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71 KB
- 2022-04-2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阿拉伯国家与耶路撒冷问题 摘要:耶路撒冷问题是巴以最终地位谈判中的关键性难题之一。阿拉伯人与耶路撒冷有悠久的历史联系。阿拉伯国家坚决反对以色列吞并邪路撒冷及其犹太化举措。阿拉伯国家在耶路撒冷问题上的争斗,削弱了阿拉伯方面在对以谈判中的力量,也增加了该问题解决的难度。耶路撒冷问题的最终解决,无法绕过阿拉伯国家。 关键词:阿拉伯国家;耶路撒冷问题;犹太化;以色列;巴勒斯坦 中图分类号:K3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04(2011)05-0125-04 耶路撒冷问题是巴以最终地位谈判中的关键性难题之一。该问题纷繁复杂,除了事关以色列方面的核心利益,也与阿拉伯国家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1 耶路撒冷城始建于公元前3150n年,五千余年间,相继经历了巴比伦帝国、波斯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以及英国托管等朝代变迁。作为巴勒斯坦的一部分,耶路撒冷被称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圣地。 耶路撒冷和阿拉伯人、穆斯林的命运和历史紧密相联。该城曾是穆斯林的礼拜方向,是先知穆罕默德的登霄之地、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地。据说先知穆罕默德由麦加禁寺乘仙马夜行至耶路撒冷远寺,将天马拴在“哭墙”处,踩陨石登天,接受真主的启示后返回人间。《古兰经》中对此是这样记述的:“他在一夜之间,使他的仆人从禁寺行到远寺,我在远寺的四周降福,以便我昭示他我的一部分迹象。”公元638年,阿拉伯军队围攻耶路撒冷。该城大主教索弗拉那斯讲和,哈里发欧麦尔同意,耶路撒冷和平归顺阿拉伯人。688年,哈里发阿卜杜勒?马立克决定在耶路撒冷修建圆顶寺(即萨莱赫清真寺),692年完工。哈里发韦立德和苏莱曼时期,又修建了阿克萨清真寺。萨莱赫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成为耶路撒冷伊斯兰文化的永恒印记。后虽有十字军的短暂征服,也有少量犹太教徒,但直到19世纪末,阿拉伯人一直是耶路撒冷的主体。 到19世纪中叶,有部分犹太人开始回归耶路撒冷。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后,建立了耶路撒冷西区(犹太人为主体)。1947年11n月通过的联合国安理会第181(二)号决议决定耶路撒冷为国际共管,并划定了其地理区域,但阿拉伯国家拒绝接受该决议。第一次中东战争后,根据约旦与以色列的停火协定,耶路撒冷西区被以色列占领,东区被约旦占领。在约、以控制时期,各自扩大了所管辖的耶路撒冷范围。1950年12月,以色列从特拉维夫“迁都”耶路撒冷。1967年“六?五”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东区,耶路撒冷实现了统一。1967年通过的联合国安理会242号决议回避了耶路撒冷的主权问题。1980年7月,以色列通过法案将耶路撒冷定为其“永恒、不可分割的首都”。1948年后,以色列不断扩大耶路撒冷面积,驱赶阿拉伯人,征收耶路撒冷阿拉伯人土地,建设犹太定居点,耶路撒冷犹太化进程加速。到1999年,耶路撒冷犹太人占68%,阿拉伯人占32%,而在东耶路撒冷,犹太人口已从1967年的120多人增加到近17万,占居民总数的46%。1993年达成的奥斯陆协议中,规定耶路撒冷问题在最终地位谈判时解决,此前双方不得采取任何单方面行动改变该城的法律地位、地理结构和人口组成。但以色列一直没有停止在该城建设犹太定居点的步伐。而以色列在耶路撒冷的行动,多次成为巴以冲突的缘由。 n 2 以色列认为,耶路撒冷城历史上曾是犹太国的首都,尽管千百年来犹太人流散世界各地,但一直没有割断他们与该城的联系。自公元前11世纪大卫定都耶路撒冷以来,该城一直断断续续属于他们,从来就不曾是任何阿拉伯国家的首都,因而他们对该城拥有主权是毋庸置疑的。以色列各政党尽管在关于被占领土前途问题上一直分歧很大,但在把耶路撒冷作为以色列单一首都的问题上却又是少有的一致。1980年7月,以色列通过法案将耶路撒冷定为其“永恒、不可分割的首都”,但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无论是强硬的利库德集团上台还是温和的工党执政,都持耶路撒冷不容谈判和分割的强硬立场。以色列前总理拉宾声称:“统一的耶路撒冷是犹太民族的核心和以色列的首都,它是属于我们的,永远属于我们的。”2009年7月19日,以色列现任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例行内阁会议上也明确指出:“我们对耶路撒冷的主权不容置疑。”n 而阿拉伯国家认为,现代阿拉伯巴勒斯坦人是耶路撒冷最古老的居民之一。“巴勒斯坦”一词意为“腓尼斯丁人的土地”,而他们就是古代腓尼斯丁人的后裔,并进而对以色列所宣称对耶路撒冷拥有历史的和自然的权利提出质疑。阿拉伯方面指出,自公元7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十字军时代除外),耶路撒冷一直在阿拉伯穆斯林手中,而现在以色列却反客为主,显然毫无道理。阿拉伯国家反对以色列吞并耶路撒冷。如在1980年7月以色列通过宣布耶路撒冷为其永恒和不可分割的首都的“基本法”后,阿拉伯世界作出强烈反应。沙特阿拉伯在伊斯兰国家会议上号召对以色列进行“圣战”,得到广泛的响应,13个阿拉伯国家明确表示将与任何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的国家断交。在阿拉伯国家与联合国决议要求所有国家撤离位于西耶路撒冷的大使馆后,绝大多数国家都把其大使馆迁到了特拉维夫。 自20世纪70年代末,尤其是1982年非斯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后,多数阿拉伯国家都采取了比较现实和明智的态度,只要求以色列撤出1967年占领的包括东耶路撒冷的地区。如在1978n年埃以《戴维营协定》附件里,埃及总统萨达特在致美国总统卡特的信中就指出:“阿拉伯耶路撒冷是约旦河西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阿拉伯人在该城市的合法权利和历史权利必须受到尊重并且予以恢复;阿拉伯对阿拉伯耶路撒冷拥有主权;阿拉伯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居民应有资格行使他们的合法民族权利,他们是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民的一部分;联合国安理会的有关决议,特别是242号决议和338号决议,应用于耶路撒冷,以色列为改变该城市地位采取的各种措施都是无效的而且应该废除;……该城市的基本职能应是不可分开的,这些职能的履行应由同等人数的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组成的一个联合市政委员会负责监督。这样,该城市将不被分开。”在1982年阿拉伯世界提出的《非斯方案》中,要求以色列撤出被占领土,“建立一个以圣城为首都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1988年11月,由巴解组织领导的巴勒斯坦国宣告成立,其《独立宣言》指出,巴勒斯坦国的领土是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它的首都是耶路撒冷。后来巴解组织的发言人又进一步说明,巴勒斯坦国的首都是“阿拉伯耶路撒冷”,并说“阿拉伯和伊斯兰民族不允许在圣城权利的问题上发生任何争论”。 目前,阿拉伯国家支持巴勒斯坦在耶路撒冷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坚持以耶路撒冷为巴勒斯坦国首都,绝不放弃耶路撒冷,尤其是东耶路撒冷,主张谈判解决这一问题。长期以来,阿拉伯方面不断重申这一立场。如在2000年8n月,时任埃及外交部长穆萨表示,无论遭受何种压力,埃及都不会改变其在耶路撒冷问题上的立场,并将继续支持巴勒斯坦为收复东耶路撒冷所作的努力,称阿拉伯世界不能接受将整个耶路撒冷完全置于以色列的主权控制之下。科威特第一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萨巴赫也强调,耶路撒冷问题不只是巴勒斯坦要解决的问题,阿拉伯民族和伊斯兰世界都关注这一问题。2009年10月28日,伊斯兰会议组织耶路撒冷委员会主席、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在“耶路撒冷国际论坛”上发表讲话指出,国际社会应该向以色列当局施加影响,促使他们停止对巴勒斯坦人的侵犯,并马上回到谈判桌上来,遵照联合国的有关决议,认真寻求耶路撒冷冲突公正、持久和最终的解决。他表示,应该警惕以色列当局通过采取极端行动加剧不同宗教间的敌意,损害各宗教信徒之间的共存,从而损害耶路撒冷圣城的文化与宗教遗产。他还呼吁热爱和平和致力于和谐共处的所有力量团结起来,为维护耶路撒冷这个多种宗教诞生地的和平做出努力。 对以色列单方面改变耶路撒冷现状的举动,阿拉伯国家全力反对。如1998年6月21日,以色列内阁正式批准了由总理办公室、内政部和耶路撒冷市政府共同制定的耶路撒冷扩建计划,并将实施该计划所需费用列入政府1999n年财政预算。根据这一计划,耶路撒冷市西边的一些犹太社区将被并入该市,同时东、北、南三个方向的部分郊区也将纳入该市管辖范围。此计划遭到阿拉伯国家的猛烈抨击。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官员指责以方的行动严重违背国际法准则,埃及谴责它是“对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及国际社会的又一次挑衅”,约旦称其是“对巴勒斯坦被占领土的侵略、对巴以业已签署的和平协议的践踏和对国际法的蔑视”。同年7月5日,埃、约、巴在开罗举行首脑会晤,三方一致呼吁以色列停止扩建计划,并支持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 2007年10n月,以色列议会下属的国家监管委员会通过了在耶路撒冷城更换地下电缆的决议。阿拉伯联盟发表声明予以谴责:“以色列在阿克萨清真寺和老城下的挖掘,是纵向与横向交错的深度挖掘,已经形成了俨然城市规模的地下隧道,危及耶路撒冷城所有的历史古建筑,违背了所有国际法与惯例,特别是日内瓦第四公约。把耶路撒冷问题变成一项宗教冲突,是一件极其严重的事情,将对本地区的稳定与和平进程造成一场又一场的灾难。解决被占领耶路撒冷问题的正确途径是必须依据国际法、国际法律性决议和海牙国际法庭的判决,用政治的观点解决这个问题,而不能以激进和极端方面的观点和图谋来解决,他们看不到自身行为的危险。”阿拉伯联盟重申拒绝以色列将圣城犹太化的危险政策,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所有相关行动,并要求联合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社会中东问题四方委员会制止对耶路撒冷的严重侵略行为。 对以色列不断在耶路撒冷周围修建犹太定居点造成既成事实的做法,阿拉伯方面更是严厉谴责。如2008年1月,以色列宣布在东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的定居点新建1000余套住宅,阿拉伯联盟外长随即召开特别会议,要求以色列政府立即停止兴建并拆除定居点。同年6月,以色列住房和建设部长博伊姆宣布将在东耶路撒冷新建884套住宅,约旦新闻大臣纳赛尔?朱达发表声明称以色列企图在定居点问题上造成新的事实,这显然违反了国际法律,也有悖于以色列对“路线图”计划的承诺。2010年3月9日,以色列内政部又批准在耶路撒冷东北部地区新建1600套犹太人定居点。次日,阿拉伯联盟13个成员国的代表在开罗召开紧急会议。会后发表的声明说,如果以色列不立即停止在包括东耶路撒冷在内的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修建定居点的行动,那么“任何谈判提议都是无用的”。前任阿拉伯联盟秘书长穆萨说,“我们的立场很清楚:如果以色列不取消最近的决定,直接或间接的谈判都不可能举行”。n 对国际上认同以色列主张的行为,阿拉伯方面也予以坚决反对。如1990年3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一决议称耶路撒冷是以色列完整首都,巴解组织向美国政府递交备忘录,称其是不负责任和非法的,表示强烈愤慨。阿拉伯联盟理事会举行特别会议谴责这一决议,称其不利于和平,为中东和平进程设置了障碍。埃及协商会议就此发表声明,反对改变耶路撒冷地位。摩洛哥国王谴责把耶路撒冷犹太化的做法,约旦、科威特、伊拉克等国也发表声明予以谴责。2002年10月,美国总统签署美国国会有关将耶路撒冷视为以色列首都的法案,阿拉伯后续行动委员会在黎巴嫩召开非常会议,发表公报坚决拒绝美国国会通过的这一法案,支持“阿拉法特总统关于耶路撒冷是独立的巴勒斯坦国首都的决议,强调阿拉伯支持顽强的巴勒斯坦人民及其民族权力机构领导反对以色列企图将耶路撒冷犹太化的立场”。n 阿拉伯国家乃至全世界穆斯林之所以共同支持巴勒斯坦人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国家,主要是基于伊斯兰文化血亲认同之上的争夺朝圣权之举,巴勒斯坦人民则在争夺这种宗教权利的同时,更与入侵者展开收复国土的不懈斗争。因此,耶路撒冷城问题,不仅仅是阿拉伯一伊斯兰世界与希伯来一基督教世界之间的宗教情感问题和巴以双方之间的领土归属问题,更是阿拉伯、犹太两个民族之间的种族恩怨问题。阿拉法特对此复杂情怀曾做过最坦诚的表露:“真主,请你赐我在先知穆罕默德登天的地方为你献身吧。这个地方,也是上帝降生的地方。我也许将成为烈士,但是总有一天,我们巴勒斯坦人中的一个会在耶路撒冷城头挥舞巴勒斯坦国旗。他或者她会在耶路撒冷的尖塔上挥舞我们的国旗,他或者她会在耶路撒冷的教堂上挥舞我们的国旗。我们保卫的不仅仅是巴勒斯坦,不仅仅是阿拉伯民族,也不仅仅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圣地,我们保卫的是全世界人类的自由和荣誉。我们生来就是为这一目标而奋斗的。这是我们神圣的使命。” 3 虽然在耶路撒冷问题上对以色列的立场高度一致,但在阿拉伯内部,各个国家还是有自己的小算盘。 在阿拉伯国家中,尤以约旦对耶路撒冷问题最为关注。哈希姆家族对耶路撒冷有特殊感情。该城是先知穆罕默德登宵之地,曾任麦加谢里夫的侯赛因?本?阿里(HusaynibnAli)1931n年去世后被安葬在阿克萨清真寺院落内,外约旦埃米尔阿卜杜拉自命为耶路撒冷伊斯兰圣地的保护人,几乎每个主麻日都要到阿克萨清真寺去做礼拜,直到他1951年被刺。1949年4月约旦与以色列签订停战协定后,双方曾秘密接触,拟订了分割耶路撒冷的基本原则:以色列对包括西墙在内的老城犹太区行使主权,但需交还新城的一部分阿拉伯区;约旦确保西部犹太区至东部斯科普斯山通道的安全,同时将得到从希伯伦穿越以色列领土到加沙地带的通道,并拥有这条通道的主权。但由于阿拉伯世界的反对,约以谈判流产。 约旦视耶路撒冷为其精神之都。在1948-1967年统治东耶路撒冷期间,约旦竭力增强其在该城的合法性。约旦国王侯赛因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翻修耶路撒冷的宗教圣地。他不顾法国、英国的反对,翻修圣墓教堂。1954-1964年,约旦翻修萨莱赫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翻修工程由埃及的建筑工程师负责技术方面,但是约旦保持对项目的行政控制。1964年8月6n日,侯赛因在东耶路撒冷举行了萨莱赫清真寺翻修第一阶段竣工典礼,众多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国家的国王和元首应邀出席。为这一庆祝活动,约旦专门成立了由内政大臣任主席的监督委员会。侯赛因国王在庆祝典礼上发表的讲话中指出,安拉把圣地交给哈希姆王国来统治,并称获得了安拉的祝福。除了参观东耶路撒冷的所有圣地,约旦安排参加庆典的贵宾去参观谢里夫侯赛因?本?阿里的墓,给所有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的国王和首相提供了一把圣城的钥匙。 “六?五”战争中,东耶路撒冷被以色列占领,约旦失去了对其实际控制权。但在以色列的默许下,约旦仍保持着与耶路撒冷的联系。巴勒斯坦地区的伊斯兰宗教事务一直由约旦国王任命的耶路撒冷穆夫提独家掌管,而约旦对耶路撒冷伊斯兰宗教事务的资助也依旧。1988年7月,侯赛因宣布中止与西岸的法律和行政关系。同年11月,巴勒斯坦宣布独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约旦于1989年1月正式承认。后约旦多次表示支持巴勒斯坦建立以圣城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国家,反对以色列单方面改变耶路撒冷的地位。与此同时,约旦一直试图强调其在耶路撒冷的影响力。如1994年7月约旦与以色列签署的《华盛顿宣言》、同年10月双方签署的《约以和平条约》都规定了约旦对耶路撒冷的特殊权利,这使巴勒斯坦方面大为光火。1994年10n月,约旦和巴勒斯坦方面还就耶路撒冷穆夫提的任命发生了争执。后约旦表示在未来巴勒斯坦人同以色列就耶路撒冷最终地位举行谈判时将放弃其宗教管理权,但约旦一些高级官员却接连表述与政府不同的观点。从上可以看出,约旦和巴勒斯坦当局对耶路撒冷的争议远没有画上句号。 不只是约旦,沙特阿拉伯、摩洛哥等阿拉伯国家也对耶路撒冷的宗教管理权提出了要求。耶路撒冷委员会是伊斯兰会议组织的一个下属机构,成立于1975年,由包括巴解组织在内的15个成员组成,多年一直由摩洛哥任主席国。1994年12月卡萨布兰卡第七届伊斯兰组织会议上,埃及成为第16个成员国。耶路撒冷委员会的宗旨是解放圣城,让圣城的主权回归阿拉伯伊斯兰世界,但成员国是各有所图。沙特对自己作为伊斯兰圣地的所在国被排除在外向来不满,埃及则早想加入这一组织,他们对由摩洛哥长期出任主席国多有怨言,而包括摩洛哥在内的众多国家也都反对约旦一国独揽耶路撒冷宗教事务。在1994年12月举行的第七届伊斯兰会议上,约旦国王侯赛因力劝会议通过关于约旦在耶路撒冷宗教管理上的行政作用的协议,遭到沙特、埃及、巴解组织等强烈反对后,侯赛因愤然离开会场回国,以示不满和抗议。埃及、摩洛哥试图由耶路撒冷委员会行使耶路撒冷宗教事务管理权,从而削弱约旦的作用。1995年1月16n日,耶路撒冷委员会第十五届会议在摩洛哥的伊夫拉特举行。会议通过决议重申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主权必须归巴勒斯坦所有。会议期间,摩洛哥、巴解组织、埃及、沙特等决定成立一专门委员会,管理耶路撒冷的宗教事务,结束多年来由约旦一家独控的局面。 从上可以看出,阿拉伯国家对耶路撒冷问题十分关注。但对以色列的强硬立场及犹太化措施,阿拉伯国家除了谴责外,并没有多少实际办法去改变。而阿拉伯内部对耶路撒冷宗教管理权的争夺,也进一步削弱了阿拉伯的力量。在巴以和谈中,阿拉伯国家也屡次制约着巴勒斯坦方面对巴勒斯坦问题的立场。如在2000年7月的戴维营首脑会议中,正是忌惮阿拉伯国家的立场,阿拉法特没敢接受以色列提出的耶路撒冷解决建议,巴以失去了达成解决耶路撒冷问题的一次良好机会。 除了以色列、阿拉伯国家外,梵蒂冈则以天主教中心自居,也提出负责耶路撒冷宗教权的要求,主张建立一个所有当事方组成的耶路撒冷委员会,并制定约束所有世俗和宗教势力的耶路撒冷法,以保障所有宗教教徒的各种权益。正是由于多方对耶路撒冷提出要求,使得这一问题的解决非常复杂、棘手。但鉴于阿拉伯方面与耶路撒冷问题息息相关,该问题的最终解决,绕过阿拉伯国家是行不通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