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9.00 KB
- 2022-04-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林七水库流域结构毕业设计工程概况林七水库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林七村南约1km的黄河故道子河上,地理位置在东经115°03′~115°19′,北纬34°38′~34°45′之间,是黄河故道上五座串联梯级水库中最上游一座,该水库是一座以城市供水为主,兼有防洪、灌溉和养殖等多种功能的中型水库。水库于1959年建成蓄水,控制流域面积387km2(见图1-1、图1-2),多年平均径流量2710万m3,库区面积23.5km2,涉及民权县城关、胡集、王桥、孙六和林七五个乡镇,设计灌溉面积19万亩。目前水库的主要作用是引黄调蓄,以保证商丘城市生活及工业用水,被誉为商丘经济发展的生命工程。林七水库为大跃进的产物,开工于1958年的大跃进高潮之中,竣工于次年严重的自然灾害时期。受建库时期历史条件所限,工程标准低、质量差,存在问题多:副坝西端未封闭,坝脚无排水设施,坝后渗水严重;泄洪闸设计标准较低(现北泄洪闸),设计过流量仅为10年一遇洪水,校核过流量仅为20年一遇洪水,远不能满足防洪要求。因此,1961年大水时,大坝被迫扒口放水,水库同时停止运用。1974年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灌溉需求增加,大坝缺口堵复,水库恢复运用。为解决泄洪标准低的问题,1979年在北泄洪闸南115m处又建一座深孔泄洪闸,即南泄洪闸。林七水库主要建筑物有主坝一座、副坝两座、溢洪道一个、泄洪闸两座。主坝坝长920m,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66.80~67.20m(56黄海高程,下同),坝顶宽12m,上游坝坡1:8,下游坝坡1:10;第一座副坝与主坝右坝肩相接,为均质土坝,呈东西向分布,坝顶高程为67.30m~67.63m,坝长约210m,坝顶宽1.0~10m;第二座副坝在水库的上游,任庄附近,也为均质土坝,呈东西向分布,坝顶高程为69.00m,坝长约1915m,坝顶宽4.0m;溢洪道在主坝以北150m处,底高程61.70m,底宽25m,边坡1:3;北泄洪闸在溢洪道上,6孔,每孔净宽3m,闸底板高程61.70m,南泄洪闸在主坝左肩上,2孔,每孔净宽5m,闸底板高程60.50m,两泄洪闸均为开敞式闸室结构,主要建筑物位置见库区平面图(图1-3)。林七水库死水位61.70m,死库容300万m3,兴利水位64.00m,相应库容3489万m3,设计最高洪水位65.00m,相应库容5916.00万m3,校核最高洪水位65.51m,总库容7632.00万m3。林七水库保护区有民权、宁陵及睢县县城,有国家主要铁路干线陇海铁路、京九铁路,有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省级04公路,涉及71.38万亩耕地及66.3422n万人,水库防洪安全非常重要。由于林七水库建在黄河故道上,黄河故道又为地上悬河,致使林七水库成为悬库,库水位高于两岸保护区地面6~8m,加之主要挡水、泄水建筑物存在较多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着下游保护区的安全,因此水库多年来一直低标准运行,很少达到正常蓄水位。林七水库多年来实际灌溉面积仅9万亩左右,不及设计灌溉面积的50%,严重影响了水库效益的发挥,制约了商丘经济的发展。为此,受商丘市水利局委托,商丘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于2003年12月编制了《河南省民权县林七水库大坝工程安全鉴定报告》(以下简称《鉴定报告》)。2003年12月31日由商丘市水利局组织,河南省水利厅专家组对《鉴定报告》进行了审定,并于当日下达了《林七水库安全鉴定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报告书》认为:《鉴定报告》确定的林七水库为三类库是合适的,同时规划的建筑物是必要的,同意所确定的工程等别和设计标准;对大坝本身的论证是符合规范要求的;泄水建筑物的论证也比较充分;提出的安全加固措施是可行的;并同意上报南京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做最终核查。2004年1月10日,商丘市水利局把省水利厅对《鉴定报告》的审定意见以及《鉴定报告》同时上报到管理中心,14日管理中心以坝函[2004]86号文对林七水库大坝的安全鉴定进行了核查,核查意见认为:该水库大坝现有防洪能力虽已满足《防洪标准》(GB50201-94)要求,但主坝坝脚无反滤排水设施,坝后渗漏较为严重,存在渗流安全隐患;南泄洪闸闸身及下游段损坏较严重,闸室两侧绕渗破坏;南、北泄洪闸闸门及启闭设施陈旧老化;主坝上游坡破损,副坝坝体单薄,坝坡雨水冲蚀;主坝安全监测与管理设施不完善等。同意三类坝鉴定结论意见。根据省厅、管理中心对《鉴定报告》的核定意见,2004年1月16日,商丘市水利局再次委托我院负责编制《河南省民权县林七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以下简称初设报告)。初设报告于2004年3月份编制完成后,分别于2004年6月4日、9月22日经河南省水利厅专家组、淮河水利委员会专家组两级评审,同时河南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对南、北泄洪闸进行了质量检测,勘测队对新筑副坝区、土料场、朱刘沟闸进行了补充勘探,我院根据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质量检测报告、勘探补充报告,对初设报告进行了补充完善。2006年2月21日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豫发改设计【2006】173号文作出《关于民权县林七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主要批复内容如下:一、同意对民权县林七水库进行除险加固,防洪标准按照50年一遇设计、20022n年一遇校核。二、原则同意商丘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编制的工程初步设计。核定主要建设内容为:(一)主坝水泥土防渗墙防渗处理,长900m,上游坝坡拆除重建,下游坝坡采用干砌块石护坡,填平主坝下游老截渗沟,维修坝顶路面。(二)1#副坝,接长250m,顶高程66.5m,顶宽7m,坝顶设5m宽泥结碎石路面。(三)泄洪闸:南泄洪闸由2孔扩建为4孔,单孔净宽5m,墩厚0.8m,底高程60.5m。(四)朱刘沟闸,进出口用砌石扭坡与钢筋混凝土箱式涵洞连接,箱涵高2m,宽1.5m,底高程62.15m。(五)购置必要的设备;完善安全监控设施、整修管理用房等。2006年12月河南省发改委、水利厅分别以豫发改投资【2006】1805号文和豫水计【2006】123号文下达《2006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本次年度投资计划共下达林七水库投资60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300万元,地方配套3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主副坝维修加固,泄洪闸加固,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改造。根据此次下达的投资计划,权衡除险工程的轻重缓急,决定林七水库除险加固第一批实施以下工程:(1)扩建南泄洪闸,(2)新建朱刘沟闸。工程布置见图1-4。工程特性表见表1-1。22n表1-1林七水库第一批实施工程特性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或型式备注一水文 1流域面积km2387.00 2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万m32710.00 3洪水标准 设计洪水重现期年50 核核洪水重现期年200 4代表性流量 设计洪水流量m3/s610 核核洪水流量m3/s817 5洪量 设计洪水洪量万m39019 校核洪水洪量万m312074 二水库 1水库水位 校核水位m65.51 设计水位m65.00 正常蓄水位(兴利水位)m64.00 死水位m61.70 防洪限制水位m64.00 2正常蓄水位水库面积km217.70 3水库容积 总库容万m37632.00 兴利库容万m33489.00 死库容万m3300.00 三下泄流量 22n1校核洪水时下泄流量m3/s348.00 2设计洪水时控制流量m3/s296.00 四工程效益指标 1防洪效益 保护面积km2475.87 保护人口万人66.34 2灌溉效益 面积万亩19 22n续表1-1林七水库第一批实施工程特性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或型式备注 保证率%75 灌溉定额m3/亩280 平均年用水量万m33800 3生活及工业用水 平均年用水量万m32212 供水效益万元442 五淹没损失及工程永久占地 工程永久占地亩53 六第一批实施工程 1南泄洪闸 闸底板高程m60.5 长度m131.7 总孔数孔4 闸孔净宽m5 墩顶高程m66.00 工作闸门 型式 平板定轮焊接钢闸门 尺寸m5×4.0 数量扇4 工作闸门启闭机 型式 卷扬式启闭机 容量kN2×80 数量台4 检修闸门 22n型式 浮箱式叠梁钢闸门尺寸m5×1.0数量节4检修闸门启闭机 型式 电动葫芦容量kN2×30数量台1设计最大泄洪流量m3/s296.00校核最大泄洪流量m3/s348.002朱刘沟闸 最大泄量m3/s5.5 22n续表1-1林七水库第一批实施工程特性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或型式备注 地基特性 低液限粉土 长度m51.7 工作闸门 型式 平面铸铁闸门 尺寸m1.5×2.2 数量扇1 启闭机 型号 螺杆式启闭机 容量kN50 数量台1 七年度工程施工 1主体工程 土石方万m35.74 砌体万m30.12 砼及钢筋砼万m30.21 金属结构安装t50.28 2年度工程主要建筑材料 水泥t771 钢筋t61 块石m31316 碎石m31847 砂m31722 3劳动力 总工时万个11.55 4施工临时房屋m2300 22n5年度工程施工占地亩43.5 6年度工程总工期月10 八年度工程经济指标 1总投资万元603.68 建筑工程万元267.71 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万元36.51 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万元64.05 临时工程万元92.27 独立费用万元143.14 22n2水文2.1流域概况2.1.1自然地理概况林七水库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林七村南约1km的黄河故道子河上,其所在区域属废黄河高滩地。废黄河高滩地在商丘市北部,基本呈东西走向,沿河南、山东边界经过民权、宁陵、梁园、虞城四县区,呈条带状,最窄处仅2km,最宽处达30km。由于历史上黄河携带大量泥沙经历年沉积的结果,地势较高,一般高出两侧地面6~8m。滩地内受河流的切割影响,微地形起伏较大,具有明显的岗、坡、平、洼地貌,西高东低,自西而东高程70~52m,平均坡降1/8300,土壤以沙质、沙壤质褐土化潮土和潮土为主。2.1.2流域及河流特性黄河故道本干及其支流属淮河流域的南四湖水系,由于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型气候区,多为季节性河流,平时流量很小,旱时干涸无水。因商丘市严重缺水,制约了经济的发展,1958年开始利用黄河故道引黄济商,并在故道上节节筑坝蓄水,形成现在的林七、吴屯、郑阁、石庄、王安庄五座中型水库,林七水库是梯级水库的最上游一座。由于流域内年内雨量分布不均,常形成滩区旱涝交替灾害型的气候特点,为此黄河故道先后进行了十余次清淤,目前除涝、防洪标准分别为五年一遇和二十年一遇洪水流量,河道坡降1/8300。2.2气象2.2.1气候林七水库流域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凉爽,冬季严寒少雪。多年平均气温14℃左右,极端最低气温-16℃,出现在元月份;极端最高气温43.6℃,出现在七月份,日平均气温大于10℃的日照天数为216d。无霜期213d,最长年份达220d,最短年份为206d,初霜期一般在10月30日前后,终霜期在3月30日前后。该区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春秋两季为过渡期,风向多变,年平均风速3.3m/s22n,最大风速24m/s。2.2.2降水根据区内雨量站统计资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76.6mm,最大年降水量为1224.8mm(1957年),最小年降水量为324.8mm(1966年),降水量在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一般7~8月份的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0%左右,6~9月份的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且常以暴雨形式出现,而冬季至次年2月雨量较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5.8%左右。2.2.3蒸发该区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268.5mm,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622.2mm,水面蒸发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夏季蒸发量最大为478.5mm,占全年总蒸发量的37.8%,其次是春季为364mm,占28.7%,秋季蒸发量为297.7mm,占23.5%,冬季蒸发量最小为128.3mm,仅占全年总蒸发量的10%。干旱指数为1.87。2.3径流林七水库控制流域范围内无实测径流资料,查《河南省地表水资源》(1984年12月编制),得该地区多年平均径流深R=70mm,多年平均径流量W=2710万m3,离差系数Cv=1.0,偏态系数Cs=2.0Cv。设计频率年径流深、年径流量由下式计算:Rp=Kp×R;Wp=0.1×Rp×F式中:Kp—模比系数,可由P-Ⅲ曲线查得;Wp—设计年径流总量(万m3);F—流域面积(km2);Rp—设计年径流深(mm);R—多年平均径流深(mm)。各种频率下径流总量计算成果见表2.3-1。表2.3-1林七水库各频率下径流总量计算表 频率5%10%20%50%75%90%R(mm)707070707070Kp32.31.610.690.290.1122nRp(mm)210161112.748.320.37.7F(km2)387387387387387387Wp(万m3)81276230.74361.491869.21785.61297.99根据水库兴利调节计算,50%频率年在保证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的情况下,水量有富余,可不必引用过多的黄河水;75%频率年在满负荷引用黄河水时,刚好能保证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这与《三义寨灌区86规划》所确定的灌区的设计灌溉保证率为75%是相适应的,因此确定兴利水位为64.00mm是合理的,相应库容3489万m3,兴利库容3189万m3。2.4洪水本次年度工程设计对原初设阶段采用的暴雨成果和计算的净雨量进一步进行了复核,与原初设成果一致,见表2.4-1、2.4-2。22n表2.4-1林七水库设计暴雨采用成果表时段均值(mm)CvCs/Cv设计暴雨量(mm)2%0.5%1日860.553.52222873日1150.553.5297384表2.4-2林七水库设计净雨量表单位:mm方法2%0.5%P3PaRP3PaR豫东涡、惠河线297100233384100312万南新河线297100233384100312设计洪峰流量计算采用排涝模数公式:式中:—峰量关系综合系数,(与淮委院1982年计算采用值相同);—3日净雨深(mm);—流域面积,。计算的50年和20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分别为610m3/s和817m3/s。由于黄河故道子河没有堤防,两侧大堤为洪水的天然屏障,在超标准洪水下不存在分流的问题,因此计算出的洪峰流量不再打折,可直接采用。2.5施工期设计洪水根据施工分期要求,除跨汛期施工的采用已计算的年最大设计洪水外,还需要计算非汛期的分期设计洪水。非汛期分为10~次年4月,3~5月,4~5月三种分期,分别计算5年一遇设计洪水,供施工设计选用。由于林七水库流域内无实测流量资料,采用与林七水库紧邻的惠济河上游大王庙水文站资料。根据大王庙站历年非汛期实测流量资料,分别统计10~次年4月、3~5月、4~5月三个施工期最大洪峰、1日、3日洪量,统计系列从1964~2001年,共计38年。经过频率分析计算,求得大王庙站各施工期设计洪峰流量和时段洪量,按面积比缩放为林七水库施工期设计洪水。林七水库非汛期各施工期设计洪水成果见表2.5-1。22n表2.5-1林七水库5年一遇施工期设计洪水成果表施工期洪峰流量(m3/s)1日洪量(万m3)3日洪量(万m3)10~次年4月261252953~5月281503464~5月2714934422n3工程地质3.1概述勘察区为黄淮冲积平原,微地貌单元为平原悬河河谷,水库库区为黄河故道河床,呈开阔浅槽状,库面宽800-1000m,水库两侧库岸为黄河故道高漫滩,地势平缓,呈缓坡状向库内倾斜,除局部产生坡流冲刷外,据踏勘与调查,坝址区无大的不良地质现象发育。黄河故道南北两堤保存基本完好,堤内滩地高于堤外地面6~8m,堤外为开阔的黄淮冲积平原,地势较低,地形平坦。3.2地层岩性3.2.1概述在勘察范围内地层全部为第四系全新统文化期洪积相沉积物,据有关资料判定,本区堆积层厚度大于30m。1855年黄河故道改道前,区内黄河水反复的冲荡淤决,形成了现在故道滩区的地貌轮廓及沉积土层的复杂紊乱状况。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层主要为洪积相沉积地层,土类一般为砂壤土、粉砂、粉质粘土。3.2.2地层a.泄洪闸段根据各层土的沉积年代、岩性、性状及工程地质条件,闸址区勘探深度范围内,钻孔揭示地层共划分为五个工程地质单元,自上而下分别描述如下:①低液限粉土(alQ545轻砂壤土):浅灰—灰色,稍密—中密状,饱和,层状结构,层理清晰,振摇反映迅速,韧性低,夹薄层粘土透镜体,含腐植质,含水量大于流限,钻进中缩径,塌孔现象严重,标贯击数3—19击,平均6.7击,最小平均值4.9击,属中等(偏高)压缩性土层,水库大坝、副坝大部分座落于该层之上。②低液限粉土(alQ544轻砂壤土):褐黄—灰黄色,稍密—中密状,湿—饱和,层状结构,土质不均匀,夹薄层软可塑状棕红色粘土,地下水位以下,其含水量大于流限,振摇反映迅速,韧性低,标贯击数2—7击,平均5.4击,最小平均值4.2击,属较松软土层,该层厚0.5—7.6m,底面高程59.30—65.97m22n,分布于水库两岸坝肩。水库北泄洪闸溢洪道,南泄洪闸溢洪道北侧边坡均由该层构成,两泄洪闸闸基表层均为该层。③粘土层(alQ543):棕灰色,软塑状,层理不清晰,含腐植质,夹微薄层状低液限粉土,较细腻,切面光滑,韧性高,标贯击数3—5击,平均值4.0击,最小平均值3.5击,厚0.5—2.9m,底面高程57.82—57.33m,分布于桩号0-153—0+047之间。④低液限粉土(alQ542轻粉质壤土):灰黄—浅灰色,稍密—中密状,层状结构,层理清晰,振摇反映迅速,韧性低,夹薄层及中厚层透镜体状低液限粘土,粘土呈棕灰色,软塑状,单层厚0.1—0.4m;该层标贯击数2—11击,平均6.1击,最小平均值4.8击,该层分布于整个坝段,厚1.9—7.0m,底面高程56.00—52.40m,属较松软土层。⑤低液限粉土(alQ541砂壤土):褐黄色,中密状,层状结构,饱和含水,振摇反映迅速,韧性低,振动析水,含水量大于流限,标贯击数6—18击,平均11.1击,最小平均值9.2击,属中密—密实土层,该层未钻穿,钻孔揭示最大厚度2.5m。b朱刘沟闸段朱刘沟位于副坝西端,南北方向延伸,沟形窄浅,沟口宽约3~5m,沟底宽约1~2m,沟底高程63.16~63.27m,地面高程64.4~65.3m。闸址区地基持力层为第②单元低液限粉土(轻砂壤土),灰黄色,可塑~流塑状,夹薄层棕灰色软塑状低液限粘土。土质松软不均匀,标贯击数范围值1~6击,平均3.3击,比贯入阻力范围值1.3~3.8MPa,平均2.6MPa,压缩系数a1-2为0.27MPa-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05kPa,属中压缩性土层,地基受力层为第④单元低液限粉土(轻粉质壤土),该层土质较均匀,比贯入阻力平均值3.4MPa,标贯击数平均值6.4击,相应地基承载力130kPa,属中压缩性的中硬土层。c土料场坝址区附近周边半径5km以内,土质主要为粘粒含量较低的低液限粉土(砂壤土),副坝南侧为村落,库区范围内,除淹没区外,坝前安全取土范围内,没有能满足副坝延长段要求的土源区。根据查勘选区的土料场位于朱刘沟西侧(详见图3-1),取土边线距朱刘沟约50m,料场地形平坦开阔,土料场东西长300m,南北宽200m22n,清除地表土层后可开采平均深度1.5m,可采土方量约9.5万m3,土质为低液限粉土(砂壤土),土质较均匀,含水量偏高(W=17%~29%)。据击实试验资料,料场土料最优含水量为W=18%~20%,而料场土料天然含水量大部分超过塑限,接近液限,无法直接碾压,需晾晒后方可上坝。3.3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区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覆盖层孔隙潜水,含水层为低液限粉土,其厚度大于15m(本次勘探深度未见隔水层),坝基土渗透系数为3.51~9.18×10-4cm/s,属中等透水层。据库区两岸地下水调查,地下水一般受库水及大气降水补给,地下径流排泄,一般年份,两岸井水位深3.0~4.0m,高程约60.00~61.00m,地下水类型为重碳酸钙型水,矿化度240.14mg/L,属淡水,总硬度11.78德国度,属硬水,侵蚀性CO2为0,PH值6.8,为中性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可作为施工用水。3.4地质构造与地震3.4.1地质构造工程区位于豫皖断块与冀鲁断块的分界线上,华北坳陷区的济源—开封凹陷与鲁西台隆菏泽凸起在库区内相接;据《河南省地质志》济源、开封凹陷第三纪以来连续缓慢的沉降,第三纪、第四纪堆积物最大厚度达千余米,而菏泽凸起接近正在进行着缓慢的上升运动,历次黄河改道,均绕菏泽凸起边缘而过。据《河南省构造地质图》华北坳陷与鲁西台隆的分界线,济源—新乡—商丘深大断裂带沿黄河故道在坝址区内通过,兰考—菏泽断层(活动性断层)和睢县—成武断裂带在库区附近通过,由于第四系巨厚层松散堆积物覆盖,库区内及附近地表无地质构造痕迹出露。3.4.2地震据国家地震局发布资料,勘察区位于河淮(许昌—淮南)地震带内,该带地震活动强度较弱,频度较低,勘察区附近(半径30km),历史上无破坏地震活动记载,1937年,菏泽地震(七级)对坝址区有较强影响。据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坝址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为0.1g(22n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3.4.3地震液化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有关条款判定:由于坝址区及附近深大断裂带(新乡—商丘断裂带)和活动断裂带(兰考—菏泽、成武—睢县断层),坝址区场地为对建筑物不利地段,建筑物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为Ⅲ类。通过用标贯击数法和相对密度法进行计算,在Ⅶ度地震条件下,坝体基本不液化,坝基部分液化,但液化程度轻微,且大坝高度较低(7.6m),坝坡很缓(上游坡1:8,下游坡1:10),因此在Ⅶ度地震条件下,不会对水库大坝产生严重破坏,根据有关规范,本次除险加固不需采取处理措施。但朱刘沟闸地基持力层为第②单元低液限粉土,地基土液化等级为中等——严重液化等级,应采取处理措施,消除地震液化影响。3.5天然建筑材料工程区附近无天然砂石料,其供应由附近各县采购,所需钢材、木材均由当地市场供应,水泥由附近水泥厂供应或从外地采购。3.6工程地质条件评价3.6.1地质结构及特征a.南泄洪闸段:具有粉土、粘土多层结构。地表分布的第②单元低液限粉土(alQ544轻砂壤土)构成主坝坝肩上部土层,以及泄洪闸边墩外土层,其下分布的第(3)单元粘土层(alQ543)为泄洪闸及部分附属设施的地基持力层,该层顶面高程60.60—60.10m,底面高程57.70—57.30m,厚约3.0m,闸基受力层为第(4)单元、第(5)单元低液限粉土(轻粉质壤土alQ542)(砂壤土alQ541)。b.朱刘沟闸段:地基持力层为第(2)单元低液限粉土(轻砂壤土),地基受力层为第(4)单元低液限粉土(轻粉质壤土)由于土层沉积年代较短,且没承受过附加荷载,相对于坝基而言,地基土较松软。3.6.2地基土层物理力学性质22n根据现场原位测试和采取土样即作室内试验成果,经综合分析、取舍、整理、计算求取各地质单元的物理力学指标。将各地质单元的物理力学性质分别综述如下:第(1)单元低液限粉土(alQ545轻壤土)分布于河床表层,为坝基持力层,标贯击数3—19击,平均6.7击,最小平均值4.9击,含水量大于流限,比贯入阻力平均值3.06MPa,容许承载力110kPa,属中压缩性的稍软土层,渗透系数3.64—7.62×10-4cm/s,属中等透水层。第(2)单元低液限粉土(alQ544轻砂壤土)分布于河床两岸坝肩及副坝坝基,标贯击数2—7击,平均值5.4击,最小平均值4.2击,含水量大于流限,比贯入阻力平均值3.47Mpa,压缩系数a1-2平均为0.20MPa-1,容许承载力115kPa,属中压缩性的稍软土层,渗透系数2.72—5.17×10-4cm/s,平均3.47×10-4cm/s,属中等透水层。第(3)单元粘土(alQ543)分布于左岸坝肩及泄洪闸地基,标贯击数3—5击,平均值4.0击,最小平均值3.5击,软塑状,比贯入阻力平均值1.01MPa,压缩系数a1-2平均为0.37MPa-1,大均值0.39MPa-1,容许地基承载力100kPa,属中(偏高)压缩性较软土层,渗透系数平均值7.11×10-6cm/s,属微透水层。第(4)单元低液限粉土(alQ542轻粉质壤土)分布于整个勘察区之内,为坝、闸基地基受力层,标贯击数2—11击,平均6.1击,最小平均值4.8击,含水量大于流限,比贯入阻力平均值3.61MPa,压缩系数a1-2最大平均值0.17MPa-1,容许承载力130kPa,属中压缩性中硬土层,渗透系数平均值3.51—9.18×10-4cm/s,平均6.54×10-4cm/s,属中等透水层。第(5)单元低液限粉土(alQ541砂壤土)地基受力层下卧层,标贯击数6—18击,平均11.1击,最小平均值9.2击,比贯入阻力平均8.53MPa,压缩系数a1-2最大平均值0.14MPa-1,容许承载力150kPa,属中(低)压缩性中硬土层。3.6.3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根据运行观察、调查及各项勘测试验资料综合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工程地质问题。a、闸基不均匀沉降问题南泄洪闸均座落于第(3)单元粘土层,该层为压缩性较高的较软土层,作为闸室本身而言,由于闸基础为筏板基础,对不均匀沉降有较好的适应性,但对于闸室上下游的挡土墙(翼墙),在墙后土压力及自重荷载作用下,易产生不均匀沉降,此次勘察中发现南泄洪闸上游右岸翼墙上部外倾约50mm22n,与闸室连接的止水缝被拉开,形成绕闸渗流通道。b、坝体渗流稳定问题1986年以来,经多次维修加固,主坝下游坝脚处的渗水现象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并且多年来水库一直在低水位运行,水位低于63.00m时尚有渗流、管涌现象;一旦引黄供水正常,水库长期高水位运行,坝前水位高达设计水位时,坝体内水力坡降增大,坝后坡脚处将会加速管涌类渗流破坏;南泄洪闸上游右岸翼墙变形,止水缝拉裂失效,形成绕闸渗流通道,均是目前威胁主坝及泄洪闸安全的最大隐患。c、基坑的边坡稳定问题由于坝体下部及坝基均为饱和含水的低液限粉土,其含水量大于土的流限,基坑开挖时,若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基坑边坡及坑底势必产生渗流破坏。3.7结论a、坝基土层岩性较简单,为低液限粉土,虽然沉积年代短,强度低、弱透水,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但大坝高度较低,坝底宽度大,边坡平缓,附加荷载小、渗径长,坝基地层的强度可以满足大坝的要求,经水库多年运用证明,坝基稳定性良好。b、南泄洪闸闸基直接座落于第(3)单元粘土层上,第(3)单元粘土压缩性大、强度低,易产生不均匀沉降。c、南泄洪闸上游右侧翼墙轻度倾斜,闸室边墩与翼墙止水缝裂失效,形成绕闸渗透通道,致使下游护坡处产生渗透破坏,成为目前影响主坝与泄洪闸安全的最大隐患。d、库区地貌简单,库岸平缓,不存在塌岸及库岸冲刷问题,近坝区水库右岸地势较低,库边民—颜公路之间局部有浸没,黄河故道大堤外侧背河洼地,民菏公路两侧,有长约3km,宽约0.3km的浸没区。据地质测绘资料,库区周边存在浸没影响,区域很小,一般不需特殊保护处理,部分民居可能需搬迁。e、朱刘沟闸基土层为中等~严重液化土层,需采取处理措施消除地震液化影响。f、坝体、坝基土层设计参数建议值见“物理、力学指标计算参数建议值表”(表3.7-1)。g、坝址区地震基本裂度为Ⅶ度。h、林七水库大坝地基土为轻微液化土层,且大坝高度较低(7.6m22n),坝坡很缓(上游坡1:8,下游坡1:10),在Ⅶ度地震条件下,不会对水库大坝产生严重破坏,不需采取处理措施。22n表3.7-1林七水库大坝各层土壤物理、力学指标计算参数建议值 项 GeWrdφCa1-2EsN63.5K 地 部层层目 名 (%)g/cm3(度)kPaMPa-1kPa击cm/s位次 称 坝体低液限粉土2.680.74718.11.541830.209.67.27.87×10-4 1低液限粉土2.680.82027.31.471850.228.34.96.56×10-4坝2低液限粉土2.680.84022.91.461850.209.44.25.16×10-4 3粘土2.751.05836.41.348200.395.03.58.53×10-4基4低液限粉土2.680.82028.11.482150.1710.84.89.00×10-4 5低液限粉土2.680.74926.81.532350.1412.99.222n4工程布置及建筑物设计4.1年度工程内容根据省发改委、水利厅下达的2006年度林七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年度投资计划,综合考虑除险工程的轻重缓急,确定林七水库第一批工程的建设任务和规模如下:a)扩建南泄洪闸:保留北侧2孔底部工程,拆除两侧翼墙、护坡,在其南侧扩建同结构同尺寸的两孔新闸,扩建后泄洪闸为4孔,单孔净宽5.0m,总净宽20m,墩厚0.8m,总宽22.4m,底板高程60.5m。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标准为200年一遇,设计与校核流量分别为296.0m3/s和348m3/s,开敞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闸北增设桥头堡。更换原2孔闸门和启闭机,4孔闸门均采用露顶式平面定轮钢闸门,启闭设备选用卷扬式启闭机。增设检修闸门。b)新建朱刘沟闸:由于副坝接长后截断朱刘沟排水出路,应新建朱刘沟闸,作为副坝接长封闭工程组成部分,排涝面积6.8km2,排涝标准为5年一遇,排涝流量5.5m3/s,灌溉面积1.8万亩,设计灌溉流量1.18m3/s。采用钢筋混凝土箱式涵洞,进出口用砌石扭面与洞身连接。铸铁闸门,手电两用螺杆启闭机。4.2设计依据4.2.1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林七水库控制流域面积387km2,水库正常蓄水位64.00m,对应库容3489万m3,最高洪水位65.51m,总库容7632.00万m3,设计灌溉面积19万亩,根据《防洪标准》及《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的规定,林七水库的工程等级为Ⅲ等,相应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鉴于水库防洪安全的重要性,而且是商丘市供水的生命工程,本次除险加固,林七水库的主要建筑物洪水标准重现期,设计为50年,校核为200年。4.2.2设计基本资料4.2.2.1文件a、河南省水利设计院1986年编《三义寨引黄供水工程规划》;b、2003年12月,商丘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编写的《河南省民权县林七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报告》;58nc、河南省水利厅2003年12月31日安全鉴定审查意见;d、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坝函[2004]86号林七水库三类坝安全鉴定核查意见;e、2004年10月商丘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勘测队提供的《林七水库坝址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f、商丘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2005年8月《河南省民权县林七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修改稿)》及图集;g、淮河水利委员会2005年12月29日淮委规计[2005]594号文《关于发送河南省民权县林七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函》;h、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6年2月21日豫发改设计[2006]173号文《关于民权县林七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i、河南省水利厅2006年12月19日豫水计[2006]123号文《河南省水利厅关于下达2006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j、商丘市发改委2007年1月4日商发改投资[2006]90号文《关于转发下达2006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投资计划的通知》。4.2.2.2规程、规范a、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闸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0-96》;b、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c、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d、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能源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e、《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f、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予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g、《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h、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能源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i、《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j、《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L/T225-98;k、《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58nl、《防洪标准(GB50201-1994)》;m、《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n、《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DJ278-90;o、《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p、《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SL328-2005。4.2.2.3基本资料(一)河南省水利厅2003年12月31日《林七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安全鉴定结论:a、林七水库建在黄河故道上,下游有四座梯级水库,库水位高于两侧地面6~8m,保护区内有民权、宁陵、睢县县城及陇海、京九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等重要交通设施,地理位置非常重要。b、经分析,水库现状防洪标准可满足《防洪标准》(GB50201-94)的要求。c、主、副坝填筑质量差,坝体干密度合格率仅为28%;坝体填筑材料为低液限粉土,局部有粉细砂,不符合规范要求;副坝坝体单薄;两泄洪闸施工质量也很差,闸室及上下游结构损坏严重。工程质量评定为不合格。d、坝基、坝体均为低液限粉土,渗透性大,渗透系数3.15~9.42×10-4cm/s,坝前无防渗、坝后无反滤排水设施,运行中下游坝坡普遍渗水,坝后有砂沸、管涌现象。主坝渗流安全性为C级。e、主坝抗滑稳定满足规范要求。f、南泄洪闸上、下游翼墙倾斜失稳;北泄洪闸闸墩及上下游翼墙裂缝严重,且有发展。结构安全性为C级。g、泄洪闸钢筋混凝土闸门严重碳化、钢筋外露,启闭设备陈旧落后,螺杆弯曲变形,不能正常运用。金属结构安全性为C级。h、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工程场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经复核,坝基土液化指数4.24,为轻微液化等级,抗滑稳定、坝体应力均满足要求。i、主坝无监测设施,管理设施简陋。j、综上所述,林七水库大坝病险严重,属三类坝。(二)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核查意见:58n该水库大坝现有防洪能力虽已满足《防洪标准》(GB50201-94)要求,但主坝坝脚无反滤排水设施,坝后渗漏较为严重,存在渗流安全隐患:南泄洪闸闸身及下游段损坏较严重,闸室两侧绕渗破坏,南、北泄洪闸闸门及启闭设施陈旧老化;主坝上游护坡破损,副坝坝体单薄,坝坡雨水冲蚀,主坝安全监测与管理设施不完善等。同意三类坝鉴定结论意见。加固设计中应加强技术工作,进一步复核防洪安全等,全面加深对工程存在问题的认识,切实做好除险加固工作。(三)淮委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民权县林七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主要内容:a、原则同意5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610m3/s,洪量9019万m3,20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817m3/s,洪量12074万m3。b、基本同意调洪计算的原则、方法及成果。c、基本同意坝址区及坝体的工程地质评价意见,基本同意对南、北泄洪闸、朱刘沟闸工程地质的评价意见,同意取土方案。d、该工程等别为Ⅲ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同意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e、基本同意除险加固工程任务为坝体、坝基防渗工程,整修坝上、下游护坡及坝顶路面、下游坡纵横排水设施,整修和延伸副坝,建朱刘沟节制闸封闭库区;泄洪闸工程加固处理,完善观测及管理设施。(四)省发改委豫发改设计[2006]173号文核定的主要建设内容为:a、主坝水泥土防渗墙防渗处理,长900m,上游坝坡拆除重建,下游坝坡采用干砌块石护坡,填平主坝下游老截渗沟,维修坝顶路面。b、1#副坝,接长250m,顶高程66.5m,顶宽7m,坝顶设5m宽泥结碎石路面。c、泄洪闸:南泄洪闸由2孔扩建为4孔,单孔净宽5m,墩厚0.8m,底高程60.5m。d、朱刘沟闸,进出口用砌石扭坡与钢筋混凝土箱式涵洞连接,箱涵高2m,宽1.5m,底高程62.05m。e、购置必要的设备;完善安全监控设施、整修管理用房等。58n4.3工程布置4.3.1南泄洪闸扩建工程(一)存在问题:a、闸门闸门碳化严重,止水橡皮老化,漏水严重,关闭不严,支撑滚轮锈蚀严重,需更换。b、机架桥及启闭机房工作桥排架及联系梁严重开裂破坏;启闭机房漏水,内外墙粉刷层40%剥落,窗户四角均有八字或倒八字裂缝开展,最大裂缝长度1500mm,需重建。启闭设备俱已老化,机组水箱漏水,锈蚀较严重。动力线路、室内通电线路、照明线路等各种线路均已老化,隐患重重,需更换。c、上下游翼墙上游钢筋混凝土圆弧翼墙与边墩连接分缝张开,分缝处翼墙严重内倾。左、右翼墙混凝土修正后回弹评定强度分别为15.7MPa、17.3MPa,应力不足,需重建。下游钢筋混凝土八字翼墙左、右翼墙混凝土修正后回弹评定强度分别为15.7MPa、17.3MPa,与边墩连接分缝张开,分缝处翼墙内倾,最大水平位移25mm,应力不足,需重建。d、下游扭曲面下游混凝土扭曲面墙体在墙顶下55、135、290cm高程处水平贯通开裂,在裂缝处有上部结构对下部结构下挫的趋势;扭曲面下游端口在墙下185-290cm高程范围内,可以检测到墙体背部塌空,塌高100mm,应力不足,需重建。e、下游护坡下游右岸护坡与扭曲面墙连接处,在水面线附近塌陷,面积200×200cm。护坡混凝土强度评定值小于10MPa,渗水造成砌体塌陷,加之强度较低,需重建。f、桥头堡原闸无桥头堡,上下启闭机房困难,应修建。(二)扩建方案和布置a.闸室段:南泄洪闸原为2孔,每孔净宽5.0m,闸门高度4.0m,闸底板高程58n60.50m,开敞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形式受力条件好,施工简单,易于管理,造价低,扩建方案仍采用这种形式。将原闸室段的底板和闸墩、左岸岸墙预以保留,拆除右岸岸墙,在右岸南侧新扩建2孔,每孔净宽仍为5.0m。新扩建的两孔闸仍采用分离式底板,底板为C20钢筋混凝土,闸墩下底板设四根灌注桩。在墩顶从上游向下游依次布置检修插板桥、启闭机排架、交通桥,布置详见设计图。b.上游连接段:底部紧靠闸室底板的上游设C15混凝土铺盖,铺盖上接长15m混凝土护底。上游翼墙采用悬臂式圆弧翼墙,C20钢筋砼结构,前端与C15现浇砼护坡相连。北岸护坡长15m,南岸护坡到库底与大坝护坡连接。c.下游连接段:闸室底板下游接消力池,材料为C20混凝土,后部设排水孔,梅花型布置,排水孔下设反滤层以导渗。消力池下接干砌石海漫段,海漫段末端设抛石防冲槽。下游消力池两岸采用C20钢筋砼悬臂式八字翼墙,八字墙后接M7.5浆砌块石扭曲面,扭曲面基础、台帽为C15砼,扭曲面后面接0.3m厚浆砌块石护坡。d.重建启闭机房、新建桥头堡在闸室上部重建机架桥和启闭机房:机架桥排架为C20钢筋砼结构,启闭机房为砖混结构,新建桥头堡布置在北岸上游,距闸室边墙5.7m,砖混结构,桥头堡开间3.0m,进深4.8m,共2层。4.3.2朱刘沟闸布置朱刘沟位于林七水库南岸,集水面积为6.8km2,排涝标准为五年一遇洪水,排涝流量5.5m3/s,灌溉面积1.8万亩,设计灌溉流量1.18m3/s。朱刘沟闸址处沟底宽5.5m,沟底高程62.15m,边坡1:2,设计水深2.0m。由于副坝接长后将截断朱刘沟的排水出路,故在副坝接长后的末端新建朱刘沟节制闸,既可与副坝一起对库区形成封闭,也可起到引水灌溉、兴利除涝的作用。朱刘沟闸采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箱型涵洞式结构,设计洪水位64.15m,上游连接段为混凝土护坡、护底,浆砌块石扭曲面,洞身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进口底板高程62.15m。涵洞进口设置闸室段,闸底板高程62.15m,闸墩墩顶高程64.70m。上游方向采用1:4、下游采用1:3的坡度与原地面线64.50m连接,使之与副坝融为一体。闸门采用平面铸铁闸门,门顶高程64.35m,配以50kN启闭机使用。下游连接段为混凝土挖深式消力池,后连接浆砌块石海漫,末端设防冲槽。58n根据朱刘沟闸址处地质勘探资料(见3.6节),朱刘沟闸基土层为中等~严重液化土层,需采取处理措施消除地震液化影响,在闸底板及两岸翼墙下布设喷粉桩,矩形布置。4.4南泄洪闸扩建工程设计4.4.1水力计算4.4.1.1孔径计算采用《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中平底板堰流闸孔总净宽计算公式:式中:B0—闸孔总净宽(m);Q—50年一遇设计过闸流量,296m3/s;H0—计入行近流速水头的堰上水深,4.50m;g—重力加速度,采用9.81(m/s2);m—堰流流量系数,可采用0.385;ε—堰流侧收缩系数,对于水库ε=0.909;σ—堰流淹没系数,由于水库下游水位较低,按自由出流,σ=1.00。由第四章调洪演算成果可知,当林七水库5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为65.00m,时,相应下游吴屯水库水位为63.77m,即hs为3.27m,hs/H0=0.726,淹没系数σ取1.0。经计算,B0=20m。采用4孔,每孔净宽5.0m。在保留原有2孔的情况下,向南扩建2孔。4.4.1.2消能计算a、消力池深度d计算公式如下:式中:σ0—水跃淹没系数;hc″—跃后水深,m;hs′—出池河床水深,m;hs′—出池河床水深,m;58n△Z—出池落差,m。经计算,最大消力池深度d=0.34m,取d为0.50m。b、消力池长度Lsj计算公式如下:式中:Ls—消力池斜坡段水平投影长度,m;Lj—水跃长度,m;β—水跃长度校正系数,取0.8;hc—收缩水深,m。消力池斜坡段长为6.0m,坡度为1:4,计算得最大自由水跃长度Lj为12.85m,消力池长度Lsj取为19m。c、消力池底板厚度t满足抗冲要求,消力池末端厚度可取t/2,但不得小于0.5m,计算公式如下:式中:k—消力池底板计算系数,取0.20;q—过闸单宽流量(m2/s);△H′—闸孔泄水时上下游水位差。经试算,消力池底板首端满足抗冲最小厚度为0.7m。4.4.1.3海漫长度计算计算公式如下:式中:Lp—海漫长度(m);Ks—海漫长度计算系数,粉质壤土河床土质取为11;qs—消力池末端单宽流量(m2/s);△H′—闸孔泄水时上下游水位差。经计算,海漫段长度Lp=37.8m,取Lp为41.45m,上段25m为浆砌块石,下段16.45m为干砌块石。58n4.4.1.4防冲槽设计海漫末端的河床冲刷深度dm计算公式如下:式中:dm—海漫末端的河床冲刷深度(m);qm—海漫末端单宽流量(m2/s);;[v0]—河床土质允许不冲流速(m2/s);△H′—闸孔泄水时上下游水位差。经计算,海漫末段河床冲刷深度dm为0.96m,取防冲槽深度为1.0m,底宽1.0m,上口长5.8m,抛石护底。4.4.2防渗排水设计a)初拟闸基防渗长度按渗径系数法,公式如下:式中:L—闸基防渗长度,m;C—允许渗径系数值,轻砂壤土土质,取8.5;ΔH—上、下游最大水位差,4.5m。经计算:L=38.25m。取闸基防渗长度为40.00,上游15m长厚0.3m的C15混凝土防渗护底,接15m长厚0.5m的C15混凝土铺盖,闸底板顺水流方向长10m,厚1.0m。b)渗流计算采用改进阻力系数法。因地下轮廓线的水平投影与垂直投影之比远大于5,且下部无不透水层,故地基土的有效深度为地下轮廓线水平投影的一半,即20m。进出口段阻力系数按下式计算:内部垂直段落阻力系数按下式计算:内部水平段阻力系数按下式计算:58n式中:ξ0、ξy、ξx—分别为进出口段、内部垂直段、水平段阻力系数;S—齿墙的入土深度;T—地基透水层深度(m);Lx—水平段长度(m);S1、S2—进出口段齿墙的入土深度(m);经计算,进口段、闸室底板段、出口段的渗压水头损失值分别为0.303m、1.109m和0.324m(修正后值)。c)抗渗稳定性验算出口段渗流平均坡降按下式计算:式中:J0—出口段平均渗流坡降;—修正后的出口段渗压水头损失值(m);—地下轮廓线不透水部分渗流出口段的垂直长度(m)。经计算J0=0.46<[J0]=0.5,故不会产生流土。底板水平段平均渗透坡降按下式计算:式中:Jx—底板水平段平均渗流坡降;hx’—修正后的底板水平段渗压水头损失值(m);Lx—底板水平段长度(m)。经计算Jx=0.139<[Jx]=0.2,故地基土在其与底板的接触面上不会产生冲刷。由于地基土层为轻砂壤土,为防止发生管涌,在下游消力池底板下铺设一层土工布作为反滤层,消力池内设排水孔,选用φ50PVC管,梅花型布置,间距1.5m。58n4.4.3结构设计4.4.3.1荷载数据钢筋混凝土:25.0kN/m3,混凝土:24.0kN/m3,浆砌石:23.0kN/m3,水:10.0kN/m3,汽车荷载:公路Ⅱ级。4.4.3.2荷载组合本工程为三级建筑物,根据《规范》规定,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南泄洪闸的计算工况和荷载组合如下:(1)基本组合:基本组合Ⅰ:完建期(基本组合、上下游均无水):结构自重、土压力、土重及其它(闸门重量、启闭机重量等)。基本组合Ⅱ:正常运用期(正常蓄水位):结构自重、扬压力、土压力、波浪压力、水重及其它(闸门重量、启闭机重量等)。(2)特殊组合:特殊组合Ⅰ:检修期:结构自重、静水压力、扬压力、土压力、波浪压力、水重及其它(闸门重量、启闭机重量等)。特殊组合Ⅱ:地震情况:结构自重、扬压力、土压力、波浪压力、水重及地震荷载。4.4.3.3钻孔灌注桩基础底板计算本工程闸室底板坐落于第③单元粘土层上,比贯入阻力平均值1.01MPa,压缩系数a1-2平均为0.37MPa-1,大均值0.39MPa-1,容许地基承载力100kPa,属中(偏高)压缩性较软土层,这种土层对闸基防渗是有利的,但承载力相对较低。经计算,如地基土层不加以处理,各计算工况下地基应力和抗滑稳定均不能满足要求(见表5.3-1)。为尽量减小新老闸闸体的不均匀沉降,新扩建的两孔结构型式和尺寸应尽可能与老闸相同。因此,仍采用老闸的钻孔灌注桩基础底板,大小底板分离式,上部荷载全部由墩下底板承担,小底板仅承受自重、水重、浮托力、渗透压力和抗滑作用力。a)地基反力为了桩的排列,首先需要确定墩下底板的地基反力(这时假定桩不受力),根据结构布置情况,中墩和边墩下大底板基底应力分别按下式计算:58n式中:—闸室基底应力的最大值或最小值;∑G—作用在闸室上的全部竖向荷载(包括闸室基础底面上的扬压力在内,kN);A—闸室基底面的面积(m2);∑M—作用在闸室上的全部竖向和水平向荷载对于基础底面垂直水流方向的形心轴的力矩(kN·m);W—闸室基底面对于该底面垂直水流方向的形心轴的截面矩(m3);∑Mx、∑My—作用在闸室上的全部竖向和水平向荷载对于基础底面形心轴x、y的力矩(kN·m);Wx、Wy—闸室基底面对于该底面形心轴x、y的截面矩(m3)。计算结果见表4.4-1。58n表4.4-1闸室稳定计算成果表序号计算工况计算部位基底应力(kN/m2)不均匀系数抗滑稳定安全系数σmaxσminση[η]Kc[Kc]1完建期中孔145.6473.76109.71.971.5 边孔130.66105.96118.311.231.5 2正常蓄水期中孔128.4267.26118.311.911.50.981.2边孔135.5799.23117.41.371.51.141.23检修期(一孔检修,邻孔关闭)中孔152.7254.46103.592.81.51.021.2边孔137.4196.21116.811.431.51.031.24检修期(一孔检修,邻孔开启)中孔135.7746.1990.982.941.511.071.2边孔135.61121.29128.451.121.52.021.25地震情况中孔133.1963.6398.412.091.50.951.2边孔161.51113.69137.601.421.51.091.2b)各桩承受的竖向荷载每个闸墩底板下布置4根桩,桩径0.8m,各桩上下游对称于底板中心布置,单桩承担的竖向荷载按下式计算:式中:ΣG—底板底面以上全部竖向荷载(kN);n—桩数;yi—第i根桩离桩重心的距离(m);M’—底板底面以上全部竖向荷载对桩重心的力矩(kN·m);58n计算得单桩的最大竖向荷载为693.33kN。c)桩长计算根据计算出的桩的最大竖向荷载及单桩竖向允许承载力可以计算确定桩长,单桩的竖向允许承载力按下式计算:式中:Nd—单桩允许竖向承载力(kN);K—安全系数,取2.0;Up—桩身截面周长(m);fi—桩周第i层土的极限摩阻力(kPa);li—第i层土的厚度(m);fp—桩端处的极限端阻力(kPa);Ap—桩端截面面积(m2)。计算得桩长为12m。d)横向水平力计算检修期中墩最大横向水平力H=422.47kN,由4根桩承担,每根桩承担水平力:e)桩的弯矩计算用K法计算桩在土中的变形系数α1按下式计算:式中:D—桩的直径(cm);I—桩的截面惯性矩;E—桩的混凝土弹性模量;K—土的弹性抗力系数。经计算α1=0.591.地面至第一弹性零点的距离t按下式求解:58n计算得t=6.67m。因桩长h=12m>t+π/α1,为弹性地基的无限长梁,计算系数m=n=1。桩顶截面弯矩按下式计算:第一弹性零点截面弯矩按下式计算:经计算,桩顶截面弯矩为M0=-238.8kN·m;第一弹性零点截面弯矩为Mt=44.2kN·m。最大弯矩Mmax=7.57kN·m,第一弹性零点至最大弯矩处的距离为2.015m。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灌注桩的纵向受力钢筋,经计算,纵向受力钢筋选用1218。e)桩顶水平位移△0计算桩顶水平位移△0按下式计算:式中:t—地面至第一弹性零点的距离;I—桩的截面惯性矩;E—桩的混凝土弹性模量;a1—桩在土中的变形系数;Mt—第一弹性零点截面弯矩。计算得△0=0.36cm<0.5m,满足要求。4.4.3.4结构应力分析a)墩下底板应力分析58n顺水流方向墩下底板与闸墩整体工作,按支承在桩顶的形截面梁计算,由于闸墩高度很大,即形截面很高,经计算仅需配置构造钢筋。在悬臂部分,顺水流方向底板是以桩为支承的连续梁,由于桩间距较小,即板的跨度不大,内力较小,经计算也只需配置构造钢筋。因此,顺水流方向板顶及板底均配置φ10@200的构造钢筋。垂直于水流方向,墩下底板的外伸部分按悬臂板计算,所受荷载为板自重、水重、浮托力、渗透压力和桩的集中力。经计算,垂直水流方向板底配置钢筋14@200,板顶配置构造钢筋φ12@200。b)小底板抗浮稳定计算小底板按水流方向的弹性基础梁计算,承受的荷载为板自重、水重、浮托力和渗透压力,无论是顺水流还是垂直水流方向,其内力都不大,所需受力钢筋不多,故适当选配构造钢筋。采用下式进行抗浮稳定计算:式中:Kt—闸室抗浮稳定安全系数;ΣV—作用在闸室上全部向下的铅直力之和(kN);ΣU—作用在闸室基底面上的扬压力(kN)。经计算,当利用工作闸门与检修闸门进行检修时,小底板的抗浮稳定在各工况下均能满足要求。c)闸墩计算闸墩的结构计算,分以下几种工况:(1)正常或非常挡水时期闸门全关的情况,闸墩承受最大的上下游水位差的水压力、闸墩及其上部结构重力,验算闸墩底部正应力和门槽应力;(2)当一孔检修,邻孔关闭或正常泄流,闸墩两侧产生水位差,闸墩承受侧向水压力、闸墩和上部结构的重力,验算闸墩底部的垂直水流向的应力;(3)正常挡水时期闸门全关加上地震荷载,核算垂直水流方向的应力分布。闸墩底面正应力计算时,将闸墩作为固结于闸底板的悬臂梁,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的配筋量为φ12@200(计算钢筋截面积为446.57mm2),故按《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墩墙的最小配筋率选配φ14@200。58nd)门槽计算门槽计算采用以下近似方法:在沿闸墩高度为1m的门槽上,左右闸门传来的水压力为P,闸墩上下水平面将产生剪力Q上和Q下,剪力差(Q下-Q上)等于P。近似地假设剪应力在上下水平截面上为均匀分布,并取门槽前的闸墩为脱离体,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此1m高的门槽颈部所受的拉力为:式中:A1——门槽颈部以前闸墩水平面积,m2;A——闸墩的水平总面积,m2;P——沿闸墩高度为1m的水平水压力,kN。计算得P=111.86kN。按轴心受拉构件计算正截面配筋量,经计算钢筋截面积为699mm2,选配12@200。e)工作桥及交通桥工作桥下部结构由两圆柱和一根盖梁组成排架,上部结构由两根“Π”形梁和两根“T”形梁组成,机房为砖混结构,其上为钢筋混凝土预制空心板。结构计算中,排架的内力计算分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进行。纵向(顺水流方向)按固定在闸墩上的刚架计算,横向(垂直水流方向)按承受轴向力和水平力的悬臂梁计算。交通桥为公路Ⅱ级,采用交通部定型设计钢筋混凝土预制空心板。f)翼墙设计上游翼墙采用扶臂式圆弧翼墙,半径R=15m,圆心角=90°,C20钢筋砼结构。底板最大断面处长5.0m,厚0.6m,前臂长0.75m,后臂长3.75m。立墙最大高度为6.1m,厚0.5m;扶臂厚0.5m,间距3.0m。上游翼墙前端与C15现浇砼护坡相连,护坡厚度为0.12m,以2.0m×2.0m分缝,缝内填沥青麻丝。北岸护坡长15m,南岸护坡下至库底,外到大坝护坡。下游消力池两岸仍采用C20钢筋砼扶臂式八字翼墙,扩散角为10°。底板最大断面处长6.0m,厚0.6m,前臂长0.90m,后臂长4.60m。立墙最大高度为6.9m,厚0.5m;扶臂厚0.5m,间距3.0m。八字墙后接M7.5浆砌块石扭曲面,扭曲面基础、台帽为C15砼,最大断面底板总宽4.0m,厚0.5m。扭曲面顶宽0.5m58n,扭曲面后面接0.3m厚浆砌块石护坡。地基应力计算公式同闸室底板,上游圆弧翼墙和下游八字墙稳定及内力计算见下表4.4-2。表4.4-2泄洪闸的挡土墙计算部位工况安全系数地基应力扶臂底内力抗滑抗倾前趾后趾弯矩剪力(kN/m2)(kN/m2)(kN·m)(kN)上游翼墙完建期1.527.28118.7387.271052.21573.84正常蓄水位2.482.9578.6284.631044.68764.87校核水位5.092.9466.82110.191573.771001.62下游八字墙完建期1.507.33130.5899.551581.13752.92正常蓄水位1.843.1199.7689.211573.771001.62水位突降1.394.04128.3685.511573.771001.62前后趾地基应力均有大于地基承载力的工况,采用深层搅拌桩(喷粉桩)加固地基,喷粉桩桩径0.5m,桩长8m,梅花形布置,上游翼墙底板下共布置136根,下游八字翼墙底板下共布置216根。。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按下式计算:式中:Rk——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kN);up、l——桩的截面周长和有效桩长(m);Ap——桩的横截面积(m2);qp、qs——桩端下地基土承载力和桩间土平均摩阻力(kPa);α——桩端下地基土承载力折减系数。计算得Rk=135kN。复合地基承载力按下式确定:式中:fs·pk——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N);Rk——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kN);58nAp——桩的横截面积(m2);β——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取0.5;m——面积置换率,设计取18%;fsk——桩间土承载力标准值,(kPa)。经计算fs·pk=167kPa。挡土墙立板按以扶臂为支座的单向连续板计算,承受的主要荷载为水平向土压力和水压力。底板的内底板与外底板均按以立板底部为固定端的悬臂板计算,承受的荷载有底板自重、填土重、地下水重、地下水浮托力和渗透压力、地基反力等垂直向外力。扶臂在水平土压力及水压力作用下受弯,与底板形成一共同作用的整体结构,按T形截面的悬臂梁计算。挡土墙设计断面及配筋详见设计图册。4.4.4启闭机房和桥头堡启闭机房为砖混结构,沿闸室通长布置,长23.20m,宽3.3m、高2.8m,建筑面积115.34m2。新建桥头堡布置在北岸上游,距闸室边墙5.7m,砖混结构,桥头堡开间3.0m、2.4m,进深4.8m,共2层,面积56.85m2。4.4.5安全监测设计水闸应设置必要的安全监测设备,进行施工期及运行状态的系统监测,及时整理和分析观测资料,指导施工、改善设计,为水库运行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在新扩建的南泄洪闸设置部分监测设施:a.渗压观测在水闸上、下游翼墙段布设渗压观测管,以便了解两岸绕渗情况,监视、判别泄洪闸的渗流安全,在上下游翼墙两边布置一排4个测压管,以观测渗压变化。b.上下游水位观测为观察过闸水面线变化,在闸前渐变段两岸、闸墩上、下游及闸后渐变段末端两岸各设立一水尺(共6个),用于人工观测水位变化;并在上游布置一套水位计,用于自动观测。58n4.5朱刘沟闸设计4.5.1基本资料为保证水库在设计正常蓄水位和防汛期间水库不发生外泄,在水库副坝的末端,朱刘沟支渠始端0+000处新建朱刘沟节制闸一座,和副坝一起拦蓄洪水,同时也可以起到兴利除涝的作用。朱刘沟位于林七水库南岸,集水面积为6.8km2,排涝标准为五年一遇洪水,排涝流量5.5m3/s,灌溉面积1.8万亩,设计灌溉流量1.18m3/s。朱刘沟闸址处沟底宽5.5m,沟底高程62.15m,边坡1:2,设计水深2.0m。4.5.2水力计算根据已批复的初步设计方案,朱刘闸结构型式为箱涵式水闸。4.5.2.1闸孔总净宽度计算a、基本参数闸前最大水深H0=2.03m,闸底板高程62.15m,下游水位64.00m(水库兴利水位),最大泄量Q=5.5m3/s。b、闸孔总净宽计算箱涵式水闸结构型式,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附录P,涵洞式水闸闸孔尺寸通过以下步骤试算确定。①涵洞水流流态判别根据排水涵的设计流量,初步拟定孔径如下:孔宽1.5m,孔高2m,孔数1孔。过洞水流根据洞前水深h1与洞身高度D的比值可分为无压流、不稳定流、(应尽量避免)和有压流,可按下式判别。h1/D<1.2,无压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