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0 KB
  • 2021-04-13 发布

数学计划总结之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数学教研组总结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数学计划总结之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数学教研组总结 ‎ ‎  在教研组、备课组的精心组织策划下,准备充分,个性鲜明,各有特色,收获多多。‎ ‎  一、特点:‎ ‎  首先是定位准确。教材的定位着眼于新世纪人才素质的需求,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重视教材的整体性,综合发挥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重视高中数学在培养学生的认识论、方法论、世界观、自然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性、工具性;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发展学生的身心并进;传授知识和技能与培养能力和创新意识并重;使学生认识数学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重视理性和精神。‎ ‎  其次是理念全新。打好不同的基础,让不同的学生各获最佳发展。在设计中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共同需求的同时,充分关注不同学生的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需求;在强调师生的信息交流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间的信息交流,让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建立起平等、和谐、民主的关系,相互取长补短,培养合作精神;改革封闭式教学,提倡教学的开放性、学习空间的开放性、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思维活动的开放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突出数学的人文价值,强化人文内涵,使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求真务实,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教学内容,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机结合。‎ ‎  唐颖君老师教学特点:‎ ‎  (一)重点突出,教学逐层推进有特色。 教学目标定位正确;注意温故知新;注意问题引导,启迪学生创新。‎ ‎  (二)以人为本,教学情境设计有新意。注重引导自主探究好 ;板块推进有特色。‎ ‎  (三)动手操作,技术辅助探索有创新。‎ ‎  (四)教学基本素养好。数学语言,教态,专业修养好,具备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素质。‎ ‎  教学中值得探究的问题:‎ ‎  (一)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进行包办代替是致命的)‎ ‎  (二)专题复习课值得深化:以教材背景,高考背景,练习检测题背景出发点好,但要挖掘其内涵和内在价值不力。‎ ‎  (三)灵活细节提高。学生的表现,学生的调动,师生的交流,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分层的引导。(注重探索创新,有利个性发展)‎ ‎  (四)教学的反思:思想与方法?是思想重要还是方法重要?‎ ‎  ①过程与结果并重,加强过程性——没有过程等于没有思想;‎ ‎  ②解题的题型研究是雕虫小技无法穷尽,巧“是教不会的要靠自己琢磨;‎ ‎  ③解题问题应追求根本大法,强调思想指导下的操作,重视通性通法;‎ ‎  董文宝老师教学特点:‎ ‎  (一)教学目的定位合理,重点突出 ‎  (二)重视知识的发生与发展 ‎  (三)教学过程清晰流畅 ‎  (四)情景创新,合情合理,多媒体使用科学合理 ‎  教学中值得探究的问题:‎ ‎  (一)教材的挖掘有待提高:要正确理解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分析教材编写意图;教之道在于度。‎ ‎  (二)教材中(1)亲和力;(2)问题性;(3)科学性与思想性 如何体现?特别突出的是”问题性“。‎ ‎  (三)学生学习方式有待提高 ‎  二、启示:‎ ‎  (一)课改理念到底是哪些:‎ ‎  在《课标》中,已经明确课程的基本理念,共有如下10条:(1)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2)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3)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4)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5)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6)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7)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8)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9)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10)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  教师的教学不仅是讲授知识,而应当是引导、组织学生参与学习,甚至是与学生共同参与探究学习。所以教学理念上的更新,专业素质与教学水平的提高,都是收效良好的保障。我们在教学中应当重点突出如下课改理念的贯彻:‎ ‎  (1)问题意识。精心设计问题,调动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智力,培养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中学数学的课程目标之一。在教材中,通过”观察“、”思考“、”问题“、”探究“栏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索,逐步形成各项能力。在教材处理上,我们不应当再念念不忘大纲教材在知识体系上的优势,积极落实推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  (2)应用意识。。数学应用十分广泛,它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华罗庚也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有了这些认识,我们不会再埋怨教材中应用问题的频繁,也在平时的教学和测试中,强化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考查。‎ ‎  (3)知识再现。通过再现知识的发生过程,能让学生尝试自主学习,摸索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的历程,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数学素质。 学生只有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理性思维的形成过程,才能改进学习方式,逐渐培养创新能力。‎ ‎  (二)”一篇课文,三次备课“的原型经验 ‎  第一次备课——摆进自我,不看任何参考书与文献,全按个人见解准备教案。‎ ‎  第二次备课——广泛涉猎,仔细对照,”看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人家也想到了。哪些东西我没有想到,但人家想到了,学习理解后补进教案。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但人家没想到,我要到课堂上去用一用,是否我想的真有道理,这些可能会成为我以后的特色“。‎ ‎  第三次备课——边教边改,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次”备课“,修改教案。‎ ‎  三次备课,三个关注重点(自我经验、文献资料、课堂现实)和两次反思(经验与理念、设计与现实)‎ ‎  (三)两位老师(唐颖君、董文宝)的课型思考 ‎  ⑴‎ 在引入新概念时,要把相关的旧概念联系起来,教师要确立信任学生的观念,要注意,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把某种情境用数学方法加以表征;在形成概念时,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要善于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提倡学生自主地建构新概念;在辨识概念时,要多鼓励学生质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确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从学生的角度看,学贵有疑是学习进步的标志,也是创新的开始。‎ ‎  ⑵在解题教学时,要渗透解题策略,要改变传统的解题训练多而杂的做法。设置一定陷阱、难度,学生经过探索、推敲,把疑难解决了,即巩固了基础,又实现了有疑到无疑的飞跃,体验到解题的劳动价值。解题训练设置一定坡度,可以循序渐进的从易到难。‎ ‎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要树立新形象,把握新方法,适应新课程,把握新课程,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给予、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选择、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IT“、学会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与新课程同行,才能让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更加流畅,更加美妙,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