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44 KB
- 2021-10-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在总书记的讲话、文章中,精妙的典故信手拈来,广博的引用贯通古今,深刻的思想与鲜活的表达相得益彰,让这些讲话和文章充满魅力、引人入胜。品味习主席讲话中的一则则典故,既能追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也可以在古为今用的创造性转化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坚定我们对中华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通过不同视角对“总书记用典”进行解读,帮助我们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
推动农村“小特产”升级“大产业”
——重点强农惠农政策出台
日前,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今年重点强农惠农六大方面36条政策。两部门表示,国家将继续加大支农投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业内人士认为,今年政策重点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补齐农村短板,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重要农产品生产是政策优先支持领域,生猪生产又是重点中的重点。本轮农业信贷担保服务政策重点服务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突出对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的支持。政策还对生猪调出大县实施奖励,明确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支持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在生猪大县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生猪稳产保供备受社会关注。“近期,有关部门落实生猪养殖用地、抵押贷款试点和环评等政策措施,国家对生猪生产的扶持政策很有力,规模养殖场积极性很高。”江西省崇义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该县今年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两项指标不断向好,全县已新建、扩建生猪规模养殖场6家,预计新增年产能12.3万头。
在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方面,今年首批启动支持建设50个产业集群,由中央财政适当补助,支持各省围绕基地建设、机收机种、仓储保鲜、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现代流通等全产业链建设,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贷款贴息、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对相关主体给予支持。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司长曾衍德说,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扶持的原则,推动产业形态由“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空间布局由“平面分布”转型为“集群发展”,主体关系由“同质竞争”转变为“合作共赢”。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也是强农政策的一大方面。政策特别强调了培育高素质农民,重点实施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经营者、产业扶贫带头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者、专业种养加能手等培养计划,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表示,乡村振兴存在“缺人才”现象。按照规划,到年底高素质农民数量要达到2000万人。只有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育力度,才能为现代农业提供坚实的人力保障。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农村的环境留住人,改善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以人才发展引领农村全面进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一场硬仗。按照此前要求,各省确定2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名单。今年,中央财政将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的县予以激励支持,主要用于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等方面。“要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司长李伟国表示,目前全国90%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0%,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84%以上的行政村,但“脏乱差”问题在一些地区还比较突出。今年中央财政将拿出4亿元对整治成效显著的地方实施激励,中央预算内投资也将继续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县推进。
保护黑土 稳固粮仓
“捏把泥土冒油花,插根筷子就发芽。”坐揽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的东北地区,地势平坦,降水充沛,有着极为肥沃的腐殖质黑土层,是与乌克兰大平原、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齐名的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
作为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黑土极其珍贵。每生成一厘米黑土需要200年到400年时间,而形成厚度为30至100厘米的黑土层则需要历经上万年时间。夏季温暖多雨,植物生长茂盛;秋末植物枯死遗留大量有机残体,在寒冷而漫长的冬季,不能被微生物分解;春季土壤化冻后,融冻水形成的土壤土层滞水,造成有机质分解缓慢,从而形成了具有强烈胀缩和扰动特性的粘质土壤。漫长的寒冬造就了“一两土二两油”的黑土地,也因其极度寒冷让不少人望而生畏。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此地都是荒原。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山海经》有载:“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这里的“大荒”指的就是北部最荒远之地。
从荒芜走向繁荣、从贫瘠走向兴旺,黑土地的历史变迁也是一部新中国的奋斗史。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在国家和人民急需粮食的危急时刻,人民解放军和复转官兵们在王震将军的组织下解甲归田、化剑为犁,拿出在战场上勇往直前、百折不回的勇气,破土前行,向荒原开战。短短几年时间,战士们就在松嫩平原上建起100多个农场,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作战,也为党领导人民开发建设北大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1947年播下开发北大荒的第一颗火种开始,先后有14万复转官兵、10多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内地支边青年、54万城市知识青年和数以百万计的拓荒者进军北大荒。他们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在人迹罕至的千古荒原上,建成了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大粮仓”。开发建设以来,北大荒累计生产粮食7800多亿斤,向国家交售商品粮6400多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400亿斤以上,商品粮调出量约占全国各省份粮食调出总和的四分之一,成为中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土地是粮食安全的根本,保护好黑土地,就是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的手中。由于长期垦殖,我国一些地区的黑土地出现退化,黑土区平均每年流失0.3至1厘米厚的黑土表层,土壤有机质每年以1/1000的速度递减,每年流失掉的黑土总量达一到两亿立方米,光是跑掉的氮、磷、钾养分就相当于数百万吨化肥。而黑土的流失与黄土不同,黄土只是把土层流薄了,但还能长庄稼;而黑土一旦流失光,将寸草不生,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迫在眉睫。日前,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提出,积极支持东北地区保护性耕作发展,形成较为完善的保护性耕作政策支持体系、技术装备体系和推广应用体系。
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黑土地,就是藏粮于地。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饭碗,我国人均耕地少但粮食需求量大。要在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基础上,通过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让黑土地更黑、更“有劲儿”。以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为例,当地根据东北平原西部和中东部不同的气候特征,研发出秸秆覆盖宽窄行免耕、秸秆覆盖宽窄行条耕两种保护性耕作技术,实现了保护耕地与粮食安全并重。
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黑土地,就要藏粮于技。种好地,多打粮,科技是出路。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过去种地靠经验,现在种地看数据,告别看天吃饭,藏粮于技,确保任何时候都能产得出、供得上。无人插秧机加装北斗导航系统和直行辅助系统,通过手机就能操控作业;电子中控大屏幕上,秧苗长势、土壤肥力、空气温湿度等地块信息一目了然,对耕地进行要素分析,形成农业生产环境大数据;植保无人机飞播作业,大幅度减少农药的用量——将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向科技创新要出路,向科技融合要发展,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与耕地保护的良性循环,让中华粮仓越来越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