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00 KB
  • 2022-04-24 发布

当前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当前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出水利建设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农田水利建设关系到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然而,当前我国在农田水利建设屮依旧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亟需不断地进行完善。本文就此阐述当前农出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关键词:农出水利;建设;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农川水利的特点分析研究1.1地位和作用重要,需要高度重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精辟地表述出农田水利在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由于有了完善的灌排设施,良种、化肥、耕作栽培等先进农业技术才有用武之地。但是,作为基础设施的农田水利,投入多,见效慢,管理难,本身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多表现为间接的社会效益,在一些地方易受忽视。对农田水利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需要不断提高认识,加强领导。1.2具有垄断性,需要政府加强宏观管理按受益农户多少区分,小型农田水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农户自用n的微型工程,如水窖、水池、浅井等;另一类是几丁户、成百上千个农户共用、规模相对较大、具有农村公共工程性质的泵站、水库、引水渠等。企业那样搞市场竞争、破产倒闭。灌溉所用水资源,属国家或集体所有,是公共资源。所有生活在当地的农户都有公平用水的权利。用水权是农民生存权的组成部分,为农民生存条件服务的公用水源和公用设施不适合由私人垄断。2、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研究2.1农田水利建设关系社会的稳定众所周知,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对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国家安。一直以来,"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改革与建设的根木问题。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得更快、更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开拓农村市场,才能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只有加强农业基础,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稳定,才能保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2.2农田水利建设关系国家粮食生产安全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着耕地少、农业效益低、人口压力大和水资源严重n短缺的挑战。具体表现为:一是当前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决定了农业用水不可能大幅增加,要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只能依靠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二是现代农业对灌溉保证率、灌水方法与技术的要求更高,对灌溉的依赖性更强,而原有的技术和条件显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因此,要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必须加强农出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包含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加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具体要求。可以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基础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成本的降低、效益的提高,以及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都离不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3、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1对农出水利建设不够重视农田水利建设是保障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可以改善防灾、减灾的能力,现代农业的发展是利于子孙后代发展。但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及农民群众对农田水利不够重视,从灾情的分布来看,山区是多发区,反映了我国农田水利建设过于薄弱。从宏观角度来说,一方面是水利建设布局无法满足需求;其次是农出水利设施属于公共品,需集体投入,但实际情况是取消原有的"两工”体系,但是相应替代机制不健全,导致农田水利建设公共投入不足,甚至有些农村原有的沟、塘、渠、垠等因无人管护而荒废。3.2农田水利建设主体缺位n农村原有的水利设施都存在老化失修、设备破损、效益锐减等问题,据相关资料记载,大型灌区骨干建筑工程的损坏率近40%,中小型灌区干支渠完好率只有50%,配套率不足70%。在一些新型的农田水力中,工程设计标准低,技术差,服务功能落后等问题,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主体缺位。从其原因来看,可能是由于政府的不够重视,也可能是由于“两工”体系一度维系着农田水利设施修建与维护,取消后,农民投入产生外部性,若没有合理的报酬,农民不愿投入农田水利设施建3・3水利建设的投入不足近年来,我国用于水利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农m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及农民的共同努力,地方政府不愿多花资金在短期看不到收益的农田水利建设中,金融机构或者民间组织更加不重视农田水利建设,风险大,回报时间长,缺乏投资激励,总的来看,经过权衡,三大投资主体最有可能放弃农出水利设施。4、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有效措施4.1加强农m水利设施监管力度,加大投资力度国家要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农田水利兴修方案,既要有短期规划,也要有长远规划。对于缺乏水利设施的地区,一定要给与政策上的扶持和帮助,兴建新的水利设施;对于那些水利设施相对落后地区,要进行合理规划,及时更换陈旧的水利设施,以避免由于水利设施老化而影响正常水利灌溉。另外,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n关于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问题可以从三方面入手:第一:政府设置专项资金扶持建设;第二: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由集体出面向金融机构中请贷款,也可以号召农民集资;在进行集资的时候,要尽量说服、采取积极说教的办法,使得农民明白集资兴建农田水利的好处,要特别注意号召农民集资时所采用的语言,要懂得农民集资是自愿集资,不能够采用强硬手段,更不能实行强制政策。第三: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地方政府耍以本地的农业资源为重点,大力开展特色农业,并且吸引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灌输先投资、后收益的经营理念,说服企业投资农出水利建设,n本地农业双赢的局面。2.2要科学做好建设规划,减少资金浪费农川水利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要做好科学的建设规划,政府相关部门部门在进行农田水利规划设计的时候,耍做到因地制宜,顺势引导,一定要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要根据实际需求做好短期设计和长远规划,要实现优化开发。在规划农出水利设施的时候,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站在长远的角度以及宏观的角度思考问题,特别是那些很难开展的建设项目,以及会影响到短期农业发展的建设项耳,要深入基层、多听取群众意见,做好实地考察研究,在建设项目获得科学论证以后制定项目实施规划。这样既可以有效缓解不必要的矛盾,也可以有效控制不合理规划,减少资金浪费。4.3培养专业管理人才,实现农田水利的科学管理农川水利设施的管理对于农川水利的建设和发展也极其重要,从前,许多地方忽视水利设施管理,导致一些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在这方面,我们要加大管理力度,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实现农田水利的科学管理。首先,相关水利设施管理部门要加强管理系统建设,培养专业的水利设施管理人才,并且鼓励这些人才深入基层,促进水利设施的有效管理。同时,帮助农民组建有针对性的水利设施管理团队,并向他们传授管理经验,将管理经验落实到每一个农民的心里,提高农民自主管理的管理水平。只有把科学的管理理念有效落实,才能实现科学的农田水利管理。结束语总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耍组成部分,在我国的n农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国家水利工程的发展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模比较小,通常是由小的水利管理部门承担,水利监督管理部门的资质较低,物资以及人才资源条件有限,但是,我们要致力于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平,尽最大可能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参考文献[1]乔娜•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困境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23)・[2]陈应梅•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2(22).[3]戴旭宏•支持小型农出水利建设的若干政策建议[J].《农村经济》,2011(1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