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6 MB
  • 2022-04-24 发布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设计要点课件

  • 7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病险水库 除险加固设计要点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陆宗磐1n前言1.主要病险问题2.安全鉴定3.除险加固设计4.加固工程实例2n前言陈雷部长在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今后2-3年,要突出抓好“十大水利工程”建设。  一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确保2010年年底完成6240座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在此基础上,启动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加快各地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n前言《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项目共6240座(大型86座,中型1096座,小型5058座)1975年~1997年完成了81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1998年~2007年开展了2300多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nnnn前言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大型水库病险率由1999年底42%下降到14%,中型水库病险率由1999年底41%下降到25%n占中型水闸占大型水闸n前言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已建成各类水库86353座,水库总库容6924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529座,中型水库3181座,小型水库82643座。全国大中型水库大坝安全达标率为64.1%。全国已建各类水闸43829座,其中大型水闸504座。在全部已建水闸中,分洪闸2647座,排涝闸14987座,挡潮闸5008座,引水闸8486座,节制闸12701座。n1.主要病险问题病险水库的主要问题1)设计标准偏低(防洪标准、抗震标准)。2)主要建筑物稳定差。3)主要建筑物不满足抗震稳定要求。4)坝体、坝基渗漏严重,危及大坝安全。5)建筑物质量差,泄洪、输水建筑物老化、破损、漏水、露筋等。6)闸门、启闭设施和电气设备损坏,年久失修、运转不灵。7)水库的调度运用、维修养护、安全监测等管理设施严重缺乏或不完善。其他方面的问题,如水库淤积、山体滑坡、蚁害等。n1.主要病险问题病险水闸的主要问题1)防洪标准偏低。2)闸室不稳定。3)闸基和两侧渗流不稳定。4)主要结构不满足抗震要求。5)闸室结构混凝土老化及严重损坏,如混凝土裂缝、剥蚀、脱落、碳化、疏松,钢筋锈蚀等。6)闸下游消能防冲设施严重损坏。7)闸或枢纽范围上、下游河道淤积,造成泄水能力下降。8)闸门、启闭设施和电气设备损坏,或者老化、年久失修、运转不灵。9)观测设施缺少或者损坏失效。10)其他方面的问题,如枢纽布置不合理,防渗铺盖、翼墙、堤岸护坡损坏,管理房屋失修,防汛道路损坏,缺少备用电源、交通车辆和通信设施等。n2.安全鉴定水库安全鉴定《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为“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水管[1995]86号)”的配套技术标准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水库大坝的防洪标准复核、结构安全评价、渗流安全评价、抗震安全复核及金属结构安全评价(2)与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有关的工程质量评价及大坝运行管理评价(3)在上述复核与评价基础上完成大坝安全的综合评价n2.安全鉴定水库安全鉴定综合大坝工程性状各专项安全性分级结果,最终确定安全分类,水库大坝安全分为三类:一类坝安全可靠,能按设计正常运行;二类坝基本安全,可在加强监控下运行;三类坝不安全,属病险水库大坝。n2.安全鉴定水库安全鉴定(1)有资质的单位对水库进行安全鉴定,在《水库安全鉴定综合报告》的结论中,明确为几类坝。(2)报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认定水库大坝属几类坝。n2.安全鉴定水库安全鉴定,一般需提交如下报告:《水库安全鉴定综合报告》;《水库大坝补充勘探报告》;《水库设计洪水复核分析报告》;《水库大坝老化病害检测评估报告》;《水库大坝现场检查报告》;《水库大坝渗流、边坡稳定分析报告》;《水库大坝建设与运行情况报告》;《水库溢洪道、放水洞老化病害检测评估报告》;《水库溢洪道(闸)安全复核报告》;《水库放水洞安全复核报告》;n2.安全鉴定水闸安全鉴定《水闸安全鉴定管理办法》(水建管〔2008〕214号)水闸安全类别划分为四类:一类闸:运用指标能达到设计标准,无影响正常运行的缺陷,按常规维修养护即可保证正常运行。二类闸:运用指标基本达到设计标准,工程存在一定损坏,经大修后,可达到正常运行。三类闸:运用指标达不到设计标准,工程存在严重损坏,经除险加固后,才能达到正常运行。四类闸:运用指标无法达到设计标准,工程存在严重安全问题,需降低标准运用或报废重建。n2.安全鉴定水闸安全鉴定水闸安全鉴定包括水闸安全评价、水闸安全评价成果审查和水闸安全鉴定报告书审定三个基本程序。(一)水闸安全评价:鉴定组织单位进行水闸工程现状调查,委托有资质单位开展水闸安全评价提出水闸安全评价报告;(二)水闸安全评价成果审查:由鉴定审定部门或委托有关单位,主持召开水闸安全鉴定审查会,组织成立专家组,对水闸安全评价报告进行审查,形成水闸安全鉴定报告书;(三)水闸安全鉴定报告书审定:鉴定审定部门审定并印发水闸安全鉴定报告书。水闸安全鉴定报告书格式要求详见附件n2.安全鉴定大同水库首次安全鉴定报告书n3.除险加固设计3.1除险加固设计基本要求3.2防洪标准及对策3.3抗震及加固措施3.4筑坝材料及填筑标准3.5渗流稳定及处理措施3.6溢洪道加固措施3.7坝下埋管加固措施3.8加固设计报告编制n3.除险加固设计3.1除险加固设计基本要求一是遵循《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有关现行国家标准、水利行业标准。二是按照安全鉴定评价意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设计。三是与水库除险加固本身无关的建设内容,如移民安置、永久征地;与大坝安全无关的建筑物,如电站部分等,不应纳入。四是优化比选设计方案,除险加固措施要安全可靠,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五是严格控制工程概算,确保工程投资经济合理,力争节省工程投资,降低工程造价。n3.除险加固设计3.2防洪标准及对策“63.8“洪水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96座“75.8”洪水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58座1991年江淮大水小型水库39座洪水标准不足37.3%~51.5%工程质量差35.9%~38.5%其它8.8%~26.2%n3.除险加固设计3.2防洪标准及对策板桥水库土坝,25m,库容4.92亿m3洪水流量12790m3/s,3倍校核洪水,泄流能力1740m3/s京广线102km,40座桥,世行评估100亿$灾民5400万,伤亡12万,其中死亡22564人修复后,坝高50.5m,总泄水能力15000m3/snnn1-1-1水利水电工程分等指标工程等别工程规模水库总库容(亿m3)防洪治涝灌溉供水发电保护城镇及工矿企业的重要性保护农田(万亩)治涝面积(万亩)灌溉面积(万亩)供水对象重要性装机容量(万kW)Ⅰ大(1)型≥10特别重要≥500≥200≥150特别重要≥120Ⅱ大(2)型10~1.0重要500~100200~60150~50重要120~30Ⅲ中型1.0~0.10中等100~3060~1550~5中等30~5Ⅳ小(1)型0.10~0.01一般30~515~35~0.5一般5~1Ⅴ小(2)型0.01~0.001<5<3<0.5<1n(1)对综合利用的水利水电工程,当按各综合利用项目的分等指标确定的等别不同时,其工程等别应按其中最高等别确定。注:水库总库容指水库最高水位以下的静库容;(2)拦河水闸工程的等别,应根据其过闸流量,按表1-1-2确定。工程等别n表1-1-2拦河水闸工程分等指标工程等别工程规模过闸流量(m3/s)Ⅰ大(1)型≥5000Ⅱ大(2)型5000~1000Ⅲ中型1000~100Ⅳ小(1)型100~20Ⅴ小(2)型<20n表1-1-5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级别工程等别主要建筑物次要建筑物Ⅰ13Ⅱ23Ⅲ34Ⅳ45Ⅴ55n二、水工建筑物级别1.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级别(表1.1.5)(1)失事后损失巨大,可提高一级;损失不大可降低一级。经过论证并报主管部门批准。(2)坝高超过表1-1-6指标,其级别可提高一级,但洪水标准可不提高。(3)地质条件复杂或采用新型结构时,可提高一级,但洪水标准不予提高。水工建筑物n表1-2-1山区、丘陵区水利水电工程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的洪水标准[重现期(年)]项目水工建筑物级别12345设计1000~500500~100100~5050~3030~20校核土石坝可能最大洪水(PMF)或10000~50005000~20002000~10001000~300300~200混凝土坝、浆砌石坝5000~20002000~10001000~500500~200200~100n表1-2-2山区、丘陵区水利水电工程消能防冲建筑物洪水标准永久性泄水建筑物级别12345洪水重现期(年)10050302010n表1-2-6平原区水利水电工程永久性水工建筑物洪水标准[重现期(年)]项目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级别12345水库工程设计300~100100~5050~2020~1010校核2000~10001000~300300~100100~5050~20拦河水闸设计100~5050~3030~2020~1010校核300~200200~100100~5050~3030~20nn3.除险加固设计3.2防洪标准及对策提高防洪标准的措施1)加高防浪墙2)加高大坝3)扩建原泄洪建筑物4)新建泄洪建筑物(溢洪道、泄洪洞等)5)其它非工程措施(用于超标准洪水)n3.除险加固设计3.3抗震及加固措施3.3.1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直接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中的参数。地震基本烈度由GB18306-2001查取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并按表1-8-1确定工程抗震设防类别水工建筑物的工程抗震设防类别应根据其重要性和工程场地基本烈度按表1-8-2的规定确定。n表1-8-1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与地震基本烈度对照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0.050.050.10.150.20.3≥0.4地震基本烈度值≤667788≥9n表1-8-2工程抗震设防类别工程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物级别场地基本烈度甲1(壅水)≥6乙1(非壅水),2(壅水)≥6丙2(非壅水),3≥7丁4,5≥7n3.除险加固设计3.3抗震及加固措施抗震加固措施(1)增加坝顶超高(2)放缓坝坡(3)加强上部坝坡的稳定性上部地震惯性力大,局部采用抛石或浆砌石护坡,设置钢筋或土石格栅或纵横钢筋砼梁紫坪铺水库大坝下游坝坡加固方案(4)填补翻修加厚反滤垫层(5)振冲加固砂土地基官厅水库,对下游坝脚细砂层进行,标贯由处理前12.5击提高到33.3-37击n3.4筑坝材料及填筑标准3.4.1筑坝材料(1)防渗体1)防渗土料①渗透系数:均质坝不大于1×10-4cm/s,心墙和斜墙不大于1×10-5cm/s。②水溶盐含量含量不大于3%。③有机质含量:均质坝不大于5%,心墙和斜墙不大于2%,超过此规定需进行论证。④有较好的塑性和渗透稳定性。⑤浸水与失水时体积变化小。n3.4筑坝材料及填筑标准2)砾石土防渗体砾石土或称砾石粘性土,是一种含有相当多粗砾土(粒径大于5mm),也含有一定数量淅沥土(粒径小于5mm)的混合料。其中粒径大于5mm的颗粒含量不宜超过50%,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50mm或铺土厚度的2/3,0.075mm以下的颗粒含量不应小于15%。并且在填筑时不允许发生粗料集中架空的现象。实践证明,级配优良的砾石土,压实性好,抗剪强度高,压缩性低,便于施工,是一种优良的筑坝材料。n3.4筑坝材料及填筑标准3)其他防渗土料一般情况下,塑性指数大于20和液限大于40%的冲积粘土、膨胀土、开挖压实困难的干硬粘土、冻土、分散性粘土等不宜作为坝的防渗体填筑料,必须采用时,应根据其特性采用相应的措施。n3.4筑坝材料及填筑标准(2)坝壳料应具有比较高的强度。要求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砂、砾石、卵石、漂石、碎石等无粘性土料以及料场开采的石料和开挖的石渣料,均可用作坝壳材料,但应根据其性质配置于坝壳的不同部位。n3.4筑坝材料及填筑标准(3)反滤料、过滤料及排水材料1)反滤料、过滤层料和排水体料应采用质地致密坚硬,具有高度抗水性和抗风化能力的材料,风化料一般不能用作反滤料。2)材料应具有要求的级配和透水性,其中反滤料和排水体料中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不超过5%。3)宜尽量利用天然砂砾料筛选,当缺乏天然砂砾料时,亦可人工轧制,但应选用抗水性和抗风化能力强的母岩材料。4)3级低坝经过论证可采用土工织物作为反滤层。n3.4筑坝材料及填筑标准3.4.2填筑标准(1)粘性土粘性土的填筑标准应以压实度和最优含水率作为设计控制指标。设计干密度应以击实最大干密度乘以压实度求得。粘性土的压实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1级、2级坝和高坝的压实度应为98%~100%,3级中、低坝及3级以下的中坝压实度应为96%~98%;2)设计地震烈度为8度、9度的地区,宜取上述规定的大值;n3.4筑坝材料及填筑标准(2)砂砾石和砂砂砾石和砂的填筑标准应以相对密度为设计控制指标,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砂砾石的相对密度不应低于0.75,砂的相对密度不应低于0.70,反滤料的相对密度宜为0.70。2)砂砾石中粗粒料含量小于50%时,应保证细料(小于5mm的颗粒)的相对密度也符合上述要求。n3.4筑坝材料及填筑标准(2)砂砾石和砂砂砾石和砂的填筑标准应以相对密度为设计控制指标,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砂砾石的相对密度不应低于0.75,砂的相对密度不应低于0.70,反滤料的相对密度宜为0.70。2)砂砾石中粗粒料含量小于50%时,应保证细料(小于5mm的颗粒)的相对密度也符合上述要求。n3.4筑坝材料及填筑标准(3)堆石的填筑标准用孔隙率为设计控制指标,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土质防渗体分区坝和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堆石料,孔隙率宜为20%~28%;2)采用软岩、风化岩石筑坝时,孔隙率宜根据坝体变形、应力及抗剪强度等要求确定;3)设计地震烈度为8度、9度的地区,可取上述孔隙率的小值。n3.5渗流稳定及处理措施3.5.1渗流安全评价渗流问题而失事仅次于洪水漫顶对土石坝而言,渗透水流除浸湿土壤降低其强度指标外,当渗透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将导致坝坡滑动、防渗体被击穿、坝基出现管涌、流土等重大渗流事故,直接威胁大坝的运行安全。对混凝土坝而言,坝基扬压力的大小将直接关系到坝体的抗滑稳定;两岸地下水位的高低将影响坝肩和岩体的稳定。有侵蚀性的渗流水还会对建筑物和坝基的可溶物质造成侵害。n3.5渗流稳定及处理措施渗流安全评价的主要方法1)现场检查法2)监测资料分析法、3)计算分析(或模型试验)法4)经验类比法n3.5渗流稳定及处理措施3.5.2土石坝渗流安全评价坝基(1)砂砾石层包括各种砂层或砂砾石层、砾卵石层等。复核它们在渗流场内部有无管涌、接触冲刷和渗流出口有无管涌或流土破坏的可能性,尤其需注意渗流出口的稳定问题。各种允许渗透比降的确定是关键,n3.5渗流稳定及处理措施3.5.2土石坝渗流安全评价(2)覆盖层系指相对于砂砾石层透水性较弱而带粘性的土壤层,一般多覆盖于具有双层地质结构特点的河谷沉积物上层。在下游坝脚附近主要承受自下而上的渗流作用力,其渗透变形形式一般为流土型。主要是复核其抗浮动的稳定性,其允许渗透比降宜由试验法或参考流土的指标确定。有反滤盖重的情况,还需核算其盖重厚度和范围是否满足各运行水位的要求等。n3.5渗流稳定及处理措施3.5.2土石坝渗流安全评价(3)接触面a.复核粗、细散粒料土层之间有无接触冲刷(流向平行界面)和接触流土(流向从细至粗垂直界面)的可能性;参考反滤层的设计指标进行评价。b.复核散粒料土体与刚性物体界面的接触渗透稳定性。其判别标准最宜用试验法确定;n3.5渗流稳定及处理措施3.4.2土石坝渗流安全评价坝体(1)均质坝除应复核坝体的防渗性能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坝体实际浸润线和下游坝坡渗出段高程是否高于设计值外,还需注意坝内有无分散性土料和砂砾料夹层、横向或水平裂缝、松软结合带或渗漏通道等。n3.5渗流稳定及处理措施3.4.2土石坝渗流安全评价(2)组合(分区)坝a.防渗体(心墙和斜墙)防渗体的防渗性能,上下游侧有无合格的过渡保护层。b.透水区复核上游坝坡在库水骤降情况下的抗滑稳定性和下游坝坡出逸段(区)的渗透稳定性,下游坡渗出段的贴坡保护层需满足反滤层的设计要求。c.过渡区坝体粗、细填料之间以及贴坡排水等,复核反滤层设计的保土条件和排水条件是否合格、有无漏做,运行中有无明显集中渗流和大量固体颗粒被带出等异常现象。n3.5渗流稳定及处理措施土坝坝体的病害多表现为渗透破坏和变形破坏。渗透破坏的原因,主要是在堤坝填筑时,碾压不实,土体疏松,或老化失修,使坝体某些土区抗渗坡降降低,坝后出流部位残留过大的剩余水头,浸蚀土体;变形破坏也多因填土不密实,产生不均匀变形。解决坝体渗透破坏的原则是,必须形成连续的防渗体(帷幕),并满足设计提出的允许渗透坡降的要求。n3.5渗流稳定及处理措施3.5.3坝体防渗处理措施(1)劈裂灌浆土坝坝体劈裂灌浆的应用范围,已由原来的中低土坝,发展到70m以上的高坝;(2)充填灌浆充填灌浆一般应用于坝身裂缝处理,常用粘土浆或粘土水泥浆;n3.5渗流稳定及处理措施(3)振动沉模防渗板墙采用先进的双模板沉模灌浆新工艺,形成的板墙具有连续无接缝、无开叉等特点;振动沉模防渗板墙技术适用于粘性土、砂性土,处理深度可达20m左右。(4)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混凝土中加入粘土或膨润土,塑性混凝土具有初始弹模低、极限应变大,能适应较大变形,有利于改善墙体应力状态,降低造价。n3.5渗流稳定及处理措施3.5.4坝基防渗处理措施土坝建坝以前处理不彻底或未处理,水库蓄水以后,出现渗透破坏。(1)混凝土防渗墙(传统的槽孔式)(2)高压喷射灌浆高压喷射灌浆技术重做覆盖层防渗体系是一较好的方案选择,它的优点是不需要开挖,不破坏坝体,不需要水库放水,造价便宜,施工速度快(3)惟幕灌浆(主要适用于风化岩基)n3.5渗流稳定及处理措施接触带渗漏处理接触带包括河槽段、岸坡段截水槽与基岩的接触带;坝体内防渗土体和刚性建筑物的接触带等。接触带处理不好,形成集中渗流的漏水通道,经水流的浸蚀冲刷,出现渗透破坏。(1)国内外采用压力灌入水泥浆的办法较多(2)高压喷射灌浆技术,采用摆喷和旋喷工艺,在接触带上营造防渗帷幕,隔开坝体软土和基岩的接触。n3.5渗流稳定及处理措施渗透稳定计算渗透稳定计算任务是鉴别土的渗透变形。通过渗流计算所获得的渗透比降等数据判明坝体、坝基及下游渗流出逸段是否存在渗透变形问题,为铺设反滤或加盖重等处理措施提供依据。n3.5渗流稳定及处理措施(一)渗透变形分类①流土:在渗流作用下土体整体浮动或流失;②管涌:在渗流作用下无粘性土中的细颗粒在孔隙中移动、流失;③接触冲刷和流失:渗流沿两种不同土层接触面流动时,沿接触面带走细颗粒,产生接触冲刷,或渗流方向垂直于两相邻的不同土层,将渗透系数小的土层的细粒土带入渗透系数大的土层中,形成接触流失。n3.5渗流稳定及处理措施(二)渗透变形判别(1)粘性土:对粘性土,由于有凝聚力,渗透变形主要为流土,一般不发生管涌。(2)连续级配砂砾料:对于细料(一般为2~5mm)含量PZ>35%为流失,如PZ<35%,以不均匀系数Cu来区分,Cu<10为流土,Cu>20为管涌,Cu在10~20间为过渡型。(3)缺乏中间粒径砂砾料:如中间粒径(一般为2~5mm)以下的细粒含量PZ>35%为流土,PZ<25%为管涌,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