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00 KB
  • 2022-04-24 发布

浅谈小型农田水利现状及建设的必要性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浅谈小型农田水利现状及建设的必要性【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粮食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小型水利T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权责不明、投入不足、发展滞后、管理不善、效益衰减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严重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以保证其能发挥正常的效益。加强对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农补项目的建设管理,提高镇、村级水利工程建设的标准质量,确保项目工程的实施到位率,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行业管理已显得口趋紧迫。农田水利是指在农村开展的水利建设、管理及英它有关水问题方面的工作,包括农村水工程、水资源和水环境。本文主要分析农村水利现状,进一步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水利工作的方向,奋力推进农村水利新跨越,为服务“三农”和保障民生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关键词】:农田水利、现状、问题、发展、必要性屮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一、小型农田水利现状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地势西高东低,季风气候明显。降水季节集中年际变化很大地区分布不均。东南沿海地区年降雨量约1800mm,西北内陆不及200mm.s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年平均总量为28100亿m3,居世界n第六位。中国雨热同步的气候条件、江河的丰沛水资源及江河中下游的广大冲击平原,都给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爱你。但水资源的开发也伴随这与水灾害的斗争。人口的增长冇增加了对水土资源开发的压力,人均占有水资源量近卫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特别是水资源与徒弟资源的分布不相协调,南方水多而耕地少,北方水少而耕地多。如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江河径流量占全国的83%,但耕地只占33%,长江以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67%,但江河径流量仅占17%。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的年内和年际分配不均,必须建设必要的水利设施予调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和保障条件。二、小型农叩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小型农出水利工程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许多经验,灌排系统框架已基本形成,其他水利设施也初具规模,水利化程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对抗御自然灾害发挥了一定作用,改变了过去那种单一靠天吃饭的局面。但是,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加之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等因素,还存在一些问题:2.1投入不足,影响了小型农出水利建设的正常开展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及“两工”的取消以后,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方式、投入机制发生了新的变化,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农田水利建设陷入困境。国家近儿年加大了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投入,地方各级政府也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农B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但由于面广量大,农出水利建设任务繁重,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缺口较n大,影响了农田水利建设的正常开展。2.2工程老化失修,影响了效益的正常发挥现有的小型农出水利工程,大部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修建的,受当时的经济技术状况制约,工程标准低,配套差。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工程超期服役、带病运行,老化失修,效率低下、效益衰减。2.3管理体制机制不活,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尚未完全建亠.FI前,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方式粗放,经营管理理念落后,责、权、利不明确,重建轻管的现象较突出,造成工程老化、失修,效益降低。水价不到位,征收难的现象也存在,工程良性运行的机制未完全建立。管理缺失,工程不能发挥效益。致使灌溉水利用率低下,水资源浪费严重。其根本原因还是管理问题,小农水工程产权不清,体制不明,无人管理,形成“国家管不到、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了”的恶劣局面。 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     3・1 进行科学管理 要把小型农田水利T•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农出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实冇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其次,要搞好中小型水利工程的配套工作,以充分发挥其最大效能。因为农村水利既有农川灌溉、水产养殖n和生活供水等兴利功能,也有防洪、除涝、降渍、防治地方病等除害减灾功能。所以以水利为主的工程兼有经营性和公益性,而防洪除涝等工程完n全是公益性,不具备经营条件。根据各种不同农村水利的特点,需要对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尊重农民意愿,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使水利工程在完善的工程管理条件之下,取得较好的工程效益。以水利为主的工程,既耍适应市场经济耍求,有偿服务,核算成木,降低费用,促使工程良性运行,又要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宗旨。     3・2加强资金投入 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需大量的工程投资,应由中央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财政投入责任,以此來增加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对现冇工程进行维修改造,同时增加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适应当今水利发展要求.在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积极组织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中来,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为了杜绝挤占挪用农业专项资金的现象发生,项目实施单位要及时向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项目情况,与财政部门积极协调衔接,争取地方配套资金。     3・3开发人力资源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对农村现冇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尽早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并能统揽全局,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同时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并向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他们也能独当一面。n四、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人增地减水少的严峻形势下,必须加强农FT1水利建设,提高现有耕地的产出率,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强县富民的根本途径。小型农出水利建设,将激励全国人民奋发图强,掀起农出水利建设的新高潮,其新的建设和管理机制将以良好的示范作用,带动全县水利建设和管理上到一个新水平,对我县的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结语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巩固和发展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是我国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三农问题”是重中Z重,而农业基础薄弱和水资源总量不足又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加大农出水利建设,深入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战略研究,统筹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冇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钱正英等.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及各专题报告.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1n2付源瀚等•浅析农村水利工作的形式、方向及措施•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63郭根林等•对农村水利工作的一点思考•水利工程,20064张岳・21世纪初期屮国农村水利发展纲要•水利水电论文,2008作者介绍:李正威,1984年出生,助理工程师,临沂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工作。李昆,1988年出生,助理工程师,临沂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工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