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50 KB
- 2021-05-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风机盘管及诱导器安装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卧式、立式、立柱式的风机盘管和诱导器的标
准产品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要求及主要机具:
2.1.1 所采用的风机盘管、诱导器、设备应具有出厂合格证明书
或质量鉴定文件。
2.1.2 风机盘管、诱导器设备的结构型式、安装型式、出口方向、
进水位置应符合设计安装要求。
2.1.3 设备安装所使用的主料和辅助材料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
规定,并具有出厂合格证。
2.1.4 电锤、手电钻、活扳手、套筒扳手、钢锯、管钳子、手锤、
台虎钳、丝锥、套丝板、水平尺、线坠、手压泵、压力案子、汽焊工
具等。
2.2 作业条件:
2.2.1 风机盘管、诱导器和主、副材料已运抵现场,安装所需工
具已准备齐全,且有安装前检测用的场地、水源、电源。
2.2.2 建筑结构工程施工完毕,屋顶做完防水层,室内墙面、地
面抹完。
2.2.3 安装位置尺寸符合设计要求,空调系统干管安装完毕,接
往风机盘管的支管预留管口位置标高符合要求。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预检 → 施工准备 → 电机检查试转 → 表冷器水压检验 →
吊架制安 → 风机盘管安装诱导器安装 → 连接配管 → 检验
3.2 风机盘管在安装前应检查每台电机壳体及表面交换器有无
损伤、锈蚀等缺陷。
3.3 风机盘管和诱导器应每台进行通电试验检查,机械部分不
得摩擦,电气部分不得漏电。
3.4 风机盘管和诱导器应逐台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强度应为工
作压力的 1.5 倍,定压后观察 2~3min 不渗不漏。
3.5 卧式吊装风机盘管和诱导器,吊架安装平整牢固,位置正
确。吊杆不应自由摆动,吊杆与托盘相联应用双螺母紧固找平正。
3.6 诱导器安装前必须逐台进行质量检查,检查项目如下:
3.6.1 各联接部分不能松动、变形和产生破裂等情况;喷嘴不能
脱落、堵塞。
3.6.2 静压箱封头处缝隙密封材料,不能有裂痕和脱落;一次风
调节阀必须灵活可靠,并调到全开位置。
3.7 诱导器经检查合格后按设计要求的型号就位安装,并检查
喷嘴型号是否正确。
3.7.1 暗装卧式诱导器应由支、吊架固定,并便于拆卸和维修。
3.7.2 诱导器与一次风管连接处应严密,防止漏风。
3.7.3 诱导器水管接头方向和回风面朝向应符合设计要求。立式
双面回风诱导器为利于回风,靠墙一面应留 50mm 以上空间。卧式双
回风诱导器,要保证靠楼板一面留有足够空间。
3.8 冷热媒水管与风机盘管、诱导器连接直采用钢管或紫铜管,
接管应平直。
紧固时应用扳手卡住六方接头,以防损坏铜管。凝结水管宜软性连接,
软管长度不大于 300mm 材质宜用透明胶管,并用喉箍紧固严禁渗漏,
坡度应正确、凝结水应畅通地流到指定位置,水盘应无积水现象。
3.9 风机盘管、诱导器同冷热媒管连接,应在管道系统冲洗排
污后再连接,以防堵塞热交换器。
3.10 暗装的卧式风机盘管、吊顶应留有活动检查门,便于机组
能整体拆卸和维修。
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风机盘管、诱导器安装必须平稳、牢固。
检验方法:用水平尺和线坠测量。
4.1.2 风机盘管、诱导器与进出水管的连接严禁渗漏,凝结水管
的坡度必须符合排水要求,与风口及回风室的连接必须严密。
检验方法:尺量,观察检查和检查试验记录。
4.2 基本项目:
风机盘管、诱导器风口连接严密不得漏风。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 成品保护
5.1 风机盘管和诱导器运至现场后要采取措施,妥善保管,码
放整齐。应有防雨、防雪措施。
5.2 冬期施工时,风机盘管水压试验后必须随即将水排放干净,
以防冻坏设备。
5.3 风机盘管诱导器安装施工要随运随装,与其它工种交叉作
业时要注意成品保护,防止碰坏。
5.4 立式暗装风机盘管,安装完后要配合好土建安装保护罩。
屋面喷浆前应采取防护措施,保护已安装好的设备,保证清洁。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见表 4-31。
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表 4-31
序号 常产生的质量问题防治措施
1 冬季施工易冻坏表面交换器 试水压后必须将水放净以防冻坏
2 风机盘管运输时易碰坏 搬运时单排码放轻装轻卸
3 风机盘管表冷器易堵塞 风机盘管和管道连接后未经冲洗排
污,不得投入运行以防堵塞
4 风机盘管结水盘易堵塞 风机盘管运行前应清理结水盘内杂
物保证凝结水畅通
7 质量记录
7.1 空气处理室制作与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7.2 自检、互检记录。
7.3 预检工程检查记录单。
7.4 进场设备检验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