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3 MB
  • 2022-04-24 发布

章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16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目录1.综合说明11.1绪言11.2水文41.3工程地质51.4工程任务和规模61.5水工建筑物加固设计71.6施工组织设计81.7工程占地91.8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设计91.9工程管理91.10工程概算91.11效果评价101.12工程特性表102.水文132.1流域概况132.2水文气象资料142.3降水、径流182.4设计洪水182.5泥沙343.工程地质363.1绪言363.2区域地质概况及地震基本烈度373.3库区工程地质条件403.4枢纽区工程地质条件423.5除险加固处理及建议513.6天然建筑材料513.7结论及建议524.大坝安全评价和鉴定结论544.1工程质量评价、安全等级544.2大坝运行管理综合评价、安全等级54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4.3防洪标准复核、安全等级544.4结构安全评价、安全等级554.5渗流安全评价、安全等级554.6抗震安全复核、安全等级554.7金属结构评价、安全等级554.8综合评价、大坝安全类别565.工程规模和防洪安全复核575.1除险加固的必要性575.2工程规模575.3水库防洪标准585.4死水位585.5水库调洪演算585.6坝顶高程计算636.水工建筑物加固设计726.1除险加固设计原则及依据726.2工程总布置736.3大坝加固处理设计736.4大坝防渗处理设计746.5大坝防渗加固处理后渗流稳定计算766.6扩建溢洪道设计846.7输水涵洞加固设计886.8大坝加固设计工程量897.施工组织设计917.1施工条件917.2施工导流917.3料场选择与开采927.4主体工程施工927.5施工交通运输937.6施工辅助企业947.7施工总平面布置947.8施工进度958.水库淹没及工程占地978.1水库淹没范围97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8.2工程占地978.3占地补偿979.工程管理989.1管理机构989.2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989.3工程管理设施999.4施工期工程管理9910.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方案设计10210.1环境保护设计10210.2水土保持方案设计10310.3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10611.工程概算10711.1工程概况10711.2编制依据10711.3基础单价10711.4费率标准10811.5编制方法10911.9工程总投资11112.效果评价12312.1概述12312.2经济效益12312.3社会效益123建筑工程单价分析表附件:工程图册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1.综合说明1.1绪言1.1.1工程概况XX水库位于XX县城东南方向,距县城68km,距那诺乡政府驻地2.5km。大坝地理位置102°06′32.4″,北纬23°22′12.6″。所在河流属XX一级支流南昏河,控制径流面积7.8km2。XX水库总库容65.62万m3(本次复核值),兴利库容35.58万m3,防洪库容25.58万m3,死库容4.46万m3。正常运用洪水(设计洪水P=5%)标准为20年一遇;校核洪水为200年一遇(P=0.5%)。水库正常蓄水位1731.30m(本次复核值),设计洪水位1733.91m(本次复核值),校核洪水位1734.87m(本次复核值),死水位1722.30m。大坝于1956年3月开始动工兴建,于1958年8月完工。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XX水库工程规模为小(二)型,工程等级为Ⅴ等,其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按《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标准》,结合水库的具体特点,确定该水库的永久建筑物正常运用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非常运用洪水标准为200年一遇。现状枢纽建筑主要包括:大坝、输水涵洞、溢洪道。大坝:坝型为均质土坝,现状最大坝高26m,坝顶高程1735.0m,坝顶长160m,坝顶宽3.0m。上游坝坡坡比为1:2.3;下游坝坡坡比为1:2.1。输水涵洞:位于大坝右端,为坝下浆砌石矩形涵洞,断面为0.6m×0.8m,进口为卧管,全长98m,进口底板高程1713.25m,出口底板高程1712.27m,底部坡降i=1/100。溢洪道位于大坝右坝肩,开敞式溢洪道,堰顶高程为1731.30m,宽顶堰宽度2.0m,深2.1m,建于1968年,无闸控制,为浆砌石支砌,溢洪道总长172.3m(进口引渠段长41.35m,控制段长6.0m,泄槽段124.95m),陡槽段用砼浇筑,最大下泄流量21.43m3/s。XX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的综合水库,水库控制灌溉面积680亩,同时对下游那诺二库,下游元(XX)~红(红河)公路和下游3.5km处那诺乡书垤村、罗马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有效的防洪保护作用。目前水库病险严重,无法保障正常运行。为此,做好该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意义重大。12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1.1.2执行规范(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份)(2000版);(2)《防洪标准》(GB50201—94);(3)《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4)《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5)《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6)《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7)《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8)《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10)《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11)《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12)国家其它相关的法令法规;(13)XX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1.1.3安全评价结论根据《XX县XX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中对XX水库现状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的结果:水库工程质量评价等级为不合格;水库运行管理评价等级为差;防洪标准复核安全评价等级为C级;结构安全评价等级为C级;渗流安全评价等级为C级;金属结构安全评价等级为A级。根据水利部《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和《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XX水库大坝安全性评定为三类坝。1.1.4除险加固的必要性XX水库是XX县重点小(二)型水库之一,水库承担了XX县那诺乡书垤村、罗马等村的灌溉和防洪任务。水库1958年建成,至今投入运行5312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年。受当时技术、经济条件的制约,水库设计中没有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施工时清基不彻底,筑坝土料的级配差,土料碾压质量控制不规范,导致坝土填筑压实度低,加之在水库运行中,工程管理及工程维修意识差,现状工程老化现象严重。现状大坝坝顶凸凹不平,上下游杂草、灌木丛生,上游坝坡无护坡,风浪淘蚀严重,局部坍塌现象,下游坝坡中部杂草,坝脚无排水沟,排水棱体排水不畅通。水库坝体回填土料不均匀,碾压质量较差,漏水严重。坝基覆盖层及下伏的强~弱风化岩体,属中等透水层;左右坝肩全~强风化层属中等透水层,导致大坝坝体、坝基存在渗漏问题,下游坝坡常年湿润。输水涵洞位于大坝右端,为坝下浆砌石矩形涵洞,断面为0.6m×0.8m,进口为卧管,全长98m,进口底板高程1713.25m,出口底板高程1712.27m。输水涵洞进口漏水,卧管启闭困难,漏水量大。溢洪道位于大坝右坝肩,开敞式溢洪道,堰顶高程为1731.30m,宽顶堰宽度2.0m,深2.1m,建于1968年,无闸控制,为浆砌石支砌,溢洪道总长172.3m(进口引渠段长41.35m,控制段长6.0m,泄槽段124.95m,陡槽段用砼浇筑,防洪不安全。由于水库长期带病运行,大坝的安全运行得不到保障,为保水库安全,年年采取限制蓄水运行,造成水库灌区灌溉面积减少,部分田地无水灌溉。水库效益不能正常发挥,也严重威胁着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XX县缺水严重,灌溉增产潜力大,如不能保证灌溉将造成大面积农田减产仍至绝收,严重地影响灌区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稳定。XX水库灌溉效益显著,防洪作用突出,但水库存在安全隐患,制约了工程效益的发挥。水库位于那诺乡,位置相对较高,水库一旦失事,将给下游农田及沿河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目前水库带病运行,对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必须对其进行除险加固。1.1.5除险加固的任务本次除险加固工程的任务是保证现有工程规模不变的条件下,根据现行规范,针对坝体功能的改变和水库病险情况,提出相应的除险加固任务。(1)对大坝坝体,坝基进行防渗处理。(2)对上游坝坡进行C20混凝土预制块护坡;下游坝坡采用种草护坡。(3)对输水涵洞加固处理,新建斜拉闸及启闭房。(4)扩建溢洪道。12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1.2水文1.2.1流域概况XX水库位于XX县那诺村委会的那拉期村旁的那诺箐上,那诺箐属红河水系XX一级支流南昏河上游支流那诺箐。XX水库位于XX县城东南方向,大坝地理位置102°06′32.4″,北纬23°22′12.6″,距县城68km,距乡政府驻地2.5km。XX水库坝址以上径流面积7.8km2,主河道长4.0km,河床平均坡降64.3‰,XX水库现状总库容65.62万m3,坝高26.0m。经本次初步设计复核,XX水库坝顶高程1735.0m,坝高26.0m。1.2.2基本资料由于XX水库缺乏较系统的水库水文观测资料,无法进行入库洪水的还原计算,即不能由水库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XX气象站距XX水库直线距离约27km,站点高程396.6m,为红河XX水系。章巴水库站距XX水库直线距离约7.5km,站点高程1800m,为红河XX水系。该站点与XX水库相距不远,高程接近,其流域水文气象条件相似。1.2.3设计径流复核根据《云南省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图集》(2008年5月)中的年降水量等值线图查得XX水库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00mm。XX水库水库观测资料缺乏,不具备还原条件。根据有关要求,本阶段不作径流分析。1.2.4设计洪水复核由于XX水库缺乏水库水文观测资料,不能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故水库设计洪水采用设计暴雨途径推求。暴雨统计参数采用移置修正XX县气象站1980~2009年30年长系列短历时点暴雨统计参数、也可采用移置修正章巴水库站1992~2009年18年短系列短历时点暴雨统计参数,也可查新编的《云南省暴雨统计参数图集》图法,采用暴雨途径推求洪水,对计算结果经综合分析比较后取用。坝址设计洪水成果:P=0.5%洪峰流量为102.0m3/s,P=5%洪峰流量为67.3m3/s,P=10%洪峰流量为56.5m3/s,P=20%洪峰流量为44.8m3/s。12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1.2.5泥沙多年平均推移质输沙量占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的比例β依据规定,山区性河流β=0.15~0.3,本区取β=0.2。悬移质容重取1.3T/m3,推移质容重取1.7T/m3,XX水库水库泥沙淤积量计算。即水库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0.247万t,总输沙量为0.297万t。1.2.6观测设施XX水库未设置水位、降水、蒸发、气温、水质、风速、风向等项目的观测设施,未进行相应项目的观测,除险加固后,应按照水文部门的观测规定并结合水库实际,做相应项目的观测。1.3工程地质1.3.1绪言XX水库位于玉溪市XX县那诺乡,属小(二)型水利工程,坐落于XX县城东南方向,大坝地理位置102°06′32.4″,北纬23°22′12.6″,距县城68km,距乡政府驻地2.5km,属红河水系XX一级支流南昏河上游支流,水库控制径流面积7.8km2。1.3.2区域地质水库所在区域位于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中部北段与云南“山”字型构造前弧西侧的构造复合部位,主要由元古界至三叠系地层组成的强烈褶皱带(哀牢山褶皱带)和挤压断裂带(红河深大断裂带),伴随断裂带有岩浆岩带、线状变质岩带及混合岩带分布。水库附近分布的断裂带主要有:尼果-新房子断裂(F1)、浪施-新房子断裂(F2)、大地断裂(F3)及老欧断裂;在区域北部,伴随断裂带分布有燕山期石英斑岩侵入体,出露产状有岩株及岩脉等形式。红河大断裂后期存在以张性或扭性复活迹象,但距工程区较远,故无不利因素。工程区总体上属构造稳定区域。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50年超越概率10%的为0.1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据1:400万《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处于Ⅶ度地震烈度区。结合工程规模考虑,工程区设计烈度或设防烈度应为Ⅶ度。1.3.3水库区工程地质工程区地处XX12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县那诺乡拉旗村附近,库区为四条较大冲沟的汇聚之地。坝址以上河床为较为开阔,河流坡降较小,呈基本对称的“U”的河谷,至库尾逐收窄,成基本对称的“V”的河谷。坝址以下河谷较为狭窄,河流坡降较大,呈基本对称的“V”的河谷。库岸地形总体较为零乱,雏形冲沟十分发育。1.3.4坝址及枢纽区工程地质水库库区地层岩性为元古界哀牢山群小羊街组(Ptx):灰绿色、灰蓝色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变粒岩、局部含有石英岩脉,为非溶性岩体。库区两侧地下水分水岭与地表水分水岭基本一致,地下水高程均高于正常蓄水位,库水接受地下水补给。XX水库库盆不存在渗漏问题,库盆蓄水条件较好。枢纽区地形相对较缓,未见泥石流、滑坡、崩塌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岩层产状及主要节理产状均对岸坡稳定影响不大。物理地质作用主要为河流堆积。根据大坝纵、横剖面(A-A’及B-B’),ZK03、ZK04、ZK05号钻孔取芯资料分析,坝体填筑时,仅对坝基河床部位进行简单清理平整,未彻底清除厚约6.90~7.20m的第四系冲洪积层。1.3.5天然建筑材料工程所需土料依据除险加固要求,为灌浆防渗土料及风化土料。本阶段对土料场进行探槽和取样工作。本次除险加固工程中,由于块石、碎石料及砼粗细骨料为商业性购买,故不作勘察;防渗土料场为详查;坝壳土料场为初查。1.3.6结论及建议XX水库坝下输水涵洞存在变形破坏,两坝肩存在渗漏问题,坝体防渗指标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已处于病险运行状态,对大坝的安全运行已构成威胁,应尽快进行除险加固处理,在未做加固处理前加强运行管理和变形监测工作。水库建成运行后没有进行过系统监测工作,建议建立大坝、水库监测系统,完善大坝监测制度。1.4工程任务和规模1.4.1工程任务12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水库灌区是以经济作物为主,灌区气候温和,自然光热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经济作物。水库功能:水库有效灌溉面积680亩,主要栽种甘蔗及其它热带经济作物,确保灌区农作物的高产稳产。XX水库下游1.0km处为那诺二库坝址,那诺乡书垤村、罗马村在下游3.5km处的河岸上居住,人口300人,下游耕地1200亩。元(XX)~红(红河)公路从下游1.3km处经过。XX水库保护人口300余人、耕地1200亩。同时促进了农、林、牧、副、渔业的全面发展,对当地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4.2工程规模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XX水库工程规模为小(二)型,工程等级为Ⅴ等,其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按《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标准》,结合XX水库的具体特点,确定该一库的永久建筑物正常运用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非常运用洪水标准为200年一遇。坝型为均质土坝,枢纽建筑主要包括:大坝、输水涵洞、溢洪道。大坝:坝型为均质土坝,现状最大坝高26m,坝顶高程1735.0m,坝顶长160m,坝顶宽3.0m。上游坝坡坡比为1:2.3;下游坝坡坡比1:2.1,排水棱体排水不通畅。本次除险加固涉及到大坝防渗、上下游坝坡护坡、扩建溢洪道等项目。本次除险加固设计后,20年一遇洪水位1733.91m,最大泄流量39.18m3/s;2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1734.87m,相应库容65.62万m3,最大泄流量62.823/s。1.5水工建筑物加固设计XX水库校核洪水位1734.87m,设计洪水位1733.91m,正常蓄水位1731.30m。根据XX水库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确保水库运行安全以及正常发挥水库的各项功能,必须对该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处理。1.5.1坝顶加固设计XX水库现状坝顶宽度3.0m,本工程坝顶无交通要求,综合考虑现状坝顶宽度,确定本次除险加固设计的坝顶宽度为5.0m,坝顶采用碎石路面。坝顶高程整形后维持1735.0m不变。1.5.2大坝坝体防渗加固处理通过已建成工程进行类比,坝体防渗采用劈裂灌浆,结合坝体土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孔距2.0m。粘土最大干密度1.62g/cm3,最优含水率16.4%,压实度为98%。1.5.3大坝坝坡加固处理根据《XX县XX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中对XX水库12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现状坝体的稳定安全复核结论,XX水库大坝坝坡稳定安全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因此,须对坝体进行防渗处理,上游坝坡采用6cm厚C20混凝土预制块护坡,下游坝坡草皮护坡,除险加固处理后,大坝上游坝坡坡比为1:2.3,下游坝坡坡比为1:2.1,坝坡与两岸山体接触处设置排水沟。1.5.5输水涵洞处理设计本次除险加固设计对输水涵洞对进口进行改造,在原卧管基础上设PE进水管,在PE管设闸阀。1.5.6溢洪道扩建溢洪道由进口引渠段、控制段、泄槽段、消力池、出口明渠段组成,全长98m。溢洪道为驼峰堰、无闸控制,设计洪水位1733.91m时下泄流量为39.18m³/s,校核洪水位1734.87m时下泄流量为62.82m³/s。1.5.7大坝监测设计本工程为小(二)型水库工程,因此,只设渗流量、水位等观测设施。本工程设外部观测设施1套。1.6施工组织设计1.6.1施工条件XX水库位于玉溪市XX县县城东南方向,属红河流域江一级支流南昏河上游,距XX县城68km,大坝地理位置102°06′32.4″,北纬23°22′12.6″,库区径流面积7.8km2。1.6.2施工总布置本工程枢纽区建筑物比较集中,故施工总布置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砼块预制场、木工加工厂、钢筋加工场、供水池、砼拌合场、泥浆加工系统的布置见施工平面布置图。在大坝右岸下游约0.5km处布置弃碴场,作大坝、溢洪道及输水涵洞弃碴堆放区。1.6.3施工总进度本工程计划2011年12月正式开工,工程施工期从2012年1月至2012年4月,2012年5月底工程全部竣工,总工期为6个月。12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1.7工程占地工程占地包括大坝、溢洪道、输水涵洞等永久占地和料场、弃渣场、临时施工道路、临时用地和施工场地等临时占地,其中永久占地均为原水库工程占地,合计1.5亩,临时占地4.5亩。1.8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设计1.8.1环境影响评价XX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既有有利方面,也有不利方面,从总体上看,工程以显著的防洪、灌溉效益占主导地位;工程施工期间,可能对工区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但影响是局部的、暂时的,可采取适当的水土保持措施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由于工程施工集中在水库枢纽区和料场分布区,其范围内有一定森林植被发育,但无工矿企业及居民点,因此,只要按设计要求,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使小范围的、暂时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得到治理。1.8.2水土保持设计根据工程区水土流失现状和生态保持现状,结合工程建设特点,着重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控制,以尽量少占地、少损坏天然植被和节省投资为原则,以工程措施为主,辅之以天然植被保护、封育为主,人工造林措施的水土保持方案。争取在方案实施后的1~2年内使工程影响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改善。1.9工程管理根据《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06-96)的有关规定及管理所实际情况,需要增加的管理设施如下:(1)观测设施:外部观测设施1套。(2)生产及生活用房:本工程新建生活及办公用房50m2。1.10工程概算工程概算总投资为288.73万元,其中建筑工程216.38万元,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0.70万元,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2.64万元,临时工程4.07万元,独立费用46.99万元,预备费13.54万元,水土保持工程3.31万元,环境保护工程1.10万元。工程总工期6个月。12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1.11效果评价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所有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均符合《规范》规定,工程国民经济评价可行。工程的实施对开发XX县热区土地资源,发展热区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该项目属社会公益性质建设项目,对下游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由于长期处于带病运行状态,严重影响了水库效益的正常发挥,因此对工程进行除险加固处理,使大坝安全运行,特别是有力保障了下游地区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和人民财产的安全,减轻干旱对农业的威胁,使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实施,国民经济效益是显著的,该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是可行的。1.12工程特性表表1—1XX水库除险加固前后工作对比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加固前除险加固后一水文1坝址以上流域面积km27.87.82设计洪水标准5%5%3校核洪水标准0.5%0.5%二水库1校核洪水位(P=5%)m1736.901734.872设计洪水位(P=0.5%)m1735.331733.913正常蓄水位m1931.301931.304死水位m1722.305水库容积6总库容(校核洪水位)万m385.8265.627兴利库容(正常蓄水位至死水位)万m345.7735.588死库容万m34.46三工程效益指标1灌溉效益万元/年2面积亩6806803防洪保护面积万亩0.120.124防洪保护人口万人0.030.0312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四主要建筑物及设备1)大坝均质土坝2)地基特性3)地震基本烈度度774)坝顶高程m1735.01735.05)最大坝高/顶宽m26/3.026/3.06)坝顶轴线长m1601607)防渗处理方式劈裂/帷幕灌浆2溢洪道1)型式宽顶堰驼峰堰2)堰顶高程m1731.301731.303)堰宽m2.05.0净宽4)总长度m173.3162.0115)消能型式底流消能6)设计泄洪流量(P=5%)m3/s62.827)校核泄洪流量(P=0.5%)m3/s21.4339.183输水涵洞1)型式无压涵洞无压涵洞2)闸门型式卧管启闭卧管启闭3)最大泄流量m3/s0.20.24)进口底板高程m1713.251722.305)总长度m173.3162.011五施工1主体工程数量1)坝土方开挖m334482)坝土回填m314173)风化料回填m32711)上游C20砼预制块护坡(6cm厚)m33422)C15砼浇筑m31324)C20砼浇筑m35505)钢筋制安t24.556)碎石垫层m35127)坝顶碎石路面m244812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8)砂石垫层m24489)棱体干砌石护坡19010)反滤料m34211)草皮护坡m2530612)普通模板制作m2118813)砌体拆除(浆砌石)m312014)坝土钻孔m145815)基岩造孔(冲积层)m13516)基岩钻孔m65417)坝基帷幕灌浆m56618)坝体劈裂灌浆m74319)坝基劈裂灌浆(冲积层)m6820)房建m20502施工期限1)总工期月6六经济指标1静态总投资万元288.732总投资万元288.731)其中:建筑工程万元216.382)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万元0.703)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万元2.644)临时工程万元4.075)独立费用万元46.996)预备费万元13.547)水土保持方案及环境保护投资万元4.423综合利用经济指标4水库单位库容投资元/m34.6012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2.水文2.1流域概况2.1.1自然地理XX水库位于XX县那诺乡那诺箐上,那诺箐属红河水系XX一级支流南昏河上游支流那诺箐。XX水库位于XX县城东南方向,大坝地理位置102°06′32.4″,北纬23°22′12.6″,距县城68km,距乡政府驻地2.5km。XX水库坝址以上径流面积7.8km2,主河道长4.0km,河床平均坡降64.3‰,XX水库现状总库容65.62万m3,坝高26.0m。XX水库下游1km处有那诺二库小(二)型水库一座,那诺二库坝址以上径流面积9.8km2,主河道长5.0km,河床平均坡降54.7‰。那诺二库现状总库容59.80万m3,坝高27.0m。XX水库至那诺二库区间(简称一~二库区间)径流面积2.0km2,主河道长1.9km,河床平均坡降66.8‰。图2—1XX水库径流区水系图径流区属温带气候区,多雨、多雾、温度大、蒸发小。XX水库流域高程位于34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1720m~2180m之间,流域平均高程1900m,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400mm,年水面蒸发量1200mm,多年平均产水模数为50.0万m3/km2,多年平均产水量为390.0万m3。库区植被覆盖较好,人类活动影响小,水库水土流失较轻。2.1.2气候特征XX县处滇中湖盆地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主要山峰有望乡台、莫左山、观音山等,最高峰羊岔街,海拔2401m。主要河流有XX、清水河、小河底河、磨房河。气候特点为夏热多雨,春冬秋气候宜人,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年均降水量821.9mm,年均温23.8oC,一月均温15.3oC,七月均温29.4oC,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6m/s。2.1.3暴雨洪水特性XX水库径流区地处哀牢山中段,受横断山脉南下之康藏高原的冷气与来自孟加拉拉湾西南暖湿气流以及红河谷中抬升的暖气流在哀牢山顶一带相遇和滞流形成暴雨。据XX县气象站56年降雨观测资料统计,年最大一日降雨发生次数多集中在4~11月,4~5月占10%,6~8月占65%,9~11月占25%。该区最大一日降雨量均值为64.9mm,最大值为126.4mm,发生于1981年7月10日,最小值为43.1mm,发生于1994年6月18日。水库年最大洪水多发生于5~9月,与水库暴雨基本一致,由于水库径流区岸坡较陡,河床比降较大、河流短,洪水陡涨陡落,洪峰明显。为典型的山区性河流洪水特征,历时一般在24h左右,洪水过程一般呈单峰型式。2.2水文气象资料2.2.1基本资料XX水库无水库水文观测资料,无法进行入库洪水的还原计算,不能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故水库设计洪水采用设计暴雨途径推求。章巴水库与那诺水库处于同一气候区,相距7.5km,其特征及其他自然地理条件极为相似,章巴水库有1980~2009年的系统水文观测资料(其中1992起有最大1、6、24小时降雨观测资料)。XX气象站有1954~2009年降雨观测资料(其中1980年起有最大1、6、24小时降雨观测资料),XX气象站距XX水库直线距离约27.0km,站点高程396.6m,为红河XX水系。该站点与XX水库相距较远,高程相差较大,气候条件存在明显差异。但XX34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气象站资料系列较长、有1980~2009年1、6、24小时短历时点暴雨资料,资料满足《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要求的资料年限30年以上要求,可选择XX气象站作为XX水库洪水计算的参证站。移置到那诺水库,由于高程差异较大,需对资料进行修正。章巴水库站距XX水库直线距离约7.5km,站点高程1800m,为红河XX水系。该站点与XX水库相距不远,高程接近,其流域水文气象条件相似。但章巴水库站资料系列年限较短、有1992~2009年18年1、6、24小时短历时点暴雨资料,可选择章巴水库站作为XX水库洪水计算的参证站移置到那诺水库,但由于资料年限较短,不满足《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要求的资料年限30年以上要求,需采用资料年限较长的站点对其修正。XX水库邻近各站观测项目及资料观测年限详见表2—1,邻近流域水系分布图见图2—1。表2—1XX水库邻近流域各测站资料情况表站名站别面积(km2)高程(m)资料年限观测内容水位流量降雨蒸发泥沙其它元江气象396.61954~2009(点暴雨1980~2009)√√√章巴水库站36.118001980~2009(点暴雨1992~2009)√√√√2.2.2水文气象资料综合评价(1)可靠性以上章巴水库降雨、径流及XX气象站均属实测资料,章巴水库有关成果资料来源于《云南省水库水文资料》,经云南省水利厅农村水利管理处、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整编、刊印,精度可靠;XX气象站历年暴雨资料均由专业人员观测,观测场地固定、四周开阔,仪器设备性能良好,降雨过程控制完整;XX气象站历年最大1、6、24h暴雨资料基本可靠。(2)一致性一般而言,在相对地质年代很短的时期内,影响降雨的主要因素(如气候成因)不会因受人类活动的加剧明显改变,而是基本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也即暴雨成因前后具有较高一致性,因此,在具有相同成因条件下,XX气象站历年实测暴雨样本系列前后段具有一致性。34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图2—2XX水库临近流域水系分布图34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3)代表性XX气象站具有连续30年的实测短历时点暴雨资料。根据流域内各站短历时点暴雨观测资料的实际选择系列较长精度较高的XX气象站作为流域降水量系列代表性分析的代表站。对XX气象站1980~2009年实测年1、6、24小时短历时点暴雨资料系列分别近似做总体,用逆时序分析的方法,做点暴雨系列的累进平均值、差积曲线、累进Cv值分析,见图2—2~图2—4。从图2—2累积均值曲线和图2—3累积Cv曲线中可看出,当资料系列为30年,随着资料系列的增长,曲线变幅越来越小;当资料系列在30年曲线已趋于稳定。从图2—4差积曲线看,1980~2009年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包含了一定的丰、平、枯年变化周期。说明该段系列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本反映总体统计特性。故取1980~2009年30年系列作计算代表期。综上所述,XX气象站历年最大1、6、24h短历时点暴雨资料基本可靠、具有一致性和代表性,满足本阶段使用要求。图2—3XX气象站1980~2009年最大1、6、24小时点暴雨累积均值曲线图图2—4XX气象站1980~2009年最大1、6、24小时点暴雨累积cv曲线图34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图2—5XX气象站1980~2009年最大1、6、24小时点暴雨差积曲线图2.3降水、径流根据《云南省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图集》(2008年5月)中的年降水量等值线图查得XX水库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00mm。XX水库观测资料缺乏,不具备还原条件。根据有关要求,本阶段不作径流分析。2.4设计洪水由于XX水库缺乏水库水文观测资料,不能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故水库设计洪水采用设计暴雨途径推求。暴雨统计参数采用移置修正XX县气象站1980~2009年30年长系列短历时点暴雨统计参数、也可采用移置修正章巴水库站1992~2009年18年短系列短历时点暴雨统计参数,也可查新编的《云南省暴雨统计参数图集》图法,采用暴雨途径推求洪水,对计算结果经综合分析比较后取用。2.4.1洪水标准XX水库现状总库容65.62万m3,坝高26.0m。依照《防洪标准》(50201-94)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规定,XX水库为小(二)型水库,工程等别为Ⅴ等,主要建筑物为5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水库设计洪水重现期为20年一遇(P=5%),校核洪水重现期为200年一遇(P=0.5%)。2.4.2流域中心设计点暴雨量计算及其成果选用XX气象站距XX水库直线距离约27.0km,站点高程396.6m,为红河XX34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水系。该站点与XX水库相距较远,高程相差较大,气候条件存在明显差异,但XX气象站资料系列较长、有1980~2009年1、6、24小时短历时点暴雨资料,资料满足《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要求的资料年限要在30年以上要求,可选择XX气象站作为XX水库洪水计算的参证站。但移置到那诺水库,由于高程差异较大,需对资料进行修正,修正方法采用那诺水库流域和XX气象站查《云南省暴雨统计参数图集》的比值对XX气象站1980~2009年1、6、24小时短历时点暴雨资料修正,均值修正比值大于1直接修正,由于修正的Cv小于等于1,所以直接移用Cv值,修正后XX气象站1980~2009年1、6、24小时短历时点暴雨参数可移置到那诺水库流域。章巴水库站距XX水库直线距离约7.5km,站点高程1800m,为红河XX水系。该站点与XX水库相距不远,高程接近,其流域水文气象条件相似。但章巴水库站资料系列年限较短、有1992~2009年18年1、6、24小时短历时点暴雨资料,可选择章巴水库站作为XX水库洪水计算的参证站,但由于资料年限较短,不满足《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要求的资料年限30年以上要求,需采用资料年限较长的XX气象站对其修正。修正比值为XX县气象站(1980~2009年)30年和(1992~2009年)18年短历时点暴雨系列的统计参数的比值,均值修正比值大于1直接修正,由于修正的Cv小于等于1,所以直接移用Cv值。修正后章巴水库站1992~2009年18年1、6、24小时短历时点暴雨参数可移置到那诺水库流域。对XX县气象站(1980~2009年)30年和XX县气象站(1992~2009年)18年、及章巴水库站(1992~2009年)18年短历时点暴雨系列计算经验频率,矩法初估统计参数,按P—Ⅲ型线型用适线法确定统计参数。鉴于设计洪水主要考虑稀遇频率情况,适线时着重中上部点线配合最佳为原则来确定统计参数。各设计点暴雨结果如下表2—3和图2—6~2—8。34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表2—3点暴雨参数成果表项目1h6h24h均值Cv均值Cv均值CvXX气象站实测长系列(1980~2009)37.40.4054.90.3973.10.38XX气象站实测短系列(1992~2009)36.40.4152.50.469.60.39XX气象站长短系列比值1.02750.97561.04570.97501.05030.9744章巴水库站实测短系列(1992~2009)37.20.4150.00.4076.70.40XX气象站长短系列修正章巴水库38.20.4152.30.4080.60.40XX气象站查云南省暴雨参数统计图集37.00.4555.00.4475.00.40章巴水库站查云南省暴雨参数统计图集38.00.4456.00.4376.00.40设计水库查云南省暴雨参数统计图集38.00.4456.00.4376.00.40设计水库与XX气象站查图比值1.02700.97781.01820.97731.01331.0000设计水库查图比值修正移用气象站值38.40.4055.90.3974.10.38暴雨移置法成果设计水库流域38.20.4152.30.4080.60.40参数查图法成果设计水库流域38.00.4456.00.4376.00.40图2—6XX气象站长系列(1980~2009年)短历时点暴雨频率曲线34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图2—7XX气象站短系列(1992~2009年)短历时点暴雨频率曲线图2—8章巴水库站短系列(1992~2009年)短历时点暴雨频率曲线34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由表2—3可见,从频率曲线可见随历时增长,暴雨量随之增大,符合暴雨基本现象;Cv值随历时增长而减小,符合当地暴雨特性;由以上图中亦可看出,随历时增长样本系列增大而合理,综合频率曲线分布协调,在使用范围内无交叉现象,保持合理间距,因而各频率曲线参数是合理可靠的。由表2—3可见,暴雨统计参数采用移置修正XX县气象站1980~2009年30年长系列短历时点暴雨统计参数值、小于采用移置修正章巴水库站1992~2009年18年短系列短历时点暴雨统计参数值。由于XX气象站高程为396.6m,而XX水库坝址高程为1682m,高程差异较大,且距水库直线距离27km,经过查图修正后,与查《云南省暴雨统计参数图集》比较仍偏小;而章巴水库站高程为1800m,与XX水库坝址高程为1682m接近,距水库直线距离7.5km,经过查图修正后,与查《云南省暴雨统计参数图集》比较较为接近。通过对比分析选用移置修正章巴水库站点暴雨参数法较为合理。查《云南省暴雨统计参数图集》法,资料年限到1998年,暴雨均值能反映流域实际情况,因此也可选用查图法查出那诺水库的点暴雨参数。通过采用移置修正章巴水库站点暴雨参数法和查《云南省暴雨统计参数图集》法,采用暴雨途径推求洪水,对计算结果经综合分析比较后取用。2.4.3流域面暴雨时程分配水库流域地理参数利用1/5万地形图进行量算,设计面暴雨由流域设计点暴雨推求计算,限于资料条件,查《云南省暴雨洪水图表查算手册》,水库流域中心位于云南省暴雨区划第8区,设计流域暴雨点面折算系数直接查该手册中的暴雨分区综合点——面折减系数关系表确定,根据流域面积可内插出各时段折减系数。XX水库:a1h=0.9778a6h=0.9825a24h=0.9867水库流域所在暴雨分区为第8区,根据流域面积可内插出各时段折减系数,将点设计暴雨量换算为设计面暴雨量。成果见表2—4和2—6。设计面暴雨时程分配是采用《云南省暴雨洪水查算图表实用手册》计算方法计算,计算结果见表2—5和2—7。表2—4XX水库流域设计面暴雨成果表(暴雨参数修正移置法)单位:mm时段0.5%1%2%3.33%5%10%20%H1p96.487.879.072.470.057.848.1H6p130.1118.6107.098.391.278.965.9H24p201.6183.4165.4152.1141.1122.2102.034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表2—5XX水库流域设计面暴雨时程分配表(暴雨参数修正移置法)单位:mm频率时段0.5%1%2%3.33%5%10%20%12.72.52.22.01.91.61.422.82.52.32.11.91.71.432.92.62.42.22.01.71.443.02.72.42.22.11.81.553.12.82.52.32.11.91.563.22.92.62.42.21.91.674.44.03.63.33.12.72.284.74.23.83.53.32.82.495.04.54.13.83.532.5105.44.94.44.13.83.32.7115.95.34.84.44.13.53126.55.95.34.94.53.93.31396.487.779.072.467.157.848.11411.810.89.89.08.47.36.2157.67.06.35.85.54.84165.75.24.74.44.13.63174.64.23.83.63.32.92.5183.93.63.33.02.82.52.1194.13.83.43.12.92.52.1203.93.63.23.02.72.42213.73.43.12.82.62.31.9223.63.22.92.72.52.21.8233.43.12.82.62.42.11.7243.33.02.72.52.321.7合计(mm)201.6183.4165.4152.1141.1122.210234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表2—6XX水库流域设计面暴雨成果表(暴雨参数查图法)单位:mm时段0.5%1%2%3.33%5%10%20%H1p101.692.082.275.069.158.948.3H6p147.6133.9120.0109.6101.286.671.3H24p189.7173.0156.2143.4132.9115.095.9表2—7XX水库流域设计面暴雨时程分配表(暴雨参数查图法)单位:mm频率时段0.5%1%2%3.33%5%10%20%11.51.41.31.21.110.921.51.41.31.21.210.931.61.51.41.31.21.10.941.61.51.41.31.21.1151.71.61.51.41.31.2161.81.71.51.41.41.21.172.62.42.22.12.01.81.582.82.62.42.32.11.91.793.12.82.62.42.32.11.8103.33.12.92.72.52.21.9113.73.43.23.02.82.52.1124.23.93.53.33.12.82.413101.692.082.275.069.158.948.31415.714.312.911.810.99.47.81510.49.58.57.87.26.25.2167.97.26.55.95.54.73.9176.55.95.34.94.53.93.2185.55.04.54.23.93.32.8192.42.32.12.01.81.61.4202.32.12.01.81.71.61.3212.22.01.91.71.61.51.3222.01.91.81.61.61.41.2231.91.81.71.61.51.31.2241.91.71.61.51.41.31.1合计(mm)189.7173156.2143.4132.9115.095.934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2.4.4暴雨参数修正移置法和查图法推求设计洪水(1)流域自然地理参数由1:5万地形图量算得到XX水库流域各控制断面地理参数:XX水库坝址以上径流面积7.8km2,主河道长4.0km,河床平均坡降64.3‰。(2)产、汇流参数查《云南省暴雨洪水查算图表实用手册》得:从暴雨区划图中查得设计流域暴雨分区为第8区;从产流参数分区图中可查得该流域为第3区,对应的产流参数是:Wm=100mm,Wo=72mm,fc=2.2mm/h,△R=10mm;从汇流系数分区图中可查得该流域为第3区,对应的汇流系数是:Cm=0.40,Cn=0.65。(3)设计洪水计算XX水库流域无实测入库洪水过程资料,根据选用的流域设计面暴雨时程分配成果和分区、产汇流分区和流域特征值采用《云南省暴雨洪水查算图表实用手册》应用程序计算XX水库流域中心设计洪水。当各参数确定后,即可计算设计断面设计洪水,其顺序依次为:按分区中的产流参数对设计暴雨过程进行产流计算(初损后损法),推求设计净雨过程及地下设计净雨量(亦称时段稳渗量);根据主净雨强度及流域特征值按分区综合设计流域单位线汇流参数经验公式计算水库以上流域汇流参数n、k值;按纳须瞬时单位线数学表达式计算瞬时单位线u(t);根据流域面积及计算时段将瞬时单位线转换为时段单位线q(t);根据设计净雨过程及时段单位线计算地表设计径流过程;按概化三角形且峰值为地表径流终止点的处理方法计算地下设计径流过程;基流根据流域面积折算为一定常数。地表、地下和基流三部分线性迭加即为流域出口断面设计洪水过程,最后将洪水过程作滑动统计后求得各断面设计洪水特征值(洪峰流量、24h洪量)。设计洪水计算的暴雨统计参数分别为暴雨统计参数修正移置法和查图法。两种暴雨统计参数推求的XX水库流域各控制断面洪水成果见表2—8和表2—9。表2—8XX水库流域各控制断面暴雨参数修正移置法洪水成果表径流区频率项目P=0.5%P=1%P=2%P=3.33%P=5%P=10%P=20%XX水库Qm(m3/s)100.090.781.273.968.257.345.8W24(万m3)114.0100.089.781.175.267.654.234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表2—9XX水库流域各控制断面暴雨参数查图法洪水成果表径流区频率项目P=0.5%P=1%P=2%P=3.33%P=5%P=10%P=20%XX水库Qm(m3/s)102.091.581.073.667.356.544.8W24(万m3)118.0105.092.483.775.963.150.52.4.5设计洪水成果选用根据资料条件,XX水库流域各控制断面设计洪水分别采用参数修正移置法、参数查图法两个途径估算,现将各方法计算结果汇列于下表2—10。从下表可以看出:两种途径推求的各频率设计洪水洪峰及洪量相差不大,结果是所得洪峰查图法最大,暴雨参数修正移置法最小。所得24小时洪量成果查图法成果最大,暴雨参数修正移置法最小。表2—10XX水库流域各控制断面设计洪水成果表方法频率项目P=0.5%P=1%P=2%P=3.33%P=5%P=10%P=20%参数修正移置法Qm(m3/s)100.090.781.273.968.257.345.8W24(万m3)114.0100.089.781.175.267.654.2参数查图法Qm(m3/s)102.091.581.073.667.356.544.8W24(万m3)118.0105.092.483.775.963.150.5参数移置修正法即章巴水库站距XX水库直线距离约7.5km,站点高程1800m,为红河XX水系。该站点与XX水库相距不远,高程接近,其流域水文气象条件相似。但章巴水库站资料系列年限较短、有1992~2009年18年1、6、24小时短历时点暴雨资料,可选择章巴水库站作为XX水库洪水计算的参证站,但由于资料年限较短,不满足《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要求的资料年限30年以上要求,需采用资料年限较长的XX气象站对其修正。修正比值为XX县气象站(1980~2009年)30年和(1992~2009年)18年短历时点暴雨系列的统计参数的比值,修正后章水库站1992~2009年18年1、6、24小时短历时点暴雨参数可移置到那诺水库流域。而参数查图法即按常规计算方法,根据查《云南省暴雨统计参数图集》中的最大1、6、24h暴雨均值和变差系数Cv值等值线图查设计流域中心处暴雨均值和变差系数Cv值,计算各控制断面各频率设计洪水。暴雨途径中暴雨参数修正移置法移置章巴水库站暴雨资料统计参数,其章巴水库站资料年限较短为17年,经过XX县气象站(1980~2009年)30年和(1992~2009年)18年34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短历时点暴雨系列的统计参数的比值修正后,满足《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要求的资料年限要在30年以上要求。洪水成果与查《云南省暴雨统计参数图集》成果较为接近,说明成果基本合理。查《云南省暴雨统计参数图集》法,资料年限到1998年,暴雨均值能反映流域实际情况,暴雨变差系数Cv值与水库邻近XX气象站和XX流域各站点暴雨参数对比,Cv值稍大,查新编的《云南省暴雨统计参数图集》的方法确定,充分考虑了面上的情况,并参照《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洪水成果合理选用,考虑水库安全等因素。故本阶段以参数查图法结果作为设计依据。洪水过程线见表2—11及图2—9、图2—10。表2—11XX水库天然洪水过程线时段(小时)设计洪水过程(m3/s)0.5%1%2%3.33%5%10%20%11.451.301.151.050.960.800.642102.0091.5081.0073.6067.3056.5044.80367.2059.8052.5047.4043.0035.4027.60443.0037.8032.7029.3026.2020.9015.70527.7024.0020.4018.0015.7011.808.71618.4015.5012.8011.109.276.775.14712.6010.308.096.795.524.223.3687.486.235.004.293.662.982.6294.834.153.443.042.962.822.52103.523.223.123.002.782.652.46113.183.142.952.832.782.642.44123.033.002.942.832.742.492.31133.022.992.782.672.622.462.26142.912.892.772.662.612.402.17152.882.882.712.512.482.352.15162.862.742.612.502.432.292.09172.742.712.592.472.352.222.07182.702.702.492.392.342.182.04192.662.632.422.332.262.151.91202.662.552.412.282.252.111.74212.612.552.392.252.231.931.56222.542.542.342.212.081.751.38232.392.372.252.161.911.581.21242.232.202.071.991.731.401.03Qm(m3/s)102.091.581.073.667.356.544.834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W24(万m3)118.0105.092.483.775.963.150.5图2—9XX水库入库洪水过程线图(1)图2—10XX水库入库洪水过程线图(2)34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2.4.6设计洪水成果合理性检查将邻近区XX水库地暴雨洪水成果,见表2—12,点绘至XX水库邻近地区设计站点洪峰、洪量与面积地区综合分析图,从图2—11~图2—14中可以看出,XX水库或相近流域内测站(水库)离散性较小,点据关系密切,说明设计暴雨洪水成果符合地区分布规律,因此XX水库设计洪水采用暴雨洪水成果是合理的。表2—12XX水库邻近地区水库或站点统计表水库、站点名称面积P=0.5%P=5%(km2)Qm(m3/s)W24(万m3)Qm(m3/s)W24(万m3)漫沙田水文站422.0664.82309.2413.01373.8麻木水文站692.01150.42879.6714.71713.1平甸河水库212.0675.11674.4419.4996.1章巴水库36.0223.5568.6138.8338.2清水河水库26.9244.2265.9151.7158.2西拉河水库24.2149.9268.693.1159.8常林水库22.5226.3276.0140.6164.2南掌水库17.1141.4240.187.9142.8街子河水库14.7202.7211.6125.9125.9磨房河水库11.6151.8173.094.3102.9那诺二库9.8111.0147.073.094.2水龙水库8.2110.3117.868.570.1XX水库7.8102.0118.067.375.9那诺一~二库区间2.035.233.223.221.8者嘎水库0.8315.010.89.36.434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图2—11XX水库邻近地区P=0.5%洪峰流量—流域面积双对数图图2—12XX水库邻近地区P=0.5%24h洪量—流域面积双对数图34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图2—13XX水库邻近地区P=5%洪峰流量—流域面积双对数图图2—14XX水库邻近地区P=5%24h洪量—流域面积双对数图34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2.4.7工程施工期洪水计算2.4.7.1施工期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及XX水库洪枯水期特点,结合工程布置,以及XX水库现有设施,在尽量降低导流工程投资情况下,使其在施工期内相对施工日数长、流量小。枯水期为当年11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2.4.7.2枯期洪水计算XX水库工程无实测洪水资料可利用,故推求该库的汛后及枯期洪水将依据其它年洪水成果并借助相邻流域测站各期设计洪水峰、量比值订正分析确定。以章巴水库为参证站,根据章巴水库实测资料,按分期年最大值法不跨期选样的原则选择,分别统计年洪水及枯期洪水的洪峰流量、一日洪量计算系列,用频率计算方法求其统计参数。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出枯期与年洪水的设计峰、量比值,移用章巴水库枯期洪水与年洪水的设计峰、量比值乘以XX水库的年洪水成果,便推得XX水库坝址断面的枯期设计洪水峰、量和24h设计洪水过程。枯期设计洪水峰、量比值见表2—13,枯期洪水过程见表2—14,枯期洪水过程线见图2—15。表2—13XX水库年、枯期设计洪水峰、量比值表项目P=5%P=10%P=20%洪峰比值0.360.340.30洪量比值0.370.360.3434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表2—14XX水库枯期入库设计洪水过程表分期枯期(m3/s)时段5%10%20%10.340.270.19224.2319.2113.44315.4812.048.2849.437.114.7155.654.012.6163.342.301.5471.991.431.0181.321.010.7991.070.960.76101.000.900.74111.000.900.73120.990.850.69130.940.840.68140.940.820.65150.890.800.65160.870.780.63170.850.750.62180.840.740.61190.810.730.57200.810.720.52210.800.660.47220.750.600.41230.690.540.36240.620.480.31Qm(m3/s)24.219.213.4W24(万m3)28.122.717.234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图2—15XX水库枯期入库设计洪水过程图2.5泥沙XX水库坝址以上径流面积7.8km2。流域内植被良好,森林茂密,流水不断,人类破坏小,据现场观查看,泥砂淤积不严重。XX水库流域区无实测泥沙资料,因此依据云南省水电科学研究所2006年2月出版的《云南省2004年土壤侵蚀现状遥感调查报告》及“玉溪市土壤侵蚀现状图”来分析计算,流域内土壤侵蚀类型分两种,侵蚀流域见土壤侵蚀情况统计表,表中侵蚀模数取值根据流域实际情况,经分析确定后取值。在土壤侵蚀图上量取流域内不同侵蚀类型的面积,然后以面积比例加权,求出XX水库水库流域径流综合处侵蚀模数,计算结果见表2—15、2—16。表2—15XX水库水库流域土壤侵蚀情况统计表类别侵蚀强度等级潜在危险程度岩性地貌形态植被度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年侵湿模数(T/Km2)取值(T/km2)Ⅰ山地丘陵高中复被微度侵蚀无险砂页岩类低山>90%密灌无<500300Ⅱ砂页岩类山丘陵中复被轻度侵蚀较险砂页岩类低山50%~70%灌草旱地500~250050034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表2—16XX水库水库流域不同控制断面侵蚀模数计算控制流域面积(km2)综合侵蚀模数(T/km2)ⅠⅡ合计XX水库水库流域4.663.147.80380.5多年平均推移质输沙量占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的比例β依据规定,山区性河流β=0.15~0.3,本区取β=0.2。悬移质容重取1.3T/m3,推移质容重取1.7T/m3,XX水库水库泥沙淤积量计算见表2—17。表2—17XX水库水库泥沙淤积库容估算表流域面积(km2)土壤综合侵蚀模数年悬移质量(万吨/年)年推移质量(万吨/年)水平年淤积总量20年淤积库容(万m3)重量(万吨)容积(万m3)7.80380.50.2470.0490.2970.2194.3946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3.工程地质3.1绪言3.1.1工程概况XX水库地处XX县东南方向那诺乡拉旗村附近,工程地理位置为东经102°06′32.4″,北纬23°22′12.6″,属红河流域XX水系一级支流南昏河,控制径流面积7.8km2。大坝于1956年3月开始动工兴建,工期两年,于1958年8月完工;水库总库容65.62万m3,属小(二)型水库;大坝坝型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1735.0m,坝高26m,坝顶长160m、坝顶宽3m。输水涵洞为无压涵洞,布置于顺流右岸,长98m,为浆砌石矩形涵洞,断面尺寸为0.6m×0.8m,进口为卧管,底板高程为1718.0m,设计流量为0.2m3/s。溢洪道位于大坝右坝肩,开敞式溢洪道,堰顶高程为1731.30m,宽顶堰宽度2.0m,深2.1m,建于1968年,无闸控制,为浆砌石支砌,溢洪道总长172.3m(进口引渠段长41.35m,控制段长6.0m,泄槽段124.95m),陡槽段用砼浇筑,最大下泄流量21.43m3/s。3.1.2主要病险情况2011年4月中旬完成了《云南省XX县XX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并通过了玉溪市水利局组织的审查,根据审查结果,XX水库大坝主要病害如下:①由于坝土碾压质量较差,密实度较低,大坝坝顶1963年曾出现裂缝,经过人工开挖回填处理,导致坝顶不平整,高程最大高差0.9m;上游坝坡无块石护坡;下游坝坡杂草、灌木生长较密;坡脚倒滤体表层被粘土覆盖。②当库水增高,下游坝坡中部出现明显的漏水点,坝脚沼泽区域面积为114m2。③因水库淤积严重,导致输水涵洞进口低于现状库盆高程,闸门启闭困难,洞身为浆砌石衬砌,由于水库运行时间较长,洞身浆砌石砂浆水解现象严重,有滴、渗水现象。④溢洪道边墙用浆砌石支砌,控制段及平段无衬砌底板,陡槽段用砼浇筑,无消力池。经多年运行,溢洪道砌体、砼老化,边墙出现脱壳,底板冲刷掏空等现象,控制段及平段无衬砌底板。溢洪道现状工程质量不合格。3.1.3勘察工作概述46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根据安全鉴定得出的大坝主要病险情况、除险加固的任务和要求,在安全鉴定阶段勘察工作的基础上,滇禹公司于2011年5月补充完成了除险加固设计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对坝体及其他有关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详细勘察,完成的主要工作项目包括:进一步调查、分析坝体病害的分布情况、类型及成因;查明地质病害和隐患的部位、范围和类型;进行了天然建筑材料详查。安全鉴定阶段和除险加固设计阶段共完成的工程地质勘察实物工作量见表3—1。表3—1勘察工作量汇总表项目工作内容单位工作量备注工程地质测绘1、1/2000工程地质测绘km20.32、1/1000工程地质测绘km20.13、工程地质剖面测绘1:500m/条939.7/5工程地质勘探3、钻探进尺m162.4/54、跟管钻进m125.4/55、坑探进尺m312原位试验6、注水试验段237、压水试验段98、标准贯入试验(锥探)次(m)3试样采取9、原状土样件1710、拢动土样件411、击实土样件4室内试验12、土工试验组2113、击实试验组43.2区域地质概况及地震基本烈度3.2.1区域地质概况根据云南省大地构造分区图,本地区属一级构造单元扬子准地台(Ⅰ)中二级构造单元盐源丽江台缘拗摺带(Ⅰ1)中的三级构造单元点苍山—哀牢山断摺束坳陷(Ⅰ13)中的四级构造单元哀牢山断块(Ⅰ13-2)。见图3-1。46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水库所在区域位于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中部北段与云南“山”字型构造前弧西侧的构造复合部位,主要由元古界至三叠系地层组成的强烈褶皱带(哀牢山褶皱带)和挤压断裂带(红河深大断裂带),伴随断裂带有岩浆岩带、线状变质岩带及混合岩带分布。水库附近分布的断裂带主要有:尼果-新房子断裂(F1)、浪施-新房子断裂(F2)、大地断裂(F3)及老欧断裂;在区域北部,伴随断裂带分布有燕山期石英斑岩侵入体,出露产状有岩株及岩脉等形式。红河大断裂后期存在以张性或扭性复活迹象,但距工程区较远,故无不利因素。根据 DL/T5335-2006《水电水利工程区域构造稳定性勘察技术规程》中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工程区总体上属构造稳定较差级。46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工程区图3—1XX水库大地构造区分图46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3.2.2地震基本烈度根据1/4000000《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以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3.3库区工程地质条件3.3.1水库区基本地质条件3.3.1.1地形地貌工程区地处XX县那诺乡拉旗村附近,库区为四条较大冲沟的汇聚之地。坝址以上河床为较为开阔,河流坡降较小,呈基本对称的“U”的河谷,至库尾逐收窄,成基本对称的“V”的河谷。坝址以下河谷较为狭窄,河流坡降较大,呈基本对称的“V”的河谷。库岸地形总体较为零乱,雏形冲沟十分发育。测区内地形总体西高东低,区内最高点为测区北西的沙坡梁子,高程约2392.5m,最低点为坝址下游的河谷,高程约1700m,最大相对高差约692.5m。为中山、地中山地形,地貌类型属构造侵蚀地貌。3.3.1.2地层岩性测区地层出露较为简单,分布地层为元古界哀牢山群小羊街组(Ptx)、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apl)、坡积层(Qdl)、水库淤积层(Ql)。其岩性特征按地层时代由老至新分述如下:元古界哀牢山群小羊街组(Ptx):灰绿色、灰蓝色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变粒岩、二云母片岩、二云石英片岩。厚度>1067m,主要在库区内出露。第四系全新统坡积层(Qdl):主要分布在工程区山体表层及地形低凹处。岩性为紫红色、棕灰色、灰黄色粉砂土、含碎石粉砂质粘土及粉质土砾等。厚度一般小于2m。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apl):主要分布在河谷及冲沟中。岩性为褐黄、灰黄色粉质粘土、含砾粉质粘土、砂砾石层。厚度一般小于7m。第四系水库淤积层(Ql)主要分布在水库库区河谷。岩性为紫红色、灰黄色粉质粘土、含砾粉质粘土。厚度一般小于6m。3.3.1.3地质构造库区无大的断裂构造发育,岩层单斜构造为主。3.3.1.4水文地质条件46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含水层与隔水层:根据区内出露的地层岩性及岩石富水性特征,地下水含水层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片麻岩类裂隙含水层。孔隙含水层:主要分布于工程区水库所在河床与地形低凹处及山体表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与残坡积之砾石层、粉砂土、含碎石粘土质砂、粉质土砾、砂卵砾石等。裂隙含水层:主要赋存在工程区广泛分布的强~弱风化的岩石节理裂隙中。浅部岩体节理、风化裂隙发育,富水性弱—中等。深部岩体裂隙闭合,富水性弱,属相对隔水层。隔水层:主要为节理不发育的弱风化带以下岩体。为区内的相对隔水层。地下水补排关系:工程区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变粒岩等分布区以风化裂隙水为主,从地表至深部透水性逐渐减弱,地下水分水岭与地表水分水岭基本一致。地下水沿山坡径流,沿沟谷或地形低凹处呈泉或散浸溢出地表,补给库水。3.3.2水库区主要工程地质评价3.3.2.1水库渗漏评价水库库区地层岩性为元古界哀牢山群小羊街组(Ptx):灰绿色、灰蓝色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变粒岩、局部含有石英岩脉,为非溶性岩体。库区两侧地下水分水岭与地表水分水岭基本一致,地下水高程均高于正常蓄水位,库水接受地下水补给。从地表地质测绘资料显示,库区无顺河向导水断层通过,库周无低垭口及低邻谷,水库经多年运行,未发现库盆渗漏。综上所述,XX水库库盆不存在渗漏问题,库盆蓄水条件较好。3.3.2.2库岸稳定评价XX水库宽总体较缓,地形坡度多为15~25°的斜坡,局部地段地形相对较陡,地形坡度为30~40°的陡坡,库尾及冲沟地形平缓,地形坡度为10~15°的缓坡岸坡地形较缓地带地表覆盖有厚度的<3m的第四系坡积层,地形较陡地带基岩多出露,岩性为元古界哀牢山群小羊街组(Ptx):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变粒岩、形成的岩质边坡,本地区片麻岩的片理产状为NW40°~50°,∠NE25°~30°,总体与河道走向斜交,对边坡稳定性有利。局部残坡积层或全—强风化岩石较为破碎,易产生小的坍塌,无其它不良物理地质现象。水库在水位急剧变化时可能有小规模的残积层和风化松动的岩体形成局部坍塌,对水库不致形成大的危害。46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综上所述,库区及近坝库岸岸坡基本稳定。3.3.2.3水库淤积评价水库径流区分布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变粒岩与第四系残积层,岩体抗风化能力较弱,地表出露岩体风化强烈。库区周边山坡多为耕地,植被发育较差,水土流失较严重,在雨季洪水的冲刷搬运作用下,会导致固体径流物入库,造成淤积。根据实测地形、地质分析,水库淤积近5米,说明水库存在淤积问题。以上情况表明该水库存在淤积问题。在今后的运行管理中,需加强库区范围内植被管理水土保持工作,严禁乱砍乱伐及开垦荒地,水土保持是发挥水库长期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3.3.2.4水库淹没、浸没水库已建成并蓄水运行近50年,按目前的水位运行状况,无淹没问题。从水库区出露的地层岩性及实际调查情况看,库区内无含矿地层分布,也没有发现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或矿点分布,因此不存在库区矿产淹没问题。库区无较大第四系堆积缓坡平台、阶地,不存在浸没问题。3.4枢纽区工程地质条件3.4.1基本地质条件3.4.1.1地形地貌坝址河流流向为南西至北东,拦河坝建在河道由宽阔至收窄的过渡带上,呈基本对称的“V”字型河谷。坝址两坝肩雏形冲沟发育,地形较为凌乱。左坝肩因上下游冲沟发育,形成向南东向延伸的山梁,山梁较为平缓,地形坡度为10°~15°的缓坡;右坝肩在高程1743m以上为地形坡度为25°~35°的陡坡,高程1743m以下为地形坡度为10°~15°的缓坡。3.4.1.2地层岩性枢纽区地层出露较为简单,分布地层为元古界哀牢山群小羊街组(Ptx)、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apl)、坡积层(Qdl)、水库淤积层(Qfl)。其岩性特征按地层时代由老至新分述如下:元古界哀牢山群小羊街组(Ptx):灰绿色、灰蓝色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变粒岩,主要出露在大坝河床及两坝肩覆盖层以下。第四系全新统坡积层(Qdl46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主要分布在大坝两坝肩山体表层。岩性为紫红色、灰黄色粉砂土、含碎石粉砂质粘土。厚度一般小于2m。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apl):主要分布在河床部位。岩性为褐黄、灰黄色含砾粉质粘土。厚度一般小于5~8m。第四系水库淤积层(Qfl)主要分布在大坝上游坝坡坡脚。岩性为紫红色、灰黄色粉质粘。厚度一般小于6m。3.4.1.3地质构造枢纽区地质构造较为简单,为单斜构造,未发现较大的断裂通过。3.4.1.4水文地质(1)地下水类型及径流条件根据地下水储藏条件,枢纽区地下水类型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枢纽区尚存在埋藏于第四系松散土层中的孔隙水。裂隙水在枢纽区属潜水类型,赋存在岩体节理裂隙中,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向沟谷排泄,直接或间接补给地表河水。地下水补给区和径流区基本一致,水位随地表高程变化,水力坡降和水位埋深则与含水层透水性及所处地貌部位相关。根据钻探成果分析,大坝枢纽区地下水位因库水位的变化而变化,现状水库为1732.0m左右,大坝钻孔中地下水文高程在1717.61m~1725.33m。(2)岩体透水性分级标准岩体透水性分级标准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执行。枢纽区5个钻孔进行了30段压、注水试验。钻孔压、注水试验成果表见3—2。其中坝土中19段注水试验,冲洪积层1.54×10-4cm/s~5.86×10-3cm/s,属中等透水性,基岩全风化透水率为1.94Lu~19.2Lu,仅ZK01存在一段透水率为19.2Lu,说明总体具弱透水性,局部为中等透水性。表3—2钻孔压、注水试验统计表孔号钻孔深度坝土渗透系数(cm/s)冲洪积层渗透系数(cm/s)基岩单位吸水率(Lu)ZK012.0~7.01.43E-037.0~12.01.92E-0346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12.0~17.02.42E-03 17.0~22.02.97E-03 22.0~27.019.2027.0~32.03.07ZK022.0~7.05.34E-047.0~12.01.55E-0312.0~17.03.13E-03 17.0~22.03.10E-03 22.0~27.01.97E-0427.0~32.08.832.0~37.03.38ZK032.0~7.07.0~12.06.71E-0412.0~17.09.30E-0417.0~22.01.06E-0322.0~24.01.53E-03 24.0~29.01.9429.0~34.02.11ZK04  2.0~7.06.91E-047.0~12.08.46E-04 12.0~17.01.38E-03 17.0~22.41.45E-0322.4~28.11.54E-0428.1~32.13.71ZK05  2.0~7.05.08E-047.0~12.33.71E-0412.3~17.48.67E-0417.4~22.333.615.61E-0422.3~27.13.093.4.1.5物理地质现象46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枢纽区地形相对较缓,未见泥石流、滑坡、崩塌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岩层产状及主要节理产状均对岸坡稳定影响不大。物理地质作用主要为河流堆积。3.4.2坝体质量评价3.4.2.1大坝外观XX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高26m。坝顶宽度不规则,呈左右端宽,中部较窄;经实测大坝中部最低处高程为1734.62m,顺流右岸坝顶最大高程为1735.52m,顺流左岸坝顶最大高程为1735.31m,坝顶高程最大高差0.9m;大坝由人工填筑,回填土料不均匀,坝体压实度不密实,达不到要求。1963年坝顶距右肩50m处出现裂缝,后对裂缝进行了人工开挖回填处理,处理长度6m,深3.5m;1966年由于下游坡潮湿、漏水,对下游坡下半部分全部进行了埋砂管处理,砂管呈两个Y字型,对上游坡坝顶到戗台段进行了培厚处理,处理后下游坡的潮湿状况消失。上游坝坡无防浪石护坡,常年受库水波浪淘刷,坡面不规整,局部形成高约30cm~50cm的小陡坎;下游总体较平顺,凸凹起伏不大,一般起伏差20cm~30cm,因未设置踏步等交通设施;排水棱体干砌石为片麻岩,岩体块径较小,完整性较差,局部有缺失,表面被粘土覆盖,棱体表面杂草丛生,影响棱体的透水性。下游坝脚沼泽区域面积为114m2,当库水增高,下游坝坡中部出现明显的漏水点,坝脚渗漏区和渗漏量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与水库水位有密切联系,水库蓄水时坝脚漏水量达2~4L/s。3.4.2.2大坝坝体质量评价据本期钻孔及探坑地质勘察成果,大坝最大坝高26.0m,大坝为均质土坝。大坝坝土共取样13组原状样,4组扰动样。在原状样取样、运输、试验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扰动,故试验成果差异性较大,物理性质偏低。坝土岩性为褐黄色、灰黄、紫红色含砾、碎石粉质粘土,稍湿~湿,可~硬塑状,含砾为强~弱风化片麻岩,含量约1~9%,粒径2~10mm不等,多为2~5mm,分布不均匀,经取样和土工试验进行统计。坝土的压缩变形指标分别见表3—4。46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表3—3XX水库大填筑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取样部位取样编号取样深度(m)湿密度ρ(g/cm3)天然含水量W(%)细粒比重Ge孔隙比e饱和度Sr(%)液限WL(%)塑限Wp(%)塑性指数IP颗粒组成(%)浸水状态粗粒组细粒组压缩试验快剪试验砾粒(角砾)砂粒粉粒粘粒粗中细粗砂中砂细砂60-4040-2020-1010-55-22-11-0.50.5-0.250.25-0.0750.075-0.050.05-0.010.01-0.005<0.005压缩系数a0.1-0.2压缩模量Es0.1-0.2内摩擦角(ф度)凝聚力(kpa)坝土CK1-18.50~8.901.6853.22.791.54496.161.432.029.4343563612310.743.4——CK1-219.10~19.501.6453.22.811.62592.093.148.045.135221293511300.624.213.1(剔除)26.7CK2-16.60~7.001.6650.92.821.56391.883.743.040.73143972815300.882.914(剔除)32CK2-213.30~13.701.6248.22.791.55286.652.626.725.945244962514271.012.6——CK2-319.50~19.901.6951.92.811.52695.669.436.433.012111263116390.73.612.8(剔除)30.3CK2-424.60~25.001.8143.72.731.167100.046.023.222.8113314102513300.683.217.221.0CK3-14.10~4.501.5958.02.821.80290.876.442.933.54859211212290.793.514.9(剔除)36.3CK3-29.80~10.201.6848.42.791.46592.286.541.644.81122582913391.022.416.729CK3-315.90~10.201.5549.42.831.72880.950.925.825.1442441152513280.93.117.633.3CK4-16.60~7.001.7350.92.801.44298.872.739.733.0131338102413340.793.115.123CK4-28.90~9.301.6757.12.791.62598.164.733.031.7333232563311290.793.316.326.7CK5-16.60~7.001.6259.62.791.74995.175.442.433.035121283217290.69418.126.3CK5-210.00~10.401.5963.02.821.89194.083.247.335.92232513218351.012.918.436.7平均值1.6554.52.811.6393.670.737.433.382814320.823.317.0529.2坝基CK4-319.60~19.801.6862.02.811.710100.066.238.028.2244243923010300.793.514.928.3CK5-319.80~20.001.6857.02.831.64598.153.426.327.110112111263613260.673.914.818.7平均值1.6859.52.821.67899.159.832.527.743311.5280.733.714.8523.546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表3—4坝土压缩变形指标统计表指标天然密度孔隙比天然含水量压缩系数压缩模量粘粒含量ρeωa0.1~0.2Es0.1~0.2(g/cm3)(%)(MPa-1)(MPa)(%)最大值1.811.89163.01.02439最小值1.551.44243.70.692.929平均值1.651.6354.50.823.332坝土天然密度1.55~1.81g/cm3,平均值1.65g/cm3,孔隙比1.442~1.891,平均值1.63,压缩系数a0.1—0.2为0.69~1.02(MPa-1),平均值0.82(MPa-1),压缩模量Es0.1—0.2为2.9~4(MPa),平均值3.3(MPa),属高压缩性土。土样颗分指标统计结果:粘粒含量为29.0~39.0%,平均值为32%。按塑性图分类主要为含砂高液限粘土(CLS)、含高液限粘土(CL)、高液限粉土(MH)。总的特征为土质均一性差,干密度、孔隙比、压缩系数差异较大,属高压缩性土。根据原状坝土样实验成果分析,坝土内摩擦角为12.8~18.4°,内聚力为36.7~23KPa,反映出坝土抗剪强度总体不均匀,离散性较大,造成坝体抗剪强度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粘土料不均匀,碾压质量较差,结构不密实,土质不均所致,而坝土抗剪强度较低,直接影响着大坝的抗滑稳定与安全。根据试验值及工程类比法进行综合考虑,大坝坝土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见表3—5。表3—5大坝坝土物理力学参数岩性特征天然密度ρ(g/cm3)内摩擦角(°)凝聚力(KPa)允许承载力[R](MPa)大坝坝土1.80~1.8517~1828~300.15~0.20根据颗分试验成果及《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其粘粒含量平均32%,大于地震加速度0.10g所要求的度粘粒含量16%的界线值,判为不液化土。根据坝土粒径分布曲线,由不均匀系数公式Cu=d60/d10与曲率系数公式Cc=(d30)2/d60d10,计算得Cu>5,Cc=0.42,即坝土为不良级配土。由坝土粒径分布曲线可得,坝土的细粒平均含量Pc=83%>35%,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附录G土的渗透变形判别,坝土的渗透变形类型为流土。由流土型临界水力比降计算公式:Jcr=(GS—1)(1—n)。式中:Jcr—土的临界水力比降;71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GS—土的颗粒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n—土的孔隙率(%)计算得Jcr=0.6882。据钻孔注水试验成果坝土渗透系数为3.13×10-3~3.71×10-4cm/s,属中等透水层,说明大坝存在渗漏条件,在大坝下游坝坡出现大面积的浸润区,大坝渗漏严重。3.6.2.3倒滤体工程地质条件本工程排水棱体顶部高程1712.8m,底部高程1708.5m。排水棱体基础为第四系冲洪积层,地基承载力120~150KPa,能满足设计要求。在现场检查中排水棱体干砌石为片麻岩,岩体块径较小,完整性较差,局部有缺失,表面被粘土覆盖,棱体表面杂草丛生,影响棱体的透水性。3.4.3坝基、坝肩稳定性评价3.4.3.1坝基稳定性评价根据大坝纵、横剖面(A-A’及B-B’),ZK03、ZK04、ZK05号钻孔取芯资料分析,坝体填筑时,仅对坝基河床部位进行简单清理平整,未彻底清除厚约7.0~9.30m的第四系冲洪积层。大坝河床部位坝基为第四系冲洪积层,厚约7.0~9.30m,其结构较松散,岩性为灰、灰白色含砾粉土、细砂层及砂砾为主,砾石成份为石英片岩、黑云斜长变粒岩,坚硬。在取样2组进行试验,试验成果见表3-4。坝土天然密度1.68g/cm3,孔隙比0.710~1.645,压缩系数a0.1—0.2为0.67~0.79MPa-1,平均值为0.73MPa-1,压缩模量Es0.1—0.2为3.5~3.9MPa,平均值为3.7MPa,属高压缩性土;以上指标说明冲洪积层具结构松散,具高孔隙比、高压缩性等,密实度较差,可导致上部坝土产生沉降等现象。由饱和固结状态剪切试验可知,河床坝基冲洪积层之含砾粘土内摩擦角14.8°~14.9°,凝聚力18.7KPa~28.3KPa。从试验成果分析看,其内摩擦角较小,其原因主要是含砾量很少、细粒含量较高所致,另一方面可能为原状样可能在采取、运输、试验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扰动,试验成果较小所致。根据颗分试验成果及《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冲洪积层之含砾粘土按塑性图分类为含砾高液限粘土、高液限粘土,其粘粒含量26%~30%,平均值28%;大于地震加速度0.10g所要求的度粘粒含量16%的界线值,判为不液化土。71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根据冲洪积层的含砾粉质粘土粒径分布曲线,由不均匀系数公式Cu=d60/d10与曲率系数公式Cc=(d30)2/d60d10,计算得Cu>5,Cc=0.37,即冲洪积层之含砾粉质粘土为不连续级配土。由冲洪积层之含砾粉质粘土粒径分布曲线可得,Pc=76.5%,细粒含量Pc=76.5%>35%,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附录G土的渗透变形判别,坝土的渗透变形类型为流土。由流土型临界水力比降计算公式:Jcr=(GS—1)(1—n)。式中:Jcr—土的临界水力比降;GS—土的颗粒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n—土的孔隙率(%)计算得冲洪积层含砾粉质粘土的Jcr=0.6797。冲洪积层下覆岩体为元古界哀牢山群小羊街组(Ptx):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变粒岩。钻孔揭穿全风化带,厚约2.5~5.8m;强风化带为揭穿。岩体节理裂隙发育,整体强度较低,但大坝最大坝高仅26.0m,为低坝,坝身荷载相对较小。能满足上部荷载的要求,不会产生压缩变形或压缩变形甚微,有利于坝基抗滑稳定。按工程类比法取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供设计参照使用,岩体物理力学性质见表3—6。表3—6坝基抗剪强度指标统计表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冲洪积层基岩含砾粘土全风化强风化天然容重(KN/m3)18.5~19.020.0~20.521.0~21.5凝聚力(Kpa)2322~2550~100内摩擦角(º)1523~2530~35据钻孔压(注)水试验成果,分布于河床坝基部位的冲洪积层渗透系数为1.45×10-3~1.39×10-4cm/s,属中等透水性。下覆哀牢山群小羊街组(Ptx):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变粒岩,节理裂隙较发育,风化强烈,成土状,透水率为19.21Lu,渗透系数为1.32×10-3,属中等透水层,其下限埋深由ZK1、ZK2、ZK3孔分别为,27.0m、32.0m、24.0m一线为界,以下为弱透水。弱透水层透水率为1.94~3.38Lu。从钻孔压水试验成果看,中等透水层主要分布于岩石全风化带上部,进入全风化带下部后,透水率逐渐减弱。故河床坝基分布的冲洪积层及下伏岩体全风化带存在渗漏条件。3.4.3.2大坝坝肩稳定性评价71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坝址河流流向为南西至北东,拦河坝建在河道由宽阔至收窄的过渡带上,呈基本对称的“V”字型河谷。坝址两坝肩雏形冲沟发育,地形较为凌乱。左坝肩因上下游冲沟发育,形成向南东向延伸的山梁,山梁较为平缓,地形坡度为10°~15°的缓坡;右坝肩在高程1743m以上为地形坡度为25°~35°的陡坡,高程1743m以下为地形坡度为10°~15°的缓坡。在坝址附近崩塌、滑坡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不发育。据地表地质测绘和钻探勘察资料,两坝肩地表为第四系坡积层,岩性为灰黄色、紫红色、土黄色含碎石粉砂质粘土,厚度小于2m。下伏地层为哀牢山群小羊街组(Ptx):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变粒岩,岩体节理裂隙发育,风化强烈,多呈全风化,在大坝附近未有出露新鲜的岩体,故节理裂隙产状测量较困难。根据地质测绘,两坝肩坝基岩体全风化带厚度估计8~10m,岩体节理裂隙发育,为中等透水层,以下强风化基岩,节理裂隙逐渐闭合,估计为中等~弱透水层,两坝肩中等透水层估计厚度为18~25m。两坝肩存在渗漏及绕坝渗漏的条件。3.4.4输水涵洞工程地质评价输水涵洞为无压涵洞,布置于顺流右岸,为浆砌石矩形涵洞,断面尺寸为0.6m×0.8m,进口用卧管控制,底板高程为1718.0m,设计流量为0.2m3/s,涵洞出口接引水明渠引至下游河谷中。涵洞身、闸室基础为全风化哀牢山群小羊街组(Ptx):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变粒岩,岩体完整性较差,整体强度较低,根据工程类比法,地基承载力建议值150~180KPa。地基承载力能满足要求。输水涵洞为浆砌石衬砌,由于水库运行时间较长,洞身浆砌石砂浆水解现象严重,有滴、渗水现象。进口闸门启闭困难,止水不严、漏水严重。3.4.5溢洪道工程地质评价溢洪道位于大坝右坝肩,开敞式溢洪道,堰顶高程为1731.32m,宽顶堰宽度2.0m,深2.1m,为浆砌石支砌,陡槽段用砼浇筑。溢洪道基础为溢洪道基础设置于全~强风化岩体上,不存在深层滑动条件,根据工程类比法,地基承载力建议值150~180KPa,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71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溢洪道两侧边坡为衬砌,边坡上部松散堆积体或第四系残坡积物,下部为全风化岩体,为岩土混合低边坡,边坡坡度较陡,稳定性差,表层有零星坍塌,对溢洪道底部淤积构成一定影响。溢洪道砌石体浆砌石边墙,灰缝砂浆脱落严重,质量较差,底部为块石支砌,砌缝过大,灰缝砂浆严重脱落,底板渗漏严重,基础软化。泄槽段尾部为消力池。溢洪道断面小,不能满足泄洪要求,存在安全隐患。3.5除险加固处理及建议鉴于本工程的病害现状、原因分析,须及时进行除险加固处理,主要应处理下列问题:①对坝基、坝肩和坝体进行防渗处理;②坝体加固,并新建坝体反滤排水设施;③对输水涵洞除险加固,并更换闸门。④加固溢洪道,并建相应的消能措施。因坝体碾压不实,不均匀性明显、密实度差,故建议在对坝体和坝基、坝肩进行防渗处理的同时,对坝体进行加固处理。另外需对排水系统进行改善,以保证坝体地下水通畅排出,降低坝体浸润线和渗透压力,提高填筑土体的力学指标,保证坝体的稳定。根据除险加固初步设计方案:对上游坝坡进行削坡清理,回填土碾压,碎石混合垫层和采用C20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处理;对下游坝坡进行压脚处理或培厚处理,坡脚排水棱体进行改善。排水棱体及坝坡脚以外河床地层主要为冲洪积层,该部位的土层未经过压实,其物理力学性质差,探坑揭露组成物质为含砾粉质粘土,仍具有高压缩性和低C、Φ值,建议进行排水棱体改善时对该土层进行地基处理或进行换填处理。3.6天然建筑材料3.6.1土料工程所需土料依据除险加固要求,为灌浆防渗土料及风化土料。本阶段对土料场进行探槽和取样工作。取扰动样2组进行土工试验。试验成果见表3—7。表3—7土料场试验成果表探坑编号TK1TK2液限ωL3842塑限P2232塑性指数Ip2019细粒含量%54.862.3最大干密度ρ(g/cm3)1.621.58最优含水量ω19.416.4凝聚力(Kpa)4520.271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内摩擦角(º)3819.6渗透系数k(cm/s)2.89×10-62.09×10-6满足现行《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01)灌浆土料的质量要求,可用于本工程防渗灌浆用土料及培厚。风化料料场位于那诺打党梁子,地形平坦,目前为杂木林。粘土料料场位于那诺气党梁子,地形平坦,目前为杂木林。土料为第四系坡积层(Qdl)及全风化层,岩性为褐红色粘土、粉质粘土,料场面积约12000m2,地表0.30m为植物层,需剥离,可采厚度为0.5~2.5m,剥采比大,土料储量约2.0~3.0万m3。风化料料场据大坝约10公里,粘土料料场据大坝约7公里,距大坝较近,运输、开采均便利。3.6.2石料项目区块石采取就地取材。岩性为元古代昆阳群绿汁组(Pt1lz)灰褐、灰白、灰黄、肉红色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岩层呈单斜层产出,强~弱风化状态,节理裂隙稍发育,岩石较坚硬完整,岩层产状走向北西15°,倾向南西,倾角65°,岩石抗压强度60~150MPa,储量大,运距17Km。项目区建筑所需碎石料不能就地取材,只能考虑就近交通便利、储量大、质量好、运距短的集中供料方案。根据此原则,碎石需到XX县城购买,运距77Km。3.6.3砂砾料砂料需到XX县城购买,是XX县城附近主要砼浇灌用砂。XX砂料场位于XX县城旁,清水河、南溪河与XX交汇处。沙滩长500~1000m,宽50m左右,其中卵、砾石含量占60~70%,为弃料;砂为粗至细粒,含量30%左右。成份以石英为主,少量黑色变质矿物。含泥量不均匀,一般1~3%,局部估计超过5%,开采时应注意淘洗。储量大,运距平均约77Km。3.7结论及建议3.7.1结论(1)工程区位于小江活动断裂东支附近,区域构造稳定性一般。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地震基本烈度Ⅶ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71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2)水库不存在渗漏问题,库岸稳定性一般,水库固体径流来源较丰富,存在淤积问题;水库无淹没、浸没问题。(3)大坝为均质土坝,料源含碎石粉质粘土,系良好的土坝建筑土,坝土碾压质量较差,压实度低于有关技术标准要求。(4)坝体填筑质量差,一般具中等透水性,局部存在集中渗漏和渗透变形,渗透变形类型以流土为主。(5)坝轴线附近河床部位坝基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属低液限粘土,据中等压缩性,经过上部大坝土层长期的压实作用,力学指标有一定的提高。(6)本工程坝基(肩)均存在渗漏问题。(7)输水涵洞闸门锈蚀严重,止水不严,启闭困难;有漏水现象。(8)溢洪道位于右岸,地基承载力可满足要求,但需进行加固处理。(9)大坝防渗采用帷幕充填灌浆方案,帷幕底界应进入相对隔水层,岩体小于10Lu,两岸端点应与最高库水位等高的地下水位衔接。3.7.2建议(1)XX水库坝下输水涵洞存在变形破坏,两坝肩存在渗漏问题,坝体防渗指标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已处于病险运行状态,对大坝的安全运行已构成威胁,应尽快进行除险加固处理,在未做加固处理前加强运行管理和变形监测工作。(2)水库建成运行后没有进行过系统监测工作,建议建立大坝、水库监测系统,完善大坝监测制度。71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4.大坝安全评价和鉴定结论4.1工程质量评价、安全等级现状大坝坝顶凸凹不平,上游坝面无块石护坡,风浪淘蚀严重;内坝坡有局部沉陷、隆起现象;下游坝脚无排水沟,排水不通畅;坝体填筑土料级配差,施工质量控制不规范,填筑压实度低。溢洪道位于大坝右坝肩,开敞式无闸控制,堰顶高程为1731.32m。溢洪道基础为溢洪道基础设置于全~强风化岩体上,不存在深层滑动条件,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溢洪道砌石体浆砌石边墙,灰缝砂浆脱落严重,质量较差,底部为块石支砌,砌缝过大,灰缝砂浆严重脱落,底板渗漏严重,基础软化。泄槽段尾部为消力池。溢洪道断面小,不能满足泄洪要求,存在安全隐患。输水涵洞为无压涵洞,布置于顺流右岸,为浆砌石矩形涵洞,断面尺寸为0.6m×0.8m,进口用卧管控制。涵洞洞身、闸室基础为全风化哀牢山群小羊街组(Ptx):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变粒岩,岩体完整性较差,整体强度低,地基承载力能满足要求。输水涵洞为浆砌石衬砌,由于水库运行时间较长,洞身浆砌石砂浆水解现象严重,有滴、渗水现象。进口卧管启闭困难,止水不严、漏水严重。据《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综合评价XX水库工程质量不合格。4.2大坝运行管理综合评价、安全等级XX水库为玉溪市XX县重点小(二)型水库工程,水库自投入运行至今,对大坝的安全运行未埋设和安装应有的观测设施,也未配备专人对大坝进行必要的安全监测,大坝病害观测资料不完整。水库管理调度运用规程、各项规章制度等均未以书面形式制定下来,水文测报及通信设施缺乏或不完善。水库运行中,虽对大坝等建筑物未进行过维修处理,始终处于病害和危险的运行状态中。根据《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XX水库大坝运行管理综合评价为差。4.3防洪标准复核、安全等级XX水库现状坝顶高程为1735.0m71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根据洪水调节计算结果可看出:当遇200年一遇洪水时,库水位为1736.90m,计算坝顶高程1737.817m,高于现状坝顶高程2.817m;当遇20年一遇洪水时,库水位为1735.33m,计算坝顶高程1736.855m,高于现状坝顶1.855m。XX水库洪水不满足5年一遇洪水标准要求。根据坝顶高程复核结果,可以看出XX水库现状坝顶高程的抗洪能力不能满足校核洪水、近期非常运用洪水和设计洪水的要求。根据《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之规定,XX水库大坝防洪安全性分级为C级。4.4结构安全评价、安全等级根据大坝抗滑稳定复核计算结果,大坝下游坝坡校核洪水位、设计洪水位高于坝顶,不计算抗滑稳定;大坝下游坝坡正常蓄水位工况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为0.977不满足规范规定,大坝上游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均满足规范规定的数值。按《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中“土石坝结构安全性分级”的有关规定,大坝安全性等级为C级。4.5渗流安全评价、安全等级大坝坝体大部分为中等透水,坝基透水性较大,两坝肩强风化带岩体节理、裂隙发育,中等透水性。通过渗流量计算,正常蓄水位时,大坝渗漏量为137.13m3/d,坝基、坝体渗透比降满足允许比降要求,但坝脚已出现大面积渗水区域,坝体存在严重的坝体、坝肩、坝基渗漏,大坝渗流性态不安全。根据《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综合评定XX水库渗流安全等级为C级。4.6抗震安全复核、安全等级经抗震稳定安全复核,水库大坝坝坡各工况组合遇Ⅶ度地震时,正常蓄水位下游坝坡抗震稳定安全系数为0.703<1.012,抗震稳定安全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上游坝坡抗震稳定安全系数为1.256~1.693>1.012,抗震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4.7金属结构评价、安全等级输水涵洞进口为卧管,洞身为浆砌石结构,无金属结构。溢洪道为开敞式宽顶堰,无闸控制,无金属结构。71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根据《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XX水库金属结构安全评价等级为A级。4.8综合评价、大坝安全类别根据《XX县XX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中对XX水库现状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的结果:水库工程质量评价等级为不合格;水库运行管理评价等级为差;防洪标准复核安全评价等级为C级;结构安全评价等级为C级;渗流安全评价等级为C级;金属结构安全评价等级为A级。根据水利部《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和《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XX水库大坝安全性评定为三类坝。71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5.工程规模和防洪安全复核5.1除险加固的必要性XX水库位于XX县那诺村委会的那拉期村旁的那诺箐上,那诺箐属红河水系XX一级支流南昏河上游支流那诺箐。XX水库位于XX县城东南方向,大坝地理位置102°06′32.4″,北纬23°22′12.6″,距县城68km,距乡政府驻地2.5km。XX水库坝址以上径流面积7.8km2,主河道长4.0km,河床平均坡降64.3‰。XX水库现状总库容65.62万m3,坝高26.0m。现状XX水库水库枢纽建筑物主要由大坝、溢洪道和输水涵洞组成。水库灌区是以经济作物为主,灌区气候温和,自然光热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经济作物。水库功能:水库有效灌溉面积680亩,主要栽种甘蔗及其它热带经济作物,确保灌区农作物的高产稳产。下游1.0km处为那诺小(二)型水库坝址,那诺乡书垤村、罗马村在下游3.5km处的河岸上居住,人口300人,下游耕地1200亩。元(XX)~红(红河)公路从下游1.3km处经过。XX水库保护人口300余人、耕地1200亩。同时促进了农、林、牧、付、渔业的全面发展,对当地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实施,可以保证水库安全正常运行,提高供水保证率,对下游那诺二库、那诺乡书垤村、罗马村元(XX)~红(红河)公路以及其他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设施的防洪起到较大作用。所以,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实施,可以让XX水库水库摘掉“病险水库”的帽子,解除水库下游人民的心头之患,提高供水效率,充分发挥水库防洪作用,其病险处理措施上必要,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5.2工程规模根据云南省水利厅关于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指导意见精神,除险加固应维持在正常蓄水位1731.30m不变,相应库容应为40.04万m3,除险加固后校核洪水位为1734.87m,对应总库容为65.62万m3,防洪汛限水位1731.30m,相应库容为40.04万m3,相应调洪库容25.58万m3。采用“玉溪市土壤侵蚀现状图”,根据土壤侵蚀模数法计算得XX水库每年的淤积量为0.219万m3,除险加固20年后淤积量为4.39万m3,根据库容水曲线计算得,坝前泥沙淤积高程为1722.26m,取整为1722.30m,确定死水位为1722.30m,死库容为4.46万m3。相应的兴利库容为35.58万m3。71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5.3水库防洪标准XX水库现状校核水位为1734.87m,对应总库容65.62万m3,坝高26.0m。依照《防洪标准》(50201-94)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规定,XX水库为小(二)型水库,工程等别为Ⅴ等,主要建筑物为5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水库设计洪水重现期为20年一遇(P=5%),校核洪水重现期为200年一遇(P=0.5%)。5.4死水位水库为已建水库,挡水建筑物壅高了库区水位,形成壅水曲线,水深沿流程加大,流速则沿程降低,水流可以挟带的沙量也沿程递减,水库壅水明流产生淤积。经分析水库纵向淤积形态为锥体淤积。采用“玉溪市土壤侵蚀现状图”,根据土壤侵蚀模数法计算得XX水库每年的淤积量为0.219万m3,除险加固20年后淤积量为4.39万m3,根据库容水曲线计算得,坝前泥沙淤积高程为1722.26m,取整为1722.30m,确定死水位为1722.30m,死库容为4.46万m3。5.5水库调洪演算5.5.1起调水位的确定根据XX县那诺乡人民政府小(二)型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XX水库每年汛期防洪限制水位为1731.3m,本次水库汛限水位取1731.3m,即正常溢洪道底板高程。5.5.2调洪演算及成果基本资料:本次调洪演算采用2011年实测的1/500地形图计算得到的新库容曲线,水库水位~面积~库容关系成果见表5—1,水库水位~面积~库容关系曲线见图4—1。设计洪水采用本次复核入库设计洪水过程线。XX水库水库涵洞断面小,过流能力有限,因此,仅考虑XX水库水库汛期溢洪道单独泄洪,溢洪道为无闸开敞式宽顶堰布置,宽顶堰底板维持现状,高程不变,高程为1731.30m。现状情况为宽顶堰净宽为2.0m,正常蓄水位1731.30m,起调水位为1731.30m。除险加固后的情况是宽顶堰改造为净宽为5.0m的驼峰堰。正常蓄水位1731.30m,起调水位为1731.30m。71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调洪计算采用列表计算法,水量平衡方程式为:1/2(Q+Q)△t-1/2(q1+q2)△t=V2-V1式中:Q、Q为计算时段始末入库流量;q1、q2为计算时段始末出库流量;V2、V1为计算时段始末水库库容;△t为计算时段长,△t=1小时溢洪道出流公式:q=mB(2g)0.5h1.5,除险加固前m=0.34,除险加固后驼峰堰m=0.42,B=为堰的净宽,除险加固前B=2.0m,除险加固后B=6.0m,h为堰上水头。计算程序采用《PC1500程序集》中水库调洪演算的数值解程序C—2进行计算,除险加固前的调洪计算见表5—2。除险加固后的调洪计算见表5—4。表5—1XX水库水位~面积~库容关系成果表序号高程(m)面积(万m2)库容(万m3)序号高程(m)面积(万m2)库容(万m3)11717.70.0000.00211727.54.28120.2621718.00.0080.00221728.04.49822.4531718.50.1230.03231728.54.70924.7541719.00.6060.22241729.04.94727.1751719.50.8140.57251729.55.21029.7161720.01.1091.05261730.05.49332.3871720.51.3021.65271730.55.80735.2181721.01.4442.34281731.06.08438.1891721.51.5823.10291731.56.33841.29101722.01.7173.92301732.06.61844.52111722.51.8794.82311732.56.96047.92121723.02.0825.81321733.07.36951.50131723.52.3296.91331733.57.72955.28141724.02.5558.14341734.08.10459.23151724.52.8449.49351734.58.48363.38161725.03.13510.98361735.08.87467.72171725.53.35912.60371735.59.23572.25181726.03.58414.34381736.09.52576.94191726.53.84216.20391736.59.88481.79201727.04.06118.17401737.010.25786.8371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图5—1XX水库水位~面积~库容关系曲线表5—2XX水库除险加固前调洪计算成果表项目频率最高库水位(m)溢洪道下泄流量(m3/s)高于坝顶高程(m)P=0.5%1736.9039.911.90P=1%1736.4435.121.44P=2%1735.9730.390.97P=3.33%1735.6327.130.63P=5%1735.3324.330.33P=10%1734.7819.58-0.22P=20%1734.1814.71-0.82溢洪道堰宽2m,起调水位1731.3m,现状坝顶高程1735.0m71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表5—3XX水库溢洪道驼峰堰不同宽度调洪比较表(流量系数0.42)堰宽(m)校核洪水(P=0.5%)设计洪水(P=5%)校核水位超坝顶高程1735.0m(m)备注水位(m)下泄流量(m3/s)水位(m)下泄流量(m3/s)41735.5357.731734.1535.710.5351734.8762.821733.9139.18-0.13选用方案61734.5765.891733.741.4-0.43表5—4XX水库除险加固后调洪计算成果表项目频率最高库水位(m)溢洪道下泄流量(m3/s)高于坝顶高程(m)P=0.5%1734.8762.82-0.13P=1%1734.5955.80-0.41P=2%1734.3048.43-0.70P=3.33%1734.0943.43-0.91P=5%1733.9139.18-1.09P=10%1733.5831.95-1.42P=20%1733.2024.38-1.80溢洪道堰宽5m,为驼峰堰,起调水位1731.3m,现状坝顶高程1735.0m71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 XX水库调洪演算数值解计算结果(频率:0.5%) *****************************************************************************工程名:XX水库频率:1/200一.原始数据:水位~水面面积关系曲线结点数K=40水位(米)水面面积(万平方米)F水位(米)水面面积(万平方米)水位(米)水面面积(万平方米)ZPFZPF1717.700.001718.000.011718.500.121719.000.611719.500.811720.001.111720.501.301721.001.441721.501.581722.001.721722.501.881723.002.081723.502.331724.002.561724.502.841725.003.141725.503.361726.003.581726.503.841727.004.061727.504.281728.004.501728.504.711729.004.951729.505.211730.005.491730.505.811731.006.081731.506.341732.006.621732.506.961733.007.371733.507.731734.008.101734.508.481735.008.871735.509.241736.009.531736.509.881737.0010.26洪水过程时段数J=24时段间隔(秒)T=3600洪水过程(立方米/秒):0.001.45102.0067.2043.0027.7018.4012.607.484.833.523.183.033.022.912.882.862.742.702.662.662.612.542.392.23防洪下限水位(米)ZM=1731.3调洪起始水位(米)Z0=1731.3溢洪道数H0=1流量系数底宽(米)底高程(米)M2B2C20.425.001731.3071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时段水位河道泄洪洞溢洪道泄流孔变宽溢其它下泄对应来水量流量流量流量洪流量泄流量总流量库容11731.341.450.000.080.000.000.000.0840.2921733.56102.000.0031.620.000.000.0031.6255.7331734.8767.200.0062.820.000.000.0062.8265.6241734.6143.000.0056.110.000.000.0056.1163.6651734.0227.700.0041.820.000.000.0041.8259.2061733.4618.400.0029.590.000.000.0029.5954.9771733.0112.600.0020.860.000.000.0020.8651.5881732.647.480.0014.450.000.000.0014.4548.9291732.344.830.009.860.000.000.009.8646.83101732.123.520.006.930.000.000.006.9345.34111731.983.180.005.210.000.000.005.2144.40121731.893.030.004.250.000.000.004.2543.81131731.843.020.003.710.000.000.003.7143.49141731.812.910.003.390.000.000.003.3943.29151731.792.880.003.180.000.000.003.1843.16161731.782.860.003.050.000.000.003.0543.10171731.762.740.002.950.000.000.002.9542.97181731.752.700.002.850.000.000.002.8542.91191731.752.660.002.780.000.000.002.7842.91201731.742.660.002.730.000.000.002.7342.84211731.742.610.002.690.000.000.002.6942.84221731.732.540.002.640.000.000.002.6442.78231731.722.390.002.570.000.000.002.5742.71241731.712.230.002.470.000.000.002.4742.6571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 XX水库调洪演算数值解计算结果(频率:1%) *****************************************************************************时段水位河道泄洪洞溢洪道泄流孔变宽溢其它下泄对应来水量流量流量流量洪流量泄流量总流量库容11731.341.300.000.060.000.000.000.0640.2921733.3691.500.0027.440.000.000.0027.4454.2231734.5959.800.0055.580.000.000.0055.5863.5041734.3637.800.0049.720.000.000.0049.7261.7751733.8124.000.0036.920.000.000.0036.9257.6261733.2815.500.0025.900.000.000.0025.9053.6171732.8510.300.0018.000.000.000.0018.0050.4381732.516.230.0012.380.000.000.0012.3847.9991732.244.150.008.510.000.000.008.5146.15101732.053.220.006.100.000.000.006.1044.86111731.943.140.004.730.000.000.004.7344.14121731.873.000.003.990.000.000.003.9943.68131731.832.990.003.560.000.000.003.5643.42141731.802.890.003.290.000.000.003.2943.23151731.782.880.003.120.000.000.003.1243.10161731.772.740.002.990.000.000.002.9943.03171731.762.710.002.880.000.000.002.8842.97181731.752.700.002.810.000.000.002.8142.91191731.742.630.002.750.000.000.002.7542.84201731.742.550.002.680.000.000.002.6842.84211731.732.550.002.630.000.000.002.6342.78221731.732.540.002.600.000.000.002.6042.78231731.722.370.002.540.000.000.002.5442.7171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 XX水库调洪演算数值解计算结果(频率:2%) *****************************************************************************时段水位河道泄洪洞溢洪道泄流孔变宽溢其它下泄对应来水量流量流量流量洪流量泄流量总流量库容11731.331.150.000.050.000.000.000.0540.2321733.1581.000.0023.400.000.000.0023.4052.6331734.3052.500.0048.430.000.000.0048.4361.3141734.0932.700.0043.420.000.000.0043.4259.7351733.5820.400.0032.120.000.000.0032.1255.8861733.0912.800.0022.340.000.000.0022.3452.1871732.698.090.0015.270.000.000.0015.2749.2881732.385.000.0010.390.000.000.0010.3947.1091732.143.440.007.180.000.000.007.1845.48101731.993.120.005.300.000.000.005.3044.46111731.892.950.004.260.000.000.004.2643.81121731.842.940.003.690.000.000.003.6943.49131731.802.780.003.330.000.000.003.3343.23141731.782.770.003.100.000.000.003.1043.10151731.772.710.002.950.000.000.002.9543.03161731.752.610.002.830.000.000.002.8342.91171731.742.590.002.740.000.000.002.7442.84181731.732.490.002.660.000.000.002.6642.78191731.722.420.002.570.000.000.002.5742.71201731.722.410.002.510.000.000.002.5142.71211731.712.390.002.470.000.000.002.4742.65221731.712.340.002.430.000.000.002.4342.65231731.702.250.002.370.000.000.002.3742.58241731.692.070.002.290.000.000.002.2942.5271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 XX水库调洪演算数值解计算结果(频率:3.33%) *****************************************************************************时段水位河道泄洪洞溢洪道泄流孔变宽溢其它下泄对应来水量流量流量流量洪流量泄流量总流量库容11731.331.050.000.050.000.000.000.0540.2321733.0073.600.0020.640.000.000.0020.6451.5031734.0947.400.0043.430.000.000.0043.4359.7341733.9029.300.0039.080.000.000.0039.0858.3051733.4318.000.0028.870.000.000.0028.8754.7561732.9611.100.0019.980.000.000.0019.9851.2171732.586.790.0013.530.000.000.0013.5348.4981732.294.290.009.160.000.000.009.1646.4991732.083.040.006.370.000.000.006.3745.07101731.943.000.004.800.000.000.004.8044.14111731.872.830.003.950.000.000.003.9543.68121731.822.830.003.470.000.000.003.4743.36131731.792.670.003.160.000.000.003.1643.16141731.772.660.002.960.000.000.002.9643.03151731.752.510.002.800.000.000.002.8042.91161731.742.500.002.680.000.000.002.6842.84171731.732.470.002.600.000.000.002.6042.78181731.722.390.002.530.000.000.002.5342.71191731.712.330.002.460.000.000.002.4642.65201731.712.280.002.400.000.000.002.4042.65211731.702.250.002.350.000.000.002.3542.58221731.692.210.002.300.000.000.002.3042.52231731.692.160.002.260.000.000.002.2642.52241731.681.990.002.180.000.000.002.1842.4571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 XX水库调洪演算数值解计算结果(频率:5%) *****************************************************************************时段水位河道泄洪洞溢洪道泄流孔变宽溢其它下泄对应来水量流量流量流量洪流量泄流量总流量库容11731.330.960.000.040.000.000.000.0440.2321732.8767.300.0018.340.000.000.0018.3450.5731733.9143.000.0039.180.000.000.0039.1858.3741733.7326.200.0035.290.000.000.0035.2957.0151733.2815.700.0025.920.000.000.0025.9253.6161732.849.270.0017.710.000.000.0017.7150.3571732.475.520.0011.810.000.000.0011.8147.7281732.203.660.007.970.000.000.007.9745.8891732.022.960.005.680.000.000.005.6844.66101731.912.780.004.380.000.000.004.3843.94111731.842.780.003.680.000.000.003.6843.49121731.802.740.003.290.000.000.003.2943.23131731.772.620.003.030.000.000.003.0343.03141731.762.610.002.860.000.000.002.8642.97151731.742.480.002.730.000.000.002.7342.84161731.732.430.002.620.000.000.002.6242.78171731.722.350.002.530.000.000.002.5342.71181731.712.340.002.450.000.000.002.4542.65191731.702.260.002.390.000.000.002.3942.58201731.702.250.002.340.000.000.002.3442.58211731.692.230.002.300.000.000.002.3042.52221731.692.080.002.240.000.000.002.2442.52231731.681.910.002.140.000.000.002.1442.45241731.661.730.002.020.000.000.002.0242.3271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 XX水库调洪演算数值解计算结果(频率:10%) *****************************************************************************时段水位河道泄洪洞溢洪道泄流孔变宽溢其它下泄对应来水量流量流量流量洪流量泄流量总流量库容11731.320.800.000.030.000.000.000.0340.1721732.6556.500.0014.540.000.000.0014.5448.9931733.5835.400.0031.950.000.000.0031.9555.8841733.4220.900.0028.790.000.000.0028.7954.6751733.0111.800.0020.890.000.000.0020.8951.5861732.626.770.0014.040.000.000.0014.0448.7871732.304.220.009.350.000.000.009.3546.5681732.082.980.006.430.000.000.006.4345.0791731.942.820.004.770.000.000.004.7744.14101731.862.650.003.860.000.000.003.8643.62111731.812.640.003.340.000.000.003.3443.29121731.772.490.003.010.000.000.003.0143.03131731.752.460.002.790.000.000.002.7942.91141731.732.400.002.650.000.000.002.6542.78151731.722.350.002.540.000.000.002.5442.71161731.712.290.002.450.000.000.002.4542.65171731.702.220.002.370.000.000.002.3742.58181731.692.180.002.310.000.000.002.3142.52191731.692.150.002.250.000.000.002.2542.52201731.682.110.002.200.000.000.002.2042.45211731.671.930.002.130.000.000.002.1342.39221731.661.750.002.020.000.000.002.0242.32231731.651.580.001.880.000.000.001.8842.26241731.631.400.001.740.000.000.001.7442.1371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 XX水库调洪演算数值解计算结果(频率:20%) *****************************************************************************时段水位河道泄洪洞溢洪道泄流孔变宽溢其它下泄对应来水量流量流量流量洪流量泄流量总流量库容11731.320.640.000.020.000.000.000.0240.1721732.3944.800.0010.650.000.000.0010.6547.1731733.2027.600.0024.380.000.000.0024.3853.0141733.0815.700.0022.140.000.000.0022.1452.1151732.748.710.0016.080.000.000.0016.0849.6461732.415.140.0010.900.000.000.0010.9047.3171732.163.360.007.410.000.000.007.4145.6181731.982.620.005.260.000.000.005.2644.4091731.872.520.004.040.000.000.004.0443.68101731.812.460.003.370.000.000.003.3743.29111731.772.440.002.990.000.000.002.9943.03121731.742.310.002.740.000.000.002.7442.84131731.722.260.002.560.000.000.002.5642.71141731.712.170.002.420.000.000.002.4242.65151731.702.150.002.320.000.000.002.3242.58161731.692.090.002.240.000.000.002.2442.52171731.682.070.002.180.000.000.002.1842.45181731.672.040.002.130.000.000.002.1342.39191731.671.910.002.070.000.000.002.0742.39201731.661.740.001.980.000.000.001.9842.32211731.641.560.001.850.000.000.001.8542.19221731.621.380.001.710.000.000.001.7142.06231731.601.210.001.560.000.000.001.5641.93241731.581.030.001.410.000.000.001.4141.8071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5.6坝顶高程计算5.6.1基本资料XX水库大坝为Ⅴ等5级工程,正常运用安全超高0.5m,非常运用安全超高0.3m,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设计上游坡坡比分别为1:2.3,根据实测的1:2000地形图量算得其吹程D=0.4km,风速资料采用XX县气象站观测成果,多年平均最大风速Vm=16.0m/s。5.6.2波浪爬高计算波浪爬高的波高、波长采用莆田试验站公式计算:由无维量纲水深无维量纲风区长度,查《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莆田试验站方法图,得,从而得平均波高,再求得平均波长。式中风速W正常运行工况取多年平均最大风速的1.5倍,非常运行工况取多年平均最大风速。水库流域多年平均最大风速W=16m/s。吹程:D=0.40km水域的平均深度H=9.1m。波浪爬高采用莆田试验站公式(不规则波方法)计算:式中KΔ——斜坡的糙率渗透性系数;KW—经验系数;m——斜坡的坡度系数计算结果:正常运行工况:R5%=0.563,非常运行工况:R5%=0.3575.6.3风壅水面高最大风壅水面高度e=式中:K——综合摩阻系数:H——水域的平均水深,米;71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β——风向与水域中线的夹角,度;计算结果:正常运行工况:0.012m,非常运行工况:0.005m5.6.4大坝安全超高坝顶超高按下式计算:Y=R+e+A式中:Y——坝顶超高,米;R——最大波浪在坝坡上的爬高(取累积概率R5%),米;e——最大风壅水面度,米;A——安全超高,米。R、e的计算按《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附录——计算方法计算。沉陷高和地震涌浪高度,根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的规定,沉陷高按坝高的1%计算,地震涌浪高度取0.5m~1.5m。Ⅳ级土石坝:正常运行工况:A=0.5m非常运行工况:A=0.3m5.6.5坝顶高程计算坝顶高程的确定取以下四种运行情况的最大值;1、设计洪水位加正常运用坝顶超高;2、正常蓄水位加正常运用坝顶超高;3、校核洪水位加非常运用坝顶超高;4、正常蓄水位加非常运用坝顶超高,再加地震涌浪及沉陷高。表5—5各种运用情况计算坝顶高运用情况水位(m)波浪爬高(m)风壅水面高(m)安全加高(m)地震涌浪+沉陷高(m)坝顶超高(m)计算坝顶高程(m)11733.910.5630.0120.5 1.0751734.98521731.300.5630.0120.5 1.0751732.37531734.870.3570.0050.3 0.6621735.53241731.300.3570.0050.30.51.1621732.462XX水库计算坝顶高程应为1735.532m,现状大坝坝顶两端高,中间低,两端高程为1735.0m,中间高程为1734.71,需对大坝整形,整形后的坝顶高程为1735.0m,设0.6m高防浪墙,则防浪墙顶高程1735.60m,可满足大坝防洪标准要求。71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6.水工建筑物加固设计6.1除险加固设计原则及依据6.1.1工程等别及设计标准XX水库位于XX县那诺村委会的那拉期村旁的那诺箐上,那诺箐属红河水系XX一级支流南昏河上游支流那诺箐。XX水库位于XX县城东南方向,大坝地理位置102°06′32.4″,北纬23°22′12.6″,距县城68km,距乡政府驻地2.5km。XX水库坝址以上径流面积7.8km2,主河道长4.0km,河床平均坡降64.3‰,XX水库现状总库容65.62万m3,坝高26.0m。XX水库总库容65.62万m3(本次复核值),兴利库容35.58万m3,防洪库容25.58万m3,死库容4.46万m3。正常运用洪水(设计洪水P=5%)标准为20年一遇;校核洪水为200年一遇(P=0.5%)。水库正常蓄水位1731.30m(本次复核值),设计洪水位1733.91m(本次复核值),校核洪水位1734.87m(本次复核值),死水位1722.30m。按《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划分:工程等别为Ⅴ等,工程规模为小(二)型,其主要建筑物大坝、溢洪道、输水涵洞为5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规定,XX水库防洪标准为:设计洪水标准:P=5%,即:2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P=0.5%,即:200年一遇;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5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6.1.2设计原则(1)本次除险加固设计主要是按照国家有关的主要技术标准及规程规范的规定,解决工程本身存在的质量隐患和其他缺陷等问题。(2)根据工程管理的有关要求,完善现场管理用房、大坝安全监测等工程管理设施。(3)本次除险加固设计对水库的功能和作用不作改变。6.1.3设计依据(1)安全评价报告及其审查意见。97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2)除险加固初步设计阶段的地质勘察报告。(3)委托设计合同。(4)与除险加固工程相关的各种规程、规范。6.1.4设计基本参数(1)气象条件的有关参数根据XX气象站的记录获得,包括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和各风向多年平均最大风速值等。(2)水库特征水位根据设计洪水和调洪演算的复核结果加以确定,包括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以及死水位等。另外根据水文复核的结果并结合原设计要求,对溢洪道和输水涵洞的下泄流量加以确定。(3)坝体和基础的设计参数依据安全评价和初步设计两个阶段的地质勘察结果综合确定。(4)大坝坝坡稳定最小安全系数根据相关规范的规定选取。6.2工程总布置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系在原工程布置的基础上进行,加固工程维持现状坝顶高程1735.0m不变,坝顶上游增设0.6m防浪墙。主要加固项目为:(1)对大坝坝体、坝基进行防渗处理;(2)对大坝上、下游坝坡进行整修,上游C20混凝土预制块护坡,下游草皮护坡;(3)扩建溢洪道;(4)对输水涵洞进口处理,改造原卧管;(5)新建工程管理用房。6.3大坝加固处理设计6.3.1坝顶高程确定XX水库计算坝顶高程应为1735.532m,现状坝顶最低点为1734.71m,最高点为1735.0m,平均高程为1735.0m,需对大坝整形,整形后的坝顶高程为1735.0m,需设0.6m防浪墙,防浪墙顶高程为1735.60m,可满足大坝防洪标准要求。6.3.2坝顶宽度XX水库现状坝顶宽度3.0m,本工程坝顶无交通要求,本次除险加固在上游C20混凝土预制块护坡,综合考虑现状坝顶宽度,确定本次除险加固设计的坝顶宽度为3.0m97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坝顶采用碎石路面。坝顶高程维持1735.0m不变。6.3.3坝坡XX水库现状上游坝坡坡比为1:2.3,下游坝坡坡比为1:2.1。本次除险加固在上游坝坡采用6cm厚C20混凝土预制块护坡,综合考虑上游坝坡取为1:2.3,竣工后的坡比为1:2.3,在1722.30m高程处设宽为0.3m的C15混凝土支撑。对下游坝坡进行清坡处理,采用种草护坡,下游坝坡坡比为1:2.1。6.3.4坝顶构造坝顶宽度为3.0m,根据有关规定,除险加固不得加高坝高,故坝顶高程仍取原坝顶的设计高程1735.0m,坝顶为0.15cm碎石路面,内侧为0.6m高C20混凝土防浪墙,外侧为0.3m高C15混凝土路缘石。6.4大坝防渗处理设计6.4.1防渗方案选择对大坝坝体进行防渗加固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坝体内部浸润线,提高大坝稳定安全系数,并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下游坝坡出现的散浸、潮湿等各种现象。在坝体防渗加固处理方面,本次初步设计主要进行了坝体劈裂灌浆和坝体坝基帷幕灌浆两个方案的比选。(1)坝体劈裂灌浆(方案一)①坝体劈裂灌浆设计本次设计采用坝体劈裂灌浆的功能以防渗为主。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及建议,水库大坝坝高较低,填筑土料渗透系数不大,且填筑土料具有明显的成层性分布特点,极不均匀,填筑土料性质差异大,坝体防渗灌浆施工时,若灌浆压力太大将会造成坝土受力不均,使坝体各分层土体张开度不一致而使坝体应力条件恶化,造成坝体局部变形破坏,若灌浆压力控制过小又会使灌浆质量得不到保证。经综合分析和相关工程经验,大坝坝体防渗加固处理采用劈裂灌浆方式,劈裂灌浆按单排布孔,孔距4.0m,灌浆范围为坝体全断面,劈裂灌浆底界为坝土底部,坝体劈裂灌浆各参数和孔排距应根据灌浆试验成果确定。灌浆所用材料和浆液应满足规范规定的各项指标。本次初步设计拟采用水泥粘土浆,天然坝体与下部坡洪积层段比例为1:1。97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在灌浆试验和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泥粘土混合料中土料的含砂量,必要时应过筛以剔除部分砂粒。②灌浆效果分析坝体填筑土料具有不均匀性和成层性,坝体灌浆时压力不能太大,灌浆压力太大会造成不均匀的各部分坝体裂隙张开度相差较大,致使坝体受力条件恶化而使坝体局部遭受破坏,但出现上述情况时应用速凝水泥封堵、加浓浆液、降低压力、间歇灌浆等方法处理。在坝体中形成完整的防渗帷幕的难度不大。因此,此种加固处理方案对降低坝体内部的浸润线的效果明显。③经济分析坝体劈裂灌浆方案,设计灌浆孔100个,总进尺2247m,其中坝土段长1458m,冲洪积层135m,基岩段长654m;灌浆段总长1377m,其中:坝土劈裂灌浆段长743m,基岩充填灌浆段长566m,冲洪积层劈裂灌浆135m;非灌段长870m。坝体防渗总投资为68.65万元。(2)坝体坝基帷幕灌浆(方案二)通过已建成工程进行类比,灌浆钻孔以单排孔布置,考虑到坝体帷幕灌浆与岩体帷幕灌浆的不同特点,结合坝体土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帷幕灌浆孔孔距确定为2.0m,帷幕体厚度0.7~0.8m,分三序逐级加密灌注,一序孔及二序孔孔距为8.0m,三序孔孔距为4.0m,基岩内防渗帷幕厚度为1.4~1.6m。坝土帷幕灌浆采用1:5水泥粘土浆灌注,设计单位耗灰量为400kg/m;基岩帷幕灌浆采用纯水泥浆灌注,设计单位耗灰量为300kg/m,坝土封孔采用1:5水泥粘土浆灌注,设计单位耗灰量为150kg/m;基岩封孔采用纯水泥浆灌注,设计单位耗灰量为100kg/m,水泥采用普通425#硅酸盐。基岩帷幕灌浆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分三序孔进行轮灌,首先对Ⅰ序孔用“少灌多复”的方法,再进行Ⅱ、Ⅲ序孔灌注,灌浆段长取5.0m,但对基岩和接触带需单独一段灌注。(3)方案比选本次初步设计的坝体共进行了两种方案的比选,这两种方案均可达到对大坝进行防渗加固的目的,均属于技术可行的比选方案。下面着重从加固效果、经济比较、施工方便和当地材料的利用等角度进行方案比选。①加固效果比选97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大坝整体透水性较小,大部分区域满足规范要求,只有局部不符合规范要求。因此,两种方案加固效果大不相同,其中方案一的防渗墙加固效果较好,虽施工难度大于方案二,但施工较容易控制。②综合经济比选由于与不同的坝体加固方案相对应的工程量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经济比较时需综合考虑。两种比选方案的综合经济比较结果显示,坝体劈裂灌浆方案(方案一)的造价要比坝体帷幕灌浆方案(方案二)的造价低。③当地材料的利用在砼防渗墙的施工过程中,防渗材料一致。④推荐方案经过处理效果、技术可行、经济比较、施工难度和当地材料的利用等因素的综合比选,将方案一的坝体劈裂灌浆方案作为坝体加固的推荐方案。本次初步设计经过处理效果、技术可行、经济比较、施工难度和当地材料的利用等因素综合比较,采用劈裂灌浆形成有效的防渗帷幕,以此作为大坝防渗处理方案。6.5大坝防渗加固处理后渗流稳定计算6.5.1计算参数与断面(1)计算参数XX水库本次除险加固设计后坝面高程1735.0m,各标准下上下游特征水位见表6—1。根据试验成果和参考类似工程,按《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要求,整理和确定大坝各区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6—2。表6—1XX水库特征水位特征水位水位(m)设计洪水位1733.91正常蓄水位1731.30校核洪水位1734.87死水位1722.3097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表6—2 大坝稳定计算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参数坝体分区天然密度饱和密度凝聚力内摩擦角渗透系数ρρmcФk(g/cm3)(g/cm3)kPaocm/sⅠ区坝体18.29.52817.53.13E-03Ⅱ区防渗体18.29.52817.55.00E-05Ⅲ区洪积层18.79.822171.45E-03Ⅳ区棱体21.010.30321E-02Ⅴ区坝基19.210.5242019.2Lu(2)计算断面计算采用加固后的断面,坝顶宽为3.0m,坝高26.0m。上游坝坡竣工后的坡比上部为1:2.3;下游坝坡竣工后的坡比分别为1:2.1。计算断面采用概化断面,共分五个区:Ⅰ区—坝体;Ⅱ区—防渗体;Ⅲ区—洪积层;Ⅳ区—棱体;Ⅴ区—坝基。6.5.2坝身浸润线大坝的坝体浸润线采用南京水准科技有限公司AutoBank6.1渗流场分析软件计算各种水位条件下的浸润线计算。6.5.3渗流及渗透稳定计算(1)渗透流量渗流量采用AutoBank6.1渗流场分析软件计算正常水位条件下的浸润线计算。然后求出坝体最大横断面时的单宽渗透流量(q),最后求出整个坝体(坝基)的总渗透流量(Q)。计算结果见表6—3。表6—3大坝渗漏流量计算结果库水位(m)qQm3/s/mm3/d正常蓄水位1731.30m2.58e-5213.9(2)渗透变形a、计算方法计算方法:根据坝体、坝基土体的级配状况,确定坝土、坝基可能的渗透变形类型,再根据坝体、坝基土料的物理性质指标确定其临界水力坡降(Jcr97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依据工程特点及重要性,确定相应的安全系数,求出允许水力坡降([J]);结合坝体的运行情况,求出下游坝坡出逸点的出逸水力坡降值(J),最后进行判别。b、计算过程①变形类型土的不均匀系数Cu=曲率系数Cc=式中:Cu——土的不均匀系数;D60——占总土重60%的颗粒粒径(mm);D30——占总土重30%的颗粒粒径(mm);D10——占总土重10%的颗粒粒径(mm)。9根据坝土粒径分布曲线,由不均匀系数公式Cu=d60/d10与曲率系数公式Cc=(d30)2/d60d10,计算得Cu>5,Cc=0.42,即坝土为不良级配土。②允许水力坡降流土型渗透变形采用下式计算临界水力比降Jcr:Jcr=(GS-1)(1-n)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的规定,土的允许水力比降由临界水力比降除以安全系数2求得,即:③出逸水力坡降坝坡渗流出逸比降计算公式:坝趾下游渗流出逸比降计算公式:c、计算结果土岩性为灰黄色含砾、砂质粘土,稍湿—湿,硬塑状,砾石含量约1~2%,局部达28%。其可能的渗透变形类型为流土破坏。大坝渗透变形计算结果见表6—4。97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表6—4大坝渗透变形计算结果库水位(m)计算参数坝体洪积层正常蓄水位(1731.30m)Jcr0.6880.679F22[J]0.3440.340J0.3270.312d、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大坝下部坝体在正常蓄水位下,出逸水力坡降(J)为0.327和0.312,均小于相应的允许水力坡降([J])值,不会发生渗透变形(流土)破坏。图6-1校核水位渗透流网图图6-2设计水位渗透流网图97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图6-3正常水位渗透流网图图6-4死水位渗透流网图6.5.4稳定计算分析(1)计算方法初步设计大坝稳定、渗流计算采用不计条块间作用力刚体极限平衡法中的瑞典圆弧法,按总应力法计算,采用AutoBank6.1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算。(2)计算工况按照《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的相关条例,施工期可不作计算。根据水库不同特征水位、是否考虑地震、有无水位骤降和上、下游坝坡确定16种计算工况。各种设计工况及计算成果见表6—5。(3)成果分析及安全评价计算成果表6—5说明:从计算成果表中可看出,各种工况下,大坝上、下坝坡安全系数均大于规范值,坝坡满足稳定要求。97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表6—5大坝抗滑、抗震稳定计算成果表工作条件序号计算工况瑞典圆弧法k[k]正常运用稳定渗流期下游坝坡1设计洪水位1733.91m1.1561.152正常蓄水位1731.30m1.1731.153死水位1722.30m1.2721.15稳定渗流期上游坝坡4设计洪水位1733.91m2.3371.155正常蓄水位1731.30m2.1661.156死水位1722.30m1.6771.157正常蓄水位1731.30m降至死水位1722.30m2.1641.15非常运用Ⅰ稳定渗流期下游坝坡8校核洪水位1734.87m1.0931.058稳定渗流期上游坝坡9校核洪水位1734.87m2.3861.058非常运用Ⅱ稳定渗流期下游坝坡10设计洪水位1733.91m,7°地震1.0221.01211正常蓄水位1731.30m,7°地震1.0811.01212死水位1722.30m,7°地震1.0961.012稳定渗流期上游坝坡13设计洪水位1733.91m,7°地震1.7821.01214正常蓄水位1731.30m,7°地震1.6681.01215死水位1722.30m,7°地震1.4061.012水位缓降时上游坝坡16正常蓄水位1731.30m降至死水位1722.30m,7°地震1.6671.012图6-5校核洪水位1734.87m上下游坝坡稳定分析图97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图6-6设计洪水位1733.91m上下游坝坡稳定分析图图6-7正常蓄水位1731.30m上下游坝坡稳定分析图图6-8死水位1722.30m上下游坝坡稳定分析图97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图6-9设计洪水位1733.91m+7º地震上下游坝坡稳定分析图图6-10正常蓄水位1731.30m+7º地震上下游坝坡稳定分析图图6-11死水位1722.30m+7º地震上下游坝坡稳定分析图97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图6-12正常蓄水位降至死水上游坝坡稳定分析图图6-13正常蓄水位降至死水+7º地震上游坝坡稳定分析图6.6扩建溢洪道设计6.6.1溢洪道扩建方案溢洪道位于大坝右坝肩,开敞式溢洪道,堰顶高程为1731.30m,宽顶堰宽度2.0m,深2.1m,建于1968年,无闸控制,为浆砌石支砌,溢洪道总长172.3m(进口引渠段长41.35m,控制段长6.0m,泄槽段124.95m),陡槽段用砼浇筑。溢洪道线路选择,经对现状溢洪道及两岸地形地质条件进行对比分析,溢洪道布置在右岸坝肩。初拟溢洪道控制段宽5.0m的方案。表6—6XX水库洪水调节成果表项目单位校核洪水设计洪水消能防冲备注P=0.5%P=5%P=10%最高洪水位m1734.871733.911733.58最高洪水位时库容万m365.6258.5255.91最大下泄流量m3/s62.8239.1831.9597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6.6.2溢洪道总体布置位于大坝右坝肩,堰顶高程1731.30m,全长162.011m,为开敞式溢流堰溢洪道,各孔净宽5.0m×3.9m,无闸控制,溢洪道采用采用浆砌石砌筑。溢洪道为开敞式宽顶溢流堰、无闸控制,设计洪水位1733.91m时下泄流量为39.18m³/s,校核洪水位1734.87m时下泄流量为62.82m³/s。溢洪道由进口引渠段、控制段、泄槽段、消力池、出口明渠段组成,全长162.011m。拆除现状溢洪道进口处人行桥,在扩建溢洪道控制段设人行桥。里程0-030.0~0-010m为进口引渠段,长20m,断面形式为矩形,断面宽度由10.0m渐变为8.0m,边墙高度由1.0m渐变为4.526m,M7.5浆砌石衬砌。里程0-010.0~0+000m为进口喇叭口,长10m,断面形式为矩形,断面宽度由8.0m渐变为5.0m,边墙高度为4.526m,M7.5浆砌石衬砌。里程0+000.0~0+005.011m为控制段,长5.011m,宽度为5.0m,堰顶高程为1731.30m,采用C20钢筋混凝土衬砌。里程0+005.011~0+010.011m为泄槽直线段,长5.0m,断面宽5.0m,底坡1/50,采用M7.5浆砌石衬砌。里程0+010.011~0+020.011m为泄槽收缩段,长10.0m,断面宽度由5.0m收缩至3.0m,底坡1/50,采用M7.5浆砌石衬砌。里程0+020.011~0+060.011m为泄槽直线段,长40.0m,断面宽3.0m,底坡1/50,采用M7.5浆砌石衬砌。里程0+060.011~0+092.011m为泄槽直线段,长32.0m,断面宽3.0m,底坡1/2.8,采用C20钢筋混凝土衬砌。里程0+092.011~0+112.011m为泄槽直线段,长20.0m,断面宽3.0m,底坡1/1.3,采用C20钢筋混凝土衬砌。里程0+112.011~0+132.011m为消力池,消力池长20.0m,深5.0m,断面形式为矩形,断面宽度由3.0变为5.0m,采用C20钢筋混凝土衬砌,消力池尾端设1.5m高消力坎。6.6.3水力学计算6.6.3.1过流能力验算溢洪道控制堰为开敞式宽顶堰,底板高程1731.30m,宽度为5.0m97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计算公式采用下式:式中:Q—流量;m—流量系数;σc—侧收缩系数;B—控制段宽度;g—重力加速度;H0—堰前水头。计算结果:设计洪水位1733.91m时下泄流量为39.18m³/s,校核洪水位1734.87m时下泄流量为62.82m³/s。6.6.3.2水面线计算水面线计算主要为根据校核洪流量计算确定溢洪道各段边墙高程。边墙高度根据计算的水面线加安全超高确定,当水流为急流时,边墙高度计入掺气水深,安全超高取0.3m。校核洪水位时下泄流量Q=62.82m³/s,混凝土糙率n=0.015,浆砌石糙率n=0.020。(Ⅰ)临界水深hk临界水深按下式计算:式中:,为单宽流量{m3/(s•m)}。(Ⅱ)临界坡度ik临界坡度按下式计算:式中:xk、Bk、Ck为泄槽中水深为临界水深时所对应的湿周、槽宽、谢才系数。(Ⅲ)水面线计算采用明渠恒定非均匀流分段求和法,计算公式如下:式中:△L1-2——分段长度(m);h1、h2——分段始、末断面水深(m);υ1、υ2——分段始、末断面平均流速(m/s);α1、α2——流速分布不均匀系数,取1.05;97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θ——泄槽底坡角度(°);i——泄槽底坡,i=tgθ;——分段内平均摩阻坡降;n——泄槽槽身糙率系数;——分段平均流速(m/s);——分段平均水力半径(m)。表6—7溢洪道水面曲线计算成果表桩号(km+m)底宽水深h(m)流速υ(m/s)掺气水深hb(m)计算边墙高度(m)边墙高(m)设计校核设计校核设计校核设计校核(m)0+00053.244.202.422.993.334.353.744.504.530+002.50652.613.573.003.522.703.723.113.873.900+005.01151.362.025.766.221.452.171.662.824.530+020.01131.572.248.319.371.732.492.572.742.800+060.01131.542.198.479.561.702.442.542.692.800+092.01130.911.3914.3515.121.071.641.911.892.000+112.01130.671.0019.4921.050.831.251.671.505.06.6.3.3消力池水力学计算底流消力池水力计算主要为消力池长和池深计算。根据规范,消力池为5级建筑物,下游消能防冲洪水标准为10年一遇,其相应下泄流量为31.95m³/s。(1)堰后水深计算公式:式中:E0—以收缩水深断面为基准面的泄水建筑物上游总水头;q—收缩断面处的单宽流量;—流速系数;h1—堰后水深。(2)共轭水深计算公式:式中:h1——收缩断面水深;Fr1——收缩断面佛汝得数。97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3)水跃长度计算公式:L=6.9(h2-h1)式中:L——水跃长度。(4)消力池池长计算公式:L=0.8L(5)消力池池深计算公式:式中:S——池深;——水跃淹没度,取=1.05;h2——消力池中的跃后水深;△z——消力池出口水面落差;△z——消力池出口的流速系数,取=0.95;b——消力池宽度。XX水库溢洪道为5级建筑物,下游消能防冲洪水标准为10年一遇,其相应下泄流量为31.95m³/s。经计算,消力池池深5.0m,池长21m,参照相关工程的经验,消力池池深取5m,池长取20.0m。6.6.4结构稳定计算溢洪道边墙沿建基面的抗滑稳定按抗剪强度公式计算:K=(f∑W)/(∑P)式中:K—按抗剪断强度计算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W—作用于边墙上的全部荷载对计算滑动面的法向分量;∑P—作用于边墙上的全部荷载对计算滑动面的切向分量;计算取值为f=0.625。经计算K=4.1>[K]=1.1,满足《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中的要求。6.7输水涵洞加固设计输水涵洞:位于大坝右端,为坝下涵洞,断面为0.6m×0.8m,进口为卧管,全长98m,进口底板高程1713.25m,出口底板高程1712.27m,底部坡降i=1/100。97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本次除险加固设计对输水涵洞对进口进行改造,在原卧管进水口正常蓄水位以下卧管进水口采用0.2厚的C20混凝土封堵,在原卧管进水口正常蓄水位以上设φ108不锈钢管作为卧管的进水管,在不锈钢管进口处设阀门。6.8大坝加固设计工程量本次大坝防渗加固处理工程量见表6—8。表6—8大坝防渗加固处理工程工程量表编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大坝加固工程  (一)大坝防渗工程   坝土钻孔m1458 基岩造孔(冲积层)m135 基岩钻孔m654 坝基帷幕灌浆m566 坝体劈裂灌浆m743 坝基劈裂灌浆(冲积层)m68(二)大坝加固工程   坝土开挖m31083 坝土挖运m3325 坝土回填m3542 风化料回填m3271 C20砼预制块护坡m3342 C15混凝土浇筑(小体积)m349 C15混凝土浇筑(支撑)m336 C15混凝土浇筑(排水沟)m396 C20混凝土浇筑(防浪墙)m381 钢筋制安t4.05 沥青衫板m26 碎石垫层m3512 坝顶碎石路面m2448 路面砂石垫层m2448 棱体干砌石护坡m3190 反滤料填筑m34297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 草皮护坡m25306 模板制安m2384 砌体拆除(浆砌石)m330二溢洪道改造工程   土方挖运m31482 石方开挖m3421 土方回填m3834 C20混凝土浇筑m3441 C20混凝土人行桥m35 M7.5浆砌石m3787 钢筋制安t18.9 碎石垫层m344 模板制安m2804 砌体拆除m365 M10砂浆抹面m2237 651橡胶止水延米76 沥青砂浆m31三输水涵洞加固工程   坝土挖运m3137 坝土回填m341 清淤m39 C20混凝土浇筑m323 钢筋制安t1.6 碎石垫层m31 M7.5浆砌石m352 砌体拆除(浆砌石)m325Φ108不锈钢管(壁厚2.5mm)t0.3Φ108不锈钢阀门个25管道附件项1拦污栅t0.297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7.施工组织设计7.1施工条件7.1.1工程条件XX水库位于XX县城东南方向,距县城68km,距那诺乡政府驻地2.5km。大坝地理位置102°06′32.4″,北纬23°22′12.6″。所在河流属XX一级支流南昏河,控制径流面积7.8km2。7.1.2自然条件径流区属温带气候区,多雨、多雾、温度大、蒸发小。XX水库流域高程位于1720m~2180m之间,流域平均高程1900m,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400mm,年水面蒸发量1200mm,多年平均产水模数为50.0万m3/km2,多年平均产水量为390.0万m3。XX县处滇中湖盆地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主要山峰有望乡台、莫左山、观音山等,最高峰羊岔街,海拔2401m。主要河流有XX、清水河、小河底河、磨房河。气候特点为夏热多雨,春冬秋气候宜人,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年均降水量821.9mm,年均温23.8oC,一月均温15.3oC,七月均温29.4oC,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6m/s。7.2施工导流7.2.1导流标准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工程等别为Ⅴ等,主要建筑物的级别为5级,枯期导流洪水标准为5年一遇(P=20%)。综合分析流域气候成因及洪水季节变化规律,根据工程规模、特性以及结合施工需要,确定枯期洪水时段为11月1日~次年4月30日。相应洪峰流量13.4m3/s。7.2.2导流方法本工程为除险加固工程,工程规模基本维持不变。导流方法采用涵洞导流及水库拦蓄的方式,采用涵洞导流进行大坝上游坝坡施工及护坡施工,采用水库拦蓄,进行输水涵洞施工、下游坝坡加固、上游C20混凝土预制块护坡施工。涵洞施工时,在涵洞进口设临时围堰挡水,围堰采用浆砌石挡墙和粘土防渗。97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7.3料场选择与开采7.3.1料场选择(1)坝壳风化料经勘察选定风化料场1个,位于那诺打党梁子,距离大坝10km。选定粘土料场1个,位于那诺气党梁子,为一般性土料,距离大坝7km。料场均为缓坡地形,坡度一般7~24°,场区植被少,主要为杂草及疏林,料场较开阔,易开采。(2)块石料、砂料项目区建筑所需块石采取就地取材,岩性为元古代昆阳群绿汁组(Pt1lz)灰褐、灰白、灰黄、肉红色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岩层呈单斜层产出,强~弱风化状态,节理裂隙稍发育,岩石较坚硬完整,岩层产状走向北西15°,倾向南西,倾角65°,岩石抗压强度60~150MPa,储量大,运距17Km。碎石料不能就地取材,需到XX县城购买,运距平均约77Km。砂料需到XX县城购买,XX砂料场位于XX县城旁,清水河、南溪河与XX交汇处,储量大,运距平均约77Km。。7.3.2料场开采(1)土料土料场采用人工清理表层覆盖物,1m3单斗正向铲挖掘机开挖,8T自卸汽车拉至施工现场。(2)石料块石料及粗细骨料及反滤料为外购,8T自卸汽车拉至施工现场。7.4主体工程施工所有砼和砂浆在施工前应进行现场配合比试验,以确定合理的施工配合比参数,配合比参数确定后不宜更改,当原材料发生变化时,应重做现场配合比试验。防渗帷幕施工需先导孔试验,确定灌浆压力、浆液配比、浓渡。7.4.1大坝施工(1)坝体的开挖坝体开挖包括坝坡削坡清理、坝顶灌浆施工平台、排水棱体基坑、输水涵洞管槽开挖,开挖用人工配合1.5m397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的装载机开挖上料,5t~8t的自卸汽车运出,开挖弃渣运至下游弃渣场堆放。(2)土料回填土料回填用于迎水面坝坡局部回填,填筑必须符合《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01的有关规定。施工顺序:装载运输—卸料—平料—碾压。土回填在上游坝面清理后,土料用自卸汽车运至坝面,人工搬运至填筑区,小型碾压设备压实,碾压厚度以20cm为宜,层间结合面人工刨毛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在施工前应进行现场碾压试验,以确定压实参数。7.4.2溢洪道施工扩建溢洪道位于大坝右侧,全长162.011m,主要包括控制段、泄槽段、消力池、明渠等几个部分组成。为了方便场内交通及施工需要,溢洪道分段进行施工。施工程序为土石方开挖—毛石垫层—渠底混凝土浇筑—边墙砌筑。土石方开挖采用反铲开挖,对于较坚硬的岩石可辅以爆破的方法,可利用的石料直接用于碎石回填。渠底混凝土标号为C25,引水渠段边墙采用浆砌石,溢流堰边墙及底板采用混凝土和浆砌石挡墙,尾水渠段边墙采用浆砌石。混凝土施工采用现场浇筑的方式。在溢洪道沿线地形平缓处设置移动式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熟料采用溜槽配合胶轮车入仓的方式,人工平仓,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组合钢模板施工。浆砌石施工中水泥砂浆采用0.4m3搅拌机拌合,拌和站及砂石料场布置在施工部位附近的一块平地上;其它工序均采用人工进行。7.4.3输水涵洞施工输水涵洞更换现有闸阀及启闭设施。进口构筑物砼为人工立模浇筑,管道及控制闸阀按相关技术要求连接及安装。7.5施工交通运输7.5.1对外交通运输:XX水库坐落于那诺乡,距XX县城68Km,距那诺乡政府驻地2.5km,有乡村公路通至水库坝顶作为对外交通道路。97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7.5.2场内交通运输大坝至弃渣场道路作枢纽建筑施工场内运输道,合计长约0.5km。7.6施工辅助企业7.6.1混凝土系统在大坝左岸布置0.4m3HZQ移动式拌合机一台,生产能力25m3/h,在拌合机附近相应布置砂石堆场,风、水、电系统,供溢洪道及坝顶防浪墙砼浇筑。砂石料堆放占地200m2。7.6.2砂石加工系统根据料场勘察结论,砂石料属定购建筑材料,不必设专门的加工系统,只要列出所用材料的规格让开采场加工即可。7.6.3机械修配及综合加工系统停车厂、修理厂主要承担装载机及反铲等设备的小修、中修及车辆停放,布置于右岸。在大坝左岸肩设一预制砼块场,同时可用作金属结构、钢筋、木板加工场地。7.6.4风、水、电通讯风:左岸溢洪道进口布置1台移动式空压机供风,供溢洪道开挖使用。另料场开采设一台V/Y-6/7移动式空压机供风造孔、吹孔。水:水由水库抽取,在左岸溢洪道左平台上布置一个25m3水池,使用3BA-9A水泵一台,流量25m3/h,扬程35m。电:从架设10Kv输电线路0.5Km至大坝左边岸平台,新建100KVA变压器降压送电至各工作面,能满足工程要求。通讯:采用移动电话。7.7施工总平面布置砼块预制场、木工加工厂、钢筋加工场、供水池、砼拌合场、泥浆加工系统的的布置如前所述。在大坝右岸下游约0.5km处布置弃碴场,作大坝、溢洪道及输水涵洞弃碴堆放区。施工人员临时工棚布置在大坝右岸平台,工程管理所布置于大坝右岸平台,建筑面积50m2。97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工厂设施、临时设施建筑面积及占地面积见表7—2。表7—2施工工厂设施、临时设施建筑面积及占地面积名称建筑面积(m2)占地面积(m2)生活及办公区50200综合加工厂3050施工临时工棚100200施工道路500料场500弃渣场1350其它200合计18030007.8施工进度7.8.1施工总进度的编制依据(1)除险加固设计图及相应的工程量;(2)工程所在地的自然地理、工程条件及资源情况;(3)施工时以机械施工为主,辅以人工完成;(4)有关的规程规范;(5)交通运输情况。7.8.2进度计划总工期6个月,从2011年12月至2012年5月。具体如下:1、准备工程进度准备工期1个月(2011年12月),主要完成土地征用、进场公路、场内临时公路修建,输电线路架设、临时房屋及施工场地平整及其它临时设施建设。2、主体工程进度大坝:从20121年1月至2012年4月。其中第二年1~2月完成上游坝坡清理平整及护坡施工,排水体和输水涵洞施工。2月完成下游坝坡清理、培厚、护坡、马道及排水沟施工,同时进行帷幕灌浆施工。3月份进行坝顶结构施工。溢洪道:2012年2月~4月溢洪道施工。涵洞:2012年4~5月。2012年5月完成收尾工作。97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表7—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挖掘机液压1.0m3台12推土机132Kw台13履带起重机柴油10t小松台14自卸汽车8t东风辆25自卸汽车5t东风辆26手持式风钻Y24台2713.5t振动平碾TYK15台18砼搅拌机0.4m3台19插入式振捣器ZN35台210轴流通风机B4-72型台211X—300地质钻机X-300台212灰浆搅拌机UJW6.5台113灌浆泵BW-200/50台214硅式打夯机HW120台115钢筋调直机CJ4型×10台116钢筋切断机GQW32A台117钢筋弯曲机CJ4型×10台118电焊机AX7-500-10/0.4台119空气压缩机V/Y-6/7台16m3/min20变压器台1100KVA21抽水机65QW25-28台1扬程30m流量Q=25m3/h22高压泥浆泵LT141台223砼输送泵30m3/h台124高压水泵DA多级离心台297nXX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8.水库淹没及工程占地8.1水库淹没范围XX水库位于XX县城东南方向,距县城68km,距那诺乡政府驻地2.5km。大坝地理位置102°06′32.4″,北纬23°22′12.6″。所在河流属XX一级支流南昏河,控制径流面积7.8km2。水库除险加固后,库区淹没水位线保持不变,无新增水库淹没,不存在库区移民安置问题。8.2工程占地工程占地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永久占地包括大坝、溢洪道、输水涵洞等永久占地,永久占地1.5亩,其中溢洪道占地0.5亩,大坝占地0.5亩,管理所占地0.5亩。临时占地包括料场、弃渣场、临时施工道路、临时用地和施工场地等临时占地临时占地,合计4.5亩。8.3占地补偿工程占地补偿费用按《XX县建设征地补偿标准(元政发[2010]89号)》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计算,补偿标准按永久占地水田90000元/亩、临时占地1000元/亩计算,合计工程占地补偿投资9.45万元。97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9.工程管理9.1管理机构XX水库由那诺乡水管站管理,并由XX县水利局防汛办调度,水库设管理所,管理单位性质属准公益水管单位。XX水库设有专职管理所,共同管理XX水库和那诺二库,管理人员3人,管理所费用来源为水费收取和财政补贴,特殊情况可根据工作需要聘请临时人员协助管理。管理机构应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后,加强对生产人员、管理人员等进行合理调配、加强业务学习,专设水库运行维修人员、安全监测人员等,加强维护,以保证工程安全运行。工程完工后应按政府核准的水价征收水费,以维持水库正常运转,发挥工程效益。兴利调度应根据水库实际蓄水量,预报来水量和农业灌溉不同时期的用水量,通过综合平衡制定用水计划,加强用水管理,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丰水年和丰水期的兴利运用,主要是尽量满足用水,减少弃水。枯水年和枯水期的兴利运用,应以最大综合效益进行调度,以保证灌溉为重点。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根据本工程确定的灌溉、供水、防洪等工程任务,结合水库水位来水情况,编制年度的调度运行计划,报主管部门审批后,统一按计划进行兴利和防洪调度运用,综合利用水资源,把灾害降低到最小范围,将效益扩大到最大限度。水库大坝、溢洪道、输水涵洞等各建筑物和设施的操作运行、维护、检修均应执行水利部发布的行业标准。工程管理中应依据部颁有关规程,制定各种建筑物和设施操作、维护、检修的规章制度,做到工程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以保证水库安全运行,发挥工程效益。9.2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9.2.1工程管理范围工程管理范围包括:工程区和生产、生活区。大坝管理范围:上游从坝轴线向上100m,下游从坝脚线向下150m,大坝两端距坝端200m。输水涵洞管理范围:由工程外轮廓线向外50m。溢洪道管理范围:由工程外轮廓线向外50m,消力池以下100m。其它建筑物管理范围:从工程外轮廓线向外20m。116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水库工程管理范围的土地应勘定界线,绘制界图,设立界桩,办理确权发证手续,移交水库管理单位。9.2.2保护范围工程保护范围:在工程管理范围边界线外延,主要建筑物200m,一般建筑物50m。水库保护范围:由坝址以上,库区两岸土地征用线至第一道分水岭脊线之间的陆地。保护范围内的土地不征用,但应勘定界线,绘制界图,并根据工程管理要求和有关法规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加强宣传和保护。9.3工程管理设施9.3.1管理单位办公用房、生活用房水库工程管理处及工作人员值班住房设在水库大坝右岸平台,需新建管理用房50m2。9.3.2通信设施水库现无程控电话,采用移动通讯。9.3.3交通设施水库到县城68km。水库现无至大坝交通道路,不能满足水库防洪、抗旱需要,不能合理调配交通工具。为满足水库防汛抗旱需要,由当地政府新建1.5km防汛道路。9.3.4工程观测设施水库大坝、溢洪道、输水涵洞、输水隧洞为5级建筑物,根据有关规范要求并结合本工程特点,拟配置经水位标尺1套。9.4施工期工程管理按照项目建设管理要求,结合工程施工组组设计,充分考虑水库供水、度汛等要求,提出施工期管理方案。(1)计划管理项目建设工作由XX县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管理局进行统筹安排,确定项目的建设进度,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计划于2011年10月开工,施工期为6个月,2012年4116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月底完工。对项目的实施进行招投标管理责任制和承包制,签定合同,明确责、权、利,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和管理,并聘请有监理资质的监理单位对该项目投资、质量和进度全面控制,保质保量的如期完成建设任务。(2)合同管理业主与招标选定的施工单位签定承包合同,根据合同的条款,项目办和监督部门严把工程质量及购进的设备质量,根据设计要求、技术规范及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和验收标准进行工程验收,确保项目建设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3)资金管理项目建设的全部资金由项目办统一管理,统一安排,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严把资金使用关。定期对资金进行审计、检查、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防止挪用、滥用资金现象的发生。(4)实行“四制”实行“四制”能够控制投资、工期和质量,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并充分发挥效益,是项目建设的重要保证。法人责任制项目由XX县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管理局负责实施,XX县水利局为项目业主,对项目的立项、上报、筹建、建设等全过程负责,是项目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负责项目建设的规模、投资总额、建设工期、工程质量、实行项目全过程的管理。根据工程规模和特点,负责招标优选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实行合同管理;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检查体系和管理制度,加强现场协调和组织验收工作。招投投标制结合项目的特点,采取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选择有实力的公司作为该项目的施工单位,业主与施工单位签定施工承包合同。合同管理制项目从实施方案报告编制和项目法人成立开始对项目的勘测设计、设备材料采购和工程建设监理等均依法订立合同,由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进行监督,项目法人和建设各方严格按合同履行,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合同进行动态管理,以达到预期的合同目的,实现预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工程监理制116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按照《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的有关要求,由项目业主选择具有资质的监理部门为项目建设的监理单位,并签定监理委托合同,明确监理单位的责任与义务,按照合同控制建设的投资、工期、质量,并协调有关方面的关系。从施工合同的签定到实施,从主要原材料、设备的购置到使用安装,从施工的每个环节到阶段工程质量的验收,从阶段进度付款到竣工结算,进行全过程监理,实行施工质量一票否决制,确保工程的建设质量。(5)奖罚分明,及时兑现按项目规定时间及时验收,对符合标准的按合同条款及时兑现,对不符合标准的提出改进意见,限期整改,必要时及时调整。116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10.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方案设计10.1环境保护设计10.1.1设计依据(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3)《云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4)《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10.1.2设计原则按照(87)国发002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的要求,编制本环境保护设计,针对该除险加固工程对环境的主要不利影响,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方案,保证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使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相协调,取得较好的环境、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是:综合考虑工程、资源、经济及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按系统性的原则,全面系统地分析,综合平衡,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着重环境保护措施的具体设计,环境保护方案具有可行性、合理性,使得方案易于实施,取得较好的改善效果。10.1.3工程实施对环境的主要有利影响XX水库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的小(二)型水利工程。经安全综合分析评定,XX水库大坝抗滑、抗渗漏及稳定性差,水库不能正常运行。因此,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实施,将确保农业灌溉用水,兼顾下游部分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提高供水保证率,改善供水水质,工程得以继续使用,发挥应有效益,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积极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10.1.4主要不利影响(1)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除险加固工程的实施,由于其施工开挖、料场开采、弃碴堆放都将对地表及植被造成破坏,使影响区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116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2)施工“三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废水: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生产废水主要来料场开采、砼及砌体养护,生产废水浊度虽高但不含有毒物质,一般对水环境造成的危害不大;生活废水主要污染物是有机质、病原微生物和浊度。废气:主要来源于施工开挖、爆破、交通运输等扬尘以及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产生的烟雾。对周围环境有一定影响。废弃物:施工期废弃物主要有生活垃圾和粪便污物等,由于生活垃圾是苍蝇、蚊虫孳生、致病细菌繁衍、鼠类肆虐的场所,是流行病的重要发生源,应进行处理。噪声: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风钻等机械的工作,其声级多在90dB以上,对施工人员健康有一定危害,但噪声对周围影响不大。10.1.5环保措施设计(1)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工程实施对植被造成破坏、使影响区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主要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其措施主要有:料场开挖后边坡支护及砌排水沟,管理房周边植树。进场永久公路两侧栽植行道树及种草护坡。施工临时道路设排水沟。弃渣场下游侧支砌挡墙护脚,两侧设排水沟,表面植树种草,减少水土流失。(2)对“三废”及噪声的防护措施废水:生产废水采用凝聚沉淀池方式处理后外排;有害生活废水送入化粪池处理。废气:大气污染采用喷水、洒水等湿式作业的施工方法和完善通风设施,给施工人员配备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进行防治。固体废弃物:采用卫生填埋处理。噪声: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仅限于施工区,主要对施工人员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配备耳塞、耳罩等。施工生活用水应定期进行化验、消毒。10.2水土保持方案设计10.2.1设计依据10.2.1.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116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5)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0.2.1.2文件、报告(1)XX水库勘测设计合同;(2)XX水库初步设计报告及相关图件;10.2.1.3采用的技术规范及标准(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2)《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10.2.2编制总则及水土流失现状综合分析XX水库工程区域实际情况、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全面考虑水库建设对工程区域水土保持的影响;针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做出预测,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和措施,有效防治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将XX水库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方案纳入主体工程中,并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实施;明确建设单位所承担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和范围,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实施、管理等提供了科学依据。按云南省水土流失分区,水库所在地轻度流失区。地貌类型主要属中切割河谷地貌。通过多年的水土流失治理,库区树木茂盛,植被好,耕地相对集中连片,水土流失程度不严重,土壤侵蚀程度在轻度以下。水土流失类型主要是水力侵蚀的面蚀、沟蚀。10.2.3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预测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可划分为施工期和运行期两个时段。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施工期,运行期不再产生新的水土流失,也不会对植被造成新的破坏。(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的面积据工程布置及施工组织实际情况调查,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对地表的扰动和对植被的破坏主要来自枢纽建筑物改扩建、弃碴场堆碴、料场开采和施工生产生活区临时占地等几方面。工程施工项目主要有:枢纽建筑物、施工公路、施工生产生活区、料场、弃碴场等几部分。116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经分析,水库工程建设中枢纽建筑物改扩建、施工公路及施工设施、弃碴场、料场等,也即为本工程改扩建项目建设及施工设施等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的面积。由于工程影响区内目前没有专门的水土保持工程及植物设施,而原地貌植被同样具有保水固土功能,因此工程建设过程中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主要是指对施工区林地、荒山荒地的占压和植被的破坏,工程建设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2918m2。(2)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弃碴量及堆放结合工程特性及施工组织设计,经分析工程建设中产生弃碴、造成水土流失的项目主要有:土石方开挖、枢纽建筑物施工、料场剥离、施工公路建设、施工临时设施建设。工程弃碴设一个弃碴场堆放,弃碴场位于大坝上游右岸的空地上,主要堆放大坝的削坡弃碴及料场剥离料,溢洪道开挖弃渣。弃碴量合计0.25万m3,弃渣场容积0.6万m3。(3)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主要是施工区地表及植被遭到破坏,而导致土壤侵蚀加剧增加的水土流失量。包括主体工程施工区、施工交通区、施工生产生活房建区、料场、弃碴场等。工程区由于无水土流失监测资料,因此只能根据原地貌及植被情况,土地利用现状、水土流失现状及施工工艺估算流失量。整个施工期产生的水土流失量为9000t。(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工程施工期间,共产生弃碴0.45万m3,若不采取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将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工程区内自然景观、植被破坏,覆盖率降低,土壤裸露,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是十分必要的,对保证工程本身安全运行、效益发挥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10.2.4水土保持方案设计一、方案编制的原则和目标结合同类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经验,从实际出发,因害设防,突出重点。以工程措施为主,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相结合,注重工程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兼顾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水土保持措施应成为工程总体设计的组成部分,并为建设项目服务,贯彻“三同时”制度。116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在水土流失防治中以工程措施为主,配合实施植物措施,基本控制工程区域新增水土流失。弃土石碴尽可能拦挡,边坡要稳定,并配套排水设施,减少侵蚀。表土不裸露,施工公路一侧(或两侧)均植树,所有开挖面、弃碴场均整治并植树造林绿化,美化工区景观,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方案编制并实施3~5年后,基本控制工程建设新增水土流失,土壤侵蚀模数恢复到工程未实施前,生态环境优于工程建设前。二、防治责任范围及方案设计深度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和现场查勘,XX水库工程的防治责任范围只包括项目建设区,即水库工程施工区域和工程管理范围。本阶段为初步设计阶段,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深度按初设阶段编制。三、水土流失防治措施1、料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开采料场采取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进行综合防治。首先在料场开挖边线外侧设排水沟防止坡面径流对开采面的冲涮。料场边坡设置台阶,在台阶底部设浆砌石护脚。料场开采结束后,对管理房周边场地回填剥离料平整后穴状整地植树种草。2、弃碴场防治措施工程措施:弃渣场采用分台阶方式堆渣,坡度1:1,下游侧支砌挡墙护脚,两侧及台阶处设排水沟。M7.5浆砌石挡墙完成后堆渣,弃碴结束后对渣场清理平整,穴状整地植树种草。3、进场道路防治措施进场道路上游侧设0.4×0.5m排水沟、下游侧种植行道树。4、施工迹地防治措施施工迹地包括施生产、生活区,施工临时道路。施工结束后拆除建筑物,平整土地,立即播撒草籽进行治理。10.3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1)投资概算水土保持投资主要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独立费用以及预备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等,水土保持费3.31万元,环境保护工程投资1.10万元,合计4.42万元。(2)效益分析通过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降低项目施工对周边环境及施工人员的影响减少入河泥沙,减轻河道淤积,保证公路等设施的畅通,保障周边及下游农田、村寨、人畜的安全,对当地和周边社会经济的稳定及持续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社会效益显著。116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11.工程概算11.1工程概况XX水库位于XX县城东南方向,距县城68km,距那诺乡政府驻地2.5km。大坝地理位置102°06′32.4″,北纬23°22′12.6″。所在河流属XX一级支流南昏河,控制径流面积7.8km2。XX水库总库容65.62万m3(本次复核值),兴利库容35.58万m3,防洪库容25.58万m3,死库容4.46万m3。11.2编制依据(1)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颁发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预算定额》、《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定额》;(2)水利部水总[2005]389号文颁发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预算补充定额》;(3)水利部水建管[1999]523号颁发的《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4)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5)云水规计[2005]116号关于《云南省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试行)的通知;(6)云财建〔2010〕17号关于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建设资金使用标准(试行)的通知;(7)玉溪市人民政府玉政发[2009]176号文“玉溪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玉溪市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补偿标准(试行)的通知”;(8)《云南玉溪建设经济信息》;(9)当地物价部门、物资部门等有关部门对材料设备价格的规定。(10)工程设计报告、图纸有关文件规定。(11)本工程的概算投资为2011年3季度物价水平。11.3基础单价(1)人工工资:执行云水规计[2005]116号,按枢纽工程取值如下:工长:7.11元/工日;高级工:6.61元/工日;中级工:5.62元/工日;初级工:3.04元/工日。(1)主要材料:钢筋、水泥、炸药、柴油、汽油、木材按XX116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县市场价格加到达工地分仓库的运杂费、保险费、采购保管费计算,见《主要材料预算价格计算表》,其中保险费取材料原价的0.4%计算,采购保管费取材料运到工地仓库价格(不包括运输保险费)的3%计算。钢筋5550元/t柴油8770元/t汽油9640元/t炸药13000元/tP.O32.5水泥396元/t板枋材1100元/m3(2)砂石料:砂石料按当地市场价计算。块石:81元/m3碎石:145元/m3砂:134元/m3(3)次要材料:以当地材料预算价格信息取值计算。(4)施工用风、水、电价格。电:按施工组织设计计算综合电价为0.79元/Kw.h;水:按施工组织设计的供水方式计算为0.40元/m3;风:按施工组织设计的供风方式计算为0.12元/m3。(5)施工机械台班费计算执行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颁发的《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其中,一类费用调整系数为1.0,三类费用,自行式机械按省规定计入养路费、车船税、运管费。11.4费率标准(1)其它直接费:按计费直接费的百分率计算,其中建筑工程为2.0%,安装工程2.7%。(2)现场经费:按不同工程类别现场经费费率取值如下:表11—1现场经费费率表序号工程类别计费基础费率(%)合计临时设施费现场管理费1土石方工程直接费9452混凝土浇筑工程直接费8443模板工程直接费8444钻孔灌浆及锚固工程直接费7345其他工程直接费7346机电、金结设备安装工程人工费452025116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3)间接费:按不同工程类别间接费费率取值如下:表11—2间接费费率表序号工程类别计费基础间接费费率1土石方工程直接费82混凝土浇筑工程直接费53模板工程直接费64钻孔灌浆及锚固工程直接费75其他工程直接费76机电、金结设备安装工程人工费50(4)企业利润及税金:企业利润按直接工程费(计费直接费、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和间接费之和的7.0%计算,税金按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之和的3.25%计算。11.5编制方法11.5.1主体工程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提供的施工方法,按云水规计[2005]116号关于《云南省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主体工程费用构成如下:建筑工程:按工程量乘以工程单价计算;工程单价为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税金之和,其中:直接工程费为直接费(人工、材料、机械费之和),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之和,各费用计算均按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的有关规定乘相应费率构成。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由设备费及安装工程费两部分构成。设备费:由设备原价、运输费及采购设备费组成。安装工程:工程量乘以安装工程单价;安装工程单价为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未计价装置性材料费+税金,按需要安装设备价的15%计算安装费单价。11.5.2细部结构工程本工程为除险加固工程,主要设计项目为大坝防渗加固,其细部结构工程不另计列。116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11.5.3临时工程导流工程、临时公路、供电线路、施工临时房屋工程在概算已计列,其他施工临时工程按概算指标计列(见11.5.4工程指标)。电、风、水、混凝土拌和等其他临时生产用房均含在工程单价的现场经费内,不另计列。11.5.4工程指标采用概算指标编制的项目有:管理所办公楼(砖混结构)1000元/m²(含室外工程);整修公路:80000元/km;其他施工临时工程:按一至四部分建安工作量(不包括其他施工临时工程)之和的1.0%计算;水土保持工程按建安工程费的1.5%计算环境保护工程按建安工程费的0.5%计算。11.5.5独立费用计算说明独立费用包括建设管理费、科研勘测设计费及其他费用。(1)建设管理费按工程投资第一至第四部分之和的9%计列。(2)科研勘测设计费按工程投资第一到第四部分之和的8%计列。(3)建设及施工场地征用费按XX县人民政府《XX县建设征地补偿标准(元政发[2010]89号)》计取。其新征永久建设用地,按每亩60000元计列,施工临时用地,按每亩1000元计列。11.5.6有关系数及问题说明(1)土方填筑单价采用综合单价,已包括坝料的开采、运输、碾压、体积换算、综合损耗及覆盖层清除在内。(2)灌浆确定坝基、坝体和洪积层帷幕灌浆采用纯水泥浆,坝体劈裂灌浆用1:3水泥粘土浆。116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11.9工程总投资工程概算总投资为288.73万元,其中建筑工程216.38万元,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0.70万元,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2.64万元,临时工程4.07万元,独立费用46.99万元,预备费13.54万元,水土保持工程3.31万元,环境保护工程1.10万元。工程总工期6个月。总概算表单位:万元编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安工程费设备购置费独立费用合计Ⅰ工程投资    一第一部分:建筑工程216.38  216.38二第二部分: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0.000.70 0.70三第三部分: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0.372.26 2.64四第四部分:临时工程4.07  4.07五第五部分:独立费用  46.9946.996一至五部分合计220.822.9646.99270.77六预备费   13.54 其中:基本预备费(5%)   13.54 价差预备费    七总投资   284.31Ⅱ移民及环境部分投资   4.42一水土保持费   3.31二环境保护费   1.10Ⅲ总投资   288.73116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工程部分总概算表单位:万元编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安工程费设备购置费独立费用合计Ⅰ工程投资    一第一部分:建筑工程216.38  216.381大坝加固工程128.19  128.192溢洪道改造工程74.24  74.243输水涵洞加固工程4.45  4.454交通工程4.50  4.505房屋建筑工程5.00  5.00二第二部分: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 0.70 0.701外部观测设施 0.70 0.70三第三部分: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0.372.26 2.641输水涵洞工程0.372.26 2.64四第四部分:临时工程4.07  4.071导流工程1.28  1.282房屋建筑工程0.60  0.603其它临时工程2.19  2.19五第五部分:独立费用  46.9946.991建设管理费  19.8719.872科研勘测设计费  17.6717.673建设及施工场地征用费  9.459.45 一至五部分合计220.822.9646.99270.77六预备费   13.54 其中:基本预备费(5%)   13.54 价差预备费    七总投资   284.31Ⅱ移民及环境部分投资   4.42一水土保持费   3.31二环境保护费   1.10Ⅲ总投资   288.73116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笫一部分建筑工程概算表单位:元编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计 第一部分:建筑工程   2163786.11一大坝加固工程   1281875.65(一)大坝防渗工程   686514.85 坝土钻孔m145894.13137241.54 基岩造孔(冲积层)m135113.4515315.75 基岩钻孔m654126.0682443.24 坝基帷幕灌浆m566377.37213591.42 坝体劈裂灌浆m743280.62208500.66 坝基帷幕灌浆(冲积层)m68432.6829422.24(二)大坝加固工程   595360.80 坝土开挖m3108311.3612302.88 坝土挖运m332516.965512.00 坝土回填m354214.317756.02 风化料回填m327122.176008.07 C20砼预制块护坡m3261.8632.7165668.58 C15混凝土浇筑(小体积)m335.7490.6317515.49 C15混凝土浇筑(支撑)m342.8460.419705.12 C15混凝土浇筑(排水沟)m364.9521.0833818.09 C20混凝土浇筑(防浪墙)m375.8510.9838736.37 M7.5浆砌石(排水沟)m311260.082860.88 钢筋制安t3.08854.4826849.62 沥青衫板m25.845258.75 碎石垫层m3654.6195.48127963.07 坝顶碎石路面m2416.044.5718541.12 路面砂石垫层m2416.025.0910437.44 棱体干砌石护坡m3227.4153.0434801.30 反滤料填筑m366.3193.1612806.51 草皮护坡m25227.2736590.56 模板制安m2336.045.0915150.24 砌体拆除(浆砌石)m330.069.292078.70二溢洪道改造工程   742399.27116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 土方挖运m3128216.9621742.72 石方开挖m342148.1920287.99 土方回填m38348.867389.24 C20混凝土浇筑m3477.6508242620.80 C20混凝土人行桥m32.645081341.12 C20混凝土渠道m36.55083302.00 栏杆m1430420.00 M7.5浆砌石m3755260.08196360.40 钢筋制安t21.58854.48190371.32 碎石垫层m344195.488601.12 模板制安m280445.0936252.36 砌体拆除m36569.294503.85 M10砂浆抹面m223711.472718.39 651橡胶止水延米7672.215487.96 沥青砂浆m3110001000.00三输水涵洞加固工程   44511.19 坝土挖运m313716.962323.52 坝土回填m34114.31586.71 清淤m3933.1297.90 C20混凝土浇筑m32350811684.00 钢筋制安t1.68854.4814167.17 碎石垫层m31195.48195.48 M7.5浆砌石m352260.0813524.16 砌体拆除(浆砌石)m32569.291732.25四交通工程   45000.00 新建施工公路km1.53000045000.00五房屋建筑工程   50000.00 管理房m250100050000.00116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笫二部分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单位:元名称及规格单位数量单价(元)合价(元)设备费安装费设备费安装费第二部分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    7000外部观测设施项1.07000 7000 笫三部分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表单位:元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数量单价(元)合价(元)设备费安装费设备费安装费 第三部分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    226223743一输水涵洞工程    2262237431Φ108钢管(壁厚2.5mm)t0.36990104920973152Φ108钢阀门个257531131882528243管道附件项1 350 3504拦污栅t0.2850012751700255116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第四部分临时工程概算表单位:元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合价(元) 第四部分临时工程   40664.67一导流工程   12801.361土方开挖m34016.96678.402M7.5浆砌石m337260.089622.963编织袋装粘土m3251002500.00二房屋建筑工程   6000.001仓库及工棚m220300.006000.00三其它临时工程%1.0%2186330.7721863.31第五部分独立费用表单位:元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合价(元) 第五部分独立费用   469893一建设管理费%92208194.07198737二科研勘测设计费%82208194.07176656三建设及施工场地征用费   94500 临时占地亩4.510004500 永久占地亩1.56000090000116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建筑工程单价汇总表单位:元120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120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120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建筑机械台班费汇总表单位:元120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混凝土及砂浆材料单价计算表单位:元157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主要材料用量汇总表编号材料名称及规格单位用量1水泥32.5t7132柴油t4.93汽油90#t0.54钢筋t21.95中(粗)砂m39276碎石m316477块石m31127157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12.效果评价12.1概述XX水库位于XX县城东南方向,距县城68km,距那诺乡政府驻地2.5km。,隶属XX县那诺村委会。XX水库工程任务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等综合功能。但由于目前水库带病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水库综合效益的发挥。水库除险加固后,可按正常水库蓄水运行,新增经济效益包括灌溉、防洪等效益。12.2经济效益1、灌溉效益XX水库以农业灌溉和防洪为主,水库控制灌溉面积680亩。根据当地种植现状,结合当地政府和农科部门的意见,蔬菜按大春和小春、水稻按一季中稻种植,复种指数为170%。但由于目前水库带病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水库综合效益的发挥。水库除险加固后,可按正常水库蓄水运行,新增经济效益主要为灌溉效益。灌溉效益按除险加固前后进行对比分析。考虑到农业技术措施基本保持不变,灌溉效益即为除险加固前后可获得的农作物总增产值。农作物价格以当地现行价格为准,每年新增灌溉效益约为68万元。2、防洪效益XX水库下游下游1.0km处为那诺小(2)型水库坝址,那诺乡书垤村、罗马村在下游3.5km处的河岸上居住,人口300人,下游耕地1200亩。元(XX)~红(红河)公路从下游1.3km处经过。XX水库保护人口300余人、耕地1200亩。位置相对较高,水库一旦失事,将给下游农田及沿河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XX水库除险加固后,可按设计要求运行,水库防洪效益得以充分发挥。根据水库防洪现状和达到设计能力后的对比分析,水库的多年平均防洪减灾效益约65万元。12.3社会效益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建设,是贯彻落实“三农”政策的一项重要举措,将缓解当地农业和乡村用水的紧张局面,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农民收入,对发展地方经济、优化农村经济产业结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将有重大促进作用。157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大量资金、物质和劳力输入,将带动当地建材、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成投产后,可减轻下游的洪涝灾害,水库区的植被得到进一步保护,污染物的流入将受到严格限制,对保持水土、减少污染、改善地区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综上所述,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国民经济评价指标良好,宜开发建设,建议尽快实施。157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单价分析表砌体拆除(浆砌石) 定额编号:2042820429×630072     定额单位:100m3    施工方法:人工拆除,人工装石渣胶轮车运输,运距200m,人工装石渣胶轮车运输。,增运50m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一直接工程费   5807.66(一)直接费   5232.121人工费   4820.23 工长工时18.67.11132.25 初级工工时1542.13.044687.982材料费   45.20 零星材料费%  45.203机械使用费   366.70 胶轮车台时407.440.9366.70(二)其他直接费%2 104.64(三)现场经费%9 470.89二间接费%8 464.61三企业利润%7 439.06四税金%3.25 218.12 合计   6929.45      157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坝土挖运 定额编号:10616     定额单位:100m3    施工方法:1m3挖掘机挖I~II类土,5t自卸汽车运输,运距1km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一直接工程费   1421.17(一)直接费   1280.341人工费   19.15 初级工工时6.33.0419.152材料费   49.24 零星材料费%4 49.243机械使用费   1211.94 单斗挖掘机液压1m3台时0.95209.12198.66 推土机59kw台时0.47111.4752.39 自卸汽车5t台时9.31103.21960.89(二)其他直接费%2 25.61(三)现场经费%9 115.23二间接费%8 113.69三企业利润%7 107.44四税金%3.25 53.37 合计   1695.68      157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坝土回填 定额编号:10518×1.2630081     定额单位:100m3    施工方法:土石坝物料压实(自料场直接运输上坝),干密度≤16.67kN/m3,74kw推土机推I~II类土,推运距离60m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一直接工程费   1199.24(一)直接费   1080.391人工费   81.36 初级工工时26.7623.0481.362材料费   98.22 零星材料费%10 98.223机械使用费   900.82 推土机74kw台时4.015149.12598.72 振动碾凸块13-14t台时0.86265.94228.71 刨毛机台时0.5598.0153.91 蛙式夯实机2.8kw台时1.0914.3915.69 其他机械费%1 3.80(二)其他直接费%2 21.61(三)现场经费%9 97.24二间接费%8 95.94三企业利润%7 90.66四税金%3.25 45.04 合计   1430.88      157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C15混凝土浇筑(排水沟) 定额编号:40060×0.840171×1.3740181×1.37     定额单位:100m3    施工方法:1.1kW振动器振捣,衬砌厚度15cm,搅拌机拌制混凝土,胶轮车运输,运距100m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一直接工程费   35250.61(一)直接费   32046.011人工费   6072.75 工长工时27.287.11193.96 高级工工时45.526.61300.89 中级工工时536.7345.623016.45 初级工工时842.5863.042561.462材料费   23582.54 水m3195.20.478.08 混凝土C152级配m3109.6211.6123192.46 其他材料费%  312.003机械使用费   2390.72 混凝土搅拌机0.4m3台时25.89323.8616.25 振捣器插入式1.1kw台时49.162.17106.68 风(砂)水枪6m3/min台时49.1626.61307.66 胶轮车台时227.2830.9204.55 其他机械费%11 155.58(二)其他直接费%2 640.92(三)现场经费%8 2563.68二间接费%5 1762.53三企业利润%7 2590.92四价差元  10863.82五税金%3.25 1640.21 合计   52108.09      157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C15混凝土浇筑(小体积) 定额编号:4010040171×1.0340181×1.03     定额单位:100m3    施工方法:1.1kW振动器振捣,搅拌机拌制混凝土,胶轮车运输,运距100m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一直接工程费   33208.14(一)直接费   30189.221人工费   6694.78 工长工时30.87.11218.99 高级工工时102.66.61678.19 中级工工时714.7865.624017.10 初级工工时585.6943.041780.512材料费   22559.59 水m31220.448.80 混凝土C152级配m3103211.6121795.83 其他材料费%  714.963机械使用费   934.85 混凝土搅拌机0.4m3台时19.46723.8463.31 振捣器插入式1.1kw台时37.382.1781.11 风(砂)水枪6m3/min台时7.8126.6207.75 胶轮车台时170.8770.9153.79 其他机械费%10 28.89(二)其他直接费%2 603.78(三)现场经费%8 2415.14二间接费%5 1660.41三企业利润%7 2440.80四价差元  10209.61五税金%3.25 1544.37 合计   49063.32      157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坝顶碎石路面 定额编号:90020     定额单位:1000m2    施工方法:,压实厚度20cm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一直接工程费   22370.84(一)直接费   20523.711人工费   1993.20 工长工时147.1199.54 中级工工时1795.621005.98 初级工工时2923.04887.682材料费   17502.08 碎石m32347016380.00 石屑m323451035.00 其他材料费%0.5 87.083机械使用费   1028.43 压路机内燃12-15t台时10.397.891008.27 其他机械费%2 20.17(二)其他直接费%2 410.47(三)现场经费%7 1436.66二间接费%7 1565.96三企业利润%7 1675.58四价差元  17550.00五税金%3.25 1402.78 合计   44565.15      157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C15混凝土浇筑(支撑) 定额编号:4009640171×1.0540181×1.05     定额单位:100m3    施工方法:1.1kW振动器振捣,搅拌机拌制混凝土,胶轮车运输,运距100m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一直接工程费   30425.43(一)直接费   27659.481人工费   3389.17 工长工时11.47.1181.05 高级工工时196.61125.59 中级工工时330.615.621858.03 初级工工时435.693.041324.502材料费   22775.21 水m31250.450.00 混凝土C152级配m3105211.6122219.05 其他材料费%  506.163机械使用费   1495.11 混凝土搅拌机0.4m3台时19.84523.8472.31 振捣器插入式1.1kw台时21.422.1746.48 风(砂)水枪6m3/min台时27.8526.6740.81 胶轮车台时174.1950.9156.78 其他机械费%10 78.73(二)其他直接费%2 553.19(三)现场经费%8 2212.76二间接费%5 1521.27三企业利润%7 2236.27四价差元  10407.85五税金%3.25 1449.20 合计   46040.03      157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C20混凝土浇筑(防浪墙) 定额编号:4006840171×1.0740181×1.07     定额单位:100m3    施工方法:1.1kW振动器振捣,墙厚30cm,搅拌机拌制混凝土,胶轮车运输,运距100m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一直接工程费   34806.45(一)直接费   31642.231人工费   3985.90 工长工时14.57.11103.10 高级工工时33.96.61224.08 中级工工时405.9345.622281.35 初级工工时453.0863.041377.382材料费   25382.73 水m31800.472.00 混凝土C202级配m3107231.3324752.31 其他材料费%  558.423机械使用费   2273.59 混凝土搅拌机0.4m3台时20.22323.8481.31 混凝土输送泵30m3/h台时11.0387.79968.32 振捣器插入式1.1kw台时54.052.17117.29 风(砂)水枪6m3/min台时13.526.6359.10 胶轮车台时177.5130.9159.76 其他机械费%13 187.81(二)其他直接费%2 632.84(三)现场经费%8 2531.38二间接费%5 1740.32三企业利润%7 2558.27四价差元  10384.22五税金%3.25 1608.40 合计   51097.67      157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钢筋制安 定额编号:40123     定额单位:1t    施工方法:,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一直接工程费   7633.08(一)直接费   6939.171人工费   567.13 工长工时10.67.1175.37 高级工工时29.76.61196.32 中级工工时37.15.62208.50 初级工工时28.63.0486.942材料费   6070.12 钢筋t1.0755505938.50 铁丝kg4520.00 电焊条kg7.36751.52 其他材料费%1 60.103机械使用费   301.92 风(砂)水枪6m3/min台时1.5826.642.03 载重汽车5t台时0.4795.3444.81 塔式起重机10t台时0.11105.5311.61 电焊机交流25kVA台时10.512.18127.89 对焊机电弧型150台时0.4277.8532.70 钢筋弯曲机Φ6-40台时1.114.2715.70 钢筋切断机20kW台时0.4224.0610.11 钢筋调直机4-14kW台时0.6317.7211.16 其他机械费%2 5.92(二)其他直接费%2 138.78(三)现场经费%8 555.13二间接费%5 381.65三企业利润%7 561.03四税金%3.25 278.71 合计   8854.48      157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碎石垫层 定额编号:30001     定额单位:100m3    施工方法:人工铺筑砂石垫层。,碎石垫层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一直接工程费   9763.58(一)直接费   8796.021人工费   1584.62 工长工时10.27.1172.52 初级工工时497.43.041512.102材料费   7211.40 碎(卵)石m3102707140.00 其他材料费%1 71.40(二)其他直接费%2 175.92(三)现场经费%9 791.64二间接费%8 781.09三企业利润%7 738.13四价差元  7650.00五税金%3.25 615.32 合计   19548.11      157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C20砼预制块护坡 定额编号:4010940260×0.9     定额单位:100m3    施工方法:0.4m3搅拌机拌和,胶轮车运输,平板式2.2kW振动器振捣,厚度4~8cm,胶轮车运混凝土预制板,装运50m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一直接工程费   46595.14(一)直接费   42359.221人工费   14639.11 工长工时112.47.11799.16 高级工工时365.36.612414.63 中级工工时1404.95.627895.54 初级工工时1161.113.043529.772材料费   26769.97 水m32200.488.00 钢模板kg1076642.00 混凝土C202级配m392231.3321282.36 砂浆m3241804320.00 铁件kg236138.00 其他材料费%  299.613机械使用费   950.14 混凝土搅拌机0.4m3台时17.3523.8412.93 振捣器平板式2.2kw台时33.63.01101.14 载重汽车5t台时1.5195.34143.96 胶轮车台时267.250.9240.53 其他机械费%7 51.59(二)其他直接费%2 847.18(三)现场经费%8 3388.74二间接费%5 2329.76三企业利润%7 3424.74四价差元  8928.49五税金%3.25 1991.54 合计   63269.67      157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C20混凝土浇筑(护坡) 定额编号:4009740171×1.0540181×1.05     定额单位:100m3    施工方法:1.1kW振动器振捣,搅拌机拌制混凝土,胶轮车运输,运距100m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一直接工程费   34407.43(一)直接费   31279.481人工费   5181.83 工长工时21.87.11155.00 高级工工时65.36.61431.63 中级工工时538.815.623028.11 初级工工时515.493.041567.092材料费   24887.22 水m31250.450.00 混凝土C202级配m3105231.3324289.65 其他材料费%  547.573机械使用费   1210.43 混凝土搅拌机0.4m3台时19.84523.8472.31 振捣器插入式1.1kw台时47.662.17103.42 风(砂)水枪6m3/min台时15.9826.6425.07 胶轮车台时174.1950.9156.78 其他机械费%10 52.85(二)其他直接费%2 625.59(三)现场经费%8 2502.36二间接费%5 1720.37三企业利润%7 2528.95四价差元  10190.12五税金%3.25 1587.52 合计   50434.39      157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棱体干砌石护坡 定额编号:30017     定额单位:100m3    施工方法:人工砌筑。,护坡平面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一直接工程费   11722.18(一)直接费   10560.531人工费   2286.78 工长工时11.67.1182.48 中级工工时179.15.621006.54 初级工工时3943.041197.762材料费   8201.20 块石m3116708120.00 其他材料费%1 81.203机械使用费   72.55 胶轮车台时80.610.972.55(二)其他直接费%2 211.21(三)现场经费%9 950.45二间接费%8 937.77三企业利润%7 886.20四价差元  1276.00五税金%3.25 481.72 合计   15303.88      157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反滤料填筑 定额编号:30002     定额单位:100m3    施工方法:人工铺筑砂石垫层。,反滤层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一直接工程费   9763.58(一)直接费   8796.021人工费   1584.62 工长工时10.27.1172.52 初级工工时497.43.041512.102材料费   7211.40 砂m320.4701428.00 碎(卵)石m381.6705712.00 其他材料费%1 71.40(二)其他直接费%2 175.92(三)现场经费%9 791.64二间接费%8 781.09三企业利润%7 738.13四价差元  7425.60五税金%3.25 608.02 合计   19316.42      157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模板制安 定额编号:5000150062     定额单位:100m2    施工方法:,,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一直接工程费   3850.43(一)直接费   3500.401人工费   1084.20 工长工时15.87.11112.34 高级工工时53.36.61352.31 中级工工时87.95.62494.00 初级工工时41.33.04125.552材料费   1750.52 型钢kg444176.00 组合钢模板kg816486.00 卡扣件kg265130.00 铁件kg1266756.00 电焊条kg2.6718.20 预制混凝土柱m30.3500150.00 其他材料费%2 34.323机械使用费   665.67 载重汽车5t台时0.3795.3435.28 汽车起重机5t台时5.8496.43563.15 电焊机交流25kVA台时2.7812.1833.86 钢筋切断机20kW台时0.0724.061.68 其他机械费%5 31.70(二)其他直接费%2 70.01(三)现场经费%8 280.03二间接费%6 231.03三企业利润%7 285.70四税金%3.25 141.93 合计   4509.10      157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土方回填 定额编号:10516×1.2630075     定额单位:100m3    施工方法:土石坝物料压实(自料场直接运输上坝),干密度≤16.67kN/m3,74kw推土机推I~II类土,推运距离≤20m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一直接工程费   742.96(一)直接费   669.331人工费   59.53 初级工工时19.5823.0459.532材料费   60.85 零星材料费%10 60.853机械使用费   548.96 推土机74kw台时1.9394149.12289.20 拖拉机履带式74kw台时1.648121.88200.86 刨毛机台时0.4498.0143.12 蛙式夯实机2.8kw台时0.87214.3912.55 其他机械费%1 3.22(二)其他直接费%2 13.39(三)现场经费%9 60.24二间接费%8 59.44三企业利润%7 56.17四税金%3.25 27.90 合计   886.47      157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C20混凝土浇筑 定额编号:4001840171×1.1140181×1.11     定额单位:100m3    施工方法:30m3/h混凝土泵入仓,1.1kW振动器振捣,搅拌机拌制混凝土,胶轮车运输,运距100m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一直接工程费   34204.30(一)直接费   31094.821人工费   3705.72 工长工时12.87.1191.01 高级工工时206.61132.20 中级工工时369.2825.622075.36 初级工工时462.8783.041407.152材料费   26045.92 水m31170.446.80 混凝土C202级配m3111231.3325677.63 其他材料费%  321.493机械使用费   1343.17 混凝土搅拌机0.4m3台时20.97923.8499.30 混凝土输送泵30m3/h台时2.3787.79208.06 振捣器插入式1.1kw台时32.672.1770.89 振捣器插入式1.5kw台时4.283.1813.61 变频机组8.5kVA台时2.1416.535.31 风(砂)水枪6m3/min台时10.8526.6288.61 胶轮车台时184.1490.9165.73 其他机械费%10 61.65(二)其他直接费%2 621.90(三)现场经费%8 2487.59二间接费%5 1710.21三企业利润%7 2514.02四价差元  10772.42五税金%3.25 1599.03 合计   50799.98      157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坝土钻孔 定额编号:70061     定额单位:100m    施工方法:150型地质钻机钻孔,,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一直接工程费   7962.88(一)直接费   7305.391人工费   1739.40 工长工时247.11170.64 高级工工时246.61158.64 中级工工时345.62191.08 初级工工时4013.041219.042材料费   1213.53 水m38000.4320.00 粘土t1720340.00 合金片kg0.2800160.00 合金钻头个1.53552.50 岩芯管m1.56597.50 钻杆m1.52131.50 钻杆接头个1.44563.00 其他材料费%14 149.033机械使用费   4352.46 地质钻机150型台时5239.482052.96 泥浆搅拌机台时1227.8333.60 灌浆泵中低压泥浆台时5233.821758.64 其他机械费%5 207.26(二)其他直接费%2 146.11(三)现场经费%7 511.38二间接费%7 557.40三企业利润%7 596.42四税金%3.25 296.29 合计   9412.99      157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基岩钻孔 定额编号:70005     定额单位:100m    施工方法:150型地质钻机钻孔,自上而下灌浆法,,岩石级别Ⅴ~Ⅷ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一直接工程费   10663.99(一)直接费   9783.481人工费   2156.06 工长工时247.11170.64 高级工工时486.61317.28 中级工工时1675.62938.54 初级工工时2403.04729.602材料费   1948.22 水m37500.4300.00 合金片kg0.7800560.00 合金钻头个9.535332.50 岩芯管m3.865247.00 钻杆m3.52173.50 钻杆接头个3.745166.50 其他材料费%16 268.723机械使用费   5679.20 地质钻机150型台时13739.485408.76 其他机械费%5 270.44(二)其他直接费%2 195.67(三)现场经费%7 684.84二间接费%7 746.48三企业利润%7 798.73四税金%3.25 396.80 合计   12606.00      157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坝基帷幕灌浆 定额编号:70042     定额单位:100m    施工方法:灌浆泵自上而下灌浆,,透水率10~20Lu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一直接工程费   31923.43(一)直接费   29287.551人工费   7432.44 工长工时787.11554.58 高级工工时1546.611017.94 中级工工时6045.623394.48 初级工工时8113.042465.442材料费   5010.42 水m37890.4315.60 水泥t10.43964118.40 其他材料费%13 576.423机械使用费   16844.69 胶轮车台时53.40.948.06 地质钻机150型台时26.839.481058.06 灰浆搅拌机台时285.815.594455.62 灌浆泵中低压泥浆台时309.933.8210480.82 其他机械费%5 802.13(二)其他直接费%2 585.75(三)现场经费%7 2050.13二间接费%7 2234.64三企业利润%7 2391.07四税金%3.25 1187.85 合计   37736.98      157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坝体劈裂灌浆 定额编号:70068     定额单位:100m    施工方法:灌浆泵灌水泥粘土浆,,单位孔深干料灌入量1.0t/m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一直接工程费   23739.25(一)直接费   21779.131人工费   4778.45 工长工时577.11405.27 高级工工时906.61594.90 中级工工时3385.621899.56 初级工工时6183.041878.722材料费   13383.89 水m31710.468.40 粘土t68201360.00 水泥t27.439610850.40 其他材料费%9 1105.093机械使用费   3616.79 胶轮车台时2320.9208.80 泥浆搅拌机台时5827.81612.40 灌浆泵中低压泥浆台时4833.821623.36 其他机械费%5 172.23(二)其他直接费%2 435.58(三)现场经费%7 1524.54二间接费%7 1661.75三企业利润%7 1778.07四税金%3.25 883.32 合计   28062.39      157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结合部灌浆 定额编号:70043     定额单位:100m    施工方法:灌浆泵自上而下灌浆,,透水率20~50Lu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一直接工程费   36602.63(一)直接费   33580.391人工费   8470.09 工长工时907.11639.90 高级工工时1736.611143.53 中级工工时6775.623804.74 初级工工时9483.042881.922材料费   5983.04 水m310790.4431.60 水泥t12.43964910.40 其他材料费%12 641.043机械使用费   19127.26 胶轮车台时64.20.957.78 地质钻机150型台时26.839.481058.06 灰浆搅拌机台时329.615.595138.46 灌浆泵中低压泥浆台时353.733.8211962.13 其他机械费%5 910.82(二)其他直接费%2 671.61(三)现场经费%7 2350.63二间接费%7 2562.18三企业利润%7 2741.54四税金%3.25 1361.96 合计   43268.31      157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基岩造孔(冲积层) 定额编号:70005×0.9     定额单位:100m    施工方法:150型地质钻机钻孔,自上而下灌浆法,,岩石级别Ⅴ~Ⅷ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一直接工程费   9597.59(一)直接费   8805.131人工费   1940.45 工长工时21.67.11153.58 高级工工时43.26.61285.55 中级工工时150.35.62844.69 初级工工时2163.04656.642材料费   1753.40 水m36750.4270.00 合金片kg0.63800504.00 合金钻头个8.5535299.25 岩芯管m3.4265222.30 钻杆m3.152166.15 钻杆接头个3.3345149.85 其他材料费%16 241.853机械使用费   5111.28 地质钻机150型台时123.339.484867.88 其他机械费%5 243.39(二)其他直接费%2 176.10(三)现场经费%7 616.36二间接费%7 671.83三企业利润%7 718.86四税金%3.25 357.12 合计   11345.40      157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坝基帷幕灌浆(冲积层) 定额编号:70043     定额单位:100m    施工方法:灌浆泵自上而下灌浆,,透水率20~50Lu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一直接工程费   36602.63(一)直接费   33580.391人工费   8470.09 工长工时907.11639.90 高级工工时1736.611143.53 中级工工时6775.623804.74 初级工工时9483.042881.922材料费   5983.04 水m310790.4431.60 水泥t12.43964910.40 其他材料费%12 641.043机械使用费   19127.26 胶轮车台时64.20.957.78 地质钻机150型台时26.839.481058.06 灰浆搅拌机台时329.615.595138.46 灌浆泵中低压泥浆台时353.733.8211962.13 其他机械费%5 910.82(二)其他直接费%2 671.61(三)现场经费%7 2350.63二间接费%7 2562.18三企业利润%7 2741.54四税金%3.25 1361.96 合计   43268.31      157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石方开挖 定额编号:2000120457×1.04     定额单位:100m3    施工方法:一般石方开挖——风钻钻孔,岩石级别Ⅴ~Ⅷ,1m3挖掘机装石渣(露天),5t自卸汽车运输,运距1km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一直接工程费   4038.67(一)直接费   3638.441人工费   319.23 工长工时1.67.1111.38 中级工工时11.15.6262.38 初级工工时80.7483.04245.472材料费   550.84 炸药kg2613338.00 导火线m640.425.60 雷管个240.921.60 合金钻头个1.023535.70 其他材料费%  129.943机械使用费   2768.37 单斗挖掘机液压1m3台时2.9328209.12613.31 推土机88kw台时1.4664180.84265.18 风钻手持式台时4.4724.16108.00 自卸汽车5t台时17.16103.211771.08 其他机械费%10 10.80(二)其他直接费%2 72.77(三)现场经费%9 327.46二间接费%8 323.09三企业利润%7 305.32四税金%3.25 151.68 合计   4818.76      157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M7.5浆砌石 定额编号:30032     定额单位:100m3    施工方法:人工砌筑。,基础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一直接工程费   18679.80(一)直接费   16828.641人工费   2764.05 工长工时13.77.1197.41 中级工工时243.35.621367.35 初级工工时427.43.041299.302材料费   13822.21 块石m3108707560.00 砌筑砂浆M7.5m334182.166193.44 其他材料费%0.5 68.773机械使用费   242.39 胶轮车台时160.190.9144.17 灰浆搅拌机台时6.315.5998.22(二)其他直接费%2 336.57(三)现场经费%9 1514.58二间接费%8 1494.38三企业利润%7 1412.19四价差元  3603.36五税金%3.25 818.67 合计   26008.40      157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M10砂浆抹面 定额编号:30068     定额单位:100m2    施工方法:人工抹面。,平均厚度2cm平面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一直接工程费   833.43(一)直接费   750.841人工费   288.55 工长工时1.37.119.24 中级工工时29.95.62168.04 初级工工时36.63.04111.262材料费   451.49 砌筑砂浆M10m32.1199.07418.05 其他材料费%8 33.443机械使用费   10.81 胶轮车台时5.250.94.73 灰浆搅拌机台时0.3915.596.08(二)其他直接费%2 15.02(三)现场经费%9 67.58二间接费%8 66.67三企业利润%7 63.01四价差元  147.84五税金%3.25 36.11 合计   1147.06      157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C20混凝土支墩 定额编号:4006640171×1.0540181×1.05     定额单位:100m3    施工方法:1.5kW振动器振捣,搅拌机拌制混凝土,胶轮车运输,运距100m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一直接工程费   32435.88(一)直接费   29487.171人工费   3523.01 工长工时12.27.1186.74 高级工工时16.36.61107.74 中级工工时352.915.621983.35 初级工工时442.493.041345.172材料费   24866.00 水m3730.429.20 混凝土C202级配m3105231.3324289.65 其他材料费%  547.153机械使用费   1098.15 混凝土搅拌机0.4m3台时19.84523.8472.31 振捣器插入式1.5kw台时21.423.1868.12 变频机组8.5kVA台时10.7116.5176.72 风(砂)水枪6m3/min台时5.7426.6152.68 胶轮车台时174.1950.9156.78 其他机械费%18 71.55(二)其他直接费%2 589.74(三)现场经费%8 2358.97二间接费%5 1621.79三企业利润%7 2384.04四价差元  10190.12五税金%3.25 1515.53 合计   48147.37      157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清淤 定额编号:1012810628     定额单位:100m3    施工方法:人工挖一般土方,人力挑(抬)运输,土类级别IV类土,挖装运20m,1m3挖掘机挖IV类土,5t自卸汽车运输,运距1km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一直接工程费   2773.89(一)直接费   2499.001人工费   970.47 工长工时67.1142.66 初级工工时305.23.04927.812材料费   77.90 零星材料费%  77.903机械使用费   1450.64 单斗挖掘机液压1m3台时1.13209.12236.31 推土机59kw台时0.57111.4763.54 自卸汽车5t台时11.15103.211150.79(二)其他直接费%2 49.98(三)现场经费%9 224.91二间接费%8 221.91三企业利润%7 209.71四税金%3.25 104.18 合计   3309.69      157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路面砂石垫层 定额编号:9001490015×10     定额单位:1000m2    施工方法:人工挖路槽、铺基础材料、压路机压实,压实厚度10cm,人工挖路槽、铺基础材料、压路机压实,压实厚度增减1cm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一直接工程费   21226.81(一)直接费   19474.141人工费   2933.31 工长工时177.11120.87 中级工工时2705.621517.40 初级工工时4263.041295.042材料费   15769.65 砂砾料m32426515730.00 其他材料费%0.5 39.653机械使用费   771.18 压路机内燃12-15t台时7.897.89763.54 其他机械费%1 7.64(二)其他直接费%2 389.48(三)现场经费%7 1363.19二间接费%7 1485.88三企业利润%7 1589.89四税金%3.25 789.83 合计   25092.41      157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风化料回填 定额编号:10628×1.2630081     定额单位:100m3    施工方法:1m3挖掘机挖IV类土,5t自卸汽车运输,运距1km,土石坝物料压实(自料场直接运输上坝)。,干密度≤16.67kN/m3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一直接工程费   1857.72(一)直接费   1673.621人工费   96.30 初级工工时31.6763.0496.302材料费   90.41 零星材料费%  90.413机械使用费   1486.92 单斗挖掘机液压1m3台时1.4238209.12297.75 推土机59kw台时0.7182111.4780.06 推土机74kw台时0.55149.1282.02 振动碾凸块13-14t台时0.86265.94228.71 刨毛机台时0.5598.0153.91 蛙式夯实机2.8kw台时1.0914.3915.69 自卸汽车5t台时7.0245103.21725.00 其他机械费%1 3.80(二)其他直接费%2 33.47(三)现场经费%9 150.63二间接费%8 148.62三企业利润%7 140.44四税金%3.25 69.77 合计   2216.55      157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坝土开挖 定额编号:10622     定额单位:100m3    施工方法:1m3挖掘机挖III类土,5t自卸汽车运?运距1km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一直接工程费   951.97(一)直接费   857.631人工费   21.28 初级工工时73.0421.282材料费   32.99 零星材料费%4 32.993机械使用费   803.37 单斗挖掘机液压1m3台时1.04209.12217.48 推土机59kw台时0.52111.4757.96 自卸汽车5t台时5.115103.21527.92(二)其他直接费%2 17.15(三)现场经费%9 77.19二间接费%8 76.16三企业利润%7 71.97四税金%3.25 35.75 合计   1135.85      157nXX县XX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651橡胶止水 定额编号:40127     定额单位:100延米    施工方法:,橡胶止水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一直接工程费   6224.50(一)直接费   5658.631人工费   886.38 工长工时8.47.1159.72 高级工工时58.96.61389.33 中级工工时50.55.62283.81 初级工工时50.53.04153.522材料费   4772.25 橡胶止水带m105454725.00 其他材料费%1 47.25(二)其他直接费%2 113.17(三)现场经费%8 452.69二间接费%5 311.22三企业利润%7 457.50四税金%3.25 227.28 合计   7220.50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经验。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夺取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党和人民经受住严峻考验,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十年来,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人们公认,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我们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在这里,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向一切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要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全党同志一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三)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打胜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一)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优化常委会、专委会组成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增强依法履职能力。(二)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三)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作用,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有机结合。(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五)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和协调重大改革。(六)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七)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巩固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基础,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促进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和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落实党的侨务政策,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团结亿万人民共同奋斗的正确道路。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三)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开展“扫黄打非”,抵制低俗现象。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三)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四)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五)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人民身心健康。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信访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切实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职责使命。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颠覆活动,确保国家安全。全党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八、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九、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我国面临的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要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一个大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力争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必须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党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新要求,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贯彻新时期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与时俱进加强军事战略指导,高度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积极运筹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不断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坚持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军,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永葆人民军队性质、本色、作风。坚定不移把信息化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方向,推动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加强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深入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增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加大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力度,推动正规化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紧跟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的潮流,积极稳妥进行国防和军队改革,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坚持以创新发展军事理论为先导,着力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武装警察力量。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将一如既往同各国加强军事合作、增进军事互信,参与地区和国际安全事务,在国际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十、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香港、澳门回归以来,走上了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中央政府对香港、澳门实行的各项方针政策,根本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中央政府将严格依照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坚定支持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带领香港、澳门各界人士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切实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渐进推进民主、包容共济促进和谐,深化内地与香港、澳门经贸关系,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促进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在爱国爱港、爱国爱澳旗帜下的大团结,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我们坚信,香港同胞、澳门同胞不仅有智慧、有能力、有办法把特别行政区管理好、建设好,也一定能在国家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享做中国人的尊严和荣耀。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坚持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我们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大陆和台湾虽然尚未统一,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国家领土和主权从未分割、也不容分割。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对台湾任何政党,只要不主张“台独”、认同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往、对话、合作。我们要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经济合作,厚植共同利益。扩大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密切人民往来,融洽同胞感情。促进平等协商,加强制度建设。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稳定台海局势;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前景。我们要努力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理应相互关爱信赖,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共同享有发展成果。凡是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共同福祉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我们要切实保护台湾同胞权益,团结台湾同胞维护好、建设好中华民族共同家园。我们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图谋。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台独”分裂行径损害两岸同胞共同利益,必然走向彻底失败。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努力,就一定能在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十一、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历史昭示我们,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平等互信,就是要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主权,共享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包容互鉴,就是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化,尊重和维护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决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我们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中国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将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中国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支持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中国将加强同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通过协商妥善解决经贸摩擦。中国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平衡,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我们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我们将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我们将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我们将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支持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我们将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维护我国海外合法权益。我们将开展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友好往来,加强人大、政协、地方、民间团体的对外交流,夯实国家关系发展社会基础。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渴望发展,愿同各国人民一道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不懈努力。十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一)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学习党的历史,深刻认识党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总结的经验教训,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二)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三)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健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营造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民主讨论的政治氛围、民主监督的制度环境,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提高工人、农民代表比例,落实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试行乡镇党代会年会制,深化县(市、区)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完善党内选举制度,规范差额提名、差额选举,形成充分体现选举人意志的程序和环境。强化全委会决策和监督作用,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完善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等制度,推行党员旁听基层党委会议、党代会代表列席同级党委有关会议等做法,增强党内生活原则性和透明度。(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各尽其能、才尽其用。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民主质量,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健全干部管理体制,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加强党政正职、关键岗位干部培养选拔,完善公务员制度。优化领导班子配备和干部队伍结构,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拓宽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渠道。推进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重视实用人才培养,引导人才向科研生产一线流动。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人才。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建立国家荣誉制度,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农村、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等制度。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提高发展党员质量,重视从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七)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自觉遵守廉政准则,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既严于律己,又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决不允许搞特权。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纪检监察体制,完善派驻机构统一管理,更好发挥巡视制度监督作用。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八)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党的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所在,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一定要自觉遵守党章,自觉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组织之上。要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加强监督检查,严肃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对违反纪律的行为必须认真处理,切实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形成全党上下步调一致、奋发进取的强大力量。同志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理想和夙愿。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中,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付出了最大牺牲,书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的征程上,我们的责任更大、担子更重,必须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顽强的努力,继续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五年,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十七大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全面部署。为贯彻十七大精神,中央先后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制定“十二五”规划、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五年来,我们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二〇一一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四十七点三万亿元。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连年增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现代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财税、金融、价格、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等改革稳步推进。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定增加,衣食住行用条件明显改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大幅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持续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基层民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绩显著。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壮大。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取得重大成就,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加强,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深化,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能力显著增强,出色完成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同内地交流合作提高到新水平。推动两岸关系实现重大转折,实现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签署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形成两岸全方位交往格局,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和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加强同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为改革发展争取了有利国际环境。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继续推进,思想理论建设成效明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重要成果,党的建设改革创新迈出重要步伐。党内民主进一步扩大。干部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工作开创新局面。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进行,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过去五年的工作,是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年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十年,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前进过程中,我们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提出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开拓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二〇〇八年以后,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发展遭遇严重困难,我们科学判断、果断决策,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积累了有效应对外部经济风险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经验。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夺取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党和人民经受住严峻考验,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十年来,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人们公认,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我们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在这里,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向一切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实践充分证明,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经验。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夺取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党和人民经受住严峻考验,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十年来,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人们公认,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我们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在这里,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向一切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要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全党同志一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三)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打胜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一)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优化常委会、专委会组成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增强依法履职能力。(二)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三)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作用,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有机结合。(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五)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和协调重大改革。(六)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七)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巩固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基础,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促进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和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落实党的侨务政策,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团结亿万人民共同奋斗的正确道路。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三)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开展“扫黄打非”,抵制低俗现象。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三)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四)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五)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人民身心健康。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信访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切实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职责使命。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颠覆活动,确保国家安全。全党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八、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九、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我国面临的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要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一个大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力争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必须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党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新要求,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贯彻新时期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与时俱进加强军事战略指导,高度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积极运筹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不断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坚持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军,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永葆人民军队性质、本色、作风。坚定不移把信息化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方向,推动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加强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深入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增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加大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力度,推动正规化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紧跟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的潮流,积极稳妥进行国防和军队改革,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坚持以创新发展军事理论为先导,着力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武装警察力量。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将一如既往同各国加强军事合作、增进军事互信,参与地区和国际安全事务,在国际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十、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香港、澳门回归以来,走上了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中央政府对香港、澳门实行的各项方针政策,根本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中央政府将严格依照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坚定支持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带领香港、澳门各界人士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切实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渐进推进民主、包容共济促进和谐,深化内地与香港、澳门经贸关系,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促进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在爱国爱港、爱国爱澳旗帜下的大团结,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我们坚信,香港同胞、澳门同胞不仅有智慧、有能力、有办法把特别行政区管理好、建设好,也一定能在国家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享做中国人的尊严和荣耀。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坚持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我们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大陆和台湾虽然尚未统一,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国家领土和主权从未分割、也不容分割。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对台湾任何政党,只要不主张“台独”、认同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往、对话、合作。我们要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经济合作,厚植共同利益。扩大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密切人民往来,融洽同胞感情。促进平等协商,加强制度建设。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稳定台海局势;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前景。我们要努力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理应相互关爱信赖,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共同享有发展成果。凡是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共同福祉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我们要切实保护台湾同胞权益,团结台湾同胞维护好、建设好中华民族共同家园。我们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图谋。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台独”分裂行径损害两岸同胞共同利益,必然走向彻底失败。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努力,就一定能在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十一、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历史昭示我们,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平等互信,就是要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主权,共享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包容互鉴,就是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化,尊重和维护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决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我们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中国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将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中国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支持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中国将加强同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通过协商妥善解决经贸摩擦。中国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平衡,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我们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我们将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我们将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我们将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支持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我们将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维护我国海外合法权益。我们将开展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友好往来,加强人大、政协、地方、民间团体的对外交流,夯实国家关系发展社会基础。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渴望发展,愿同各国人民一道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不懈努力。十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一)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学习党的历史,深刻认识党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总结的经验教训,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二)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三)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健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营造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民主讨论的政治氛围、民主监督的制度环境,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提高工人、农民代表比例,落实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试行乡镇党代会年会制,深化县(市、区)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完善党内选举制度,规范差额提名、差额选举,形成充分体现选举人意志的程序和环境。强化全委会决策和监督作用,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完善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等制度,推行党员旁听基层党委会议、党代会代表列席同级党委有关会议等做法,增强党内生活原则性和透明度。(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各尽其能、才尽其用。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民主质量,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健全干部管理体制,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加强党政正职、关键岗位干部培养选拔,完善公务员制度。优化领导班子配备和干部队伍结构,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拓宽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渠道。推进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重视实用人才培养,引导人才向科研生产一线流动。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人才。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建立国家荣誉制度,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农村、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等制度。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提高发展党员质量,重视从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七)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自觉遵守廉政准则,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既严于律己,又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决不允许搞特权。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纪检监察体制,完善派驻机构统一管理,更好发挥巡视制度监督作用。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八)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党的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所在,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一定要自觉遵守党章,自觉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组织之上。要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加强监督检查,严肃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对违反纪律的行为必须认真处理,切实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形成全党上下步调一致、奋发进取的强大力量。同志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理想和夙愿。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中,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付出了最大牺牲,书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的征程上,我们的责任更大、担子更重,必须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顽强的努力,继续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五年,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十七大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全面部署。为贯彻十七大精神,中央先后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制定“十二五”规划、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五年来,我们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二〇一一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四十七点三万亿元。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连年增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现代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财税、金融、价格、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等改革稳步推进。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定增加,衣食住行用条件明显改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大幅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持续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基层民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绩显著。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壮大。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取得重大成就,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加强,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深化,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能力显著增强,出色完成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同内地交流合作提高到新水平。推动两岸关系实现重大转折,实现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签署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形成两岸全方位交往格局,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和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加强同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为改革发展争取了有利国际环境。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继续推进,思想理论建设成效明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重要成果,党的建设改革创新迈出重要步伐。党内民主进一步扩大。干部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工作开创新局面。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进行,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过去五年的工作,是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年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十年,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前进过程中,我们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提出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开拓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二〇〇八年以后,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发展遭遇严重困难,我们科学判断、果断决策,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积累了有效应对外部经济风险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经验。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夺取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党和人民经受住严峻考验,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十年来,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人们公认,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我们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在这里,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向一切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实践充分证明,157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