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6.50 KB
  • 2021-04-13 发布

2020年大学教代会工作报告范文5篇

  • 6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年大学教代会工作报告范文5篇 ‎  2020年大学教代会工作报告范文(一)‎ ‎  各位代表、同志们:‎ ‎  我受校党委和行政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  一、工作回顾与总结 ‎  2014年是学校“双代会”和中层班子换届之年,承上启下,意义重大。一年来的工作,我在上学期末干部大会上作了总结,各位校领导也会在年度述职中具体阐述。这里,我主要就上届“双代会”以来的工作,进行总体回顾。‎ ‎  三届一次“双代会”以来,全校上下共同努力,开创了事业发展新局面。2013年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校,这是其担任总书记后第一次视察普通高校,也是历任国家元首第一次视察我校,给我们以巨大鼓舞。2013年4月23日,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对学校综合改革作出重要批示,2014年11月21日来校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学校改革发展予以充分肯定。‎ ‎  四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改革增效益、促发展。2012年初,学校率先启动综合改革,在广泛深入调研、全面凝聚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建设世界知名的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定位,坚定了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以教授为中心、以学生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构建起以人事制度、本科教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科研管理、医学教育、管理服务等六大改革为引擎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体系。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学校的内部治理结构系统优化,各项事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  (一)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 ‎  学院教授委员会、校院两级教代会、学生工作委员会等制度体系初步构建,《中南大学章程》公布实施,学校民主管理步入新常态。‎ ‎  推进权力下放,扩大了学院在人员聘用、职称评审、津贴分配、导师认定等方面的自主权,“学校以制定政策为主、二级学院自主组织实施、教职工参与监督”‎ 的管理体制初步形成。‎ ‎  全面核定和调整机关、二级单位的机构、编制。2014年归并校机关、直附属机构9个,精减机关正处级岗位16个,压缩管理人员编制270个,全校管理、技术人员队伍压编10-20%。‎ ‎  强化绩效管理。教学、科研等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能力+业绩”的分类量化考核。在全国高校率先实施管理人员“343”年度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与绩效津贴挂钩,优秀奖励绩效津贴10%,基本合格罚扣绩效津贴10%,不合格罚扣绩效津贴50%。这一制度对改进机关作风产生了较大的正能量。‎ ‎  (二)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加强 ‎  四年来,累计投入人才队伍建设经费4.93亿元。‎ ‎  对青年教师的支持和培养力度加大。新进青年教师成为“2+6”培养制度的受惠者,每人获15-20万元的科研启动基金和10-15万元安家费资助,不上讲台,专心科研;设立了每年1000万元的教师研究过渡基金,支持处于国家级项目过渡期的教师开展高水平科研创新活动;实施青年教师职称评定破格制度,2014年有15人破格晋升高级职称。‎ ‎  实施“531”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中南“升华”系列人才计划,初步构建了阶梯式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体系。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新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7人;新增博士后流动站8个,总数达32个,居全国高校第十位。‎ ‎  (三)本科教学质量巩固提高 ‎  四年来,累计投入本科教学经费4.42亿元;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比例从2012年的89.16%上升到2014年的98.34%;本科教学事故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落实,教风学风明显好转。‎ ‎  全面梳理各专业课程体系。修订了本科培养方案;启动“开放式精品示范课堂计划”,立项建设课程94门;投入2亿元支持实验室建设,搭建公共基础、学科大类、专业创新和校企共建等四类实验教学平台,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时间整体超过16小时/天。‎ ‎  获得教育部首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项、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15门、教育部精品资源共享课40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入选教育部首批试点;创新创业教育经验被教育部、人社部推介。‎ ‎  在全国高校率先开展综合评价录取招生模式改革试点,理科投档线高出当地一本线70分以上的省份由2011年的3个增加到2014年的18个,理科加权投档线差由2011年的48.18分增加到2014年的71.49分,文科加权投档线差由2011年的27.53分增加到2014年43.01分;理科在湖南的投档线连续五年全省第一。‎ ‎  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共获国际奖109项、国家级奖236项、省部级奖636项。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学校成为“中国百强企业最喜爱的十所大学”之一。‎ ‎  网络教育稳步发展,效益增长;继续教育规范运行。‎ ‎  (四)学科建设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新成效 ‎  学科综合实力增强。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的学科数增加1倍,达到8个;在新一轮学科评估中,进入全国前5名的学科数从5个增加到7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从17个增加到3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从9个增加到23个;成为全国首批获得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25所高校之一、全国首批新增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全科医学领域”单位之一;有5个一级学科新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使我校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达到14人。‎ ‎  打破研究生导师资格终身制,建立“有项目、有经费、有学术水平、有博士学位”的动态遴选制度,122人次的副教授、5人次的讲师获得博士生招生资格;扩大二级培养单位及导师的招生自主权,研究生复试指标下放到二级培养单位,录取淘汰率整体超过50%。‎ ‎  研究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超过2000名研究生参加各级学科竞赛和学术实践活动,四年共有30人次获得全国一等奖,总体成绩居全国高校前列;研究生年均发表论文数超过1万篇;学校新获国家科技奖中,研究生占获奖人数的32.6%;“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 人数居全国高校第六位;新增研究生培养基地35个,省级研究生创新基地增长率为100%。‎ ‎  (五)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激发新活力 ‎  全面规范了各级科研平台的资源配置和人员、项目经费管理制度,加强了横向科研经费监管和绩效考评,科研管理效益得到提高。‎ ‎  建立健全科研创新协同机制,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在国家首批“2011计划”14个项目中,学校牵头1项、参与1项;四年来,新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5项,获奖数连续三年居全国高校前十位;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226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31项;国家级创新平台从10个增加到19个;973首席科学家项目从9项增加到17项;青年973项目实现了零的突破;新获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57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年均增长30%以上。‎ ‎  科研团队和人才竞争力持续增强。新入选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5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人、优秀青年基金8人;国家和教育部创新团队从8个增加到13个。‎ ‎  (六)医疗及医学教育取得新成果 ‎  医学教育工作委员会成立运行;湘雅名医工程持续推进,先后评选推出“湘雅名医”94名、“湘雅最美护士”71名;启动湘雅临床大数据系统建设,资助项目101个;整合医疗优势,设立“临床医学研究基金”,创新医疗技术;建成国内一流的医学教育科研公共平台和转化医学研究平台;建立医学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长效机制,超过50%的长学制医学生入选国外名校交流培育项目;医学生连续三年获得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特等奖。‎ ‎  医疗服务质量提高。三所附属医院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9个,建设经费近3亿,年门急诊量突破500万人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受到教育部、国家卫计委推介;湘雅口腔医院和爱尔眼科学院成立运行;湘雅五医院、六医院启动建设。‎ ‎  (七)办学条件及民生得到明显改善 ‎  学校资产总规模由60.72亿元增长到89亿元,增长46.57%;总收入由29.5亿元增加到37.6亿元,增长27%;努力争取政府支持,实现了新校区建设的银行贷款债务全面清零;多方争取社会资助,连续三年实现捐赠和中央财政配比资金收入1亿元以上,居全国高校捐赠榜前十名;在职职工的绩效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连年增长,实现了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行政运转费连续三年降低10%以上,2014年“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26%;开展基建和修缮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审减经费2185.28 万元。学校资产经营公司及所属全资或控股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增长15%,2014年利润总额5680万元、较2013年增长78.67%,上交利润4300万元、较2013年增长近两倍。‎ ‎  后勤和公房管理改革深入推进。后勤部门在校内首先开展非事业编制无固定期限用工试点,强化人员轮岗交流,压缩机构37.8%、精减管理人员15.4%,2014年办公经费同比减少34.01%。在全校电力总容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学校水电支出实现连续三年下降。建立公用房核定和有偿使用制度,2014年收缴房产资源调节费1128万元,核减和调整二级学院公用房1651间,清理和收回校内经营性用房20余处,腾退机关办公用房62间、校内周转住房237套。‎ ‎  校园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全面合作,协同推进“数字中南”建设。建成了高速互联的“数字中南”核心网、智慧网和无线网,实现了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校园网出口带宽由5.4G升至25G;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建设成效明显。‎ ‎  校园基本建设稳步推进。多方争取校外建设资金3.18亿元,启动和完成新校区数理楼、化学楼等10余栋教学、科研建筑和学生宿舍建设,生均住房面积达到9.4㎡,超过全国8.8㎡的平均数;累计投资2.9亿元,完成校内修缮项目1000余项;各校区教学楼和学生宿舍安装空调9073台,79栋学生宿舍实现开水供应;一批长期困扰新校区建设的遗留问题得到解决;校园安全设施、体育场馆等教学科研生活条件建设进一步改善。中南大学科技园建设得到省、市、区领导重视和支持,通过了省级大学科技园认定,启动了总部立项、规划调整、转征用地报批工作,获得长沙市、区政府2亿多元专项资金。‎ ‎  (八)政治组织保障更加坚强有力 ‎  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持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创新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和方法,全面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创造了系列工作特色和典型经验。我校教育实践活动经验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会议上进行了专门介绍;学校成为入选全国贯彻中央16号文件先进经验典型的五所高校之一,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等4项成果获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学校合并组建以来首次在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介绍我校网络思政工作做法;学生党建工作经验在全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现场会议上作典型推介。‎ ‎  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2014年顺利完成学校中层干部换届;新任学校中层干部队伍平均年龄46.3岁,较换届前下降3.1岁;40岁以下副处级干部数占副处级干部总数的24%,较换届前大幅提高;中央组织部选人用人工作检查组对学校选人用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  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出台了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实施办法和“两个责任”的实施意见;切实加强干部监督管理,2014年根据群众举报和纪委监督,共核查和处理15人,暂缓和推迟干部选任21人。严格执纪问责,加大查信办案力度,协助上级纪委、市区检察院立案26起、“两规”或移送司法机关27人,处分教职工46人;大力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弘扬和形成了勤政廉政的良好风气。‎ ‎  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提升学校的品牌形象。中南大学官方微信在全国高校教育类微信影响力榜中位列前十,官方微博被评为“2014最具魅力校园微博”。中央级媒体宣传报道学校年均300篇次以上。矿冶60年、铁道60年、湘雅百年等系列纪念活动成功举办,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增强。‎ ‎  凝聚和发挥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校地联动、多方参与、携手共治,创建“平安高校”,确保了校园安全稳定;发挥统战作用,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校工会荣获全国“先进工会组织”;离退休工作“八位一体”信息化平台得到教育部和湖南省充分肯定。‎ ‎  四年来,我们的工作有突破、有亮点,综合改革的力度、工作推进的深度、发展成果的效度都达到了新水平,师生员工及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和荣誉感进一步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组织和国家教育政策正确指引的结果,更是全校广大教职员工众志成城、努力奋进的结果。‎ ‎  回顾四年来的工作,我们认识到,学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抢抓发展机遇,争取最大支持;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强身健体聚内力,厚积薄发赢竞争;必须强力推进综合改革,突破发展桎梏和瓶颈,创新体制机制,盘活办学资源,增强发展动力;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激发人才队伍活力,紧盯人才培养根本任务,关心、激励、团结和依靠广大教职员工推动学校发展上水平。‎ ‎  综观全局,我们看到,学校的改革发展正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上,需要我们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方向,把握重点,乘势而上开创工作新局面。‎ ‎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学校巩固扩大改革成果、完善内部治理体系的关键一年。年初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袁贵仁部长指出,教育部正会同有关部委深入研究推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意见。主要是改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管理方式,引入公平竞争,加大绩效考核,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将更直接地体现在绩效杠杆上,大学、学科间的竞争势必更加激烈,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需求更为紧迫。‎ ‎  中南大学组建初期,主要凭借传统学科优势和合并规模效应,得到了较快发展,在“211工程”、“985工程”及国家创新平台、重点学科建设中取得了突出成绩。但是,在以绩效为杠杆的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管理方式下,我们的传统优势挖掘殆尽,规模效应不复存在,综合改革作用滞后,面临的挑战显而易见,累积的问题亟待解决。表现在:‎ ‎  (一)师资和人才队伍问题。教师队伍的开放和主动竞争意识不够,人均产出偏少;在全国有影响的中青年骨干太少,能冲击院士的中青年骨干短缺。如:院士原则上70岁退休的方案已获中央批准,将于2017年落实,我校现有院士16人,届时70岁以下的只剩3人,断层落差之大不言而喻。‎ ‎  (二)学科建设问题。本位主义依然存在,打破学科界限,发展新兴交叉学科的思维模式有待加强;学科建设靠学校、科研成果归自己的惯性思维比较严重。‎ ‎  (三)人事制度问题。管理队伍人数依然偏多,岗位权责、分工不太明确;非事业编制改革进展较慢;绩效考核的量化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 ‎  (四)校办产业问题。部分企业效益差、生存能力较弱,创收、盈利能力不够;历史遗留问题和纠纷多,不良产业清理整顿困难较大。‎ ‎  (五)管理服务问题。部分管理干部的能力和水平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怕担责、不作为的现象部分存在;讲规则、讲程序的制度文化等新常态建设有待进一步巩固增强。‎ ‎  (六)校园环境问题。具有中南大学特色的精神文化共识度不高;校园周边环境复杂,与高水平大学建设不相适应。‎ ‎  着力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是加快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当务之急,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尽快有效应对。‎ ‎  基于以上考虑,学校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文化,着力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办学效益和竞争力,为建设世界知名的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奋斗。‎ ‎  围绕这一思路,明确6个方面的主要举措:‎ ‎  (一)坚持人才强校。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科学制定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建立健全人才竞争激励机制。破除论资排辈、门户之见、头衔崇拜,以真才实学论英雄,着重抓好学科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努力形成薪火相传、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  (二)坚持育人为本。要进一步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学生终身发展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素质教育,突出个性发展,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以精品示范课堂建设为重点,改进课堂教学,完善考评体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改革研究生、本科生招生选拔制度;以师德建设为重点,推介名师典型,改进教风学风,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全面协同机制。‎ ‎  (三)坚持特色创新。应对激烈的科技和学科竞争,我们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争当“领跑者”。要深化科研管理制度改革,激发创新潜能,汇聚创新合力,强化考核激励,让一切想创新能创新的人有机会、有舞台、有干劲。要弘扬学科特色,优化学科布局,加强交叉建设,形成具有中南大学特色的优势学科群。要实施 ‎“创新驱动计划”,积极融入各层次科技创新体系,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争取更大支持,促进学校发展。‎ ‎  (四)坚持开放办学。要以开放的视野推改革、促发展,突破本位主义的藩篱,树立开放发展的理念;要加快学校的国际化进程,既能“引进来”,利用好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又能“走出去”,在国际舞台上学习交流、参与竞争;要增强办学合力,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吸纳和整合更多优质社会资源、市场资源,为学校改革发展创建更好的外部环境。‎ ‎  (五)坚持依法治校。要深入贯彻依法治国精神,巩固扩大校内综合改革成果,全面构建中南大学制度体系,以良法推善治,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越位退出、缺位补上,讲规则、讲程序,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学,依法执教,为中南大学改革发展提供长效保障。‎ ‎  (六)坚持简政增效。要进一步实施管理队伍瘦身强体工程,持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坚决遏制不负责、不作为的现象,大力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执行力。要持续加强节约型校园建设,通过改革盘活办学资源,清除不良资产,堵塞浪费源头,厉行节能减排,实现办学效益最大化。‎ ‎  三、2015年主要任务 ‎  学校2015年的工作任务将以党政工作要点的形式公布,请各单位结合实际抓好落实。在这里强调以下重点工作。‎ ‎  (一)筹备召开学校第三次党代会。‎ ‎  (二)完成“十二五”规划和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中期总结,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 ‎  (三)提升人才队伍总量和质量。重点引进学科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造就高水平中青年后备人才队伍;做好两院院士的推荐申报及各类人才计划的推荐评审工作;出台非事业编制人员管理办法,促进人才的有效配置与有序流动。‎ ‎  (四)深化研究生、本科教学改革。出台“开放式精品示范课堂计划”‎ 课程认定与评价办法,新立项100门精品示范课程;改革招生制度;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研究生课程体系;推进医教协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改革工作;修订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加强学风教风建设。‎ ‎  (五)增强学科竞争力。建立冲击ESI世界前1%的后备学科考核制度,推进冲击ESI世界前1‰的后备学科建设;加强学科国际化水平分析研究,开展相关试点;迎接新一轮学位授权点评估工作。‎ ‎  (六)优化科研和产业管理,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凝炼“十三五”重大研究方向,完成“创新驱动计划”项目遴选与立项建设;抓好重大项目组织和跟踪管理,规范科研经费使用,加强已建平台的内部治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出台学校无形资产管理办法;加快大学科技园建设,完成出版社等企业改制工作。‎ ‎  (七)改善办学条件。实现总收入39亿元、捐赠收入和中央财政配比资金1亿元;严格预算管理和项目审计制度;成立信息安全与大数据研究院;推进公共数据库平台建设;完成和推进化学楼、青年教工公寓、学生宿舍和素质教育中心、村落文化博物馆、商学楼等基本建设;盘活周转房资源;优化校内班车和学生宿舍管理,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  (八)推进湘雅医疗大数据系统建设;完善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湘雅模式”;加快筹建湘雅五、六医院;主动参与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  (九)加强党的建设、宣传思想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巩固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贯彻《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加强校领导班子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从严治党;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强化新媒体优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加强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增强研究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  (十)修订校、院两级教代会制度;加强党外人士队伍建设;健全离退休工作两级管理体制;创建“平安校园”,确保和谐稳定。‎ ‎  2020年大学教代会工作报告范文(二)‎ ‎  尊敬的各位代表:‎ ‎  大家好!我代表学校,向大会报告学校过去五年的行政工作,并对今后工作提出建议,请各位代表审议。学校财务工作将由副校长向大会报告。‎ ‎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  第五届教代表会暨第十一届工代会以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启动实施,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5年来,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学校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转变工作理念、抢抓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推进科学发展,始终将提高教育质量贯彻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工作之中,中心工作推出创新举措,重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各项事业实现科学发展,完成了从“十一五”向“十二五”的成功迈进。5年中,学校办学取得的标志性成果集中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  一是质量发展,“两大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办学层次迈上新台阶。“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产生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学校获批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大学。‎ ‎  二是优化发展,学科建设实现突破,完成从单科性大学向多科性大学发展的历史转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由1个增加到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由3个增加到1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增加11个,增长58%;硕士学位授权点增加27个,增长61%;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由3个增加到5个,增长67%。‎ ‎  三是开放发展,产学研用深度结合,协同创新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学校牵头创建的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国家实施“2011计划”首批认定的14个协同创新中心之一,也是首批获得认定的2个文化传承方向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并在德国和瑞士分设海外研究中心。‎ ‎  四是创新发展,探索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开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局面。创新同步实践教学模式,在全国高校中首创实施同步远程观摩庭审,建立3个原始案卷副本档案阅览室,实现知识体系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步完成;探索学期制改革,创新实施暑期“国际小学期”和“虚拟第三学期”一实一虚两个第三学期,拓展教学空间,有效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  五是国际发展,海外办学实现零的突破,国际化发展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分别与英国班戈大学和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合作建立2所海外孔子学院,成为首所具有法律文化特色的孔子学院;新增与一批世界名校的实质性合作,合作项目数量和质量均有大幅提升。‎ ‎  六是和谐发展,加强基础条件保障,办学条件和教职工待遇显著提高。完成昌平校区科研楼、学院路校区综合科研楼及配套服务楼建设,学院路校区教学图书综合楼也已开工建设,教学科研用房增加4万4千多平方米,增幅33.31%,两校区教室全部安装空调;教职工校内岗位津贴连续3年大幅度增长,人均月增资近3700元,岗位津贴涨幅大于75%。‎ ‎  (一)科学统领学校发展全局,全面绘制学校发展蓝图 ‎  确定办学目标为“用20年左右的时间,把学校建设成为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创新型的世界知名法科强校”。制定并实施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聚焦学校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集中力量解决改革发展重点难点,并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探索、形成中长期发展规划评估指南,对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制水平和实施效果进行有侧重的科学评估。‎ ‎  (二)推进学科建设协调发展,学科整体实力不断提升 ‎  遵循“发展强势学科,扩大重点学科,扶植新兴交叉学科,办好特色学科”的方针,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布局,增强学科核心竞争力。新增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学校组织遴选校级重点学科7个、校级交叉学科16个。学科建设工作总体形成了法学整体优势凸显,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发展势头迅猛,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法与经济学等各具亮点的学科专业体系和格局,基本实现学科发展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基础扎实、交叉融合。‎ ‎  (三)坚持人才培养核心地位,本科教学成果亮点突出 ‎  1.丰富教育教学模式,专业改革稳步推进。新增2个本科专业,专业总数达19个;法学专业获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高级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成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被教育部确立为首批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涉外法律人才、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法学以外专业改革稳步开展,开办数理金融实验班、成思危现代金融菁英班,开展侦查学(网络犯罪侦查方向)、英语(法律英语)、社会工作等专业特色化改造,强化学校人才培养特色。‎ ‎  2.探索方式方法创新,教学改革实现突破。探索学期制改革,开展“第三学期”修读模式,有效延展教学周期,推动国际型人才培养,仅2013年就有6400余名校内外学生参加第三学期学习。打造同步实践教学模式,与三十多家全国各级法院签署协议,在国内外高校中首创将法院庭审实况同步直播搬进课堂;在国内率先创建检察案件、审判案件、公益法律援助原始案卷副本档案阅览室,以及实况庭审录像资料库和2个司法案例卷宗电子阅览室,受赠原始案例卷宗副本超过5万套、录像副本2千余盘。建设、优化和改造实验室,新成立的“网络犯罪侦查实验室”成为国内法学教育中高校与科研院所、司法机关共建的第一个教学平台。学校与光明日报社共建“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成为我国中央媒体与高校共建新闻传播学院的首例。‎ ‎  3.深化通识教育改革,质量工程建设捷报频传。大力推进通识教育改革,打造“以中西文明通论为核心、13门重点建设课程为主干、200多门自由修读课程为拓展”的课程体系,建设了面向全国的《中华文明讲演录》和《西方文明讲演录》等通识教育教材。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共三批重点编写教材立项项目中,学校共有33位教师获聘首席专家和课题组主要成员,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专项”14种法学教材中,5位教师获聘第一首席专家。‎ ‎  (四)注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生培养质量明显提升 ‎  1.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完善多层次培养模式 ‎  扩大硕士生招生复试比例,加大对优秀生源的倾斜力度。逐步完成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结构调整,新增工商管理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和翻译硕士3个专业学位类别。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被推荐为全国优秀试点单位,公共管理硕士通过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的教学合格评估,并被评为教学合格A级单位。‎ ‎  加大博士生复试权重和导师自主权,试行博士生申请审核制并逐渐扩大试点范围。借助“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平台,博士招生人数达234人,创历史新高;与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试点联合招收应用型法学博士。‎ ‎  加强博士后流动站建设,设有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3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3个博士后挂职实践基地,2013年与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联合招收博士后。‎ ‎  2.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加快推进产学研建设 ‎  在全国范围内成功举办“中华法学硕博英才奖”、“全国法学专业研究生企业法务征文奖”评选,进一步提升学校在法学研究生教育中的引领地位。全面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5年内共1082项硕博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获得立项,资助金额达546.6万元;重点开展了博士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工作,与近30个合作单位建立了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博士学位论文有2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5篇获得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还有1篇获得台湾“思源人文社会科学博士论文奖”法学学科首奖。‎ ‎  (五)促进协同创新能力提升,凸显服务引领社会功能 ‎  1.全面推动重点突破,团队建设快速发展。除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成为首批获得教育部认定的14个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外,学校牵头组建和参与的“全球治理与国际法治协同创新中心”等5个中心也正在积极培育。服务国家战略,启动智库建设,首批遴选出10个智库创新团队,另有5个智库创新团队获得培育。“证据科学研究与应用创新团队”成为全国文科高校惟一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的学术团队。设立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先后遴选出20个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XX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成为全国10个国家级司法鉴定机构之一。新增1个教育部重点研究机构——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人权研究院),使得我校重点研究基地增加到5个。非在编科研机构从2009年的80个增至目前的153个,增长91.3%。‎ ‎  2.学术创新纵深发展,成果量质双双提升。出版学术著作1172部;发表论文6603篇,其中CSSCI论文1625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55项。学术著作、论文数量分别比前5年增长7%和36%。获得各类科研立项1552项,比前5年增加1000项,增长181%。科研经费总计34168.86万元,比前5年增加21386.40万元,增长167%,其中教育部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4469万元。‎ ‎  3.科学研究彰显特色,优秀成果服务社会。向国家立法机关报送立法建议48份,另有7份研究成果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要报》,4份政策建议获得党和国家领导批示。XX科技园入选市级科技园,向社会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600余次。同时,学校专家积极参与国家立法机关组织的立法活动,充分展现学校法学学科优势和影响力。“12.4”师生普法活动及青年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等也持续开展。‎ ‎  (六)深入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取得多项标志性成果 ‎  1.加强学生交流,促进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积极构建国际交流交换资助体系,成立“本科生国际交流基金”,与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合作的本科生交流项目成为首个获国家留学基金委批准的优秀本科生资助项目。建立本科生参加国际会议资助机制,资助多名本科生参加境外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目前,学校共与16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院校、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联合培养关系,平均每年派赴国境外进行交流交换学习和实践的本科生300余名。连续3年超额完成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任务,5年共派出251名研究生出国留学,其中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141人(含本科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1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109人,本科生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人。‎ ‎  2.提升合作层次,推进国际化高端平台建设。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在德国刑事马普所和瑞士洛桑大学分设“中国法律研究中心”和“中瑞证据科学联合研究中心”,实现学校社会科学“走出去”的历史性跨越。成功申请加入欧亚太平洋大学联盟、全球法学院联盟、亚太国际教育协会等国际组织,发起设立国际证据科学协会,比较法法研究院发起设立亚洲比较法学会,一批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初步建成。‎ ‎  3.拓展合作领域,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合作。中欧法学院持续稳定发展,成为亚洲乃至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法学院之一。在成功建立2所孔子学院的基础上,成为国家汉办认可的与巴巴多斯高校合作的中国高校。5年中,学校的国际合作院校从27个国家和地区的95所大学及机构建发展到39个国家和地区的161所大学及机构;国际合作项目增加70个,增长175%,新增项目主要包括与欧美名校的交换生项目和LLM(法学硕士)奖学金项目等。全年派出学生增加到每年363人次,增长160%。‎ ‎  4.推进引智工作,提升教学科研国际化水平。成功申获多个国家高端外专项目,申获外专经费逐年大幅增长。引进首位“千人计划”专家尤金克拉克教授,“证据科学创新引智基地”获批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111计划”立项,成为唯一法学类引智基地。邀请1千余名外国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交流、开展科研合作。‎ ‎  (七)加强师资队伍梯队建设,扎实推进学校事业发展 ‎  1.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领军人才引进力度。修订人才引进办法,紧紧围绕创新平台和学科发展需求,面向全球引进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弹性用人方式更加常态化。5年共引进各类优秀人才29人,其中以弹性用人方式聘用10名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国内外专家,包括冰岛大学古德蒙德教授、香港终身法院大法官陈兆恺先生、台湾政治大学吴琼恩教授等;引进军事法团队1个。‎ ‎  2.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着重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在实施中青年骨干教师海外提升计划的基础上,实施新入校青年教师科研启动资助计划、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青年英才计划,构建有利于教师发展的良好环境,新增2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人被授予“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累计派出103人次长期出国进修、访学,1300人次短期出国(境)交流访问、讲学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  3.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构建灵活多元用人机制。遵循“按需设岗、公开招聘、竞争择优、合同管理”的原则,以推行公开招聘制度、实施岗位分类管理为基础,积极构建多元化用人机制。教学科研岗位尤其是教学科研高级岗位引入聘用合同用人方式;管理及其他专技岗位继续使用人才派遣用人方式。‎ ‎  (八)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思想引领作用 ‎  1.努力创新活动形式,全面开展思想教育。坚持精神引领、典型引路,创办思想引领类“CUPL正能量”人物访谈系列活动,获得“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奖”‎ 特等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将毕业生主题教育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成功举办36场博闻论坛和20余场大使论坛、部长报告等系列讲座论坛。成功组织2千余名师生参加首都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和联欢表演,连续5年超额完成无偿献血任务,4名学生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  2.持续开展队伍建设,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举办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由专任教师担任本科生班主任,建立与家长的固定联系制度,通过新生家长见面会等方式实现学校与家庭的育人合力。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专业化水平,推进个性化心理咨询,完善心理普查和危机排查制度,全面加强课程建设,成功化解多起突发事件。‎ ‎  3.积极落实国家政策,完善资助就业体系。积极拓宽助学渠道,扩大资助覆盖范围,目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均资助额度达到5642元,5年累计为困难本科生1840人次发放就业补助68.4万元。建立健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2011年设立创业基金,累计46个创业训练和实践项目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毕业生全员就业率稳居90%以上,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  4.广泛举办参与赛事,以赛促学提升素质。成功举办5届“学术十星”论文大赛;连续参加3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获得优异成绩,第六届参赛15项作品全部获奖。获得“天伦1506杯”全国辩论赛总冠军、第八届“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竞赛冠军及央视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国内选拔赛亚军;获得国际刑事法庭审判竞赛(中文)集体优异一等奖;获得201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二等奖各1个和2个北京市一等奖;获得2014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  (九)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升行政工作质量效能 ‎  1.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开展制度清理与建设工作。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开展为抓手,认真总结学校章程实施经验,广泛征求专家、职能部门及各类代表意见建议,基本完成学校章程的修订工作。全面启动校内规章制度清理、完善和建设工作。‎ ‎  2.完善校院二级管理,推进学院教授委员会建设。梳理和总结校院二级管理实施成效,为学校下一步改革做好前期调研。在法学院试点建立教授委员会,加强对教授委员会与其他学术管理组织职责与权限的研究,着力理顺教授委员会的运行机制,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第二轮试点工作,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  3.提升行政质量效能,推进工作科学精细发展。加强全校行政工作的服务质量和培训力度,全面提高行政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通过采取预约办理、网上办公、“一站式”服务等措施,方便师生群众。加大督办工作力度,建立学校党政工作要点、各类决策性会议决议、重大和专门事项的督办协调机制。提高公文质量,压缩公文数量,全面取消部门纸质简报。加强信息公开工作,通过多种方式构建广泛快捷的信息发布平台。规范公务接待、国内差旅、“三公”经费使用等工作事项。健全完善教职工诉求回应机制,信访工作主动化解矛盾纠纷。成功组织60周年校庆系列庆祝活动,校园氛围隆重热烈,校庆效果影响深远,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祝贺和关注。积极统筹协调,全面开展学院路校区综合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积极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提升档案编研水平,全力做好档案管理服务工作。‎ ‎  (十)提升基础保障服务能力,美丽校园建设初具规模 ‎  1.增强信息化保障能力,打造高效协同办公环境。以建设“数字XX”为总体目标,持续增加信息化经费投入,建立3个互联网出口,网络总带宽达到1.5GB;两校区无线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校园一卡通建设基本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更新行政办公系统,升级加固邮件系统,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完成“标准化考点高校远程电子巡查系统”建设。‎ ‎  2.加强图书资源建设,提高图书文献信息服务水平。年进书量保持8万余册,新增数据库11个。截至2013年年底,馆藏文献总量达244万册,拥有各类数据库大库31种,中文期刊约2000份,外文及港台期刊130余种。在学院路校区设立港澳台图书专区,在昌平校区改建外文阅览室;设立“XX文库”阅览室,收藏师生作品5359种、5926册。在现有条件下改善图书馆服务模式,强化育人功能。此外,学校出版社于2013年顺利完成转制工作,正式更名为“中国政XX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3.构建综合防控体系,推进和谐平安校园建设。打造“六位一体”的“‎ 校园110”指挥中心,完成两校区电视监控系统和线路改造,加装消防设施,建设学生公寓无障碍安全通道,安装电磁疏散门,形成完善的安全保障和监控体系。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食堂等重点部位的技防设施覆盖率达100%。顺利通过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平安校园”检查验收。‎ ‎  4.合理配置优化资源,改善教学科研基本条件。就地扩展办学空间,在学院路校区实施滚动式开发建设,两校区新增总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完善资产管理制度,规范仪器设备采购流程,建立仪器设备报废和校内调剂制度,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固定资产总值增加51996万元,增长85.76%;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增加3243万元,增长32.18%。‎ ‎  5.加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后勤服务保障能力。积极进行节能改造,对两校区锅炉和昌平校区部分供暖管道进行更新更换;完成对学院路校区运动场地、综合科研楼图书馆场地和研究生教室的改造。为两校区办公楼、教学楼及学生公寓加装热水器,24小时供应开水;在教学、行政及公共活动区域的卫生间安装了厕纸;新增甩干机、洗衣机、微波炉等15类近2千个生活电器和工具。‎ ‎  6.拓展筹融资渠道平台,开放办学体系充满活力。成立校董会及30个省级校友分会,积极发挥董事会、校友会作用,接受来自企业、校友及社会捐助1.83亿元。构建开放教育校院两级办学模式,开放教育向高层次、宽领域、多模式方向拓展,培训总人数达6万余人次,办学总收入2.6亿元,取得良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  7.改善民生提高待遇,职工收入实现连年增长。建立完善教职工待遇逐年增长机制,在职人员校内岗位津贴连续3年大幅增长,人均月增资近3700元,岗位津贴涨幅逾75%,人才派遣人员收入也显著增加。连续3年为离退休人员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2013年起又大幅度提高补贴标准,人均月增资522元,极大程度地改善了离退休同志的生活水平。‎ ‎  各位代表,5年来,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成就斐然,办学质量和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我们深知,学校事业发展上的每一点成绩、每一滴进步,都凝结着全体师生员工的奉献和付出;都镌刻着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及海内外校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全体师生员工致以亲切问候!向各级领导、广大校友、各界朋友表示诚挚感谢!‎ ‎  二、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  回顾5年工作,我们为取得的发展成绩深感振奋,同时我们也深刻的认识到自身发展存在一定的困难和不足:‎ ‎  1.学科资源过于分散,配置不尽合理的现象仍未有根本改观。尽管近年来学校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学科建设整体状况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大学科建设的思路和规划未能有效落实;法学学科内部资源分散、缺乏有效整合,大而不强;部分法学以外学科建设亟待加强,法学与法学以外学科之间的相互支撑、融合发展不够;学科建设与教学、科研、师资团队建设融合发展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等。‎ ‎  2.执行能力有待提高,工作成效与工作预期目标之间还有一定差距。近年来,学校和各二级单位提出了许多好的办学思路和改革举措,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思路和举措并未达到预期成效。主要表现为法学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的r发挥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科研成果水平存在参差不齐现象,缺乏具有代表性的精品力作;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创新举措有待进一步推进,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规范推广;有些管理干部和专任教师存在对本职工作投入不足、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 ‎  3.办学空间依然不足,办学资源有限仍是制约学校发展的桎梏。尽管近年来学校在优化校园环境、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但由于受制于历史和现实因素,校园在扩大办学空间、拓展周边资源等方面仍然存在困难;受制于学科等原因,学校争取办学资源的平台和手段也有一定局限,办学资源依然较为紧张。‎ ‎  4.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仍然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近年来,学校加大了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支持和投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信息化建设的整体发展水平仍然明显落后于国内外一流大学,存在资源投入较多,但配置不合理,充分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校内各部门信息化建设水平也存在良莠不齐现象,缺乏统一的规划协调。‎ ‎  这些困难和不足,既有在长期工作中积累形成的,也有在当前工作中新近出现的;既有观念理念的问题,也有体制机制的因素;但都是学校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都是我们可以通过新的改革发展举措予以破解和改善的。正如国家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时期一样,学校的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我们必须拿出改革者的胸怀、改革者的勇气和改革者的魄力,直面问题,更新观念,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破解事业发展中的难题,从而为学校下一阶段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三、下一步工作构想 ‎  各位代表,2014年,是新中国成立65周年,是党和国家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也是我们深入落实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关键年。值此重要节点,先期总结学校“十二五”发展的经验和不足,着手梳理下一步发展思路和蓝图,及早动手,顶层设计,抢抓机遇,扎实推进,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  过去5年来,学校结合国家国情、学校校情,积极把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形势和发展趋势:即“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我国正在致力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重中之重”,“改革创新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方兴未艾”,“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充满矛盾的时代”,等等。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也呈现出新的面貌和变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既是对全社会的新要求,也是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作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改革愿景,对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信息化时代条件下网络信息技术的虚拟性、全球性、交互性与开放性已经严重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也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加快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高校实现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  综上所述,结合学校发展成绩和存在不足,在未来5年,学校改革发展的思路是:坚持一条发展道路,大力推进“四化”建设,努力营造一种文化。“一条道路”是指继续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四化’建设”是指现代化建设、国际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和法治化建设;“一种文化”是指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 ‎  (一)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  大力增强学科整体实力。拟定“法学学科资源整合方案”,加强内部资源整合,彰显特色和优势;强化对法学学科内部结构调整和优化,实现法学二级学科均衡发展;积极争取法学一级学科全国排名整体第一。大力扶持法学以外学科发展,力争使政治学一级学科整体实力进入国内前五名,力争使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在今年达到5个的基础上再有增加;依托法学学科,扶植培育有发展潜力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 ‎  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为有力支撑,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内涵式发展作为提高质量的核心要求,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更新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推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模式;优化本科生专业布局,专业设置再有增加,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继续深化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改革,进一步推动跨学科、跨专业人才培养,继续做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深入推进法学专业“六年制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推广与示范效应;制定实施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指标体系;推进博士生招生制度改革,逐步完善扩大博士招生“申请审核制”;加强研究生协同培养,扩大建立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构建多元化研究生培养模式。‎ ‎  大力推出科研精品力作。以协同创新中心工作为抓手,推进科研创新,全面建设“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推出高质量科研成果;全力培育其他协同创新中心,力争再有1-2所中心获得国家批准与认定;继续实施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推进智库建设,实施“XX智库”计划,目前资助10个团队,下一步继续加大资助力度和建设成效,以团队为基础聚焦国家战略和国计民生,推出高精尖成果,发挥“智库”作用;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工作。‎ ‎  大力加强师资团队建设。继续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制定实施学校《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继续做好“百名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做好“千人计划”、“双千计划”、“长江学者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选拔推举工作,使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学缘结构更加优化,学科团队结构更加合理;促进弹性化用人制度更加常态化;力争使每一位XX教职工具有高度的“‎ 幸福感”和“成就感”。‎ ‎  (二)全力推进“四化”建设 ‎  1.推进现代化建设,保持与时俱进 ‎  努力实现办学理念的现代化。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积极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推进现代大学治理结构改革,积极树立推进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发展的办学理念,并将办学理念内化成全体师生员工的基本共识,外化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工作中的一致行动,推动学校科学发展。‎ ‎  努力实现制度架构的现代化。大力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修订和完善《中国政XX学章程》,使《章程》成为校内具有“宪法”地位的根本制度;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依法治校”的制度架构体系;完善推进校院二级管理制度,积极明确校院二级办学主体的责、权、利,充分调动二级单位自主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努力实现权力结构的现代化。依据《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以修订学校学术委员会章程为契机,突出校学术委员会在整个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中的核心和最高学术机构地位,尊重并支持学术委员会独立行使职权;在二级学院全面推行教授委员会制度。‎ ‎  努力实现管理体系的现代化。理顺机构,整合职能,提高行政部门运转效能;积极完善工作流程,实现服务管理工作的精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保证无缝对接;进一步完善全校性行政管理服务公用平台,优化简化办事程序,精简会议文件数量,进一步采取预约办理、网上办公、“一站式”服务、信息公开等措施,方便师生群众,提高服务的质量效率。‎ ‎  2.推进国际化建设,建设全球大学 ‎  继续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加强交流,深化合作,搭建高端平台,提升国际影响力,力争建成全球大学;力争再增加2-3所海外孔子学院,创办多个海外研究中心;新增1-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大力支持获批国家“111计划”的“证据科学创新引智基地”的工作,不断提升外专聘请层次;力争使15%以上的在校生具有海外交流、交换学习经历,提升人才培养国际竞争力;继续大力实施“‎ 青年骨干教师海外提升项目”,大幅增加教师短期交流、访学、讲学等项目,提高教师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积极支持各学院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  3.推进信息化建设,打造数字XX ‎  健全工作机制,提高统筹能力,在全校全方位、全领域推进信息化建设,推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全面创新;不断升级校园骨干网络,确保带宽满足师生需要;完成无线网络升级改造,真正实现校园无线网全覆盖;制定实施学校“信息化建设标准”;为广大师生提供多功能综合网络教学与学习平台,力争在慕课(MOOC)建设上实现突破;完成信息系统的有效对接,实现资源共享;建立成熟的数字化迎新与离校一站式服务平台;加强信息系统等级安全保护;基本建立起安全稳定、快捷高效的数字化XX校园,信息化建设达到国内高校一流水平。‎ ‎  4.推进法治化建设,实现良法善治 ‎  坚持依法办学,发挥学校特色。坚定不移地遵照宪法和法律、依照《高等教育法》和学校章程办事,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全面开展学校规章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充分体现以师生为本的原则,使学校各项工作都于法有据,科学、规范、人文;严格依法办事,坚持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并重,使遵规守纪成为XX人的自觉行动;建立和完善权利和诉求的救济机制,畅通师生权益维护渠道,抓紧组建学校综合投诉中心;力争将XX建设成为国内良法善治的标志性、示范性高校。‎ ‎  (三)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 ‎  大学的灵魂是大学文化,而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精神。XX校园文化的核心是XX精神,也就是XX人的价值共识。XX精神蕴含在“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校训中,XX精神表现在“道德修养上的自律、科学理论上的创新、法治建设的担当和追求公正的恒心”等方面。XX肩负着培养政法人才的重任,只要理想和良心在XX人心中,XX就能够持之以恒、再攀高峰,XX人就能做社会的脊梁和社会的良心。学校下一步将积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实力量,加大投入,积极制定实施“校园文化繁荣计划”‎ ‎;以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感染人、熏陶人,塑造优良的教风、学风和校风环境;积极推进浓缩学校历史、彰显学校特色的博物馆、校史馆等文化设施建设;大力推出校园文化的品牌活动,以校园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XX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努力将XX建设成品位高雅、积淀厚重、特色鲜明、风清气正、和谐包容的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各位代表,XX的办学目标是建设“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创新型世界知名法科强校”,经过5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学校已经朝着这个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突出成绩。不久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吹响了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开启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序幕,也开启了高等教育新一轮改革的篇章。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迎难而上,抢占先机,不懈奋斗,再攀高峰!相信只要我们全体师生团结奋进,开拓创新,XX的办学目标一定能够早日实现!XX也一定能够为教育强国梦、法治中国梦的实现做出积极贡献!‎ ‎  谢谢大家!‎ ‎  2020年大学教代会工作报告范文(三)‎ ‎  一、学校2014年总体要求 ‎  学校2014年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扎实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  二、学校2014年以来工作情况 ‎  (一)制定颁布《复旦大学章程》‎ ‎  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章程制定工作,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2014年4月形成章程初稿,递交教代会审议。期间,代表们共提出意见169条,采纳或部分采纳103条,采纳率66%。6月初,修改后的章程初稿面向校内师生和与学校密切相关的机构和人士征求意见,共收集意见209条,采纳或部分采纳123条,采纳率达58.9%。在此基础上,章程制定工作小组对文本不断修改完善,最终形成《复旦大学章程(核准稿)》,于6月底提交教育部。‎ ‎  2014年10月,经教育部核准,学校正式颁布《复旦大学章程》(以下简称为《章程》)。作为指导和规范学校各项工作的总纲,《章程》对学校的治理结构、运行模式、师生权益和外部关系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明确学校按照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师生治学、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运行;强调了学校学术理念、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原则;明确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完善保障体系的理念和原则;明确了学校与举办者、政府部门、社会之间的关系;明晰了师生的权利和义务等。《章程》颁布后,学校制作了《图解〈复旦大学章程〉》,通过新媒体等多种渠道向全校、全社会进行宣传,进一步扩大章程影响力。‎ ‎  (二)按照中央专项巡视整改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工作 ‎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我校在2014年3月31日至5月8日接受了中央专项巡视。7月7日,中央巡视组向我校反馈了巡视意见。校党委高度重视巡视整改工作,将其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 ‎  1. 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工作要求。校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针对中央巡视组指出的突出问题和主要问题,深刻剖析原因,逐条逐项研究整改任务。7月底,学校向中央报送了整改工作方案,确定了4个方面、56项整改任务,并细化为91项整改事项,明确了工作责任。‎ ‎  2. 认真开展摸底清查,切实抓好整改。针对中央巡视组指出的突出问题,学校启动实施了10项专项清理排查工作。学校强调,专项清理工作要“全覆盖”,做深做实,为更好地研究政策、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打下基础。经过全校上下共同努力,清理排查工作于2014年内全部完成。对排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学校及时进行了清理、纠正和规范,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约谈、诫勉,对违纪违规问题启动了处理程序。按照中央巡视工作的要求,学校去年9月向中央报告了整改工作情况。之后,向校内和社会通报了整改工作进展。‎ ‎  3.‎ ‎ 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入手,深化源头治理。学校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指导原则,不仅着眼于解决当前的问题,更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监管上查找和分析原因、堵塞漏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修订了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办法,强化了校院分级管理的职责,完善了科研成果转化政策,规范了科研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基建工程管理方面,在限时完成江湾校区建筑幕墙修缮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基建、修缮工作的制度和流程,加强了现场监管和全过程跟踪审计。在校办企业管理方面,制定了校办企业分类处置方案,理顺了校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将逐步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同时正在研究制定教师办企业和在企业兼职的管理办法。在附属医院管理方面,强化了对医院领导班子的监管,研究制定了加强医院大型医疗器械、药品和耗材采购监管的制度文件等。为抓好整改工作不松劲,学校于去年11月和12月,分别召开了两次整改工作推进会,对深化整改工作进行了部署。本学期开学后,学校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又多次召集会议,就涉及科研经费管理、校办企业管理、教师办企业和在企业兼职管理等方面的整改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使专项巡视整改工作在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下去。‎ ‎  (三)启动学校综合改革工作 ‎  为破解学校原有内部管理体制中存在的权力过于集中、管理效率不高、组织协调乏力、办学活力不足等问题,学校决定把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学校综合改革的主抓手,通过内部管理运行模式的转变与完善,从内部、从深层充分激发办学的活力和潜能,为学校发展提供更加符合内涵建设要求的强劲动力。‎ ‎  1. 制定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在前期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2014年,学校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相关配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两级管理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具体措施和工作步骤,目的是调动学校和院系两方面积极性,激发两方面办学活力,形成校院两级互动联动、协调统一、充满活力、合力发展的管理运行机制。‎ ‎  2. 加快转变校部机关职能,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按照简政放权的要求,一是在精简机关部门设置的基础上,2014年进一步精简了机关科室设置,机关科室数减少了1/4;二是推进职能梳理工作,分两批完成了33个机关部门和9个群团组织、公共服务部门的职能认定工作;三是梳理了机关审批事项,初步形成了“权力清单”,积极推进“流程再造”‎ ‎;四是对全校规章制度进行了梳理,确定现行有效的制度545件,新制定和修订一批制度;五是加强机关管理队伍建设,建立了专职辅导员和机关管理人员统一招聘体系,强化专业化、职业化培养方向,研究制定了职员职级制实施方案,正在进行征求意见工作。‎ ‎  3. 加强院系能力建设,积极推进试点工作。学校对院系的规划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提出了要求,部署推进了新一轮院系学科规划编制工作。一是研究制定了《学院两级管理准入方案》,综合考虑文、理、医、工各类学科的代表性,确定11家院系进入校院两级管理改革试点学院候选名单。二是计划在制定两级管理总体方案和认定学科发展规划、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上,本学期将从候选院系中遴选确定首批试点单位。三是研究提升院系管理运作能力、合理配置管理岗位的工作方案,逐步推进院系和机关管理人员的有序流动。‎ ‎  4.统筹推进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后勤体制等综合配套改革。深化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思路是进一步扩大院系办学自主权,让院系具有与其办学主体地位相适应的资源配置能力。为此,学校统筹推进人事、财务、资产和后勤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改革。2014年10月,改革方案印发;目前,学校正在抓紧一系列具体制度的制定工作。在人事管理方面,将建立和完善以“预聘-长聘制”为核心的人才能进能出机制,以“代表性成果”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以“业绩、贡献”为导向的三元收入分配机制,以“卓越人才计划”为核心的阶梯式人才培养机制。两级管理试点工作实施后,各类岗位及相关资源将整体打包配置给相关院系,院系在人力资源规划框架内,自主开展教学科研人员预聘和流动科研人员聘任。在财务管理方面,实行校院两级财务全额预算制度,建立以目标为导向配置院系发展经费的机制,实施会计委派制,完善财务信息公开,切实提高办学经费的使用效益。在资产管理方面,针对事业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和后勤服务资产,制定分类管理办法,推动资产的有偿使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本的保值增值。正式出台《复旦大学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在后勤管理方面,合理配置后勤资源,加强后勤服务监管,明确能源资源和公共服务的使用标准,改进物业管理,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与此同时,学校建设的管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已开始试运行,目前已可为教师提供个人数据服务,并在相关院系、部门试点综合数据分析服务。‎ ‎  这些改革方案和配套文件既汇聚成了一揽子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改革新举措,又是学校综合改革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要求,学校将在今年上半年制定《复旦大学综合改革方案》,上报教育部核准。‎ ‎  (四)推进与谋划学科发展 ‎  1.主要学科整体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14年,在QS学科排行中,学校有21 个学科进入榜单,占总数的70%,其中政治与国际关系列19位,哲学列17位;在U. S. News的学科排行榜中,我校材料科学仅次于MIT,列全球第2。在ESI 学术论文总被引次数排名中,化学、材料科学和临床医学3个学科领域进入全球前1‰。‎ ‎  2. 启动新一轮院系学科建设规划。2014年,学校完成了“985三期”验收收尾工作,并于年底启动新一轮院系学科规划,为学校构建学科版图提供重要基础,也为学校推进两级管理改革奠定了基础。本轮学科规划明确如下要求:各学科要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综合考虑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和国际化方面的核心指标,明确所属学科建设的目标、瓶颈和不足,突破方向和重点举措,形成到2020年清晰可行的建设方案和明确客观的评价指标。‎ ‎  3. 组织“高峰高原”学科申报。2014年11月底,根据上海市教委《高等学校学科发展与优化布局规划(2014年-2020年)》(即“高峰高原计划”)及其《实施方案》,组织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7个一级学科申报“高峰高原”计划。同时,根据学校学科的整体目标,布局学校高峰学科的整体建设。‎ ‎  4. 加强学科数据分析。制作“ESI排名数据自动搜集程序”,实时监控我校及全体“985高校”和部分海外标杆院校的ESI排名数据;整理分析2004年至2014年十年间的SCI数据,完成《复旦大学ESI全景报告》,建设“ESI监测系统”,面向全校教师开放。‎ ‎  (五)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工作 ‎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是核心。过去一年,学校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以“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国际视野、专业素养”为人才培养理念,不断完善通识教育的组织架构、课程框架、书院建设和教师培训体系。‎ ‎  1.人才培养成果显著。2014年,我校作为成果第一完成单位,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4项、一等奖22项,位列上海高校第一。其中由上海医学院领衔的《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创新》(“5+3”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实现上海市高等教育在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方面的“零突破”。‎ ‎  此外,2014年,学校还有10门课程入选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22门课程入选上海市高校外国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性课程,3门课程入选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5项课题获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立项,5门课程作为共享课程向上海乃至全国开放。“环境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成功申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2.扎实做好招生录取工作。2014年,学校共招收中国本科生2904人,硕士生3824人(其中:学术型1665人,专业型2159人),博士生1391人;录取各类外国留学生本科生190人,新招收外国留学生研究生371人。在本科上招生方面,我校文科、医科高招录取线在全部29个省市排名前三。学校还首度实施面向农村贫困地区的专项计划“腾飞计划”,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肯定,李克强总理、刘延东副总理专门作出批示。通过“腾飞计划”,复旦本科新生中农村考生比例达到18.8%,较2013年提升了8.2个百分点。在研究生招生方面,985高校博士生生源比例近70%,学术学位硕士生比例超过50%。‎ ‎  3.加强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面的文件。在完善《复旦大学关于进一步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制订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本科教学工作考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管理、拔尖计划实施、书院整体规划、推进本科教学国际化、教师教学基本规范、助教工作实施等配套方案。二是加强顶层设计。梳理、重建七大模块核心课程,进一步明确五个学科大类培养目标,修订完善大类课程结构,逐步构建“核心课程-大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 衔接递进的本科课程体系。三是创新教学方法。进一步推进小班化教学和研讨型课程,鼓励基于在线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成效。四是推进书院建设。对学生宿舍楼进行修缮和改造,颁布实施《复旦大学本科生书院导师工作条例(试行)》,完善导师制度。五是积极推动教授为本科生上课。2013-2014学年,承担本科教学的教授占全体在编教授的76.5%,教授参与主讲的本科课程占全部本科课程的32.6%。全年推出55门次书院新生研讨课,全部由正教授主讲(包括闻玉梅、孙鑫、金亚秋3位院士)。六是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索实施“学业警示与试读”制度;组建教学督导组,通过随堂听课、专项检查等形式,对本科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巡视检查和评估指导。七是组织举办教学增能活动。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研修班”、“青年教师教学比赛”,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国家和上海市教学竞赛,其中生命学院教师吴燕华获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 ‎  4. 推进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制度性文件。在完善《复旦大学关于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修订《关于加强我校研究生师生关系工作的若干意见》、《研究生教育校院两级管理实施办法》,完成《2014年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二是实施研究生质量大检查。4月,聘请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和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的36名专家对全校12个院系进行质量检查,以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形式,掌握了大量一手数据和材料。三是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新增研究生FIST(暑期集中授课)课程 62门,积极申报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与此相配套,探索研究生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制定并实施了新的研究生奖助方案;成立了研究生服务中心,2014年6月9日正式对外办公,向师生提供一站式服务。‎ ‎  5. 大力拓展就业渠道,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一是就业数据稳中有升。截至2014年12月31日,我校2014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7.04%,比2013年同期增长0.1个百分点。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65%。二是创新创业局面良好。继续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资助平台(“登辉计划”)建设,获评“2012-2014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三是积极引导毕业生赴西部、基层、国家重点单位就业。其中进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新兴战略产业、重点央企、三级甲等医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银行等大型国有企事业重点单位毕业生数量超过65%,同比增长5个百分点;赴西部就业同比增长6.82%;赴基层就业同比增长20%。‎ ‎  6. 把握育人规律,扎实做好学生工作。一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以纪念“人才工程”‎ 预备队制度建立20周年为契机,系统总结回顾学工队伍发展历程,不断完善辅导员培养培训体系。提高学工队伍的专业化能力。二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围绕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设立“烈士纪念日”、庆祝建国65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远大理想。三是开拓网络育人阵地。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网络思政教育手段,在网络易班开设“红色课堂”,建设“复旦百晓生”、“新闻新编”等一批公众微信平台,建成上海首家智慧校园“一站式信息化学生生活服务站点”,被评为上海高校网络文化特色项目。四是做好学生资助和勤工俭学工作。全年发放本(专)科生奖学金1678.12万元,研究生奖学金7515.47万元,共计51089人次获奖;全年发放本(专)科生助学金1191.315万元,研究生助学金73万元,共帮助3679人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度过难关;全年发放各类勤工助学经费684.4135万元;发放医疗帮困基金19.03万元,受助学生1488人次。五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关怀,研究制定《复旦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完善五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区块架构和网络建设;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举办阳光体育节、校园乐跑等文体活动,引导学生增强体质,保持健康阳光的心态。‎ ‎  (六)提高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  1.完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科研核心竞争力。学校以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加强对重大项目、重大平台的谋划,加强对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凝聚科研核心竞争力,释放科研活力。理工医科方面,2014年到款科研经费10.18亿元,获批 “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6项,列全国高校第三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595项,资助总额超过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7项,居全国第三;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3项,居全国第四;首次获得国家基金委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实现该类项目零的突破;新增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获得1项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18项。‎ ‎  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全年科研批准的总经费达到1.165351亿元,争取各类经费总额1.634亿元,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4项,其中重大项目5项、重点项目9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66项,其中一般项目26项,列全国第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3项。获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第十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97项;首次在人文社科领域作为牵头单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出国内高校首个社会科学数据平台;《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丝绸之路地理信息系统》等一批重大成果产生了重要影响。整合研究力量成立古籍保护研究院等跨学科交叉研究平台,新成立城市发展研究院等15个校级研究中心;继续加强发展研究院大平台建设,发展研究院形成了包含10个研究中心、上海论坛和中国高校智库论坛2个常设大型论坛秘书处、上海市高校智库研究和管理中心、金融家俱乐部等的高校文科学术咨政复合体。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大学智库论坛”,发挥现有智库平台作用,建好6个上海高校智库,提升了复旦在高校智库中的影响力。‎ ‎  积极推进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立项开展学校示范性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与筹建,加强领导和组织管理,提供经费支持,落实机制体制的政策支持。‎ ‎  3.推进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发展的工作。一是加强与国家部委、地方政府的合作。2014年,学校与贵州省、山东省、福州市以及中国商飞、上海市高等法院、中国日报社等单位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甘肃省合作成立了全国高校首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协同发展研究院,新成立的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成为文化部“国家古籍保护人才培训基地”,国际问题研究院入选外交部“政策研究课题重点合作单位”。主动对接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需求,在新材料、生物医学、微纳电子技术、脑科学、老年医学等领域发挥我校优势,促进各类资源在上海的聚集。二是围绕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重点地区,推动产学研合作。2014年和地方及企业签订技术合同416个,合同总金额达1.84亿元。重点推进与中航工业集团、中石油、中石化、宝钢、华为、巴斯夫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结合科学前沿和企业重大需求,建立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6个,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三是积极推进对口支援和定点扶贫工作。2014年,学校定点帮扶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对口支援云南大学、河西学院、新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大理学院等西部高校,在学生培养、师资队伍、干部培训、科研合作、学术交流、资源信息共享、医疗卫生等方面展开了积极有效的合作与支援,有力地推动了帮扶地区和受援高校的建设和发展,获得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的“中央国家机关等单位定点扶贫先进集体”称号。‎ ‎  (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  2014年,学校切实推进各项人才计划,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  1.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全年新增国家“千人计划”(含创新长期、创新短期、青年项目)22人,其中青年千人入选13人。在今年公布的第十一批青年千人公示名单中,我校入选29人。2014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与讲座教授19人(其中人文社会科学7人),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北大;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上海领军人才9人,上海“千人计划”16人。截至2014年底,共有90人入选中央“千人计划”,其中青年千人40人,123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56人入选上海“千人计划”,63人次入选上海“东方学者”,获“杰青”项目资助91人。文科高端人才队伍取得新进展,根据《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遴选暂行办法》,经过院系和专家推荐、评审公示,聘任7位文科资深教授。一些专家教授获得国际、国家和上海市各类奖项,如李大潜院士获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苏步青奖,陈纪修教授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赵东元院士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陆谷孙、王安忆教授获上海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等。‎ ‎  2.师资队伍培养体系建设呈现新局面。近年来,学校加大培养力度,形成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可持续发展的五层次综合培养支持体系,实现对教师职业生涯的个性化、全程化培养。该体系由新进教师起步项目、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和卓越人才计划(卓学—卓识—卓越计划)组成。截至2014年12月,累计570余名青年教师获得支持,361名优秀教师纳入卓越人才计划进行重点个性化支持。获资助教师中,8人入选“长江特聘教授”;3人入选“973”或“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4人入选“杰青”;1人入选“科技部优秀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领军人才”; 10人入选“优青”;4人入选“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另有多人获得其他国家和地方的科研基金和人才计划资助。健全博士后管理与培养机制,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全年共招收博士后381人,其中招收留学生博士后(含外籍)40人;‎ ‎ 2014年学校获批派出项目5人、引进项目8人、学术交流项目2人,提高了博士后国际化水平。‎ ‎  3. 加大吸引集聚优秀人才力度,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完善引进机制,大力推进各类人才的引进与招聘工作。2014年,学校加大《复旦大学关于加强教学科研岗位招聘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力度,重点引进高水平的领军人才,以及学术背景优秀、研究能力突出、发展潜力较大的青年科研人才。2014年新进教学科研岗位教师162人,人文社科、理工、医学三个学科分布均衡,分别为1.4: 1.3: 1。其中,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06人,校聘关键及以上岗位人才62人,占引进人数的60%;直接从海外引进90人,约占引进人才总数的85%。继续深化教师高级职务聘任改革,修订了《复旦大学教师高级职务聘任实施办法》,完善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 ‎  4.完善人才队伍分类管理体系,推进管理人员和流动科研队伍建设。加快推进管理人员职员职级制改革;制定并实施了《复旦大学“固定聘期研究员”、“固定聘期副研究员”工作岗位聘任暂行办法(试行)》、《复旦大学流动科研人员聘用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和《复旦大学项目制科研人员聘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复旦大学会计、审计、基建工程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实施办法(试行)》等,进一步规范按需设岗、分类管理,逐步建立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能进能出、稳定与流动相结合的研究队伍,形成由高层次的流动科研人员(事业编制)、中层次的一般技术员(租赁制)及低层次的工勤技能岗位(劳务工)组成的灵活用工机制。‎ ‎  (八)加强国际合作及港澳台交流合作 ‎  1.国际化办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国际合作项目不断增加,复旦-巴黎高师人文硕士项目、新南威尔士大学联合MBA项目、芬兰图尔库大学工程教育国际双硕士项目、法国奥尔良大学校际交流项目等顺利启动。在校留学生中,高层次研究生不断增多,本科生质量不断提升。2014年,我校共接收来自121个国家的各类外国留学生6220人次,包括攻读学位的留学生1906人,其中本科生1047人,研究生859人。国际合作的深化为学生海外交流提供了更多机会,学生因公海外交流达2574人次,其中本科生1427人次,约占年级平均人数的47.3%,居于全国领先地位。接收各类来校学期交换生718人次,其中港澳台学生155人次。通过“‎ 人文基金学术访问计划”、“香港师生交流计划”、“中华文化研习营”等项目总计接收港澳台高校师生来访1300余人次, 并承接了“香港师生交流计划”的国内高校秘书处的工作。在引智工作方面,截至2014年底,我校共有长期境外专家108名,各类短期境外专家1200名。其中一名顾问教授获2014年中国政府友谊奖,一名顾问教授获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 ‎  2.国际学术科研合作不断深化。参与全球健康计划等国际重大科技计划,在政府间合作协议框架下实施双边或多边科技合作项目。与美国韦恩大学、杜克大学、福特医院等签署合作办医协议。加强海外中国研究、国际问题和区域问题研究, 新成立法国研究中心,筹备成立复旦-墨西哥海外中国研究中心、复旦-奥克兰大洋洲中国研究中心等学术机构。全年共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69场,通过上海论坛、大洋洲中国论坛等活动提升影响力,促进复旦人文社会学科研究成果的国际交流,展现“中国风范”。‎ ‎  3.主动服务国家公共外交战略。积极参与中欧人文交流对话机制建设,在习近平主席访欧期间,联合人民大学、四川大学与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共建“布鲁塞尔中欧研究院”。孔子学院建设取得新进展,在诺丁汉孔子学院的基础上,成立复旦-诺丁汉新汉学研究院。在第九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上,我校共建的奥克兰孔子学院、爱丁堡大学苏格兰孔子学院获得首设的“孔子学院开创者奖”。2014年,校级层面共接待外事来访400余批次,3834人次,包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爱尔兰总统希金斯、巴基斯坦总统侯赛因、美国前总统卡特等国际政要34人。‎ ‎  (九)完善医院管理,做好医疗服务 ‎  1.加强临床学科人才建设。2014年,各附属医院共获批1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上海医学院牵头联合9家附属医院共同成立复旦儿科医疗联合体,是对接国家医改,方便患儿就医,提供同质化服务,打造复旦品牌的创新性医疗服务模式;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临床试验圆满完成,成为我国首家、世界第三家拥有质子、重离子两种技术的医疗机构。学校积极推进老年医学、精神医学、口腔医学和全科医学等学科建设,复旦大学老年医学研究中心在附属华东医院挂牌成立,推进落实上海市口腔病防治院、闵行区精神卫生中心成为我校附属医院(筹)。推进附属医院人才柔性流动,加强附属医院尤其非直属附属医院的人才队伍建设。‎ ‎  2.拓展与区域的医疗合作。学校积极与上海市区域开展医疗合作,共建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区、静安区、青浦区中心医院,继续推动与徐汇区、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合作。重点推进与闵行区共建“医教研协同型健康服务体系”,在国内率先探索新型健康服务合作共建模式。落实与省市合作协议,厦门儿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分院)挂牌成立,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建设有序推进。‎ ‎  3.做好医疗服务和支援工作。2014年,我校10家附属医院门急诊总量1901.3万人次,出院人数44.3万人次,住院病人手术人数28.9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6.9%、8.6%、12.4%。推进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各培训医院共招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598名,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242名,合格出站的住院医师学员334名,在上海各级医疗机构就业率为94.5%。结合国家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探索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新模式,中山医院全科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组织专家赴新疆喀什、云南永平、贵州兴义、甘肃定西等地区开展长期或短期的医疗帮扶活动。完成国家和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的医疗救治任务,尤其是在在抗击西非埃博拉疫情援助中,我校附属医院表现出色,卢洪洲教授获评国家卫计委授予的“最美援外医生”称号。‎ ‎  (十)加强校园基本建设和公共服务 ‎  1.有序推进校园基本建设及规划。2014年,学校基本建设任务重,压力大。学校把抓基础、抓进度、抓筹资、保质量、保安全作为工作重点。全年在建项目8项,总建筑面积17.78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项目4个(江湾校区化学楼、环境科学楼、物理科研楼,枫林校区一号医学科研楼),总建筑面积达13.34万平方米。学校还认真做好后续拟开工项目的前期报建和准备工作,一批拆迁和整改、修缮项目也稳步推进。结合轨道交通18号线线路和工程进度规划,开展邯郸校区穿越地块改造和新一轮规划调研工作。学校还积极与国家部委和上海市相关部门沟通,确保相关建设资金的落实。‎ ‎  为确保枫林校区改扩建工程的顺利推进,学校启动了枫林校区部分师生的搬迁、腾挪和安置工作。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广大干部和师生从学校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克服困难、顾全大局,相互支持、加强协调,顺利完成了4000余名医学生和校区内有关单位的搬迁安置工作。与此同时,生命学院也顺利搬迁至江湾校区。‎ ‎  2.大力提升校园公共服务质量。‎ ‎  一是着力解决师生关心的民生问题。学校进一步完善公租房政策,增加租住套数,缓解了青年教师住房困难。实施了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项目,如开展邯郸路以南校区的综合整治;加强了校内修读点建设,增加学生公共活动空间;建立了研究生服务中心;加大了校区班车频次;启用节能监管平台,完成光华楼节能改造,完成北区学生公寓空气源热水器改造工程;关心教职工身体健康,提高教职工体检参检率,体检中增加了相关肿瘤检测的化验指标;更新升级了“教职工补充医疗保障计划”。‎ ‎  二是提升信息管理和服务水平。学校着力建设管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并投入试运行,打破校内数据之间的壁垒,实现各条线管理信息的集成共享,定期更新。依托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立个人数据中心,争取实现师生员工基本信息自动生成表格,减少重复填报情况。完成教师个人数据中心的升级和研究生个人数据中心上线试运行。启动院系数据中心建设。学校加强对各类数据的分析和利用,提高决策管理的科学化水平。2014年度,学校荣获“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建设二十周年突出贡献奖”。‎ ‎  三是确保校园公共安全。加强校园安全的宣传教育,开设9门安全教育微课程,开展各类安全主题宣传活动,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加强治安管理,开展网格化巡防,形成多层防范、高效配合的工作架构,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妥善处置问题。完成江湾校区、张江校区高清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建设,提高技防水平。针对校园内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和师生反映的困难,开展系列专项治理工作,如完善南区政肃路校门功能,加强夜间防护;恢复东二门机动车专用门功能,调整校门周边通行秩序;启用光华楼底下车库闸机系统,缓解停车难问题等。‎ ‎  (十一)完善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体制机制 ‎  学校进一步明晰各类学术组织的运行机制、基本职权,大力支持各类群团组织、党派团体、专业咨询机构开展工作,健全校院两级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体系。‎ ‎  1. 完善学术治理体系。学校进一步明确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相对独立行使咨询、审议的权力,并不断健全相应的运行机制,修订《学术委员会章程》、《学术规范实施条例(试行)》、《学位评定委员会章程》,优化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运行机制,顺利完成学术规范委员会换届工作。‎ ‎  大力支持各类群团组织、党派团体建设,重视党外人士在学校发展建设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参与学校事务的积极性,注重发挥党外人士的作用。‎ ‎  2. 健全校院两级教代会、工代会制度。根据《复旦大学章程》的精神,修订了《复旦大学教代会实施细则》,制定了《复旦大学工会章程》。通过采取重组教代会民主管理专门委员会和制定《复旦大学教代会提案工作制度》、《复旦大学工会工作会议制度》、《复旦大学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等配套工作制度,有效推进教代会各项职权的全面落实,提高了工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  在开展教代会、工会建设情况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对二级教代会、工代会制度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整改要求。一年来,相关二级单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基本完成了整改工作。‎ ‎  3. 强化信息公开工作。2014年,学校制定并颁布了《校党政领导联系基层制度》、《校领导接待日制度》、《关于加强党内情况通报制度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以制度形式,切实保障校领导联系基层和群众工作实效。结合教代会、学代会的召开,共组织了15场校情通报会,请学校领导或职能部门负责人就广大师生员工关心的事项进行通报和解读,并综合运用干部会议、专题会议、座谈会、校园网等多种形式,将重要信息及时向师生传达、公开。‎ ‎  2014年,学校修订了《复旦大学信息公开目录》,升级改版信息公开网,扩大了主动公开信息内容,进一步强化了信息公开网服务交流功能。强化“校长信箱”回复的时限性,督促涉及的部门及时回复。注重发挥信访工作在收集民众意见、建议方面的重要作用,针对信访接待中群众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形成信访情况通报或说明,提出建议,促进问题及时妥善得到处理。‎ ‎  第二部分 学校当前面临的形势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根本靠创新,关键是人才,基础在教育。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上作出的总体部署以及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定位、明确了新要求。‎ ‎  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深化高校综合改革进程,首先要认清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更加重视科技和教育,科技创新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深入人心。在这样的形势下,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据怎样的位置,发挥怎样的作用,就成为大学发展的关键因素。‎ ‎  从我国的情况看,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发生历史性的交汇。党和国家审时度势,将科技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这些措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大投入力度。新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即将上马;与创新人才引进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抓紧修改完善,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也即将拉开序幕。二是加大改革力度。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不断深化,创新治理体系、科技资源配置、科技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科研组织模式等都将作出相应调整。这对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既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  在这样的形势下,国内外高校激烈竞争的程度前所未有。国外一流大学仍然保持强势地位,国内兄弟高校、科研院所纷纷行动起来,通过深化改革,加快调整,掌握先机,赢得主动,占领未来竞争的制高点。‎ ‎  去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发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深化高校改革的总动员令,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指明了方向,为高等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总书记在讲话中还点到了复旦,这不仅是对我们办学历史、办学传统和办学水平的肯定,更体现了党中央对复旦大学走在高校改革前列的期待和要求。我们决不能辜负党中央的信任和期望,必须在清醒地认识差距和找到问题的同时,加快改革发展的步伐,抢抓机遇,直面挑战,加倍努力,赢得先机,实现跨越发展,争当高校综合改革的排头兵、先行者。‎ ‎  第三部分 教育部、上海市的近期工作要求 ‎  和学校若干工作思路 ‎  教育部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作为全面深化改革重要举措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已于去年底启动。近期主要工作有:一是推动各省市和高校教育综合改革,组织开展《教育规划纲要》中期总结评估,继续跟踪指导“两校一市”综合改革取得实质进展,指导各直属高校研究制订综合改革方案,并于上半年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二是着手进行全国教育“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并要求各校在着手进行“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的同时,认真研究提出一批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举措,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推动列入各级政府“十三五”规划;三是会同有关部委深入研究推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行动计划的意见。今后将改进管理方式,引入公平竞争,加大绩效考核,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全面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社会贡献力和国际竞争力;四是制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文件,全面推进教育法治化进程。教育部将出台依法治校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五是深化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今年将出台留学工作行动计划,实施《留学中国计划》,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大局。‎ ‎  根据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部署,上海市目前正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与教育部签署了深化上海教育综合改革战略合作协议,制定了深化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2015年工作要点,明确在五大领域24项重点工作上开展合作;上海市教委发布了《高等学校学科发展与优化布局规划(2014年-2020年)》(即“高峰高原计划”)及其《实施方案》,要求部属高校以学校为主体制定高峰高原学科建设整体实施方案。‎ ‎  2015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我校编制“十三五”‎ 规划、综合改革方案,实质性推进学校综合改革的关键一年。围绕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我们必须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从学校的实际和特点出发,对学校发展思路做出适当调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贯彻落实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决议精神,全面推进学校建设事业,扎实推进核心竞争力建设,加快学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 ‎  在学校2015年的发展指标上,师生规模方面:学生总人数维持基本稳定,争取研究生数量略有增加;教师总人数维持基本稳定,争取人才数量明显增加,长江、杰青、青年拔尖、千人、优青等人数,以及人文社科的其他引进人才数量争取超过2014年数量,人才在学科中的占比进一步提高,分布结构进一步优化。‎ ‎  人才培养方面:招生各省市的均重差和排名维持稳定,争取消除弱点并略有提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上升。‎ ‎  科研方面:争取科研总经费收入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经费总量稳定提高,人文社科经费明显提高,其它经费来源进一步拓宽;“2011”牵头项目争取实现突破,主持社科重大项目数量进一步提高;科研人才增量进一步增加,杰青人数、首席科学家和重大项目负责人数量稳定提高;重大成果数量和国家各类奖项数量争取有新提高。‎ ‎  财务方面:学校总收入明显提高,增加捐赠、地方和行业等的支持,稳定办学收入,提高资产收入;学校支出效益、质量和效率提高。‎ ‎  硬件条件基本建设方面:基建计划续建工程面积133 418平方米,开工面积338627平方米,完工面积20630平方米,大型修缮开工面积20132平方米,完工面积24602平方米,投入使用面积24602平方米。‎ ‎  资产方面:增加学生活动用房数量,有效提高对教学科研用房的投入。‎ ‎  国际化方面:留学生学历生数量、出国学习本科生数量、出国研究和学术交流研究生数量稳定提高。‎ ‎  在具体工作思路上,一是以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为主线,全面扎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服务社会、国际合作与交流、外联工作等各方面工作;二是以国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计划推进为契机,重点提升高峰学科建设水平和学术影响力,以点带面,全面促进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提高;三是以学校规划制订与建设为抓手,推进学校基本建设计划,完成学校学科建设规划、服务上海行动计划、十三五规划(含校园规划),为未来发展做好顶层设计;四是以推进综合改革为动力,制订好学校综合改革方案,抓好校院两级管理试点工作,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与机制;五是以落实中央巡视整改工作为机遇,加快人事、科研经费管理等规章制度建设,提高办学效率和服务师生水平;六是以为师生办好实事的精神,推进好师生重点关注事项;七是以110周年校庆为机遇,调动校友和社会及国际各方力量,支持学校发展与建设。‎ ‎  各位代表,今后一个时期,是复旦大学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阶段。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把握好重要发展机遇,思考“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学校工作的新思路、新要求,坚定不移地担当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重任,努力工作,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 ‎  谢谢大家!‎ ‎  2020年大学教代会工作报告范文(四)‎ ‎  各位代表、同志们:‎ ‎  下面,我就学校2016年的主要办学成果和今年要着力推进的重要工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  2016年,是学校“十三五”事业的开局之年,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全面落实之年。学校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紧紧依靠全校师生员工,坚持改革创新,依法治校,注重内涵建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 ‎  一、十三五事业规划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  去年以来,学校完成《十三五规划(2016—2020)》(总规划)、10个分规划和12个学院规划的制定,规划明确了学校新的发展理念、办学定位、战略目标等重要内容,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明确了任务。学校重新修订了《学术委员会章程》、《学术委员会议事规则》、《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委员会规程》、《学术道德委员会规程》等规章制度和管理文件。学校着重推进了人事制度、职称评审制度、绩效工资管理制度、校院二级事权界定等方面的改革,学院、部门和教职工工作绩效考评制度也已进入方案研究与设计阶段。‎ ‎  二、师资队伍建设迈向新高度 ‎  去年以来,学校继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引育并举”,建立多元人才引进模式,制定海外优秀人才引进政策,探索柔性引进的体制机制,使师资队伍总量规模显著扩大,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目前,一线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占比近60%,博士比例达到60%以上,参加过3个月海外培训的人员达到45%。学校引进和柔性引进纳入高峰高原学科管理的人才7名,其中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学校两位教师入选上海高校青年东方学者,三位教师获得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学校完成了2016年度高级职称晋升工作,晋升正高5人,副高9人。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1名辅导员获评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并获得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1名辅导员获得全国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二等奖。学校继续规范队伍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制定了《教学名师评选办法》、《教学标兵评选办法》、《本科生导师制管理办法》、《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规则》、《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同行评议操作规则》等文件,扩大了二级单位评聘自主权,开展了教师分类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继续实施校长直聘副教授制度,探索了与国际接轨的常任轨制度体系,酝酿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和人才办公室,为深化人事分配制度和绩效工资改革打下了基础。‎ ‎  三、人才培养取得突出成绩 ‎  去年以来,学校继续围绕“高层次、国际化、应用型”目标培养本科人才,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上协调发展。学校由本科教学骨干教师激励计划培育单位转为正式实施单位,继续坚持教师弹性坐班及自习辅导长效机制,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同时,学校启动2017年本科审核评估各项准备工作,并完成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学校3门课程被授予2016年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3门课程被立项为2016年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课程建设项目;2门课程被授予“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课程”称号;学校“古北620”创业孵化基地启用,其入孵项目获得千万A轮融资;学校建立了“四位一体”创新创业育人生态系统,并获得“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示范校(培育)单位”称号;学校《人文中国》课程火热开讲,龙舟、射艺等“中华传统体育文化项目”‎ 课程受到欢迎,学校举办了2016年全国大学生射箭(射艺)邀请赛,2016年上海市大学生冰壶锦标赛,承办了劳力士杯网球大师赛挑战杯赛,更好满足了学生对提升人文和体育素养的需求。‎ ‎  学校成立研究生院,推进商科创新人才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明确研究生培养的主体在各学位点并按一级学科分类制订教学计划,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分类培养管理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学校MBA项目在教育部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点评估中获江浙沪地区院校小组第二,在全国第九批52所院校中名列第三。‎ ‎  学生在各类竞赛活动中屡创佳绩,如“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华东赛区一等奖、未来领导者论坛东亚赛区冠军、中国大数据创新行动大赛一等奖、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第三届全国商务英语实践大赛(华东赛区)冠军等。1名学生获评2015上海市大学生年度人物;3篇硕士论文获得上海市研究生优秀论文。‎ ‎  四、学科与科研工作取得新突破 ‎  2016年学校在系统梳理学科建设成就,完成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申报的基础上,继续全方位推进学科建设。去年以来,学校共获得22项国家级项目,为到目前年度最好水平。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再传捷报,齐佳音教授的《面向国家公共安全的互联网信息行为及治理研究》获得立项。学校教师的各项科研指标均有提升,尤其是国际论文指标进步明显,截至2016年11月,全校教师共发表SSCI、SCI、EI等高级别国际论文20余篇,包括在统计领域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获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一项。另有20余篇决策咨询内参被录用,我校专家学者为政府提供决策内参获总书记批示,获领导批示及中央办公厅录用情况在上海所有高校中排名前五。学校建章立制,制定了《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管理办法》、《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特殊人才暂行管理办法》、《高峰高原学科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推动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学科水平、学科成果都有较快发展,高峰高原学科团队建设已见成效。学校继续推进自贸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出版《中国战略性大宗商品发展报告(2016)》;学校新增1个省部级研究基地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数据科学与管理决策”重点实验室;学校上海高校智库获得“全国服务贸易创新研究基地”称号;学校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改革与完善了科研评价制度。‎ ‎  五、办学国际化事业进一步拓展 ‎  去年以来,学校各类留学生总数保持稳定,共有100多个国家的2000余名留学生在校学习,其中学历生比例逐年上升,本研在籍学历生达到298名。同时,学生双向交流规模不断扩大,结构趋于多元。学校与新西兰奥塔哥理工学院、荷兰温德斯海姆应用科学大学、日本杏林大学、波兰托伦哥白尼大学、英国切斯特大学、奥地利克莱姆斯应用科技大学、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阿根廷商业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等15所高校新签订各类合作协议。学校主办了第六届上海暑期学校——大洋洲项目,60名学生参与活动,其中自费生数量持续增加。学校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喜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殊荣,这是我校孔子学院工作首次获得的最高荣誉。更为重要的是,学校还起草了《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规划(2016-2020)》,对十三五教育国际化战略进行了部署。‎ ‎  六、社会服务功能显著提升 ‎  去年以来,学校成立“一带一路”(上海)协同创新研究院、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绿色经贸中心等研究基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与江西省鹰潭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国际学生中国文化体验基地,分享教育开放和国际交流的经验与实践。学校与上海松江区政府合作创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打造“外语特色、学有所长、文理兼通、全面发展”的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学校校友工作持续不断推进,成立了新加坡校友分会和湖南校友分会。学校还举办了第一届多层次资本市场与公司治理、2016年度中日经济、中非经贸合作的法治保障、“海上丝绸之路”印度洋通道安全建设、中国入世十五周年与上海自贸区建设、G20与强化多边贸易体制等多场重要国际会议或论坛。‎ ‎  七、招生就业继续保持领先优势 ‎  招生方面,去年秋季统招,学校经受了上海一二本批次合并录取的考验,生源质量稳中有升,本科内地平均录取分数线超一本线65分,比2015年提高了十多分;报考我校研究生的考生人数达到3400人,实际参加考试人数达到2300人,一志愿录取率超过50%,为历年最好水平。就业方面,截至2016年12月底,2016届本科就业率为98.37%,研究生就业率为97.83%,与去年保持平衡,进500强企业的人数和薪资较去年都有所上升。学校与麦可思公司联合发布的《毕业生培养质量中期评价报告(2016)》显示,我校已毕业五年的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对专业培养的认可度等依旧保持很高的比例。‎ ‎  八、内控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  去年以来,学校继续执行中央和地方相关财务管理规定和财经纪律,修订了《财务报销管理规定》、《因公临时出国及经费管理办法(试行)》、《外事接待及经费管理办法》等管理文件;开发使用了“网上预约报销系统”、“预算申报系统”、“电子票据”等5个财务软件系统。学校招投标工作成效显著,严格执行从项目采购、使用管理、过程监督相对分离又有机统一的工作机制,全年共受理招投标项目93个,共涉及预算资金15684.02 万元,节约资金率约为8.41%。学校将资产管理职能从后勤处剥离,成立了资产管理处,制定并实施了多部规范资产管理文件,建设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根据规范程序对资产进行了定期审核盘点、跟踪管理和使用处置,提高了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和规范化水平。学校将审计处与纪检监察处分开设立,强化了经济责任审计、基本建设(修缮)项目审计等工作对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监督服务职能,全年完成经济责任审计11项,限额以上基建项目审计10项,限额以下基建项目审计109项,科研项目审签12项,采购项目备案661件。学校根据上级部门对人员经费发放的有关规定,以绩效工资管理额度为刚性约束条件,重新清理人员经费管理有关制度,责任体系和管控体系更加完善。‎ ‎  九、资源保障与文明校园建设扎实推进 ‎  去年,学校古北校区综合楼项目通过“上海市文明工地”验收和“长宁区优质结构”验收,12月底基本建成。松江校区图书馆建设已于今年年初破土动工。学校松江校区学生公寓建设主体变更(回购)修缮工程项目去年4月获得市教委批复,将分四年对所有34幢学生宿舍进行修缮。学校完成了松江校区网球场、学生社区办公室及部分会议室、办公室的装修或维修。学校信息化工作有序开展,管理决策系统开发、数字迎新、一卡通微信充值、湖滨楼与德政楼无线升级等方面的建设成果,让师生员工得到更多便利。学校图书馆在馆藏建设中重视教师学生的意见建议;挖掘资源潜力,实现了阅览室的全天候开放;创新管理模式,搭建了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新平台,体现了师生第一、师生为本的服务精神。学校资产管理公司本着“‎ 服务与效益并举”的方针,在坚持服务学校中心工作的同时,努力发挥资源潜力,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学校整体推进“平安高校”建设,一位同志获得第三届“上海高校校园卫士”(绿叶奖)称号;古北校区体育中心被授予“高校治安安全示范点”称号;松江校区清真餐厅获得“6T”实务现场管理达标食堂称号。‎ ‎  各位代表,同志们,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全体教师传道受业,教书育人的结果;是全体科研工作者潜心学术,追求真知的结果;是全体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图强的结果;是全体工作人员恪尽职守,默默奉献的结果。希望我们在2017年能够百尺竿头,继续前行。‎ ‎  当前,全球政治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全球化进程受到挑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与和平发展理念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但周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经济转型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依然艰巨,对外贸易经受严峻考验。从高等教育而言,国家正在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上海正在推进高峰高原学科建设,高校之间的学科竞争、资源竞争、人才竞争呈现白热化态势。以上大环境对我们这所正在走“高水平、国际化、特色鲜明”道路的财经院校来说,挑战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我们不能敏锐感知和及时应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形势的风云变幻,如果我们不能站在“双一流”的战略高度,在当下高校间的资源争夺战中占得先机,学校未来的事业发展,用可能会遭遇“举步维艰”的境地来形容,应该不算是危言耸听。‎ ‎  2016年,我们取得了诸多成绩,但也留给我们不少难题,应该看到:学校博士点的申报还需要举校一致去推动;教师考评激励机制的改革还需要统筹考虑和优化;校院二级管理的实现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磨合;存量改革的“切肤之痛”还需要深入沟通去化解;古北松江两个校区和七宝作为学校教育储备空间的联动建设还需要凝聚民意和智慧;办学设施刚性约束的现状还需要逐步克服和突破,等等。‎ ‎  去年年底,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不惧不退,勇于创新,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会议精神对学校办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更高的工作要求:我们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如何进一步深化和落实?我们内部治理的体制和机制如何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好的环境和土壤?我们的人才培养,如何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实现有效创新?我们的教学科研团队能否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实现教书与育人、言传与身教、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的“四个统一”?……,所有这些课题,都需要我们在深入学习领会、悟深悟透讲话精神的基础上予以探索和实践。‎ ‎  今年是我校推进综合改革和落实“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学校要在党委领导下,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抢抓历史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主动对接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扎实推进各项既定工作任务的完成。‎ ‎  一、努力开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  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立足全局,牢牢把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紧扣时代要求和学生需求,顺应网络化、信息化、多样化、个性化新形势;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新格局,实现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统一。要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通识教育教学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训、校史、党团、社团、体育、艺术、国防教育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 ‎  二、纵深推进“十三五”规划与综改方案的落实 ‎  “十三五”规划与综合改革,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大目标和驱动力。要继续抢抓机遇,补齐短板,全面落实“十三五”事业规划,让规划照亮前进的方向;要保持定力,不畏艰难,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让综合改革为学校规划实现保驾护航。要继续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深化校院二级管理,加强目标管理、过程控制和服务支撑,科学合理确定校院责权边界,继续发挥教授治学的作用,提升依法治校的水平。当然,面对种种可能遇到的瓶颈因素和“切肤之痛”‎ ‎,我们还需要把握节奏抓重点,服务大局多理解,及时沟通化风险。只要我们举校一致,协力同心,我们一定能够让“十三五”事业的发展增强师生员工的获得感,让综合改革的成果提升师生员工的满意度。‎ ‎  三、构建人事制度和人才工作新局面 ‎  要深化人事分配制度和绩效工作改革,加强教师分类管理、聘任、培养和考核工作,进一步激发教职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尽快实现由外部激励向内化制度的转型;要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512人才工程”,根据学科建设、博士点申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等各项工作对人才队伍的要求,继续坚持“引育并举”,校院协同,优化存量结构,注重增量规格,实施总量调控。要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适时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和人才办公室,有效促进教职员工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提升。‎ ‎  四、聚力推进博士学位点和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计划申报 ‎  国家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战略决定了学校必须把加强学科建设和提升办学水平放在突出重要的地位。一流学科与一流高校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为此,要集全校之力,以推进高峰高原学科建设为抓手,夯实各学科建设基础,处理好整体提升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加强资源整合和工作协同,力争完成既定建设任务,切实推进博士学位点建设,并形成典型性和可推广经验。同时进一步完善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的机制,探索与协作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的途径。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是上海市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举措。获得试点机会对学校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优化人员编制、岗位设置、绩效工资核定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创造条件,补齐短板,夯实优势,努力争取。‎ ‎  五、圆满完成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 ‎  本科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要充分认识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对学校提升办学水平,提高社会声誉所具有的特殊意义,要以“凝神聚力,创办一流本科教育;协力同心,营造全员育人格局”‎ 为引领,根据2017年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方案,发扬举校一致的精神状态,全力以赴、统筹协调、落细落实、明确任务,切实把问题查摆清楚,切实把不足分析透彻,切实把整改落实到位,切实把责任扛在肩上,圆满完成审核评估的各项工作。‎ ‎  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把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以学生为本,以学术为魂”的办学理念落实到制度设计、资源配置和推进实施上。要注重发挥教师科研对课堂教学的反哺作用,探索将教师研究的思辨能力有效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要切实依照《本科专业评估实施方案》的要求,组织好国际经济与贸易等11个专业的评估工作,并以此推动和促进学校的专业建设水平。要依托教师教学激励计划对教师主体作用的激发,进一步加强全英语特色专业、重点专业、新专业和课程体系平台等本科教学项目的建设,深化全英语实验班、创新实验班、卓越人才培养实验班、创新创业教育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加快整合研究生院组织架构下的综合管理与服务体系,推进学位点建设,优化学位点设置,创新研究生人才培养机制,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  七、推进对外合作和交流水平再上台阶 ‎  要坚持以教育国际化为引领,继续推进开放办学,加大交流合作力度,对接“一带一路”等战略,积极开展校地合作,实现开放强校。要丰富国际合作渠道,争取更多资源;优化留学生结构层次,提高留学研究生的教育国际化水平;加强学历留学生、交换生招生宣传推广;建立新的留学生服务保障体系,实现“上海国际学生服务中心(古北)”和上海市出入境管理局“境外人员服务站”的正式挂牌;加强国际认证工作的推进力度;稳步推进与鹰潭市的校地合作项目,大力支持与松江区政府共建附属实验学校的各项工作。‎ ‎  八、进一步加快信息化与图书馆建设 ‎  信息化与图书馆建设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既是惠及师生员工的民生工程,又是体现学校办学形象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标志。今年,我们要进一步推动信息化、图书馆建设和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的深度融合,着力实现各类管理信息数据的开发和共享;着力推进学科专业发展数据库和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着力完成图书馆新一轮高端数字资源采购。此外,还要对松江新图书馆的功能布局、信息点铺设、各种信息系统应用等方面开展前瞻性调研和规划。‎ ‎  九、进一步做好招生就业工作 ‎  今年,上海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到了最关键时期,社会对上海高考改革新政充满期待。我们要从考生和家长的角度,认真做好招生录取相关工作,确保宣传到位,制度公正,运作透明,选才科学。要加强对招生改革与学校生源质量影响度的分析研究,提出对策建议。今年,全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我们要将促进就业作为体现“以学生为本”的重要载体,围绕学生的需求和关切,拓宽就业渠道,推进创新创业,强化指导服务,开展困难帮扶,使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能够取得新的进展。‎ ‎  十、继续推进内控制度体系建设和管理效能提升 ‎  进一步加强财务、基建、资产、采购等内部控制工作的监督管理,强化纪律和规矩意识。进一步提升预算管理的能力和水平,通过预算管理平台,强化对预算的审核和使用的过程控制,提高预算编制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继续加强审计制度建设和审计队伍能力建设,进一步拓展、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完善结果的运用机制和整改的督查机制,继续做好基建修缮工程项目审计,促进各类工程项目规范管理,发挥内部审计在促进学校科学决策,推进依法治教,完善监督机制,防范廉政风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对资产管理的统一领导,完善系统有效、职权分明的资产管理制度,规范资产处置行为,强化离任资产核查制度,切实落实资产管理责任制。根据上级部门的文件要求,做好校办企业清理和房产使用情况调查等项工作。‎ ‎  十一、进一步提高学校资源保障服务能力 ‎  今年学校的基本建设既振奋人心,又任务繁重。古北校区新建综合楼进入内部装修阶段,松江校区新图书馆动工开建;学生公寓修缮工程一期启动;学思楼外墙需要大修;松江校区网球场、轮滑场需要维修;乐群楼一楼办公室和松江校区信息楼507报告厅舞台进行装饰装修。这些任务的完成,无疑可以极大提升学校资源的服务保障能力,为此需要相关部门顾全大局、通力协作,实现进度控制和安全质量的有效结合。‎ ‎  十二、全面推进安全校园建设 ‎  要充分认识安全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树立“系统整体”的安全观,加强安全工作的舆情监控和风险防范,认真查摆安全工作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严格执行相关工作的申报、审批和备案制度,强化值班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切实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持之以恒抓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要建立健全校园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完善“防、查、教、督”长效机制,做好信访接待和处置工作,增强工作的协同性,有效化解矛盾和冲突。要加强有针对性的师生安全教育和安全风险防控,落实主体责任,确保校区和宿舍区的安全。加强食堂卫生和食品安全工作,做到全过程跟踪有制度,全流程监管有保障。‎ ‎  各位代表,同志们:‎ ‎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雄鸡一唱春来早,昂首阔步奔前程。只要我们不忘初心,握手成拳、撸起袖子,齐心协力,始终保持改革攻坚的勇气、锐气和朝气,坚持建设“高水平、国际化、特色鲜明”的应用研究型大学奋斗目标不动摇,我们必将拥有更广阔、更美好、更璀璨的未来。‎ ‎  谢谢大家!‎ ‎  2020年大学教代会工作报告范文(五)‎ ‎  各位代表:‎ ‎  现在我向大会报告学校2015年主要工作进展情况及2016年工作展望,请予审议。‎ ‎  一、学校2015年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  (一)人才培养工作 ‎  1.招生、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 ‎  2015年,学校各类本科生招生8190人,其中合肥校区招生5194人,宣城校区招生2996人。2015年生源质量继续保持上升趋势,合肥校区第一志愿录取率为98.92%,宣城校区第一志愿录取率为98.02%。大部分生源地提档线与一本线分差继续拉大,合肥校区提档线超出一本线40分以上的省份为23个,其中有5个省份提档线超出一本线70分;宣城校区提档线超出一本线40分以上的省份为9个。2015年,学校共录取硕士研究生2615人,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359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256人。“一本”以上院校的考生占总录取人数的76.90%。研究生生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的比例由2014年的43.58%提高到2015年的48.03%,符合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新形势的要求。录取博士生194人。2015 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为 96.32%。其中,本科生就业率为 96.23%,研究生就业率为 96.58%。‎ ‎  2.制订2015版本科生教学计划和研究生培养方案 ‎  在《合肥工业大学“能力导向的一体化教学体系建设指南”》的指导下,学校制订了2015版本科教学计划和研究生培养方案,明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课程地图和人才培养标准,并在2015级新生中实施。‎ ‎  3. 全面推进本科教学工程 ‎  2015年,获批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并成功在爱课程网上线。获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6项。获批安徽省质量工程特色专业2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3项、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2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大学生创客实验室建设计划5项、教学名师3人、教坛新秀5人、教学团队2项、名师(大师)工作室2项、教学成果奖17项、教学研究项目20项和重大教改项目13项。获批1项“专业结构调整服务地方发展计划”新专业建设项目。在教育部组织的第15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获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组织对学校2009年后获批的各级各类本科教学工程项目进行检查和验收。‎ ‎  4.教学运行稳定有序 ‎  为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学生注册、考试、成绩、证书发放等统一管理。加强过程监控,稳定教学秩序。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缓解因学分制改革、多校区办学等因素产生的教学资源紧缺和排课困难的现状,保证了日常教学工作的平稳有序运行。学校开设了基于试题库的网络课程供广大学生修读,加强工科学生经、管、法、环保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学生获取个性化学分的途径。编制并发布了《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5.持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整合学院、学校、企业资源,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目前我校共有11个专业开展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2个专业开展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工作,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同时开展本科、硕士、博士试点工作,土木工程和自动化2个专业同时开展本科、硕士试点工作。下放英才计划培养管理权限,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切实落实办学中心下移,并对英才计划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工作思路等重新定位。获批教育部军地国防教育和学生军事训练协同创新研究基地。获得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 ‎  6. 进一步拓展创新创业教育 ‎  2015年,共立项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80项(包括宣城校区10项)、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20项(包括宣城校区20项)、校级创新训练项目578项(包括宣城校区100项)。对2014年立项的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对2013年立项的国家级和2014年立项的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进行结题验收。获批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撰写《合肥工业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并上报教育部。先后成为“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首批成员单位和“创客教育基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在中国首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上,我校获得1个集体奖、1个创意组银奖、1个实践组银奖和1个实践组铜奖。成功举办了安徽省首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承办了“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并获得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一等奖。2015年学校在创新创业方面共获得国际奖12个,国家级特等奖2个、一等奖56个、二等奖111个、三等奖100个,省部级特等奖5个、一等奖93个、二等奖137个、三等奖146个。‎ ‎  7.实践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  2015年新增6个校外实践基地,目前学校共建校外实习基地231个。从企业选派政治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和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工程技术人员为学生集中讲课,组织学生深入车间参观、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积极进行实验教学改革,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深化实验教学内涵建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2015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结合科研及生产、工程、社会实际的课题占毕业设计(论文)总数的79.45%。‎ ‎  8.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 ‎  通过学生信息员、教学督导组、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实施全员监督,通过各类教学检查、学生网上评教、考试校院两级巡查、试卷抽查实施全程和全方位监督,打造教学质量监控闭环体系。‎ ‎  加强专业评估和认证工作。2015年建筑学本科和硕士专业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国家住建部组织的第五次专业(本科、研究生)教育评估,获得五年有效期。资源勘查工程、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和车辆工程3个专业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组织微电子、应用物理学、财政学、工业设计、风景园林、测绘工程、思想政治教育、法学、地理信息科学、生物医学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12个专业进行校内评估。‎ ‎  9.加强学生教育和管理 ‎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梦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抗战胜利70周年”、“烈士纪念日”、“建党94周年”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40余项,以国庆66周年和建校70周年为契机,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爱国爱校教育活动50余项。实现升国旗仪式常态化。围绕“人文工大·礼敬中华”主题,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小班辅导和主题班会规范化、常态化建设,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营造浓厚的学风建设氛围,继续推进“翰墨书韵”大学生读书活动。全面启动学生信息化管理。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积极维护校园稳定,切实做好重要时间节点的学生稳控工作,认真落实特殊学生“一人一策”制度。搭建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成功举办第14届研究生学术交流年会、29期“研究生博睿沙龙”。在2015年“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中,获得全国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建立健全研究生辅导员与导师工作协同机制。推进研究生纵向党支部建设,完善研究生党支部考核体系和党员考评机制。“明理苑”‎ 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入选教育部首批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及安徽省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项目。我校共建频道“人人空间”和“硅谷精英”分别获得年度“十佳共建频道”和“优秀共建频道”称号,校网通站获评年度“十佳校园网络通讯站”。完成本科生新生和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普测,举办了第三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精彩一课讲课比赛,心理素质教育与咨询中心被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优秀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推进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实施辅导员职业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计划。推动学院特色思政教育品牌的形成,实现“一院一品”、“一院多品”,进一步丰富了“江河广厦”、“格物穷理”、“经世济人”、“精益求精”等一批品牌项目内涵。大学生艺术团在安徽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比赛中获得3个一等奖、在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现场展演活动中获得3个二等奖,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承办的“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文艺会演。我校女子足球队勇夺全国女子大学生室内五人制足球锦标赛全国亚军,大学生桥牌队摘得第20届亚太青年桥牌锦标赛冠军。‎ ‎  (二)学科建设与学位管理工作 ‎  1.学科建设稳健有力 ‎  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组织完成学位授权点的动态调整并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完善学科建设目标管理,对不同的学科分层量化具体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对学院分别从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质量、年度建设成效等4个方面进行考核。完成全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预评估工作。组织召开校内学科平台建设项目验收会,对5个学院及12个团队学科平台进行验收。遴选一批学科建设项目进行建设,扶持和发展若干学科方向和学科交叉领域,制定学科建设项目库管理办法。启动建设仪器科学与技术、地质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及工商管理6个安徽省学科建设重大项目建设工作。‎ ‎  2.扎实推进学位管理 ‎  2015年各学院全部完成研究生学位论文查重工作,检测总计达2754人次(含二次检测),学位论文的规范性逐年提高。严格执行学位论文盲审制度,博士学位论文实行100%第三方专业机构盲审,硕士学位论文采用随机抽查与重点关注相结合的方式盲审。试行了学位论文评审意见应答汇报制度。规范学位论文答辩审核制度,认真组织实施全日制硕士生“三统一”集中答辩工作。按时完成三级学位(学士、硕士、博士)的申请受理、审查和授予,审定并授予三级学位合计9234人,组织开展了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证书的自主设计工作。实施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估与质量反馈制度,促进了学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严格执行研究生导师审核制度,打破导师终身制。不断完善学位分类管理体系,组织制定各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标准及各专业(领域)学位标准。‎ ‎  (三)科学研究工作 ‎  1.科研质量有新提升 ‎  截至2015年12月15日,学校科研到账总经费3.02亿元,其中纵向到账经费1.79亿元,横向到账经费1.23亿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3项,首次获得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得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重点项目和仪器研制项目3项。获批科技支撑计划1项、973课题前期专项1项、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专项(国内研究)项目1项。获批安徽省重大科技专项2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6项、安徽省杰青项目1项。人文社科方面,获批教育部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计划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14项、其他省部级项目56项。共申报专利552项,其中发明专利470项;获批授权专利368项,其中发明专利295项;申请软件著作权132项,获准软件著作权112项;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承担总装备部知识产权专项项目1项,获授权国防科学技术专利1项。成立了校社科联。‎ ‎  2.科技成果获奖有新亮点 ‎  2015年,学校共获各类科技奖励34项,其中获安徽省政府奖励共20项。获得的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合作单位),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国家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合作单位),获得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首次获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成果普及奖1项。‎ ‎  3.积极开展“三权改革试点”‎ ‎  2015年,我校被教育部遴选为国家科技成果“三权改革”11所试点高校之一。按照《财政部科技部 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开展深化中央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文件精神,学校制定了“三权改革”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了两批试点项目。‎ ‎  (四)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  1. 继续深化“四位一体”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  制定《合肥工业大学各二级单位2015年工作目标任务》。根据与学院制定的目标任务对学院进行考核,学院按照教师分类、以基本工作量为参照标准对个人进行考核。完善师资补充政策,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不断拓宽师资补充渠道,提高师资补充质量。加强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完成了学校人事信息系统(一期)建设工作并投入使用,建立教师的岗位变动、流动、在岗情况等电子信息档案,提高了服务效率。提高全校教职工公积金缴费基数、提租补贴。根据教育部、中组部文件要求,完成了全校中层干部档案的专项审核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劳动用工和待聘人员管理等工作。‎ ‎  2. 拓宽引才渠道,优化用人环境 ‎  通过“以媒引才”、“以才引才”等方式,不断加大人才招聘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海外智力资源,拓展与海外知名高校的联系,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提高学校国际影响力。积极赴海外招聘高层次人才。修订《合肥工业大学人才引进工作实施办法》,保证学校人才引进政策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为引进人才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平台。规范人才引进程序,对引进人才实行三级评价体系。2015年共引进国家“千人计划”创新人才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青”1人。引进“黄山学者”特聘教授3人、“黄山青年学者”9人。不断完善“万人计划”、“两院院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以及部分学科、学术带头人等专家信息库,加强与高层次人才的跟踪、沟通联络及引进工作。‎ ‎  3. 进一步加大师资队伍培养和建设力度 ‎  制定了合肥工业大学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学院(部、中心)2015年度目标任务和考核指标体系,发挥政策制度的激励作用。加大在职教师到国内高水平大学、国外大学进修访学的力度,2015年度共遴选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36人、《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2人,学校公派出国留学人员4人、国内1年期进修访学10人。继续实施学校师资队伍博士化工程。积极开展教师培训,组织开展“教学名师论坛”活动。举办2015年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和“微课”教学比赛。在安徽省第二届普通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2人、三等奖1人。在第四届长三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  (五)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  1.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内部管理 ‎  《合肥工业大学章程》(修订稿)获教育部核准。《合肥工业大学加快建设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创新型高水平大学综合改革方案》报教育部核准通过,并在校内有效实施。积极组织编制《合肥工业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及各项分规划。召开合肥工业大学校友代表大会暨各地校友会负责人2015年会和理事会2015年会。进一步优化大部制管理架构,清理并完善学校规范性文件,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荣获全国第四届文明单位、安徽省首届教育系统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逐步完善学术管理各项制度,召开学术委员会第三次全体委员会议,开展各类学术交流与讲座460余场,撰写了《学术委员会2015年度工作报告》。‎ ‎  2.财务和资产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 ‎  积极采取多种措施筹措教育经费,1-11月学校实现总收入15.3亿元。编制2016-2018年项目库建设及三年支出规划。进一步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实行网上不等候报销,资金转账全部网银支付,完成宣城校区的财务直联。启用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和公房信息管理系统,完成预算网上申报系统、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科研院项目管理系统测试并筹备上线。制定《合肥工业大学公房管理暂行办法》,修订了《合肥工业大学采购与招标管理实施办法》、《合肥工业大学科研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加大预算执行力度,按月公布各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获得了预算执行绩效奖励拨款1550万元。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 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进一步理顺国资管理体系,明确二级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职责,实现仪器设备日常管理及报废处置归口管理。完成对屯溪路校区西村38亩土地及地面构筑物、房产的评估工作并报教育部审批。完成行政办公用房的清理及超标整改工作,完成学校公房的出租出借清理工作。清理整改学校公务用车情况,并对超标公车进行了封存。启用了《财政部政府采购计划管理系统》。进行财务检查问题整改,积极落实 “三公经费”检查,配合教育部检查组完成了我校国资管理专项检查工作。‎ ‎  3.后勤管理进一步规范 ‎  加强后勤管理制度建设,规范工作流程,严格管理程序、强化服务和监管。大力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完善后勤监督、协调、考核机制,后勤服务水平和质量大力提升。积极推进校内职工住房交易,出台《合肥工业大学已购校内住房上市交易暂行办法》。积极开展藕塘地集资房、六安路校区西院和东院部分房屋房产证办理工作。强化校园秩序管理,加强日常巡查力度,及时制止校园内“乱养”、“乱种”、“乱停”、“乱张贴”现象。建立健全“依法、规范、合理”的劳动用工体系,对外聘人员逐步采用劳动派遣方式,彻底厘清全部劳动用工关系。强化水电费的收缴力度,完成了部分教职工住宅及商业用户的预付费电表安装。强化饮食服务中心内部管理,狠抓食品卫生安全质量,不断完善米面油等八大类原材料的统采工作,克服物价上涨、人力资源成本增加等不利因素,保持了伙食质量和饭菜价格的基本稳定。‎ ‎  4. 产业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推进 ‎  校办产业权益资产总额达10.97亿元,学校的所有者权益(净资产)约5.96亿元,预计向学校上缴1600万元。妥善处理产业遗留问题,保障了校园秩序稳定。加强产业规范化管理,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完成了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划转工作、巨一自动化公司国有产权确认工作。‎ ‎  (六)基础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  1.加强校园建设和维修改造 ‎  完成了翡翠科教楼、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建设任务;完成教学楼维修、屯溪路校区图书馆改造、屯溪路校区体育场地更新改造;完成汽车操纵稳定性专用实验场地、发动机性能排放测试教学平台等33项维修工程及其他各类小修工程76项。‎ ‎  2.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  制定《合肥工业大学校园一卡通管理暂行办法》、《合肥工业大学虚拟/托管服务器管理规定》、《合肥工业大学电教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和完善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服务管理,提供安全稳定和高速的校园网环境,保障IPv6网络的服务;做好信息平台及信息系统维护管理、开发和升级,服务器托管及数字资源虚拟化平台服务工作。构建完善的管理服务体系,有效实现了学校信息资源的有机集成和共享,充分发挥数字校园平台在教学、科研及管理方面的保障支撑作用,提升了学校信息化工作水平。完成了数字资源虚拟化平台扩容升级及数据级灾备系统建设工作,增加了平台的承载能力和数据安全性。提高了校园网用户集聚群的网络性能和网络稳定性。‎ ‎  3.实验条件进一步改善 ‎  2015年,新增仪器设备固定资产5618台件、总值9705.43万元。继续推进实验室达标行动,逐步建立长效机制。完成了翡翠湖校区电工电子基础教学实验室、机械学院和材料学院的专业实验室和重点科研基地条件建设,完成10个实验室内部改造及维修。开展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一期)和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系统(一期)的试点建设工作,目前正在调试和完善3个学院共36台大型仪器设备的入网、预约使用功能。积极鼓励学校大型仪器设备对外提供共享服务,目前有86台大型仪器设备并网加入教育部CERS共享平台。制定《合肥工业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和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不断完善分析测试中心信息化管理共享平台和监控系统,部分设备实现24小时开放,提高设备利用率。分析测试中心顺利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考核。‎ ‎  (七)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 ‎  1.国际(境外)合作交流取得新进展 ‎  接待美国驻上海总领馆、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等团组145个,来访专家、学者共计274人次。派出师生员工出国(境)开展交流、合作等共计625人次。派出财务工作研习培训团组,赴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等高校进行专题研习培训。与台湾清华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新签订校际合作协议,与台湾有实质交流合作的学校增至8所。促成并协同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与美国克拉克大学达成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本科生联合培养意向,并已签署备忘录。成功获批2015年度王宽诚教育基金会资助项目1项。获批国家外国专家局2015年度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2项、“单位重点聘专项目”10项,教育部“海外名师项目”1项、常规外专引智项目91项,安徽省“外专百人”项目1项、培育项目2项,安徽省教科文卫引智项目2项。争取外专经费合计657万元。聘请中长期外籍教师25人次。成功举办“第九届大学生徽文化研习营(两岸四地)”活动。协助相关学院举办3场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 ‎  2. 学生国际化培养工作稳步推进 ‎  录取“中国政府国别奖学金”、“高校研究生项目”、“支持地方政府项目”等各类来华留学生59人,现有留学生近200人。开设中华传统武术特色课程,举办第二届留学生国际文化艺术节,组织留学生参加各类文体交流活动。积极推动学生国际交流,持续开展《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双学位项目、德国硕士生项目、昆山杜克大学修学项目、韩国国立全北大学交换生项目、赴美社会调研项目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冬令营活动。荣获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2015年度《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突出贡献奖”。‎ ‎  3.进一步加强与政府、企业及兄弟院校交流合作 ‎  组织参加政府、企业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11次,征集、发布技术需求信息16次共计1133项;推荐技术成果221项,形成合作意向63项。编印《产学研工作简报》。学校连续7年获得“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先进集体或先进个人奖。加强驻外科研机构建设。筹措办学资源,基金会募集资金1700万元。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北方民族大学、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工作。‎ ‎  (八)宣城校区和智制造技术研究院运行平稳 ‎  1.宣城校区工作。截止目前,宣城校区共有11600名本科生、100名研究生。积极做好教学条件建设、学生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保证教学的平稳运行和办学稳定。坚持不懈地抓学风建设,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强化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稳步开展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启动和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多次举办就业市场和大型人才招聘会,努力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全年到岗的新进博士和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共计42名。加强科研团队培育和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新增5家产学研合作平台。积极争取启动了宣城校区教师住宅建设。在2015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中,2支代表队获一等奖、4支参赛队获二等奖。在第十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个人赛获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优秀奖10项,团体赛获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全国优胜奖。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3支团队荣获全国“优秀(精品)团队”、3名学生荣获全国“先进个人”称号。宣城校区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  2.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工作。先期启动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完成研发中心主楼、人才公寓和食堂主体架构建设任务。吸引校内9个重点科研团队正式入驻智能院。按照企业化运作模式与知名企业共同组建股份制科技合作平台,已注册12家,总注册资金超过1亿元人民币。引进产业投资基金1亿元人民币。组建了安徽省智能制造装备(机器人、数控机床)行业技术中心、合肥市机器人产业创新联盟、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工业物联网研究中心。争取各类资金7200余万元。采用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招收500名硕士研究生。成功组织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智能杯”大学生创业创新设计大赛。‎ ‎  (九)开展校庆70周年系列活动 ‎  1.丰富校庆文化产品,多样化呈现历史轨迹。组织续编了《合肥工业大学校史(2005-2015)》,展示建校70年特别是近十年来学校办学成果及发展成就;出版建校70周年校园文化丛书《工业报国别样情》、《时光印记——工大老照片的故事》、《媒体看工大(2010—2015)》,编印《建校70周年纪念画册》、《筑梦斛兵-校园故事风光册》,制作上线建校70周年中英文高清形象宣传片,多角度地诉说生动的工大故事,展现多彩的工大文化。‎ ‎  2.选树师生先进典型,弘扬尊师重教传统。组织开展第二届“感动工大人物”评选表彰,大力宣传10位在教书育人、抗击病魔、英勇救人等方面的突出事迹;组织“同泽优秀园丁奖”评选,形成尊师重教,教师潜心教学,教书育人的良好校园氛围。‎ ‎  3.凝聚爱校情怀,激发前行动力。将建校70周年纪念活动与爱国爱校教育紧密结合。重新布展校史展览馆,引领师生校友重温学校砥砺发展之历程。举办“老教职工畅友谊话发展”活动,九十余名从淮南迁址合肥的老教职员工齐聚学校畅友谊话发展;开通“热烈庆祝合肥工业大学建校70周年”专题网页。开展感恩母校师生校友网络捐赠、“微信发红包捐赠校庆”、“母校,生日快乐”主题征文、“Hfuter送祝福”、“校庆倒计时”等活动。官方微信、微博等校园新媒体庆祝活动引领风尚,激发广大师生校友同心共筑“工大梦”、“中国梦”的热情和干劲,为学校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2015年,学校离退休、图书、档案、出版、学报、体育教育、医疗卫生、附中、幼儿园、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工作都取得可喜成绩。2015年学校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员工凝心聚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向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  二、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人才培养方面。本科招生网络、招生基础设施、招生资源有待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招生质量不高,招生创新力度不够;博士生招生规模较小,毕业率较低。毕业生就业各学院、专业差异大,需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和层次。教学投入不够。教学模式、教学方式、评价考核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教学质量需进一步提升。意识形态教育须进一步强化,教师立德树人标杆作用需进一步加强。“知识靠言传,品德靠身教”的导向作用需进一步彰显。‎ ‎  2.学科学位管理方面。高层次学科带头人缺乏,高水平学术成果不足,学科软硬件平台建设相对薄弱,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数量偏少,学科学位管理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 ‎  3.科学研究方面。科研政策需进一步调整。重大科研项目支撑力度不够,重大科研成果匮乏,国际专利有待突破。学校在高层次科技成果中的主导和引领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  4.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支持队伍(实验员等)力量薄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人才引进、人事管理、师资管理、考核评价等政策需进一步调整。‎ ‎  5.内部管理方面。学校内部管理的科学性、创新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学校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学校空间布局、校区功能、基础条件建设等需进一步科学谋划。‎ ‎  6.对外合作交流方面。学校与政府、企业等合作需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度与广度有待进一步突破。学校的国际地位有很大提升空间。‎ ‎  三、学校2016年工作展望 ‎  1.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立德树人,贯彻实施能力导向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各类教学资源配置,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加强教学制度(考评机制、职称晋升、激励机制)建设,建立校级教学平台(ERP、在线课程、题库课程)、学院教学平台(实践能力标准导向,完善实验、实训体系)、创新创业平台(创新创业保障体系、工培中心、创新俱乐部、创客空间、在线服务)等。坚持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继续强化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建立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闭环质量监控体系。制定本科教学条件建设长效机制,优化人才培养环境。‎ ‎  2.加强科学研究内涵建设。注重国家导向、国际标准,建立、整合和优化科研资源,集中力量解决国家需求。调整和优化科研机构与管理机制,完善科研评价机制。建立科研人才分类管理的制度,加强年轻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创建安静的科研环境。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 ‎  3.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学科结构,实施一流学科建设战略。增强国家队意识,与国际接轨,建立国际权威指标的学科评价体系。实施校内学科动态调整机制。‎ ‎  4.持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以教学和科研需求、学科发展为主导配置高水平人才。根据政策变化及学校发展形势,不断完善人才引进、人事管理政策制度,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师资补充人力资源库,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注重师资梯队建设。不断优化管理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效的管理团队。进一步精简和分流工勤人员。‎ ‎  5.要进一步提高管理效能。以学校章程为基础,明晰部门职能、提升管理效率、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实施依法治校。明确校区定位、优化功能结构,加强宣城校区和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建设。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升运行效率。进一步厘清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边界,为学术自由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进一步加强部门间协作,提高处理重大事务的工作效率。加大后勤社会化力度,健全质量监管体系。‎ ‎  6.要进一步加强财务和资产管理。积极争取各类资源,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强的财力保障。推进校院两级财务管理,提升预算编制科学化水平,加强预算执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按照学科群进行各个校区的资源配置,提高各类资源使用效率。加强资产管理,提升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建设节约型校园。‎ ‎  7.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水平。扩大留学生规模,提高留学生质量。要走出去,更重要的是要引进来,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与质量、招募国际化高水平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国际合作。‎ ‎  同志们,2016年,是学校“十三五”开局之年,是学校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学校建设国际知名、特色鲜明创新型高水平大学的重要阶段。我们要认真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主动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尊重高等教育规律,把握时代特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为目标,全面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全面实施依法治校,为建设国际知名、特色鲜明创新型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努力!‎ ‎  最后,祝各位代表新年快乐、身体健康,阖家欢乐!‎ ‎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