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4.00 KB
  • 2022-09-01 发布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提要

  • 2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提要四川电大罗洪群第一部分关于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一、考核对象本课程考核对象为四川电大经济类专业的所有学生。二、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学习过程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学习过程考核主要指平时作业,其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80%。学习过程考核形式为平时作业,期末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三、命题原则⒈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统计学原理》文字教材范围之内。按照重分析推理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既考查对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又考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⒉期末命题的覆盖面理应广泛,但同时也会突出重点。⒊试卷将尽可能兼顾各个能力层次。各层次题目在试卷中所占分数比重大致为:一般了解10%左右,掌握30%左右,重点掌握60%左右。⒋试卷尽可能合理安排题目的难易程度。题目的难易程度等级在试卷中所占比重大致为:易20%,较易30%,较难30%,难20%。试题的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可以含有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命题时会尽可能兼顾,在试卷中保持合理结构。四、试题类型及其结构⒈期末考试题型⑴判断题:占全部试题的10%(2)填空题:占全部试题的10%。(3)单项选择题:占全部试题的12%%。(4)多项选择题:占全部试题的8%。(5)简答题:占全部试题的10%。(6)计算分析题:占全部试题的50%。五、其它说明答案要求以教材为准,单选和多选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填空题要求对基本知识准确掌握。简答题要求回答理论和方法的知识要点。计算分析题要求学生会利用公式和统计数据,模仿计算,并联系实际做出概括性分析。期末考试的答题时限为120分钟。考试时,要求学生携带计算器。第二部分各章重、难点提示\n第一章统计总论重点掌握(一)统计的涵义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二)统计的研究对象(三)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四)统计研究的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归纳推断法(五)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1、统计总体、总体单位2、单位标志与标志表现3、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4、变量与变量值5、离散变量与连续变量6、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7、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第二章统计调查重点掌握:(一)调查的基本任务和要求(二)计调查的种类1、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的范围,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2、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3、统计调查按所搜集资料的来源分为直接调查、凭证调查和询问调查。(三)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项目、调查表、调查时间和时限、调查的组织工作等内容。(四)统计调查方法1、普查的概念、特点2、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作用、优越性、组织形式3、统计报表的概念、种类4、重点调查的概念、特点5、典型调查的概念、特点及两种形式第三章统计整理重点掌握:(一)统计整理的概念和内容1、统计整理的概念2、统计整理的主要内容和步骤(二)统计分组\n1、统计分组的概念及分类:(1)按其任务和作用不同分为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2)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3)按分组标志的性质分为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2、分组标志的选择(1)什么是分组标志?(2)为什么统计分组的关键是分组标志的选择?(3)怎样正确选择分组标志?3、统计分组的方法(1)品质标志分组的方法(2)数量标志分组的方法(包括单项分组与组距分组的概念及应用条件;组数与组距的确定、等距分组与不等距分组的概念及应用条件;组限的划分;组中值的确定等。)(一)统计分布1、统计分布的概念、组成要素及分类2、变量分配数列的编制(二)统计表统计表的构成和种类第四章综合指标重点掌握:(一)总量指标1、总量指标的概念2、总量指标的种类(1)按其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2)按其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二)相对指标1、相对指标的概念、作用和表现形式2、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1)结构相对指标(2)比例相对指标(3)比较相对指标(4)强度相对指标(5)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a、计划数为绝对数时,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的计算b、计划数为相对数时,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的计算3、相对指标的应用(三)平均指标1、平均指标的概念和作用\n1、平均指标的计算(1)算术平均数a、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b、算术平均数与强度相对数的区别c、简单算术平均数d、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的两种形式:当权数为绝对数时:当权数为相对数时:权数对平均数的影响作用权数的选择简单算术平均数与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关系(2)调和平均数的计算a、调和平均数的概念b、加权调和平均数与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关系c、加权调和平均数的计算(3)众数、中位数的概念和作用(一)变异指标1、变异指标的概念作用和种类2、变异指标的计算(1)全距:全距的概念和特点(2)平均差:平均差的概念和特点(3)标准差:标准差的概念、特点及计算\n(4)变异系数:变异系数的意义和计算第四章抽样估计重点掌握:(一)抽样推断的意义及特点(二)抽样的基本概念1、总体和样本2、参数和统计量3、样本容量和样本个数4、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三)抽样误差1、抽样误差的意义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2、抽样平均误差(1)抽样平均误差的意义(2)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3)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条件下抽样平均误差的区别1、抽样极限误差(1)抽样极限误差的概念(2)抽样极限误差的计算(3)抽样极限误差与概率度、抽样平均误差的关系(四)抽样估计方法1、总体参数点估计点估计的特点与方法2、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1)区间估计的基本特点(2)区间估计的方法(五)抽样组织设计1、简单随机抽样(1)简单随机抽样抽样的概念和特点(2)简单随机抽样的计算(3)样本单位数的计算2、类型抽样的概念和特点3、等距抽样的概念和特点2、整群抽样的概念和特点第六章假设检验本章可作一般掌握第七章相关分析\n重点掌握:(一)相关的概念和种类1、相关的概念2、相关的种类(1)按相关的程度分为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2)按相关的性质(方向)分,有正相关和负相关(3)按相关的形式分,有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4)按影响因素多少分,有单相关和复相关(二)相关系数1、相关系数的概念2、相关系数的计算3、相关系数的性质和应用(三)回归分析1、回归分析的意义2、相关与回归的区别和联系3、简单线性回归议程的建立和求解(1)配合回归直线(2)回归系数的意义(3)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4、估计标准误差估计标准误差的概念和作用第八章指数分析重点掌握:(一)指数的概念及种类1、指数的概念及作用(1)广义指数的概念\n(2)狭义指数的概念1、指数的种类(1)按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2)按其所反映的指标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3)按其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一)综合指数1、综合指数的概念2、综合指数的特点编制综合指数,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指标应该固定在哪个时期,要根据编制指数的具体任务以及指数式的经济内容来决定。以经济内容为依据,确定综合指数中的同度量因素所属时期,具有一般应用意义。同度量因素时期确定的一般方法是: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应以计算期的数量指标为度量因素,说明在计算期实际条件下,此指标的变动对现实造成的影响具有实际意义。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则应以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说明在质量指标保持不变的水平时,数量指标的动态变化。在计算某一种综合指数时,分子与分母的同度量因素的数值必须是同一时期的。选择不同时期的数值作为度量因素,结果是不同的,经济意义也不相同。3、综合指数的计算及分析(1)数量指标指数编制时的一般原则是:将同度量因素的时期固定在基期。(2)质量指标指数编制时的一般原则是:将同度量因素的时期固定在报告期。(二)平均指数1、平均指数的概念2、平均指数的计算(1)加权算术平均指数:通常是以基期的总量指标作为权数,对数量指标的个体求加权算术平均数,以此计算的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等于数量指标综合指数。(2)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通常以报告期的总量指标作为权数,对质量指标的个体指数求加权调和平均数,据此计算的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等于质量指标综合指数。(三)因素分析1、因素分析的意义2、因素分析的内容和步骤3、因素分析的具体形式(1)总量指标因素分析简单现象总量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复杂现象总量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综合指数体系的利用)\n(1)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第九章动态数列分析重点掌握:(一)动态数列的概念和种类1、动态数列的概念2、动态数列的种类(1)总量指标动态数列(2)相对指标动态数列(3)平均指标动态数列3、编制动态数列的原则(二)现象发展的水平指标1、发展水平2、平均发展水平(1)由总量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由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由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连续时点间隔相等:连续时点间隔不等:\n间断时点间隔相等:间断时点间隔不等:(1)由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计算序时平均数:(一)现象发展的速度指标1、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及相互关系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2、增长量(1)逐期增长量与环比增长量及相互关系(2)平均增长量(3)增长量的计算3、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和环比增长速度4、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1)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重点掌握几何平均法)计算公式:(2)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n(一)现象变动的趋势分析1、影响动态数列的四个因素2、直线趋势的测定方法(1)时距扩大法(2)移动平均法(3)最小平方法第十章统计综合分析与评价本章可做一般掌握第四部分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一、判断题l.统计一词包含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等三种涵义。()2.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3.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4.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5.统计指标和数量标志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所以二者反映的内容是相同的。()6.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7.因为统计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所以数量标志就是统计指标。()8.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9.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10.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11.典型调查与抽样调查的根本区别是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12.调查时间就是进行调查工作所需要的时间。()13,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根据当前工作的重点来确定的。()14.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对象。()15.统计整理的关键是对各项整理的指标进行汇总。()16.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17.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别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18.连续型变量可作单项分组或组距式分组,离散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19.总体单位总量与总体标志总量,可以随研究对象的变化而发生变化。()20.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成反比。()21.某厂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降低4%,实际降低了3%,则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为99。04%。(22.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23.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取决于权数本身绝对值的大小。()\n24.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25.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26.任何两个性质相同的变量数列,比较其平均数的代表性,都可以来用标准差指标。()27.抽样推断是利用全体中的一部分进行推断,就不可避免会出现误差。()28.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对象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29.样本容量是指从一个总体中可能抽取的样本个数。()30.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的偶然因素而产生的误差,这种误差既可以避免,也可以控制其大小。()31.点估计就是以样本的实际值直接作为相应总体参数的估计值。()32.抽样估计的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33.正相关就是指因素标志和结果标志的数量变动方向都是上升的。()34.只有当相关系数接近于十1时,才能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35.若变量x的值减少时变量y的值也减少,则变量x与y之间存在有相关关系。()36.回归系数b和相关系数r都可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37.若直线回归方程Yc=170—2.5K,则变量x和y之间存在着负的相关关系。(38.总指数的计算形式包括:综合指数、平均指数、平均指标指数。()、39.平均指数是综合指数的一种变形。()40.在指数体系中,各指数间的关系是以相对数表现的乘积关系,绝对额之间的关系以绝对量表示的加减关系。()41.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42.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43.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现的速度分析指标。()44.如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45.增长百分之一的绝对值表示的是:速度指标增长百分之一而增加的水平值。()二、单项选择题。1.要了解10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A.100名学生B.每一名学生C.1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n2.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3.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情况进行研究,统计总体是()。A.每个工业企业B.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C.每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D.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4.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A.总产值B.合格率C.总成本D.人口数5.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小数6.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A.每一户B.所有的户C.每一个人D.所有的人7.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一致的是()。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畜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8.先对总体各单位按主要的标志加以分类,再按随机原则从各类中抽取一定的单位进行调查,这种抽样调查形式属于()。A.简单随机油样B.等距抽样C.整群抽样D.类型抽样9.调查时限是()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C.调查工作登记的时间D.调查资料的报送时间10.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A.分组标影的正确选择B.按品质标志进行分组C.运用多个标志进行分组;形成一个分组\n体系D.分组形式的选择11.某管理局对其所属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指出哪项是正确的()。A.80%一90%B.80%以下90%一99%80.1%一90%100%一109%90.1%一100%110%以上100.1%一110%C.90%以下:D.85%以下90%一100%85%---95%100%一110%95%一105%110%以上105%一115%12.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C.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或下限所在组均可D.另行分组13.划分离散变量组限时,相邻两组的组限()。A.必须是间断的B.必须是重叠的C.既可以是间断的,也可以是重叠的D.应当是相近的’14.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A.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B.组数的多少不同C.选择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D.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15.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变异指标16.某单位某月份职工的出勤率是95%,这个指标是()。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17.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了10%,则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A.104.7%B.95.45%\nC.200%D.4.76%18.已知两个同类型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甲=5元,乙=6元,则两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是()。A.甲大于乙B.乙大于甲C.一样大D.无法判断19.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20.抽样调查的目的是()。A.用样本指标来推算总体指标B.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研究C.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D.广泛运用数学方法21.抽样调查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准确性原则B.随机性原则C.可靠性原则D.灵活性原则22.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抽样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是()。A.抽样平均误差B.抽样误差系数C.概率度D.抽样极限误差23.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A.实际误差B.实际误差的绝对值C.平均误差程度D.可能误差范围24.抽样误差是指()。A.调查中所产生的登记性误差B.调查中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D.由于违反了随机性原则而产生的误差25.对某单位的职工文化程度进行调查,得知其80%的人是高中毕业,抽样平均误差为2%,当概率为49.45%时,该单位职工中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比重是()。A.等于78%B.大于84%C.在76%与84%之间D.小于76%26.连续生产的电子管厂,产品质量检查是这样安排的,在一天中,每隔一小时抽取5分钟的产品进行检查,这是()。A.简单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n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27.当自变量的数值确定后,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完全确定,这种关系属于()。A.相关关系B.函数关系C.回归关系D.随机关系28.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代表性指标是()。A.估计标准误差B.两个变量的协方差C.相关系数D.两个变量的标准差29.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即()。A.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B.相关关系和随机关系C.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D.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30.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0<r1B.—1<r<1C.—1<r<1D.—1<r<031.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越低,则相关系的数值()。A.越小B.越接近于0C.越接近于—1D.越接近于132.下列哪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A.商品销售额和商品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9B.商品销售额和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84C.平均流通费用率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4D.商品销售价格与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一0.9133.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A.都是随机变量B.关系是对等的C.都是给定的量D.一个是自变量,一个是因变量34.每一吨铸铁成本(元)倚铸铁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yc=56十8x,这意味着()。A.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B.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C.废品串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D.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为56元35.估计标准误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因此()。A.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大,说明回归方程代表性越大\nB.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大,说明回归方程代表性越小C.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小,说明回归方程代表性越小D.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小,说明回归方程的实用价值小36.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C.编制指数的任务不同D.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37.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两种,即()。A.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D.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38.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A.产量指数B.商品销售量指数C.职工人数指数,D.劳动生产率水平指数39.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40.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A.(102%×105%×108%×107%)一100%B.102%×105%×108%×107%C.2%×5%×8%×7%D.(2%×5%×8%×7%)一100%41.平均发展速度是()。A.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B.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的几何平均数D.增长速度加上100%.三、多项选择题1.在全国人口普查中()。A.全国人口总数是统计总体’B.男性是品质标志表现C.人的年龄是变量“\nD.每一户是总体单位E.人口的平均年龄是统计指标2.统计研究运用各种专门方法,包括()。A.大量观察法B.统计分组法C.综合指标法D.统计模型法D.归纳推断法3.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有()。A.车床台数B.学生人数C.耕地面积D.粮食产量E.汽车产量4.下列统计指标中,是总量指标的有()。A.工资总额B.单位产品成本C出勤人数D.人口密度E.合格品串5.普查是一种()A.专门组织的调查B.连续性调查C.不连续性调查D.全面调查E.非全面调查6.下列情况的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不一致的是()A.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工业企业现状调查D.农产量调查E.城市零售商店销售情况调查7.在全国工业企业普查中()A.全国工业企业数是调查对象B.全国每一个工业企业是调查单位C.全国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报告单位D.工业企业的所有制关系是变量E.每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是变量8.统计分组的作用是()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B.说明总体的基本情况C.研究同类总体的基本结构D.说明总体的特征E.分析被研究现象总体诸标志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9.指出下面的数列属于什么类型()\n按生产计划完成程度分组(%)企业80----9090----100100---11015305合计50A.品质分配数列B.变量分配数列C.组距变量分配数列D.等距变量分配数列E.次数分配数列10.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某地区人口数B.某地区人口死亡数C.某城市在校生人数D.某农场每年拖拉机台数E.某工厂月末在册职工人数11.相对指标中,分子分母可以互换的有()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E.动态相对指标12.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受各组频率和频数的影响B.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C.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D.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E.只受权数大小的影响13.在什么情况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A.各组次数相等B.各组变量值不等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D.各组次数都为1E.各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重相等14.标志变异指标中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区别是()A.两者的作用不同B.两者的计算方法不同\nA.两者的适用条件不同B.指标的表现形式不同C.与平均数的关系不同15.抽样估计中的抽样误差()A.是不可避免要产生的B.是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法来消除的C.只能在调查结束后才能计算D.是可以事先计算出来的E.其大小是可以控制的16.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A.是有限总体还是无限总体B.是变量总体还是属性总体C.是重复抽样还是不重复抽样D.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E.抽样单位数的多少17.从全及总体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有()A.简单随机抽样B.重复抽样C.不重复抽样D.等距抽样E.类型抽样18.常用的抽样组织形式包括()。A.重复抽样B.简单随机抽样C.不重复抽样D.等距抽样E.类型抽样和整群抽样,19.直线回归分析中()。A.自变量是可控制量、因变量是随机的B.两个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C.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D.根据回归系数可以判断相关的方向E.对于没有明显关系的两个变量可求得两个回归方程20.下列属于正相关的现象是()A.家庭收入越多,其消费支出也越高B.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C.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E.产品产量随生产用固定资产价值减少而减少21.可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方向的指标有()A.估计标准误差B.相关系数C.回归系数D.两个变量的协方差E.两个变量的标准差\n22.估计标准误是反映()A.回归方程代表性大小的指标B.估计值与实际值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C.自变量与因变量离差程度的指标D.因变量估计值的可靠程度的指标E.回归方程适用价值大小的指标23.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A.单位产品成本指数B.商品价格指数C,工资水平指数D.商品销售额指数E.全社会零售商品价格指数24.于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量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25.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A.两者都属于速度指标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C.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D.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26.累积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A.前者基期水平不变,后者基期水平总在变动B.二者存在关系式: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累积增长量C.相邻的两个逐期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累积增长量D.根据这两个增长量都可以计算较长时期内的平均增长量E.这两个增长量都属于速度分析指标四、填空题1.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的关系是--------和--------关系。2.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与———的关系。3.标志可分为——和——两种。4.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总体单位是--------。5.统计指标按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分为-----—和——两种。6.统计调查按其组织形式,可分为———和———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可分为———和-------调查;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和-------。7.对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都进行调查,这是----—\n调查;而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都属于——----调查e8.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选取的,抽样调查中的样本单位是—--—选取的。9.重点调查的实质是——-----的全面调查,它的目的是反映———情况。10.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有很多,其基本形式有———、———、--——和---------。11.全面调查包括————和———;非全面调查包括—----—,———和---------。12.统计整理的关键在于---------—,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13.统计分组按其任务和作用的不同分为———分组、————分组和————分组。14.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分为—-------分组和——---分组。15.组距式分组按其分组的组距是否相等可以分为————分组和——---分组。16.次数分配数列由———和———两个要素组成。17.对于连续变量划分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是———的。18.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和———;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和----------。19.权数有两种表现形式,即———权数和————权数,由此产生了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的两种计算公式,即---------——和----------------。20.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有———数和———数两种。21.权数在平均数的形成中起着一种————作用,在————情况下,简单算术平均数与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22.变异指标的种类有———、———和————。23.直接用平均差和标准差比较两个变量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的前提条件是两个变量数列的———相等。24.标准差系数是——与———之比,其计算公式是-------------。25.根据取样的方式不同,抽样方法有—————和————两种。26.抽样估计的方法有-----------和———两种。27.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程度分为———相关、———相关和————相关;按相关的方向分为———相关和—————相关;按相关的形式分为———相关和———相关;按影响因素的多少分为———相关和———相关。28.完全相关即是------量相关,其相关系数等于--------。29.相关系数是在————相关条件下用来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统计分析指标。30.用来说明回归方程代表性大小的统计分析指标是———指标。31.一个回归方程只能作一种推算、即给出———的数值,估计———二的可能值。32.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是先—-----后-----------。\n33.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指数和—---------指数。34.平均指数有两种计算形式:即———指数和——指数。35.动态数列按其指标表现形式不同分为-------、--------和----三种。36.发展速度由于采用基期不同,可分为———发展速度和———发展速度,这两种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为------------。37.增长量由于基期的不同可分为———和———,两者的关系是———。38.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有两种:(1)———;(2)———。39.平均发展速度是对各期-------速度求平均的结果,也是一种———平均数。40.已知某产品产量1993年与1992年相比增长了5%,1994年与1992年相比增长了12%,则1994年与1993年相比增长了------。五、简答题1.品质标志与质量指标有何不同?品质标志可否汇总为质量指标?2.统计指标和标志有何区别和联系?3.什么是数量指标?什么是质量指标?二者有何关系?4.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5.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的关系如何?6.什么是抽样调查,其优越性和作用有哪些?7.什么是统计分组?它可以分为哪几种形式?8.为什么说统计分组的关键是分组标志的选择?9.什么是统计分布?它包括哪两个要素?10.单项式分组与组距式分组的应用条件是什么?11.算术平均数与强度相对数的区别是什么?12.什么是平均指标?其作用是什么?13.什么是变异系数?变异系数的运用条件是什么?14.什么是抽样推断,它有哪些基本特点?15.什么是抽样误差?抽样误差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16.参数和统计量有哪些区别和联系?17.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有和区别与联系?18.回归方程Y=A+BX中,A、B的经济含义是什么?19.同度量因素固定时期的一般方法是什么?20.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各有什么特点?六、计算题1.某企业1993年产品单位成本为520元,1994年计划规定在上年的基础上降低5%,实际降低了6%,试确定1994年单位成本的计划数,并计算1994年降低成本计划完成程度指标。\n2.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第一车间实际产量为190件,完成计划95%;第二车间实际产量250件,完成计划100%;第三车间实际产量609件,完成计划1`05%,三个车间产品产量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95%+100%+105%)/3=100%另外,一车间产品单位成本为18元/件,二车间产品单位成本为12元/件,三车间产品单位成本为15元/件,则三个车间平均单位成本为:(18+12+15)/3=15元/件。以上平均指标的计算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改正。3.某班40个学生统计成绩分组如下:成绩学生数60分以下60分—80分80分以上52510合计40试计算全班的平均成绩。4.某车间第一组工龄为6年,第二组工龄为8年,第三组工龄为10年。第一组工占三组工人总数的30%,第二组占三组工人总数的50%,试计算三组工人的平均工龄。5.某地区销售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商品规格销售价格(元)各组商品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比重(%)甲乙丙20---3030---4040---50205030根据资料计算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6.已知某企业的相关资料如下:按产值计划完成%分组企业数实际产值90--100100--110110--1202731200128002000试计算公司平均计划完成程度指标。7.1990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成交额、成交量资料如下:\n品种价格(元/斤)甲市场成交额(万元)乙市场成交量(万斤)甲乙丙1.21.41.51.22.81.5211合计----5.54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高?并说明原因。8.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班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日产量(件)工人数(人)1525354515383413要求:(1)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2)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9.一批产品中按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取50包进行检查。结果如下:每包重量(克)包数90--9595--100100--105105--115233510要求:以95。45%的概率估计该批产品平均每包重量的范围。10.某工厂生产一种新型灯泡5000只,随机抽取100只作耐用时间试验。测试结果,平均寿命为4500小时,标准差为300小时,试在90%的概率保证下,估计该新式灯泡平均寿命的区间;假定概率保证程度提高到95%,允许误差缩小一半,试问应抽取多少只灯泡进行测试?11.在4000件成品中,按重复抽样方式抽取200件产品进行检查,其中废品为8件,当概率为0.9545时,试估计这批产品的废品范围。12.采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在2000件产品中抽200件,其中合格品为190件,要求:(1)计算样本合格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n(2)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对该批产品合格品率和合格品数量进行区间估计。(3)如果极限误差为2.31%,则其概率保证程度是多少?13.从某厂生产的一批灯泡中随机重复抽取100只,检查结果是:100只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为1000小时,标准差为15小时。要求:(1)试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该批灯泡平均使用寿命的区间。(2)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将抽样极限误差减少到原来的斗,应抽取多少只灯泡进行检查?14.某地区1991—1995年个人消费支出和收入资料如下:年份19911992199319941995个人收入(万元)消费支出(乙元)64567069776682759288要求:(1)计算个人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的相关系数。(2)配合消费支出(y)对个人收入(x)的直线回归方程。15.根据某地区历年人均收入(元)与商品销售额(万元)资料计算的有关数据如下:(x代表人均收入,y代表销售额)n=9zx=546zy=260zx2=34362zxy=16918计算:(1)建立以商品销售额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含义。(2)若1996年人均收入为400元,试推算该年商品销售额。16.已知某市基期社会商品零售额为8600万元,报告期比基期增加4290万元,零售物价指数上涨11.5%。试推算该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变动中由于零售物价变动和零售量变动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绝对额。17.根据下列资料计算:(1)产量指数及产量变化对总产值的影响;(2)价格指数及价格变动对总产值的影响。产品名称计量单位产量价格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甲乙件台2000100240012045005450\n18.某地区1990年一1995年两类商品的收购价格类指数和收购额资料如下:商品名称收购总额(万斤)收购价格类指数(%)1990年1995年甲乙14060138.678.410598试计算:(1)收购价格总指数和由于收购价格变动而增加的收购额,(2)收购量总指数和由于收购量变动而增加的收购额;(3)收购额总指数及增加的绝对值。19.某企业三种产品的产值和产量资料如下:试计算:(1)三种产品的总产值指数(2)产量总指数及由于产量变动而增加的产值。(3)利用指数体系推算价格总指数产品实际产值(万元)1995年比1990年增加的%1990年1995年甲乙丙20045035024048548025104020.某公司所属甲、乙两个人企业生产某产品,其基期和报告期的单位产品成本资料如下表:基期报告期单位成本产量单位成本产量甲乙50555202004552600500(1)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甲、乙两企业单位成本和产量结构变动对总平均成本的影响。(1)由于各企业单位成本变动和产量结构变动而引起的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21.某农贸市场三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商品基期报告期零售价零售量零售价零售量ABC25102004001002.5612300300120\n计算零售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量总指数。22.某地区财政局某年各季度税收计划完成程度资料如下:时期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税收计划(万元)计划完成程度(%)430120448125480150500150计算该年税收计划平均完成程度。23.某企业1991—1995年各年底职工人数资料如下:年份全部职工人数女性职工人数19911992199319941995230023862473250630189801135123211501658试计算该企业1991—1995年女性职工所占的平均比重.24.某工厂第一季度工人数和工业总产值资料如下表:月份一月二月三月四月总产值(万元)月初工人数(人)2501850272205027119503232150试计算第一季度的平均月劳动生产率及第一季度平均劳动生产率。25.某地区1990年一1995年粮食产量资料如下:┌────────┬──┬──┬──┬───┬───┬──┐│年份│1990│1991│1992│1993│1994│1995│├────────┼──┼──┼──┼───┼───┼──┤│粮食产量(万吨)│200│││││││定基增长量(万吨)│││31│40││││环比发展逮度(%)││100│││105│93│└────────┴──┴──┴──┴───┴───┴──┘要求:(1)利用指标间的关系将表中所缺数字补齐;(2)计算该地区1991年至1995年这五年期间的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量以及按水平法计算的年平均增长速度。26.已知某市人口资料如下:(1)1985年平均人口数为92万人。(2)1995年人口数情况为:\n1月1日124万人4月1日129万人7月1日133万人10月1日134万人12月31日137万人(3)1995年该市土地面积为5600平方公里.要求:根据资料计算1995年年平均人口数,1995年底人口密度,1985年一1995年该市平均每年人口增长速度。27.某地区1990年底人口数为2000万人、假定以后每年以千分之9的增长率增长;又假定该地区1990年粮食产量为120亿斤,要求到1995年平均每人粮食达到800斤,试计算1995年的粮食产量应达到多少斤?粮食产量平均增长速度如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