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1.31 KB
  • 2022-04-24 发布

适应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创新农田水利发展机制-论文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青年视点摘要:我国正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时期,农村劳动力、资金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不断加速,农业生产三要素(资本、劳动力、土地)的组合方式不断变化,推动农业大户经营、农业企业化经营、农业合作经营等多种农业经营方式不断涌现并增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文章着重分析我国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特点及其对农田水利建设管护机制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多种农业经营方式并存背景下的农田水利发展新机制提供参考。关键词:农业经营方式转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田水利发展新机制中图分类号:$2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1408(2014)O2一O015.04目前我国已经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生“农户+协会”、“专业服务组织+农户或农业和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新阶段。生产要素在城乡大户”、“农户+农业企业”等新的组织形式和制之间加速流动、跨区配置,农业生产三要素(资度安排,形成以农业经营7s式转变为特点的新本、劳动力、土地)的组合方式不断变化,形成型现代农业。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对我国农了农业大户经营、农业合作经营和农业企业化经田水利发展带来重要机遇,提出新的要求,需营等多种农业经营7s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要深入分析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对农田水利发展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影响,探索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田水利发提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展新机制。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1农业经营方式是影响农田水利发展的重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要因素方式创新。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农业经营7s式将加快转农业经营7s式主要是指农业生产要素(土地、变,在传统个体分散经营为主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农业大户、农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等多种新收稿日期:2013-12—20型农业经营主体。同时,各类经营主体还将通过基金项目: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青年专项课题入股、合作、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相互联合,产作者简介:王建宇,男,工程师。嘲n水利发展研究2014·2资本、劳动力等)之间的组合方式,其通过农业大累工和义务工。“两”制度尽管没有改变我国户经营、农业合作经营、农业企业经营等不同形式的个体细碎化经营方式,但却在个体细碎经营得以体现。农业经营方式是农田水利发展的经济社基础上。形成了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管护的会背景和基础。“集体行动”,推动农田水利发展出现恢复性增1.1集体经营推动农田水利快速发展长。这一阶段,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尽管个别年改革开放前(1949—1977年),我国农业主要份出现下降,但整体保持正增长,年均增长采用集体经营的方式,我国农田水利经历了快速57.2万hm。发展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全国参加临时的和1.4农业大户经营方式下,农业大户积极推动农常年的互助组与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约有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4790余万户,占农村总户数的43%,其中农业2003年以来,受农村劳动力流动速度明显生产合作社有1.4万多个,参加的农户有27.3万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日益增多、民间资本参多户,形成了以集体生产为主的组织形式。在集体与农业规模不断扩大等因素影响,一些农户开经营模式下,我国农田水利取得快速发展,1949—始积极通过代耕、转包、租、互换、转让等1977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年均增加115.2万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使土地经营权向部hm,农业集体经营方式对推动农田水利快速发展分农户逐步集中,形成农业大户。据农业部调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查,2011年,全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总面积1.2个体细碎化经营不利于农田水利快速发展达2.07亿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6.2%,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期(1978—1988年),8O0多个县(市),12000多个乡镇建立了土地我国农村经历重大制度变革,原有的农业合作组织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在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业集体经营快速瓦解,形成了农户个体细碎化加快流转的推动下,农业大户经营方式取得快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农业个体经营和农田水速发展。利集体使用之间产生突出矛盾,大多数农户个体更农业大户与一般农户相比具有相对较大的农侧重于追求个人收益最大化,而不愿参与农田水利业经营规模和较强的营利能力,参与农田水利建建设管护,搭便车倾向明显,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管设管护的积极性明显较高,在建设与管理末级渠护的意愿明显不足,农田水利建设管护处于停滞甚系方面优于一般的个体农户。如重庆市潼南县太至滑坡状态。安镇鱼溅村,全区总耕地面积61O0亩,农作物从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来看,1978—1988年11播种面积6927亩。有种菜大户7户、种粮大户7年期间,有6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出现负增长,户、养猪大户2户,农业大户经营占当地农业经营且这一阶段尽管个别年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有所的80%。农业大户在发展节水灌溉方面具有较高增加,但增幅明显较小,增幅最高为1980年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管护,自主投资建59.6万hm,远低于改革开放前(1949—1977设喷滴灌设施,参与渠道防渗建设和管护,实现防年)的平均水平115.2万hm,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渗渠道灌溉3500多亩,喷滴灌1000多亩,成为总量有所下降,减少20.6万hm。个体细碎化经推动农田水利发展的重要力量。营方式对我国农田水利发展产生著的负面影1.5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和产业化经营方式有效响。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1.3“两工”制度下,农户个体细碎化经营下的农业合作经营把小而散的农户集中起来形成了“集体行动”推动农田水利出现恢复性增长合作机制下的集合体,农业企业经营形成了以企业为了缓解农田水利滑坡问题,1988年,国务治理模式为核心的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化经营则形院印发《国务院批转水利部关于依靠群众合作兴成了农业、工业、商业一体化的经营联合体,三者修农村水利意见的通知》(国发[1988]76号),对均具有经营规模较大、经营收益率较高、资金实力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管护提出强制性要求,要较强的特点。为了发挥规模效益、获取农业经营收求农村劳动力在农闲时节承担一定数量的劳动积益,这三类经营主体具有较强的参与农田水利建设n青年视点的意愿和能力,积极推进高效节水农业、精细化农式的发展将明显提速。但由于我国家庭联产承包业、精准农业等现代化农业。如云南烟草集团,长责任制产期不变,土地流转规模相对有限,以及期以来,以现代烟草农业带动农田水利建设,由烟自然地理条件约束土地集中经营,短期内农户个草集团资建设农田水利设施,提高作物品质,保体细碎化经营仍是我国农业经营的主要主体,是证稳产、高产,获得经营收益。2010年,云南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力量。综合来看,我国草系统对红河州泸西县投资4亿多元打造现代烟草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未来趋势主要表现为:农业农业建设核心示范区,兴建续建水利、田间路工程个体细碎化经营仍在一段时期内仍是我国农业经900多件,受益面积13万亩,对推动现代农业发营的主体力量,农业大户经营会不断涌现,农业展发挥重要作用。2011年,中国烟草在云南投资经营逐步向适度规模化经营转变。同时,农业合建设祥云大型水源工程,力求建设“水源充足、田作经营、企业经营和产业化经营将提速发展,在成方、渠相通、沟相连、路配套、旱能浇、涝能局部地区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农业经营的专业排、旱涝保收”的现代农业。化、规模化发展。农业合作经营、农业企业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3转型期农田水利发展机制面临的新问题、营三种方式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的农田水利1二程新要求不仅在促进自身灌排能力提升,提高农业经营收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更在一些特殊灾害情况下,对我国的农业发展在经历了集体农业、个体分散部分区域性抗旱减灾活动发挥积极作用,是我国农农业等阶段之后,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田水利建设管护的重要力量。如云南烟草集团自发变的重要时期,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经营形式建设的农田水利工程,在云南大旱期间对缓解当地不断涌现。我国目前的农田水利建设管护机制主要农业供水问题发挥重要作用。在集体农业和个体分散农业时期形成,并沿袭至综上所述,不同农业经营方式下,农田水利发今。在新型农业经营方式下,现有农田水利建设管展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农业经营方式成为影响农田护机制面临诸多新问题、新要求。水利发展的重要因素。未来,伴随我国城镇化、工3.1原有农田水利发展模式不利于农田水利可持业化快速推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业经营方式续发展将加快转变,对我国农田水利发展既提出严峻挑战我国农业生产高度依赖灌溉,粮食生产对农又提供重要机遇。田水利的依存度高。建国以来,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由新2我国正处于农业经营方式转型期中国成立初期的2.4亿亩增加到2011年的9.25《中共巾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1.4%,其中建成万亩决定》提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以上灌区5824处,有效灌溉面积居世界首位。然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而,我国农田水利发展过程中,过度强调通过扩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大灌溉面积和灌溉规模来满足农业发展用水需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人求,灌溉用水总体效率仍然偏低,导致水资源利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用具有不可持续性。目前,我国农业灌溉水利用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系数仅为0.5,远低于0.7~0.8的国际先进水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平。2011年,农业用水量达到3744亿m,仍占未来一个时期,伴随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总用水量的60%以上,西北等部分地区仍依赖地进,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快流转,农业生下水发展农业,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来带严峻挑产三要素的组合形式将日趋多样,并加速变化。战。农业用水效率偏低不利于灌溉面积的进一步尤其国家出台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鼓励扩大,严重影响农田水利可持续发展。按照水资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农田水利等相关政策措施,农源综合规划,根据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业合作经营、农业企业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方2030年我国农业灌溉总面积将达到10.9亿亩,n水利发展研究2014·2其中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规模为9.3亿亩,届时,展方式需要结合新形势、新变化,积极涮整,加我国农业灌溉面积将接近峰值,进一步扩大灌溉快转变,与现代化农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一方面积将对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产生较大压力甚面要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提高农业灌溉水利至明显威胁,在现有农田水利发展模式下,农业用系数,节约用水,为扩大农业灌溉面积提供空灌排效率不高,现有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无法支间。另一方面,要针对不同农业经营主体采取差撑灌溉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影响农田水利可持续异化政策,对个体细碎化经营方式,加大政府投发展,亟需转变方式,促进节水,为农田水利发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对农业大户经营方式,展提供更大空间。加大补助和扶持,民办公助,鼓励和引导农业大3.2农业供水服务与新型农业生产力需求不相匹配户自建自用农田水利工程。对农民合作经营、农我国现有农田水利建设管护机制主要在个体业企业'f-E经营、农业产业'f-E,经营,加强引导服细碎化经营模式下形成,主要为广大农户个体服务,减少和消除准入壁垒,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农务,服务对象分布散、规模小,供水服务具有平田水利建设。均化、分散化、广覆盖等特点,服务的专业化程4.2深化农田水利工程产权改革,创新和完善农度相对较低。伴随我国农业经营方式加快转变,田水利服务体系农业大户、农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等多种主体农业大户、农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日益增多,对高效节水灌溉、精准农业灌溉等需业经营主体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管护的意愿和能力明求不断提高,对农业供水服务提出更专业、更高显高于普通的个体农户,是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管护的要求。原有的广覆盖、分散化的农业灌排服务的重要主体。建议深化农田水利工程产权改革,通目标和管理模式与现有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专业化过明确和保护农田水利工程产权,鼓励和引导各类服务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无法满足农业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动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对各类代化发展的需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资兴建的农田水利工程,明确3.3农田水利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其所享有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部分政府投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农民用水自治组织、准资兴建的农田水利工程也可以采用长期承包的方式公益性专业化服务队伍是我国农田水利管护的三租给农业大户、农业合作组织或农业企业使用,明驾马车,是农田水利服务体系的主力军。然而,确其在一定时期内的使用权和管护责任,引导其参j驾马车之间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大中型灌区与农田水利管理维护,创新完善现有农田水利服务骨干工程维修养护主要以水管单位为主,小型农体系。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主要以农民、村组集体、农4.3完善农田水利管护机制,充分发挥民间主体民用水户协会等基层服务组织为主。相比而言,和市场机制作用专业服务队伍发展相对缓慢,农田水利维修养护推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农民用水自治组织、服务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对准公益性专业化服务队伍三驾马车平衡发展,尤其水利服务的需求。加快推动专业服务组织发展,补足专业化服务短板,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和不同农业经营主体需4对策建议求。建议结合不同农田水利工程特点,综合考虑不基于上述研究,对农业经营方式转变背景下的同农业经营主体的农田水利需求,有针对性的发展农田水利发展机制创新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与之对应的水利服务体系,实现供需对接。针对新4.1积极顺应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形势。转变农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出的专业化、差异化水利服务需水利发展方式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功高效节水、精准农业、机械化生产、组织化能,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和民间主体参与农田水利运作等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典型特征,适度管护,提供农田水利维修养护服务,实行社会化管规模化经营、合作经营、产业化经营等成为我国理。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必然趋势,我国农田水利发(责任编辑张闻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