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17 KB
  • 2021-04-13 发布

学校德育渗透工作总结(通用)

  • 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学校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学校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小学德育纲要》指出:'各种学科是教育学生道德和道德的最常见方式。小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还要注重对其性格因素的引导和渗透教育,因为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初步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意志和重视世界观。‎ 一,以学科为渠道,扩大道德教育 以德育为核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与当前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全体学生通过内外活动的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道德,智力,身体和美学发展的全面发展,促进道德的全面发展,智慧,身体和美丽。改进,使学生自然而自主地积极参与课堂各个层面的活动,真正联系社会,真正做到尽快独立,为后续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围绕学校特色文化教育,以学校文化教育为突破口,从学生的发展目标出发,构建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努力创建学校品牌。‎ 二是营造教学氛围,真正以人为本 ‎“学科德育”要求教师在学科知识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课堂教学既是一种智力教育的方法,又是一种道德教育的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时间和活动空间,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交流活动中,师生沟通,实现平等对话。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好老师,乐于助人的朋友”。由此建立的师生关系更加平等,更加一体化。学生们也敢于沟通和交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平等,民主,理解,信任和做事。以人为本。‎ 三是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指导,深入探讨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以学科知识为基础,是知识,情感和意图的统一发展过程。其中,“知识”是指对思想和道德的理解,是理解和掌握基本道德观念和原则的过程。因为课堂教学是完成智力的主要途径,当然,它也是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加强学科教学中德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欲望是学习成果的直接原因。然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是自发的,而是教师教育的结果。教学中思想教育因素的探索,学生正确思想观的形成,思想意识的提高,都是教师教育指导的结果。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师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对德育的指导,指导学生的知识学习,完成教学任务。并教育人们。‎ 学科教学的内容是科学与意识形态的统一。为了将道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有必要根据学科的实际情况,深入探讨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将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总之,学科道德教育的渗透是教学与教育的和谐统一。教师有意识地加强教学过程,使知识,技能和思想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德育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