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80 KB
- 2021-04-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总结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很多人都在做的,是扶贫的一种表现,这个过程你学习到了什么?下面的范文一起看看吧!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精准群众心,扶贫群众情”实践团于7月16日进军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旗下营,开启了暑期社会实践之旅。卓资县是一个集山地、丘陵、滩川于一体的典型农业区。全县总面积3119平方公里,辖5镇3乡,109个村委会,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万人,占农业人口的%。全县51个重点贫困村主要分布在大青山南麓、蛮汉山北侧的山地、丘陵区,生产条件落后,自然灾害频繁,经济基础薄弱、贫困现象严重,脱贫难度较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意旨高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理论指引和思想指南。以贯彻落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同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党的承诺为主要实践课题,带动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真脱贫,精脱贫”做初步准备。志愿者们本着“实时了解基层发展状况,真切关注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的初心抵达当地。到达之初,先与当地村委会会面,详细了解旗下营村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状况,与此同时,实践团与村委会进行了深切的交流与讨论。实践团负责人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进行团队分工,走访调查,问候百姓,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做到“感民情、解民忧”。
7月17日,我们到达旗下营镇青山村村委会会议室,开展了贫困户户籍档案整理活动。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人民利益和幸福出发,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并要求: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把扶贫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并对扶贫攻坚提出了新思想、新目标和新征程。每一份的档案首页是“”农户入户调查表”根据调查表,可直观详细了解到贫困户居住地、家庭成员、家庭收入情况、主要致贫原因等。通过填写贫困申请表和农户自备的贫困证明、医院诊断单等权威性材料。更加提高了识别贫困户的精准性,从贫困材料中,我们可以详细了解到因何病致贫。一份档案分为三大类内容“精准识别档案、精准扶贫档案、精准脱贫档案”每一类材料都要根据年度和季度进行分类并有序排放。根据资料中“因病致贫证明材料、住房安全性鉴定材料、精准扶贫帮扶措施落实表、补贴明细单、监测表”等相关文件,深刻体会到当地农民生活的贫苦与不易,青山村大多数居民都是60岁左右的老年人,丧失基本劳动能力,所以大多数的贫困原因都是因病致贫。工作完成后,又进行实地了调查。挨户走访,问候每一位村民,与他们促膝长谈,在交流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从扶贫政策覆盖以来,每年的家庭生活状况变化,老人们表示特别感谢习主席,可以将政策落到实处,不走形式主义。真真正正的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医疗、居住、养老等难题。走访过程中,发放精准扶贫政策宣传手册,旨在让村民更好的、更详细的了解扶贫政策。为国家全面脱贫尽一份绵薄之力。
次日清晨进行了晨练晨跑。以增强志愿者体质。每个人都大汗淋漓,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散发着青春的活力。不放弃,坚意志,在实践队员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为凝聚队员们的爱国情怀,实践团进行了升国旗仪式。由两名队员组成的旗手队伍迎着朝阳,踏着矫健的步伐,庄严地护卫五星红旗。“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伴随着雄伟激昂的国歌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场的队员们神情庄重而肃穆,向国旗行礼,跟随着满怀对祖国无限热爱与崇高敬意的目光,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青山村委会徐徐升起,飘扬在青山村上空。接下来,我们跟随当地驻村干部分为四小队进行社会扶贫注册工作。来到的第一家贫困户,映入眼帘的第一幕便是一扇已经生锈掉皮的红铁皮大门,再走不到20步,便进到了名为梅三女的贫困户家里,从外堂走进里屋,我们可以看到墙壁上都是泥土和柴草,上边覆盖着薄薄的一层白墙粉。屋子简陋至极。里边有一个老奶奶盘腿坐在床上,她的孙女在旁边陪着她。家里只剩奶奶一人,但是值得庆幸的是虽然生活条件这么艰苦,但是老奶奶的身体很好,本已80多岁年龄看上去像是六七十岁,简朴的生活环境并没有抵挡老奶奶与孙女的快乐生活。信息注册完毕,老奶奶的孙女送我们出来,为我们带路寻找下一家贫困户居住地。小女孩的衣服穿着很旧很破也很脏,头发也非常凌乱。从她的衣着就可以看出在奶奶家和奶奶住在一起的生活条件极差。还有一户人家最是令我印象深刻。最令人惊讶的是房后他们的老房子,老房子紧紧的挨着山崖,感觉随时都可能会被山上的滑石砸着,看着甚是令人心酸。进屋后驻村工作队队员苏成问到:“这新房子啥时候能住上啊?再有一个月可以入住吗?”老爷爷用一口流利的方言还夹杂着些许的普通话回答到:“差不多吧,快要建成啦!”驻村工作队员苏成又问到:“儿子最近回家没?家里有几个孩子”老人回答道:“有两个儿子,都没回来,都忙着在外面打工。”这段对话听着着实令人心酸。一边聊着一边给老人注册着填着信息,老人问:“弄这干啥嘞”苏成耐心并细心的回答道:“注册成功后,如果你家里有困难就可以在这个软件上面筹集资金,帮助你们!”老人表示:“现在的社会就是好,现在的科技就是好,让我们可以享受这么多的优惠政策!”
实践第六天走上了寻找他乡感人故事之路。我们一边观看着路边的房屋建造,一边寻找满感沧桑的老人。走了近20分钟,我们看到一个老爷爷和一个老奶奶坐在院子中间,手工制作马扎,老爷爷做骨架量尺寸,老奶奶按照老爷爷的尺寸耐心的缝着布条,老两口生活的非常有默契,惬意。老爷爷今年70岁,他的老伴63。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孩子们会过时过节回来看看他们。退休费是家里主要收入来源。而且家里没有耕地,不过他们院子里的小园子种着各种日常要吃的蔬菜,还有小花做陪衬,整个院子一进去就生意盎然。问到老爷爷的文化程度,老爷爷带着些许的忧伤说到:“初中!文革呐,对我们这代人影响太大了,当时因为文革,学校停课,学生罢课,没有人再去上学,高考也取消了,大家都去当了红卫兵。”老爷爷是名扬全村的才子,平时喜欢作画、写诗,每逢春节,全村人都来找老爷爷写对联,诗情画意、才华横溢、下笔如有神在他的对联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老爷爷还会吹笛子,拿着用一根水管和一个小塞子自制的笛子可以吹出嘹亮高亢的曲子。算盘是他最喜欢的东西了!这个看着简单古老的小东西,可以快速算出含有较大数字的账目。老爷爷做了示范,我们只听着“啪啪啪啪啪啪”几声算珠与框、梁、档的碰撞声后,结果已经出炉。我们惊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这些传承人技术的娴熟。还好的是虽然学历没有很高,但是现在的基本生活还是可以保障。老爷爷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华文化的传承是至关重要的,书法、算数等各具特色的传统都应该由我们这些年轻人继续传承下去,传承它的技术,传承它的精神,传承它的美德!
时光飞逝,为期八天的社会实践悄然结束!短短的几天却是收获甚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感触颇深,真正看到了这些贫困户平时的生活样子。漏雨的房子,孤苦伶仃的老人,他们的日常的生活也仅靠政府给的补贴省吃俭用的来维持。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观念、想法,造就了每个人不同的个性。或喜梨树或喜桑,虽然环境艰苦,但依旧开心自如。落到实处的扶贫政策,为这些贫瘠的百姓带来希望与生活上的支持。社会实践已然结束,但是我们的实践精神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