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58 KB
  • 2021-04-13 发布

XX年畜牧工作总结及XX年计划安排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XX年畜牧工作总结及XX年计划安排 市发改委: XX年畜牧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质增效、增强产业竞争力为主线,深入实施“主辅换位”的战略决策,大力推进规模化生产体系、标准化技术体系、产业化经营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畜牧经济呈现出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 截止9月末统计,奶牛、生猪、肉牛、家禽、山绵羊存栏分别达到33.8万头、320万头、151万头、家禽5597万只、山绵羊85万头,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1.38%、19%、22%、12.61%和9.1%,生猪、家禽、肉牛、山绵羊出栏分别达到275万头、6564万只、62万头、32万只,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4%、9.5%、15.7%和10%。肉、蛋、奶总产量分别实现45.2万吨、21.2万吨、7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10%、15.6%。畜牧业总产值达到了102.4亿元,预计年末肉、蛋、奶产量可达到71万吨31万吨和100万吨,有望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计划指标,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 一、XX年畜牧工作主要特点 (一)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生产迈出新步伐 ‎ 围绕主导品种,各级普遍加大了对规模化、标准化畜产品生产基地的政策和资金投入,以规模牧场和养殖园区为重点的基地建设形成了多渠道筹资、多元化建设、多形式经营的发展格局。海顺畜牧小区、玉泉群兴奶牛小区、杨树奔鑫奶牛小区、长勇奶牛小区等一批品种优良、规模较大、饲养水平较高的标准化家庭牧场、示范园区建成投产。鸿福猪场、兴隆森铁养猪场实现了全过程微机化管理,标准化建设、集约化生产、科学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各类牧业小区达到213个,专业户发展到12万户。规模化饲养量达到饲养总量的50%。双城、郊区的奶牛和肉蛋鸡基地形成了较强的规模优势,巴彦、双城、五常的生猪基地和宾县、阿城、尚志、木兰的肉牛基地省内领先,方正、通河、依兰、延寿等县发展特种养殖步伐加快。 (二)龙头企业建设加快 ‎ 畜产品加工能力大幅度提高。以雀巢、完达山、蒙牛为代表的乳品加工企业鲜奶日加工能力已超过4000吨,机械化榨奶站由零发展到89个;以金锣、大众、义利等为龙头的生猪屠宰加工销售能力达400万头;肉鸡、大鹅等禽类加工企业的年加工能力达到8000万只,肉牛加工能力达到了10万头。全市建成投产的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00余家,规模较大的畜牧业加工龙头企业150多个,年创产值达到140多亿元,其中产值超千万元的有9户,超10亿元的2户。畜产品的质量明显提高,花色品种大量增加,培育了完达山、金星等驰名品牌,开发了上百个品种的绿色、特色畜产品,有效提高了产业外向度和市场竞争力。畜产品市场和中介组织建设加快。建成畜禽及畜产品批发市场达到了180余处。新胜禽蛋批发市场日外销量达到了700余吨,宾安黄牛市场日上市量超过XX头,巴彦生猪协会,木兰肉牛协会,道里新农奶牛协会,延寿肉牛协会等专业协会发展到26个,中介组织发展到300多个,经纪人发展到13000余人。畜产品销往外地的比重增加,生猪外销量达到30万头,占出栏总量的9%;鲜蛋外销量达15万吨,占总产量的50%;乳制品外销比重达到了70%。龙头和市场的发展,解决了憋猪、憋蛋、憋奶问题,提升了我市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推动了全市食品工业发展,已经成为牵动畜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三)良种工程和科技服务成效显著 ‎ 县、乡、村三级服务组织通过改革和建设逐步完善,技术服务手段和服务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防疫治疗、技术指导、繁育改良、投入品供应和产品收购五不出村的比例已达40%以上,有效提高了畜牧业专业化、社会化生产水平。新建冻配站点20个,重点对100个繁育站点更新了繁育器材,配种站点总数达到了800多个;建成种猪场3家、种羊场1家,种畜禽场数量达到150多家,供种能力进一步增强;奶牛和肉牛冻精配种的推广力度加大,奶牛在实现100%冻配的基础上,以扩大特优级冻精配种为重点,启动实施了高产奶牛核心群建设计划,统一从北京、上海、辽宁引进了特优级奶牛冻精和优质肉牛冻精,奶牛采用特级冻精配种的比重由31%上升到42.5%。完成了奶牛、肉牛、生猪等七个品种绿色畜禽生产技术规程的测试和颁布实施工作,标准化生产进入新阶段;以“丰收计划”为载体,全面推广了奶牛群体高产、肉羊快速育肥、育肥猪四元杂交等八项畜禽生产综合技术,重点开展了生猪鲜精配种、奶牛重大疫病防治、禽流感综合防治等重点课题的科研攻关。大面积开展了科技培训工作,利用下发专业技术光盘1万余张、书籍3000余册,举办各类培训班200多期次,多数县市开展了养殖技术电视讲座,农民受培训面超过30%。人工种草、退耕还草、青贮和优质饲料种植的推进步伐加快,草原改良、青贮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7万亩和40万亩。荣耀饲料公司等一批青贮玉米专业公司,实行农民专业化种植、公司机械化收贮和产业化经营。饲料生产企业达到400余家,产销总量达到150万吨,产值超过30亿元。荣耀、美龙、达丰、广昌等品牌通过了绿色无公害认证或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饲料工业已经发展成为服务于畜牧业、拉动城乡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 (四)防疫、检疫和执法工作进一步加强 ‎ 防疫工作得到加强。制定实施了《哈尔滨市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动物防疫注射密度进一步提高,生猪、家禽免疫注射率达到96%,牛羊免疫注射率达到了100%;完成了2个县无规定疫病区项目建设,全面开展了猪瘟、伪狂犬、鸡新城疫、马传贫、布病、奶牛结核、鸡白痢等19种动物疫病的监测和检验工作,严格实施疫情报告、免疫监测、检疫监督、控制扑杀等措施,重点加强了牲畜w病、禽流感等疫病的监控检测工作,多起发生在生产、流通、屠宰加工环节的重要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检疫工作进一步强化,全面实施了《哈尔滨市实施产地检疫免疫标识制度工作方案》,重点开展了屠宰检疫、产地检疫、鲜奶收购站(点)整顿、奶牛健康检查发证、推行免疫标识等工作。动物产地检疫率、免疫标识佩戴率、奶牛两病检疫率分别达到80%以上。全面开展了兽药、饲料、畜产品的检验监测工作,大面积开展了打假和市场整顿行动,加大了监督监测频次,严把生产、销售、使用关,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得到了有效控制。畜牧业标准化和质量认证工作开始起步。 ‎ 存在的问题。一是基地建设的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传统的小生产仍然占有较大比重,生产方式比较粗放,区域和规模优势不够突出,标准、检测、认证、监管体系不健全,质量和效益水平较低。二是龙头企业的总体规模、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以及开拓市场的能力不足,知名品牌数量不足,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产业化经营仍然处于初级水平上,产业化经营的比重低,缺乏产业竞争力。三是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种畜禽场结构不合理,原种(曾祖代)场不足2%,种畜禽扩繁场规模小,基础设施简陋,经营效益低。畜种资源保护不力,丢失严重,不利于新品种的选育与开发。四是防疫、检疫、检测、监督以及环境治理等基础建设薄弱,防疫经费不足、防检疫队伍力量弱,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得到根本保证。必须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畜牧业形势分析和预测 今年以来,畜牧业生产克服了疫情和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的不利影响,总体上呈现出存栏和出栏增加、畜产品产量增长、价格合理回升、生产效益较好的发展态势。奶业增长势头不减,雀巢上马了四期工程,蒙牛在尚志落户建厂,鲜奶加工能力提高了3成,带动奶牛价格略有回升,鲜奶售价好于去年,存栏达到了34万头,保持了较高的增幅。生猪生产有望回升,巴彦金锣生猪屠宰加工全面投产,双城大众生猪、肉牛屠宰加工项目动土建设,带动我市生猪生产进入效益好、增长快的时期。牛羊肉价格相对稳定,禽蛋价格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25%左右,对于稳定牛羊生产,拉动生猪、禽蛋生产,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XX年畜牧生产面临的形势,总体上看有喜有忧。不利因素:一是动物疫病威胁加大,周边国家和地区疫情活动频繁,动物及其产品交流的数量、范围、频率增大,防疫工作难度增高;二是饲料原料、兽药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高于往年,畜禽生产成本将有所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效益;三是畜产品生产呈现供大于求局面,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受到市场需求制约,畜牧业经济增长在较大程度上,依赖具有开拓国际、国内市场能力的龙头企业的发展程度;四是国际国内畜产品贸易绿色壁垒增高,国内一些大城市纷纷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开拓外部市场难度越来越大。 有利因素:一是粮食连年丰收,我市粮食生产总量突破90亿公斤,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条件。二是畜产品市场需求仍有较大潜力。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畜产品消费需求仍将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三是各级、各地对畜牧业重视和支持的程度较高,畜牧业已成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稳定和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发展环境良好。四是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将促使畜牧业提质增效,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疫病频繁也为我市畜产品的外销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五是哈、大、齐工业经济走廊老工业基地改造建设中,以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食品工业必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进而为我市畜牧业的发展产生较强的拉动。 三、XX年畜牧工作安排 ‎ XX年畜牧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以家庭牧场、养殖园区为重点,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和现代市场网络,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加快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全面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以质量效益和畜产品安全为核心,全面加快良种繁育体系、科技服务体系和防疫、检疫、监测体系建设,把畜牧业建设成为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现代化产业。 计划目标确定为: 畜牧业总产值215亿元,预计增长9%。 肉类总产量77万吨,预计增长8%; 鲜蛋总产量32万吨,预计增长2%; 鲜奶总产量115万吨,预计增长13%。 畜禽生产分别达到:奶牛存栏39万头,增长10%;肉牛出栏96万头,增长7%;生猪486万头,增长8%;羊出栏51万只,增长10%;家禽10500万只,增长6%。 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加快生产方式转变 ‎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围绕优势区域和主导品种,以家庭畜牧场和专业养殖小区为重点,大力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大力兴建大规模、高水平、现代化的养殖场(园区)、规模牧场、专业大户。形成以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基地为带动,规模牧场、养殖园区、专业大户齐头并进,绿色、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精深加工货源基地、出口外销基地全面发展的生产格局。积极支持养殖专业大户发展,促进家庭畜牧场和专业养殖小区向重点乡镇集中,逐步壮大专业乡镇、专业村的饲养规模,积极培育养殖场户联合组织,建设一批养牛超万头、养猪超5万头、养禽超50万只、养羊超万只的专业乡镇或养殖合作社;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大力普及推广规范化饲养技术,大力发展各类畜牧生产协会、合作社,提高畜牧生产的组织化水平。 (二)努力加快龙头企业建设,全面推进产业化经营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和建设一批标准高、规模大、产品新、外向型、牵动强的龙头企业,全面提高畜产品精深加工的综合能力和整体水平。积极推进龙头企业兼并联合,加速资源、品牌、市场的优化重组和集团化经营步伐。加快龙头企业技改步伐,适时研发和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装备,积极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体制创新,加快企业国际卫生注册和ISo9000、HAccP等国际体系认证步伐,打造优势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快畜产品批发和牲畜交易市场建设,加强信息服务,建立专业、迅捷的市场信息体系,积极发展牧业信息产业,科学引导畜产品生产和流通。 (三)强化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 坚持引育结合,加大良种繁育推广力度,不断提高良种覆盖面和贡献率。以强化基层繁育站点和种畜禽场建设为重点,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以双城、郊区、宾县等养牛县市为重点,加强繁育站设施配备、技术培训和冻配能力建设,建设一批标准化繁育站点,形成全覆盖、全天候的繁育配种网络;生猪重点扩大原种猪饲养规模,蛋、肉鸡重点扩大优良品种的祖、父母代种鸡饲养规模。强化良种推广和繁育改良工作。奶牛、肉牛在大力推行优质冻精配种,积极实施DHI奶牛社会化改良计划,实验推广性控配种,进一步加快高产奶牛核心群扩群工作。生猪大力推广多元杂交和配套系生产优质商品猪技术;山绵羊推广级进杂交和人工授精技术;加快家禽良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步伐。 (四)依靠科技进步,推进标准化建设 加强人才培训和引进工作。大力引进国内外技术人才,积极建设市、县、乡三级培训基地,大力培训各级畜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围绕良法、良料、先进设施和防疫灭病技术,利用科技光盘、科技图书、科技挂图等形式,大力普及推广科学饲养管理规程和现代畜牧技术,大力普及科学饲养技术和管理规程。加快现有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和成果转化,大力推广五项优质高产综合技术,普及优质牧草和青贮饲料种植技术;积极研发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推动畜牧产业快速发展。大力宣传、普及和泛吸收先进国家和地区畜牧业技术标准,加快研究完善我市畜牧业标准体系。 (五)强化动物疫病防治及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 ‎ 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深化兽医体制改革。深入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关于兽医体制改革的指导方针和工作部署,按照精简、效能和适应国际惯例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行兽医官制度、兽医执业资格制度,逐步实行检疫层级垂直统管、地方政府实施防疫和疾病治疗市场化的兽医管理体制。 坚持动物防疫压倒一切的工作方针,坚持预防为主和依法防疫的工作路线,不断强化市、县、乡、村四级动物防疫体系和动物诊疗体系建设,加快无规定疫病市建设,严格实施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产地检疫开展面、免疫标识加戴率、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率、上市动物产品持证率、病害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率、奶牛健康合格认证率达到80%以上;猪(羊)、禽和大牲畜病死率分别控制在3%、8%、0.5%以下。加强市、县两级兽药饲料和畜产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全面开展兽药、饲料、畜产品的监测监督和打假工作,规范兽药、饲料市场,约束广大饲养者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饲养,遵守相应使用准则、技术规程,严格管理投入品使用,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六)积极推进饲草饲料体系建设 ‎ 大力发展安全、优质、高效饲料工业。面向国内外市场,广泛应用生物技术、精细化工技术,加快工艺改造,大力发展配合饲料,稳定发展浓缩饲料,积极开发替代蛋白、氨基酸、蛋白肽、绿色添加剂和预混合饲料,推进奶牛、肉牛专用浓缩饲料和预混合饲料的普及应用。运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改造一批骨干企业,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管理,提高企业素质、增强竞争能力。 加大退耕还草力度、加快草原改良建设。认真落实基本草原保护、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三项制度,大力推行草食动物舍饲。完善草原家庭承包制,充分调动经营者保护和建设草原的积极性。实施草原改良建设工程,治理“三化”草原,提高草原生产能力。加快已垦草原退耕还草,恢复草原植被。 大力开展人工种草和青贮工程。加快牧草种子基地建设,大力推广种植苜蓿、谷稗等优质牧草品种,加快人工种草步伐。不断扩大青贮饲料种植面积,努力提高青贮的产出和效益水平。青贮玉米面积达到40万亩,产量达到135万吨。积极推广秸秆盐化、碱化、氨化和微贮技术,提高秸秆饲料的利用率。大力培育专业化青贮公司,配套完善青贮机械化收割、窖贮设施,鼓励实行规范化栽培、机械化收割、精细化制作、专业化经营。 xx市畜牧局 二oo五年十月十三日