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8.50 KB
  • 2022-04-24 发布

广西重点县农田水利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9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目录1综合说明11.1绪言11.2项目区概况11.3项目建设必要性31.4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水质分析51.5工程地质81.6项目建设标准及设计方案81.7项目建设管理及施工组织设计101.8工程占地171.9水土保持和环境影响171.10节能设计181.11工程建后管理191.12设计概算201.13项目效益及经济评价分析201.14结论及建议201.14工程特性表222项目区概况232.1地理位置及范围232.2地形、地貌232.3气象232.4灌溉水源242.5项目区所在乡镇的经济概况242.6项目区基础设施现状242.7项目区农业生产状况243项目区建设的必要性263.1项目区骨干工程在灌区中的地位和作用2634n3.2灌区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263.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8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314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水质分析334.1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条件334.2项目区建成后水供需平衡分析424.3灌溉水质分析474.4结论475工程地质485.1项目区地形、地质条件485.2渠岸稳定性分析评价及其处理措施495.3天然建筑材料分布及可利用状况495.4结论与建议496项目建设标准及设计方案516.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和目标516.2工程总体布置516.3工程设计537项目建设管理及施工组织设计597.1建设管理597.2施工组织设计627.3施工进度687.4竣工验收688工程占地708.1工程用地范围及实物指标708.2移民安置718.3补偿投资概算7134n9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设计769.1水土保持设计769.2环境保护设计7710节能设计7910.1概述7910.2节能设计依据7910.3施工期节能设计8010.4节能效果综合评价8111工程建后管理8211.1项目区管理改革8211.2建后管护制度8311.3落实管护经费8412设计概算8612.1工程概况8612.2编制依据和原则8612.3工程概算8912.4建设资金管理措施8913项目效益及经济评价分析9113.1效益分析9113.2国民经济评价9213.3结论及建议9334n1综合说明1.1绪言应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号召,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集中资金投入,连片配套改造,依据《钦州市钦南区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报告》(修编)的批复(钦南政函[2011]129号)文件,将钦灵灌区荷木灌片西干末级渠系节水改造示范片工程纳入钦州市钦南区2012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程项目予以实施。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由分散投入向集中投入转变、由面上建设向重点建设转变、由单项突破向整体推进转变、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变,彻底改变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现状,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1.2项目区概况1.2.1地理位置及范围项目区地处久隆镇东北面,钦陆一级公路贯穿项目区,距离久隆镇约15km,距离钦州市区34km。项目区由东北往西南向呈长条状分布,东倚钦陆一级公路,西临连绵山脉,南至久隆镇、北至荷木水库。经度范围:108°43'00~108°50'36'',纬度范围:22°03'16''~22°07'30''。1.2.2地形、地貌项目区属于丘陵地貌,地势较开阔,地势坡度均在15°以下,区内分布有较多独立缓坡山丘,总地势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1.2.3气象项目区地处南亚热带,南濒北部湾,具有亚热带向热带过渡性质的海洋性季风34n气候特点:高温多雨,干湿分明,夏长冬短,季风盛行,夏秋之间台风和暴雨较为频繁。年平均气温22.0℃,年极端最高气温37.5℃(1990年8月23日),极端最低气温0.9℃(1967年1月18日);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135mm;多年平均蒸发量1708mm;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约为1770h;多年平均风速为2.6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9m/s。1.2.4灌溉水源本项目区属于荷木水库西干渠控灌范围,灌溉水源为中型水库荷木水库,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21.70km2,水库总库容2238万m3,兴利库容1084万m3,水库设计灌溉面积2.6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30万亩,历年最大实灌面积2.34万亩(1980),近年来实灌面积0.8万亩,荷木水库西干渠设计流量2.26m3/s,总长22km。1.2.5项目区所在乡镇的经济概况项目区属于久隆镇辖区,久隆镇位于钦州城区东北部,距钦州市区19km,总人口3.93万人,劳动力1.5万人,耕地面积5.35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27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384元。1.2.6项目区基础设施现状1.2.6.1交通设施钦陆一级公路贯穿项目区,对外交通便利;项目区内道路已形成较完善的道路网格体系,可通达各村屯,但道路等级较低,多为土路,路面坑洼不平。1.2.6.2水利工程设施荷木灌区已衬砌总干渠0.57km,西干渠全段22km,东干渠3.1km。项目区内支渠、斗渠、农渠主要为土质渠道,渠道运行多年,淤积、崩塌严重,影响过流能力,渠道水利用系数低,土质支渠、斗渠、农渠总长度约为32km。1.2.6.3电力设施项目区所在的各村均布置有完善的电力网络,进村主干线路为10KV,每个村屯都配备有变压器,电力充足,完全能满足项目施工用电电力要求。1.2.7项目区农业生产状况34n项目区耕地面积3.9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0.8万亩。近三年来水田种植水稻,旱坡地种植甘蔗、木薯等,水稻亩均产量550kg,亩均产值1460元,旱坡地甘蔗亩均产量5000kg,产值1750元。项目区内渠系多为土渠,且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运行多年,工程老化、渗漏、崩塌十分严重,加之工程管理投入不足,水利设施毁坏严重,水毁工程多,导致工程效益逐年减少。项目区渠系水利用系数0.43,灌溉水利用系数0.36。1.3项目建设必要性1.3.1灌区工程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现状灌区渠系工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大部分渠道未进行防渗衬砌,渠道渗漏损失大,过流能力降低,有些渠段甚至不通水。荷木灌区自建成以来,历经近五十年的运行使用,虽然管理单位每年都进行渠道检查与维护,但由于经济条件有限,造成维修、维护不到位。目前灌区共有干、支、斗渠道24条,总长92.5km,现状实际通水渠道长度仅为40.5km,共有52.0km渠道属自然的土渠状态,未进行过任何形式衬砌的土渠渠道,经过长期运行,渠道冲刷变形严重,宽窄不一,大部分渠道比原设计断面扩宽不少,但由于沿途坍塌、淤积严重,以及局部渠段堤身渗漏水严重,致使渠道的输水效率低下。经2010年典型测流计算,那荷木水库渠系水利用系数仅为0.42,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36。(2)渠道及渠系附属建筑物配套不全或毁坏、破损严重。由于干渠以下渠道配套不完善,附属建筑物不全,大部分斗闸门毁损,造成灌区串灌、漫灌现象较多,水量浪费严重。渠道上的分水闸等启闭设备大部分已损坏失效,闸门启闭失灵,止水橡胶老化脱落,闸板边角缺损,部分闸门框架钢筋出露锈蚀,严重影响用水调度,浪费水资源,增加了工程的管理难度。34n主渠道上随意设置斗口现象比较普遍,大多为群众图方便灌溉自行开设,这类斗口无闸门控制,渠道用水调度及管理十分困难,串灌漫灌现象十分普遍。由于灌区渠系建筑物大多已老化残旧,严重影响了灌区进行科学合理地调配供水量,实际过水流量只能达到设计的50~70%,灌区渠系附属建筑物现状已不能满足灌区运行管理的需要。(3)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管理薄弱。工程由于自身质量及老化原因,年年都有部分受损,加固维修工程量大,仅靠水费收入和职工力量难以维持。由于水价偏低并难收,导致管理费用不足,使得部分灌区管理措施无法实施,有部分工程设施遭到人为破坏,工程难以形成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历年来,上级有关部门安排一些农水项目维修,但由于每年的配套维修任务多,资金缺口很大,只能处理影响通水的坍塌、损坏渠段,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日积月累,灌区灌溉效益日益下降,灌溉面积逐年减少。由于灌区工程存在上述的问题,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率较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直接导致近年来灌溉面积逐渐减少,灌区内部分耕地因无水灌溉而被迫改种旱作物,或变为产量较低的“望天田”,工程的灌溉效益逐年下降。1.3.2项目建设是促进农业增产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深入,项目区内农村水利工程存在的所有者主体缺位、部分工程管护责任不明、工程老化失修、经营管理不善、效益衰减等问题日趋突出,严重影响到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特别是近几年,项目区出现了秋冬春季连续干旱气候现象,更加突出暴露了项目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利灌溉设施滞后的现象和问题。因此,开展重点县建设,国家加大对已实行体制改革的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以民办公助的形式支持受益群众搞好水利维修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的防灾抗灾能力,以满足农业生产灌溉需要,达到高产、稳产和经济增长的目的,加快农田水利事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项目区渠系工程多年运行,年久失修,农业生产灌溉无保证,34n供水能力降低,致使灌溉面积逐年下降,部分区域甚至末级渠系不通水,使耕地大部分由保水田变成望天田,严重制约着项目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对项目区进行维修建设与渠系改造,恢复和改善工程的灌溉效益,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对项目区开展重点县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对项目区开展重点县建设,改造农田水利工程,可新增灌溉面积0.35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2万亩,新增供水能力363万m3,新增粮食生产能力0.3万吨,年新增经济作物产值106.4万元,受益人口2.38万人,受益农民人均增收296.81元。因此,对项目区开展重点县建设是促进农业增产的需要。1.3.3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通过硬化渠系工程,渠道断面规整,渠内水流顺畅,渠内的杂物、垃圾淤积和死水面积将显著减少,对渠道环境起到美化作用,对提高灌区水源的水质、保障灌区人民的身体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减少渠道水量的渗漏损失,可防止耕地沼泽化,对改善灌区的生态环境、保持土壤和水环境平衡具有明显的作用。项目的实施可减少水资源浪费,增加灌溉面积,灌溉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这对灌区农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整产生积极的影响,原来的旱地、荒地将开发成水田、蔗园等,有利于灌区环境的绿化和水土保持,从而促进灌区的生态繁衍进入良性循环。同时,灌溉条件的改善使灌区的土壤水分含量充足,原来荒坡荒地的植被得到改善,湿地面积增加,改善了灌区内的小气候,利于各种动植物的生长,灌区的生态环境将不断得到改善,这表明项目实施后的生态效益是显著的。因此,对项目区开展重点县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总之,通过对项目区开展重点县建设,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同时改善当地农村生态环境,因此,工程建设是必要的。1.4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水质分析1.4.1项目区现状水供需平衡分析34n水量平衡分析的保证率采用偏枯(P=90%)年份计算,P=90%枯水年份项目区水利工程现状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及水量平衡计算结果见下表。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项目区的可供水量大于需水量,能够满足需水要求。表1.4-1项目区现状水量平衡计算表保证率现状水资源可供水量(万m³)需水量(万m³)余水量(万m³)50%24841343114175%24841454103090%248415279571.4.2项目区建成后水供需平衡分析项目建成后水供需平衡分析见表14-2。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项目区建成后供水量完全能够满足需水要求。表4.2-4项目区建成后水量平衡计算表保证率水资源可供水量(万m³)需水量(万m³)余水量(万m³)50%2484191856675%2484206841690%248421663181.4.3灌溉水质分析项目区灌溉水源主要来自荷木水库,水库流域均为山区,居住人口稀少,无工业生产,水源无污染,根据现场调查并对水库水质进行分析,结合多年灌溉情况证实,项目区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的灌溉水质标准,完全满足灌溉用水要求。1.4.4结论由于灌区渠道老化,渗漏、崩塌严重,部分支渠损坏已不通水,导致灌区内农田用水紧张,部分农田无水可灌,区内有效灌溉面积逐年锐减。通过对本项目区实施重点县建设工程后,提高了渠系水利用率,在实施后34n种植面积和种植结构条件下,枯水年(P=90%)节约灌溉用水量1745万m3,改善灌溉面积0.2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4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35万亩,工程效益是显著的。1.5工程地质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抗震设防烈度均为Ⅵ度。各渠道沿线主要为滨海平原地形为主,渠道弯道较少,走向变化较小,岸坡主要为土质岸坡。项目区内地质构造复杂,成土母岩种繁多,主要是沙页岩,其次是花岗岩、粉沙岩,灰沙岩、灰岩和石灰岩。土体抗冲刷能力差,因此对渠道进行防渗、护岸处理及维修加固显得非常必要。1.6项目建设标准及设计方案1.6.1项目建设目标本项目建设目标:改善灌溉面积0.2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4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35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36提高到0.65,新增粮食生产能力0.3万吨,项目区受益人口2.38万人,受益农民年人均增收296.81元。1.6.2工程总体布置1.6.2.1工程总体布局及主要建设内容1、总体布局本工程主要对原有田间的支渠、斗渠、农渠渠系进行防渗节水改造,渠线布置大弯就势,小弯取值,充分利用原有渠线线路。灌区主要通过西干渠从荷木水库引水自流灌溉。西干渠为环山干渠,由东北往西南穿过本灌区边界,支渠接引西干渠,斗渠接引支渠,农渠接引斗渠,最后通过放水口调节水量将水输给各个田块,从而形成田成方,渠相连较完善的灌溉渠系网络。2、主要建设内容项目区配套改造渠道总长度40.4km,其中支渠21km,斗渠8.9km,农渠34n10.5km,灌溉涵洞99座。1.6.2.2工程等级、标准本项目区灌溉面积1.95万亩,为中型灌区。1、灌溉标准灌区灌溉保证率取90%。2、建筑物标准本工程区无大型建筑物,灌溉涵洞、过渠盖板建筑物按5级建筑物设计。1.6.3工程设计1.6.3.1灌溉渠道a)渠肩结构材料方案比较:方案一:M7.5浆砌砖渠肩渠道断面采用M7.5浆砌水泥砖衬砌渠肩,厚度20cm;M10水泥砂浆抹内侧面及渠顶,抹面厚度为2cm;渠底采用C15现浇素砼,厚度为8cm。砌筑渠肩所用的水泥砖均为Mu7.5预制砼空心砖,尺寸为0.39m×0.19m×0.19m。方案二:M7.5浆砌石渠肩渠道断面采用M7.5浆砌块石衬砌渠肩,依据衬砌工艺要求厚度为40cm;M10水泥砂浆抹内侧面及渠顶,抹面厚度为2cm;渠底采用C15现浇素砼,厚度为8cm。1.6-1渠肩衬砌材料方案比较表渠肩衬砌材料防渗效果m3/(m2.d)使用寿命(年)施工工艺主要优缺点浆砌石0.09~0.2525~40简单使用寿命长,对边坡稳定有利,施工质量容易保证,但施工进度慢,造价高。浆砌砖0.11~0.3020~30简单防渗效果较差,但施工进度快,地基条件要求较低,造价低。由上表可知,本工程田间渠系优先选用浆砌砖材料衬砌渠肩,渠肩总高度超过70cm时,则采用浆砌石材料衬砌渠肩。b)横断面型式本工程支渠、斗渠、农渠大部分为M7.5浆砌水泥砖矩形渠道。根据实际地形条件、水源条件和灌溉面积选用渠道的断面型式,渠道有A型和B型两种断面型式。34n其中A型断面为M7.5浆砌石矩形渠道,B型断面为M7.5浆砌水泥砖矩形渠道;渠肩总高度大于等于70cm时,采用A型断面,其余均选用B型断面。c)纵断面设计渠道渠底比降应根据渠线地形坡度大小,并应满足临界不淤流速不小于0.3m/s,最大流速不大于允许不冲流速而定。本工程渠道采用M7.5浆砌砖、浆砌石结构,内壁采用M10水泥砂浆抹面减糙。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规范附录表E-4中有关规定,允许不冲流速可达2.5m/s。本项目灌溉渠底坡降范围在1/100~1/1000之间,各渠道纵向坡降情况详见“灌溉渠道特性表”。1.6.3.2放水口田间灌溉渠道设单边放水口和双边放水口两种放水情况,并设置木闸门控制放水流量。1.6.3.3取水口从西干渠引水设置取水口。取水口设置简易木闸门控制放水流量,开口处采用C15素砼护砌。1.6.3.4渠道跌水如遇到陡坎则采用跌水连接上、下渠段。1.6.3.5灌溉涵洞灌溉渠道过路时,采用灌溉涵洞,灌溉涵洞采用预制钢筋砼板。1.7项目建设管理及施工组织设计1.7.1建设管理1.7.1.1组织管理为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工程进度,实现工程预期目标,钦南区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组长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由常务副区长、分管副区长担任,成员由区委办、政府办、财政局、水利局、农业局、发展和改革局、审计局、交34n通运输局、科技局、国土局、糖蔗局、水果局、扶贫办等部门领导组成,并成立项目技术小组、成立项目财务管理工作小组。1.7.1.2资金保障措施钦南区财政部门要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及时拔付资金,完善资金使用管理制度,按照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保证资金安全运行,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1.7.1.3引导农民筹资投劳按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重点县资金补助的情况,总投资的5.4%共66.91万元将由受益农民投工投劳集资。受益人口2.38万人,折算为每人约筹资(含投劳折资)28.11元,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384元的1.2%,对农民的生活影响不大,完全能够承受。1.7.1.4质量保障措施为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实现工程预期目标,须加强工程建设管理。主要措施如下:(一)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过程建设(二)加强工程管理,确保工程长久发挥效益(1)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做好规划设计(2)对工程建设实施方案要严格审查(3)工程材料设备实行集中招标采购(4)加强技术指导和实施督查(5)积极推进“六制”管理,确保工程质量(6)做好工程竣工验收(7)加强管理,确保工程持续利用1.7.2施工组织设计1.7.2.1施工条件分析1、交通条件项目区地处久隆镇东北面,钦陆一级公路贯穿项目区,项目区中心距离钦州市区约34km34n,工程区对外交通方便。项目区内道路已形成较完善的道路网格体系,可通达各村屯,但道路等级较低,多为土路,路面坑洼不平。工程施工期,应修整施工道路。2、施工用水、电施工用水可就近有坑塘、溪流抽取。本工程施工用电负荷较小,施工用电可以从附近的村屯连接,也可由施工单位自行发电解决施工用电问题。3、水文气象项目区地处南亚热带,南濒北部湾,具有亚热带向热带过渡性质的海洋性季风气候特点:高温多雨,干湿分明,夏长冬短,季风盛行,夏秋之间台风和暴雨较为频繁。因此,为减少频繁台风和暴雨对工程施工影响,本项目施工应尽量避开夏秋之间时段。4、建筑材料本工程建设所需的水泥砖可到灵山县水泥砖厂购买,平均运距约40.0km;块石、河沙可到久隆镇料场采购,运距约15.0km;碎石可到灵山县料场采购,运距约40.0km;水泥、钢筋、木材等可到钦州城区采购,平均运距约34.0km。工程用土可就近村屯取土点,分别有久隆镇高明、新圩、大岭、黎屋、新明四个取土点,平均运距3.0km。5、劳动力保障本工程施工计划安排于农闲季节,该阶段当地空闲劳动力较充裕,可为受益群众负责的建设工程施工开展所需劳动力提供保障。其余工程采用施工专业队伍,劳动力有保障。1.7.2.2工程施工组织a)施工布置原则本工程施工内容以线性工程为主,施工场地分散,可分段多仓面开展施工,场内施工布置坚持节约用地、方便施工原则。同时,施工加工场地布置应尽量远离当地居民区,减少施工对当地居民的影响。b)施工分区34n本工程施工分为7个施工区,分别位于久隆镇高明、白鹤、新圩、青草、大岭、黎屋、新明7个行政村耕地区。c)专业施工队与农民群众负责建设工程分析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末级渠系工程,施工工艺较简单,土方开挖、回填等施工以人工操作为主,因此,可将该部分工程采用政府补助资金、受益群众投工投劳建设的方式开展施工。具体工程施工组织如下:(1)群众投工投劳工程主要为农渠渠道开挖,渠肩背田埂修筑工程。该工程内容由用水者协会组织受益群众投工投劳施工,施工材料由项目钦南区水利局统一采购,材料费由财政资金支付;(2)招标承包制工程区,主要为渠系砌体工程、砼工程、渠系附属建筑物工程施工,该工程区由中标施工单位组织施工。本次召集投工投劳当地群众均为项目区受益群众,工程施工积极性高,工程质量及进度有保障。其余采用招标承包制方式施工的工程,严格按合同制度可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程内容。d)主体工程施工(1)土方开挖及边坡修整沟、渠清基和断面开挖修整采用人工进行,但对开挖量较大的局部渠段可先采用小型挖掘机开挖成型,再采用人工进行修整。(2)土方填筑机械夯实时分层厚度(松土厚度)不大于25cm,采用人工夯实时分层厚度(松土厚度)不大于20cm,层面间应创毛洒水。土料夯实后厚度应略大于设计厚度,以便修整成设计断面。渠道内坡土方回填的压实系数要达到0.93,各渠段及渠系附属建筑物的填土控制干密度经试验确定。(3)混凝土浇筑砼采用0.4m3砼搅拌机拌和,搅拌好的砼采用斗车或自卸手拖或其它小型自卸车辆运输。砼振捣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平板振捣器的功率不能过小,应在1.2kw34n以上,以确保振捣密实。(4)浆砌砖工程施工在基础开砌前将基础表面泥土、砖及其他杂质清除干净,以免结合不牢。铺放时交错放置,尽量使砖块与砖块间的空隙最小,然后按规定拌好的砂浆填在空隙中。(5)水泥砂浆抹面抹面水泥砂浆随拌随用,拌好的抹面水泥砂浆采用斗车运输。抹面的水泥砂浆为M10水泥砂浆,厚度为2cm,可分2~3次抹压至密实、平整、光滑。在用水泥砂浆抹面之前,应把砌石基面凿毛、刷洗干净。(6)浆砌石工程砂浆强度须满足设计要求,且应有试块试验报告,试块应在砌筑现场随机制取。砌筑前,应在砌体外将石料上的泥垢冲洗干净,砌筑时保持砌石表面湿润。砌筑因故停顿,砂浆已超过初凝时间,应待砂浆强度达到2.5Npa后才可继续施工;在继续砌筑前,应将原砌体表面的浮渣清除;砌筑时应避免震动下层砌体。勾缝砂浆标号应高于砌体砂浆;应按实有砌缝勾平缝,严禁勾假缝,凸缝;勾缝密实,粘接牢固,墙面洁净。砌石体应采用铺浆法砌筑,砂浆厚度应为20~50mm,当气温变化时,应适当调整。采用浆砌法砌筑的砌石体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同时砌筑的面,必须留置临时间断处,并应砌成斜搓。砌石体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不应超过有关的规定。(7)钢筋制作安装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单,每捆(盘)钢筋均应有牌号,进仓时应按批号及直径分批验收。钢筋的调直、切断、弯曲成型、焊接、绑扎应符合有关规定。34n(8)其他其它未尽事宜应根据其所处的位置、建筑物类型分别按照《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等有关现行规程规范进行施工并满足其要求。e)施工组织管理及质量控制群众投工投劳部分工程不列入招投标,通过发动组织受益群众投工投劳开展施工,该部分工程建设所需材料及机械设备资金等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投资;其他工程实行项目法人制、工程施工招标承包制,该部分工程人工费用由钦州市、钦南区财政以及鑫丰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配套,材料及机械设备资金由中央和省级财政配套。工程建设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施工招标投标制和工程建设监理制,并实行合同管理,在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下,项目法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各负其责,共同做好项目的建设工作。由项目法人单位全面负责组织项目的建设和生产经营等工作,并具体负责组织项目的施工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材料采购及建设期的日常事务等工作。f)资金监管及拨付本工程建设设立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专户,资金开支实行财政报账制度。具体由财政局严格审查资金申报拨款报告后再按进度下拨资金,建设方钦南区水利局设立财务组,对专项建设独立账目进行核算,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项目建设资金到位后,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资金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设专门账户,由专人负责,做好资金的管理工作,统筹安排项目的各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其中招标承包工程资金拨付由施工单位根据工程进度提出申请,经工程监理单位审查后,报钦州市钦南区水利局主管审批,审批通过后,由钦州市钦南区水利局向钦州市钦南区财政局申请下拨资金;群众投工投劳的工程由钦州市钦南区水利局向钦州市钦南区财政局申请下拨资金,项目区镇政府和受益区村委及用水者协会组织发动受益群众投工投劳开展工程建设。钦州市钦南区水利局34n财务部门负责建立和完善账册,做好财务计划编制工作,根据财务制度、工程施工合同和工程施工进度,进行工程款划拨。工程完工后进行竣工决算,做到工程竣工及财务结算两结清。1.7.3施工进度本项目计划总工期为6个月,尽量安排在少雨、农闲的季节施工。施工准备期:安排在2012年10月~2012年11月,1个月时间主要完成水、电供应、场地平整、场内道路、测量定位等前期准备工作。主体工程施工期(2012年11月~2013年2月):4个月主要完成渠系工程及附属建筑物施工。完建期:2013年3月,1个月时间主要进行工程后期处理工作,对工程进行修整完善,清理现场以及机耕路面工程施工。1.7.4竣工验收1.7.4.1验收条件要求项目已保质保量完成施工图要求的建设内容,且施工期各项材料齐全可申请竣工验收,具体验收条件如下:1、保质保量完成渠系工程等所有施工图纸要求的建设内容,并已经由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施工方四方验收试水试验成功;2、竣工材料齐全,分别有竣工申请报告、建设方总结报告、监理方总结报告、设计方总结报告、竣工图纸、建筑材料质检报告、施工开仓及验仓报告、施工日志、变更材料、会议记录、分部分项工程验收材料等材料齐全。1.7.4.2验收规定流程由施工方向监理方发出申请报告,监理方核查施工内容是否已保质、保量完成,竣工材料是否齐全,若达到验收条件,由监理方组织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四方共同开展竣工验收,四方达成共识,认为项目满足验收要求,再由建设方向上级部门申请验收,建设方组织设计方、监理方、施工方协助上级部门专家领导进行工程项目总验收。34n1.8工程占地1.8.1工程用地实物指标经调查统计,永久占地指标有:水田1亩;工程临时占地指标计有:旱地3亩,无拆迁房屋建筑。1.8.2补偿投资概算本工程征地费用为6.42万元。1.9水土保持和环境影响1.9.1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中渠道及渠系建筑物修复、加固、配套,渠道的清淤、培厚都对相应的土体、植被产生不同程度的扰动和破坏,按照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技术,根据工程项目建设区点多、线长、面广、分散的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综合防治,最大限度地控制施工建设过程中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原有的地貌植被遭破坏后,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总投资为5万元。1.9.2环境保护设计(3)工程对环境不利影响采取的措施①加强施工管理,保持环境卫生,做到文明施工。减少运输物料和弃渣撒落,减少运输车辆和施工中产生的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②对排放噪声大的施工机械,应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在城镇居民稠密区遵守建筑施工噪声管理规定。③加强对施工中土地、植被的保护,对大堆弃渣应即使平整,植草种树,减少施工期间对城镇景观和市容市貌的影响。④加强施工期间环境质量监测,掌握施工过程中的环境质量状况,便于及时采取防护措施。根据环境保护设计的环保措施,本项目环境保护工程投资为2.0万元。34n1.10节能设计1.10.1概述本工程主要对原有田间的支渠、斗渠、农渠渠系进行防渗节水改造,主要建筑物为灌溉渠道,无机电及金属结构设备,能耗主要为施工时段。1.10.2施工期节能设计(1)对主要施工设备选型及其配套要求本工程节能降耗的工作重点是选择节能型的施工机械设备及相应的配套设备。(2)主要施工技术和工艺选择本工程在施工技术、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设计时,参考国内已建和在建相同类型工程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地结合本工程实际的地形、地质条件、工程布置,不断优化设计,工艺流程上尽量做到减少装卸操作环节,减少二次倒运,选择合理的运输距离,提高施工机械设备能力利用率,降低能耗。通过比选,得出适合本工程的最佳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3)施工辅助生产系统及其施工工厂设计施工辅助生产系统包括混凝土生产系统、仓库系统、钢筋加工厂等。为了达到节能降耗目的,混凝土生产系统根据施工需要布置,尽量靠近施工工作面,减少水泥和成品料的运输距离。对钢筋加工场尽量集中布置,并靠近施工工作面。对供电系统尽量选择节能的供配电变压器和电器设备,减少电能损耗和电压损失,选用合理的导线材料和截面,降低线损率。(4)旋工期建设管理节能措施根据本工程布置和施工特点,施工期建设管理采取的节能措施有:①定期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率,确保设备安全连续运行。②加强对开挖渣料的管理,按渣场规划和渣料利用的不同要求,分别堆存在指定地点,方便物料利用。34n③根据施工强度,配备合适的设备,以保证设备的连续运转,最大限度发挥设备的效率。④合理安排施工项目,做好资源平衡,避免施工强度峰谷差别太大,充分发挥施工设备能力。⑤及时维护施工道路,确保道路畅通,减少堵车、停车、刹车,节约油料。⑥生产、生活建筑物的设计尽可能采用自然照明,充分利用太阳能,室内外照明采用节能灯具,减少用电量。⑦成立节能管理领导小组,对现场施工、管理及相关人员进行节能教育。经常检查监督节能降耗执行情况,根据不同施工时期,明确相应节能降耗工作重点。1.10.3节能效果综合评价本项目初设阶段从设计理念、施工实施等多个方面遵循国家的节能政策、法律、法规及行业的用能标准、节能设计规范,并进行了优化设计,选用符合国家政策的先进性节能设备和材料,节能措施科学、有效,项目节能效果显著,符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设计要求。1.11工程建后管理1.11.1管理体制用水者协会成立一个完善的领导机构,以村委为基本单位组建,主要管理村内灌区渠道和用水。1.11.2运行机制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后,积极组织和动员会员筹资投劳,加强渠系工程管理,在荷木灌区水电管理处和镇水利站的技术指导下实行分级管理制度,即干渠、支渠由镇水利站和荷木灌区水电管理处进行统一管理,各耕作区的毛、斗渠由用水者协会实行管理,渠系的清淤、维护和硬化建设由协会按照“谁受益、谁维修、谁建设”的原则发动群众投工投劳。1.11.3管护经费来源及保障和激励措施1、管护经费来源34n工程管护经费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一、征收的水费,二、用水者协会每年组织受益用水户投工投劳,对渠道进行加固维修及清淤折资管护经费,三、不足部分纳入钦南区财政预算。2、管护经费保障和激励措施a、明确灌区管理单位为荷木灌区水电管理处,由管理处明确专人直接负责工程管护和水费征收等工作。b、明确久隆镇高明、白鹤、新圩、青草、大岭、黎屋、新明7个行政村农业用水者协会在本项目区末级渠道维护与管理中的主体地位,由用水者协会组织用水户投工投劳,对渠道进行加固维修以及清淤。c、工程建设完成后,将采用荷木灌区水电管理处+农业灌溉用水者协会共同管理的灌区管理模式。1.12设计概算工程概算总投资1239.23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990.89万元,临时工程费45.27万元,独立费用137.39万元,基本预备费58.68万元,水土保持费5万元,环境保护费2万元。主要工程量:土方开挖4.09万m3、土石方填筑1.81万m3、混凝土0.24万m3、浆砌石1.77万m3、浆砌砖0.40万m3、砂石填筑0.15万m3。1.13项目效益及经济评价分析本项目经经济评价结果分析,该项目经济内部回收率为9.7%,大于社会折现率8%;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13,也大于规定的1.0,经济效益为380.25万元>0。从工程采用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分析,工程项目经济效益非常显著,该项目是可行的。1.14结论及建议项目区目前灌溉面积达不到设计灌溉面积的主要原因是项目区渠系34n工程多年运行,部分区域甚至末级渠系不通水,农业生产灌溉无保证,供水能力降低,严重制约着项目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次改造项目完成后,将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粮食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工程的灌溉效益,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项目的实施在技术和经济上是合理可行的,建议本项目尽快实施。34n1.14工程特性表表1.14-1工程特性表项目单位数量一、灌溉水源集雨面积km22107总库容万m32238兴利库容万m31084水库设计灌溉面积万亩2.67二、项目区建设目标灌溉水利用系数0.65改善灌溉面积万亩0.2恢复灌溉面积万亩1.4新增灌溉面积万亩0.35新增粮食生产能力万吨0.3三、建设内容支渠km21.03斗渠km8.90农渠座11.44跌水处21涵洞座103四、施工工期个月6五、经济指标1、总投资万元1239.232、国民经济指标-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9.7经济净现值(ic=8%)万元140.2经济效益费用比(ic=8%)1.1334n2项目区概况2.1地理位置及范围项目区地处久隆镇东北面,钦陆一级公路贯穿项目区,距离久隆镇约15km,距离钦州市区34km。涉及久隆镇高明、白鹤、新圩、青草、大岭、黎屋、新明7个行政村,项目区由东北往西南向呈长条状分布,东倚钦陆一级公路,西临连绵山脉,南至久隆镇、北至荷木水库。经度范围:108°43'00~108°50'36'',纬度范围:22°03'16''~22°07'30''。2.2地形、地貌项目区属于丘陵地貌,地势较开阔,地势坡度均在15°以下,区内分布有较多独立缓坡山丘,总地势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现状水田主要种植水稻,旱坡地种植甘蔗、木薯等。2.3气象项目区地处南亚热带,南濒北部湾,具有亚热带向热带过渡性质的海洋性季风气候特点:高温多雨,干湿分明,夏长冬短,季风盛行,夏秋之间台风和暴雨较为频繁。根据钦州市气象站1961~2008年实测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22.0℃,年极端最高气温37.5℃(1990年8月23日),极端最低气温0.9℃(1967年1月18日);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135mm,雨量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5~9月份,雨量约占全年总雨量的75.3%;多年平均蒸发量1708mm,最大蒸发量发生在7月份,平均月蒸发量为185mm;最小蒸发量发生在2月份,平均月蒸发量为78.7mm;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约为1770h;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全年出现的最多风向为东南风,多年平均风速为2.6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9m/s。34n2.4灌溉水源本项目区属于荷木水库西干渠控灌范围,灌溉水源为中型水库荷木水库,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21.70km2,水库总库容2238万m3,兴利库容1084万m3,水库设计灌溉面积2.6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30万亩,历年最大实灌面积2.34万亩(1980),近年来实灌面积0.8万亩,荷木水库西干渠设计流量2.26m3/s,总长22km。2.5项目区所在乡镇的经济概况项目区属于久隆镇辖区,久隆镇位于钦州城区东北部,距钦州市区19km,总人口3.93万人,劳动力1.5万人,耕地面积5.35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27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384元。2.6项目区基础设施现状2.6.1交通设施钦陆一级公路贯穿项目区,对外交通便利;项目区内道路已形成较完善的道路网格体系,可通达各村屯,但道路等级较低,多为土路,路面坑洼不平。2.6.2水利工程设施荷木灌区已衬砌总干渠0.57km,西干渠全段22km,东干渠3.1km。项目区内支渠、斗渠、农渠主要为土质渠道,渠道运行多年,淤积、崩塌严重,影响过流能力,渠道水利用系数低,土质支渠、斗渠、农渠总长度约为32km。2.6.3电力设施项目区所在的各村均布置有完善的电力网络,进村主干线路为10KV,每个村屯都配备有变压器,电力充足,完全能满足项目施工用电电力要求。2.7项目区农业生产状况项目区耕地面积3.9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0.834n万亩。近三年来水田种植水稻,旱坡地种植甘蔗、木薯等,水稻亩均产量730kg,亩均产值1460元,旱坡地甘蔗亩均产量5000kg,产值1750元。项目区内渠系多为土渠,且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运行多年,工程老化、渗漏、崩塌十分严重,加之工程管理投入不足,水利设施毁坏严重,水毁工程多,导致工程效益逐年减少。项目区渠系水利用系数0.43,灌溉水利用系数0.36。2000年以来,钦灵灌区荷木灌片已衬砌总干渠0.57km,西干渠全段22km,东干渠3.1km,经节水改造,效益明显,但由于资金匮乏,节水改造工程指标还远不能达到预定指标,因此,须继续加大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力度。荷木灌区设置荷木灌区水电管理处,负责全灌区的管理工作,属钦州市钦南区水利局直属二层机构。受国家取消农业税等税费政策调整的影响,这些年来水费无法收取,严重影响了灌区正常运行和发展。34n3项目区建设的必要性3.1项目区骨干工程在灌区中的地位和作用荷木灌区是钦州重点灌区之一,灌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地理条件优越,交通方便,灌区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高效农业必须要有及时而充足的水利灌溉作保证。灌区工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田的正常耕作,灌区工程的作用就是保证供水,在灌区农作物需水时能及时供水,使农作物快速地得到充足的水量。若在输配水系统中任何一处地方出现毁损,就会影响其以下各级渠道的输水,导致其后各级渠道的大量农田灌溉无法得到保证,将严重影响灌区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业减产或失收。目前,灌区各地正在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这要求灌区要有较好的供水能力和较高的供水保证率,但由于灌区自建成以来,节水改造投资少,渠道防渗率低,工程自然老化及人畜活动破坏,设施陈旧、损毁较严重,加上长期以来,水利作为农村公益事业,收费较低,缺乏必要的维护及更新配套资金,造成工程年久失修,工程隐患和破损日益增多,水量浪费严重,淤积、渗漏、坍塌等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灌区的供水能力和供水的可靠性,常出现干渠渠道上游水量浪费严重、下游渠尾无水灌溉的现象,灌区的供水能力和供水可靠性无法满足灌区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和保障农村用水的要求。目前灌区的灌溉面积远没达到设计灌溉面积,如遇上干旱性季节,则需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抗旱保苗,农作物生产受到极大的影响,严重制约了灌区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因此,为改善灌区的灌排条件,解决田间灌溉用水问题,必须加大对灌区渠系工程的投入,通过对灌区渠道进行以防渗配套和节水改造为主的渠系工程建设,为灌区农业生产提供水利保障,支持灌区农业持续发展。3.2灌区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现状灌区渠系工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34n(1)大部分渠道未进行防渗衬砌,渠道渗漏损失大,过流能力降低,有些渠段甚至不通水。荷木灌区自建成以来,历经近五十年的运行使用,虽然管理单位每年都进行渠道检查与维护,但由于经济条件有限,造成维修、维护不到位。目前灌区共有干、支、斗渠道24条,总长92.5km,现状实际通水渠道长度仅为40.5km,共有52.0km渠道属自然的土渠状态,未进行过任何形式衬砌的土渠渠道,经过长期运行,渠道冲刷变形严重,宽窄不一,大部分渠道比原设计断面扩宽不少,但由于沿途坍塌、淤积严重,以及局部渠段堤身渗漏水严重,致使渠道的输水效率低下。经2010年典型测流计算,那荷木水库渠系水利用系数仅为0.42,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36。由于建设标准低,渠道断面不够,防渗标准低或没有防渗措施,造成灌区渠道的防渗能力减弱、渗漏损失较大、渠道的过水流量减小,目前各干支渠大部分不能通过设计流量,从根本上削弱了灌区工程的灌溉作用,经常造成渠首放水流量足够而渠尾却无水灌溉的现象。加上各年度的水利冬修进行不彻底及管理不善,造成渠道淤积日益严重,年复一年,致使有些渠道淤积过厚无法通水而荒废。(2)渠道及渠系附属建筑物配套不全或毁坏、破损严重。由于干渠以下渠道配套不完善,附属建筑物不全,大部分斗闸门毁损,造成灌区串灌、漫灌现象较多,水量浪费严重。渠道上的分水闸等启闭设备大部分已损坏失效,闸门启闭失灵,止水橡胶老化脱落,闸板边角缺损,部分闸门框架钢筋出露锈蚀,严重影响用水调度,浪费水资源,增加了工程的管理难度。主渠道上随意设置斗口现象比较普遍,大多为群众图方便灌溉自行开设,这类斗口无闸门控制,渠道用水调度及管理十分困难,串灌漫灌现象十分普遍。由于灌区渠系建筑物大多已老化残旧,严重影响了灌区进行科学合理地调配供水量,实际过水流量只能达到设计的50~70%,灌区渠系附属建筑物现状已不能满足灌区运行管理的需要。(3)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管理薄弱。34n工程由于自身质量及老化原因,年年都有部分受损,加固维修工程量大,仅靠水费收入和职工力量难以维持。由于水价偏低并难收,导致管理费用不足,使得部分灌区管理措施无法实施,有部分工程设施遭到人为破坏,工程难以形成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历年来,上级有关部门安排一些农水项目维修,但由于每年的配套维修任务多,资金缺口很大,只能处理影响通水的坍塌、损坏渠段,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日积月累,灌区灌溉效益日益下降,灌溉面积逐年减少。目前灌区除在各干渠首留有测流桥外没有其他任何量水设施,信息化建设更是空白。由于在灌水方式上大都沿袭传统的大水漫灌、深水淹灌,串灌、串排,造成灌区水资源严重浪费和土肥流失;在浪费水资源的同时,也造成能源的浪费,提高了灌溉成本;由于无量水设施,用水无法计量,水费按亩均摊,不利于提高农民节水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由于灌区工程存在上述的问题,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率较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直接导致近年来灌溉面积逐渐减少,灌区内部分耕地因无水灌溉而被迫改种旱作物,或变为产量较低的“望天田”,工程的灌溉效益逐年下降。3.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建设是促进农业增产的需要34n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深入,项目区内农村水利工程存在的所有者主体缺位、部分工程管护责任不明、工程老化失修、经营管理不善、效益衰减等问题日趋突出,严重影响到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特别是近几年,项目区出现了秋冬春季连续干旱气候现象,更加突出暴露了项目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利灌溉设施滞后的现象和问题。因此,开展重点县建设,国家加大对已实行体制改革的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以民办公助的形式支持受益群众搞好水利维修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的防灾抗灾能力,以满足农业生产灌溉需要,达到高产、稳产和经济增长的目的,加快农田水利事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项目区渠系工程多年运行,年久失修,农业生产灌溉无保证,供水能力降低,致使灌溉面积逐年下降,部分区域甚至末级渠系不通水,使耕地大部分由保水田变成望天田,严重制约着项目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对项目区进行维修建设与渠系改造,恢复和改善工程的灌溉效益,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对项目区开展重点县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对项目区开展重点县建设,改造农田水利工程,可新增灌溉面积0.35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2万亩,新增供水能力363万m3,新增粮食生产能力0.3万吨,年新增经济作物产值106.4万元,受益人口2.38万人,项目区受益农民人均增收296.81元。因此,对项目区开展重点县建设是促进农业增产的需要。(2)项目建设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需要通过硬化渠系工程,渠道断面规整,渠内水流顺畅,渠内的杂物、垃圾淤积和死水面积将显著减少,对渠道环境起到美化作用,对提高灌区水源的水质、保障灌区人民的身体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减少渠道水量的渗漏损失,可防止耕地沼泽化,对改善灌区的生态环境、保持土壤和水环境平衡具有明显的作用。项目的实施可减少水资源浪费,增加灌溉面积,灌溉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这对灌区农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整产生积极的影响,原来的旱地、荒地将开发成水田、蔗园等,有利于灌区环境的绿化和水土保持,从而促进灌区的生态繁衍进入良性循环。同时,灌溉条件的改善使灌区的土壤水分含量充足,原来荒坡荒地的植被得到改善,湿地面积增加,改善了灌区内的小气候,利于各种动植物的生长,灌区的生态环境将不断得到改善,这表明项目实施后的生态效益是显著的。因此,对项目区开展重点县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3)项目建设是灌区农业综合开发发展的需要。农业综合开发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34n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政府支持、保护农业发展、改善农业资源利用状况、优化种植结构工程,也是各级人民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德政工程”。农业综合开发要求灌区水利工程有充足的输水能力和较高的供水保证率。目前那荷木灌区历经了多年的运行使用,灌区干支渠道设施老化严重,灌区供水能力和供水保证率受到较大的影响。如果干支渠系供水条件还无法满足,直接制约灌区农业综合开发发展建设效益,从而挫伤农民生产和产业调整的积极性。因此,为解决渠系正常通水问题,必须尽快对灌区渠系工程进行改造,以保证灌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用水,促进灌区经济快速、持续发展。(4)项目建设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需要。2009年4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会议指出,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也是当前扩大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巨大成就,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但必须清醒地认识,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粮食增产制约因素增多,利用国际市场调剂国内粮食余缺空间有限,我国粮食安全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建立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着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生产能力要上台阶,必须发挥比较优势,完善粮食生产区域布局;提高粮食生产水平,重视节水灌溉和生态保护,还要完善政策,增加政府投资,调动农业企业和农民增加粮食生产投入的积极性。荷木灌区目前农业基础设施整体仍较薄弱,必须通过对灌区干支渠系进行续建改造,完善灌区灌溉体系,提高灌溉保证率,提高灌区有效灌溉面积,以保证粮食稳产、增产,确保粮食安全。(5)项目建设是减少旱、涝灾害的重要工程措施。灌区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水灾和旱灾。两者对农业生产的威胁最大,损失也最严重,从影响来说“水灾一条线,旱灾一大片”。水灾一般仅34n是沿河流两岸低洼地局部受灾,而旱灾则波及面甚广,往往造成大面积颗粒无收或严重减产,因此,灌区旱灾一般都比水灾造成的损失严重,也比较频繁,是造成灌区农业减产的重要原因。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基础性、战略性。由于荷木灌区自投入运行至今已有多年,经过长期运行后,崩塌、损毁、渗漏、淤积等问题日益严重,供水能力和保证率远远达不到灌区用水要求,因此灌区农业生产非常容易受到旱灾威胁。因此,为提高灌区供水保障能力,保障灌区农业灌溉、农村饮水、生态环境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用水需求,必须尽快进行项目改造建设,提高灌区抗灾能力,确保农业稳产增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促进生态环境建设。(6)项目建设是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具体体现。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暴露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必须大力加强水利建设”。同时提出要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结合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在水土资源条件具备的地区,新建一批灌区,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大幅增加专项补助资金,市、县两级政府也要切实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引导农民自愿投工投劳;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优先安排产粮大县,加强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促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因此,对荷木灌区进行改造就是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具体体现,是全面推进民生水利新发展的客观要求。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3.1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进科技兴农,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节水农业,县委县政府将钦灵灌区荷木灌片西干末级渠系节水改造示范片工程34n列为2012年政府为农村办实事工程。2.3.2群众积极性高通过已实施的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群众看到了实惠,因此要求进行节水工程改造的积极性很高。2.3.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工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工程,其核心内容是在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水利方面的具体体现是逐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落后的水利灌溉条件,逐步提高农村水利工程设施的管理水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做到水利先行,最终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奔小康。各级政府对此都非常重视。总之,通过对项目区开展重点县建设,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同时改善当地农村生态环境,因此,工程建设是必要的。34n4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水质分析4.1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条件4.1.1灌溉水源项目区属于中型水库荷木水库西干渠控灌区范围,灌溉水源为荷木水库。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21.70km2,水库总库容2238万m3,兴利库容1084万m3,水库为多年调节水库,水库设计灌溉面积2.6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30万亩,历年最大实灌面积2.34万亩(1980),由于现状田间渠系损坏严重,导致近年来实灌面积锐减,现状灌溉面积仅0.8万亩。荷木水库西干渠设计流量2.26m3/s,总长22km,项目区属于西干渠上游段,西干渠现状已经全段硬化,可供项目区流量1.90m3/s,年可供项目区水量2484万m3。4.1.2项目区需水量分析灌溉需水量主要根据项目区灌溉耕地面积、作物种植结构、灌溉制度、灌溉工程规模以及发展预测,并结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等,计算项目区农作物的需水量。本项目区主要为耕地,需水量分析不再考虑工业用水及人畜饮用水。4.1.2.1灌溉设计标准项目区属于中型灌区,主要种植早稻、晚稻,冬季种植蔬菜,规划采用明渠输水灌溉,原荷木水库设计灌溉保证率取90%,因此,项目区灌溉保证率取90%。4.1.2.2灌溉面积及作物组成项目区现状灌溉面积0.8万亩,主要种植双季稻,少量冬种蔬菜,双季稻种植面积0.8万亩,冬种蔬菜面积约0.15万亩。项目实施后,改善灌溉面积0.2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4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35万亩,合计总灌溉面积1.95万亩,其中1.95万亩种植双季水稻,0.6万亩冬季种植蔬菜。4.1.2.3作物耗水量和灌溉用水量1、灌溉制度(1)作物灌溉方式43n本着节水灌溉的原则,结合项目区地形、土壤、作物需水特点等,项目区水稻灌溉采用“薄、浅、湿、晒”的灌溉制度。(2)灌溉制度与灌溉定额本次项目区设计以“薄、浅、湿、晒”的灌溉制度为依据,其具体技术要求见表4.1-1。表4.1-1水稻“薄、浅、湿、晒”灌溉制度技术要求作物生长期田间水量控制要求移植期水层(15~20mm)薄水插秧、插完即回灌浅水返青期浅水(30~40mm)满足秧苗温湿和生态需水要求分蘖初、盛期无水层土壤含水率100%3至5天灌一次10mm以下跑马水,保持田间土壤饱和分蘖后期落干晒田(7~10天)冷浸田,肥粘田重晒至田边周围坑白;壤土田中、轻晒至田面鸡爪缝;高坑,沙土田只露不晒。要控制土壤含水率下限70%为宜拔节孕穗期湿润至(10~20mm水层)回水攻胎,幼穗分化前期灌跑马水抽穗开花期(5~15mm)薄水浅薄扬花,保持浅薄水乳熟期3至5天灌一次10mm以下跑马水湿润灌浆,禾苗青枝腊秆、田间湿润至黄熟黄熟期落干根据水稻生长习性:早稻需水时间一般为4月中旬~7月上旬,全期为105天左右;晚稻需水时间一般为7月下旬~10月中旬,全期为105天左右。年内早晚稻共需灌水天数约为100天,每次灌水间隔的时间一般为1~4天左右。水稻各生育期及相应水层深控制情况见表4.1-2所示。43n表4.1-2水稻生育期及相应水层深制度表项目生育期早稻晚稻起止时间(月·日)天数(天)水层深(mm)起止时间(月·日)天数(天)水层深(mm)泡田期4.11~4.302015~207.26~8.81415~20生育全期5.1~7.24858.9~11.791移植期5.1115~208.9115~20复苗期5.2~5.8730~408.10~8.17830~40分蘖前期5.9~5.30223~5天灌一次108.18~9.6203~5天灌一次10分蘖后期5.31~6.101109.7~9.1590拔节孕穗6.11~6.211110~209.16~9.24910~20抽穗开花6.22~6.3095~159.25~10.285~15乳熟期7.1~7.773~5天灌一次1010.3~10.13113~5天灌一次10黄熟期7.8~7.2417010.14~11.7250水稻灌溉定额计算分泡田定额及生育期灌水定额两部分进行。泡田期的灌溉用水量(泡田定额)用下式确定:M1=0.667a1+0.667(s1+e1t1-p1)式中:M1─—泡田期灌溉用水量(m3/亩);a1─—插秧时田面所需的水层深度,为20mm;s1─—泡田期的渗漏量、即开始泡田到插秧期间的总渗漏量(mm);t1─—泡田期的日数;e1─—t1时期内水田田面平均蒸发强度(mm/d),可用水面蒸发强度代替;p1─—t1时间内的有效雨量(已扣除排水)(mm)。水稻生育期灌水定额采用逐日水量平衡计算,公式表达如下:生育期灌水量M2=生育期内田间耗水量+田面水层净增水量-有效雨量=水稻需水量+田面渗漏量+田面水层净增量-有效雨量田间水层净增水量:指整个灌溉过程中田面水层由浅变深时的增额。有效雨量:当降雨量>田间耗水量+水层净增水量时,有效雨量=田间耗水量+43n水层净增量;当降雨<田间耗水量+水层净增量时,有效降雨量=降雨量。水稻田间需水量采用经验公式法(即“α值法”)估算,公式为:E=αE0式中:E——某一时段内的作物田间需水量,以水层深度mm计;E0——与E同时段的水面蒸发量,以水层深度mm计;α——需水系数,根据试验资料分析采用。经计算,水稻作物灌溉净定额为610.0m3/亩,设计保证率90%。该成果与广西水利厅和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编制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行业取(用)水定额(试行)》中的降水频率为75%时水稻灌溉定额600m3/亩接近,降水频率为95%时水稻灌溉定额650m3/亩的成果接近。考虑到相差较小,本次设计建议采用规范拟定成果,各设计保证率下的灌溉净定额成果如表4.1-3,相应设计保证率为50%、75%、90%的年灌溉制度如表4.1-4。表4.1-3项目区灌溉净定额成果表单位:m3/亩保证率(%)507590水稻灌溉定额(m3/亩)550600632.8冬种蔬菜灌溉定额(m3/亩)29029029043n表4.1-4设计枯水年水稻灌溉制度表作物早稻生长期泡田期移植期复苗期分蘖前期分蘖后期拔节孕穗抽穗开花乳熟期黄熟期合计起止时间(月·日)4.11~4.305.15.2~5.85.9~5.305.31~6.106.11~6.216.22~6.307.1~7.77.8~7.244.11~7.24天数(天)20172211119717105相应保证率的灌溉净定额(m3/亩)50%53.7021.536.325.244.335.95.952.1274.975%57.8023.939.2284839.96.556.6299.990%60.9025.241.329.550.6426.959.8316.2灌水次数(次)10122221112作物晚稻生长期泡田期移植期复苗期分蘖前期分蘖后期拔节孕穗抽穗开花乳熟期黄熟期合计起止时间(月·日)7.26~8.88.98.10~8.178.18~9.69.7~9.159.16~9.249.25~10.210.3~10.1310.14~10.307.26~10.30天数(天)1418209981125105相应保证率的灌溉净定额(m3/亩)50%48.9634.137.224.445.528.215.934.9275.175%53.46.537.240.626.649.630.817.438300.190%56.36.939.342.828.152.332.518.240.2316.6灌水次数(次)101212111102、灌溉水利用系数项目区现状渠系水利用系数平均为0.43,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36,项目建设后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71,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5。项目区灌溉需水量,根据气候变化及作物生长需灌水深度,乘以灌水田亩数,计算得月作物净用水量,除以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得设计代表年毛需水量。项目区现状有效灌溉面积为0.8万亩,本工程实施后,项目区的有效灌溉面积为1.95万亩。项目区主要种植双季稻、冬季蔬菜,作物种植面积情况见表4.1-5。43n表4.1-5作物种植面积情况表作物名称水稻蔬菜现状灌溉面积(万亩)0.80.15实施后灌溉面积(万亩)1.950.6本项目灌溉需水量主要考虑枯水年(P=90%)的用水量,用灌溉面积乘以所种作物灌溉定额得灌溉净需水量。灌溉毛需水量采用下面公式计算:W总=W净/η水式中:W总——灌溉毛需水量。W净——灌溉净需水量。η水——灌溉水利用系数。现状为0.36,项目实施后为0.65。现状项目区作物各保证率实际需水量见表4.1-6~表4.1-8。43n表4.1-6现状项目区作物实际需水量(P=50%)月份123456789101112合计双季稻灌溉次数(次)00013623520022净灌水量(m3/亩)00053.757.8105.458107.6116.750.8005500.8万亩净水量(万m3)0.00.00.043.046.284.346.486.193.440.60.00.0440冬季蔬菜灌溉次数(次)31283100000003031151净灌水量(m3/亩)595659000000057592900.15万亩净水量(万m3)8.98.48.90.00.00.00.00.00.00.08.68.943.5作物总净灌水量(万m3)8.98.48.943.046.284.346.486.193.440.68.68.9483.5作物总毛灌水量(万m3)(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5)24.623.324.6119.3128.4234.2128.9239.1259.3112.923.824.6134343n表4.1-7现状项目区作物实际需水量(P=75%)月份123456789101112合计双季稻灌溉次数(次)00013623520022净灌水量(m3/亩)00057.863.1115.963.1117.4127.355.4006000.8万亩净水量(万m3)0.00.00.046.250.592.750.593.9101.844.30.00.0480冬季蔬菜灌溉次数(次)31283100000003031151净灌水量(m3/亩)595659000000057592900.15万亩净水量(万m3)8.98.48.90.00.00.00.00.00.00.08.68.943.5作物总净灌水量(万m3)8.98.48.946.250.592.750.593.9101.844.38.68.9523.5作物总毛灌水量(万m3)(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5)24.623.324.6128.4140.2257.6140.2260.9282.9123.123.824.6145443n表4.1-8现状项目区作物实际需水量(P=90%)月份123456789101112合计双季稻灌溉次数(次)00013623520022净灌水量(m3/亩)00060.966.5122.166.7123.9134.358.400632.80.8万亩净水量(万m3)0.00.00.048.753.297.753.499.1107.446.70.00.0506冬季蔬菜灌溉次数(次)31283100000003031151净灌水量(m3/亩)595659000000057592900.15万亩净水量(万m3)8.98.48.90.00.00.00.00.00.00.08.68.943.5作物总净灌水量(万m3)8.98.48.948.753.297.753.499.1107.446.78.68.9550作物总毛灌水量(万m3)(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5)24.623.324.6135.3147.8271.3148.2275.3298.4129.823.824.6152743n4.1.3项目区现状水供需平衡分析水量平衡分析的保证率采用偏枯(P=90%)年份计算,P=90%枯水年份项目区水利工程现状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及水量平衡计算结果见表4.1-9。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项目区的可供水量大于需水量,能够满足需水要求。表4.1-9项目区现状水量平衡计算表保证率现状水资源可供水量(万m³)需水量(万m³)余水量(万m³)50%24841343114175%24841454103090%248415279574.2项目区建成后水供需平衡分析4.2.1项目区建成后灌溉需水量分析52n表4.2-1项目实施后项目区作物实际需水量(P=50%)月份123456789101112合计双季稻灌溉次数(次)00013623520022净灌水量(m3/亩)00053.757.8105.458107.6116.750.8005501.95万亩净水量(万m3)0.00.00.0104.7112.7205.5113.1209.8227.699.10.00.01072.5冬季蔬菜灌溉次数(次)31283100000003031151净灌水量(m3/亩)595659000000057592900.6万亩净水量(万m3)35.433.635.40.00.00.00.00.00.00.034.235.4174作物总净灌水量(万m3)35.433.635.4104.7112.7205.5113.1209.8227.699.134.235.41246.5作物总毛灌水量(万m3)(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5)54.551.754.5161.1173.4316.2174.0322.8350.1152.452.654.5191852n表4.2-2项目实施后项目区作物实际需水量(P=75%)月份123456789101112合计双季稻灌溉次数(次)00013623520022净灌水量(m3/亩)00057.863.1115.963.1117.4127.355.4006001.95万亩净水量(万m3)0.00.00.0112.7123.0226.0123.0228.9248.2108.00.00.01170冬季蔬菜灌溉次数(次)31283100000003031151净灌水量(m3/亩)595659000000057592900.6万亩净水量(万m3)35.433.635.40.00.00.00.00.00.00.034.235.4174作物总净灌水量(万m3)35.433.635.4112.7123.0226.0123.0228.9248.2108.034.235.41344作物总毛灌水量(万m3)(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5)54.551.754.5173.4189.3347.7189.3352.2381.9166.252.654.5206852n表4.2-3项目实施后项目区作物实际需水量(P=90%)月份123456789101112合计双季稻灌溉次数(次)00013623520022净灌水量(m3/亩)00060.966.5122.166.7123.9134.358.400632.81.95万亩净水量(万m3)0.00.00.0118.8129.7238.1130.1241.6261.9113.90.00.01234冬季蔬菜灌溉次数(次)31283100000003031151净灌水量(m3/亩)595659000000057592900.6万亩净水量(万m3)35.433.635.40.00.00.00.00.00.00.034.235.4174作物总净灌水量(万m3)35.433.635.4118.8129.7238.1130.1241.6261.9113.934.235.41408作物总毛灌水量(万m3)(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5)54.551.754.5182.7199.5366.3200.1371.7402.9175.252.654.5216652n4.2.2项目区建成后水供需平衡分析项目建成后水供需平衡分析见表4.2-4。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项目区建成后供水量完全能够满足需水要求。表4.2-4项目区建成后水量平衡计算表保证率水资源可供水量(万m³)需水量(万m³)余水量(万m³)50%2484191856675%2484206841690%248421663184.2.2项目实施后节约水量采用设计代表年(P=90%)计算现状毛需水量与项目实施后毛需水量差值,即为节约水量。灌区主要种植双季水稻1.95万亩、冬季蔬菜0.6万亩。经计算,各保证率见成果表4.2-5~表4.2-7。表4.2-5灌区项目实施后年灌溉节水量(P=50%)项目水稻蔬菜合计种植面积(万亩)1.950.6 年净灌溉定额(m3/亩)550290 现状净需水量(万m3)1073174 现状毛需水量(万m3)29794833463本项目实施后毛需水量(万m3)16502681918本项目实施后节水量(万m3)13292161545表4.2-6灌区项目实施后年灌溉节水量(P=75%)项目水稻蔬菜合计种植面积(万亩)1.950.6 年净灌溉定额(m3/亩)600290 现状净需水量(万m3)1170174 现状毛需水量(万m3)32504833733本项目实施后毛需水量(万m3)18002682068本项目实施后节水量(万m3)1450216166652n表4.2-7灌区项目实施后年灌溉节水量(P=90%)项目水稻蔬菜合计种植面积(万亩)1.950.6 年净灌溉定额(m3/亩)632.8290 现状净需水量(万m3)1234174 现状毛需水量(万m3)34284833911本项目实施后毛需水量(万m3)18982682166本项目实施后节水量(万m3)15292161745项目实施后灌溉水利用系数得到了提高,按灌溉面积1.95万亩计算,设计代表年(P=90%)节水量为1745万m3。通过节水改造措施,枯水年P=90%,节水量为1745万m3,根据灌溉用水定额和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5),节约水量可新增灌溉面积0.35万亩,恢复灌溉1.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2万亩。完成节水改造项目后,项目区有效灌溉面积能够达到1.95万亩。4.3灌溉水质分析项目区灌溉水源主要来自荷木水库,水库流域均为山区,居住人口稀少,无工业生产,水源无污染,根据现场调查并对水库水质进行分析,结合多年灌溉情况证实,项目区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的灌溉水质标准,完全满足灌溉用水要求。4.4结论由于灌区渠道老化,渗漏、崩塌严重,部分支渠损坏已不通水,导致灌区内农田用水紧张,部分农田无水可灌,区内有效灌溉面积逐年锐减。通过对本项目区实施重点县建设工程后,提高了渠系水利用率,在实施后种植面积和种植结构条件下,枯水年(P=90%)节约灌溉用水量1745万m3,改善灌溉面积0.2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4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35万亩,工程效益是显著的。52n5工程地质5.1项目区地形、地质条件本次地质工作是在广泛搜集前人地质资料的基础上,以工程地质测绘为手段,结合场地岩土工程地质特征,主要对工程区进行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测工作。目的是查明其地层岩性及其分布规律,重点查明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准确的地质资料。(1)地形地貌工程区地处滨海丘陵地带,地形低矮,起伏较缓,地势较开阔平坦,地势坡度均在15°以下,总地势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2)地质概况地质构造复杂,成土母岩种繁多,主要是沙页岩,其次是花岗岩、粉沙岩,灰沙岩、灰岩和石灰岩。灌区内土壤大部分为砂壤土,土层厚度在0.5~2.0m之间,土壤肥沃,适宜水稻、蔬菜等作物生长。(1)不良物理地质现象渠道沿线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有:渠岸塌滑、渗漏及渠岸冲刷。土质渠堤抗冲刷能力差,坡面植被稀少,岸坡较高时易发生岸坡塌滑现象,尤其是弯曲处的凹岸,水流湍急,冲刷严重,更易发生此类现象。(2)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区地下水多属中生侏罗系下统,岩相为粉砂岩,细质裂岩,裂隙不发育,富水性较弱。本项目灌溉用水不用地下水。(3)岩土物理学性质指标根据沟渠两岸岩土工程地质特性,结合当地工程经验,按照水利水电工程相关规范规程要求,建议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透水性值如下表:52n表5.1-1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建议值表土层名称天然重度内摩擦角内聚力摩擦系数不冲刷流速承载力特征值开挖坡比(按坡高<5m)γφCfV天然饱和临时永久kN/m3度kPam/skPakPa砂壤土1922200.30.82252001:11:1.255.2渠岸稳定性分析评价及其处理措施渠道布置在相对平缓的平地,采用“三面光”防渗,可达到设计防渗要求,渠道稳定性较好。但渠道通过的局部地段岸坡较为单薄,渠道内强~弱风化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坡脚临空面大,易导致渠岸的崩塌,同时在一些缓边坡的渠段也出现滑塌,这是影响渠岸稳定的主要因素。根据各渠道所在地段岩土体的地质特征分析,提出渠岸稳定性措施建议如下:在渠道过水面以下全部采用“三面光”护壁、底,设置防渗铺盖,对于渠道通过的单薄岸段适当加厚,以达到加长渗流途径,降低水力梯度的目的。对于坡高陡岭岸段采取削坡减载,坡脚设置挡墙,坡面设置排水设施,对水土流失严重地段,加强植被保护措施,以确保渠道安全运行。5.3天然建筑材料分布及可利用状况本工程建设所需的水泥砖可到灵山县水泥砖厂购买,平均运距约40.0km;块石、河沙可到久隆镇料场采购,运距约15.0km;碎石可到灵山县料场采购,运距约40.0km;水泥、钢筋、木材等可到钦州城区采购,平均运距约34.0km。工程用土可就近村屯取土点,分别有久隆镇高明、新圩、大岭、黎屋、新明四个取土点,平均运距3.0km。5.4结论与建议1、灌区区域稳定性较好,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l8306-2001)划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52n,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附录A本区抗震设防烈度均为Ⅵ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2、由于环山渠道靠山边缘均有松散表土,底部也存在有淤积松散土层或淤泥质土,因此在进行渠道的工程建设时必须对松散表土进行清除处理。3、灌区地下水主要由第四系孔隙水及下伏基岩裂隙水组成,根据地方有关建筑资料,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4、建议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地质验槽工作。52n6项目建设标准及设计方案6.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和目标6.1.1建设指导思想项目区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和“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的原则,以工程配套改造和管护机制改革为手段,迅速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水平和管护水平,全方位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提高水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基础保障。6.1.2建设目标本项目建设目标:改善灌溉面积0.2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4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35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36提高到0.65,新增粮食生产能力0.3万吨,项目区受益人口2.38万人,受益农民年人均增收296.81元。6.2工程总体布置6.2.1工程布置的基本原则本工程渠系以改建为主,渠线布置原则:①渠线大弯就势,小弯取值,充分利用原有渠线线路,对局部段进行裁弯取直,尽量少占耕地;②力求渠道上下游断面连接平顺,水流流态好;③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可靠。6.2.2工程总体布局及主要建设内容1、总体布局87n本工程主要对原有田间的支渠、斗渠、农渠渠系进行防渗节水改造,渠线布置大弯就势,小弯取值,充分利用原有渠线线路。灌区主要通过西干渠从荷木水库引水自流灌溉。西干渠为环山干渠,由东北往西南穿过本灌区边界,支渠接引西干渠,斗渠接引支渠,农渠接引斗渠,最后通过放水口调节水量将水输给各个田块,从而形成田成方,渠相连较完善的灌溉渠系网络。2、主要建设内容项目区配套改造渠道总长度40.4km,其中支渠21km,斗渠8.9km,农渠10.5km,灌溉涵洞99座。6.2.3工程等级、标准及设计依据本项目区灌溉面积1.95万亩,为中型灌区。1、灌溉标准灌区灌溉保证率取90%。2、建筑物标准本工程区无大型建筑物,灌溉涵洞、过渠盖板建筑物按5级建筑物设计。3、设计依据文件及规范(1)《钦州市钦南区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报告》(修编)的批复(钦南政函[2011]129号)(2)《第三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广西钦州市钦南区建设方案(2011-2013)》(已审批)(3)《关于开展2012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桂水农水[2011]90号)(4)《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5)《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6)《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7)《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水工程》(GB/T 16453.4-1996)(9)《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SL328-2005)87n6.3工程设计6.3.1灌溉渠道①设计流量Q=q·A式中:q为灌溉模数,m3/s·亩。A为渠道控制灌溉面积,亩。②采用公式渠道断面设计计算公式采用《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中的“梯形渠道实用经济断面的计算方法”进行列表计算。采用公式如下:其中:h0为水利最佳断面水深(m);Q为渠道设计过水流量;m为渠道边坡系数,矩形渠道为0;n为糙率,渠床糙率参照《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附录表E,本项目渠道糙率取0.02;i为渠底比降,根据渠道所在地形条件选择合适的比降。根据上式,列表计算h0值及其相应的各组实用经济断面,选用合适断面,再加安全超高,取整后即为渠道选定的断面。部分渠道断面选定后,应结合与其连接的上下级渠道底高程做适当调整,最终选择经济合理的断面。渠道安全超高及防渗超高根据《灌溉排水渠系设计规范》(SDJ217-84)田间渠道的安全超高。87n式中hj为渠道通过加大流量时的水深,m。③横断面设计a)渠肩衬砌材料选择渠肩衬砌材料的选择,主要是根据防渗效果、使用寿命、造价、地质、施工工艺、渠道的规模等实际情况而定,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本项目拟定两种渠肩衬砌材料进行方案比较,方案如下:方案一:M7.5浆砌砖渠肩渠道断面采用M7.5浆砌水泥砖衬砌渠肩,厚度20cm;M10水泥砂浆抹内侧面及渠顶,抹面厚度为2cm;渠底采用C15现浇素砼,厚度为8cm。砌筑渠肩所用的水泥砖均为Mu7.5预制砼空心砖,尺寸为0.39m×0.19m×0.19m。方案二:M7.5浆砌石渠肩渠道断面采用M7.5浆砌块石衬砌渠肩,依据衬砌工艺要求厚度为40cm;M10水泥砂浆抹内侧面及渠顶,抹面厚度为2cm;渠底采用C15现浇素砼,厚度为8cm。b)方案比较6.2-1渠肩衬砌材料方案比较表渠肩衬砌材料防渗效果m3/(m2.d)使用寿命(年)施工工艺主要优缺点浆砌石0.09~0.2525~40简单使用寿命长,对边坡稳定有利,施工质量容易保证,但施工进度慢,造价高。浆砌砖0.11~0.3020~30简单防渗效果较差,但施工进度快,地基条件要求较低,造价低。由上表可知,本工程田间渠系优先选用浆砌砖材料衬砌渠肩,渠肩总高度超过70cm时,则采用浆砌石材料衬砌渠肩。c)横断面型式本工程支渠、斗渠、农渠大部分为M7.5浆砌水泥砖矩形渠道。根据实际地形条件、水源条件和灌溉面积选用渠道的断面型式,渠道有A型(详见图6.3-1)和B型两种断面型式(详见图6.3-2)。其中A型断面为M7.5浆砌石矩形渠道,B型断面为M7.5浆砌水泥砖矩形渠道;渠肩总高度大于等于70cm时,采用A型断面,其余均选用B型断面。具体各渠道断面要素详见“87n灌溉渠道特性表。渠道与机耕路结合段结合处渠肩采用浆砌石,兼作机耕道路路肩。图6.3-1A型断面图图6.3-2B型断面图④纵断面设计渠道渠底比降应根据渠线地形坡度大小,并应满足临界不淤流速不小于0.3m/s,最大流速不大于允许不冲流速而定。本工程渠道采用M7.5浆砌砖、浆砌石结构,内壁采用M10水泥砂浆抹面减糙。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规范附录表E-4中有关规定,允许不冲流速可达2.5m/s。本项目灌溉渠底坡降范围在1/100~1/1000之间,各渠道纵向坡降情况详见“灌溉渠道特性表。⑤渠道的结构要求当渠肩总高度大于等于70cm时,渠肩采用M7.5浆砌石砌筑,渠肩厚度为40cm;当渠肩高度小于70cm时,采用M7.5浆砌水泥砖砌筑,渠肩厚度19cm;渠底采用C15素砼护底,厚8cm;M10水泥砂浆抹内侧面及渠顶,抹面厚度为2cm;渠肩至少埋入田面以下0.3m。为加强渠道稳定性,渠肩每间隔10m均设置一道横向伸缩缝,渠底板每间隔5m设置一条伸缩缝,缝宽0.02m,缝内填料为沥青砂浆。87n浆砌渠道所用的水泥砖均为Mu10预制砼空心砖,尺寸为0.39m×0.19m×0.19m。6.3.2放水口田间灌溉渠道设单边放水口和双边放水口两种放水情况,并设置木闸门控制放水流量。6.3.3取水口从西干渠引水设置取水口。取水口设置简易木闸门控制放水流量,开口处采用C15素砼护砌。6.3.4渠道跌水如遇到陡坎则采用跌水连接上、下渠段。6.3.5灌溉涵洞灌溉渠道过路时,采用灌溉涵洞,灌溉涵洞采用预制钢筋砼板。87n表6.3-1灌溉渠道特性表序号渠道名称长度(m)断面形式灌溉面积(亩)断面尺寸(m)坡降设计流量(m3/s)涵洞(座)跌水(个)bh1龙头支渠955B4000.40.40.00200.05102红旗岭斗渠829B4000.30.40.01000.03003独树坪斗渠594B2500.40.40.00070.02004对水塘支渠2305B4000.40.50.00070.05705三清岭支渠1374B3000.40.40.00140.03106老村支渠3500A12000.80.80.00130.15927老村1#斗渠931A8000.60.60.00100.11108老村2#斗渠451B3000.40.40.00200.03309平心支渠3511A10000.60.80.00140.1511010平心斗渠1086B4000.40.40.00330.051011平心农渠1135B2000.30.40.00200.013012平心村1#斗渠1483B3500.30.40.00560.041013平心村2#斗渠683B2000.30.40.01000.052014大埚支渠1599B3000.30.40.00330.037015白石坳斗渠742B5000.40.40.00500.062087n16白石坳农渠1203B3000.40.40.00200.043217三合水支渠1798A7000.60.60.00330.093018三合水农渠1136B3100.40.40.00200.045219青球斗渠1329A8500.60.60.00100.127320黎屋支渠2006A15000.80.80.00140.153021黎屋斗渠767B3000.40.40.00330.033022那冬支渠1968A15000.80.80.00330.150023那冬1#农渠1402B2000.40.40.00100.023324那冬2#农渠2396A6500.60.60.00100.058425那冬3#农渠1179B2100.40.40.00100.024126那冬4#农渠1077B2300.40.40.00100.024227那冬5#农渠971B2100.40.40.00100.025228笔架岭支渠1340A16000.80.80.00330.150029大石古支渠677A15000.80.80.00500.152030大石古农渠942B2300.40.40.00100.0240合计41369————————————1032187n7项目建设管理及施工组织设计7.1建设管理7.1.1组织管理为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工程进度,实现工程预期目标,钦南区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组长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由常务副区长、分管副区长担任,成员由区委办、政府办、财政局、水利局、农业局、发展和改革局、审计局、交通运输局、科技局、国土局、糖蔗局、水果局、扶贫办等部门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项目所在乡镇也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明确责任,分工负责,密切配合,确保本项目建设顺利实施。财政部门做好资金的筹集、划拔、管理和检查,水利部门做好工程施工技术指导和竣工验收等建设管理工作,审计局做好工程结算审计工作。成立项目技术小组:技术小组由钦南区水利局工程技术骨干组成,负责项目建设的技术指导工作。成立项目财务管理工作小组:财务管理工作小组由钦南区水利局财务人员组成,钦南区财政局、审计局负责对项目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项目建设推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各用水户协会为项目法人,负责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并承担项目法人责任,钦南区水利局、项目所在镇政府及村委会作为组织协调单位,由钦南区水利局及工程所在镇水利站抽技术人员,负责项目工程的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控制。7.1.2资金保障措施钦南区财政部门要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及时拔付资金,完善资金使用管理制度,按照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保证资金安全运行,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钦南区财政部门和水利部门要统一认识,树立“抓资金管理就是抓资金投入、抓资金管理就是抓使用效益、抓资金管理就是抓资金安全”87n的资金监管理念,结合工程项目实际,建立工作责任体系,强调责任追究,确保本项目建设责任管理有效率、有效果。一是在资金安排上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二是严格按批复后的项目实施方案施工和报账,不得随意变更项目地点和项目内容。三是设立项目资金专户,由钦南区财政部门管理,同时严格执行财政报账制和国库集中支付制,按工程进度及时拨付资金。四是严格执行结算制度。切实加强现金管理,严禁以现金支付工程款和设备材料款,杜绝白条抵库等现象,确保资金的安全。五是实行项目公示制。将年度实施项目建设情况、资金的使用向受益区群众张榜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使工程建设资金落到实处,保证按时、按质完成建设任务和实现工程预期目标。7.1.3引导农民筹资投劳按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重点县资金补助的情况,总投资的5.4%共66.91万元将由受益农民投工投劳集资。受益人口2.38万人,折算为每人约筹资(含投劳折资)28.11元,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384元的1.2%,对农民的生活影响不大,完全能够承受。重点县建设充分发挥受益区农民的主体作用,按照村内公益事业筹资筹劳“一事一议”的规定,遵循农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合理负担的原则,积极鼓励和正确引导农民投工投劳参与项目建设。7.1.4质量保障措施为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实现工程预期目标,须加强工程建设管理。主要措施如下:(一)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过程建设政府利用各种媒体积极宣传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有关政策,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项目确定后,通过公示的方式,及时将项目建设的范围、内容、补助资金、筹资筹劳情况等予以公示,使群众全过程参与工程建设,主动听取群众的意见和方便群众监督。(二)加强工程管理,确保工程长久发挥效益87n为确保钦南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建一处、发挥效益一处,从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到建后管理层层把关,切实做好工程各项工作。工程项目将委托相应资质设计单位设计,经技术审批后再组织实施,做到方案科学、经济合理。在项目实施中,水利部门加强对工程建设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每个项目都落实技术责任人,技术负责人要深入施工现场,做好工程测量和技术指导工作,解决施工中碰到的技术难题,严格按照设计及技术规范要求把好施工质量关。财政、审计、水利等部门对各个工程项目进行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工程建成后,由财政部门和水利部门组织有关单位进行验收,经验合格后移交管理单位,落实管护责任主体,制定各种管理规章制度;落实维护管理和服务责任,搞好灌溉供水服务;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工程安全、良性运行,发挥工程效益。健全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具体做到:(1)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做好规划设计工程设计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工程技术人员深入工程进行实地踏勘,对工程技术方案是否合理等方面进行重点调查,深入了解,选择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为使工程做到经济、合理、可靠,必须从水源工程、渠道工程等进行多方案的比较。在工程的选择上,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优先解决干旱缺水面积大、旱情较为严重的灌区。(2)对工程建设实施方案要严格审查为了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质量,所有项目必须经审批才能列入年度计划。对项目前期工作深度、设计方案的经济合理性、资金筹措可靠性、工程管理机制进行全面审查,经会审合格,确认方案合理可行性后才能开工建设。(3)工程材料设备实行集中招标采购工程所需材料、设备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整个工程质量的好坏,把好质量关是至关重要。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设备材料,严格按照国家《招标投标法》的规定进行集中采购。材料设备到货后,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材料的生产厂家、日期、规格、性能等方面进行严格检查,防止假冒劣质的产品进入工程建设当中。严格把好材料设备的交接关,在进仓前,按照规定进行质量抽查检验,防止厂家利用别的产品代替,以次充好。87n(4)加强技术指导和实施督查由于钦南区基层水利设计单位技术力量薄弱,缺乏处理工程问题经验,加之农田水利情况比较复杂,因此必须加强技术指导。一是对技术人员开展专门培训。二是认真总结多年来农田水利建设的经验。三是派技术人员经常下基层进行技术咨询或指导,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四是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按照有关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的要求,组织专门人员,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5)积极推进“六制”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按照国家发改委、水利部颁发的相关文件精神,项目建设必须实行规划建卡制、项目公示制、业主负责制,主要材料设备集中采购制,工程实行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确保工程质量。(6)做好工程竣工验收工程竣工验收严格按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和各类工程的验收办法进行,防止一切虚伪作假的行为。(7)加强管理,确保工程持续利用工程建成后,按《钦南区小型农田水利管护机制方案》进行管理维护,形成以用水户管护为主体、基层水利服务组织指导为辅的工程管护机制,实现工程长期高效运行。7.2施工组织设计7.2.1施工条件分析1、交通条件项目区地处久隆镇东北面,钦陆一级公路贯穿项目区,项目区中心距离钦州市区约34km,工程区对外交通方便。项目区内道路已形成较完善的道路网格体系,可通达各村屯,但道路等级较低,多为土路,路面坑洼不平。工程施工期,应修整施工道路。2、施工用水、电87n施工用水可就近有坑塘、溪流抽取。本工程施工用电负荷较小,施工用电可以从附近的村屯连接,也可由施工单位自行发电解决施工用电问题。3、水文气象项目区地处南亚热带,南濒北部湾,具有亚热带向热带过渡性质的海洋性季风气候特点:高温多雨,干湿分明,夏长冬短,季风盛行,夏秋之间台风和暴雨较为频繁。因此,为减少频繁台风和暴雨对工程施工影响,本项目施工应尽量避开夏秋之间时段。4、建筑材料本工程建设所需的水泥砖可到灵山县水泥砖厂购买,平均运距约40.0km;块石、河沙可到久隆镇料场采购,运距约15.0km;碎石可到灵山县料场采购,运距约40.0km;水泥、钢筋、木材等可到钦州城区采购,平均运距约34.0km。工程用土可就近村屯取土点,分别有久隆镇高明、新圩、大岭、黎屋、新明四个取土点,平均运距3.0km。5、劳动力保障本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受益区农民的主体作用,按照村内公益事业筹资筹劳“一事一议”的规定,遵循农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合理负担的原则,积极鼓励和正确引导农民投工投劳参与项目建设。本工程施工计划安排于农闲季节,该阶段当地空闲劳动力较充裕,可为受益群众负责的建设工程施工开展所需劳动力提供保障。其余工程采用施工专业队伍,劳动力有保障。6、资金监管及拨付本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坚持四个原则:坚持资金的使用管理公开透明,实行公示制;坚持实行建立专账,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不截留,不挤占挪用;坚持按照规定的开支范围支出,并且力争不突破投资总额;坚持项目资金决算制度,严格资金审计,确保项目资金落到实处。本工程建设设立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87n建设项目专户,资金开支实行财政报账制度。具体由财政局严格审查资金申报拨款报告后再按进度下拨资金,建设方钦南区水利局设立财务组,对专项建设独立账目进行核算,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项目建设资金到位后,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资金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设专门账户,由专人负责,做好资金的管理工作,统筹安排项目的各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其中招标承包工程资金拨付由施工单位根据工程进度提出申请,经工程监理单位审查后,报钦州市钦南区水利局主管审批,审批通过后,由钦州市钦南区水利局向钦州市钦南区财政局申请下拨资金;群众投工投劳的工程由钦州市钦南区水利局向钦州市钦南区财政局申请下拨资金,项目区镇政府和受益区村委及用水者协会组织发动受益群众投工投劳开展工程建设。钦州市钦南区水利局财务部门负责建立和完善账册,做好财务计划编制工作,根据财务制度、工程施工合同和工程施工进度,进行工程款划拨。工程完工后进行竣工决算,做到工程竣工及财务结算两结清。7.2.2工程施工组织a)施工布置原则本工程施工内容以线性工程为主,施工场地分散,可分段多仓面开展施工,场内施工布置坚持节约用地、方便施工原则。同时,施工加工场地布置应尽量远离当地居民区,减少施工对当地居民的影响。b)施工分区本工程施工分为7个施工区,分别位于久隆镇高明、白鹤、新圩、青草、大岭、黎屋、新明7个行政村耕地区。c)专业施工队与农民群众负责建设工程分析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末级渠系工程,施工工艺较简单,土方开挖、回填等施工以人工操作为主,因此,可将该部分工程采用政府补助资金、受益群众投工投劳建设的方式开展施工。具体工程施工组织如下:(1)群众投工投劳工程主要为农渠渠道开挖,渠肩背田埂修筑工程。该工程内容由用水者协会组织受益群众投工投劳施工,施工材料由项目钦南区水利局87n统一采购,材料费由财政资金支付;(2)招标承包制工程区,主要为渠系砌体工程、砼工程、渠系附属建筑物工程施工,该工程区由中标施工单位组织施工。本次召集投工投劳当地群众均为项目区受益群众,工程施工积极性高,工程质量及进度有保障。其余采用招标承包制方式施工的工程,严格按合同制度可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程内容。d)主体工程施工(1)土方开挖及边坡修整沟、渠清基和断面开挖修整采用人工进行,但对开挖量较大的局部渠段可先采用小型挖掘机开挖成型,再采用人工进行修整。场内运输一般采用斗车运输,对工程量相对较为集中的渠段采用自卸手扶拖拉机或其它小型自卸车辆运输。渠道断面开挖修整应将树根、淤泥、腐殖土和杂物等清除干净。填方渠段渠堤土方开挖不得危及渠堤安全,尽量减少填方渠段的土方开挖量。渠道边坡土方开挖厚度≤30cm的按边坡修整计,大于30cm的按土方开挖计。(2)土方填筑对渠坡上需进行土方回填的部位,除清除回填范围内的树根、淤泥、腐殖土和杂物外,还必须将边坡开挖成台阶状(平台宽度最少为30cm),再分层回填夯实。土方回填应尽量采用机械(如蛙式打夯机等)夯实,只有局部小范围的填方才可采用人工夯实。机械夯实时分层厚度(松土厚度)不大于25cm,采用人工夯实时分层厚度(松土厚度)不大于20cm,层面间应创毛洒水。土料夯实后厚度应略大于设计厚度,以便修整成设计断面。渠道内坡土方回填的压实系数要达到0.93,各渠段及渠系附属建筑物的填土控制干密度经试验确定。土方场内运输一般采用手推车,对工程量相对较为集中的则可以采用自卸手扶拖拉机或其它小型自卸车运输。(3)混凝土浇筑砼采用0.4m3砼搅拌机拌和,拌和时间应大于2分钟。搅拌好的砼采用斗车或自卸手拖或其它小型自卸车辆运输。砼振捣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平板振捣器的功率不能过小,应在1.2kw以上,以确保振捣密实。87n本工程渠道防渗砼的强度等级为C15,砼抗渗等级为W4;砼为二级配,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32.5)、碎石、河砂拌制砼,粗骨料粒径不大4cm,原材料的质量应符合《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和《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O7—82)的要求。砼的配合比应由试验确定,但防渗硷配合比中水灰比不得大于0.65,水泥用量不得小于225kg,塌落度应控制在3~5cm以内。砼浇筑前,对土渠应先洒水将基面湿润,在旧砌石墙面上浇筑防渗砼时应先对旧砌石墙面进行凿毛、冲洗,使旧砌石墙面露出新鲜石面并刷洗干净、湿润。在砼浇筑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原浆收面抹光,并达到砼表面密实、平整、光滑、无石子外露的要求。砼必须按伸缩缝分块浇筑,每块必须一次浇筑完成。砼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0天。(4)浆砌砖工程施工在基础开砌前将基础表面泥土、砖及其他杂质清除干净,以免结合不牢。铺放时交错放置,尽量使砖块与砖块间的空隙最小,然后按规定拌好的砂浆填在空隙中。(5)水泥砂浆抹面抹面水泥砂浆按经试验确定的配合比采用砂浆搅拌机拌和均匀,随拌随用,自出料到用完,其间歇时间不应超过1h。拌好的抹面水泥砂浆采用斗车运输。抹面的水泥砂浆为M10水泥砂浆,厚度为2cm,可分2~3次抹压至密实、平整、光滑。在用水泥砂浆抹面之前,应把砌石基面凿毛、刷洗干净。(6)浆砌石工程砂浆强度须满足设计要求,且应有试块试验报告,试块应在砌筑现场随机制取。砌筑前,应在砌体外将石料上的泥垢冲洗干净,砌筑时保持砌石表面湿润。砌筑因故停顿,砂浆已超过初凝时间,应待砂浆强度达到2.5Npa后才可继续施工;在继续砌筑前,应将原砌体表面的浮渣清除;砌筑时应避免震动下层砌体。勾缝砂浆标号应高于砌体砂浆;应按实有砌缝勾平缝,严禁勾假缝,凸缝;勾缝密实,粘接牢固,墙面洁净。87n砌石体应采用铺浆法砌筑,砂浆厚度应为20~50mm,当气温变化时,应适当调整。采用浆砌法砌筑的砌石体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同时砌筑的面,必须留置临时间断处,并应砌成斜搓。砌石体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不应超过有关的规定。(7)钢筋制作安装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单,每捆(盘)钢筋均应有牌号,进仓时应按批号及直径分批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标牌查对、外观检查、按有关标准抽取试样进行机械性能试验,合格方可使用。不合格钢筋禁止进入施工现场。为了保持钢筋的表面洁净、油渍、漆污和浮皮、铁锈等均应在使用之前清除。浮皮用锤敲击使之剥落。铁锈用钢丝刷除锈,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以及未经除锈处理的钢筋不得使用。钢筋的调直、切断、弯曲成型、焊接、绑扎应符合有关规定。(8)其他其它未尽事宜应根据其所处的位置、建筑物类型分别按照《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等有关现行规程规范进行施工并满足其要求。e)施工组织管理及质量控制群众投工投劳部分工程不列入招投标,通过发动组织受益群众投工投劳开展施工,该部分工程建设所需材料及机械设备资金等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投资;其他工程实行项目法人制、工程施工招标承包制,该部分工程人工费用由钦州市、钦南区财政以及鑫丰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配套,材料及机械设备资金由中央和省级财政配套。87n根据《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办法》(财农〔2009〕336号)和《〈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桂财农〔2009〕301号)的有关规定,重点县项目工程由钦南区人民政府明确钦州市钦南区水利局为项目法人,对项目工程实施建设管理,受益区的用水者协会和受益群众积极主动参与项目建设。工程建设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施工招标投标制和工程建设监理制,并实行合同管理,在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下,项目法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各负其责,共同做好项目的建设工作。钦州钦南区水利局作为项目法人,负责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并承担项目法人责任,项目所在乡镇政府及村委会作为组织协调单位,由钦南区水利局及工程所在乡镇水利站抽调技术人员,负责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及进度控制。项目法人单位全面负责组织项目的建设和生产经营等工作,并具体负责组织项目的施工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材料采购及建设期的日常事务等工作。7.3施工进度本项目计划总工期为6个月,尽量安排在少雨、农闲的季节施工。 施工准备期:安排在2012年10月~2012年11月,1个月时间主要完成水、电供应、场地平整、场内道路、测量定位等前期准备工作。主体工程施工期(2012年11月~2013年2月):4个月主要完成渠系工程及附属建筑物施工。完建期:2013年3月,1个月时间主要进行工程后期处理工作,对工程进行修整完善,清理现场以及机耕路面工程施工。7.4竣工验收7.4.1验收条件要求项目已保质保量完成施工图要求的建设内容,且施工期各项材料齐全可申请竣工验收,具体验收条件如下:1、保质保量完成渠系工程等所有施工图纸要求的建设内容,并已经由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施工方四方验收试水试验成功;87n2、竣工材料齐全,分别有竣工申请报告、建设方总结报告、监理方总结报告、设计方总结报告、竣工图纸、建筑材料质检报告、施工开仓及验仓报告、施工日志、变更材料、会议记录、分部分项工程验收材料等材料齐全。7.4.2验收规定流程由施工方向监理方发出申请报告,监理方核查施工内容是否已保质、保量完成,竣工材料是否齐全,若达到验收条件,由监理方组织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四方共同开展竣工验收,四方达成共识,认为项目满足验收要求,再由建设方向上级部门申请验收,建设方组织设计方、监理方、施工方协助上级部门专家领导进行工程项目总验收。87n8工程占地8.1工程用地范围及实物指标8.1.1调查内容及方法(1)调查组织工程用地调查是以河南灵捷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为主,当地水利局相关人员协助进行。(2)调查内容工程用地实物指标调查的主要内容有:用地区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调查;②用地区涉及人口调查;③用地区房屋及附属建筑物调查;④用地区土地调查;⑤专项设施调查。(3)调查方法①用地区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调查到用地涉及的钦州市收集2009年钦州市国民经济统计指标等资料。②人口、房屋及附属建筑物调查·人口调查对用地区涉及的村民小组进行全面调查,根据用地区1:1000平面布置图现场测量确定用地范围,由调查人员现场核实登记。·房屋调查房屋调查与人口调查同时进行,在对用地涉及村范围进行人口调查时,对用地区内的房屋进行全面调查。·附属建筑物调查附属建筑物调查结合人口、房屋调查同时进行。87n③土地调查根据施工规划布置成果确定的工程用地范围,采用测量的1:1000地形图到现场核实确定各种地类并进行量算,土地按规范要求进行分类汇总。土地面积以标准亩为单位,各类土地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④专项设施调查专项设施调查是根据用地范围,持用地区1:1000地形图到现场确定实际涉及数量。8.1.2实物指标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深度要求,根据水工设计提供的工程布置及建筑物特征,工程管理用地要求等按设计范围征用。调查内容包括工程占地以及需拆迁建筑物面积,以及被征用土地上的附着物等。调查方法参照《水利水电工程淹没实物指标调查细则》和相似工程的调查方法,由我公司有关专业人员进行统计,占地数量根据1/1000工程布置地形图测量统计而得。经调查统计,永久占地指标有:水田1亩;工程临时占地指标计有:旱地3亩,无拆迁房屋建筑。8.2移民安置本项目主要为改建原有渠系工程,渠系布置主要沿原有渠系线路,未涉及移民问题。8.3补偿投资概算8.3.1编制补偿费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及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471号文,2006年9月1日起施行)。(3)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87n2001年9月1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511号,2008年1月1日起施行)。(5)《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设计规范》(SL290-2003)。(6)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桂政办发(2010)9号关于公布《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2010年1月23日起施行)。8.3.2工程永久征收补偿标准(1)土地补偿补助标准工程永久征收农用地的年产值和倍数均按桂政办发[2010]9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征地统一产值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青苗补偿费耕地和园地按其一造产值计列。工程永久征收补偿详见表8.3-1。表8.3-1工程永久征收补偿单价计算表序号地类产值(元/亩)土地补偿倍数安置补偿倍数补偿费(元/亩)青苗补偿费(元/亩)1水田162024388808102旱地162024388801620(2)其他费用①前期工作费勘测规划设计科研费按农村移民安置补偿费、专项恢复改建费、清理费等项之和的2.5%计。②勘测规划设计科研费勘测规划设计科研费按农村移民安置补偿费、专项恢复改建费、清理费等项之和的3%计。③实施管理费实施管理费按农村移民安置补偿费、专项恢复改建费、清理费等之和的3%计。④技术培训费技术培训费按农村移民安置补偿费的0.5%计。87n⑤监督评估费监督评估费按农村移民安置补偿费、专项恢复改建费、清理费等项之和1.5%计。⑥咨询服务费咨询服务费按农村移民安置补偿费、专项恢复改建费、清理费等项之和0.2%计。(3)基本预备费预备费只计列基本预备费。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SL290-2009),基本预备费按农村迁建补偿费、专项恢复改建费、清理费、其他费用之和乘以费率计列。费率在初设阶段按8%计。(4)有关税费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46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办法》,耕园地占用税25元/m2(即16668元/亩)计,其他农用地按12.5元/m2(即8334元/亩)计,荒草地不计耕地占用税;耕地开垦费、征地管理费按桂政发[2008]63号有关规定,征地劳务费按桂价费[2010]109号文;各项有关税费标准见表8.3-2。表8.3-2有关税费取值标准序号项目单位单价(元)备注1耕地占用税(1)耕地亩1666825元/m2(2)其它农用地亩833412.5元/m22耕地开垦费(1)水田亩850012.7元/m2(2)旱地亩50007.5元/m23征地管理费征用土地费的2.8%一次性征用耕地1000亩以下、非耕地2000亩以下4征地劳务费亩6671元/m28.3.3临时征用补偿单价分析(1)土地补偿标准施工临时占用土地的,每占用一年按所占地类前三年平均产值基数1倍补偿,根据施工规划,本工程施工临时征用年限为0.5年,本计算补偿年限按0.587n年计取。工程临时征用补偿标准如表8.3-3。表8.2-3工程临时征用补偿单价计算表序号项目年产值(元/亩)占用年限(年)补偿标准(元/亩)青苗补偿费(元/亩)1旱地15990.5799.5799.52其它草地9720.5486(2)临时征用复垦费临时征用复垦费参考耕地开垦费采用,水田按8500元/亩,旱地按5000元/亩计。(3)耕地占用税、其他费用、预备费、有关税费本次临时用地不计列耕地占用税,其他费用、预备费、征地管理费、征地劳务费参考永久征收补偿标准采用。8.3.4占地投资概算本工程征地费用为6.42万元。计算详见表8.3-4。87n表8.3-4占地、拆迁补偿费用概算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单价(元)投资(元)总投资64196.559第一部分农村移民安置补偿费43677一工程永久占地补偿38880水田亩13888038880二工程临时占地补偿4797旱地亩315994797第二部分其他费用4525.3991勘测规划设计费%2.5436771091.9252实施管理费%3436771310.313技术培训费%0.543677218.3854征地管理费%2.8436771222.9565征地劳务费m22666.8126.6686监理费%1.543677655.155第三部分基本预备费%8436773494.16第四部分有关税费12500一耕地复垦费85001水田亩185008500二植被恢复费40001水田亩14000400087n9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设计9.1水土保持设计9.1.1水土流失面积在本工程项目中,主要是对沟渠进行防渗衬砌以及附属建筑物的维修更新配套。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开挖、回填、弃土弃渣等,导致植被的破坏,这是产生新的水土流失的根源。根据现场调查及设计分析,本工程施工破坏植被总面积为25.5亩,其中渠道防渗衬砌和渠系附属建筑物配套为24.5亩,施工场地布置为1亩;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面积为3亩,其中沟渠配套为2亩、施工场地布置为1亩。9.1.2水土保持原则及责任范围工程项目的水土保持应遵照水土保持及其配套法律法规的要求,实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及“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的原则,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的要求,经现场查勘调查,本项目建设影响面积为25.5亩。9.1.3水土保持设计工程施工中对相应的土体、植被产生不同程度的扰动和破坏,按照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技术,根据工程项目建设区点多、线长、面广、分散的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综合防治,最大限度地控制施工过程中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原有的地貌植被遭破坏后,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1)弃渣场水土保持设计灌区的弃渣主要来源于渠系建筑物工程修复建设和渠道整治清淤。根据渠系建筑物工程修复建设弃渣和渠道整治清淤工程弃渣分散的特点,弃渣场应选择在就近的低洼荒地,并分散小面积堆放,弃渣要夯实,堆渣场高度平均约为1.5m左右,边坡比为1:1.5m。堆渣场视不同情况沿坡脚处修筑装土编织袋或浆砌石作挡土墙,在弃渣场的坡面和表面植草防护以保水土,植草的草种可选择百喜草、香茅草、非洲狗尾草等,据分析统计,堆渣场需植草防护1亩,另施工堆料场占用750m287n,共需植草2345m2。(2)沟渠及附属建筑物施工影响区水土保持设计沟渠及附属建筑物建设修复过程中,对局部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等产生较大影响。在施工中应采取深挖取土,减少开挖面积,以挖方作填方,减少弃土方量。料场区水土保持方案只针对土料场进行设计,土料开挖时表层腐植土要单独开挖妥善堆放保存用于料场开挖完毕后的回铺;合理堆放弃渣,严禁直接倾入沟道;渠道清淤时的弃渣,要选择低洼地点或指定渣场堆放,防止乱弃所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在施工过程中开挖和施工尽可能做到同步进行,避免开挖线过长,产生长时间的裸地,在工程结束后应尽快采取植物措施,恢复原地貌以防治水土流失。9.1.4水土保持概算投资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物价局、财政厅桂价[2007]262号《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和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使用管理法》进行水土保持投资计算。由此计算得本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投资为5.0万元。9.2环境保护设计9.2.1项目实施对施工区环境的主要有利影响工程项目实施完成后,可增加渠道下游的灌溉供水量,提高灌溉供水可靠性,对渠道的下游环境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工程实施后,减少灌区渠系的渗漏量,可以降低渠系两侧耕地的地下水位,对避免或减轻渠系两侧土地沼泽化起到较好的作用。同时,由渠系输水引起的水土流失也将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改善。渠道经防渗衬砌后,渠道断面将比较规整,杂物、垃圾淤积和死水面积将得到显著减少,减少水土流失,对渠道环境起到美化作用。同时灌溉面积扩大,湿地面积增加,绿色植被增多,改善灌区内的小气候,利于各种动植物的生长。87n整个配套工程建成后,将形成较完整的灌排体系,可基本解决灌区的旱涝灾害,改善灌区农业生产的耕作条件,促进灌区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从而带动灌区内各行业的发展,提高灌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9.2.2工程实施对施工区环境的主要不利影响施工时造成局部植被、绿化设施遭到暂时性破坏,会引起局部范围的暂时性水土流失。工程施工时,施工废水、噪音、扬尘等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9.2.3对不利影响的对策及防治措施对工程的清基弃土和填方取土场,在工程完工后要因地制宜地复垦或种植草皮,尽快绿化渠道两侧的荒山荒坡,禁止滥铲草皮,制止毁林开荒及全垦造林,做好防护,避免出现滑坡、水土流失等现象,保护生态环境。渠系沿程较长,要注意避免附近居民点的生活污水和垃圾进入渠道,保证渠道下游的水质,特别是在非灌溉期,更要注意保持渠道的清洁。注意灌排系统建设,保持灌排系统畅通,及时排出灌溉尾水,排渗截渗,有效控制地下水位抬高,防止耕地沼泽化。本项目环境保护工程投资为2.0万元。87n10节能设计10.1概述本工程主要对原有田间的支渠、斗渠、农渠渠系进行防渗节水改造,主要建筑物为灌溉渠道,无机电及金属结构设备,能耗主要为施工时段。10.2节能设计依据10.2.1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1)国家法律、法规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产业政策①《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②国务院关于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2005]40号);③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计交能[19961905号);④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5年征求意见稿);⑤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家发改委2005第65号);⑥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部长令第76号);⑦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规计(2007)10号文;⑧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10.2.2本工程应遵循的节能设计规范(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87n(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3)《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10.3施工期节能设计10.3.1项目用能品种分析工程建设期的能耗主要是混凝土浇筑、钢筋制安、土方运输工程等消耗的电力、柴油和汽油。10.3.2能源消耗总量计算分析本项目能源消耗总量主要为工程建设期,计算分析如下:本工程主要建筑物有渠系工程及附属建筑物等。经计算,本项目建设期间消耗柴油20.81t,电35111kW.h。10.3.3项目节能措施(1)对主要施工设备选型及其配套要求本工程节能降耗的工作重点是选择节能型的施工机械设备及相应的配套设备。(2)主要施工技术和工艺选择本工程在施工技术、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设计时,参考国内已建和在建相同类型工程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地结合本工程实际的地形、地质条件、工程布置,不断优化设计,工艺流程上尽量做到减少装卸操作环节,减少二次倒运,选择合理的运输距离,提高施工机械设备能力利用率,降低能耗。通过比选,得出适合本工程的最佳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3)施工辅助生产系统及其施工工厂设计施工辅助生产系统包括混凝土生产系统、仓库系统、钢筋加工厂等。为了达到节能降耗目的,混凝土生产系统根据施工需要布置,尽量靠近施工工作面,减少水泥和成品料的运输距离。对钢筋加工场尽量集中布置,并靠近施工工作面。对供电系统尽量选择节能的供配电变压器和电器设备,减少电能损耗和电压损失,选用合理的导线材料和截面,降低线损率。(4)旋工期建设管理节能措施87n根据本工程布置和施工特点,施工期建设管理采取的节能措施有:①定期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率,确保设备安全连续运行。②加强对开挖渣料的管理,按渣场规划和渣料利用的不同要求,分别堆存在指定地点,方便物料利用。③根据施工强度,配备合适的设备,以保证设备的连续运转,最大限度发挥设备的效率。④合理安排施工项目,做好资源平衡,避免施工强度峰谷差别太大,充分发挥施工设备能力。⑤及时维护施工道路,确保道路畅通,减少堵车、停车、刹车,节约油料。⑥生产、生活建筑物的设计尽可能采用自然照明,充分利用太阳能,室内外照明采用节能灯具,减少用电量。⑦成立节能管理领导小组,对现场施工、管理及相关人员进行节能教育。经常检查监督节能降耗执行情况,根据不同施工时期,明确相应节能降耗工作重点。10.4节能效果综合评价(1)施工机械设备选型设计节能效果分析本工程根据国家的节能政策、法律、法规、行业的用能标准及规范,通过强化施工机械设备节能措施,采用节能新技术和节能工艺流程,不使用已公布淘汰的机电产品以及国家产业政策限制的产业序列和规模容量或行业已公布限制(或停止)的工艺,施工机械设备节能措施科学、有效。(2)项目节能效果综合评价本项目初设阶段从设计理念、施工实施等多个方面遵循国家的节能政策、法律、法规及行业的用能标准、节能设计规范,并进行了优化设计,选用符合国家政策的先进性节能设备和材料,节能措施科学、有效,项目节能效果显著,符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设计要求。87n11工程建后管理11.1项目区管理改革1、切实增加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投入基层水利单位社会效益显著,自身经济效益微薄,需要国家投入来保障其正常运转。政府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并列入财政预算。基层水利工程设施是水利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对于公益性水利工程设施的维修、加固、更新改造经费以及水利工程管理的运行管理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逐年增加;对于面上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通过乡村实行“一事一议”,自筹资金解决,政府补贴为辅;对于经营性工程应通过市场运作,采取社会融资办法增加投入。2、优化队伍结构,提高人员素质优化基层水利服务队伍的结构,关键是要提高人员素质,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应从四个方面抓好落实:一是建立和完善用人机制。优化现有人员结构,采取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原则,逐步淘汰低素质、非专业人员,重用观念新、素质高、创业精神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专业技术力量,通过公开考核、招聘录用等有效措施,引进吸收水利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对口的大中专毕业生;严格控制非专业技术人员进站。建立人才的激励机制,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勤学、实干、创新。二是加强对基层水利人员的教育培训。采取短训、委培、脱产学习等多种形式,帮助基层水利人员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三是结合对基层水利人员的教育培训,全面推行资格证书制度,这是一项符合国际惯例、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四是认真落实基层水利人员的待遇。基层水利人员工作条件艰苦,工作任务繁重,收入水平不高,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和关心,切实解决他们晋职晋级、工作条件、生活待遇等问题,充分调动基层水利人员的积极性。3、营造宽松环境,大力发展水利经济87n切实落实政策措施,加大对基层水管单位的支持,改善发展环境。一是属于基层水管单位管理范围内的土地、水域、山林和工程设施等,应进一步划界定权,明确由主管基层水管单位开发经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侵占经营管理权限。二是应从资金上支持基层水管单位进行水利经济综合开发,在各级财政支持水利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中拿出适当比例,给乡镇水管站和工程管理单位作为启动资金。三是实行优惠的税费政策,对农业灌溉用水和种养业经营,应免征营业税和特产税。四是完善水利工程项目招投标办法,应由具有资质和专业技术力量的基层水管(工程)单位承建。大力发展水利产业,拓宽增收渠道,各有关部门都应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共同支持基层水管单位发展经济。11.2建后管护制度11.2.1管理体制工程区属中型灌区,为跨村的灌区工程,工程建后产权为久隆镇高明、白鹤、新圩、青草、大岭、黎屋、新明7个行政村集体共同所有。为了保证工程良性运行和持久发挥效益,组建行政村为单位的用水者协会,以“建管并重,责权利相统一”为核心,明确工程产权,把工程交由用水者协会建设和管理。用水者协会成立一个完善的领导机构,以村委为基本单位组建,主要管理村内灌区渠道和用水。协会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有村农业灌溉用水者协会章程,有财务公开制度、工程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投入制度共四个制度。有完善的供用水合同,有专门的办公地点和完善的办公设备。协会推行“一事一议”的民主制度,对协会的事务实行民主决策,转变观念,克服“等、靠、要”的落后思想,自己能办的事情自己办,组织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建设水利工程。遇到大的困难,协会没办法解决的,力争上级各部门的扶持和帮助。协会全体成员把自己协会事务做好,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把发展水利事业继续推向前进。11.2.2运行机制87n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后,积极组织和动员会员筹资投劳,加强渠系工程管理,在荷木灌区水电管理处和镇水利站的技术指导下实行分级管理制度,即干渠、支渠由镇水利站和荷木灌区水电管理处进行统一管理,各耕作区的毛、斗渠由用水者协会实行管理,渠系的清淤、维护和硬化建设由协会按照“谁受益、谁维修、谁建设”的原则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灌区用水管理坚持实行“三核”、“三不”管理制度,即核实灌溉面积,核定供水数量,核定供水时间;不交水费不放水,不清淤渠道不放水,无人接水不放水,做到统一计划调配水,合理调度,上下游兼顾同步进行。各用水户需要灌溉用水时,在交清水费和清淤渠道完毕的情况下,以队为单位,将用水计划报到协会工作管理组,并派接水员接水。11.3落实管护经费11.3.1现状水费征收情况荷木灌区设置荷木灌区水电管理处,负责全灌区的管理工作,属钦州市钦南区水利局直属二层机构,受国家取消农业税等税费政策调整的影响,这些年来水费无法收取,严重影响了灌区正常运行和发展。11.3.2本工程运行管理费用本工程为明渠改造工程,工程运行管理内容主要为水库管理、渠系管理、水费征收等,水库管理、水费征收由荷木灌区水电管理处派专人2人管理,渠系维护由各行政村用水者协会统一管理,损坏渠段修复平均年费用估算36.0万元。本工程估算年运行管理费用2*1500*12+7*1200*12+360000=49.68万元/年。11.3.3管护经费来源及保障和激励措施1、管护经费来源工程管护经费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一、征收的水费,二、用水者协会每年组织受益用水户投工投劳,对渠道进行加固维修及清淤折资管护经费,三、不足部分纳入钦南区财政预算。2、管护经费保障和激励措施87na、明确灌区管理单位为荷木灌区水电管理处,由管理处明确专人直接负责工程管护和水费征收等工作,费用的收、支出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实行专款专用、严格管理,做到核算真实、帐目清楚,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并定期向公众公示各项财务执行情况及年度财务决算情况。b、明确久隆镇高明、白鹤、新圩、青草、大岭、黎屋、新明7个行政村农业用水者协会在本项目区末级渠道维护与管理中的主体地位,由用水者协会组织用水户投工投劳,对渠道进行加固维修以及清淤。c、工程建设完成后,将采用荷木灌区水电管理处+农业灌溉用水者协会共同管理的灌区管理模式,荷木灌区水电管理处负责水库、干渠及涉及范围较广的支渠的管护,农业灌溉用水者协会负责涉及范围较小的斗渠及以下渠道的管护。渠系的清淤、维护和硬化建设由用水者协会按照“谁受益、谁维修、谁建设”的原则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灌区用水管理坚持实行“三核”、“三不”管理制度,即核实灌溉面积,核定供水数量,核定供水时间;不交水费不放水,不清淤渠道不放水,无人接水不放水,做到统一计划调配水,合理调度,上下游兼顾同步进行。各用水户需要灌溉用水时,在交清水费和清淤渠道完毕的情况下,以队为单位,将用水计划报到协会工作管理组,并派接水员接水。管护经费落实,促进灌区农业灌溉的节约用水,使得本工程运行管理逐步走上良性运行的轨道。87n12设计概算12.1工程概况12.1.1工程规模本工程为荷木水库西干渠末级渠系工程,合计总灌溉耕地面积1.95万亩,属于中型灌区渠系改造配套。共涉及久隆镇高明、白鹤、新圩、青草、大岭、黎屋、新明7个行政村耕地灌溉。12.1.2主要建设内容改造支渠21.03km,斗渠8.90km,农渠11.4km,灌溉涵洞103座、跌水21处.工程主要工程量:土方开挖4.09万m3、土石方填筑1.81万m3、混凝土0.24万m3、浆砌石1.77万m3、浆砌砖0.40万m3、碎石垫层0.15万m3。静态总投资1239.23万元,建筑工程990.89万元,临时工程45.27万元,独立费用137.89万元,水土保持5.0万元,环境保护投资2.0万元。12.2编制依据和原则12.2.1依据和原则(1)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发改委和财政厅“桂水基[2007]38号”文颁布的《广西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规定》、《广西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算定额》和《广西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以及《广西水利水电工程机械台时费定额》;(2)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文《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3)广西水利厅《关于执行<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桂水基[2007]18号)12.1.2基础单价n(1)人工预算单价根据《广西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规定》计算,预算单价为:人工3.46元/工时;(2)施工用水、风根据《广西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规定》参考价格,水0.6元/m3、风0.15元/m3;(3)主要材料预算价格采用实地调查价格:水泥450.0元/t、砂100元/m3、碎石90元/m3、块石80元/m3,39cm×19cm×19cm水泥砖2800元/千块。其余价格查钦州市2011年12月份信息价。12.2.3有关费率和指标(1)其它直接费计算基础为直接费,建筑工程费率为2.5%,安装工程费率为3.4%。(2)现场经费现场经费费率见下表:序号工程类别计算基础现场经费(%)1土方工程直接费42石方工程直接费63土石填筑工程直接费64混凝土浇筑工程直接费65钢筋制作安装工程直接费36模板工程直接费67其它工程直接费5(3)间接费管理费费率见下表:序号工程类别计算基础管理费(%)1土方工程直接工程费32石方工程直接工程费53土石填筑工程直接工程费54混凝土浇筑工程直接工程费35钢筋制作安装工程直接工程费3n6模板工程直接工程费57其它工程直接工程费4(4)社会保障及企业计提费费率为38%,以人工费为计算基础;(5)企业利润=(直接工程费+间接费)×7%;(6)税金=(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3.370%。12.2.4各部分工程概算编制1、建筑工程及施工临时工程(1)建筑工程按主体建筑工程、交通工程、其他建筑工程编制。主体建筑工程及交通工程,按设计工程量乘以工程单价进行编制;其他建筑工程按概算指标计算。(2)临时工程中的导流工程投资,按设计工程量乘以建筑工程单价进行编制;房屋建筑工程、其他临时工程按有关概算指标计算。2、独立费用(1)建设管理费①项目建设管理费建设单位管理费:按一至四部分投资的百分比计算;工程管理经常费按一至四部分建安工作量的1.5%计算。②工程建设监理费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发改价格[2007]670号”文的规定计算;③项目技术经济评审费项目技术经济评审费按工程一至四部分投资和征地移民补偿费总金额的0.3%计算;(2)科研勘察设计费勘测设计费参照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文关于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计算;前期工作费按“发改价格[2006]1352号”文计算。(3)其他n工程保险费按一至四部分投资合计的0.5%计算;招标业务费按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计价格[2002]1980号”文关于印发《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计算;工程验收抽检费按一至四部分建安工作量的0.5%计算;建筑工程意外伤害保险费按一至四部分建安工作量的0.3%计算。3、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按一至五部分工程投资之和的5%计算。12.3工程概算附表:概算附表1:表12-3-1工程项目概算总表表12-3-2建筑工程概算表表12-3-3临时工程概算表表12-3-4独立费用概算表表12-3-5建筑工程单价汇总表表12-3-6主要材料预算价格汇总表表12-3-7施工机械台时费汇总表表12-3-8主要工程量汇总表表12-3-9主要材料用量汇总表表12-3-10工时数量汇总表概算附表2:(1)混凝土、砂浆单价计算表(2)建筑工程单价计算表(3)勘测设计费计算表(4)监理费计算表n12.4建设资金管理措施钦南区财政部门要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及时拔付资金,完善资金使用管理制度,按照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保证资金安全运行,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钦南区财政部门和水利部门要统一认识,树立“抓资金管理就是抓资金投入、抓资金管理就是抓使用效益、抓资金管理就是抓资金安全”的资金监管理念,结合工程项目实际,建立工作责任体系,强调责任追究,确保本项目建设责任管理有效率、有效果。(1)是在资金安排上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2)是严格按批复后的项目实施方案施工和报账,不得随意变更项目地点和项目内容。(3)是设立项目资金专户,由钦南区财政部门管理,同时严格执行财政报账制和国库集中支付制,按工程进度及时拨付资金。(4)是严格执行结算制度。切实加强现金管理,严禁以现金支付工程款和设备材料款,杜绝白条抵库等现象,确保资金的安全。(5)是实行项目公示制。将年度实施项目建设情况、资金的使用向受益区群众张榜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使工程建设资金落到实处,保证按时、按质完成建设任务和实现工程预期目标。n13项目效益及经济评价分析13.1效益分析13.1.1社会效益本项目实施后,将有效地解决渠道渗漏严重和亩均灌溉用水量大而引起的灌溉面积逐年减少的问题,从而确保了灌区工程的运行安全,增大了灌溉水利用系数,减少了亩均灌溉用水量,新增粮食生产能力0.3万吨,项目区受益人口2.38万人,受益农民年人均增收296.81元,达到了增加灌溉面积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目的。同时,有了充足的水源,灌区的灌溉条件有了可靠的保证,可以促进灌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保证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的情况下,积极发展高品质、高附加值作物的种植,增加灌区农民的收入,改善和提高灌区农民的生活水平,繁荣灌区经济,这对调动灌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灌区充分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土地资源和发挥资源效益,推动灌区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将起积极的作用。因此,本工程建设社会效益显著。13.3.2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后,可改善灌区灌溉面积0.2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4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35万亩,亩产粮食增加100kg,按市场粮食价格1.90元/kg计算,项目区有效灌溉面积1.95万亩,年经济效益增加370.50万元。13.3.3生态效益n本工程项目实施后,渠道断面规整,渠内水流顺畅,渠内的杂物、垃圾淤积和死水面积将显著减少,对渠道环境起到美化作用,对提高灌区水源的水质、保障灌区人民的身体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减少渠道水量的渗漏损失,可防止耕地沼泽化,对改善灌区的生态环境、保持土壤和水环境平衡具有明显的作用。项目的实施可减少水资源浪费,增加灌溉面积,灌溉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这对灌区农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整产生积极的影响,原来的旱地、荒地将开发成水田、蔗园,有利于灌区环境的绿化和水土保持,从而促进灌区的生态繁衍进入良性循环。同时,灌溉条件的改善使灌区的土壤水分含量充足,原来荒坡荒地的植被得到改善,湿地面积增加,改善了灌区内的小气候,利于各种动植物的生长,灌区的生态环境将不断得到改善,这表明项目实施后的生态效益明显。13.2国民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可用经济效益费用比、经济净现值、经济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年限等指标评价。工程总投资K=1239.23万元,n=30年,社会公益性事业的项目社会折现率可取社会折现率12%或8%,本工程社会折现率取8%。(1)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经济效益费用比以项目效益现值和与费用现值和之比表示。其表达式为:EBCR=/EBCR——经济效益费用比Bt——第t年效益,万元;Ct——第t年费用,万元;is——社会折现率,取12%或8%,本工程取8%。经计算EBCR=1.13>1.0,所以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合理的。(2)经济净现值(ENPV)经济净现值用社会折现率(is=8%)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效益折算到计算期初的现值之和,其表达式为:经计算ENPV=140.2万元>0,所以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合理的。(3)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经济内部收益率是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效益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其表达式为:=0B——年效益,万元;nC——年费用,万元;n——计算期,30年;t——计算期各年的序号,基准点的序号为0;(B-C)t——第t年的净效益,万元。经计算EIRR=9.7%>8%,所以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合理的。从经济评价结果分析,该项目经济内部回收率为9.7%,大于社会折现率8%;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13,大于规定的1.0,年经济效益增加370.50万元>0。从工程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分析,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明显。13.3结论及建议项目区目前灌溉面积达不到设计灌溉面积的主要原因是项目区渠系工程多年运行,部分区域甚至末级渠系不通水,农业生产灌溉无保证,供水能力降低,严重制约着项目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次改造项目完成后,将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粮食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工程的灌溉效益,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项目的实施在技术和经济上是合理可行的,建议本项目尽快实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