界,并基本完成了从传统理藩向近代外交的转变,适应了近代国际关系发展需要。清政府任命美国人蒲安臣为中国使臣,出访欧美去办理外交,这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怪胎。为了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清朝统治者还两次向侵略者“借师助剿”。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官员和人民的反帝活动,总理衙门改称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1、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及特征所谓对外政策,主要是指一国对国际形势、国际关系和国际事务的考察认识、判断评价及相应的决策措施。394\n19世纪及20世纪初,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及特征在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中比较零散,未形成明显的特征框架。笔者按其历史发展的进程将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大致分为四个历史时期:(1)第一个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贵华贱夷,闭关锁国,清朝与周边国家维持着长期的和平。当时清朝认为中国是优越和强大的,是世界的中心,四周的藩属邻国以至海外列国是落后野蛮的,应该向中国朝拜进贡。自中外通商以后,清统治者视来华的西人为非我族类的野蛮人,认为应严格加以防范。在这种意识支配下,19世纪初的清朝基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仍留广州一口对外贸易,并不拒绝与各国交往,只是强调对方必须承认中国为天朝上国,追求名义上的藩属朝贡关系,重视名分礼仪等细节。(2)第二个时期,19世纪40至50年代,清朝缺乏主权观念,但增加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蜂拥而来,中国最初的反应主要是从族类和文化两个层面对待西方的入侵,不是以是否损害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实际利益为对外交涉的目的,而是以是否见容于自身的传统和陈腐的体制为圭臬,因此常常出现以主权换定制的可悲局面。《望厦条约》签订过程中,美国特使顾盛正是以进京为要挟(这违反所谓朝贡体制),换取了清廷对包括领事裁判权和最惠国待遇在内的大量利权的让步。另一个典型事例是《北京条约》签订后,咸丰帝躲在避暑山庄,一不痛心割让九龙,二不吝惜巨额赔款,却斤斤计较认为派员驻京“最为中国之害”,因为公使驻京是对清朝体制的挑战。与此同时,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清朝产生了危机意识。在受到鸦片战争刺激后,一批爱国开明之士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可惜的是,《海国图志》、《瀛寰志略》等书在中国并未得到足够重视。(3)第三个时期,19世纪60至80年代,筹办洋务以自强,以夷制夷维持和局。此时期清朝在西方武力威胁下先后实行被动开放和主动引进。对外意识的主流也从华夷意识转变为以西方为学习与交涉对象的洋务意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打进北京火烧圆明园,彻底打破了清朝统治者的天朝迷梦,承认遇到了“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因此必须重新认识世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在西方列强的强烈抗议下,清政府规定今后“夷人”均称为“洋人”,“夷务”均叫“洋务”。这不仅是名称上的变化,也意味着对外政策的变化。《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驻京,标志着西方列强开始干涉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清政府设立了总理衙门管理一切对外事务。中国洋务派开始在“自强”、“求富”的口号下大办洋务。394\n19世纪中期以来,清政府主要依靠传统的驭夷之术处理中外关系,主要外交策略是以夷制夷和均势外交,即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牵制。但是以夷制夷和均势外交必须以利益为诱饵,是以丧失国家利益为代价的,只不过是两害相权取其轻者而已,结果只能是一次次的丧权辱国。(4)第四个时期,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一次图强变法的失败和逐渐丧失抗拒外强的信心。中国人民反抗外强的方式发生变化。甲午中日战争,大清帝国竟败在“东夷小国”日本手下,被迫签订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这既使中国人感到奇耻大辱,又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同时它还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进化论的传入使中国人的危机意识愈加强烈。康有为发起保国会,以恢复主权为目标。他研究了各国变法的历史经验教训,最后选择了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彼得大帝改革的道路,指出“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他还断言:“我朝变法,但采鉴于日本,一切已足。”殊不知中日国情不同,戊戌变法由于守旧势力远远超过维新势力以及其他种种原因而告失败,中国失去了19世纪最后一次主动变革、选择独立自主发展方向的机会。1900年义和团运动失败后签订了《辛丑条约》,清廷彻底放弃了对抗外强的决心,只是试图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猜忌勉强维持。而伴随国际法的传入和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反抗外强的手段和方式有所改变,即由以暴力驱逐外人、全面排拒西方变为以国际法为依据的文明的理性的方式。如1905年收回路权和抵制美货活动,开启了中国收复主权、利权,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进程,表现了对外主权意识的觉醒和文明、理性的对外精神。结合史实说明近代前期清政府与列强关系演变情况及演变的原因对比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之间两次由对抗到勾结的原因对比19世纪末的“门户开放”与当今的对外开放二、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孙中山的外交思想:1912年394\n1、临时政府对外政策的特点:原因:2、说明:3、帝国主义列强的态度:三民主义缺乏明确的反帝主张。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发布“告友邦书”,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1923年,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中,提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的主张。1924年初,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帝内容。1924年发表北上宣言,主张废除不平等条约。可见,孙中山对帝国主义的本质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三、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外交:1912年3月-1928年1、对外投降卖国:前期重点是袁世凯政府,他出卖盐税,承认外蒙“自治”,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参加西姆拉会议等;后期是段祺瑞政府,他向日本出卖中国主权比前政府有过之而无不及。2、肯定的地方:麦克马洪线巴黎和会四、蒋介石政府以对外卖国为主要特征的外交政策:1927年-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制造对外“自主”394\n形象和扩大税源解决内战经费,发起了要求帝国主义支持的“修改新约运动”。面对对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的侵华战争,蒋介石的对日政策经过了“绝对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自卫抵抗——消极抗日等四个阶段。抗战胜利后,为了求得美帝国主义帮助打内战,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全面出卖国家主权。1、大革命时期: 此时国民党对外政策的特点:? 孙中山对列强的认识有何变化? 武汉国民政府对列强态度:?2、国共十年峙时期:特点:? A与英美关系:? B对日态度:?3、抗日战争时期: 蒋介石亲英美派: 汪精卫亲日派:4、解放战争时期:五、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近代史上的屈辱外交。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上同各国广泛建立外交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外交进入一个崭新时期,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实行对外开放。以“一国两制”方针,顺利地解决了港澳问题。我国的国际地位正不断提高。394\n新中国成立后,以独立自主的姿态步入国际舞台,特别是70年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已成为世界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力量。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有苏联等17个国家同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我国在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1955年中国代表团参加了万隆亚非会议。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席位。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协定。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苏联解体后,中国又同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对新中国外交的认识:中国近现代历史表明:不实现民族独立,中国要实现真正的富强、中华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不可能的。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是: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外交关系的基本立足点。我国对外关系的成就: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尊严;外交配合军事取得了抗美援朝、援越抗美的胜利;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同英国、葡萄牙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发展了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创造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良好国际环境。第二:中美关系394\n1、近代美国侵略中国的阶段特点及表现:(1)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1899年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前。追随英法等国参加列强对华侵略的战争,充当配角。同中国反动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多项权益;(2)1899年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逐渐从配角上升为主角,取得在华的优势地位(3)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979年初,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前。干涉中国内政,破坏中国革命;支持中外反动势力,扶植在华代理人。最初扶蒋反共,失败后实行“封锁禁运孤立”的敌对政策(4)1979年建交至今。友好发展是主流。双方也有摩擦、矛盾美国在近现代史上与中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望厦条约》、《天津条约》、《辛丑条约》、《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日等国家之间签定的有损于中国主权的条约和会议(1)、日俄战争:双方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帝国主义战争;双方签定《朴兹茅斯和约》。日本得到了中国辽东半岛和库页岛南部。(2)、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交给日本。(3)、华盛顿会议: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九国公约》------压制了日本,使中国回复到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394\n(4)、雅尔塔会议:大国沙文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经历了四个阶段:50年代,美国确立和推行对华全面遏制政策,外交上不承认新中国,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60年代中美关系再次降到最低点。美国惊恐于中国实力的增长和国际威望的提高,掀起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并开始插足越南战争。因美国不断扩大战争,中美再次兵戎相见。越南战争美国战败。70年代两国关系逐步正常化。美国因在越南战争中失利,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在苏美争霸中又处于守势,美国主动和中国改善关系。1972年尼克松访华,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8年美国同意在对台湾问题上“断交、撤军、废约”的三原则,签订《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初,中美建立外交关系。80、90年代,中美摩擦不断,美国不断干涉中国内政,制造麻烦。特别恶劣的是1999年5月8日悍然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共和国大使馆,引起我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中美不断摩擦的原因是美国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所致。3、美帝国主义侵华政策与其全球战略的关系19世纪上半期,美国对外战略扩张着眼于在美洲扩张,以“门罗主义”为其基本政策,独立后不久的美国也无力于欧洲列强争雄,所以在侵华问题上只能是追随于西方列强。19世纪晚期,美国对外战略是确立西半球霸权。同时积极参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活动,为此提出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对华政策力图在中国与列强分享权益。“一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支配世界事务,,在全球推行“金元外交”,在侵华政策上,重弹门户开放的老调,“门户开放”政策实质是其金元外交政策在中国的具体运用。“二战”后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政策,力图主宰世界,为此在中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力图控制中国。3、认识学习中美关系时应坚持历史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既要认识到两国关系的曲折性,又要看到两国关系不断发展以及两国关系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影响。394\n通过分析美国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与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主要工农业区的成因,认识人、地之间及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中美之间目前仍存在着巨大的利害冲突,这主要是由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中美这种利害关系主要表现为:统一与反统一,强大与反强大,西化与反西化,称霸与反称霸。但同时中美之间又存在着巨大的共同利益: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都负有重大责任。因此,两国在政治上保持合作、对话和磋商,不仅有利于世界各地,也符合两国利益。两国关系将在斗争中合作,在合作中斗争,体现了对立统一的原理。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理应由中国人民自己解决。美国只有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切实履行双方已达成的有关协议,按照有关公认的处理国家关系的国际准则来处理中美关系,中美关系才能健康发展,才能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三:中日关系1、近代中日关系以日本侵华为主要特征。日本侵华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发动参加对华战争:1874年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侵略台湾;1894-1895年发动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4-1905年日、俄在中国东北的战争,实质上也属于侵华战争;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并逐步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侵华过程中对中国和平居民进行野蛮的大屠杀,如旅顺大屠杀、济南大屠杀、南京大屠杀。(2)同中国反动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多项权益:先后同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善后借款合同》、《二十一条》、《九国公约》、《淞沪停战协定》、《何梅协定》等。(3)支持反动势力,扶植在华代理人:394\n支持袁世凯,支持晋系军阀阎锡山,奉系军阀张作霖,皖系军阀段祺瑞,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支持汪精卫建立伪国民政府。推行“以华治华”的政策。(4)干涉中国内政,破坏中国革命:参与绞杀义和团,破坏辛亥革命,与清政府签署出售武器的合同,鼓动段祺瑞政府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28年阻止国民政府北伐,制造“济南惨案”。日本在中国制造的惨案、事变(1)旅顺大屠杀(2)杀害顾正红(3)1928年,济南惨案。(4)九一八事变,占领东三省(5)一二八事变(6)华北事变(7)七•七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8)八一三事变(9)南京大屠杀。(10)日本对沦陷区的掠夺罪恶。2、中日关系的阶段特征394\n(1)明治维新--------中日甲午战争(19世纪6、70年代-------19世纪末)成为侵华主凶、大大加深半殖民地程度(2)中日甲午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与美国争夺,逐渐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3)九一八事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31---1945)从局部侵华到全面灭亡中国的侵略。阴谋破产。(4)二战后------中日建交(1945---1972)追随美国,呈敌对状态,但民间往来不断(5)中日建交至今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协定,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友好交往是主流,但对待历史问题和边界问题摩擦不断。抗日战争爆发后,国际国内分别存在着的三种力量。国际上:日本侵略者------灭亡中国苏联------------一定程度上支持英美-----------“中立”“不干涉”政策国内:人民群众-----坚决抗日(工人、农民是主力、其它: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中一部分等)汉奸----------民族败类394\n国民党反动派--------不放弃抗日、又要反共。4、日帝国主义侵华政策与其全球战略的关系日本明治维新后即制定了“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为此,日本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一战期间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一战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亚太的势力受到华盛顿体系的制约而受到削弱,为了在亚太地区扩张势力,打破华盛顿体系,日本帝国主义先后抛出了“田中奏折”、“国策基准”、“大东亚共荣圈”等称霸亚洲的扩张计划,由此而对中国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5、当今世界中的中美中日关系表现:相互谅解,友好合作是主流。但相互之间在一些问题上也摩擦不断。中美之间: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布什在“和平解放西藏日”明目张胆会见达赖(2001年5月23日)中美撞机事件、美国对台湾出售军火和台湾问题。(台湾一直是美国手中的一张牌,一个杀手锏,只要中美关系一有风吹草动,就立即拿对台军售来说事儿,这已经成了中美关系和台海关系的晴雨表。美国是台湾当局武器装备采购的大户,台湾当局采购武器装备的95%来自于美国)、中日关系:“对于日本,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记得有一位朋友曾经在洒醉后愤慨地说:谁把日本灭了。谁就马上成为中华民族的英雄。我和日本人没有太多的接触。然而,就是在有限的几次交往中,日本人给我留下的印象确实很坏,而且是难以原谅。”摘自《前沿故事》作者:水均益日本篡改史实,编写历史教科书,歪曲历史。否定南京大屠杀事件旅日同胞王娟受辱事件为代表的仇华事件394\n占领中国领土钓鱼岛支持台独势力(所谓台日经济一体化)向日本输出的中国女研修生实为任宰“奴工”(2002年06月16日金羊网—羊城晚报)从每年日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到钓鱼岛上的日本国旗,一次又一次,日本人顽固地,一如既往地刺痛着善良的中国人的心。(选自网易报道)否定慰安妇问题(中国是慰安妇制度的最大受害国)总之,日本与德国同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也同是战败国。战争结束后,德国与日本在认清战争罪行方面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德国政府正视历史,勇于承认侵略战争罪责。尤为难得的是,1970年德国总理访问波兰时,在华沙犹太人殉难纪念碑前跪下谢罪。然而在日本,日本政府一再模糊历史真相,淡化日本对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的责任,甚至为战争罪犯招魂,日本右翼势力极为嚣张。拒绝承认战争责任,给亚洲人民友好关系和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6、认识:近年来,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活动猖獗,使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受到妨碍,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责任完全在日方。日本右翼势力在中国钓鱼岛问题上,多次制造麻烦,公然向中国人民挑衅,侵犯中国主权。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历史,编写美化侵略战争、宣扬军国主义、宣扬天皇史观、鼓吹国家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历史教科书。2001年8月13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为军国主义招魂。日本种种倒行逆施的行为,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和世界人民的坚决反对。在处理中日关系问题上,我们坚决反对对中国主权的侵犯,强烈谴责日本军国主义逆流。我们主张中日两国发展正常的关系,日本应遵循“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方针,深刻反省侵略战争,取信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的理解。日本应遵守防卫政策,遵守和平宪法,走和平发展之路。394\n近代时期出现的革命政权的对外政策太平天国与外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但反对干涉内政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告各友邦书》承认不平等条约广东革命政府联俄反帝武汉国民政府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近代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带有侵略色彩,也包含进步的因素)专题十七: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第一:各时期经济发展概况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社会经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最大特点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近代前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开始、形成和发展时期。1、三个阶段经济概况(1)十九世纪中晚期鸦片战争前,中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西方商品涌来时起防洪作用的堤坝,封建的“闭关锁国”政策正是以此为根底的。从鸦片战争开始,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出现了一个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它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成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大批破产,加深了中国人民的灾难;另一方面,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造成了商品市场,客观上又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外国人在中国开办企业,是中国大地上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虽然其主观目的是经济侵略,但客观上又给中国带来了近代化的技术、设备以及企业的管理制度,同时也造就了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394\n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后,随着清政府洋务运动的开展,出现了中国自己的近代企业。这些洋务企业是地主阶级中的一些进步人士探索富国强兵之路的产物,军用工业基本上是封建性近代企业,民用工业则基本上是以利润、市场和价值规律为基础的资本主义企业,但也保留有不同程度的封建性。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出现和发展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所以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产生了进步的生产方式——民族资本主义。上述情况明显反映了鸦片战争后20年间我国经济的发展,它主要体现出我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特征。另外,西方列强通过战争打败清政府,以不平等条约为保护加紧商品输出和非法的资本输出,中国逐步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伴随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在封建社会的母体内产生了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而又使中国的经济明显地表现出半封建的特征。在认识这段时期中国经济变化问题上,我们要充分理解马克思对列强侵略双重作用的论述。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的自然经济被瓦解,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提供了产生的条件,洋务运动的开展确实又是中国开始采用西方先进技术武装自己的具体行动。我们有理由认为,洋务派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中国经济近代化是从洋务运动开始的,不过没有成功。(2)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列强的对华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通过资本输出的种种方式(贷款、开矿、修路、办厂等),列强基本上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铁路干线,霸占了中国的许多矿山资源、土地资源,加强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但这种侵略客观上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加上清政府为增加税收,放宽民间办厂政策,使民族资本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他们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领导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正是因为民族资本有了初步发展,才为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提供了经济基础,也才会发生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另外我们还要看到,清政府在革命形势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也说明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近代化是大势所趣,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3)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再加上辛亥革命取得部分胜利的影响,“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成为当时两大进步潮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被称为“短暂的春天”。由于民族资本企业的发展,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条件。394\n我们看到民族资本这种列强压制大,发展小,列强放松压迫,又有所发展的昙花一现似的发展充分显示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性。民族经济在列强和封建势力的夹缝中顽强挣扎、艰难生存,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发展十分缓慢。2、各经济成份的性质及地位(1)自然经济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其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这是维护较低生产力水平之上的男耕女织和很少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发展趋势是走向解体,但长时期内仍占主导地位,是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统治的经济基础,是中国最落后的生产关系和阻止中国社会进步的根源。中国要进步、要发展必须改造自然经济,反对封建统治。(2)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是适应西方列强侵略需要在中国出现的经济形式。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其发展突飞猛进。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到二十世纪初,逐渐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在政治上,外国侵华势力事实上成为凌驾于清王朝之上的“太上皇”。而中外反动经济政治势力相互勾结是造成中国人民苦难,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中国要进步、要发展、要富强就必须贩反对外来侵略。(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近代最进步最革命的经济成份,政治上表现是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等提供了经济基础。但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民族资本主义的缺陷: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从他们产生的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从资金技术上看难以与外资抗衡;从部门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从发展原因看客观上是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为其发展提供的机会。可以想见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艰难,力量之软弱,这决定了资产阶级政治运动不可避免的缺陷和必然失败的命运。一战期间,民族资本工业虽有长足进步,但仍无法改变这一局面。3、经济特征及各经济成份的关系近代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济主要特征是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394\n这种特征决定了阶级关系的复杂性,体现出在变化转折中的社会特征,各种经济成份的关系及各自地位决定中国近代政治关系和政治走向。例如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一进入中国就受到自然经济的抵制,因为当时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后来适应中外反动统治的需要,两种经济又出现相互依赖的关系。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外国侵略势力更从主观上维护中国封建势力。政治上表现为外国侵略势力与清王朝之间既矛盾又勾结的关系,从总体上看是由矛盾斗争为主向以勾结为主转变。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极大地出近自然经济的解体,在此基础上,中国民族工业诞生。这种新的经济成份及瓦解冲击着自然经济,又对外国经济侵略起重大抵制作用;另一方面,民族工业又不可避免地带有对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经济的依赖性。这又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表现出来的革命性和软弱性。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社会经济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又增加了新的成分,出现了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经济。1、五种经济成份并存①封建自然经济封建自然经济处于被消灭过程中,其它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瓦解着自然经济。自然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又有相互依赖的关系。②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卷土重来,使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纷纷破产。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进一步便利了西方列强贵对华资本输出,列强加强了对中国财政经济的控制。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为达到其“以战养战”的目的,采取多种手段掠夺工矿业、农业和财政金融。解放战争期间,美国通过《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获得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方面的特权,美国商品获得独占地位。③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占统治地位。这是因为南京国民政府一成立就凭借国家政权,依靠英美帝国主义,积累巨额财富。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394\n,中国经济得到一定发展,但在经济发展中获益最大的是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经济统制政策,进一步加强了四大家族的经济垄断,官僚资本急剧膨胀。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把大量社会财富消耗在战场上,加强对广大人民的盘剥,造成工商业倒闭,农业产量急剧下降,国统区经济处于崩溃边缘。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这股反动的经济实力对中国的统治基本结束。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膨胀、衰亡的过程决定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政治兴衰过程。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如果说在旧民主主义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曾经有过一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还一度充任过革命的领导阶级,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外国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排挤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日益走向萎缩。在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地区,由于中共政策的正确,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反而得到一定的发展。⑤新民主主义经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解放区实行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最终战胜了官僚资本和封建经济而占据了统治地位。它由多种经济形式构成:个体小农经济、小工商业者经济、开明的地主富农经济、民族资本经济以及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农业互助经济和公有性质的军事和民用经济。2、正确认识五种经济成份①两种经济的性质和含义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是为适应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倾销商品、资本输出和掠夺资源而产生的,是四大家族凭借国家政权,采取强制掠夺的方式迅速聚敛巨额财富形成的。它是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结合的国家垄断资本,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特有现象。它产生和发展规律同西方资本主义截然不同,它最能反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的特点,它没有经过自由竞争阶段,它一形成就是以垄断的形式出现。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进一步加强四大家族的经济垄断,使官僚资本急剧膨胀,1941年底官僚资本已占全国资本总额的一半,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加紧剥削,滥发纸币,经济处于崩溃边缘,同时四大家族继续聚敛财富。这些又造成民族资本萎缩、倒闭。解放后,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将其转化为国营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它不是一种完整的经济形式,而是一种“革命型”394\n的经济形式,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处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过程中的过渡形式的经济。这种经济形式在新中国成立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或解放区,它是由各种不同的经济成份共同存在而形成。正如民主革命阵营由多个革命阶级阶层组成一样,它本身又是由多个经济形式构成,个体小农、小工商业者、开明的地主富农、民族资本企业也包括在内,以及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农业互助经济和公有性的军事和民用企业等。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代表着民主革命各革命阶层的经济利益。它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过程。因为它是革命过程中的过渡形式,所以其经济政策也表现出革命性: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保存或限制富农经济,保护中小工商业者,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②五种经济成份的相互关系及发展趋势A、自然经济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除自然经济以外的四种经济的发展都在瓦解自然经济。自然经济的趋势是:衰落消亡,最终被消灭。B、外国资本主义与官僚资本主义相互勾结,相互依赖,也相互矛盾。外资在中国的侵略势力被推翻、赶走;官僚资本在解放后被没收。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夹缝中生存,既具革命性,又具妥协性。在旧中国,发展趋势是日益萎缩;在新中国通过赎买政策被改造。D、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中外反动经济的严重阻碍,同时其发展又日益改变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状况。趋势是在旧中国日益发展壮大,在新中国通过短期发展后经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经济。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现代史开始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因此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又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在这4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建设成就,也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1、过渡时期(1949.10—1956)1949年到1956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并取得社会主义改造的决定性胜利,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也是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时期以1952年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三年,主要是祖国的统一,巩固政权、没收官僚资本和恢复国民经济。同时进行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继续完成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新中国内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也初步展开,集中体现在“三反”、“五反”394\n运动中。后四年,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我国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指标,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建立起以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要形式的社会主义制度。在短短的七年内,实现革命性质和社会性质如此深刻的转变,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创举和伟大进步。1)前期:经济的恢复时期。民主革命的胜利,党和政府逐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面临国民政府留下的经济崩溃局面,恢复时期党和政府在城市中首先没收官僚资本和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同时领导人民群众与投机商人展开斗争,稳定物价,夺取市场领导权,政府因此赢得人民信任;在工矿企业中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主要是生产关系方面)极大提高了工人积极性;还对民族工商业采取合理调整,使利于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经济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在农村,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经三年土改实现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到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的转变,此后切实保护他们的土地所有权和经营自主权,采取合理的政策和措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因此1949年—1952年又称作经济恢复时期。从经济基础角度看,这段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后全国范围内新民主主义经济确立。具体内容就是:土地改革确立农民土地所有制;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允许私营工商业的发展等。这些政策是由中国的国情和中国革命实际决定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阶段,经济特征是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份并存。(2)后期:经济建设的开始时期。在经济恢复的基础上,1953年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把工作重心转向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建设中的社会主义制度上。到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完成,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中国社会唯一的经济基础(包括国营、公私合营、集体所有)。同时社会主义工业化也随着“一五”计划超额完成而奠定了初步基础。这段时期的经济特征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形成(即苏联模式)。2、曲折前进的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394\n1956年到1966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是从经济体制上说还是苏联模式,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十年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6年9月到1957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毛泽东提出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开展了整风运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正确的政治方针。但在反右派斗争中犯了严重的扩大化错误,造成了严重后果。第二阶段,从1958年初到1960年秋。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来又发动了反右倾运动,“左”的错误进一步发展,加之天灾和苏联政府撕毁合同,造成国民经济的三年严重困难局面。第三阶段,从1960年冬到1966年春。中共中央制定和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在此期间,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迅速,建成大庆、胜利、大港油田,实现石油全部自给。钢铁、电力等工业也有较大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很大成就。但是,“左”的错误在经济方面尚未彻底纠正,而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又有发展,终于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曲折中前进。一方面,党和国家的指导方针在这个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基本上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这是主导方面。另一方面,1957年以来的“左”的错误是严重的,后来又逐渐发展,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为“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发动埋下了伏线。①成功:一个是巨大的经济增长;一个是经济建设经验的积累,这表现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八大”的决策、七千人大会的总结等方面。②失误:主要是“左”的错误,政治上表现为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反右倾斗争,经济上表现为1958年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失误的认识:违背“八大”决议,脱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以阶级斗争为纲,从反右斗争扩大化起,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成为后来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理论根源;总路线虽然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规律;大跃进、超英赶美等是脱离中国建设实际的经济建设目标,违反了经济规律;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观认为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实际上是没有正确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394\n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到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使整个中国陷入空前的浩劫之中,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文化大革命”10年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66年5月毛泽东错误发动“文化大革命”到1969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主要是摧毁所谓刘少奇的“资产阶级司令部”,在全国实行夺权,全国陷于内乱,刘少奇等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被打倒。第二阶段,从1969年5月到1973年8月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九大”以后,“文化大革命”进入所谓“斗、批、改”阶段,“左”倾错误继续发展。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策划反革命武装政变。毛泽东、周恩来及时采取措施,粉碎了这场政变。“九一三事件”后,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周恩来采取措施纠正“左”倾错误,但很快被“批林批孔”冲掉了。第三阶段,从1973年9月到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周恩来病重,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各方面工作进行整顿。“四人帮”发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以“天安门事件”为代表的全国人民对“四人帮”的强大抗议运动,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江青反革命集团终于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由于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的努力和广大群众、干部对“左”倾错误的抵制,经济建设还是取得了一定成绩。4、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1978—今)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飞跃阶段。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也是在这次会议上形成的。经过十二大、十三大(1987年)逐步形成并完善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92年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系列会议都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之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了。(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94\n①改革(两个基本点之一: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实践的核心就是改革,其实质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社会主义生产力。改革是按照先农村后城市逐步展开。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结果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探索阶段,当时的内容是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1985年起全面展开,内容一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二是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实际上改革深入到从管理、分配乃至所有制形式的全面改革时期,使中国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②开放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内容是: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国家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对外开放首先在经济特区实行(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后来逐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四、把握重点1、几个基本历史概念①近代企业:使用机器生产的新式工业企业。②近代企业出现和存在的形式:中国大陆最早的近代企业是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通商口岸非法开办的;1852年郭甘章在上海办的船坞是中国民族经济成份的近代企业;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的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都属于近代企业;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官僚资本主义(1936年底四大家族对金融的垄断是官僚资本形成的标志)企业也属于近代企业。2、各种经济成份的特点、地位、影响(前面已有叙述)。特别注意理解经济基础394\n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过程的革命性从其本身讲是对封建经济的否定,主要表现是为中国近代政治运动提供经济基础。政治运动的兴起、成败,其根本原因在经济基础的产生、发展和经济力量的强弱。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的存亡,国民党独裁政权的建立、灭亡过程都可以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角度加以分析。3、注意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思维分析历史。比如: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主要是中国社会内力的原因(自然经济的瓦解),但也不能忽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客观推动力。对西方侵略对中国经济的作用也应辨证地认识。商品输入和原材料掠夺给近代中国农民和手工业者带来了苦难的命运,这是新旧生产方式交替之际不可避免的社会阵痛,在这种阵痛中孕育的是历史的进步与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否定西方侵略客观上起到的积极作用是片面的,但是夸大、美化侵略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列强侵略是造成中国政府软弱,民族资产阶级软弱的根源。(世界史上英国的圈地运动是对农民的掠夺,使农民无家可归,被迫成为工人,这当中充满了剥削、压迫,但它又确实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是社会的进步。)4、注意理清中国民族资本注意产生、发展的线索,认清其发展原因、状况和产生的影响,弄清中国落后的根源,得出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性选择的结论。也要理清官僚资本主义的产生、消灭的过程以及它给中国带来的灾难。5、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及实践的成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充分认识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以及实事求是的思想对确定经济建设方针和目标的重要性,明确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目标,坚定信念。6、19世纪中期开始的100年间,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①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在中国东南沿海开辟五个通商口岸,并协定关税,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步把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②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刺激下,一部分地主、官僚、商人投资于新式企业,中国社会出现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③394\n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对华输出资本,从此中国社会封建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并存,这是典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④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四大家族凭借国家政权,依附帝国主义,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形成了官僚资本。⑤新中国成立后,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彻底消灭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1953~1956年又完成了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第二:各种经济形式的发展线索一、外商企业(19世纪40年代-建国初):1、性质及地位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是适应西方列强侵略需要而在中国出现的经济形式,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逐步加深,其在中国的势力不断增强,近代前期列强纷争,英法为先;近代后期,日美争雄。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是造成中国人民苦难、阻碍中国发展的主要因素。2、兴衰过程:从19世纪40年代起,外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非法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外商企业在华兴起。19世纪60年代起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侵略者把持了中国海关管理权,逐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中国社会经济日益陷入资本主义市场。从70年代后期起,外国侵略者非法对华输出资本,在通商口岸开办各种工厂,设立银行等。甲午中日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投资设厂,使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合法化。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大规模地对华资本输出,抢夺路权矿权,开设银行,办工厂,并附加苛刻的政治条件。外国资本在华势力不断增加。一战期间,日本乘机扩大投资和侵略,一度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战后列强卷土重来,门户开放政策下的共同支配局面再度形势。国民政府前期,列强继续扩大经济侵略,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的日本殖民地经济形成,在“以战养战”394\n的目的下对工矿业、农业和财政金融业实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在国统区美国经济扩张增强。抗战胜利后,美国独占中国的商品市场和投资市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受了帝国主义在华企业,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经济侵略势力。3、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掠夺,压制排挤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之一,并使近代中国经济呈现半殖民化特征。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客观上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近代化进程。二、洋务派企业: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在“求强”、“求富”旗号下,先后举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这是中国从手工业生产向大机器生产过渡的标志,也是中国近代化的标志,但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三、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56)性质及地位: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的发展起来的,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束缚,同时又对它们存在一定的依赖性,这在政治上直接表现为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软弱性。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革命和进步的经济成分,既瓦解着自然经济,又对外国经济侵略起抵制作用。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之一。民族资本主义是中国社会崭新的进步的生产方式,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近代新兴的进步阶级,它的出现和发展,为近代中国革命提供了新的阶级基础和领导力量。394\n民族资本主义不是明朝以来资本主义萌芽的继续和发展。其产生的条件也不充分,自然经济的解体虽然提供了市场,但几乎被外国资本主义和官僚企业所垄断,民族企业只能在夹缝中生存;近代中国既缺乏西方式的殖民掠夺积累资本,也缺乏近代化的集资方式,只是一批地主、官僚为利润所驱动,把一部分剥削所得转化为资本,投资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设备和技术严重依赖外国。以上两点决定了民族经济“先天不足”的特点,地区分布不合理(沿海沿江)和部门结构不合理(主要是轻工业)决定了它“后天畸形”的特点。这两点又使民族资产阶级带有革命和妥协的两面性。(一)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侵略在加速中国半殖民地进程的同时,又促使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给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在中国的通商口岸设立了一批近代企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被带进了中国,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对商办近代企业起了诱导作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开始投资于新式企业,一些原有的旧式手工工场或大作坊开始采用机器生产。1866年,广东香山人方举赞在虹口创办发昌机器厂,1869年,开始使用车床,很快由一个手工锻铁作坊发展为近代企业。这是最早出现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著名的还有1872年华侨商人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县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等。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1894年,是中国资本主义工业产生的时期。它产生的时候,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从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所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压迫的革命要求。但是,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又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与它们有相妥协的一面。(二)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甲午战争的失败,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一些爱国人士把发展民族工商业,作为挽救民族危亡的一种手段。甲午战后,清政府不得不下令各省招商局多设织布织绸等局,广为制造,并令各省督抚分别在省会设立商务局等,这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一些鼓励作用。而投资设厂利润优厚,也刺激一部分商人投资于新式企业。据不完全统计,1895年至1900年6年间创办的资本万元以上的商办企业共有104家,约等于甲午战前20多年的总和。资本总额估计为2300多万元,超过了甲午战前的累计。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商办企业的热潮。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使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有了增强,资产阶级维新派成了他们的代表。(三)进一步发展:1912~1919年394\n辛亥革命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1912年至1919年,全国新建的近代工矿企业达470余个,投资近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投资,8年间新增的资本至少有1.3亿元,超过辛亥革命前50余年的投资总和,发展速度是空前的。这主要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相互厮杀,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压迫,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这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条件;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人民群众反帝爱国斗争,如抵制日货等以及“实业救国”风气的形成,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控制之下,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并不顺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基本特点并没有改变。(三)国民政府时期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开始出现,并通过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等措施,到抗日战争爆发前,终于形成了控制全国经济命脉的、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大的官僚资本,奠定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经济基础。这一时期,特别是30年代中期,国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四)抗战时期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急剧地膨胀起来,垄断地位空前加强。他们运用手中的政治、军事权力独占金融业;运用四大银行的雄厚资本以及专卖政策等,独占商业;依靠军政权力和经济实力,乘战时民族工业之危,吞并民营企业,进行大规模掠夺,加强了四大家族对工业的垄断;四大家族还大肆掠夺农村土地,造成土地日益集中。全国的财富迅速集中到四大家族手中。(五)解放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把大量财富消耗在战场上,军费激增,赤字惊人。于是,国民政府一面加紧剥削人民,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一面滥发纸币,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到1949年,民族工商业企业大批倒闭,国民经济陷入崩溃的绝境。(六)建国初期新中国成立后初,394\n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恢复发展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的基本好转将起到重要作用。七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合理调整了工商业,使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发展。(七)对民族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年完成了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有制成为中国唯一的经济基础,从而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特点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艰难生长起来的,它饱受外国资本的压迫,买办资本、官僚资本的排挤,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及军阀官僚的压榨,因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1936年,资本主义现代工业产值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0.8%,加上工场手工业产值是20.5%。1949年现代工业产值也只占工农业产值的17%,加上工场手工业是23%。而在这少量的现代工业中,民族资本经营的又是非主体部分。其力量之弱可见一斑。第二,在民族工业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比重大。抗日战争前,民族资本中80%是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它们与工业资本的比例极不相称。民族资本的这种组合的不平稳状态构成它的最大弱点,使它无法摆脱对帝国主义资本、封建经济和官僚资本的依赖,民族资本没有自己独立的生产基础。第三,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技术、设备以至原材料方面不得不依赖外国垄断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因此,有人说,中国工业只不过是装配工业(即以外国零件装配成机器)或加工工业(即以外国原料加工制成日用品)。商业资本因无强大的国内工业,它所经营的不是批发外货,就是趸卖原料。这种情况表明了中国民族资本缺乏独立性。第四,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多数工厂没有现代化的机器设备,大多为手工业工场。这种情况,使得民族工业的产品成本高,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民族资本以其分散落后的生产,要在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力下挣扎图存,它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大对工人的剥削,力求获得最大的剩余价值。他们十分害怕工人的觉醒和革命的发动,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这里。394\n第五,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相当一部分民族资本家的前身是官僚、地主,他们的资本是由地租转化而来的。不少民族资本家的亲友是封建地主,他们在农村进行着封建剥削。由于经营工商业没有获利的确实保障,一些民族资本家还用经营工商业所获得的利润,到农村去购买土地,然后出租给农民,从而兼有资本家和地主这样两重身份。正因为民族资本主义同封建的地主所有制的关系相当密切,他们也就不敢提出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政治纲领,从而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去动员和组织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的力量。毛泽东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品格给予了深刻的揭示:“他们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保持着反对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官僚军阀的革命性”和“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是异常软弱的,他们又保存了另一种性质,即对于革命敌人的妥协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从政治上看,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从思想上看,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并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民族经济发展的前提与认识:民族经济的发展要有政治独立作前提;先进的经济形态必然战胜落后的经济形态;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有我国民族独立的经济和人民不受剥削的经济体系。认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压抑和排挤下,日益萎缩,证明在中国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是行不通的。394\n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有我国民族独立的经济和人民不受剥削的经济体系。民族经济的发展要以政治独立为前提,只有国家享有独立主权,人民享有基本的生存权,才能行使自己的发展权。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体现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路线和哲学道理。现今大力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联系有关时事,正确认识我国发展对外贸易与保护民族工业是相辅相成、不能分割的,更不应对立。贸易自由并不意味着进口失控,特别是一些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与外国存在较大差距时,更应对进口严格控制,以保护国内工业的正常发展。中国加入WTO后,对中国民族工业有何影响?中国民族工业面临机遇和挑战的同时,怎样才能在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竞争中发展壮大?联系时事,正确认识走私是冲击民族工业的祸水,从国家职能的角度认识打击走私的重大作用和意义。四、中国官僚资本(1927-建国初):1、性质与地位:官僚资本通常是指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垄断资本,内和国家政权相结合,外依附于帝国主义。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的统治基础,官僚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成份。2、兴衰过程: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采取各种手段建立起了官僚资本对全国经济的统治地位;抗战时期,官僚资本急剧膨胀;内战爆发后,国统区经济危机;新中国成立后,没收官僚资本,结束其统治。394\n五、新民主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也叫中共领导干的根据地、解放区经济。主要有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及私人经济三部分组成。其发展趋势是逐步增强,直至战胜官僚资本和封建经济,占项统治地位。作为一种过渡经济,它更重要地表现为革命的经济政策:十年对峙时期的土地革命路线和根据地经济建设;抗战时期的双城双交和大生产运动;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七届二中全会指出把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等。六、自然经济:(1840――1952)1、性质与地位:自然经济也称小农经济,封建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表现为农耕和家庭手工业结合,自结自足,主要满足自我消费和基本生存条件。带有封闭性、保守性和滞缓性,少有活力。在近代占据着主体地位,也是清政府、北洋军阀政权的经济基础,是中国社会最落后的生产关系和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根源。2、瓦解过程: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虽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益各种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家庭手工业逐步破产,农产品商业化加强,自然经济开始在沿海地区逐步解体。其发展趋势是逐出走向衰落解体。但整体而言,其瓦解是个长期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正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公有制完全建立起来,才有了彻底改变。394\n归纳各阶级的土地政策、主张。如何认识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两种性质的资本主义经济成分采取的不同政策: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官僚资本采取了没收政策,对民族资本采取了赎买政策,这主要是由它们各自的本质和作用决定的。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产物,是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基础,是四大家族利用国家政权对人民巧取豪夺而得来的,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之一,没收官僚资本是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之一,因此中国共产党在掌握政权后,没收了官僚资本。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带有剥削性,但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赎买政策,其原因是: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是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产阶级曾为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国家作出过有益的贡献。③建国初期,民族工商业为国家经济的恢复发挥过积极的作用。④民族资产阶级拥护党的领导,大多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思维训练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先天不足”的原因有哪些?结合史实说明我国民族工业在后来的“畸形”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为什么说把民族工业纳入社会主义轨道是历史的必然?答:原因:(1)由于封建制度的阻碍,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394\n(2)鸦片战争打断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3)中国的民族工业是在外商企业和洋务俚业的刺激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产生的,因此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第一次民办大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有根据地实行保护中小工商业的政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但是一战后,又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民族工业受到压制和排挤。经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形成后,民族工业受到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摧残、压迫,日益萎缩,抗战时,四大家族加强对工业的垄断,民族工业破产。国民党政府为了打内战,滥发纸币,物价上涨,工商业倒闭。 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主人,民族工业的生产也要根据人民的需要,民族资本主义有剥削的一面,但民族资本家又有爱国的一面,在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立后,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中国历史的选择,殷按国家和人民需要而进行生产的民族工业纳入社会主义轨道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2、概述中国共产党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总任务的历史条件?说明两者在内容上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它给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各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答:(1)历史条件:1953年总路线的条件是: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完成,人民政府已掌握国家经济命脉,抗美援朝胜利已定,国际环境安宁;民主革命贵遛问题解决,人民政权巩固1958年总路线的条件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借鉴苏联经验教训,总结本国建设经验,妈妈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2)侧重点不同:过渡时期集中主力发展重工业,侧重于工业化这个主体,逐步实现三大改造作为两翼。全面建设总路线,侧重于多快好省的“快”字,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度。(3)影响:394\n 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全国各行业大力支援工业建设;完成了三大改造,但工作过粗过急也贵留了一些问题。1958年总路线,片面追求高速度,违背了客观规律,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国家面临建国后最不严重的困难。(4)启示: 经济建设总路线的制定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专题十八:(一)农业发展线索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业文明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作物起源中心。在当今世界上栽培的大约1200种农作物中直接起源于中国的约有1/6。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内容十分丰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华民族自古有重视农业的传统。中学历史教材对农业发展史的介绍最为详细,如重农抑商政策、农具的改进、技术的进步、水利的兴修、荒地的开垦、农作物品种的增多、产量的提高、地区的扩大和经济中心的转移等。农业史是中国古代史复习的重点。1注意五个开始:(1)母系氏族繁荣时期,我国原始农业开始出现;(2)夏朝时掌握了原始的农业灌溉技术(3)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4)三国时,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5)南宋时江南经济开始超过北方394\n2、历代中央政府出台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2)战国:秦国商鞅奖励耕战,生产粮帛多者,免除徭役;限制工商业者活动,禁止弃农经商。(3)西汉: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士兵复员,免除若干年徭役;战争期间逃亡的人回家,恢复原有的田宅;把因饥饿卖身为奴的人释放为平民;减轻田祖,十五税一。文帝景帝减轻田租,三十税一,甚至十多年不收田租,鼓励农耕。(4)东汉:九次下达释奴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减轻赋税,把田租从十税一恢复到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5)三国:曹操实行屯田,重视保护农桑;魏建国后,统治者继续重视农业和兴修水利;蜀汉诸葛亮实施减轻赋税、奖励农耕的政策。(6)北朝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保证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7)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8)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修水利。政府积极推广占城稻,促进南北农作物交流。(9)金:394\n金世宗推行一些恢复农业生产的措施,利用黄河故道屯田;减免受荒地区租税。(10)明初:明太祖采取鼓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等措施。(11)清初:鼓励垦荒;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2、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尺度,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物质标志。它的发展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旧的工具被淘汰、新的工具诞生,实质上是古代生产力进步的具体表现。中国古代史教材详细叙述了各时期生产工具的发展进步。首先是生产工具量的增长,包括数量增多和品种增加,又指某种生产工具自身的不断完善,如从战国时期的"司南"的制作到北宋时期指南针的发明,西汉时直辕犁的应用到唐时改造为曲辕犁等。 生产工具的进步更表现为质的飞跃,即旧式工具的淘汰和新式工具的诞生。学习时要注意以新旧工具的交替来说明各个时期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的特征。例如:第一件最粗糙石器的制造,标志着猿变成了人;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的使用,划分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并分别以北京人和半坡氏族为代表。夏朝使用铜器,说明中原地区已进入文明时代(阶级社会)。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则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奴隶制的崩溃。只有搞清了各个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才能真正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才能真正认识到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原始社会至夏朝使用石制和木制工具元谋人、北京人已学会制造和使用石器工具(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使用打制石器,已掌握钻孔技术。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已进入新石器时代,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河姆渡遗址出上有石凿、石斧和大量的骨制耒、耜,还发现了木器遗迹。半坡遗址发现了石斧、石锄、石铲,还有弓箭。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和良渚文化生产工具更加进步,骨、石器种类有锄、镰、铁、矛等多种,并出现了小型铜器。394\n(2)奴隶社会:夏朝时掌握了原始的农业灌溉技术商周时期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器。春秋时期铁农具已广泛使用。(3)封建社会:A.战国:在春秋开始使用铁器的基础上,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铁器时代到来。增加了铁铲和铁犁;牛耕得到推广。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各国兴修水利,最著名的是秦国的都江堰和郑国渠。B.秦朝:中原铁器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珠江流域(今广东、广西),逐渐为越族人民所掌握。C.西汉:铁农具向边疆传播,西域开始使用铁器;从渤海到河西走廊,从万里长城到长江流域,许多地方都使用牛耕或马耕;牛耕除普遍使用二牛三人的耦耕外,还发明了二牛一人的犁耕法;发明和使用了播种工具——赵过发明耧车。394\n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各族得到了铁器,还学会内地铸造铁器的技术;汉武帝时在郑国渠上游南岸开凿了六辅渠,在郑国渠南面开凿了白渠;人民在淮河流域穿渠引水,灌溉农田;汉武帝时,治理黄河。D、东汉:制造了很多铁农具;明帝时,王景负责治理黄河;中国的水利技术远播到中亚、罗马和欧洲地区。D.三国:魏国马均发明制造了先进的灌溉工具——翻车;大批北方农民为避战乱迁居江南,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魏国在淮河流域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蜀国在都江堰设堰官,派专人护堰。E.南北朝:随着北方农民大量南迁,为大规模开发江南提供了必要条件;南方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北魏和东魏时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总结北方人民长期生产经验,写出《齐民要术》这部我国历史上最早、最完整的农书。394\nF、隋唐:为加强南北经济交流,隋朝开凿大运河;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造了曲辕犁;创制了新型灌溉工具——筒车;在黄河、长江流域开凿了一系列灌溉渠并修筑旧渠和河堰。G、五代十国:南方各国普遍重视兴修水利,成就最显著的是吴越,他们在钱塘江修筑了海塘,使成千上万亩农田免于水患。H、北宋:王安石变法实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兴修水利,各地兴修水利一万多处;农作物播种区域扩大,淮北的粟、麦、黍、豆推广到江南和两广地区;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在福建普遍种植,政府把它推广到江浙和淮河流域。I、南宋: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粮仓,苏州和湖州等地以稻米产量高闻名;棉花种植从广东、福建向北扩展到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J、元朝:棉花种植区进一K、明朝:明朝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开始介绍当时欧洲的水利方法;政府推广植棉,棉花种植遍及南北各地,棉布成为人民的主要衣料;394\n水稻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江南大力发展双季稻,岭南出现三季稻;原产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烟草等作物传入我国。L、清朝:从康熙统治中期起,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和发展起来。农民开垦了大量荒地,清初100多年里,耕地面积增加了40%以上。农业生产工具分类归纳:木石器:夏商西周使用木制的耒耜,石刀、蚌镰等;铁农具:春秋出现,战国推广,西汉普遍使用,秦汉传到岭南、西域;犁耕法:春秋出现牛耕,战国推广,西汉普遍使用耦犁、出现二牛一人犁耕法,唐发明曲辕犁;灌溉排水工具:三国马钧发明翻车;唐朝出现筒车。(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是手工业工具);播种工具:西汉使用耧车对生产工具变革的基本认识:纵观古代生产工具的改进与发展:新工具更加推动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因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古代经济的发展中已得以充分体现。历代生产工具的发展与改进,是以主观认识为指导在实践中改造客观事物并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行为,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的哲学原埋。生产工具的发明,体现了人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可以正确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来改造世界。联系有关时事,理解我国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而提出的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工程的重大现实意义。4、水利灌溉工程和大江大河的治理:大禹治水的故事反映出中国古代人民治理黄河的事迹;394\n夏朝时,已有了原始灌溉技术春秋时已经有邗沟;战国时期,秦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主持修了都江堰。秦在咸阳附近修了郑国渠。秦:开通了秦渠、灵渠和江南运河。 两汉:农田水利地区特色明显。 ①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著名工程有六辅渠、白渠、龙首渠等。 ②江淮、江汉之间以修治天然陂池为主,著名工程有六门陂。 ③东南以排水筑堤、变湿淤之地为良田为主,著名工程有鉴湖等。 ④西北主要利用雪水或地下永,修筑特殊的水利工程坎儿井。东汉明帝派王景治理黄河。三国时的魏国在淮河流域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使用翻车灌溉和排涝。曹魏修复了芍陂等许多渠堰堤塘。蜀相诸葛亮在都江堰设堰官,派专人护堰。南北朝时,南北方人民共同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隋唐: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唐朝设专官管理水利事业,在黄河、长江流域开灌渠。各地修了不少水利工程,仅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就大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五代十国:南方各国重视兴修水利工程,成就最显著的是吴越修筑钱塘江海塘。如安丰塘(南唐)、捍海塘(吴越)。北宋:王安石推行农田水利法后,各地兴修水利工程1万多处。元朝:开凿会通河(山东东平到临清),通惠河(通州到大都)。注意:秦的灵渠;隋、元的大运河以航运为主古代开挖的运河 (1)古江南河——394\n开挖于春秋时期的吴国,沟通苏州和扬州间的水道,它是中国开挖最早的运河。 (2)邗沟——开挖于春秋时期的吴国,沟通长江与淮河水系。 (3)灵渠——开挖于秦朝,秦始皇伐南越时,由史禄负责兴修,沟通了湘水和漓水。这条运河连接了向北流的湘江和向南流的漓江,使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之间沟通,以后历代又曾多次修缮利用。 (4)隋朝大运河——开挖于605年,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全长四五千里,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东北通到涿郡,东南到余杭,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5)元——开凿了从山东东平到临清的会通河。后来又开凿了从通州到大都的通惠河。这就使原有的运河连接起来。大运河带给我们的启示:(1)在中国历史上,许多运河,像浙东、江南、淮南运河都是分裂时期的历史产物。地区性运河的出现,对不同时期分裂政权的作用和影响是巨大的。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这样一种现象:辉煌的文治武功、灿烂可观的典章制度,尽管多出现于国家统一时期,但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却往往在分裂时期更为显著。因为统一时期只有王都及少数重镇才有优先发展的机会。各地区不平衡现象往往在交替出现的分裂时期逐渐得到弥补。而分裂时期地区经济发展又给以后出现的统一局面提供了更高的经济文化基础。这是一个周期性的发展过程。分裂时期修凿的这些运河,给区域经济文化的成长带来了实惠。例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东晋、南朝在长江以南的开发;五代时的南唐、宋金对峙时期的南宋,经济的成熟和富庶都超过了北方。(2)把分裂时期凿成的这些运河改造为发挥全国效益的大运河的一部分,没有统一的国家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对秦始皇、隋炀帝、元世祖不仅应该肯定他们对中国的统一所做的贡献,而且应该承认他们在中国运河三个发展阶段上所做出的功绩。大运河效益发挥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唐、宋、明、清统一王朝政权的兴衰。大运河的开通推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沿岸城市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正是运河的存在,才使运河城市最先突破了封闭的坊市制城墙对城市经济活动的桎梏,带来了一场“中国城市革命”。大运河的作用也不限于封建帝国内部,它们是东方世界对外交通路线中稳定的一环,它们是古代“丝绸之路”向东方的延伸,使我们与邻邦朝鲜和日本的联系更为紧密。遣唐使、学问僧身影不断,外销瓷、真腊象相映成趣。运河与“丝绸之路”作为古代欧亚大陆桥所起的沟通作用,也只有在中国统一的时代才能实现。(3)运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大运河的开凿是中华民族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是在对自然地理环境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千百万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它集中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在水利水运、建筑、测量等工程领域的科学成就、智慧与创造。394\n(4)运河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我国东部平原气候干燥,雨量不均匀;各自然河流的大大小小冲积扇镶嵌交叠,地面起伏,给运河保持载船的水量带来困难。例如,黄河冲积扇与发源于鲁西、鲁中南山脉的河流冲积扇相互交叠地区,运河必须建造众多船闸才能通航。太湖是个沉降区,吴江城南方塔之顶与海宁长安坝水面相平。这就使运河一定要建设众多的闸门。许多河段无牵引是无法通行的,限制了船行速度和运河的承载量,历代统治者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不时疏浚,漕运给社会财富带来极大浪费。运河与农田水利灌溉相互争水,从王安石变法时就开始了,尤其到了明清时期,运河沿线诸水源皆不准用于灌溉,遂引发社会问题。京杭大运河的堤岸阻碍运河以西地区的排水,使运西地区常遭受洪涝之灾,土壤逐渐盐渍化。我们应该全面地考察和估价我国运河的作用和影响。(5)古为今用。古代服从于帝王的巡游征战或南粮北调的运河,在新中国诞生之后,一度成为北煤南运的动脉。如今当我们进入21世纪的时候,运河或许将为南水北调工程重新焕发出青春。历史上的运河传递的绝不仅仅是物质的文明,也不单单是文化的交融,更重要的是运河把人类社会发展的脉搏及时地传给了与它息息相关的人民,而这一点对当今的现代化社会也是有所启迪的。我们应该记住:中国人在二千五百年前就学会了修建运河,修了两千五百多年之久!二千五百年来,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流淌着人民的血与汗的运河,离不开传递历史前进脚步的运河。对黄河的治理 大禹用疏导的方法治理黄河。西汉武帝、东汉明帝都进行过大规模的黄河治理工程。唐朝在黄河、长江流域修筑旧渠和堤塘;元朝政府多次征发农民和兵士,治理黄河。古代著名的建筑工程 (1)赵州桥——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注意:赵州桥的特点,与地理、物理等学科联系。) (2)万里长城——从战国到明,历代都修建长城。最重要的是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 (3)隋唐长安城——13朝古都,唐长安城的布局和特点。 (4)明清北京城——1417年明政府开始营建北京,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北京城有三重,从里到外依次是宫城、皇城和京城。394\n中国古代水利上的经验与教训 中国历代王朝都很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如西汉武帝亲往黄河工地视察,命令随行将军、大臣负草堵河,自己作歌鼓动。隋炀帝兴修大运河,清代康熙帝亲自研究水利学和测量学,为组织治理黄河和永定河,还曾六次南巡,到治河工地勘察。古代国家重视水利的兴办,这是与水利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相联系的。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是农业,农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极大,这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同时,兴修水利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可以扩大运输,加快物资流转,发展商业,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繁荣。 总体来讲,夏朝时我国人民就掌握了原始的水利灌溉技术,西周时期已构成了蓄、引、灌、排的初级农田水利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都江堰、郑国渠等一批大型水利工程的完成,促进了中原、川西农业的发展。其后,农田水利事业由中原逐渐向全国发展。两汉时期主要在北方有大量发展(如六输渠、白渠),同时大的灌溉工程已跨过长江。魏晋以后水利事业继续向江南推进,到唐代基本上遍及全国,宋代更掀起了大办水利的热潮。无明清时期盼大型水利工程虽不及宋前为多,但仍有不少,且地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兴建的数量越来越多。各种形式的水利工程在全国几乎到处可见,发挥着显著的效益。举办公共水利工程建设,是古代东方和古代中国国家管理经济的带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职能。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是农业,农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极大。这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中国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农业基础建设,兴建公共水利工程。同时,兴修水利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还可以扩大运输,加快物资流转,发展商业,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繁荣。(另外水和土一样又是作物生长的条件,在今天水又是最为重要的资源。)正是由于兴修水利具有如此的重要性,所以古代不仅在平定安世时期,就是在纷争动乱岁月,国家也往往不放弃水利事业的兴办。如三国时期蜀国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十分重视水利工程的兴办和对都江堰的修缮。诸葛亮指出:“此堰为农本,国之所资。”所以国家专置管理堤堰的“堰官”394\n,负责维护都江堰。由于历代政府的重视,中国古代的水利事业处于向前发展的趋势。夏朝时我国人民就掌握了原始的水利灌溉技术。西周时期已构成了蓄、引、灌、排的初级农田水利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都江堰、郑国渠等一批大型水利工程的完成,促进了中原、川西农业的发展。其后,农田水利事业由中原逐渐向全国发展。两汉时期主要在北方有大量发展(如六辅渠、白渠),同时大的灌溉工程已跨过长江。魏晋以后水利事业继续向江南推进,到唐代基本上遍及全国。宋代更掀起了大办水利的热潮。元明清时期的大型水利工程虽不及宋前为多,但仍有不少,且地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兴建的数量越来越多。各种形式的水利工程在全国几乎到处可见,发挥着显著的效益。公共水利工程建设,是古代东方和古代中国国家管理经济的带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职能。中国历史上还留下了不少高层领导(皇帝)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佳话,如西汉武帝亲往黄河工地视察,命令随行将军、大臣负草堵河,自己作歌鼓动。隋炀帝兴修大运河,清代康熙帝亲自研究水利学和测量学,为组织治理黄河和永定河,还曾六次南巡,到治河工地勘察。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认识:古代人类治理大河、修筑水利工程,体现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的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的哲学原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也应按经济规律办事,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运行管理机制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准则,遵循政府宏观控制、股份制运作、企业化管理、用户参与的原则。建设南水北调工程体现国家对内职能及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原则。如何评价长城这份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自秦以后,西汉、东汉、北魏、北齐、北周、隋、金、明等各代都曾大举修筑或增建长城,其中以汉代和明代规模最大。修建长城并不限于汉族王朝,北魏、金等北方民族入主中原而建立的王朝,为防备草原新起的游牧族,也修筑长城。长城在防御体系上利用自然地形,“用险制塞”,扬定居民族之长而抑游牧骑兵之短,在以冷兵器为主的古代有较大的功效。它在一定时期里保障了中原地区的农业文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汉代河西长城还保卫过丝绸之路的畅通。这些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历史也表明,长城并非双方不可逾越的防线。对中原王朝而言,长城的防卫作用必须和一个朝代强大的军事政治实力结合才能发挥出来。中原王朝往往必须派强劲的武力远征塞外,或以高明的政治手段控制住草原各族,才能真正保证边疆的巩固。当任何一个中原王朝衰败之际,再坚固的城墙也无法阻挡得住北方的铁骑。长城目睹了游牧族一次次越过城墙南进,或杀掠破坏而返,或入主中原建立政权;长城也看见汉族一些贪欲黩武的帝王屡屡跨过城墙发兵草原。长城线上演出了一出出惨烈的民族斗争的历史剧。 长城并非只是各民族争战的舞台。长城内外农牧民族之间始终就既有矛盾冲突,也有密切的交流与融合。农业区与游牧区都各有自己所特有的产品,是对方所没有或缺少的。尤其是游牧经济,从形成时起就是一种单一的不完全经济,它无法生产许多必需的生活用品和工具,对农业区有更大的依赖性。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不断冲击中原,除了统治集团的矛盾外,其生产结构的某些不合理也是重要的经济动因,侵掠战争往往是正常交往受到障碍后的必然结果。同样,汉族也需要从游牧区获得补充。比如食肉为主的游牧族必须从农耕区获得茶叶来作为主要的消化饮料,缺少马匹的汉族又必须从草原上获得良种马,“茶马互市”394\n便成了农牧民族间贸易的一宗大项。中原农业地区向游牧地区大量输出各种手工业品、农产品和生产技术,支援和丰富了游牧地区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促使不少游牧民族的社会发展出现了飞跃和进步。游牧地区向中原提供的大量畜产品,对汉族社会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农耕地区不仅良种马不能充分自给,以前也没有驴、骡。驴在汉初的内地还与奇珍异宝并列,被视为稀有,后来从草原引进,逐渐成为民间常用役畜。这些比马更健壮耐劳的牲畜在中原推广,对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 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互相依存与交往,谁也离不开谁。这种深刻的内在联系是任何人工关塞所隔绝不了的。即使在战争期间,通过长城内外的贸易往来也一直没有中断过。本来主观上想阻断南北、被许多统治者和士大夫视作“华夷天堑”的长城,客观上却不时起到了民族交流的枢纽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说,长城又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一个历史见证。 随着我们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与巩固,长城作为我国国内民族间的防御工程的作用日趋减弱直至消失。唐朝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基础上建立,它的统治区远远深入到大漠以北;元朝和清朝统治者原本就来自长城以外,他们更全部实现了长城内外农业区和牧业区的华夷大统一。唐、元、清三代帝王都不屑于再修长城。清康熙皇帝还写诗嘲笑秦始皇: “万里经营到海涯, 纷纷调发逐浮夸。 当时费尽生民力, 天下何曾属尔家。” 清朝对长城采取了“但留形胜壮山河”的态度。清以后,长城的实际政治军事功能就完全转变为一种文化和心理上的象征。这条蜿蜒的巨龙从此只是作为一个伟大的古迹静卧在崇山峻岭之中,激发着人们的缅怀与思考。 对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座北朝南的生态学思考:我国中原地区自古以来的宫殿建筑就是面向正南。形成这一特色显然是和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是有密切关系的。按黄河流域正处在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最为显著的地区,冬季在亚洲大陆西北内部形成高气压,寒冷强劲的偏北风,袭击着黄河流域中下游,气候严寒,长达数月。夏季高气压中心转向太平洋上,来自南方致雨的季风,又使温度上升,有时甚至暑气逼人。于是房屋建筑面向正南最为相宜,北侧封闭以御冬季风寒,南侧开设门窗,既便于冬季阳光斜射室内,又有利于夏季空气流通。农业的产生和农作物的培植、推广、引进(1)原始社会:中国古代的农作物是由自己培植开始的,包括原始社会的粟、水稻、蔬菜、麻母系氏族繁荣时期,我国原始农业出现。394\n河姆渡人学会了种植水稻。半坡人已经掌握了种植粟的技术,还种植蔬菜和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对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2)商周:后来习称的"五谷"都已种植。黍、稷、麦、稻、桑、麻;西周时包括了后世的大部分农作物(3)两汉:稻麦种植推广,北方主要农作物冬小麦,也开始种稻;南方普遍种稻,从西域引进了葡萄、苜蓿、胡萝卜、核头,东汉已有双季稻,汉水流域出现稻麦轮作的种植方法,一年两熟。西汉时提到西域传人的作物品种有葡萄、苜蓿、核桃、胡罗卜等;(4)南朝:小麦种植开始推广,水稻栽培技术提高。(5)唐朝:吐蕃种植青稞、小麦、荞麦、豌豆,蔬菜种子传入西藏。(6)北宋:在全国范围调剂农作物品种,粟麦菽豆在江南大量种植,江北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播到北方。茶树栽培进一步扩大。在福建和长江中下游广植棉花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7)南宋:394\n太湖流域盛产稻米;棉花种植从闽粤扩展到江淮。(8)元朝:农作物增多,棉花种植遍及南方。西瓜、同蒿开始引种。(6)明清:棉花种植在明代由江南推向江北。明代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番薯,在清代不断推广种植。清代前期,棉花、苎麻、茶叶、烟草、甘蔗、花卉、油料、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中国古代农作物品种,最初多为粮食作物,后来农副产品增多;最后很多是经济作物,反映了农本经济向商品经济逐渐过渡的趋势;此外,农作物种植的推广有南北交流的趋势,其中到北宋时,北方的粟麦黍豆从淮北传到江南和两广、南方的占城稻也从福建传到江浙和淮河一带。4、新品种的引进(1)西汉: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西域的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等种子传入中原地区。(2)唐朝:中亚、波斯商人把胡椒、波斯枣等输入中国。(3)北宋:越南的占城稻在福建普遍种植,政府将其推广到江浙和淮河流域。(4)明朝中后期: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等传入我国。394\n关于棉花:原产地不在我国,大约在西汉时传入新疆地区,后在南方种植,教材涉及到棉花种植的是南宋(进一步推广)、元朝(进一步扩大)和明朝(广泛种植,遍及南北各地)。明朝时,棉布成为人民的主要衣料。4、畜牧业:母系氏族:半坡:猪、狗、牛、羊、鸡;河姆渡:猪、狗、水牛。商朝:猪、狗、牛、羊、马北魏:《齐民要术》介绍禽、畜和鱼类饲养。唐朝:吐蕃饲养牦牛、马、猪、独峰驼;靺鞨放牧猪群5、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例如汉唐时期都曾出现一些太平盛世景象,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些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如汉初高祖在位时期实行一些宽舒政策:士兵复员,释奴为民,减轻田租等,文帝景帝在位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提倡节俭,废除肉刑等。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汉初经济发展起来,并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像东汉、唐、明、清各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都与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系列好的经济政策有关。▲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例如西汉武帝时调集几万民工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再如汉唐两朝都十分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汉朝普遍使用耦犁和犁耕法,发明了耧车,唐代制成曲辕犁,发明了筒车等。▲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才使中国古代的经济得到发展。例如三国两晋南北朝和辽宋夏金元时期,江南经济之所以能得到发展主要是由于北方劳动人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工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与南方人民一起辛勤耕耘的结果。394\n古代农业的成就和局限 中国以农立国。第一,传统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开垦了大量农田,形成了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和生产经验,较高的粮食生产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并以此为基础,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且使之延续和发展。传统农业也有其局限性。首先是传统农业带有极强的保守性;生产单位分散、生产规模狭小、生产技术墨守成现,而且脆弱的小农经济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来保护它们,小农经济构成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经济基础。第二,传统农业的自然经济,限制了人口流动,加之中央集权制和户籍制度的束缚,致使大多数农民安土重迁。这样,新的阶级很难在中国产生。第三,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投入大量劳动力来取得较高的收获量,这使得许多未成年人过早地投入农业劳动而失去受教育机会,同时也刺激强化了农民早婚早育多育的观念,造成中国古代人口的阶段性高速增长。4、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在古代,这种不平衡明显地表现为南北经济差距较大。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先后形成过两个中心。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最早的经济中心,是中国开发最早的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经济中心。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主要是北方战乱和南方相对稳定,经济中心逐渐南移。从远古到西晋,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南北经济从同步发展进而到北方经济迅速超过南方。在母系氏族繁荣时期,随着原始农业的出现.在我国首次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只是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由于地理条件更适合原始农业的发展,因而率先由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并孕育了夏商周奴隶制文明。在战国秦西汉时期,我国北方经济高度发展,尤其是关中地区成为全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东汉、三国和西晋时期呈现出北方经济衰退和南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北方先是出现军阀割据,西晋统一后不久又发生了八王之乱,从而使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同期的南方由于北方人民的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得到了发展。但是曹魏统一北方后,经济得到恢复,其经济力量仍超过南方。西晋正是凭借这一优势,统一了南方。394\n从西晋末年到隋唐五代,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其特点是全国经济重心第一次在北方失而复得,并开始逐渐南移。经济发展从北方和南方基本平衡到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使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成为不可逆转之势。在这一时期的北方,西晋灭亡后陷入十六国混战之中,致使我国自夏商周以来形成的经济重心第一次因经济衰退而消失。直到北魏统一北方,采取了均田制和租调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才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北魏后来分裂为东西魏,又演变为北齐和北周。西魏和北周进行过一些改革,经济发展超过东魏、北齐,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从而使北方经济实力继续维持超过南方的局面,恢复了它经济重心的地位。在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因局势相对稳定得以迅速发展,并基本上赶上了北魏,长江流域成为新的经济重心,南北呈抗衡局面。但是北方黄河流域由于开发历史悠久,所以自北魏统一北方后,经过西魏和北周相继发展,至隋统一前,北方优厚的势力再度得到发挥,又超过南方,仍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而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所以隋初南北又归于统一。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唐代,黄河流域古老的农业区不仅得到恢复,还有新的发展。原来较为落后的长江流域的农业区也获得了很快发展,使南北方经济同时处于高度发展时期。但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又呈现南移不可逆转的趋势。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最终南移并得到不断强化的阶段。由于社会和自然的原因,这一时期之初,北方经济继续凋弊,而南方经济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却更加迅速地增长,终于赶上和超过了北方,致使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经济重心最终完成了由北方到南方的转移,并不断得到巩固。其中五代时南方经济的发展,南宋时期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元朝为实现南粮北调而开辟漕运和海运,明清时期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是该种经济重心南移趋势的反映。另一说:中国古代史上的三个经济重心:①先秦时期,经济重心在关中地区。②秦汉时期,经济重心转移至黄河中下游一带。③魏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以致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A、南移过程:江南经济原先比北方落后,后来逐渐赶上和超过北方,其经历了初步开发——开始赶上——继续发展——超过北方这样一个过程。(1)先秦、秦汉时期,江南地区的社会生产比黄河流域落后,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春秋战国时期,南方曾经出现了楚、吴、越等强国,南方的诸侯国已经对江南一些地区有所开发,经济开始发展。但涉及的范围较狭窄。秦朝统一南方越族地区后,中原的铁器传到珠江流域,当地经济有所发展。西汉时,牛耕、马耕在长江流域广泛使用。东汉末年,北方各个军事集团混战,农民大量南迁,带去先进的耕作技术,与当地人民共同开发江南。394\n(2)初步开发:三国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位于江南的吴国农业和手工业有了发展,两晋末年起,大批北方农民南迁,给南方带来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同南方劳动人民共同开发了江南地区,(3)大规模开发:东晋东晋和南朝时期,北方人民继续南迁,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4)开始赶上: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南朝时期,江南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大量良田,小麦种植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水稻种植技术有了提高,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5)开始南移:隋唐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大运河开通促进经济发展;唐时南方越州瓷器闻名全国;唐中期以后,北方经过安史之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南方政局则相对稳定,经济重心开始南移。(6)继续南移:五代五代十国时期,吴越重视兴修水利,杭州成都丝织业发达,杭州广州等地商业繁荣;南方相对安定,统治者为增强实力都重视生产,北方人民继续南迁,这些使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7)超过:394\n宋朝时期,通过北宋的继续开发,南方经济持续发展,农业发展,江南和两广地区都种上了北方的作物,“苏湖熟,天下足”,新开了许多茶园,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苏州湖州成为全国的重要粮仓,棉花种植扩大,棉纺织业发展,造船业进步,泉州、广州和明州成为著名的海外贸易港口,海外贸易发达。南宋时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到元朝时,出现了南粮北调的形式。(8)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江南经济发展,在商品经济发展基础上,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并缓慢发展,使南方的经济中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B、经济重心南移的重大发展时期1.从西晋末年“八王之乱”至南朝末年为止的时期。此期,由于北方自东汉末年以来战乱及少数民族内迁,北方经济衰退。而江南相对稳定的环境,使北方人民为逃避战火纷纷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他们同南方的汉族人民及山越等少数民族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长江中下游经济迅速发展,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到南朝末年,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2.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北方再次经历了长期战乱,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直到后周世宗时才得到恢复和发展,而南方相对稳定,各国统治者为了保存和增强自己的实力,都比较重视农业生产。同时,许多中原人民流迁江南,增加了当地的劳动力。所以,南方社会经济又获得较大的发展。3.以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为转折点的南宋时期。此期,人民的抗金斗争阻止了金军南进,北方劳动人民的纷纷南迁,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农作技术最发达的江浙地区,水田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394\n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此外,棉花的种植推广、棉纺织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了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至于元朝开通漕运和海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也首先产生于江南地区,进一步说明了这种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C、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变化的基本概况①春秋战国到西汉:西部地区的发展程度明显超过东部,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都是当时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②唐代前期西部地区经济仍然是国内的经济发达地区。“安史之乱”后北方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此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东南地区转移。得“扬一益二”说明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仍然居于国内前列。③宋代特别是南宋以来,西北地区由于长期处于战乱之中,经济破坏严重④明代后关闭嘉峪关,对今新疆地区的控制削弱,对西北地区的发展起了负面作用。⑤明末清初,四川地区发生长时期的严重战乱,地区经济遭到摧残⑥近代以来,随着与西方国家通商增多,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很快,面西部地区则严惩落后,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距离进一步拉大。到解放前,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已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⑦改革开放。首先是沿海地区的开放。D、导致西部经济落后的原因:①政治中心的东移或南移。②战乱的影响。③自然条件的影响。④开发无度⑤近代以来,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展较中、西部地区快。⑥改革开放的兴起对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的不同影响394\nE、各朝代发展经济、巩固政权的措施中有利于西部经济发展变化的有:①先秦②秦汉③三国两晋南北朝④隋唐⑤五代辽宋夏金⑥元明两代。在云南和贵州设立行省,将云贵高原直接置于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对地区的社会和经济的开发有重大的积极作用。⑦清初实行的“湖广填四川”是中央政府对地区进行的恢复性开发的重大措施。清代,今川陕鄂边地区涌入大量移民,对地区的开发起了积极作用。元明清三代,出于守边的需要,不断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实行屯田。清代后期在新疆建省,并大量移民实边,对这一地区的发展起了重大积极作用。⑧近代前期。⑨国民党统治时期。⑩新中国时期F、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有哪些?①统治者的重视与否。②社会是否稳定。③自然条件的影响C、经济重心南移的特征394\n①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②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③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D、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②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③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采取了许多发展经济的措施,兴修水利;④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造船技术的提高、指南针的运用,促使对外贸易的发展。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地理因素:气候影响,宋代以前粮食主要以旱地作物小麦、粟为主,这类作物适宜生长的环境是北方的温带大陆气候。北宋时占城稻传入,到南宋时成为主要农作物,明朝时产量提高、面积扩大。水稻不适宜在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种植,而适宜在江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种植,这里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开发好。江南多以平原丘陵区为主,土层深厚,易于开垦和操作。茶树、甘蔗、柑橘这些经济作物更是适宜在江南种植。北方水土流失严重,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这种情况主要是人为的烧毁森林、滥垦荒地造成的,结果造成水土流失,土地面积减少。交通运输及对外贸易也促进了江南的发展。E、经济重心南移的规律: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G、认识:394\n经济重心南移是当地所在的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现象的启示: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不是经济重心西移,而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结合上述原因和联系有关时事理解,在我国当前的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是辩证统一的道理,应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充分全理利用外迁的劳动力、先进的科技,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南方经济的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H、古代历史上的西部开发•古代西部开发的过程我国古代历史上曾进行过几次对边疆地区的开发,政治上加强了统一,经济上促进了发展,对我们今天的西部开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张骞出使西域,建立了汉朝与西域诸国的直接联系,揭开了中央政府开发和治理边疆的序幕。西汉:组织军民进入西域地区实施屯垦,守卫边疆;驻扎军民,修建城堡及交通设施,保证西部边境安全与丝绸之路的畅通;实行宽松的民族政策,西汉朝廷基本上不向当地各族人民征收赋税。唐朝:在西域建立和完善军政管理机构都护府;着眼于综合开发,各方面建设相辅相成;实行租佃制和分成制,军事上实行兵农合一的府兵制,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利益,不搞民族歧视。394\n元朝:对西域开发治理,实行全方位开发;实行军屯、民屯,促进冶炼业、纺染业的发展;统一货币,并实行轻徭薄赋政策;还重用少数民族人才。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西藏正式归入中央版图。清朝:平定分裂分子噶尔丹、大小和卓的叛乱,加强并巩固对西域和西北、北方地区的统治;在边疆地区以军屯、民屯等形式大规模开发荒地,发展经济;重视发展商业,积极发展民间商业,以低关税吸引外商从事贸易,并撤关卡,鼓励新疆商人到内地经商。6、中国古代垦荒的利弊及其教训 我国古代自远古到西周,耕垦的区域仅限于中原与关中部分地区,境外广大土地资源没有利用,境内也还有荒地没有开垦。进入东周后,由于人口的增多,土地私有制的萌芽、产生和确立,以及增强国力的需要,开发土地资源的要求大为增强。在政府的组织和鼓励下,战国时韩、赵、魏三国的垦荒工作已取得很大成效,中原荒地大力减少,关中秦国荒地也得到迅速开垦。秦汉时期不仅内地垦田面积不断扩大,同时随着国家疆域的开拓,垦田迅速向边远地区扩张,如秦始皇曾迁内地人民到珠江流域和河套一带垦荒。汉武帝在西域屯田。三国时期曹魏组织农民和士兵屯田。西晋和北魏、隋唐,先后实行占田制、均田制,将大量空荒土地分给农民开垦种植,同时又实行屯田,促进了土地的开发和农业的发展。隋唐以后历代王朝也都重视动员和组织人民开发利用土地,如明初,太祖皇帝鼓励垦荒,减免赋税,实行屯田。清初以督垦荒地的成绩,作为对地方官吏奖惩的标准。土地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与劳动人口一样,同是中国古代经济兴衰、国力强盛的标志。发达兴盛之时必是户口殷繁,桑拓满野;而萧条衰败之时则是千里无烟,鞠为茂草。中国古代国家重视人、地这两个农业生产力主要因素的增长,是社会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得以发展,甚至出现繁荣局面的决定性条件。 但盲目垦荒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如历史上黄河流域本是一个宜农宜牧的地区,滔滔黄河横贯东西,两岸草原、森林、农田交错,到处是青山绿水。所以,黄河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但是,由于我们的祖先不懂得生态平衡,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消耗的木材。粮食日益增加,就加速了开垦土地,砍伐森林,毁坏草原,年复一年,严重破坏了黄河流域的生态平衡,使昔日的肥田沃土,逐步变成了今天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据不完全统计,在方圆1公里的土地上,沟道总数达20万条以上,地面支离破碎,黄土裸露,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使黄河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了世界上含沙量最大、水害最严重的河流。再如明末以来长江上游高产旱地作物的引进、人口膨胀、山地陡坡垦殖形成一个怪圈,使森林大量耗损造成水土流失的不可避免性。394\n练习:1、《中国历史学年鉴1988》载:“当代历史学家认为,中国古代经济发展重心,又一个自西向东、由北向南移动的趋势。”概述中国古代经济发展重心南移的基本进程。结合史实分析出南移趋势的原因,并指出在经济重心东移或南移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主要特征.专题十九:我国古代“治乱兴衰”1、封建盛世(治世)在我国封建社会的某些朝代曾出现过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局面,这常被誉为"盛世":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光武中兴、开皇之治、贞观之治、武则天时期、开元盛世、“康雍乾盛世”。(1)史实•文景之治(措施、作用、经验)。•光武中兴(含义、措施、作用、与文景之治比较的特点)。•贞观之治(原团、内容、作用、经验)。a、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首先是由于隋末农民战争推翻了隋的暴政,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使得唐太宗从隋朝的灭亡中吸取教训,认识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另外,唐太宗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善于用人,善于纳谏,不断调整统治政策,他的个人作用也是使“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重要因素。b、贞观之治的内容按照教材来分析有以下四个方面:394\n第一,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使农民有可能安定生产,耕作有时。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减弱,生产积极性提高,这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第二,政治上实行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的实行,使宰相的人数比秦汉时期增多,便于皇帝控制。采取科举考试办法,扩大了唐朝官吏的来源,使门第不高的一般地主也可以通过科举为官,所以说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和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第三,唐太宗时期加强了国内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联系,加强对西北等地区的管辖,另外还加强了与亚洲各国的友好往来。第四,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这既是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之一,也是贞观之治的内容之一。c、要掌握“贞观之治”这一概念。贞观之治即: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亡的教训,善于用人和纳谏,进一步调整统治政策,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采用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备了科举制。在唐太宗统治期间,社会秩序比较安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太宗的年号叫“贞观”(贞观年间为公元627—649年),历史上把这一时期比较清明的封建统治称为“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原因、表现、影响、经验)。•康乾盛世(原因、表现、影响)。清朝前期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位皇帝在位时,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康乾盛世”原因:A、清初,康熙帝“更名田”,雍正帝“摊丁入亩”,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为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商业贸易的活跃创造了条件,为盛世局面奠定了经济基础。B、清初,国土辽阔,政治统一,边疆地区得到开发和巩固,与内地的联系加强,有效抵御了外来侵略,为盛世局面的出现提供了保障。C、康、雍、乾三位皇帝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的开创者和维护者。D、劳动人民是“盛世”的真正创造者。(2)治世的含义(表现):394\n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繁荣、民族关系融洽、对外关系发达、文化繁荣(2)这种治世的出现,大致可分三种情况:第一、在长期战乱或分裂之后,社会经济凋蔽,急需安定秩序、休养生息,新王朝顺应这一形势,采取加强中央集权,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因而出现了治世景象。如: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等。第二、在长期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盛世景象。如开元盛世、康乾盛世。唐初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武则天时经济持续发展,玄宗继续励精图治,才使国家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第三、在社会出现严重危机之后,经过改革、调整政策出现的所谓“中兴”。但“中央”并未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所谓“中兴”也只能是暂时的。(3)兴治局面的原因:前朝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部分地调整了生产关系;统治阶级的代表即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政治素质,如居安思危、善于纳谏、用人等王朝的初期,社会经济残破,统治者又慑于农民战争的威力,注意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了统治政策,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即部分地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恢复与发展,这是根本原因(如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一些政策,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秩序安定;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的政策,民族融洽,中外交流频繁。广大劳动人民的物质生产活动,这是盛世的物质前提。科技的新成果等。政策的连续性;394\n(4)正确认识封建盛世的历史地位•一方面要肯定它的进步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尽管处于盛世,封建社会各阶级的地位没有变,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没有变,尤其是广大农民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没有变。例如"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时期都曾实行过三十税一的田租,这种土地政策使农民的负担相对减轻了一些,生产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但这并不表明当时农民可以据有大部分收获物,实际上农民为交纳算赋和口赋仍然要变卖收获物,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还要向地主交纳田租,服徭役也增加了农民的负担。正是对农民的剥削才使封建社会呈现繁荣的盛世局面的。•封建盛世一般出现在封建王朝的初期或前期,当社会生产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以后,封建统治者又开始奢侈腐化,政治黑暗,加剧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这是由封建帝王作为地主阶级的总代表的阶级本质所决定的。他们的统治永远是建立在压迫剥削农民的基础上的。他们实行严刑苛法、残酷压迫农民是为维护其腐朽统治。他们鼓励发展生产,调整统治政策也是为维护其统治服务的。我们对封建社会盛世局面的认识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在封建盛世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繁荣,在客观上有推动我国古代社会的进步一面;但也要看到尽管处于封建盛世,封建社会的各阶级地位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农民阶级受剥削受奴役的地位丝毫没有改变,封建统治者虽然也推行宽舒的政策,但从本质上讲是为缓和阶级矛盾,从而达到为维护其长久统治而服务的。运用现象与本质的观点认识:即使在封建社会的盛世,农民也不能摆脱受封建统治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地位。运用继承和发展的观点认识:隋亡唐兴的原因;开元盛世是在贞观之治的基础上的新发展。唐代兴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贤则昌,失贤则亡。对我们今天的人事干部制度的改革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用人要用德才兼备者,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危害严重。对康乾盛世的认识:从中国古代历史纵向发展看来,是值得颂扬和自豪的;但从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看来,对其评价则不宜夸大。2、衰败之世(1)史料394\n(2)衰乱之世的原因:从根本上讲,是由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腐败。这具体表现为皇帝不理政事,重用奸佞;宦官、外戚专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从地方势力恶性膨胀,在中央集权不力的情况下作乱叛上。治乱因果题库周代1.试述西周封建制度与宗法制度的关系,并评论两者对中国的影响。2.试述春秋霸政之背景及概况,并论其影响。秦代1.有言秦之富强乃孝公重用商鞅之结果。其说当否?试就有关史实,加以评述。2.试述商鞅变法对秦发展之影响。3.战国末期,七国相争,何以卒由秦统一天下?试予析论。4.试述秦统一天下的原因及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5.试述秦代速亡之原因。汉代1.试述楚汉相争之经过及刘邦卒成帝业之原因。2.试述汉代文景之治之内容及其影响。394\n3.试述王莽成功篡位及败亡之原因。4.试述东汉戚宦之争的背景和影响。5.试就有关史实,评述东汉党锢之祸之原因。6.试述东汉州牧割据之原因及其影响。7.有言赤壁之战乃三国鼎立之关键。其说当否?试就有关史实,加以评述。魏晋南北朝1.试述晋武帝一统全国后大封宗室之原因及影响。 2.试述八王之乱之起因、经过及影响。 3.试述八王之乱之由来及其与永嘉之乱之关系。 4.东晋立国后,屡次北伐,终无所成。试分析其原因。 5.淝水之战,东晋竟能以弱胜强。试就有关史实,加以评述。 6.两晋南北朝期间,朝政何以多为高门大族把持。 7.试述东晋南朝屡次北伐无功之原因。 8.试述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之原因、内容及其影响。隋唐 1.有言隋文帝勤政而不爱民,此说当否?试就有关史实,加以评述。 2.隋之乱亡,起自文帝,成于炀帝。其说当否?试就有关史实,加以评述。 3.隋末群雄并起,何以李渊能统一天下?试分析其原因。 4.隋开运河而亡国,唐得运河而兴邦。试就有关史实,加以评述。 5.试述「开皇之治」及「贞观之治」致治之原因。394\n 6.唐代太宗贞观至玄宗开元年间,为国史有数之盛世,试论其致治之由。 7.试述安史之乱一事始末。 8.试言安史之乱之由来及其终被唐室平定之原因。 9.试述安史之乱之背景及其对唐代与中国历史发展之影响。 10.试述唐代藩镇割据之原因及其影响。 11.试述藩镇与唐室衰亡之关系。 12.试述黄巢之乱之经过并其对唐室衰亡之影响。两宋 1.试述宋太祖建都于汴之原因,并评其得失。 2.试述北宋积贫积弱之原因及影响。 3.试言庆历新政之内容及影响。 4.试述北宋新旧党争之原因及影响。 5.试述宋、金联合灭辽始末。 6.试述北宋靖康之难之背景及经过。 7.试述南宋与金达成绍兴和议之原因。 8.试述南宋得以偏安一隅之原因。 9.试述宋宁宗时韩侂胄专权之经过,并论其对南宋政局之影响。元代 1.试述蒙古入主中国后对中国政治发展之影响。 2.试述元代速亡的原因。明代394\n 1.试述明太祖得以统一天下之原因。 2.试述明太祖之统治政策及治绩。 3.试言靖难之变一事始末。 4.试述土木之变一事始末。 5.明代宦祸炽烈之原因。 6.明代衰亡之原因。 7.有言明非亡于满清,乃亡于流寇。此说当否?试就有关史实,加以评述。 8.明代之亡,或言启于边患,或言起于民变,或言源于内政不修.试申述己见。清(一) 1.顺治一朝,对汉人采怀柔及高压政策。试述其政策之内容及影响。 2.试述康熙一朝之统治政策及其治绩。 3.试述清代中衰之原因。清(二) 1.有言嘉庆,道光两朝为清政权由盛转衰之关键.此说当否?试析论之。 2.试述鸦片战争之起因,并论其清代国势之影响。 3.试述太平天国败亡之原因。 4.试述望厦条约之内容及其对中国近代政治发展之影响。 5.试述戊戍变法之经过,并论其历史意义。 6.试述马关条约之内容,并论其对晚清政治之影响。 7.试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394\n 8.试述国共合作之原因、经过及影响。 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政治运动迭兴之原因及影响。 10.综述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至文化大革命前之施政得失。..专题二十:第三讲 中国古代的人口与人口迁移人口问题是当代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每年的高考试卷都要涉及与人口有关的一些问题,如当你打开喷着油墨香的2001年广东文理大综合卷、全国文科综合卷、上海高考卷时,首先映入你眼帘的就是关于人口方面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人均占有资源相对不足,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力资源丰富,这固然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条件,但人口增长过快,又是我们一个沉重的负担,它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民族素质的提高。作为当代中国学生必须了解我国人口的历史和现状,增强人口意识,自觉宣传党的人口政策。人口对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古代中国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人力是当时生产力的主体,是小农经济的支撑。古代人口的迁移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同时也丰富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1、中国古代的人口总量的变化 (1)秦朝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 (2)西汉末年达到5059万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 (3)从秦代到清康熙元年,除两宋和明代中期,我国人口曾达到1亿左右外,一般都在6000万徘徊。东汉和帝时期5300万,隋唐4600万,北宋1亿, (4)从清康熙初年到鸦片战争爆发(1840年)的178年中,我国人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在这期间,人口总数连闯四关:1684年达到了1亿;1762年突破2亿;1790年越过3亿;1834年超过4亿。394\n这组人口数据说明,第一,人口总量的增长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中最明显的特征;第二,人口总量的变化为波浪型增长。可以说,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口总量就会大幅度增长,如两汉、隋唐、北宋、清前期等。反之,社会动荡,经济凋敝,人口总量就会减少,如秦末、楚汉战争时期、两汉之交、三国两晋南北朝、明末清初等。因此,中国人口波浪型变化呈现出谷连着峰,峰连着谷的轨迹。第三,人口增长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人口达到1亿用了几千年,达到3.6亿用了几百年,达到5亿多只用一百多年。2、中国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远古以来相当长的时间里,黄河流域成为我国经济、政治的重心,人口分布呈现北重南轻的格局。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北方政局动荡长期战乱,因此,中原人口多次大规模南迁,北重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逐渐被打破。特别是西晋八王之乱,持续时间长,破坏严重,加剧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导致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移民浪潮,流徙人口在耶90万以上。唐朝安史之乱后,北人再次大举南迁。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混战不已,北人继续南迁。于是,南方逐渐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也随之超过北方,南重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最终形成。3、影响中国人口历史变化的重要因素。(1)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自然环境包括地理、气候、水文、土壤等。只要有可能,人们总是寻求气候良好、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地方生存。中国历史人口起源于两河中下游地区,东南人口密度高于西北人口密度,这充分说明了自然环境对人口变化的重要影响。(2)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影响人口的变化。394\n在农业生产力水平没有明显提高的情况下,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农作物品种和提高亩产量,都是增加粮食的重要途径。我们虽然不能将人口变迁完全归因于粮食的多少和农业生产的兴衰,但农业发展和粮食丰收肯定有利于人口增殖。每个朝代前期社会安定,农业发展,粮食丰收,都伴随着人口的兴盛。北宋人口剧增,与南方农业发展,水稻品种增加不无关系。清朝前期人口的增长也与高产作物甘薯、玉米的广泛种植有密切关系。(3)社会环境与人口的变化休戚相关。社会环境中战争、政策和人口统计制度等,对人口变化有较大影响。纵观中国历史上战争对人口的影响有三个方面,一是直接造成人口死亡和人口总量的减少。三国时期的“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就充分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以及对人口的摧残。二是直接造成人口生存环境的破坏。翻开史书,屡有“室庐焚毁,田亩无主,荒弃不耕”。“人相食啖”的记载。三是造成在籍人口下降。长期战乱,造成大量人口迁徙。迁徙人口脱离原籍,使国家在籍人口减少。反之,社会安定有利于人民休养生息,增殖人口。前面所讲人口波浪型变化,就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战争与和平环境对人口兴衰的影响。就政策而言,对广大农民来说土地政策和赋税政策是最重要的。只要政府将农民与土地结合,轻徭薄赋,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就有利于人口增殖。如均田制、租庸调制以及摊丁入亩的实施,对人口增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反之,土地兼并,赋税苛重,人身依附加强,人口总量就会减少,其中有饥俄而死,也有人口逃散和隐匿人口现象。前面所讲人口波浪型变化,又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政府经济政策变化对人口兴衰的影响。中国很早就建立了人口登记和调查制度。人口统计制度经历了历代的发展,不断完善,也成为影响历史人口变化的重要因素。虽然历代的人口统计或残缺不全,或有可能失真,但它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人口资料,成为我们了解中国人口历史变迁概貌的重要依据。人口变动的途径有两条:一条自然增加,另一条,则是迁移。2、中国古代人口的流向(轨迹) (1)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人口稠密的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迁移。如东汉以后的五族内迁;元朝时女真、蒙古人的南下。 (2)北方人民南迁,由人口众多的黄河流域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如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南迁;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人民流落江南。394\n (3)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大多由政府组织军民迁移,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如秦朝迁50万中原人去越族地区;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 (4)华人外流。我国古代有很多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到海外谋生、居住,形成华人外流。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 (5)外族内流。在长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过程中,不少外国人来华经商定居,形成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元朝时形成回族。人口迁移的原因: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落后和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也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3、人口迁移的史实第一、秦汉时期人口从东向西迁移,如秦始皇命令12万户富豪迁咸阳(60万人),汉高祖迁大量人民到长安。秦始皇迁移内地人民去河套地区居住生活;迁移50万中原人到越族杂居。第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从北向南迁移,如少数民族内迁(西北部的匈奴、鲜卑、羯、氐、羌从东汉起陆续内迁。),黄河流域人民因战乱南迁。第三、五代十国宋元及明末清初因北方战乱人口继续向南迁移。第四、明清人口从国内向海外迁移。如郑和下西洋后,大量华侨到东南亚;大量华工向美洲的输人。394\n第五、内地居民向边疆迁移,如秦朝时汉族人民向河套地区和越族地区的迁移;唐朝时向藏族地区、南诏地区等地区迁移;五代十国两宋时期,北方人民不堪金人统治纷纷南迁。元朝时期汉族向边疆地区迁移;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迁入中原和江南。明清时期内地人口向西南、东北、西北的迁移。从唐朝开始,我国就有很多人到东南亚一带谋生。明朝郑和下西洋后,我国人民移居东南亚的就更多了。3、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意义 (1)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各民族经济的进步发展。 (3)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4)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 (5)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6)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南洋经济文化的发展。4、中国古代的人口政策及其经验教训: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生产力的构成因素。人类社会迄今已存在三代生产力:手工生产力、机器生产力和信息生产力。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前的漫长历史中,人类所获得的是第一代生产力,其基本特征是:以简陋的手工工具为整个生产力基础。与此相联系,人的体力成了操作工具的主要动力,劳动者为体力型。整个中国古代的生产力,基本上属于这种第一代的生产力。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或劳动人手的增加,对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就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此,中国古代国家往往采取鼓励人口增殖的政策,众多的人口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人既是生产者,又是征税和服兵役的对象,因此人力资源倍受重视。国家鼓励人口增殖的政策,具体表现在:(1)对生育子女者,免征赋税。(2)对晚婚子女,课以重税。(3)对世代同居的大户征收重税。394\n 中国古代,一般把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当作发展社会经济的先决条件。不仅如此,还往往把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当作社会繁荣昌盛和国力强大的象征。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历代封建王朝的前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一般说来是与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相同步的。如汉初汉高祖为恢复经济,一面号召流离的劳动力回到生产上,一面鼓励生育,人口和劳动力开始有了增殖,此时社会经济也开始得到初步恢复。惠帝、文帝、景帝时,人口增殖的速度也相应加快,并形成“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 国家促进、鼓励人口和劳动力增长的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兴盛。但人口的过多增长,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必将产生消极后果。如滥垦滥伐、盲目开荒、与水争地等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反过来又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5、清代前期我国人口为什么急剧增长?从清康熙初年到鸦片战争爆发(1840年)的178年中,我国人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在这期间,人口总数连闯四关:1684年达到了1亿;1762年突破2亿;1790年越过3亿;1834年超过4亿。为什么清康熙以后,我国人口会这样迅速增长呢?首先,是因为康熙即位后,社会安定,出现了一百多年“丁男不知兵革之患”的稳定局面;农业的精耕细作有了新的发展,粮食生产跨上了新的台阶,平均亩产由两宋时的100公斤提高到125公斤;而且,清朝最后奠定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与交流,农业地区扩展到了云南、内蒙、西北和东北,使全国耕地面积迅速扩大,为人口的快速增长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和较强的物质基础。同时,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取消新增人口的人头税,雍正又进一步实行“摊丁入亩”,将丁银(人头税)平均摊入田亩中,全部按土地多少纳税,彻底废除了自秦汉以来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人头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者的负担,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并使长期隐瞒不报的户口陆续报了上来。实行“摊丁入亩”的办法后,还使城镇居民全部免除了人头税,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增加了人口的容量。再加上清政府比较重视医药卫生事业,从而提高了人们对疾病的防治能力,使人口的死亡率大大降低。6、建国后我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394\n建国初期,我国省区之间的人口迁移,一是国家有组织地从东部地区城市,调出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建设;二是东部农村大量人口自发移向广大地广人稀的东北、西北等地。农村人口在省区之间的迁移主流是人口自发的流动。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经济原因引起的。我国东南部人多地少,劳动力剩余,西部、北部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所以解放前河北、山东的贫苦农民就向东北迁移,山西向内蒙古迁移,甘肃向新疆迁移。建国后,全国人口主要移出地区是黄河、长河下游地区。这种人口的迁移,对于调整全国人口的分布,开发荒地和矿产资源,发展落后地区经济、文化,建设边疆地区都有积极作用。7、当前民工流动的成因、特点和利弊:(1)成因:①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经济收入低。②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大。③农村劳动艰辛,文化落后。④农村体制改革。⑤城市的吸引力。(2)特点:①流动据经济定向:主要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四川、江西、安徽、贵州、湖南等农业人口多的省是民工主要的输出地,上海、北京、广东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民工的主要输入地。②季节性流动以成年民工为主,“外籍工人”以年青人居多。③流动不稳定。④文化素质偏低。(3)利弊:394\n民工的流动有效调整了我国各地区劳动力的余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许多外来民工承担了城市建筑、环卫、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工作,对城市的发展和繁荣起了积极作用。民工的劳务收入、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改善农村经济,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所以“利”是主要的。但民工盲目无序流动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城镇民工的违法犯罪率有所上升,对社会治安和当地居民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其他社会问题还有:违反计划生育,城市人口急剧增多,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增加了城市就业压力,损害环境等。 8、人口的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的发展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因为当人类自身的生产同物质资料生产互成比例协调发展时,人口的增长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反之,则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人口偏多或偏少,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延缓作用。 9、我国的人口问题:人口问题是指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口数量与物质资料的生产不相适应,并且阻碍了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人均国民收入低。(2)人口增长快,使得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低。(3)我国资料的拥有的绝对量大,但人均相对量小。(4)劳动力过剩,劳动就业问题相当严重。(5)增加劳动就业与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矛盾突出。(6)国家用于建设的资金积累困难,影响经济的发展。(7)学龄人口比重大,教育经费增长缓慢,从而影响教育的发展,人口素质的提高。(8)人口的消费水平增长缓慢。394\n(9)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10、我国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我国人口政策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优育。少生是控制人口的关键,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先决条件。计划生育已使我国人口再生产状况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类型。11、认识:1、一般说来,人口迁移最基本的动因在于不同地区的人口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而人口迁移正是调节这两者关系的重要杠杆之一。2、北方人口的南移(包括两方面:A由北方草原迁入黄河流域,B、由黄河流域迁入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轨迹明晰而有力,历时长久,为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主流,其动力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策马南下逐中原,促使黄河流域人口迁移到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从而使三大流域人口得到均匀分布,推动区域经济向前发展,也推动了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北方人民南迁有三次高潮:(1)三国两晋南北朝。(2)五代十国(3)南宋。3、中国古代内地居民向边疆地区迁移往往发生在统一王朝;迁移有由政府组织和老百姓自发进行两种方式;通过迁移,把内地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传到边疆地区,促进了边疆地区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巩固了边防。4、清代人口比明代人口成倍增长,近代中国大门被西方打开,这为国内过剩人口移居海外提供了条件(如东南亚美洲),但由于中国向海外大量移民的机会已经错过,故内地贫困人民只好向边远地区移动(西北、西北等 )。5.影响我国人口正常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战乱,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天灾人祸。394\n专题二十一:中国古代经济总论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阶级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范畴,阶级关系实质是经济关系。历史发展归根结底是受经济发展,主要是生产力制约的,经济决定政治和文化,又受到政治和文化的反作用。经济是一切社会存在及历史发展的基矗社会经济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个经济部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和推动。首先是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发展起来。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得到发展,而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时期和地方,货币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第一部分:古代经济发展概况中国古代经济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包括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经济政策;也包括各民族的经济交流和对外贸易等等基本内容。了解古代经济概况要注意:经济发展原因、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主要经济政策、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特点等内容。一、原始社会的经济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决定人们当时的社会生活方式。1、原始人群元谋人(170万年前)蓝田人(80万年前)北京人(20—70万年前)都处于旧石器时期,使用打制石器,社会组织则是原始人群。394\n2、山顶洞人(18000前)体质特征与现代人大体一样。开始采取磨制和钻孔技术,制造石器、骨器,会制造骨针,把兽皮缝成衣服。但仍主要使用打制石器,以工具分处于旧石器时期,但社会组织已经开始母系氏族。他们是处于社会转变时期的原始人类。从体质特征看,他们同现代人基本一样。他们学会了人工取火。3、母系氏族繁荣时期半坡(五、六千年前)和河姆渡(七千年前)氏族分别是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个母系氏族繁荣时期的代表。工具: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时期),发明和使用了弓箭;原始农业有了发展:半坡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地区之一、另外种蔬菜和麻,河姆渡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区;会饲养家畜家禽、制造陶器、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农业生产使然)。4、父系氏族阶段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约四、五千年前)是父系氏族阶段的代表(早期仍处于母系氏族阶段)。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是原始社会内部的重大变革。因为农、牧业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产品的增多,出现了私有制和贫富分化,在此基础上逐渐产生了阶级和阶级对立。原始社会开始解体。三、奴隶社会经济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根源于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是社会的进步。1、夏朝(奴隶社会开始)夏朝是奴隶制的开端,生产工具有改进,用木制的耒、耜翻土播种,用石刀、蚌镰收割庄稼,已有原始的水利灌溉技术。2、商朝(奴隶社会发展阶段)394\n商朝是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时期,农业是商朝生产的主要部门,粮食除食用外还用于酿酒;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大量牲畜用于商王祭祀祖先;青铜器制造是商朝手工业的重要部门(代表作: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尊)。3、西周(奴隶社会强盛阶段)西周是奴隶制鼎盛时期,生产也有进一步发展。农作物的种类增多,包括了后世的大部分作物;手工业也有发展,分工更细,号称“百工”。4、春秋(奴隶社会瓦解阶段)春秋是奴隶制的瓦解时期,由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显著提高,这种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促使奴隶制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走到了它的终点。四、封建社会各阶段经济特征以较为抽象的概括来归纳各时期的特点,但复习时一定要把后面的具体内容囊括进来。1、战国: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促使经济出现繁荣景象;秦国的商鞅变法最终使秦国实力增强,统一了天下。2、秦汉: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时期,秦度量衡、货币的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发展;汉朝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发展;这一时期向南、向西有了初步开发。3、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社会的分裂割据时期。三国的局部统一使经济得到发展;民族融合的不断加强使各族人民的交流得到发展;北方人民的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使南方进一步得到开发。南朝时,南方开始超过北方。4、隋唐:国家重新统一,政治经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使封建经济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封建经济的繁荣时期。394\n5、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封建经济在隋唐基础上持续发展,总体水平超过前代;南方经济繁荣,南宋时超过北方,实现经济重心南移;新的农作物品种引进,棉纺织业有较大发展;城市繁荣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交子”。6、明清:随着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在封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资本主义萌芽于明朝中后期产生,但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第二部分:理论认识一、古代经济发展原因(包括共同原因和特殊原因)1、历代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战国: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确立了新的封建制度,使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用;兴修水利,以预防水旱灾害。秦: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统一度量衡、货币;修灵渠,中原铁器传到珠江流域。西汉:秦末农民起义的推动,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东汉: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兴修水利,王景治理黄河、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杜诗发明“水排”,中外经济交流,促进了经济发展。三国:魏:统治者重视农业,在淮河流域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马钧发明了灌溉工具翻东。蜀:奖励农耕政策、在都江设置堰官,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吴:大批北方农民迁居江南,带来了先进耕作技术;山越族和汉族共同开发江南。南、北朝:南朝:西晋末年,大批北方农民南迁,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带来了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相对稳定。北朝:民族融合的趋势、均田制、注意总结生产经验。隋朝:统一全国后,社会秩序安定,开凿大运河,便利了南江经济交流、调整政策,迁都洛阳,促进商业繁荣。唐朝:农民战争推动,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改进生产工具,大面积兴修水利加强对边疆各族394\n的管理和联系,对外交通发达,对外贸易往来频繁。五代十国:南方,相对安定、许多中原人流落到江南、讲多割据统治者,比较重视发展生产。后周:减免苛捐杂税,严惩贪官污吏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便利南北经济交流,与辽和西夏议和后在边境进行贸易,有利于经济发避孕药。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南宋:南方社会相对稳定、北方人民由于战乱,南迁的很多。金朝:利用黄河故道屯田,招募农民垦种。有的地区遭灾,政府减免那里的租税。明朝:鼓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清朝:奖励垦荒,更名田、摊丁人亩。2、共同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例如汉唐时期都曾出现一些太平盛世,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农民战争的推动(迫使统治者吸取教训,部分调整生产关系);统治者调整政策以及政策的连续性(包括发展经济的奖励措施),鼓励发展生产。如汉初高祖在位时期实行一些宽舒政策:士兵复员,释奴为民;减轻田租等。文帝景帝在位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提倡节俭,废除肉刑等,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汉初经济发展起来,并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东汉、唐、明、清各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都与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系列好的经济政策有关。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含技术、工具的改进)和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才使中国古代的经济得到发展。例如三国两晋南北朝和辽宋夏金元时期,江南经济之所以能得到发展主要是由于北方劳动人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与南方人民一起辛勤耕耘的结果。新制度的确立;民族融合的加强;394\n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水利工程的兴修和农作物的推广。例如西汉武帝时调集几万民工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再如汉唐两朝都十分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汉朝普遍使用耦犁和犁耕法,发明了耧车,唐代制成曲辕犁,发明了筒车等。上述因素中,对某一朝代来讲,可能有两种或更多种起着作用,要根据某一朝代的实际而定。3、特殊原因A、战国:封建制度确立,农民地位比奴隶改善,劳动积极性提高B、孙吴、东晋、南朝、南宋等: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北方农民大量南迁,给南方带去先进的技术和工具,与南方人民共同开发南方。C、隋、北宋、元: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人民生活相对安定。D、五代十国南方经济发展:南方战祸少,相对安定;中原人民流落江南,增加了劳动力;割据政权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二、历代经济政策和制度394\n封建经济的特点是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农本”思想是历代统治者一贯的指导思想。因此,历代封建政府在经济上采取的具体政策尽管不尽相同,但是,最基本的政策都是重农抑商。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再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这种政策的体现。1、历代经济政策:纵观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统治者如能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及发展生产的政策,就能调动人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促进古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秦国: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西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士兵复员生产,归还逃亡者田宅;释放奴婢为平民;减轻田租。东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废除王莽时的苛捐杂税。三国:蜀国诸葛亮实行减轻赋税、奖励农耕政策;曹魏重视保护农桑。南北朝;刘宋比较注意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北魏推行均田制。唐朝:沿用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武则天奖励农业生产。明朝;明初奖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清朝:奖励垦荒;宣布“更名田”;实行“摊丁入亩”。2、归纳:中国古代国家的统治集团在其奋发进取、励精图治时期,一般也都确定有自己的政治、经济方面的治理目标。如战国时期各国竞相称雄争霸,都有自己的富国强兵目标。如秦国在商鞅变法时期,所确定的奋斗目标就可概括为:内而重农积粟,外而开疆拓土。简而言之,中国古代国家所确定和推行的对于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政策措施,主要有:(1)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政策。(2)抑制兼并,保护小农经济的政策。394\n(3)官营工商业政策。(4)对外贸易政策。(5)救荒政策。(6)平抑物价政策。(7)增殖人口和扩大劳动力生产政策。(8)推广科学技术政策。(9)重农抑商政策。上述各项政策在内容上多有交错,又各有其相对独立的内涵。在其实施的时间上,有的延续时间较长,有的则主要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存在。3、认识: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原理分析认识古代的经济政策:历代经济政策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当这种调整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时,则促进当时生产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运用主现动机与客观效果的辩证关系分析认识历代经济政策:从动机上看是为发展封建经济,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但在效果上则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符合人民和国家利益,因此应当给予充分肯定。三、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a、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工具的发明和改进)b、耕地面积的增长和农作物量提高的状况c、人口增殖的幅度394\nd、社会经济繁荣和社会安定的程度e、封建社会后期还有商品经济发展程度四、经济和政治关系:五、历代休养生息政策(西汉、东汉、唐、明)1.概念:是指统治阶级暂时放松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剥削,给人民以发展生产、增殖人口的条件和机会的一种经济政策。2.原因:①客观原因:②主观原因:③根本目的:3.内容:①轻徭:②薄赋:(中心措施)③慎刑:④重农:4.实质:部分地改善和调整()。5.反映思想:道家的()为主体,体现了儒家的()思想和墨家的();思想。6.作用:积极:①;②。394\n最大影响是什么?消极:①;②;③。7.存在一些问题:①没有触动根本的问题:();②把农业发展与工商业发展对立起来。8.讨论:西汉初的无为思想是消极、倒退思想吗?练习:1、结合史实分析汉唐前期出现社会经济繁荣的共同原因。并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剖析]本题属比较分析类问答题。它要求依据汉唐时期的相关史实,进行高度的分析概括,提炼出经济发展的相同原因。在比较、抽象出相同原因的基础上,自然地得出启发于今人的结论。[参考答案][1]共同原因:①两汉、唐朝建立之初,统治者都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摇薄赋,缓和了阶级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局面。②汉唐的生产工具和技术都有许多重大改进,西汉耧车、提花机的发明,铁农具和牛耕马耕技术,以及二牛三人耦犁法和二牛一人犁耕法的广泛采用;东汉“水排”的发明:唐朝发明筒车,使用曲辕犁等,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③汉唐还注意了水利工程的兴修,治理了黄河,为农业生产带来灌溉之利,有效的抵抗了自然灾害。④都较妥善地处理了与边地民族的关系,加强了国家管理,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流。⑤两汉、唐朝的对外关系大为加强,两汉开辟和维护了中西方的商旅要道——丝绸之路,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与朝鲜、日本、西亚各国有着密切的关系,唐都长安成为亚洲各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在吸取外国长处的基础上,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394\n[2]启示:①及时正确的政策调整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②科技技术就是生产力;③形成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④良好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也是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2、清代世人仍坚持“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也有人提出农工商皆本的思想。上述两种认识观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前一种思想的历史根源是什么?在历史上有何影响?后一种观点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3、汉朝和宋元时期的对外贸易特色有何不同?分析产生这些不同特色的原因。答:汉朝的对外贸易以陆路为主,商品主要是丝和丝织品。宋元时期的对外贸易以海路为主,商品种类增多。西汉时期,张骞勾通了同西域的联系,设置了西域都护;东汉班超出使西域,重设西域都护。从西汉开始,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发展起来,汉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在内地,远离大海,对外贸易只能通过”丝绸之路“才能达到安息。自南宋开始,中国的经济重心由中原地区转移到东南沿海。南宋和元朝的都城都处于沿海地区,便于发展对外交往,以促进贸易;大都成为闻名世界的大商业都市,漕运和海运保证大都的商品供应,自南宋开始,造船技术明显示进步,船上装有指南针,指南针的外传,又便于外商从海道来中国。加上泉州等地成为重要海港,宋元时期贸易就以海路为主了。2、试举出我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事例,并分析其特点所在。394\n答:秦、汉、三国时,北方经济发展远远领先南方,政治、经济中心均在北方。秦于公元前214年派军队征服南方及珠江流域的越族;三国时,大批的北方农民南迁,促进吴、蜀农业、手工业发展。两晋南北朝时:北方战乱频繁,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南方经济发展迅速,南北经济的差距缩小,基本趋于平衡。西晋,为避战乱,大批北方人迁居南方,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南朝时,南北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加快了南方开发。隋唐五代时期:经济重心逐南移,经济发展南北基本趋于平衡。隋唐经济繁荣,南北经济都迅速发展,到了唐末五代时,北方征战不已,南方战乱较少,相对安定,中原人再次大规模南迁,促进了江南经济实力的提高,杭州、成都、广州等封建城市商业也繁宽松起来。宋元时:经济重心移到南方,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北宋时,淮北地区的粟、麦、豆等北方种植的农作物传到江南和两广。南宋由于政治中心南移,供给主要靠南方,北方大批劳动力南迁,南方经济的发展成了立国之本。“苏湖熟,天下足”太湖流域的稻,江浙的棉纺,泉州、广州、明州的对外贸易,都大大发展。元朝北方大都要依赖南方粮食。明清时:南方经济重心得到巩固和发展。江南经济高速发展。出现了许多的手工业、商业中心城市,在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手工工场,到清代,手工工场又得到缓慢发展。.专题二十二: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主要是指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下的小商品经济(也叫一般的商品经济),它既不等于资本主义经济,又与自然经济在本质上相互对立。在自然经济下,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受到封建专制统治的限制,另一方面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并不断地瓦解自然经济,促使封建制度逐渐解体。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是从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生产关系。它的实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的形成。从宏观上来看,本专题内容主要分为两大块,即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其中,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二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从微观上来看,国内外商贸、城市发展、货币演变和资本主义萌芽是本专题的主要内容。394\n一、古代商业的发展概况与阶段特征商品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它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条件下产生的,并存在于阶级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封建社会的商品经济主要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有较大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创造了历史条件。1.商朝:商朝人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商朝人以贝作为货币,以朋为单位。商朝的都城已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2、战国:诸侯国的都城(临淄、邯郸、大梁、郢)发展成为新兴的封建城市,市内有贸易场所,但商品大都与统治者有关。3.秦:都城咸阳是全国的商业中心。民间自由经商的人日益增多,出现不少大商人,如巴寡妇清得到秦始皇的优礼。官府也兼营盐铁等。3.两汉:官营和民营商业遍及中原和周边地区。每个城市都设有专供贸易的“市”,如长安有东、西等九市。各地物品,如山西的木材玉石,山东的鱼盐丝漆,东南的药材,北方的牛马,都作为商品交换,并形成较为适当的比价。西汉齐地韦姓、京师樊嘉等非常富有。汉同匈奴、鲜卑、乌桓、南越以及西南诸少数民族之间的贸易,相当频繁。4.隋唐:隋朝:东都洛阳,商业盛极一时。唐朝:长安“坊”、“市”分开,东市、西市是繁华的商业区。394\n城市商业繁荣:政府在市设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市中有邸店和柜坊。邸店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这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那时的店铺不能任意扩大铺面、摊位。市的买卖时间也有限定,仍有日中为市的古风。唐朝后期,一些繁华的大城市里有了夜市。在广大的农村,包括偏远的地区,都有定期举行的草市。经商的人增多:有不少家财万贯、邸店遍布海内的大商人,更多的是中等商人和小商贩,还有不少胡商遍布各大都会。5.五代十国:杭州、扬州商业繁荣;成都是物资集散地,有蚕市、药市、米市、酒市;楚国财政来源以贸易收入为主。6.两宋:(1)北宋:①东京是最繁华的城市,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大街小巷店铺林立,还出现了“夜市”和“瓦肆”(娱乐场所),与辽和西夏交界的边境地区设“榷场”,市场上流通大量金属货币,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②城市中行会组织进一步发展,行会保护和垄断行业的商业利益。北宋政府通过行会对商业实行控制和勒索。③农村出现定期的集市,有的形成固定的市镇,活跃了城乡经济,反映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南宋:商业贸易更加繁荣,商业城市以临安最为繁荣,人口达到百万。市内建有货栈、酒楼、茶馆等。7.辽、西夏、金:(1)辽的南京是商业繁荣的城市,“城北有市,陆海百货聚于其中”。(2)西夏的凉州,商业也很发达,有专门贸易的场所。(3)燕京是金的商业中心。金设立税收管理机构,对往来商旅征收商税,商税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由于商业的发展,金代后期,银币已成为通用的货币。(4)榷场贸易,在辽、夏、金的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除官方贸易外,一般商人在榷场做生意须从政府领取营业凭证并交纳税金。宋辽边境上雄州、霸州的榷场最为有名。金人用马匹、毛皮换取南宋的茶叶、香料、药材等物品,贸易比较发达。394\n(5)元朝: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大城市,来自亚洲、东欧、非洲海岸的商队、使节络绎不绝。8.明清——商业繁荣(1)国内市场扩大,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品种达到两百余种。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2)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3)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4)商业的持续繁荣使商人阶层日趋稳定,形成了闻名全国的晋商和徽商。二、城市的发展概况城市的发展从一个角度反映着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概貌。在我国古代,“城”与“市”是彼此分开、相互独立的两个不同概念。城就是城,是统治阶级居住的地方;市则是人们交易的场所,开始并不在城内。从发展趋势上看,中国古代城市主要沿着两种不同、甚至是对立的方向发展。一种方向是作为军事堡垒、统治阶级政治中心而发展起来的“城”,另一种方向是作为商品交换中心而发展起来的“市”。其中前一种方向是城市发展的主导面,城市因而具有浓厚的自然经济色彩。从模式上看,中国传统的城市往往以王宫或官衙为中心,两翼辅以东西两市,文武双庙。城市的居民以达官贵人以及为之服务的衙役、奴仆、兵弁等为主体。城市的商业主要供王室或官府消费,也为奴仆和兵弁提供生活必需品。从条件上看,随农业生产发展而引起的社会分工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世界上首批城市一般都诞生在那些具有较为有利的灌溉条件,农业生产发达,农产品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如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流域中下游的古埃及,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以及黄河流域的中国等地区。1.夏、商、周:都城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都城有城门供居民出入,城内有整齐宽广的街道。394\n2、战国:诸侯国的都城如临淄、大梁、郢、邯郸、咸阳等是新兴的封建城市。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城市蓬勃兴起的阶段。这一时期,诸侯国崛起,各国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治中心——都城,如战国时期的临淄、邯郸、大梁、郢等。这些都城既是政治中心,又是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些都城一般都是商业兴盛,交换的商品大多数都是贵族地主用的奢侈品,与人民的日常生活不是很密切。而且各个诸侯国中流通的货币品种不一,反映了封建社会初期的经济特征。3、秦:咸阳,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的都城。4.两汉:西汉都城长安: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设有太学、是汉朝经济文化中心。洛阳、成都、邯郸、临淄和宛被称为“五都”。5、隋朝东都洛阳:商业盛极一时,又是大运河的中心。6、隋唐——城市的兴旺(1)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商业大都会——长安、洛阳。①长安城内有东西两个市,唐玄宗时在西市开潭,便利物资通过水路运入市内。宫城(皇帝居住和办公之地)和皇城(官署所在地)位于城北;“坊”、“市”分开,东市和西市为商业区,“坊”为住宅区;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以及新罗、日本、波斯、大食等国的外国人,是一座国际化大城市,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中心。②洛阳城内有三个市,工商业也很繁荣。武则天时,引漕渠开新潭,使船进入市内。③盛唐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和手工业的活动已发展到市外。(2)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扬州、成都①扬州地处运河和长江的汇合处,成为南北交通要冲,又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江南的物产大多在这里集散,大食、波斯等国的商人在此云集。唐朝后期,由于经济重心南移,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和洛阳,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繁华的夜市也是扬州城的一个特点。②成都物产富饶,与扬州号为“天下繁殖”。当时的谚语称“扬一益二”,说明成都工商业地位的重要。394\n③南方商业都会、国际贸易港口——广州。④北方商业大城市——位于通济渠沿岸的汴州。隋唐时期,我国的军事政治中心仍在关中,而经济中心已移到江淮流域,出现了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的情况。隋统一后,大力修通大运河,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联系问题。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国内商业的流通,成为封建帝国的经济命脉。这一时期,南方城市发展较快,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当时瞩目的主要城市发展区。这与海外贸易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大运河的开凿有密切关系。如当时号称四大都市的淮安、扬州、苏州、杭州都在运河沿线,隋朝东都洛阳因位于大运河的中心,商业盛极一时。这一时期最为突出的是都城的建设。如唐代长安城,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长安城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合理,既反映了唐朝的国力和科技水平,也体现了唐朝前期封建统治井然有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的政治面貌。特别是长安城的经济布局突出了“坊”“市”之分,“市”内店铺林立,非常繁华。7.北宋:东京是全国最大的商业都会,扬州商业十分兴旺。东京等大城市的商业活动突破“坊”和“市”的界限,可以沿街开市,城内大街小巷店铺林立,营业时间也不受限制(夜市),有娱乐贸易场所“瓦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末年东京汴河沿岸街道的繁华景象。宋代城市发展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城市商业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北宋时的东京,商业繁荣,店铺林立,突破了唐朝“市”的限制,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反映了北宋封建经济在唐朝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二是镇的兴建和发展。镇的设置始于北魏,主要出于军事目的。北宋以后,因重文轻武,曾一度废除了很多这样的军事据点,从而使经济基础较好的地方镇市完全蜕变为商业城市。这些新兴镇的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水陆交通要道、沿海口岸、商旅舟车集中的地方,如密州板桥镇、江西景德镇等。8.元朝: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荣的商业都市,人口众多,商业繁荣。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马可•波罗称之为“天堂”。泉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外国旅行家称之为世界第一大港。9、明都北京:1417年,明朝开始营建北京,1421年把都城从应天迁到北京。北京城有三重:宫城(紫禁城)、皇城和京城,其布局严谨、建筑壮观,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394\n明代城市有较大发展,工商业发达的城市前期有30多处,中叶以后发展达50多处。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江南、东南沿海、江北运河区等地区。明朝中后期的城市已不仅仅是封建统治中心,商业贸易的内容已经日益接近人民的日常生活,商品经济开始侵蚀自然经济,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开始逐渐密切起来。这时候已经出现了有一定专业分工的工商业城市,并在苏州等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封建经济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中国古代发展城市的特点①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 ②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③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④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古代城市职能的变化:我国古代城市在战国时为政治中心、手工业中心、商业中心合一型城市,有临淄、邯郸、大梁、郢等;唐朝开始,分为手工行业中心城市地区,如丝织业的定州、益州、扬州,陶瓷业的邢州、越州,造纸业的宣州、益州,还有都市商业区如长安城中的东市、西市和外贸个心城市广州;两宋时期出现手工技术中心地区,如定窑、汝窑、景德镇,城市中商业区界限消失,外贸城市增多,有泉州、广州、明州;明朝时期手工业、商业、外贸各有中心城市,如苏州、杭州、松江、景德镇为手工业中心,成都、武昌、扬州为商业中心,广州、宁波、泉州、福州为对外贸易港口,但是在清朝前期受很大影响。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影响:394\n①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②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③商品经济一面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一面又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④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明朝中后期的江南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⑤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三、货币的发展概况货币是商业发展的产物,其演变反映了商业发展水平,它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向轻便方向发展。它的演变和发展又与政治环境有关,政治安定、国家统一,则货币统一;政治动乱、国家分裂,则货币混乱。1、战国: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铸币,如齐国的刀形币、赵国的铲形币、楚国的蚁鼻钱以及秦国的半两钱等。这是各诸侯国商业兴盛的表现,但货币不统一妨碍各诸侯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2、秦:规定圆形方孔钱作为通行全国的货币,后世历代都仿照秦钱样式。3.两汉:汉代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汉代的铜钱重量几经变化,至武帝铸五铢钱才稳定下来。王莽为掠夺财富发行大钱。4.三国:那时货币减少,布帛、谷物成为主要的流通手段。曹魏曾以法令形式废止铜钱,使用实物交易,以后行废不定。394\n5.隋:仍铸五铢钱,禁止使用前代大小不一的旧币,有利于贸易的发展。6.唐:唐初改革币制,唐高祖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新铸的“开元通宝”,成为唐朝通用的货币,后来发行量很大。唐以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7.北宋:大量流行金属货币,主要为铜钱,还有铁钱和白银。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由金属货币发展到纸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纸币的推广,减轻了商人携带金属货币的负担,有利于商品交换,反映了商业的高度发展。8.明:主币是纸钞,辅币是铜钱,禁止民间使用金银交易。到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主要货币,其特点是币值大,适应大宗和远途贸易,是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四、对外贸易的发展在古代,我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开拓了辽阔的疆域,而且对外贸易也很发达。古代的对外贸易促进了古代中国与世界经济交流,对人类生产发展和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1、汉代: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运到安息(现伊朗和两河流域),再从安息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东罗马帝国),丝绸之路形成。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越南的象牙。犀牛、玳瑁,珍珠等不断输往中国。张骞通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而至;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2、三国两晋南北朝:394\n我国与朝鲜半岛诸国、日本、中亚、西亚、南亚及地中海沿岸诸国,都有商业往来。番禺是最主要的外贸口岸。官府收入相当可观,以至"广州刺史但经城门一过,便得三千万"。3、唐朝:对外贸易繁荣唐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唐朝和朝鲜的贸易往来繁盛,朝鲜输入唐朝的有牛、马、麻、人参,唐朝输入朝鲜的有丝绸、茶叶、瓷器、药材、书籍等。中亚、波斯商人足迹遍及各地,它们把胡椒、波斯枣、药品、香料、珠宝等输入中国,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也源源不断运往波斯,并从那里运销西方。对外交通有陆路和海路;与朝鲜、波斯(伊朗)、大食(阿拉伯)贸易频繁。4、两宋:①北宋政府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和事务,征收商税。②南宋海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泉州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③南宋政府采取鼓励外商的政策,在一些港口设有番坊,有外商长期在此居住。同南宋通商的国家众多,以阿拉伯人最多。绍兴末年,广州、泉州两个市舶司岁收税高达200万,超过北宋一倍多。④中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等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地,输入商品以香料、珠宝为主。⑤辽、金与高丽通过使节贸易保持联系,并在边境设榷场,互通有无。日本、波斯、大食等国也同辽、金有贸易关系。主要对外贸易港口有泉州、广州、明州,对外贸易东达日本、朝鲜,西至非洲一些国家。④元朝:泉州是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经常停泊着数百艘海船,大量货物在此汇集和起运。394\n高丽的土特产人参、水獭和虎豹皮在我国内地受到欢迎,布在我国民间也很流行。我国的植棉、棉纺织和火药技术在此时传人高丽。⑤明朝:郑和下西洋与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贸易,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明朝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有广州、泉州、宁波、福州。⑥清朝: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地对外贸易,还几次下令实行海禁。在正当的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出现贸易顺差。影响:①中国出口商品数量少,对外贸易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额极小,难以促进工商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②由于长期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在世界潮流后面。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五个特点:①先陆路贸易,后海路贸易。唐朝以前以陆路交通为主,唐朝时海陆贸易并重,不但有东西陆路交通,而且已开通向东、向西的海路交通,宋元明清时,陆路贸易下降,海路贸易地位日渐上升。为什么从两宋时陆路贸易地位开始下降,而海路贸易地位却上升了呢?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是西北少数民族政权的阻隔,如西夏。其二,陆上丝路本身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陆上丝路位于我国西北,地处内陆,只能向西运输商品,而我国传统的外销商品如丝绸、瓷器、茶叶等的产地都在东南沿海。陆路西运,远离商品产区,既不经济,又不方便。何况对于环太平洋各国,陆上丝路无法到达。陆上丝路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要越过葱岭和戈壁沙漠,风沙弥漫,行程艰巨,又只能靠骆驼运输,运输量有限,而且时间久,运费高。其三,与当时主要外贸商品有关,汉代对外贸易中丝织品占很大比例,而两宋时期陶瓷制品比重很大,其易碎不适合于陆上长途运输。其四,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地位提高,尤以海运为主。其五,宋代航海业和造船业的发展,航海经验的积累。如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促进了航海业的发展。②外贸政策由开放到闭关。③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主,而以加强友好往来为主。394\n不管是陆路还是海路,带去的都是我国最精美的工艺品、丝绸和瓷器,虽然畅销,但有不少是相赠送的,返航时不仅带回货物,而且常常有外国使臣搭船来中国访问。④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西亚不少商人带来了西方宗教,中国科技也相继西传。⑤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不少波斯商人、阿拉伯商人在我国定居,长期与中国人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在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商路的六次演变:①秦汉时期,对外贸易主要以陆路为主。②隋唐时期,又开辟了海上商路,水、陆并进。③两宋时期,陆地商路中断,海外贸易发达。辽、夏、金政权将岁币西运。④元朝时期,水、陆两条商路并进。⑤明朝,海运发达,远达东非和红海。⑥清初,闭关锁国,只准广州一地接待外商。古代对外贸易的启示:对外开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民族的落后;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适应历史发展趋势者存,逆历史发展趋势而行者亡;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流的主流,说明我国古代人民是爱好和平、崇尚友好的人民。394\n五、交通运输业发展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有着发展水陆交通的优越条件,勤劳智慧的古代中国人不仅写下了陆路交通的悠久历史,而且开创了水路交通的光辉历程,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的劳动谱写出世界古代交通史上最壮丽的篇章。1、概况(古代交通事业发展的历程):(1)先秦时期我国古代交通初具规模,陆路修筑许多通行战车的道路,沿途设有驿站,水陆交通不仅利用黄河、长江天然水道,而且相继开凿了胥河、邗沟、鸿沟等人工运河。夏:交通工具有车、船、橇等。西周:交通比商朝进步,从都城镐京到全国有几条宽广的大道,路面平坦。(2)秦汉时期水陆交通形成全国网络秦统一中国后,颁布“车同轨”的法令,并建成遍及全国的驰道。秦朝史禄修建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起来。西汉开辟了“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向西一直到达欧洲的大秦。开辟了汉帝国和罗马帝国的海上航线。(3)隋唐时期,古代交通进入高峰时期,唐都长安成为国内外交通枢纽和中心,构成了以长安为中心的遍及全国的驿路系统。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和沟通海上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使水陆交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394\n隋朝时开通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南北经济交流起了很大作用。唐代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驿道,四通八达,商人的足迹遍及全国。交通要道上还有接待客商的私家店肆,备有"驿驴",供客商骑用。以运河、长江为主的水运也很方便,商船往来不绝。陆路从长安出发,向东可达朝鲜;向西经过敦煌,越过葱岭,可到印度、伊朗、阿拉伯各国;海路从登州、扬州出发,可达朝鲜、日本;从广州出发,可达马来半岛、印度、波斯湾。(4)宋元时期,古代交通进入鼎盛时期,宋朝将指南针应用到海船上,航海技术大大提高。元朝继续开挖运河。京杭运河全线通航。大都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交通中心。元朝:•陆路。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重新繁荣。由元大都启程往西,经过新疆,有三条路通往西方:一条往西北宜达俄罗斯和东欧各国;另两条分别经过撒马尔罕和阿富汗通往伊朗。 •海上交通:元朝还创办了规模空前的海运,从粮船从长江口的刘家港出发,经黄海、渤海可抵达直沽。由杭州东行,顺风七日可抵日本;自温州入海,二十五日可到占城。杭州、泉州、广州都是重要的对外航运港口。元朝在各个港口设市舶司,和各国通商互市。 •内河航运:元世祖时,为了解决大都的粮食运输问题,开凿了从山东东平到临清的会通河。后来又开凿了从通州到大都的通惠河,把原有的运河连接起来,漕运粮船可从杭州直达大都。元代的大运河从杭州启程,可直达大都的积水潭。(5)明清时期,我国古代交通由盛而衰。明代出现造船高蜂,郑和七下西洋,把我国古代航海活动推向顶峰。不久以后明清两朝相继实行了海禁,航海事业从此一蹶不振。明朝:郑和下西洋,江苏刘家港出发,到达中南半岛、孟加拉、印度、伊朗、阿拉伯等地,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2、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由陆路贸易为主逐渐转向海路贸易的原因?其一,我国北方战乱频繁,影响经济发展,更影响了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的对外贸易畅通。其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不断建立,影响了中西交往。394\n其三,宋代航海业和造船业的发展,航海经验的积累。如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促进了航海业的发展。其四,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地位提高,尤以海运为主。理论分析:一、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是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相适应的。在自然经济占支配地位的情况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处于从属地位,起着补充的作用。封建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自然经济渐趋瓦解。中国古代封建经济的主要形式是地主制经济,这是一种占主要地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这种经济形式下,地主把大多数土地分给农民,形成了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业生产。这种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靠血缘失系紧紧结合在一起,对于封建剥削和人口增长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巩固和稳定着中国封建制度。这种结合大大限制了手工业同农业的分离,使对生产力提高有重要意义的社会分工不能顺利实现,从而迟滞了中国社会发展。与这种地主制经济相适合,中国封建社会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权。此外,中国封建社会还存在着小自耕农的自然经济和小生产者的小商品经济,但它们不占主要地位。 商品经济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条件下产生的,存在于阶级社会各个阶段。在中国古代,它一直处于自然经济的附庸地位,主要为封建统治者服务。但到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创造了历史条件。一、浅析封建社会“两种经济”此消彼长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是封建社会自始至终存在的两种经济,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形成此消彼长的关系。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态,在经济学上称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者生产的目标是为了满足自我消费(这里的“自我”主要是指家长制的农民家庭,也包括封建庄园或封建领地、农民村社等),而不是为了交换。中国古时有副对联:“男耕女织,夫唱妇和”,正是这种自然经济结构的写照,故有的也称自然经济为耕织经济。自然经济具有闭塞性特征,易使人们产生狭隘和保守意识。商品经济是指生产者不是为自我消费,而是直接为了交换而生产的一种经济形态,是一种面向市场的经济。商品经济具有开放性和外向性的特点,要求买卖、借贷、雇佣都自由、平等,使人们具有民主意识,形成契约关系。商品经济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才占统治地位。所谓“两种经济此消彼长”,实质上是指商品经济逐步侵蚀自然经济,使人们需求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逐步依赖市场,而且依赖的程度或成分不断地加强和增加,而“自给自足”的程度或成分不断削弱和减少。中学历史课本是通过商品的发展和城市性质变化的历史对照描述来体现这种消长的。如我国的战国时期:“394\n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也兴盛起来。具体表现在:第一,商品种类繁多。北方的马匹,南方的象牙,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在中原的市场上都可以买到。第二,封建城市兴起。一些诸侯国的都城如临淄、邯郸、大梁、郢等,聚集了很多人口,商业很繁荣,发展成为新兴的封建城市。这些城市是封建地主阶级政权的中心,城市里有贵族的宫室,又有买卖的场所。”而到了明代:“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局面,这表现在:第一,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入市场,品种达200多种。第二,全国出现了30多座较大的城市。这些城市或为手工业生产中心,或为繁华的市场,或为对外贸易港口。第三,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到明朝后期,白银已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前面谈战国时期的商业,虽然没有对体现商业发达的货币这种交换手段的介绍,但在秦朝“统一货币”中已提到战国时期的各种铜币(注:我国商代晚期就出现了铜贝,这是人类史上最早的金属货币)。所以,战国时期的商业并非“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从课本描述两个时期商品经济状况的对照看,货币的发展与流通量增多;商品种类繁多,且奢侈品减少;体现一定专业化分工的城市出现,且不再依附封建地主阶级政权这个中心,而独立发展等,正是商品经济的“长”。商品经济发展,密切了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对市场依赖程度的增强,需求商品数量的增多等,正是自然经济的“消”。在封建社会里,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此消彼长,从时间上看是经历着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时期,即使从战国到明代,也长达2000年左右;从程度上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到明代中后期,才在“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的前提下,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从经济基础上看,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仅仅是处于“萌芽”的状态,作为一种与建经济基础并存的经济基础,处于弱势,因为封建生产关系顽强地阻止自然经济的“消”也就严重地阻碍着商品经济的“长”。但从历史发展的总的趋势看,商品经济是不断地侵蚀自然经济的,而且作为一种新的虽然是弱势的经济基础,它也逐步动摇着旧的上层建筑。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衰落,正是它的作用。它也决定着新的上层建筑的产生,如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的产生,反封建的文学艺术的出现,等等,这些又保护与促进商品经济的“长”。正如毛泽东指出:“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二、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 1.奴隶社会 商品经济在奴隶社会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不过这一时期的商业主要控制在官府手中,即所谓的“工商食官”,其发展水平也都很低下。如西周时期,在市场上,一束丝加一匹马可以换五个奴隶,这表明在奴隶社会里,以物易物是商品交换的一般模式,货币作为媒介还没有成为商品流通的主要形式。 2.战国、秦汉时期394\n 进入封建社会以后,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国内商业逐步繁荣起来。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格局被逐渐打破,商业出现前所未有的兴盛景象,如北方的马匹,南方的象牙,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等都汇集中原市场。由此可以看出,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具有几个突出特点:一是商品种类繁多,而且大都是贵族地主用的奢侈品(如马匹、象牙、鱼、皮革等),与人民日常生活没有多少联系。二是中原市场的形成,而且规模之大,辐射面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由于地域跨度较大,加上交通条件的限制,出现了一批懂经营之道,会投机的批发商,他们成为实力雄厚的富商大贾。三是封建城市兴起。如临淄、邯郸、大梁、郢等新兴的封建城市既是封建政治中心,又是商业中心,城市里有买卖的场所。与战国相比,秦汉时期国家政治统一、疆域辽阔,国内外商业贸易的发展具有更为有利的客观条件。如秦统一后,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西汉时期,政府开通“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运到安息,再从安息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等。但由于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秦朝以后至汉魏,国内商品经济是“戴着枷锁前进”。特别是东汉时期的庄园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着商业的发展。魏晋时期,由于战乱频仍,商品经济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即使在三国时期,出现蜀国的蜀锦行销魏、吴的现象,却也只是个别地方政权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壮大实力而进行的官方贸易。至于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这时更是处于长期的萧条之中。 3.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封建经济极度繁荣,商品经济也出现繁荣景象。隋朝时,洛阳居住着数万家富商,商业盛极一时。唐朝商业更为繁盛,主要表现为:①城市繁荣。长安是第一大城市,洛阳是第二大城市。城市中“坊”“市”分开,市区繁荣。②唐朝前期,政府对商业市场的设置地点和营业时间有严格的规定。一是市场不能随意设置,只能由官府在州县以上城市中固定的区域设置。已有的铺面也不得随意扩建。如唐中宗景龙元年(703年)的两次诏令:“景龙元年一月敕: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两京市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铺前更造偏铺。”二是对市场交易时间有严格规定,不准开办夜市。《唐六典•太府寺》中写道:“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同钟)三百声,而众以散。”③唐中期以后,商业日益发达,原有的市场旧规被冲破了不少,如唐代中后期突破了“日中为市”的传统,交易时间延长,出现了“夜市”。但统治者仍然企图禁绝,如唐文宗开成五年(850年)诏令:“京夜市,宜令禁断。”④对外贸易发达,政府注重并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如唐政府在广州设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市舶使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其主要职责是检查出入港的外商船舶,征收关税,收购政府专卖品等。那时,唐朝和朝鲜的贸易往来繁盛,朝鲜输入唐的有牛、马、麻、人参等,唐朝输入朝鲜的有丝绸、茶叶、瓷器、药材、书籍等。中亚、波斯商人足迹遍及各地,他们把胡椒、波斯枣、药品、香料、珠宝等输入中国,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也源源不断运往波斯,并从那里运销西方。⑤唐朝商品经济的发展集中体现在城市繁荣和对外贸易发达两大方面。前者主要体现在都城长安和洛阳,这是由于长安城是当时全国、亚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人口近百万,开放程度高,消费量大。后者主要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满足皇室和贵族官僚的需要。 4.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394\n 五代辽宋夏金元是我国封建社会又一次大分裂时期,也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五代十国时期,北方五个政权前后相继,战乱频仍,而十国同时并存,南方九国相对安定,经济得到一定程度发展。杭州、广州、成都等城市的商业都比较繁荣。有的地方割据政权如楚国,甚至以商业贸易收入作为主要财政来源。 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割据混战的局面后,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并体现出五个特点:第一,城市经济繁荣。东京是当时商业最繁荣的城市,城内店铺林立,热闹非凡。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反映出当时东京商业的繁华景象。第二,城市商业布局出现新变化,泥古的“坊”“市”界限已被打破,商业活动不再限制在特定区域,并且出现了“通晓不绝”的夜市及娱乐场所“瓦肆”。第三,市场活跃,出现新型货币。北宋市场上除了流通着大量金属货币外,还出现了纸币——交子和会子。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第四,设置边贸市场。北宋在边境的雄州、霸州等地设置榷场,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牲畜。这种边境贸易,既是当时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新形式,也是当时民族关系的突出反映。第五,农业商品的品种构成发生很大变化。如商品粮(以稻米为主)的上市量超过前代;农副产品(包括茶)和手工业原料(如丝和丝织品)大量进入市场。与北宋相比,南宋商品经济突出表现在海外贸易的发达上,不仅出现一些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如泉州、广州和明州,而且对外贸易范围东达日本、朝鲜,西至非洲一些国家。由于政府从海外贸易的发展中获利丰厚,因而对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市舶司提举官人选非常重视。 元朝商品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元朝首都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不仅国内从海道、运河和陆路有大量商品进入大都,而且来自亚洲其他地区和东欧、非洲海岸的商队和使节也络绎不绝。第二,海外贸易发达。元代是我国海外贸易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元代海外经济联系之广,进出口货物品种及数量之多,都是空前的。史书所载,宋代与中国通商的国家和地区不下五六十个,到了元代增至近百个。其中包括今菲律宾诸岛、印度支那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各岛屿;印度半岛及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各岛及沿海地区以及朝鲜和日本。元人控制了中国与印度之间的海上交通,在印度洋上的航运大大超过宋代。元代首次出现了“东洋”、“西洋”的称谓,一些前所未有的海外地名也初见于元代文献,如红海要冲亚丁港、非洲的桑给巴尔、摩加迪沙等。在中国沿海,中外商船频繁进出于泉州、广州及江浙各海港,泉州是元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经常停泊着数百艘海船,大量货物在此汇集和起运。 5.明清时期394\n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这一时代特征反映在经济上,就是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明朝商品经济的活跃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入市场成为商品,品种达200多种。二是出现一批专业性的工商业城市。全国有30多座较大的工商业城市,这些城市或为手工业生产中心,或为繁华的市场,或为对外贸易港口。三是明朝前期对外贸易发达。郑和率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和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贸易,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扩大了我国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明朝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有广州、泉州、宁波、福州。在发展海外贸易的同时,明政府还在与鞑靼的边境开设互市,双方交换各自所需的物品。鞑靼首领俺答汗修建呼和浩特城,很快发展为蒙古地区与内地贸易的商业城市。四是明朝后期,白银已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五是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一些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是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生事物,但是由于自然经济的抵制和封建统治的限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极为缓慢。清朝时期,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几次下令禁止海外贸易,这使商品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失去了有限的海外市场,资本主义萌芽始终无法冲破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三、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评价 在封建社会的不同时期,商品经济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起着不同的作用,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封建社会初期,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封建统治的加强。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中很大一部分人就来自于拥有雄厚资产的商人。一些商业繁荣的城市,成为封建政权的中心,如临淄、邯郸、大梁、郢等。封建社会中期,商品经济发展,有利封建政权的巩固,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如隋、唐、北宋的都城洛阳、长安、开封都是当时的商业中心。商业税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步增大。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经济上瓦解着封建制度,政治上动摇着封建统治秩序,思想上冲击着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导致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黄宗羲作为民主思想的代表,猛烈抨击君主专制,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专题二十三:三农问题三农指农业、农民、农村。农业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指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指小城镇建设;394\n【知识范围】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概况、原因、影响及土地制度、赋役制度;世界各国的农业政策内容、背景及影响,如英国的圈地运动和拍卖贵族土地、法国大革命时的农业政策、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美国内战、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征集制、新经济政策中的粮食税、农业集体化中的非常措施、赫鲁晓夫改革中的农业政策、罗斯福新政的中农业政策、拉美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等;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各个派采取的有关农业的措施如《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土地改革等;建国后农业措施及农业成就等;农民包括我国古代赋税制度改革、近现农民生产和革命积极性的调动等;小城镇建设包括世界历史城市化进程(原因和影响);我国城市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其中包括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问题1、农村和农民问题最主要的矛盾在哪呢?一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矛盾、小农经济高度分散的生产方式与统一大市场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农业现代化步履艰难。这是最核心的问题农业装备水平、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都很低。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顺利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大量的农业劳动力长期被束缚在有限的耕地上,使我国农业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尖锐,这必然造成资源分散,加剧了农业小规模生产与日趋统一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大量的活劳动投入,必然延长农业物质技术装备过程,对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改造传统农业非常不利。二是农副产品市场需求制约全面形成,增产不增收的矛盾趋于突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三是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放慢,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明显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摩擦加剧。之所以出现这么尖锐的问题,一个原因是我们的城市化过程滞后了。这种控制是跟计划经济相匹配的,也是实行苏联式计划经济的必然结果。我国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增长模式,走了一条有别于一般国家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加上严格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人为地压抑了城市化进程。2、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的冲击可能很大;3、城市化的作用:(1)推进城市化进程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造成严重缺水、水质污染、热岛效应增强,传染病易于蔓延,居民的健康水准下降,自然灾害损失上升,人类为城市的经济发展付出巨大的环境代价。(2)加快城市化进程,是促进我国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举措。开辟工业品市场;(3)加速城市化,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首要前提。(4)加速城市化进程,是培育知识经济的基础环节。4、现代我国的城城市化进程:394\n1949至1978年30年间,中国走的是重工业化道路,采取的是以农补工的形式。这使当时的农村不仅要承担对工业化的投入,而且还要负责供应城市人口生活。因此,政府尽可能地把城市人口下放到农村以减轻城市负荷,并通过户籍管理限制城市移民。(1)我国近代设市的建制源于清代。分布特点,及原因(2)改革开放对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创造了空前的机遇。1979~1993年间,国民生产总值(GNP)年均增长率高达9.3%。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一产业由28.4%下降至21.2%,第二产业由48.6%上升为51.8%,第三产业由23%上升至27%。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非农产业比重的提高,强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1985~1993年,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乡镇企业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8.8%上升至44.5%;从业人数由6979万增到12345万人,年均递增7.4%,从而促进了小城镇的繁荣和众多新城市的诞生。90年代以来,沿海、沿江、沿边城市相继批准对外开放,大力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建设引入市场运行机制,尤其是城市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和房地产业的经营,促进了城市建设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注意中国古代城发展特别是封建城市的发展、中国古代都城市及迁都的史实;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参见《中史参》2002第4期p95、城市化的模式: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的主旋律,中国向城市化的迈进究竟是选择大城市模式,还是选择中小城市模式。在欧洲,特别是中部欧洲,如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等产业革命的先发国家走的便是中小城市的发展模式,而工业化的后发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在城市化进程中往往倾向于走大城市模式。394\n美国城市化的进程基本上是伴随着美国历史的发展和现代化历程。19世纪末,美国农业技术革命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不仅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必要的食品,而且还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美国在19世纪末完成工业革命,到20世纪20年代完成城市化进程。工业化时期,电力、炼钢等新技术的运用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为大规模的城市化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大工业还创造了全国性的交通网络,城市沿着这些交通线从港口向内陆腹地推进。6、关于税费改革的问题:休养生息,减轻农民负担;7、中国古代以农立国的思想与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如推广生产技术、兴修水利、掌握农时、分配土地,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农民对土地的占有权,督促和鼓励农民努力生产等。中国古代国家十分重视对农业的管理,如隋唐以来的户部一直作为管理财政和农政的重要机构而存留。与此同时国家在经济政策上一直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即保证经济政策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面倾斜。统治者为什么重视农业?因为农业的发展:(1)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其规律为:农业发展→立民之欲→安定民生→稳固统治;或者:农业发展→治民→治国。(2)农业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源泉,又是国富力强的标志。(3)农业的发展,也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4)农业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如西汉武帝用兵匈奴,如没有西汉前期农业的发展,钱粮的充足是不可想象的。我国很早就开辟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扩大耕地面积这样两条发展农业的途径。后来又开辟了以复种技术争取全年总产量增加的第三条途径。这是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上的主要特色。8、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代,最早由李悝在魏国的改革内容中有所体现,随后商鞍在秦国的变法中将重农抑商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以后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将其作为治国的典范。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商软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西汉初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汉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在这时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并在重农抑商政策思想的指导下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这样就失去了其产生之初的进步性。9、⑴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开始有了原始农业。⑵夏朝开始掌握原始灌溉技术。⑶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394\n10、中国古代的垦荒:中国古代自远古到西周,耕垦的区域限于中原与关中部分地区,进入东周后,由于人口的增多,土地私有制的萌芽、产生和确立,以及增强国力的需要,开发土地资源的要求大为增强。在政府的组织和鼓励下,中原荒地大力减少,垦田迅速向边远地区扩张,如秦始皇曾迁内地人民到珠江流域和河套一带垦荒。汉武帝在西域屯田。三国时期曹魏组织农民和士兵屯田。西晋和北魏、隋唐,先后实行占田制、均田制,将大量空荒土地分给农民开垦种植,同时又实行屯田,促进了土地的开发和农业的发展。隋唐以后历代王朝也都重视动员和组织人民开发利用土地,如明初,太祖皇帝鼓励垦荒,减免赋税,实行屯田。清初以督垦荒地的成绩,作为对地方官吏奖惩的标准。中国古代国家重视人、地这两个农业生产力主要因素的增长,是社会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得以发展,甚至出现繁荣局面的决定性条件。`但盲目垦荒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如历史上黄河流域本是一个宜农宜牧的地区,到处是青山绿水。所以,黄河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但是,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砍伐森林,毁坏草原,年复一年,严重破坏了黄河流域的生态平衡,使昔日的肥田沃土,逐步变成了今天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再如明末以来长江上游高产旱地作物的引进、人口膨胀、山地陡坡垦殖形成一个怪圈,使森林大量耗损造成水土流失的不可避免性。【思路拓展】1、中国自古代以来就重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归纳唐、宋、清、民国、新中国四个阶段农业发展的情况,分析其原因;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曲辕犁和简车的发明和使用;兴修许多水利工程,开垦荒地,粮食和人口大量增加;唐中期以后实行两税法,两税法——时间、提出者、内容、特点、在赋税史上的地位。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每年分夏秋两季收税。这改变了以往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唐朝时,统治者吸取隋亡的经验教训,调整统治政策,推行有利经济发展的措施如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等。杜甫诗中“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说明唐朝稻米产量高、质量好。唐朝从波斯引入胡椒、波期枣等第一、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证。第二、对外交往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经济生活。宋: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修水利。王安石变法实行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规定官僚地主也要纳代役钱,限制了官吏地主的特权。清查隐瞒土地,使官僚地主不能逃税。政府积极推广占城稻至江浙和淮河流域。在全国范围调剂农作物品种,粟麦菽豆在江南大量种植,江北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播到北方。茶树栽培进一步扩大。棉花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南宋,棉花种植从广东福建推广到江淮流域。南宋时,稻米是南方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广,产量高。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稻米产量在全国占重要地位。水田(增加,产量进一步提高)394\n北宋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后周周世宗的改革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为此宋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②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结束,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③北宋政府重视经济的发展,如宋太祖将四川200丝织工匠迁到东京、政府推广占城稻等。④北宋与辽、夏的议和,维持了较为长久的和平局面。这有利于各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也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⑤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南宋经济发展的原因:①五代十国时期和北宋时期,南方经济都行到了发展。北宋末年,此方战祸多,大批农民南迁,南方相对安定,这些成为南宁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②北方义军和岳飞,韩世忠等人的抗金斗争,阻止了金军的南下,使南方免了战机;③南宋与金的议和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南迁的农民和南方各族人民一起,在和平和条件下,辛勤劳动,发展了南宋经济。清:清初,鼓励垦荒;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把丁田税合一,废除了人头税,表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放松了。晚清,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加速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双重压榨下,农民大量破产;民国:抗日战争时期,在沦陷区,日本商国主义1、强占耕地2、低价收购农产品;在国统区四大家族采取“粮食征购”、“征错”等手段,加重对农民的剥削;根据地,农业获得较快的发展,革命根据地把农业生产放在第一位,开展互助合作,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农业生产发展了;(属于新民主主义经济)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其抗日和生产和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段一致抗日;解放区,1947年制订《中国土地法大纲》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路线。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把大量财富用于战场,加强对人民盘剥——苟捐杂税,滥发纸币,大搞通货膨胀,造成工商业倒闭,农业下降,国统区经济频于崩溃。394\n新中国:虽有曲折但总体迅速发展建国后农村经济的四次调整:(1)1950年到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发展开辟了道路。人民政府开始有步骤地发展国民经济,在农村①政府切实保护农民土地所有权,允许农民自由经营、自由处理;②引导农民组织互助合作,促进生产;③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增强农业抗灾能力,发展生产。(2)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个体农业的改造采取了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的方式引导农业走合作化道路。之所以如此,也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中国是个农业国,自然经济长期存在和发展造成了占绝对优势的个体经济。历史的经验表明,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必须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采取稳妥的步骤。为此,党的政府采取了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方针,即继续保留农民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通过合作生产的方式,建立集体所有制经济,逐步进行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个做法一方面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改变了个体经济的分散性和落后性,另一方面也能够得到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支持,从而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为工业化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3)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4)1978年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了土地公有制,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世界各国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这些措施大致可分为几类,请分门别类举例说明这些措施的历史意义;把土地分给农民,保证农民的劳动时间,减轻赋税,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英394\n法俄美日中国:3、中法两国都曾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在近代史上针对三农问题,两国各采取了哪些措施,比较近代中国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政府的三农政策的异同点;法国大革命时期,没收教会和逃亡贵族财产,取消关卡,规定一切公民和财产都应纳税,这使得大批属于封建贵族和教会的土地,都转移到资产阶级手中;吉伦特派统治时期,颁布新的土地法,进一步改造封建土地制度。在农村中按户分配公有土地,无偿废除“没有领主的土地”上的一切封建权利。君主立宪派雅各宾派专政摧毁封建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拿破仑当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巩固了大革命已经取得的各项成果;从资本原始积累方面来说,法国对农民的土地剥夺主要不是通过大规模圈地的暴力方式,而是通过租税盘剥;法国农业中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优势,这影响了雇佣劳动力的来源,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在法国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法国是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农民的贫困和农业经营的落后,造成农业生产技术的落后和国内市场的狭窄;太平天国运动、民生主义;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步伐加快。世界各国为加快城市化进程各采取了哪些措施,分析1978年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巩固练习:394\n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史记•商君列传》: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材料二《战国策•秦策》:(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人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王,大王更为臣也。”(1)根据材料一,归纳指出商鞅变法的内容。(2)简要评论材料一中商鞅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3)指出材料二对商鞅变法所持的态度及其所说明的问题。2、1958~1961年出现了我国粮食生产的第一次大倒退,粮食总产量比1951年的1.437亿吨还少了0.2亿吨。从社会因素分析我国粮食生产的第一次大倒退的原因。1978年后,农村实行了何种改革?3、20世纪以来,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有扩大趋势,而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则相对缩小,分析上述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4、“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是古人对成都附近的水利工程的作用的高度评价。唐宋时期,成都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中心,明朝时候,成都地区则是我国著名的市场。5、大跃进时期的大炼钢铁造成直接后果是①浪费了自然资源②破坏了产业结构③激化了社会矛盾④破坏了生态环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人民日报》1957年11月13日社论提出:“湖北省红安县土质贫瘠,生产条件不好,今年平均亩产也达到843公斤,比1952年增长一倍以上……当时中央发展农业道路探索的目的和措施是什么?7、“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农业……其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来精耕细作。……394\n(1)请根据材料和所学历史知识,简要概括中国水稻种植的发展历史。(2)历史上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请简要说明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明初的农业政策的共同点及实质。(3)中国历史上,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办法是扩大耕地面积,今天这种方法是否可行?为什么?8、材料一:汉景帝下诏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农,……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摘自《汉书》材料二(太宗)谓诗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摘自《贞观政要》卷八(1)促使汉唐统治者推行重农政策的直接原因是A征收赋税B农民起义推翻前朝的教训C阶级矛盾尖锐D两朝皇帝都是农民起义领袖(2)汉朝休养生息政策的提出者是A汉武帝B汉高祖C汉文帝D汉景帝(3)下列各级农作物和经济林木,原产于中国的是A谷子、大豆、桑、茶树B水稻、大豆、玉米、茶树C水稻、谷子、小麦、桑D水稻、大豆、棉花、谷子(4)上述三段材料反映了什么思想?9、中国的服装史可以上溯至山顶洞人时期,距今已有18000年的历史。山顶洞人利用骨针将兽皮缝制成衣服,可以避丑御寒;半坡氏族开始种植麻,他们纺麻织布;传说黄帝的妻子螺祖教人们养蚕缫丝。西汉时,中国的丝织业非常发达,质地精美。公元前73年,古罗马执政官恺撒穿着中国的丝绸出现在元老院,引起轰动。南宋时,棉花在中国开始引种,明朝时,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394\n.专题二十四:杰出帝王将相的政绩与评价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君主。他们在位期间,励精图治、知人善任、改革弊政、及时调整统治政策。他们顺应了历史潮流,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古代社会的进步。一、列举帝王将相的政绩1、秦始皇:灭六国,成统一,建秦朝;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焚书坑儒,实行暴政。2、汉高祖:起兵灭秦,建立西汉;与民休息,经济发展,和亲匈奴,友好边关,改善民族关系;分封诸王,影响集权。3、汉武帝:394\n(1)政治方面:改革官制,加强皇权;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2)军事方面:派卫青、霍去病出兵匈奴,大胜而还;派张骞出使西域。进军西南夷和南越,在西南设郡县。(3)经济方面:改革币制,发行五铢钱;盐铁官营,实行国家垄断;开凿六输渠、白渠,治理黄河,保证农业生产。(4)对外关系: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曾多次派人赴汉,晋见汉武帝;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5)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崇儒学,提倡大一统。(6)文化方面:制订"大初历";创建中央大学与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确立起中国封建官学制度;出现大思想家董仲舒、大史学家司马迁、汉赋作家司马相如等。394\n4、文帝、景帝;减轻田祖;企倡节俭,减轻刑罚,形成盛世。5、光武帝:参加农民起义,建立东汉;实行宽舒政策,提倡节俭,减轻赋税,释放奴婢,整顿吏治,形成光武中兴局面;日本倭奴国王派使来汉,光武赐之金印。6、汉明帝:王景治黄,派人去西域求佛法。7、曹操:善于用人,拥立汉献帝,实行屯田,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后,在北方重视农业。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8、诸葛亮:394\n向刘备献"隆中对策"。运筹指挥赤壁之战。助刘备取得荆州、益州。在蜀汉实行减轻赋税,奖励农耕的政策。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加速西南地区开发。多次进行北伐;封建社会为相的典范。9、唐太宗:在唐朝建立和统一的过程中,功劳最大。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取帝位。即位后善于总结隋亡教训,知人善任,勇于纳谏;调整统治政策,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发展封建经济,巩固中央集权。加强和密切同少数民族的关系,设安西都护府,派文成公主人藏。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外派人去天竺学习制糖法,多次接待来华的日本遣唐使,玄奘西游促进中印文化交流。在位时期社会秩序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形成"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10、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位奖励农业,重用人才,促进唐朝经济继续发展;394\n设北庭都护府,巩固西北边疆。11、唐玄宗:唐玄宗前期重用贤臣,励精图治,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但他在位的后期,沉湎酒色,荒淫无度,重用奸臣,政治腐败,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由此转衰。所以说,唐玄宗是一位功过都很突出的历史人物:(1)唐玄宗统治前期,重视地方官的人选,曾亲自考核县令,把不合格的人斥退。任用有才干、能负责、敢进谏的姚崇、宋王景做宰相,因此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2)他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封粟末的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设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封南诏的皮罗阁为云南王,封回纥的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3)改革军事制度,改府兵制为募兵制。(4)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政事,还重用奸诈的李林甫、杨国忠,政治十分腐败,以致酿成安史之乱。持续8年的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使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人民流离失所,使唐朝由盛转衰。(5)唐玄宗为唐的高度繁荣起过重大作用,但他晚年也给唐朝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他是一位功过都很突出的重要历史人物。12、元世祖:建立元朝,实现大统一;调整统治政策:把农业生产的好坏,作为评定地方官政绩优劣的依据,中央设立负责农业和水利的大司农司;向全国颁发《农桑辑要》书,指导农业生产。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之内;民族大迁徙,形成民族融合新高潮。394\n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控制,对后世影响深远。发展内河航运和海运,开凿会通渠和通惠渠。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丝绸之路重新繁荣,马可•波罗来华,泉州成为最大外贸港口。实行民族歧视和分化政策。13、明太祖:参加红巾军起义,建立明朝。北伐灭元,实现统一。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和厂卫特务;实行八股取士,兴文字狱,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农业生产,奖励垦荒,实行屯田,清丈田亩,兴修水利,推广植棉,改革工匠服役制度。14、明成祖: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营建北京,迁都北平,改元永乐。设置奴儿干都司。派郑和出使西洋。15、康熙:(1)康熙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2)康熙帝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我国的疆域有功。394\n1683年,康熙帝派军队进入台湾。第二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两次派兵打败了侵占我国雅克萨城的沙俄军队。1689年,与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东段的边界,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康熙帝于1690年和1696年曾亲自带兵大败准噶尔贵族噶尔丹的军队于乌兰布通和昭莫多,挫败了沙俄利用准噶尔贵族分裂我国西北领土的阴谋。从此,清朝重新控制了漠北蒙古,进而控制天山南北。康熙帝赐予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班禅以“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还规定了以后历世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册封的制度,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3)康熙帝在位时调整统治政策:实行"更名田",1669年,康熙帝宣布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从康熙帝统治中期起,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和发展起来。固定丁数。(4)康熙帝大兴文字狱,严酷压制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戴名世著《南山集》,书里叙述明末清初的抗清事实,触怒了康熙帝。清政府杀掉戴名世,被株连的多达几百人。在清政府的文化专制主义统治下,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16、雍正:清朝入关后的第三代皇帝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对生产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设立军机处,进一步加强了皇权;大兴文字狱;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17、乾隆:清朝入关后的第四代皇帝他在位时镇压了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接待安置了万里归来的土尔扈特部,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贡献。到乾隆帝统治晚期,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清朝由极盛而开始转向衰落。394\n二、如何评价杰出帝王评价历史人物要全面、系统、辩证,要看其主流。因此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1)清除英雄史观,树立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促进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任何夸大个人的决定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如陈寿《三国志》中桥玄曾这样评述曹操:"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广这里陈寿就片面夸大了曹操个人的作用。但也要充分肯定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2)树立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标准,那就是以对于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去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这是一个科学标准,它和任何形式的阶级偏见划清了界限。例如封建史家总是带着仇恨的心理去评价农民起义,说他们是"盗"、"贼"等。还有以往的旧史家,评价历史人物,总是过分看重个人的天赋、性格、意志、品质等对于历史人物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结局的影响,这当然也是不科学的。(3)具体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环境,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坚持历史的观点;不是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任何伟大的历史人物,归根结底总是时代的产儿,总和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相联系,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去评价历史人物,不是苛求于古人,就是把古人现代化。因此我们评价历史人物的地位时,首先要具体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例如评价秦始皇,离开当时的历史条件,我们看到的似乎仅仅是"好大喜功"、"暴虐无道"。可是只要我们面对历史事实,具体分析当时的时代要求,就会看到封建制代替奴隶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代替分封制、政治经济统一代替诸侯战乱纷争的历史要求,为秦始皇提供了施展雄才大略的历史舞台,为他一系列好大喜功的作为提供了历史依据,历史肯定了他顺应历史发展所迈出的步伐。(4)具体分析历史人物的功过。394\n评价历史人物常遇到功和过的问题,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这都要作具体的分析。在封建社会中,一些帝王将相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顺应历史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但是由于阶级地位所决定,又有压迫奴役本民族或异民族劳动人民的一面。只讲一面,功过不分,失之片面,如果功过不分,一团漆黑,那更武断。正确的方法是分析当时的社会矛盾,找出社会发展的趋向,分析历史人物的言行对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对历史发展所起的客观作用,并以此去判断他究竟是功绩占主流还是过失占主流。(5)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坚持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6)注意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练习:1、刘邦和刘秀的主要历史活动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这道题应该从都参加过农民起义,都开创了一个朝代,都调整过统治政策,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三方面去分析。这道题的答案如下:⑴刘邦和刘秀都参加过农民起义。①刘邦参加反秦农民起义,率军进入咸阳,灭秦。②刘秀参加王莽末年的农民起义。⑵刘邦和刘秀都是一个重要朝代的开国皇帝。①刘邦打败项羽,建立西汉,史称刘邦为汉高祖。②刘秀吞并农民起义队伍,又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建立东汉,史称刘秀为汉光武帝。⑶刘邦和刘秀都调整统治政策,减轻人民负担。394\n①刘邦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让士兵复员生产,免除若干年徭役;让战争期间逃亡的人回家,恢复原有的田宅;把因饥饿卖身为奴的人释放为平民;减轻田租,规定十五税一。这些措施对建立新的封建统治秩序和恢复经济起了重要作用。②刘秀下达释放奴婢命令;减轻田租,实行三十税一;废除王莽时的苛捐杂税;整顿吏治,惩处贪官酷吏;提倡节俭。结果出现光武中兴局面专题二十五:列强侵华史(1840~1953)一、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归纳列强侵华手段多种多样。(一)军事侵略——发动侵华战争和制造军事侵华事变:掌握:每次战争的起止时间及标志、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等。1、发动战争①鸦片战争(1840.6-1842.8):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③19世纪70年代侵略中国边疆,制造边疆新危机。如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日侵略台湾,沙俄侵略新疆,英国进犯滇藏。④中法战争(1883.12-1885.4):中国的西南门户被打开⑤甲午中日战争(1894.7-1895.4):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⑦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1937.7-1945.8):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⑧美国发动朝鲜战争394\n日本侵华战争1、侵略东北:9.18,不抵抗;满洲国-殖民地。12.8,上海,19路军。攘外安内2、侵略华北:“华北事变”-矛盾上升;华北五省自治-殖民地3、抗日运动:义勇军,抗日联军;冯玉祥、蔡廷楷;12.9运动;西安事变4、全面侵略:7.7全面抗战;8.13上海;四大会战,平型关、台儿庄;大屠杀;5、战略相持:改变战略;汪精卫;枣宜会战,豫湘桂战役6、殖民统治:经济掠夺-以战养战;奴化教育-民族同化;治安强化,清乡7、国民政府:五届五中,反共高潮,皖南事变;独裁统治,经济掠夺8、抗战胜利:百团大战;扫荡;局部反攻;大反攻、日本投降。2、制造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一.二八事变”,1935年“华北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二)政治侵略:394\n1、强签不平等条约:掌握各条约内容及危害并能根据各条约内容进行归纳分类,如涉及割地、涉及通商口岸、涉及赔款、涉及关税和贸易、涉及传教的条约分别有哪些。1)各时期列强强迫中国签定的条约(1)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中俄《爱珲条约》、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订条约》及以后的五个议定书、(3)中法战争:《中法新约》(4)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中俄密约》(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善后借款合同》、“二十一条”(6)一•二八事变:《淞沪停战协定》(7)华北事变:《何梅协定》(8)解放战争时期:394\n《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约国条约名称签订时间条约主要内容中英《南京条约》1842、8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各通商口岸派驻领事;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货物进出中国海关,关税税率须由两国协议。中英《五品通商章程》《虎门条约》1843、71843、10英商货物进出中国海关,只抽5%的关税;英国享受“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允许英国人在各口岸租地造屋,这一特权后来发展成为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建立“租界”中美《望厦条约》1844、7美国取得《南京条约》中除割地赔款以外的所有特权,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美国商船可以出入通商口岸等特权。中法《黄埔条约》1844、10法国除取得英/美所取得的一切特权外,还得到允许在各通商口岸建造教堂的特权。中俄《瑷珲条约》1858、5俄国割去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并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394\n1858、6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增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镇江、南京、九江、汉口为通商口岸外国传教士可以在内地游历、经商;外国商船和军舰以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中国向英国赔偿白银400万两,向法国赔偿白银200万两`中英中法《北京条约》1860、10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向英、法的赔款增至800万两。中俄《北京条约》1860、11把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强行划归俄国;规定中国西部边界的走向。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11俄国强行割占中国西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中俄《中俄改订条约》(又称《伊犁条约》)1881、2俄国通过这个条约以及以后的五个勘界议定书,又割占了中国西部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1892年又强占我国帕米尔地区萨雷勒岭以西2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中法《中法新约》1885、6清政府同意在云南和广西省的中越边界开埠通商;中国任用法国人修筑铁路。中日《马关条约》1895、4中国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中俄《中俄密约》1896、6俄国取得在中国黑龙江、吉林两省建筑直达海参崴铁路的权利;后来又进一步取得中东铁路沿线的行政权、运兵权、采矿权。中英美俄德日法意奥比荷西《辛丑条约》1901、9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天津及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重要地区;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由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2)各个列强签定的条约394\n(1)英国:《南京条约》(1842.8)、《南京条约》附件(1843)、《天津条约》(1858.6)、《北京条约》(1860.10)、《辛丑条约》(1901)(2)法国:《黄埔条约》(1844年)、《天津条约》(1858.6)、《北京条约》(1860.10)、《中法新约》(1885.6)《辛丑条约》(1901年)(3)美国:《望厦条约》(1844年)、《天津条约》(1858.6)、《辛丑条约》(1901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1946)(4)日本:《马关条约》(1895.4)、《辛丑条约》(1901)、《二十一条》(1915年)、《淞沪停战争协定》(1932.5)、《何梅协定》(1935年)(5)沙俄:《爱珲条约》(1858)、《天津条约》(1858)、《北京条约》(1860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中俄改订条约》(1881)、《中俄密约》(1896)、《辛丑条约》(1901)、《俄蒙协约》(1912)3)近代不平等条约的类型:(1)割地类条约。如中英《南京条约》《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改定条约》及五个勘界议定书;中日《马关条约》等。其中俄国占有我国领土最多。(2)赔款类条约。如中英《南京条约》;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赔款额呈上升趋势(3)开埠通商类条约。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等。趋势是由地而北,由沿海到内地(4)侵犯中国关税和贸易主权的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5)涉及传教的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其他条约还有《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俄声明文件》、《二十一条》、《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394\n(6)攫取特权类条约:如《南京条约》附件,英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及永久居住的特权;《望厦条约》,美国取得兵船到通商口岸“巡查贸易”特权,美国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的特权等;《黄埔条约》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中俄密约》中规定俄国取得修筑中东铁路的特权,并攫取了铁路沿线的行政权、采矿权和减免商税的特权;日本通过《二十一条》攫取了大量特权;《凇沪停战协定》日军取得“可暂扎驻”上海的特权;《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攫取了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各方面的特权。4)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形成过程 鸦片战争之后在中国存在的条约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条约关系。表面上看,这些条约具备了国际法的各项要素和细节要求。实际上它违背了近代国际法的本质要求——签约国双方或各方的平等关系。在近代,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成为列强干预和控制中国的最重要手段之一。这些条约渗透到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司法、文化等各个方面,从而形成一种庞大体系。我们把它称为不平等条约体系。这个不平等条约体系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1842~1860年为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南京条约》的签订开始了这个体系的形成过程;该约又与《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一起构成了不平等条约体系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三块奠基石。通过这三个条约,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英法美三国从中国获得了如下权利:霸占中国领土权、五口通商权、协定关税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华传教权、口岸租地权。这些权利构成了外国在华特权的最基本的方面,尔后所有不平等条约规定的种种特权不过是上述权利的延续、派生和补充。鸦片战争结束后14年,英法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场战争后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1858年的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中俄《爱珲条约》;1860年的中英、中美、中法、中俄《北京条约》。列强从中又取得了一些新的条约特权:大块割取中国领土权(沙俄割占了近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英国割去了九龙司);增开商埠权(增开南京、汉口等11个商埠,使条约口岸从沿海向长江流域扩展);公使驻京权;外国军舰在中国领水巡逻权;鸦片贸易合法权;外国公使在内地租屋买地权;贩卖华工权等。(2)1860~1919年为扩大期。394\n在这个时期,除英法美俄等国外,又有更多的国家跻身于这个体系之中,总数达20多个国家。扩大期的60年中又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小的阶段。A.19世纪60~90年代是第一个小阶段,在这30年中,中外关系相对平静,除了1884~1885年爆发的中法战争外,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中外战事。因此这一时期没有出现影响全局的条约,但“局部性”的条约却层出叠起,如《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法新约》等。B.从甲午中日战争开始步入第二个小阶段,这一时期中日签订的《马关条约》是一个空前的屈辱和约,它给中国带来了领土的大割让(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辽东半岛后经俄、德、法三国干涉赎回);外交的大失败(一直作为中国屏障的朝鲜成为日本的“保护国”);财政和大出血(中国对日赔款2亿两白银,后又加上3千万两“赎辽费”);主权的大出让(沙市、重庆、苏州、杭州成为新辟的口岸);经济的大损失(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办工厂,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还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仅在1898年3月到6月的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列强便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把中国约一半省区相继划分成各自的势力范围。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是对中国危害最严重的一个条约,列强通过这纸条约得以实现了对中国的野蛮的政治奴役、经济掠夺、军事监督和文化侵略。这个条约使中国的主权严重丧失,经济上帝国主义的残酷勒索使中国的经济几近崩溃,军事上中国的国防能力遭到全面限制,思想文化上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意识遭到摧残扼制。这个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成果。袁为满足自己称帝的野心,不惜以整个国家为代价,接受了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3)1919~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不平等条约体系在中国存续的第三个时期,即修订期。这一时期有两个特点:一是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基础开始动摇,列强被迫修订这个体系的若干内容,开始部分放弃在华的条约特权。二是这个时期的不平等条约体系虽然发生了动摇,却没有被摧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中国受不平等条约体系束缚压迫的局面没有彻底改观。甚而,不平等条约体系在20世纪30~40年代又两度得到加强。一次加强是伴随着日本对中国的全面侵略而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政府同中国的傀儡政权——“满洲国”政府、汪伪政府等签订了一系列企图变中国为日本独占殖民地的条约。“七七”事变前,国民党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也同日本签订了一系列妥协投降的条约。第二次加强是伴随着美国对中国侵略的加深而来的,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支持蒋打内战,美蒋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空前出卖国家主权。但历史进步的潮流不可阻挡,条约体系的两度强化并不能改变其在中国日益缩小的命运。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其第55条宣布:“对于国民党政府所订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它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待过去所签订的条约的严正立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了旧条约体系的瓦解,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的新条约时代的开始。5)对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几点认识:①394\n近代不平等条约大都是外来资本主义国家强迫清政府或当时的反动政权签订的,多是在侵略战争之后,是发动侵略战争的结果。对中国来说都是带有屈辱性的,是民族耻辱的象征。也有少数条约是因为当时的反动统治者出于某种政治需要,对外来侵略者进行妥协或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结果。如“二十一条”、《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②近代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是巨大的,它将列强的侵略要求合法化,成为列强向中国掠夺领土、勒索赔款、攫取特权的合法依据。③不平等条约的掠夺性和奴役性的条款,导致中国国际地位的下降,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标志。2、侵犯中国主权:掌握:每种主权最早被破坏的标志性事件及各种表现。(1)割占领土英国割占香港,俄国割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日本割占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2)开辟租界。列强在上海等通商口岸开辟租界,夺取那里的政、法、警主权。(3)控制关税。 严重破坏中国的海关税收主权。(4)破坏司法权。 蛮横规定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5)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德国强租胶州湾、据有山东,俄国强租旅顺和大连、据有长城以北和新疆,法国强租广州湾、据有广东和广西及云南,英国强租“新界”和威海卫、据有长江流域,日本据有福建。3、干涉中国内政:由于列强之间的矛盾,再加上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迫使其对华政策由政治瓜分演变为“以华治华”,扶植了袁世凯,段祺瑞,蒋介石等。“中国革命”的两个任务,是相互关联的。如果不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就不能消灭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反之,如果不推翻地主阶级,就不能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394\n(1)扶植代理人•扶植清政府,以华治华: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扶植袁世凯及其北洋军阀政府: 辛亥革命,清政府土崩瓦解,帝国主义看中了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把他作为新的代理人和统治中国的工具,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为了大搞复辟活动不惜卖国。袁世凯死后,又选中了段祺瑞作为代理人,控制中国北京政府。•扶植各派军阀“分而治之”;•扶植蒋介石及其南京国民政府: 北洋军阀统治结束后,帝国主义又选中蒋介石作为代理人,蒋介石对内一党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日本扶植伪满洲国政权和汪伪政权;(注意列强与中国统治者的关系:有对抗、有勾结)(2)破坏和镇压中国人民革命•从1861年起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绞杀太平天国运动•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勾结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1911年武昌起义后支持袁世凯破坏辛亥革命394\n•帮助北洋军阀破坏反袁斗争•支持军阀破坏中国工人反帝斗争和北伐战争,制造一系列惨案•支持蒋介石背叛革命和打内战•对新中国实行干涉和封锁中外反动势力为什么会勾结起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1)太平天国发展壮大时,由于英法等列强正与清政府进行战争,中国政局不明朗,所以列强纷纷宣告“中立",作为投机观望的权益之计。太平天国坚持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政策,一再拒绝列强的无理要求。列强逐渐放弃了“中立"的伪装。(2)《北京条约》签字后,清政府“尽心和议",列强侵略要求得到满足。太平天国运动使列强取得的一些权益难以落实,且太平天国已走向衰败,中国局势明朗。(3)经过两次对外战争,清政府对侵略者妥协投降,把人民革命斗争看作是“心腹之患",为维护其反动统治,投降列强,借助列强势力镇压人民。列强为维护侵华权益,只好依靠中国的反动政府。可以说,在镇压中国人民革命、维护各自利益的基础上,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起来了。列强帮助清军镇压太平天国的表现为:(1)成立反动组织。如1862年2月,中外反动势力在上海成立“中外会防公所",策划上海防务方案及筹措饷械。(2)直接参与镇压。如英法侵略军联合清军进攻上海的太平军。(3)为清军运输军队、物资等。如英国用轮船把李鸿章的淮军从安庆运到上海。正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 列强对义和团运动的镇压:(1)向清政府施加压力,撤换镇压不力的官员,加紧严厉镇压义和团。如帝国主义指责毓贤为纵容义和团的罪魁祸首,在英法等国驻华公使的压力下,清政府在1899年12月撤换毓贤,改派袁世凯为山东巡抚。由于袁世凯的疯狂镇压,山东义和团受到很大损失,被迫北上津、京地区。(2)列强相互勾结共同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接出兵残酷镇压义和团运动。镇压义和团运动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彻底成为严厉镇压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维护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帝国主义是怎样破坏辛亥革命的?(1)从准备武装干涉到伪装“中立":武昌起义爆发后,帝国主义立即集结军队,准备镇压革命。由于列强之间矛盾尖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已经形成,在干涉中国革命难以协调一致,更由于革命形势发展迅猛,公开的武装干涉难以达到目的。于是,就又一次伪装“严守中立"。(2)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在“中立"的幌子下,列强加紧破坏革命。具体表现为:首先,扶植袁世凯作为列强侵华代理人,帮助袁世凯篡夺清朝大权。德国驻华公使哈豪森公开说“394\n我以为,行动的时间已经到了。如果列强不能担负使北京政府瘫痪的后果,袁世凯必须得到支持,因为只有他是稳定的保障"。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袁世凯当上了内阁总理大臣,掌握了清朝的统治权利。其次,从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诸方面向革命党人施加压力,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第一步,策划南北和谈,迫使南方革命党人就范,帮助袁世凯趁乱夺权。第二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帝国主义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帮助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篡夺了革命果实,使辛亥革命最终失败。 帝国主义破坏、镇压国民革命运动的表现:(1)镇压工农运动。1923年,支持吴佩孚镇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5年,帝国主义采用高压政策镇压五卅运动;英法制造“沙基惨案",镇压省港大罢工。(2)破坏北伐战争。首先,支持吴佩孚和张作霖组成反革命联合战线,准备进攻国民政府。其次,公开干涉中国革命,先后制造了“万县惨案"“一三惨案"“南京惨案"等一系列屠杀中国军民的事件。再次,勾结、扶植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等人,充当新的工具,镇压革命、反共、篡夺革命果实。在帝国主义的镇压和破坏下,国民大革命失败。美帝国主义扶蒋反共: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帝国主义长期支持蒋介石政府,屠杀革命志士,围剿革命根据地,妄图扼杀中国革命。抗战胜利后,美国为了实现称霸世界的目的,急需在中国建立一个亲美的稳定的政权,于是美国确立了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一方面帮助蒋介石抢夺胜利果实;另一方面出钱出枪帮助蒋介石打内战,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力量。结果,中国人民经过解放战争打败了美蒋反动派,解放全中国,建立了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美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新中国一成立就面临着外部侵略的威胁,1950年夏,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第七舰队开到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到处兜售所谓“中国威胁论",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制造撞机事件,干涉中国内政,阻碍中国的强大。我们一定要复兴伟大的中华民族,抗击帝国主义暴行,维护国家主权。 (3)制造血案:•1894年旅顺大屠杀•1900年八国联军北京大屠杀•五卅惨案•南京惨案、一三惨案、万县惨案•济南惨案•南京大屠杀等。394\n(三)经济侵略:掌握:甲午战争前后,侵华方式不同的原因;日本在沦陷区掠夺的目的及表现等。1、商品输出。十九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促使商品输出作为主要手段。列强为输出商品,以武力打开了中国大门,强迫清政府开埠通商、协定关税,控制中国海关管理权,使中国成为列强的商品销售地,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其原料和销售市场。导致中国自然经济解体,阻碍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1)勒索赔款:主要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勒索(2)倾销商品:主要是鸦片和工业品(3)掠夺原料、土地、劳动力、资源等2、资本输出: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侵略要求,甲午中日战争后,成为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它包括向清政府贷款、开采矿山、修筑铁路、开设银行和设立工厂等内容。列强通过资本输出,榨取了高额利润,控制了中国财政,扩大了侵华政治权益,阻碍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1)政治贷款•设银行•借贷款(2)直接投资•筑铁路394\n•办厂矿3、掠夺原料和资源:主要内容有掠夺中国的农土特产品、劳动力、矿藏和土地等,使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使中国重工业无从发展。列强对华侵略的阶段性特点比较:列强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并以《马关条约》为界,分为以商品输出为主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和以资本输出为主的帝国主义阶段。(1)相同点: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本质相同,都是为实现其掠夺中国财富的目的。(2)不同点:①商品输出主要是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各种特权,向中国倾销工业品和掠夺原料。一些国家的商人还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②《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除继续向中国进行商品输出外,还通过奴役性的贷款、在华开矿修路、投资建厂,进行大规模的资本输出。近代后期,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要分布在三个阶段: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帝国主义对华投资急剧增长,并向中国倾销商品,1932年出现中国外贸史上入超的最高记录。在日本全面侵华期间,则发展为赤裸裸的野蛮掠夺。注意:日本是怎样野蛮掠夺沦陷区的经济的?农业方面:侵占耕地,低价收购农产品;工矿交通运输业方面:将采矿业、钢铁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定为“统制事业"由日本公司专营;金融方面:强占银行、掠夺金银和现款;滥发伪币,大量印发军用票,不断增加苛捐杂税。抗战胜利后到新中国解放前,美国大量商品涌入中国,形成独占地位。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求得美国的援助,大肆出卖国家主权。1946年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被称为“新二十一条",美国商品大量涌入,独占中国市场,对中国民族资本是个毁灭性打击。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彻底清除了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四)文化侵略:394\n通过设立教堂、传播宗教、学校教育、办慈善机构等方式推行殖民主义奴化教育。(掌握:列强获得传教权的过程、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的目的及表现等。)二、列强侵华不同阶段的阶段特征简表西方列强侵华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国家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主要组成部分。列强侵华特点是与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及矛盾息息相关。1、19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这一时期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是:以商品输出取代直接抢掠为主要方式,以相互勾结、发动战争打开中国国门为主要手段。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和相对落后但侵略成性的封建俄国。(1)背景;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法美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工业资本主义迅猛发展;(2)主要国家:英、法、美、俄(3)主要目的:打开中国市场,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市场体系,满足国内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两个市场)(俄国以满足领土扩张为上的)(4)侵略手段:军事侵略敲开大门,政治侵略攫取特权,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要手段(5)侵略范围:限于东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6)主要表现:两次鸦片战争(7)影响:(注意一分为二)①政治上主权不断沦丧,开始成为双半社会(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都发生变化)②经济上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同时中国也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外资经济、洋务运动、民资产生等使经济结构发生变化)394\n③思想文化上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④外交上列强取得了很多侵略特权,也客观上使清王朝被迫开放2、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阶段:这一时期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是:侵华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政治上,由掀起瓜分狂潮到逐渐实行“以华制华”政策;经济上,由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主过渡;文化侵略也日益加强。侵华的主要国家除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外,还有后起的德日意奥等国,它们在中国既勾结又争夺。侵华的主要格局先是共同支配,美占优势,后在“一战”期间日本独霸。(1)背景:主要列强相继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主义迅猛发展;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加紧对中国侵略。(2)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两个目标)(3)主要方式:经济上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从“中外和好”到瓜分狂潮,再到“以华治华”(4)主要表现:中法战争、甲午战争、瓜分狂潮、八国联军侵华、英俄日对中国边疆的侵略(5)影响:使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变化①社会性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政治②民族危机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高潮③清王朝为延缓其统治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经济:西方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严重摧残了中国民族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进一步沦为资本主义市场附庸思想: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中,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对封建思想形成巨大冲击,形成两次思想解放潮流;科举制度走到了尽头394\n3、20世纪20、30年代,是列强在华利益冲突激烈的时期。这一时期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是:侵华的主要方式是从“以华制华”到独占中国。侵华的主要国家是美日两国,他们在中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侵华的主要格局先是由列强共同支配,后到日本独霸。(1)背景:一战后,美国势力上升,日美成为争夺中国的主要对手,华盛顿会议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重新回到列强共同支配的境地。(2)侵略政策:“以华治华”——从扶植旧军阀到扶植蒋介石新军阀(3)发展:30年代日本加紧推行“大陆政策”,并进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4、二战后美国战后确立世界霸权,确立“扶蒋反共”的方针;新中国建立以后,又进行封锁、孤立、敌视中国的活动,并发动朝鲜战争威胁中国安全,还派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我国解放台湾等这一时期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是:侵华的主要国家是美国。侵华的方式主要是:政治上“以华制华”,奉行扶蒋反共的政策;经济上凭借雄厚的实力,打着平等的旗号,大肆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军事上以援助为名,加紧控制中国;文化上输出美国价值观,扶持亲美势力。三、规律性认识(一)原因:列强侵华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近代中国屡受侵略的根本原因是列强的侵略本性(扩张性、掠夺性),中国的落后也是受到列强侵略的重要原因之一“落后就要挨打”再次证明是一个历史真理。394\n列强侵华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资本帝国主义开拓殖民地、争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及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与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密切联系的。清政府的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和军事妥协,导致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深重的灾难。1、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侵略的加剧,主要反映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以英、法两国为主的西方列强对外进行商品输出,开拓世界市场的要求。由于清政府经济、军事实力的严重落后与政治上的投降主义路线,造成战场上的一败再败和谈判桌上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总理衙门设立后,列强还直接控制了中国海关。这样,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控制逐步加强,中国自主权独立的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经济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2、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和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和争夺世界霸权的特征。甲午中日战争宣告了以维护清朝统治为目的,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口号的洋务运动的破产。这一时期列强明显加强了侵略中国的步伐,帝国主义各国在政治上瓜分中国的同时,经济上则加紧对华资本输出;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帝国主义又勾结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社会,清政府也最终成了帝国主义在华统治的工具。同时,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也日趋尖锐,三国干涉还辽、日俄战争及再后的日本对德宣战、各自扶植北洋军阀派系、府院之争等便是这些矛盾的体现。3、辛亥革命后,趁中国政局动荡之机,英、日、俄进一步侵略中国。日本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暂时取得了独霸中国的局面。一战后,美日成为争夺中国的主要对手,华盛顿会议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重新回复到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美国在保障侵华特权、坚持“门户开放”的前提下,纵容日本侵华,而日本则加紧推行“大陆政策”。为了摆脱国内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困扰,1931年日本利用蒋介石全力打内战、苏联集中力量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英法美忙于国内经济复苏和对外推行绥靖政策之机,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开始了局部侵华战争,1937年又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确立世界霸权、控制中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新中国建立后,美国又采取了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政策,并发动侵朝战争威胁我国安全,还派遣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等等。在近代历史上,英国是侵华的急先锋,美国侵华手段最狡诈,俄国主要是割占中国北方领土,日本总是乘欧美列强无暇东顾而加紧变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资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加剧了我国的贫困与落后,但却在客观上冲击了我国落后的社会经济制度,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正如恩格斯在甲午中日战争正在进行时所预言的:“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的但却是逐渐地革命化,意味着工业和铁路等等的发展使农业和农村工业之间的旧有联系的瓦解。”394\n(二)列强侵华过程中的勾结与争夺1、列强侵华的过程呈现两个勾结:一是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勾结的基础是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二是西方列强在侵略中国问题上勾结勾结表现: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共同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列强相继承认;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列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1922年签订《九国公约》,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等。在侵华过程中,列强之间存在共同利益是相互勾结的根本原因,它们的相互勾结,增加了侵略力量,加大了对中国的侵略压力。2、列强的争夺争夺原因:列强各自的利益。在列强侵华的过程中,为了各自利益都想最大限度地扩大自己的侵略势力和权益,限制和削弱它国势力和权益,必然发生利益冲突,相互争夺是不可避免的。三国干涉还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门户开放”的提出,日俄战争,府院之争等都是其主要表现。列强的争夺加深了中国的灾难;但也导致了侵华势力的消长。争夺表现:三国干涉还辽;争做中国债主;抢夺路矿权和争相开设工厂;竞相抢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日俄战争;分别控制北洋军阀等。394\n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西方列强在共同侵华的过程中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利害关系。甲午战争前以勾结为主,争夺为辅。原因有二:一是打开中国大门、占领中国市场是这一时期列强的共同目的。二是由于中国疆域广大,人口众多,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都不能单独控制中国。列强勾结具体表现在:第一次鸦片战争虽然是英国单独进行的,但法美也从中分享到许多侵略权益;英法联军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美俄两国暗中帮助;英美等国暗中协助日本签订《马关条约》;“门户开放”政策促成列强组成宰割中国的同盟;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上这些战争不管由谁发动,西方列强都可以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从中分享权益。影响:使中国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痛苦和灾难,加快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甲午战争后逐步以争夺为主。因为资本主义已进入垄断阶段,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斗争更加激烈。同时,世界领土已被瓜分完毕,列强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对中国展开激烈争夺。另外,侵华国家数目增多,实力有别,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竞争。具体表现有:“三国干涉还辽”;日俄战争争夺中国东北;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府院之争”和日本出兵山东;华盛顿会议后,英美压制日本,日本被迫归还胶州湾,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抗日战争中,美日矛盾激化,美国逐步实行和扩大对中国抗战的援助等。影响:①外国资本主义始终不能灭亡中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②列强间的矛盾有利于中国收回一些利权,如辽东半岛、山东和汉口、九江的英租界等主权。③列强各自扶持代理人,造成中国军阀割据的局面。、列强在华势力的消长及其原因:资本主义列强在华侵略势力的大小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随着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强,列强在华侵略势力也呈此消彼长的趋势。1)1840年——19世纪后期,主要侵华势力是英国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工场”,在对华侵略上充当主角,占优地位,作为第二个工业化国家的法国则次之。2)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共同宰割中国19世纪晚期,英、法工业制造发展相对缓慢下来,而美、德分别跃居世界第一、二位,日本也成了亚洲强国,因此、美、德、日纷纷加入侵华行列,与英、法展开争夺。3)一战期间,主要侵华势力是日本和美国,尤其是日本一战期间,欧美列强无暇顾及中国问题,亚洲强国日本则乘机独霸中国,战后,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日美就成了争夺中国的主要对手;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4)20世纪二十、三十年代,列强再次共同宰割中国394\n在1929年经济危机打击下,美、英、法无力兼顾中国、日本乘机不断扩大侵华战争,无视三国在华利益,竭力变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5)20世纪30年代中期——40年代中期,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打跨了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削弱了英、法两个帝国主义大国,美国实力大大膨胀,因此战后美国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6)1945——1949年,美国各国在侵华过程中,既勾结又争夺,争夺中有勾结,勾结中有争夺,勾结是暂时的,争夺是绝对的,一切都以各自的利益为转移。 认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列强在华侵略势力的消长主要取决于列强实力对比的变化。4、各个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归纳 英国是侵华的急先锋。它率先以鸦片和大炮轰开了中国紧锁的大门,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攫取了五口通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租界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许多特权。此后,英国一直是以武力为后盾扩大侵略权益,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直到19世纪末,它奠定了在中国的侵略基础后,才减少使用武力,转而主要采用政治、经济等“和平”手段去维护和扩展在华权益。但不管以什么方式进行侵略,英国始终把获取各种“通商”特权作为侵华的首要目标。因而,在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初,英国的对华贸易在帝国主义列强中始终名列榜首,它在帝国主义侵华活动中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战后,这个曾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开始衰落,特别是进入30年代后,它在中国的地位更是每况愈下,到40年代,它在侵华问题上逐渐成为美国的追随者。 紧随英国炮舰而来的是美国。19世纪中叶,美国还算不上世界强国,对华侵略是作为英国的伙伴出现的。它往往利用片面最惠国待遇来掠夺中国。这一侵略方式随着美国经济在19世纪末跃居世界第一位而发生变化。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开始奉行独立的对华政策。美国高举“利益均沾,机会均等”的旗帜,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打开并占领全中国的市场。由于美国是列强瓜分中国宴席中的迟到者,并且在当时还不是军事大国,“门户开放”便成为美国反对其他列强瓜分中国的旗帜。然而,一旦美国成为经济大国后,它就不再满足于与其他列强“利益均沾”,“门户开放”也就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了。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成为侵略中国的头号帝国主义国家,中国的门户只向美国一家开放。394\n 法国是侵入中国较早的国家之一。1844年,法国专使拉萼尼强逼清政府签订《黄埔条约》。这个条约与其他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明显差异是,作为天主教国家的法国强迫清政府取消了对天主教的禁令,获得了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中国人不触犯毁坏教堂的特权。此后法国又攫取了更多的传教特权。这样,披着天主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就成了法国侵华的重要特点。当然,这并不妨碍法国侵略者以赤裸裸的武力手段威胁乃至侵略中国。例如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19世纪中后期,在侵华规模上,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的西方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在华地位逐渐下降。 在近代中国,沙俄是掠夺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穷凶极恶的领土扩张是沙俄侵华的主要特征。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沙俄乘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之机,积极推行掠夺中国领土的殖民政策,它使用武装侵略和外交讹诈等卑劣手段,先后吞并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9世纪末,沙俄率先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强租旅顺、大连,划中国东北为势力范围。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沙俄又企图趁机兼并中国东北,建立所谓的“黄俄罗斯”,只是由于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加剧,沙俄的这一侵略计划才未得逞。但沙俄掠夺中国领土的野心始终不死,辛亥革命后,它又占领了唐努乌梁海地区,煽动外蒙古独立。1917年沙皇政府被推翻,俄退出了帝国主义侵华的行列。 德国是一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1861年才与中国签订《通商条约》。但它并不甘心落在其他国家之后,特别是19世纪末成为强国后,它在中国扩张势力的愿望更为迫切。1895年,它与俄、法联合干涉还辽,企图以此向清政府邀功索赏,以加强其在华地位。1897年,它强占胶州湾,加快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时,它是一个主要的参与国,它的将军瓦德西还做了八国联军的司令官。此后,德国卷入欧洲战争,无力顾及远东,并因在一战中战败而退出了中国。但在20年代末和3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中,作为法西斯德国又与推行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国民党政府建立了异乎寻常的关系,在中国取得了特殊的地位。虽然这时德国在华势力还不能与日美英等国相提并论,但它对国民党政府的军队改革和重工业建设却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抗日战争初期的“陶德曼调停”更显示出它在中国的特殊地位。1938年,德国因联合日本共同发动侵略战争的需要,承认伪“满洲国”,中德外交关系中止。日本是最后一个侵入中国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近代中日两国政府正式接触发端于1870年,比英美等国晚了约30年,但是日本后来居上,很快就成为侵华的主要国家。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在华势力和影响迅速增长,成为列强在华角逐的重要角色。一战期间,日本进兵山东,提出“二十一条”,呈现独霸中国的进攻势头。此后,日本侵华步伐越迈越快,到30年代初,它已超过其他所有国家,成为中国最主要的敌人。从1871~1945年的75年中,日本侵华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割占中国领土,这与沙俄有相同之处,但日本又制造了花样繁多的变相占领和间接统治的方式:除了武装侵略、建立租界、划分势力范围等其他列强都采用的方式外,还采用扶植汉奸、建立傀儡政权以及强化和扩张铁路附属地等方法。因此,日本对华侵略活动最为凶残、野蛮,当然,它的下场也最可耻。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被中国人民和反法西斯各国击败,其侵略势力被中国人民赶出中国。394\n(四)列强侵华史上曾两次形成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又两次被打破1、第一次:十九世纪末,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断过渡,它的对外加强了殖民侵略和掠夺。甲午中日战争过后,德、俄、法、英、日等国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忙于美西战争,1988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得到列强同意,表明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为了维护帝国主义在华利益,八国联军残酷镇压了义和团反帝国爱国运动,1901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从此中国处于被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但是,帝国主义只是暂时取得了表面上的一致,内部矛盾却日益激化。第一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作战,出兵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接着,又趁袁世凯大搞帝制复辟活动,1915年,向北京政府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签订《凡尔赛和约》,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从而使日本独霸中国合法化。2、第二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远东和中国成为帝国主义尤其是美日之间争夺的重点,而此时的北洋军阀政府对内镇压人民革命,对外抽降卖国。1922年美国操纵的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就从法律上肯定了美国提出的“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和“门户开放”的原则,实际上是各帝国主义共同宰割中国的盟约。日本受到压抑,心怀不满,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1935年又发动华北事变;1937年进而又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从而逐步打破了战后帝国主义确立起来的在华统治秩序。可见,美国在两次帝国主义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的形成中起了主导作用,而日本却两次打破了这种同盟。(五)、列强侵华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既有争夺,又有勾结(1)争夺:三国干涉还辽(原因)、日俄战争(原因)、美国打击日本法西斯(原因)等(2)勾结: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结果、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九国公约》等394\n(3)认识:列强在侵华过程中,有时激烈争夺,有时相互勾结,一切以各自侵华利益为转移。(六)美国对华侵略政策的变化:①“门户开放”政策提出前,美国的对华政策基本上是追随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充当帮凶。“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国侵华新阶段的标志。从此美国不再追随西方列强,而有了自己独立的侵华政策。②原因:鸦片战争以来,美国追随英法,参加多次侵华行动。因当时美国军事、经济实力远落后于英法,难以单独对中国进行侵略活动,也不可能提出独立的侵华政策。③19世纪末,美国工业生产跃居世界第一位,扩张有了经济实力。1898年挑起美西战争,这场战争结束后,列强瓜分中国的局面已经形成,美国决心改变这种局面。但当时美国军事实力还不是欧洲列强的对手,国内人民又掀起反战运动,不可能采用军事手段。这样美国就试图凭借经济优势,在竞争中逐步排斥其他帝国主义列强,达到独占中国的目的。于是“门户开放”政策提出了。④“门户开放”政策,就是把中国的“门户”向一切帝国主义国家“开放”。实质就是把已经被“瓜分”地区的特权向美国开放,使美国可以获得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已经获得的同等权益。美国企图通过“门户开放”政策,得以插足任何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利益,并可以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在竞争中排斥其他列强,最终实现其独霸中国的目的。(六)西方列强在侵华过程中积极扶植代理人以达到侵略目的。它们与中国反动势力相勾结,大致表现为:在共同镇压太平天国的基础上,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到《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帝国主义又扶植袁世凯为新的代理人。袁世凯死后,英国、美国扶植直系和桂系军阀,日本扶植皖系、奉系和晋系军阀,使中国陷入了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北洋军阀统治被推翻后,帝国主义又选中蒋介石为侵华统治工具,而汪精卫则更是日本侵华的傀儡。可见,“中国革命的两大任务,是相互关联的。如果不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就不能消灭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反之,如果不推翻地主阶级,就不能……推翻帝国主义统治”。(六)列强侵华的影响394\n注意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殖民扩张实质上体现了西方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但同时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马克思在谈及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曾提出了殖民主义具有双重历史使命的著名论断,即“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革命奠定物质基础。”这一论断基本上也适用于整个资本主义的殖民统治。从世界范围看,殖民扩张实质上体现了西方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但同时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1、破坏性对中国而言,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独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造成中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源;2、建设性另一方面,他们把西方技术带来中国,对中国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但在客观、辩证地分析列强侵华对中国的影响时,应强调西方列强只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就其主观动机而言,列强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近代化国家,发展自己的经济,因此他们千方百计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相对于它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消极作用来看,其在客观上的积极作用无疑是处于次要和从属地位的。历史的结论是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压迫,中国才能富强起来。3、历史的结论是: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压迫,中国才能富强起来。列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侵略及其影响394\n 近代以来,外国资本主义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通过发动战争、强占领土、迫签条约、开辟商埠、建立租界、控制关税、垄断航运以及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等多种方式,对中国从政治上加强控制,经济上大肆掠夺,文化上逐步渗透,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列强对中国的政治侵略主要表现在对中国主权的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侵犯。①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如割让土地、强占租借地、强辟租界与划分势力范围。②破坏中国的国防主权,包括破坏领海主权,在内河派驻军舰和强行驻军等。③控制中国海关,从关税税率确定到海关行政管理,直至关税征收使用,中国海关的基本权利逐步落入外国人之手。④破坏中国司法主权,始于《南京条约》附件中规定的领事裁判权。⑤破坏外贸自主权,始于《南京条约》附件中规定的片面最惠国待遇。⑥干涉中国内政,包括控制中央政府或实力派人物,作为侵略工具。如列强先后控制过清政府、扶持利用袁世凯、控制军阀各派系头目、控制国民政府及其内部有关派系等;直接影响和决定中国政府的重大决策;镇压和破坏人民斗争和中国革命,使之向有利于列强利益的方向发展和演变。 列强对华以经济侵略为主,政治侵略和文化侵略是为经济侵略服务的。概括地讲,近代前期以甲午中日战争为界,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分为不同的两个时期。甲午战争以前,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他们通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主要目的是:如何确保其商品倾销中国市场,如何便利其掠夺中国的廉价原料。为此,列强通过增开通商口岸、控制中国海关、免收内地税、保证其人员在华活动自由和安全并允许鸦片贸易合法化等方式来实现这一目的。这是这一时期列强发动战争的动因和确定不平等条约内容的主要依据。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和科技优势,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强迫贷款、开设银行、修筑铁路、开设工厂、开采矿山等。因此,确保其在华资本的安全,便成为列强在这一时期进行政治、军事和文化侵略的主要任务。近代后期,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要分布在三个阶段: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帝国主义对华投资急剧增长,并向中国倾销商品,1932年出现中国外贸史上入超的最高记录。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在沦陷区疯狂掠夺。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形成独占局面。 列强对华的文化侵略主要通过教会、学校、报刊书籍等途径,用传教布道、兴办慈善事业等方式进行渗透,强制性地进行文化移植,推行殖民主义的奴化教育,鼓吹“中国人种西来说”,胡诌“中国社会停滞论”,惟有依靠列强侵略才能发展,惟有依靠传教士传布福音,才能拯救中国人的灵魂等等。文化侵略具有隐蔽性强、影响深远的特点,其主要目的是丑化淡化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从精神上麻醉中国人民,消灭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思想,配合政治、经济和军事侵略,以巩固和扩大在华既得利益。394\n列强侵华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列强侵华带来的最大影响,其他的影响都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也是通过它而起作用的。具体分析如下:首先,中国的主权被破坏殆尽,逐步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如领土完整遭破坏,使中国长期不能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海关行政权的丧失,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无法保护本国的民族工商业,也不能增加国家收入,仅仅有利于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允许鸦片(毒品)进口,仅作为商品征税,不仅严重侵犯了中国贸易主权,而且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公使进京和在中国驻军,使中央政府处于列强外交和刺刀的监视之下。其次,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是造成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长期落后的根源。如巨额赔款,使中国丧失了资本原始积累的机遇,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缺少必要的资金,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存在严重的依赖性。自1842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向中国勒索赔款之后,其后的《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赔款数额步步升高。截止1901年,中国对外八次主要赔款达19.53亿银元,相当于清政府1901年全年财政总收入的16倍。伴随着巨额赔款而来的是,清政府无力偿还时,不得不向外国银行团借款,忍受其高利贷盘剥。在偿还赔款时,又要以白银折合金币(美元、英镑)偿付,随着金涨银跌,列强从中捞取到更多好处,从财政和金融上扼住了中国的咽喉。而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却越来越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越来越大。中国人民也因此越来越贫困化。总之,列强的经济侵略使近代中国成为“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第三,列强在进行侵略的同时,也把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列强的经济侵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当然,西方列强在侵华的时候只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其主观动机是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近代化国家,因此千方百计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进步。相对于它们对中国社会造成的消极作用来看,其在客观上的积极作用无疑处于次要和从属的地位。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国家才能走上富强的道路。(七)中国近代的社会巨变及其启示中国近代社会的巨变是全方位的,也是多层次的,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消极的代表了中国的沉沦,积极的代表中国的崛起。1、巨变表现:社会性质上: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又从双半社会成为完全主权、独立自主的国家社会主要矛盾上: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其中民族矛盾是最主要的。其中“封建主义”不仅有地主阶级,还有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和官僚资产阶级;“人民大众”不仅有农民阶级,还有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它们都户负着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革命性质和任务上:旧式的农民革命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阶级结构上:从单一的地主与农民的阶级结构变成多个阶级并存的复合结构经济结构上;由原来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发展为半封建与半资本主义并存局面,形成多元的经济结构394\n国际地位一落千丈,由独立自主的世界大国沦为任人宰割的东方弱国,特别是在皿午战后,急剧下降,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就是一个明证外交国防观念逐步更新:由闭关自守走向世界,由夷夏之防转向中外平等外交,国防观念也由重陆轻海转向海陆并重思想文化上由盲目自大转为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上由封建君主专制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由国民党一党专政到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人民民主专政2、百年巨变给我们的启示: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闭关必然落后。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不断进步,卓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部近代史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强暴的民族,御侮自强、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一部近代史是一部探索史,它昭示我们:反帝反封建必须同时进行,缺一不可;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才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这一历史性巨变(八)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及特点1、形成1)第一次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2)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第二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394\n3)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了。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2、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1)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成为统治中国的太上皇。帝国主义从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牢牢控制了中国,成为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独立发展的根本原因。2)中国的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狼狈为奸,互相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3)外国列强的入侵,使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破坏了,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明显的优势。4)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的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它始终未能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5)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并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又由于小农经济的广泛存在,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6)在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广大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日益贫困化至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上述特点表明:外国侵略势力与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使近代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则是最主要的矛盾。中国革命就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发生的发展起来的。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就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两大任务。(九)列强侵华和中国近代化的关系。394\n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力从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变化;二是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变化;三是政治由封建专制向资本主义民主共和的变化。其核心是工业化。中国近代化运动可分为三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主要是以学习科技为核心的西方物质文明阶段;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主要是政治制度的变革阶段;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是以提倡民主与科学的启蒙运动阶段。它把近代中国学习西方推到了文化的最深层次。从落后的封建社会进到工业化,是与资本主义分不开的,走上资本主义,实现近代化是历史发展的一种趋势。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促使封建经济解体,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创造了某些条件和可能,如机器设备输入、技术引进等;国门的打开,也促使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并努力实践政治制度变革,也使他们思想得以进一步的解放。但是列强的侵略阻断了中国的工业化、民主化的独立发展的道路。这是因为外国入侵的本来目的是要变中国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是要阻止中国发展资本主义,阻止中国实现国家工业化。经过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进入中国以后,要原封不动地保持封建社会已不可能。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统治势力闭关自守,也不允许它一切保持原样。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近代化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在帝国主义允许范围内的近代化,即不根本改变封建政治经济制度,只在某些方面有限的程度内进行向资本主义制度靠拢的改变。洋务派官僚是其最早的代表。一种是突破帝国主义许可的范围,争取实现民族独立自主,从而实现现代化。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是其先驱。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的资本主义萌芽之所以没有正常发展起来,使中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原因就在于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命脉。固然,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从而促进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但中国民族资本不但遭到具有特权的外国资本的排挤,而且无力抗拒在中国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的前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帝国主义支持一个个代表地主阶级和买办官僚资本利益的军阀官僚势力。封建的土地关系、商业高利贷资本和一切前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及上层建筑,由于受到帝国主义的维护而得以继续存在。帝国主义的侵略阻断了中国的工业化、民主化的独立发展的道路,使中国在成为半殖民地的同时,又处于半封建的境地。因此,近代中国面临两个问题:即如何摆脱帝国主义统治和压迫,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如何使中国近代化•两者密切相关。因为落后就要挨打,因为不断挨打,所以更落后。以首先解决近代化问题为突破口显然是不可能的,中国近代史的事实说明了这一点,因为有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的阻力。只有首先解决民族独立问题,才能谈得到近代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建设。巩固练习: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394\n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C.外商企业的刺激D.地主、商人积极投资近代企业2.《马关条约》中最能说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的规定是A.割占台湾等大片领土B.在华投资设厂C.赔款2亿两白银D.开放新口岸3.近代中国曾两次出现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第一次出现在19世纪末,第二次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B.都由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而结束C.两次局面的形成,美国均发挥了重要作用D.都因日本帝国主义的扩张而被打破4.在巴黎和会上,美英牺牲中国的利益,支持日本在山东的侵略要求,但在不久后的华盛顿会议上,美英则支持中国收回山东权益的要求。以美英态度变化最确切的解释是A.美英的立场转为支持中国的正义要求B.美英的政策缺乏连贯性C.美英前后两种不同的立场都着眼于自身利益D.日本的侵略扩张危害到美英的利益5.在列强侵华过程中,他们既勾结又斗争,其根本出发点是A.维护中国的主权B.维护其在华利益C.维护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D.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6.以下关于近代史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华侵略势力的消长情况,说法不正确的是A.19世纪中晚期主要是英、法、美、俄,特别是英国势力最大B.19世纪末争夺中国的主要国家是俄国C.各国侵略势力消长情况是受各国的实力支配的D.一战后至40年代美日两国成为主要竞争对手394\n7、问答题:有人说:“现在正在进行的美英等国对伊拉克的战争是一场民主对专制、文明对愚昧、进步对落后的战争”,也有人说:“它是一场赤裸裸的侵略战争”。你赞同哪一种观点并阐述理由。1、毛泽东曾指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试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有关史实说明帝国主义是怎样破坏中国独立和阻碍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答: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绝不是想把中国变成独立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要作为其半殖民地、殖民地。政治上:多次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迫使清政府割让领土,出卖主权,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国家。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始与中国封建统治势力勾结,使开始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进而从其中获取更多的侵略权益。中外反动势力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维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经济上:鸦片战争后,凭借对华经济侵略特权,使中国从属于西方,造成中国的贫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后,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发展艰难。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进一步掌握在帝国主义国家手中。2、中国民主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有哪几次重大变化?试结合有关史实分析其更换统治工具的原因和影响?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答:帝国主义为了维护在中国的侵略权益,曾几度在中国更换统治工具,即先是清政府,再是袁世凯,北洋各派旧军阀,后是国民党新军阀。(1)〈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2)武昌起义后,清政府土崩瓦解,帝国主义又选中袁世凯作新的统治工具,并帮助他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394\n(3)袁世凯镇压革命、出卖主权,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护国运动打破袁的帝制,帝国主义遂放弃他,又寻找新的代理人。(4)袁死后,列强又扶植北洋军阀不同派系,中国出现军阀混战局面。(5)北伐战争使北洋军阀统治的瓦解,帝国主义不得不在革命队伍内寻找新代理人,于是支持蒋介石,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权。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扶蒋反共,把中国人民推向战争深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民主革命胜利。3、概述英国在华侵略势力的消长情况,分析其原因?从中你得到哪些认识。答:(1)从鸦片战争到十九世纪末英国在华势力最大。20世纪初,英国追随美国侵华,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 (2)十九世纪上半期,英国势力强,工业总产值居世界第一位。十九世纪晚英国经济相缓慢发展。 (3)认识:列强在华侵略势力的消长是与列强的经济实力联系在一起的。任何侵略势力终将彻底失败。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族革命和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打败一切侵略者4、从“九.一八”事变至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一时期,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采取了哪些对策?最终结果怎样?答:变化:(1)30年代初,中国呈现国共政权对峙和内战的局面,国内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九.一八”事变生,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尖锐。(2)1935年华北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此后直至抗战胜利,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3)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日民族矛盾基本解决,中国人民与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对策:(1)“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蒋介石又提出“攘外必先安内”394\n的反动方针,向日本帝国主义妥协,对红军继续“围剿”。 (2)由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和抗日战争爆发,蒋介石被迫联共抗日,国民党确定了“溶共、限共、防共、反共”的反动方针,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 (3)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独裁和内战的方针,妄图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结果:中国共产党通过人民解放战争,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专题二十六:明清加强少数民族管理的制度:1、僧官制度:明朝对西藏(乌思藏)加强统治的一种制度,即明政府酌情封赐西藏各教派首领,各级僧官由朝廷任免,法王为最高僧官。整个明代,西藏各教派势力都一心拥护中央政府。2、土司制度:(1)元朝实行,明朝沿袭。(2)内容:在西南设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允许其世袭。土司长官必须忠于朝廷,按时向朝廷交纳贡赋。(3)局限:由于土司可以世袭,因此往往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统治。3、改土归流:394\n(1)背景:明清时期在西南实行土司制度,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由于土司可以世袭,因此往往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统治。(2)含义:取消土司衙门,改由朝廷派遣流官直接统治的变革。(3)实行:•明朝:改土归流十分有限。(永乐年间两个宣慰司叛乱,平定后设贵州布政使司,贵州成为省级行政单位,西南绝大部分地区仍实行土司制度。)•清朝:实行大规模改土归流。前提条件:平定三藩之乱。概况:1726年,雍正帝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地,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意义:改土归流,加强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4、册封制度:5、金瓶制签制度专题二十七:少数民族政权的制度:1、“蕃汉分治”制度(辽):394\n(1)原因:由于辽统治下的南北广大地区的汉族、契丹等族的经、文的发展水平及人民的生活方式不同。为了适应被统治地区不同情况,辽行政管理机构分设“北面”和“南面”两个系统。(2)内容:中央设南面官和北面官。南面官由汉人和契丹人担任,沿用唐以来的官制,统治汉人和渤海人;北面官由契丹人担任,权比南面官大,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3)特点:“因俗而治”,即民族分治。(4)实质:仍然是阶级统治。思考:辽和西夏政治制度的共同特点是什么?都较多地吸收了中原先进的政治制度内容;对本民族和汉人实行不同的统治制度。2、猛安谋克制(金):(1)演变:氏族部落组织(以血缘为纽带)——军事组织——地方行政组织(2)主要内容:原为氏族部落组织(以血缘为纽带),后突破血缘关系,以户为计算单位,300户为一谋克,设百夫长一人,十谋克为一猛安,设千夫长一人。猛安谋克都是部落的壮丁,平时从事生产,战时出征。(3)性质:兵民合一、军政合一的制度,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4)作用:对金的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加速了女真族的封建化进程。394\n3、八旗制度(清)(1)主要内容:按军事组织形式(三百壮丁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旗),把女真人编制起来,在贵族控制下进行战争和生产活动,具有行政管理、军事征战、组织生产三项职能,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2)性质:兵民合一、军政合一的社会组织。(3)作用:把涣散的女真各部形成为一个严密的社会机体,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对女真的统一、满族的形成和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思考:历史上女真族建立的猛安谋克制和八旗制度有哪些相同点?(1)内容相同:都按军事组织形式,把女真人编制起来,平时从事生产,战时出征。(“出则为兵,入则为民”)(2)性质相同:都是兵民合一、军政合一的制度;(3)作用相同:都对本民族的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加速了封建化进程。专题二十八:士族制度的形成、鼎盛和衰落(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虽处于长期分裂对峙状态,但在政治经济制度上多有建树,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九品中正制,士族制度、均田制是这一时期初创的政治、经济制度。士族制度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有的历史现象,它的特点是按门第等级区别士族同庶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不同地位;从历史上看,士族制度有一个萌芽、形成、充分发展(又称鼎盛)、衰落和走向消亡的漫长过程;我们应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把士族制度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分析和评价。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士族制度的产生、发展、衰落消亡的过程和科举制度产生的必然性。1、概念:士族——394\n是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享有很高的政治、经济特权的豪门大族)。世族又称门阀土族,是地主阶级中的一个特权阶层庶族——是指士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也称寒门。2、特点(特殊地位)(1)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很重要官职;(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2)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品官占田荫客制为士族制度提供经济保障;)(3)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4)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3、演变(1)萌芽(东汉)政治:自汉武帝以来崇尚儒术,官僚多以经术起家,至东汉时逐渐形成了累世公卿的状况。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使得世族地主能够凭借家世出身参与政权。经济:西汉中后期,土地兼并十分严重,逐步形成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体的豪强地主势力。东汉政权是在豪强地主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因此,豪强地主在东汉王朝享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他们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经济上兼并土地,经营庄园,渐成割据,逐渐成为名门大族。士族地主(又称世族、门阀地主)在东汉开始形成,为后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制度的确立提供了阶级、经济基础。(2)形成(曹魏、西晋)394\n士族制度的形成,是指统治阶级颁行各项法令,从制度上维护士族地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特权。曹魏政权实行的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形成的重要标志。(2)巩固(西晋)西晋建立后,司马氏为取得世家大地生的支持,对他们继续实行放纵和笼络的政策,从而形成了典型的门阀政治。(3)鼎盛(东晋)东晋时士族制度得到充分发展,进入鼎盛阶段。原因是东晋王朝依靠南北士族的支持才得以存在。东晋政权是司马氏皇权和以王、庾、桓、谢诸大姓为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吴姓士族的联合专政,这种政治格局一直延续到东晋末年,长达一个世纪之久。那时士族门阀的势力足以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皇帝都要依赖士族的支持,门阀政治达到鼎盛。这一时期,士族在政治上高官厚禄,垄断政权,经济上封锢山泽,占有大片土地和劳动力,文化上崇尚清谈。为维护这种制度,东晋南朝时,士族非常重视编撰家谱,讲究士族世系源流,作为自己享有特权的凭证,于是谱学勃兴,谱学专著成为吏部选官、维持士族特权地位的工具。这一时期土族政治上拥有特权,清官要职被士族垄断;经济上拥有田庄,占有大量土地人口,还经常与官府争夺劳动力人口;文化上家学传承,占据垄断地位,还大兴谱牒之学,崇尚清谈玄学,擅长长书法、绘画等艺术;社会上不与庶族通婚往来等。士族把持大权,却不愿涉身实务,在优容奢侈中腐朽衰落。(4)渐衰(南朝)东晋后期到南朝时期士族制度逐渐走向衰落。根本原因在于士族自身的腐朽,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就可做官,世代控制高级官职。特殊的社会环境使许多士族不思进取,沉溺于清闲放荡的生活,不屑于政务军务。加之士族是近亲联姻,身体素质极差,因此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以后,一些庶族出身的将领脱颖而出,显示出较高的政治、军事才能,声望与权力迅速上升,南朝宋、齐、梁、陈开国诸帝均为庶族将领。南朝帝王虽无法改变高级士族垄断高官的局面,但却引用庶族官吏委以品位不高却握有实权的职务,在实际执政中分享了士族的特权。这一时期士族制度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二是受到农民起义的打击;原因之三是士族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中受到打击、削弱。上述三种原因相互作用,极大削弱了士族制度的阶级、经济基础。394\n到了南朝时期,由于门阀世族自身的腐朽。丧失了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统治能力;社会阶级矛盾的冲突和激化,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寒族地主乘机以军功崛起,在镇压农民起义的同时,进而典掌机要,控制地方,统帅军队,以武功称帝,如刘裕、萧道成等,打破了门阀地主一统天下的局面。世族地主此时虽据高位,却已无实权,走向必然的灭亡。后经候景之乱、隋灭陈等变化,门阀等级制已奄奄一息,庶族地主跃居政治舞台的主要地位。至隋唐两代,废止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终于使产生于魏,盛行于晋的门阀士族制度在政治、法律制度上最终消亡。(5)消亡(唐末)隋唐时期士族制度走向消亡。其原因一是隋唐科举制的实施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通过考试参加到政权中来,摧垮了士族制度的政治基础“九品中正制”;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推行使一部分无地少地的农民得到了一些土地,也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其禁止无限占田和随意买卖土地的规定,多少起到了抑制土地兼并和保护自耕农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士族制度的经济基础。二是唐朝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三是农民战争进一步摧垮了腐朽的士族制度。从此,存续了六七百年的士族制度最终在历史舞台上消失。4、形成原因(1)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2)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3)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成为世家大族培植私家势力,维护政治特权的工具,)5、衰落原因(1)自身腐朽:腐朽奢华的生活、与身俱来的特权导致士族缺乏执掌政权的能力,甚至缺乏生存能力;(2)东晋、南朝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庶族乘机逐渐典掌机要;(3)侯景之乱的冲击。晋朝南渡士族“寝略殆尽”;(4)隋唐科举制的实行动摇了士族的政治基础;(5)唐末农民起义的打击。(彻底扫荡结束士族制度)394\n6、影响士族制度贯穿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最突出的政治特点,也是西晋政治腐败黑暗的表现,决定了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官僚门阀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消极作用:士族制度的政治、经济特点,决定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往往特别尖锐,导致南北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士族田庄经济强化了封闭的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士族是地主阶级中的腐朽集团,越到后期愈发腐朽,是一群社会寄生虫。客观上的积极作用:1.经济上,士族田庄经济是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士族占有大量劳动力,强化了封建依附关系,在魏晋动荡的政治局势下,编户农民依附于世家大族,有较为保障的生产条件,这对封建经济的发展显然有利;而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相对安定,作为北方移民核心的士族地主来南方立国创业,客观形势使得他们成为开发南方经济的组织者,他们在南方建立的田庄、山墅,毕竟对江南荒丘山泽地区的开发起了推动作用。2.民族关系上,士族士大夫在推动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思想、科技文化上,士族生活优裕,有条件从事文化事业,部分士族蔑视礼法,倡导个性自由,思想上富有想象和浪漫色彩,因而东晋南朝时期在哲学、文学、书法、绘画、科学上有较多的成就,并且富有特色专题二十九:手工业发展线索一、纺织业的发展(丝、棉、麻等主要手工业品的发展)我国自古以来在纺织业方面就领先于世界,丝织业尤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1.原始社会:半坡人有较高的纺织技能,会织麻布,制麻衣。中国在原始社会就发明养蚕和织丝,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纺织技术有新的进步,已有养蚕缫丝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织品的国家。2.西周:394\n丝织品除平织物外,已出现斜纹提花织物,还出现了刺绣。3.战国:长沙楚墓出土的麻布残片,纤维相当细密。手工工匠能够织精美的丝麻织品;4.秦朝:以民营为主,能生产锦绣等高档丝织品。5.两汉:能织出锦、绣、罗、纱等许多种的丝绸。西汉的长安、临淄和襄邑拥有全国最重要的官营手工业。纺织业已经使用提花机。陈宝光是西汉民间最优秀的纺织家,他发明了织花机。丝绸之路沿线有许多西汉丝绸遗物出土,长沙马王堆出土了素纱禅衣等大量丝织品。东汉时桑麻种植扩大,丝、麻织业发展迅速,洛阳、山东、四川等地都设有服官。新疆地区已经种植棉花,有了棉纺织业。羊毛也成为纺织原料。两汉时,会稽地区出产的葛,是当时著名的越布。汉光武帝将越布列为贡品。6.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时:曹魏在纺织业中心襄邑、洛阳等地设有专门的织造机构。吴国培育出八辈之蚕,缫丝质量很高。蜀国丝织业发达,蜀汉所产蜀锦,行销吴、魏。后赵的邺锦与蜀锦齐名,蜀锦在对魏和吴的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前秦的回纹锦深受人们喜爱。北魏在纺织业发达的河北地区集中了大批工匠,纺织品产量大增。7.隋唐:①产地分布广:丝麻织品遍布全国各地。丝织业发达,定州、益州、和扬州都以织造特种花纹绫锦著名,394\n②生产规模大,产量多:定州出产的高级丝织品,每年仅上贡朝廷的就达1500多匹。③分工细,品种多,有不少新产品:官营丝织业仅织染部门就有25种作坊,丝织品有绫、锦等十几类,每类又分为许多品种,其中的绫有20多个品种。④技艺水平高,且融入了外来的风格:从发掘出来的丝织品看,颜色多达20多种,至今色彩鲜丽,图案也很新颖,有些还吸收了波斯的风格和手法。8.五代十国:丝织业规模大、名牌多(蜀绣、吴绫、越锦);南唐宫廷生产的染织物,染色工艺独特、名贵。9.辽宋夏金:①北宋丝织业有新的进步,产地有两浙、四川两大中心;花色品种繁多,单州的薄缣、亳州的轻纱、抚州的莲花纱,都是珍品。②南宋棉纺业取得新的成就。棉纺业比重上升,从两广、福建扩展到江南地区,出现纺车、弹弓、织机等工具。棉纺业的兴起,标志着棉布逐渐代替了麻布,成为人们主要的衣被原料。棉纺织业逐渐成为产棉区的主要农村副业,③辽代纺织业空前发展,辽墓中出土一件刻丝夹被,惊绝天下。④西夏的毛织业是手工业的重要部门。10.元:松江地区的棉纺织业兴盛起来,黄道婆把黎族人民先进的棉纺技术带回家乡松江乌泥经。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中心。江南一批小镇也因棉纺织业而迅速发展起来。11.明清:如江南“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棉纺织业成为农民的主要副业,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明中期以后,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逐渐兴起,并在江南一些地区发展成为独立的手工业工场。394\n纺织业分类归纳:麻:半坡氏族会织麻布,制麻衣;战国时取得新进展,长沙楚墓出土的战国麻布残片,纤维相当细密;东汉时,麻种植扩大,麻织业发展迅速。丝:三代时,纺织业有很大发展,西周的丝织品除平织物外,已出现斜纹提花织物,还出现了刺绣;两汉时,能织出锦、绣、罗、纱等许多品种的丝绸。西汉的长安、临淄等地拥有全国最重要的官营的手工业。陈宝光妻是西汉民间最优秀纺织家。长沙马王堆汉墓,也出土了素纱禅衣;三国时,曹魏纺织业中心是襄邑、洛阳,吴国培育出八辈之蚕,缫丝质量很高,蜀汉所产蜀锦,行销吴魏;唐朝时,丝织品品种多,有绫、锦等十几类,每类又分为许多品种,其中的绫有二十多个品种,分工细;五代十国时,南方的丝织业有新的发展,生产规模大,蜀绣、吴绫、越锦等丝织品驰全国;北宋的丝织品产地以两浙、四川为中心,花色品种繁多,辽代丝织业空前发展;明清时,分工日益细密。棉:东汉时,新疆地区已经种植棉花,有了棉纺织业;南宋时,棉布逐渐代替了麻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出现了纺车、弹弓、织机等工具;元朝时,黄道婆从海南将黎族的先进棉纺技术带回家乡。毛:东汉时,羊毛成为纺织原料。二、陶瓷制造业的发展陶器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1.原始社会:半坡人有较高的制陶工艺水平。他们制造的陶器,称为彩陶,是原始社会精美的工艺品。大汶口文化陶器有了新品种黑陶和白陶2.商周:遗址里出现了原始瓷器;这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3.秦朝:多集中于凤翔,凤翔的画砖最为出色。兵马俑是制陶与雕塑结合的艺术化,394\n4.三国两晋南北朝:当时南方盛产青瓷,后来制作技术传到北方。北方创制出白瓷,也有黑瓷。5.隋唐:瓷窑分布于中原和江南许多地区,陶瓷业的新产品有白瓷、唐三彩和青瓷的秘色瓷。6.辽宋夏金:①北宋制瓷业大大超过前代,产地分布更加广泛,定窑、汝窑、官窑、钧窑等是当时著名的瓷窑。江西景德镇以生产清白瓷著称,产品行销海内外。②南宋景德镇成为全国著名的陶瓷中心,产品有“饶玉”之称。③辽代生产的瓷器鸡尾冠、凤首壶便于马上携带,反映出契丹人善于骑射的民族本色。④金代制瓷也相当进步。7.元代:青花瓷,胎釉烧造和彩绘技术,都达到很高水平。8.明清:江南景德镇制瓷业就有舂土、澄泥、造坯、字画等十几道工序。注意,中国古代丝织品、瓷器大多为皇族、贵族的奢侈品而非商品,棉纺织品因为是农村自然经济产物而不具备商品性质,只有在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丝织业和制瓷业中才开始出现资本主义手工工场。三、古代冶铁业的发展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冶铁的国家之一,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1、春秋:铁器用于农业(铁锄、铁斧)和手工业,用木炭冶铁,皮囊鼓风。394\n2、战国:冶铁场所规模大,有工匠几百人,楚国的宛和赵国的邯郸等成为冶铁中心。3、秦朝:蜀人卓氏、宛人孔氏等都靠冶铁成为巨富。4、两汉:分为官营和私营两种。西汉:冶铁业规模大用煤作燃料,人们还发明了淬火技术,铸铁技术传导西域。东汉:南阳太守杜诗总结劳动人民经验,发明“水排”,利用水利推拉风箱鼓风冶铁。宛、巩是有名的冶铁中心。低温炼钢技术也已发明并得到推广。5、三国两晋南北朝:冶铁业仍以官营为主。后赵、南燕等都设有冶铁场,北魏相州以制造军刀著称。东晋南朝时,扬州成为冶铸中心,谢平、黄文庆两位匠师号称中国绝手。魏晋时期,炼钢技术已相当成熟,又发明了灌钢法。6、隋唐:铁的产地在全国有一百多处。冶铸业已普遍采用了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7、辽宋夏金:①煤开采量很大,采矿方法接近近代(河南鹤壁北宋遗址)。由于煤产量增加,“汴京数百家,尽仰石炭”,煤还广泛用于冶铁。,徐州东北的冶铁中心有30多个冶坊,工匠达4000人。②辽代的铁制农具制作水平较高,铁甲、马镫等是铁器中的精品。③西夏冶铁采用较先进的竖式风箱,“夏国剑”被誉为“天下第一剑”。④金冶铁有一定规模,在黑龙江阿城县发现金中期铁矿十余处,冶铁遗址50余处,矿井包括采矿、选矿、冶炼、铸造等不同作业区。6、明清:394\n明朝中后期,广东佛山冶铁业每一炉场,一日可出铁六七千斤。采矿用火药爆破法,冶铁用焦碳作燃料。冶铁中心有河北遵化等地。清朝前期:广东熔铁炉一天一炉可出铁板6000多斤。四、造船业的发展1.秦:所造的船不仅航行于黄河、长江等河流,还可以出海远航。2.汉:水军拥有用途不同、类型多样的舰船。汉代发明了橹、舵和布帆,还使用锚。3.隋唐: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中国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唐初仅在洪州一地就造“浮海大船五百艘”。4.辽宋夏金:①东南漕运和海外贸易的需要,促进北宋造船业的发展。造船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长江最大航船称万石船;海船设置隔离舱;江南和东南沿海是造船业最发达的地方。②南宋造船十分发达,明州、泉州、广州是造船中心。能建造适应远洋航行的大型航船。南宋制造的车船装有轮子,能踏轮激水而行,速度很快。5.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先进船队,反映明朝高超的造船技术。五、造纸业的发展1.三国两晋南北朝:394\n纸张白度增加,表面平滑、质地细薄,纸产量大增,逐渐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北方的洛阳、长安,南方的建业、扬州等都是有名的造纸中心。2.唐朝:宣州、益州的纸,都十分有名。洛阳集贤店书院抄写书籍2万多卷,都用益州麻纸。3.五代十国:成都、金陵是全国最大的印刷业中心。六、商周青铜铸造业的发展夏商周三代被称为青铜时代。夏朝青铜器目前尚未发现,商周是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商朝青铜器由官府垄断,生产规模大,作坊集中在王都,产品供国王和贵族使用。西周青铜器产品趋向生活化,日用器具数量大.有些动物形状的器皿栩栩如生。春秋战国时期的莲鹤方壶是春秋中期的珍贵名器;战国青铜器出现金银错新技术;青铜雕塑艺术也有创新,器物上已有建筑雕塑图案。东汉时,治铜场和铸铜作坊遍及全国,著名的有广汉、蜀郡等。七、古代制漆业的发展1.原始社会:我国是世界上用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河姆渡遗址曾出土过红漆碗。2.商朝:漆器出现了浮雕式花纹,并镶有绿松石和钻花金箔。3.周朝:394\n漆髹工艺大量用于车的制造。种植漆林,已被征收税赋。4.战国漆工艺有新成就,已出现采用夹纻技术的漆器5、秦朝:专设官吏管理漆园的种植和漆器的制作生产。6.两汉:湖北江陵凤皇山汉墓、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都是汉代漆器当中的精品。八、玉器雕刻业大汶口文化时,玉器生产的工艺水平相当高,有抛光、雕刻等技术;商周玉器加工有了很大发展,商代玉器雕刻精美、数量多,仅安阳妇好墓就出土玉器七百多件。九、煮盐业春秋战国时,有较大发展,山西的池盐、山东的海盐、四川的井盐都已开发;秦汉时,是重要的手工业,汉武帝是时实行盐铁专卖制度。十、酿酒业商周时,已经很发达;春秋战国时,能用曲造洒,这是我国古代酿造技术的重要发明。十一、制茶业394\n五代十国时,在南方各地都很普遍。十二、手工工艺专著战国《考工记》明清时《天工开物》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主要特征1、工业部门的不断增加。在中国工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工业部门是逐步增加的。在原始社会,工业种类很少,只有石器制造、骨角制造、陶器制造、纺织品制造、酿酒、编织等部门。奴隶社会增加了冶铜业(即青铜业),封建社会又增加了冶铁、制糖、棉纺织业等部门。工业部门的不断增加,有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新的行业,有的则是由某个行业演变分化成的新的部门。例如在纺织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先有丝织业,后有棉纺织业;其后棉纺织业日益发展,又分为轧花、纺纱、织布、印染等部门。同样,在矿冶铸造业方面,也日益分化成为采矿、冶炼、铸造等工业部门。另外,某个工业部门的创立或发展,往往会带动其他有关部门的创立或发展。例如中国冶铁业的兴起,使农具制造和兵器制造成为独立的工业部门。2、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劳动分工的不断发展。任何一个工业部门,不论早晚,一旦创立,它的生产技术都是在不断进步的。以冶铁技术的发展为例:春秋时期以木炭为燃料,用皮囊鼓风炼铁;西汉时期开始用煤炭做燃料;东汉时期发明了水力鼓风机(水排),提高了炉温;北宋以后,以焦炭为燃料,进一步提高了炉温。同时,坩埚炼铁法的创造和土高炉炼铁技术的进步,使中国古代冶铁生产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在中国手工业发展史上,不论采取何种经营方式(如作坊、手工业工场),其生产单位内部的劳动分工,都是渐趋细密的。促成工业生产力提高的各种因素,往往是互相影响的。例如工业生产规模的大小,对于劳动分工粗细的程度是有直接影响的,生产规模扩大,往往促成劳动分工细密。在明清时代的某些工业部门,如制瓷、制糖、矿冶、井盐等行业的部分手工业工场中,都已具有相当细密的劳动分工。这时的手工业工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有机生产体系了。394\n3、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与工场手工业的出现。从工业经营的方式来说,其发展的一般趋势,是由家庭手工业到作坊工业,再到工场手工业。原始社会只能实行简单的协作,进行简单的生产。奴隶社会的工业生产规模较前有所扩大,在制作工业产品时,已经有了初步的劳动分工,生产效率较前提高。到了封建社会,工业生产的规模又有了扩大,劳动分工也渐趋细密;尤其在明代中叶以后,城市工业生产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工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在这种手工业工场中,一般雇佣较多的工匠,在细致的劳动分工之下来扩大生产,使产品的制造进一步发展。如矿冶、纺织、制瓷等部门,在江南地区的某些手工业工场具有比较复杂的生产设备,吸收了大量的雇佣劳动者。他们生产出来的商品数量很大。例如清代前期的矿冶业中,由于铸钱需要大量的铜,促使铜矿开采得到较大发展。4、官府工业与民间工业的同时并存。中国的官府工业,历史悠久,自从奴隶制国家建立后,就有官府工业的存在。从西周到西汉,主要的工业部门,官府都设有作坊。统治者把手工业者集中到官府,以强制的手段迫使他们在官府作坊里进行制造。从春秋末期起,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生产技术的提高、社会分工的扩大,不少手工业者脱离农业而独立。这时社会上除了官府工业作坊外,还出现了一批民间工业作坊。其时以冶铁业发展最快,因为它与人民生活有密切关系,其产品具有极大的市场。从东汉开始,社会分工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民间手工业者不断从农村中分化出来,向城市集中,成为独立的手工业者。这一时期,一方面是民间手工业者脱离农业而向城市集中;另一方面,官府工业在中国工业经济中仍占有主导地位,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民间手工业者的发展。到明清两代,官府工业走上衰落的道路,民间工业则不断发展。这时候官府工业与民间工业的关系,不仅表现在官府工业须有民间工业来支持,而且表现在官府工业在中国工业经济中所占的主导地位让给民间工业了。在这一时期,民间工业经营方面有一个特色,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开始产生。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破坏;二是某些手工业作坊扩大成为手工业工场,亦即工场手工业开始兴起。中国民间工业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是从明代中叶以后开始的,至清代前期有所发展。它所涉及的生产范围,以矿冶、制瓷、纺织业为主。明代中叶以后,某些工业部门的民间作坊朝着手工业工场方向扩展。5、经济重心南移与工业分布的相应变化。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起初是在北方的,以后逐步移至南方。大约到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南方到北方的变迁。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有不少工业生产部门、工业制品的主要产地,也从北方逐渐移到南方。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丝织业地区分布的变化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远古时代,中国的丝织生产,以北方的黄河流域为繁盛之地,尤以河北地区为盛。其后逐渐演变为”南盛北衰”,迄至宋代,中国的丝织生产重心已经移到江南地区,尤以苏州、杭州、南京和广州等地为盛,不论官府丝织业还是民间丝织业都是如此。明代初年,政府在全国一些有条件的地方设立官府织染局,长江流域的南直隶(今江苏)、浙江、江西、四川等处皆有设置,而以浙江为最多。专题三十:统一与分裂问题1、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中国古代历史是漫长的发展过程,其中有统一也有分裂,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394\n就是说的这件事。但是,纵观我国封建社会长达2300年的历史,,其中分裂时间仅700年左右。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大民族,有强大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分裂只是国家的分裂,而不是民族的分裂。分裂只是历史发展的支流,处于短暂的、相对的、次要的地位,统一是主要趋势。从时间上看,合长于分;从空间上看,合的范围不断扩大;从程度上看,合的稳定性越来越大。历史发展是螺旋式的上升运动。“离”、“合”、“治”、“乱”虽然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正是在“离”、“合”、“治”、“乱”中,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得到了发展和巩固。(1)从统一的局面看:统一的时间长于分裂的时间。从时间上看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国家统一逾千年,分裂时间不过几百年。从朝代来看,秦、汉、隋、唐、元、明、清都是统一王朝,汉唐明清的统治均在二百年以上,影响巨大而深远。夏商西周王朝(公元前21世纪一公元前771年)共约1229年,秦汉(公元前221年一公元220年)440年,西晋(公元265年一公元316年)51年,隋唐(公元581年一公元907年)326年,元明清(公元1271年一1912年)641年。在中国39肋年王朝统治时期中,统一时间约2687年。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统一共四次九朝,即秦汉、西晋、隋唐、元明清。其中统一时间最长的是唐朝,计289年,最短的是秦朝15年。(2)从分裂时期看:分裂时期比较短暂,即使国家处于分裂时期也仍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如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人民渴望统一,许多统治者致力于国家的统一,如曹操、诸葛亮、孝文帝、赵匡胤等。封建社会的分裂共有三次: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宋、辽、夏、金时期。(3)从地位和作用来看:统一的王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作用大,超过任何一个分裂时期,如秦汉文化的世界影响,隋唐中华文化圈的形成。统一王朝所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统一的原因与作用(1)主要史实:(1)统一是主流的原因:•客观上:394\n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中国独特的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条件,造成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历史上多数重大的政治活动都具有明显的内向性;二是如马克思所说的,亚洲的大河流域需要有中央集权的机构来执行公共工程的职能。中国地理条件之整体的统一性具有促进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中华文明的文化传统,古老的中国文化中,很早就产生了统一的思想,历经儒家学派的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思想渊源。这种思想一再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对维护和促进国家统一发挥了巨大作用。如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对维护国家统一的有利作用。(意识形态对统一所起的积极作用)人民反对战争,渴望统一;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民族融合: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与统一国家的发展至为密切。分裂时期客观上存在着民族频繁交往,民族融合增强,民族间的关系愈益密切,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历史文化认同不断强化,有利于后来的统一,从而形成统一的历史潮流。正是因为有历史文化的认同,才有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正因为有了这种凝聚力,才有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每个分裂时期的后期,割据政权数目减少,或某些力量的衰弱和某些力量的增长,为后来的统一提供了方便;尽管处于分裂时期,但局部或某些割据政权的经济仍处于发展之中,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中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使得“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规律。”•主观上:杰出历史人物的雄才大略、远见卓识在统一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一批杰出人物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等为国家的统一奠基、巩固、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统一局面的意义:•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结果,它使中华民族历史前后相接,绵延至今。394\n•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意义深远,这对政权的巩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的融合、科技文化进步、边疆开发、抵御侵略、提高国际地位等发挥了重大作用。今天,我国政府和人民收回香港和澳门主权,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列举史实:3、分裂的原因与危害(1)主要史实(1)原因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史上,出现国家分裂现象是有其内在原因的:•根本原因:占主导地位的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社会经济不够发达,社会不够进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地方割据势力的恶性膨胀•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争权夺利•边疆的民族矛盾,民族融合不够稳固•外部势力的影响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上层建筑领域的调整以及中华民族内部凝聚力的加强,导致国家分裂的种种因素必然会消失。(2)危害:国家分裂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如社会动荡、经济发展迟缓,国弱民穷,人民生活困苦等。394\n(3)分裂的客观作用•分裂时期历史也在发展着,如各民族不断融合、生活范围扩展,人文地理改变,经济文化交流等•而分裂本身也孕育着诸多统一的因素,如广大人民渴望统一,分裂时期出现许多局部统一,一些统治者着手社会改革以扩充实力实现统一等。所以,对我国古代封建国家的分裂与统一要作具体分析,尤其是国家的分裂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而应作具体的分析,既要分析国家分裂给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如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迟滞、人民生活贫困等,也要看到国家分裂过程中历史的客观发展,如多民族的融合、生活范围的扩展、经济文化的交流等。分裂之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对于国家统一的历史进步作用要给予充分肯定,中华民族之所以从未中断,先后相承,绵延不绝,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对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民族融合的交融以及科技文化的繁荣等发挥着重大的历史作用。4、分裂时期孕有统一因素(1)即使在我国长期分裂时期,同样反映出各民族人民统一的强烈愿望。•秦统一以前具备的有利于统一的因素有:春秋战国长期兼并战争中,诸侯国数量逐渐减少;争霸战争中,华夏族与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人民厌恶割据混战,渴望统一;新的封建经济形成、商业交往和城市兴起,以及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有利于统一;商变法后泰国成为势力最强的国家,是实现统一的有利条件;韩非子的理论为秦统一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奠定了基础。•隋朝统一所具备的条件有:人民希望统一,反对战乱和少数贵族的压迫;北方民族大融合为统一创造了条件;江南经济的发展是统一的物质基础:北朝后周统一北方成为隋朝建立后统一中国的基础。元朝统一同样是建立在人民反对战乱渴望统一的基础上的;同时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北方经济恢复也为统一创造了条件;民族融合、民族问经济文化的交流、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也是统一的基本条件。(2)结束割据完成统一,有利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394\n中国古代秦、西晋、隋、元四个朝代结束长期割据完成统一,形成我国秦汉、隋唐、元明清等主要的长期繁盛局面,有巨大的历史功绩。•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称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隋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社会秩序安定下来,南北经济文化得到了交流。•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疆域空前辽阔,行省制度的建立保证了对全国广大地区的有效统治,并加强了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在元朝大一统局面下,民族融合得到了进一步加强。5、反对分裂维护统一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1)反对封建地方贵族或地主割据势力的分裂。中国古代出现过封建贵族分裂割据势力、影响中央集权,危害社会,不得人心,最终以失败告终,其中有: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是西汉王国势力增大的结果,汉景帝经过三个月战争平定叛乱,对王国控制加强,汉武帝时王国对中央的威胁终于解除;东汉豪强地主势力迅速发展,东汉来年形成割据一方的军事集团,最终出现三国鼎立局面,人民痛苦不堪,反对分裂;唐朝中期藩镇节度使权力增长,导致“安史之乱”,此后出现长期藩镇割据局面,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人民蒙受苦难。反对分裂,北宋建立后宋太祖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2)反对帝国主义支持的封建军阀割据中国近代以来,在帝国主义扶植下出现过军阀割据局面,主要是从1916年起,以冯国章、曹银为首的直系,段棋瑞为首的皖系,张作霖为首的奉系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一是由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决定的,军阀割据是中国具有分散性的封建地主经济的必然产物,二是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决定的,帝国主义的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必然导致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大革命期间军阉割据局面结束。394\n(3)巩固边疆的斗争(4)台湾、西藏等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组成部分,神圣不可侵犯。A.台湾与大陆的最早联系开始于三国,吴国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州,加强了夷州与内地的联系;隋场帝三次派人去琉球,加强了联系;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清朝1683年派军队进入台湾,第二年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国家一再侵略我国台湾:两次鸦片战争中英法军队都侵犯过台湾,并在台湾开商埠;19世纪70年代后,美日侵略台湾,中法战争期间法军侵犯台湾被击退,清政府鉴于台湾在国防上的重要地位,于1885年决定建台湾行省;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根据《开罗宣言》等的规定,台湾回到祖国怀抱。B.西藏地区唐朝时期就有友好交往,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对吐善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唐善友好作出了贡献;元朝时西藏为宣政院辖地,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初期先后册封“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并成为制度,后来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近代以来,英国多次侵犯西藏,策动西藏独立未遂,于1913年在中印东段边界制造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把我国西藏东部9万多平方公里领土划到这条线以南,中国政府一直拒绝承认这条非法的边界线。C.香港地区在经历一百多年英国殖民统治后回归祖国:鸦片战争中的1841年,英国军队侵占了广东香港岛,1842年《南京条约》中割香港岛给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1860年《北京条约》中,英国又割占九龙司地区;1898年帝国主义瓜分狂潮中,英国强租“新界”,租期99年。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80年代,中英签订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在香港设立特别行政区,沦为英国殖民统治一百多年的香港终于回归祖国,“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香港地区得以实现。6、认识(与“政治”学科的综合)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统一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这说明我们必须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在当前特别是要反对李登辉的两国论,反对李登辉企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图谋。实现国家的富强和国家的统一是我们面临的两大任务。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传统,说明我们必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即必须坚持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为了实现国家的统一,我们党和国家决定用“一国两制”394\n的方式和平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决定在香港、澳门、台湾设立特别行政区,并让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这既符合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和现实,也符合包括香港、澳门、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无论是民族自治区,还是特别行政区,都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都没有任何主权实体的性质。这也表明我国是中央统一领导的社会主义单一制国家。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但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与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不仅是不矛盾的,而且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一国两制、和平统一,这不是纵观历史上的统一,实施统一的统治者往往采取综合准备和切实可行的方法。这对我们今天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发展经济实力,为统一奠定坚实基础;争取政治优势,为统一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增强军事实力,为统一提供可靠的保证。纵观中国古代历史,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不以少数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对于历史上的分裂应持全面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既要看到其危害,又不能忽视分裂时期客观上存在的有利于统一的积极因素。练习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体现历史发展趋势的几个方面,据此说明隋朝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请选择中国古代史中的有关史实,说明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促进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封建地方势力对唐末和五代十国的影响如何?这种局面是怎样逐步走向结束的?明朝和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地方采取了哪些措施,试评价其积极作用?394\n答:藩镇割据成为唐末政治黑暗的三大因素之一。藩镇割据的延续和扩大,导致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五代后期,周世宗改革使后书刊号力量强大,为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奠定了基础,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明太祖废行省,设三司,分散了地方权力,清政府平定了地方贵族叛乱,设台湾府等,明朝三司以力平行,互不统属,直属中央,使地方丧失割据条件。清朝严惩叛乱割据势力,加强地方行政管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边疆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五十多个民族共同为祖国版图的缔造和发展做出了贡献。1.中国古代经历哪几次大统一和大分裂的时期?又有哪几次局部统一?(注意:如果去掉古代两字,答案就不限于古代,还要加上近代的相关内容。即北洋军阀的分裂割据、国民政府形式上的统一、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大陆的统一。)2.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统一的原因有哪些?各统一王朝为维护统一进行了哪些斗争?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的原因是什么?20世纪中期祖国大陆统一的原因又是什么?3.造成中国古代分裂的原因有哪些?近代军阀割据的原因是什么?4.分裂中孕育着哪些统一的因素?(参照第2题)5、统一时期又有哪些破坏统一的因素?是怎样克服的?(参照第3题)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