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00 KB
  • 2022-04-26 发布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摘要:工业废水是我国水环境污染的污染源之一,尤其是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含有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污染源日益增多。通常根据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性质和来源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不含有害物质且易于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如食品工业废水;第二类为含有有害物质且易于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如部分化学工业和制药业废水;第三类为含有有害物质且不易于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如有机化学合成工业和农药废水。鉴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高污染特性,对其处理尤为重要,选择合适合理的方法方案进行处理使其达到规定要求的排放标准。   关键词:高浓度有机废水、生物处理、UASB工艺、A/0工艺;   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污水处理的常用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化学法。生物处理技术是一般有机废水处理系统中最重要的过程之一,是利用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的代谢作用,氧化、分解、吸附废水中可溶性的有机物[1]及部分不溶性有机物,并使其转化为无害的稳定物质从而使水得到净化的技术。在现代的生物技术处理过程中,主要有好氧生物氧化、兼氧生物降解及厌氧消化降解被广泛应用,生物处理技术由于经济可行、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已越来越引起重视。下面就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及厌氧消化技术的应用作一简介。n本文由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厂家广东春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采编,如有侵权请告知。   1.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处理机理:将微生物固定在载体上培养特异菌种,使其高度密集并保持其生物功能,用于高浓度的有机废水的定向处理。   适用范围:适于处理制药、淀粉等行业难降解有机物废水。   菌种固化剂特征:对微生物的固定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具有良好的渗透性,且不被高浓度有机物或溶解氧溶解;具有一定的强度。   技术特点: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原有的生物膜法的基础上引进了细胞固定化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生物处理构筑物中高效生物量的浓度,可以大大提高反应速率和处理效能,降低基建投资费用。  2.厌氧消化技术:   技术机理:将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消化降解。 n  技术特点:不需曝气所需能量;甲烷是一种产物,一种有用的终产物;剩余污泥产生量少;产生的生物污泥易于脱水;活性厌氧污泥能保存几个月;能在较高的负荷下运行。   适用范围:该技术可处理在造纸、皮革及食品等行业排出的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纤维素等高浓度有机废水,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3.化学处理技术:   技术机理:应用化学原理和化学作用将废水中的污染物[2]成分转化为无害物质,使废水得到净化的方法,其单元操作过程有中和、沉淀、氧化和还原等。本文由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厂家广东春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采编,如有侵权请告知。   焚烧法是将含有高浓度有机物的废水在高温下进行氧化分解的技术,其中的有机物生成水、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直接排放或作为副产品,COD的去除率可达99.99%。流化床焚烧炉技术可处理较多化工废水,如处理尼龙生产过程中的含盐废水,在能源利用、尾气中的NOx浓度控制、副产物利用等方面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催化湿式氧化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3]是近年来开发的新技术,废水经过净化后可达到饮用水标准,而且不产生污泥,还可同时脱色、除臭及杀菌消毒。这一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工业化水平。   4.物理化学处理技术   技术机理: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在处理过程中通过相相转移的变化而达到去除目的的处理技术。n本文由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厂家广东春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采编,如有侵权请告知。   常用的单元操作:萃取、吸附、膜技术、离子交换等。   萃取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不仅具有设备投资少、操作简便等优点,而且主要污染物能有效回收利用,络合萃取对于极性有机物的分离具有高效性和选择性。   络合萃取主要是基于可逆络合反应的极性有机物萃取分离方法,如采用类似于醋酸丁酯、苯等的新型络合剂QH处理高浓度含酚废水,酚含量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且络合剂性能优良,便于循环使用。   5.物理处理技术   目前应用物理作用改变废水成分的处理方法,如沉降、过滤、均化、气浮等单元操作,已成为废水处理流程的基础,目前已较为成熟。   6.工艺组合   对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系统来说生物处理技术是最重要的过程之一,但要达到好的处理效果,往往是两种或三种方法同时进行处理。本文由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厂家广东春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采编,如有侵权请告知。   常用方法:厌氧反应[4]+好氧反应,厌氧反应可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并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沼气。好氧反应可进一步将废水中的难降解物质彻底降解,使之能达标排放。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图1-1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7.技术趋向: n  随着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技术的开发,高浓度有机废水污染的控制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目前正在研究的绿色化学与技术的中心问题是使化学反应、工艺及其产物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①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②在无毒、无害的反应条件(溶剂、催化剂等)下进行;   ③使化学反应具有极高的选择性,极少的副产物,甚至达到原子经济的程度,即在获取新物质的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料原子,实现零排放,但同时采用的高选择性反应也要求具有一定的转化率,达到技术上经济合理;   ④产品应是对环境无害的,将对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8.工艺简述:   (1)格栅及格栅井   格栅安放在处理工艺的前端,可以将污水中的漂浮物进行截留,减少设备堵塞,同时减少了后续处理负荷,保证后续处理机泵的正常运行。考虑进水水质状况,采用粗细两道格栅,人工定期清污。   (2)调节池   调节池用于废水的汇集,因废水水质、水量的不均衡性,先对废水进行水量调节,保证后续处理的稳定性。在调节池后端设置污水提升泵,将废水打入后续处理工艺。根据生产工艺排水水质、水量状况,可在调节池中增设沉淀或预曝气功能。   (3)换热器 n  废水经泵提升,进入加热装置(板式换热器)调节温度。使温度控制在35±1℃左右,然后进入UASB反应器。   (4)UASB反应器   UASB反应器[5]作为废水处理的主要单元,下部设有的布水系统,废水以一定的流速向上流动,在其过程中,废水中的污染物质与其中的厌氧菌充分接触,厌氧微生物在厌氧的条件下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并产生沼气,使废水得到净化。   上部安装三相分离器,水、污泥和沼气分离效果好,可有效的防止污泥流失,从而保证厌氧反应器中具有较大的污泥存有量;在反应器中可培养、驯化出大量的高活性厌氧颗粒污泥,实现厌氧反应器的稳定、高效运行,并能实现高活性厌氧颗粒污泥的工业化生产,生成的沼气通过气罩收集后综合利用,可创造经济价值。本文由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厂家广东春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采编,如有侵权请告知。   (5)缺氧池+生物接触氧化池   “缺氧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为传统的A/O[6]脱氮工艺。   在缺氧反应池中,在厌氧菌、兼性菌分解有机物的同时,反硝化细菌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将好氧反应池回流混合液中的NO2-N、NO3-N还原为氮气放出,达到脱氮的目的。缺氧反应池出水进入好氧反应池。在好氧反应池中,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CO2和H2O,硝化细菌将水中的氨氮转化为NO2-N、NO3-N;好氧反应池混合液回流至缺氧反应池脱氮;好氧反应池出水进入好氧沉淀池分离挟带的污泥,出水达标排放。 n  缺氧段控制溶解氧(DO)在0.5mg/L以下。好氧段控制溶解氧(DO)在3mg/L以上。   缺氧池、生物接触氧化池由池体、填料和布气系统三部分组成。废水由调节集水池经提升泵提升进入生化池,运行中废水在池内不断循环,充分与填料上的生物膜接触,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氧化分解,并部分转化为新的生物膜,使废水得到净化。池内置生物颗粒填料,采用微孔曝气,罗茨鼓风机供氧。   (6)二沉池   废水由生物接触氧化池进入沉淀池,在重力沉降的作用下,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可达标排放,沉降下来的污泥用污泥泵回流到生化池,剩余污泥进入污泥处理系统。   (7)污泥处理系统   污泥处理[7]包括自然风干和污泥脱水两种形式。所谓自然风干,就是我们常用的污泥干化池,他占地面积较大,停留时间长;所谓污泥脱水,是指通过机械设备去除污泥中的大部分水,常用的脱水设备:带式脱水机、板框脱水机等。本文由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厂家广东春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采编,如有侵权请告知。   参考文献:   [1]白春学,钟俊波,徐锁洪.难降解有机物去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辽宁化工.2004,33(1):45-49 n  [2]郭强,谢从武.有毒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5,6(4):11-4  [3]丁真真.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研究现状.甘肃科技.2006,22(2):113-115   [4]毛绍春,姚文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云南化工.2004,31(3):27-30   [5]张志刚,苏永渤,颜军等.厌氧法处理味精废水的研究.环境保护科学,2001,5(2):17-21   [6]张洪林.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技术进展.水处理技术.2006,24(5):164-259   [7]唐玉斌,陆柱.绿色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进展.水处理技术.2002,28(1):1-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