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6 MB
  • 2022-04-22 发布

施工图审查项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 4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施工图审查机构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后勤工程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郑灿营邮箱:594683009@qq.com2013.03.27n主要内容一.结构计算二.结构总说明三.结构构件—基础四.结构构件—地下室侧墙五.结构构件—竖向构件六.结构构件—梁七.结构构件—楼板八.结构构件—楼梯九.其它问题n一.结构计算1.1.计算参数的合理选取(以SATWE):①.砼容重取25不正确,一般26~27左右。②.地下室层数、转换层所在层号的正确输入。③.嵌固端所在层号的正确输入。④.基本风压及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的正确输入。⑤.结构周期应正确输入。应根据周期计算结果代入后重新进行结构计算。⑥.抗震等级正确输入。n一.结构计算1.1.计算参数的合理选取(以SATWE):⑦.场地类别是否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致。⑧.周期折减系数应正确取值。存在取值1.0的情况。《高规》第4.3.16条:计算各振型地震影响系数所采用的结构自振周期应考虑非承重墙体的刚度影响予以折减。【强条】⑨.是否考虑双向地震扭转效应。《高规》第4.3.2条: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强条】《异规》JGJ149-2006第4.3.2条:对扭转不规则的结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强条】n一.结构计算1.1.计算参数的合理选取(以SATWE):⑩.底层层高应计算至嵌固部位。⑾.结构层数的正确性。⑿.地震作用最大的方向角应考虑。⒀.楼面活载取值:卫生间2.5、办公楼走廊2.5、多层住宅楼梯2.0、其它楼梯3.5、阳台2.5等。n一.结构计算1.1.计算参数的合理选取(以SATWE):⒁.消防车荷载取值。双向板楼盖(板跨≮6m×6m)和无梁楼盖(柱网≮6m×6m):20.0单向板楼盖(板跨≮2m)和双向板楼盖(板跨≮3m×3m):35.0考虑屋面覆土,消防车荷载折减问题。详GB50009-2012附录B⒂.消防车荷载布置范围。消防车道、消防扑救面均应考虑消防车荷载。n一.结构计算1.2.结构计算结果是否合理的判断。①.刚度比计算结果。②.整体稳定验算结果。③.楼层抗剪承载力比值计算结果。④.周期比计算结果。⑤.剪重比计算结果。⑥.位移比计算结果。需注意:《异规》JGJ149-2006第3.2.5条,异形柱结构位移比不应大于1.45。n一.结构计算1.3.结构计算时应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地震中,楼梯的梯板具有斜撑的受力状态。汶川地震,楼梯梯板被拉断,非原认为的受弯构件。《抗规》第3.6.6条:计算中应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对框架结构,楼梯构件对结构影响较大,如不采取构造措施,楼梯应参与整体抗震计算。《抗规》第6.1.15条条文说明:对于楼梯间设置刚度足够大的抗震墙的结构,楼梯构件对结构刚度的影响较小,也可不参与整体抗震计算。n一.结构计算1.4.结构嵌固部位的合理选取:《抗规》第6.1.14条条文说明:这里所指地下室(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应为完整的地下室,在山(坡)地建筑中出现地下室各边填埋深度差异较大时,宜单独设置支档结构。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应为“完整的地下室”。坡地建筑中存在的三面嵌固、二面嵌固、一面嵌固的地下室均不能做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n一.结构计算1.5.结构缝分开的不同结构单元应分别建模计算。如“重庆市***小学建设项目—教学楼”,把由一道结构缝分开的两个结构单元整体建模进行计算。如“重庆****有限公司新建厂区—综合楼”,把由二道结构缝分开的三个结构单元整体建模进行计算。SATWE软件现在可以将不同的结构单元建入一个模型进行计算,但建模较复杂。n一.结构计算1.6.水平地震剪力系数(剪重比)的控制。《高规》第4.3.12条:6度区,扭转效应明显或基本周期小于3.5s的结构,λ≥0.008;6度区,基本周期大于5.0s的结构,λ≥0.006。n一.结构计算1.6.水平地震剪力系数(剪重比)的控制。需要注意:①.扭转效应明显:楼层最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大于楼层平均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1.2倍的结构。某高层建筑基本周期大于3.5s,但位移比>1.2,按0.006-0.008内插确定的容许剪重比错误,应执行0.008。n一.结构计算1.6.水平地震剪力系数(剪重比)的控制。②.当底部总剪力相差较多时,结构的选型和总体布置需重新调整,不能仅采用乘以增大系数方法处理。相差较多:较多楼层的计算剪力系数不满足最小剪力系数要求(15%以上的楼层)或底部楼层计算剪力系数小于最小剪力系数要求较多(小于85%)。计算剪力系数不满足最小剪力系数要求的原因:结构刚度偏弱(或结构太重);结构的选型和总体布置的调整。措施:应调整结构体系,增强结构刚度(或减小结构重量)。n一.结构计算1.6.水平地震剪力系数(剪重比)的控制。③.只要底部总剪力不满足要求,则结构各楼层的剪力均需要调整,不能仅调整不满足的楼层。④.满足最小地震剪力是结构后续抗震计算的前提,只有调整到符合最小剪力要求才能进行相应的地震倾覆力矩、构件内力、位移等等的计算分析;即意味着,当各层的地震剪力需要调整时,原先计算的倾覆力矩、内力和位移均需要相应调整。n二.结构总说明2.1.混凝土强度等级与计算书不一致。2.2.抗震相关参数的说明.2.3.荷载的说明。2.4.指定产品品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规定:设计文件选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得指定生产厂、供应商。在总说明或图纸中指明采用某某品牌的外墙砖、采用某某品牌的外加剂、采用某某品牌的结构胶、采用某某品牌的的铝型材等等,均不合法。n三.结构构件—基础3.1.勘察成果的正确使用。勘察成果的有效性。(某中学项目使用初勘报告、某住宅项目移位、某住宅项目标高调整)工程设计时的岩土参数取值与勘察报告不符,如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桩基础和支护结构的计算参数、地下水位等。(勘察报告的中间结果或电子文档,与审查合格的正式报告不一致)设计人员认为勘察报告中的设计参数不合理或未给出某一参数时,设计人员自行调整或确定设计参数。(某住宅项目,设计人员自行确定未固结填土的负摩阻力系数)n三.结构构件—基础3.2.基础嵌固的有效性。如基础顶面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应核实嵌固部位的有效性、应核实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某区县的公租房项目,8层的住宅建于三面临空、原边坡已支护、高约10m的突出山嘴上,且距边坡很近。某住宅项目,基础嵌固于高于紧邻道路7.5m的边坡上。n三.结构构件—基础3.3.基础的选型及持力层的选择。桩基础、独立基础的选用应根据持力层岩土类别、持力层的深度、荷载大小等选用。如持力层深约8m,选用独立基础,不合理。如持力层岩石已出露,仍选用桩基础,不合理。当能满足受力要求时,老土层可以作为持力层。荷载不大且结构对不均匀沉降不敏感时,处理后的填土层也可以作为持力层。n三.结构构件—基础3.4.桩基础计算时,应进行桩身承载力的验算。如某县某住宅工程,桩身直径900,扩底2500左右,按桩端承载力确定的桩基础的承载力,未进行桩身承载力验算,施工图抽查时发现桩身承载力仅为桩端承载力的55%左右,桩基础存在安全隐患。桩基础已施工完毕,后对基础进行了加固处理。如某区某住宅工程,施工图设计时未进行桩身承载力验算,且现场已挖孔成型,施工图审查发现此问题后,将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由C30调整为C45。n三.结构构件—基础3.5.桩基础计算时,对未完成自重固结的回填土场地,应根据地勘报告的参数计算负摩阻力的影响。存在的误区:土层小于10m时不计算负摩阻力。如“**工业园区廉租房(二期)—2#楼”,存在深9m、负摩阻力系数0.35的素填土,桩基础计算时未考虑负摩阻力。n三.结构构件—基础3.6.桩身的配筋率:《桩规》第4.1.1条:当桩身直径为300~2000时,正截面配筋率可取0.65%~0.20%(小直径桩取高值)。目前直径1000的桩,按0.20%控制配筋不甚合理。n三.结构构件—基础3.7.桩基础拉梁的配筋:桩基础拉梁的配筋除满足受力要求外,根据《桩规》第4.2.6条条文说明:基础拉梁除满足受力要求外,取柱轴力的10%、按轴心受拉构件计算配筋。支撑上部剪力墙的地梁,应有计算书,应执行转换梁的构造。n三.结构构件—基础3.8.扩展基础的配筋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第8.2.1条:扩展基础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5%。如,某高层建筑工程的嵌岩独立基础高1400(未收阶),配筋Ф14@150,不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n三.结构构件—基础3.9.墙柱纵向钢筋在浅基础内的锚固长度应满足要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第8.2.2条规定:当基础高度小于La(LaE)时,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总长度除符合上述要求外,其最小直锚段的长度不应小于20d,弯折段的长度不应小于150mm(老规范为100)。n四.结构构件—地下室侧墙4.1.地下室侧墙的计算模型。地下室侧墙嵌固端问题:地下室侧墙计算时底部为固定支座(即地梁作为外墙的嵌固端)。地下室侧墙保护层厚度:设计说明中保护层厚度取40~50mm,配筋和裂缝宽度计算时取值与说明不符。地面层开洞位置侧墙设计:地面层开洞位置(如楼梯间、地下车道)地下室侧墙顶部无楼板支撑,为悬臂构件,计算模型的支座条件和配筋构造均应与实际相符。n四.结构构件—地下室侧墙4.1.地下室侧墙的计算模型。地下室侧墙配筋计算中,凡外墙带扶壁柱(或主体结构框架柱)的,不论扶壁柱尺寸大小,一律按双向板计算配筋,而扶壁柱按地下室结构整体电算分析结果配筋,又未按外墙双向板传递荷载验算扶壁柱配筋。按外墙与扶壁柱变形协调的原理,其外墙竖向受力筋配筋不足、扶壁柱配筋偏少、外墙的水平分布筋有富余量。n四.结构构件—地下室侧墙4.1.地下室侧墙的计算模型。除了垂直于外墙方向有钢筋砼内隔墙相连的外墙板块或外墙扶壁柱截面尺寸较大(如高层建筑外框架柱)之间外墙板块按双向板计算配筋外(此时框架柱尚应考虑外墙传来的水平荷载作用验算),其余的外墙宜按竖向单向板计算配筋为妥。n四.结构构件—地下室侧墙4.2.土压力应按静止土压力计算。地下室侧墙无变形,作用在地下室侧墙上的土压力按主动土压力计算不正确;作用在地下室侧墙上的土压力应按静止土压力计算。n四.结构构件—地下室侧墙4.3.地下室侧墙土压力的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3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第3.2.5条: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应取1.35。地下室侧墙由土压力起控制作用,地下室侧墙土压力的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35。n四.结构构件—地下室侧墙4.4.地下室侧墙的裂缝控制。地下室侧墙的环境类别为二a类;《砼规》第3.4.5条:ωlim=0.20mm。n五.结构构件—竖向构件5.1柱、剪力墙配筋不满足计算要求。5.2.剪力墙与平面外楼面梁刚接时,应采取措施。《高规》第7.1.6条。n五.结构构件—竖向构件5.3.剪力墙配筋率:《高规》第7.2.17条:四级抗震和非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0%。《高规》第7.2.19条:房屋顶层剪力墙、长矩形平面房屋的楼梯间和电梯间剪力墙、端开间纵向剪力墙以及端山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墙体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0.3%。错层部位剪力墙配筋率,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0.5%。n五.结构构件—竖向构件5.4.约束边缘构件的设置。《高规》第7.2.14条-1: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不论轴压比大小,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均按上述要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5.5.《高规》第6.4.6条-4: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和因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4的柱,箍筋应全高加密。如楼梯间中间休息平台处的柱。5.6.《高规》第6.4.6条-5:一、二级框架角柱的箍筋应全高加密。n五.结构构件—竖向构件5.7.柱体积配箍率不满足规范要求。5.8.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柱截面每一侧的纵向钢筋面积除满足计算要求外,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对应每侧纵向钢筋面积的1.1倍。n六.结构构件—梁6.1梁配筋不满足计算要求。6.2主次梁交接处,附加钢筋漏设或设置不足。活载较大楼层附加钢筋的设置;转换层转换梁交接处附加钢筋的设置。目前,某些结构计算软件自动生成的转换层转换梁交接处的附加钢筋不正确,需人工调整。n六.结构构件—梁6.3框架梁梁端截面的底部和顶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不满足构造要求。《抗规》第6.3.3条:一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0.3。6.4框架梁箍筋最小直径增大问题《抗规》第6.3.3条:梁端截面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框架梁箍筋最小直径应增大2mm。n六.结构构件—梁6.5转换层转换梁布置的合理性。框支托梁不能多次转换承墙,一般超过二次转换传递时第三次的梁不再设计为托梁。较长的上部剪力墙墙肢垂直布置在转换梁跨度方向上,转换梁扭转效应很大,不合理。n七.结构构件—楼板7.1设计院不提供楼板配筋计算书。7.2楼板配筋不满足计算要求。7.3楼板配筋不满足最小配筋百分率要求。《砼规》第8.5.1条:受弯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为0.20和45ft/fy中的较大值。n七.结构构件—楼板7.4楼板厚度手工加大或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手工提高,导致楼板配筋不满足计算要求及最小配筋百分率的要求。7.5楼板计算模型与施工图不一致。如边界模式不正确;如楼板内设置了暗梁,模型中按明梁输入,导致楼板跨度不正确,楼板计算配筋不正确。7.6楼板构造处理不恰当。如转角阳光窗房间的加强措施;如楼板内布设线管的加强措施等。n八.结构构件—楼梯8.1楼梯梯板配筋应满足结构整体计算分析的要求。8.2楼梯梯板实为斜撑,应上下双层配筋。8.3楼梯梯板实为斜撑,其配筋应满足《抗规》第3.9.2条“抗震钢筋”的要求。楼梯梯板配筋如采用CRB550级冷轧带肋钢筋,将不满足《抗规》第3.9.2条的要求。n九.其它问题9.1多层建筑抗震超限问题《抗规》第3.4.1条:不规则的建筑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严重不规则的建筑不应采用。【强条】《抗规》第3.4.3条平面不规则: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抗规》第3.4.3条竖向不规则:侧向刚度不规则、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楼层承载力突变。n九.其它问题9.1多层建筑抗震超限问题《抗规》第3.4.1条条文说明、第3.4.3条:不规则:具有上述六个主要不规则类型的一项及以上。特别不规则:具有上述六个主要不规则类型的三个或三个以上;某项不规则超出规定的参考指标较多。n九.其它问题9.1多层建筑抗震超限问题多层建筑特别不规则的处理。《抗规》第3.4.4条:应经专门研究、采取更有效的加强措施或对薄弱部位采用相应的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当审查机构与设计单位观点不一致时,可由业主单位组织召开专家咨询会。n九.其它问题9.1多层建筑抗震超限问题多层建筑严重不规则的处理。《抗规》第3.4.1条:严重不规则的建筑不应采用。【强条】某区县的一个住宅项目,如下图:nn九.其它问题9.2《异规》JGJ149-2006注意的问题9.3混合结构注意的问题。底框问题。底层门面外墙开洞很大,刚度不均匀,扭转较大。某区县的一个住宅项目,如下图项目。n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