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82 KB
  • 2021-04-12 发布

2020农村群众文化调研报告3篇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 农村群众文化调研报告 3 篇 【篇一】农村群众文化调研报告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 重要支撑,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对于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 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要建设新农村,文化必须先行,加强 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使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观念在潜移默 化中得到提高,促使新风尚蔚然成风。农村迈着奔小康的步伐,物质财富的积累 和社会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人民群众对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日益强烈, 文化权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基本情况及现状 沙包堡办事处位于东经 107°30′,北纬 26°19′,地处都匀市区北郊,距 市中心 6 公里,东与洛邦交界,南与小围寨、广惠办事处相邻,西与绿茵湖办事 处接壤,北与麻江县贤昌乡相连。办事处驻迎恩村斗篷山路旁。现辖 9 个行政村, 5 个社区、1 个居委会总人口 76924 人,土地总面积 123。20 平方公里,耕地面 积 677 公顷,目前共建成 14 个文化活动(室)。 二、目前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文化设施短缺。各村的文化室基本都处于闲臵状态,虽然有线电视进村 入户,但广播却名存实亡。由于文化设施的短缺,农村的老年人谈天喝茶搓麻将, 青壮年劳作经商打扑克,从而诱发了赌博现象的产生,败坏了村风民风。 2、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到位。办事处、村干部对新农村文化 建设意识淡薄、甚至缺失,不能做到对新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内涵的整体把握。他 们甚至不知道新农村文化建设应该抓什么,如何抓,以致不想抓、不愿抓。他们 在思想认识上有偏差,认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软任务”,不如搞经济建设,看 得见,摸得着,体现政绩明显,长期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同时亦存 在畏难情绪,认为文化建设不好搞,费钱费力不讨好,而勉为其难、虚于应付。 3、办事处文化建设引领作用不强,农民文化参与积极性不高。大都农村文 化生活单调贫乏,抓创收,赌博打麻将之风盛行。如此现象,固然与大量青壮年 且素质相对较高的农民外出打工,留守老少病弱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偏低、认识不 到先进文化的重要性有关,但办事处、村干部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 工作方法不对路,缺乏相应的组织和因势利导,以致不能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先进 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迫切而长期的艰巨任 务。针对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必须 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推进。 1、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在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的链条中,基层和农村仍然是相对薄弱的环节。要加大力度改善农村公共文 化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实施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全国文化信息资源 共享、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工程,是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戏难、收听收看广播电 视难的有效举措,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也是公 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头戏。通过完善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方便人们就近快 捷享受文化服务。 2、培育引进人才,稳定文化队伍。要搞好新农村文化建设,有一支较高素 质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是关键。办事处要统筹兼顾,增加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 理顺体制,落实编制,稳定文化队伍,为文化干部创造一个必要的工作环境,以 充分调动他们服务农村文化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为群众文化事 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从而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是要善于发 现人才,大胆使用新农村文体能人,不断发展专兼职结合的新农村文化队伍,并 通过精心培育、加强业务辅导,逐步提高新农村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是积 极扶持镇村建立各类文体协会,并指导各类协会组织开展好文艺、棋类、球类等 文体活动,激励农民积极参与,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 好的道德风尚。 3、抓好农村文化网络建设,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我国已进 入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期,乡镇文化是农村文化网的网头,起着核心作用。它能 选择合适的方式把广大农村中具有参与文化活动兴趣和志愿的农民朋友组织起 来,形成一个文化活动群体。而建立农村文化网的关键是要找准结合点,把文化 网建设纳入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中,积极培养农村业余文艺团队。农村的 文艺团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和水平。同时,要发挥“点”的导向作用,开展网点结对,采取“抓大带小”、 以强扶弱的策略,根据幅射效应,带动文化力量较弱的村落。继而面向基层、面 向群众,提高生产能力和服务水平,多创作符合人民群众需求、质优价廉的文化 产品。 4、积极开展“送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一是要建立良好的机制。要将送文化下乡列入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 标要列入目标管理考核,不断丰富“送”的内容,活跃“送”的形式,选择“送” 的时机,使“送文化”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 二是政府设立文化建设专项基金,免费送电影、送戏、送图书到农村及开展 大型文艺进村(社区)活动,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三是积极邀请市文化馆艺术团体到农村演出,在保证演职员基本生活的情况 下,保证让广大农民多看戏,看好戏。文化单位可加强与科技单位的协作,在每 部文艺片前放映农业科技宣传片,既满足了农民的需求,又可以集中推广先进的 农业科技知识。 5、要继续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开展内 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催化剂”。 一是要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的农村 政策和中心任务及时送进农村的千家万户。 二是要弘扬主旋律,坚决扫除黄、赌、毒、封建迷信等社会丑恶现象,结合 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把农村典型的好人好事搬上舞台,让农民自演自说,在 娱乐中得到启发教育和鼓舞。 三是抓好家庭文化建设。家庭文化是村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大 力开展家庭文化活动,形成农村讲科学、讲文明、讲道德的新风尚。 四是抓好民间文化挖掘。民间文化是村落的源头,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富有生 活气息,而且对村民召唤力和诱惑力,给人以深深的感染力。 【篇二】农村群众文化调研报告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 重要支撑,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对于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 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要建设新农村,文化必须先行,加强 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使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观念在潜移默 化中得到提高。促使新风尚蔚然成风,农村迈着富奔小康的步伐,物质财富的积 累和社会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人民群众对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日益强 烈,文化权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目前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文化设施短缺。过去曾一度发挥积极作用的村级俱乐部、青年之家这些 场所,随着时代的变迁,有的已折价处理,有的因年久失修,也是破旧不堪,虽 然有线电视进村入户,但广播却名存实亡。由于文化设施的短缺,农村的老年人 谈天喝茶搓麻将,青壮年劳作经商打扑克,从而诱发了赌博现象的产生,败坏了 村风民风。 2、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到位。不少乡镇、村干部对新农村文 化建设意识淡薄、甚至缺失,不能做到对新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内涵的整体把握。 他们甚至不知道新农村文化建设应该抓什么,如何抓,以致不想抓、不愿抓。他 们在思想认识上有偏差,认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软任务”,不如搞经济建设, 看得见,摸得着,体现政绩明显,长期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同时亦 存在畏难情绪,认为文化建设不好搞,费钱费力不讨好,而勉为其难、虚于应付。 3、镇村文化建设引领作用不强,农民文化参与积极性不高。大都农村文化 生活单调贫乏,以致封建迷信沉渣泛起,赌博打麻将之风盛行。还出现不少假僧 假道,摆“水陆道场”;伪装“半仙”算命看病,骗取群众钱财。如此现象,固 然与大量青壮年且素质相对高些的农民外出打工,留守老少病弱农民科学文化素 质偏低、认识不到先进文化的重要性有关,但镇村干部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宣传 力度不够,工作方法不对路,缺乏相应的组织和因势利导,以致不能调动农民群 众参与先进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迫切而长期的艰巨任 务。针对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必须 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推进。 1、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在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的链条中,基层和农村仍然是相对薄弱的环节。要加大力度改善农村、偏远 山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 文化阵地建设、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工 程,是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有 效举措,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也是公共文化服 务体系建设的重头戏。同时,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由国有艺术院团、影剧院承 担,主要面向低收入居民,每年安排一定场次的低价演出或放映,保障和实现残 疾人、老年人和农民工等群体的基本文化生活需求。并根据乡镇农村人口布局、 地域特点、经济条件,有计划地创建一批具有实用价值的文化设施,通过完善文 化设施和服务网络,方便人们就近快捷享受文化服务。 2、培育引进人才,稳定文化队伍。要搞好新农村文化建设,有一支较高素 质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是关键。政府要统筹兼顾,增加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理 顺体制,落实编制,稳定文化队伍,为乡镇文化干部创造一个必要的工作环境, 以充分调动他们服务农村文化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为群众文化 事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从而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要善于发 现人才,大胆使用新农村文体能人,不断发展专兼职结合的新农村文化队伍,并 通过精心培育、加强业务辅导,逐步提高新农村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积极 扶持镇村建立各类文体协会,并指导各类协会组织开展好文艺、棋类、球类等文 体活动,激励农民积极参与,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 的道德风尚。三是从源头抓起,加强新农村艺术师资力量,农村各中小学要辟建 好文体第二课堂,设全上满教好音、体、美等艺术课。四是着意引进人才,建议 用足并增加农村文化事业编制,在人力资源招聘时,可优先招收文化艺术专业人 才和艺术体育类教师安排到乡镇文化站和农村学校。 3、文化馆要继续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催化剂”。一是要 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的农村政策和中心 任务及时送进农村的千家万户。二是要弘扬主旋律,坚决扫除黄、赌、毒、封建 迷信等社会丑恶现象,结合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把农村典型的好人好事搬上 舞台,让农民自演自说,在娱乐中得到启发教育和鼓舞。三是抓好家庭文化建设。 家庭文化是村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大力开展家庭文化活动,形成农 村讲科学、讲文明、讲道德的新风尚。四是抓好民间文化挖掘。民间文化是村落 的源头,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富有生活气息,而且对村民召唤力和诱惑力,给人以 深深的感染力。 【篇三】农村群众文化调研报告 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 中之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为推动我县新农村建设,促进和 谐村社发展,我们对县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对存在困难和问题进行认 真分析,提出加强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1、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十一五”期间,我县财政加大了对农 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是建设公共 文化基础设施体系。围绕加快推进县、乡(镇)、村三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 筹集资金,先后投入资金 1420 多万元,完成了榆山社区和锦水社区及安城乡、 洪范池镇、孔村镇等 6 个乡镇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工程,初步形成了“县有文化馆、 图书馆,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大院”的文化阵地建设格局,为全县特别是 农村文化工作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乡镇综合文化站起步良好。根据 县委、县政府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按照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的要 求,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高标准迈进。全县 2 个办事处和 6 个乡镇全部完成乡镇 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建设率达 100%,为丰富和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做出了 积极贡献。三是村文化大院建设渐成规模。我县共有 365 个行政村,截至 20** 年底我县文化大院建有率达到 70%,为促进全县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2、农村重点文化工程日益深化。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级宣 传文化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着力推进重点基层文化建设工程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一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按照省、市统一要求,我县建设完善了县级分中心 站点、乡镇基本型站点、村级基本型和扩展型站点。县级分中心站点由市里统一 购置设备,将原来图书馆的普通阅览室改为拥有 20 台微机的电子阅览室,并配 有图书馆业务自动化管理系统,使其具有加工、存储、整合、传输信息资源的功 能,使我县图书阅览实现真正的网上阅览。乡镇、村基层站点与镇、村的党员远 程教育相结合,实行一个场所,两个牌子,实现资源的共享共用。二是农家书屋 建设工程。“农家书屋”工程是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实施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基础 工程、民心工程之一,是为了满足农民文化需要,能为农民提供实用的图书、报 刊和音像电子产品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配套工程。截止到 20**年底,我县共 建成农家书屋 260 个,根据省新闻出版局要求,20**年我县将实现农家书屋全覆 盖。三是文化下乡工程。该工程是我们为广大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群众提供公 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一个重要抓手,县乡两级宣传文化部门组织的送戏、送电影和 送图书下乡活动,受到广大村民的欢迎。20**年至今,县乡两级财政安排大量资 金作为送戏、送书、送电影下乡的专项经费,每年送戏下乡,送书下乡,送电影 下乡,较好地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截至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 1 项(东阿镇福牌阿胶制作工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 项(王皮戏、东阿镇福牌阿胶制作工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1 项(加鼓通、于 派山东竹板快书、平阴渔鼓、和圣柳下惠传说故事、阁老于慎行传说故事、管仲 三归台传说、黄石公祭祀活动、少岱山庙会、王皮戏、平阴木偶戏、东阿镇福牌 阿胶制作工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8 项(太平大刀、花棍秧歌、南天观道教 音乐、天主教民族音乐、柳子戏、丁兰孝母传说故事、玫瑰花的传说、和圣柳下 惠传说故事、阁老于慎行传说故事、管仲三归台传说等)。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格局基本形成。五是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我县有 6 个乡镇 2 个办事处共 346 个行政村,电影放映公司共有 13 支电影放映队,其中国有队 6 支,占放映队 46%, 集体队 7 支占放映队 54%。20**年,全县共放映电影 4200 场,完成公益电影放 映任务,实现农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丰富了农村群众文化。 3、群众文化日益红火。在政府扶持和社会各界支持的创新服务和典型示范 引领下,我县农村文化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了新时期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 一是节日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特别是春节、元宵节、元旦、国庆等重大节庆日, 我县各乡镇都要举办各种各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基本上做到了县城有活动,乡镇 闹“红火”,且内容日渐丰富,形式日渐多样,规模日渐宏大;消夏广场文艺晚会 好戏连台。20**年的消夏广场文艺晚会历时两个月,不仅为各行各业宣传党的方 针政策,普及国家法律法规、文化科技卫生知识,展示在三个文明建设取得的重 大成就和先进英模事迹,树立行业形象等方面搭建了平台,也极大地丰富活跃了 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积级培训,强化农村文化队伍体系。针对农村文 化生活贫乏,文化队伍弱化和农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强烈的现状,建立农村文化 骨干培训网络,经常开展文艺辅导和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文化干部思想素质和业 务水平;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基层文化机构工作;组建了 10 几支多支民间 艺术表演队伍,为繁荣农村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三是 农民文化异彩纷呈。随着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农村文化的重视和扶持,各地涌现出 了多个读书、音乐、摄影、剪纸、花卉种植等特色文化户,这些农村特色文化户 为我县农村文化建设树立了新典型,注入了新活力。 二、农村文化建设存在困难问题及原因 (一)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 近年来,虽然我县的文化事业经费总量有所增加,但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并 没有随着财力的增长而增长。各级政府文化财政支出增长速度明显低于政府财政 收入增长速度、文化事业投入横向比远低于卫生和教育事业投入、农村文化事业 投入又远低于城市文化事业投入是长期以来的普遍现象。国家要求市、县建立的 各项专项经费基本上因财力问题或其他原因而落实不了;由于国家缺少刚性政策 支持,加之地方经济发展滞后,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较少,县财政直接投入乡镇 的文化事业经费微乎其微。由于经费紧缺,农村文化单位的活动经费也难以得到 充分保障,尤其是部分贫困地区,文化活动经费几乎为零,甚至连文化工作人员 的工资都无法开支,致使许多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无法正常开展工 作。按照《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 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21 号)精神,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纳入城乡建 设的总体规划,要对文化设施建设用地无偿划拨。从调研情况来看,各乡镇普遍 存在文化设施建设土地批复、划拨困难的情况,致使部分乡镇的文化设施建设处 于有钱无地、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二)工作队伍素质不高,管理体制不顺 一是文化专干整体素质偏低,业务技能不适应岗位要求。这些文化专干有些 是上世纪 80 年代初从事文化工作的,学历偏低、文化专业素质偏低,对各项现 代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掌握尤其欠缺。二是农村文化队伍不稳定。从事农 村文化工作位虚薪低无法解决编制问题,无法评专业职称,也没有提拔晋升的机 会,导致广大文化专干工作积极性不高,干劲不足,人才流失现象时有发生。部 分文化站工作人员的工资长期得不到保障,养老保险等待遇保障更是无从谈起, 严重影响了工作积极性。三是文化队伍缺乏指导,疏于培训。因为缺少培训和业 务学习,部分人员虽然从事文化工作多年,但业务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缺乏,很 多乡镇文化站活动中涉及戏剧、曲艺、舞蹈、音乐、书画技能辅导领域渐成弱项。 四是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缺乏有效激励。特别是正在发展的农民业余文艺团体,队 伍建设和发展面临较大困难,缺乏经费支持,音响、乐器等基本设备严重缺乏, 演出收入难以弥补活动开支,且相当一部分文艺队伍年龄老化严重,人员青黄不 接;缺乏激励机制和政府扶持,发展后劲不足,一些文艺队伍面临消亡的危险。 (三)发展不平衡,群众文化生活差距大 文化底蕴不同,经济发展不平衡,领导认识程度不一,导致了文化建设存在 差距。文化底蕴厚,经济条件好,领导认识到位的地方,文化建设就相对搞得好, 相对比较丰富。文化底蕴薄,经济条件差,特别是有的地方,领导存在“经济发 展是硬指标,文化建设是软任务”的模糊观念,工作中,对文化建设“说起来重 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忽视了文化工作,群众文化生活就较为贫乏。 据调查,一些经济落后、地处偏远的农户看书难、看戏难、看电视难的问题不同 程度地存在。 (四)民间文艺队伍不稳定,开展活动难度大 民间文艺队伍是农村开展文化活动的有生力量,近些年,农村多数有文化知 识和文艺才能的人员外出务工,组织民间文艺队伍缺乏人才保障。目前,全县有 6 个镇组建民间文艺队伍 60 支,近 1000 人。民间文艺队伍组成人员无待遇,不 从属于有关部门管理,人员随意流动,队伍不稳定,给农村开展文化宣传、文艺 活动带来一定困难。 (五)农村文化消费意识不强,群众文化生活贫乏 受传统消费观念影响,多数群众在经济支出中存在“量入为出”和“无债一 身轻”的消费观念,在文化娱乐方面消费比例低,有钱宁愿储蓄,一生的花费主 要集中在建房、婚丧嫁娶、子女上学和看病就医等几件大事上,不愿花钱购买报 刊书籍、电视设备和用于其他文化娱乐上,认为能够吃饱穿暖就行了,不追求文 化生活。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导致了文化生活贫乏,给农村文化建设带来一 定难度。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农村文化工作的领导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丰 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和有 关部门要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加强领导,加大管理和指导力度。按照党的十七 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明确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基础设 施建设、网络服务建设和活动载体建设的长远目标和任务,将发展经济和文化建 设有机统一,将乡村文化事业发展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党委和 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工作业绩考核,积极构建` “充满活力,独具特色”的农村文化建设格局,促进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推 进我县新农村建设。 (二)加大投入,加快和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关键,是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物质 载体,其建设水平决定着群众的参与程度,同时也影响农村文化的效果发挥。要 采取“向上争、本县投、民间吸”等多渠道筹措资金,形成国家、集体和个体共 办文化的新格局,实行文化建设社会化,文化服务有偿化。在向上级争取投入的 基础上,县、乡财政要将文化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用一定比例的资金用 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和文体活动补助。同时,动员社会力量投资农村文 化事业,形成产业,实行有偿服务。 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要坚持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村 民小组为基础,以户为对象,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现一乡镇一中心(文 化中心),一行政村一室(综合文化室),一自然村一院(农家文化大院)。乡镇文化 中心应包括影剧院、图书室、书画室、多媒体室、乒乓室、台球室等多功能用房 和篮球场、网球场和门球场等室外活动场地。村综合文化室应包括图书室、娱乐 室和球场。乡村文化中心(室)应相应配备电脑、电视、音响、摄像机、照像机等 文体器材和一定数量的图书。农家文化大院应有图书、电视、电脑、娱乐器具、 体育器材和室外活动场地。同时,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挥农村中小学在开展 农村文化活动方面的作用,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活动的前提下,提倡将学校的 图书室、体育器材和活动场地等设施设备定时向广大农民群众开放。 (三)强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农村文化队伍管理体制 农村文化队伍建设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根本,是农村文化软件建设的主体, 其素质高低决定着群众文化生活的繁荣程度,同时也影响着农民群众的文化取向。 我县农村文化队伍的现状是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管理体制不顺,工作效果不佳。 在逐步加强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必须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理顺关系,加强管 理,才能搞好农村文化工作。一是要按编职数配齐配强乡镇文化站人员,明确村 文化室兼职人员,并考虑适当工作报酬。二是努力提高乡村文化队伍的专业水平 和综合素质,在要求其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基础上,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 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业务培训,提升素质,提高履职能力。三是进行管理体制改革, 乡镇文化站人财物上划县主管部门直接管理,乡镇党委政府协助管理,人员调配 流动和工作安排须经主管部门同意,以保证队伍稳定、素质提高和工作专一。四 是对农村文化工作机构制定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任务,县乡村一级对一级负责, 工作效率与待遇挂钩,实行考核,严格奖惩。五是对农村民间文化团体加强引导, 加强管理,鼓励和支持其开展文化活动,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 六是加强对我县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经费投入,增加人员编制,以利于送 戏下乡质量提高,数量增加,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七是加强我县文化执法队伍建 设,文化执法大队应对农村文化经营活动加强监管,使其健康有序发展。 (四)开拓创新,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载体 文化生活是农民群众精神寄托的有效载体,其丰富与否,决定着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思想阵地在农村的巩固程度,影响着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一是县、 乡要继续搞好送戏、送电影、送科技知识下乡活动,提高群众的文化科技知识。 二是要进一步发挥传统文化载体作用,适时组织开展球类、棋类、牌类等比赛活 动和龙灯舞、戏曲歌舞等表演活动,让群众多参与,多受益。三是积极培育自发 性的群众文化团体,加强对农村文艺积极分子、骨干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组织能 力和业务水平,利用文化团体和文艺骨干较好的文化艺术基础和社会影响,丰富 当地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四是鼓励支持开展民间文化活动,使农民群众广泛参 与,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节目表演自娱自乐。五是挖掘特色,以文化活动为载体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六是加强对民间传说、民间歌舞、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的 发掘、保护和利用,使其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七是创建文明村组、 文明示范户和“农家文化大院”,现暂无条件建设“农家文化大院”的村,应首 先建好“农家书室”,切实解决农民读书难、看报难的问题。引导广大农民崇尚 科学,破除迷信,扫黄打非,禁赌禁毒,限烟限酒,节俭办事,移风易俗,提高 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使农村文 化建设在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 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五)加强引导,改变农民群众文化消费观念 精神生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生活寓于精神生活之中,随着经 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改善,文化生活也应随之提高。但农村部分群众知识浅薄, 观念落后,对文化生活没有认识,没有追求,没有参与,没有投入。县乡村要开 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宣传活动和娱乐活动,加强引导,使广大农民群众从中得乐, 从中受益,认识到怎样生活才是美好、丰富、幸福的人生。激发他们的热情,使 他们逐步改变传统消费观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购买书刊电视和其它文化用 品,参与文体活动。以构建一个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大文化社会,促进农村小 康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