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6 MB
  • 2021-03-02 发布

第五章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 17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五章 制造业企业主要 经济业务的核算 资金投入 资金使用(资金循环与周转) 资金退出 生产过程 ▲ 供应 过程 ▲ ▲ 销售过程 ▲ 资金筹 集业务 储备资金 货币资金 生产资金 成品资金 固定资金 分配利润、缴纳税金等 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 材料采 购业务 资金退 出业务 设备购 置业务 货币资金 投 入 资 本 负 债 产品生 产业务 产品销售业务 第一节 制造业企业 主要经济业务概述 一、制造业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内容 制造业企业是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主要活动内容的经济组织。其主要经济业务内容可归纳为以下5种:  资金筹集业务;  供应过程业务;  生产过程业务;  产品销售过程业务;  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等。 二、对制造业企业的主要 经济业务内容的理解 1.资金筹集业务 接受投资,或借入债务,为生产经营筹集资金。 资金投入 资金使用(资金循环与周转) 资金退出 生产过程 ▲ 供应 过程 ▲ ▲ 销售过程 ▲ 资金筹 集业务 储备资金 货币资金 生产资金 成品资金 固定资金 分配利润、缴纳税金等 货币资金 投 入 资 本 负 债 资金投入 资金使用(资金循环与周转) 资金退出 生产过程 ▲ 供应 过程 ▲ ▲ 销售过程 ▲ 资金筹 集业务 储备资金 货币资金 生产资金 成品资金 固定资金 分配利润、缴纳税金等 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 材料采 购业务 资金退 出业务 设备购 置业务 货币资金 投 入 资 本 负 债 产品生 产业务 产品销售业务 2.供应过程业务 购建固定资产,进行设备安装,进行材料采购;办理货款结算,计算材料采购成本、设备的安装成本等。 资金投入 资金使用(资金循环与周转) 资金退出 生产过程 ▲ 供应 过程 ▲ ▲ 销售过程 ▲ 资金筹 集业务 储备资金 货币资金 生产资金 成品资金 固定资金 分配利润、缴纳税金等 材料采购业务 设备购 置业务 货币资金 投 入 资 本 负 债 3. 生产过程业务 组织产品生产,消耗设备、材料、人工;计算并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办理产成品验收入库手续等。 资金投入 资金使用(资金循环与周转) 资金退出 生产过程 ▲ 供应 过程 ▲ ▲ 销售过程 ▲ 资金筹 集业务 储备资金 货币资金 生产资金 成品资金 固定资金 分配利润、缴纳税金等 材料采 购业务 设备购 置业务 货币资金 投 入 资 本 负 债 生产过程业务 4.产品销售过程业务 发出对外销售产品;结算销售产品货款;计算并交纳税金;计算并结转销售产品成本等。 资金投入 资金使用(资金循环与周转) 资金退出 生产过程 ▲ 供应 过程 ▲ ▲ 销售过程 ▲ 资金筹 集业务 储备资金 货币资金 生产资金 成品资金 固定资金 分配利润、缴纳税金等 材料采 购业务 设备购 置业务 货币资金 投 入 资 本 负 债 产品生 产业务 产品销售业务 5.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等 计算并交纳增值税;计算形成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按规定办法进行利润分配等。 实际缴纳税金、支付已分配利润,资金即退出了企业。 资金投入 资金使用(资金循环与周转) 资金退出 生产过程 ▲ 供应 过程 ▲ ▲ 销售过程 ▲ 资金筹 集业务 储备资金 货币资金 生产资金 成品资金 固定资金 分配利润、缴纳税金等 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 材料采 购业务 资金退 出业务 设备购 置业务 货币资金 投 入 资 本 负 债 产品生 产业务 产品销售业务 第二节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一、资金筹集业务的基本内容 1.权益资金筹集业务 权益资金可理解为所有者权益资金,即投资者的投资及其增值。 2.负债资金筹集业务 企业向债权人借入或在业务结算过程中形成(如“应付账款”等,也称债权人权益)。 二、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方法 (一)权益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1.权益资金的内容 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前两项合称为投入资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后两项合称为留存收益)等。 2.实收资本业务的核算 (1)实收资本的含义 是指企业的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 (2)实收资本的分类 实收资本 国家资本金 法人资本金 个人资本金 外商资本金 货币资金投资 实物资产投资 有价证券投资 无形资产投资 按 投 资 主体划分 按 投 资 形式划分 (3)实收资本入账价值的确定  货币资金投资—— 按实际收到的投资额入账。  其他形式 投资—— 以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入账;或以投资方的账面上该资产的价值入账。  投资方实际投入资本(假定500万元)超过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假定占45%,应为450万元)部分,不计入实收资本,而计入资本公积金。 (4)股份公司的实收资本(股本) 1)股份公司筹集资本方式 :发行股票。 2)发行股票方式: 3)发行费用: 如委托发行,应按发行股票收入的一定比例(假定为3%)承担一定的手续费(假定为468 000元)。 4)入账价值确定:  按面值计入“股本” (假定为200万元);  按溢价额(假定为1360万元)减发行费用(假定为46 .8 万元)超出部分(为1313 . 2万元)计入“资本公积”。 (5)账户设置  对以下所学的主要账户应特别注意从账户的 经济性质、 账户的 基本结构 和账户的 对应关系 几方面进行把握。 (6)核算举例: 见教材 P.91-92 【 例5-1 】 发行股票。 借:银行存款 15 132 000 贷:股本 2 000 000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3 132 000 ※ 15 132 000为股本与资本公积之和。与发行股票收入总额和发行费用之差也应相等。即: 银行存款=发行股票收入总额 -发行费用 (2 000 000 ×7.8 ) - (2 000 000 ×7.8 ×3% ) = 1 560 000 -468 000 = 15 132 000 ※ 2 000 000与发行股票面值相等。 股本=发行股票数量 × 面值 2 000 000 ×1 = 2 000 000 ※ 13 132 000为股本溢价额。 股本溢价额=溢价发行额-发行手续费 2 000 000×6.8-468 000 = 13 132 000 【 例5-2 】 接受设备投资。 借:固定资产 2 000000 贷:股本 2 000 000 ※ 2 000 000为双方确认价值。 2. 资本公积业务的核算 (1)资本公积的含义  投资者或其他人投入企业的在金额上超过法定注册资本的部分。  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是所有者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实质上是一种准资本(资本储备),可转增资本金。 (2)资本公积的来源 ◆ 股本溢价 公司发行股票时超过面值的金额部分; 新股东为获得公司注册资本的一定比例而比原股东多向公司交付的资本金。 ◆ 接受捐赠 捐赠者无偿赠予公司的资本,所有权归属于全体股东(投资者)。 (3)资本公积的用途 ★ 转增资本金(股本)。 (4)账户设置 (5)核算举例: 见教材 P.94-95。 【 例5-3 】 发行股票。 借:银行存款 382 200 000 贷:股本 60 000 000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322 200 000 ※ 股本溢价额的计算: 股本溢价额=溢价发行额-发行手续费 (60 000 000 ×5.5 ) - (60 000 000 ×6.5×2% ) = 330 000 000 -7 800 000 = 322 200 000 【 例5-4 】 接受捐赠设备。 借:固定资产 1 300 000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 300 000 ※ 注意与接受投资者以设备向企业投资账务处理上的区别! 【 例5-5 】 发行股票。 借:银行存款 33 600 000 贷:股本 28 000 000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5 600 000 ※ 本例未涉及发行费用的账务处理,获款收入与溢价发行额相等! (二)负债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1.负债资金的内容 企业从债权人处筹集的资金。包括: 向银行借款( 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 )、从其他企业赊购产品形成的应付账款等。 2.短期借款业务的核算 (1)短期借款的基本含义与用途 1)含义:偿还期在1年以内(含1年)的借款。 2)用途:满足企业生产经营临时周转需要。如购买材料、发放工资等。 (2)短期借款本金及利息的确认与计量 1)本金的确认与计量 按借款单据上的金额确认与计量。 2)利息的确认与计量 ※ 确认方法: 按月确认为借款使用期间的财务费用(期间费用)。 ※ 计算公式: 短期借款利息=借款本金×利率×时间(按月) ※ 支付方式: ①按月度支付。 ②按季度或半年支付。 ※ 账务处理上的不同方法: ①按月度支付。直接计入本月的“财务费用”和“银行存款”账户。 ②按季度或半年支付。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在应负担借款利息,但并未实际支付利息的月份,采用预提的方式确认。计入各月的“财务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 【 例 】 某企业2003年3月从银行借入为期6个月的短期借款。年利率为6%(月利率为0.5%)。 (3)账户设置 短期借款 预提费用 账户性质: 负债类。 账户结构: 贷方登记增加数;借方登记减少数;余额在贷方。 (3)核算举例: 见教材 P.99—100 【 例5-6 】 借入短期借款(年利率为6%,按季支付)。 借:银行存款 1 000 000 贷:短期借款 1 000 000 【 例5-7 】 确认4月份半个月短期借款利息(预提方式)。 借:财务费用 2 500 贷:预提费用 2 500 ※ 本月利息计算: 1 000 000×6%÷12×15/30=2 500 【 例5-8-1 】 确认5、6月短期借款利息(预提方式)。 借:财务费用 5 000 贷:预提费用 5 000 ※ 5、6月利息计算: 1 000 000×6%÷12=5 000 两个月计预提10 000元。至此已预提12 500元。 【 例5-8-2 】 支付4、5、6月短期借款利息。 借:预提费用 12 500 贷:银行存款 12 500 【 例5-9 】 偿还短期借款。 借:短期借款 1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000 3.长期借款业务的核算 (1)长期借款的基本含义与用途 1)含义:偿还期在1年以上的借款。 2)用途:满足企业进行固定资产购建的需要。如购买设备、建造厂房等。 (2)长期借款本金及利息的确认与计量 1)本金的确认与计量: 按申请借款时实际收到的借款数额,以及在借款使用过程中计算出来的应付借款利息数确认。 2)利息的确认与计量: ※ 确认方法: 按月确认,但应区别情况处理。 建设期利息:计入工程成本(资本化); 工程完工投入使用后利息:计入各期财务费用(费用化)。 ※ 计算公式 (计算复利方法) : 长期借款利息=(借款本金+应付利息)×利率×时间(按月) ※ 支付方式: ①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②分期还本付息。 ③分期付息到期还本。 (3)账户设置 长期借款 账户性质: 负债类。 账户结构: 贷方登记增加数;借方登记减少数;余额在贷方。 (4)核算举例: 见教材 P.101—102 【 例5-10 】 借入长期借款。 借:银行存款 5 000 000 贷:长期借款 5 000 000 【 例5-11 】 计算本年应付长期借款利息。 借:在建工程 400 000 贷:长期借款 400 000 ※ 年应付利息=借款本金×年借款利率 本例:5 000 000×8 %(年利率)=400 000 【 例5-12 】 归还长期借款本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借入本金: 5 000 000 应付利息: 400 000×3=1 200 000 本息合计: 6 200 000 借:长期借款 6 200 000 贷:银行存款 6 200 000 第三节 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 一、固定资产(设备)购置业务的核算 1.固定资产的含义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机械和运输工具等。 不属于生产经营使用的,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使用期限超过2年的物品。 2.企业取得固定资产时入账价值的确定 (1)建造固定资产价值的确定 对建造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不管是否办理竣工决算),即可按估计价值入账。包括人工、材料、机械等成本。 (2)购置固定资产价值的确定 对购入设备等固定资产,应按发生的实际支出确定入账价值。包括买价、运输费、包装费和安装成本等。 3.账户设置 4.核算举例: 见教材 P.106—108 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 账户性质: 资产类。 账户结构: 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余额在借方。 【 例5-13 】 购入不需要安装设备,货款已付。 借:固定资产 148 250 贷:银行存款 148 250 ※ 不需要安装设备发生的买价、缴纳的增值税和包装运输费用等均构成其实际成本。 【 例5-14 】 购入需要安装设备,货款已付。 借:在建工程 566 600 贷:银行存款 566 600 ※ 需要安装设备只有通过安装才能发挥效能,发生的买价、缴纳的增值税、包装运输费用和安装费用等均构成其实际成本。 【 例5-15 】 自行安装设备发生各种费用。 借:在建工程 34 800 贷:原材料 12 000 贷:应付工资 20 000 贷:应付福利费 2 800 【 例5-16 】 需要安装设备安装完毕,已交付使用。 借:固定资产 601 400 贷:在建工程 601 400 ※ 该工程总成本为: 566 600 + 34 800 = 601 400 二、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 企业对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通常有实际成本计价和计划成本计价两种。 1.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 (1)实际成本计价的基本含义 ◆ 企业在日常收入和发出材料时均采用 实际成本 。 (2)材料采购实际成本的构成 材料采购 实际成本 = 买价 + 其他采购费用 (3)账户设置 (4)核算举例: 见教材 P.113—117 【 例5-17 】 购入甲、乙两种材料,材料款及进项税额全部付清。 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120 000 借:物资采购——乙材料 38 000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26 860 贷:银行存款 184 860 ※ 随货款一并支付给供货企业的增值税属于 价外税 ,不计入材料采购成本。 ※ 关于应交增值税的说明  增值税: 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以及购买货物时按规定应交纳的税款。  增值税税率: 一般为17%。  销项税额: 销售额 ×税率。  进项税额: 购货款等×税率。  增值税的抵扣 :按规定 (已交数)可以从销项税额扣除(抵扣),二者差额为应上缴国家数 。即: 企业当期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 例5-18 】 支付甲、乙两种材料外地运杂费。 ※ 共同发生的运杂费应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配,由受益对象共同负担,计入各自采购成本。 分配率=同性采购费用÷分配标准 (买价或重量等) 各种材料应分配共同性费用额=分配标准×分配率 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5 000 借:物资采购——乙材料 2 000 贷:银行存款 7 000 ※ 如果是发生在当地的零星运杂费,按规定不计入材料采购成本,而是计入“管理费用”,因而不存在分配的问题。 【 例5-19 】 购入丙材料,货款尚未支付。 借:物资采购——丙材料 220 000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36 720 贷:应付账款 ——红星工厂 256 720 【 例5-20 】 向供货企业预付购货款。 借:预付账款——胜利工厂 180 000 贷:银行存款 180 000 ※ 预付账款时,材料尚未收到,因而不能直接计入材料采购成本。应先记入“预付账款”账户,待材料到达时再进行冲转。 【 例5-21 】 预付账款的丙材料到货,冲转预付账款,并结清差额款。 借:物资采购——丙材料 425 000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71 400 贷:预付账款——胜利工厂 180 000 贷:银行存款 311 400 贷:现金 5 000 ※ 支付的银行存款311 400元为买价和应交税金之和( 425 000 + 71 400 )与预付账款( 180 000 )之差额款。 ※ 用现金支付5 000元运费应计入丙材料成本。 【 例5-22 】 签发商业汇票,购入丁材料。 ※ 商业汇票是一种信用结算票据,具有一定的付款期限,一般附有一定的利率,可用于企业之间的往来结算。 ※ 应设立“应付票据”账户核算。该账户为负债类账户。结构见教材 P.112。 ※ 该业务中给出的是含税价款,应先进行分解计算,以便正确记入有关账户。 计算公式: 不含税价款=价税款总额÷(1+税率) 本例: 418 860 ÷(1+17%)=358 000元 增值税税额=价税款总额-不含税价款 本例: 418 860- 358 000 =60 860元 借:物资采购——丁材料 358 000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60 860 贷:应付票据——××单位 418 860 【 例5-23 】 签发商业汇票,抵付应付账款(例5-19 )。 借:应付账款——红星工厂 256 720 贷:应付票据——××单位 256 720 ※ 一种负债减少,另一种负债增加。 【 例5-24 】 材料验收入库,结转实际采购成本。 ※ 结转实际采购成本就是将通过“物资采购”账户归集的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结转入“原材料”账户。 ※ 结转材料实际采购成本之前,应先计算出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以便于结转。 计算公式为: 利和公司在本会计期间共购入四种材料。它们的采购成本资料可从有关的经济业务中查找到(在实际工作中可从已登记的账户中查得)。 甲材料 = 12 000 + 5 000 = 125 000元 乙材料 = 38 000 + 2 000 = 40 000元 丙 材料 = 216 000 + 4 000 + 420 000 + 5 000 = 645 000元 丁 材料 = 358 000元 材料采购 实际成本 = 买价 + 采购费用 然后编制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甲材料 125 000 借:原材料——乙材料 40 000 借:原材料——丙材料 645 000 借:原材料——丁材料 358 000 贷:物资采购——甲材料 125 000 贷:物资采购——乙材料 40 000 贷:物资采购——丙材料 645 000 贷:物资采购——丁材料 358 000 【 例5-补例 】 发出甲材料用于产品生产,实际成本50 000元。 借:生产成本 50 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50 000 账户登记为: 原材料——甲材料 生产成本 入库 125 000 发出50 000 领用50 000 2.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 (1)计划成本计价的基本含义 ◆ 企业在日常收入和发出材料时均采用 计划成本 (制定材料采购计划时确定的成本) 。 (2)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的特点 ● “物资采购”账户采用两种不同计价。 ● 专门设置核算材料成本差异的账户。 ● 月末 分配成本差异,将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3)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的账户设置 (4) 核算举例: 见教材 P121--123 【 例5-25 】 购入甲材料,材料款及进项税额全部付清。 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55 200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9 180 贷:银行存款 63 180 贷:现金 1 200 ※ 63 180为价税款之和。 ※ 以上购入材料支付货款的账务处理做法与实际成本法相同。 【 例5-26 】 甲材料按 计划成本 验收入库。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1)验收入库分录: 借:原材料——甲材料 54 000( 56 000 ) 贷:物资采购——甲材料 54 000 ( 56 000 ) (2)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及分录: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 - 计划成本 结果为正数时是超支差(借差);为负数时是节约差(贷差)。 55 200-- 54 000=1 200(超支差,借差) [ 55 200-- 56 000= -800(节约差,贷差)] 结转超支差分录: 借:材料成本差异——甲材料 1 200 贷:物资采购——甲材料 1 200 若为结转节约差,分录为: 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800 贷:材料成本差异——甲材料 800 【 例5-补例 】 生产产品领用甲材料计划成本65 000元。 借:生产成本 65 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65 000 【 例5-27 】 计算并结转(分配)领用材料的成本差异。 目的:将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基本原理是: 领用材料计划成本 ± 材料成本差异 = 实际成本 ※ 超支差时相加;节约差时相减。 材料成本 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 差 异 率 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计划成本 发出材料应 某种发出材 材料成本 分配差异额 料计划成本 差 异 率 本例: 材料成本 3 000 + 1 200 差 异 率 50 000+54 000 发出材料应 分配差异额 = ×100% = × ×100% = 4% = = 65 000元 × 4% =2 600元 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 2 600 贷:材料成本差异——甲材料 2 600 ※ 登记入账后,领 用 材 料的计划成本65 000元就会被调整为实际成本。即: 65 000元+ 2 600 元=67 600元 生产成本 领用材料计划成本 65 000 分配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2 600 本月合计(实际成本) 67 600 【 例5- 补例 】 甲材料月初计划成本50 000元,节约差3 000元; 本月购入甲材料计划成本54 000元,超支差1 200元。发出材 料计划成本65 000元。 材料成本 ( - 3 000) + 1 200 差 异 率 50 000 + 54 000 发出材料应 分配差异额 ×100% = -1.7 % = = = 65 000元×( -1.7 %) = ( - 1 105元) 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 1 105 贷:材料成本差异——甲材料 1 105 ※ 分配节约差时,用红字(在会计上代表负数)做分录。 在教材上, 也表示为红字。 ※ 登记入账后,领 用 材 料的计划成本65 000元就会被调整为实际成本。即: 65 000元—1 105元=63 895元 1 105 生产成本 领用材料计划成本 65 000 分配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 1 105 本月合计(实际成本) 63 895 第四节 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 一、费用的含义及其确认方法 1.费用的含义 ★ 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其实质是资产的耗费和债务的形成。 2.费用的确认方法 ★ 按照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权责发生制和配比等原则确认。 对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费用做法的理解 权责发生制是按照支出发挥效用(受益)期间确认费用的,而不考虑款项的具体支付时间。 款项的支付期与受益期一般有三种情况: ◆ 支付期与其受益期一致; ◆ 支付期在先,受益期在后; ◆ 受益期在先,支付期在后。 二、生产费用与生产成本 1.生产费用与生产成本的含义 ★ 生产费用:制造业 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而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 ★ 生产成本( 制造成本 ):企业为生产 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生产费用总和对象化于产品九形成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2.生产费用与生产成本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 ★ 生产费用是发生过程也是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费用是产品成本形成的基础 。 (2)区别: ★ 生产费用与发生的期间相关,研究费用强调“期间”。 ★ 生产成本一般是指为生产某一种产品所产生的消耗,研究生产 成本强调“对象”。 3.生产费用的组成内容 3.生产费用的核算(归集与分配) (1)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月末时,按材料的用途编制“发出材料汇总表”,并据以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入账。 1)账户设置 2)核算举例: 见教材 P.128 【 例5-28 】 生产产品领用、车间一般耗用材料。 借:生产成本—— A 产品 320 000 借:生产成本—— B 产品 330 000 借:制造费用——物料消耗 165 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575 000 贷:原材料——乙材料 240 000 (2)人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1)人工费用的内容 ● 按职工劳动数量和质量支付的工资; ● 按工资的一定比例(14%)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2)账户设置 3)核算举例: 见教材 P.130—133 【 例5-29 】 提取现金,备发工资。 借:现金 3 600 000 贷:银行存款 3 600 000 【 例5-30 】 用现金发放工资。 借:应付工资 3 600 000 贷:现金 3 600 000 【 例5-31 】 计算并分配本月职工工资总额。 ※ 生产工人工资包括可直接计入和应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两部分。应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部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 工资分配率=应分配工资总额÷分配标准 (如工时、件数等) ★ 各种产品应分配额=分配标准×工资分配率 本例: 工资分配率=1 150 000÷287 500(工时) = 4(元/工时) A 产品应分配工资=160 000×4 =640 000元 B 产品应分配工资=127 500×4 =510 000元 根据所给资料及计算结果,可编制“工资及福利费分配表”如下: 编制分配工资分录(见第6列“工资费用”有关数字) 借:生产成本—— A 产品 1 640 000 借:生产成本—— B 产品 1 430 000 借:制造费用——工资 320 000 借:管理费用——工资 210 000 贷:应付工资 3 600 000 【 例5-31 】 计算并提取本月福利费。 ※ 福利费应按照规定根据各类人员工资额的一定比例计算提取。计算公式: 应提取福利=某类人员工资额×14% 【 例 】 根据 A、B 产品生产工人工资额计算应提取福利费: A 产品: 1 640 000×14%=229 600 B 产品: 1 430 000×14%=200 200 根据计算结果编制分录: 借:生产成本—— A 产品 229 600 借:生产成本—— B 产品 200 200 借:制造费用——工资 44 800 借:管理费用——工资 29 400 贷:应付福利费 504 000 (验算:3 600 000×14%= 504 000) (3)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1)制造费用的基本含义 ● 企业的生产管理部门(如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产品活动而发生的各种间接费用。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等。 ※ 制造费用与管理费用的区别 2)账户设置 3)核算举例 见教材 P.136—138 【 例5-33 】 支付预订明年报刊费。 借:待摊费用 12 000 贷:银行存款 12 000 ※ 先记入“待摊费用”账户,而不是在付款时全部记入当期费用,这样的处理方法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 ※ 在下个年度,从1月份开始,每月应分摊1 000元,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1 000 贷:待摊费用 1 000 【 例5-34 】 摊销本月应负担的年初已付款的车间房租。 借:制造费用 4 200 贷:待摊费用 4 200 ※ 年初付款时已经借记“待摊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本月摊销时应贷记“待摊费用”。 ※ 由于是车间房租,与产品生产直接有关,应记入“制造费用”账户(不能记入“管理费用”)。 【 例5-35 】 预提应由本月负担的车间设备修理费。 ※ 设备修理费 :对设备进行维护修理而发生的费用。设备修理分大、中、小型三种,中、小型修理费可直接记入当期费用。借记“制造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而大修理具有间隔时间长、支出多等特点,所需修理费应采取预提的方式形成。预提时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3 500 贷:待摊费用 3 500 使用预提的修理费进行固定资产修理时分录为: 借:预提费用——设备修理费 ××× 贷:银行存款等 ××× 【 例5-36 】 月末计算提取本月车间、厂部用固定资产折旧。 ※ 固定资产折旧性质: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损耗。提取折旧是为了在固定资产更新时补偿。 ※ 折旧的提取方法 :每月末,根据下列公式计算提取,按照使用的范围分别计入当月费用。 每月提取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原值 ×规定的折旧率 ※ 折旧 核算上的特殊做法 : 设立“累计折旧”账户,专门记录已提取的折旧额,而不是直接记入“固定资产”账户。 ※ 关于“累计折旧”账户的重要说明  提取固定资产折旧 时分录: 借:制造费用 8 600 借:管理费用 4 500 贷:累计折旧 13 100 【 例5-37 】 用现金购买 车间用 办公用品。 借:制造费用 900 贷:现金 900 【 例5-38 】 月末分配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 应先进行制造费用的分配,计算公式为: 分配率=本月发生制造费用总额÷分配标准 本例 : 547 000元÷(6000+4000)= 54.70(元/工时) 某种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分配标准×分配率 本例 : A 产品分配数= 6000 × 54.70 =328 200元 B 产品分配数= 4000 × 54.70 =218 800元 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 A 产品 328 200 借:生产成本—— B 产品 218 800 贷:制造费用 547 000 (4)完工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与结转 1)完工产品生产成本计算 ① 成本项目的构成: ● 直接材料 ● 直接工资 ● 其他直接支出 ● 制造费用 ② 基本计算方法: 一般情况下,将反映在“生产成本”明细账上的完工产品的以上四项耗费相加即可。但在特殊情况下,如以上费用中包含了在产品的费用,必须经过复杂计算方可求得完工产品成本。 ③ 计算完工产品成本需考虑四种具体情况 ※ 教材上的举例假定两种产品在月末时均未全部完工(均有在产品)。 2)完工产品生产成本结转 ① 基本含义: 将完工产品生产成本从“生产成本”账户结转入“库存商品”账户。 ② 账户设置: ③ 核算举例 【 例5-39 】 结转完工产品生产成本。 借:库存商品—— A 产品 1 842 000 借:库存商品—— B 产品 1 265 000 贷:生产成本—— A 产品 1 842 000 贷:生产成本—— B 产品 1 265 000 第五节 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 一、主营业务收支的核算 (一)主营业务收支出的核算内容 主营业务的(商品销售)收入确认与计量、成本的计算与结转、销售费用的发生与归集、税金的计算与缴纳、利润(或亏损)的计算和货款的收回等。 (二)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1.收入确认与计量的基本含义 ◆ 收入确认即收入在什么时间入账;收入计量即收入以多大的金额入账。 2.确认收入的基本原则 ★ 权责发生制原则 即以应收应付为标准确认收入,而不管是否实际收到了款项。凡属于本期实现的收入,即使未收到款项,也要确认为当期收入; 凡不属于本期实现的收入,即使已收到款项,也不能确认为当期收入。 这条原则主要体现在对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的确认方法上。 ◆ 权责发生制原则对应收账款的确认 ◆ 权责发生制原则对预收账款的确认 ★ 配比原则 要求“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3.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 ★ 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等已转移给购货方; ★ 企业已经失去了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和控制权; ★ 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的流入销售企业; ★ 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 ※ 必须同时具备以上四个条件,才能确认为收入! 4.商品销售收入的计量 商品销售收入的计量,应根据企业与购货方签定的合同(协议)或双方协商的价格确定。 ▲ 发生销售退回、销售折让应冲减当期收入。 ▲ 现金折扣: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销售净收入=不含税单价×销售数量-销售退回-销售折让 (三)主营业务收入的核算 1.账户设置 2.核算举例 【 例5-40 】 销售产品,收到对方签发的商业汇票。 ※ 商业汇票包括“应收票据”(债权)和“应付票据”(债务)两种。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企业不能马上收到货币资金。因而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票据 280 8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40 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40 800 ◆ 这里的“应交增值税”为销项税额(税率按17%计算);销项税额既是企业应向国家交纳的税额,也是应向购货单位收取数。 ◆ 如果收到的是对方通过银行支付的货款,应借记“ 银行存款 ”账户,贷记“ 主营业务收入”和“应交税金” 两个账户。 【 例5-41 】 预收货款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500 000 贷:预收账款— 正大工厂 500 000 【 例5-42 】 赊销产品,货款暂未收到。 借:应收账款— ×机车厂 673 92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76 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97 920 【 例5-43 】 向预付款企业(正大工厂)提供产品,并收到差额货款存入银行。 借:预收账款—正大工厂 500 000 借:银行存款 1 138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 400 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238 000 【 例5-44 】 欠款企业(机车厂)开出商业汇票,抵偿所欠本企业货款。 借:应收票据 673 920 贷:应收账款— ×机车厂 673 920 【 例5-45 】 赊销产品,货款未收。另用银行存款为对方代垫运费 借:应收账款— 大明商店 303 36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58 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43 860 贷:银行存款 1 500 【 例5-46 】 产品退货,货款已用银行存款支付。冲减销售收入和税金(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收入 20 000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3 400 贷:银行存款 23 400 (四)主营业务成本的核算 1.主营业务成本的含义 ● 为取得主营业务收入在商品销售过程中垫支的资金(生产成本,即库存商品成本)。 ● 不包括发生的销售费用等。 2.主营业务成本的计算方法 本期应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单位商品的生产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数量 ※ 如果本期销售的产品是多批次生产的,各批次单位成本又各不相同,应采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确认其单位成本。具体做法以后讲述。 3.主营业务成本的结转 ● 将 已经销售的商品的成本从“库存商品”账户结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4.账户设置 5.核算举例 【 例5-47 】 计算并结转销售产品成本。 A 产品成本: 3 200元×222(见例41、42、45)=710 400元 B 产品成本: 13 600元×70(见例43)- 13 600元×10(退货,见例46)= 816 000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1 526 400 贷:库存商品— A 产品 710 400 贷:库存商品— B 产品 816 000 (五)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的核算 1.主 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的含义及内容 ◆ 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费。包括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2. 计算方法 (1) 消费税额=应税销售额×消费税率 (2) 城建税额=(当期营业税+消费税+增值税应交额)×城建税税率 (3) 教育费附加=(当期营业税+消费税+增值税应交额)×教育费附加税率 3. 账户设置 4.核算 举例 【 例5-48 】 计算并结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城建税14 000元,消费税35 000元,教育费附加6 000元,合计55 000元。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55 000 贷:应交税金—消费税 35 000 贷:应交税金—城建税 14 000 贷:其他应付款 6 000 (六)主营业务利润的计算 1.主营业务利润的含义 ◆ 企业进行其主要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成果。 2.计算公式: 主营业 务利润 主营业 务收入 主营业 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 金及附加 3.计算举例( 例40—48 ): 主营业务收入 2 274 000 元(分别见例40、42、43、45、46); 主营业务成本 1 526 4002 元(见例47);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55 000元。 主营业务利润 = 2 274 000 元- 1 526 4002 元- 55 000元=692 600元 二、其他业务收支核算 1.其他业务收支的基本含义 ◆ 企业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收入和支出。如销售材料、出租包装物和固定资产实现的收入和发生的支出等。 2.其他业务收支的内容 包括销售材料、转让无形资产、出租包装物和固定资产等实现的收入和发生的支出。 3.账户设置 4.核算举例 【 例5-49 】 销售材料,款项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32 76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8 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4 760 ※ 销售材料也要按规定交纳增值税,本例按税率17%计算! 【 例5-50 】 转让商标使用权,款项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100 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0 000 【 例5-51 】 出租包装物,款项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7 020 贷:其他业务收入 6 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 020 【 例5-52 】 结转销售材料成本。 借:其他业务支出 16 000 贷:原材料 16 000 ※ 该例与例5-49相联系! 【 例5-53 】 结转出租包装物成本。 借:其他业务支出 4 680 贷:包装物 4 680 ◆ “包装物”账户(资产类),核算企业用于产品包装的包装箱、包装袋等财产物资。 ※ 该例与例5-51相联系! 【 例5-54 】 计算转让商标使用权应缴纳的营业税。 借:其他业务支出 5 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5 000 ※ 该例与例5-50相联系! 5.其他业务利润的计算 (1)其他业务利润的含义 ◆ 企业进行其他经营业务活动所获得的成果。 (2)计算公式: (3)计算举例( 例49—54 ) 其他业务收入 134 000 元(分别见例49、50、51); 其他业务支出 25 680 元(见例52、53、54); 其他业务利润 = 13 4 000 元- 25 680 元 = 108 320元 第六节 财务成果形成与 分配的核算 一、财务成果的基本含义 ◆ 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所实现的最终经营成果,即企业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总额。 二、利润的构成与计算 企业实现的利润是由一系列的利润指标构成的,其内容及计算方法见下图。 三、净利润形成过程的核算 从上面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进行净利润的核算,不仅涉及前面学习过的有关收入和成本费用的内容,还涉及期间费用、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和所得税等内容。进行净利润的计算之前,必须先对这些内容进行研究。 (一)期间费用的核算 1.期间费用的基本含义 ◆ 不能直接归属于某种特定的产品成本,而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种费用。 对期间费用的理解图示 2.期间费用的基本内容 3.账户设置 4.核算举例 【 例5-55 】 出差人员报销差旅费,余款交回。 借:管理费用 2 460 借:现金 540 贷:其他应收款—××× 3 000 ※ “ 贷:其他应收款 3 000 ”是对 出差人员出差前预借款的冲账。借款时的分录为: 借:其他应收款—××× 3 000 贷:现金 3 000 ※ 如果出差人员出差前预借款为2 000元,报销金额仍为2 460元(说明因公办事出差人员自己垫付了资金),分录应为: 借:管理费用 2 460 贷:其他应收款—××× 2 000 贷:现金 460 【 例5-56 】 用现金发放退休人员工资。 借:管理费用 16 320 贷:现金 16 320 【 例5-57 】 摊销本月应负担的报刊费。 借:管理费用 2 010 贷:待摊费用 2 010 【 例5-58 】 用银行存款支付自销产品运费。 借:营业费用 5 200 贷:银行存款 5 200 ※ 如果是为购货方垫付的运费应: 借:应收账款 ××× 贷:银行存款 ××× 【 例5-59 】 计算专设销售网点人员工资,提取福利费。 借:营业费用 41 610 贷:应付工资 36 500 贷:应付福利费 5 110 【 例5-60 】 计算应缴纳的房产税等,用银行存款支付印花税。 借:管理费用 21 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车船使用税 6 2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房产税 12 000 贷:银行存款 2 800 5.营业利润的计算 (1)计算公式 (2)计算举例( 例40-60 ) 营业利润 = 692 600元 + 108 320元 -46 810 元 -395 690元-2 500元 = 355 920元 (二)投资收益的核算 1.投资收益的含义 ◆ 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外,将资金投放于购买债券、股票等获得的收益(或损失)。 ◆ 投资收益与投资损失的差额称为投资净收益(或净损失)。 2.账户设置 3.核算举例 【 例5-61 】 企业转让原来购买的有价证券,获款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109 280 贷:短期投资 100 000 贷:投资收益 9 280 ※ 企业原来购买的有价证券的分录应为: 借:短期投资 100 000 贷:银行存款 100 000 【 例5-62 】 企业转让原来购买的有价证券,获款存入银行。 借:应收股利 70 000 贷:投资收益 70 000 4.投资净收益的计算 (1)计算公式 投资净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2)计算举例( 例61- 62 ) 投资净收益 =9 280元+70 000元-0 =79 280元 (三)营业外收支的核算 1.营业外收支的含义 ◆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简称。与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业务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 2.营业外收支的内容 营业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收入、处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净收益、罚款收入等。 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盘亏、处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净损失、非常损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计提各种资产的减值准备等。 3.账户设置 4.核算举例 【 例5-63 】 企业收到其他单位违约罚款收入,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84 800 贷:营业外收入 84 800 【 例5-64 】 企业用银行存款支付罚款。 借:营业外支出 20 000 贷:银行存款 20 000 5.利润总额的计算 (1)计算公式 (2)举例( 【 例40-64 】 ) 利润总额 = 355 920元 + 79 280元 +0 + 84 800 元 - 20 000 元 = 500 000元 (四)企业净利润形成的核算 1.净利润的含义 ● 企业的利润总额减掉所得税的差额。 2.计算公式: 3.所得税 (1)所得税的含义 ● 企业按照国家税法的规定,根据某一经营年度实现的经营所得和规定的税率等计算缴纳的一种税款。 (2)所得税的计算 应交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其中: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调整项目 【 例5-65 】 500 000元×33%=165 000元 (3)账户设置 为进行所得税的核算,企业应设置“所得税”账户。 (4)核算举例 【 例5-65 】 企业计算应交所得税。 借:所得税 165 000 贷:应交税金 165 000 4.净利润的计算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净利润 =500 000元-165 000元 =335 000元 5.净利润形成的核算 (1)账户设置 进行净利润形成的核算涉及前面讲过的所有收入类和费用类账户(以上两类账户统称为损益类账户),此外,还应设置“本年利润”账户。 (2)核算举例 【 例5-66 】 企业在会计期末将本期实现的各项收入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借:主营业务收入 2 274 000 借:其他业务收入 134 000 借:投资收益 79 280 借:营业外收入 84 800 贷:本年利润 2 572 080 【 例5-67 】 企业在会计期末将本期实现的各项费用(除所得税外)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借:本年利润 2 072 08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 526 400 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55 000 贷:其他业务支出 25 680 贷:营业费用 46 810 贷:管理费用 395 690 贷:财务费用 2 500 贷:营业外支出 20 000 【 例5-68 】 企业在会计期末将计算出来的所得税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借:本年利润 165 000 贷:所得税 165 000 “本年利润”账户的登记情况如下,根据该账户贷方转入的所有收入与借方转入的所有费用比较,即可求得本年净利润数。 四、企业利润分配业务的核算 (一) 利润分配的含义 ◆ 企业根据法律、董事会等决议提请股东大会批准,对企业可供分配利润指定其特定用途,或分配给投资者的行为。包括企业按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公益金,分配给投资者等。 可供分配的利润 = 本年实现的净利润 + 年初未分配利润 (二)利润分配的顺序 (三)账户设置 (四)核算举例 【 例5-69 】 企业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 计算公式为: 提取数=净利润×规定的提取比率 法定盈余公积金 : 335 000 元×10% =33 500元 法定公益金 : 335 000 元 ×5% =16 750元 会计分录: 借:利润分配—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33 500 借:利润分配— 提取公益金 16 750 贷:盈余公积— 法定盈余公积 33 500 贷:盈余公积— 法定公益金 16 7 50 【 例5-70 】 企业分配给股东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 分配现金股利分录: 借:利润分配——应付普通股股利 80 000 贷:应付股利 80 000 分配股票股利分录: 借:利润分配——转作资本的股利 100 000 贷:股本 100 000 【 例5-71 】 企业用盈余公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借:盈余公积 28 000 贷:利润分配——其他转入 28 000 【 例5-72 】 企业期末结转本期实现的净利润。 业务基本含义: 会计分录: 借:本年利润 335 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35 000 本年利润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转入费用2 237 080 转入收入2 572 080 转入利润 335 000 结转利润 335 000 (实现利润 335 000) ※ 年终结转后应无余额。 【 例5-73 】 企业期末结清“利润分配”明细账户(“未分配利润”除外)发生额。 业务基本含义: 结清有借方发生额明细账户会计分录: (1)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30 250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33 500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公益金 16 750 贷:利润分配—应付普通股股利 80 000 贷:利润分配—转作资本的股利 100 000 结清有贷方发生额明细账户会计分录: (2) 借:利润分配—其他转入 28 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8 000 思考题: 1.制造业企业的经济业务主要有哪些? 2.怎样进行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3.如何组织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 4.怎样进行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 5.如何组织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 6.怎样进行财务成果形成业务的核算? 7.如何组织财务成果分配业务的核算? 作业题: 见《〈基础会计〉习题与案例》 P.70~92。 补充作业题: 我们已经将第五章“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的内容学习完毕,为了检查同学们的学习效果,以便进一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安排了这次习题课。通过本次习题课,我们主要练习制造业企业经营过程各种经济业务的处理,包括资金筹集业务、供应过程业务、生产过程业务、销售过程业务和财务成果业务。大家在编制会计分录的过程中,要注意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有关明细账户的运用。 一、资料: 某公司2004年4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 企业收到国家投资500 000元,款项存入银行。 2.企业购入需安装的设备一台,买价50 000元,包装费和运杂费800元,共计50 800元,全部款项已经用银行存款支付,在安装过程中,耗用材料1 000元,人工费500元,设备安装完毕经验收交付使用。 3.企业向某公司购入甲材料1 000千克,每千克10元,购入乙材料1 500千克,每千克2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6 800元,运杂费1 000元,全部款项用银行存款支付。 4.以银行存款35 100元预付 W 单位购买丙材料款。 5.上述丙材料运达企业,发票载明每千克6元,共5 000千克,增值税5 100元。材料验收入库,按实际成本转账。 6.生产车间领用甲种材料实际成本21 000元,其中生产 A 产品耗用18 900元,车间一般耗用2 100元。   7.按合同规定向上月已预收货款的伟光公司发出 A 产品50件,每件售价600元,合计30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5 100元,对方已预付的货款为36 0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多收的货款900元。 8. 以银行存款预付明年的保险费700元。 9.李明出差预借差旅费1 000元,用现金付给。 10.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设备一台,市场价格为5 000元,四成新,并按规定处理盘 盈。 11.开出现金支票33 000元,提取现金,备发工资。 12.以现金发放职工工资33 000元。 13.分配本月工资费用33 000元,其中生产 A 产品工人工资24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4 000元,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5 000元。 14.按上述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   15.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24 000元,其中,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应提折旧18 000元,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应提折旧6 000元。 16.预提应由本月负担的短期借款利息600元。 17.摊销应由本月负担的厂部报刊费200元。 18.将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总额34 000元转入 A 产品的生产成本。 19.结转本月已销 A 产品的生产成本75 400元。 20.企业出售甲材料1 000千克,价款10 000元,增值税1 700元,款项存入银行。 21.结转上述已售甲材料成本8 000元。 22.将本月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112 000元、其他业务收入10 000元,发生的主营业务成本75 400元、其他业务支出8 000元和营业费用2 000元转入本年利润。 23.企业本期实现的利润总额为100 000元,按33%计算本期应纳所得税,并结转所得税费用。 24.按税后利润(利用前几笔业务的资料)的10%计提盈余公积金。 二、要求: 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 1.   借:银行存款 500 000 贷:实收资本 500 000 2.   借:在建工程 52 300 贷:银行存款 50 800 原材料 1 000 应付工资 500 借:固定资产 52 300 贷:在建工程 52 300 3.   借:物资采购 41 000 应交税金 6 800 贷:银行存款 47 800 4.   借:预付账款 35 100 贷:银行存款 35 100  5.   借:物资采购 30 000 应交税金 5 100 贷:预付账款 35 100 借:原材料 30 000 贷:物资采购 30 000 6.   借:生产成本 18 900 制造费用 2 100 贷:原材料 21 000 7.   借:预收账款 36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 000 应交税金 5 100 银行存款 900 8.   借:待摊费用 700 贷:银行存款 700 9.   借:其他应收款 1 000 贷:现金 1 000 10.借:固定资产 2 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 000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2 000 贷:营业外收入 2 000 11.借:现金 33 000 贷:银行存款 33 000 12.借:应付工资 33 000 贷:现金 33 000 13.借:生产成本 24 000 制造费用 4 000 管理费用 5 000 贷:应付工资 33 000 14.借:生产成本 3 360 制造费用 560 管理费用 700 贷:应付福利费 4 620   15.借:制造费用 18 000 管理费用 6 000 贷:累计折旧 24 000 16.借:财务费用 600 贷:预提费用 600 17.借:管理费用 200 贷:待摊费用 200 18.借:生产成本 34 000 贷:制造费用 34 000 19.借:主营业务成本 75 400 贷:库存商品 75 400 20.借:银行存款 11 7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 000 应交税金 1 700   21.借:其他业务支出 8 000 贷:原材料 8 000 22.借:本年利润 85 4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75 400 其他业务支出 8 000 营业费用 2 000 借:主营业务收入 112 000 其他业务收入 10 000 贷:本年利润 122 000 23.借:所得税 33 000 贷:应交税金 33 000 借:本年利润 33 000 贷:所得税 33 000 24.借:利润分配——提取 盈余公积 6 700 贷:盈余公积 6 70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