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50 KB
  • 2021-10-14 发布

历史(心得)之高考作文与历史的交融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历史论文之高考作文与历史的交融 ‎ 高考作文与历史的交融 广州市天河中学李铜玉 高考作文,很多时候蕴含了对考生历史素质的考量。综观历年高考佳作,无不具有较为丰厚的历史底蕴,闪烁着人文精神的光芒和理性思维的色彩,这就是最好的明证。我认为应当重视语文和历史学科的兼容,以历史素质的提升来支持和拉动高考作文的创新。文史交融,才能相得益彰,才能在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效果,取得语文和历史学习的双赢。 历史知识——高考作文的一个制高点 培根的名言“读史使人明智”并不是专门对历史学家说的,文学家、诗人乃至社会上的任何人都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与精神的养料。政治家参照历史经验治国理政,军事家借鉴历史的战略战术,经济学家从史中寻找组织生产的依据,平民通过学习历史增长知识和才干,同学们读史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千古风流人物,无一例外地成了匆匆的历史过客。任何现象都不是永恒的,任何现象又都是历史的。历史是永不间断的时间长河,人们在现实中感知的只是这一发展长河中的一段。多少兴亡盛衰,唤起人们对相似社会现象的感叹,从那些已经消失的人和事中,叩问历史,掩卷太息!‎ ‎ 历史消失的是时间,永不消失的是后人对千秋功业的缅怀。作为文化精粹的智慧言论和行事,运筹帷幄的大智大勇,辚轹百代的玉想琼思,解颐醒世的妙喻珠联,都能给人一份明智、巧思和良知。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已拉长了我们与传统的距离,然而永不衰竭的历史长流又无处不在地滋养我们的生活。历史知识愈丰厚,散乱的知识愈容易结成四通八达的网络,使原本某些模糊的印象明朗化,形成清晰的逻辑。如果把一经感悟到的作为进一步思考的契机,锲而不舍地多方探究,那又何愁不能在见解上高人一筹? 因为,历史给了你一个观察的制高点,可谓“胸中历历著千年,笔下源源赴百川”。所以,历史知识是高考作文的一个制高点。 历史典籍——高考作文的主题话语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所谓文以载史,史以文传。一些史学名著,同时又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史记》就被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作文与时俱进,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从命题作文、供料作文到近年来的话题作文,高考作文逐步回归“素质教育”的本质,即跳出恪守文体知识和写作范例的套路,给予考生更自由的写作空间,更有利于个性差异的发展。近几年全国卷作文的话题,无论是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1年的“诚信”,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还是2004年获得高考命题权的十余省市的作文题,都是设计一个“指导语”,框定一个较为宽泛的写作范围,让考生自主发挥。这样,俯拾可得的寓言、童话、小品文都可以成为高考作文的主题话语。如2003年的全国卷“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的话题,切中传统文化中社会评价性心理的痼疾,引发考生乃至全社会的深入思考。所选《智子疑邻》语出《韩非子》,曾入编初中语文教材,文字浅显易懂。事实上,先秦诸子百家是中华民族思想的先驱,其传世作品大多言简意赅,一事一理,至今仍闪烁着理性的火花,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相信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同学们会在诸如“四书五经”、中外寓言等历史文献的短章中流连一番。 史事名人——高考作文的论据素材 2001年,一篇《赤兔之死》炒热了一位作文特长生,同时也使人们开始关注高考优秀作文选材的一些共性。既然话题作文不易走题,选材便成为关键。五千年中华历史文化,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素材库。笔者浏览过2002年“心灵的选择”、2003年“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和2004、2005年获得高考命题权十余省市的一批满分、高分作文,发现其中不少都是汲取中外历史文化的养分,以历史事件和名人为题材,围绕试题给出的话题,以青春的心怀去阐述、感知。2002年山东考生的一篇《刺秦》,浓缩了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事件,通过壮士的内心独白,凸显决斗前夜心灵的痛苦挣扎和艰难抉择。荆轲最终放弃刺秦,甘愿捐躯:“图穷匕现,我用匕首去刺秦王却给了他逃跑的机会;环柱而走,我有九次机会,却让他能拔剑伤我;倚柱而骂,我要保持太子的尊严。侍臣杀我时,我想起了天下苍生,他们没有看见我眼角的那颗英雄泪。”这样的结局,与张艺谋大片《英雄》的架构不谋而合。既不违背史实主线,又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展现荆轲心系天下苍生的胸怀,不禁让人拍案叫绝。江苏考生的一篇《历史,从那一夜开始》,聚焦的是司马迁受刑前的那个“暮秋之夜”。是“‎ 用高贵的头颅证明历史的清白”,还是“为了成就一部属于大汉的史书,做一个不完全的男子”?司马迁必须在日出之前做出选择。文末“一阵秋风呜咽着,吹起《史记》发黄的纸页”把读者的视线拉回现实的时空,点明“真正的勇敢不是为某件事壮烈地死去,而是为某件事卑贱的活着”的主旨。2003年广东一考生的《勿为情所障目》:“……君不见,为博褒姒一笑,周幽王的三百里烽火,不仅烧出片刻的欢喜,更吞噬了周朝的大好河山;只因凭着‘六宫粉黛无颜色,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妹妹,杨国忠便在一系列提拔中平步青云,扬眉吐气,唐王朝的衰败也由此而起;而吴三桂情动之下‘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劣迹,千古年来仍然令人发指。而愤激至死的屈原,惨死风波的岳飞之所以成为令人扼腕的悲剧,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冲突,难道就没有很大一部分是与君王疏远的原因吗?只因君王之目为情所障,看不到有幸埋葬忠骨的青山,只瞥见白铁无辜所铸的佞臣!情之障目,岂止不见泰山而已……”。以史为据,立论严谨,文字精练,被评为满分。即使是写议论文,历史事件、名人名言往往是被作为有力的例证,增强论点的说服力。2004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菊花飘香的时节》,选取嵇康、庄子、项羽三个极具有个性代表的历史人物,以高洁的菊花象征其品格,将人物自我的认识与他人期望的关系寓于生动形象的语言中。2005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纪念历史 开创未来》一文,以连战的“缅怀之旅”作由头,由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的事实切入现实,并引发议论:“‎ 我们用各种各样的形式纪念这位伟大的先驱者。我们更希望有一天团圆的月光能洒向中山先生的陵墓——这应是最好的纪念。”而其他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为背景的纪念文章,也获得不同程度的高分。可见,历史有时就是最好的素材。     独辟蹊径——高考作文的得分亮点 俗话说,“文无定法”‎ ‎,但经典自有经典的共性。对传世佳作的反复解读会为高考作文提供体裁选择、构架设计等方面的借鉴,经典美文是高考作文的写作范例。近年来,不少优秀的议论文如2000年的《诚信归去来兮》《回答》等,就是以陶渊明、鲁迅等大家名作为范,融入当代学子的理性思考,谈古论今,信马由缰,已具备了杂文和哲理性散文风格。还有一些考生从四大名著中寻找创作灵感,或反弹琵琶,或旧说新解,像2003年的《孙悟空下岗记》《宝钗鸣冤》等,同样搅动阅卷老师和读者的眼光。事实上,现场完成的800字作文,如果没有从形式到内容的创新,难以在数以百万计的考卷中脱颖而出。2001年有江苏考生蒋昕捷以纯熟的文言文(古白话)写成的《赤兔之死》一纸风行;2003年北京一考生的《转折》,更是以通篇文言,从鹰鹫之辨说到转折之义,激起一片叫好。当然,文言文高考作文也引起争辩,从教改导向上并不提倡写文言作文,但对于那些具备相当的历史学识和古文功底的考生来说,为什么不允许扬其所长,凸现其特色?既然高考文体不限,就应最大限度地开禁。2003年广东一考生的满分作文《甲三儿开讲》,通篇采用罕见的说书体,以一个说书人的口吻,将三个故事娓娓道来,说明感情的亲疏和对认识程度没有绝对因果关系的主旨,全新的体裁让人眼前一亮。陕西一考生另辟蹊径,写出一首现代诗《无题》,这篇仅有209个字(含标题题记)的诗歌作文紧扣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这一话题。全诗构思奇特,内容深刻,语言生动鲜活,打破了同学们比较一般的语言模式。“别总给理智放假”等语句凝练而有哲理,富于形象性且有诗歌的韵味,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考生较为厚实的文学基础和灵活运用艺术方法的能力,这在考场作文中十分难得,被判为满分。所有这些,不论是对文史碎片的解读,还是对文史材料进行故事新编,除了得益于古代历史与文学的浸染滋养,别无他途。 人文精神——高考作文的主题依托 高考作文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起到了龙头作用。回首十年,高考作文经历了从命题、供料到话题作文的转变,这其间变化中也有不变。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考测同学们的思想修养,这是不变的。不管今后作文题怎么变,这一“主旋律”不会变。2001年的“诚信”,触及了中华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道德中最核心的规范——诚实守信;2002年“心灵的选择”则要求同学们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义与利等层面作出正确的选择;2003年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实际是要求同学们“捕捉理性的灵光”‎ ‎(一满分作文题目)。连续几年的高考题都与道德情操紧密相连,说明个体的分析判断能力与人的思想素质有密切联系,素质教育要引导同学们学会用自己的知识分析身边发生的事情,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因此,我认为,在高中作文训练中,除了加强同学们写作技艺的锤炼,更重要的是主题的提炼升华。同学们可以对世相时弊作一定程度的抨击,但灰暗的色调应当不出现或少出现在作文中;中外文化传统中的人文精神,如民族大义、传统道德、人间真情等等,应当是一根红线,贯穿写作训练的始终。以外行人的眼光看高考作文,未免“班门弄斧”,但弄斧必须到班门,否则难以提高。许多同学对文史交融、相得益彰的认识不清,认为只需“各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呼吁同学们,不要漠视历史,注意文史知识与各个学科的配合渗透,毕竟“读史使人明智”,喜欢历史的好处不仅仅在高考作文。《赤兔之死》的作者是一位理科同学,2002年北京理科高考状元曾把《中国通史》读了几遍,这似乎是再有力不过的例证。 文史交融——语文历史学习的双赢 中学历史的许多重大问题都可以从语文课文中得到加强,而中学语文的许多课文也与历史有着重大的关系,甚至有的课文如不借助历史知识的帮助,同学们是无法弄清楚的。鲁迅先生的文章,许多语言甚至全文都是隐喻的,如无历史知识作为钥匙,只凭语文教师在文字上的说明,同学们根本无法理解。如《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是作者在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针对一些人诬蔑群众而作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则是纪念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受国民党文化专制迫害致死的五位青年作家。可以说,鲁迅先生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其时代背景,要理解文章,必须了解历史。2001年高考历史上海卷第39题以“公开信”‎ 的形式出现,从文句上看,丰富了试题的表达形式;从内涵来看,体现了惩恶扬善、经世致用等历史古训和褒扬正义、捍卫真理的历史责任感;从语文角度讲,要注意格式、对象、语气,不能写成抗议书或外交照会;从历史角度讲,要注意“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一特点。有据有理有情,呼吁正视历史,引以为训,前事不忘,后世之师。2004年高考历史上海卷第36题: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内悬挂着一幅清末民初一位诗人写的对联:“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对联赞叹了人类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承与交融,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科学家、文字家……各有讨论。假如你是历史学家,对这幅对联作何评论?请自拟一个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这对同学们的文史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了“文史不分家”“文史相通”的治学传统。历史学习不渗透语文知识,势必会影响同学们对历史的形象理解以及对语文的理性理解,最终影响同学们的分析能力,高考自然不会有理想的成绩。同学们在学习历史时,要恰当地与已学过的相关的语文课建立联系,这样才能相得益彰,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读秦亡汉兴史时联系《过秦论》《论积贮疏》,学习辛亥革命时联系《阿Q正传》《药》,研究整风运动时联系《反对党八股》《改造我们的学习》,钻研普法战争时联系《最后一课》,复习近代外国资本在中国的剥削问题时联系《包身工》等等,例子不胜枚举,强调的就是文史的有机融合。“文史不分家”‎ ‎,就不应该各自为政。从当代世界人才培养的取向来看,多学科的结合、渗透是大趋势。所以,文史交融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才能相得益彰,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在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效果,才能取得语文和历史学习的双赢。 原文发表在《广东教育·高中》2005年第9期P17—19上,并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G31《中学语文教与学》2006年第1期P59—61全文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