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建筑室内设计论文 3页

  • 26.50 KB
  • 2022-04-22 发布

医院建筑室内设计论文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学无止境医院建筑室内设计论文一、现状:缺少“医疗工艺设计”环节我国医院建筑室内设计在整体上还落后于发达国家,原因之一就是在国外医院建筑室内设计中有必备的医疗工艺设计环节,而在国内医院室内与景观设计中却很少见。不仅如此,很多国内医院建筑室内设计公司对医疗工艺设计了解不深,致使对医疗建筑的工艺流程设计不精。所谓“医疗工艺设计”,即对医院内部全部医疗系统活动过程及程序的策划。医疗工艺流程是医疗建筑设计的重要参考要素,只有对医疗系统功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才能够设计出让使用者满意的、有特色的医疗建筑。医院建筑室内设计,不是单靠室内设计专业能够解决的问题,最优化的方式应该是医疗工艺、建筑、室内、景观、机电、结构各专业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而所有的这些专业,都应该以医疗工艺设计为基础。近日,《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0139-2014,于2015年8月1日起实施,里面特别增设了“医疗工艺设计”一章,这对医院建筑室内设计有促进作用。二、关键点:“人”与“环境”作为医院建筑和人关联最密切的专业——医院建筑室内设计,要解决的问题是医务人员和就医人员的环境问题,应以“提升医务人员的幸福感和消除就医人员的恐惧感”为目标,以医疗建筑的功能性为基础,从“人”——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进行环境设计。1功能性是基础3n学无止境医院建筑室内设计首先应该对原建筑设计的医疗结构、功能和规模,以及相关医疗流程、医疗设备、技术条件和参数,进行核对和审查。尽管建筑设计阶段已经完成了医疗工艺设计的前期设计和条件设计,但由于医院设计本身特有的复杂性和实施过程中的变化性,室内设计阶段还必须再对医院内各医疗功能单元之间的流程和各医疗功能单元内部的流程进行全面的核对和审查。核对和审查的目的是最终使医疗功能单元设置合理。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就是和医院各科室进行交流,确定相关数据。其中有些数据是不可或缺如:门诊诊室间数、急救抢救床数、各个护理单元设置的病床数、手术室间数、重症监护病房(ICU)床数、心血管造影机台数、X线拍片机台数、胃肠透视机台数、胸部透视机台数、腹部B超机台数、心血管彩超机台数、十二指肠纤维内窥镜台数。此外,各科室的门诊量,各科住院床位数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室内设计工作就是把这些单元在现有的建筑空间中科学布局,优化既有的建筑设计,使室内空间更好地满足医护人员、就医人员的使用要求。只有在合理解决医疗工艺的前提下,才能够开展室内空间的设计工作。这方面,我们中国中元室内设计团队已经积累了成熟的经验,空间形态、色彩、陈设各方面,都有一套科学的设计方针,尤其是造形设计、色彩设计、声学设计、照明设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在国际上也是领先的。另一方面,医院的景观设计应和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相和谐,医院的景观设计不同于普通的景观设计,有其特殊性。医院是集治疗、探望、科研、生活等诸多功能的组合建筑,所以在医疗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景观功能的划分。比如对应门诊楼的室外空间,应该是集散型空间,因为门诊窗口会积聚大量患者及家属,通过明确的交通流线及大面积的休息空间来引导使用者到户外等候,从而减低室内人流拥挤的问题。再比如儿科门诊,虽同属集散型,但出于对患者群体特殊性考虑,通过营造简单的娱乐空间和丰富的色彩环境使儿童情绪得以放松、舒缓,是儿科诊疗空间景观设计的职责所在。而住院区面对的是长期住院的患者,相对应的空间应该是医疗型的景观,通过园艺疗法等方式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来帮助患者安抚情绪,从心理层次上达到辅助治疗的效果。而医院的其他空间,比如科研办公楼,对应的空间应该是观赏型的景观,在紧张繁忙的工作环境之余,以视觉为主导观赏型景观会使工作人员身心舒展,达到减轻压力的作用。2人性化是真正的内涵3n学无止境医院建筑室内空间包括公共空间和非公共空间两部分。医院空间是为了人和物的需要建造的空间,室内设计师主要解决的是人的问题。如果实现了“提升医务人员的幸福感和消除就医人员的恐惧感”,就是人性化的设计。要实现设计的人性化,首先是协调好各医疗功能单元之间的关系,并解决好每个医疗功能单元内的衔接问题,这需要建筑师、室内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医疗工艺设计师、照明设计师、声学工程师和机电工程师的协作。例如,门诊、急诊类的功能单元,包括分诊、挂号、收费、各诊室、急诊、急救、输液、留院观察等,进行设计后需要达到的目标是,高效、安静、减少就医人员的恐惧感,防止人流交叉、拥堵,其设计手段如下:第一,分别梳理就医人员和医护人员的动线,调整平面布局从而形成高效的空间。我们一般通过计算机模拟,来验证动线的合理性,如果出现拥堵点,就必须优化设计,直至没有拥堵点。第二,空间造型设计要满足人流量需要,合理运用造型、色彩设计手法,舒缓就医者的紧张和恐惧心理。我们可以运用造型设计结合色彩、灯光来实现目标。三维彩色效果图的目的,就是为了验证设计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需要多次反复才能达到目标。第三,声学工程师对室内空间进行声学模拟,预测噪声分布状况。如果不合规范,室内设计师则须改进空间造型设计及材料选择,而景观设计师须改进室内绿化布局、绿植体态,直至声学验证合格。第四,建筑设计阶段,对于照明设计往往只关注照度、节能方面的问题,而室内设计师对空间的照明要求往往更复杂,要求的精度也高得多。例如,人员密集的区域,照明设计要有凉爽的感觉,切不可燥热,但管理这个人员密集区域的医护人员的工作点,照明设计应该呈现温暖感,光投射的方向要控制在人脸的斜上方,这样才能够使就医者感受到环境清爽和医护人员的亲切与温暖。第五,机电设计。尽管建筑设计已经进行了,但经过室内设计后,几乎都需要修正原有的末端设计。这不仅仅是工程技术的需要,也是人性化的需要。就像上述提及的照明设计一样,局部的温度控制、风量控制也必须精细化。第六,以上5条,既互为输入,又互为输出,实际设计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循环过程,我们建筑师的职责就是应仔细把控这个过程,平衡各专业的利弊得失,最终获得高效、完美的空间,这是一个医疗、建筑、艺术和技术的复合过程。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