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00 KB
  • 2022-04-26 发布

timken(成都)航空及精密产品有限公司废水处理工程调试计划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Timken(成都)航空及精密产品有限公司废水处理工程调试计划一、调试内容及目的  调试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带负荷试车,解决影响连续运行的各种问题,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第二,活性污泥培养,主要是积累处理所需微生物的量;第三,活性污泥驯化,其目的是选择适应实际水质情况的微生物,淘汰无用的微生物;第四,确定符合实际进水水质水量的工艺控制参数,在确保出水水质达标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能耗;第五,修改完善工艺操作规程,以指导今后的运行。二、调试方法  (一)准备工作  1.人员准备:(业主方)  a.工艺、化验、设备、自控、仪表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各一人(可兼职)。  b.倒班操作工每班一至二人。2、调试前物资准备:调试运行记录本(1本)微生物培养营养物质:面粉200kg,复合肥150kg等化验设备、试剂,基本需测:COD、PH、BOD(代表性测)活性污泥:3t+2t絮凝剂:聚丙烯酰胺20kg、聚合氯化铝200kgn破乳剂100kg(暂定)加温措施  2.其他准备工作:  a.收集工艺设计图及设计说明、自控、仪表和设备说明书等相关资料。  b.检查化验室仪器、器皿、药品等是否齐全,以便开展水质分析。  c.检查各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尺寸、标高是否与设计相符,管道及构筑物中有无堵塞物。  d.检查总供电及各设备供电是否正常。  e.检查设备能否正常开机,各种闸阀能否正常开启和关闭。  f.检查仪表及控制系统是否正常。  g.检查维修、维护工具是否齐全,常用易损件有无准备。  (二)带负荷试车  开启水处理设施、管道中所有阀门和闸阀,启动进水泵送水,根据各构筑物进水情况,沿工艺流程适时启动其他设备。在此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检查进线总电流是否符合要求,变配电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各种设备工作情况是否正常以及能否满足设计要求,仪器仪表工作是否正常,自控系统能否满足设计要求。第二、用容积法校核进出水、回流以及剩余污泥流量计计量是否准确,校核各种仪表,检测进水水质,测量流速,测量并记录设备的电压、电流、功率和转速。第三、及时解决试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第四、编制设备操作规程。n(三)调试前工作1、彻底清扫气浮装置的各个部分;2、检查进水泵、溶气水泵、空压机的完好程度,包括水泵的润滑加油、填料的松紧、底阀的密封性、空压机的加注机油等;3、检查电源、线路,并作短暂的空载运转,以判断泵与空压机的转向是否正确、有无杂声及发热现象;4、检查刮渣机的传动部分及刮板,并作空车运行,查看行车速度是否符合要求、刮板翻动是否灵活、行车的返回及电线的收放是否正常;5、按要求配置混凝剂,控制好浓度,并根据小样试验,初步确定药剂投加量;6、对各部分的闸门进行启、闭,并按要求分别置于“开”或“关”的位置;7、拆下所有释放器,以免冲洗时堵塞,待冲净后再装上;8、检查连接溶气罐和空压机间管路上的单向阀的流向是否指向溶气罐;9、按照溶气泵最大压力再加29.4kPa,调整好空压机的最低压力限位开关,以保证溶气罐的水不致进入空压机的气包。调试步骤1、将清水注入气浮池,以检查池各部分有无渗漏情况。2、对溶气水泵潜水排气,待启动后,逐渐打开压水管闸门,直至全部开足。n3、待溶气罐内水位上升,压力达到水泵所能提供的最大值时,突然打开溶气罐出水闸门,以高压水冲洗溶气管,如此反复几次。接着启动空压机,待溶气罐内气压达490kPa时,同样,突然打开溶气罐出水闸门,以急速的气流再次冲洗溶气管道,并重复几次。最后,仍以高压水冲洗几次。这样多次操作,直至溶气管道冲净,然后关闭溶气水泵和空压机。4、打开接触室及反应池的放空闸门,使水位下降至一定高度或放空。5、逐个装上释放器的孔盒及垫圈,并用手旋紧(不必用扳手拧紧)。6、重新开启溶气水泵和空压机,待空压机的压力超过水泵的压力时,稍稍打开闸阀,使气、水同时进入溶气罐溶气。注意不能将气阀开得过大,以免空压机压力急剧下降而产生倒灌现象。7、当观察到溶气罐水位指示管有一米左右水深时,应全部打开溶气罐出水闸门,并在接触室观察溶气水的释气情况及效果。8、用闸阀调控空压机的供气量,直至溶气罐的水位基本稳定在0.6~1.0m范围内(既不淹没填料,也不能过低),少量的水位升降可用微启溶气罐放气阀予以调整。将进出水阀门完全打开,防止出水阀门处截留,气泡提前释出。9、待溶气与释气系统完全正常后,对进水泵灌水或抽真空,开启进水泵,同时投加少过量的混凝剂。10、控制进水泵出水阀门,以限制进水量在设计水量范围内。n11、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接触区浮渣面不平,局部冒出大气泡或水流不稳定,应取下释放器排除堵塞;分离区浮渣面不平,池面常见大气泡破裂,则表明气泡与絮粒黏附不好,应检查并对混凝系统进行调整;不合格出水返回集水井,合格出水进入后续处理系统。12、控制气浮池出水调节管或可动堰板,将气浮池水位稳定在集渣槽口以下5cm左右。待水位稳定后,用流量计、水表等设备量测处理水量,并用进出水闸门进行调节,直至达到设计流量为止。13、在运转初期要不断检验主要水质指标。不合格的出水,应通过超越管直接排入下水系统,或仍回至集水井。合格后,才进入后续处理构筑物或排放。如处理水质过好,可逐渐减少药剂投加量,直到正常。14、通过池面及观察窗检查气浮池带气絮粒的上浮情况及浮渣的积厚情况。待浮渣积至5~8cm时,开动刮渣机进行刮渣。检查能否刮清浮渣,集渣槽溢流是否均匀,渣的流动是否有困难,刮渣机行车速度是否适当,出水水质有否受到影响等等。五、日常维护及管理1、定期检查空压机与水泵的填料及润滑系统,经常加油。2、根据反应池的絮凝、气浮区浮渣及出水水质,注意调节混凝剂的投加量等参数,特别要防止加药管的堵塞。3、经常观察气浮池池面情况,如果发现接触区浮渣面不平,局部冒出大气泡,则多半是释放器受到堵塞;如果分离区浮渣面不平,池面上经常有大气泡破裂,则表明气泡与絮粒黏附不好,应采取适当措施(如投加表面活性剂等)。4、掌握浮渣积累规律,选择最佳的浮渣含水率,以及按最大限度的不影响出水水质的要求进行刮渣,并建立每隔几小时刮渣一次的制度。n5、经常观察溶气罐的水位指示管,使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一般在60~100cm内),以保证溶气效果。避免因溶气罐水位脱空,导致大量空气窜入气浮池而破坏净水效果与浮渣层。对已装有溶气罐液位自动控制装置的,则需注意设备的维护保养。6、做好日常的运行记录,包括处理水量、投药量、溶气水量、溶气罐压力、水温、耗电量、进出水水质、刮渣周期、泥渣含水率等。7、在冬季水温过低时期,由于絮凝效果差,除通常需增加投药量外,有时需相应增加回流水量或溶气压力,让更多的微气泡黏附絮粒,以弥补因水流黏度的增加而影响带气絮粒的上浮性能,从而保证出水水质正常。(四)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调试1、UASB反应器的反应原理UASB反应器可分为两个区域,反应区和气、液、固三相分离区。在反应区下部,是由沉淀性能良好的污泥(颗粒污泥或絮状污泥),形成厌氧污泥床。当废水由反应器底部进入反应器后,由于水的向上流动和产生的大量气体上升形成了良好的自然搅拌作用,并使一部分污泥在反应区的污泥床上方形成相对稀薄的污泥悬浮层。悬浮液进入分离区后,气体首先进入集气室被分离,含有悬浮液的废水进入分离区的沉降室,由于气体已被分离,在沉降室扰动很小,污泥在此沉降,由斜面返回反应区。2、UASB反应器运行的三个重要前提:2.1反应器内形成沉淀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或絮状污泥。n2.2由于产气和进水的均匀分布所形成的良好的自然搅拌作用。2.3合理的三相分离器使沉淀性能良好污泥能保留在反应区内。1、UASB反应器启动运行的四个阶段:3.1第一阶段:启动前的准备:UASB投入运行前必须进行充分实验和气密性实验,充分实验要求无漏水现象。气密性实验要求池内加压到350mm水柱,稳定15分钟后,压力降小于10mm水柱。而且在厌氧污泥培养和驯化之前使用氮气吹扫。3.2第二阶段:UASB启动运行初始阶段:3.2.1选用接种污泥:a选用颗粒污泥或污水厂污泥消化池的消化污泥接种。b选用同类废水同一温度范围的(中温污泥)种污泥。c添加部分颗粒污泥或破碎的颗粒污泥,也可提高颗粒化过程d也可以从市政下水道及污水集积处等处于厌氧环境下的淤污泥。甚至还可以使用好氧活性污泥法的剩余污泥进行转性培养,但培养时间相当长。e牛粪和各类粪肥也可以用于接种污泥,但各类污泥中均不应当有太多的砂子。3.2.2接种污泥的方法:接种污泥量、接种污泥的浓度a方法:将含固80%的接种污泥加水搅拌后,用污泥泵均匀的输入到UASB反应池各布泥点nb接种污泥量:接种污泥量为UASB反应器的有效容积的30%到50%,最少15%,一般为30%。接种污泥的填充量不超过UASB反应器的有效容积的60%。c接种污泥的浓度:初启动时,稠型污泥的接种量为20到30kgVSS/m3,浓度小于40kgTSS/m3的稀消化污泥接种量可以略小些。3.2.3接种污泥时的水质:a配制低浓度的废水有利于颗粒污泥的形成,但浓度也应当足够维持良好的细菌生长条件,因此,初始配水最低COD浓度为1000毫克/升,然后逐步提高有机负荷直到可降解的COD去除率达到80%为止。b当进水COD浓度高时,可采用出水循环或稀释水进水,出水循环回流比为30到50%,调节到适宜的COD浓度值。3.2.4第二阶段(初始运行阶段)(估计45天)初始阶段是指反应器负荷低于2kgCOD/m3·d的运行阶段,此阶段反应器的负荷由0.1kgCOD/m3·d开始,内循环一个周期后,逐步分多次提升到2kgCOD/m3·d。提升COD浓度标准为:当可生物降解的COD去除率达到80%后方可提高,直到达2kgCOD/m3·d为初始阶段。在这段运行中,有少量的非常细小的分散污泥带出,其主要原因是水的上流速度和逐渐产生的少量沼气初始运行阶段,每日测定进,出水流量、PH、COD、ALK、VFA、SS等项目,经测定结果判断,若出水VFA<3mmol/l,VFA/ALK=0.3以下,表示UASB系统运行正常。n3.2.5第三阶段:(预计45天)反应器的有机负荷由2kgCOD/m3·d到4.9kgCOD/m3·d的运行阶段此阶段的反应负荷由2kgCOD/m3·d开始,每次0.1kgCOD/m3·d有机负荷提升,也可以每次负荷增加20%,每次操作所需时间长短不同,有时可长达两周,有时仅几天,经过多次重复操作可达到设计指标。但提升有机负荷的标准与监测项目判断运行正常的方法同初始运行阶段。在这段运行中,由于提升水量大,COD浓度高,产气量和上流速度的增加引起污泥膨胀,污泥量带出量多,大多为细小非分散的污泥或部分絮状污泥。这种污泥的带出,有利于颗粒化污泥的形成。3.2.6第四阶段:(30天)这一阶段是指反应器的有机负荷达到设计指标4.9kgCOD/m3·d,以后的稳定运行阶段。在这段的运行中,PH值、温度、有机负荷、VFA、ALK等各项操作参数严格控制,逐步形成颗粒污泥。注:1、自初始阶段开始,每日监测项目一次,进、出水PH值、COD、SS、VFA、ALK、流量。2、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及时调整进水量、浓度、保持稳定运行。1、UASB反应器调试运行控制工艺参数4.1反应温度:35±2℃n,指反应器内反应液的温度,高出细菌的生长温度的上限,将导致细菌死亡。当温度下降并低于温度范围的下限时,从整体上讲,细菌不会死亡,而只是逐渐停止或减弱代谢活动,菌种处于休眠状态。4.2PH值:PH值范围为6.8~7.8,最佳PH值范围为6.8~7.2。PH值范围是指UASB反应器内反应区的PH,而不是进液的PH。因为废水进入反应器内,生物化学过程和稀释作用可以迅速改变进液的PH值。对PH值改变最大的影响因素是酸的形成,特别是乙酸的形成。因此含有大量溶解性碳水化合物(如糖、淀粉)等废水进入反应器后PH将迅速降低。而乙酸化的废水进入反应器后PH将上升。对于含大量蛋白质或氨基酸的废水,由于氨的形成,PH会略有上升。对不同的废水可选择不同的进液PH值。4.3出水VFA的浓度与组成因为VFA的去除程度可以直接反映出反应器运行的状况,在正常情况下,底物由酸化菌转化为VFA,VFA可被甲烷菌转化甲烷,因此甲烷菌活跃时,出水VFA浓度较低,当出水VFA浓度低于3mmol/l(或200mg乙酸/L)时,反应器运行状态最为良好。4.4营养物与微量元素主要营养物氮、磷、钾和硫等以及其他的生长必须的微量元素。例如(Fe、Ni、Co)应当满足微生物生长的需要。一般N和P的要求大约为CODBD:N:P=(350~500):5:1,但由于发酵产酸菌的生长速率大大高于甲烷菌,因此较为精确的估算应当是CODBD:N:P:S=(50/Y):5:1,其中Y为细胞产率,对于发酵产酸菌Y=0.15;对于产甲烷菌Y=0.03,此外,甲烷菌细胞组成中有较高浓度的铁、镍和钴。n4.5毒物:毒性化合物应当低于抑制浓度或应给于污泥足够的驯化时间。如:氨氮、无机硫化物、盐类、重金属、非极性有机化合物(挥发性脂肪酸)等,在运行中都要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判断,及时调整处理。1、UASB初次启动过程的注意事项:5.1对初期启动UASB目标要明确。对UASB(第一阶段)启动初期,不要追求反应器的处理效率和出水质量。初期的目标是使反应器逐渐进入“工作”状态。是使菌种由休眠状态恢复、活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当菌种从休眠状态中恢复到营养细胞的状态后,它们还要经历对废水性质的适应。在整个驯化增殖过程中,而原种污泥中可能浓度较低甲烷菌增长速度相对于产酸菌要慢得多。因此在颗粒污泥出现前的这一段相当长。这一段不可能快,也不能有较大的负荷。5.2当废水COD浓度低于2000毫克/升时,一般不需要稀释,可直接进液。当废水COD浓度高于2000毫克/升时,可采取出水回流方式,回流比一般在30%~50%之间。有效的回流可以降低进水浓度,增大进水量,促使处理设施水流分布均匀。5.3负荷增加的操作方法:启动最初负荷可从0.1~2.0kgCOD/m3·d开始,当降解的COD去除率达到80%后,再逐步增大负荷。负荷不应增加太快,只要略高于容积负荷0.1kgCOD/m3·d即可。水力保留时间大于24小时。连续运行。直到有气体产生。5天后检查产气是否达到略高于0.1M3/M3·d。如果5天后反应器产气量仍未达到这一数值,可以停止进水,3天后再恢复进液,直到产气量增加达到0.1m3/m3·d。n检查出水VFA,VFA过高,则表示反应器负荷相当于当时的菌种活力偏高。出水VFA若高于8mmol/l,则停止进水,直到反应器内VFA低于3mmol/l后,再继续以原浓度、原负荷进水,如果出水VFA低于3mmol/l,说明反应器运行良好。5.4增加负荷量:增加负荷量可以通过增大进水量,或者降低进水稀释比的方法,负荷每次可提升20~30%,可以重复进行。每次操作所需时间长短不同,有时长达两周,有时仅需几天,要根据监测数据判断,直到达到设计负荷为止。5.5水力停留时间:水力停留时间对于厌氧工艺的影响是通过上升流速来表现的。一方面高的液体流速增加污水系统内进水区的扰动,因此增加了生物污泥与进水有机物之间的接触,有利于提高去除率。在采用传统的UASB系统的情况下,上升流速的平均值一般不超过0.5m/h。这是为保证颗粒污泥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5.6运行中始终保持VFA/ALK=0.3以下。否则挥发性脂肪酸积累运行失败。  (五)活性污泥培养  活性污泥培养的实质就是在一段时间内,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处理系统中产生并积累一定量的微生物,其培养方式主要有连续式和间歇式。n  1.连续式培养:连续式培养是指在连续进水、连续出水的情况下进行的活性污泥培养方式。选择该种培养方式的条件是要有足够的进水,即日进水量至少可以满足一台进水泵24小时的水量,连续式培养的优点是培养时间短,微生物所需驯化时间短。其具体操作方法是根据来水量的大小确定设备的开启台数,回流量控制在大于100%,曝气区溶解氧大于2mg/l,生物池流速平均不小于0.3m/s,绝对流速不小于0.2m/s,连续运行。在此过程中,每天做好各项水质指标和控制参数的测定。当sv%达到10%以上时,活性污泥培养即告成功,此时的出水BOD5、SS、COD等指标一般可达到设计要求。此项工作在正常曝气,C、N、P等营养元素合理的条件下,约需要15—25天左右。2.间歇式培养:间歇式培养是按进水、曝气、沉淀、撇除上清液等四个阶段往复循环的培养方式,是在进水量小不能满足连续运行的一种培养方式。其特点是微生物积累周期长,驯化时间长,操作工作量大。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待生物池充满水后开始曝气,同时停止进水,定时测量生物池,当COD、SS明显小于进水时停止曝气,沉淀2小时后再进水,同时撇除上清液。在此过程中的水质指标和控制参数的测定及完成的标志同连续式培养。  (四)活性污泥驯化  驯化是在微生物培养成功之后进行,驯化的目的是选择适应实际水质情况的微生物,淘汰无用的微生物,对于有脱氮除磷功能的处理工艺,通过驯化使硝化菌、反硝化菌、聚磷菌成为优势菌群。n驯化通常采用梯度进水的方式及按照原废水浓度的5%,10%,15%,20%,25%,30%,35%......进水稀释浓度依次逐渐递增,直到微生物能够完全适应原废水的冲击。具体做法是首先保持工艺的正常运转,然后,严格控制工艺控制参数,DO在厌氧池控制在0.1mg/l以下,在缺氧池控制在0.5mg/l以下,在好氧池控制在2-3mg/l,好氧池曝气时间不小于5小时,外回流比50%~100%,内回流比200%~300%,并且,每天排除日产泥量30%~50%的剩余污泥。在此过程中,每天测试进出水水质指标,直到出水各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此项工作在来水COD波动不大的情况下约需要15—30天。  (五)调试中的其他工作:  污水站要正确运行,还应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其主要包括管理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运行记录、设备设施档案等,在调试过程中可分步完成上述工作。  广环院成都分公司项目管理部二○一二年七月十八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