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0 KB
  • 2021-04-13 发布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浅谈如何进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浅谈如何进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浅谈如何进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浅谈如何进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浅谈如何进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浅谈如何进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浅谈如何进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小学生的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心理潜能,从而促进小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采用观察和评定的方法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长处和局限性,采用各种教育学和心理学手段与措施改正学生心理上的缺陷并发扬其长处或优势,从而发展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心理特征,使人格健康、平衡地发展。所谓心理健康,从狭义上讲,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顺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也就是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品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教育部在1999年下发的《关于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两项。一是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二是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以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由学校、家庭、社会三条途径对学生施加影响,其中学校起主导作用,应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在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中。   首先,在学科教育中应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所有的任课教师都负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不同学科有其独特的教学内容,这些教学内容涉及的是我们人类的生活,心理健康教育其实是蕴涵在生活中的教育,所以结合不同学科的教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深入和全面开展大有裨益。教师要寻找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契机,把握教学的最佳时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情感、意志、性格等。   其次,在课外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的课外活动有着兴趣性和实践性,学生容易接受,愿意积极参与,它不受课堂教学中的时间、空间、形式上的局限,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活动中易体验和感受深刻,有助于把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学到的知识内化,而且在活动中易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再次,还可以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活动就能实现的,还应诉诸于教师所进行的日常教育工作。教师的日常教育活动包括每天早晨正式上课前、课间休息时、午休与下午上课前、放学后的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交往等。这些都可以转化为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   还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学生生活在家庭中的时间是很多的。家庭环境中,家长不健全的人格或不健康的心理、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不和谐的亲子关系、不恰当的期望,都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甚至造成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因此,家庭教育是孩子身心健康的基础。家长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负有义不容辞的教育责任。但家长往往缺乏认识,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不懂得教育的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因而,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也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应在家长中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向家长宣传心理卫生常识,帮助家长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如何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等。使家长提高认识,争取他们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可以说是促使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场所,在健康的心理环境中,学生会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其良好的个性也会随之逐渐形成,各种潜能也能得到充分发挥。相反,倘若学生处于不良的心理环境中,如生活在苦闷、压抑、惊恐、悲伤中,其智力发展,个性及人格的形成都会受到不良影响。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学校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呢?   第一、情感迁移,形成氛围。   教师与学生的人际关系是在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交往形成的相互认识、理解,情感的亲近与信赖的关系,它以教学活动为中介,以适应社会需要及满足学生求学、成才的愿望为目标。师生之间既是教学关系,又是朋友关系。教师和学生彼此悦纳和认可,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养料”及健康成长的精神力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做到真心、细心和耐心,真诚是与学生建立依赖关系的基础,只有师生之间存在着依赖关系,才能实现双方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反之,师生关系不融洽,形成一种管制与被管制的关系,那么,即使是最好的教学内容配以最理想的教学方法,也难以收到预期效果。学生一旦不认可教师,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力将大大降低,更谈不上把教师的话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只有师生之间经常保持愉快、欢乐的情绪体验时,才能形成健康的心理氛围,才能激励学生前进。情从何来?一是通过师爱这种高尚的情感,产生情感期待效应,让学生从老师的言行中,受到激励鼓舞,从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二是根据学生思想实际和教学需要,创设带有启发性和诱导性的教学情境,尽可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三是教师认真体会教材,使自己的情感与教材的情感相容,去感染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四是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情感之门,诱发他们的情感输出。五是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满足,从而使他们产生愉快和积极的情感体会。   第二、时时赞美,增强自信。   赞美是一种心灵的雨露。对赞美的需要,深深地植根于每个人的灵魂之中。可以说,需要赞美是人的本性,剧作家莎士比亚曾毫不掩饰地说:“赞美,即是我的薪俸。”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也说过:“一句精彩的赞辞可以作我十天的口粮。”成人尚且如此,孩子更需要赞美。适时、恰当地赞美,会让孩子受到鼓舞,激发孩子的自尊、自爱、自信。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有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因此我觉得赞美应有以下类型:教师关注全体学生的赞美。在课堂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引领全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自信达到一个个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自评和他评,能正确认识自我。小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虽然在不断地提高,但他们还不能充分地认识自我,出现了“自我感觉良好”的对自己估计过高或处于“不如他人”的过低、自卑的评价。这两种极端倾向都对学生发展不利。此时教师可用正确恰当的评价语,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同时教师应扩大评价范围,利用学生的朗读水平、写作水平、上课注意力是否集中、作业书写情况、知识掌握情况对学生进行有效多元评价,特别是自卑的孩子。尤其要树立其学习自信心。过于自大的孩子也要使其正视自己的不足。   第三、营造团结,生生友爱。   同学关系主要指学生之间在心理的关系。如果一个学生与班内多数学生都有矛盾,他的心情就不可能愉快,整天都会处于抑郁、孤独和忧伤中,并易形成自私、胆怯、软弱等不良的心理品质。若学生处于真诚友爱、互相帮助、心情舒畅、无所不谈的环境中,则能保持愉快、乐观、稳定的情绪状态,并有助于形成真诚、宽容、关心、豁达、乐观、积极向上、坚强等优良的个性品质。   第四、和谐课堂,诱发兴趣。   课堂心理气氛指课堂上的情绪状态。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指课堂教学的情境应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课堂安排要符合教学规律,动静结合,具有充分的合理性,要切合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轻重适度,因材施教,具有充分的合理性。教学活动是师生 ‎ 双向互动的过程,一个有着良好心理素质的教师会用自己的行为、语言、情绪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师生间、同学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家巴班斯基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精神气氛,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大作用。有了这种良好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进行得特别富有成效,可以发挥他们学习可能性的最高水平。”实践证明,教师用良好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用难易适度的内容启发学生,用公正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来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使他们进行创造性学习,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使师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第五、学为主体,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学知识为目标的,而是学生在课堂中接受教师的有意安排,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过程。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依赖于主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依赖于主题的自我教育过程,即依赖于主体自身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互动,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使心理结构趋于完善化、复杂化、平衡化,从而使心理机能得以提高,心理潜能得以发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忌把这门课上成知识的灌输课。教师应不断发现学生经常遇到的心理问题,并借题点拨,促其自悟,对疑、难点进行精确讲解,使学生真正领悟问题实质,认知水平得以提高,学会自主、自立地处理问题。教学风格勿拘泥于形式,以师生互动、心理相容、学生主动为授课氛围。让学生学会通过不断地重复参与各种训练和练习活动等进行自我培养、自我优化各种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让每个学生的心理都以最大可能性发展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的。在对全体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同时,老师要时刻把握因材施教这一教育原则。虽然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即共性,但个体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老师在面向全体学生授课的同时,还要真对个别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进行咨询、疏导,在让学生的共性健康发展的同时,又使学生的个性充分施展,实现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做到点面结合,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