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0 MB
  • 2022-04-22 发布

基于空间界面模糊化的室内设计探索

  • 5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nnnn摘要本文以一个具体餐饮空间的设计为例,从实际项目作为切入点,在传统空间界面问题的定义上,尝试用新的思维方式,将传统空间界面定义中必须以实际界限(包括透明材料制成的“虚”界面)为界面的框架打破,尝试探索出以“无界”定义界面,将功能需要上的界面模糊化以“无界”与“模糊界面”的理论探究和实验性实践设计来诠释室内设计中的界面问题。尝试探索出一种新的空间界面设计的方法与思路。具体研究手法是从室内设计专业的范围向外延伸至其他学科专业,将非设计类学科的心理学、拓扑学等专业基本原理,融入到室内设计理论当中,并以室内设计的实践方法或处理手法为实,进一步探索和论证室内设计关于空间界面的“无界”和“模糊界面”的新理论,这对打破传统空间界面的僵硬定义、开拓创新思维,创造设计出更多新型的室内空间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本文最后结合毕业设计提出了设计可行性的建议,将方案设计落实成初步的施工方案,并非是不切实际的纸上空谈。关键词:室内设计,空间界面,拓扑学,非界限性,活动式结构InAbstractInthispaper,thedesignofaconcretediningspace,forexample,withanewwayofthinking,thetraditionaldefinitionoftheinterfacespacemustbetheactualboundaries(includingthetransparentmaterialmadefromtheactualprojectasastartingpoint,thedefinitionoftraditionalspatialinterfaceproblems,trythe"virtual"interface)frameworkinterfacesbreak,trytoexplorethe"unbounded"isdefinedinterface,theinterfacefunctionsneededonafuzzytheoretical"unbounded"and"fuzzyinterface"inquiryandexperimentalpracticesdesignedtointerprettheInteriordesigninterfaceissues.Trytoexploreanewspaceinterfacedesignmethodsandideas.Specificresearchapproachisanextensionofthescopeofinteriordesignprofessionalsfromotherdisciplinesoutsidetothebasicprinciplesofprofessionalpsychologyofnon-designdisciplines,topology,etc.,intotheinteriordesigntheorywhich,andpracticesininteriordesignorprocessrealwaytofurtherexploretheinteriordesignanddemonstrationofnewtheoriesaboutspaceinterface"unbounded"and"fuzzyinterface",whichbrokethetraditionaldefinitionofstiffspaceinterface,innovativethinking,creativedesignmoreinteriorspacetoprovidenewagoodreferencefor.Finally,thispaperpresentstheproposeddesigngraduatedesignfeasibilityoftheimplementationoftheprogramdesignedtopreliminaryconstructionplan,thepaperisnotunrealistictotalk.Keywords:Interiordesign,Spaceinterfaces,Topology,Non-boundarynature,Structureactivityn绪论绪论首先,我们引用一段关于室内设计的定义。“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设计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室内设计的定义,前提在于建筑,室内即是筑内,没有建筑即没有室内。所以建筑本身即是室内空间的“外”界面,也有建筑的“内”界面。界面由功能而生,为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将建筑空间划分,本文的重点在于探讨如何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弱化、模糊化界面的一种尝试性设计,不一定是室内空间规划的最优方案,仅作尝试与探索的目的是为了打破老传统空间界面定义上带给人们的束缚,拓宽我们的想象力,促进我们的创新设计,为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有趣界面空间而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性参考。第一节研究背景如今的室内设计,看似有个奇怪的现象,人们往往重视墙面造型的设计,而轻视空间的体验感。说奇怪也不奇怪,设计在社会中是一种商业行为,怎样的设计或是项目实施能带来更多的利益,那往往是多数人所追求的设计。久而久之,商业宣传之下,很多客户也会要求设计师去设计一些“背景墙”、“主题墙面”、“照壁”等部位,将这种语言翻译过来,本质都反映了“重造型、轻空间”的现象。空间界面的研究,不是一个新的课题,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优秀的相关内容论文,通过事先资料的阅读整理,获益匪浅,对本文的撰写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希望从另一种角度反向研究空间界面,将室内设计追本溯源,回归起源,将室内设计的工作定义为建筑空间的延续,而并非空间划分的分解设计。第二节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市场化设计的运营模式给设计行业和设计理论发展都提供了极好的动力,国内外美轮美奂的设计项目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客户愿意为设计费买单,甚至花费巨资邀请专业设1n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计师做设计也在所不惜。但学术研究不能完全向着经济发展的方向前进,而是应当创新化、多元化、理念化。室内设计市场化有两个常用名词,一个叫硬装设计,一个叫软装设计。然而软硬装并不是室内范围的全部构成,在墙面造型、家具摆设之余,建筑内部还存在着占据绝大部分体积的组成部分——“空间”。本文通过研究空间与空间之间的交集——“界面”,尝试模糊化界面,让空间与空间之间打破束缚,让建筑内部的各部位空间发生新的联系与共鸣,进一步让室内空间减少内部联系的约束,自身融会贯通、运转,将更多的戏份留给建筑,留给空间与建筑之间的对话与互动。第三节研究范围对于空间界面的研究,前文已声明并非一个新的课题,闭门造车的盲目研究,很有可能到最后结论时候发现并没有在传统理论上有所进展。空间界面的名词所指简单来说就是界限的处理,本文的研究范围框定如下:(1)空间与空间的交界为研究的基础;(2)建筑内部空间之间的交界为内部界面;(3)内部空间与建筑、内部空间与景观,与平面设计上的抽象交界,我们统称为外部界面;(4)传统界面理论仅作释义,研究重点从模糊界面设计的角度进行探索;(5)将理论落实到项目实践,尝试应用所研究的理论完成方案设计;(6)结合现场施工经验,初步思考实际施工的可行性。第四节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的方法如下:(1)文献研究法本次写作从研究方向制定开始,大量查阅校内外图书馆、理论著作、杂志期刊、网站论坛等相关资料,归纳整理后首先对空间界面问题以往的定义、方式、研究等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为本次研究的展开打下理论基础。2n绪论(2)项目分析法实践是检验理论存在意义的直接标准,设计不仅仅是理论,更是需要实践操作的一种行为活动。结合空间界面的理论知识,合理分析、总结项目案例中的界面设计手法与应用,比照理论体系,得出其优势或是长处,吸收精华,借以丰富作者的研究。(3)问卷调研法对于本次研究,试图采取将调研对象分类的方法设计问卷,具体可定义为:专业类(如设计师同行)、用户类(如甲方业主,空间的拥有者等)、体验类(空间的访客或是商业空间的消费者等),共计三类人群。这种分类方式的意义在于从不同角度去看待空间界面模糊化的设计成果,了解不同立场下的人群对于空间模糊化的理解、需求和接受程度。最终整理归纳问卷信息,对于空间界面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与探索。第五节研究特色(1)系统总结当前已有的关于室内设计空间界面的相关理论知识,梳理现有理论体系。(2)在原有理论基础上,大胆设想,提出模糊化界面的设计手法,尝试探索出一种新的空间界面设计的方法与思路。(3)结合实践,应用本文所研究的方法,以具体空间方案设计为例,设计出一套空间界面模糊化的“样板”空间。并尝试结合作者自身经验,针对若干可能发生的问题,从施工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3n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空间的定义与室内设计的空间第一节定义空间的方法有关空间的定义,实在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同的人,对于空间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又可以对空间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空间就像宇宙,我们每个人都仅仅从我们每一个个体渺小的视角中去观察,很难确切地定义出空间的概念。首先,我们引用芦原义信先生在其著作《外部空间设计》中的第一句正文:“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也许我并不能真正理解芦原义信先生的观点,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对于空间的理解或是定义,应当与人相关、联系。空间并非孤立存在,空间是一种主观意识形态的产物,是从人这个主观意识体出发,而感受到的一种“场”或是说“界”,从视觉、听觉、嗅觉上也许捕捉不到空间的存在,但视觉上的构成、听觉上的反应、嗅觉上的反馈这些都能直接影响到空间给我们的感受,或是说改变空间,但空间本身并非是人体五感所能描摹出的存在。“建筑外部空间是从在自然当中限定自然开始的。外部空间是从自然当中由框框所划定的空间,与无限伸展的自然是不同的。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也就是说,往往空间的形成,是又一种空间上的束缚所形成,我们可以讲这种束缚用“界限”来形容。无论这个界限可见或是不可见,甚至于没有一个完整的界限构成,但就一个空间而言,这个空间必然有限定,而非“无限伸展的自然”。老子在《道德经》里有句名言,“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句话可以说是体现了古人对于空间的睿智理解。人类的建筑,真正有用的是其空余的部分,墙体、屋顶,虽为“有”,而满足人类功能需要的却是其“无”的部分。如图1-1所示,“有”是人类的劳动,“无”是图1-1空间的基本形态图片来源:作者自绘4n第一章空间的定义与室内设计的空间人类劳动的目的。我们的空间存在属于“无”,设计是“有”,设计时为了空间,“有”是为了“无”而存在。根据《室内设计师手册》中所述,“空间是一种物质的存在形式,一切物体都占有着一定的空间。唯有人类才是真正有意识、有目的的空间创造者。”第二节室内设计空间的定义与划分室内空间的定义,从建筑空间延伸而来。室内空间应当是指被底界面、侧界面、顶界面(即空间六面)同时围合而成的建筑内部空间。室内空间与建筑外部空间的最大区别在于有无顶界面。室外的空间相对于建筑物而言是无限的空间。室外空间包括人类生存、居住、劳动、娱乐等空间以及这些空间所在的自然环境。室外空间的组成部分往往是各类建筑、构筑物,而空间本身不可避免地同大自然的天空、日光、山河湖泊、景观园林等产生直接的联系。因此室外应当具有开放、自然、模糊、不确定等特点。图1-2室内空间由具象到本质的形态简化图片来源:作者自绘而室内空间较之外部空间相比是有限的。室内空间我们可以看作为组织人类劳动、生存等活动有序开展的一种物质产品,其本身是人类劳动的目的与成果。室内空间与众多人工物质因素如室内围护结构(前文所说的空间六面)、硬装装饰、软装家具、灯光以及室内陈设、设施等产生直接的关系。空间中的构造、装饰、采光、人工照明、家具、陈设等诸5n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多因素构成室内空间的整体形象,而这样的封闭空间相对于室外空间而言,一切空间要素的形成都是为了予以室内空间的主体(即人)能够在心理、生理上得到的感染更为强烈。因此室内空间更具有亲和性、人为性、局限性、确定性、隔离性、封闭性等特点。深入来说,室内空间并不止局限于“物质”的范畴。“物质”一词在此引用作为实际性的设计、装饰物体而言,即上述所讨论的硬装、软装等等物体在视觉范围内的变化。而真正的室内设计,并不能止步于“视觉设计”。一个空间里的温度,可以很大程度地直接影响使用者或是进入这个空间的观者对于室内空间的直观感受,通常来说,室内设计师应该考虑在其空间中应对冬季的寒冷、夏季的炎热这样的自然问题,而如若不能应对甚至于加强了气候给人带来的不适,相信这样的地方会让人印象深刻。再者,空间的气味、播放的音乐等这些来自人类五感带来的反馈都应当属于室内空间设计的范围,介于本文所研究的界面主要指视觉方面,在此不作深入讨论。6n第二章室内设计与空间界面第二章室内设计与空间界面第一节界面的理论概念界面一词的概念起源于界限的概念。有过数学知识的都知道集的概念,当两集有重复内容的则可称之为两集互为交集。而在我们的环境艺术范畴内,集可视作空间,空间与空间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并没有存在特定的过渡性概念(走廊、连廊这样的联系本身就是一个空间,而并非空间与空间之间的过渡),因此每个空间之间都是直接接触、联系、共存的。两个空间之间的界限,并非一个点或是一条线,而是一个平面或是曲面,这个空间相交的面,既是本次重点研究的对象——界面。界面在设计教材上本意指的是上一章节中所述的形成室内空间的围合部分,即空间六面。任何一个室内空间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因此当我们审视一个室内空间的本体时,围合其的各个界面同时亦是与其发生联系的空间的界面。最为常见、传统的界面如墙体这样的完全封闭型界面,可能界面两面的风格、理念截然不同,但半封闭型界面,如玻璃这样的透明材质(包括磨砂玻璃这样的透明度都包含在通透性界面概念里)其界面处理对于两侧空间来说是共有、相似甚至于说相同的一种界面。本文对于传统的封闭性界面不作深入讨论,研究意义不大。本文侧重于对通透性界面的研究、发展,即便是玻璃这样视觉存在感很低的材质也可以尝试取消,将空间与空间的界面模糊、简化,甚至于将界面的存在取消,即“无界”。但即使界面的物质存在被模糊、取消,其功能依旧要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甚至于从观者心理角度给予空间更强的界面分隔作用,这样就能达到作者本人的初衷,尝试探索出一种更为自由、现代的室内设计风格,打破常规。第二节室内设计中的内部界面本论文对于空间界面的讨论与研究仅仅针对室内设计范围内,在理论上再对室内接壤的外部界面作少许研究以补充理论体系的建构。对于室内空间的界面,根据现有室内设计专业的学术研究,我们可以将室内空间大致总结为以下几类:7n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1)结构空间:通过对建筑结构部分的观赏,尝试领悟建筑结构的构思及营造技艺所形成的空间美的环境。这样的室内空间具有现代感、力度感、科技感和安全感。如图2-1所示类似的空间。图2-1镇江艺术剧院排练厅室内效果图片来源:作者个人作品在这一类结构空间中自身就有界面模糊的天性,以建筑结构为装饰基础,室内设计角度的装饰手法在这类空间中的应用被降低到最低限度,而近年来我国城市的建筑设计已经很少采用砖混结构,通常以空间通透的框架结构或是仅存少量隔墙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为主,没有了墙体隔断,空间更为整体、通透,内部界面往往是人为的装饰,多的是其外部与建筑、景观的界面,在下一节中有具体阐述。(2)开敞空间:所谓开敞的程度取决于有无侧界面,侧界面的围合程度、开洞的大小及敞闭的控制能力,是否具有外部指向性、限定程度和私密性,这样的空间强调与周围环境的交流、渗透,讲究对景、借景,与外部空间的融合。如图2-2所示。8n第二章室内设计与空间界面图2-2日本新雪谷绿叶酒店图片来源:网络这一类空间加强了与室外空间的交流,第一层界面即为我们研究的模糊界面,而第二层室内的界面成为了我们肉眼所见的“第一层”界面,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两层界面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十分有趣的设计特点。(3)封闭空间:用封闭性比较高的围护实体(如墙体、实体隔断等)包围起来的,无论是视觉、听觉、气流等都有很强的封闭性的空间称为封闭空间。这样的空间具有领域感、安全感和私密性,其空间指向是内向的、拒绝性的。如图2-3所示。这样的空间定义在我国往往是一些功能需求比较繁多的建筑类型,比如说酒店、会所、餐饮等,结合我国的土地紧张问题,在一些中大城市的市区甚至是市中心位置,寸土寸金的地价让空间的布局不能将空间形式摆在首要的位置上,以一定的空间面积满足尽可能多的功能需求成为了设计师们需要图2-3连云港东海县某校园内部展览室图片来源:作者个人作品9n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解决的真正问题,因此这类空间往往被分隔为不少的小型空间,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在一些情况下,被分隔出来的部分房间甚至于不能满足拥有采光口的基本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形成出来的室内界面众多,界面与界面之间的联系显而易见,如何将密集的室内界面设计出满足形式与功能的双重需要,利用设计的重复、对齐、对比、亲密四种基本手法将空间内部界面设计形式、排列秩序是这样空间形式设计的重点。(4)动态空间:动态空间引导观者从发展的角度感受空间氛围,将观者带到一个由空间和时间相结合的思维空间。如图2-4所示。所谓四维空间,即是在空间三维的基础上引入时间的概念。在设计方案落实在施工现场的阶段,我们的目标空间是一个完整的四维空间,从施工开始到施工结束前的每一天里,现图2-4乔治·雅布格里恩·普歇尔伯格设计作品场空间都呈现不图片来源:网络同的样子。这是室内空间的共性。而对于一个理想中的动态空间而言,随着来访者的观察,时间对于室内空间将产生显著的影响,藉由自然(如水流、风吹等)与人工(电力、智能控制等)的动力让空间装饰变为动态。这样的空间里界面可以融入空间,凭借动力,让室内空间的界面随时间发生变化,甚至在空间位置上运动、重组。(5)悬浮空间:室内空间在垂直方向的划分采用悬吊结构时,上层空间的底界面不再是靠墙或柱子支撑,而是依靠悬吊结构支撑,因而观者位于其内时有一种新鲜有趣的“悬浮”之感。或是用横向结构在空间中架起一个子空间,颇有一种“悬浮”之感。这样的空间通透完整、轻盈高爽,并且下层空间的利用也更为自由多变。这样的空间当属少见的空间类型,本文配图即是这类空间的理论落实在实际项目中较10n第二章室内设计与空间界面为理想的效果。悬浮听来太过理想,换种思路可以当作“室内建筑”看待。在建筑的内部空间(即室内)再次构造建筑,此时“内建筑”的“外表皮”对于“外建筑”来说依旧还是室内的一部分,当这部分“内建筑”的位置位于空间内部的上部,从视觉角度便成为了悬浮部分。此时产生的空间界面不仅有“侧界面”,更是产生了一个可以模糊化处理的底部“基面”,藉由满足功能需要的透明材料(如玻璃)可以打造出一个通透的悬浮空间,甚是有趣。如图2-5所示。图2-5美国某办公大楼图片来源:网络(6)静态空间:将空间视作静态的存在,在空间中建立安静的秩序中寻求静态的空间感。静态空间与之前所述动态空间相对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动态空间之外的室内设计都可以算作静态空间,但若以空间概念角度构想,静态空间可以是一种力求营造纯粹的静谧空间氛围的空间构想,若是以纯粹静止作为准则,则需避免放置会产生动态感觉的装饰与陈设,如曲线造型等手法则尽量避免使用,保证空间静态的纯粹。在这样的前提下,室内界面的设计应以满足空间氛围为前提,从视觉重量上加重空间造型的重量感,以稳固的11n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形式产生安静的空间体验。如图2-6所示。图2-6日本和式房间设计图片来源:网络(7)流动空间:它的主旨是不把空间作为一种消极静止的存在而是把它看作一种会自我变化的力量。在空间设计中,避免孤立静止的体量组合,继而追求连续的流动空间。流动空间与动态空间的区别在于流动空间并非旨在营造真实运动的空间造型,而是让做出存在有运动趋势的空间形式。具体来说,诸如时下流行的参数化设计,其造型以富有运动感与韵律感的曲线居多,运动感自不用说,韵律源于音乐,而音乐即是时间的流动艺术,韵律感强的设计手法(如“统一”下的渐变或是随机)自然会让观者感受到极强的运动趋势。顺延空间的运动趋势,我们的空间界面设计自然可以作为空间理念的体现,展现出运动的趋势,亦可以作为不同空间部位的衔接,成为从A空间到B空间图2-7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新办公楼图片来源:网络12n第二章室内设计与空间界面的流动过渡,以合空间的流动想法。如图2-7所示。(8)虚拟空间:在虚拟空间的范围内并没有完整的空间封闭边界,因此缺乏较强的界定性,是只靠空间内部形体的启示,依靠联想和“视觉完形性”来划分、界定的空间,所以又可以称作“心理空间”。如图2-8所示空间的氛围。图2-8SOHO玻璃办公室图片来源:网络这种空间的想法说来简单,但要能够真正达到理想的效果,个人认为仅仅靠设计的专业知识远远不够。视觉中的造型,凭借强大的心理暗示或是形态指示,让一个仅具有正常知识的观者在心中自行演变、化形,形成设计师想表达的空间形态,个人认为需借助专业的心理学专业知识支撑。根据空间需要,此时空间界面可以作为视觉传达的载体,辅助观者对于空间形态的理解与体悟,也可以采用灵动的理念处理,不同常规地表达空间的虚拟性。结合智能化材料的运用,可以打破传统空间界面的简单几种分类,引用电子屏幕或是全息影像构成空间界面,将固有的界面设计成可变的输出载体,如交互式触摸屏或是影像显示屏等。(9)共享空间:共享空间的产生是为了适应各种频繁的社会交往和丰富多彩的旅游生活的需要。它往往处于大型公共建筑(如餐饮空间)内的公共活动中心和交通枢纽,含有多种多样形式的、具有多种功能含义的、充满了复杂与矛盾的中性空间,或称“不确定空间”。如图2-9所示。13n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图2-9由上瑞元筑设计的扬州印象足道图片来源:网络共享空间的特点当是以增强社交联系作为空间功能的一部分。在如今城市化生活为主导的社会体系里,如何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成为了空间设计的一个有趣的难点。加强社交联系当然首先要控制好力度,在保证个体安全感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增强每一个个体对他人的接受程度,甚至于达到渴望更多的人际交互,这就是共享空间最理想化的形态。在共享空间的设计中,空间界面被赋予了功能需求,如何利用空间界面给观者带来的感受,增强社交欲望,满足群体中个体的独立安全,以及制造观者之间的联系。(10)交错空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空间采用垂直封闭界面的交错配置,形成空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穿插交错,变化自如;在垂直方向则打破传统的上下对位,创造出上下交错覆盖,俯仰相望的别样场景。如果2-10所示。图2-10ChristianPottgiesserArchitectures办公室图片来源:网络这类空间从观者感官上直接打破了建筑层级的概念,传统建筑有固定的层数参数,随14n第二章室内设计与空间界面之产生有层高、标准层、楼梯等建筑概念或部位。当建筑空间打破多层组合的限制,各类空间界面之间的联系发生了显著而有趣的变化,底界面、侧界面、顶界面不再按照空间高度被分为固定间隔、相同大小、排列有序的秩序组,依照设计师制定的特殊规律存在于建筑空间内部,此时的空间界面处理应当注重保证设计整体性统一的维系,在非常规的空间组合中平衡交错的空间位置,区分、联系、组合相互交错的各部位空间,甚至可以给空间进行第二次“交错”。(11)凹入空间:是在室内某一墙面或角落局部凹入的空间,一般来说只有一面后两面开敞,因此受干扰较少,其领域感与私密性随着凹入的深度而加强。如图2-11所示。内凹的空间从建筑整体角度来看,乍看之下是让出一部分空间予室外或是庭院,实际上对于凹陷空间的周围部分来说则“获得”了建筑或是景观作为此处空间的背景。此时空间界面的处理依旧属于室内与室外的外部界面处理类型,而在以室内设计为研究目的对象的前提下,凹陷处外部界面的处理则不应采取封闭、常规的界面处理方式隔开室内外的空间交互,可以通透或是半通透的界面处理手法来将“获得”到的室外空间背景引入室内设计当中,可以从我国传统园林设计中的“借景”、“对景”、“框景”、“漏景”、“障图2-11德国菩提树药店景”等手法中汲取原理上的经验。图片来源:网络(12)外凸空间:与凹入空间相反,指室内空间凸向外部空间的部分,可与外部空间很好的融合,视野开阔,采光良好。如图2-12所示。同理,本文所研究的目的是从空间界面的研究中得出一种设计的方法原理,从实践中研究再反馈与室内设计的实践当中去。外凸的室内部分从平面俯视角度上来看,获得了三个侧向的外部空间界面(平层建筑甚至还有一个顶界面),对于外凸的部分而言,空间具有极强的积极性与延展性,同样不应当封闭空间界面,浪费优势,应当利用当前形成的外部界面结合建筑、景观构造,延展室内空间。15n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13)下沉空间:室内底界面局部下沉,从而界定出一个范围明确的空间,我们可以称之为下沉空间。如图2-13所示。下沉空间的空间界面主要是针对空间基层(即底界面)的讨论。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底界面的变化往往局限于当前空间之内,其形式上的变化、组合等设计仅仅封闭在一个个独立的空间之内,往往不会与其他空间产生显著的联系(当然若是在侧界面透明处理的复合情况下状况会有所不同),这时产生的直接影响有两点:一是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图2-12某建筑大楼外凸的裙楼设计底界面向下移动了相对于室内净高比例较小的一段图片来源:网络位移,存在多层底界面,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还是对比、重复等关系是空间设计的重点;二是下沉部分产生了一小截新的侧界面,作为整体侧界面的延伸,这一部分面积虽然不大,但也是空间处理需正视的一个新部分。(14)迷幻空间:迷幻空间的特色是追求幽深、新奇、神秘、动荡、变幻莫测、光怪陆离、超现实主义戏剧般的空间效果。在空间造型上,甚至不考虑其功能性的需求,利用扭曲、断裂、倒置、错位等奇特手法,以便追求形式上的特别与新颖。最后设定这样一个空间名称,是为了给较为特殊或是说猎奇的空间予以一个模糊的概念,目图2-13底界面下沉的室内空间图片来源:网络前国内这样的空间尚属稀少,但从国外室内空间设计的资料来看,一些以标新立异为目的的空间还是存在不少的。这样的空间里,空间界面的处理也同整体空间的设计一样,可以追求神秘、新奇或是颠沛流离的感觉,在这样的空间里,功能性远远弱于形式的存在,而最后带给观者的感受也不一定符合常规情况下人类对于空间心理感受的期待。既是这样一个作为概念补充的模糊概念,本文对于这样空间16n第二章室内设计与空间界面的界面处理不做讨论。以上综合本节所述,根据室内空间具体不同的类型,分类阐述了在不同空间类型中室内界面处理的原则与要求。经过这样的一个阶段性研究,我们发现不仅室内空间的类型多样,不同空间类型的形式与功能需求亦是大相径庭。因此我们提出的模糊化界面设计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空间类型,我们应当潜心分析,找出适合的室内空间类型作为研究的对象载体,探索模糊化界面设计的方法,应用在实际案例当中,从一次实践设计中总结设计方法,找出规律,从而以便应用在更多的项目中去。第三节室内设计中的外部界面一.室内空间与建筑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建筑业刚刚起步的时候,往往并不注重形式的设计,在那样的环境里,功能成为了建筑设计最主要的部分。在接着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室内设计的概念更是还不曾提出。当时人们对于建筑空间的需求仅仅还停留在基本功能的层面。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内部空间的处理从“装潢”这样不专业的用词逐步过渡到时下正迅速发展的“室内设计”行业,室内空间的设计逐步从施工一体化的方式中剥离出来,可见人们对于室内设计的渴求。随着室内设计的循序发展,室内与建筑的接口,即室内与建筑形成的空间界面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如图2-14所示。而建筑界面逐步“内置”的原因图2-14江苏省美术馆新馆图片来源:网络17n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有两个方面:(1)心理需求如前文所述,人类的生物特性决定了人类对于外部空间环境的需求以及天生的亲近。而建筑作为庇护人类劳动的人造构成则分隔出空间的内外区别。建筑空间予以人类一个可以减免自然不利影响(如风吹、雨淋、日晒等)的封闭环境,或是私人拥有,也可以是人与人共同享有,但从基本理论上来说,建筑外部的空间是人类作为群体生活生物进行公共活动的区域,而建筑内部的空间属于封闭的空间,给予人类的感受是从外向内收拢的内向型区域,对于这样的内部环境而言,稳定则更有利于人类私密性活动的进行。室内与建筑之间的存在关系如同光与影一般,从建筑被人类构造出来的那一刻,室内也随之产生,有建筑的存在就必有室内的存在。室内空间不仅给人类的生产劳动提供了足够的安全感与归属感,同时人类在满足基本生理需求之后产生的对舒适、美观的心理需求也需要由室内空间提供满足的可能。而当室内空间逐步给予人类提供了越来越多形式与功能上的满足之后,人类对于建筑的需求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很多时候,建筑外部的自然环境拥有光照充足、湿度动态适宜等条件是室内空间很难达到的优势,因此人类又发现适当生活在户外的好处,于是开始将室内活动逐步延展至建筑外部进行。正是这种心理上的诉求与社会行动的需要从空间模式上改变了建筑组织功能的构成体系,从而带动由室内空间界面设计到室内空间外部界面设计的需要。(2)市场需求结合我国目前建筑行业发展现状,一般而言,建筑与室内具有相互联系的设计项目往往不是常规民用图2-15武汉东湖万达广场购物中心图片来源:网络住宅,室内空间与建筑的外部界面18n第二章室内设计与空间界面得到重视的情况一般出现在一些建筑体量较大、投资成本较高、配套设施齐全、目标人群高端的项目上,这类项目都具有较为庞大的建筑体量与内部空间,因此这一切的基础必须建立在巨大的经济投入之上,背后有着市场与商业需求的推动。经过资料查阅之后,事实证明最早将建筑外部界面引入室内空间设计的案例正是一个商业项目企划的结果。这样的实例在如今屡见不鲜,现代大型集成式购物中心正是将室内与建筑空间的界面整体塑造的典型建筑类型(如图2-15所示)。结合中外设计史,其最直接的前身就是18世纪末期开始在欧洲广泛设计实施的拱廊街道。根据德国的思想家、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的著作《拱廊研究计划》中所述,“这些拱廊街是豪华工业的最新发明。它们有玻璃房顶,大理石地面,是穿越一片片建筑群的通道。这样的拱廊堪称一座城市,更确切的说,一个微型世界。”因此可以说在当时拱廊即集先进的建筑成就与繁荣的商业展示于一身的存在,概括来说,正是市场的需求将室内空间的外部界面设计趋势推动,逐步扩大了传播需求。二.室内空间与景观室内与景观的外部界面我们分为两种来讨论。第一种,类似室内与建筑的外部界面,是直接、具体的,是空间位置上,室内与景观发生交接的界面,是真实存在的室内空间外部界面;第二种,是专业理论上的界面,将景观设计的理论、元素、手法引入室内设计的时候,在两种设计专业上产生了融合与碰撞,在抽象理论上产生的界面,而并非真实的空间界面,我们把这类室内空间里的景观设计称为室内景观。如图2-16所示。19n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图2-16城市中的森林屋日本StudioVelocity设计图片来源:网络(1)空间上室内与景观的外部界面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都属于场所设计,设计的对象都是空间,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具有相似性。空间依照建筑的场地界定分为室内空间和外部空间。可以说,二者兼备设计与艺术,遵循形式与功能双重美学的法则,在形式与功能需求的统领下,室内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设计原则也应当是一致的。当室内与景观相互交叠、碰撞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基于景观分析的两种环境分析方法即适宜性分析法和几何分析法,在设计过程中对形成的室内与景观外部界面进行分析、设计,使得整体规划上的大型空间锦上添花,为设计增添更多创意与概念,在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的不同专业基础上,最大限度拉近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之间距离,以双方共同涵盖的设计标准来处理外部界面,相互融合而又从两方面各自平添设计亮点。(2)设计学上室内与景观的外部界面将原本属于外部空间的园林与景观设计引入到室内设计的范围当中,是目前室内设计跨界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现代设计行业的室内景观部分已经覆盖到更加广泛的领域内,它依附于建筑空间、景观园林与室内空间,存在于它们之中,又作为三者之间的补充与联系,作为室内空间冰冷生硬的人造材料的柔化方式,加强室内与景观之间相互联系与融合20n第二章室内设计与空间界面的过渡。作为室内空间附属的室内景观起着协调三者关系、创造宜人的内部空间环境的作用。结合上一节所述,当室内设计发展到目前阶段,不再受绝对的建筑内部这一概念限制的时候,室内景观也不再仅仅局限于绝对的室内空间,有时还可以作为室内空间与外部空间的过渡部分,甚至存在于露天的环境当中。因此,存在于不同位置的室内景观会有着不同的空间形态,可以分为纯粹的室内景观、与建筑结合的室内景观、外部空间下的室内景观。在纯粹的室内景观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植物、水、山石等自然要素为室内环境带来自然的气息,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需求,将景观设计的要素如植物、水体、山石、雕塑等在室内空间中形成实实在在的景观设计手法,使得人们可以在室内环境中可以最为真切地亲近自然。而意在与建筑结合的室内景观设计,可以运用传统园林的一些设计手法将户外的景观、园林引入室内空间,从视觉上改变室内空间给居住者带来的限制感,从而起到柔化空间界面的作用。在室内空间中,植物、雕塑和水体等要素可以作为空间场所的背景,在视觉上起到辅助形式和渲染氛围的作用。一个与室内空间整体环境相协调、得体的室内中心景观,是整个室内空间中众人瞩目的焦点,潜移默化地影响室内空间的形象,提高室内环境的品质和氛围。形成的室内景观亦可反向延伸至外部空间,以便创造具有亲和感觉的室外空间,可以运用室内景观柔化室内外部界面和建筑构件等部位。三.室内空间与平面当今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极度膨胀,使我们进入一个视觉传媒的时代。平面设计作为图2-17乔治·雅布格里恩·普歇尔伯格设计作品图片来源:网络视觉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延展至各个21n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领域。在对视觉语言的诉求和新的设计辅助技术的影响下,平面设计正逐渐介入到室内设计的范畴中,如图2-17所示,平面设计的手法与元素在室内设计的领域内的应用形式不断发生转变与演化,并得以创作出许多风格不同以往传统室内设计手法的视觉效果。平面设计介入空间设计领域的过程赋予了室内空间设计更多的形式和概念,从而被赋予着室内空间设计的再深入、再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随着平面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创造出新的室内空间视觉设计,新型的室内与平面的界面也随之诞生,这种界面亦是不直接存在于空间当中,属于设计学上的界面。平面设计的主要构成要素是:图形、文字和色彩。这是平面设计最重要的构成要素,设计师通过把具有可视性的图形、文字、色彩和其它视觉元素重组、排列在一起,把信息传递给设计的接受者。而在室内设计中,从室内空间的平面布局,到空间构成的造型、色彩、材料的运用都是决定设计好坏的重要因素,但是仅仅凭靠这些部分的选择难以满足当下设计发展中各种空间设计的新要求。结合日新月异的计算机辅助软件的应用,平面设计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室内设计领域的过程当中。平面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为室内空间提供丰富的视觉和精神品质。而我们可以通过图形、文字、色彩这三大平面设计要素的设计运用,使平面设计可以更好的介入到室内设计中,创造出新的视觉效果。在实际项目的设计中,设计师从建筑到室内,再到辅助图形设计等,进行全套的设计与策划的案例屡见不鲜。运用色彩、平面语言等手法使极其简单的室内空间变得艺术化,通过一些不影响造价的细节设计来补足预算低廉带来的设计上的缺失,重塑极具设计感的内部空间,通过细节提升空间的品质感。设计师通过室内与平面结合的界面设计,在增加室内装饰性的同时,也无形中为室内空间提供了一个对话的平台,让空间艺术深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22n第三章模糊化界面的设计方法第三章模糊化界面的设计方法第一节室内空间界面的传统建构方式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是室内空间和环境的再创造,传统上来说界面是室内空间设计中的重要因素,界面将建筑空间按照一定的实用要求分隔成不同的室内空间。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说过:“建筑艺术的要素是墙和空间,光和影。”在这里所指的墙和空间即是空间界面的显现之处。构成可以理解为“形体”和“构造”。它是以形式造型和材料选用为要素,按照视觉效果、形式美学的法则以及理论力学和心理及物理学原理进行的组合。传统空间界面往往是封闭的隔墙,有着区分内部空间、形成独立房间的功能意义,其基础构造形式通常是砌体砖墙(其厚度根据标准砖的组合可以有53mm、115mm、180mm、240mm、370mm等)和轻钢龙骨隔墙(根据需要厚度可以有80mm至120mm不等),共通点即都是实心封闭基础层面,在其上再做墙面装饰,辅以不同室内设计的手法、材料可以做出千变万化的效果,但本质上都是阻碍视觉的空间界面。第二节模糊化界面设计的概念首先,我们先对模糊一词做一个简单的释义。根据百科资料,我们可以将模糊理解为:“侧重需要表达的对象的不确定性,留给观者一个可供领悟、体会、选择的弹性空间1的一种表达方式上的技巧。”根据前文所述,我们可知传统室内空间界面往往是由硬质的固有材料制成,视觉不通透,作为一个空间的组成部分,它形式清晰,具有强烈的功能指向性,同样也能被观者明确地捕捉、界定。而模糊化界面的本质来源于将限制住空间的物质实体——界面的构建形态弱化,利用界面的模糊处理使空间界面与周边空间融为一体,这样一来室内各空间部分得以流畅的过渡,随着观者的体验,空间之间相互渗透,产生新的空间氛围,从而让观者打破对空间的1引自百度百科中“模糊”词条的定义。23n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常规感知,产生复杂、不同的判断,改变空间特性,极大程度地丰富空间的形式与层级,由表面的秩序在重组之后形成新的空间秩序。其实早在我国古代就有了模糊化界面设计的想法,如我国传统建筑的廊道设计,在长长的廊道里视觉通透,但是柱体与柱体之间实则形成有一个个的空间界面。而柱体、横梁、桁架等建筑结构之间又形成有许多隐性界面,对空间产生了较弱的界定效果,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这些建筑结构构成了室内与外部的过渡部分,结合本文之前所述,可以理解为室内的外部界面。根据模糊一词的定义,我们可以应用在空间界面的模糊化设计方法上。我们可以将界面模糊化设计大致分为几种类型来阐述:(1)依旧由视觉封闭的材料构成,但从元素构成上,我们削弱其作为界面的功能存在,让观者不认为眼前的部位是空间的界面部分。在这样的条件下,界面对于空间的氛围渲染作用得到拓展,而作为界定空间的功能被弱化,被模糊。如图3-1所示。图3-1乔治·雅布格里恩·普歇尔伯格设计作品图片来源:网络(2)为保证视觉通透,采用透明度较高的装饰材料如玻璃、水幕等,打破一般墙体界面造成的视觉阻碍。这一类型虽然未从根本上模糊界面,但在视觉效果上已有显著的不同。如图3-2所示的大面积玻璃隔断。(3)打破常规的空间界面构建模式,从根本上取缔界面的存在,让设计的过程,不再专门为“界面”部分做出直接的设计,只留下作为载体的“界面位置”。本文的重点研究与实践就是针对这一类型而做。24n第三章模糊化界面的设计方法图3-2美国的洛斯盖多斯图书馆图片来源:网络第三节模糊化界面设计的意义模糊化空间界面的意义远远不止其形式上带来的惊艳效果。(1)从功能上来说,人类的行为活动决定室内空间的性质与需求,来访者的心理影响和对空间的感知判定能力又决定人类的行为活动。如此一来,访者对于空间的观察、接触、体验等活动需要得到空间的反馈,而空间界面原本就当作为完成反馈功能的实体物质。简单来说,餐饮包厢是作为客人私密就餐而设置,医院的诊疗室是为病人就诊设计的,单一的需求产生单一化的功能空间,使得这样的独立空间与整体空间产生着一对一的对应关系,有着简单、明确的逻辑基础,可以说这样的室内空间是功能明确、意义单调的。但作为人类最初的感受而言,应当是希望得到一个功能完美、构造独立的室内空间。空间中人的行为活动永远不可能是单一的,现状的单义性是被迫的限制,而并非人的自发选择,人的行为活动本身应当是复杂、动态的。所以我们希望通过界面的模糊化处理,使得多种功能空间由独立的存在变为相互渗透、融合的新形态,产生树形的功能结构关系,使得一个固有的空间,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演变为不同的形态,满足多种功能需求。这样一来,也就意味着空间将呈现出更多的形式与功能上的变化和广泛的适用性,满足观者对于需求的那种模糊、暧昧的心理诉求,尝试构建出一个可以自我发展、动态满足未来观者需求的空间。(2)从形式上来说,模糊化界面更赋予了我们构建空间所产生的含蓄性。当界面被模糊至一定程度,作为非设计团队的观者来说,他们无从得知空间的始与末,不知起点与终点,对于空间不能产生一个清晰、准确的线性认识,这样一来,从客观上来说给主观视25n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角提供了全新的认知角度,是设计团队不能预料到的角度。这样的空间边界,就再没有标准的定位或是答案。而在这样模糊化界面的空间中,在观者眼中由设计团队搭建出来的界面早已消隐于眼中甚至可能给人感觉从未存在过。形式上的变化,同样对观者的心理与思维有着显著的影响。在教育模式的影响下,我们自幼对于事物的认知是准确、直接、线性的一种理性认知方式,但从生物的天性来说,认知应当是一种感性的非精确性认知,即我们想说的模糊认知。同一个空间,在不同的条件下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采光、不同的天气影响、不同的角度等,观者对于空间的认知应当是不同的,甚至于产生这是另一个空间的错觉。这种模糊的空间感受,不可用语言、记忆来定位或是传播,是我们模糊化空间的理想形态。在这样的一个空间里,我们需要借助新的媒介来传递空间带给观者的体验与思考,并且这种思考是不可以具象化、同步化的,每一个观者都有自己微妙的不同感受,而使得空间不再是一个可以用数据精确生硬记录的实体。(3)从空间维度上来说,模糊的空间抑或是可以从感知上赋予空间第三维度向第四维度过渡的趋势,而并非实现真正的四维空间。模糊化的空间界面产生了空间的延续,从结果上来看,仅仅是三维以内的延续。我们从过程角度来考虑的话,空间界面被模糊,但本身空间之间依旧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在观者体验空间的时候,这种延续才得以成为现实,而成为现实的这一短暂的过程,就是我想表达的由第三维度空间向第四维度空间过渡的趋势。结合当代建筑结构的发展,传统的砖混建筑越来越少见,框架结构与框架——剪力墙结构成为主流,未来将以更为自由、通透的轻钢结构为发展方向。在这样的建筑环境下,内部空间愈发通透,摆脱传统建筑结构的限制与基础、提供我们室内设计团队进行思考、重组的余地也就愈大。传统的视觉模式逐步会被打破,空间在设计的进程上亦会呈现出显著的动态变化。在这样的模糊化室内空间中,多元的信息被引入空间,而空间就能传递给观者更多的复杂信息,当这些信息在糅合后变得愈发模糊,观者对于空间的探知欲望也就愈发明显,不同观者对空间的探知最终都产生不尽相同的结果。26n第三章模糊化界面的设计方法第四节模糊化界面设计的方法对于模糊化界面设计方法的讨论,我们依旧从之前定义界面的分类方法来讨论。(1)底界面的模糊化设计从结构上来定位即建筑阶段的楼板、装饰阶段的地面。底界面作为一个二维的平面,在模糊化界面的基础表现为取消其水平高度的“模数化”(模数作为建筑概念,这里代指标准层的层高的固定性),其水平高度变化多,底界面与底界面之间的水平高度差亦不是固定不变,可以依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变化而绝非固有或是线性这么简单。底界面模糊化的出发点应是作为扩展平面空间,打破空间的“红线”面积限制,延续形式与功能的布局。底界面虽然是二维平面,但其本质依旧是垂直空间的载体,无论界面如何模糊化,底界面依旧有着间隔、维系各独立空间关系的作用,愈是线性、生硬的底界面设计,对于观者视觉与行为活动的约束作用就愈是明显。通过底层界面的模糊化探索,我们试图尽力减小空间对观者的视觉与行为活动的限制,让观者在室内空间的体验、认知或是记忆从传统的二维模式演变至三维模式甚至是四维模式。(2)侧界面的模糊化设计室内的侧界面传统做法往往是以墙体作为载体,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结构上的需要,砖混结构的墙体是作为承重的重要结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通过墙体这一视觉传播上的阻碍来分隔空间,保证各空间的独立性与私密性。侧界面作为室内空间分隔的垂直界面,与观者的视线有着垂直成角的关系,因此对观者来说是空间中视觉重心的所在,也是透视变形最小的部分。当侧界面从结构上的承重功能上解脱出来,其作为空间限定的元素作用逐步变弱、消除,而其渲染空间氛围、美化视觉效果的形式功能却减少很多束缚,结合当代日新月异的装饰材料,平添更多的变化。侧界面的模糊最为直观的可以表现为取消侧界面作为实体的存在,以“无界面”界定空间。但模糊化界面更可以从“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思维角度做出尝试,不一定非要追求空间的完全通透,界面的局部挖空或是多层、错层界面的组合,再辅以具有光学性质的27n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玻璃等材料,产生复杂的设计效果,以对模糊化界面做出更多的尝试。利用透明材质造成的模糊化处理产生的作用是复杂的。当两层以上的界面透明处理,整个空间变成为了一种多层空间。从观者的角度来说,任何一个空间对于人眼都是由三维投影到一个二维的平面上被接收。因此,界面透明的多层空间,经过立体投影到平面的过程后,产生的变化是复杂、令人惊喜的,而观者在不同的角度所接收到的这种变化又是完全不同的,对于设计团队和观者来说都有可探索的余地。(3)顶界面的模糊化设计顶界面其实可以视作同空间底界面的映照,结构上亦是垂直上方的空间底界面的另一面。顶界面的模糊处理可以分为两种方向来讨论。一是作为内部空间的分隔模糊化。结合侧界面的模糊化处理,观者对于顶界面的可观察范围由空间局部向四周延续,甚至得以观察到同层次空间的顶界面全貌。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顶界面的做法就局限了空间的相互渗透,我们可以通过模糊化的手法,以各独立空间为单位,向一个共同的中心效果进行演变,使得顶界面呈现出一个整体、特殊的视觉效果,从顶部向底部影响其中活动的人类的空间体验与行为方式。二是由室内空间向外部空间的界面模糊化,往往发生在建筑顶层空间。对传统封闭的建筑顶面进行模糊化处理,模糊室内的顶界面与建筑的顶界面之间的区别,将室内空间向外部空间尽力延伸、拓展。这时的顶界面设计,应当以一种“辅助延展、开拓视觉”为定位,而非对其本身的展示,相当于是对顶部界面的一种融解、消隐。再者,我们亦可以打破这种分类讨论的模式思维,将上述三种界面糅合、变化,重组秩序,使得室内空间不一定非要沿着土建结构装饰成内六面体的形式,多层、错层的界面可以融入到其余界面类别当中,三类界面的相互渗透可以极大程度地增强空间的整体性与连贯性。再结合当代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技术,根据数学规律,变形、翻转、扭曲常规空间的形态,产生富有艺术感的变化,使得观者对于空间的体验不再具有可完全预料的心理期盼。模糊化的多层影像空间,使得二层影像不断叠加,不同部分的秩序之间相互碰撞、渗透、糅合之后重组。28n第三章模糊化界面的设计方法拓扑学意义上的界面模糊是一种亦内亦外、没有起点与重点的界面,例如著名的莫比乌斯环,其带状环形的两面不可区分,两面互有翻转,不能定义出环带的“内面”与“外面”,而其两面实则为一个没有深度边界的面。从当今设计案例中,我们亦可找到许多实践项目。例如,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于2013年所设计的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项目,我们可以从建筑中感受到模糊化的魅力,空间机构被分开放置,在具备各自个体的特点的基础上,在宏观视野下又从各个方位聚合、重叠,在非整体、线性的形式设计里又能给予观者很强的整体感与秩序感,充满运动趋势的组合与周边环境又建立有强力的联系,整个空间兼具节日的庆典氛围和纪念性质的仪式感。29n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四章室内界面模糊化设计理论的实践应用第一节设计实践中引入界面模糊的概念与手法随着装饰行业的蓬勃发展,专业的室内设计团队也日益变多。总体趋势上,内地的室内设计以深圳、上海尤为精致、新颖。而作者通过数年来平日的观察与资料的查阅总结,私以为近几年来室内空间的设计在整体发展上进入一个瓶颈的阶段。我们可以从亚太地区每年举办的室内设计比赛中观察,2004年至2010年的获奖作品每年都有显著变化,或是空间造型原理,或是空间功能对应的色彩搭配,然而,2010年后的项目年与年之间的区别明显减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诸如扎哈·哈迪德与雷姆·库哈斯这样风格的设计师就更为耀眼。这几位大师声名远扬的原因不仅在于他们个人设计能力的优秀,也得益于当前室内设计行业内的趋同状况,使得他们尤为突出。因此,界面模糊化的处理于设计实践中有着重大的意义,时代亦赋予其一定的使命。抛弃原有的界面设计思维、弱化空间界面、连贯空间的运动趋势等模糊化设计的理念已成为现实。人类活动自然应当以人为本,从观者感受为出发点,这是模糊化界面与设计本身的共同原则。在此基础上,我们做出模糊界面的探索与研究,尝试柔化空间边界,加强空间的相互渗透,丰富空间层次并糅合、重组,产生新的空间秩序,以赋予观者对空间新颖、不同的视觉感受与感官体验。这样一来,改变传统的室内设计手法与观念,打破近几年来室内设计行业出现的僵局,为内部空间设计带来新的发展方向。设计团队亦可从中得到启发,力求突破过往所形成的审美观念定式,重新再设立新的美学、艺术与设计之间的关系,以界面模糊化的形式塑造为起点,力求让室内空间的物质界面向精深界面完成转化,结合观者的感受与心理影响,将室内空间的设计向艺术化的空间推进。模糊化界面的设计手法多种多样,乍一看不能按照传统设计手法的归纳方法做出简单的归纳。作者经过查阅资料,试着做出以下概念上的设计手法总结。(1)形态手法30n第四章室内设计中的界面模糊理论实践应用曲线结合曲线自身的柔和、模糊的特点,使空间富有韵律美,利用曲线组合成虚拟的曲界面,让观者通过自己的视觉感受补足空间界面的存在。同时曲线亦具有一定的空间指向性,使空间容易产生运动的趋势感。如图4-1所示。图4-1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图片来源:网络变形变形并非毫无章法的夸张形态变化,首先当以理解设计原型与概念作为基础,保留其主要特征,然后对其次要特征进行简化、变化或者重构,而非毫无联系的置入新的形式,以便加强空间的形式感,将设计者想表达的东西更为深刻地传达、表现。卷曲卷曲化的设计想法来源于对底界面、侧界面和顶界面三者之间的柔和、重组的愿望,将空间多面进行改造、扭曲,形成一个界面环绕的动态空间感觉,模糊不同层面的空间的区分,使空间产生强烈的运动趋势,丰富空间的层次与形式感。折叠在设计中折叠的想法并不新鲜,我们自幼所玩的折纸游戏,可以说是我国传统艺术中开始注意到折叠的形式美的有力依据。当室内界面像纸张一样被反复“折叠”,将产生出数倍多的“新界面”,空间与观者的交互从以往空间的简单六面接触得到进化,形成更为印象深刻的视觉效果。如图4-2所示。31n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图4-2友天地_BuddiesCafe图片来源:网络跨层跨层指的是跨越垂直方向空间的阻碍,打破传统建筑结构层面的限制,消解、模糊建筑层的概念,柔化垂直方向各独立空间之间的界限,形成自然的空间过渡。(2)材质手法透明透明的材质如玻璃等,兼具形式上开放、功能上封闭的双重特征,使空间在保有封闭性的同时,又打通视觉上的阻碍,直接感受空间的整体深度与广度,延续观者对于空间的感知,是室内空间向外部空间最完美的过渡方式。镜面通过镜面反射材质的物理特性,“复制”出既有的空间环境,从设计手法运用上来说是“重复”的一种严格、理想的方式。光线的反射结合材质反光的特性,在形式上能够显著增强建筑内部空间的趣味性与层次感。多重镜面的组合,让室内界面产生虚与实的对照关系,甚至模糊虚界面与实界面之间的区别。如图4-3所示。32n第四章室内设计中的界面模糊理论实践应用图4-3室内的部件材质改为镜面材质图片来源:网络金属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设计范围内,金属质感是常见的一种材质效果。金属表面的质感与光泽特性从不同角度能观察到不同的效果,利用这一性质可以使空间更具变化与动态体验。而从结构承重的角度来说,将金属引入室内作为承重构件则能够满足几乎所有情况的需求。肌理肌理的魅力在于其对于自然材料的回归。肌理材质的直观表现为其表面不一定是常规所见的光洁平面,或凹凸不平,或有规律的图案纹理等,给观者以视觉之外的触觉体验。而所谓自然材料的回归,理想中的肌理材质应当是整体的,而非表面的,在削去其表面后,依旧能看见材质的肌理,而非像人造材料那般只有表面的装饰。如图4-4所示墙面的材质感。图4-4室内材质的肌理表现图片来源:作者个人作品33n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3)平面手法将平面设计的语言与手法运用在室内空间的设计中,前文第三章节已有详细表达,这里不再赘述。(4)灯光手法室内所见的光源有两类,一类是外界的自然光,另一类是人造光源。作为室内设计原则来说,我们应当尽可能地引入室外采光,这点与我们的模糊化概念完全吻合,而人造光源并非仅仅为照明而设,而是可以自如控制、渲染空间氛围。灯光本身并不是一种存在的实体,照射在空间内部的实体当中提高实体亮度,才产生了灯光。在模糊化界面的设计中,我们可以大胆地布置灯光照射角度,尝试让光线与照射面组合成一种新的“光界面”,而这种光界面是虚拟界面,符合我们模糊化界面的设计愿望。如图4-5所示。图4-5利用光源形成虚拟界面图片来源:网络(5)智能化手法智能化设计主要针对于展示空间的设计,如灯光控制、全息投影、交互式展示等,并非本文所探讨的范围,在这里仅作概括。第二节品渔海鲜馆空间设计实践应用方案经过前文所述,我们对于模糊化界面的设计原理进行了相对完整的阐述,而设计理论并非孤立存在,应当指导设计实践,再从设计实践中汲取经验修正理论。通过项目设计实践,将抽象、无形的理论落实到具体的项目空间当中。本章节通过一个室内餐饮空间的具体项目,对模糊化界面空间的设计概念进行实践探索,最终通过一套具体的设计图纸来展示模糊化界面的设计效果,诠释室内空间界面模糊化的意义与可能性。34n第四章室内设计中的界面模糊理论实践应用图4-6品渔海鲜馆室内方案效果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4-7品渔海鲜馆室内一层平面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35n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图4-8品渔海鲜馆室内方案效果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4-9品渔海鲜馆室内方案效果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36n第四章室内设计中的界面模糊理论实践应用图4-10品渔海鲜馆室内方案效果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4-11品渔海鲜馆室内方案效果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37n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图4-12品渔海鲜馆室内方案效果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4-13品渔海鲜馆室内方案效果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38n第四章室内设计中的界面模糊理论实践应用图4-14品渔海鲜馆室内方案效果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4-15品渔海鲜馆室内方案效果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39n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图4-16品渔海鲜馆室内二层平面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4-17品渔海鲜馆室内方案效果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40n第四章室内设计中的界面模糊理论实践应用图4-18品渔海鲜馆室内方案效果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4-19品渔海鲜馆室内方案效果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41n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图4-20品渔海鲜馆室内方案效果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4-21品渔海鲜馆室内方案效果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42n第四章室内设计中的界面模糊理论实践应用图4-22品渔海鲜馆室内方案效果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4-23品渔海鲜馆室内方案效果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43n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图4-24品渔海鲜馆室内施工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44n第四章室内设计中的界面模糊理论实践应用图4-25品渔海鲜馆室内施工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45n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图4-26品渔海鲜馆室内施工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46n第四章室内设计中的界面模糊理论实践应用`图4-27品渔海鲜馆室内施工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47n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五章方案合理化建议与可行性分析根据上一章节中所展示出的设计实践过程,我们获取对于室内界面模糊化的效果、可能性的直观反馈,本章节我们针对这样的设计方案具体落实在实际施工中该如何实现,简明扼要地做出概括性的方法研究。室内设计落实在施工项目上,我们所用的名称为装饰工程。对于一个装饰工程项目来说,无非是由人工与材料两个部分所组成。模糊化界面的设计让空间实体不再是如往常那样方正、线性、有明显规律的,因此我们对于项目管理存在新的要求。首先是施工图纸的绘制,当界面被模糊,甚至取消了建筑层面的概念之后,我们的平面图可能不足以明确定位空间的各个部位构件,而一个空间很可能仅凭借四张立面图就可以标注明确整个空间的侧界面。因此,模糊化界面的施工图纸也并非传统的平面图纸,结合国外诸如Revit这样的新型建模软件构建出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空间模型,从三维上还原设计想法,交接设计内容,再利用模型的第四维对施工组织设计提出期望。其次是这样的项目,我们将传统的现场制作、加工装饰材料的模式改变,根据BIM模型送厂放样、加工,直接由材料生产厂家完成加工得到出厂的成品。目前的软膜天花吊顶就是很好的案例,并且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的普及。得到成品的造型,我们再送至现场由少量的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装,既可以节约工时,又能避免施工现场因管理不当而造成的麻烦甚至经济损失。图5-1BIM模型界面图片来源:网络48n结语结语在建筑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室内设计这一概念正逐步融入我们的生活。设计不再是一种奢侈的追求,而应当逐渐成为我们的生活的必需。设计学本身就是一门边界学科,牵涉到的专业知识繁杂。而作为一名设计从业人员,面对来自不同行业的客户群体,我们又需面对更多甚至于设计毫无关联的学科门类,可以说从选择了设计专业的那一天起,我们就需不断的学习、努力。模糊化界面的设计,看似是设计专业的深入,其实仅此不够。我们可以从数学专业上的许多理论模型中汲取立体构成的灵感,从理论学科指导室内空间的造型设计,好比我们又发现了一片可以创作的新空间,扩展室内设计的研究方向。模糊化界面是我在设计实践中就隐约有所感触的一个想法,刚好借此研究生毕业之际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讨论,作完此文自觉理论体系的架构还不够深入,权当抛砖引玉之用,望能在他人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的过程中提供稍许查备、启发的作用。49n参考文献相关著作[1]王昀.空间的界限[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81页.[2]田宝川.再造空间(室内空间的分与隔)[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4.57页.[3]王铁.无界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340页.[4]朱锷.消解设计的界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98页.[5](日)小原二郎.室内空间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89页.[6](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111页.[7]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402页.相关期刊[1]张倩过宏雷.浅析平面设计介入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形式[J].大众文艺,2012(7).[2]沈晓东奚纯.室内空间界面设计的构成意识探析[J].山西建筑,2008(15).[3]崔凯荆子洋.谈建筑室内界面形态的室外化趋势[J].建筑与环境,2012(6).[4]王志民姜虹.我国商业步行街空间界面景观设计浅析[J].低温建筑技术,2007(6).[5]胡加鑫.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院区病房综合楼建筑、室内、景观整合设计与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3(12).[6]潘少芬.室内设计与景观设计的有效统一[J].江苏商报·建筑界,2013(17).相关论文[1]方禹人.行为空间界限与其建筑空间特性研究:[学位论文].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2]吴智雪.室内空间形态设计的分析与研究:[学位论文].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3]胡珊珊.展示空间室内界面的模糊化设计研究:[学位论文].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2.[4]张晓凤.室内空间造型的流动性设计研究:[学位论文].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2.[5]周曾.室内设计的空间秩序性研究:[学位论文].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9.[6]张超.室内设计中“灰空间”的研究与探讨.设计,2012(10).[7]陈菲.室内界面模糊化设计研究:[学位论文].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1.[8]张倩.浅析平面设计介入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形式:[学位论文].江苏无锡.江南大学,2011.50n致谢时光荏苒,短暂的研究生学习生涯如白驹过隙已然进入尾声。在南艺我不仅仅感受到不同的艺术学习氛围,更在这几年间受到我设计学院诸多老师的指导与关怀,在此向设计学院全体教师表示我真诚的谢意。在撰写硕士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在平日里的设计学习与项目实践的过程中,我的导师顾小玲老师都对我有无微不至的教导与鼓励。顾老师生性严谨,对设计有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些优良的习惯都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对设计产生了更多的兴趣与向往。而我得以能够完成此次的课题研究,与顾老师的严格要求、悉心教导是分不开的。在此,学生我为我研究生阶段得到的教导与影响向顾小玲老师表达我最真诚的感谢。另外感谢我的同门师兄师姐与同窗好友们,虽然他们有的已经毕业,但在我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同样给予我很多帮助与参考,在他们未毕业的时间里也与我共同度过了一段快乐、难忘的日子。研究生不仅仅是为了学习专业知识、研究专业理论而读,在南艺的这段日子里,我亦收获了很多人生的方式、理想,接触到很多不同于己的想法、理念,学习到更多思维的方式,当然,专业水平上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南艺的研究生生涯让我难忘,相信会是收益终生。最后,请母校接受我诚挚的感激之情。5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