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56 KB
  • 2022-04-24 发布

关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现状调查研究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关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现状调查研究【摘要】十二五规划提出深化水利改革、加强水利管理,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加强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建设、加快民生水利发展。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对于我国农村生产发展意义重大,这是党中央强农富农的举措,也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表现。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得到较快发展,近年来全国兴建了2000多万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保障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条件不断优化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当时建设标准低、配套差,后续投入不足,工程运用管理措施不到位,以及恶劣气候日益增加,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出现了农业生产用水在丰水区供应过量、在缺水区供应严重不足的水供给不均衡现象,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规模不大且结构不合理,也加剧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甚至威胁到了国家粮食安全,这就需要政府高度重视。第5页共5页n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摆出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个案分析法、比较试验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对撰写的论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从总体上概括出目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服务功能严重退化、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田水利发展意识滞后,疏于管理、缺乏新的投入保障机制、农田水利建设制度缺失,管理落后等六个方面。【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发展现状应对举措一.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1、建设标准偏低,老化严重我国当前的大部分农田水利设施、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都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政治运动的特殊历史背景下依靠农民投工投劳、因陋就简兴建起来的,一方面施工质量有缺陷,或因配套工程未建成,不能达到设计标准;另一方面农田水利设施缺乏良好的管理维护,再加上后期长时间运行损耗,使得本来建设标准偏低的农田水利设施雪上加霜,老化失修问题严重。现在大部分水利设施都已到了工程设计年限,进入更新、改造时期,工程老化失修、设备报废严重,功能普遍衰减,急需更新改造的达70%以上。2、灌溉技术落后,设施年久失修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灌溉节水技术以其较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增产和经济效益,并能够充分地利用各种水资源备受关注,但在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并不广泛。据调查显示,截至“十二五”规划,我国节水技术的成果转化率只有20%左右。田间灌溉多采用传统的地面灌溉方式,喷微灌、低压管道输水等先进水灌溉技术的覆盖率不足10%,全国灌溉水的利用率平均仅为0.4左右,比先进国家低3%-4%。在灌溉技术落后的众多原因中,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先天不足”――设计标准偏低,工程配套不全,“后天失调”――维护管理跟不上,资金投入不足,导致设施年久失修是其主要因素。第5页共5页n二.农田水利发展意识滞后,疏于管理1、对农田水利建设重视不够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从倒退进入缓慢恢复时期,国家对农业的基本建设情况不断重视,投资数额增加,但也主要用在了大江大河的治理,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同样没有得到重视。综其原因,一方面,从水利建设布局上来看,国家更加重视“大江大河”的治理,每年的水利投入基本都给了大工程、大项目与城市、工业用水保障上,对于农业用水缺乏投入。现在农村很多的农田水利工程都是建国初期所建,经多年运行,许多工程都已年久失修,可以说这些年来,很多地方的农田水利都是在吃老本。2、保护意识淡漠,疏于管理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农村地区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一大二公”、“政社合一”、“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作为基层政权组织,成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主要保护管理主体,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建设与管理,使我国的农田水利设施,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有条不紊的运行。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民农业生产的激励问题,但是并没有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运行管理提供有效的制度安排,农田水利由于投入不足,导致的只建不管、重建轻管及水利设施带病运行的问题比较普遍。三.缺乏新的投入保障机制,管理落后1、重经济轻水利,投入不足第5页共5页n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一直是政府、集体投资,农民投劳的发展建设模式,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使得农田水利建设得到了较好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实施改革苑乓岳矗市场经济体制下,原有的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模式被打破,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问题暴露出来,愈发严重。特别是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资源投入力度明显不够,远远滞后于农村现实农业发展需求。2、基础农田水利设施资金投入来源缺失基础农田水利设施大都处于大水利的末端且基本由农民集体管理,即由受益农户直接推选委员会或专人进行管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投资减少和农村经济发展客观需求矛盾突出,有些基层乡镇政府没能认清当时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状况,盲目达标工程,超前建设问题严重,导致地方政府财政负担逐渐加大。农村基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不了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及公共资源供给与实际需要脱节,不愿将资金花费在投入多、短期效益差的农田水利建设上面,导致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格局扭曲,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农田水利间的的发展。四.世界各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经验与借鉴1、政府投资主体地位,吸纳各方投资力量第5页共5页n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公益性强,投资周期长、规模大,市场化改革无法完全代替公共投资,因此在农田水利工程投资中政府依然要发挥主体作用。在发达国家,水利投资与国民经济发展是处于同步增长的状态。因此,我国政府也应该使农田水利投入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水平相同步,即应该加大农田水利的投入水平。同时要使政府投资占据主体地位,并明确资金投入方向,更多的投入到公益性项目。2、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制度,发挥政府引导作用1995年我国在湖北省建立了第一个用水户协会组织,到今天,这种管理模式已经深入发展并推广使用。国外发达国家实践经验证明,在减轻财政负担、农民税费和改善水利工程管理方面,用水户参与管理的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这种灌溉管理制度适宜在我国大面积推广使用,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但是这需要国家提供技术、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还要出来相关的政策法规保障其实施。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有针对性、详细的、具体的实施细则,来保障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能取得良好效益,实现其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主要参考文献[1]张跟朋,方金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和对策[J].农村区域与发展.2013(5):26,35.[2]孙海龙,王环等.我国农田水利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村区域与发展.2013(6):22,28.[3]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0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4]徐家贵,徐雪红.国内外典型水利投融资模式及启示[J].水利经济.2006(1).第5页共5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