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39 KB
  • 2022-04-24 发布

编制提纲of××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五年实施方案(2014-2018年)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湖南省××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五年实施方案(2014-2018年)编制单位名称年月16n批准:核定:审查:校核:编写:主要参与人员:16n《县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五年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编制提纲1综述1.1背景1.2工程范围和目标任务1.3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1.4保障措施2概况2.1自然条件2.1.1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2.1.2地形、地貌2.1.3水文气象2.1.4地质与水文地质2.1.5自然植被2.1.6自然灾害重点说明旱涝灾害等情况。2.2社会经济状况包括国土面积、总人口、农村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县级财政收入、农民纯收入等。2.3农业生产现状从土地资源、灌溉情况、水资源、劳动力、气候等方面结合农田水利工程现状,说明农业生产现状。16n2.4水土资源状况全县水土资源总量,水土资源可利用量,开发利用程度,重点说明存在问题和对开发利用潜力进行分析。3工程现状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3.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现状分工程类型阐述规划区工程数量、完好程度、分布情况、水浇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与运行管理状况等;以及人均水浇地面积、人均有效灌溉面积、人均蓄水容积、亩均蓄水容积等;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改造及运行情况;水源工程运行状况;现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近年来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及成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及施工等技术能力状况等。概述”五小水利”工程在改善基本生活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农村和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尤其是在应对干旱过程中,现有工程发挥作用和效益情况。3.2存在的主要问题概述目前“五小水利”工程在建设、管理和运行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3.3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6n从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干旱缺水地区基本生活、生产条件,保障农民基本生活需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阐述”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3.4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从工作组织、资金筹措、筹资投劳、管护运行机制等方面,分析建设的可行性。4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4.1指导思想4.2基本原则1、政府引导,群众为主。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民主决策”的原则,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引导农民群众筹资投劳。引导和支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或村委会按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方式,负责本区域内“自选、自建、自管、自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项目申报、建设实施、建后管护等具体工作。2、突出重点,整村推进。项目建设以村为单位,摸清底数,合理确定目标,集中连片,整村推进,提高工程效益。坚持以小塘坝、小泵站、小渠道、小水池、小水窖等工程建设为重点,先易后难,当年实施,当年完成,当年销号,做到淤塞了的山塘要清淤,通不了水的渠道要疏通,用不了的涵闸要恢复,拦不了水的河坝要整治,大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3、县级统筹,乡村实施。按照“统一规划、项目管理、渠道不变、各计其功”的原则,县人民政府强化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统筹协调,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农田水利规划是安排小型农田水利16n项目和建设资金的重要依据,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相关规定会同有关部门适时修订完善小型农田水利规划,明确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内容。任何单位和个人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项目都应遵守农田水利规划,符合水利建设规程规范。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实行项目村级申报、乡镇初审、县级审批确定;村内单项工程由所在地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或村委会为主建设;跨村、跨乡工程,按照乡镇协调、分村议事、联合申报、统一施工以及分村管理资金和劳务的程序,分村落实建设任务,抓好项目实施。4、民主决策,协会管理。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谁管理”原则,明确管护主体。跨村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由乡(镇)水利管理机构负责组织维护管理,村内受益户较多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由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负责组织维护管理,支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积极开展维护管理;以承包、租赁等方式进行流转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在不改变其所占权属的前提系下,由经营者负责维护管理,并保障其灌溉功能和防洪安全。积极推行以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主要形式的用水合作组织参与用水管理,落实相关政策规定,制定具体办法,在组织机构、制度建设和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为用水合作组织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条件。用水合作组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做到民主、公开、有效、规范运作,组织受益户建设、改造和维护管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5、民办公助,以奖代补。16n坚持“政府支持、民办公助”,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要坚持分级负担原则,采取多种办法筹措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奖补资金。加快落实《湖南省小型农田水利条例》有关规定,县人民政府设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乡(镇)政府要规范“以奖代补”程序,制定奖补办法,明确资金投向、补助标准和实施主体,提高奖补工作透明度,实行多筹多补、多干多补、先建后补,支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或村委会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4.3设计水平年和设计范围3.3.1设计水平年本次规划基准年为2012年,规划水平年为2018年。4.3.2设计范围1、蓄水容积10万m3以下的塘坝,容积500m3以下的水窖水池;2、流量1m3/s以下的灌溉渠道、控制面积3万亩以下的排水沟及配套建筑物(流量小于3m3/s);3、装机1000kw以下的固定灌排泵站;4、流量1m3/s以下的引水堰闸;5、其他未纳入专项规划治理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优先解决水源问题,其次为干渠、支渠、斗渠、排洪渠,原则上不安排毛渠、田间渠道。3.4目标与任务项目区耕地灌溉率丘陵地区不低于85%,山区不低于80%,在一般干旱年实现项目区人均新增0.1亩有效灌面或浇灌面积,使项目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3.5项目分区与整体布局16n根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现状、地方建设积极性、各级各类财政资金年度投入情况、旱涝灾害情况、用水户组织建设情况等对全县进行分区。根据优先考虑近3年来各类财政奖补资金未支持过的村组,分乡、分片整体推进、先易后难、重点支持群众积极性高、干旱严重、小型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用水合作组织健全的项目村组和贫困村的总原则,确定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总体布局与发展思路。坚持建设一片,销号一片。4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程实施计划4.1设计标准及依据4.1.1建筑物级别灌溉渠道及排水沟的级别根据灌溉或排水流量的大小按表4.1.1-1确定。水闸、渡槽、倒虹吸、涵洞、隧洞、跌水与陡坡等灌排建筑物的级别根据过水流量的大小按表4.1.1-2确定。灌排渠沟工程分级指标表4.1.1-1工程级别12345灌溉流量(m3/s)>300300~100100~2020~5<5排水流量(m3/s)>500500~200200~5050~10<10灌排建筑物分级指标表4.1.1-2工程级别12345过水流量(m3/s)>300300~100100~2020~5<5各乡镇规划的灌溉渠道及渠系建筑物灌溉流量均小于5m3/s,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16n,渠道及渠系建筑物按5级建筑物设计。各乡镇内一般利用天然河、溪、沟排水,田间排水干、支沟排水流量一般小于10m3/s,排水沟道按5级建筑物设计。4.1.2排水标准1)排涝标准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要求,排涝标准的设计暴雨重现期,应根据排水区的自然条件、涝灾的严重程度及影响大小等因素,经技术经济论证确定,一般可采用5~10年。项目区地处中低山区及冲积平原区,天然排水条件较好,结合当地实际,采用如下排涝标准:水稻区五年一遇三日暴雨三日排至作物耐淹水深50mm;旱作区十年一遇一日暴雨二日排干。2)排渍标准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要求,有渍害的农作区,农作物生长期地下水位应以设计排渍深度作为控制标准。降水过后地下水位上升至地表时,对旱作要求3天内地下水位降到地表以下0.8m,对水稻区要求3天内地下水降至地面以下0.5m。4.1.3地震设防根据国家地震局GB18306-200116n版1:400万《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灌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小于Ⅵ度区,属相对稳定地区,故渠道及建筑物工程设计不考虑地震设防。4.1.4设计采用的规程规范1)《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2)《防洪标准》(GB50201-94);3)《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4)《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5)《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6)《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91)》;7)《水利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SL/T191-96);8)《水闸设计规范》(SL256-2001);9)《水闸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0—96);10)《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SL74—94);11)《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SL211-98);4.1.5参考资料1)《水工设计手册》;2)《农田水利学》;3)《水闸》、《闸门与启闭机》、《渡槽》、《隧洞》、《农桥》(灌区水工建筑物丛书)。16n4.1.6设计基本资料4.2建设内容4.2.1小塘坝工程本次共计划完成小塘坝口,其中:新建口,兴利库容万立方米,改造口,兴利库容万立方米。4.2.2小水池工程拟新建容积小于500m3的小水池座,有效容积万立方米。4.2.3小水窖工程计划完成小水窖处,其中:新建处,改造处,。4.2.4小泵站工程拟完成小泵站建设处,其中:新建处,装机容量万kw,改造处,装机容量万kw。4.2.5小渠道工程本次共规划完成小渠道km,其中:新建km,防渗长度km;改造km,防渗km。4.2.6其它小型农田水利工程4.3典型设计4.3.1小塘坝工程分新建和改造两个典型设计。单位塘容投资元/m3。4.3.2小水池工程单位库容投资元/m3。4.3.3小水窖工程单位库容投资元/m3。4.3.4小泵站16n分新建和改造两个典型设计。单位工程投资元/kw。4.3.5小水渠分新建和改造两个典型设计。单位工程投资元/km。4.3.6其它小型农田水利工程4.4建设规模4.4.1总体规模到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覆盖个乡、个村,工程总投资亿元,拟新建小塘坝口,整治口;新建小水池处;新建小水窖处;新建小泵站处,整治处;新建小渠道公里,改造公里;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亩。4.4.2分年规模5投资估算5.1投资估算原则与依据1)文件依据(1)根据水利部颁发的水总[2002]116号文关于印发《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2)《湖南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湘水建[2008]16号)。2)定额采用(1)建筑工程执行2002年部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扩大10%;16n(2)安装工程执行1992年部颁中小型《水利水电安装工程概算定额》扩大10%;(3)施工机械台班费执行2002年部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用定额》;(4)《郴州市2013年第四期建设工程地方材料价格表》。5.2价格水平年本估算编制价格水平年为2013年(第四季度)。5.3估算单价1)人工单价根据相关规定,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际,取人工单价如下表5.3-1:表5.3-1人工单价表技术等级工长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单价(元/小时)9.879.327.225.62)材料估算价格主要材料按当地市场和运价进行计算,详见计算表。3)施工用电、水、风价格电:1.04元/kw.h水:0.62元/m3风:0.15元/m34)费用计算标准16n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的其他直接费均按直接费的百分率计算;建筑工程的现场经费按直接费的百分率计算,安装工程的现场经费按人工费的百分率计算;建筑工程的间接费按直接工程费的百分率计算,安装工程的间接费按人工费的百分率计算。其费率标准见下表5.3-1:表5.3-1费率标准表序号工程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费率间接费率计算基础费率计算基础费率计算基础费率一建筑工程1土方工程直接费3.00%直接费3.50%直接工程费3.50%2石方工程3.00%3.50%3.50%3砌石工程3.00%5.50%5.50%4模板工程3.00%5.00%5.00%5混凝土浇筑工程3.00%5.00%4.00%6钢筋制作安装工程3.00%3.00%3.00%7钻孔灌浆工程3.00%6.50%6.50%8其他工程3.00%6.00%6.00%二安装工程直接费3.70%人工费40%人工费45%利润按直接工程费和间接费的7%计算,综合税率取3.22%(项目区位于市区或县城镇以外)。5.4主要工程量全县(市、区)各规划水平年的主要工程量,包括混凝土、土方、石方等。5.5项目投资估算以2013年第四季度的价格水平,根据分类工程的典型工程投资及建设任务和综合投资指标,对各项规划建设项目的投资规范进行估算。5.6资金筹措与分期实施计划16n资金筹措方式:分中央、省级、县级、社会、群众及其它等;按规划水平年编制规划项目的分期实施与投资安排建议。6效益分析与经济评价6.1效益分析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6.2国民经济评价7保障措施7.1组织保障7.2投入保障7.3技术保障7.4管护保障7.5制度保障8结论和建议8.1实施方案结论8.2问题与建议8.2.1问题8.2.2建议16n附表:附表1:××县(市、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现状表附表2:××县(市、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建设任务分乡(镇)汇总表附表3:××县(市、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建设任务分年度汇总表附表4:××县(市、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投资效益表附表5:小塘坝典型投资及工程量表附表6:小水池典型投资及工程量表附表7:小水窖典型投资及工程量表附表8:小泵站典型投资及工程量表附表9:小水渠典型投资及工程量表附图:附图1:××县(市、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总分布图附图2:××县(市、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分年分布图附图3:小塘坝典型设计图附图4:小水池典型设计图附图5:小水窖典型设计图附图6:小泵站典型设计图附图7:小水渠典型设计图16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