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49 KB
- 2022-04-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搞好农田水利建设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摘要]嘉兴市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盛产大米和小麦,该市南湖区粮食生产已连续10多年获得丰收。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变化,极端天气已形成常态化,影响到粮食的安全。介绍如何搞好该区的农田水利建设,以及建设资金的投入、管理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建立,为确全提供有力的保障。[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粮食安全一、基本概况嘉兴市南湖区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属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地理坐标,北纬30o96′~30o50′,东经120o58′~120o39′之间。东西长约32km,南北宽为26km,总面积425.8km2。地势平坦,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平原地貌特征。南湖区自古以来就是嘉兴市的农业主要产粮区,素有鱼之乡,江南粮仓之美称。南湖区区域面积425.8km2,仅占全市总面积的10.8%,2011年拥有耕地面积2.2287万hm2(33.43万亩,1亩=1/15hm2下同),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0.48%,水田面积1.9167万hm2,占全市水田面积的10.80%。粮食产量14.72万t/a,占全市总产量的10.84%,名列全市前茅。二、农田水利建设成果嘉兴市河湖密布,河网交叉,河道全长13800第9页共9页nkm。全市临水而居,靠水面富,所以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水利建设,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改革开放以后,南湖区水利建设是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商品粮基地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分析嘉兴水利之现状,研究治水之方略,制订治水之思路,拟订治水之政策。水利建设实行以防洪排涝为主,结合灌溉、航行两不务,做到能防,能排,能蓄,能灌,能降,保证农田旱涝保收。“十一五”期间结合农业综合开发,标准农田建设,小型农田水利机埠改造等项目建设,改造中低产田0.700万hm2,标准农田建设93hm2,改善灌溉面积467hm2,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33hm2,新建改建农田水利机埠318座,新增防渗渠道430km,新增加固河堤190km,全区农业防洪、防涝、抗旱综合能力显著提高,获得10多年粮食持续丰收。三、存在问题随着水利建设投资的不断加大,全区农田水利面貌发生了较大改观,但由于基础差,欠账多与该区经济快速发展相比,水利基础设施还十分薄弱,农田水利的支撑作用和保障能力仍显不足,存在不少问题,尤其在农村农田水利建设方面,主要表现为:1.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损坏严重第9页共9页n南湖区大部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兴建于20世纪50~70年代,许多工程设计标准低,配套不全,部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达不到实际使用要求,导致有效灌溉面积下降,农作物产量低,影响和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加之农田水利长期以来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一些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设备破损、工程效益难以发挥,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该区农业灌溉用泵站大多建于20世纪60~70年代,并于80~90年代进行了集中更新改造,泵房破损、年久失修,设备老化,效益低,耗能高;渠道老化失修、损坏、漏水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较低。2.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一方面,农村水利建设面广量大,所需资金数量庞大,而目前的资金投入与实现需求之间差距大,投资多依靠上级补助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来源单一;另一方面涉农部门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由于投入渠道分散,运行环节繁多,没有按照总体规划进行集中使用,都是通过各自的项目分散投入,补丁式地对现有水利设施维护和修缮,未能发挥资金整体效益,造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不能形成合力,难以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力和效益。3.城市化进程对农田水利造成负面影响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水域被随意占用的问题突出,水面率的减小使得原有水体的调蓄功能明显弱化,建设过程中没有或很少考虑农业发展规划,原有的河浜被人为的割离,填埋,造成枯水期引水困难,台风暴雨时排水不畅。同时,随着农村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下垫面条件发生变化,硬化地面面积所占比重提高,产流机理发生了转变,径流洗漱尤其是短历时暴雨径流洗漱显著增大,相同频率降雨产生的涝水增加,加大了圩区的排涝压力。4.水环境污染,影响粮食质量第9页共9页n南湖区水污染严重,用污染的水灌溉农田,水中的重金属通过水、土壤,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逐步渗入食品中,食用了含有过量重金属元素污染的动植物后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水中含有的有机物污染对动植物安全影响更大,一些有机污染物的分子比较稳定,通过水的作用很容易在动植物内部蓄积,损害人体健康。嘉兴市44个农业用水水功能区中,按监测断面评价,2011年仅有1个水功能区水质达标,3个功能区水质与达标水质相差1个类别,12个功能区相差2个类别,其余均相差3个类别,主要超标项为,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5d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可见,南湖区的粮食质量安全不容乐观。四、解决途径2012年3月22~28日是“中国水周”,水利部根据国情、水情,提出了“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宣传主题,皆在增强社会对水与粮食关系认知,没有水就没有粮食。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源,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之策。1.合理规划,建立农田粮食高产保护区第9页共9页n在中国建设四个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建设异军突起,现在城市越来越大,农村离城市越来越远,农民离土离乡,进城当上了居民。城市扩张建设造成大量农田被侵被毁,耕地逐年在减少,中国是人口大国,民以食为天,没有土地哪有粮食,没有粮食老百姓就没有饭吃。国家根基就不稳。因此各级政府要坚定不移按照党和国家政策要求,严格把握住全国17亿亩耕地控制的红线,千万不能越过红线搞其他开发建设。要深入农村第一线,广泛调查研究,结合当地实际,合理规划建立一大批旱涝保收农田粮食保护区,农田保护区面积规模大小原则上控制在667hm2,要成方成块、渠系配套、能灌能排、防洪抗旱、旱涝保收、智能化控制管理的粮食高产园区。并要求像公安部门管理户口一样登记造册,严格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不得移作他用。2.完善资金投入与管理完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用足用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农田水利投入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有关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定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严格执行省委、省政府明确新增建设用土地有偿费中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和保护支出不低于20%的政策。在积极争取国家对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投入的同时,市、区、乡镇三级政府从预算内新增财政收入中增加安排部分资金,设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发动群众等的形式,发挥好政府扶持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采取多种方式拓宽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的投资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根据不同性质的农田水利设施,来寻求不同的投入主体,政府投资和民间资本相结合,使全社会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化基础设施建设。第9页共9页n加大建设资金综合整合力度。按照全区农田水利建设总体要求,统筹各部门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项目资金,按照“渠道不乱、各负其现、各记其功”的原则,将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小农水利、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进行的办法,集中财力每年建立几个典型质量高、效益好的水利基础设施试点。如农村泵站远程视频监控以提高农村水利建设的整体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资金的最大效益。3.推进灌区改造,加快泵站更新发展现代农业,深刻认识农业基础地位,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配套完善粮食功能区,健全和完善农田灌溉体系,适当调整、扩并灌区,建成一批适应机械化生产的节水型中型灌区。采用科学论证,建立提高机泵利用效益为核心,以安全、环保、省电、节水为目的,统一新建泵站模式。南湖区计划2012年新改建泵站74座,区水利局与区财政局联合发文,确定每座新改建泵站补助为造价的70%。结合区第1次水利普查资料,每一座泵站统一标识,铭牌,分别建档。为下一步普查成果开发利用奠定良好基础。全面开展农田灌溉节约用水新技术,力争全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至0.6以上。实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和维护纳入农村基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水利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各镇(街道)、村(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护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各乡镇、街道年度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积极探索创新“以水养水”等多种模式并存的管护机制,切实发挥工程效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我区现代农业发展。深化农业水价的综合改革,实行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的“两部制”水价制度,推行超定额加价制度,促进节约用水。明确水费由工程折旧费、电费、管理费等构成。并确定水费的用途,加强对水费使用的监督。第9页共9页n4.加快健全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是为水资源管理和防汛抗旱技术服务,为农民提供水利科研成果和使用技术服务的组织,承担着水利先进技术推广、示范,为农民提供水务公告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等职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全面提高基层水利管理服务能力为目标。健全服务机构,明确公益职能,人员编制,经费落实,实行乡镇管理为主,水利行政业务部门指导的管理体制,建立了(镇)水利管理服务站。针对目前乡(镇)水利人员少,年龄老化,技术知识薄弱,结构不合理,政府要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水利管理服务站工作,同时上级水利主管业务部门要有组织、有计划选一批水利员到大专学校水利专业免费学习,学成后回到原单位工作,或者驻村水利专管员,从事基层水利工作。县(市)要成立水利技术培训中心从农村中选拔农民到培训中心免费接受水利实用技术培训。乡(镇)水利管理服务站牵头,成立村级水利自治组织,培育村级农民水务员。5.加强水利技术创新,确保粮食稳产高产第9页共9页n要认真贯彻落实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一号文件精神,围绕农田水利现代化,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水利发展体制机制、河道生态健康、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护等方面,深入调查,认真疏理,从南湖区水利实际存在主要问题,按现代水利,科技水利要求,确定水利科技项目。积极与大专院校、水利科技研究推广等部门沟通协作,加强重点课题联合攻关。建立技术推广服务、人才培训合作机制。推广各类水利工程建筑物的新结构,新材料及施工新工艺。把引进推广技术与开发技术利用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升全区水利科技创新和技术开发利用能力。近几年要加快推广滴灌、喷灌、微灌、水稻薄露灌溉等节水技术,减少农田灌溉用水量。要用严格的管理制度禁止畜禽排泄物,人们日常生活污水和垃圾倾倒河内。减少农田水中的肥料、化肥、农药向河道内排放,保持河道清洁,改善河道水质,提高粮食质量,加快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进一步确保农田水利在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基础地位和支撑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综上所述,民以食为天,粮食以水为命。在当今工业化发展迅速,城市化建设加快,农民向城市集聚,造成耕地减少,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到粮食稳产高产。粮食是否安全已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粮食安全已是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责。本文从搞好水利农田建设出发点,从水利规划、建设、管理、技术诸多方面做好各项工作。夯实水利基础,为粮食高产稳产做出应有的贡献。参考文献[1]贾大林.论农业高效用水模式[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2]嘉兴市水利局水政水资源处.嘉兴市水资源公报[R].嘉兴:嘉兴市水利局.2010.作者简介:张海明(1968-),男,工程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第9页共9页n第9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